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篇1

企业的时代性

企业具有时代性,只有不断地抓住机遇,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这意味着与顾客需求同步的重要性。在过去信息不流通不对称时代,企业相较于消费者有较高的议价能力。然而现在由于顾客可以在网上查询相关产品的所有信息,导致企业变成了被动方。企业唯有动态地调整本身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没有倾听顾客声音的企业,只有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个话题与全球变局、领先者的责任和创新是密切相关的,全球变局就是从传统经济时代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这对所有企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个挑战,不在互联网时代具备企业的竞争力,不要说成为一个绿色公司,连企业的生存也非常困难。

我们现在用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过去传统经济的商业模式,在现代互联网时代显然不适应。比如说制造,过去,全世界对中国企业的评价就是大规模制造,非常有竞争力。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必须从大规模制造改变为大规模定制。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却非常大,大规模制造的时候,一个型号抓住一个订单可以生产几十万上百万个产品。但是,大规模定制可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生产量是几十万个型号。

确切地说,现在是企业和用户的主动权改变了。过去传统经济下,主动权在企业手里,我生产什么,用户就被动接受什么。但是现在的主动权到了用户手里,用户现在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所有的产品、所有的价格,用户可以自主做出选择。这个时候不是以企业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这是非常大的改变。如果你不能改变,还抱着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不放,那肯定是不行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企业的营销十分重要,传统经济下营销的优势在哪里呢?就是价格+广告。如果是广告的标王,有价格的优势,肯定在市场上有优势。但现在不行了,从价格的优势卖产品,必须改变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卖服务上,还是靠广告、靠低价,不可能有长久的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给用户带来的非常重大的两个标志:第一个就是移动服务,第二个是社交网络。这两点使得营销完全改变了,移动服务可以移动交费。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很多企业做得非常好,比如说苹果公司,它自己生成的不是科研驱动,是用户体验驱动,所以创造了一个奇迹。宝马的7系列车,没有设计出来之前,就在网络上和用户进行互动,这样在没有设计出来之前就明白了用户的需求,还积累了用户资源。另外像亚马逊全流程的用户体验,包括儿童买一个玩具都能帮你选择,给你提供一个服务方案,甚至这个儿童长到一两岁再提供什么产品都想到了,这和原来的卖产品不一样了,变成卖服务方案。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提供和用户分享信息的更好方式,就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和用户之间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变成了信息对称。如果企业和用户不能使信息对称,而是停留在不对称的局面上,企业一定是失败的。

探索“三个一”

其实企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大的机遇。就海尔自己而言,几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到现在为止,有很多曲折也有很多失败。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功,但我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所做的总结起来就是“三个一”:一个商业模式,一个机制,一张表。

所谓一个商业模式,就是创造以用户为主的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我们把这个创新就叫“人单合一”的创新。“人”就是我们的员工,“单”就是用户的需求,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叫“人单合一”。在企业,所有资产负债表里面,不管有多少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不管资产有多大,都不会增值一分钱。说到底,只有人是最可能增值的。所以说员工是最重要的,把员工和用户的需求联系起来,这个“人单合一”就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在做这个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把组织结构给颠覆了。为什么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全世界所有的企业都是金字塔形的,和部队一样,最高领导在上面,一层层下来,最下面的是员工。现在变成一个倒金字塔,员工在最上面,领导在最下面,一层层倒过来,这就使得领导从过去对员工的指挥者和监控者变成了是员工创造用户资源的支持者和提供者。这样做了之后,原来的结构就全颠覆了,因此我们还在探索阶段,也出了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

