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统计学笔记

教育统计学笔记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统计学笔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统计学笔记

篇1

    --以《小珊迪》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一、记叙是基础,童趣是特点。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作为记叙文类的童话,当然也是以之为主要表达方法。那么,教学中不管是一般记叙文(以下简称记叙文),还是童话,都应当抓住记叙这个表现形式。弄清楚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无疑这是教法与学法的基础。

    在故事《小珊迪》中,作者记叙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不幸的小孩的悲惨遭遇。作者刻划了一个过早地挑起生活重担的小男孩。故事以卖火柴为背景。以“叫卖--成交--负伤--还钱--探望--夭折”为线索展开情节。作为记叙文,小珊迪的故事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社会的生活图景展现在小读者面前。教学时,教师要以记叙的事件为基础,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调动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一个场面一个场面地去再现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图景。理解了文章中的记叙和描写,使学生身历其境。他们必然会把小珊迪的遭遇与自己的幸福生活作比较,于是就理解了主题。

    记叙文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事件的铺陈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以记叙为基础,就是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即“披文以入情”。教师要抓住课文中对表现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的词句进行分析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这样就使语言形式的分析与思想的感受统一起来。

    小珊迪诚实、善良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卖火柴”和“找零钱”这两个重点情节的记叙来刻划的,因此,抓住“记叙”这个基础,就把握了记叙文的教法与学法的基本特征。

    在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同样是记叙资本主义国家里一个不幸小孩的悲惨遭遇。但作者是采用“曲折”地反映现实的手法。不是直接记叙令人心悸的生活场景,而是把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放在临终前的幻觉中。记叙仍然是基础,但作者不愿意直接展现那冷酷的人生画面,使小读者望而生畏,而是在文章里倾注浓浓的童趣,描绘一幅幅令小读者神往的绚丽画面。诚然,记叙还是基础,但在童话教学中处理这个基础的方法就和记叙文不同。它要求在分析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激发“童趣”,从而进入“童话世界”。大年夜—一哪一个小孩不向往这个像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那样充满无穷乐趣的日子?至于那香喷喷的烤鹅,美丽圣诞树上的新年礼物,温馨的家人团聚,如此等等无不吸引着童稚的心,纯洁的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握住“童趣”这一特点,就是要“以趣激情”。在弄清作者讲的是谁的、怎样的故事的同时,应该充分理解小读者的心理特点。分析的过程,要自始至终使他们沉浸在年节的乐趣中。教师要引导小读者入情入境,使之趣味盎然。在这篇童话中,童趣的启迪集中在“神奇的火柴”上。在那避风的墙角--擦亮那神奇的火柴--大年夜孩子们所向往的一切应有尽有:那神秘的夜空--一颗流星把它划破--唯一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出现在她的面前--她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在微笑中离开这残酷的人世。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教师不要匆忙地把沉浸在乐趣中的小学生拖回到课文所反映的严酷的现实生活中,就让他们分享那年夜的幸福。不要一语道破--这是假的,是幻觉!--即使是悲剧的最后一幕。

    总之一般记叙和童话的分析,都应以记叙为基础。童话教学应在这个基础上激发童稚之心,用他们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社会,把握童趣这个特点。

            二、理解是基础,幻想是特征。

    一般记叙文和童话教学过程都应该是启发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去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再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披文以入情”。

    对小珊迪形象的理解,应首先从分析小珊迪“求卖心切”的原因,来理解小珊迪纯朴的性格;再从分析小珊迪“人穷志不穷”,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派弟弟送回“找头”的事迹,来理解诚实的性格;最后,再从小珊迪临终托弟(孤)怆然逝去的不幸遭遇来理解他善良的性格。

    同样,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形象理解也应该经历“披文入情”的过程。但童话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抓住“幻想”这个特征。固然,在理解的过程中想象是十分重要的。要使抽象的文字,在儿童脑海中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没有想象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想象”要有个基础,那就是字词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作为记忆表象贮存于大脑中)。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就是启发想象的过程。可见“启发想象”是一般记叙文和童话都应该重视的教法与学法。但童话中的想象多以幻想的形式出现。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童话中的幻想一般是以主人翁的“有意幻想”(一种从实际出发,以现实生活发展的规律为依据的,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的幻想,也叫理想)形式出现的。是借幻觉写真情的。而儿童的幻想往往有明显的直观性、虚构性和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因此在童话的教与学活动中,就要突出幻想的这个特征。当教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临终前,三次擦燃火柴,三次看到幻象时,就要遵循幻想的规律,使这些幻象同样出现在小学生的脑际,使他们身历其境。首先,要理解小女孩脑际会出现此情此景是有其现实生活基础的,因此要学生先理解语言文字:“寒冷”就使人追求“暖和”,而“火”--即使是一根火柴的微弱的火--也能产生一丝的热。这就是小女孩在墙内敢于抽出一根火柴在墙上擦燃的原因。而对描写大街上、家里寒冷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是理解“擦燃火柴取暖”的基础。其次,要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借以产生想象力:小女孩双手拢着“火”,因而感到一丝的温暖。当天寒地冻的时候,人们都会围着火炉,暖烘烘的。于是小女孩的眼前(小学生的眼前)出现了幻象:暖烘烘的火炉。再次,把语言文字--记忆表象--想象的画面(幻象)重叠起来,引导理解文章的主题:火柴灭了,投在墙上的光消失了(手心上“暖和”的感觉也消失了)于是幻象也破灭了。那短暂的温暖不可能奇迹般地救活这可怜的小女孩。最后引导学生从幻象中回到现实生活:她正想把脚也伸到“火炉”边烤一烤,但火柴灭了,她得不到她所想得到的暖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呀!

