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快速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快速阅读训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快速阅读训练

篇1

1、视幅扩展:打开我们的“视幅”,从一眼看一字到看多字;

2、焦点移动:训练我们的眼停眼跳,让焦点迅速准确地移动到第二眼的位置,以更快地吸收到信息;

3、眼脑直映: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从而实现阅读速度的飞跃;

4、消除回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阅读是一种从物化的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多种内容的阅读心理。初中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基本成熟,世界观开始萌芽但尚未定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他们往往主观上表现为已经具有成人的能力和气魄,但客观上并未摆脱稚气,自尊心很容易受伤,情绪不稳定。在阅读方面往往表现为盲目跟从、委曲求全、应付浮躁、懒惰偏爱等不良心理。此时,老师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迫切。

笔者在三百多名学生中作了一个调查:阅读时只为追求数量、完成任务而忽视质量的有182人,占60.7%,其中男生107人,占58.8%。学生普遍反映时间不够,阅读速度成为关键问题。我借机举办了一个快速阅读专题讲座,结合学生的阅读现状。探究心理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阅读。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快速阅读的概念与意义。激发学生实现高效阅读的兴趣。

二、授之以渔,提高效率

学生对阅读的各种心理误区,主要在于没有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于是。我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目标和课文特点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1 运用“扫读法”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心理学家艾伟的研究显示,初中学生能于一秒内读7个字或8个字。其理解能力比较,能读5个字或6个字者为强。所以并不是阅读速度越慢理解就越好,可以通过扫读法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大容量地获取信息。例如:在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用5分钟时间扫读全文,要求全神贯注,尽量不“回视”,读完后进行一次抢答竞赛。我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学生对于这样的练习很感兴趣。我借此告诉学生这种扫读法适用于把握情节复杂或较长篇幅的文章的初步整体感知,要求学生以后在预习这类课文或在复述课文内容前,运用扫读法进行快速阅读。

2 运用“跳读法”准确筛选信息。心理学家卡罗尔认为。学生对通过视觉得到的语言符号信息加工的过程,首先受到学习目标和要求的制约和控制,也就是说阅读过程中的要求和目标起了过滤屏障的作用,如果不需要,感觉记忆的一部分信息会很快消失。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这一心理学原理,训练学生运用跳读法筛选信息的能力,即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从而实现快速阅读的目的。在操作中我指导学生快速跳动眼球,寻找文章中的目标性语句或内容,训练自己以最短的时间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

3 运用“猜读法”激发阅读兴趣。如,教读《威尼斯商人》一课,在介绍完相关背景和情节后,我请学生先合上书。猜想一下这场官司最后是如何了结的。然后带着猜想速读课文,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外阅读资料向学生介绍“浏览法”“寻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篇3

一、跨越生词障碍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若把阅读过程比作一条奔流的小 溪,那么生词便是顽石、沟坎, 使溪流不断回漩激起浪花;冲过去便渐入佳境, 冲不过去便成为一潭死水。

跨越生词障碍可以通过猜测词义来解决。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 语境、定义标记词(means,re fer to,…)、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thatis to say,…)、列举标记词(for example,such as,…) 以及同位语、同义词、 反义词或常识等。

例1:A middle-aged professor said that

matter how much he gave her for the household expenses,she always ranshort.

在此句中我们很容易猜出extravagant的意思是"奢侈,浪费",因为从句 中说"不论他给她多少钱作家务 开销她都不够花"。

例2:Prometheus stayed chained to the rock for many years.Then atlast the mighty Hercules c ame forth and broke the

在这段话中有前面的stayed chained作提示,还有我们熟知的希腊神话里 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以及大 力神赫格拉斯解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使我们很容易想到,bonds这个词一定是"锁链"。

例3:The tiny droplets that form on-

to produce a cloud are far apart from each other.

破折号后面的说明性的文字告诉我们particles的意思是"微粒"。

some people to kill pain,in other words,it can help the patients'muscles relax during opera tion.

anesthetic能使人在手术过程中肌肉放松、止痛,由此我们得知该词是"麻 醉剂"。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例如:child-childless(无子 女的,-less表示"无…"), Marx-Marxism(,-ism表示"…主 义),large-enlarge(扩大,en-表示"使…"),tell-foret ell(预告,fore- 表示"前"),Australian+satelliteAussate(澳星),state+runstate-run (国有的 )等等。

有时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这时只要我们能看出它的词性、在句中的 作用,不影响阅读就足够了。 例如:

A German told me that all over China

will give you higher blood pressure.

