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调查问卷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调查问卷分析

篇1

为了解济南市中小企业对“人才测评”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测评”公共服务活动,济南市人才服务局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7份。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进行过人才测评的人占大多数。“贵单位是否进行过人才测评?”165人中,95人选择“进行过”,占57.58%;70人选择“没有进行过”,占42.42%。

2.大部分人认为人才测评比较重要。“您认为人才测评是否重要?” 99人选择“比较重要”,占59.28%;60人选择“很重要”,占35.93%;8人选择“不重要”,占4.79%。

3.人才测评在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等环节存在必要性。在“您认为在以下哪些情况下进行人才测评很有必要性?”问题中, 28.0%的人认为在“人才招聘(包括调入新人或接收毕业生)”中; 22.15%的人选择“人才培训、人力资源规划”;“干部选拔”、“项目负责人选拔”和“年终考核”分别有19.08%、17.85% 和 11.08%的人选择;1.85%的人选择“其他”。

4.对思想品质的考察应放在第一位。“在人才测评中,您认为测评要素的重要性排序应该是?”42%的人认为是思想品质、工作能力、业务知识;21.8%的人认为是思想品质、业务知识、工作能力;13.2%的人选择“工作能力、思想品质、业务知识”;而“工作能力、业务知识、思想品质”、“业务知识、思想品质、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工作能力、思想品质”被选频率大致相同,分别是8.6%、7.5%和6.9%。

5.“面试”是人才测评中最好的技术手段。“在人才测评中,您认为采用的技术手段最好是?”44.1%的人认为是“面试”;28.9%的人选择“情景模拟”;16.2%和8.3%的人选择“问卷测试”和“简历分析”;2.5%的人选择“其他”。可见答题人对人才测评的理解还比较传统。

6.人才测评由单位人事部门组织比较好。“在人才测评中,您认为使用何种方式进行最好?”54.3%的人认为由“单位人事部门”组织比较好;30.9%认为要“委托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13.7%的人认为“使用人才测评软件”;1.1%的人选择“其他”。

7.业绩和测评结果是单位判断人才的主要标准。“贵单位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什么?”43.1%的人认为是“业绩”;34.5%的人选择“人才测评结果”;12.6%和9.8%的人认为是“学历”和“其他”。说明企业还是以务实的眼光来选择人才的。

8.人才测评在30%-70%的程度上反映个人真实水平。“您认为人才测评能反映人才的真实水平程度占比为?”85.3%的人认为能占“30%-70%”;10.7%的人认为“高于70%”;4%的人认为“低于30%”。

篇2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88―01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愈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质量直接关乎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乎到民族的福祉。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可见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是整个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实现中小学之间的顺利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我校教研的一项主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对当地三所中小学部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将问卷反馈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期对搞好中小学衔接教学有所帮助。

一、调查问卷情况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结构访谈,选择调查苏家河小学、中心小学和中学。小学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中学面向七年级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小学180份,中学120份,回收有效试卷285份。同时对15名学生进行结构访谈(每校5名)。在数据分析中,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近98%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95%的七年级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其中喜欢上学的最主要原因是获取知识占90%,其他依次为获得友谊(包括和老师交朋友)占8%,发展爱好占1%,长身体占1%。

2. 55%的七年级学生认为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多,难度增加,作业增多。“三多”已使多数学生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在调查中,只有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

3. 在学习方法方面,40%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学习搞好。小升初后,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小学相比一落千丈。25%的学生感到很困惑,认为自己一直很努力,可是成绩总是提不高。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调查表明,小学高年级30%的学生害怕考试,62%的学生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24.4%的七年级学生感到学习有压力。

5. 35.5%的七年级学生认为上课时与部分学科老师不能适应,感觉老师讲的有些过快,部分题目听得似是而非。这主要反映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中,同时也反映出部分老师对学情关注不够。

6. 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80%的小学生会选择找老师帮忙解决。而只有20%的七年级学生找老师解决,18%的学生会独立解决,1%的学生遇到困难“绕道走”,61%的学生会找同学协商解决。这说明培养初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很重要。

7. 在学生生活及情商方面,近20%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30%的七年级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由于存在亲情的缺失,近15%的学生时常有孤独感,在周末感到很无助。

三、对策及建议

1. 教师要提高师德修养及教学技能素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要有无私奉献的情怀。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关爱每一个学生,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和教学技能,以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来满足教情,学情不断发展的需要。

2. 学校实施统一的入学教育。七年级新生入校后,学校要在摸清学生底子的前提下,制定科学、详尽、有效的入学教育计划。从生活、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入手,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学生顺利实现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为学生后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篇3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课堂发言的情况,喜欢发言和不喜欢发言的原因及动机。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书面、个别访谈。

四、调查过程

调查一年级二班50人,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法,每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

五、数据汇总

1.在课堂上,你想发言吗?()

A、很想B、一般C、不想

数据:选择A的有18人,占36﹪;选择B的有27人,占54﹪;选择C的有5人,占10﹪

分析:64﹪的孩子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交流,大部分孩子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发言的能力。这也正说明了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课堂上,不想发言的原因是什么?()

A、不会B、怕别人笑C、不屑

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22人,占44﹪;选择C的有8人,占16﹪。

分析:60﹪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候,是有自己的想法二不回答。说明回答问题的欲望不强。

3.发言出错时,你一般心理()

A、好好听别人发言B、懊悔C、以后不发言了

数据:选择A的有26人,占52﹪;选择B的有20人,占40﹪;选择C的有4人,占8﹪

分析:48﹪的孩子在在发言时是因为得不到师生的肯定而降低了积极性。今后的课上鼓励表扬发言的学生要多下工夫。

4.课堂中,发言精彩时,你一般心理()

A、听别人发言B、沾沾自喜c、对别人的发言不屑一顾

数据:;选择A的有28人,占56﹪;选择B的有16人,占32﹪;选择c的有6人,占12﹪。

分析:56﹪的孩子还是比较习惯于发言后听别人的意见,近一半的学生要提高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将发言同伴的发言作为一个训练重点。

5.你认真听的主要原因是:()

A、上课生动、有趣B、认真听会得到老师表扬C、为了考试能考好

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7人,占14﹪;选择C的有23人,占46﹪。

分析:46﹪的孩子发言的目的性极强,直指考试。25﹪的孩子是因为老师的课堂魅力而专注于发言。看来,我们要努力呈现生命充满活力的课堂,吸引更多的孩子认真发言。

6.你对待别人发言的态度是:()

A、没什么了不起B、很好,值得学习C、无所谓

数据:选择A的有10人,占20﹪;选择B的有26人,占52﹪;选择C的14人,占28﹪。

分析:48﹪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发言,说明部分孩子的发言习惯没有养成。同时,班级良好的交流氛围也十分重要

7.当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你能仔细认真听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数据:选择A的有22人,占44﹪;选择B的有18人,占36﹪;选择C的有10人,占20﹪.

分析:56﹪的学生不能专心听同学的发言,说明大部分学生不太善于发言同伴的发言,今后要注意指导学生发言别人发言的方法。

8.合作交流时你希望什么学生先说:()

A、优生B、和自己同水平C、差生

数据:选择A的有15人,占30﹪;选择B的有25人,占50﹪;选择C的有10人,占20﹪。

分析:大部分孩子希望能有所准备再发表看法,要把训练学生争先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课堂教学时的一个重要内容。

9.老师表扬别人的发言时你一般:()

A、为别人高兴B、不屑一顾C、发誓要超过他

数据:选择A的有23人,占46﹪;选择B的有3人,占6﹪;选择C的有22人,占44﹪。

分析:大部分学生心态是好的。

10.与别组争论时,你的表现是:()

A、争着说,抢着说B、认真听,轮流说C、不听也不发言

数据:选择A的有6人,占12﹪;选择B的有43人,占86﹪;选择C的有1人,占2﹪.

