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

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化学灌浆是建筑防水堵漏手段之一。性能优良的化学灌浆材料和合理可行的施工灌浆方法是化学灌浆防水堵漏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1 几种化学灌浆材料简介

1.1 水泥—水玻璃浆材

该材料固结强度为0.5~15mpa,固结率为98%~100%,凝胶时间30~120s。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好,尤其适合突发性漏水、泥、砂的整治,浆液充填率又高,湿条件耐久性好等优点。其浆液特点如下:①浆液凝胶时间可准确地控制在几秒至几十分钟范围内;②结石体抗压强度可达10~20mpa;③结石率为100%;④结石体渗透系数为10-8cm/s;⑤适宜于0.2mm以上裂隙和1mm以上粒径的砂层使用;⑥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1.2 中化—656(丙烯酸盐类)浆材

该材料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渗漏水、油的堵截。具有浆液起始粘度低,可灌性能好,固化时间可任意调节两秒至十几分钟,甚至数小时等优点。固结体抗渗性k<10-8cm/s,抗挤出强度35kg/cm2;固砂体抗压强度3~8kg/cm2,浆液起始粘度η(25℃)1.2~1.6cp。该浆材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3 改性环氧树脂浆材

该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价格较便宜,强度、粘度、固化时间可调节,材料力学性能良好。抗压强度为700~1200kg/cm2,抗张强度为70~300kg/cm2,抗弯强度300~850kg/cm2,劈裂粘结强度干缝19~31kg/cm2、有水缝13~19kg/cm2,浆材起始粘度η(25℃)6~150cp。该浆材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 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工艺流程及效果检测方法

2.1 工艺流程

(1) 查水:在潮湿和积水的地方排水及用棉纱吸擦干,寻找渗漏水的缝(伸缩缝、接触分界缝、沉降缝、施工缝、应力缝、结构缝、后浇带缝等),或漏水洞、漏水孔、混凝土体蜂窝、砂眼点面等漏水渗水部位。

(2) 凿槽:在缝或点四周开凿u型槽,一般槽深除去砂浆保护层外,还需深入混凝土体2~10cm;槽宽度原则上把松软漏水的混凝土清除为止,常规槽(点)宽度5.0~30cm。

(3) 清洗:把新槽内的残渣清除,并用干棉纱擦干净,不能留下粉砂和积水。

(4) 埋管:在漏水孔口洞位置上垂直放置一定长度的铝管,其周围再放置小碎石或棉纱,再用水泥—水玻璃埋管封槽,最后用外加剂防水混凝土砂浆盖面抹平封顶。

(5) 灌浆:按工程需要调节好粘度、硬度、固化时间等指标,用手压泵把浆材从灌浆嘴压注入被灌体。

(6) 封孔:对达到灌浆要求的灌浆管,需要切除高出基面的铝管,并用老虎钳夹闭管口,再进行表面修复处理。

2.2 效果检测方法

(1)套管盖帽检查法。在埋好铝管约12小时后,用胶管套盖在铝管上,再用小铁线扎紧胶管进行封水,即可检查埋管质量效果。

(2)感觉检查法。在灌完浆24小时后,可用肉眼观察或手触摸灌体干爽情况,即可定性检查灌浆质量效果。

3 化学灌浆在建筑防水堵漏工程中的综合应用

3.1 广州市南方剧院假山池涌水化学灌浆堵漏处理

该工程位于西湖路与教育路十字路口。由于观赏花园中假山池底面低于地表1.00m,造成多个点状分布的涌水泉眼,积水较多,影响周围环境。受院方的委托,采用中化—656堵水,以保证假山池底干燥。

中化—656是一种以丙烯酰胺为主剂,甲撑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配以其它材料组成的化学灌浆材料。各组分的水溶性很好,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真溶液,粘度很低,接近于水,可以注入极细微的孔隙中。水溶液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作用下,能够迅速聚合形成具有体型高分子结构,富有弹性,不溶于水及一般溶剂的硬性凝胶。这种硬性连续的凝胶可以封闭水在土、砂空隙或岩石细裂隙间的通道,阻止水的通过,并把松散的土、砂粘结在一起,从而起到防渗堵水和加固的双重作用。

