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铁路信息化行业前景

铁路信息化行业前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铁路信息化行业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铁路信息化行业前景

篇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lectronicBusiness)正成为企业与外界交互的桥梁,通过电子商务为用户提供方便而快捷的服务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利用网上业务争取更多顾客的解决方案,以顾客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是服务、交通、零售等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1我国铁路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为了在日益加剧的旅客运输服务竞争中确保优势,改善铁路的服务质量,铁路部门一直在努力寻找提高竞争力、改善服务的新途径。

20世纪末,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售票,并具有出售返程、联程等异地购票的功能,实现了票额、座席、制票、计算、结算和统计等计算机管理,为铁路客户服务提供了有效的调控手段。

自2000年以来,铁路系统各单位和部门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门户网站,并逐步向客户提供服务。如建立旅客列车时刻表查询系统、客票查询系统等。近两年,各地为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纷纷在网上提供了本地区的订票和少量售票业务,这是目前铁路客运利用电子商务为旅客提供配套增值服务的集中体现。

2现状分析与应用前景

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是中国铁路运输的宗旨,围绕这一宗旨,一切从旅客的需求出发,为旅客提供完善的服务是铁路事业长期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公路运输和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铁路要留住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就必须在客户服务方面增强力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因特网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互联网上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所吸引,同样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来享受铁路车票的预订或购买及行李的托运等系列配套服务。但铁路系统的电子商务应用正处于交易实现的初期阶段,配套的管理、技术、业务等还很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差。虽然部分地区的铁路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并提供了订票和售票服务,但由于技术支持力量不足,常出现系统因出错而被迫停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旅客对铁路电子商务的信任感,直接导致铁路电子商务应用的前景不乐观。

(2)提供服务项目单一。铁路电子商务除多数网站提供了订票服务外,仅有少数网站提供售票服务,旅客行李的托运服务及对不同旅客的个性化服务等则更为罕见。

(3)付费方式不灵活。大部分网站只提供一种付款方式,并要求使用银行账户自动转账,或者只对会员提供相应服务,从而使相当一部分的互联网用户对这种服务望而却步。

可以看出,要有效地实施电子商务,首先离不开铁道部的统一管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结构是搞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开展与其他领域的战略联盟,加强关联应用,也是电子商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支撑手段。电子商务在铁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运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如“运营淡季跑空车,运营旺季车不够”的矛盾和假票蔓延、票贩屡禁不止的情况。因此,电子商务在铁路的应用中将体现出多方面的应用前景:

(1)提供更为灵活的购票方式。在互联网上,用户不仅可以购买车票,而且可以对车票的现有情况进行查询,甚至可以根据旅客的需求,系统自动推荐最适合的车次或转乘车次,还可以为旅客提供天气预报、宾馆住宿等延伸服务。

(2)提供便捷的付款方式。要实现电子商务,必须提供给消费者多种灵活方便的付款方式,目前,可以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银联卡自动划账的方式。根据互联网上消费者的特点,拥有手机的消费者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利用手机账户进行自动付费,也是一个比较方便的付费方法。

(3)开展货运增值业务。通过电子商务提供铁路货运或托运业务服务,实现从网上了解客户需求,通过物流中心提供全方位的上门服务,甚至可以将货物直接送至目的地的用户手中,不必用户亲自去车站提取。

(4)通过电子商务的实施带动铁路其他业务流程的改进。目前,各个车站的检票进站环节一直是由客运人员手工完成,逃票、漏检现象屡见不鲜,车站的秩序很难控制,如果能够安装一套自动检票系统,不但能够有效地控制人流,更大程度地避免逃票,高效地完成检票工作,而且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伪造车票,提高车站的服务水平。

(5)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决策支持。在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持下,铁路部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活动搜集大量的用户信息,并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所需信息,预测未来趋势。例如,通过分析,可以帮助运输指挥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运力需求,预先安排增减车辆,调配车票数量,达到满足旅客需要,提高运营效益的目的。

3电子商务在铁路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铁路行业中的实施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大,实施周期长等诸多问题,对其的实施应综合考虑全盘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步骤。

(1)树立现代管理思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本着以增强旅客服务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加强组织内部管理,合理协调各生产、经营、服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决定了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当然也会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系统实施的真正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098-02

经济的发展促使铁路行业进行深化改革,铁路行业的各个部门按照行业优先的原则,在努力探索着现代化铁路运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就当前的铁路运输来讲,还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问题。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缺乏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的人才。我国铁路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强对于其信息化和标准化方向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不断研究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使其可以在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同时,走向另一个顶峰。

1 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运输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

我国铁路运输长期以石油、煤炭等主要运输物品为主,一些工业制成品和附加值比较高的物品在铁路运输中则占有比较小的比例,这样就会使得铁路运输的效益不够显著,也难以实现为人们服务的目标。在当前物流行业中,工业产品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消费品运输也占据着市场比较大的份额,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品运输的份额还在逐渐增加。所以,在激烈的物流市场中,由于铁路运输缺少活力和竞争力,难以有效抢占物流市场,其潜在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激发。

1.2 缺少科学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低下

对于铁路运输行业来说,缺乏科学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现代物流行业比较注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给客户带来高质量的服务和迅捷的速度才是客户最满意的产品。但是铁路运输模式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具备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这样就会使得许多客户对于铁路运输服务的满意度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铁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1.3 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工作效率不高

铁路运输还存在着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运输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专业的人才才能够保证服务的质量,才会成为推动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动力。但是,当前铁路运输行业体现出来的就是专业的运输人才缺乏,从事行业工作的都不是专业人才,只是了解工作的基本流程。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创新,最终只是勉强完成分内工作,更多的时候表现为效率不高。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服务和效率关键在于工作人员,只有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够保证服务质量,才能够切实促进运输业的发展。

1.4 技术水平不高,方法落后

技术是制约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技术难关阻碍了铁路运输行业朝着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形式就是标准化和信息化,所以铁路运输只有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会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有限、缺少科学的方法,最终只能多走冤枉路,影响发展的前景。受到技术限制,铁路运输体现出预定的反应迟钝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其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缺少竞争力,得不到客户的信赖,最终严重制约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2 如何推动铁路运输的标准化发展

2.1 加强管理,提升铁路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动铁路运输标准化发展,要求铁路部门应该注重深化改革,优化传统的经营模式。铁路运输应该注重以客户作为工作的中心,建设铁路物流中心,完善现代化物流体系。政府进行宏观的调控和统一规划,确保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工作更加有效。同时,应该注重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优化铁路物流中心运营的模式,推动自主经营的健康发展。除了提升业务管理水平,还需要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促发展。物流行业发展的实质应该是服务的竞争,只有提升服务的水平,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提升满意度。只有管理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升,铁路运输标准化建设才会更加有效,铁路运输行业才会迎来一个真正的春天。