    把握“幻想”这个特色,使学生进入童话世界。这是理解童话内涵的必经之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幻象”就是“假”的,现实中不可能有的。那么学生就得不到感染,无疑只是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强加给学生罢了。

            三、结构是基础,反复是特色。

    记叙文多以起因、经过、结果结构情节。作用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可采用顺、倒、插、补等叙述顺序。可用总分、并列、递进、转折等形式安排题材。因为布局谋篇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所以在一般记叙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剖”结构,从中获取理解信息,从而受到熏陶感染。

    小珊迪为什么苦苦哀求要人买他的一盒火柴?个中“原因”,文章开头并没有一语道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么一个情节:小珊迪没有及时送回“找头”,“我”感到“上当”。小珊迪的弟弟送来“找头”,“我”才知道小珊迪的不幸遭遇,看到了穷孩子诚实的优秀品质。这时才点明原因:为了养活弟弟。再层层递进,在“结局”阐明主题。

    而童话在结构上大都采用“反复”的手法,其情节似乎凝结在一个点上,反反复复地强化表象,沿着同一路子,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2

一、教学效率的比较

用传统教学手段完成这一课,笔者在A班用了三个课时。朗读、提问、板书等都需要教师用口、用手来完成,尤其板书这一环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笔者感到疲劳,学生也感到较枯燥,效果也不够理想。而另一位教师在B班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课文朗读、字词解决、问题板书及答案补充等都通过多媒体来展示、速度很快。尤其几幅图画的展示生动又快捷。学生紧跟多媒体的教学程序,提高了效率。在教学速度和效率方面,多媒体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如板书、问题的展示等,尽量设计到多媒体课件上,这样上课的速度就会有大的提高,因此,传统教学应多融合进一些现代技术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语言表达、解惑释惑方面的比较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许多内容必须经过语文教师高度准确的表达来传授,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比如《春》这篇散文,笔者在A班讲课时,详细、准确地向学生分析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的特点,并对其中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学生理解较深入,掌握了这几方面的内容。而另一位教师在B班教学时,虽然展示了几幅生动的画面,但学生对图画内容的理解和对事物(春草、春风、春雨)特征的掌握并不够准确,原因就在缺乏生动的描述。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魅力的展现,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疑难问题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准确表达而掌握。而多媒体的教学尽管较直观,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也能调整学生的积极性,但华丽的视听影响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文学的个性感悟。因此,我们认为,不能忽视教师语言的魅力。对于重点内容,应将画面展示和教师生动的语言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在解惑释疑、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三、在情感交流、创设意境方面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去打动每个学生,才能调整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入课文创设的意境之中。在《春》教学中,教师在B班利用多媒体教学。鲜艳的生动的图画、视频展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让学生起来结合文章分析每幅画面所表达作者的情感时,以及每幅画面创设了一种什么意境时,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地表达那种情感和意境。而笔者在A班教学时,先展示画面,然后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分析画面、分析意境,这要比多媒体教学中的画面展示加简单的语言介绍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视频的大量介入阻断了学生的想象、幻想和再创造能力的发展,也使语言传统中的情感传达、品味意境等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也削弱了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情感教育的效果。传统教学在情感交流、创设意境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多媒体画面虽然生动,但只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来说,如果许多内容难有一定难度,情感交流就无从谈起,这样的情感教育就不能实现,尤其是在意境创设方面,更离不开教师语言的启发诱导,意境是需要靠语言来激发想象的,这样学生才会深入其中品味。同时,语言教学还伴有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传达着课文和教师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中适当融入教师的语言情感交流,对加强学生的情感教学大有益处。

篇3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和一块黑板,缺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新教学模式。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卡本尔教授指出:“人们获取信息17%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1]由此可见学生知识的获得,与多感官的刺激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我们在《药剂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同。

一、《药剂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的优点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1.1多媒体技术教学使内容形象生动;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的教学目标中去,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我在教授软膏剂的基质凡士林的时候,学生们可能会很陌生,但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把电影明星张柏芝涂着曼秀雷敦唇膏的广告片展示给学生,并引发学生思考。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帮助下,使学生们对陌生的凡士林这种工业品,其实是一种早已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用品。它的手感和外观都和女生使用的唇膏、护手霜一样。而传动教学模式教学,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糊里糊涂,单一的方法与单一的手段,学生没有理性的认知,这种教学效果是以往教师困苦难以掘解决的问题。

1.2多媒体技术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药剂学又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涉及到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例如片剂生产的制粒、整粒、压片。如果学生们不亲眼看一下操作过程,他们对制片过程是很难做到全面了解并记下来。即使是死记硬背,很快也会忘记的。老师对着实验室的仪器讲解,但对于仪器的原理仍觉得抽象。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声色兼备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向学生讲述各种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步骤,这样即加深了印象也做到了了解,比起枯燥的讲解,多媒体更有助于学生记忆。

1.3多媒体技术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著

多媒体教学具有大容量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接触到大量的知识。比如我在向学生讲述制剂新技术这一章里的“纳米技术”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纳米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剪切了的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中科院的白春礼院士的一段报告,他用很精炼却很形象的语言,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纳米科技的原理和应用前景。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拉近了学生与大科学家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大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语言功底,同时也让他们对纳米科技这个目前全世界来讲最尖端的科技不再望而生畏[2]。可见多媒体教学即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不利于学生的思考

在多媒体教学中,内容是老师是先做好的课件,讲解相对来说就比较快了一点,这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就缺少了思考的时间。所以无论您的多么精致,多么完美,学生缺少了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也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结果得不偿失。

2.2遇到突然停电或机器故障等情况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无论是电脑、投影仪、录像机、显示屏都要用到电。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偶尔会出现断电的情况,一旦遇到停电或者是机器发生故障时,一些老师就会因为平时已经习惯了使用多媒体而手足无措,甚至让学生停课[3]。

2.3不利于学生做笔记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教师操作电脑,边“放映”边讲解。 但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接受知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内容更换过快,会导致一些学生来不及记录和理解,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三、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的建议

3.1提高教师高课件制作水平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件做“精”。忌内容过于繁琐,忌色彩过于丰富,图片、文字做到简洁明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播,在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关系时,使学生感受设计中的思维之美、规范之美。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2课件信息要及时更新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的同时也要学,要经常阅读或在网上查找与本专业相关的周边知识,进行更新,并及时补充到多媒体课件中去,这样才能做到知识传授的及时性、可靠性。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结语

《药剂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现代药剂学有很大发展,但《药剂学》理论内容少,知识结构非常琐碎,希望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把这门综合性技术科学及时准确的传授给学生。但所有事物有利就有弊,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一种需要逐步完善的过程,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的后果,传统教学也有它的优势,教师应该把多媒体教学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6):95-97.