通常丙烯酰胺灌浆材料是一种浓度为5%~30%的水溶液。这种浆液性质稳定,两组分单独存放可以长时间保存。如浆液中加入铁氰化钾后,可以推迟起始凝聚时间,减缓聚合速度,用量很少即有明显效果。计量甲、乙液组分和浆液的溶器不要共用,否则可能改变浆液性能,甚至报废。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包括注浆目的、灌浆部位的土质、水流、水质、温度、压力及原料质量等)确定配方(主要是浆液浓度、凝胶时间和浆液用量),再依现场资料在实验室进行配方试验确定。本工程浆液浓度一般用10%(丙烯酰胺和n,n′—甲撑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固定在95∶5,改变浓度时只改变它们在水中的总含量),如特殊情况可适当考虑改变浆液浓度。对个别涌水流量大的泉眼点,为克服地下水对浆液的稀释作用,需提高浆液浓度至12%~15%,甚至提高到20%;相反,在细裂缝点中,由于含有饱和水而进浆量极少,这些水足以稀释浆液,因此,也需提高浓度至12%,特别细微的裂缝点要提高浓度至15%。浆液分批配制,两液双组分最好按1∶1配比灌注,一边配比混合,一边灌浆施工,流水作业效果更佳。

经随机取样检查,丙烯酰胺浓度为10%的凝胶固砂体抗压强度有0.2~0.8mpa,能承受较大的静水压力,抗渗性好,渗透系数为2×10-10cm/s。虽然浆液原料和配好的浆液均有一定毒性,在凝胶前对人体有害,对金属也有腐蚀性,溶出的金属离子还对浆液性能有影响,但凝胶后基本无害。同时,由于浓度高于5%(<5%无法凝胶)的浆液凝固时形成半透明状态的凝胶,不溶于水、煤油和汽油等溶剂(目前尚未发现溶解这种凝胶的溶剂);不被稀酸、气体、菌类侵蚀;凝胶干后遇水可以重新溶胀,因此,可认为是半永久性材料,放心使用,质量有保证,耐老化性强。

3.2 广州市百花香料厂主厂房屋面梁板漏水化学灌浆防渗处理

该工程位于芳村,由于多种原因,屋面梁板出现多条裂缝,局部还有蜂窝点。遇雨天就渗漏水,还会风化腐蚀钢筋影响建筑结构承载力。受厂方的委托,采用化学灌浆进行防渗补强处理。

环氧树脂具有强度高、粘结力强、稳定性好及可在室温固化等一系列优点,广泛用于电绝缘材料、增强塑料、涂料、粘合剂及电子灌封材料等方面。一般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大多数情况下使用e—44(6101)环氧树脂,用脂肪胺或改性胺如t31等为固化剂。由于通常的环氧树脂粘度均在2000厘泊以上,需加入适当的稀释剂才能把浆液灌入细小缝隙。同时,由于环氧树脂固化后性质较脆等原因,通常还加入增韧剂、促进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以适应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是研制和使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原故。在特种岩土工程中,可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各种特殊助剂,使浆液具有高渗透性、浸润性等性能,以适应特殊场合的灌浆需要。

本工程选用fyz材料,糠醛、丙酮稀释体系。由于糠醛和丙酮均具有较低的粘度,加入环氧中可以使浆液具有可灌性好,可在含水裂缝中灌注,价格又便宜等优点。糠醛、丙酮在加入固化剂后形成酮亚胺缓慢地固化环氧树脂,游离的糠醛和丙酮也逐渐生成它们的低聚物,最后成为呋喃树脂,因此,浆液固化后为复合体系,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强度高,抗压强度达60kg/cm2以上;抗张强度达70kg/cm2以上;抗弯强度达250kg/cm2以上。②粘结力强,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尤其是对混凝土,其干缝粘结强度达17kg/cm2以上,湿缝粘结强度达12kg/cm2以上。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老化能力。④固结体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能。