我们不难看出gourmet是一种能吃的东西,至于它到底是什么,完全可以不管。

生词问题解决了,就为以后的阅读铺平了道路,但还存在一个阅读习惯和技 巧问题。造成阅读速度慢的另 一原因就是逐词阅读。

二、克服逐词阅读,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

常见有人阅读时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 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 。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试比较: (1)DO/you/read/word/by/word?(目光停顿6次)

(2)Can you read/phrase by phrase?(目光停2次)

其次,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这些映入眼帘的便 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 第三,读的时候要少眨眼、不摆头,只要眼球来回转动就可以了。保持坐姿 端正,书本应放到眼睛正前方 ,眼睛与书本距离大约一尺为宜。这样才能保证 同一适当距离、同一视角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摄入文字信息。

第四,成组视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外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外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 非经过大量阅读训练的妙手岂能偶而得之?试比较以下两种阅读过程:试做下面训练:

Four weeks ago/I was late for work.

/I left my house/five minutes later than usual,/and I saw /my bus coming/toward the bus stop.

/I beganto run,/but I was too slow.

/I waited ten minutes/for another bus,/andIwas gasping for air/when it arrived.

篇4

中学生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进行计时速读测试可以增强紧迫感,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目的。

(1)训练前,学生先不要看书。

(2)待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的命令之后,才开始阅读;同时,老师在黑板上随时记下阅读的时间。

(3)当某位同学读完文章后,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

(4)读完文章后,马上把文章收起来,学生凭记忆笔答测试题。

(5)答完题后,老师逐题公布正确答案和判分标准,学生互相评判。每个人所得的分数就是自己的理解率。用“%”来表示。

(6)每个人计算出自己的速度(所读文章字数除以所用的时间)和阅读效率(阅读速度乘以理解率)。

(7)每人将本次训练的数据准确地记在阅读训练本上,老师将全班训练的数据登记在记分册上,以备将来总结分析之用。

第二曲――量化阅读

为满足快速高效阅读量化训练的要求,把中学生应有的阅读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点,使每个能力点的训练都得到量化处理。这种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量化训练。

由于实现的量化,每次训练都可以在计时的全过程中,通过“读”(计时阅读)、“答”(笔答测试)、“判”(根据统一标准评判分数)、“算”(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四个步骤,严密而精确地掌握每个参训者的有关数据。参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采取措施,从而达到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目的。

第三曲――系统化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提要和概括能力。即归纳段意的能力,提炼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2)划分层次,辨析思路的能力。即分段分层,理解段落篇章结构的能力;(3)准确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能力;(4)评价和鉴赏能力。即分析鉴赏作品选材、剪裁艺术特色的能力,领会鉴赏作品结构艺术的能力;辨析、体会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体会鉴赏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理解文章形象特征,体味优美意境,理解作品中的景、事、物的表现作用,以把握作品主题的作用;(5)快速阅读能力。初中要达到每分钟500字,高中要求达到每分钟600字。

根据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构成,快速高效阅读法为此设计了9项单项训练:

篇5

一、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明确目标,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否则,是很难把事情办成或办好的。同样,我们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多少。

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这是针对阅读材料本身而言的。它包含三个小问题。第一是明确试题目标。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第二是明确自我阅读目标。(这主要指学生课外阅读而言)。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多有两小时。所以,采用快速阅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两小时,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关于总体阅读计划,本文不赘述,只谈单个的一次阅读活动的目标。这就是,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书前的序言、书的后记、或刊物的目录、或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揣度其内容框架。筛选出自己要寻求的信息范围,如人物形象、环境的描写,语言的运用艺术或是知识性文字的某个知识点,或是该文章的写法,或其它科技知识。

第三是明确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因此,学生只有在阅读前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特色,才能更好地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快速阅读的目标,还仅仅是具备了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更重要的,带有关键性的条件乃是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较灵活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去。

使学生明确何谓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视读野”的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够通过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输入在大脑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记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三、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快速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呢?除了前文所谈的使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外,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和快速阅读习惯培养。

第一,快速阅读课堂训练。按三步训练法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

1.提出要求,讲明目标。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训练的题目。开始训练时,可提示该次训练的目标,逐渐地就取消了目标提示。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这时就可采用“误读”;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误读”;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