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药品行业分析

药品行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药品行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药品行业分析

篇1

总的来说,医药产业将以良好的势头保持稳定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名中,医药行业排名第二,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名中,医药行业排名到了第八位,短短一年间导致医药产业排名落后六位的直接的原因不是药品市场在下降,而是保健品市场的急剧萎缩。保健品市场从500亿回落到200亿,只不过是两三年间的事,令人深刻反省。据3T团队认为,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利润较往年下降了一半。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高速持续增长,整体良好的宏观环境给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这给中国的医药保健品行业快速发展留下了至少还有5年的发展空间。我国居民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保健意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药品的增长速度为每年12%,随着OTC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消费者“小病到药店,大病到医院”的观念会不断的加强,药品仍处在强劲增长之中。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孕育了巨大的医药保健品市场。

3T团队认为,目前市场中高赢利产品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种类:

1、 癌症产品

实际上,癌症市场看似偏门,不被人注意,其实真正是个惊天富矿。中华灵芝宝的一个疗程就是8000元,卖给1000个病人就是800万,而成本是多少业内人都应该知道。当前我国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现有癌症患者450万人以上,现年新诊癌症患者数约180万人,而且肿瘤患者的数量每年呈较大幅度递增的趋势。癌症治疗涉及人的生死问题,需求自然强烈,市场容量巨大。

癌症产品高价,符合“抗癌特效药”的形象定位,符合癌症患者与其亲人家属的心理属性与价值取向:

1)“希望安慰,希望奇迹产生”的心理,恐惧、悲伤、失望、迷惑、不甘心却又孤独无助,是每一个有癌症病人的家庭都要经历的。

2)“内疚、负罪”的心理,这在患者的家属中表现得尤其充分。亲人得了癌症,有多少人还会吝惜金钱的付出?在这时,告诉你有一支特效药,可以延长你亲人的生命,至少可以减轻他的痛苦,只要有条件,有多少人又会拒绝?因为拒绝的机会成本实在太大了!很可能就是癌症病人家属一生的内疚与复罪感,这里的机会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支药的代价。

2、 增高类产品

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13岁至25岁的青少年所占比例为27.44%,约为3.5亿。中国南方人平均身高普遍低于中国人平均身高。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透露: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和辽宁等北方地区的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71米以上,而云南、广西、贵州、海南等南方地区成年男性的相应值在1.68米。如果假设3.5亿的青少年有10%需要进行增高,那么购买人群将是3500万。假设产品的价格定为400元/疗程,三个疗程见效,每人消费1200元,预测整个市场容量为420亿。 虽然这个数字只是一种理论值,但市场需求量之大还是令人咋舌不已。目前,中国增高保健品市场销售额已经在3亿元左右。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增高类产品(增高保健品、增高鞋、增高器械等)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增高保健品行业也逐步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并已发展成一个利润较为可观的行业。在我国,生产增高产品的厂家大大小小上千家,但在这么多厂家中,并非所有产品都能从中赚取可观的利润。自增高鞋在几年前成功上市以来,曾风靡一时,遗憾的是由于产品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显著效果,增高鞋在风光过几年后就走向衰落。随后众多增高保健品品牌迅速跟进并演绎着市场风云,在市场上热热闹闹延续至今。

一般说来,卫生部的批文上功能为“促进生长发育”,卫生部批准的22项功能中并未涉及到“增高”概念,要做增高,只有打擦边球,这是一个尚未培育成熟的市场,也是中国保健品所剩不多的一块“肥肉”。增高保健品向来是天价,三四百一个疗程正常,五百多也有,正是如此高的利润引得各路厂商奋不顾身杀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增高保健品的功效将会越来越显著,形成市场规模效应。

3、糖尿病产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达1.3亿,我国已超过4000万人。20世纪80年代,我国糠尿病发病率不足0.7%,现在上升到3.5%,增长5倍。21世纪,Ⅱ型糖尿病将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突破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将接近1亿。由于糖尿病具有难以治愈,需要长期治疗的特点,调节血糖类保健品将会方兴未艾。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有不少保健品杀入糖尿病市场,到2000年左右,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众多厂家前赴后继的努力下,调节血糖保健品终于初步规模,从市场反馈看,广州、上海等地一些糖尿病类保健品已经崭露头角、表现不凡,种种迹象表明,调节血糖保健品市场已经进入收获期。

一个好的概念是建立在产品的成分功效及患者的心理上的,并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尽最大程度地防止后者跟进。要不概念推广难、防守难,生命周期必然很短,难以做大。

很多企业在糖尿病市场历经十年,前仆后继的工作,终于完成了市场教育工作,随着市场人口不断扩大、患者发病年龄的不断下移、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糖尿病市场已经进入井喷阶段。众多品牌群雄并起的局面将马上成为现实,而二三个品牌瓜分天下的局面,将在今后两到三年内形成。

毫无疑问,调节血糖产品已经成为市场新热点,新品牌如何从众多竞品中间突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需要产品在功能、概念、述求、疗效、策划等诸多方面,全面整合优势,方能取得良好表现。

4、 脑血管类产品

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表明,在我国,心脑血管病在人口死亡中平均约占40%,总死亡人数每年在200万以上,在人口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另有数据也表明,中国现有高血脂患者约8000万,据估算调节血脂类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在100亿人民币以上。当绝大多数功能产品的市场被开发完毕时,调节血脂类产品无疑将成为极具诱惑的市场之一。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2年底,在我国已批准的近3000种保健食品中,主打调节血脂功能的有1000多种,还有OTC及处方类市场降血脂类药品大约200多个,同时加上一些洋保健品,据估算大约有700个左右。这样算来,我国目前市场中大约有2000种左右调节血脂的保健产品。

当医药保健品市场经历了“包治百病”大战、补钙大战、补血大战、减肥大战、补脑大战、维生素大战、等等“战争”之后,更多的商家正在谋略“血脂大战”,虽然这一战在大众的眼前尚未浮出现,然而不少商家已经初尝个中滋味,可以说味道有点涩。不过今年的降血脂市场竞争开始变的激烈起来,史玉柱手下的新巨人推出“黄金血康”产品在无锡进行试点营销,估计很快会蔓延全国,傅山药业的张华通过“会议营销”方式运做“天曲益脂康”,还有依靠报纸广告硬打的“今脂善”。可见。降血脂市场真是一块大蛋糕,这么庞大的市场,这么多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全国性品牌,如何成功运作调节血脂类保健品,成了众多商家苦苦寻找的金钥匙。

5、 肝病类产品

肝药类产品目前的市场状况:

1)市场规模

A.市场庞大,2003年用于肝胆治疗的中成药销售额达18.5亿元,且每年以4.3%的速度增长,预计2004年肝胆用药市场容量有望突破20亿元。

B.我国乙肝携带者达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目前有症状的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

2) 市场特征

A.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促销活动四处充斥,炒作产品营销模式亦日趋同质化。

B.药品管理法规的深入实施,严格限制了炒作产品的自由操作空间,广告宣传受限,大型活动外联吃紧。

C.虽然多数患者服药时间较长,说服难度增加,但患者有治愈的强烈的主观愿望,对新产品需求迫切,这一点决定肝药市场仍有很大的操作价值。

3)市场发展趋势

A.肝药销量持续增长,顺应国家医药经济快速增长趋势。

B.在肝病研究领域,短期内不会出现强势替代品,疗效好的产品不可能很快出现。

篇2

如前文所述,当今的时代已走入了品牌力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开始深化品牌认识,并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品牌好处多多:

1. 品牌能反映消费者的生活理念

现代意义的品牌,是指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全部体验。它不仅仅包括物质的体验,更包括精神的体验。品牌向消费者传递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消费某种产品时,被赋予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最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及生活观念。产品是冰冷的,而品牌是有血有肉的,有灵魂有情感的,它能和消费者进行互动的交流。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物理属性已相差无几,唯有品牌能给人以心理安慰与精神寄托,能够展现消费者的个性和身份。同样是牛仔,穿万宝路牛仔,表示你是个有男子汉气概的人;而穿李维斯牛仔,则表示你是个自由、反叛、有个性的人。

2.品牌能节省消费者的购买心力

品牌的功能在于减少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所需要的分析商品的心力,选择知名的品牌无疑是一种省时、可靠而又不冒险的决定。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同內产品多达数十上百甚至上千种,消费者不可能逐一去了解,只有凭借过去的经验或别人的经验加以选择合适的的品牌。如此而言,品牌是一种经验。因为消费者相信,如果在一棵果树上摘下的一颗果子是甜的,那么在这棵树上的其余的果子也是甜的。这就是品牌的“果子效应“,它能大大减少消费者购买商品耗费的心力。

3. 品牌能降低购买风险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商业世界充斥着信任危机感。对于陌生的事物,消费者不会轻易去冒险,对于品牌和非品牌的产品,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的是有品牌的产品,这时,品牌会使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怎么样,而是消费者认为你怎么样,就是为了留住顾客的心,也要加強品牌建设。 三:竞争的需要