去年10月,我专程到美国旧金山和迈克尔•波特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他非常肯定我们的创新探索,他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这样走,否则的话将来会有很大的麻烦。因为中国企业管理上学习的都是西方的,但不是西方的管理理论,更多的是西方的管理工具。现在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应该自己创造出一套新的管理理论、新的管理工具。另外,美国的著名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关注跟踪我们的探索也好几年了,他说 ,这就要知道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是什么。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契约理论,就是合同,一个是委托人,一个是人。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合同,委托人是谁呢?就是所有者,人是管理者。所以,所有者给管理者期权。我们要重视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管理者不是高层的几个管理人,而变成所有的员工,是所有员工和用户之间的合同。所以他们对这种思路也比较认可。

篇2

从微博到微漫

社会化营销在中国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企业已经开始借助微博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提升企业品牌,拉动在线销售。已经有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部分企业参与微博企业版的内测,将之作为新的营销利器。微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媒体平台:企业可把其作为自己的新官网,不仅在上面进行品牌、产品展示,还可以与用户互动,建立品牌跟用户之间的新关系,并利用它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微博企业版还将提供基础的数据服务和管理工具,提升企业的沟通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以微博营销为代表的社会化营销正从即时沟通、精准定位、引爆营销、营销长尾和品牌关怀等五个方面给企业带来巨大价值。企业微博通过聚集大量粉丝,即时沟通、洞察消费者,推出促销以及满足于消费者情感诉求的推广活动或产品;企业寻找非常符合企业产品定位的消费者,精准定位后在大量粉丝之间的传播裂变中引爆利润;在与粉丝的即时以及长期互利沟通的基础上,企业最终得以实现持续营销与品牌关怀。

尽管微博社会化营销已成为国际趋势,但是微博也有危机。是草根自娱,还是精英疲软?首先,微博让我们懒于再去长篇大论,懒于去深入思考,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碎片化的信息,其实价值根本不高,只有明星才会获得海量的听众。从微博营销的角度来说,草根看似人人皆有“料”,但是营销的威力都集中在精英身上了。从即时沟通的角度来说,精英们没有很多的闲暇,经营那么多微博、面对那么多粉丝、回答那么多问题,闲工夫何处寻觅?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来讲,微博也不免谣言乱飞。

其次,除非是特别具有爆发力或者特别震撼的话题,否则我们所的微博根本无法“存活”一昼夜。《庄子・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一条微博的生命周期比朝菌尚不如。中国微博后时代趋势不仅在于衍生各类微、各类博,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现有的这些实际性的问题。

从博客、微博客,到轻博客,再到现在的各类微博衍生品,尽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问微博后时代各类衍生品解决市场需要的突破口在哪里?

微博的本质优势在于全民新闻的时效性与评论性,毕竟人是活在现实中的。然而娱乐不只是现实的,因为现实对于大多数人太“残酷”,新闻的评论与娱乐性会超越现实的真实性。而微漫就是以动漫的表现形式让现实更突出,将新闻或事件中不容易揭示的关键点一针见血地表达。不管是高晓松撞车事件,还是动车事件,热点事件动漫化将获得庞大的点击率,引发更快速又具有欣赏价值的裂变传播。热点话题动漫化的力量,以超越文字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展示话题,使信息娱乐化、大众化、平民化,可读性更高,传播的范围更广。这就是微漫――微博的升级版,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VIP可以通过多鱼网社区,以动漫形式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漫是基于漫画形式的微博产品,具体说来,微漫具有三方面优势:一是解决了微博的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漫画比文字更有趣、更具欣赏价值,存活下来的是文字的几十倍,甚至还可以成为草根网民电脑上的收藏图片,彰显其收藏价值性。二是对于突发的无现场证据的事件,只能用漫画表述。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新浪与腾讯、网易的微博上你都可以验证这一点。三是微漫的趣味与简短性大大超乎产品功能之上,把企业最想表达的情感诉求点表现出来,提升企业品牌传播度与客户忠诚度。

在国家核心产业战略政策和历史机遇下,愿望星推出的多鱼网将国家创意产业中的核心“动漫产业”与互联网全球最火热的“网络社交”这两大未来十年的黄金产业融合在一起。企业家可以搭乘愿望星强大的品牌策划平台,借助已上线的多鱼网将品牌扩张至网络社交与品牌传播平台,用微漫帮助企业实现与消费者即时沟通、品牌高效传播、营销长尾和人脉整合共赢之路。

