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

篇1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到,父母、家庭和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非常大。幼儿在学语、学走、动手、动脑发育阶段,其模仿能力特别强,父母、教师以及经常和他们相处的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都善于模仿,不分好坏,所以我们成年人在孩子们面前,一定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让孩子们既要对你崇敬,又要对你亲和。作为教师更要为人师表,做好榜样,要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合格人才打好基础。首先要全社会的大人们做出榜样,在孩子们面前,去掉一切不良习惯。把育人环境逐步改善,做到整洁、美观、幽静、安全,教学设备、设施要适合幼儿发育成长的要求和特点。当然乡村校园远不如城市,但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活动课上,要尽量选择一些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益的益智类游戏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游戏。从常规游戏活动中,对幼儿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幼儿勤学好问、文明孝道、互帮互助、爱劳动、做事认真、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沟通与往来的能力,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关心幼儿园里的人和事,爱护环境卫生。利用多种游戏活动,开展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渗透,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培养幼儿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不打人、不骂人、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享受快乐生活。

二、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为幼儿提供的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也是多样化的。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洗手、吃饭、入厕、睡觉、整理等要占去一半以上时间,所以,我们要充分捕捉利用各种教育时机,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生活之中,养成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早晨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养成用语习惯;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培养幼儿遵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来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以及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自由活动中我们同样注重幼儿与同伴的友好合作交往能力。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打不闹、不剩饭菜、不浪费粮食,吃完后能自觉地收拾好餐具,知道帮助老师打扫卫生。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午睡时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鞋子摆放整齐,并迅速入睡。提高自治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总之,“生活即课堂,生活即学习”,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各环节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我们在密切配合中始终坚持从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入手,抓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逐步进行德育渗透。

三、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活动时,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一化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融合,开展综合性游戏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重体验、重效果,并充分开发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我们不是通过单纯的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是在于让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有益的社会知识。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小主人。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内容:扶爷爷奶奶过马路、拉起摔倒的小弟弟妹妹等这些发扬正能量的小故事。组织幼儿包饺子、搭积木建筑等互强的游戏活动,使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分享与互助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了活动的主人,德育渗透活动不枯燥乏味,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加强“三结合”教育网络体系,注重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58-01

一、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幼儿园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体育教育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健康,它属于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幼儿园管理条例》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的综合发展。鉴于此,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幼儿园教育的有关规定明确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是启蒙性和全面性的,能够将其划分成艺术、科学、社会、语言和健康等几项内容,健康是首要的,而体育在推动人的健康上是德育、智育和美育所不能及的,这充分地表明了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活动是孩子体育教育的启蒙时期。处于婴儿期的小孩由于受到直接作用的事物而出现行为上的改变,会移开事物,小孩的心理活动也能够改变或者是停止。在学前的幼儿阶段,因为幼儿受到不断教育与成长的影响,语言系统与皮质抑制发展,所以能够自觉性地发展自身的行为,并且可以让自身的行为与比较远的目的相服从,这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形成。幼儿的这种个性在其终身当中都留有一定的痕迹,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要求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对幼儿实施启蒙教育和增强幼儿的体育观念,并且能够奠定幼儿的终身体育。除此之外,在幼儿阶段,要求幼儿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推动幼儿生理的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有效地防止疾病与不良体形的出现,这有效地确保了幼儿将来各个成长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为幼儿的终身体育打下了一定的生理基础。