2.2 完善设备,提高设备标准化水平

设备标准化是实现铁路运输标准化的关键。因此,铁路部门应该注重实现铁路运输装卸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提高运输的效率。集装箱在铁路运输中使用的比例越高,越能够证明运载工具的标准化水平。在实现了工具标准化后,就可以提升装卸工具的标准化,有效推动铁路运输的标准化。使用集装箱进行运输,可以有效降低货运的成本,使货物的运输更加有效。同时,设备标准化水平得到有效保证的同时,运输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在铁路运输设备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使用单一实用的标准,这样就能够促进不同物流单元之间的相互协调,推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如何促进铁路运输的信息化发展

3.1 加强人才引进,完善信息化发展队伍建设

铁路运输信息化建设主要讲求的就是人才。因此,在建设铁路运输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人才的引进,推动信息化发展队伍的建设。在传统铁路运输行业中,许多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的铁路运输人才,所以在从事工作的时候难以使用专业的知识开展工作,这样就会导致铁路运输信息化发展道路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加强人才的引进,寻找一些具备计算机知识和互网联网知识的铁路运输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铁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队伍,使其可以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开展工作。铁路部门应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使其可以为推动铁路运输信息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才会使铁路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有更加坚实的基础,有更强的推动力。

3.2 加强创新,引进和研究先进技术

创新是实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技术是限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技术,才会使铁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推动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铁路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科研工作,不断研究先进的铁路运输技术,应该充分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同时应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作用。先进技术是保证高效率铁路运输的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处理物流信息,可以设计出最佳的货物装卸方案。信息化是铁路运输在物流市场中得以继续生存和快速发展的基A,是未来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然选择。只有追求铁路运输的信息化发展,才可以找到推动铁路运输发展的不竭动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经济和物流行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路运输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是保证铁路运输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应该注重探索铁路运输发展的新方法、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发展,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铁路运输业会得到更加有效地发展,其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也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炎娟.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设[J].铁道运营技术,2015(2):30-33.

[2] 王清远.对铁路货运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8):184.

篇3

[2]饶国政,冯志勇,张丽,聂旭飞.基于本体的物流行业知识库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9):2734-2737,2740.

[3]田青,白卫东.物流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10(1):96-98.

[4]曾玉霞.国内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初探[J].学科探索,2007(3):48-49.

[5]赛迪集团.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五大趋势[J].信息与电脑,2008(1):37-38.

篇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迅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推进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国家及行业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各个企业在相关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尤其是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同时也给信息化时代下的销售模式带来极大的转变。但反观我国各铁路工程企业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大多不容乐观。信息化管理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信息化管理人员配置不理想,硬件设施及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严谨不规范,外部物资供方不配合,信息化投资不足等问题,都是影响信息化平台物资管理发展的问题。要实现铁路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对整个铁路系统的物资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建立数据库将需要进行管理的物资信息整理并存档,还要结合仓储以及财务进行统一管理。只有将所有的相关信息整合统一起来,才能够实现物资信息的有效分配以及存档。

二、传统铁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合理的规划传统的铁路工程物资管理模式不够严谨,没有确切的规划和分工,这就导致一些物资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使得人为影响因素很大,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依据工作经验维持相关工作,缺乏一套有效严谨的管理流程。并且由于铁路工程中的复杂情况经常出现计划变更,就导致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出现,对于需要的物资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管理者又缺少相关数据支持,就会造成一些物资缺乏、重复提料、库存较高等现象,也会影响到项目的施工生产。2.物资价格和数目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整个铁路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物资数量和种类繁多,加上在铁路建设路线的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从物资的价格和数目的管控角度来看,就缺少相关的参考依据,无法提前准确预估进行置备,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除此之外,铁路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是偏远地段或者山区,物资的准备比较困难,交通也不是很便利,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物资短缺,加上物资储备不足,各个施工区域可能就面临工程停工的风险,这一系列问题就会给物资置备经费和后期的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3.铁路工程物资管理模式复杂近几年来我国正在逐渐扩大铁路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也涉及全国各地多个地方,由于铁路工程建设施工作业面多,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战线较长,有很大一部分铁路工程分布在偏远地区,工程作业环境复杂,这就给主要分布在城市地段的供货企业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则会让施工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资管理的有效性。缺乏信息化的物资管理模式就没有办法实现各项物资的实时信息监管,信息得不到共享,不利于铁路工程的高效开展及成本考核。4.专业人员稀缺,物资管理经验不足传统的铁路工程物资管理专业,本身就缺少大批的专业人才,部分的管理人员还存在对物资的监管不到位,基本素养不扎实等情况,从而导致了在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因此在铁路工程物资信息化管理建设中也存在同样问题,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管,同样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其暴露的就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不足。

三、建设铁路工程物资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1.完善管理体制铁路工程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要想实现高效运转,就必须以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建立健全的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将铁路工程物资采购信息进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数据经验积累及分析。在信息化体系架构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所需的物资采购做好初步的规划,工程部根据设计提报需求计划,物资部根据需求计划提报采购计划,还要制定相应的分级管理模式来管理物资,确保铁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的收到物资补给;其次是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整个物资的管理工作都要严格的按照条例里的规范来执行。管理条例里面要包括合同管理和采购管理等多方面的规定,还要让供需双方都能够参与到物资管理中来,以实现物资采购全寿命周期的管控,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公开透明。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的产生。2.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减轻工作强度避免重复劳动,使数据信息更加准确,数据传递更加高效。例如现场验收尽可能在手机端完成,每件物资进场加上唯一二维码,进出库物资通过扫码,实时明白库存的情况,提高库存追踪效率,实现库房收发料管理-移动端办理。通过库存数据自动实时更新,海量的现场数据一次录入,避免传统模式的人工重复录入数据,保证库存准确,减轻了工作的强度。通过库存报表,可以实现商品的全周期跟踪,了解当前商品的总数量,存放在哪些库位,各有多少,避免了二次购买、找不到货的情况。通过设置库存上下限、库龄预警,确保采购合理,呆滞料大幅减少,从而达到提升库存周转率的良好效果。在现有的手机APP云建造/微信/钉钉等企业应用中就包括移动审批,移动分析,如材料收发存、结算支付,以及具体的入库材料明细,供应商价格等等功能。而针对供应商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合格供应商评价体系与供应商数据库,要求所有采购从合格供应商中选择;同时建立并共享供应商不良行为,避免采购风险。信息化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共享协同作业,简化了作业流程。全程PDA扫码作业,实现无纸化管理;PDA自动采集并更新数据,无需人工采集和录入,大大减轻员工作业量和出错率;系统自动记录每位员工的工作情况,实现计件工资管理,从而提升员工的积极性。3.建设专业的团队对于铁路工程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离不开一支具备综合素质高且管理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团队,还要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强化培训,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外派学习的机会,还要针对不同的管理人员的个人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其次,要安排一些老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到现场进行示范和指导,邀请商家或技术专家在实际操作中为员工讲解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流程,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学习及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铁路工程建设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应用

