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

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

篇1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篇2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40-02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再优化,才能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孤立

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彻底纳入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当中,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心理辅导机构与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架构上,现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和孤立。[1]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取向的偏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实是对高校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仍旧是那些心理出现各种问题的学生,定位仍然是病态心理学。而这种目标取向上的偏离不但不利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治疗,也会影响到对高校多数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想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还要纠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离取向,让目标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三)过分依赖心理学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片面强调心理学抽象理论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探索的倾向。从宏观角度来讲,心理学理论是必需的,但是脱离了实践心理学理论就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保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结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节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除此之外,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是重要的细节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应放在对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和思考上。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队伍专业性不够。有些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机构,但这些机构的人才队伍多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或者其他教育人员来担任,人员队伍的专业性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也没有专业性强的专职人员作为保障,最终难以完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3]另外,还有的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形式,僵硬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混为一谈,把大学生的个体心理疾病认为是思想错误或者品质恶劣,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将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为了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就要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主渠道出发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工作,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另外,还要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其次,为了营造适合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氛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诸如报纸、海报、广播或者网络等传播媒介,以及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演、心理讲座或者知识竞赛来开展。[4]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仅限一种形式。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对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工作的推动,这样可以实现大学生能够及时地与心理咨询教师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困惑。

(二)积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使其能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才

作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长、全面发展。高校要努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改造环境,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首先,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及乐观的情绪。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通过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行动去消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其次,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大学生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不断地积累新知识获得多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源于对自己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能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再完善。通过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最后,大学生要乐于交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以宽容、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谐相处,能够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处事。

(三)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教育手段,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表现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择业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所以只有处理好这些心理问题才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时,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心理健康方法创新等教育手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观。在实施各种教育手段时还要保证能够真正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积极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5]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创建一支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英的不断输出还有赖于相关业务指导和培训,只有通过不断地再学习和再培训才能增加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6]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系统化

高校只有保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实施才能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实现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整合和完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咨询辅导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咨询时促发展、在发展时借助咨询。除此之外在心理课程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点,从不同年级存在心理困惑的差异性考虑心理课程的设置。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能脱离素质教育这根主心骨,但又不能孤立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将它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权始终由教师来掌握。

科技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当代大学生不仅担当着时代的使命,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在保证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优化和完善,以保证在教育工作中能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忠旺,胡义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建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5):145-146.

[2] 李志国,宋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15-16.

[3] 葛宝岳,宋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4] 葛媛媛.高校学生工作对心理咨询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5).

篇3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培养一支数量充足、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然而目前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还是停留在传统知识传授式的培训基础之上,存在着培训观念落后并与培训方式相脱节、忽视教师的主体性、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缺陷。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构建出了“参与-体验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努力探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理论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涵义

“参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培训教师通过与受训教师之间进行人际互动,引导受训教师进行内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从而促使受训人员获得心理辅导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方法。在该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发疑问、促使成员之间积极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与情境相关的专门知识作为指导。受训教师通过对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体会并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化的理念和技能。

二、“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特征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受训教师“主体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再只是带着耳朵和笔记本的被动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在培训教师的引导下,受训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主体参与作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情境性和体验性,是指通过创设各种与受训教师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受训教师获得新的体验,积累情感体验,完成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参与-体验式”培训还充分考虑到了受训教师的情感因素,重视受训教师的情感体验。受训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情感因素,并在培训教师以及受训教师之间通过互动进行情感的交流。情感因素加深了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卷入程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保障了他们对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的有效学习。

“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克服了以往传统培训方式只重理论或理论与技能脱节的弊病,有效地保证了受训教师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受训教师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最终形成个人化的心理辅导理论。

三、“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基本过程

“参与-体验式”培训是一个以问题为起点的五步递进式循环过程,即以对问题的探究与澄清为起点,经历情境设置与体验、尝试辅导与实践、经验交流与分享、辅导理念与技能五个个性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问题探究与澄清阶段,是让受训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分析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并对自己进行设想,进而形成计划的阶段。培训教师要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让受训教师考察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动机、澄清问题(理解心理辅导实质)、制订计划、确立目标。

第二阶段是情境设置与体验阶段,是通过情境设置让受训教师发生观念冲突并产生情感体验的阶段。受训教师在这一阶段中依次经历了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激活原有知识和观念、新知识与原有观念产生冲突、体验心理辅导过程以及对辅导活动的开展作出计划等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尝试辅导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受训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能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受训教师解决学生的日常问题与学习问题是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的。受训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以反思日记的形式,写下辅导的体会、感受、心得以及不明白的问题,并不时对自己作出评价和提出要求,再通过查阅资料或寻求同事与专家的帮助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是经验交流与分享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进一步澄清问题、考察并理解心理辅导的方式和策略、激发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交互作用、团体互动相互观察学习、反思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并进一步增强体验和分享经验的过程。在受训教师积累了一定的辅导经验之后,以开展心理辅导研讨会的形式,让受训教师报告各自的辅导经验,并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