国内各企业中,价格战是愈演愈烈,降价空间是越来越小,而这也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企业沒有盈利,谈何发展?而消费者也是典型的“得了便易不卖乖”,“这么便易,怕沒有好货吧,算了,我还是买XX,国外的,挺有名气的,应该没错。”企业的竞争,再也不该停留在价格战上,而需要拿起品牌的武器,在品牌的层面上进行竞争。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层次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使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功能性满足,或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消费者开始注重精神需求,并将其上升到需求的第一位。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源于消费者个人对消费的体验,源于他的个人判断。品牌以其蕴含的独特价值(品牌附加价值),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心理情感满足,同时品牌也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功能的认识,增强满意度。如迪斯尼致力于创造独特的快乐体验,征服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儿童,甚至也吸引了不少的成年观众。麦当劳所体现的欢快、有趣的氛围也吸引了各地的儿童。品牌还具有社会表征意义,能代表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在星巴克咖啡店里精湛的钢琴演奏、欧美经典的音乐背景、流行时尚的报纸杂志、精美的欧式饰品等配套设施,给消费者营造高贵、时尚、浪漫的氛围,营造了一个除工作单位和家庭之外的新场所,“第三空间”,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品味和时尚,一种小资情调的生活体验,咖啡完全成了一个载体,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通过建立品牌来提升服务产品的价值,给消费者提供美好的消费体验,也是服务企业面对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升级的一个必然选择。

构建服务品牌对于服务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品牌的基本功能是识别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它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品牌的识别功能就更加重要,例如银行业的服务,不管是存贷款业务还是其他理财服务,在形式上都是相似的;顾客不管选择哪家航空公司,都能达到目的地,因此,不同的服务企业往往通过品牌来展示自身的独特性。此外,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点,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判断服务的质量,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可以起到一种信誉担保的作用,消除消费者这方面的顾虑,减少购买风险和信息搜寻的成本,增强购买信心。

二、服务品牌的特点

第一,在产品领域,产品就是品牌的表现,而在服务领域,服务业的生产者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品牌由于没有实体产品作为品牌的载体,顾客对服务产品的理解几乎完全是靠品牌。因此,服务品牌必须体现服务的特性和特色。第二,服务是无形的,是一系列活动或过程;服务易消逝,没有库存,使得供求矛盾更为尖锐。品牌是传达产品信息的工具,因此服务品牌应包括服务的过程性特点;第三,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进行的,企业与顾客之间存在大量的直接接触,顾客作为投入要素参与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的结果和过程对顾客都很重要。因此服务品牌还应该体现服务的顾客性特征;第四,从顾客价值的来源上看,服务品牌的作用比有形产品品牌大得多,甚至顾客感知的价值就是企业品牌本身。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服务业无法透过包装、商标及展示来传达产品质量,而这也正是品牌对服务业造成的重大冲击之处。有鉴于此,一般服务企业都致力于建立独特的品牌。第五,服务品牌所包含的范围要比有形产品广泛的多,服务员工的形象、服务的流程、服务场景的环境氛围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服务品牌的评价,因而服务品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三、服务企业的品牌培育策略

1.建立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格局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竞争的层次不断提高。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的竞争,一种理念的竞争。因此,要树立品牌首先要确定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品牌文化是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和精神特性,是企业文化和消费者文化的融合,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构建的价值观。它可以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品牌与消费者融合,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品牌个性是品牌文化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品牌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品牌个性,它是吸引消费者的基本元素,也是相互竞争的品牌间区别的根源,品牌个性赋予了产品超越其物质特性上的理念、思想。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都是在品牌与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满足中培养起来的,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价值和理念注入品牌,并获得认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另外,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一旦树立起来将会是企业最持久的竞争力。2.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著名品牌专家大卫·阿克认为,品牌首先向公众承诺的是保持并不断改善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品牌是产品或服务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如何才能做到表里如一,是品牌战略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易逝性等特点使得企业提供的服务品质难以完全相同,造成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影响顾客对服务品牌的良好感知。因此,对于服务品牌来说,质量控制是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员工、有形设施和程序三方面入手。

首先,服务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其服务质量难以统一标准化,因为人的素质、修养、文化与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同一服务由数人操作,品质难以完全相同。即便同一人作同样服务,因时间、地点、环境与心态变化的不同,作业成果也难以完全一致,甚至有些情况下,员工自身就代表着服务本身,代表着品牌。因而企业应该实施内部营销,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愿景,提高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另外还得有完善的培训内容,保证员工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达到顾客满意的标准。其次,服务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具有无形性的特点,顾客在消费之前,无法触摸或凭肉眼见其存在,人们无法直接对其服务特征进行评判,而有形产品可以直接依靠产品本身来展示产品特征。所以服务产品必须依赖其它有形载体,即服务的有形展示来建立服务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形象。有形展示主要包括实体环境展示、品牌标识展示、服务信息展示以及服务利益展示四个方面,服务企业应该统筹组成服务的各个有形元素,统一各种外在的有形线索,使之步调一致地突出服务特色和品牌价值。最后,服务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也会参与其中,造成服务企业独有的“过程”消费的特点,顾客体验到实际的服务提供步骤,或者服务的运作流程,也是顾客判断服务质量的依据。因此,服务流程是服务业的活动重点,服务质量的好坏受到服务流程很大的影响,服务企业可以采用服务蓝图等方法,详细了解服务流程作业的细节、潜在失误点、关键作业环节等,从而实现优化服务流程,增加服务流程的可执行性,监督运营效果的目的。

3.塑造服务企业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可以帮助消费者认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方便购买决策。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向消费者传达一种明确、稳定的品牌形象是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和取得品牌成功的关键,品牌形象成为关系到企业品牌建设成效的一个核心要素。品牌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牌形象策划(CorporateIdentitySystem,CIS),它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CIS策略一般分为三个层面: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Identity,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VI)。CIS作为企业形象一体化的设计系统,是一种建立和传达企业形象的完整和理想的方法。通过CIS策划,有了明确的企业理念作指导,形成企业独有的、鲜明的经营、管理及视觉特色,突出企业个性,达到对内加强凝聚力和对外加强认识与识别效果。二是品牌传播策略,这是建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信息,让消费者认识品牌、关注品牌、青睐品牌从而忠诚品牌的必要手段。高效的品牌传播所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资产,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塑造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更重要的是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无形的、潜在的且无可替代的价值,如提高社会地位、展示自我个性等。尤其是对于服务品牌来说,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点,使得这种品牌传播工作更重要,通过品牌传播可以起到宣传服务内容,消除服务陌生感,展示服务差别,明确服务定位,说服服务尝试,创造顾客忠诚的作用,它不仅会影响顾客的服务预期,而且会影响顾客的服务体验。服务企业应该协调所有的能为顾客提供信息的传播工具,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从宣传它的各个要素开始,并把所传达的信息整合起来,向特定的目标受众以一种有效、连贯的方式传达一个清晰、明确并且是一致性的信息,以便顾客全面了解企业的品牌,并对品牌产生积极的联想,而后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与企业建立信任关系。

总之,服务品牌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其本质是一种承诺,它向顾客表达出与某个具体服务产品相关联的某项承诺,顾客一旦识别出这一承诺,并通过信息沟通及实际体验而认同了这项承诺,就赋予了服务品牌真正存在的价值。因此,服务品牌的塑造是企业全方位都要努力做好的功课,品牌是一种由内而外实实在在的功夫,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先做好内在的工作,建立独特的、消费者认可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形象策划,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服务品牌的培育要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理念,对品牌建设工作进行长期规划,这样才能建立起企业品牌的百年基业。

篇4

摘要:食品加工产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应从食品加工产业对全世界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探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需求及其意义,阐明了建设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食品加工产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143-03

食品加工产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食品加工产业是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得到各国重点支持

民以食为天,食品加工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追求,现代食品已朝着营养、绿色、方便、功能食品的方向发展,未来还会研发多种功能食品,集合植物学、食品工程学、营养学、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采用高新技术,从天然动植物资源中寻找和提取各种特殊功能因子,或者采用生物技术进行微生物的转化生产。多种学科集合研发新型食品产品,必将使食品加工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世界上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食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原料基地的固定化建设、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管理以及食品加工市场体系的完善,进而促进了食品加工工业的蓬勃发展。以美国为例,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已成为该国各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现在,更是把食品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各国都意识到食品工业承担着为世界人口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任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因此在食品加工业的技术投入及设备研究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投入。未来各国食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是将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每个环节,提高精细加工能力,最终朝着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并且重视加工设备的研发,向新型、节能、高效、环保方向发展。

(二)食品加工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指出:“食品产业是与营养科学、食品科学、现代医学及生物、信息、工程、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新技术密切关联,与国民营养健康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和基础产业。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10年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其增加值占国民经济GDP的4.6%。预计未来5~10年食品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推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食品加工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很多新兴食品专业岗位(群)不断产生,这对企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和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已难以胜任。目前,食品加工企业十分缺乏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尤其缺乏从事食品加工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需求