3.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属于人先天具备和后天形成的一种品质的综合和稳定的特性。而提高和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3类6种,也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3类,6种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劳技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以及政治素质教育。在新的世纪,教育部指明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立足于幼儿时期,通过合理和科学的方法激发和启迪孩子的智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制。而要求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和保育的有效统一,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教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1.增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观念。目前形势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对体育教育的观念还较为狭隘,总是关注体质论。他们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涵盖了运动训练学生、体育心理学、人体科学等诸多学科,它牵涉到人的生理、社会性、心理、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为此,这就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只有在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指导下,才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和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具备与时俱进的体育运动发展意识。可以结合下面的两个方面对幼儿实施体育教育:一方面,有效地统一幼儿的运动发展能力以及教育与运动环境,从整体上思考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并非单纯性的户外体育活动,而是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智力、情感等各个方面实施体育教育,从而有效地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2.幼儿园设备与场地器材的健全。倘若幼儿园实施体育教育的硬件条件达到了一定的要求,那么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就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良好的硬件条件有利于幼儿体育教育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可是,当前形势下幼儿园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设备等硬件条件还面临着分配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情况。为此,要想健全幼儿园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设备等硬件条件,需要创设一种有益和良好的环境。第一,市级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高度地重视幼儿教育,确保足够的幼儿教育投入,实现不同地方的发展要求,进而使得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减少。第二,教育不但是国家的职责,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都需要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确保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完善和标准化的体育教育。

3.科学组织体育教育中幼儿的运动负荷。教师应当以人体生理机能获得的通常性规律“上升”,再到“稳定”最后到“下降”来组织体育活动。事实表明,通常幼儿的生理机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有着比较快的上升趋势,然后在某个时间段内实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然而这个时期的持续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幼儿承担急剧改变的负荷能力比较低,最后的时候又慢慢地降低。其中,上升、稳定、降低这几个时期是互相联系的和密不可分的。对于幼儿来讲,因为幼儿的体育基础、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特点以及气候条件、教学安排、体育项目的特点等的不一样,他们上升时期坡度和时间以及最高时期的持续时间和高度的不一样,再者,幼儿担负急剧改变负担量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体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来讲,需要结合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实施体育教育,从而使得幼儿体会到一种愉悦感。

参考文献:

[1]周岩.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2009,12(4):71-73.

篇3

一、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为主

3—6岁幼儿脑容量急剧增加,幼儿7岁时脑重量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89%;大脑的一切精细结构都已基本具备。还有,幼儿肌肉收缩力差,骨骼柔软而有弹性,极易变形,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需要多变换活动方式。游戏中往往要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幼儿的感知觉就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促使知觉的发展。

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由游戏的本质所决定的。幼儿凡事都从兴趣出发,而游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各种感官积极活动,并能激发幼儿积极进行想象和思维活动,所以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我觉得“幼儿期”就可以称之为“游戏期”。

在我们的周围不难发现有的幼儿总是停不下来,一会儿跑,一会跳,随便拿把椅子,就是火车。这样的幼儿基本上都是具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肌肉、愉快的精神。而整天让家长抱着,呆在家里不出门,在幼儿园里整天坐着不动,就显得内向、呆板。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是由于第一类幼儿有游戏的自由,在游戏中学习、探索,他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爱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得到了锻炼;不愿参与游戏活动,将影响幼儿身心发展。

二、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的基本手段。 在幼儿园教幼儿一些常识性知识时,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效果非常好。如认识小动物时,如果只是教师单一语言描述式的让幼儿认识,孩子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感到单调乏味,比如游戏“请动物宝宝来做客”,让幼儿看着图片,选择自己邀请的动物说说其名称、外形特征,模仿走路、叫声等。这时的幼儿就会情绪活跃、兴趣倍增,会主动、积极地去做,活动便会出现另一种场面,课后孩子记忆牢固。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动手又动脑,既玩得高兴,又复习巩固了概念,发展和锻炼了幼儿立刻做出判断的思维能力,可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学习。

(二)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幼儿园里,大量的户外运动性游戏,也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进行的跑、跳、攀、爬等活动,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且增强体力,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给幼儿的身体发育带来帮助。户外游戏还能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而拼组搭建游戏中,小肌肉活动的充分,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儿童变得更加灵巧。同时这些游戏,还逐渐培养了做事认真、乐于动手动脑,失败不气馁、自始至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