第五阶段是辅导理念与技能的个性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经过自己的实践和行动研究后,再进行考察与反思,把所学的理论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理论与技能,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技能。受训教师分组研讨心理辅导实质和价值,在团体互动中反思适合自身特色的辅导方式和策略,计划和实施心理辅导的研究课题,撰写心理辅导专题研究报告,并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理论体系和提高技能。

四、“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策略

为保障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参与-体验式”培训可采用以下培训策略。

1.积极引导,主动参与

为了激发受训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培训时从创设与受训教师实际相关的情境入手,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与他们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先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把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培训内容中来,再一起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探讨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脑力激荡,师生、生生对话,互动分享等方式,让受训教师的注意力和兴趣始终围绕所培训的内容,并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

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一改传统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之间的单向交流模式,形成了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形成活跃、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情景,还可以将受训教师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现出来,有利于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以及受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使他们都能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2.创设情境,充分体验

在传统讲授式培训中,单向传递通常采用灌输的方式,很少涉及受训教师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这就容易打击受训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关注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感悟和反思内化等心理活动。在该培训中,受训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3.交流互动,经验分享

“参与-体验式”培训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采用自我表露、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受训教师在交流和互动中充分分享彼此的经验,不仅分享以往的辅导经验,而且分享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新的体验;不仅与其他的受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还与培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经验的分享有利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并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达到使受训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

4.现场演练,促进应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的目标是让受训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能,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要达到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的终极目标,就需要受训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融会贯通,并在应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1、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及特点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有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针对这一问题,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便在探索中孕育而生。这种管理体制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框架,由学校直接管辖的研究生学院和学生工作部分别负责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研究生学院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籍、学位管理、研究生会等职能性工作,学生工作部下属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学生工作部对各学院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和监督。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无论是研究生学院、学生工作部还是各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都可以直接面对学生,形成网络式的管理结构,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其管理职能。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如图1所示。

2、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大量存在着重视业务知识教育,忽视或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必然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上,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论文压力、就业压力、择偶压力等等,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研究生同学们。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这些负面情绪不能及时地得到疏导、宣泄和正确的调节,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来讲,当消极心理因素超出所能承受的极限后,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更有甚者可能引起精神疾病或自杀等恶性事件。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培养质量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是影响其培养质量好坏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2 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目前,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体系上不如本科生健全,对其工作的重视程度、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很不足,还没有形成十分适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及具体的教育方法,针对研究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与本科生比较则具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他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地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追求价值等等,应该根据研究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积极地开展教育,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同时,除了学校这个主战场外,还要积极寻求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商议帮助学生的办法,制定一些可行的措施,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综合教育大环境,要在不断吸取本科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团队心理训练的有效经验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构建适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构建“一心二师三员一社团”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1 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和专职服务机构

学校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由学校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挂帅,研究生主管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参与,负责制定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规划和课程安排,将国家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学校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是学校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服务机构,负责指导各学院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研究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网络,应当建立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每年都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工作,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书面邀请访谈等方式,开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并要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导师到学院、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

3.2 资源整合,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当前专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非常紧缺,要将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实验室心理宣传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研究生“一心二师三员一社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

3.2.1 有效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导师可以说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人,对研究生各方面的影响也相对比较大,研究生的大多数学习和科研活动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诱因之一恰恰是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因此,将导师纳入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在实际工作中,导师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可能或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导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研究生切实的指导,减轻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科研压力,帮助研究生们进行科学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要定期与心理辅导员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

3.2.2 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

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既是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又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要结合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培养规划,创造性地设立心理辅导员,每个学院选定一名辅导员,经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通过考试,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之后上岗,专门负责各自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员在学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做好每年新生人学后的心理普查及心理档案建立,以便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跟踪服务。他们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掌握情况,化解矛盾。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员,在服务同学的同时,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心理健康教育,将两者有机结合,形式会更加活泼,效果也会更为突出,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2.3 研究生朋辈互助的新亮点——班级心理委员、实验室心理宣传员、寝室心理信息员

学校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在每个学生实验室设立一名心理宣传员,在每个学生寝室设立一名心理信息员。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以自助研究学习为主,组织形式也转变为以研究课题小组为单位,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同学之间交往减少,集体活动也相对变少,人际接触面缩小带来了同学间归属感的相对缺失。而朋辈互助特有的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刚好可以很好地弥补研究生同学问交流的局限。朋辈互助咨询使得咨询不仅可以在咨询室里,而且也可以在实验室和寝室里,不仅能在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对话中,也能在同学的聊天中进行。因此,可以通过同辈朋友的互助行为来增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

班级心理委员作为班委会成员之一,要将其工作纳入到班委会工作计划中。学校对那些心理健康、积极上进、热心助人、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通过班级内部竞选、同学集体投票、辅导员组织推荐、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集中培训后,上岗工作。班级心理委员除了要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紧急干预的基本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组织班级全体同学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各种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及时地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惑和烦恼的同学,并要在第一时间向辅导员老师汇报。