多鱼网的模式创新

我认为,互联网的进化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典型代表。

Web 1.0:从货币交换到信息交换。Web 1.0将新的技术模式运用于互联网,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以获取更多的点击率是它的赢利方式。

马云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他于1999年创立的阿里巴巴(B2B网上贸易平台)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是Web 1.0最具代表性的版本,它以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中心,努力开发应用软件服务客户,是一种较为单一的互联网模式。

Web 2.0:聚合的长尾。Web2.0 是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 2.0更注重用户与信息的关系。

Google是Web2.0的典型代表。Google于1998年9月7日创立,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简单易用的免费搜索服务。Google最大程度地符合了web 2.0的商业模式:信息源由全球各地的用户(聚合的长尾)参与建设,Google作为搜索引擎以“指导”的方式参与其中。

Web 3.0:六度分离理论的胜利。经历了Web 1.0和Web 2.0,互联网的基本形态和特性已经很明显。在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下,Web 3.0隆重登场,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六度分离理论告诉我们,“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因此,人与人互动的特点使Web3.0的接口基于全球范围,真正实现了全球共享。

一夜成名的Facebook是Web3.0的代表。5年前,在哈佛大学念大一的马克・扎克伯格和女友分手,他怀着一肚子怨气在宿舍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校园链接,将女友的照片及隐私公布在网上,最后因为点击率过高致使学校的服务器瘫痪。这是电影《社区网络》里描绘的Facebook建立的最初起因。Facebook确实制造了一个全球最大的网络社区,它将千千万万不同肤色、不同个性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建立了庞大的人对人交互网络。但是,Facebook在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欲”的同时,却侵犯了人们的隐私,因为在它的网上登记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

Web 4.0: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三度交互。互联网仍在不断进化,正在进入人与人、人与信息进行三度交互的4.0时代。多鱼网充分体现了Web4.0三度交互的特征。多鱼网是一个以SNS为架构,以泛信息概念设计,组织动漫化热点主题的网站。

篇3

2008年创建韩都衣舍时,赵迎光原来的想法是做一家韩国服装代购公司,7年间从创新小组工作制开始,韩都衣舍建立了多品牌运作平台,改造了传统的供应链体系,拥有20多家子品牌,并连续5年成为互联网女装销售额第一品牌。但中年版文青赵迎光的目标却与此风马牛不相及,他希望韩都衣舍成为一家设计师的云平台。任何一个设计师可以拿着他的作品直接在韩都衣舍实现从打版、制作到推广、销售---一个服装企业除了设计之外的一切,也就是说韩都衣舍将成为帮助无数原创设计师实现财富与名望的梦工厂。

2009年郝鸿峰受到商学院一堂电商课的启发,创办了酒仙网,本意是做酒类电商。6年间酒仙网从一个酒类自营贸易商,逐步成为中国酒企电子商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并进而以“酒快到“这样的O2O模式帮助消费者在餐桌上迅速下单,做到从企业到餐桌零环节,并且唾手可得。6年的锤炼造就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大酒类电商,但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的目标却与此大相径庭,他说,我要打造中国最大的社区综合电商。

2012年周槟决定重回自己的老本行--汽车修理行业。此前在汽车修理行业浸数十年,周槟拥有2000多家汽修连锁加盟店,然而因连而不锁管控不力,周槟最终在2007年结束了这段创业历程。其后在互联网领域几次创业,深受互联网思维冲击,周槟再度杀回了汽修老本行,目的只有一个:做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汽修领域老大,传统汽修如何经“互联网+”而脱胎换骨?

