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德育的方法和原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循序渐进原则
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提高。一方面,体育锻炼和学习过程类似,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能凌级、躐等;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机能有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3、持之以恒原则
无论从锻炼行为、锻炼意识还是健身效果的保持来看,都必须坚持持之以恒。
4、全面锻炼原则
体育锻炼要从各方面对人加以改造,改造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改造方法的多样性与改造过程的全面性。
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问题
第一,汉语作为一门学科,历经数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但社会上还有一些无知人士认为“只要会说汉语,就能教外国人学汉语”,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一方面,每门语言都有着它最基本的语法体系,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把语法这种抽象的东西讲清楚。另一方面,现在很多高校往往把教现代汉语的老师直接调过来做对外汉语的老师,这也是行不通的,毕竟对外汉语还是有现代汉语无法触及的全新领域。我们还是需要专业的老师来正确引导学生。
第二,语法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好掌握。语法不管是对于英语还是汉语来说,都是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充分的前提下。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前期非常有天赋,用法掌握得非常快,但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下降,语法规则对新的汉语应用不再熟练,学生开始对语法知识感到生疏,回到原点。
第三,语法教学太过混乱,没有由难到易教学课程安排。所有的语法的学习都是集中在学习初期完成的,这有两个弊端:首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零基础就学习过于复杂、深奥的语法知识根本就是做无用功,学生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全靠死记硬背,根本不能在学生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其次,难学的语法在初期就教完了,中期和后期的学习安排必定十分混乱,学生既不能用初期学习的语法知识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学习现在的知识也会十分吃力。到目前为止,这种教学方法还需改进。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法教学分为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近几年来,如何将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进行科学的衔接已是对外汉语领域的一个热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更具学术性,后者更具实践性。一般来说,由于现代汉语的老师面向的都是大多数都是本国学生,因此他们的教学方法更偏向于理论教学。但在对外汉语这块儿却有所不同,面对外国留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可想而知,因此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语法的定义,最重要的是要教他们怎么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帮到他们,例如:在“他在这儿呆了三个小时”这句话,在英语看来“三个小时”是补语,而在汉语中却是宾语,由于汉语中根本没有补语这个概念,这就非常容易令外国留学生感到困惑。我认为想让老外学好我们的语言,首先是要搞清自己的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区别,这样才能形成初次印象。另外,就是要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以往我们的教学方式就是照搬书本,这根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帮到留学生们。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在课堂上创造性的运用情景再现模式,告诉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解决语言问题,同时适当地、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具体的实践再进行提炼抽象化,让学生真正掌握消化。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第一,我要明确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理论语法是语言学家经过多年的整理与总结,用来解释各类语法现象的固定公式,而教学语法是在理论语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以教学需要为目的和导向的语法体系。理论语法的范围要比教学语法的范围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一,两者的目标不同,理论语法主要是用来研究,而教学语法主要是用来教学。其二,适应人群不同,理论语法适用于中国人,教学语法适用于外国人。其三,理论语法的内容比较宽泛,教学语法却比较具有针对性。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及时性原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以说这两句诗道出了及时性原则的精髓。教师要做到启发及时,就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时,或在学生遇到了困难,思维暂时受阻时,教师都应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但一定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3 实效性原则
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能达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的效果。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4 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5 独特性原则