该工程的施工程序是:

(1) 清缝:打掉批挡保护层,直到结构层。

(2) 刷缝、吹缝:用钢丝刷刷掉松动的碎块和粉土,并用高压吹风机(器)吹掉粉尘埃。

(3) 打基液;用1∶1的fyz进行渗透处理。

(4) 埋灌浆盒:用1∶1.75的fyz进行埋灌浆盒,一般埋在顶面,每米3个左右。对个别厚梁需双面灌浆,即在底面多埋一次灌浆盒,并与顶面上埋的盒错开位置构成穿插加密状,利于均匀灌浆。

(5) 封缝:用1∶1.75的fyz进行封缝,如底板面有缝的还需多封一面缝。一般每条缝留2~3个排气、排水小眼(0.5~1.0cm),利于诱导灌浆。

(6) 灌浆:用fyz进行灌浆。固化剂选用二乙烯三胺或乙二胺,约占主剂的5%~16%,而个别特别细微的裂缝,需使用渗透性更好的fez浆材机械灌注(fez其它性能基本与fyz材料相同)。遇较大的裂缝,采用人工送浆自由渗漏浆液施工即可。

经过几年来的连续观测,证实改性环氧树脂材料性能稳定,防水效果良好。

3.3 广州市新大地宾馆地下室歌舞厅顶板渗漏化学灌浆止水处理

该工程受街边电缆沟降雨积水和宾馆正门浇灌花草水的影响,地下室歌舞厅顶板混凝土出现间歇性漏水,呈点状和线状分布。受业主的委托,采用化学灌浆进行补救处理。

首先,对漏水部位的松软混凝土进行全面剥离清除,然后,在个别漏水量大的点开凿直径3~5cm、深5~8cm的楔形孔(槽),把进浆管一头置于楔形孔中,管底留空0.5~1.0cm,周围再放些碎石或棉纱,利于浆液扩散。进浆管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8~30cm,但进浆管口一定要对准出水口孔洞部位(点),使水引入管中流出,而管的周围用速凝剂混干水泥粉(一般为水泥—水玻璃)砂封堵,并用手指或手掌压砂浆,使被埋管周围不再有渗水。在埋管封孔(缝)第二天即可顶压中化—656注浆,以达到止水的目的。

其次,在渗水的范围内,用改性环氧树脂涂刷1~2遍,厚度1.00~1.50mm,待它基本干爽后,再用水泥—水玻璃作最后一道防水层兼作保护层。

最后,尚需进行两条裂缝楼面灌浆处理。其中一条细的裂缝直接用改性环氧树脂混干水泥粉埋管和封缝,不用开凿u型或v型槽,待水泥改性环氧浆干后,才用齿轮泵或手压泵注浆,尔后2~3天即可表面修复交付使用;而另一条较大的裂缝可用水泥砂浆渠形围缝,渠宽1~2cm,用于积蓄浆液进行渗透灌浆(用稀浆)。对难进浆段,则先用丙酮渗透开路。一般混合浆液有五六成干后,即用干水泥粉混合剩余浆液与围渠的水泥砂浆一起用灰刀铲除,以免干后表面清理时拖带出缝内浆液固结体。然后,再用小灰刀(宽1cm)做缝表面补充加强压浆修复处理。1~2天后即可交付使用。

4 结 语

化学灌浆具有简单、快速、价低及有效等诸多优点。不同的灌浆防水堵漏止水工程,其施工方案也需各有侧重。一般原则如下:

(1) 铝管直径d=1cm,埋管根底部用棉纱缠成喇叭头至直径2~3cm为宜,铝管头高出基面3~5cm即可。

(2) 浆液固化时间为1′30″左右,以每点直径30~50cm计算,每根管(点)用浆量为600~1000ml,灌浆终孔压力≤2kg/cm2为宜。

(3) 灌浆原则以先快速进浆,后慢速进浆;先低压力,后高压力的规律为佳。

(4) 施灌工艺是先灌漏水小的孔,后灌漏水大的孔;先灌外围孔,后灌中间孔。

(5) 受降雨才渗漏水的工程,可用改性环氧树脂施灌;长期有水的工程,则选用中化—656(丙烯酸盐类)灌浆;而间歇性渗漏水的,可优选中化—656或改性环氧树脂与水泥—水玻璃组合(复合)灌浆。