作为研究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和寝室是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多发地点,实验室和寝室的同学在成长经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很容易在同学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因此,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和寝室氛围对研究生心理成长非常关键。实验室心理宣传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由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研究生导师和学院心理辅导员委任,多数是高年级的同学和寝室长,主要的工作职责是营造和谐的实验室、寝室氛围,帮助同学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支研究生心理健康维护的基层队伍能够发挥“眼睛”的作用,及时地提供信息,为预防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赢得了时间,这支队伍必将成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有力助手,切实加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意识。

3.2.4 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社团,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由学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社团,该社团定期举办“健心周”、“爱我月”、“心理健康节”等活动,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影视展评、心理沙龙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该社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利用现代媒介,创建“研究生心理服务”网站,通过校园网、BBS、QQ、微博、微信、手机飞信等多元化交互平台,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或多对一的沟通模式,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发展动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5

随着网络技术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普及,导致他们的心理状况出现以下情况:

1.失落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迅速普及和深入,各高校都开始实行扩招政策,因此,大学生面临的竞争也急剧加大,即使是在大学阶段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一旦这种压力得不到缓解与释放,极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失落的心理,通过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让自我得到释放与安慰。

2、好奇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形成,极其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让大学生接触到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导致大学生对网络产生好奇心,从网络中寻找新鲜感和刺激感。但是,由于网络中也存在许多不良的信息,加上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荼毒,而痴迷于网络环境中。

3、情感需求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探索时期和旺盛时期,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存在强烈的情感需求。而网络环境正是一个有效的平台,让大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安慰。甚至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情感伤害,便会投入到网络中寻求情感安慰,沉迷于网络。

4、自卑不满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家庭状况都不一样。有些大学生家庭条件较为贫困,从内心就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充满了自卑心理,不会主动与别人交流沟通,总是回避别人,常常都是独来独往。但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大家相互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这些同学可以畅所欲言,在心灵上得到一定的安慰与解脱。另外,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别人的误解,或是遭遇到一些打击,在实际生活中无法解决,便会从网络中寻求心理补偿,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5、娱乐冒险

随着网络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使用,一些网络游戏开发者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创设各种网络娱乐,甚至部分网络娱乐还添加有赌博的成分。而大学生由于学业没有高中时期那么紧张,拥有的课余时间比较多,有大量的时间自我安排规划。加上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很容易就沉迷于网络娱乐游戏中,不可自拔。有些大学生甚至在网络中进行赌博,需求刺激感。甚至很多男学生为了尽情地玩网络游戏,去网吧通宵,白天逃课,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荒废。长期以来,这种不良的网络习惯导致大学生逐渐形成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阻碍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结果造成自毁其身,玩物丧志。这里关键就是缺乏正面引导。

二、网络环境下必须构建必须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1、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

之所以开展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将学生统一集中起来,进行较为系统、科学、全面的教育模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理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上。因此,学校应该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严格的心理健康意识,对于不良的思想及时作出调整。同时,高校可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对于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个专题讲座或报告,让学生对讲座中受益匪浅。另外,在校园内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地宣传,也是提高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2、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创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十分枯燥、单调、乏味,而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创造出新型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首先,完善心理网站的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心里特质,建立资源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同时还要加强在线咨询和辅导的功能,利用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邮箱与教师实现在线咨询,有效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然后,建立一个网上心理论坛,收集一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也可以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一个网上讲座,讲座的内容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大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最后,开展网上调查,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心理状况,并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及时的调整和引导,促进全体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篇6

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1)构建线下传统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针对线下传统式课堂的心理教育,民办大学应当组织心理教育者们定时、定点地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该课程需要教育者向学生们讲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此外,还应当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交流会等组织形式,使大学生们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老师们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交流,这样的心理健康辅导就更具备针对性和客观性。

(2)搭建线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绿色通道

除了线下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为了保护学生们的隐私以及方便学生们的使用和咨询,民办大学还应当为学生们搭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绿色通道。该绿色通道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保密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指导、疏导的平台。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心理健康专家、教师们取得实时联系,并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来咨询某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启齿”的心理问题。同样,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绿色通道的优点还在于它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它整个运作过程只需要教育者们通过电脑网络来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可以有效地运用文字、语音等多种形式来满足大学生们的不同心理辅导需求。这对于民办大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教学资源的节省和资源使用方式的优化升级。

二、努力形成“家校联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民办大学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民办大学教育者们试图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时,就不能忽略家庭状况对于大学生们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民办大学除了在建立自身的教学系统之外,还应当形成与学生家庭的良好沟通交流模式,以此来与学生家长共同维护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第一,学校应当对在校的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一定的调查、统计,所要统计的主要指标有学生家庭成员状况、家庭年收入、病史等等。这些统计内容可以为今后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借鉴信息,因此这些数据一经搜集,就应当系统归档整理,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一旦发现学生存在某些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当与学生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并和家长协商共同来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此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统一战线”。这样一来,家长可以为学校教育者提供有效的学生信息,而学校的心理教育者又可以反向指导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行为。

三、引导学生之间形成心理健康互助关系

从相处时间上来计算,与民办大学的学生在校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应当是他们的同学。每个民办大学在校生都是一个人际交往的核心,他们的社交行为、社交圈会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起到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如果在民办大学的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套“同级式心理健康督查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更为全面和系统化。