独特性,反映的是新奇、不同寻常的思维。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求异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设计CAI课件时就必须对学生的各种发散联想予以详尽考虑。例如:在教授line(直线),circle(圆),square(方形),triangle(三角形)等词汇时,充分利用Authorware编程和有关工具精心设计文本、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并链接起来,通过交互作用,形成网状的结构。学生学习时可通过按钮把内容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图形提示识别单词之意,并联想起很多有关的词汇,进行人机对话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又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启发思维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5.1 激情法。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
5.2 创境法。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5.3 设疑法。“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课程标准》就教材问题提出了“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 的教学新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活用问题,如对教学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在教材灵活使用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的知识和才智是一种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应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研究教育教学的同时应研究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然渗入教师的才智,从而增加教材的资源内涵。
Harmer 在 How to teach English 里提到教材的使用问题。他认为,正是因为教材中一切都不是很精彩,也正是因为教师要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为此,对教材的补充、改编、替换就显得如此重要。正是在这时,教师为学生的利益与教材的沟通才真正起作用。
基于以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解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从教材整合方法、整合原则两个角度,阐述一下初中英语教材的整合。
整合方法
方法1――转换。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是可以感受到的、生活中能触及到的,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感兴趣。在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由于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迅速发展,某些内容会逐渐脱离我们生活的实际,失去生活感、时代感,因此我们把不符合学生认知现实的转换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
方法 2――拓展。新目标英语这本教材,在七、八年级教材中,阅读类的短文大多是短小型的,缺乏丰富的文字素材和信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依据教材中文章的内容,从课外精选具有时代气息或学科前沿成果的资料,或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增加学生的思维量。
方法3 ――删除。对于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像某些听力练习、复杂的句式、较难的语法知识等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舍而弃之。
方法4 ――调序。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教学的需要,改变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进行单元内部教学顺序的调整或者是教材单元之间的顺序调整,使之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和学生的接受。
方法5――深化。我们通过教材的主题思想、情感渗透、知识内涵等方面的深化,来实现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如有关人物传记的叙事型题材,我们通过挖掘相关励志故事激发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有关食物、游乐、旅游型的说明文题材,我们通过挖掘相关风俗文化的介绍进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有关生活、成长的议论文题材,我们通过主题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恰恰是中考英语话题考点。
整合原则
教师在整合教材前,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分析教材、“吃透”教材。英语教学是一个整体,教材也是一个整体。教师要用整体理念为指导对英语教材进行全程整合,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如何整合教材。
总之,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我改变了过去较为孤立的使用教材的做法,以新课标作为指南,树立了科学的教材观,增加了教材整合的智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以听说为教学中心的理念正在迅速崛起,各大中专院校纷纷效仿。传统的以词汇、语法、阅读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正被逐渐冷落,甚至忽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词汇和阅读仍然是成年人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不少国家特别是在我国,大多数公司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仍需要以阅读大量的英文资料和收发电子邮件来获取信息,与外国人进行口语交流的时间仍远远少于与英文资料打交道的时间。因此,在这些国家的英语教学大纲中,英语的词汇和阅读仍被列为最需要掌握的外语技能。即便近几十年来口语教学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有关词汇和阅读的教学法研究也不应停手,而应有有所加强。