(一)国家食品加工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革新和员工培训等缺乏标准、缺乏资源,急需教学资源库

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对食品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人才的培养急需教学资源库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大批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我国的食品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农副产品原料的加工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就业增加和农民增收。食品工业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性产业,许多地区将食品工业建成精良产业,带动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这些都需要大批的食品加工专业技术人才,大批人才急需建立教学资源库加以培养。其次,天津市发展地方经济需要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突出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条主线。通过创新,大力推动食品工业大项目、好项目的实施,全面搞好食品安全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天津市共有食品及相关产品获证生产企业1 612家。2013年,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总产值达到1 907.33亿元,同比增长了43.9%,实现利税201.28亿元,产值同比增长43.9%。我市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程,2014年,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2014年天津市食品安全监管计划》,将不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专项整顿工作,大力开展放心食品系列民心工程建设。天津市食品工业经济的发展、食品项目的开发以及食品安全的监管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培养紧缺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食品行业的发展依靠大量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推动 首先,食品行业快速发展依靠食品技术专业人才推动。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快速发展。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指出:“食品工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逐步提高,出现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知名企业或企业集团。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数目逐渐增多。同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工业总年产值也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许多就业的机会,因此食品工业就业人员的数目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行业发展如此之快,急需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其次,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农产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我国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相差悬殊。因此,食品加工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企业技术人才缺乏,在全国食品加工企业职工中,大中专毕业生只占1.5%左右。”由此可见,国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急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技术水平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急需教学资源库系统。

食品加工企业技术革新、员工培训等缺乏标准和资源,急需教学资源库 新形势下,食品加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行业装备水平和关键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技术和设备引进,食品大中型企业装备水平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并且研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加工关键装备,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与食品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和研发投入配套的是食品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依托于食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研究项目,食品企业领军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基础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初步形成。为了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加强现代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由于培训资源不完善、不系统、不规范,暴露出企业培训体系的较多问题。

总之,食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高技能人才缺乏,食品企业的技术创新、员工培训等都要求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职教育食品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全国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院校资源资料严重不足、缺乏高职特色,急需教学资源库

由于各院校所处区域不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办学历史不同,职业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服务面向有很大差异。目前,教学资源与资料严重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已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其中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较低,在对当前专业课程进行全面改革的过程中,现有教学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实验、实训类的文本、视频、动画资源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已有教学资源建设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使得建设成果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共享;缺乏系统性、标杆性的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缺乏教学资源共享和应用推广平台。另外,缺乏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因为职业教育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需要将实训过程中所涉及的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素质锻炼贯穿始终。而目前建设的教学资源库主要以文本、视频、课件、素材等传统资源为主,有利于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模拟仿真和实景展现操作演示的资源等比较匮乏。

所以,急需建立全国统一的、具有示范性的、能够共享应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型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大力推动全国各院校相关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我国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性院校数字化展示和推广优质教学成果的资源平台,也是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将带动全国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第一,能够提高职业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重点突出实训、实践能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用对教师非常有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备课、授课。同时,教师通过学习资源库中的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根据食品加工资源库的资源,能够指导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机械与设备的操作以及维修、对食品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能力;掌握控制食品检验理化指标、出具检验报告、整理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掌握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配方及配料管理能力、进行产品研发与产品改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胜任食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教师可促进自身专业课示范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二,能够帮助在岗员工提高并更新技能。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和开发。由于汇集了国内食品加工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代表性院校和高水平教师团队,专业资源库将建设成为集开放性、先进性、实用性、通用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共享平台。企业利用教学资源库中内容新颖、贴近实际、生动开放的教学资源,可对企业员工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岗前与岗后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便于企业了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学生实习与就业信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机结合。

第三,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可利用职业资格鉴定与认证培训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初、中、高不同等级的相关技能培训;可方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所对应行业、产业的职业岗位,相关课程的性质与设计思路等,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第四,可为社会人员再就业提供学习、考核及技术能力评价平台。社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为社会人员搭建再就业平台,让社会人员尽快致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社会人员岗位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社会人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可根据我国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设置培训课程,通过资源库中的培训素材,使社会人员经过培训后各方面的技能都能得到行业单位的认可。

教学资源库中的素材丰富且新颖,既可增加教学的容量,充实、拓宽教学内容,又可提供比较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学习者的需要,方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依托先进开放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可为广大用户提供跨院校、跨企业、跨地区的学习,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实现良好的互动和无界化便利服务,从而提升食品加工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课题组.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4):3-23.

篇5

一、引言

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作业成本法是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项作业为核心,将企业的产品设计、物料采购、仓储管理、内部生产工艺流程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全的作业链。然后根据产品消耗掉的工作量,通过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所以,作业成本法真正的发现了与产品相关的成本项目包括哪些,确保了产品成本计算结果的真实和相关,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以生产军用航空备件出身的19厂目前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分步、分品种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主要材料、直接劳动力和间接生产成本构成了产品成本项目。生产的产品包括零配件和组装件,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制”,种类多,批量小,完全按照订单来组织生产,几乎没有存货,经营方式呈现典型的JIT方式,这为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所以,作业成本法是否适合19厂就成为本文力求解决的问题。

二、必要性分析

19厂生产E产品压力开关10多种、专用零件40余种,产品呈现多样化的特性。其核算沿袭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定额费用率一次性归集费用,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受到影响,成本控制的难度加大。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降低成本的压力日益增大,降低成本的手段需要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浪费,转变到对成本核算流程的改进。因此,为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提高成本核算在定价决策中的有用性,有必要采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产品成本。

1.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建立在作业和价值链分析基础之上的作业成本法,是从成本对象与资源耗费关系上出发,以作业为中心的因果分析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预算指标更加真实准确,测算的作业量更加具体细化,使产品成本管理能够在一个科学有效地基础上进行制定、执行和考核,将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分解到各个“作业”层次。

2.产品的盈利能力得以揭示。作业成本法依据多样化的成本动因分配产品成本,总成本中的直接追溯成本比例得到了提高,这大大提高了成本核算准确性。尤为重要的是,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分配注重成本动因,把成本分配和成本动因紧密联系起来,不但依据成本动因进行成本汇总和分摊,并以成本计算为基础进行成本管理和决策分析。

3.有助于建立科学考评机制。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依据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将各个作业流程所耗费的各类资源进行纵向收集、纵向分配、纵向管理及纵向考核等,以达到相对准确、合理成本的结果,从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提供了标准和理论依据。

4.能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为真正的产品核算提供成本数据支持。由于传统成本法固有的缺陷:分配产品成本的依据缺乏科学性,产品成本不准确,无法考虑生产工序的复杂性、产品的多元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性。此外,19厂只重视国家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产品成本不够重视、各责任中心的考核流于形式,无法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和多元化的经营管理目标,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成本目标设置时没有依据员工的岗位职责范围、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特点和职能部门分层次进行,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空泛、缺乏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只重视事后控制,缺乏前瞻性。

三、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需求呈现多样性和个性化。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难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绩效考核方法,作业成本法正好能够满足管理层的需求。通常来讲具备以下条件的企业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1)在产品生产成本中间接成本所占比例较大;(2)现行成本核算系统提供的信息不正确,无法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3)复杂多样的生产经营活动;(4)产品种类多样化;(5)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变化多样,常常需要调整生产工艺;(6)生产工艺经常变化,但会计核算体系很少变化;(7)企业信息化水平先进,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较高;(8)及时生产系统推行很好;(9)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集团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公司财务完全实现了电算化,集团公司内部办公全部采用OA系统,集团内部各子公司、部门之间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各单位之间不再是信息孤岛,不论职能部门坐落何处都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在生产环节全部采用数控车床;19厂的产品品种多达300多种,产品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各不相同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多;秉承了军工企业的传统,产品重质量,残次品和返修率极低;集团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近年来各部门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急剧增多;公司领导首先提出要推行作业成本法,并由财务部负责立项调研。作业成本法在19厂的适应性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作业成本法在19厂的适应性分析

19厂E产品完全按照订单来组织生产,几乎没有存货,经营方式呈现典型的JIT方式,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另一方面,由于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大增加,将这些与产品数量并无直接联系的费用,强行按照生产工时分配到产品,显然不符合配比原则,必然造成扭曲的分配结果。不能正确地核算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企业决策和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单一数量分配基准的弊存端,采用多元化的分配基准,提高了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度。

四、结语

综上,产生于西方先进制造业的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19厂,并能够发挥其优势,使得E产品的成本信息准确,产品定价更加合理,有利于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食品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18-02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作风,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我们为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根据仪器分析实践课程的目标和实验的特点,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食品科学相关专业学生开设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1]。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舞台,为其后续的科研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的科学,是集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可解决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关键问题[2,3]。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研究、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活动以及将来的科研和工作中都可能接触到很多仪器。另外,食品相关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食品相关人才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有必要为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是仪器分析课程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熟悉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的能力[4,5],为将来从事与仪器分析专业有关的工作或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目标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目标才能设计完善的教学程序。这门实践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大型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时突出该实践课程在食品科学专业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仪器分析实践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能力和创新的能力[6]。