篇5

目前,智能铁路运输系统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而中国的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相比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等高端产业的进步,我国的智能铁路运输系统也逐步取得了一些斐然的成就,并成功地在多个领域中运用。此外,本着高速铁路“更方便、更快捷、更智能”的目标,铁路运输系统智能化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

自“七五”以来,我国铁路总公司根据国家的需要推广了各种先进的信息系统,如监控列车运行状况的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面向管理运作和提高服务水准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预定与发售客票系统以及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已经取代了全国大部分陈旧的信息系统。上述科技化、自动化的系统技术应用给中国的铁路事业开辟了一个全新、高效的智能管理模式,也为中国铁路推行智能化运输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1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内涵

铁路运输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同其他运输系统一样,即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物流,以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现代运输业的特点是规模大、地域宽广、业务繁杂、相关技术环环相连,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优化使用资源和安全保障运输过程,就要确保信息流的畅通。因为建立在畅通和共享信息基础上的资源优化是保证运输业实现其目的的前提条件,所以现代运输系统在本质上是建立在信息流基础上的物流以及人流的输送系统。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归纳为智能铁路运输系统就是将现代通信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与决策技术等多门技术综合在一起,把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置、传输以及共享作为基础,充分利用一切与铁路运输相联系的资源以达到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等目的的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

1.2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特征

智能铁路运输系统通过对运输及其保障设备的检测、监督和管理,把铁路运输系统技术、经济及系统效能等目标综合起来,提高铁路运输产品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提高运输效益以及提高服务质量。

智能铁路运输系统必须将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把固定设施、维修设施以及移动设施整合成一体,同时系统还应具备灵敏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周围时时变化的环境,及时作出调整,能够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具备开放性的系统结构。

智能运输系统作为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发展的已有成果,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外智能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不断改革创新,丰富完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建设的技术内容,提高整体效能。

2.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现状分析

从根本上看,智能化运输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运输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铁路就已经开始了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铁路与运输安全系统、效率系统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自1987年以来,中国铁路在智能运输系统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性应用。如“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智能控制”、“高速铁路列车群智能指挥”以及“高速铁路运营智能仿真系统”等,这一系列重大项目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一些技术甚至已经被成功运用,这些成功的案例为铁路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铁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也为将来良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研究和运用是铁道局各个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它的作用仅仅是推动了各个部门的发展,对于整个铁路运输行业来说,基本没有什么作用。由于各个业务部门标准不一,业务范围不同,处事水平不一,更难做到资源共享,这就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功能发挥,也没有体现出信息化运输系统的过人之处。目前,铁路信息化还在不断地发展,但是要想有实质性的成就,就要把发展目标向智能化靠拢。因为智能化发展能够整合各部门的信息,有利于铁路管理系统的全面发展。

3.智能铁路运输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

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就是让机器系统代替人类完成铁路运输的正常工作,它把人类思维和行为机制转接到人造机器系统上,使人们不需要时刻亲临现场,监督现场工作,而是让机器系统来处理这些琐事,人们只要学会如何操控机器就行了。智能系统犹如人类的大脑一样,能够进行知识的学习,用知识进行推理,尽可能地实现了自动化需求,提高了自动化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能铁路运输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系统科学研究,它还存在着一些复杂性,因为运输系统不单单要满足货运以及客运市场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的改革,甚至还要考虑到国家军事方面的安全性,要满足所有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找到一个折中点,尽量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也就是全局最优。

4.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前景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的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及其相关的科学技术已卓有成效。近几年来,中国铁路局的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大力开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铁路运输系统。

中国铁路目前的总体建设方针是不仅要高速度,而且还要高密度;不仅要能够实现重载,而且还要实现货客混跑,这种既复杂又高难度的技术结合就更加需要智能化的运输管理技术。在建设中国铁路智能化系统时要结合以前的案例,进行资源整合,同时采用现代智能技术,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从而在技术方面更上一层楼。

在建设智能铁路运输系统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资金、环境、技术等,而我国智能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特点应当是实验与推广同时进行,以点带线,在统一的框架体系下,通过分步骤的方式逐步推进。其中智能运输系统的结构框架体系是一个重点,也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的出发点。所以要结合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实际特点,设计、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计划。

5.结束语

智能铁路运输系统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铁路总公司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我国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在技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以后也会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当然智能化的铁路运输系统还不是很成熟,我们要秉着“迅速、高效、便捷”的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智能铁路信息系统,转变管理模式,把铁路运输行业引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启山,李冒.浅谈智能铁路运输系统[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

篇6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 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 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利用RFID技术对高速移动物体识别的特点,可以对运输工具进行有效的定位与统计,方便对如机车、车辆、相关设施的管理和控制等。无线射频识别(RFID) 技术是一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 被认为是21 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在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与供应链、安全防伪、货物跟踪与管理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RFID具有远距离识别、可存储携带较多的信息、读取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其应用已基本涵盖了铁路运营的主要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近年来基于“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在铁路运营业务中的应用作以简要论述,并对未来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一、RFID技术在铁路运营中的应用

1、铁路机车车辆自动识别系统(ATIS)

该系统在所有铁路机车、货车上安装电子标签(Tag),在所有区段站、编组站、大型货运站和分界站设置地面识别设备( AEI),在车站信息中心机房配置专门计算机建立车站集中管理系统(CPS),并在铁路管理部门建立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 。ATIS 与CPS 保持实时通讯联系、时间校对,接收CPS的查询报文,并根据查询要求发送应答报文或者过车报文,完成在待机状态下的设备监测和过车数据传送。当有列车通过时,系统采集过车信息,形成过车数据,然后经CPS计算机处理后为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 提供列车、车辆、集装箱实时追踪。

2、站台与门禁自动鉴别系统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为执行公务、装卸货物而经常需要上站台的汽车安装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由铁路管理部门写入车牌号、车型等信息,门卫处安装读写器和电脑。当车辆接近门卫时,读写器自动识别,并将读取的信息反映在电脑屏幕上。工作人员只需确认屏幕上显示的车牌号、车型、货物品类和数量等信息是否与接近车辆相符,如果信息一致,则放行,否则拒绝进出或采取其他措施。