分析:关于小组交流时的发言表现,选择B的有43人,占86﹪从数据来看比较理想,但也不排除会存在没有如实作答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的监测。

六、结论

(一)通过调查、观察,我发现造成他们不良的发言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客观原因:外界的干扰影响了学生的发言。包括教师的态度、同学的态度。

2、主观原因:学生的不够强烈的表现欲望影响了他们的发言,还有兴趣,信心方面的影响。

(二)解决的策略。

1.发挥示范作用:教师的、优秀学生的、进步生的。

2.创造交流的氛围、提高兴趣、信心。

篇4

2015年5月,辽宁省博物馆(以下简称“辽博”)搬迁至浑南新馆并试开馆。新馆位于浑南新区,和沈阳市市政府相邻,与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科技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构成了新的文化中心,但地理位置较偏远,观众参观往返时间较长。在这样的条件下,辽博会吸引什么样的观众前来参观?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对辽博现有展览内容、展览方式、安全服务等方面是否满意?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展览或讲座?他们需要什么类型和价位的纪念品?怀着一系列疑问,为了给辽博各项工作有效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笔者精心设计了一组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于2016年9月-12月在展厅内开展了调查。

此外,为了克服问卷调查形式单一的缺点,辽博工作人员还在展厅内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观众需求;与活跃在一线讲解的辽博志愿者深入交流,更多的掌握观众信息。

4个月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使调查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50份,有效问卷1620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观众的自然情况及其相关分析

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的比例分别为48%和52%,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从年龄分布上看,26-35岁占33%,18-25岁占25%,这两个年龄段的观众是参观的主要群体。36-45岁占15%;56岁以上占12%;46-55岁占9%;18岁以下占6%。不同年龄的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不同,到博物馆的参观需求也不同。

从教育水平上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占8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占78%,其中,本科学历的观众人数最多,占47%。综合考虑辽博主要观众群体的年龄和学历水平,他们大部分处于青年期到成年初期,身心成熟,学历水平较高,大学毕业刚步入社会不久,生活空间扩大,正是事业的起步、发展阶段,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对新知识、新事物有极大的兴趣,需要成就感,希望被肯定。同时,他们宣扬个性,注重个人兴趣和生活体验,情绪化程度较高,不愿意被排斥。

观众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的参观动机。调查中发现,观众到辽博参观的主要原因中,个人学习和体验高达62%,有感兴趣的展览占33%,假日休闲占25%,满足好奇心占18%。辽博在陈列展览时,应更多考虑18-35岁这个年龄段观众群体的特点及参观需求,把握展览的信息输出尺度,维系并吸引更多的观众到博物馆参观。

调查显示,观众到辽博是为了教育子女明显低于预期比例,仅占12%。说明大部分人还没有把辽博作为子女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我们也注意到在沈阳市2016年小学生期末考试中,有一道课外题就是与辽博文物相关的知识,只有到辽博参观过或曾经阅读此类书籍的学生才能正确回答。在以考试为风向标的当今社会,此举无疑会让更多的父母选择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其次,沈阳市教委也很注重发挥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功能,他们号召学生在在寒假和暑假时到博物馆参观,很多家长为了完成作业而专程带孩子参观辽博。浑南新区教委与辽博建立了共建关系,尝试在展厅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再次,辽博志愿者自2011年开展了“走近历史――辽博志愿者进校园活动”,原创了歌曲《神奇博物馆》,将展览和文物知识送进了沈阳市众多大中小学,讲解文物,宣传辽博,他们也会引领父母走进辽博。最后,辽博搬迁新馆后,针对3-15岁儿童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手工活动,吸引了很多家庭走进辽博。相信随着社会对博物馆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增加,辽博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性,进而自发的走进辽博。

观众所从事的职业中,学生比例最高,占25%;其次是政府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2%;商业/金融/服务业占19%;自由职业者和离退休人员各占11%。从月收入上看,3001元-5000元占33%,1000-3000元占32%,1000元以下占25%。学生月收入低于1000元,但他们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到博物馆参观。政府及失业单位工作人T和商业/金融/服务业从业者工作较稳定,属于中等收入水平,他们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较多的自由时间支配,更愿意选择到博物馆这样高雅的艺术场所休闲娱乐。

观众的职业、收入水平、年龄和学历会直接影响他们购买纪念品的数量。调查显示,偶尔购买纪念品的观众占51%,不购买纪念品的观众占41%,经常购买的观众占8%。偶尔购买和经常购买的观众都是辽博纪念品销售的目标群体,共占59%。

博物馆纪念品的类型和价格影响着观众的购买欲。访谈中,大部分观众尤其是热爱博物馆的忠实观众表示,他们参观博物馆后很喜欢购买一些具有本馆特色的小纪念品参观留念,例如书签、冰箱贴、钥匙扣、胸章等,这类商品价格低廉,特色鲜明,又彰显较高的品味。既可自行使用,又能作为旅游礼物馈赠亲友。调查显示,观众购买纪念品的价位中,11-30元占32%,31-50元占30%,10元以下占19%,51-100元仅占15%。辽博在制作纪念品时应更多侧重以上几个价位段,既可以提高辽博的销售量,又能满足观众的消费需求。

二、观众的居住地

调查显示,沈阳观众是辽博参观的主要群体,占67%。辽宁省内其他地区的观众占20%,其他省市仅占13%,国外观众仅有1%。从社会大环境来说,相对于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沈阳位于中国北部,旅游业不发达,文化氛围较差,辽宁省的各类旅游机构对辽博宣传较少。另一方面,辽博目前正处于试开馆,二楼和三楼正在装修,馆藏精品出于安全等原因并未展出,对其他省市的观众吸引力较低。但随着辽博全面开馆,展览类型不断丰富,宣传力度的加大,省内外观众都会明显增加。

三、媒体宣传

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爆炸般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节假日,人们有更多的娱乐休闲场所可供选择。博物馆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吸引人们走进来,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宣传的方式、途径和力度影响着观众的人数。调查显示,38%的观众因为亲朋的推荐而来到辽博,这个数字是对辽博各项工作的充分肯定。观众只有觉得辽博非常好才会推荐给家人和朋友。在2次以上来博物馆参观的主要原因中,陪同亲友比例达到26%,名列第二。

互联网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外出前,大家通常会通过网络了解目的地。调查显示,25%的观众就是通过互联网了解辽博的,因此,要注重辽博官方网站建设,及时更新、预告,方便广大观众掌握辽博动态。访谈中,有的观众表示自己专程前来参观碑志展厅,却发现展厅临时关闭,很是遗憾。如果之前得知此消息,自己会更改行程,推迟到辽博的计划。此类信息应在网站上及时告知观众,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微信是新兴的聊天宠儿,它迅速融入人们的生活。观众如何知道博物馆?数据显示,微信与电视各占13%,而传统的报刊杂志仅占3%,微博占5%,旅行社推荐占3%。

在宣传方面,无论何种宣传媒介,辽博都应积极采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网络,不断增加辽博的曝光率和影响力。实践证明,展览的观众人数与宣传力度成正比。

四、交通情况

辽博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智慧三街157号,交通很不方便。地铁下车后仍需换乘轻轨或公交车。轻轨1号线或3号线下车后以中年人速度仍然需要步行至少20分钟,且轻轨车隔时间为30分钟-15分钟。公交车128、130、100、108、198等公交车在辽博附近有站点,相对较近,下车后步行5分钟左右到达馆内。但除了128车隔基本为10分钟一趟,其余几辆公交车车隔为20-30分钟,时间较长。因此,条件较好的家庭会选择私家车,每逢节假日,辽博周围停车位通常爆满。