三、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精选仪器分析实验内容是上好实验课的先决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组织安排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是顺利完成实验课的关键环节,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增设科研型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独立思考、科学创新以及提高综合实验技能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根据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在实验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将来学生参加工作或科研项目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与实际生活或与食品安全、生活实际以及科学研究关系密切并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7],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开设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一些代表性的仪器分析实验技术,设置了题为食用油中脂肪酸的构成、生活用水中钙镁等离子的检测、荞麦中芦丁含量的测定等实验项目。针对同一实验项目,还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样品,供其自主选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探索性,能使W生怀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心态投入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开展现代仪器分析专题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仪器分析理论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以前的实验中,实验教师会在实验前选择好测试体系和仪器测试条件,配置好标准溶液,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简单操作并得到实验数据,这会造成学生对实验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完全不了解。为克服这种实验教学的缺点,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现代仪器分析实践教学采取了分次专题研究的实验课程模式。在每次专题实践中,安排学生体验模拟科研实验研究设计的一系列科研活动,包括从实验原理讲解、实验设计、溶液的配置、样品的前处理、仪器设备的参观讲解以及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等,并对同一专题实行连续化教学,让学生在每个专题中都能感受到一次小的科研培训机会,使学生不但参与了实验,而且通过实验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科研专题实验模式,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深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其优点在于:(1)将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仪器分析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有连贯性,加强学习效果。(2)学生能在前处理过程中熟悉实验室常用仪器,如各种离心机、固相萃取装置、漩涡混合器、抽滤装置、旋转蒸发仪和冷凝水循环机等,增加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机会,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将现代仪器分析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增加各种仪器的使用

在仪器分析实践教学及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利用仪器分析的实验学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说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仪器分析的实践内容跟其他的一些实践课程联系起来,比如将仪器分析与我院的科研型食品理化检测综合大实验结合起来,在科研型食品理化检测综合大实验的实验题目中融入仪器分析的实验内容,比如我们在食品理化检测大实验中设置了实验题目,分别为食品中三聚氰胺检测、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以及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这些实验中不但包括了取样、样品的预处理和样品中有害物质的提取等,还包括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的方法检测样品中有害物质等多个实验内容,将仪器分析的实验内容延伸到其他相关的实验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仪器分析的实验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各种仪器在不同课程和不同科研项目中的应用,适应不同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

六、小结

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食品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特点,我们将食品安全等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关注和发展趋势与现代仪器分析实践课程内容相结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金成,王海洪,王声斌.生命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探讨[J].生物学杂志,2013,30(2):95-97,107.

[2]裴亚梅.食品检验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04-105.

[3]杜甫佑,阮贵华,李建平,等.以《仪器分析》食教学改革为契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广州化工,2011,39(3):177-178,189.

[4]于专妮,王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1):69-70,73.

[5]王强,于专妮,师进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3(3):56-58,75.

[6]王焕锋.高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科教导刊,2014:65-67.

[7]李然家,余长春,史权等.仪器分析与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86-88.

篇7

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生物药品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促使生物技术药品行业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一、我国生物技术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比较迅速,起步较晚,最早的生物工程药品追溯到1982年人胰岛素的诞生,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应用日益的广泛。

医药生物技术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1、重组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研制的药物或建立的新的治疗方法。2、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生产的药品。3、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药物。4、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5、利用现酵或反应工程和生产生物来源的药物。6、应用蛋白质工程和分离技术从生物资源中寻找或制备的药品等。在这六个方面中医药生物技术对医药汗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效应,但是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保证药品额安全性、医药行业的道德性,总体的发展方向是很乐观的。

二、生物技术药品发展的原则

生物技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中去,生物技术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是生物技术药品的发展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尺度,没有原则的利用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有损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3号《生物制品管理规定》第二条中指出:“生物制品是药品的一大类别。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试剂等。”从生物制品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生物药物制品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和实验,得出具有长效的药物产品,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而对于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方面的应用应该予以抵制,非法利用药品进行交易和犯罪都应该受到监督和制裁的。

生物技术制药产业能够给药品和医疗卫生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绝对不能忽视药品的安全性,原材料和技术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的投入成本也是占有很大的支出比重的,正确的分析市场,不能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而盲目的扩大产量,加快生产从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制药行业是良心产业,生物技术的使用也是为了为人类生活带来福祉,所以应该正确的把握生物技术的使用尺度,保持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正确应用。

三、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依据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应用现状,我们看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在生物技术水平上,积极的开发高科技产品,拓展药品行业的技术深度。我国的生物资源极其的丰富,微生物、真菌、海洋生物等资源都可以运用生物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发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独特的药效的药物。目前在我国生物技术对于治疗很多的疾病都有很高的治疗效果的。

其次,在生产的规模上,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提升药品行业的集群效应,药品企业和医药公司进行合作,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贴近市场进行研发,利用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引进的财力和人力,规避药品行业的弊端,促进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发的效益整体得到提升。顺应世界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尽快改造传统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低耗原料和能源、高附加值的现代生物技术药品,以提高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的学习引进,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发展很快,开发品种齐全,种类多样化趋势,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产业结构并不是很齐,生物药品质量要求不断的提升,技术合作和人才的培养都是提升药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优化国内的需求,面对国内的技术难题应该注重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装备、技术、人才引进,通过合作、合资的方式创造生物技术药品行业的新发展途径。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资料库,掌握世界生物技术药品的科研和产业化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不再是在人们的想象中的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进行发展和创造着,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惊喜。(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舜,李蒙.生物技术与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

篇8

一、目前(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概述

对于(生物)药品食品行业而言,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能否取得预期利润,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开展(生物)药品食品行业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管理

对于(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而言,原材料成本是主要成本之一,如果不能对原材料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将会加大企业整体成本,削弱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为了有效研究原材料的成本管理情况,我对11家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其中完全开展原材料成本管理的10家,原材料成本管理有效降低了整体成本,降幅接近5%,说明原材料成本管理的作用还是比较显著的。

2.(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产品生产成本管理

在(生物)药品食品行业中,产品生产成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并控制生产成本,保证盈利达到预期水平。从我抽取的11家企业中,普遍开展了有效的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其中有8家企业已经实现了产品生产成本管理标准化,将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当作企业管理的重要项目。在这11家企业中,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了3个百分点。

3.(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销售运营成本管理

(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销售链条是一个重要环节,企业能否取得盈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销售运营是否成功。因此,销售运营成本对于(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从我选取的11家企业中,对于销售运营成本的控制目标有着不同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其管理原理和管理手段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压缩非正常销售成本支出来降低销售运营成本的。多数企业的销售成本控制目标普遍定在了5%之内。

二、对(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成本管理的初步研究

为了更好的研究(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情况,我对11家(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这些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但认识到了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也对成本管理的开展和取得的成果有了全面的认识。

1.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

对于(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而言,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多数企业都把成本管理当作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都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都在企业运营中认真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最直接的证明就是11家被研究企业目前全都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多数企业都将成本管理工作明确写入了企业管理规程中,并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

2.企业普遍将成本管理纳入到了企业管理体系中,强调了成本管理的意义

在被研究企业中,普遍将成本管理纳入到了企业管理体系中来,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不但在实际企业管理中将成本管理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还强调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在11家被研究的企业中,全部建立了标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覆盖率达到了100%,完成了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保证了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都围绕着成本管理来进行。

3.在被研究的企业中,成本管理工作普遍取得了积极效果

在被研究的企业中,由于都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因此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生产运营成本和销售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有效保证,企业取得了理想的经营业绩,完成了预期的经营目标。在11家被研究企业中,我分析了实行成本管理之后的季度业绩报表,发现这些企业的业绩普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利润增长幅度在10%左右,成本降幅在12%左右。

三、目前(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11家(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虽然都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并且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虽然开展了成本管理,但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

在被研究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中,虽然都开展了成本管理,但是管理效果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程度,在管理手段方面,还比较欠缺,对待具体的管理过程,还显得比较稚嫩。在被研究的11家企业中,虽然有10家企业均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但是真正将成本管理工作当作企业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不到5家,管理手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亟待加强。

2.(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我所研究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成本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深入下去,在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11家被研究的企业来看,能把成本管理工作做细做扎实的,只有6家企业,占比仅仅达到50%,由此可见,(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3.(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没有对原材料、生产过程、销售经营过程的成本实现完全的管理和掌控

在我研究的11家(生物)药品食品企业中,虽然均对原材料、生产过程、销售经营过程实现了成本管理,但是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做到精细化,导致在这三个过程中成本管理没有实现完全的管理和掌控。最值接的证明就是在11家被研究企业中,在三个过程都开展成本管理的企业只占到企业总数的52%,并且在已经开展成本管理的企业中,管理工作还存在粗枝大叶的情况,因此,不但要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还要注重成本管理的手段。