所谓的“同级式”主要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的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影响力”为核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鼓励、监督、引导,具体操作方式可以让辅导员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生活、学习互助小组,并指派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小组组长的工作就是定期汇报组内成员的学习、心理健康状态,并团结全组同学共同维护组内每个人的心理健康,互相解决心理问题。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涉及到某些情节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疾病,组内同学应当及时向校方汇报,切忌私自采取手段进行干预,以免引起当事人更大的心理波动。

四、总结

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波动较大、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于民办大学的教育者而言,除了教授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之外,对其进行科学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工作内容。民办大学可以从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努力形成“家校联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之间形成心理健康互助关系等角度出发,来实现我国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篇7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 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篇8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 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篇9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性行为;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性行为以及婚外性行为,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性行为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篇1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2014QNRS044)。

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门化”与“全员化”两种模式实现[1],“专业化”模式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人员承担,强调专业性,但目前中小学专业心理教师配备比例低,导致发展受阻。“全员化”模式认为“全民可为”,学校各项活动皆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从理论与实践上,两种模式表现出了矛盾,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二者的纷争与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若能因势利导,整合与利用“专”与“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显活力与实效。教师团队能够整合学校资源,实现发展的最优化,基于此,提出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以使两种模式走向整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与“全员化”模式简述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模式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模式主要包括“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种模式。欧美发达国家大多采用“个体模式”,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都需接受严格、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训练,并获得相关部门的资质认定,以职业的身份进入学校心理健康领域。如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要获得职业资格,首先必须在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再接受三年的心理学学习,其中包括一年的实习,实习中必须包含1200小时有督导的实践,且600小时是在学校进行的,之后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学校心理学专家”,在此基础上经过五年的学习和一年的见习获得博士学位,然后通过州资格考试最终成为学校心理学家。各个国家尽管要求不一致,但都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技能及实践经验作为准入“门槛”,所以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模式具有极高的专业化程度。课程模式主要在中国大陆实施,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专门课程的形式展开,由心理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担任课程教师,专业化程度相对也较高。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模式

“全员化”模式认为,所有具备心理健康因素的学校成员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这一模式的诞生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受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学者倡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化、常态化,在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第二,学科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甚至部分学科(如艺术)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载体。基于此,学者倡导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三,辅导员、班主任所从事的管理活动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且他们与学生有着直接的、即时的接触与互动,因此,学者倡导在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与“全员化”之间的纷争与困境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与“全员化”的理论纷争

从理论上来说,全员化模式与专业化模式二者存在一定的理论冲突,这一点可以从“全员化”与“专业化”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上看出。专业化道路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其他任何专业与学科都无法替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专业化”人员才能承担,很明显,“全员化”模式下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行政人员无法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钻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咨询师职业资格与标准,强调胜任力特征与能力结构群,另一方面又淡化专业性,认为“全民可为”,这一做法仅仅从理论构想上即可看出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从理论建构上说,“全员化”模式与“专业化”模式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甚至导致二者相对抵触、相互否定。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与“全员化”的现实困境

“全员化”与“专业化”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现实困境。专业化模式倡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心理学家”承担,且需按一定的师生比配备,但目前的调查[2]研究发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各级学校专业心理教师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也可预计未来较长时间也将处于这一阶段,短期内尚不能实现“按学生比例配备专任心理教师”的目标,“专业化”模式的实践受到较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全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模式却也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效果。无论学者如何淡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全员化”模式落到实处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心理操作,这些具体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心理知识理念和相应的技能作指导。现实的困境即在于此,学校全员在号召下加入“渗透运动”,但缺乏专业的、即时指导,造成目标定位不清、内容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方法单一、效果评估手段缺乏[3],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还由于各种原因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造成师源性与学源性心理问题,结果适得其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与“全员化”模式的整合

1.树立共同的理念,构建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团队首先需要树立共同的理念――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在共同的愿景下,建立具体的团队目标。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成员须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矫正消极心理问题作为双重目标,前者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后者在于促进学生适应生活与学习。

2.建构合理的教师团队组织形式

由于绝大多数学校专任心理教师数量较少,很难建立职责清晰、界限明确的学科组、年级组、教研室,因此必须建立起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能调动学校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科教师为主体,教辅人员组织与协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模式。首先,专任心理教师主导。以专任心理教师为带头人能够起到主导作用,这主要由于专任心理教师具有丰富的心理教育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能够担任个体心理辅导与课堂教学,同时能够对学科教学、管理与辅导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行指导和引领。其次,学科教师主体。学科教师在专任教师指导下进行学科心理渗透。在专任心理教师的引领下,使科任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打破学科界限,有意识地加强本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衔接与沟通,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努力开发学科课程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最后,教辅人员的组织与协调。由于教辅人员的特殊身份与地位使其成为连结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桥梁,能够在团队中起到沟通与协调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在专任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班级管理、学校环境建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如营造和谐、温暖的学校、班级氛围,增强学校归属感与班级凝聚力,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等,还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发展困惑,及时将其向专任心理教师反馈,在专任心理教师的指导下,与学科教师的配合下一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