在调查中,观众从家到博物馆的时间,1小时以内占10%,通常此类观众榫幼诔ぐ椎厍、地铁附近,或乘坐私家车、出租车前来。1-2小时占48%,此类观众居住地距离很远,但通常能就近坐上公交车或者地铁、轻轨等。还有19%的观众需要2小时以上才能到辽博,往返时间多达4小时以上。访谈中,许多观众希望辽博能与相关部分联系,建议增加公交车量。

我们相信随着辽博周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环境也会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交通的不便也让辽博的观众更加纯粹。90%的观众为辽博专程而来,10%的观众是顺路经过。第一次因为好奇,第二次以上便是因为热爱。而辽博需要做的就是增强自身吸引力,让观众将好奇转为热爱,将热爱转化为持续的关注。

观众到辽博的方式中,独自参观占55%,亲友结伴占28%,单位组织占15%,跟随旅行团占3%。

五、观众到博物馆参观的次数及原因

调查中,58%的观众第一次到辽博参观,2次以上到辽博参观的占42%。而观众2次以上来辽博主要原因是临时展览吸引人,占36%。辽博每年都会引进若干重要展览,每次临时展览开始时都会通过媒体大量宣传,吸引了大量新观众。当他们欣赏展览并且满意后,就会成为辽博的宣传员,主动向亲朋好友推荐辽博的展览,26%的观众因陪同亲友再次前来。13%的观众因工作需要多次来辽博,他们更多的是从事博物馆或设计相关工作。5%的观众因为上级组织安排,3%的观众是因为旅行社固定路线,17%的观众因为其他原因多次来辽博参观。

六、观众参观辽博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62%观众到辽博参观是因为注重个人学习和体验,他们享受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希望通过博物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33%的观众因为有感兴趣的展览,25%的观众因为假日休闲,18%的观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部分观众大多是第一次来辽博。教育子女仅仅占12%。观众的参观动机决定了辽博的展览类型、陈列方式和社会教育活动种类等。引进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无论展览内容,还是展览形式,都应侧重增加知识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配合专业讲解和社会教育活动就能满足绝大部分观众的参观需求,这也是辽博未来工作的努力方向。

七、讲解服务及满意度

文物是静止的,讲解会让文物生动起来。调查显示,48%的观众需要讲解,25%的观众表示根据展览内容、时间而定,只有26%的观众明确表示不需要讲解。访谈中了解到这部分观众文化水平很高,对展品有深入了解,他们到辽博更多的是看实物。

在讲解方式中,观众对专业讲解员的期待最高,占61%。他们说专业讲解员是辽博的正式职工,可信性更强,知识性、准确性更高。26%的观众喜欢志愿者讲解。其中,一部分是辽博志愿者的粉丝,多次聆听,非常喜欢志愿者的讲解方式。另一部分因辽博志愿者讲解是免费的而选择。14%的人选择语音导览器。

调查中,53%的观众聆听了讲解。其中,聆听专业讲解员占37%,聆听辽博志愿者占45%,聆听语音导览器占11%,导游占2%,其他占5%。观众对讲解的满意程度如下表:

说明:本文中数据四舍五入取整数,部分数据不足1%,为了体现准确性取了小数点后1位。

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观众对辽博的讲解满意度是非常高的。

八 、观众对辽博及购买纪念品的态度

86%的观众愿意到博物馆参观,13%的人表示展览吸引人时就会到辽博参观,明确表示不愿意到辽博参观的仅占0.1%。

在博物馆停留1-3小时的观众达到71%,根据观众停留时间以及辽博现有展厅数量推断,这部分观众应该是聆听了讲解,参观了大多数的展览。而停留3小时以上的观众占14%,他们是辽博的忠实观众,他们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观看,而是出于对文物的热爱。参观1小时以下的观众占14%,他们大部分因好奇或顺路而来,对博物馆不感兴趣,也有的人因为赶时间无法停留太长时间。

在辽博众多展览中,观众最感兴趣的是“明清瓷器精品展”,占42%;第二是“明清玉器精品展”,占31%;第三是“中国古代碑志展”占17%;第四是其他展览,占10%。近些年,瓷器爱好者与日俱增,瓷器展厅位置佳,光线足,展品精美,深受观众青睐。相对而言,“中国古代碑志展”虽然距离入口很近,但大部分观众认为墓碑是与死人相关的物品,不吉利。入口处光线又较暗,带小孩子的观众或女性一般不愿进入。相对来说,“明清玉器精品展”虽然位置较远,但展品精美,寓意吉祥,玉文化又源远流长,深受观众喜爱。通常来说,玉器展厅的观众要比瓷器晚30分钟左右,这也和观众入馆后的参观顺序大致符合。除了基本陈列展览外,辽博每年还举办了大量临时展览,数量较多,分散了观众,因此百分比较低。

观众到辽博参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实物展品占75%,陈列设计占54%,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内容分别占19%,可参与的娱乐设施占15%,参与活动占6%,什么都没记住占1%,其他占3%。由此可见,对于辽博来说,藏品佳、陈列设计好是吸引观众的利器,配合高科技的展示手段和丰富的讲解以及娱乐设施,展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2016年,辽博虽然是试开馆且只开放一楼,但我们欣慰的看到,观众参观后,93%的人认为达到了期望要求甚至高于期望;6%的观众稍有失望;只有0.6%的人认为非常失望。下图是观众对辽博的期望与感受程度表:

观众对辽宁省博物馆的期望与感受程度

“观众的期望程度”是观众在参观之前对辽宁省博物馆的期望程度。“参观后的满意程度”是您在参^辽宁省博物馆后,内心的实际感受程度。“5”是期望或满意程度最高,“1”是期望或满意程度最低。

从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观众对辽博的各项设施的满意度都有了很大提高。58%的观众表示辽博各项工作非常好,37%的观众认为比较好,5%的观众认为一般,仅有1%的观众认为工作不好,有待加强。

观众是否会再次参观辽博呢?17%的观众表示会经常来,49%的观众表示愿意;32%的观众表示如果遇到感兴趣的展览会再来。调查中,98%的观众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辽博。只有2%的观众明确表示不会再来。

九、观众的建议和参观需求

34%的观众认为该采用更多的陈列展览方式和手段;33%的观众认为要丰富展览类型;26%的观众提出应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供更多的讲解服务;20%的观众认为要继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16%的观众更加注重旅游纪念品和博物馆资料;16%的观众认为应该创造更好的参观环境和配套设施;5%的观众认为应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辽博讲堂自开办以来,深受广大观众欢迎。那么观众希望辽博举办哪些类型的讲座呢?文物鉴赏类和历史类分别占了44%,考古类占38%,民俗类占31%,其他杂项占3%。辽博应参考这些数据,举办讲座。

在举办展览方面,62%的观众喜欢中国古典文化展览,44%的观众喜欢地方特色展览。由此可见,具有中国特色和辽宁地域特色的展览是观众的最爱。35%的观众希望能引进国外古典文化展览,21%的观众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现代艺术展览。目前,由于展览空间有限,展览数量和类型都受到很大限制。在辽博二楼、三楼开始展览后,辽博将有更多的空间,会更好的满足观众的展览需求。

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增加对展品的了解呢?50%的观众选择了模型和仿真品,他们更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可以适度碰触,增加对展品的认识和了解。45%的观众认为应该增加图片。39%的观众喜欢实体操作。事实证明,亲身经历的事情总是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35%的观众认为通过文字增加对文物的理解。29%的观众倾向于互动媒体,22%的观众更希望能参与到展品的制作过程。

以上是辽博2016年观众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不足之处还望见谅。希望本文能促进辽博更好地举办展览,开展各项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增强辽博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成Z瑭.平遥县两类博物馆1999年观众调查报告[J].博物馆研究,2001,(04).