3、电气化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

在电气化铁路中,输电线路中约有30%能耗在传输过程损耗。采用信息通讯技术加强对电网的检控管理,有望大大减少传输中损耗的电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基于物联网的电气化铁路机车过分相技术,可使电力系统三相负荷平衡和提高电网的利用率,供电接触网采用分段换相供电,在换相点(称为分相区)有一段绝缘物将两相接触网电气分隔。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使机车自动、智能地通过每个分相区,核心部分是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应答器,它是一种能向车载子系统发送报文信息的传输设备,既可以传送固定信息,也可连接轨旁单元传送可变信息,实现机车定位及自动过分相功能。当机车经过装有FRID点式应答器的电网下方时,机车上的点式阅读器读取应答器内容,作为分相区定位信号。机车采用GPS辅助定位,为监督机车是否运行到分相,并保证在分相区点式应答器失效时能够启动紧急方案安全通过分相区。

机车检修完毕并通过工长验收后出库,在通过出库位射频识别装置时,机车信息和出库时间传送给应用系统,系统启动出库操作,将机车本次检修活项及整个检修流程操作信息保存到历史表中,并删除当前库内该车信息,自动完成该车的本次检修过程。

在铁路轮对检修作业中,传统的检修数据都是通过纸质卡片记录,因检修车间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很容易造成卡片丢失或污损,使检测中断,耽误工期。采用RFID不仅适应恶劣环境,而且射频卡的灵活性、智能性和大储存量等优点为铁路系统轮对信息的网络化提供了可能性。

二、“RFID”技术在铁路其它业务中的应用及展望

目前,一些行业已将RFID芯片与手机SIM/UIM卡结合开发了“手机一卡通”业务,突破了传统手机仅仅能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局限,极大地扩展了手机使用的范围,使之能用于购物、乘坐公交车等,还可以实现小额支付、空中充值等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手机。机二维码是将电子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手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写。像“马赛克”似的二维码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信息。用手机的摄像头轻松一拍,“马赛克”立刻被解码成丰富的信息:拥有者、网址、价格、是否具备认证等,一应俱全,清楚明晰。类似地,铁路客运的电子火车票,可以以短信方式把1条二维条码发送到旅客手机,当旅客进入火车站或上火车时,把这条二维条码的图片调出来在入口处的条码扫描仪上照一下,就可以进站或上车了。这样以电子火车票代替传统的纸质火车票,不仅为旅客的旅行带来便利,而且也可大大减少实体物质火车票纸张的消耗,实现低碳生活。

结语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过去一直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的传统思维:一方面是铁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 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 在此意义上, 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 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 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仅仅体现在RFID/二维码/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的应用方面,其优势已经初露端倪,。随着信息技术更高层次的应用,物联网将是转变铁路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科研力量加大对以RFID技术为突破“物联网”智能化科研项目的经济和智力支持,实现新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铁路运营中的率先突破。

【参考文献】

[1]刘云洁.物联网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0.

[2]郭凌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J].中国铁路,2005(9):56-57.

[3]向群,屈伟平.射频识别技术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据通讯,2004(8):48-51.

[4]卞文良,鞠颂东.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物流信息化[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1):21-23.

篇7

中图分类号:TN915.85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铁路的提速及高速列车的下线运行,对铁路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铁路通信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信息传递,所以通信系统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是提升铁路列车发展步伐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我国铁路列车向高速化、标准化迈进的发展途中,更需要一个先进的通信技术来支撑。

1 铁路通信的发展

铁路通信在最初发展时期,传输采用了明线和电缆,交换设备使用的是落后的步进制及后来的纵横制交换机,铁路专用通信则以人工台方式为主,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铁路通信也随之更新换代,到90年代数字光纤通信已经被广泛的使用,随着程控及软交换技术的成熟,电话进行了全面升级,形成基本的长途骨干交换网,铁路专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初步建立,行车电话也推广采用了数字调度设备,在技术先进性、设备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日趋成熟,经过长期的推广和使用,现GSM-R成为铁路正在使用的专用数字移动系统,成为铁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2铁路无线通信的特点

2.1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域范围比较广阔,所以铁路线所跨经的省市比较多。在列车经过的省市中,每个铁路集团都有自己的调度中心来对列车进行指挥。那么要想对列车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来对列车进行掌控。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指挥中心要根据列车运行的省间距离来确定列车的具置和路由,这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的工作,列车所行驶的路程较远,那么无线通信的覆盖范围就比较广。

2.2列车在运行的时候,不仅需要有语音上的传输功能,同时还需要有数据的传输,那么就需要列车具备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数据接口。因为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信息需求,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3由于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的有效协调和沟通,而每个部门的需求又是不同的,那么就需要信息的传递可以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为各部门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以上要素,通信设备需要具有很强大的功能,不仅要有语音传递的功能还要有数据的传输功能,将各部门有效的进行连接沟通,适应各部门的需求,为列车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GSM-R(GSM for Railway)为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随着GSM技术的成熟,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且造价不断降低,欧洲的科技人员在GSM标准上加入了一些适合高速移动环境使用的要素,开发出了适合铁路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并迅速在欧洲得到了推广。GSM-R是基于GSM技术平台,针对铁路无线通信的特点,专门为铁路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特色的附加功能的高效综合无线通信系统,并增加铁路移动通信所需业务(组呼、群呼、强插、强拆、优先级别等功能),构成整体的解决方案。GSM-R同时还具备数字集群的功能,满足列车高速运行时的无线通信要求,可以提供应急通信、无线列调等语音通信功能,安全可靠。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需求越来越多,使得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GSM-R技术利用其固有的网络特性,很好的顺应了科技的发展,利用其先进的通信手段实现了铁路移动设施和固定设施的无缝隙连接,确保列车安全、平稳的运行,为铁路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GSM-R技术的应用

4.1 调度命令传送:TDCS根据调度命令中的机车编号查找对应的目的IP地址,将命令从无线列调车站台发出,经过GSM-R网络组成的数据链路传送到车载无线通信设备,机车就能接收到调度下发的命令。调度命令是各级调度指挥人员向列车司机下达的书面指令,是列车运行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列车调度指挥:调度与司机之间的通话是行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负责指挥各种车辆的运行,保证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之间以及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运转车长之间的通信畅通,确保安全。

4.3 机车同步控制:有时列车需要多个机车牵引,在运行过程中,两台机车之间包括加速、减速和制动等一系列行为必需同步操纵,利用本业务可实现机车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4.4 列车自动控制:通过GSM-R提供车地之间双向安全数据传输通道,接收由GPS或其他的定位工具提供的位置信息,控制列车运行,可代替以前的信号灯指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4.5 机车信号和监控信息传送:实现车载设备和地面间的数据传输,提供机车信号和监控信息传输,储存调车模式的相关信息,构成站场通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4.6 列车停稳信息传送:利用数据采集传输应用系统,可传送列车是否停稳信息,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4.7 车次号传输:车次号传送是实现车辆调度指挥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列车车次号的自动跟踪,实现调度中心对车辆运输业务的监控机办理。

