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作业探究

小学数学作业探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小学数学作业探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数学作业探究

篇1

一、巧妙的布置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布置课外作业是一向不简单的工作,所谓课外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堂的内容,同时开拓课外的知识,那么这就很高的要求的老师对作业的控制,巧妙的布置作业要求老师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有轻有重,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业,为学生提供高效资源

老师在布置作业前,要精心的分析教材,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善于观察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任务,精选作业,为学生提高高效的作业资源,严格控制作业量。

(2)作业内容要有意义,富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作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更喜欢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杜绝拖延和抄作业和不交作业的情况,引导学习回忆复习课堂上的内容,让学生们养成归纳、整理、审题、分析的这些良好习惯,让他们善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业完成后引导他们自我检查,自我批改,提高准确率。

二、提高课外作业的质量,以学生们的发展为根本。

(1)、引导学生构建数学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老师应该促进学生学习和知识的构建,所以,应该从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课外作业观念、数学思想方法、思维品质等方便入手,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作业策略

(2)、科学的进行作业分层,让学生共同进步。

现在数学教育不同于过去,现代教育更注重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具有多面性,在数学作业上要求老师对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首先第一点就是要适应全体学生,让基础不同和智力等不同的同学都能接受并且有能力去完成,其次也要考虑个别学生,对于个别特殊学生群要给予特别的关照,根据他们的缺点和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合理的安排作业的进度,不能盲目的设计一些高难度的作业,可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进行,让他们一步步的上进,而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所以在作业的分层中要做到以集体为主体,同事合理考虑个别学生,设计科学的作业分层,最终使全班同学整体进步。

(3)数学作业要有意义,要实现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为目标

数学不单单的普通的计算,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包括作业的设计,都要设计的有技巧,通过作业可以提高学生探究发现的精神,而不是重复的计算成为学习机器。

小学数学设计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种,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如何让孩子们更主动的去完成和喜欢数学作业呢,本人经过几年的探索,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 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做作业。

小学生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小学时期,思维虽然活跃,但是他们对于枯燥的文字和数字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反而对于色彩鲜艳,看起来很美,很有趣的作业很有情趣,所以老师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形式多样化,简单复杂结合起来,尽可能多以带有图片的作业为主,最好是结合课本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这样学生在做作业时,既轻松还能提高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在作业的设计上要注重视觉享受,让下学生一眼看去就能主动的喜欢上,而不是那些单调的文字让学习看着都没有学习的兴趣。

五.利于数学日记的情感性,增加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

在数学作业中我们可以像语文一样,让学生去记录数学学习日记,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根据实际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作业材,让数学作业变的更富有情感。对于日记的内容和形式老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只要有关数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的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不断的实践摸索,作为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科目小学数学也应该根据素质教育需要去适应素质教育,这样就严格的要求教师在课外作业设计中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研究,去不断的摸索新的高质量作业设计,才能更好、更有效的的,巩固和延伸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让素质教育真正的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 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 新课程(小学版) - 2010(2)

[2]自主性小学数学作业“后设计”模式研究 - 2011

[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 -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 2012(5)

[4]结合实际灵活多变――浅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 新一代(下半月) - 2013(1)

[5]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也要讲究策略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1(23)

[6]谈对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思考 - 学周刊:B - 2012(1)

篇2

“玩”是孩子的天性,以往的数学作业均是死板的加减乘除和黑漆漆的文字,对于自控力非常薄弱的孩子来说做数学作业就是一种煎熬与折磨。所以,新形式的数学作业首先要具有吸引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想到做数学作业就不自觉地开心。教师可以把作业神话化,把数学的加减乘除等编入童话、寓言、游戏等一系列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上。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后,教师可以设计捉青蛙的数学作业:青蛙都躲在荷叶的底下,我们需要把荷叶拿开才能捉到下边的青蛙,而拿走荷叶的唯一办法就是算出荷叶上边的数学题。同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用彩纸折成的小青蛙来奖励算得快又准的学生,最后看谁能“捉”到最多的青蛙。

二、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

篇3

作业综合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是验证与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合理适当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加强其对知识点的巩固,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让学生在自行理解与解决问题的同时自主思考,奠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已然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要想综合提高教学质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性,就必须根据新课改要求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有效改革,使其能适应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变动和完善。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小学数学作业现况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总体来说,有作业量多但内容与形式单一、作业设计缺乏多元性且理论性、抽象记忆类题具多而实际动手操作的题较少等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片中内容的重复再重复,虽然作业量极大,但内容单一陈旧,无形式上的变革与创新,学生对于完成作业都是抄书再抄书,或死记硬背,不能综合理解来加强记忆,使得学习效率相当低下且严重阻碍学生长远发展。同时,作业布置单调统一,忽视了因学生自身差异而加重了两极分化现象,并且,只注重本学科的知识点巩固,缺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渗透,而且多理论与记忆题,未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的题型更是贫乏,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1.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性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作业改革顺应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提升,新课改理念不仅要贯穿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要在课后作业布置中更加坚定,这是新课改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的重要体现,而且,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改革,即是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延伸与继续,对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综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实践进行探讨,就是想在认清传统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状况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与正视,再充分联系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及其教学质量提高之间的相关性,对如何深入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实践提出几点自己的方法和建议,以期对综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2、方法及建议

