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的最基本途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篇1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篇2

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篇3

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要求,如何实现学校高效务实的管理,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是当前学校管理,尤其是德育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

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置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过重课业负担之下,过分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出现了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空白,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自私狭隘,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自强自主精神等等问题。科技兴国,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知识科学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知识方面的素质再高也弥补不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失衡。道德素质堪忧的一代怎能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迎接跨世纪的挑战?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奠基工程,现在不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德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在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入手,针对其特点和实际,着力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友爱同学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康的心理素养等基本品质;到高中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普遍的、全面的提高,社会风气才能根本好转,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可见,德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塑造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未来人才的许多品质要求,如诚实守纪、独立自强等都必须由德育来完成,参与竞争的意志、毅力、胆识等人格化素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途径来实现。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必须抓住德育这个“重中之重”。

二、突出德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缺一不可。由于德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对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多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学习目的明则动力足,非智力因素强则自觉性强。

当然,就德育抓德育容易空对空,无实效。只有把德育工作同提高教学水平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德育才能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才会无往而不胜。否则,德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线。

德育只有紧紧把握装两全”的办学方向,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而使“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真正效益,才能把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学校办学思路和学校改革的运作机制。

三、落实德育“重中之重”地位的方法

1.正确的舆论和政策导向。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通过广泛宣传,应该让人们正视现状:升学率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于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努力,而主要取决于高一层次学校对招生的需求,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条件。目前,是要加大改革力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同时,用目标管理校正和规划办学思路,且细致到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加特长的原则有机地体现到升学考试之中,利用升学指挥棒把学校导向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把学生引向全面发展,发挥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2.科学的督导评估保驾护航。

(1)建立起有效可行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衡量教育质量,应以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状况和水平为标准,不能只看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并且有意识地增加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大“两全”项目的权重,凡是有可能加剧“片追”的指标则一律不设。

篇4

各校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等。德育工作表面上摆在首位,实际上只停留在文件、制度上罢了,并没有实质内容,学校则把工作重点首先放在了“智育”上。

2. 德育工作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许多具体的德育过程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教育者胸中无数,不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小学、中学行为规范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二者有什么区别,教育者都不清楚。没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其教育必定流于形式,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

3. 德育手段形式化、单一化

学校德育工作通常大都局限在口头的说教上;局限在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局限在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上;局限在对学生不良行为和不良意识的处罚上,甚至有人把实行的“德育工作”当成提高学生成绩的手段。也有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例如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位学生的各项表现得分相加后再排等级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就完事大吉。至于学生在此“加减分”之后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大部分教师却考虑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学校德育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就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他们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虽作了符合规则的行为,但却导致了言行疏离等双重人格的形成。

4. 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严重缺失

学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公德,忽视私德,即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教育,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心理辅导。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 加强对校长的培训,树立“德育为先”意识

“一间好的学校,必有一个好的校长”。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要解决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重新树立“德育为先”意识。并以德育基本任务为指导纲要,结合实际确立具体目标,制订实施措施,贯穿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

2. 全员动员,人人参与;优化教学,渗透德育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事情,而是校园内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分内事。而教学又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各科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因此,结合各学科特点,每个教师应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3. 把“教之以事,辅之以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口头的说教、行为的约束、粗暴的批评、有损自尊心的讥讽、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等德育手段,既简单粗暴,又极让学生反感,根本无法起到教育作用,更别说育人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各种道理只是机械地记忆下来,并不能深刻理解,也无法很好地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德育工作中,应“教之以事,辅之以理”,以学生亲身经历的事、身边发生的事来教育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有心灵的触动,再适当讲些道理,从而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

篇5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篇6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当今部分大学生心灵脆弱、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倾向越来越突出,甚至做出了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面临的困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極为显著,然而当前高校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1.思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个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和教师构成,其专业学识和文化素养在高校德育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高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但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由于高校辅导员缺乏思政专业知识,其德育理论及文化底蕴不足,因而很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途径有待拓展

高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目前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缺少了解,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外化途径上遇到了阻碍。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

三、高校德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德育工作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是真正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的职责,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在高校德育中真正发挥应有的德育作用。因此,高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丰富的文化积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

2.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课程教学是高校的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当下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滞后于时展,德育内容缺乏说服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高校课程的设置,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列入教学大纲,作为学生的必选课程,以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另外,还可以在课外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课程为载体,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篇7

中图分类号:G41

前言

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必须根据德育的原则,选取有效的途径和采取恰当的方法。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条。德育方法是为德育目的和德育内容服务的,是实施德育的方式和手段。物理教学实行的德育方法主要在德育渗透、德育熏陶和品德的评价。

一、通过讲授物理知识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关键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弄清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教会学生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研究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对立统一”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培养辨证思维方式。