3.建立配套的评估与反思机制

任何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团队都建立在合理的、科学的评估及反思机制之上。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绩效也需要一定的评估机制加以衡量,这一评估机制的实施可以是学校的相关行政机构,如教务处、德育处、学生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评估前后结果的差异作为团队绩效的反映;也可以是教师团队成员的自我反思,专任心理教师的督导与评估,班主任、学科教师等成员的自我反思,总结成功经验,修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增强教师的主体性,最终达成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团队绩效优化的目标。

结语

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是化解“专业化”模式与“全员化”模式间理论与实践冲突的一种现实性策略,通过合理的教师团队建设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弥合“专业化”与“全员化”的纷争,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年研究回顾与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8期,第57-59页。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07-03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践操作者)在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工作的认识、理解,或总结、或建构出来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通过这种简要表述,能够让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等一目了然。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现了现实与未来的传承,体现出心理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通融。一个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比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更具可操作性,比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更具推广性。

一、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积极”( positive)不是积极心理学的新发明,但是积极心理学却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恰当的方式把“积极”凸显出来。积极心理学认为以往的心理学,即积极心理学出现以前的心理学――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消极、悲观的取向,同样,以传统主流心理学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带有消极、悲观色彩。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对其进行区分与探讨。

1.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的方式看。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学科之林的一员,但它究竟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还是属于实践层面的应用学科,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不同的取向下,产生了两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类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建构的模式;一类是以理论模型作为起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形成的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两种取向的模式体现着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努力耕耘的痕迹与烙印。在实践中建构的模式大多源自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浙江大学的“‘三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指导思想、‘三个台阶’的发展步骤、‘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三级网络’的工作体系和‘三者结合’的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大多由心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完成,如“医学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模式”与“教育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模式”,“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目标与功能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不管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操作者,常常都以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由,因此,如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三大类:治疗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消除学生心理疾病为目的,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医学特征;保健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采用教学讲座、咨询指导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教育特征;提高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采用活动、训练的方法,具有明显的训练特征。

3.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背景看。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必然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现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存在所谓的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与学模式以及心理学模式。

传统主流心理学先天的悲观与消极色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关注问题的消解,这种以问题趋向为主要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然存在着以下不足与缺陷:

(1)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缺乏主动性的个体,不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也把学生置于了教师的对立面。

(2)在对心理健康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减少与消除。

(3)强调学生问题的消除,常常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排除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外。

(4)认为大多数师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未来缺乏信心。

(5)重视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发展性。

(6)重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忽略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带来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产生影响。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有着更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它关注人们幸福的获得、潜能的发挥,致力于建构一个积极的组织与社会,体现出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流露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散发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种思想必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促使他们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努力建构更加科学的、人性的、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带有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人的潜能,应该关注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潜能才是个体发展的源泉与保障。

2.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帮助人消除所谓的什么问题。

3.心理健康的本质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消除,还应该包括身心积极因素的增加。

4.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对问题寻求积极的解释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5.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调节与体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由别人替代,只有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才会得到增强。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师健康的促进者。

6.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学生的实际。

三、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把人看成是有潜能的个体,强调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认为心理学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开发潜能,使人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人生幸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人、人类及社会各种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所以,有人依据积极心理学的这种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消极取向的批判,把它称为心理学中的一股力量,也有人把它当作一种变革,更有人把它看作是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积极心理学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领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积极人格的研究以及积极组织、社会环境的研究。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研究倾向必将赋予心理学工作者一个崭新的视角,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带来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理论背景。

(二)以积极的心理机能为培养目标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与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外显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或是掌握与具备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着重于“心”,应该着重于内在的心理机能。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机能,表现在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品质上,表现在个体与自己、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等诸方面。班华先生认为心理机能在心理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优化人的心理机能。理解了心理机能的涵义,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不同表述,都可以归结到心理机能上来。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心理机能的缺失或紊乱。心理素质、心理品质是心理机能的具体表现,心理潜能是潜隐的心理机能。

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在于培养人的积极的心理机能。是否有目的地影响心理机能、改善提高心理机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其他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界线。

(三)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

由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消极目标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问题的解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入研究和充分发展人的积极品质,发展和提升现代人类人性的优点比修复人类心理的疾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真实地理解与解释人的本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转向关注、研究人的光明面,应该研究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因为,需要、乐观、实现、幸福、快乐、满意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核心要素,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上来。因此,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思想所在。

(四)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主体―发展性”。主体是人,所以应该凸出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发展性。“主体―发展性”意蕴着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发展人,人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自身心理建构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是强调主体性与发展性的学生。那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怎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发展性?充分相信学生,注重与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就成了众多方法中最受到重视的方法。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注重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并不是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特有专利,但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在对人性积极的认识上,这种方法才能充分地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与魅力,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才能充分被重视。

(五)以积极的解释为关键所在

传统主流心理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这一点就连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也承认,但实践表明,人类的幸福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与消解,相反,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组成我们的社会,人只有积极地对待他人,对待万事万物,社会才能和睦相处而安宁,人类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强调用积极方式对心理问题作出适当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用各种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充分展现积极方面,消解、克服消极因素。只有秉承着这种积极的解释的思想,我们才能从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与消极的泥沼中走出来,才能摆脱传统主流心理学的问题意识,研究人的潜力和美德,致力于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是否具有积极的解释的倾向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消极与积极倾向。