四、对(生物)药品食品行业成本管理的探讨

通过我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对(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成本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此,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对(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现有的成本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1.(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要想实现成本管理的高效性,就要对成本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大工作力度

从我研究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来看,对成本管理工作都引起的足够的重视,这一点我们要继续保持,要持续不断的推进成本管理工作,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成本管理的积极效果。此外,要将成本管理写入企业的管理规程之中,并建立成本管理考核细则,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放在同样的位置,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负责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执行。

2.(生物)药品食品企业必须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坚持成本管理,并提高实效

从实际的经验来看,(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要想提高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坚持成本管理,依靠成本管理这一有效手段。细化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流程,将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的管理范围之内,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规程,便于企业操作和执行,达到提高成本管理实效的目的。

3.(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要通过规范成本管理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流程来达到提升成本管理质量的目标

从目前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在今后的企业生产运营实际中,我们要通过细化工程流程、规范成本管理工作程序来不断提升成本管理质量。具体手段可以概括为:建立制度,细化流程、全过程覆盖、构建成本管理体系和建立成本管理考核制度。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R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处方药主要以医院为主要销售对象,只有具备专业药品知识的医生才能够接触到药品,患者不具备药品自主选择权,而OTC药品销售主要以零售为主,患者拥有药品自主选择权。下面我们就OTC药品营销、推广问题做一个简要叙述,以便于加快我国OTC药品行业发展,提升药品监管力度。

1. 我国OTC药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推动我国OTC药品的快速发展,了解该种类型药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用户对该种药品的认同感,快速占有药品市场,迎接即将面临的市场竞争挑战。下面我们就OTC药品营销问题展开如下论述:

1.1OTC药品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药品主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以医院为主要销售渠道,而非处方药则是面向药店零售实现的,两种药品相对而言,后者给予了患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它需要患者对企业生产药品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不断寻找更加有效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促进药品行业的长期可靠发展。

由于我国药品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OTC药品生产企业产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药品生产企业远离药品终端市场,难以了解药品市场整体变化,不能够及时进行中间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严重限制了我国药品行业的长期发展,致使我国药品生产发展落后于消费市场需求,我们应当建立起有效的药品生产、销售渠道,形成良好的药品营销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同样对药品消费市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升OTC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市场发展需求,打破制药企业规模限制,增进生产企业与终端市场的距离,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才是药品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1.2OTC药品销售手段单一、策略落后

从我国OTC药品零售企业丰富的营销内涵和外延来讲,我国营销终端的销售手段较为单一,且长期不变。可以说,药品零售终端销售策略不容乐观,大部分药品零售企业采用的终端营销策略均十分相似。零售企业之间销售跟风、相互模仿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缺乏个性化、创新化,不能够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这就造成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策略失败,很难达到理想化销售状态,这对我国药品销售行业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终端销售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生存优势。不仅难以满足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也限制了我国药品行业长期发展。

1.3缺乏对OTC药品零售市场创新的全面考虑

根据OTC药品零售企业调查发现,许多药品零售企业缺乏对药品生命周期和某阶段特点在营销终端创新过程中的全面考虑,泛泛的采用某种营销策略,而将引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衰退期视同一种状态,采取相同的营销策略,完全没有考虑到各阶段发展特点,造成了营销决策的同质化和较高的雷同率,企业营销人员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及时掌控,缺乏适时调整营销策略的思维和经验。药品产品所经历的不同阶段,药品市场需求也有着一定的变化。而药品零售企业所采取的营销策略或营销方案组合一定是针对某种产品特定生命周期市场特点所制定的,但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时刻变化的,市场参数是动态变化的。OTC药品零售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必须要做好市场动态变化情况调查,根据市场要求及时调整营销动态。

2. OTC药品零售企业终端营销策略

OTC药品零售企业应当建立起有效的产品营销机制,全面了解药品流通市场发展动态,打好药品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营销方案策划,开拓药品营销渠道。针对上述所说的各种OTC药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不断扩展药品营销渠道,打开OTC药品营销市场,提升OTC药品市场占有率,加强药品生产企业与终端市场的联系,更好的满足市场多样化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药品企业产品及服务质量,努力打造立体化、全方位营销决策体系,不断提升OTC药品企业整体竞争力。

2.1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终端市场全过程的了解与控制

OTC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营销的根本,是药品营销渠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的源头。药品生产企业作为制造者存在,它们必须要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积极了解药品流程情况,全面掌控药品流程过程中的管理、了解、控制分销网络人员的行为,进而建立起更加稳定、有效的药品营销渠道,提升企业市场适应率,更好的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产品。

2.2打造OTC药品全方位、立体化营销决策体系

在OTC药品营销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产品营销决策体系,从市场需求出发,采取多方面的营销应对策略,做好产品的终端营销措施。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建立与现代化销售相适应的现代营销模式,并将OTC药品零售企业人员培训、运行机制等内容纳入到整体营销工作当中。借鉴国外药品企业成功销售案例,并根据我国药品市场实际发展情况,以终端营销4C和4P理论基础依据,从产品质量、价格、销售渠道、产品促销、客户沟通等方面不断丰富药品终端营销创新内涵,采取有效的药品终端营销方案及措施,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3把握药品生命周期,了解市场成长状况

我们应当根据在产品营销和推广的过程中,综合全面分析药品市场成长状况和产品生命周期,准确掌握相关数据内容,分析不同生命周期内药品营销状况及其影响,并就不同时期产品营销活动及营销策略实施严格的制动和控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各阶段营销方案制定和投入预算安排。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当在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更好的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从市场多样化需求着手,采取更加有效的药品营销策略,建立起生产企业与终端营销渠道的有效沟通,根据市场需求和整体环境发展形势,制定全方位、立体化营销策略,以此来提升药品企业市场竞争力,适当调整药品生命周期和营销策略,完善药品企业推广及营销策略,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取得长期有效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现代化OTC药品企业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营销内容,拓展营销渠道,积极做好各种市场变化应对措施,根据药品生命周期、特点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我国药品行业的全面发展。

3结束语

我们应努力推动药品行业发展,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内容,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市场动态变化,采取及时准确的营销策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生产企业与终端市场之间的联系,建立完善的药品企业营销、推广战略,充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让我国药品行业能够更快的赶上世界先进药品企业发展水平,做好药品行业的推动工作,努力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篇10

一、新时期对药品行政管理的要求

药品行政管理根本目标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实现社会协调发展。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对药品行政管理具体提出以下要求:

1.处理好药品监管与服务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药品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就是要通过科学药品行政管理促进公众利益和医药企业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保护医药企业的正当的商业利益,另一方面要防止医药企业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而危害公众安全。

2.严格依法行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对药品监管,是政府对微观市场经济的干预,行政机关必须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从严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对违法行为追究责任。

3.要求高效的药品行政管理队伍

首先,药品行政管理队伍必须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药品监管不仅涉及医药企业,还涉及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只能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切实落实药品监管政策。其次,还要有依法行政的能力,药品行政管理队伍成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政策,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再次,药品行政管理队伍要求有很强的技术能力。要会利用信息数据,鉴别假劣医药器械;第四,要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处理管理中的突出事件。第五,要有较强的宣传能力。能够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药品监督。

二、建设高效药品行政管理队伍的路径

1.强化药品行政管理相关教育

教育是提高管理的能力的必经途径,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提高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内容要围绕药品监督,涵盖药品、法律、廉政等多方面内容。第二,采用灵活的教育形式,将知识通过工作人员易于接受的方式。一是采取集中学习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例如《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从而使得药品行政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法定职责和权限。二是可以邀请同行业务能手和法律专家,针对具体案件进入行政执法程序、如何鉴别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进行讲座,掌握现行法律法规,避免行政执法偏差。第三,组织人员外出进行交流活动,交换经验,取长补短。通过与他人对比,找出自己需要补充和完善的知识。

2.落实药品行政管理相关制度

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队伍不能脱离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要明确药品管理队伍中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要健全调查取证程序,要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良好的制度需要领导的带动,领导班子是工作的核心动力,要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领导干部要发扬以身作则的作风,发挥标杆作用。要发扬民主集中制优势,发挥团结协作的力量,通过互通信息,协商研究提高工作效率,要发扬务实的作风,追求实际行动和效果。

3.完善药品行政管理激励机制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导致教育流于形式、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因此,药品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完善工作效果评价机制。药品行政管理激励机制要着眼于充分发挥教育、制度、监督等作用,在实施过程中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在考核过程中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考核行政能力和工作态度。要建立严谨的考核程序。通过严格执行激励机制,奖惩分明,调动队伍的工作热情。

4.要培育行政管理和谐文化

通过培育和谐文化实现药品行政管理的适度控制,药品行政管理既要有科学性的制度,通过文化培养调动和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经常性的总结工作。通过将工作中的经验用文字进行总结,将思想上的认识和思想进行梳理。第二,培养学习的氛围,要善于学习,通过学习他人经验,对比自己的工作,寻找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第三,建立共同的价值理念,从而形成队伍合力,努力营造队伍拼搏、奋发的氛围。