篇5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阅读面窄、见识少。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抱有畏难情绪。但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对此我们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寻求教师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并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依据,我校课题组于2015年1月份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小学生作文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在三—六年级学生中进行。问卷内容共23小题。分别从学生课外阅读、勤于积累、习作兴趣、乐于观察等几个方面着手设计,但又各有侧重,较全面地对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1、调查方法: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对学生下发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份,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分析统计。

2、调查对象:福和小学三—六年级部分学生。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8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籍,但不能坚持天天阅读。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从不读课外书籍。

2、学生所读课外书籍主要体现是作文书,漫画书。

3、主动积累的学生很少,都是老师布置有积累的作业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摘录好词佳句,但能巧妙运用的较少。

4、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的事从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师不应该限制习作的范围。

6、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习作帮助最大;少数家长能够指导学生习作。

五、思考与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这方面简直就是一个空白,所谓的阅读就只是读读作文书,漫画。阅读面太窄。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及时积累,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习作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所以习作中真情实感就无法抒发出来;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才是他们习作进步最有效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部分学生习作内容枯燥、甚至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思考对策如下:

1、班级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来,相互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每周留一两次读书作业,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慢慢尝试写出感悟。

3、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摘抄作业比赛,激起学生积累的兴趣。

篇6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药学专业201401班至04班学生共117人,上交的有效问卷107份。

(二)设计制订评估表

主要以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作为切入点,设计了十项问答题。具体内容看调查结果中的分析。

(三)分头宣传发放调查表

教师将制定好的调查表打印后发放到各班的分析化学课代表,教师先讲解调查的意义、方法,提出要求,使每个学生重视这次调查,并打消学生的顾虑,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教师本人作为教学水平提高作参考,力求真实、客观、使学生能够认真的填写调查表。

二、调查结果

调查第一项:你认为板书与多媒体使用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同学们的学习?

A、板书 B、多媒体 C、两者结合

有2人(1.87%)的学生选择A,9人(8.41%)选择B,有96人(89.72%)选择C,从这些数据中可充分说明大学生希望老师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同时,穿插板书的书写,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分析化学课程,首先,作为教师,要做到很自由地在两种教学方法中间转换,发挥两种教学方法的各自优势,对于反应定义、滴定原理、滴定条件、滴定曲线等静态的内容尽可能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省时省力又美观;对于反应的机理,则在屏幕上除了动态展示之外,关键步骤应当用粉笔在黑板上更为详细地分解讲述,这样两种方法相得益彰,更利于学生对于难点的理解。为了扩展学生思路,在讲完某个内容之后,可以把联系密切的前后知识点作一些临时的总结与回顾,这样在黑板上临时写出几个例题让学生思考,有利于真实的前后贯通,举一反三。对化学学科而言,多媒体技术无论其多么高明,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相反,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境界。

调查第二项:你认为教师上课与学生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上课内容?

A、是,很有帮助 B、是,但帮助不大 C、完全没有帮助

有76人(71.03%)的学生选择A,27人(25.23%)选择B,有1人(0.93%)选择C,有3人(2.82%)没有回答问题。从这些数据中有96,25%的学生充分肯定了教师上课时和学生互动是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同学们的学习的。也使教师懂得了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灵活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学生接受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倘若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方法,尤其是在理论课上,不仅带给学生生硬,枯燥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抑制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调查第三项: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对该门分析化学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A、能,影响非常大 B、能,但影响不大 C、不能

有32人(29.91%)的学生选择A,61人(57.01%)选择B,有13人(12.15%)选择C,有4人(3.74%)没有回答问题。从这些数据中有86.92%的学生充分肯定了教师能够激发对该门分析化学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是有12.15%的学生持否定的态度。

调查第四项:你认为教师是否应该布置课后作业?

A.是 B.否

有85人(79.44%)的学生选择A,22人(20.56%)选择B,说明我们的大学生还是非常懂得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要想充分掌握分析化学必需多做多练,但还是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学生不想做作业,说明大学生中总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爱偷懒,不想付出,到大学只想混个文凭而已。

调查第五项:你认为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有较大帮助?

A.有,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有,但帮助不大 C.完全没有帮助

有86人(80.37%)的学生选择A,20人(18.69%)选择B,只有1人(0.93%)选择C,从这次调查中,有99%的学生认为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对自己的学习是有较大帮助的,从中提醒我们教师,无能如何一定要及时批改作业,并将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给予纠正。

调查第六项:你认为教师最应该具备以下哪项师德?

A、热爱学生,尊重并理解学生 B、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也应该做到 C、爱岗敬业,责任性强,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 D、都应该具备

有15人(14.02%)的学生选择A,9人(8.41%)选择B,有7人(6.45%)选择C,76人(71.03%)选择D。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希望教师不但要热爱学生,尊重并理解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也应该做到;爱岗敬业 ,责任性强,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 。这些品德正是我们所有教师所要具有的应有的品德。

调查第七项:教师在讲课时讲到重点内容的时候,是否应多强调几遍

A、提高音量来强调 B、重复几遍以强调

有20人(18.69%)的学生选择A,80人(74.77%)选择B, 有3人(2.8%)没有回答问题。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讲课时讲到重点内容的时候,不仅要提高音量来多强调几遍,而且应该重复多遍。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点醒我们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也是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能够及时掌握的最佳时机。

调查第八项:你认为教师最好采用下列导入新课的方式?

A、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中展开 B、开门见山

有83人(77.57%)的学生选择A,22人(20.56%)选择B, 有2人(18.69%)没有回答问题。提醒我们教师,讲解新的内容前我们还是以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中展开为主,这样知识才能够前后衔接,以巩固与掌握所学的知识。但,也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觉得应开门见山,说明教师还是要根据具体的讲解内容来定,有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掌握的,就可以应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导入新课,有的深奥一些的知识点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中展开 ,即灵活运用,不要一成不变,让学生每次都有新鲜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掌握知识。

调查第九项:你希望老师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

A、理论考试成绩 B、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实验成绩) C、作业情况 D、以上所有的结合

有3人(2.8%)的学生选择A,14人(13.08%)选择B,有0人(0%)选择C,90人(84.11%)选择D,有,1人(0.93%)没有回答问题。这一项的问题调查也可以看出,84.11%的学生希望老师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来自能反应综合能力方方面面,而不是单方面的能力,也给教师评定学生的成绩有提供了依据。

调查第十项:你对老师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A增加课堂互动性 B、增加课外知识 C、加强语言生动性 D、提高知识讲解深度 E、其他

有10人(9.34%)的学生选择A,5人(4.67%)选择B,有35人(32.71%)选择C,17人(15.89%)选择D,1人(0.93%)选择F,有,39人(36.45%)多项回答了问题。在问卷反映出教师的语言表达上,大学生希望教师的语言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声音洪亮,浯调高低适度。大学生希望老师的教学内容不要拘泥于课本,要有深度、广度,能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课本总是滞后于学科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要通过各种途径,把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信息告诉学生,加大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

三、讨论

针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充分说明以下几点:要教师想讲好一堂课,必须先备好课,只有备好课才能讲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十分熟悉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教材及其知识点,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和新技术。对所讲内容知识点要进行提炼和归纳,并注意课程内容各环节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授课风格。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和提高。教师要努力钻研教学方法,精湛授课艺术。教师只有“说”在点子上,学生才能“听”进心坎里。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说出所想,说出所感,这样才会令学生对上课内容更明白,更深刻。

让学生参加对教师的评价后,学生有机会换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开展学生评价教师活动,应使教师化压力为动力,促进教师主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接受来自学生方面的教学压力。诸如学生是否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满意。良好的评价使教师倍加自信,备受鼓舞。学生不满意的意见,又促使教师醒悟,促其迅速改正、提高,效果立竿见影。总之,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可以使教师看到差距,增强意识,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纪新华,张丽红,洪瑾等.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调查报告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09,11(1).