(六)以学生的幸福感为奋斗方向

2006年3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栏目曾刊登了题为《“幸福感”要成为政绩考核指标――一些社会人士提出行政手段不宜过多干预老百姓生活的主观感受》的文章。由此可见,关注个体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而且已经成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幸福需要哪些条件,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与回答的问题。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摆脱消极心理学的消极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桎梏,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把学生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在自己的实践中,培养学生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这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而且也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股新的力量,它给原先略显沉闷与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活力,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考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但积极心理学是否能如一些积极心理学家所讲的那样,给心理学带来一场根本的变革,则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审视。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积极心理学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它也存在诸如缺乏实证研究、纵向研究及表现出一定话语霸权等不足之处。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俊峰.生态学定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3:89~91.

[2]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6.4:20~22.

[3]屈正良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科学版),2006.2:61~64.

[4] 吴发科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

[8]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43

[5]郭子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2004(11).

篇12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09-04

Research progress of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model of our country

LU Jiayun, LIU Weiqun, TANG Peifeng

(Zhoupu Hospital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1318, China)

ABSTRACT Health education is an activity which is planned, organized and systemized to promote people to adopt automatically the healthy behavior and life style so as to prevent diseases and promote health. In recent years, the health education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had new development and have been confirm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new models of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educational model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集体掌握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活动过程,其目的就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2]。为保障健康教育的效果,国内外研究者们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发展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期优化健康教育效果,这些方法均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1 国内现行的健康教育模式

1.1 全程教育模式

全程教育模式是从患者入院、住院到院外随访一体化的过程,确保了治疗、护理的连续性,有利于行为改变的坚持和疾病的长期控制。马静[3]在保证糖尿病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对患者的全程化健康教育:从患者确诊后首次治疗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到针对性个体化教育,从院内教育延伸到院外教育。通过组建专职健康教育小组,编撰健康教育资料,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路径,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灵活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具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及可视性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患者疾病防治和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增进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费用。有研究者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在健康宣教后15 d及45 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下降明显,对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有明显效果[4]。

随着优质护理的不断深入及拓展,更强调连续性的护理,目前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开展的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属地居民进行联合健康教育,是探索政府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保障资金投入等多项策略,必将对持久实施联合健康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要[5]。

1.2 护理程序模式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它既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适用于健康教育。护理程序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心身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连贯的、有计划的、有评估的系统教育活动的过程,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以促进心身健康[6]。潘爱春等[7]对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护理程序模式进行健康宣教,不仅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李瑞萍等[8]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运用持续循环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5个步骤,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

1.3 知信行模式

WHO在《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健康教育关系到人们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是一种连接知识和行为之间的教育过程[9]。“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形成积极、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的基础,而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则是改变行为的动力。陈雄[10]应用知信行理论,以“糖尿病俱乐部”为载体进行健康教育,使多数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和自身的病情,树立了信心,有效地改变了不良生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明显改善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在另一研究中,薛黎明等[11]运用知信行调查问卷了解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知识缺陷,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以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为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分小组进行讨论,促进其边缘信念向中心信念转变,建立稳定的健康信念,从而有效地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转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最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知信行健康教育理论模式,通常以树立积极、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为基础,进而达到改变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其中要经过许多不同的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1.4 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

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KTH)是指将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跨理论模式(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和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整合在一起。方艳春[12]运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讲座,经验交流的方式)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即“缺什么补什么”,因人而异地采用针对性的访谈模式)提升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症状、治疗、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同时研究者发现KTH整合式健康教育也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行为,从而使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并趋于平稳,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1.5 戴明环(PDCA)质量管理模式

PDCA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以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程序组成管理循环,该循环实际上是一个小螺旋,每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魏绍辉[13]运用PDCA循环法,为患者每两周进行1次健康教育并开具健康教育处方,期间采用电话、上门随访等方式督促患者执行;对患者执行较好的行为给予鼓励,对未按照要求执行的行为及存在的健康问题作为下周循环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植入式静脉输注港发展初期,由于护士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注意事项及患者自护的效果不佳。苏晓静等[14]运用PDCA循环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应用针对性的宣教内容及方法,使输液港的健康教育循环有了很大的进步,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

由于PDCA循环的研究过程工作量大,研究病例也相对较少,在运用过程中还需要护理管理者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

1.6 临床路径模式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生、护士或其他工作人员,对于一个特定的诊断或程序,在最适当的时间所采取的经过最佳排序的措施[15]。有研究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表,指导护士按照计划和时间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序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疾病控制和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满意度[16]。祝晓容[17]认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产妇掌握母婴健康知识、相关技能,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刘怀芬[18]指出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值得在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中推广、借鉴。

通过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让护士预知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并且通过多次的宣教,提高护士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达到护士主动护理和患者主动参与相结合的良性治疗护理循环,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1.7 其他模式