5.通过实践锻炼提高队伍业务能力

药品行政管理队伍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药监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而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不能只依赖专业教育,更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锻炼。要将队伍放在管理的一线进行锻炼,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在实践中定期回顾执法情况。检查办案程序是否严谨,事实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存在不当。要对查处的案件定期评议。讨论分析案件执行情况,检查案件中不规范或者不到位的地方,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组织人员针对每个案卷中的每个问题进行讲解,并提出整改意见。要对案件进行回访。通过开展明查暗访,听取并考虑群众对药品行政管理队伍的反映和意见。要对优秀案卷进行观摩和学习。在年末,将行政执法案卷内部公开,供全体人员学习和评比,通过民主评议,评选出优秀案卷,并由相应执法人员进行讲解,推广其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另外,领导要对实践进行深入了解,在具体案件执行上考察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通过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高药品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

6.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药品监督部门是政府的一个行政执法部门,因此,药品行政管理部门的社会形象也体现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要强化教育和警示引导。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使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做到自律、自重、自省和自励。二是全面落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建立本部门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三要实施执法监督。干部参与坚持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员参与重大执法活动,对执法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建立相关的执法反馈制度。药品行政管理执法人员每次进行执法活动,都要由被执法单位或填报一份反馈表,如实填写执法人员的行为,并报送纪检监察员处,然后再由纪检监察员定期汇总,如果有群众举报案件应由当时工作人员与纪检监察人员共同进行调查和处理,对办结案件进行回访。另外可以通过发放征求意见涵的形式,定期对影响面广、数额较大的案件进行调查和意见征求,加强相关沟通和协调。坚持阳光执法,提高了药品行政管理队伍无私奉献的自觉性,塑造行政机关的廉洁、高效的形象。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强化药品行政管理教育,落实药品行政管理制度,完善药品行政管理激励机制,培育行政管理和谐文化等路径建立高效药品行政管理队伍。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20-02

“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用药亦然,一误便隔生死。”这是出自宋代药物学家寇宗]所作《本草衍义》中的话,它深刻又简单地告诉我们,未来从事的药学行业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特殊领域,是应该以十万分责任心、良心、仁慈心去认真对待的事业。[1]然而,作为一名培养药学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反思及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一、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人、集体意识缺失,我行我素

在近10年的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笔者能深切体会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他们都期盼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学行业从业者。然而,要成为一名被行业认可的从业者,不仅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最基本的做人的品行和修养。

遗憾的是,笔者发现相当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太浓,自私、任性,心中缺少他人和集体,爱我行我素,甚至不够尊重师长,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越发表现突出。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和我们社会大环境有关,但是,当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健康时,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缺少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教育

药学从业者是一批特殊的人群,未来将从事包括药品研发、生产、包装、储运、销售、使用、监督等工作,是否能以病人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快速的优质药品,取决于我们培养的药学工作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然而,目前,更多的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上的培养和教育还很不足。比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论文时,常发现一个问题,即虽然实验结果正确,但学生对完成的实验数据不愿花时间多推敲、多思考,作风不够严谨踏实,常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这样,由小见大,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也是草率了事,完成即可,那么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又如何保证呢?

二、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每年学生就业期间,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研及对用人单位的回访,我发现,在本科阶段,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要求并不太高,反而,更加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行、从业态度、团队意识及个人悟性。用人单位多认为,态度和品行更加突出和重要,专业水平不足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弥补、重塑,但如果发现求职者好高骛远、我行我素,对团队不够忠诚可靠,不能服从安排,那么这样的求职者是会被一票否决的。

(二)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药学行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不用多说,近几年发生的如“毒胶囊事件”、“齐二药事件”、“疫苗事件”等多起药品事件提醒我们,药学行业从业者如果以一己之私,弄虚作假,或者马虎大意,,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三、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加强提高药学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

(一)将对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笔者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讲授,在讲到倍半萜类成分时,可结合我国药学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这一典型事例,既讲述我们一般如何从中草药中发现先导化合物最终实现新药的开发,又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讲述生物碱类成分时,可以讲述麻黄碱的功效和应用及其与冰毒的特殊关系,既让学生学习到了麻黄碱的专业知识,又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药品行业生产、销售、监管无小事,从本科阶段便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讲到曼陀罗、乌头、马钱子等有毒中药时,既介绍了其中的有效成分或毒性成分,向学生强调药物使用中的注意和禁忌,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临床用药人命关天一般的重要性,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专业教育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验教学是本科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习,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培养中,通过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多次重复实验过程,多次采集实验数据,务必做到实验结果经得起推敲检验,着力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创杯项目,这样可以在专业实验室系统的完成一项科学研究,结合笔者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不断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老师长期的合作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务实求真、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

(三)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开设讲座,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到学校为学生们开设讲座,讲述药品行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需求,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对自身品行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完善。同时,我们还应该走出去,利用学生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药品行业包括储存、生产、销售、监管、研发等各个环节的优秀工作者,在他的工作岗位身临其境地深切感受行业对他们的要求,从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院特色的鲜明标志,反映了学院师生对学院、对专业的情感认同,加强具有药学特色的学院文化内涵建设,能增强学院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新力。

将校园建设、环境设施赋予药学生命和感彩,通过张贴药学家名人名句条幅,开设药用植物园,建设学院药学成就展览馆、国际和中国学研究发展现状展览等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又让学生时常都能感受到药学的魅力,将人文建设与自然建设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贯穿独具特色的药学校园文化,传承悬壶济世、精业济群的奉献精神,倡导严谨务实、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药学气息,精深的医药文化,独特的药学气质,使学生心中形成一种不懈追求、勇攀高峰的学术理想,一种恪守职责、履行职责的行为准则,一种诚信、守信、慈悲、仁爱的药德品质。

(五)以校园社团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日常教学以外,笔者还担任药学、制药专业学生的专业导师,常利用平时教学的间隙,为学生社团做顾问。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让学生感受药学学科特色与魅力,可以开展一些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把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融入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院每年会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笔试,主要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部分为实验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综合设计等能力。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无形中转变了形式,不再是说教与灌输。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中,学院会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加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会,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们,培养踏实肯干、科学严谨的作风。

(六)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举办药学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开展药学知识视频展播、药品知识竞答、常用药品安全使用知识宣传、营养保健知识普及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亲身体会到学有所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仁爱同情心,树立扶贫救困、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因此,在药学学生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有助于学校进行药学职业道德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篇12

随着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与政府积极倡导自我医疗保健的新观念,“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房”已成为药品消费的普遍消费模式。如右图所示:各个收入阶层的消费者购买感冒药的主要场所为药店。过去5年中我国OTC市场增长快速,年增长率超过20%,预计未来10年仍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超过我国药品市场的平均增长率,OTC市场前景广阔。一些富于快速消费品营销经验的市场人员开始进入医药企业,非处方药营销的快速消费品营销特征日趋鲜明。

(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IMI市场信息研究所《2004―2005年消费年鉴》)

二、塑造强势品牌成为药品企业营销传播活动的重要目标

广告主研究所数据显示:2005年被访药品企业希望通过广告活动达成的主要目标为提升或保持品牌的知名度;2005年被访药品企业使用的广告种类中,品牌广告、企业形象广告相比较2004年出现上升趋势,产品广告呈现下降趋势。

(附:多选题,限选两项。2004年有效样本数:32;缺失样本数:0;总计样本数:32;2005年有效样本数:26;缺失样本数:3;总计样本数:29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

(附:多选题。2004年有效样本数:32;缺失样本数:0:总计样本数:32;2005年有效样本数:27;缺头样本数:2;总计样本数:29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

案例:2006年央视招标会上,诸多国内药企参与角逐,北京同仁堂、江西仁和、贵州同济堂、西安亨通等第一次参加招标,借助央视宣传平台塑造强势品牌;广药集团旗下“标杆”企业潘高寿药业,成为2006年“医药第一标”,一举竞得4块标的,包括焦点访谈提要后极为抢手黄金时段广告;民生药业争夺“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冠名。

三、广告投入巨大,电视、报纸是药品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广告载体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督司的数据统计,药品广告从2000年的16.21亿元,猛增到2003年127.48亿元,2004年上升到204.35亿元。2004-2005年度广告主研究所研究数据表明,药品行业广告主在营销广告费用的分配上,虽然广告费用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然位居第一位。电视对于在较大范围内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比较有效,相对于电视媒体的直观、感性,报纸媒体则适合理性诉求,可以更为详尽地介绍药品的特性,符合药品的特殊性。

(附:2004年有效样本数:23;缺失样本数:9;总计样本数:32;2005年有效样本数:19;缺失样本数:10,总计样本数:29;2006年有效样本数:19;缺失样本数:10;总计样本数:29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