篇4

1.2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类比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学生感觉较容易,但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往往学生感觉抽象难理解。由于分布列在离散型随机变量中的地位与密度函数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地位等同,因此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中的边缘分布列与联合分布列的关系可以过渡到连续型随机变量中边缘密度函数与联合密度函数的关系中去,此外诸如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充要条件以及期望与方差的计算均可轻松过渡。具体我们可通过“把连续的问题离散化”这种方法,实际是将对离散型随机变量中对分布列的求和变成对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密度函数求积分即可。表1我们将对其中的部分性质及计算作一个简要的类比。

1.3一维随机变量与二维随机变量的降维类比任何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一般来说低维空间的知识相对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从低维空间向高维空间过渡学习。降维类比法是将高维空间中的数学对象降低到低维空间中去观察,利用低维空间中数学对象的性质类比归纳出高维数学对象的性质。通过上面的类比得知抽象的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一维随机变量有着一致的表达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此外,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列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的性质与计算均可借助一维随机变量的相关知识引入。

篇5

教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大教育家孔子就教育大家要温良恭俭让。传统教育的特点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手放好,腰坐正,认真听讲,学生在听讲的时候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然就会招致老师的批评。传统教育有其好处,就是老师认真讲解知识,这样的话如果学生认真听讲会有很大的收获。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学生的创造性就不能很好地得到锻炼,学生就是机械的知识接收器,就像复印机一样。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具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好的一面很好理解,既然这种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能够存在就说明有其合理性。

在古代社会,当时没有什么科技,物质贫乏,这种条件只允许产生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只有一些贵族和一些意志力坚定的人(这些人能克服物质条件的束缚去寻找老师进行求学)才能有机会读书识字,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传统教学模式进步的一面。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导力量。学生必须跟随老师的步伐,以老师为中心。这样的话就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性和僵固的思维模式。这对于传统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

二、传统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让人们越来越感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计算机教学被引入课堂,传统教育中出现了现代知识,那就是计算机知识。这就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现代的高科技计算机技术出现在传统教学中,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高科技的计算机教学。这既在传统教育中有了知识的突破性,也让计算机教学融入传统教育。计算机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人们使用工具更好的体现(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发明和使用工具)。计算机的发展很迅速,但也是一步一步进行的,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使用不同的电子器件,比如第一阶段就是使用电子管作为其主要的核心部件。

计算机科学进入课堂是一种突破,它被当作一种新的知识引入课堂,对于我们这个教育体系来说是一种加强,就像一个女人嫁进了丈夫家,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这是一种进步和加强,也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也会产生一些不适应性,比如大家的生活习惯、人们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大家都必须做出调整和让步,这样才能找到新的平衡,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计算机科学“嫁入”传统教育也是这样,大家都必须做出调整、妥协、让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达到一种平衡。只有这样计算机科学才能很好地融入传统教育,其中的调整很多,比如可以加大学生的上机实习和锻炼。

三、计算机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的优越性

传统的教学具体地说也有新知识,那就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数理化等西方知识,也有传统的语文等知识。计算机技术一进入课堂就体现其极大的优越性。学生很喜欢计算机这门科学,首先,计算机技术是社会各个行业所需要的,学习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地工作、学习,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其次,计算机是一门很有吸引力的科学,计算机软件五花八门,功能十分强大,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符合不同人的兴趣特点。这就给大家学习计算机以极大的便利。计算机科学和传统教育中的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有其独特性,传统教育中有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历史等,这些学科主要以理论为主,其教学模式就是灌输。计算机科学在传统的教学中也可以由老师在讲台上灌输,但是计算机科学有其不同之处,比如计算机科学有很多是具体的操作实践。计算机本身就是一台机器,很像传统教育中的物理化学实验,这能给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学生喜欢操作计算机,因为计算机给学生以新鲜感。

篇6

一、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关系

(一) 传统教学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采用的是口眼相传的知识传授模式:教员讲解、板书,学员听课、做笔记。

在我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教员一般都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学员则被看成外部刺激反应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学内容也是教员以教材为中心的授课内容,教学过程是“满堂灌”的讲解说明式。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不符合教育的规律,阻碍了学员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其主要也表现在了,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会”轻“会学”、重“方法”轻“思路”等。

(二) 教育技术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教育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来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个定义中明确提出,教育技术代表一种理论体系,它包含了如何应用各种技术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完整的指导思想、方法和方法论。

我军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我军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确立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不仅研究教学资源,还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用系统方法对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不同层次,包括教育规划、设计和开发等,其主要方式有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组合方式、基于广播电视及卫里通信系统的远距离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交互式教学方式、基于计算机网路和通信技术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等。

(三)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来说,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次革命。但是,必须看到,传统教学绵延数百年而不衰并将继续存在,证明了其所具有的合理内核和小可轻视的优势,同时也说明了现代教育并小是无所小能的教育力式,它在某此力而还是存在着定的局限性。传统教学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度是个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不是断然替代,而是呈现一种交叠之势,是个扬弃的过程。我们应该合理地保留和发扬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好的思想、方法和经验,吸取传统教育精华,探究现代教育特点,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进行科学的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结合

(一) 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要发挥作用

电脑的信息传递功能远比教员自身传递信息的功能强,可以大大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教员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机进行交叉、重叠或反复使用不同的媒体,使学员获得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既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老师在讲台上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在课堂上传授着知识,学员在台下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积极地思维着,可以将此概念记得更牢固,也时常能从中得到启示。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能孤立地看待,两者应该有机地整合。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员、不同的教学内容,手段的运用是有侧重点的,既不能抱着传统的东西不放,毕竟时代在不断地要求新的内容、不断地更新旧的内容;也不能一味地赶时髦,不具体分析,没有目的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一堂课学员学习的状况如何,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的手段,教员都要及时了解学员是否理解掌握了知识点,是否达到能力培养的日的,教员应该明确手段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的。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该穿插应用,在网上收集各种实物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标本等,教员通过语言魅力、逻辑魅力来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呈现一种交叠之势。

现代教育技术正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更好地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也应遵循“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其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员学习效果,所以应以学员理解和掌握知识为目的。二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念不仅仅是教学设备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教员素质的现代化。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新概念、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是认真研究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把优秀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整合,有效地进行课后答疑,研究多媒体条件下改善考试考核方式等,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提起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最容易让人联想起“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填鸭式”的教师单项灌输,以及“枯燥乏味”等等教学模式。殊不知传统的语文教学也不乏生动、有趣,比如,精彩文段的朗读与品味。更不乏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比如,文言文一词一句的认知与背诵(当然新课程也有)。它们既可以让学生养成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帮助学生发展记忆、提高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新课程实施后,随着贴近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实际的生动实例搬进课堂,教学内容也随之变得鲜活起来,确确实实地减少了不少的枯燥感。很多讨论答疑的题型代替了死记硬背,明理分析取代了题海战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多边交流,也使教师的单项灌输显得相形见绌。课堂上呈现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也增添了更加直观的效果。这些可喜的现象,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在理念上形成了共识。

但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各种各样的语文读本,铺天盖地的各种教辅、训练,不仅让学生觉得成了负担,而且连老师也觉得茫然。随着功利化、作秀化课件的泛滥,连“课文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观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更遗憾的是竟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只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不顾及学生的学业成绩。

不可讳言的是:只要有中考存在,就必然要重视成绩;只要以分数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录取(尤其是各级重点高中),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不让学生丢分。当然,改革考试方案是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的道路。因为,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更是终身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好地为他们奠定良好的文学素养基础。