2002年唐学斌加盟房地产公司花样年旗下的彩生活物业管理分部,想要彻底改造这个依附于开发商,单一收取管理费的传统物业管理行业。当网上虚拟社区各种增值服务悄悄萌芽之际,唐学斌针对彩生活社区管理不断扩张的人群,展开了社区O2O电商团购,以及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业务探索。虽然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之艰难可想而知,但快速增长的增值服务,使唐学斌很早就开始寄望构建“物业免费模式“,颠覆性重构物业管理行业。现在唐学斌的目标是构建国内最大的社区平台生态圈。

相信除了以上列举,我们身边类似的创业案例不胜枚举,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依赖于互联网化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不论创业时间长短,每隔两三年商业模式必然发生跨越鸿沟式的,且不可逆转的进化。而每一次进化都有其“异想天开、特立独行、却又脚踏实地,从无到有的创新精神“,这是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形容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时的原话。没错,我想说所有的颠覆式创新者基本具有相同的特征。

互联网巨头不断颠覆不断试错的轨迹

商业模式的探索、失败、进化、异化,甚而再回到起点,杀死自己推倒重来,不断颠覆不断创新,不断涅盘不断重生,这不仅仅是这个时代新创公司的特征,也是今天在互联网领域所有存活下来的巨头们的轨迹。

在即时通信领域,腾讯一度被冠之以“全民公敌”,持守“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封闭到一种极度状态时,马化腾终于决定颠覆自己走向开放。从游戏平台开放试水,到不惜以“自杀”方式扶持微信,开始构建全面开放平台,强势布局社交、电商、搜索、移动分发、浏览器、在线视频等多个领域,依赖社交的“强关系链”,试图成为与所有公司分享所有可能的商业利益的平台巨无霸。从沟通到连接,从交易到分享,其商业模式的鸿沟式跨越,对“小马哥”来说应该也是几经生死吧。

阿里巴巴起家于外贸电商业务,因全球经济衰败,转向内需市场创建淘宝,因贸易平台受困于支付,而后成为金融领域的“革命家”。围绕电商的传统优势,阿里巴巴重金投资社交、搜索、浏览器,在线视频等流量入口类公司,以其平台的巨大势能,圈定影业娱乐蓄势待发,颠覆医疗剑指健康产业,携大数据优势汹涌扑面……马云似乎大有将电商优势大面积复制于更多行业之可能。以至于在股灾之后,常常使我疑心他会不会成为A股、港股最疯狂的投资者?

在腾讯与阿里巴巴时不我待地布下天罗地网,短兵交接激烈厮杀时,最让人看不懂的是百度,后者主要投资在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为核心的地图和导航市场的上下游,包括了移动分发和视频入口领域,但在社交和电商领域较少涉足。其专注于主业上下游的投资布局,而非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与美国互联网行业三大巨头有相似之处。在互联网应用创新最为活跃的中国,巨头激进布局的当下,这究竟是保守还是理性?是错过的痛苦,还是坚守的笃定?恐怕除了李彦宏之外,也唯有时间能够说明答案。

我无意于在这里将本案例集中涉及的一些思考与探究一一复述,但有一个企业一定不容错过,在过去的两年里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人非它不谈无它不欢。不错,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教父,雷军及其创建的小米,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俨然是“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作为互联网思维的开创者,小米在手机领域实现了一种颠覆式重构:利用电商实现“0”渠道费,,通过预售模式又实现了“0”库存,之后商业模式二次异化到毛利率为“0”的定价模式(至少是号称),通过价值链的递延,创造了新的收入模型--“小费模式”,即配件、衍生品以及软件收入;此后三次异化到“社群势能“与“未来的产品能力“之间的可转换性,简而言之,给你一切你想要的。

讲到这里的时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互联网界人人必谈小米,互联网化带来的低成本甚至免费模式,连接有黏性、有温度的社群势能,以及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简直就是创造一切皆有可能的奇迹。雷军在手机这种耐用消费品领域证明了小米模式的成功。在一些领域的创新公司中也都能看到小米的影子,那么在教育、医疗、甚至汽车、房地产等领域,是不是未来具有复制的可能性?与其争论,不如拭目以待吧。