篇7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为保证问卷的可信度和代表性,在做问卷设计和调研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在样本选择时,选择乌鲁木齐县3个具有代表性的村镇(安宁渠镇人口总数为23224人、水西沟镇人口总数为15876人和甘沟乡总人口数为7516人)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其中,调研对象中52.7%为男性,47.3%为女性。家庭年收入在10000―30000元之间的,占样本总量的83.2%。本次调研以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为主,调研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0.3岁。

本次调研深入农户家中,考虑到农户文化水平比较低,因此有的问卷是调查者通过问答的方式根据农民自身的情况如实填写的,还有些问卷由被调查者直接填写。这种面对面填写、当回收问卷的调查方法,保证了问卷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而且也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本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76分,问卷的有效率为88%。问卷回收后,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乌鲁木齐县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由调查结果得知,乌鲁木齐县农户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占13.6%,收入在10000-20000元之间的农户占31.8%,收入在20000-30000元之间的农户占34.7%,年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农户占19.9%。乌鲁木齐县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务农,有48%左右的农民家庭要外出打工,乌鲁木齐县农户中有21.7%的人除了务农外,在农闲的时候靠“农家乐”、“牧家乐”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2)乌鲁木齐县农户理财素质分析

本问卷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乌鲁木齐县农户对“理财”一词的认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户对“理财”的认识不同。

表1 乌鲁木齐县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对理财的理解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乌鲁木齐县农户对“理财”的认知程度,了解“理财”的农户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没听过“理财”一词的农户随着收入的增加在减少。总之,随着收入的增长,乌鲁木齐县农户对理财的认识不断提高,以满足农户们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3)乌鲁木齐县农户理财产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民目前选择的理财产品主要有储蓄、房产、养老保险、民间借贷、基金。具体见图1

图1 乌鲁木齐县农户理财产品选择情况

1. 储蓄

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户选择储蓄的比例最高,有98.3%的农户选择了储蓄,选择储蓄是因为农户收入不高,储蓄被认为是最安全稳定,最有保障的理财工具,因此储蓄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养老保险

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户对养老保险的投资比重为85.5%。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在赡养父母方面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怎么样才能不增添子女的经济负担,收到了农民的关注,这是农户们选择养老保险最主要的原因,为自己的晚年提早做好规划。

民间借贷

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户中有19.3%选择了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农民理财有的理财方式,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由于农户收入水平不均衡,农户有的资金紧缺,有的农户手中闲散资金多,而当农户自己的资金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时,民间借贷就起着这种调节作用。民间借贷的利率是银行规定利率的四倍,远远高于银行利率,因此在农村受到农民的广泛喜爱。

基金

调查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户选择基金的比重为15.3%,选择基金的农户受教育程度都在大专以上,年收入是在30000元以上的农户,这样的农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其次他们的收入高,有能力去承受基金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房产

调查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户中选择房产的占9.1%,据调查农户们主要是在市区买了房产,他们买房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孩子以后上学,同时投资房产来实现资金的保值、升值。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县农户理财产品的选择比较单一,对于购买国债、期货、股票等理财产品几乎无人问津,这可能是受相关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同时农村也没有发达的证券交易市场。农户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选择量,相对于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选择量较少,选择储蓄的农户是选择基金农户的6.4倍。

三、对策建议

(1)增加农户收入

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他选择理财的途径和理财产品的种类。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关于“三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讲,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还是偏低。提高乌鲁木齐县农民的收入,首先,政府应该帮扶一批“农家乐、牧家乐”示范户,让他们先富起来,以“农家乐、牧家乐”促增收,以增收促养殖,以养殖促旅游。其次,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乌鲁木齐县政府应积极探索“订单”、“定向”等培训方式,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并且可以依托水西沟镇东梁村刺绣基地,加大力度建设乌鲁木齐县集民族绣品生产、旅游参观购物、民族刺绣培训的示范基地,以此来实现乌鲁木齐县农民增收的目的。

(2)增强农户理财意识

农民要掌握一些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通过各种媒介如第三方理财投资咨询机构不断吸收各种理财产品的新知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金融知识,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在不断扩充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理财能力,能为自身和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理财目标。

(3)拓宽农户理财渠道

从乌鲁木齐县农户理财产品的种类来看,农户选择的理财产品种类比较少,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几乎无人问津。乌鲁木齐县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建议乌鲁木齐县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行归类,把乌鲁木齐县的农民群体再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理财服务和投资组合。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26-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又是家长,学校普遍反映的社会现象。面临就业,毕业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均承载着很大的压力。虽然在汽车基础很好的工科类高职高专院校,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就业困境。本次调查针对2013届一千余名工科类学生,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2013届学生总数为1068人,其中男生997人,女生数量为71人,男女生比例为14∶1。来自于吉林、甘肃、河南、福建等22个省份和地区。学院共设有6个专业:数控技术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焊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对我院2013届学生的就业调查基本结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反映出许多现实的状况,如学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作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等等。

一、问卷调查逐一分析

(一)在职业生涯方面应做的主要准备

做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只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说明大多数人对自身的职业定位,未来的计划安排不够明确。看过职业生涯方面书籍的同学不到总人数的一半,甚至个别同学根本对职业生涯的概念没有认识和了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就业的盲目性,丧失就业的独立意识,随波逐流,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及岗位。

(二)第一份工作定位在

从此题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学生明确职业教育的目的,成为具有精湛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第一份工作定位为管理人员或是班组长,甚至是部门经理或是工段长,一定层面反映了同学们的好高骛远,成就和头衔的取得,是靠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努力,而非唾手可得。还有部分同学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并非与本专业相关联,侧面说明个别同学的就读专业并非自己的意愿选择,从而会导致就业时的偏向。

(三)高职高专毕业生群体类别

在从本题的选择上看,将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社会精英,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是具有一定知识型和技能型的人才。五分之一的同学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群体的归属类别没有确切的认识,也正说明学生对自身定位的盲目性。

(四)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

此表中74.3%的学生选择本专业或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关率还是很高的。大多数同学就业方向目的明确,17%的学生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就业问题或是顺其自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别同学就业心态的麻木,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90后群体计划性和目地性的匮乏,甚至部分同学依赖性太强,事事依赖家长父母的安排和规划。8%的学生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也说明对专业学习兴趣的淡化。

(五)想进入哪类性质的企业工作

我们学院的专业基本上与汽车制造相关,依托汽车行业大背景下,对绝大部分同学工作性质的选择起了主导作用。在对选择其他选项的同学调查中得知,个别同学有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继续深造的意愿。

(六)找工作的首要条件

个人发展空间、福利待遇、工作稳定与否还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作岗位上个人发展空间富足,是学生就业时首要的考虑问题,也说明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重视。是否能接受倒班制度也成为束缚个别学生就业的因素。

(七)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地域

由于我院学生绝大部分为东北考生,工作地域选择在东北地区的比重较大,就读大学所在地为长春,更加重长春地区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南方的同学倾向于回家就业,女同学选择家乡就业的比重高于男同学,南方(除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的省份)的学生比北方(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更倾向于回乡工作。

(八)第一份工作薪金期望值

(九)就业渠道主要是

学校的就业推荐影响着绝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尤其是女生群体,用人单位的限制严重影响着女同学的就业,因此大部分女生在没有其他就业渠道的指引下,只能单方面依靠学校的就业推荐。因此,工科专业女生的就业引导尤为重要。

二、学生就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急功近利。从学生就业单位选择上看,待遇高、薪资丰厚、品牌影响力大的单位,经济发达、生活条件优越的地区严重影响着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倾向。正因为这种倾向,合资企业、独资公司、国企单位的选择比重大。但是这些地区及工作岗位的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普遍要求。薪酬汇报高的单位未必是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