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我习惯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而且,我还认为这种模式放在今天,也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那就是:

一、朗读

朗读适用于学习每篇课文的第一步。尤其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入情入神地读,在朗读中品味精彩文段,如名家名篇中的《春》《与朱元思书》等等,这一传统的读书方法不能丢。

二、品析

即在熟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语言进行品析。这是不可或缺的第二步,是对语句的意思、情感、色彩等进行细致地分析和鉴赏。从而让学生在一词一句的认知基础上,养成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三、背诵与默写

这是万万不可忽视的。新教材除了几十首(篇)古诗文背诵外,每一册的课文,对于现代美文的背诵要求甚少。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则是十分重视背诵的。它不仅有助于发展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眼高手低。他们能说会道,但真正让他们说规范话,写规范字就差多了。手写出来的字能潦草到难以辨认的程度。尤其是在默写时,错别字相当多。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日后的工作。只要留心观察,相当普遍。所以让他们多加抄写,从而挖掘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及段落,甚至让他们全篇背诵和默写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后的近几年,通过几次公开课的观察与走访,结合本校一些教师的授课,发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作秀者不少,务实者不多。有些教师甚至对“课堂”的概念都有些模糊。

那么,什么是课堂?首先,课堂不等于讲堂,它不应该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其次,课堂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也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应该仅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应该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什么是作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表演,演出;②指为了销售、竞选等等而进行的展览、宣传活动。”作秀者其用意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是想引起众人的注意,世人的瞩目。可见,一件事情一旦作秀,那就只有表演意义了。

这些把课堂变成演戏舞台的教师,展示矫情的东西太多。听了这样的课,感觉就像是在读学生虚情假意的作文。具有鲜活生命气息的东西太少,花哨的东西太多,缺少交流、研讨和探索的本性。给人一种功利化、媚俗化和虚美化的感觉。大大脱离了探究知识、引导发展的轨道。看上去“轰轰烈烈”?实质上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形式上像是“新课堂”,实质上却与新课程的理念“形似神异”。

本来公开课的目的是开展教学研究,探讨教学方法,但这样的公开课却已经或正在变味,成了学校及教师谋取名利的手段。为了上好公开课,得到任务的教师早早就做准备,反复操练直至烂熟。有时还得请同组的教师帮助设计教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包装。学校也号召献计献策、集体协作。为了这节课,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可谓殚精竭虑,完全不同于平时教学。

平时教学,“改革”当然可以,但应该注意避免模式化,防止单一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改革”的解释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由此看来课程的改革不应是对以前的教育彻底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

篇8

关键词:

大数据;统计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5201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普及,信息以及数据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如今,“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于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数据快速做出科学决策也已成为众多企业甚至是国家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方面,《统计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证统计方法是当前的主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数据持有者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其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然而,传统的实证统计方法在最新出现的大数据情境下,却呈现出了诸多缺陷,例如传统数据收集方法无法实现大规模(甚至是总体)数据的收集,传统统计方法和分析软件无法处理大规模数据,等等。于是,在将传统统计学方法应用于最新的大数据情境和问题之前,需要首先明确大数据所要求的处理方法与传统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存在哪些关联和区别,然后才能够决定是否可以应用既有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来处理某些大数据问题。

1大数据的界定

根据一位美国学者的研究,大数据可以被定义为:it means data that’s too big, too fast, or too hard for existing tools to process。也就是说,该学者认为:在关于大数据的所有定义中,他倾向于将之定义为那类“太大”、“太快”,或现存工具“太难”处理的数据。一般而言,大数据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V:一是量大(Volume);二是流动性大(Velocity),典型的如微博;三是种类多(Variety),多样性,有结构化数据,也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四是价值大(Value),这些大规模数据可以为持有企业或者组织创造出巨大的商业或社会价值。

Victor在其最新著作《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要发生3个变革:第一,要分析与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数据样本;要总体,不要样本。第二,要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第三,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应该更加注重相关关系。这些变革反映出了大数据处理方式与传统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很多关联以及主要不同。因此,下面我们分别针对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讨论。

2大数据与统计学分析方法的联系

从18世纪中叶至今,统计学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论是基础理论还是社会应用都极其坚实而丰富。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规律认知和挖掘思维,也将会对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引发重大改变。作为两种认知世界和事物规律的基本方法,它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紧密关联。

(1)挖掘事物规律的基本思想一致。统计学(statistics)探索事物规律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对于大数据,维克托指出,大数据思维的来临使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和条件,在非常多的领域和非常深入的层次获得和使用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深入探索现实世界的规律,获取过去不可能获取的知识。通过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不论是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还是新兴的大数据分析方法,都是以数据为基础来揭示事物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

(2)均采用量化分析方式。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数据化,也就是一种把各种各样现象转变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不论是传统统计学中所应用的数据(定性和定量数据),还是大数据时代即将被转化和采用其他形式数据(如文字、图像等),最终都是通过量化分析方法来揭示数据中所蕴含的事物特征与发展趋势。

3大数据与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区别

(1)基础数据不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获得和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抽样。这意味着,与传统统计学数据相比,大数据不仅规模大,变化速度快,而且数据来源、类型、收集方法都有根本性变化。

①在数据来源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需要的纷繁多样的数据可以分布于全球多个服务器上,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体量巨大的数据,甚至是关于总体的所有数据。而统计学中的数据多是经由抽样调查而获得的局部数据,因此我们能够掌握的事“小数据量”。这种情况下,因为需要分析的数据很少,所以必须尽可能精确的量化我们的数据。综上,大数据情况下,分析人员可以拥有大量数据,因而不需要对一个现象刨根问底,只需要掌握事物大体的发展方向即可;然而传统的小数据情况下则需要十分注意所获得数据的精确度。

②在数据类型与收集方面,在既往模式下,数据的收集是耗时且耗力的,大数据时代所提出的“数据化”方式,将使得对所需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除了传统的数字化数据,就连图像、方位、文本的字、词、句、段落等等,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大数据范畴下的数据。届时,一切自然或者社会现象的事件都可以被转化为数据,我们会意识到本质上整个世界都是由信息构成的。

(2)分析范式不同。在小数据时代,我们往往是假想世界是如何运行的,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这种假想。也就是说,传统统计实证分析的基本范式为:(基于文献)提出理论假设-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验证理论假设的真伪。然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在大数据背景下探索世界,不再受限制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特定领域里隐含的固有偏见,我们对事物的研究始于数据,并可以发现以前不曾发现的联系。换言之,大数据背景下,探索事物规律的范式可以概括为:数据观察与收集――数据分析――描述事物特征/关系。