(三)游戏中幼儿语言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幼儿由于大脑机能和发育器官迅速发展和逐渐成熟,是掌握口语表达能力的有利时期。《纲要》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的语言要点说:“语言能力是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身心均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真正使幼儿有话敢说。并且游戏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运用和学习机会,任何一种游戏活动中,幼儿都必须运用正确的、符合幼儿游戏本身的语言,从中可以学习理解他人语言,利用语言表达自己。如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的语言区,为幼儿提供形象、生动的手指玩偶、玩具、卡片等,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借助丰富的物质材料,扩展幼儿的想象,调动幼儿“看”和“说”的积极性。由于每个幼儿的言语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不同,因此,游戏过程也是具有不同言语活动经验的幼儿伙伴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游戏活动对于幼儿言语以及交际交流能力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不是其他活动所能替代的。

篇4

实现集中与分散的统一借助ERP系统流程,可以保证80%的企业行为都有规范而畅通的渠道,最终形成理性的管理架构,保证企业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在一个规范理性的管理架构下,管理者可以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

一、家园共育的背景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一席话语,告诫我们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由此可见,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家长工作首先要做到的是家园共育,而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既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

二、家园共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影响其发展最主要的是幼儿园和家庭,而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家长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对孩子身体力行地教育和耳濡目染的影响却远胜于老师。家庭教育虽然没有学校教育的系统与规范,但是却占据了教育对象的起点,决定了孩子真善美等价值观的原始取向。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幼儿园教育和其他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样,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所在。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可以使来自双方的学习经验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一方面,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在家庭获得经验能够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从而最大限度的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合力的作用下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下面本人就谈谈有关家长工作中“家园共育”开展的感受和体会。

三、家园有效沟通,达成教育观念上的统一

1.转变以往旧观念,配合老师的工作

幼儿教育是一项很全面很繁琐的工程,它的成功注定这个孩子的未来。有教育者研究:孩子在0~6岁所学到的一切将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觉得他终于清闲了,出了什么事情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跟自己没有关系了。这样的家长实在要反省一下了,为什么有人说5+2=0呢?这难道不是家长的责任吗?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积极地跟学校老师配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在家鼓励孩子发扬他的优点,和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弥补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一步步的健康成长。

2.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因此,我们改进了家长会的形式,原来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现在我们改用了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

3.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例如我们开通的校讯通,微博等等。当然,电访的沟通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4.共同创造爱的氛围,促进家园共育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

5.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实现家园共育

为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我们应该要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为此,我们做到了“四公布”:

(1)召开新学期家长会议,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及幼儿园工作行事例,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每个月每一周的活动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

(2)在家园联系栏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让家长每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班级的工作重点,并做出相应的配合。

(3)在展示墙上公布每月的主题教学内容,让家长和幼儿及时地进行关注。

(4)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并且在家园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一项,请家长及时地协助完成教育目标。

(5)充分利用走廊等有限空间,让幼儿在园学习的内容和作业展示给接送的家长朋友们。

四、家园共育要掌握必要的方法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2.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实现家园互动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因此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都推选2至3名家长为家长委员,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到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让家长参与、监督,同时,在平时各大、小型活动时,也邀请家长委员参与策划、组织。

3.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组织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让父母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父母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父母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请各行各业、有才能和特长的父母,到园来当“老师”,或者请父母们到班上与孩子们共同制作食品、手工,一起开展游戏、娱乐及体育竞赛活动等等。

4.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并邀请比较资深的教育专家前来幼儿园讲课,更新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为家长们及时指导教育误区,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

总之,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

篇5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全历程。

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打电话”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方法,让部分幼儿当打电话的娃娃,另一部分幼儿当接电话的娃娃,配上道具“电话”,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此种歌唱方法。

选择不同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接纳性。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

设计好教学语,增添音乐的特有情趣。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是指在音乐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

2.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下参加无数次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小铃、小锣、小喇叭、小鼓,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质、音色。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下的大雨和小雨能让幼儿认识一些乐器,如串铃、铃鼓、鼓、沙鼓。让幼儿选择适合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乐器,这样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3.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唱歌的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如在教《不倒翁》这首歌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蛋形塑料糖盒,橡皮泥。教师唱这首歌时拿出一个做好的不倒翁放在桌上,教师轻轻的推不倒翁,但不倒翁马上又立了起来,这时幼儿那惊讶的表情都表现在脸上,都想来玩玩,体验之后都想自己拥有一个。教师心灵深处感应到孩子们的渴望,于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制作不倒翁的乐趣。