消极依赖。从第一题的选项中不难看出,很多同学对自身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更谈不上合理的妥善的职业规划。就业渠道的选择上,就业竞争时,绝大部分同学过于依赖学校、家长的推荐。缺乏择业求职的经验,不能亲身感受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增强。

期望过高。从薪资水平上看,很多同学把第一份的工资水平定位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对于初入社会,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盲目的定位,过高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发生矛盾,很容易导致学生就业时的心理失衡,严重者会产生心理上的退缩、焦虑、自卑,甚至是自信心的丧失。

三、建议与对策

学生在就业时难免会遇到挫折、困难、冲突等等,但这些并不都是消极的,还有积极的一面。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使就业心态趋向成熟,理性的评价自身。同时也要求学校和社会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群体保持稳定的,合理的,积极的就业心态。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大力推行“5S”管理模式,会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现场的管理模式,便于学生更快捷的适应工作环境。

加强就业指导。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时,期望值不要过高,放平心态,即使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心态,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XX小学四至六年级共46名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14年11月18日----19日。

三、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内容共收录15个不同类型的问题,题型及结果如下。

1、 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 26人 占56 %

B、一般 19 人 占41%

C、不喜欢 1 人 占2 %

2、 你在什么情况下阅读课外书?

A、主动阅读 39人 占84%

B、老师要求 4人 占9 %

C、家长监督 3人 占7%

3、 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籍是

A 、漫画 3人 占7 %

B、童话故事 7人 占15%

C、科幻故事 19人 占41%

D、神话故事 17人 占37%

4、 你每天用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

A、一小时以上 10人 占21 %

B、40分钟 14人 占31%

C、30分钟 19人 占41%

D、15分钟 3 人 占7%

5、 你阅读书籍来源有哪些?

A、购买 34人 占74%

B、向同学借 8人 占17%

C、交换 4人 占9%

6、 你觉得阅读给你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A、提高语文成绩 7人 占15%

B、打发时间、消遣娱乐 2人 占5 %

C、丰富自己的知识 26人 占56%

D、没感觉说不清 11人 占24%

7 、你读课外书时喜欢

A、摘抄好词佳句 24人 占52%

B、写读后感 6人 占14

C、圈圈点点,写批注 5人 占10%

D、随意地看看 11人 占24%

8、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

A、查字典 30人占65%

B、请教他人10人占21%

C、不管它,跳过去 6人占14%

9、如果你向父母提出购买一些课外阅读书刊,你觉得他们会承受的价格是多少?

A 、20元以下 14人 占31%

B 、20到50元 24人 占52%

C 、50到100元 3人 占 7%

D 、100元以上 5人 占10%

10、我一个学期大约读课外书

A 、2本 13人 占28%

B 、3本 7人 占15%

C 、4本 12人 占26%

D 、5本或以上 14人 占31%

11、在阅读中你感觉快乐吗?

A 、快乐 41人 占90%

B 、不快乐

C 、说不清 5人 占10%

12、如果在学校专门增设一门阅读课,你会接受吗?

A 、会 43人 占93%

B 、不会 3人 占 7%

13、你们老师每天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吗?

A 、每天都布置 14人 占31%

B 、有时布置 22人 占48%

C 、不布置 10人 占21%

14、写出一部或几部你知道的文学作品的名字,你读过它们妈?

15、在你读过的这些作品中,哪个人物让你难忘,请写出它们的名字。 四

四、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份。我们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相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阅读行为习惯尚需培养,选读物类单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阅读。开始由句、段到篇的阅读。这时的阅读习贯,仅限于兴趣,并且选读物类单一。随着学龄增加逐步全面阅读。因此,选择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从调查结果看却不容乐观。第1题:“喜欢阅读”的26人,占56 % ;第2题:“主动阅读”的39人,占85 %;第3题,读“童话故事”的7人,占15%,“科幻故事”的19人。而读“神话故事”的17人,占37 % ,占的比例较大。学生所选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单一,“科幻与神话”接近,各占一半。这对促进学生志向形成、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说明学生在选择图书上,还需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正确引导。我们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面。天文、地理、历史、科普、

文学等,都应有阅读。这样学生阅读面才能更广。

{二}、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还不够。

第4题:“你每天用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的”调查中,每天用一小时以上10人,占21%,每天40分钟14人,占31 %。每天30分钟19人,占41 %。每天15分钟3人,占7 %。没有用足够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小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

{三}、学生对科学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够

从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书籍来源于购买,34人,占74 % ,没有互相交流读书感受的习惯;阅读所带来的好处,虽“丰富自己知识”,26人,占56 %,“提高语文成绩”,7人,占15 % ,“打发时间”2人,5 % 。但“没感觉,说不清”,仍有11人。说明没有目的性;第7题中,“摘抄好词佳句”24人,占52 % ,虽占一点比例,但“写读书笔记”仅6人,占14 % 。“随意看”11人,占24 % 。说明阅读时很少有同学写读书笔记,依赖性大;第8题,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而不去查找资料等。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学生对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逐步增强

第9题调查中,家长对课外阅读给予了一定支持,并希望孩子通过课外阅读对孩子有所帮助;第10题看出,学生课外阅读量由年级逐步增加;第11题、12题分别是:“阅读快乐吗?”有41人感到快乐,占90 % 。接受开设课外阅读课的43人,占 93 %。这说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

{五}、让学生了解更多文学作品、历史人物等

从第14题、第15题看出,发现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知半解。很多同学写出《童话小说》、《故事会》等。部分同学对《神话故事》很感兴趣;在读过的作品中哪些人物难忘,只少数同学写出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文学巨人、名人等。部分同学写出

并不熟知的青春偶像人名等。

五、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家庭、社会、学校应积极宣传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树立阅读观,把阅读活动渗透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去。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让课外阅读深入人心。

2、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保证足量阅读。教师应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脱离题海战术。阅读精品,以读带写。养成自觉读书动笔的习惯,让学生自己读书、爱读书、扎实读书。

六、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1、开展校园阅读创建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尽请读书。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0.42 文献标识码:A

1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的英语要求及考量依据

在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是否要求人才具备英语水平这个问题上,有19.6%的调查对象持肯定态度,认为英语水平是公司人才的一项必备技能;有21.6%的说不一定,但英语水平是公司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有38.2%的人说要看具体岗位而定;还有20.6%的表示公司对人才没有英语水平要求。

对于考量人才英语水平的主要依据,44.1%的用人单位是根据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如四级、六级考试等),2.9%的是根据其它英语水平证书(如剑桥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等),35.4%的认为主要是根据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还有17.6%的用人单位看重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岗位

对于哪些岗位对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这个问题,选择的面比较广,也比较散,具体见表1。

3对国际交流能力的期望

对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有什么期望”这个问题,29.4%的调查对象选择能参与一般的生活接待交流,14.7%的人选择能基本胜任相关专业的口头翻译,5.9%的人员选择能基本胜任相关专业的笔头翻译,一半人员(50%)选择能基本胜任相关专业知识的口、笔头翻译。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开设ESP课程的十分重要,用人单位都很重视跟专业相关的英语水平,而且很看重专业英语的口译能力。

4学校人才能力培养的重心

对于这个问题,29.4%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人才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和知识,超过一半(61.8%)的人认为是综合能力,有2.9%的认为是行业经验,有5.9%的认为是国际交流能力。从大半调查对象认可的综合能力可以看出,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各方面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4.1最重要的英语技能

在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人才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英语技能是什么?有8.8%的人员选择听,55.9%的人员选择说,17.6%的人员选择读,8.8%的人员选择写,8.9%的人员选择译。从这个选择看,超过一半的人员更重视说的技能,然而正好这项技能又是在校学生中较欠缺的技能,很多学生往往就是不能开口说,学成了哑巴英语。