1、弄清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

讲楞次定律时,在分析大量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归纳为两对因果关系:①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②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又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前者“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就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后者“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原因。这是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这两对因果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揭示出正是“果”对“因”的反作用反映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这就是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物理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有着复杂多变的形式,如“同因异果”关系,给定电源的闭合电路,当改变外电阻时会引起电流和外电压的变化,就是这种关系。又如“原因和结果相互转换”的关系,电磁波的形成就是电场和磁场的对立斗争,相互转化的结果。

2、用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

①讲牛顿第二定律时概括地指出揭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外力促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惯性(m)又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改变,这一对矛盾统一于F=ma的关系中。

②光照射在媒质表面上,一般是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当光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量变),折射光减弱反射光增强,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临界值)时,发生质的飞跃,折射现象消失了,产生全反射现象,而临界角就是质变点。

3、在解题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在科学研究和物理教学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要把复杂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简化或理想化,建立物理模型是这种方法的集中表现。在习题教学中,也需要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确定其物理模型,然后根据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解答问题。

4、在物理实验中实施德育

观察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物理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认识客观的物理规律,实验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实验过程要求要遵守纪律,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数据,爱护公物,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德是十分有益的。

做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要求学生三次实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差别不大(且电流均在1安培以下为宜)测出电阻率后,教师指导学生提高电压,增大电流再进行实验,会发现电阻、电阻率明显增大,这个现象如何解释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学生讨论后,教师因势利导进行归纳:导体决定于电阻率(内因),但温度、长度等外界条件(外因)可通过内因,促成导体电阻的变化,进而指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量变)而减小,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电阻突然趋于零(质变);这就是超导现象,关于超导现象,关于超导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目前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熏陶

课外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它与课堂教学目的基本一致的,但有自己的特点,课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愿参加。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学生自由度较大,适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讲座、竞赛。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如无线小组,摄影小组等,还可以是个人活动,如观察实验,小制作,写小论文等。

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情景和起示范作用,以进行德育熏陶。如参观科技馆就是开展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力、热、声、光、电科普展品大部分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开阔了眼界,扩宽了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小组也是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制作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作电蚊拍等,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要把工件制作成功,必须按科学道理办事,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可见,兴趣小组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通过教学德育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予以恰当的褒贬

篇8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德育任务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我们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如同其他各育,需遵循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其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热爱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并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这几点对完成幼儿园德育任务尤为重要。

由于幼儿德育具有时年性特征,(即幼儿时期所应具有的道德要求)并由此构成了幼儿德育的基本特点。因此,必须依据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德育手段,才能使幼儿园德育任务得以实现。

一、德育具有直观形象性

幼儿思维发展规律(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决定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基本上处于一种直观感知阶段,因此,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也必须以直观形象为基本特征。

1.德育内容不能超出幼儿直观认识的范围

避免抽象、教条、成人化,而应当在幼儿能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即,德育内容应是幼儿熟悉的人和事。比如: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精神,从幼儿生活的小事选取;帮助小班的小朋友系鞋带,帮助老奶奶提篮子等,而用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如:雨夜送大嫂,假日在工地劳动等来进行教育则离幼儿生活太远,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2.德育进行过程应让幼儿进入角色

只有身临其境,幼儿才能体验所扮角色的心理、情感、体力等方面的体验,所以说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德育的良好手段,在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中也可发扬一点奥林匹克精神,重在让幼儿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身体验,从而矫正过失,产生良好品德。

3.直观形象的多次重复

行为值得肯定,就会再生,对幼儿更是如此。在幼儿身上发现好的行为和品行,必须及时肯定,这样幼儿记忆清晰,多次重复到了正强化效应,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幼儿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而逐步在幼儿身上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所以我们强调幼儿园德育的一贯连续性,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二、幼儿德育进程具有非程序性

一般情况下,道德教育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对于成人,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对于幼儿,整个德育进程具有非程序性或称为具有多向开端性。幼儿园的德育强调养成教育,渗透教育,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品德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好行为、好品德都需要对幼儿讲明了道理才让他付之行动的。

三、幼儿德育以情感体验为主

幼儿的情感纯正,他们本能地与真善美的事物共鸣,他们对于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勇敢、真诚、善良、奉献、助人等,在感情上本能地相通。他们对好的感情的体验和对坏现象的厌恶都比成人来的直观和强烈,所以“动之以情”是幼儿德育最有效的途径。

当代科学研究发现,情感发展是幼儿的主要需要,情感的发展大大领先于认知方面的发展,情感教育同认知教育规律不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是一种内心体验的萌生,外部的因素可以影响内心情感,这时需要教师创造各种外部情感条件,做一定的启发和诱导,使幼儿形成正确、健康、合理的情感,即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克制消极情感。