(6) 在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浆液的凝胶时间和凝胶强度,因此,必须根据土质和水质,按不同建筑工程和不同的浆材,选择不同的浆液配方和灌浆工艺。

参考文献

篇2

多媒体技术及装备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需要设置大量视、听媒体同时又需方便教师教学应用,因此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一体化的整体考虑和最优化的方案设计,其中实现系统功能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方便教师教学应用应是首要的条件。最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工程中应用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上述要求和建设目标,为信息化装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建设适应教学需要的信息化环境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市属的一所重点大学,为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和改造升级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符合教学发展需要的综合信息系统。在招标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既严格遵循经济实用性、操作维护简单、安全可靠和可拓展性的原则,又要求功能完善、系统安全稳定,全面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

首都经贸大学选择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的方案,不仅适用于学校现代教学环境和管理,而且可以满足未来教学的发展,具备优异的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其采用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网络中央控制系统与多媒体教学系统涵盖了校园网建设中的各个子网,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双向教学网、教学观摩计算机评估网、数字音频广播网、远程教学网、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等全部功能,使教学、教研、管理业务在同一网络平台上有效、有序、安全的进行,实现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无论现场是否有人员活动,无论是在断电还是网络中断等情况下,防盗报警系统均可实施24小时实时大屏幕监控。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有效保障了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资源共享。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年1期

篇3

一、课程考核改革背景

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以平时上级练习成绩、期末考试(笔试)和平时出勤情况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重于理论;而笔试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当今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人人员从事的工作确实跑业务,做销售员,或是跟计算机有一点搭边的文员,却不能胜任一个全职的办公自动化人员。因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理论与实际没法结合。在操作方面文字输入速度慢,不熟悉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熟练办公软件的应用。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尽限于校园内,为考试而考试,例如,有学生平时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期末考试笔试卷面成绩相当不错,但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却通不过,这说明了利用原先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为了更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较高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性人才的目的。为此,将采用计算机一级考试和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为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基本操作的使用;又要检测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OFFICE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教、学、评相互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和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内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合理调配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完成实验的时间,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学习目的。上机实验是以实际教学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相结合,直接明了的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联系,把学生的学与学生平时课堂练习和课外应用相对应。提高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我们采用平时的教材教学与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在平时实验联系中我们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地操作实践,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主动性,直到学生100%掌握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进对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训练和提高,接近职业化教育的事实。

三、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根据历年来,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尤其是职业技校、中专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基础已相当不错,我们对这类学生最关键是在于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虽然没有中专、技校的学生基础好,但高中阶段该课程也是必修课,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

(一)首先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上要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有:信心社会概念、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组成、网络的相关概念,以及office软件的基础应用。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也统一,要把原先先以教材为主的理论课堂教学,或是没有实际操作的虚拟黑板式教学方式,改为实质动手操作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机房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使学生更明确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体现信息教育的特色。

(二)我们对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在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中我们的考核标准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能够有所改变,能真正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以前我们采用平时实践训练、平时的考勤情况以及期末理论总结性笔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压力,自己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是模糊的,但近年了我们应该把学生是否能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否能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认证来作为实质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实质的学到了东西,能熟练的掌握和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在总结性考核时临时发挥失误的影响,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体现了职业化。

