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1

一、设置疑点引发思考的导入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运用此法必须做到:一是巧妙设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 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设疑质疑还只是激疑导入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并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运用情感共鸣创造情感氛围的导入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在课的起始时,教师能用情意盎然的语言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情境,则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的情绪,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有时,我们的语文老师认为创设情境,既浪费时间,又使课堂秩序零乱,殊不知,教师匠心独运的构思,情境的巧妙设计,可使教学内容在和学生“零距离”的交流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升华。因而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内容在文中的景、感知的情里得到升华。

而能有效地营造课堂气氛的手段,莫过于影视片段、经典音乐、流行歌曲、精美图片了。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特定情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除运用幻灯、音响、录像表演等教育手段,还可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情中悟理、情景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当然,教师生动、形象、鲜明、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动作、神态,也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不可缺少的剂。

三、利用成语、故事、诗词名句激发学习兴趣的导入

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成语、故事、诗词名句,进行导入,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之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转入新知识的学习。

在课堂上提到课外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课堂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以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学习状态。如在讲授《古代寓言二则》时,让学生讲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这样一来,学生的精神儿来了,读起书来声音异常响亮。

中国是诗的国度,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诗歌。由于长期受诗歌的熏陶,读诗背诗成为一些中学生兴趣的集聚点。用诗歌导入,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以让学生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眠不觉晓”,“春色满园关不住”等诗句。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诗句,又让学生进入了五彩绚丽、生机勃勃的春天意境,真是一举两得。

四、新旧对比,以旧带新的导入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这种以以旧引新的导入方法,引导孩子从已知扩充到未知,从旧知进入新知,顺理成章,贴近自然,无疑是最有效的。

五、切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表情和语调的导入

篇2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科学化的重要体现。课堂组织教学作为教学中的管理活动,是教师指挥、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出种种努力,也就是教师经常说的“驾驭课堂”,它是方法,是技术,更是智慧。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阵地,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不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教学机智最直接的反映。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几种比较有效的组织教学方法。

一、协调关系法

在教学中倡导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各成员之间的思想和言行积极有序。一是学生间的相互协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有意识地采取不同方式,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基础和思想特点调整座位,优化搭配,使学生互相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二是师生间的协调。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多接触、多对话、多关心,避免唱独角戏。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上了几周课,还没有全部认识学生,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教师的协调要有的放矢。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溜号”了,是因为听懂了闲着没事干,还是因为听不懂失去了信心?是身体不适,还是由于思想上有问题、精神上有负担?是由于不喜欢课堂和老师,还是想惹人注意?或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无论哪种原因,教师都要心中有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协调。当讲授知识重点学生目光淡漠时,教师可着重强调或放慢速度使学生关注;当学生因不懂眉头紧锁时,教师要及时改换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豁然开朗;当学生出现厌倦的目光时,教师可提供新的信息或提出有新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情感共鸣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课堂中的师生的积极情感互动,促使师生双方对师生关系积极评价。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与学生情感交流。交流的程度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有两位老师在课前10分钟是这样处理的:甲首先作自我介绍,接着让学生齐唱一支歌,上课铃一响,便开始上课了。乙首先作自我介绍,接着与学生一起做了个有趣的游戏,上课铃一响,便开始上课。粗看起来,两位老师的做法似乎差不多,但仔细加以分析研究,就不难看出他们的差异。甲只注重了学生这一面,忽视了教师本身那一面,师生间缺少情感的交流共鸣。乙通过与学生互动游戏,使师生双方的感情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共鸣。当学生内心愉悦时,他们对老师讲课就会产生亲切、新鲜的感情,身心愉悦地在课堂上担任主体角色。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得好的教师,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是否同意“欢迎”一位老师一起进行课外活动,或者是否愿意向一位老师谈心,既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亲密程度,又受教师在课堂上情感倾向的影响。

三、目标激励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目标明确。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始用一个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鼓舞和激励学生积极学习。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指定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步步渗透,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应该怎样努力,如何奋发,为维护课堂纪律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可以向学生提出:“这节课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学习得最主动,提的问题最有意义,思考问题最积极,回答问题最迅速最准确。”课堂目标提得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并且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吸引学生。

篇3

在教学中要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探讨语文教学方法问题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研究,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特点。

(1)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语文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而对达到另一种目的起到妨碍作用。

(2)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教师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就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设备的多样化、现代化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3)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

(4)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从教师角度看。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

(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

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翻译式串讲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联贯性。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二)从学生角度看。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已转变的现代教学思想。

(三)从师生兼重角度看。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篇4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是汉语言,而汉语言作为我们日常使用的母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只有学好语文,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更好的沟通和表达,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然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都不够重视,认为语文学习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有些语文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味,所以很难吸引学生兴趣,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也正因如此,今天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不断尝试创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在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是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具体应该如何实现呢?