幼儿德育既要从幼儿情感入手,充分利用幼儿纯真的情感,产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又要培养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有助于良好品行形成的健康情感,比如:爱心、自尊、耻辱感、同情心等。

四、幼儿德育应以能力要素培养为基础

幼儿要形成某些优良的道德品质,必须具备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如: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独立能力、行为能力、交往能力、情感能力等,如果幼儿不具备这些基本能力,就无法达到道德行为。传统德育出现种种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幼儿道德要素形成的基础作用,而急于良好品德的最终形成。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容易使幼儿形成双重人格,即在相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面前产生不同的道德要求。这便使我们幼儿园德育事倍功半,甚至是无效、徒劳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的《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4、5期,《经验交流》栏目

篇9

1.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堪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学生对个人发展持急功近利的态度,关注眼前利益,对职业责任很少考虑。在择业观方面,他们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对劳动付出缺少思考;在敬业精神方面,他们功利色彩意识浓厚,风险意识薄弱。他们有成就事业的愿望,缺乏实干的精神,往往把眼下的单位当“跳板”,待遇好就呆着,待遇不好就跳槽,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职业道德教育知识化,缺乏对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只是要求学生能牢记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准则,而很少考虑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养成的负面影响,忽视了社会实践,致使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时无所适从,或明知道一些现象是错误的,但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可以放弃自身的道德追求,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公民作为基本目标,确立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

1.途径

通过课堂、影视、在企业实习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现象,从实践中学习、思考、领悟,亲身体验、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验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这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使学生形成社会所期待的职业道德品质。

2.内容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知耻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羞耻感、知耻心是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追求道德的高标准,首先必须达到道德的低标准。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整个内容,以“八荣八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让学生懂得什么为耻、什么为荣,约束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羞耻之心不可无,耻辱之事不可为”。

(2)加强“劳动光荣”的教育。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光荣的劳动者,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促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3)开展“稳定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发展的历史与前景、专业的性质与特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职业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珍惜和热爱职业,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4)进行择业观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选择职业不仅要看到目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更要看到今后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明白,不论自己的职业如何,只要勤奋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5)进行职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把握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树立“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荣辱观。

(6)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它反映社会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以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成为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尽管每个人的岗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负责。

篇10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以下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不应像政治教育那样明确和直接,而应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潜移默化地达到渗透德育的效果。首先,应当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言传身教,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正确思想感情的熏陶。比如,八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成幻灯片,使图像、音乐、朗诵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作者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在诗中展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美好情感,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热情,教师要抓住契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再次,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对文字蕴涵较深的细微之处做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唤起学生自身潜在的情感,使之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德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遵循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相比小学时期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语文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一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导向性、益智性、实践性、趣味性,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语文教学中要讲究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结果从德育过程中产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学生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提供机会和条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把语文课本中的德育因素转化成学生个人的情感品质和行为习惯,使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产生应有的实效性。

篇11

事实上,对于美育的德育功能的探讨,已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在这方面已有过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诸多的结论,如美育具有辅德功能,能陶情冶性、令人高尚,是德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等等。遗憾的是:往往只是在谈到美育时,人们才想起美育的德育功能,而在谈到德育时,我们又很容易忘记美育也具有德育功能。在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我们是从美育的角度去谈美育具有德育功能,而不从德育的角度去谈美育的德育功能,美育的独立地位就很难得到保证,以致它只能被看成是德育的附庸而受到轻视,这样,美育的德育功能也就无从实现了。我们认为:孤立地谈德育,孤立地谈美育的德育功能,而不考虑德育与美育二者的关系,德育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美育的德育功能也难以实现。为此,笔者提出“德美并重”的观点,并认为这将是一条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

篇12

学校应建立总德育目标――年级德育目标――班级德育目标――个人德育目标的整体框架,加强从学生主体出发的班级和个人目标的制定。

首先,有效转变教师德育观念。大德育观是符合《意见》精神的新道德教育观,转变教师德育教育观念,提升德育渗透意识,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德育,提升素质为核心的大德育观。

其次,有效引领学校教学中的育人目标。学科学习中:以全面的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知识底蕴;教育活动中:以多元的教学活动发展优异的个性特长;课堂教学中:渗透适应各学科教学的道德要求,塑造“自强不息的坚毅意志,自主自理的学习能力,自创自立的创造精神”的“三自”人格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知识+特长+人格”的育人目标。

再次,有效引导课堂德育目标。以往课堂渗透德育或可有可无,或各自不同,随意性较大,缺乏目标指引。大德育观的确立,引领教师依据本学科特点,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去,可知可感,有血有肉。