4.8 列车尾部监控数据传输:在列车行进当中,司机应当准时了解列车性能变化。列车监控系统可以提供车尾风压数值,电池电压情况,主风管风压情况等等,实现对车辆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4.9 区间无线通信:在区间作业可以使用GS M-R作业手持终端,包括机务、车务、工务、电务、公安等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内部的业务联系,在有特殊情况时可与列车调度人员或其他用户联系,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还可通过无线终端直接与司机通话。

4.10 旅客业务信息收集:每辆客车都与控制中心保持一条实时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作为数据通信业务使用,与旅客相关的所有移动信息通过此通道进行传输,为旅客提供各种信息,增加旅客的便利性,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

5 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LTE在公众运营网的引入,在强化GSM-R系统应用的同时,铁路部门也应大胆创新,向LTE-R演进是GSM-R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早地适应新技术,就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内部及外部的通信需求,为未来的运营发展做好准备。

目前,国际铁路联盟(UIC)正在积极研究GSM-R向LTE-R的行业演进标准,确保GSM-R技术随电信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用的生命周期可以获得延长。从发展情况看,无线技术在铁路专用通信中拥有广大的发展前景,有了GSM-R的成功运营及研发经验,我们必将开发出新一代的适合国内实际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篇8

1.1智能化售检票系统

智能化售检票系统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乘客可以通过自动售票机方便快捷购买车票。车站或者车上检票员利用小型识读器识别读取RFID电子标签,然后同数据库里面的信息匹配就能查询出车票是否有效,从而节省旅客进出站时间,使车站的运行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1.2铁路机车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

铁路机车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由五个部分所组成,即数据集中管理、复示设备、车身或者底部的识别标签和地面独立识别设备。地面独立识别设备由天线、列车探测装置、远程通信设备、微波射频等装置构成。将其设置于全部分界站、编组站、区段站及大型货运站,并分析、解码、译码、存储、整理标签信息而后传输至集中管理系统。在货车与机车上安装电子标签,此标签经编码后将包含数量、类型、车次号等与机车有关的信息。车站集中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信息进行采集、计算及整理等步骤,使其与车站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交互,从而实现对机车的实时跟踪。

1.3铁路行车调度管理

物联网在铁路行车调度管理中主要应用于列车车厢的管理,是我国当前铁路速度控制及信号系统升级改造的有效途径之一。将RFID芯片安装于各节车厢内,同时在铁路两侧每相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读写器。不仅能够实时看到列车的行进速度,而且还能知道铁路线路相关位置,更好地完成列车的安全控制、调度及追踪作业。此外,还可以克服当前轨道电路中信号量小及其易受到外界干扰等问题。

1.4铁路客运系统

物联网应用于铁路客运系统中,将读写器设置于检票口、出站口、候车室及客车车厢等,将识别芯片植入每张客票中,当售票时,芯片将被写入相关信息。如乘客到达候车室,芯片将会触发系统,自动播放欢迎乘客的语音,如乘客误入了错误的候车室,芯片也将触发系统自动对其提醒。此外,该系统还会对候车人数进行统计,如乘客入错检票口系统将会提示,如乘客正常通过检票口,则系统会将其检票信息写入。乘客顺利登上列车时,该系统会播放欢迎语音,若误入车箱则会对其进行提醒。列车行驶后,系统将会自动将乘客信息传输至下一站,当乘客到达站点时系统将会自动对其进行提醒,乘客下站后,系统则对检票信息进行写入。

1.5机车和轮对检修信息管理系统

在机车检修系统中应用RFID技术,不但能够自动达到对列车的出入库步骤进行存储,同时还可以在机车进出车库的时候对列车数据实施采集,提高查询和统计列车数据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改进列车的检修效率和质量。

1.6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系统

铁路货运物流的趋势是集装箱运输,目前主要采取箱号图像识别,这种方法是利用摄像头辨别集装箱上印有的号码,分辨率较低,并在很大程度上会因天气或者集装箱破损使准确率变低。若把RFID技术与铁路集装箱融合,就可以生成信息化集装箱,一方面可以实时地看到集装箱于运送路上情况,大大降低物品被盗以及损坏的概率,另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集装箱使用效率。

二、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行业其他业务中的应用及展望

4.1物联网在视频监控中的运用

传感器和物联网能够满足高质量视频监控的需求。例如,可在探头前面连接许多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将激光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与云台摄像机连接,利用云台摄像机捕捉画面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测距。

2.2山体滑坡的监控以及提前警报系统

山体滑坡是一种很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会突然毁坏桥梁、铁路涵洞和轨道路基等基本设施,对铁路运输和安全危害很大。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易出现山体滑坡的区域安装倾角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前端设备,把这个区域的铁道长度和山体数据提前储到芯片里,通过铁道线路通信光缆互连。如果遇到山体滑坡,传感器就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出报警信息,以便于车站调度员及时警报并迅速做出相应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2.3列车与车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系统

物联网可以在铁路行业的许多系统中得到应用,包括售票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旅客携带物品安全检查系统、电源环境监控系统、无线列调通信铁塔安全系统等。例如,车站售票系统已经联网,但是在列车上补办车票还需要单独进行,这就会使车站提前留下的车票和列车补办的车票不能很好地衔接。若通过RFID技术中的网络信息共享性使车站售票系统和列车上补办车票系统互相联网,车站就能够正确得到没有车票乘坐列车的人员的具体数据,然后可以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车票的提前留放。同时,列车上的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得到车票的提前保留状况,使乘客补办车票更便捷,资源利用更合理。

篇9

一、进行整体塑造和系统功能定位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铁路运输局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枢纽地位,重整、创新物流业务流程,提供专业化服务,搭建辅业物流架构,是哈铁物流业的当务之急。

1.针对哈铁物流的特点,应确定由煤炭、粮食战略装车点,各区域集团专业仓储中心组成多层次的物流节点,在规模和综合程度上不必强求一律,可各不相同,各有专攻。

2.整个系统要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志、统一网络、统一服务标准。进一步落实七统一的规定要求,按照现代化企业标准,高水平创建,并按市场需求进行功能定位。

3.铁路物流服务对象,同样是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及最终消费终端。其服务的主要功能包括基本物流服务、为客户设计物流解决方案、向市场提供物流设施。与单纯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不同,铁路具有一定规模的货场、仓储、装卸等优势条件,更有铁路运输服务大网络化覆盖广阔的有利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为铁路物流业的优质服务和提供延伸服务提供了可能。