(三)我们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报名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等级考试是在十一月中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参加考试,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并不影响学生通过率,因为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在高中阶段已有一定基础,只是进行对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把计算机一级考试放于大一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中旬,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要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差,在第一学期我们将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一致,只是放慢教学的速度,教学过程中会更加详细的去演示每个操作题,当然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是满意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辅导,整个辅导原则是学生自愿参加,辅导内容以一级考试的内容为重点,80%的以上的教学时间是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机房为教学场地,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练习,难题解答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会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已经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四大块分别为:计算机系统操作与使用、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是符合现在社会需求进行培养人才,能完全充分体现职业化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当然,我们照样也对学生进行培训,此类的培训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每个班级的实训周里,我们会重点培训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基本外部设备的使用与一般调整方法、微型计算机文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方法、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处理方法),而其他几点(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与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符由学生自己练习。在实训周里我们将进行实践考试,全部课程结束后组织理论考试。完全符合学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计算机职业化能力水平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篇4

培养目标:使毕业生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主干学科: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精细有机合成原理等。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 另外辅修化工经济技术分析、电工电子等。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等。

专业发展方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

1.华东理工大学 2.天津大学 3.北京化工大学 4.南京工业大学 5.大连理工大学

6.浙江大学 7.中国石油大学 8.华南理工大学 9.太原理工大学 10.四川大学

11.郑州大学 12.湖南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西安交通大学 15.上海交通大学

16.江南大学 17.中南大学 18.南京理工大学 19.中国矿业大学 20.湘潭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创办于1949年,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一批著名化学家汇集大工,形成了具有雄厚实力的化工学科。改革开放后,化工各学科发展很快,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发展为化工学院,学院设有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化工、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机械等9个系,24个教研室。现有本科生2410人,硕士生494人,博士生241人,博士后科研人员7人。教职工37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37人,教授53人,副教授80人,高级工程师17人。

化工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其全部五个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此外还有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点和3个理科化学硕士点。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环境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院拥有应用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三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中心及15个研究所,拥有400兆核磁共振,气/液质谱、飞行时间质谱、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分析仪器40余台,成为我国培养化工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化工学院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重要学院,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各部委和省市领导,中科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的厂长、经理、总工及业务骨干,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了复合型、外向型高技术人才。

化工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已经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化工学院办学宗旨是以人才为本、创新为先,办学思路是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促发展。重视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每年都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级科学基金和“973”“863”及“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同时与企业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紧密型协作关系,解决技术难题及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化工学院每年科学研究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近两年科技成果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

问题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怎样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问题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可到工业部门从事化工类产品的设计、施工、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科研、商贸、行政等部门从事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工作。

也可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还可以到化学工厂、大学、政府社团、保健服务、中学、医院、工业实验室、图书馆、医药公司、私人企业、实验研究所等从事相关的工作。

问题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不同有差异么?

化学工艺包括能源化工、材料化工、有机化工、环境化工、高分子化工、无机化工等众多领域,覆盖面广。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基础领域,同时与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环境等学科渗透融合,不断地培植出新的生长点。它既是一个历史悠久、曾作出重大贡献的学科,又是一个新世纪不可缺少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学科。

化学工程是以化学工业及相关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所用设备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以及最终实现过程优化所应遵循的共性规律。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工数学、化工分离过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等课程。为拓宽专业面,增加适应性,还开设生化基础、石油炼制工程、环境化工、化工机械基础、ChemCAD等课程。

问题4: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近的专业是什么?

制药工程(主要是化学制药)。

问题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催化科学与工程具体是什么样的学科?

它是催化化学、材料物理及化学工程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特点。

篇5

在量子力学的建立发展下,现代化学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实验在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中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作用也日益突出。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认知、研究能力和应用化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高等化学教学在讲授了化学基本原理和化学实验技能基础上,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化学实验设计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展开实验技术和化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1-5]。高等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成为高等化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完整化的高等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内容包括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优化、化学实验基地的建设、化学实验具体实践操作方法、化学实验组织管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1高等学校化学工程实验技术课程发展现状

在高校的扩招发展下,化学工程实验技术课程实验基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在学生毕业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学生过度重视理论,轻视了实验教学。现阶段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内容上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从总体上看,依赖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课程较多,设计性的实验课程少;独立性的单元操作课程多,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少;经典类型的实验课程多,能反映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内容少。(2)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是根据化学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过于强调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忽视了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的本身特点,无法发挥出化学实验课程的本身作用。(3)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注重按照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内容开展教学,无法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