(3)数据分析方法不同。传统统计学主要是基于样本的“推断分析”,而大数据情境下则是基于总体数据的“实际分析”,即直接得出总体特征,并可以分析出这些特征出现的概率。

(4)分析视角不同。传统的实证统计意在弄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但大数据思维模式认为因果关系是没有办法验证的,因此需要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大数据并没有改变因果关系,但使因果关系变得意义不大,因而大数据的思维是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换言之,大数据思维认为相关关系尽管不能准确地告知我们某事件为何会发生,但是它会提醒我们这件事情正在发生,因此相关关系的发现就可以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了。

4结语

综上,相对于传统而言,大数据思维主要包括三个重大转变。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捎来能够的数据样本;其次,研究人员应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最后,认知世界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以上三个转变构成了大数据思维的核心。在统计学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完善过程中,需要结合以上转变所产生的挑战,思考有效的统计学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篇9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传统教学手段越来越不受重视,人们认为传统教学缺乏整体设计,知识结构不清晰,训练线索不清晰,教学手段落后,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认为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逼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这两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各有什么优劣呢?又如何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呢?我们在学校的两个班开展了课文《春》的对比教学。通过教学对比,笔者有了一点儿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效率的比较

用传统教学手段完成这一课,笔者在A班用了三个课时。朗读、提问、板书等都需要教师用口、用手来完成,尤其板书这一环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笔者感到疲劳,学生也感到较枯燥,效果也不够理想。而另一位教师在B班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课文朗读、字词解决、问题板书及答案补充等都通过多媒体来展示、速度很快。尤其几幅图画的展示生动又快捷。学生紧跟多媒体的教学程序,提高了效率。在教学速度和效率方面,多媒体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如板书、问题的展示等,尽量设计到多媒体课件上,这样上课的速度就会有大的提高,因此,传统教学应多融合进一些现代技术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语言表达、解惑释惑方面的比较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许多内容必须经过语文教师高度准确的表达来传授,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比如《春》这篇散文,笔者在A班讲课时,详细、准确地向学生分析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的特点,并对其中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学生理解较深入,掌握了这几方面的内容。而另一位教师在B班教学时,虽然展示了几幅生动的画面,但学生对图画内容的理解和对事物(春草、春风、春雨)特征的掌握并不够准确,原因就在缺乏生动的描述。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魅力的展现,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疑难问题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准确表达而掌握。而多媒体的教学尽管较直观,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也能调整学生的积极性,但华丽的视听影响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文学的个性感悟。因此,我们认为,不能忽视教师语言的魅力。对于重点内容,应将画面展示和教师生动的语言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在解惑释疑、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三、在情感交流、创设意境方面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去打动每个学生,才能调整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入课文创设的意境之中。在《春》教学中,教师在B班利用多媒体教学。鲜艳的生动的图画、视频展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让学生起来结合文章分析每幅画面所表达作者的情感时,以及每幅画面创设了一种什么意境时,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地表达那种情感和意境。而笔者在A班教学时,先展示画面,然后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分析画面、分析意境,这要比多媒体教学中的画面展示加简单的语言介绍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视频的大量介入阻断了学生的想象、幻想和再创造能力的发展,也使语言传统中的情感传达、品味意境等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也削弱了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情感教育的效果。传统教学在情感交流、创设意境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多媒体画面虽然生动,但只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来说,如果许多内容难有一定难度,情感交流就无从谈起,这样的情感教育就不能实现,尤其是在意境创设方面,更离不开教师语言的启发诱导,意境是需要靠语言来激发想象的,这样学生才会深入其中品味。同时,语言教学还伴有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传达着课文和教师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中适当融入教师的语言情感交流,对加强学生的情感教学大有益处。

四、课堂信息量和拓宽知识面方面的比较

篇10

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

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革命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将新经济地理学置于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1776年,斯密[25] 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曾经论证,以分工方式从事的生产明显地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扬格[26] 通过对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进行天才性的阐发,提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后人所称的扬格定理),扬格的这句话成为揭示报酬递增内在根本机制的点睛之笔。然而,长期以来,建立在报酬不变技术假定之上的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斯密和扬格基于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却几乎被人遗忘。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将张伯仑垄断竞争模型形式化,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研究报酬递增,激发了经济学界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一波,其后又引发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研究领域的革命,导致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迅速成长。D-S模型以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了斯密—扬格定理:导致经济进步的报酬递增源于分工和交换的演进所产生的动态正反馈机制,分工导致效率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进一步分工开辟了空间,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如果说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隐含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的演变,新增长理论揭示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阐发的增长逻辑,则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扬格定理中的市场演变与增长逻辑的桥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被视为D-S模型的空间版本[15]。“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27]。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其后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而后者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杜能模型及后来的阿朗索模型可见一斑。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28]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厂商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与市场规模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式的互动,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积聚。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和产业联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人们却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源于何方。新经济地理学的长处恰恰在于它能够解释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采用D-S垄断竞争框架的新经济地理学讲述的是一个包含2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的故事。这里,农业部门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生产单一、同质的产品;制造业部门的特点为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生产大量的细分产品。作为经济中的需求方的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而消费品的生产具有厂商层次上的递增报酬或规模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多样化消费与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之间的两难冲突。如果经济规模(人口)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来平衡上述冲突,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和多样化消费可以同时兼得。垄断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在一个市场中每一品种只由一个厂商专业化生产[29]。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宏观层次的外部经济有其确定的来源或微观基础: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产业联系转化为市场范围的外部经济[30,31]。

前面说到,在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经济体将被分割为分立的市场。而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运输成本对市场产生的分割效应却是非线性的,运输成本的变化通过影响产业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运输成本或土地租金成本所导致的离心力之间的微妙平衡,导致多样化消费与报酬递增的两难冲突的微妙变化。在运输成本的高端,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将随产品或投入品运输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虽可以享受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却很难取得远方市场的前向联系,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难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就地供应市场的需要促使厂商将生产活动分布在不同的市场区域,每个区域只有有限的厂商以报酬递增的方式生产有限的品种,区域专业化和产业积聚无从发生,市场空间格局表现为高度分隔。

随着运输成本下降到中间段,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构成的制约大大减弱。一方面,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仍然可以享有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另一方面,集聚的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水平显著上升。在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足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每一家厂商在权衡了集聚和非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的经营成本之后,会发现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高于分散经营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专业化生产和集聚因此发生,高度分隔的市场趋向于一体化。