一、掌握词汇对搞好英语学习十分重要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多年的实验表明,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词汇与阅读相关度最大。词汇量少的,阅读能力一般比较低。虽然词汇不是影响阅读的唯一因素,但是,随着词汇量的增长,阅读能力必定会逐渐加强。因此,搞好有关词汇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会最终影响他们的口语和听力水平能力的提高。在我国的各种英语考试中,如A、B级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词汇和以词汇为中心的阅读理解考题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学生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十分重视英语词汇的学习,因为关于词汇用法的讲解往往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东西。但是,由于词汇学习比较枯燥乏味,而且长期不复习就会遗忘。所以,多数学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但却不知如何下手。还有很多老师,由于对词汇教学不得法,造成学生虽然努力背单词,却收效甚微,由此造成了不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厌恶。
二、英语词汇教学应掌握的原则
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原则。第一,对每一堂课要讲解的词汇进行分类。有的词汇是接受性词汇,只要求能辨认,会发音,了解一般词义即可。可以不要求会拼写。有些则是表述性词汇,必须会拼写,发音,并熟练掌握一般用法和结构。有的词汇属于专业词汇如无必要,可不要求学生掌握。因此面对书中的大量词汇,绝不可以对每个词都进行内容丰富的讲解和提出必须要掌握的要求;第二,词汇学习要由易至难,由浅入深。如果学生的水平较差,而对学习难度较大且不经常出现的词汇,一股脑的都要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法,效果就不会好。同样,在高级阶段重复已经掌握的简单词汇,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为我国的大学生都要参加四、六级的考试,所以在词汇教学上,可参考一些四、六级的考试的词汇分层,作为参考;第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可在讲述一个单词时,因为怕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东西而引伸出无数的相关的词或词组。过度的引伸会让学生感到大量的词汇蜂拥而来,难以招架,并产生厌学情绪。面铺得太广,面面俱到,可能与教学初衷南辕北辙。因此在词汇教学中,一定不要大而全,而要少而精,让学生感到学有重点,科学把握。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能否突出重点是影响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多数英语教材的词汇表中,重点要求讲解的词,一般都用黑体字或星号、三角形做标识,只要求一般掌握的单词不特别标出,这就为广大教师对词汇讲解提供了方便。
三、几种常见的词汇教学法
1.重复法。最为传统的词汇教学法是重复法。教师不断地带读,学生跟读。然后教师写出中文意思。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单词的用法和意义,但如果稍加改进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例如,在给出词义时,最好的选择是给出这个词汇的英文解释,并要学生在重复时说出,而且作为作业背诵。因为许多英文单词的中文解释与这个词的英文实际意思有出入。在课文讲解中出现这个词时,要求学生作出英文解释,也可要求用这个词来造句。
当然,在做练习之前,教师应该适当的举例。在选择学生造句或解释时,一开始一定要选择英语水平较好者,这样可以给水平较差的学生以信心和榜样。这样的造句和英文解释练习应反复的来做,以便学生了解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使用。
2.应用前缀和后缀。英语有相当一部分单词是通过某一固定词根加上前缀和后缀来表达词义转换的。在词汇讲解中,如果出现了常见的前后缀。可要求学生把它们集中抄写在课本某一页的空白较多处,并多多举例让学生来了解词义。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见到熟知的单词加上前后缀时,能准确了解词的意思。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见前缀和后缀如下:表示否定的dis- un- non- ir- il- im- in-。其他的如re-表重复、再,pre-先于、之前,post-表之后,counter- anti-表反对,self- auto-自动,自己,co-表合作,de-表除去、否定,en-使成为,super-表超级,sub-表下级、下面,pro-表赞成,micro-表微小,ex-表向外,mis-表错误,trans-表转换、转移,inter-表之间。表示数量的前缀如,multi-表多、多元,poly-表多种,semi-表一半,mono-表单一,uni-表统一,bi-表两个,tri-表三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见后缀。如名词性后缀:-ance, -ence, -tion, -sion, -ment, -ship, -ity, -ness,形容词后缀:-ible, -able,表示能力,-ful,表示充满,-ward,表示方向,-ous,表不多,-ive,表示倾向,-less,表示否定,-ist, ism,表示主义或主义者。动词性后缀,如:-ize, -ise,标示“……化”。学生如果能熟练掌握以上前后缀的构词法,可以正确猜测出大量生词,并会熟练的进行词汇在词性之间的转换。教师可以在课堂词汇教学之余,多为学生搞一些词汇派生的练习。如把动词care转换成形容词careful,careless,再转换成副词carefully, carelessly等等。让学生自己慢慢地找到规律,从而自己能够熟练地进行词汇的派生。在现在的英语教材中这一类的课后练习也很多,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种练习。