二、应建立战略装车点配送中心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标志,物流业更具有动态的特征,因此,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

1.确定和调整物流基地的功能。根据辅业各货场的利用率、货场自身条件,及有关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大范围经济发展概况,确定具体物流中心经营的主要产品类别、容量、数量、特点,据此建设、改造仓储库区、辅设线路及配套公路,配置所需进出库装备、装卸机械、运输设备。配置必要的测量工具、包装工具、维修工具等。配置信息技术网络所需的设备。功能调整定位后,要大力加强技术设备建设,尤其是信息化系统等高科技建设。同时,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及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以保证高科技装备的正常运转。

2.建立物流网站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流活动中应用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有效客户反馈、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以达到对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的信息的高速运转。

3.由辅业管理中心制定建立战略装车点的指导性意见并确定各区域集团、专业集团的责权利。物流管理部门对规划、设计的物流基地、中心及配送中心进行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标志等标准化制定,建立仓储、机械等各种规章制度,尤其对作业、包装、加工中的环保问题制定相应对策,以适应全球化的低碳经济。按照现代化企业标准,高水平、高速度组织及管理连接、调运、运筹、协调,指挥物流网络中的各要素,以保证物流系统目标的实现。运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沿着物流链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逐步开发网络化信息支持系统,建立现代化的全自动立体库,实现从货物接受发出到客户收货后反馈的全方位信息跟踪监控。

经过上述的调整、整顿、建设、组合和不断创新,铁路物流的服务水平、价格、及时性等诸项指标会更趋于合理、公开、将会大大提高铁路物流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也将会有所增加,以促进铁路物流业的良性发展和稳步提高。

三、铁路物流辅业战略装车点运营模式

战略装车点与铁路运输有天然的密切联系,铁路介入物流,可以充分挖掘二者的潜力,发挥二者的更大的效能,相得益彰;可以减少物流的中间环节,使物流更加顺畅、方便、快捷。物流联系铁路,更加密切了铁路与贷主的联系,巩固铁路既有的货物运输,并开拓铁路运输的新资源。因此,必须进行深层次探讨发挥物流中铁路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铁路所具有的先天优势,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此,笔者作如下思考。

创新思路、拓新市场、探索、开发符合铁路特点的新的物流模式。

1.前库后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但发展十分迅速,且前景可观的企业,在其发展初期,一般没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场地,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租贷场地。其产品销路较好,有大量产品外运,又就近铁路站点,因此,可利用自身的贷场和运输条件,作为该企业的仓储和承运者。

2.委托采购。企业的一般采购,很难亲临供货方实地考察,缺乏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铁路参与物流后,可以通知多个异地车站对供货方实地考察,为顾主提供安全可靠的采购服务。

3.统一备料。一般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有较强的通用性,为了节约生产场地或原材料等对资金的占用,需建立一个提供上述物品的供应中心。供应中心资源、资金的占用,将大大少于其服务对象分别实现功能的占用总和,铁路站点作为供应中心的介入,可减少许多中间环节,更可为企业减少资源及资金的占用。

篇10

中图分类号:F259.27; 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一、现代物流简介

现代物流是指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和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流通能有效、低成本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现代物流具有跨行业、综合性强的特点,涉及国家和地方行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等部门。在发达国家,物流管理被视为“成本经济的最后防线”和“经济领域的黑大陆”。物流管理降低成本的潜力胜过其他经营管理的手段,因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和具有极高价值创造力的领域之一,其经济效益的直接来源是经济运行的成本节约。物流管理技术的普及、推广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二、榆林市现代煤炭物流发展的现状

总体来看,榆林市现代煤炭物流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属于运输、仓储服务的传统类型,规范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煤炭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但发展前景良好。

1.煤炭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榆林市2009年的煤炭产量达到2.0929亿吨,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96%,煤炭销售除神东公司生产的煤炭全部通过铁路发运外,地方生产的煤炭通过铁路发运达到2200万吨通过公路销售煤炭1.01亿吨。2011年煤炭产量达到2.8355亿吨,同比增长11.8%,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通过铁路和公路销售煤炭2.3亿吨,转化及其他工业用煤0.5亿吨,煤炭物流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2.煤炭物流企业不断发展。榆林全市现有煤炭物流企业9个,其中国有股份制6个,私营3个。年发运量可达3000万吨,营业收入可达6亿多元。另外,府谷、横山、吴堡、神木等县的新煤炭物流项目也正在筹建中。同时,煤炭物流信息中介企业也不断成立,仅榆阳区就有近百家,全年中介业务量可达数亿元。

3.煤炭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十一五”以来,榆林市仅交通运输一项就投入200多亿元,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公路方面,到201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万公里,特别是青银高速、榆神高速的通车,使榆林市公路运输能力大大增强;铁路方面,包西铁路复线和太中银铁路榆林段开通,使榆林市的铁路运输能力也大大提高。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宽带用户达20多万户,本地交换机容量100多万门左右,已具备了煤炭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条件。

三、榆林市发展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代煤炭物流理念尚未得到普及。大多数煤炭(矿)企业将煤炭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没有对煤炭物流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更没有考虑过通过第三方煤炭物流来提高煤炭(矿)企业运行质量,只是注重降低销售成本,而忽视物流成本,从而失去了很大一块利润空间。

2.现代煤炭物流发展的基础工作仍需加强。一是铁路运输紧张,致使煤炭物流大部分要通过公路运输,造成210国道、神盘公路经常性堵车,致使煤炭物流成本成倍增加。二是信息化程度低,现代信息技术在煤炭物流发挥作用很有限,而且榆林市尚未建立统一的煤炭物流信息平台,区域性的、综合性的煤炭物流信息网没有形成。煤炭物流大部分都是通过老关系、老客户进行交易,致使榆林煤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形成长期稳定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市场体系。三是榆林市至今还没有支持现代煤炭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致使榆林煤炭企业对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动力不足。

3.煤炭物流服务意识水平有待加强。榆林市现有煤炭物流企业大部分是铁路运输为主,由于铁路运力紧张,所以煤炭物流企业准入门槛高,造成煤炭物流企业的相对稀缺性和垄断性,致使该行业服务意识相对淡薄,大部分煤炭物流企业只负责装卸工作,其他工作基本都是由发客户来完成,这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煤炭物流企业相差甚远。