四、激活终端的深度营销

终端零售药店是药品销售的重要阵地,加大终端建设的投入对医药企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医药行业的终端业态多元化趋势的加强,除了传统的卖场、超市、零售店,还兴起了厂家专卖店、社区生活馆、网络会员终端、健康咨询中心等等多种形式。

2004、2005年广告主研究所研究数据显示,药品行业广告主加大了终端推广费用和其他推广、宣传费用。企业一方面通过POP广告、捆绑销售等促销手段加强促销力度;同时可以在药店设立专柜甚至建立自己的连锁药店,增加企业对终端网络的控制;此外还可以和药店结成营销战略联盟,如促销联盟,凡是购买某处方药的顾客可以优惠价购买该药店的其他商品。

具体来说,医药广告主的终端建设可以落实到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生动化建设,即终端包装展示的形象指标描述。通过充足数量和形式多样的终端宣传展示品:灯箱、条幅、KT板、立牌、吊旗POP、台卡(历)、招贴画、笔记本、圆珠笔、测量仪等等,充分包装和生动展示零售终端形象。

二是店员培训,很多企业在打通全国市场时都因缺少一支掌握这种服务能力的成熟销售队伍而遭遇瓶颈。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功效及卖点、服务态度及礼仪规范、产品摆放及终端布置、市场反馈及简单投诉处理等

另外,药品企业在终端的线下活动逐步丰富,惯用的有社区宣传、专业学术推广会、会务营销、沙龙俱乐部等。

1、社区宣传

深入社区宣传是药品企业主要运用的终端宣传手段之一,社区宣传消费者心里防御性低,便于与消费者在放松的状态下沟通,容易得到消费者的好感,许多医药广告主与专门社区活动的广告公司合作,在社区医疗站及社区宣传栏等地粘贴、摆放宣传品,举办义诊、健康知识普及讲座等活动进行社区宣传。

案例:2005年康恩贝启动深入终端的“飓风3000计划”,即投入3500万元,深入3000个社区,召开3000场健康讲座。康恩贝希望通过对这3000个社区的耕作,本年度实现产品销售增长1.2个亿2:

2、专业化学术推广会

医生的推荐对消费者购药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医生群体看重药品药理合理性,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会能向医生群体进行详实的药理分析,给出医生开药方的理由。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会既考验药品销售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考验企业药品的含金量。

案例1:辉瑞公司在进入我国市场后主要运用的是人员推销策略,他们没有在大众媒体做过一次广告,而是首先派出400名医药代表分别驻进我国的50个大中城市,直接面向医生推广药品、向缺乏医疗常识的大众开展疾病教育,以此来宣传企业的品牌,推销自己的产品,从目前看其效果已经开始显露。

案例2:国内合资药厂如中关史克、西安杨森、上海强生、北京诺华等的产品销售一般比较平稳,原因就在于他们非常重视直接面对医院的营销。

3、上门拜访、俱乐部

医药行业广告主还通过对医药终端店员、销售经理、医生等群体进行上门拜访、建立俱乐部等方式,加强业内联系与沟通,完善激励机制。

案例:东盛制药。东盛制药在收购启东盖天力制药之后,成立了店经理沙龙和店员俱乐部。经过五个月的发展,有近万家药店加盟,两万多名店员成为俱乐部会员。通过这两个组织,该公司成功地掌控了医药零售终端的现实情况,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使企业的终端消化能力得到加强。

4、会务营销

会务营销提供了更多与目标消费者交流的机会,使顾客产生较高的忠诚度,引发的不只是现场销售,往往还有后续阶段销量的上涨。此外,会务营销中的情景安排,如邀请权威的医学专家,充满创意的会议流程,有利于塑造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形象。

挑战篇:新形势下药品营销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一、利润下降、广告费用的缩减

由于药品降价政策、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

2005年药品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有所减缓,利润增长幅度首度下降;从终端市场看,药品主要销售场所医院用药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2001年到2004年扶摇直上的医院用药增长势头趋缓。同时,在高销量及高利润增长下形成的巨额营销传播成本,使得当前药品企业不堪重负。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与2004年上半年同期比较,在报纸广告投放中药品广告投放首度出现负增长。广告主研究所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药品行业的媒体投放费用出现整体下降,2004年被访药品企业认为有利于企业竞争的媒体投放费用占年度总广告费用的平均比重为50.3%,2005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4.8%。缩减广告费用、调整营销传播费用的分配,同时保证有效传播成为药品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业界纷纷探讨新形势下药品营销传播的对策。

(附:2004年有效样本数:23;缺失样本数:9;总计样本数:32;2005年有效样本数:24;缺失样本数:5;总计样本数:29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

二、政策监管和传播环境的日益严峻

政府相关监管政策不断出台,加大了对药品企业在产品生产、广告投放等营销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管和控制。同时,从信息传播渠道角度看,医药企业同样面临着媒体环境的日益纷繁复杂,传统媒体传播效果日趋下降,新型媒体的高效操作尚待探索,药品企业要面对媒体运作门槛越来越高的困境。从信息传播的接收层面看,消费者碎片化的媒体消费趋势下,消费者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对媒体的忠诚度下降。

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政策范围以及传播环境中,有效地开展营销推广及信息传播活动成为医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营销传播呼唤差异化及创新

2006中国医药营销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医药营销峰会,以“引领医药营销,推动营销变革”为宗旨,试图探讨新营销传播模式。药品行业广告主苦于在广告创意、表现,媒体选择,产品促销等方面受到以往固定模式的局限,难以在营销手法上突破和创新。

面对这一困局,如何打破仿制药品同质化竞争的坚冰、建立差异化的消费者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产生差异化新营销传播举措,以突显产品及品牌特色,成为摆在医药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链接二:2005年我国仿制药报批数量正在以超常规的速度猛增,2005年第一季度报批量再创历史新高,而且仿制之风还刮向了中药产业,中药所占的份额从原来的21%,增长到现在的57%。

四、面对三个终端的营销传播资源的协调分配

当前医院市场仍为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占据80%的药品销售份额3,专业性、学术性的精耕细作是医院市场的有效传播手段;第二终端“城镇药品零售市场”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日趋成熟、理性;全国建立起的覆盖93%的县、88%的乡(镇)和62%的行政村的农村药品监督网,成为医药企业竞相争夺的第三终端,农村市场开辟在即,农村市场虽然空间巨大,但是消费能力低,看中低价格。

三大终端市场潜质各不相同,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差异化很大,探索与企业整体战略导向相一致,符合三大终端发展进程,拉动三大终端销售的营销传播行为及营销传播资源的协调分配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五、药品广告公信力弱化引发传播资源浪费

由于一些药品企业夸大宣传等不规范行为,药品行业声誉受损。2005年截至11月,移送工商部门查处的药品违法广告2.39万份,信誉危机造成消费者对药品广告公信力的质疑,消费者购买药品行为日趋保守,通常固定的使用熟悉的、惯用的品牌。在此前提下,新品牌进入市场的广告宣传门槛急剧增高,不得不加大宣传费用,继而形成恶性循环竞争,带来药品企业宣传费用极大浪费,严重地干扰和阻碍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趋势篇

一、药品行业广告主媒体选择的新趋势

(一)侧重使用终端媒体、区域性媒体的趋势广告主研究所的年度研究发现,2005年药品行业在全国性媒体上广告投放下降幅度更为剧烈,如2005年选择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性大众报纸投放广告的被访企业分别下降24.3%和21%。从总体上看,药品企业的媒体投放更为看重区域媒体和终端媒体对销售的直接拉动作用,户外、店头或商场POP、地方电视台、地方性大众报纸、交通工具等是被使用最多的媒体。随着药品企业营销传播费用的吃紧,以及消费者对大众宣传公信力的质疑,企业逐步加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推广行动,其中人员推销、公关等说服力强的传播方式得到企业的重视。

(附:多选题。2004年有效样本数:32;缺失样本数0;总计样本数:32;2005年有效样本数:28;缺失样本数:1;总计样本数:29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

(附:2004年有效样本数:21;缺失样本数:11;总计样本数:32;2005年有效样本数:19;缺失样本数:10;总计样本数:29;2006年有效样本数:17;缺失样本数:12;总计样本数:29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

(二)新兴媒体走入视野

越来越多的医药广告主开始注重对新兴媒体的开发利用,将一些新兴媒体纳入传播渠道,向目标受众精确传递广告信息。广告主研究所研究数据显示,2004年如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尚无走入药品企业的宣传视野,2005年骤然增至25%的被选择率。

(三)专业行业媒体仍被倚重

国内一些医药专业媒体以其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服务已经赢得业界的共识,行业报刊、杂志及网站等专业媒体成为医药产品特别是处方药产品的重要传播途径。广告主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被访医药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对专业杂志、专业/行业报纸的选择率分别为46.4%、42.5%,远超过一般杂志的28.6%比例。

二、药品行业营销传播的策略新动向

(一)拓展市场空间,转型“健康产业”