4.2“阅读”技能的重心

在“人才应该具备的英语‘阅读’技能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选择比较多的是能够看懂和编写英语合同或协议。当然, 这跟用人单位的具体工作性质和工作类型有很大的关系,但其它选项占的比例也不小,说明用人单位的要求比较广泛,但可以看出英语的阅读能力被视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4.3“听说”技能的重心

在“人才应该具备的英语听说技能最重要的是什么”的问题上,近一半的人员选择日常沟通和交流,业务洽谈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体现出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重大作用,那就是用于专业沟通和交流。

4.4“写作”技能的重心

在“人才应该具备的英语写作技能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近一半的人员选的是合同或协议,这表明ESP的应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所期盼的。

4.5“翻译”技能的重心

在“人才应该具备的英语‘翻译’技能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选择没有太集中,各个用人单位对专业英语翻译的需求大大超出日常英语翻译。进一步说明在大学课堂里原来的EGP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迫切需要学生具有ESP的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新进人员的英语语言能力存在的不足

篇11

[中图分类号]O2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55-04

一、前言

检验抽样调查效果的好坏,可以用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来衡量,可靠性和有效性分别用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进行测量。

可靠性是指调查问卷的可信程度,反映调查结果的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和稳定性。可靠性在统计分析中也称信度,可用信度系数去衡量,调查的信度系数越高越理想(取值范围在0-1之间)。按通常的社会科学统计对最小信度系数的要求是不低于0.7,但其实在理论界还没有真正达成一致,在被调查对象是跨文化跨地域差异比较明显时,信度系数不低于0.5,其统计分析结果还是可信的。

有效性是指调查问卷能够准确测出所需调查的问题的程度。有效性通常可用效度系数来表达,调查结果与要调查的问题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系数越高;反之,则效度系数越低。在具体操作中,可用因子分析来检验,因子分析的主要功能是从量表全部变量(题项)中提取一些公因子,各公因子分别与某一群特定变量高度关联,这些公因子即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结构。通过因子分析可以考察问卷是否能够测量出研究者设计问卷时假设的某种结构。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用于评价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有累积方差贡献率、共同度和因子负荷。累积方差贡献率反映公因子对量表或问卷的累积有效程度,共同度反映由公因子解释原变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负荷反映原变量与某个公因子的相关程度。因子分析结果中的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越高,说明问卷的题项越能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即问卷的效度越高。

目前,这两种检验大多数用于问卷调查的事后检验,以说明某次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吴琼(2011)等人利用因子分析来修改效度系数不是很理想的调查问卷,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抽取公因子,逐步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的题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试时要设计大量题项,逐步删除导致的效率降低,而且初试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采集回来的数据还不一定有效,引起资源浪费。李靖(2010)等人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找出每个题项得分均值间无显著差异的题项进行剔除,然后再进行信度检验,其实他们也遇到吴琼等人的缺陷问题,况且还不一定能提高问卷的信度系数。更重要的是信度系数提高了,却不一定能提高问卷的效度系数。因为效度高信度肯定高,但信度高效度未必也高。在题项数目不变的情况下,题项得分的方差越大则信度系数越低,而题项得分的方差越大往往对因子分析中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也越高。本文试图通过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来定量地查找引起问卷信效度偏低的题项,并且根据所要调查的问题明确该题项要修改的方向,以提高问卷的信效度系数。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采集

本次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是一份社会公众安全感测评的问卷,包括四大类25个题项:第一类为被测评人情况共5个题项,以整数(1、2、3、4、5)作为分类数值;第二类为被测评人公众安全感测评共9个题项,按满意程度从不安全、不太安全、基本安全、比较安全、安全分别以0、0.25、0.5、0.75、1记分,分数越高表明测评人对公众安全感的认同越高;第三类是被测评人对公安部门工作满意的测评,共9个题项,记分方法同上,分数越高表明测评人对公安部门工作的支持度越高;第四类为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因素测试题共2个题项,该类题项是被测评人选择了“不太安全”或“不安全”选项时才需要回答的题项,共14个因素(可多选)。研究中以被测评人的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和居住结构)为控制变量。现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133份,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和分析。

对第二类为被测评人公众安全感测题和第三类是被测评人对公安部门工作满意的测评题进行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KMOandBartlett’sTest

其中KMO值=0.838,说明题项变量数据有较高的信息重复性,即题项变量存在显著性相关。球形Bartlett检验的P值=0.000

(二)效度检验时的变量分析

对第二类被测评人公众安全感测评题的2-9题共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题项1是安全感的直接测评,用于作因变量)。其公因子方差中,题项7的共性方差最小(见表4-1),说明题项7对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该题项需要修改纠正。

表4-1Communalities

表4-2总方差分解

本次调查中,对被测评人公众安全感测评共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发现提取的三个公因子可以解释总信息的56.5%,其余6个因子占43.5%,结果见表4-2。其中,第一公因子反映因素是:交通、打架斗殴和抢包等治安问题(题项9、8和6),第二公因子反映因素是:财产安全的问题(题项4、5),第三公因子反映因素是:外出心态的问题(题项2、3),结果见表4-3。

说明8项公众安全感测评题的有效性良好,用于测评,其数据是有效的。但题项7对测评效果贡献最低。

表4-3因子载荷阵

题项7是“年内本人及家庭成员有无受到盗抢骗和人身伤害等不法侵犯”的选择题,由表4-3可以看出题项7与各公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最低,与第一公因子稍高,而第一公因子反映的是治安问题,可依据治安问题的调查目标予以修改。

(三)信度检验时的变量分析

表4-4是信度检验的结果,信度系数α=0.556,说明题项2-9的调查数据是可信的。

表4-4Reliability Statistics

表4-5Item Statistics

表4-5是项目统计表,显示题项7的标准差最小,根据信度系数的定义,标准差越小,信度系数就越高,说明题项7是提高问卷信度系数最重要的题项变量。但由表4-6显示的各题项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题项7与题项2、3、4、5这4个题项的相关系数是最低的,与题项6、8、9的相关系数稍高但不显著。按目前文献的做法应该删除该题项,但删除它势必造成信度系数的降低。因此,删除题项的方法不是最佳选择,修改该题才能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达到理想的分值。

表4-6Inter-Item Correlation Matrix

综合2.2和2.3的讨论,发现:题项7与题项6、8、9重复度较高且相关性稍强,应该朝着体现第一公因子的含义进行修改,如修改为询问除交通、打架斗殴和抢包之外的其他治安问题,或者修改为公因子中未能较好体现我们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如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与社会安全感的关系等问题,以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用上述方法可对其他题项进行同样的分析,以便修改。

三、结论

在设计和编制调查问卷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删除某些题项,以达到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系数,是目前的通用做法。但这种做法往往需要设计更多的题项,以供选择。在初试时,会因为题项过多导致调查数据的不准确性,况且进行初试也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会造成资源浪费,这不是修订问卷的最佳方法。通过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可以定量地描述:哪些题项的信效度系数偏低?偏低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如何修订可以体现问卷所要回答的问题?然后进行修订,能提高调查问卷的修订质量,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篇12

双语教学作为我国本科教学大力推行的改革方向,是培养复合型、个性化、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必然趋势。从双语教学的目的来看,双语教学既不是中文教学,也不是语言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运用语言技巧来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改革,使学生和教师真正受益最大化,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试图了解学生的主要教学期望,希望能从中找到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进一步完善钱江学院的双语教学。

一、调查问卷的具体情况

为了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期望和建议,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向学生分发问卷调查表136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97%。问卷调查表共设计28道题目,前27道是选择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涉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双语课程、授课教师、教材、教学效果的预期等;最后一道题为开放题,请同学们对双语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

从问卷调查表统计结果中来看,被调查的学生英语基础都比较好,有84.09%的学生通过了专四、大六及相当水平的英语测试。我们认为,在语言或专业能力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双语教学可能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地吃力。所以,开展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如果忽视这一点,强制要求不具备条件的学生个体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则会大大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在较好的语言基础上,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数达到85.61%。