通过对该首歌的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

二、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首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再次,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三、音乐教育和心理教育统一起来

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由于音乐内在的特点,充分挖掘现有的音乐教育中潜在的心理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心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很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篇6

隐性课程是针对幼儿园正规课程——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是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教育政策,但在教育实践中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影响的因素。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隐性课程在教学中往往比正规课程重要,由于隐性课程的特征和幼儿学习发展的特征吻合,所以隐性课程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对促进幼儿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幼儿在这里接受的教育犹如在一张洁白的纸上着色,第一笔有时一辈子也不会褪色。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老人:“您是从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是幼儿园老师教他:不打人、不骂人、不拿别人的东西、自己的事自己做。由此可见,人最初接受的正面引导至关重要,它为诚实、善良的人的品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幼儿学习与记忆多以无意记忆为主,模仿性强,所以隐性课程是影响幼儿情感和意志的重要因素。

二、隐性课程的宽泛性

(一)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

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不易察觉性和多样性等许多特征,但哪些教育内容应被界定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具有不可确定性,因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时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在我组织的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中,一只黄蜂飞入幼儿队伍,顿时引起一阵慌乱,我急忙走过去将黄蜂踩死,却发现全班幼儿用责备的眼光看我,仔细询问后幼儿告诉我:老师踩死了蜜蜂,我的行为违背了我要小朋友信守的诺言:“保护益虫”,我听了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个突然而至的隐性教育机会转化为显性教育活动,我告诉幼儿,刚才踩死的是一只害虫——黄蜂,黄蜂和蜜蜂的区别是我下一节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内容,我会下载两种峰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以区别两种蜂。幼儿对他们在无意中感兴趣的事竟成了老师的主讲内容特别有兴趣,这件事既鼓励了幼儿保护益虫的良好心愿,又使幼儿懂得了说到就要做到这个既普通又朴素的做人道理。

(二)隐性课程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隐性课程存在于各种教育和非教育活动中,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在一次手工活动中,幼儿要做十个手指偶,活动已接近尾声,细心的朱鹮剪好了十个动物图形,只待黏好指套,往手指上一套,就能玩了,这时接孩子的时间到了,家长们站了一地,几个家长在咨询孩子的事,还有一位新入园幼儿家长因找不到孩子的衣物有点急躁,我吩咐朱鹮,帮新幼儿家长指出放衣物的柜子,朱鹮一边答应一边不放心地看着他的小图形,我急忙应承为他看管,他才跑去帮忙,可等我回答完家长的问题,发现朱鹮在瞪着我,样子很生气,我问他怎么了,他质问我:“你不是给我看着吗?”顺着他的手指我看到了他的手指偶,点数后发现少了小猪,我赶快在纸屑中找,最后在废纸袋里找到了,我如释重负还给他,并真诚地告诉他:“对不起”,这是对孩子充满自信的维权行为的肯定,让孩子知道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幼儿对“互相尊重、平等、温暖、可亲、关心爱护”等概念的理解,也是幼儿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对人对事态度的隐性课程。

三、隐性课程的可操作性

俗话说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幼儿教师尤其如此,和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几乎全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这些活动并不能立竿见影看到效果,另外隐性课程的内容宽泛,给操作带来难度,但基于幼儿园教育特殊性,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设计”具有良好教育效能的隐性课程。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现代教育理念培养的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有个性、有爱心、诚实、善良的幼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师幼之间的积极交流和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孩子的心灵,从而满足孩子心理及情感等方面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创设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教师的努力,还需要限制班级幼儿人数,这样才能使教师有精力做好这项工作。

(二)提高教师素质、注重教师形象

教师形象包括两方面: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外在形象:教师的衣着是幼儿每天评议的话题,教师的形象也是一种特殊的隐性课程。内在涵养:教师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还应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终身学习是教师不断进步的唯一途径,科学的教育观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影响幼儿,做幼儿合格的模仿对象。