许多护理人员在经验积累后有自创的健康教育新模式,例如“321”健康教育模式,它是指一本疾病健康教育交流手册、两次多媒体视频信息支持、三次面对面情感沟通。“321”健康教育模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和情感寄托,能显著降低早期胃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水平[19]。健康教育小组(健康教育小组成员由科室年资较高的护师担任)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有效保证产科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三化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即规范化、个性化、专病化及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与集中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普及健康知识、预防疾病的同时,满足和解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21]。

2 存在问题和对策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已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和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目前,国内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多种多样,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为加强健康教育效果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仍有诸多问题。

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国内护士通常未经过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致使健康教育的深度还远远不够[22];护士的健康教育观念混淆,针对疾病的健康教育也只限于卫生宣教;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态度,而健康行为的改变不明显[23];健康教育的反馈信息和效果评价比较少,在临床上健康教育大部分是由责任护士实施,由于责任护士负责患者较多,工作量大,使得健康教育缺乏计划性,而在患者生理情况不允许或心理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健康教育会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研究,使得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及科学性,但各种健康教育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医疗体制的现状,是否能提高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张锦玉[24]呼吁: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急需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这对护理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势必影响到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更好地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骁. 健康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4-22.

[2] 余小鸣. 国际健康教育发展概况[J]. 中国学校卫生, 1999, 20(3): 185-188.

[3] 马静.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3): 2169-2171.

[4] 覃佩红, 卢叶玲, 刘春梅.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护理, 2011, 9(10): 2805-2806.

[5] 邓红艳, 黄骥, 田玉凤. 医院社区联合健康教育模式运行影响因素及策略[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15): 1377-1379.

[6] 贾丽红. 护理程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2, 33(20): 4439-4440.

[7] 潘爱春, 王功朝, 张娜.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6): 558-560.

[8] 李瑞萍, 华, 江玉棉. 运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6): 61-62.

[9] 李小妹. 护理学导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34, 237.

[10] 陈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J]. 现代护理, 2008, 5(21): 144-145.

[11] 薛黎明, 饶和平, 王婷婷, 等. 知信行教育模式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J]. 护理杂志, 2012, 29(8): 20-22.

[12] 方艳春. 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D]. 衡阳: 南华大学, 2010: 23-37.

[13] 魏绍辉. 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对睡眠呼吸暂停同期综合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研究[D]. 大同: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13-22.

[14] 苏晓静, 刘英. PDCA循环在置入静脉输注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 全科护理, 2011, 9(11C): 3104-3106.

[15] Coffey RJ, Richards JS, Remmert CS,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aths[J]. Qual Manag Health Care, 1992, 1(l): 45-54.

[16] 彭伟, 张拥华.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8): 100-102.

[17] 祝晓容, 江红霞. 健康教育路径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5): 290-291.

[18] 刘怀莉. 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21-30.

[19] 耿莉. “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ESD治疗EGc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的效果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1: 30-38.

[20] 李赪. 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10): 28-30.

[21] 张钦英. “三化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仪征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4): 76-77.

[22] 金丽梅, 黄丽萍, 吕水兰, 等. 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9): 75-78.

篇13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82(2016)04-0371-03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易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策略体系、打造一支有着优良专业素质的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是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纵深、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致力于针对目前健康教育工作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学者、其他领域有益的培训策略和先进的培训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当前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效果提供参考。

1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健康教育工作领域的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总体既不规范也不系统,培训项目数量上本就不足,质量上也难以保证,总体的培训效果不佳,难以支撑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提升其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

1.1培训对象不全

目前,实际开展的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多仅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进行,而其他的诸如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医院、社区、学校、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内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健康教育管理人员等都是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性的人力资源,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整。

1.2培训机构不成体系

[1]目前,由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多学科性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问题,开展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的机构包括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等,这些培训机构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各自的辐射范围内自发开展培训,这些出处各异的培训从内容和师资上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影响培训效果。

1.3高素质的培训师资缺乏

[1]目前,实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师资多重理论轻实践,重专家轻一线,导致培训必有偏颇。此外,目前,多数培训机构聘请师资,仅凭决策者已有的了解或他人推荐确定师资,也不注重培训效果反馈,因此,没办法对师资施行有效的考核,就没办法募集到真正高素质的培训老师,必然影响培训效果。

1.4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都是以集中会议或理论授课的形式进行,由授课老师进行单向的知识、技能等信息方面的传播,且不说讲授内容和方式能否全程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这种忽略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忽略技能的实操训练的培训方式与健康教育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都是不相适应的,单向的理论灌输只会使培训形式化,难以达到培训效果。

1.5培训内容缺乏科学性

目前少有健康教育领域的培训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做过系统的培训对象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的实施缺乏计划性,直接导致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科学性不强,既没有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也没有递进,没有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前、后的培训内容简单重复,没有衔接拓展,缺乏内在逻辑,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2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构建