关于授课教师,52.27%的学生认为外籍华人或者有留学背景的中国老师更能胜任双语教学。与外教相比,这些教师兼具国内外信息资源优势,熟悉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英文理解能力,交流起来更容易。同时,希望外语好且专业能力较强的本土老师进行授课的学生比例也达到了38.64%,这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只有9.09%的学生希望由外教来进行双语教学。我们认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教师,要想成功地进行双语教学,他们必须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和媒介,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及教学过程等提出具体的规划。

二、双语教学的不同模式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展的主要双语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四种:

1.滴注式双语教学。即把双语课程中的专业英语视作一门专业必修科目,保证每天或每周的固定学习时间。即通过日复一日的“滴注”,渐渐掌握专业英语。目前各高校在国际贸易等专业开设的商务英语就属于这一类。

2.淹没式双语教学。即教师全部用英语授课,汉语不属于教学语言。这种教学方法强制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英语语言,对培养西方思维、掌握课堂内容等方面大有裨益,但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及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

3.过渡式双语教学。即一开始对学生进行部分或全部采用汉语进行教学,等学生渐渐熟悉了专业词汇之后,再使用英语教学,其最终目的仍然是淹没式教学。

4.保留式双语教学。即学生刚进入高校时采用汉语教学,以后逐步在部分学科使用英语,部分学科仍然使用汉语。

在实际教学中,滴注式双语教学被视作普通课程,收效甚微;淹没式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水平都有较高要求,真正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也不是很多;过渡式和保留式双语教学比较符合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目前,过渡式和保留式是较理想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中西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的融合和互补,也能大大促进教师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从本次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才能从主观意识上真正喜欢双语教学,否则一味地“填鸭”,只会导致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感。另一方面,如何保持英语语言教学的连续性,是保证学生英语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我们应该继续利用已有的语言优势资源,为学生创造多方面的条件。

影响我校双语教学的另一个瓶颈是师资队伍问题。为了搞好双语教学改革建设,必须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队伍。当前师资培养工作必须先行,师资队伍建设必然要经历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不断完善过程。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选拔一批有过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双语教学骨干队伍。对英语基础比较好,又有教学和专业知识经验的教师通过英语强化培训。

总之,从这次对钱江学院的双语教学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清楚地认识了我院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了解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具体期望。在实际的双语教改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要进一步地了解和确认,进行客观的科学解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真正地改善双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80-01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3年3月至4月,对我院631名学生就高职学院学生学习情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其中收回问卷628份。我们的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和开放题的形式。在开放题问题填写中有的同学没有填写答案,不过这不影响我们的调查结果。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生源地、家庭情况调查

对“生源所在地”的调查,总共有627人作答,542人来自农村,所占比例为86%,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是否家庭困难”的调查,共有628人作答,251人是特困生,328人是一般困难学生,只有49人是非特困生,非特困生占所有学生的8%。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学院学生大多数经济都比较困难。

(二)课程学习方面调查

对“你目前的学习成绩”,总共有628人作答,选择“上等”的占11%,“中等偏上”的占26%,“中等”占39%,“中等偏下”占20%,“下等”占4%。对“你对自己在学习上的评价”,共有628人作答,选择“尽力,还能更好”的占65%,“勉强及格”占20%,“我已尽了最大努力”占9%,无可救药占6%。对“你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的调查,共有628人作答,“注意力集中,从始至终都能听讲”的占26%,“开始注意力还能集中,后来就不行了”的占65%,“始终不能集中注意力”占3%,“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力,后来才能集中注意力”占6%。对“你会花多长的时间去准备期末考试”的调查,共有628人作答,选择“不准备,临场发挥”的占6%,“考前几天”占30%,“考前两三个礼拜”的占39%,考前一个月的占25%。“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学习”的调查,共有627人作答,选择“只要感兴趣就能学好”的占32%,“认真听讲、复习、练习就能学好”的占39%,“对学习淡漠,没有要求”的占6%,“对学习的兴趣受情绪影响时好时坏”的占20%,“对学习过分焦虑,感觉是一件苦差事”的占3%。对“你大多数作业的完成情况”的调查,共有626人作答,选择“独立完成”的占39%,“偶尔抄袭”的占53%,“经常抄袭”的占7%,“常常不完成”的占1%。对“有人说大学平常不努力学习完全可以,只要考前复习一下就行,你的态度是”的调查,共有628人作答,选择“不行,平时有扎实的基础才会取得好成绩”的占50%,“可以,考前突击一样高”的占16%,“不行,学习不只为了考试”的占27%,“可以,反正课也不重要,及格就行”的占7%。对“您平均每天课余时间自学的时间”的调查,总共有625人作答,选择“4小时以上”的占7%,“2―3小时”的占26%,“1―2小时”的占40%,“1小时以内”的占27%。

(三)对所学专业认识的调查情况

对“您对所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是否满意?”的调查,共有628人作答,选择“满意”的有357人, “无所谓”的有103人,“不满意”的168人。对“自认为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是哪种程度”的调查,共有625人作答,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占11%,“感兴趣”的占42%,“一般”的占37%,“不感兴趣”的占10%。

(四)对未来发展方面的调查情况

对“你对大学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总共有628人作答,选择“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的占42%,“为了获得文凭”的占8%,“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的占49%,“没想过”的占1%。对“你对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态度”的调查,总共有627人作答,选择“十分憧憬”的占23%,“有信心”的占32%,“感到忧虑”的占44%,“没有考虑或无所谓”的占1%。

二、开放性问题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两个开放性问题,第一问题是“若学习有倦怠心理,其原因是?”同学们的答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课程多,对文科生而言难度比较大,听不懂上课内容,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二是学习目标不明确,觉得在大学只要不挂科就行,没有认识到当前学习与今后就业之间的关系;三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因为大家都不学,觉得学了没用,所以自己也不学。第二个开放性问题是“你认为如何提高我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的答案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多办些与学习有关的课余活动,如:开设读书日、开设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各种知识竞赛等;二是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训实习机会,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同时,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认识到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性;三是开展就业知识讲座,让学生明白自己学的内容,毕业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现在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不让学生盲目乐观,觉得自己进了高职就一定会有好工作或反正是高职学不学都一样的悲观情绪产生;四是学校的环境应该改善,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比较缺乏;五是学校的管理应该改善,一部分同学认为高职院校不应该按照高中的模式来管理,高中式的管理使他们在大学丧失了应该得到的锻炼。

三、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量表主要是从生源地、家庭情况,课程学习方面、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四个维度进行调查的,调查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情况影响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按理说这样的学生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的不易,更能体会到父母生活的艰辛。但是因为从农村到城市的差距,却往往更加让他们觉得惶恐和无所适从,他们想融入这个圈子,但又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中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影响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从调查问卷来看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的兴趣受情绪的影响时好时坏,在课堂上听课时刚开始注意力尚能集中,后来就不行了;而对作业的态度又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存在着抄袭行为;对待考试就只是在考前几天准备一下;有40%的学生平均每天自学时间都是在1―2小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模糊的,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在高职学生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高职学生本来在高中阶段,基础就不是很好,再加上我们是一个工科院校,我们所开设的课程对文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师的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老师的个人魅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老师的个人魅力来源于学识、方法、能力、品德及自身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在老师布置任务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老师应该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待自己理清思路后老师再进行讲解或是自己想不明白时,老师再给出一定的提示,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很多同学都认为,有魅力的教师能够增加自己的学习动力。

(四)学校的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各方面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图书馆还在建设之中,现在图书室的图书资源还不是很充分,还有很多教学设施正在规划建设之中,所以绿化面积不是很充分,实训楼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还有一些设施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五)活动内容丰富化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