二、具体践行德育实践体系,提升课堂德育实效

学科课程既是知识技能也是道德价值观,课堂教学即是知识的传授也是道德价值观的传递。课堂教学中,践行大德育观必须抓住备课、教学活动和反馈三个环节,提升德育实效。

1. 备课是实施寓德于教的基础。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求要把握学科知识与学习活动灵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迪。其次,要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悟出事物间的内部联系,促进自身思想的逐步提高,实现“课”与“德”的有机结合。

2. 教学活动是实施寓德于教的关键。

(1)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认真备课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善于利用学科固有的德育因素,有效设计课程与教学环节,使学科教学、训练与德育融为一体,不牵强附会。如语文、品德等学科,就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数学、科学等学科,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唯物辩证看待事物的科学精神都是学生道德修养中不可且少的。艺术、体育等学科,更能陶冶情操,激发孩子美化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2)课堂教学注重思想教育。

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强化针对性。因学生思想状况这个“材”而“施教”,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启发、提高。如每次单元质量检测,我们均抓住这一契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启发。引导孩子,反思拿到卷子的态度,你会骄傲吗?你会难过沮丧吗?你嫉妒吗?你有瞧不起他吗?我们抓住孩子的各种心态,用正确的心境去引导孩子。

(3)课堂常规培养道德行为。

首先,课堂中教师的榜样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表率,日久天长让孩子跟着模仿。让老师的身教一点一滴让学生形成习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其次,课堂中教育的及时、持续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表现,及时地、随机地、不断地对不良习惯和行为给予纠正,引导学生逐步克服。这种及时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可持续性的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其它德育活动无法做到的。

篇13

幼儿德育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品德上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在和周围大人、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习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幼儿教师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

1.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幼儿德育

日常生活对幼儿的德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幼儿在平日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直接参与社会经验的机会,所以,对幼儿的德育应该穿插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德育的内容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常规和制度之中,通过一些生活训练,让幼儿严格遵循生活中的秩序,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秩序、诚实、勇敢、关心他人、不怕困难等优秀的生活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洗手,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有秩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价值,发现生活中的教育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平日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

2.通过专门的德育活动实施幼儿德育

(1)在节日活动中进行德育

幼儿教师可以在不同的传统节日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参与一些活动,如在3月12号的植树节,组织幼儿给小树浇水或让幼儿自己动手种小树苗,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树木、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在三八妇女节的活动中,教育幼儿要爱奶奶、爱妈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在教师节的时候可以教育幼儿尊重教师;国庆节的时候教育幼儿要岚祖国妈妈等。通过各种节日活动中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

(2)组织幼儿春游参观

幼儿教师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组织幼儿春游,参观名胜古迹,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感受祖国的雄伟壮观,在幼儿亲身经历和实践中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3)在组织领域活动中实施德育

领域教学是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渠道,语言活动往往都是丰富的、吸引幼儿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活动,专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如给幼儿讲《三只蝴蝶》的故事,告诉幼儿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小朋友明白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要爱妈妈;《三只小猪》的故事,告诉幼儿要勤劳勇敢,不能懒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小朋友明白要学会谦让有爱;音乐活动《国旗红红的》让小朋友明白了要爱祖国、爱国旗等。这些都是领域活动中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

3.运用游戏培养幼儿优秀的道德行为

在幼儿园中,游戏是主要的学习活动,也是幼儿获得一些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而且,孩子都是特别喜欢参与游戏的,所以幼儿教师利用游戏进行道德教育是特别容易被幼儿接受的。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主动地去扮演一些社会角色,体验社会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发展幼儿德育需注意的问题

1.尊重幼儿

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最基本的是要先学会尊重幼儿,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和热爱,是幼儿接受德育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幼儿,了解、关心、体贴幼儿,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较好的环境。如果教师随意责骂、体罚幼儿,就会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不仅危害幼儿目前的个性发展,而且对其长远健康人格的发展会有很消极的影响。

2.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

比如,在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时,可以先从培养幼儿身边的人和事物入手,由近到远,逐渐扩大范围。可以从对爸爸妈妈、家庭成员、老师小伙伴的爱,引导到对家乡、生活的爱,然后对祖国的爱才会形成。

3.直观形象,切忌说教、空谈

由于幼儿形象思维有限,幼儿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必须要形象、具体,才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例如,通过给孩子讲拔萝卜的故事让幼儿知道团结友爱,就比教师直接讲道理要有用得多。如幼儿打扫卫生时,教师表扬幼儿“你们真是热爱劳动呀”就会显得比较抽象,孩子也可能不太理解,如果教师说“你们把桌子擦得真干净,这样小朋友就不会弄脏衣服了”,这样就会比较生动具体,幼儿就会清楚地知道教师是在表扬我桌子擦得干净,增加幼儿自信心,从而使幼儿热爱劳动。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和专门的德育活动来开展德育,也可以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