伴随消费者关注健康的普遍需求以及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制药企业逐步融入到“健康产业”的大潮中来,以关注人类健康为己任,引领营销传播活动,给企业开辟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从产品技术层面看,药品细分更加明确,如适合不同年龄病人的药品:儿童型药品、老年人药品;适合不同工作类型病人的药品:如司机用药、商业人士用药;如满足人们对纯天然药品的需求,研发植物提取药品等等。

(二)产品差异化突围

广告主研究所研究数据显示,产品策略是药品企业最为侧重的基本营销策略,与2004年相比较,2005年这一选择比例继续大幅度提升,表明企业更加关注对产品的投入。

(附:单选题。2004年有效样本数:31;缺失样本数:1;总计样本数:32;2005年有效样本数:25;缺失样本数:4;总计样本数:29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

1、中药的崛起

随着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的天然药物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以及中医的流行,中药市场逐渐复苏。相当数量的医药企业开始着手开发我国的传统医药,尤其一些老字号中药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打造中医药市场的行动,如2006年央视招标吸引了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一批中药老字号企业。

2、原创种类药开辟新市场空间

当前药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仿制药盛行带来同类药品低价格竞争,药品种类的突破成为企业取得市场优势摆脱低端竞争,获得高价值利润的杀手锏。2005年世界范围内掀起药品研发的新潮流,诸多国际制药巨头加大原创药的研发实力;我国致力于国际化路线的大型药品企业2005年逐步加大药品自主研发的力度,为全球化竞争储备实力。

链接三:由英国贸易和工业部的“2005全球企业研发排行榜”(The2005R&DScoreboard)显示,戴姆勒・克莱斯勒、辉瑞制药和福特汽车占据了企业研发投入前三位。在排行榜的前15家企业中,共有医药业4家,辉瑞制药(美国)、葛兰素史克制药(英国)、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法国)和强生制药(美国)。这4家企业是在最近5年内新上榜的公司。

链接四:我国是仿制药大国,对于徘徊于自主研发门槛外的绝大多数仿制医药企业,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据统计,将近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级”专利药品在2006年迎来一个专利到期高峰,通用名药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预计2006年全球仿制药产业的增长将超过专利药,很可能以18%~19%的速度增长,成为历史上增幅最大的一年,并将带动未来几年的增长:

(三)“实心”品牌宣传策略

1、OTC单一品牌宣传拉动营销全局我国《广告法》规定,处方药只能在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进行宣传,不允许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随着2005年非处方药遴选完毕,医学、药学媒介刊物界定完毕,药监局将进一步加大药品广告的监管力度。在此趋势下,药品企业逐步调整传播策略,将原本用于处方药的广告投入到非处方药的广告宣传中,实行OTC单一品牌,多元产品的品牌策略,借助OTC单一品牌的高知名度、美誉度建设起企业品牌和形象,进而拉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整体销量,东盛集团的3A模式成为典型的案例。

案例:东盛制药3A模式。东盛3A模式中的3个A,是一个强有力的产品品牌、一个强大的企业品牌和一个强势的系列产品品牌。在“抗感风暴”过程中,东盛用白加黑支撑起东盛科技的企业品牌,东盛企业品牌知名度、笑誉度得到消费者认可后,拉动东盛系列产品群,使得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整体销量在东盛企业品牌的支撑下剧增:

2、公关活动深度解释品牌内涵

针对当前药品广告公信力弱化,国家工商局对药品广告的严格监控,企业加大组织公关活动力度,与消费者展开直接沟通,进行产品品牌、企业文化的内涵的解释,以增加社会公众对产品、企业的深度了解和信任

(1)加大传统媒体软性新闻宣传力度

医药企业一方面尝试开发隐蔽性较强的软文广告,如报纸软文广告在OTC及处方药的宣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医药企业也加大了软性新闻宣传攻势。企业通过捕捉行业及企业自身的新闻点,如产品研制的纪实、上市信息、人物特写、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的分析等,增加在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次数与质量,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2)建立危机预警及反馈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

危机事件,尤其是产品危机对药品行业的杀伤力格外严重,危机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有时甚至会对品牌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危机公关成为近年来药品业内人士所普遍关注的课题。广告主研究所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74.1%被访药品企业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危机,产品危机、行业危机、企业内部组织和人员危机是主要的危机形式,对企业的形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很多医药企业都建立了相应机制,并注意引进和储备相关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防患于未然。

案例:罗氏再借“达菲事件”重塑诚信形象:罗氏制药在2003年非典风暴中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更多为“奸商”,使罗氏制药的商业诚信和社会良知受到过公众的广泛质疑:在2005年的禽流感事件中,罗氏制药拥有生产专利的产品达菲被证明在应对禽流感中有一定的效果,罗氏制药借助禽流感疫情进行一系列的公关活动,进行企业形象再造,如:罗氏公司在中国市场采取了“暂时停止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达菲、所有储备药品交给卫生部实行统一调配”的措施,同时还许诺“将达菲的生产专利在紧急情况下授权其他药企生产”、“在紧急状况下,将为世界卫生组织无偿提供300万盒达菲胶囊”。成功的公关活动将罗氏向一个诚信、大度、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推进,赢得社会公众的谅解。4

(3)支持公益活动

药品是救人济世之物,与公益活动造福民众的特征相一致,面向社会公众及医药产品最终消费者的公益活动对于品牌知名度宣传、品牌美誉度提升,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支持公益活动是药品企业公关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案例:白云山和黄中药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倡导“食品药品安全工程”,率先扛起“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旗帜,并创立“全球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成功创造了本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受瞩目的社会焦点。从公司自发启动、各地药店积极参与,市民热情监督和反馈,到医院和政府或参与或呼吁,这一绿色公关让企业树立了亲民、责任的形象5。

1本篇药品行业营销传播策略全报告主要考察医药企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产品的营销传播策略,不包括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营销传播动态。另外,若无特殊说明,本报告中的案例和数据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数据案例库:

2《中国医药报》,《“政策助跑”医药企业欲借力社区营销杀出重围》。

篇13

药品管理涉及的主要方向

一、会计核算的内涵。会计核算是会计从业人员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核算主体产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生成报告,为需要的人提供会计信息。这些信息披露主要供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及社会观众了解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利用情况。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检查、监督和各个流程的具体制度,严格规定药品的采购、验收、库存等活动流程,尽量让所有的业务开展等自成体系,同时要减少业务成本,预防不必要的支出。

三、严格把关主要环节。对药品采购、销售、核算等易出现因主观原因造成的拿取回扣、更改账本等“错误”,要加大人员进行把关,实行职能分开制,或者进行二次核查,严格打击贪污受贿、私改数据等不法行为。

四、制定挽救措施。制度的建立虽然能够有效的控制不良现象的发生,但是也不得不预防不良现象的发生,如果有人顶风作案对医院造成了危害行为,为了尽量挽回损失,应设有挽救措施,在出现不良行为时立即进行补救,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医院药品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职务分工制度。医院药品管理业务中需要分工的岗位主要是药品采购的申请、药品的采购、验收和付货款以及药品的保管和清查。

二、药品付款控制制度。医院财务部应对发票、验收单、订购单和日常票据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定期的审核,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在符合相关制度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对出现违规行为,及时上报领导并作出纠正。

三、药品验收制度。医院的药品主要来源有自制药品和外购药品,在进行药品质量、规格等验收时,应有专门的验收部门和验收人员实施审查,并开出验收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关药品价格会计管制和财务审核政策的建立

一、主管部门限价政策。药品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对不规范的药品价格进行统一和调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准确估算药品厂商的生产成本之后,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同一功能功效或同一类药品的范围,确定可出售的最高价,同时,结合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管理体系,让百姓买得起药。

二、对医疗机构实施补偿政策。限制药品价格固然有助于药品行业的规范和有序,但是对于一些小的医院或医疗部门,自身盈利能力较弱的情况,为了统一行业的价格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应实施补偿政策,一面影响医院的正常发展,同时可以保证药品价格的合理和统一,有助于医院药品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计。

三、建立健全药品会计管理体系针对于医院药品这一特殊主体,再结合会计核算的专业知识,对于药品的管理原则可分为以下几类:金额管理、数量统计、计划采购、合理使用、定额管理、加速周转和供应保障等。核算内容有医院药品收入的核算、门诊病人药品收入汇总、住院处出院病人药品收入总汇、医院药品支出的核算等。药品储备成本的控制也是一项重点内容,具体包括缩短存货存储时间、加速药品周转等途径来提高医院资金的利用效率。

在账本操作上,医药品会计核算也涉及诸多方面:药品购入需要有计划、审批的过程,经过验收合格入库后的产品要在药品库存明细账、财务金额明细账中同步入账。在每一个会计期间到期后,医院的财务部门应对这一期间内的药品收入总额和收入来源形成详细的报告单,同时结合药品收入比、药品进销差价和药品的盈亏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对比,以对近期的药品管理成效做出反应,对于不合规范的行为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改革和监控,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核算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