2.1精选基础性、理论性强的化学实验

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化学理论知识。为此,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精选化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内容,如可以为城市土木工程建设专业的学生开设胶体溶液性质类实验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具体包括实验流程设计、胶体溶液的配制、实验仪器的安装和实验操作等[6]。

2.2注重精简重组验证性化学实验

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要减少验证性实验在总体实验中的比重,验证性实验中繁多的验证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质,浪费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原有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及“电解质溶液”是常见的验证性实验,实验验证过程简单,方便学生的观察,但在实验操作过于简单的情况下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两个实验进行精简处理,在两个实验的重组中以“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实验为主体内容,将“电解质溶液”的实验内容融入到原来电池的组成和电动势的测定中,让学生在原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物质,如氨水、硫化钠等,之后应用精密的微安表对电池电动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了解物质浓度变化对电极电势产生的影响[7-9]。这种精简重组之后实验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

2.3增设应用型和综合应用型化学实验

在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增设应用型和综合应用型化学实验。例如,可以增设水硬度测定、金属材料腐蚀和防护测定实验、金属材料老化等综合型化学实验。在水硬度测定实验中,教师应用离子交换法和蒸馏法演示净化水的过程,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应用导电率来衡量和评价水纯度的重要意义。学生对实验兴趣很高,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实验数据,一次次反复验证自己的实验,改进自己实验操作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过程

3.1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师可以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具体介绍化学实验技术原理和重难点问题,通过交互式实验教学研究设计让学生能够有效解决化学实验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化学教师要根据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定期安排教师互相听课,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彼此教学水平[10]。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引入弥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视野狭窄的问题,缓解实验教学经费和学生人数之间的矛盾问题。

3.2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

(1)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科学的实验研究作风。这种作风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是,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化学实验操作出现的各种现象,在发现实验现象和预期实验构想存在出入时,学生要能够从各方面查找误差的原因,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及时解决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2)原始性实验记录对于学生实验思路的形成、实验规律的把握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实验开始阶段,需要学生仔细、规范的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

(3)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过程中教师要监督学生注意做好实验器具回收工作,不能随意丢放实验器材以及实验产生的各种杂物。

3.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和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对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促进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高等院校可以从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实验教学管理和评价考核机制[11]。在学生化学学习方面,学校要建立学生成绩和学分结合的学习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学生能否按时到达实验室、能否在实验之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以及学生是否如实记录了实验操作过程和做好实验总结。

4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对整个化学实验体系运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需要加快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素质高、掌握多种化学实验教学技巧的教师队伍[12]。为了充分发挥高素质化学实验教师队伍在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能够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验化学有效运行的政策,充分发挥出教师在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力量,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综合能力。

5完善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保障体系建设

高校需要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的开展,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制度的建设,加强化学实验指导教师对化学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视,具体包括化学实验教学方案、化学教学实验过程和化学实验结果的验收管理等,充分发挥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6结语

化学工程技术实验课程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化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化学基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进一步拓展学生化学知识面,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化学工程技术能力和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内容和规范化的化学实验技能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艺术,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需要有关教育人员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化学学习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的整合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2.

[2]李向清,穆劲,康诗钊,等.研究生高等化学工程与技术实验课程建设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13,30(2):26-29.

[3]李敏,刘刚,王力.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反应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23(10):1031-1034.

[4]冯红艳,徐铜文,王晓林,等.发酵过程与双极膜电渗析的集成操作——介绍一个分离与反应技术一体化的化学工程实验[J].大学化学,2015(1):59-63.

[5]孙康.果壳活性炭孔结构定向调控及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6]华.管道中氢—空气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7]邵文尧.化学工程与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2(2):143-146.

[8]张国平,訾言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86.

[9]周旭章,汪财生,朱秋华,等.多学科共享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196-199,209.

[10]周松柏.超声速内外流干扰的数值方法研究及其实验验证与应用[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