4.煤炭物流环境有待优化。一是政府没有出台对煤炭物流的专门扶持政策措施,对煤炭物流发展的土地、财税、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不够明确。二是没有专门的煤炭物流业发展扶持资金。三是煤炭物流市场秩序很不规范,针对煤炭运输车辆设立了许多收费、检查、罚款项目,还有煤矿周边村民强行参与煤炭物流项目,不按市场行情收费,无形中提高煤炭物流成本。

5.煤炭物流人才短缺。目前,榆林市煤炭物流企业普遍缺乏配送、货运、物流规划、供应链管理等煤炭物流领域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而且技术培训、人才引进工作相对滞后,致使大部分煤炭物流企业管理还是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煤炭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员。同时,榆林市还缺乏与煤炭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咨询机构,这直接影响了榆林煤炭物流业整体优化升级。

篇11

1RFID技术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其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

2交通运输信息化

交通运输信息化,旨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讯(GSM)、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核心技术,建立基于Internet环境的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实时搜集、处理和,实现道路运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目前所采用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控制、车辆监管、运输指挥、客户服务系统。支撑智能系统的关键信息技术主要包括(1)智能卡口系统;(2)交通诱导系统;(3)地理信息系统;(4)无线射频识别系统;(5)数据处理中心。其中无线视频识别技术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的新技术,也是各国研究者们热衷探讨的课题。

3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3.1国外的应用及数据分析

随着KFID技术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带来了很多可观的效益。国外对高频以下RFID研究起步较早,RFID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RFID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除了物流业的主流应用外,在其他一些物流创新领域中,RFID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

3.2国内的应用实例

我国RFID应用已经从前几年较为少见发展到在很多领域均可见到,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加大对RFID的技术投入和研究,中国RFID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所应用,其原理是该系统基于对每辆合法注册的机动车辆加装RFID电子标签,通过特定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并获取数据信息,实现对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和可疑车辆等方面实时监控管理,操作快捷方便。在交通运输方面,RFID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1)港口运输。

上海浦东港口已经开始试行利用RFID技术实现自动化车辆有效管理,当车辆通过时,触发车号识别系统启动,读取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RFID标签内的信息,并送到监管数据中心进行比对。如果数据正确,自动闸门便会开启让车辆驶入,此车的车牌、进场时间等信息自动存储进入系统。应用RFID技术大大提高了稻莶杉的速度和准确度。

(2)公路交通运输。

据报道北京示范公交枢纽动物园立体公交枢纽应用了RFID技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站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上,在电线杆的横臂上悬挂有专门来读取RFID标签的采集器,目前已经有三百余量车辆安装有RFID标签。这些信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的调度室中翻译成含有线路、车号、班次、进站时间、发车时间、参考时间等内容的信息,调度人员将这些信息与行车计划进行比较,随即对车辆进行调控,通过车场内的LED显示屏将发车信息提供给司机,大大提高了统一调度的效率。

(3)铁路交通运输。

铁道部应用的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的RFID应用,已经在全国528个站点安装有数据读取装置,而安装有标签的货运车厢数量达到60万节,机车数量达到20万节。RFID标签被嵌入在每节车厢中,内部记录有长度为7位的车号信息,当车辆压过铁路上的磁性感应器时,扫描系统开始启动,并将数据传送到铁路调度系统中。实现快速调度和高效管理。

4RFID面临的问题

虽然RFID技术在国内有着一定的应用,但尚处于起点阶段,而RFID的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RFID技术在我国推广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标准问题

如同电子产品,标准一直是阻碍RFID广泛应用的原因,世界各国的RFID的标准还未统一,从RFID标准中的编码体系来看,美国有EPC标准,日本有UID标准,中国有NPC标准。再从频率占用的波段来看,每个国家无线电频率被占用的范围也都不一样,很难统一。对于800M及以上的超高频率领域的KFID具体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RFID标准的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应用领域的推广。

4.2价格问题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高追求,就中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物流系统而言,运输、保管、管理部分等整个流程都相对简单,信息化程度也不高,投资RFID并不一定给它们带来真正的效益,反而可能会增加成本,减少收益,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国情的企业如何利用RFID技术,降低成本而获得更大的利润是研究者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4.3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RFID标签具有强大追踪能力,这势必会对公众的隐私造成很大的威胁。标签ID不仅仅能在远程被任意扫描,并且标签还可以自动响应阅读器可以不加区分地传输信息,这样就造成了任何持有阅读器的人都可以追踪并且了解他人携带的物品。虽然目前已经有若干解决方案,比如IBM公司发明了“夹子标签”(clipped tag)技术,但是由于资源有限,一些密码学方法诸如高强度公钥加密机制等则难以实现。因此安全问题将始终影响着KFID技术的广泛应用。

虽然标准、价格、安全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RFI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完善,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和改善。

5 RFID在交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展望

(1)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始终要本着“服务至上”,以对百姓的便捷服务为本,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RFID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在陆海空等交通领域均能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实现高效运作和管理。

(2)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构建RFID技术资源平台,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和完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篇12

2煤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煤炭物流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手段落后

煤炭企业在从原材料的采购到运输到产品的销售各个方面等一系列的物流活动都应该建立一条龙服务,保证高速高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是我国当今煤炭物流一直没有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许多煤炭企业都像一盘散沙,在管理方面没有精益求精,滞顾不前。煤炭企业在物流费上要价很高,却不花心思好好改进物流技术手段,使得物流各方面都不能统一妥善的管理,采购、输出、销售各方面都不能好好地运行。设备落后,各种物流运输信息都没能及时整理递送,使得装载,搬运、等各方面信息都滞后,若出现什么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处理,不利于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2.2物流活动不受大中型企业的重视

物流活动作为近些年来新型的一种运输方式,到现在多用于运输一些小物品及淘宝运货等等,不受大中型企业的重视,造成物流效益低下,公司积极性不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3煤炭物流运输过程中污染大

煤炭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开发利润较大,但是却没人将注意力用到煤炭物流运输过程中,使得煤炭在运输、中转和输出过程中污染严重。我国大多数运输企业仍采取高污染,高损耗和低效率的传统物流运输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煤质下降等各种糟糕现象。

2.4煤炭公司多且杂,缺乏政府调控

由于缺乏政府调控,又加上近年来煤价的不断飙升,各种大小煤炭物流公司如春雨般层出不穷,资质良莠不齐,制度不完善,易出现法律纠纷。

2.5煤炭物流企业服务单一

在传统经济的影响下物流服务功能单一,主要停留在运输、存储、装载、销售这些方面,不能满足大中型企业物流方面的要求,比如物流检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各方面的服务,效率低,成本高,物流费居高不下,很难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物流的要求。

3提高煤炭物流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3.1引进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认识到客户是上帝的重要性,树立以客户第一的服务理念。要知道物流行业也属于服务行业。要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想法为第一发展目标,在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各个方面做到让客户满意。加大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改进技术,改变运营体制,把技术和管理这两方面作为企业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提高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竞争力。