3.字群法。在传统词汇教学中,字群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教师可对有一定词汇基础的学生,将所学过的词汇根据其特点和共性进行总结,以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例如在总结字群时可采用同义词法。即将几个意思相近的常见词,总结成字群。如:join, take part in , participate, attend;也可以将字形相近的词总结成群,如:clue, glue:;有的字群由同一词根而来,如:impress(印象), depress (萧条), express(表达),oppress (压迫), compress (压缩),这些词都是由press-(按压)而来,只是加上了不同的前缀。im-表示进入,所以impress可以解释成压进去,所以有印象;de-表示否定,所以depress可以解释为向坏处压,所以depress表示萧条,沮丧。ex-表示向外,所以express可以解释为向外压,因此express的意思是表达。op-表示opposite, oppress表示反方向按压,所以oppress意思是压迫。com-表示together,所以compress表示压在一起。因此compress的意思是压缩。通过这种方式的讲解,将更有助于学生将字群记牢。字群法还可以用于把所学过的同一科目的词进行总结,如表示宇宙,天体的常用词汇,如universe(宇宙), planet(行星), star(恒星), meteor(流星), comet(彗星), galaxy(银河)总结在一起。或表示可飞翔的昆虫,如fly(苍蝇),dragonfly(蜻蜓),butterfly(蝴蝶),firefly (萤火虫)总结在一起。最后如果所教学生水平较高,可以在词汇教学中系统讲授英语单词如何进行词性转换,或如何进行复合性的构成。
4.图示教学法。对英语某些表示动作的词汇或名词,图示教学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但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绘画能力。最简单的图示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实物或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图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很快说出新词。图片可将英语单词与其具体形象挂钩,使英语词汇形象化,这有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长久记忆。
四、运用多种办法搞好词汇教学
除以上的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之外,还有一些较新式的词汇教法。例如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在市场上购买较好的有关词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词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采用DVD电影放映的方式,在电影放映中,打出英文字幕,让学生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找出自己所不会的生词。在电影放映后,自查字典找到的英文意思并造句,激发学生对生词掌握的兴趣。
另一种方法是在讲解词汇之前,先讲解课文。可先将要讲解的课文分段。学生按小组指定的段落寻找新词,查字典找确切的词义,发音和例句,然后每组中找出一个或多个代表,对指定段落的生词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补充讲解不全面的内容。各组讲解之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朗读并学习书后单词表。由学生来寻找新词汇,能使他们感到学习新词是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教师强加更他们的任务,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未学过的词汇从课文中选出来学习,也符合前面提到的突出重点词汇的教学原则。学生在选择新词时,又必须重温已学单词,才不至于选错。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旧词汇的过程。事实证明,这样的词汇教学充满了活力,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习惯了自找新词汇之后,这一教学步骤也可让他们在课外预习课文中进行。
传统的词汇教学强调单词教学,往往离开了交际的语言环境,重复单调的语言操练。当代词汇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提倡让学生发现新词并总结规律,并通过实际的交际活动,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学习和掌握外语词汇。比如,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课书中所有的生词之后,教师可以将其中常用的活用关联的单词写在黑板上,将学生分组,利用这些词编一段情景对话,并上台表演,或者利用这些单词编一个小故事,并上台讲述。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记住所学单词,并且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做到一举两得。在练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表演和讲述,教师要多进行鼓励,要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但是这样的活动必须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首先教师应该十分明确,这是综合复习的词汇课,而不是语言结构或口语复习课。因此,可将需要复习的词汇写在黑板上,或采取其他的办法,不断地提醒学生尽量用已学的词汇谈话和组织演讲。在学生离题发挥时,教师要及时把话题拉回到主题与需要复习的词汇。一般说来,学生上这样的课十分活跃,有时语言错误较多,教师应该保持冷静,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又应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语言。
为了辅助学生做好词汇的学习,教师可以定期进行百词测试,对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与奖励,或组织学生在课余做一些有关词汇的游戏。如可以让一个学生用英语描述一个以前学过的名词,由其他学生来猜是什么词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另外,词汇和阅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外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做课外阅读。阅读英语文章是检验学生单词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仅可以复习和检测自己的英语单词,还可以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总之,外语教师在使用较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之余,应尽可能地挖掘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单词和总结构词规律,并尽量为学生创造使用这些新词的环境,提高了词汇掌握能力,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左焕棋.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