篇7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教育;重要性

家庭和幼儿园及教育对幼儿的整个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且在家园合作的概念上讲述家园教育对幼儿启蒙的相关建议。而且幼儿处于探索社会的特殊阶段,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是幼儿园,同样也是家庭应该给予共同重视的关键阶段。良好正确的家园协作教育方法,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幼儿家园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幼儿作为家庭的成员,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少与陌生人接触。绝大多数的幼儿呈现在家庭的中心位置,围绕着幼儿的成长成为被呵护关注的对象,但是在幼儿园这一社会角色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往往较少,就会出现幼儿自身心理的落差,而且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前提下,幼儿容易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当前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家庭的参与过少,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家长对于幼儿的启蒙阶段的引导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教育的积极参与度较低,而且配合幼儿开展的活动较少,不能对于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如幼儿在日常礼仪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家庭的正确引导以及参与过少,必然造成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继而影响幼儿的成长。

二、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

幼儿在接受家庭影响的基础上,以及家长足够重视幼儿启蒙教育等多种模式,家长在收集足够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教育中,从文化以及知识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幼儿的价值观,了解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等,让教师能够更好的针对幼儿因材施教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增加幼儿教师的教育经验等。教师通过家园合作教学,向家长及时的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具体表现,掌握幼儿形成陋习的原因所在,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及时的纠正,帮助幼儿构建优良的品质。如教师了解幼儿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时,与幼儿的父母、祖父母等进行全面的沟通,并给予其一定的指导,在家长掌握一定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培养注意力,提高专注力,为幼儿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2.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通过家园合作协作教育的模式,可以使得幼儿在学校学习更多的基础文化,并且与家庭的成员进行交流,巩固文化知识,在学校以及家庭得到鼓励和支持,并且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使得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可,助力幼儿的成长以及培养良好的性格,从而帮助幼儿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幼儿在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中,可以为幼儿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智力的全面发展。如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中,家长可以与教师沟通,共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教育,包括礼貌待人等。因此,家园合作教育模式发展,引导幼儿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尽快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幼儿的沟通交流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等,从而帮助幼儿加快实现社会化的进程,形成以幼儿健康发展为核心的家园写作教育机制。

3.家长全面的了解幼儿发展

通过家园合作教学,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并及时纠正其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观念和方法等,伴随幼儿的健康成长。如帮助家长正确的引导幼儿的成长教育。如幼儿园定期为家长提供培训,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诸多表现的来源,以及不良行为习惯如何纠正等,针对家长教育幼儿过程中存在的盲目、缺乏方法的情形给予指导,继而使得家长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发展,使得幼儿成为家庭核心的同时,发展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认知观等。

三、结论

家园合作教育幼儿的模式具有时展的趋势,且说明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不断的发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的转变,针对幼儿教育的家园合作教学越来越密切,相应的呈现的教育效果更好。因此,针对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认可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家庭成员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同时幼儿教师需要不断的强化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共同完善幼儿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学的效果,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⒖嘉南祝

篇8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两者都有其优势也有其缺失,本文主要从幼儿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论述幼儿家庭教育应该从三个发面来实现与幼儿教育的结合互补:第一是幼儿家庭教育应该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第二是幼儿家庭教育应该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第三是幼儿家庭教育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时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其教育目标,是要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

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如何互补

(一)家庭教育如何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

幼儿园教育尽管以游戏为主,但毕竟与家庭环境有了很大的差别,幼儿面对骤然陌生的环境大多会产生抗拒心里,如家庭教育能提前为幼儿入园教育做一些准备,会大大减少幼儿的入园焦虑,缩短幼儿入园后的适应时间,对很多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更快地掌握,让幼儿在园生活更加愉快自信。

(二)家庭教育如何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

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生活中总怕孩子受到伤害而不让孩子放手去玩耍。幼儿园教育较提倡幼儿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矛盾就很容易造成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表现大相径庭,容易使幼儿生活自理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习惯的依赖性强,日久天长,幼儿懒惰、依赖、自私、任性、怯弱、没礼貌等坏习惯就会养成。