当运输成本极低时,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的影响极弱,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不再显著。远离积聚地可以使厂商避过对不可流动的要素(如土地)的竞争,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甚至可以超额补偿因远离积聚地而导致的采购成本的窄幅上升。因此,在运输成本极低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又再次变得不可持续,经济活动再次趋向于沿地理空间扩散。

3 内生与外生之分

传统经济地理学模型大多是外生性的模型,无论是杜能(von Thunen)[32]、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33] 和廖什(Losch)[34],还是柏克曼(Beckmann)[35] 和阿朗索(Alonso)[36],他们在研究城市和经济集聚时都将其视为事先给定;齐夫(Zipf)[37] 在研究城市等级体系时同样假定城市及其等级是外生给定的。米尔斯(Mills)[38] 和亨德逊(Henderson)[39] 的城市经济模型亦事先假定外部经济的存在,哈里斯(Harris)[40] 的市场潜能模型和普莱德(Pred)[41] 动态化的经济基础系数模型同样如此。总之,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城市和集聚,也无法说明外部经济由何而来,它只能通过外部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城市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城市或区域的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42]。

相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内生性的,它们不需要通过外生差异(如山脉、河流、海港等自然条件的利弊)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产业联系及市场外部性之间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内生出经济活动沿地理空间依倒U形轨迹演化的规律,即使是从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内生出这样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区域之间内生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产业向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渐次扩散[9]。

转贴于

4 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

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使用的马歇尔“外部经济”包括西托夫斯基(Scitovsky)所称的“技术外部经济”与“市场外部经济(亦称金钱外部经济)”[43]。马歇尔对外部经济和集聚之间的联系分3种情形做过解释:①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可以支持更多的当地厂商以更低的成本专门化地生产更多种类的面向特定产业的非贸易投入品;②通过将相同产业的厂商集聚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中心可以实现对面向有专门技能的产业工人的劳动市场的汇聚(pooling),而劳动市场的汇聚对厂商和工人都有益处;③产业的集聚便于信息的传播,产生技术溢出(technological spillovers)效果[44]。显然,马歇尔论及的情形①和情形②可以归于西托夫斯基所称的“市场外部经济”,情形③即为“技术外部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和关心“市场外部经济”,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都是建立在“市场外部经济”基础上的。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人之一的克鲁格曼[44] 认为,技术创新并非是驱动产业集聚的唯一因素,而受“市场外部经济”推进的产业集聚却相当普遍;此外,技术和知识溢出是无形的,难以量化,任何人都可以就技术状况做出任何外生性的假设。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将建模的重点放在“市场外部经济”之上。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新经济地理学否定技术外部性存在,只将外部经济局限于市场外部经济的狭窄范围的结论。

5 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解释力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都试图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城市的产生,但二者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背后的驱动因素的解释是不同的。在传统经济地理学那里,驱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是所谓的“外部经济”,但产生“外部经济”的“黑箱”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人们却不得而知。不过,有了容纳“外部经济”的“黑箱”,至少可以将由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产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形式化[6]。

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一个下游产业要对上游产业产生后向联系,在它们之间光有买方—卖方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存在这样的情形:即下游产业产出的增加,通过扩大它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市场,将导致上游产业以更为有效的规模从事生产。类似地,只有在上游生产部门产出的增加允许下游产业更为有效地生产的情况下,下游产业才会享有前向联系[31]。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假定外部性是有单个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参与的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新经济地理学所关注的外部经济主要是在微观层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市场外部性,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30]: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分工深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9]。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强度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中等大小的运输成本下,会产生较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较高与较低的运输成本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却都表现得比较弱。

6 内生不对称性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内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运输成本表现出同样的敏感性。以两区域模型为例[6]:假定存在2个外界条件(人口规模、技术、自然环境等)完全相同的区域。在较高的运输成本下,后向联系强但前向联系弱,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弱,区域专业化无从发生,产业将在两区域内平均分布;在运输成本的中间段,后向联系并不明显减弱,而前向联系显著增强,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强,区域专业化和积聚由此发生;当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之后,任何区位的后向联系与前向联系都不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反倒变弱,积聚变得不可维持,厂商重新选择分散化的区位决策。

在其他以“技术外部性”为基础而建立的模型中,也会出现内生不对称性。但是,由此类模型生出的不对称性并不像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那样表现出对运输成本的敏感性。

7 历史、预期、路径依赖和锁定

采用报酬不变假设的传统经济地理学预测经济空间是一个线性、和谐、稳定和均衡的系统。但是,现实中的经济却远非如此。新经济地理学向经济系统中加入报酬递增律,可以更好地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积聚和扩散机理。但是,报酬递增律的引入导致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出现多种均衡状态。如在两区域模型中,我们知道,当运输成本降到足够低时,制造业将在2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形成集聚。由于所讨论的2个区域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完全相同,因此,集聚具体在哪个区域发生,却不是事先能够确定的。这时候,历史偶然因素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亚瑟(Arthur)在讨论厂商的区位决策时注意到的,在存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家厂商纯粹出于地理偏好来选择生产区位,则第二家厂商的区位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与第一家厂商为邻而获得的益处亦不能从后者的考虑之中排除。以后的厂商关于生产的区位决策过程亦大抵如此。因此,某个区位碰巧在早期比其它区位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它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厂商。亚瑟的研究表明,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亦遵循路径依赖原理: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一旦经济活动随机选择一个特定的路径,除非发生大的反方向扰动,这一选择可能将被锁定,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先前的路径上运行[45]。换言之,一旦有外部冲击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之间造成任何微小差异,这种差异都将因循环累积的正反馈机制而放大。

既然历史偶然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经济活动在2个事先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分布,因此,即使并不发生实际的外部冲击,单是经济成分的个人预期也足以构成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第一驱动力”。换言之,给定累积循环因果效应的存在,众多微观经济分子的共同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短期冲击或预期变化都会有其长期后果。但是,克鲁格曼指出,相对而言,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对于大尺度的“核心—周边”演进问题(如美国“阳光带”的演化)至多有一些助长作用,因为资本和劳动在大尺度的空间范围的流动实在比较缓慢;对于较小尺度的空间经济演化(如单个城市或大一点的区域的兴衰)、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的确可以对其产生重要影响[44]。

8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缺陷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工具。但是,就像所有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发展一样,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关的评论文章对新经济地理学本身的缺陷从多种视角展开了批判,地理学界对它的抨击则尤为激烈。有些观点表现出独立的学术研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些观点或流于人云亦云,或表达的主观判断多于客观论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2002年4月,顾朝林等[23] 在《地理科学》上曾撰写《“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一文,展望“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可是,到了2002年8月(仅仅过了4个月),同样的作者又在《地理学报》上纵论“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24]。流行的对新经济地理学缺陷的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