2.1培训对象及其培训内容

2.1.1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如专业健康教育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主体机构内,专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需要掌握基本具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践所必须的社会动员、传播教育、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2]、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制作等基本技能。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应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提高学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础操作水平。因此,针对该群体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教育相关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和场所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此外,结合实际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还应包括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广告策划、项目管理和社会营销等内容。2.1.2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包括社区、学校、幼儿园、工厂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兼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所在的部门是健康教育主体机构在各个场所的延伸,他们是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有力补充,是开展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支撑。他们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活动动员以及策划与组织、其相应场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内容。2.1.3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是指专职从事传染病防制、慢性病防制、计划免疫、妇幼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同时兼职该领域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相应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把控者,是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与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良好融合的关键环节。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健康知识以提供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并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把关,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根据相应健康教育对象的人群特征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并提供诸如在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担任咨询专家或邀请合适的专家现场咨询等支持性工作,因此,他们首先需要具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理念,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等内容。2.1.4健康教育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管理者是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包括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及分管领导和健康教育工作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工作思路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的发展方向。他们不但要了解区域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对执行中的工作进行监督,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等健康教育专业相关内容外,还需要掌握如何调动具体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有效果、有效率地干好各项实际工作。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内容,管理学的相关内容也应该成为他们的培训重点。

2.2培训组织方式

在既不影响实际工作开展又兼顾个人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考虑到培训成本的前提下,培训模式可包括长期集中培训、分阶段的短期培训以及远程指导3种基本培训组织方式,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选择适宜的方式,或将三者有机组合,取长补短。2.2.1长期集中培训该种培训可借鉴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3]进行,宜由国家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主导实施,在国家级和(或)省级等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为期1~3个月的集中授课,完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理论培训、然后将学员派遣到1~2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先进地区进行为期3~6个月的现场观摩及实践。通过这种长期集中培训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受训业务骨干个人的工作能力,以点带面的提升其所在机构、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起国家级、省级以及地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加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粘性,并由此拓展进一步的合作,如国家级、省级健康教育机构可以申请并将某些需要结合现场开展的项目放到地市、区级等基层健康教育机构,既完成了该项目的现场实施工作,也可以借项目开展的契机奠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基础,提升基层的专业化水平。考虑到这种培训形式耗时较长,受训学员的全脱产培训可能影响派出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此外,培训组织机构的培训能力难以同时承接人数较多的学员,故长期集中培训宜分期分批针对各单位健康教育业务骨干进行,1年开设1~2期,面向全国省市区招生,设置入学测试,通过测试者才能参加培训,严格控制入学人数,有效利用各项资源做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2.2.2分阶段短期培训此类培训应在结合机构或区域的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和个体的工作能力及业绩制定不同时间长度的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从机构的角度拟定上述几种培训对象的年度培训计划,从个人的角度拟定个体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培训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3~5年的长期计划。“分阶段”体现在培训务必按计划稳步推进,培训内容层层递进,前后衔接,具体的培训时间间隔可根据培训效果适时调整。准确把握“短期”的时间期限需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择适宜的培训时长。如学术讲座主要以专题讲授为主,培训时长控制在2h左右为宜。培训班包括了多个培训内容,可就某个主题深入讲解,并可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训时长安排在2~5d为宜。此外,还包括到先进地区参观和进修,培训时长可根据具体的内容加以确定。此外,短期培训的组织机构需要有效整合,从横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以及从纵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社区级机构等应该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建立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保证培训效果。2.2.3远程联系远程联系包括远程指导和远程培训。远程指导是指在受训学员回到原单位以后,在学员及所在机构和区域与上下级业务指导机构、高校以及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之间建立起长期、远程指导的渠道和程序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如建立培训专家和学员QQ群[4]、微信群等,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回访、长期追踪,加强后期继续教育和业务指导,便于学员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所学知识,顺利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衔接,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提升工作能力。远程培训是指借助现代化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课堂,节省培训学员的时间成本和培训组织机构的人力物力成本达到培训目的,但该种培训形式缺少师生互动,较为枯燥,仅适应于基础的理论和知识的入门级培训。

2.3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效率的最大化,培训的教学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所创新,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业内较为推荐的“参与式培训”,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培训方式在成人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被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员提高能力的好方法[5]。参与式培训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每个受训学员都要参与交流及分享的培训方式,具有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操作性、监测评价的及时性及创新性等特点。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小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访谈、观察,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和练习[6]。但该种培训方式对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培训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培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掌握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和技能,还要完成大量的班前准备工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培训”尚不多见,但应成为目前培训改进的方向。

3思考

要建立健全科学、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首先,要从纵向和横向结构上构建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实现培训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要厘清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四类培训对象实现培训的全覆盖;最后,要根据区域或机构的公共卫生任务、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的需求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并选择恰当的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以保证培训效果的最优。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制度,在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行业的标准要求、机构的发展走向以及个人成长需求的情况下,制定包括激励、奖惩、考核等在内的培训制度体系,让科学合理的制度引导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行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将培训的参与情况以及后续的培训效果与健康教育人员的薪酬、职称、晋升等相挂钩,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健康教育人员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赢取更多他们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浴峰,夏芹,刘华磊,等.我国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81-883.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冯琳,吕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245-246.

[4]刘东梅,李绍敏,陈玉兰,等.四川地震重灾县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7):534-535,5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