总之家庭教育并不能代替幼儿园教育,只有家园合作,一致要求,才能达到教育同步促进幼儿最全面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如何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家庭教育针对幼儿个体,情感性和随意性较强,而幼儿园的教育专业性更强,更具计划性。两者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失,只有两者配合互补,幼儿才能实现健康成长。

1.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幼儿品格的形成举足轻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行为的指导者。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对于形成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家庭教育应该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生活中渗透教育尽管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追求尽量接近幼儿生活,但毕竟局限于幼儿园之内,能够呈现给幼儿的通常只有图片和视频而已,与幼儿的生活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幼儿园无法把幼儿带入真实的情景之中,而家庭教育却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3.家庭教育要明确孩子的学习特点、特长,因势利导

学前教育专家莫里逊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最佳学习方式,家长只有予以重视,因势利导,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而学前儿童不能离开成人单独接触社会,所以与学前儿童关系最亲密的莫过于家长与教师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双方面的努力,家庭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对幼儿园教育的缺失进行补充,才能实现幼儿最科学、最长远的发展。

篇9

幼儿园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除了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外,利用种植园地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这一户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更多户外种植或者动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比如,蔬菜种植、果实的采集、动物喂养等。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对植物的茎叶、根系,以及花果的了解会比从书本上学来更直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及洞察力。并且在种植园地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完成蔬菜的种植或者花果的采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总之,在种植园地开展各种劳动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成长。

一、种植园能够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国家在教育文件中指出:“要为幼儿创造探索和学习的优越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通过文件可看出,国家教育部门对幼儿的培养非常重视。为此,不但要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学习可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在团队中分享和探索学习成果。上述文件中提到的环境主要指自然和心理环境。其中,自然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培养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种植园地,在种植园地中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植物和动物。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素材。这些植物或者动物在成长时能够被幼儿们发现,并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各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比如,黄瓜结出果实之前先开黄色的花,在黄瓜日渐长大的时候,黄花会渐渐缩小,最后,在黄瓜真正成为蔬菜可以食用以后,黄花就枯萎了。

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观察和探究中。比如,学生发现西红柿叶子的味道非常特别,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西红柿的叶子,并用本子记下来观察的结果:叶片的形状、味道、颜色等;学生发现土壤中有蚯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工具将蚯蚓挖掘出来,再用尺子测量其身长,观察身体上的特征,最后记录在本子上。通过这种鼓励和引导,一些胆小或者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在种植园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种植蔬菜,还可以喂养小动物。比如,春天是种植的季节,教师可以带上需要的工具和蔬菜种子到种植园种植蔬菜。幼儿可以向土壤施肥,并动手将蔬菜种子放入土壤中,再将土壤埋上。种植完蔬菜以后,可以定期带领幼儿到植物园中观察蔬菜是否发芽、成长。通过这种实践方法,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提高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二、建立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教师与幼儿间的沟通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交流的基础上。课堂上幼儿一般都惧怕教师,并与教师保持距离感,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幼儿身心成长。通过种植园地实际体验,教师会帮助幼儿种植蔬菜、带领幼儿观察小动物等,为了确保幼儿安全,教师会像家长一样保护幼儿,在此过程中幼儿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并且,幼儿在参加各种劳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观察动物或者植物时会有很多疑问,这些教师能耐心地给予解答,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学生更愿意与教师沟通。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种植园地中各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基础知识,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胆怯或者消沉等不好情绪,教师要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

三、种植园地能引导幼儿加强对试验田的观察和探究

曾有专家认为:每一个学生在幼儿阶段都有无穷潜力,教学目的不能强制施加给幼儿学习不了的知识,而要让幼儿有选择空间。从中知道尊重幼儿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种植园地活动中教师能顺应学生的选择,有的幼儿喜欢观察小动物,有的幼儿喜欢观察植物,而有的幼儿则喜欢种植蔬菜等。为此,尊重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在给幼儿分出一小块田地以后,幼儿可以在田地中自由开展喜欢的活动,可以在上面种植多种多样的蔬菜,也可为植物浇水、施肥等,并可以观察田地中的植物呈现怎样的特征,并将探究成果与教师分享,教师在学生结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纠正。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会有所提高。

本文主要对种植园地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种植园地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家燕.田园种植魅力无限――利用田园种植促进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0):107-107.