一、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导者,而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基本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打破这些理念的束缚,形成一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1.角色转化式教学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可能会比较枯燥,所以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而角色转化式教学,就是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由学生讲课,而教师则负责听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反要主动地去讲授教学内容,所以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高中生的表现欲比较强,在渴望认同的心理下他们会提前准备所要讲授的内容,如此一来,就会主动地学习,其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选择角色转化式教学,一方面是因为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多是理解性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够掌握一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思维方式,对于讲课活动能够有一个合理的把握。2.小组讨论式教学小组讨论教学,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组内进行讨论教学,这是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学本身在教学目标上就包含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而小组讨论的过程,本身也是沟通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这样对于语文的学习,包括写作学习和阅读的学习等,同样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小组讨论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小组讨论活动的把握,要保证小组内部成员认真参与讨论,并且全部参与讨论,这样小组讨论的价值才能实现。

二、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色,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是盲目的,更不是随便照抄照搬已有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创新教学方法需要充分结合高中语文的特色开展,既要考虑高中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更要考虑到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所以,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色,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就是确定情境模拟式教学方法。所谓情境模拟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记叙类文章的学习,特别是一些古典名著的学习,可以由学生对文中内容进行情境模拟,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展现出来。我们知道,高中生本身学习任务重,各个科目的学习压力都比较大,所以面对繁重的学习负担,如果在语文课学习中能够有一个可以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并且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那么高中生自然是愿意接受的,语文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另外,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情节性较强的内容,如果单纯地通过讲课的形式讲授,学生对其中人物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可能就会存在问题,而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那么很多情感的产生是自发的,这就有利于学生对于人物和人物情感的把握。高中生也相对比较成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所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将个人对人物的理解融入表演中,这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色同样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市场也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此增加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但从目前来看,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一定的困境,并不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在此浅析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应对路径,以此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中职院校的文化课教学相对薄弱,导致多数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课堂教学,而大部分中职院校也没有加强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发展滞后,无法迎合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旧采用以说教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导致课堂缺乏生动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师生互动性差

实践调查显示,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存在师生互动性差的问题。首先,中职学生的素质与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多数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与动力,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生不愿意认真听讲,更不愿意配合教师安排的教学计划。

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过多的说教,没有安排特定的环节与时间进行课堂互动。这就导致教师在讲台上枯燥的讲述,而学生则坐在讲台下索然无味的聆听,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此外,中职语文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其集中表现为教师并不知道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不能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安排与设计教学计划,导致课堂教学的节奏不紧凑,教师无法利用有效的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地说,多数中职语文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任务,仍旧将语文当作一种无关紧要的学科。因此,教师没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也没有有意识的开展情感教育,致使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全面提升。

三、如何应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促进中职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中职院校都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为了进一步迎合市场的需求以及控制成本,中职院校将资源倾斜于技能培养,因此从主观上忽视文化课程建设。

在制度的影响下,中职语文教学发展滞后,导致教师缺乏教学资源,学生也缺乏足够的学习意识。因此,要应对中职语文教学当前的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促进中职教学改革,必须要立足于时代背景,通过更有效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可塑造性的优秀人才。

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管理者加大投入,尤其是加强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对外招收和内容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的水平才能获得提高,才能运用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更有效的语文教学。同时,随着中职院校的改革,教师才能了解自身的工作任务,进而逐步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安排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优化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方法,利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逐步转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现状,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以常用文书的教学为例。中职教师不再对着教材进行大量的讲解,不再对学生进行说教。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使用过的文书形式,也可以分享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文书。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转变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使课堂充满活力。同时,学生在小组中可以更自由的进行交流与分享,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兴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开展教学,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让学生在高效学习的同时获得乐趣。

(三)重新定义教学目标

最后,中职语文教师应该重新定义教学目标,必须要在正确目标的导向下安排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总结和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与探究中,中职语文教师才能逐步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基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基于此,教师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并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导致中职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困境,它要求教师不断改革教学理念,要通过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推动中职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敏,陈煦海.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1)

篇6

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篇7

那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笔者结合10多年教学经验,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学习兴趣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师衔接意识的强弱、衔接教学策略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小学教学的衔接,也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的学生能否顺利渡过衔接期,更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得到提高。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例如:初一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紫藤萝花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儿时的记忆,启发他们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萝、认识紫藤萝,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藤萝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萝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与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升初的学生习惯了小学教师的这种认知性阅读教法,若初中教师不了解这点,不用适合他们实际的学法指导他们,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加强教法上的衔接,而是一开始就采用中学中常用的质疑、探究、合作和自学等教学方法,学生肯定一时无法适应。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教学方法的衔接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衔接也需要一定的科学化手段。知识教学应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和文本教学紧密结合,要和学生的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渗透到课文当中,并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语文知识。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皇帝穿着新装游街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作文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更重视作文写作的知识、技巧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几乎不涉及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理论性的知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学生一进中学就得面对这些学习内容。面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是仅凭教师一讲就会明白的,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学习方法的衔接