新经济地理学用高深数学所建立的模型,不过是地理学家多年前就已有意识地抛弃了的分析方法,它所得出的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经验应用更是奇缺[22]。

“新经济地理学”在经验上的洞察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做出比十几年前就出现的经济地理学更详细和全面的工作;同时,支撑“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及认识论基础不足。这表现在:①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②就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而言,“新经济地理学”没有意识到技术对经济过程的重要性;③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集聚的方法而言,也存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④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新经济地理学”模糊了许多经济学、地理学概念;⑤就“新经济地理学”本身而言,区域的概念也存在着问题[23]。

上述批判是否全都切中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要脉”,尚有待实践检验。不过,在未见石祖葆[22] 和顾朝林等[24]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根本假设及其方法论做深入解剖的情况下,听到“新经济地理学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和“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的断言,不免让人感到有失严肃和严谨。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意并不在于它对集聚现象的描述,而在于它在新的假设下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深度揭示。揭示集聚经济源于报酬递增以及产业集聚随运输成本非线性变化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创新之所在,它突破了以往的“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此外,对经济地理问题的科学探索并不非得要求在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之间分一个上下高低;而说“新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狭窄,与传统经济地理学家之间缺乏交流”[22] 就更是脱不去主观偏颇之嫌了。至于新经济地理学为何不将技术创新和扩散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克鲁格曼其实早有解释。“新经济地理学”在成型之初,已经预见到需要就实证检验做大量的研究。一些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如蒲格(Puga)[46]、戴维斯(Davis)、魏恩斯坦(Weinstein)[47]、亨德森(Henderson)[48]、汉森(Hanson)[49~51] 等其实早就进行过大量的实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实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因此,说新经济地理学“过于偏重数学模型”、“缺乏经验研究的证实”以及“理论与政策实践相关性弱”[22],无异于对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视而不见。

篇11

【摘 要】对医学院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在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探究此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指出是否是因身份职能所造成,分析学生干部的职能行使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利弊,并探讨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进作用,旨在为今后高校的学生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学习成绩;SCL90

基金项目: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368074)。

0 引言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几年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成绩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关研究表明:全国大学生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以上的心理问题。这表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然而,以往对于大学群体的研究大多针对“贫困生”、“后进生”“问题生”等,很少有关注大学这样的特殊群体——学生干部。

通过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的调查取证,从事学生干部的同学在校这几年的发展现状,试图发现“学生干部”这一特殊身份职能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利是弊,从而为今后高校的学生教育以及学生干部群体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问卷调查组随机抽取医学院各系学生干部150人,为学生干部组观察对象;抽取普通同学200名,为普通学生组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心理健康的测定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两组学生心理状况测评SCL90,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1.2.2 学习成绩

从各系调出两组学生近年来的综合测评成绩进行比较。

1.3 研究过程

表1

*代表p<0.01;**代表p<0.001;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时间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以调查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集体问卷测试,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量表的每个项目做出独立评定,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50份,回收率100%,有效350份,有效率100%。并从各系调出两组学生近年来的综合测评成绩。

1.4 统计方法

对测试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1.5 结果

1.5.1 150名学生干部与200名非学生干部SCL——90各因子总均分的比较(+s),见表1。

1.5.2 150名学生干部与200名非学生干部学习成绩总均分的比较(+s),见表2。

表2 以大三学年为例

2 讨论与分析

2.1 在本次研究的150名学生干部与200名非学生干部在SCL——90各因子总均分及标准差的比较(+s),见表1,总均分学生干部组稍低,但在SCL——90九个因子中,非学生干部组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方面自评分数高于学生干部。因此,从整体而言,学生干部组心理健康整体优于非学生干部组。学生干部组的强迫、焦虑、偏执三项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组(P<0.01)说明所调查学生干部的强迫、焦虑、偏执方面比非学生干部组症状显著。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学生干部性格比较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和表现自我,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他们的心理素质比一般同学要高一些。而多数情况下,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在中学甚至小学都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经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不仅受个体影响,还受外界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教育和培养。[1]

2.2 根据表2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在学习成绩排名上,平均值高于非学生干部组,且离散程度较分散,证明高校学生干部组学习成绩整体优于非学生干部组,但仍出现少数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不理想。分析得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学生干部选取的标准有关联,大多数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因自身角色的榜样定位,更为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但仍不可避免的出现少数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排名不理想。

2.3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大学的学生干部应该是品学兼优,思想先进、刻苦拼搏的代名词,是学生群体的骨干,是老师赞美的对象,是同学学习的榜样。有学者认为,由于工作原因学生干部需要接触很多人,协调很多方面的关系,他们本身生活的充实和广泛的交际面,使得学生干部几乎不存在忧郁方面的问题[2]。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不但要和普通同学一样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大量的社会工作;另外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领导者,直接与学生打交道,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作风等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好坏。学生干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在别的领域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他们的发展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干部,由于课程任务重,除去在学习和用在学生工作上的时间,理论上没有时间去放松自己。但由于高校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普通同学较为闲适的生活也非常羡慕和嫉妒。大学的学生干部大都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能力才加入学生干部的,但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大学丰富的课余生活产生了矛盾,如果重视学习,工作势必受到影响,违反加入学生干部的初衷;如果重视工作,学习势必受到影响,违反上大学的初衷,高校学生干部由此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容易产生焦虑和强迫。因此,高校的学生干部群体更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

综上所述,在高校学生培养这一大环境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根据学生在校园身份职能的不同,因材施教。在把握总体的同时,还应兼顾部分所谓的“特殊群体”,有层次,有差别的教育方法,将成为今后高校教育共同探讨的长期话题。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人教版 苏教版 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 内容广度 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29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相应地,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于该部分的内容呈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选取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教材(下文简称为“人教版”和“苏教版”),对其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差异,了解特点,并根据比较结果给出适当建议。

一、内容广度

内容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领域的广泛程度,通常以所包含知识点的多少来衡量。分析教材内容的广度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从宏观上进行教材比较。下表对两版教材在不同学段所包含的知识主题做了统计,便于对比。

1.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在统计部分,两版教材都包含单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计算也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册。在概率部分,都包含可能性的认识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不同点:在统计部分,人教版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知识点明显比苏教版的难度大,已经安排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第一格数据与其他格不是均匀分布的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的教学。苏教版虽然比人教版多出了一个象形统计图,但内容上有一定重复。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苏教版要比人教版早一学期。在概率部分,人教版的教学安排相对集中,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可能性认识和大小两部分内容,并且已经涉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苏教版则安排了两个学期来教授该内容。