篇10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儿童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儿童教育也就必须从儿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和家长不断的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和家长们一起坐下来谈心时,常听不少父母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双职工的父母说:“工作一天了,甚感疲劳,没有精力去管了”。还有的父母只图自己玩乐消遣,占去了不少本应用于教育子女的时间,对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不予理睬,不能运用科学育儿的原理指导家庭教育实际。希望寄托于幼儿园,觉得只要在幼儿园里学好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工作繁忙和紧张是不言而喻。但是,马克思非常重视对女儿们的教育。第一,将星期日留给孩子,跟孩子们共同度过这欢乐的一天。平日,马克思也经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跟孩子们游戏,比如,和孩子一起折纸船,将船放入水中任其漂浮,还和孩子们一起赛跑,掷石子等,锻炼她们的身体,培养她们的勇敢精神,如摔跤爬起来不要哭。第二,马克思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家庭始终充满朝气,使女儿们形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还常用笑声和讲俏皮话等幽默方式,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第三,马克思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他尊重孩子,注意发挥孩子之间的主动精神,从不干涉孩子们的活动,从不摆父亲的架子和使用父亲的权威。当发现孩子们做错了事时,也总是循循善诱,启发她们认识错误,力求她们彻底改正。第四,要求女儿们独立做事,培养她们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第五,马克思自编故事、童话或运用儿女们喜爱的名著,如《一千零一夜》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她们学会思考,懂得什么是好的、正义的、什么是坏的、非正义的。这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启迪了智慧,又让孩子们从小具有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懂得粗浅的人生道理。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就幼儿园教育来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

二、实施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也有利于成人的提高。在交流与分享中,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之间相互对话、思想碰撞、智慧结合,加深了我们对教育、对人、对社会的理解。在组织“家长社区小组”活动时,我们根据孩子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充分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素养,分别开展了合作、分享、竞赛等活动。家长们在有意识地参与组织、指导、分析过程中,增强“我也是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了解当今幼儿教育以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创造性)为核心的幼儿全面发展要求,同时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获得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家长社区小组”活动中的录像中可以发现,孩子在社会中的个性表现,在家长交流中获得家教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工作。树立为家长服务意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做调查研究,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状况及需求,并尽力帮助家长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前提。

三、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从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两大类。

(1)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进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开放日。教育活动开放日可以是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设施设备与师资力量等情况的参观、访问,也可以是幼儿入园后的一日或半日活动的参观与听课。入园前的开放日,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园,熟悉新教师和新环境,消除陌生感。

2、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并给他们从教育的信心和方法;

3、接送交流与家访。这是一种以访问、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个别交流形式,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4、家园联系册。这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个别交流方式;

5、便条或电话联系。简短的便条也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它往往只有教师的寥寥数语,就可以把孩子的点滴进步传达给家长。

(2)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幼儿园的亲职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成人教育,在亲职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向亲职教育的指导者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能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关键在父母,因此,家长必须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抚育幼苗茁壮成长。