要想深化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实践,就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从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与成长出发,丰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元化,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更多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机会,并发现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与乐趣,在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状态下健康成长。

2.1让作业充满游戏性与童趣性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好玩的年纪,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会集中所有注意力,但若是他们觉得无趣的东西不仅注意力不能集中,还会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首先要增加作业的童趣性与游戏性。例如,在学完三位数的加减法进位、退位之后,老师可以以此内容为主带领学生做竞赛游戏,学生之间分组竞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并辅以一定的趣味性道具或角色扮演等,创设新奇而有趣的场景并予以适当鼓励,充分调动起全部学生参与进来,实现共同进步。

2.2增加探索性内容

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他们旺盛的好奇心,在数学作业改革过程中,可以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好奇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如下作业:若是把长宽高分别为30㎝、20㎝以及10㎝的两个同等长方体拼合、并用贴花包装纸将它表面贴满,那么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节省包装纸?然后由学生动手操作或动脑思考,自主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与成就感,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所谓分层设计,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一道题或一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有可以靠自己能力解决的问题,并让较差学生在会做的题中找出自信,不会做的方面继续加强,而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断深入加强。例如学习了两位数或三位数与一位数之间的乘法计算后,可以让学生在列式计算、竖式计算以及脱式计算之中选择自己运用最熟练的计算方式快速计算布置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4增强作业的实践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让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指导实践,懂得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也是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重点。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了比例尺之后,可让学生在回家之后测量自家的房屋长宽,然后在作业纸上按比例绘制简易图形。增强作业的实践性是小学数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让学生在理解了学习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懂得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却解决问题。

3、结论

综述,对加强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在保持童真的同时有效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在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中不断进步,这是改革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工作,也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牛永锋.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及改革方向浅析[J].时代报告,2011(3).

篇4

一、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二、让作业评价成为改变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剂”

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

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与众不同=优?,优+奇思妙想=优+,优+字迹工整=优+,优+格式规范=优+.”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教师发还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如,“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特优,良+如果能不懂就问=特优,良+如果能认真及时改正=特优。”

对一些不爱动脑筋,作业有抄袭现象的同学,老师的评语是:“B+如果能独立完成作业=特优,B+如能积极开动脑筋=特优”。

“等级+简语”式作业评价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皆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评价不能一成不变,一以贯之。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于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三、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转变的“调节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老师可以对他说:“你的字进步可真快呀,比我小时候写的好看多了,老师还要向你学习呢!本次作业为优”。“你总是第一个交作业,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本次作业为优”。

对于一些偏爱体育运动,却放松自己的同学说:“运动场的英姿让教师久久难忘,但老师同样希望看到你课堂上出色的表现和漂亮的作业”。

篇5

一、 拓宽思路,激活创新意识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方式,语文教师经常使用,我们数学老师也可以把评语借鉴到作业批改之中,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使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进步。

如解应用题“小红计划打印400个字的文章,每分钟打37个字,已经打了6分钟,还剩多少字没有打完?如果再打4分钟能打完吗学生做第二问 一般会列式为37X4=148(个)148

二、 创新批改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 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找准数量关系式”、“多读两遍在下手写,不要慌。”“从问题入手试试看”、“认真审题后再做,细心一些。”“回忆一下法则例题再做”、“多想想运算顺序”“计算之后,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很重要。”等评语实际是让学生自查,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方法太好了,但是可要细心呀!”、“你肯定有高招,相信你能行”、“如果你的字再漂亮些就更好了。”“你的进步很大,再细心一些会更好。”“看到你在进步,我很高兴,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种带感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评语可以更好的和家长沟通

记得我在我班高雪原的作业上这样写到:“你是一个聪明友爱学习的女孩,只是每次做作业时都有一些马虎,多读两遍在下笔,你会逐渐克服这个缺点变得更棒的,加油!”没想到她的父亲也写下一段评语:“师训谨记于心,我们共同努力”。还有我班王思远妈妈这样写到:“看了老师的批注,深刻的认识到孩子这段时间的退步,不足。今后必将对他严格要求。”还有曹影父亲的评语:“孩子上课爱动是极大的缺点,作为家长会让他改正,也希望老师课堂上严格要求。”“严师出高徒!”还有家长对我提出的建议:“老师您好,由于进来出差,不能辅导学生,希望对他多加关注,仅此表示感谢。”看到这些心中升起一丝丝安慰,评语成了我与家长沟通的另一个途径。

3、评语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批改学生的作业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我是这样做的,对于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学生,每全对5次,字体又工整干净除了打上“优”外,还奖励一个“五角星”批上”verry good ”,一星期一总结,评出周冠军进行奖励。每月全班还评出月冠军组。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高涨。

(2)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聪明的你唯一欠缺的是认真。”“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上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作业正确率非常高,就是字体在漂亮点就更好了。”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习惯倾向,养成良好习惯。

(3)对于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我总是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今天的作业比昨天进步了好多!”“上课发言真积极,作业也向你上课发言一样优秀就好了。”“相信关心集体的你一定会为你那一组争光的,提高作业正确率好吗?”“你一定能行!”“老师知道只要你认真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万分高兴,希望你努力更上一层楼。”“再细心一些,准行!”这种带感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他们会一点一点进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