2.比较结果

在统计部分,人教版所呈现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类型多样化,知识的安排呈螺旋上升趋势,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相比之下,苏教版该部分内容重复过多,知识点太单一。在概率部分,人教版在该学段仅安排学习一个学期,而概率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故苏教版的安排更加合理,具有一定梯度性,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些。

1.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统计部分,两版教材都包含纵向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概率部分,都包含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问题)。

不同点:统计部分,苏教版在此学段安排的内容相对较多且密集,人教版在第一学段就涉及的复杂的统计图安排在此学段。统计中的计算部分,人教版相对苏教版的安排来说较为分散,中位数和众数分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一起安排在了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还比苏教版多了个统计图的科学选择和使用,表明其重视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优化意识。

2.比较结果

统计部分,两版教材知识的安排均是呈螺旋上升趋势,苏教版的知识点多而密,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对于统计中计算中位数和众数的新知识点,苏教版安排也不太合理,到六年级下册才涉及,安排时间过晚。

概率部分,苏教版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单独作为知识点出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知识,同样也反过来巩固了分数的表示,这样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二、教材习题

1.习题呈现类型

对于教材题目呈现的类型划分有很多种,本文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分析,大致将两个版本的题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填表制表题、分析图表题、操作题、数据调查分析题、探究题。下表是两个版本教材题目呈现类型的情况。(部分题目包含多种题型,统计时将其计入每项)

1.两版教材题量最大的部分不一样。填表制表题型是苏教版教材题量最大的部分,而人教版则是分析图表题的题数最多。绘制填表是统计部分的基本技能,可见,苏教版注重学生对于图表的填写和制作,而人教版更强调对学生图表的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2.在计算题部分,人教版所占的比重比苏教版大,表明其比苏教版更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但统计这部分主要强调应用的价值,应该淡化对计算的要求。

3.苏教版的操作题比重比人教版的大,操作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主要在概率部分出现,帮助学生感性地直观理解概率,反映出苏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利用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来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

4.数据调查分析题和探究题两个版本教材所占比重都不大。这两种题型主要是统计与概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该部分内容教材应做充实。

2.习题素材来源

“统计与概率”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两版本教材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所选取的素材都较为广泛。我将素材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校园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个人及家庭生活、动物故事以及纯数学知识。为了更加直观地显示两个版本教材素材来源的情况,将统计的结果做成如下饼图:

可以看到,校园生活方面的素材成为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最大的来源,都占了34%。其次是个人及家庭生活,分别占了28%和29%。这反映出两版教材均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两版教材在其他方面的素材来源所占百分比也非常接近,数据相差不大,说明这两版教材的素材来源分布总体是均衡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两个版本教材都存在无任何背景的纯数学知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主要强调应用,无背景的纯数学知识应该少涉及。

三、结论与建议

1.内容广度上

总体上看,两个版本教材对知识点的编排均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知识量也都涵盖了课标中所要求的内容。

苏教版在第一学段内容重复较多,如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设了一个低学习水平的象形统计图,但二年级上册仍安排象形统计图记录,只是由数改为方块记录,两者间并无质的提升。事实上,相同螺旋内容的编排应坚持差异性原则,即相邻两次循环之间须有质的提升,而不是简单重复。第一学段统计部分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二学段知识点安排过于密集,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压力。故建议苏教版将统计部分的知识学段均匀化,科学安排。

人教版概率内容安排得太晚。概率的学习主要借助于生活的实例,并且与统计知识相互渗透,这部分内容不宜过晚出现,而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才让学生开始接触。建议人教版将概率部分内容做调整,提前教学,并且在整个小学阶段仅安排两个学期学习,过于集中化并不利于概率和统计知识的互相联系学习,这也需要改进。

2.教材习题上

篇1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建设、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同课异构”这一结构模式被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大范围使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深入不仅能为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参考、技能与策略,而且能对学生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在现阶段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一小部分人对该结构模式内涵、重点认识不够彻底。因此,对“同课异构”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十分必要。

一、“同课异构”教学核心

“因材施教”作为同课异构教学的核心内容,能有效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对教案的分析与研究,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促使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认清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同时教师能在其中学到各式各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案。当教师对教学内容完全掌握后,再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育教学。“同课异构”作为教师教学方式优化改革的基本措施与保障,为教学质量创造前提条件。

二、“同课异构”开展实验教学的作用

由于高中地理课程中部分教材内容所描述的地理现象存在较抽象、空间跨度较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现阶段,许多教师为了改变教育资源缺失这一现状,纷纷采用地理实验的方式增强学生独立操作与自主思考能力,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的检测与防御这一章节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型实验,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这种实验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同课异构”教学方式

(一)纵向的“同课异构”

1.多人同一课题形式

所谓多人同一课题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多位教师围绕同一课题,针对同一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例如:在确定把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一课时内容作为教学主题后,各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工作完成后先选取一位教师代表进行实际授课操作,其他教师务必参与课堂,互相借鉴、学习;接着教师根据对上一位教师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教案的优化与修改,再投入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同时有利于教学方案内容、形式的丰富。

2.同一人同一课题形式

同一人同一课题教学形式是指同一教师不断对相同内容课题进行教学与研究。例如:在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章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不断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进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与策略等部分,以此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为提高学生地理成绩创造有利条件。另外,这一教学形式往往被许多教师放在公开课上使用,并根据个别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水平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最大限度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创造基础前提。

(二)横向的“同课异构”

横向“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与纵向“同课异构”中的多人同一课题形式区别在于该教学方式是指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高中地理教师围绕相同课题,相同教学内容进行独立备课与独立教学的过程。这一教学形式更能体现出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态度与风格,每一位教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对待教材的理解与解读存在一定差异,展现不同教师自我风格,应对专业教材能力,制定备课方案能力与教学课堂氛围把握能力等。同时,由于该教学形式的特殊性与个性化,通常被应用于区级以上教师教研活动之中,通常相关部门会在一定区域内选取部分学校将各学校地理老师教学模式进行整体集合比较与评价,实行这一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挖掘教师的最大潜能,加强各教师间的交流,提高协作水平,实现取长补短。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采用“同课异构”模式,并结合学生成绩与操作能力,从实际出发,不断在学习中累计经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进步。这种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摆脱早前较形式化的教学方针,更注重实际,具有真实性与朴实性的特征。同时,“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教师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模式的根本原则是为提高各教师实际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对“同课异构”的实践,获得教学教材之中提及与没有涉及的相关知识。例如“如何教学”、“如何教学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实践细化到具体教学措施与方针,包含详细的教学策略,有效彰显每一位教师个性化且特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突出个人魅力,在教育界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发展空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