阅读教学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认知性阅读以认识汉字为前提,以感受文字材料为起点,以提取文本意义为初级阶段目标,在这个层次上的思维主要是记忆。认知性阅读主要是对阅读材料的客观梳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作者是怎样使情景交融的?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篇8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第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第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

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篇9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

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篇10

一、提高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同时,多利用形象直观的图、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几个方面。

在字方面,要注意字音和字形,归纳汉语拼音的规则,整理常用的易错字及形近字、同音字之间的区别等。在词方面,要掌握词的本义、语境义,注意区分近义词、反义词之间的区别,并结合文中的语境去理解,同时也要整理、积累常用的易错词并分类。在句方面,要注意语法、标点、修辞等内容,熟练掌握短语、单句、复句、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的修辞手法等。在文体知识方面,要注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内容,掌握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等知识要点,掌握说明文的对象特征、说明条理和说明方法等知识要点,掌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知识要点,掌握应用文的常见格式等知识要点。在文学知识方面,要注意小说、诗歌、散文等基本常识,熟悉名篇中的主要内容、作家简介等知识要点。

教师和学生要重视这几方面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教W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梳理相关知识,并能理解运用,再遇到相关内容时,学生仅需简单回忆即可处理。

三、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综合能力也可称为语文素质,即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它是学生在后天的学习过程培养形成的,主要包括语言素养、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对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等。针对新课标中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笔者认为这是对“语文能力”的要求。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计算机、互联网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手段、方法、观念、形式等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更加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使学生感受更加深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可以更大程度地感受语文教学的情境,不但兴趣浓厚,而且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但是,语文教学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成为唯一手段。

五、注重教学与学习方法

篇11

二、科学的落实教学流程

教学是学校、学科落实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要重视。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和安排才能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高效呢?教育学理论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语文教师明确的指导。

(一)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

教学共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教,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把教和学统一起来,辩证地来看待。教学的目的除了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心理品质。即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提升。这样,我们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突破应试教育思想的牢笼,切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坚持科学的教学原则

所谓教学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事实证明教学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手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这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是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符合教育规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消化知识;要坚持直观性原则,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坚持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吸收;要坚持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选择恰当取得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所以,它应该既包括教师的讲授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这些教学方法。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问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差异而相应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深度可以函盖整体学生,因此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所以问答法也为大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6-01

语文课程是中专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根据中专培养目标的要求,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教学中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语文教学的整体程序及其具体环节进行精心策划。详细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整体优化,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中专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具备一定素质的劳动者。即应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工程型、应用型、技能型中级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2)具有中专技术理论。(3)具有中专实际操作技能。达到了这三条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成为具备地方特色的“特色人才”。因此,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好中专教育。由此中专语文教学目标定位,要实现“三化”,即“人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工具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人际交往服务;“专业化”,在语文教学中有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 有效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中专语文教学方法,重点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的权威,尽管“独角戏”唱的有声有色,教学效率却不佳,使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的手、口、脑动起来。

让学生动手:即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实践发现,让学生动手,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让学生动口:即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内学习讨论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每一次讨论、交流中得到锻炼。读书也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自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这样既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加强学生朗读、背诵、对话、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让学生动脑:即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养成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设疑法。设疑法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与反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2)案例法。案例法即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对特殊情境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3)竞赛法。即依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竞赛活动。如朗读比赛、即兴作文比赛、模仿性游戏比赛、辩论性比赛等。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4)项目法。即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职业能力。学生通过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

3 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评价的目的是促学生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要采取多元化评价,不能仅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要从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使评价更为全面、真实。评价内容注重综合化,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总之,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推动教学改革的开展,实现培养目标。

3.1 评价的基本原则

篇13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0-01

1.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难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有所滞后,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秩序的正常。例如表现比较严重的:食品制造中的掺假、房地产交易中的不\信、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等,均和素质教育滞后有关。为此,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从源头上杜绝不正之风,提升个人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培养社会技术人才的职业高中教育更应注重素质教育。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绝大多数职高生面临着就业挑战,能否培养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的人才,是一所职业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2.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2.1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职业高中教育阶段,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2.2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应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现状,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改革教学方法,体现职业特点,突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多下功夫。

3.改进职高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方法

3.1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以下两点。第一,语文水平的高低对求职影响很大。职业高中毕业后,绝大多数人要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而目前,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工人。如果毕业后写的求职信词不达意,字迹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很难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即使谋得了工作,如果语文知识贫乏,理解能力低下,表达能力欠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3.2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实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因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这里不仅进行着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过程。

3.3把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各专业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尽量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寻求语文与专业全方位的接触,多角度挖掘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当找准了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重点突破与培养。

第一,注重口语交际训练。大部分职业高中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口语交际能力是必备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