篇11

一、搞好卫生工作,为幼儿创设各种需要的优美环境

在幼儿园,保育员既要负责活动室、寝室、盥洗室、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又要负责室外部分清洁区,做到绿化、美化、教育化、幼儿化相和谐,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随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在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同时,还要体现季节性,给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可见,保育员的卫生工作是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如果缺少这些最基本的工作,幼儿园的其他教育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二、做好幼儿生活管理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幼儿自理生活、自我保护、爱护环境、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行为要转化成幼儿的活动常规,养成习惯。因此,保育员工作既要重视对孩子的照顾保护,又要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如保育员组织幼儿进餐时,要先照顾体弱幼儿、特殊幼儿。饭菜少盛多添,分得均匀,随时纠正幼儿的不良姿势,培养幼儿用餐的文明卫生习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规律地进食,不挑食,不偏食,不贪食,不要将食物掉在餐桌、地面上,培养幼儿用餐的文明卫生习惯。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营养基础知识的教育,如,鸡蛋、水果、牛奶对幼儿的生长有何作用,如果偏食、贪食不讲卫生对幼儿生长又有什么坏处,让幼儿知道每天饮食的营养价值。饭前要求大、中班的值日生,擦桌,摆碗、盘子,把椅子安放好。饭后将用过的碗筷等餐具放在指定的容器内,让孩子自己动手尝试,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因此,保育员做好幼儿生活管理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篇12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因此,在幼儿园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幼儿安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成为教育者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的安全也成为幼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从细节入手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一、加强教师安全第一的意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所以,加强教师安全第一的意识非常重要,有时教师的一时疏忽,就可能造成一些事故,举个例子来说,喝水时一幼儿不排队,把前面小朋友用力一推,导致一群小朋友都坐在了地上。幸亏老师及时发现把孩子们都扶了起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一例子可以说明教师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应该牢记安全第一并不断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重视对幼儿的保护,时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心上,提醒自己每时每刻都想到幼儿、看到幼儿,对幼儿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特别是在室外活动的时候,教师更应:“心上加心”。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个母亲,孩子一整天都在幼儿园内生活,这时教师就应竭尽全力呵护他们,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及时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创造安全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的环境应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环境创设是安全教育的前提,教师应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如:在幼儿园的所有电器插座旁,都贴上幼儿自制的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设立专门的“安全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图书、图片,“哪个孩子习惯好”的图片是让幼儿寻找坐姿最正确的孩子,找到后贴上红圆点,这样时刻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坐姿、“哪种做法对”的图片则是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在每天的晨检接待时间还专门为幼儿播放安全教育的光碟,增加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幼儿园的室内活动场地有限,教师在环境的创设上还应注重为幼儿创造一种自然的环境,如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通过在泥土堆成的小土坡、绿化带里的青草地、攀登架、爬网等玩具进行游戏,让他们在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去冒险,去体验,这样才能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注意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生活常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安全都很重视,从幼儿的穿着、饮食各方面都是精心照顾,生怕有哪个环节做得不好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利用生活常识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例如:午休起床时教会幼儿正确有序的穿好衣服就能保护身体不受伤害,穿鞋时鞋带要系得牢固可避免走路时跌倒摔伤,吃饭喝水时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时把鱼刺挑干净再吃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其次五颜六色的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为了避免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教师利用讲故事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意识到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老师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教师平时多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

四、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亲自动手摸一摸。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或实景演习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为了防止幼儿被坏人带走,可利用“不跟陌生人走”这一活动,告诉幼儿不跟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以防上当受骗。又如,情景表演《走失以后》,通过讨论与妈妈走失以后怎么办?让幼儿表演出各种应急方法,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

篇13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开展对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

1.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够明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够明确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要知道,幼儿教育的对象与其他的受教对象不同,幼儿音乐教育有其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的目的性更强,应该认识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目的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各种有趣的音乐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幼儿分享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幼儿音乐素质的发展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而这种幼儿园音乐教育目的的模糊给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较为陈旧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依然沿袭着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音乐理论灌输与音乐知识强化依然大行其道,这显然与幼儿的年龄是不相适应的。幼儿正是心智发展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音乐的理解还处在懵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音乐教学的实施中,采用音乐知识灌式的教学显然是不恰当的,拔苗助长式的音乐知识化教学不仅不能让幼儿的音乐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相反还会造成幼儿对音乐的厌倦,不利于幼儿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严重点说,将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是对幼儿的一种折磨,这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是极其不利的。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认识到幼儿音乐教育的开展是幼儿学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学前教育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幼儿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如果轻视幼儿音乐教育,那么幼儿的素质教育实施也就无从谈起,并且音乐教育本身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的教育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彼此关联、互相影响、相互促进,过分突出任何一种教育而忽视另一种教育是不可取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性。

2.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开展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幼儿的动作与情绪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是幼儿参与生活实践的极好机会,幼儿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身体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了,音乐的感知力也随着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地增强,在音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的心智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丰富了幼儿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