3.2实现煤炭物流运输中的一体化

煤炭物流企业应加大对信息一体化的管理,购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从煤炭采购,运输、装载、销售等各方面的链式结构,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计划时期的传统物流运输模式,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效益,高速高效的物流运输模式。

3.3加强煤炭企业改革和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

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煤炭企业之间的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各方面的统一,完善铁路和公路、海运和空运中的统筹一体的格局。加强煤炭企业之间的联系,一起合作发展,使得中小型煤矿和煤炭公司站在统一战线,竞争发展,共同加快物流方面的发展进程和煤炭企业的发展。

3.4发展煤炭运输的“绿色”物流

煤炭在开采,运输、使用各方面都会对地球产生巨大的污染,影响人们的居住坏境,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遏制这一问题,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将推进构建“绿色”煤炭纳入发展计划中,实现中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大中型煤炭企业予以资金和政策两方面的支持,减少煤炭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在煤炭的运输的过程中,应该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并推行煤炭产品的有效包装制。实行铁路运输模式,比起公路运输来说,耗时短,成本低,可以减少煤炭的损耗。在全国海陆空建立起一张大网,一张煤炭物流运输的大网,改进技术,完善信息,实现各方面的一体化。加强政府对煤炭企业的调控,出台煤炭企业及煤炭物流运输方面的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煤炭运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4煤炭物流运输的发展前景

4.1成本不断上升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随着煤炭使用地位的提高,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煤炭开采地理位置及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等发展趋势,将充分证明未来在煤炭运输上的成本只会不断上升,不会下降。

4.2以铁路运输为主

水路轮船及铁路运输成本比起公路运输成本低且固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水上运输耗时长。所以未来煤炭的物流运输应该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的经营模式市场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4.3将运输煤转变成运输电

受煤炭高成本运输费的影响,很可能会将运输煤会变成运输电,未来也可能在煤炭基地建立发电站,将煤炭转化为电运输到全国各地,不必计较运输成本。

4.4将推进煤炭物流信息化

未来在煤炭物流运输中会加大对于信息设备的引入,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煤炭信息化建设,促进煤炭物流产业的升级。通过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减少尾气的排放,成功实现煤炭的绿色运输,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煤炭物流运输各个环节的高能损耗。推进煤炭物流信息化,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是未来煤炭发展的主要趋势。

篇13

中图分类号:U227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9801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物流企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国内外物流公司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已形成了基本完善的物流体系,但作为铁路运输这一专业性极强的运输行业,其物流体系仍难以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整个现代物流体系中进行分析与探讨,尽快创造条件,加快铁路物流业的发展与建设,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竞争能力,以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铁路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目前,铁路物流正处于走向现代物流的初步阶段。多少年来形成的铁路运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现状。什么是现代物流?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物流服务的反应快速,配送速度快,周转周期短,次数多;二是物流与其他供应环节集成,包括物流与商流的集成,物流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三是服务功能系列化、完善化、作业规范化;四是物流手段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五是以成本和服务为主导的市场化经营形成机制。现代物流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高效综合服务。从铁路运输的现状来看,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需求。虽然经铁路运输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铁路运输里程大幅增加,铁路运行速度大幅提高,铁路在用设备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已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与进步,但对社会需求来说,仍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物流设施缺乏整体规划,科学的可行性论证不够,布局不尽合理,设备专业化程度低,仓储能力,短途运输能力有限;二是在管理方面固循守旧,缺乏现代管理手段和专业物流人才,管理效率低下;三是网络化经营水平低,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与外部市场即时对应;四是由于体制与观念的影响,部门组织结构不尽合理,缺乏专业适应性和灵活性,使铁路物流难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五是缺乏物流基地和配送服务中心。

2、就整个社会物流体系来说,铁路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资源优势和网络优势。运载能力强,成本低,适于规范化集约化经营,为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骨干物流通道;二是有绿色环保优势。有无可比拟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可以被定位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三是已经成为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骨干,但在国际集装箱运输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高;四是就目前看,铁路是我国西部开发,东西双向对外开放,以及促进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最主要的物流通道,是支撑现代物流体系内陆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五是铁路运输的网络优势。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km,其覆盖全面广,全天候和高度集中统一的优点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二、铁路物流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需求铁路物流大发展,快发展,尽快形成现代物流体系,并融入社会整体物流体系之中,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用户之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铁路货运的需求已经从以前的“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客户需求,铁路货物必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大发展,快发展,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以现代物流理念对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二是自身之需,目前,铁路货运的瓶颈,是单一经营与现代物流需求多样性相冲突形成的,必须全力突破,以求健康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所需求的物流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储和装卸系统,通讯系统,条形码,电子数据和交换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等,必将极大地推动铁路运输的进步,推进铁路产业升级。三是竞争之需,我国运输的市场已经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铁路货运由于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因素等影响,在市场竞争中难抢商机,因此,铁路必须尽快创造条件,实现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转换。

三、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推动下,在物流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铁路物流将在市场体系中取得独特的产业地位。铁路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经营化。网络化经营主要围绕全过程服务化。这一中心主题开展,即实行“一次合同,一次结算,拿过程服务。”国内外成功的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证明,网络化经营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唯一的一条必由之路;二是专业化经营。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突出的体现了现代物流的优点。基于第三方物流良好继承性,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和科技含量的增加,铁路货运必将成为重要的第三方物流。三是可视化操作,全球信息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建立起畅通快速的信息平台。基于此平台的供应链可视化业务管理,将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目标。随着铁路信息网络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信息共享体系的形成,铁路物流可视化系统必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将是铁路运输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将成为保证铁路物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四是集装箱运输,据统计数据分析预测2015年将达到3.1亿吨,可见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铁路集装箱运输需求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而且随着内部贸易的快速增长,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因此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的提高将是提升铁路物流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铁路物流现代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五是专业化人才聚集,铁路物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物流,科技含量更高,专业性更强,因此对管理团队的要求也更高,客观上要求其管理团队必须是专业人才聚焦的精英队伍,就目前来看,我国铁路物流专业人才不很缺少,铁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模式和机制也不尽如意,这一点是铁路物流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和加强的关键问题,否则难以适应铁路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铁路物流的竞争,与市场发展一样,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无论从一般意义上看,还是从行业自身发展规律上看,专业人才聚焦都将是铁路物流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六是实现运输行业间的战略合作。目前,公路、民航、水路等运输企业的改革,使铁路运输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但铁路在中长距离上,其客货运价格性能均有较强的综合优势。铁路应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以实现运输网络优化。采取“双赢”策略,共同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