一团混战,永无宁日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一团混战”的年代。构建社群,满足需求,即意味着商业可能性,但也正是如此,互联网领域的竞争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直言,你永远搞不明白谁会是你真正的敌人或者盟友。10年前谁会想到在搜索、电商与即时通信领域各霸一方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今天会狭路相逢激烈厮杀?原来以为老死不相往来的美团与大众点评成为最强劲的对手,又突然间合并?携程与去哪儿、途牛竞争白热化时,愈渐狭窄的空间里又挤进了阿里巴巴、美团、微电商,据说各大航空公司已经要跑来凑热闹了;滴滴与快的经历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后,刚刚合并,Uber又来了……周航坦陈,所有的互联网人永远处于深度焦虑中,因为传统的战略终极理论在这里近乎失灵,你永远面临从各种相关或者不相关领域横空杀出的各类对手,一团混战,防不胜防。

这也是一个“永无宁日”的年代。中国的互联网竞争正经历从“用户免费”到“订单免费”的时期,用户免费的时代尚且可以依赖发展的速度来弥补盈利,而订单免费时,则变成了单单亏损,竞争的核心变成了资本。创业者和投资人要考虑的问题是“几亿美元起烧”,“钱从哪里来“,没有“接下来怎么办”,因为想不清楚,只有烧下去再说。依赖背后的投资人,创业者大多有一种豪情,且烧且看,烧到尽头或有路,但真不知道投资人怎么想。依赖越来越强大的用户群吗?但别忘了用户永远欲壑难填。

对手无处不在,竞争永无宁日,巨头们永远睡不着觉。所以手握巨资,最好的应对是投资,投资一切可能相关的机会,布局的目的无非是消灭对手或者争取盟友。过去三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并购约20%由BAT主导。

然而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从没有哪个时代能像今天一样,基于技术的支撑使得商业创新的能力如此蓬勃汹涌。”

纵观过去半个世纪,全球商业变革经历三大阶段,追根溯源,都来源于技术的进步。阿里巴巴前集团参谋长李俊凌认为,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大型计算机在大企业层面的应用,即“大公司IT(信息技术)化”,通过计算机和软件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即沃尔玛,电脑加软件技术的应用,带来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使沃尔玛在零售领域长期独步天下。第二个分水岭源自20世纪90年代,这个阶段技术对商业的主要影响在于企业IT系统的对外开放,主要是用户参与。“这两大阶段的根本在于,企业作为商业和服务的提供者,以供方为主体对商业模式的组织与主导;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用户的参与程度不同。

围绕用户供给端的革命

第三波潮流则是2007年至今,以苹果iPhone手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基于互联网互联互通功能的实现,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大面积应用,“企业开始彻底地忘掉原来的供应链系统,尝试真正围绕用户去重新组织供给”。

“不管在信息、电商、社交领域,能不能基于用户的需求,而重新组织供给,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第一次开始有人以用户为中心去组织商业模式。”李俊凌认为,最典型的例子是谷歌和淘宝。这两家企业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它们创立之初,即围绕用户开始组织供应,然而这一商业模式真正的大面积应用发生于2007年以后。在谷歌之前有很多搜索引擎,但是谷歌真正的意义在于它真的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并且重新组织信息的效率高于任何企业。在谷歌之前的图书馆,拥有高效的IT系统,任何资料都很完善,但是它不能改变原有的数据结构,做不到通过围绕用户去重新组织内容的供给。

另外一个典型是淘宝,它面对用户,对接一大批小型卖家,重新组织商品供应。淘宝能够做起来的最主要原因是有足够多的小卖家能够熟练应用IT技术,在网店上把自己的商品出来,并形成组织供应能力。

过去半个世纪商业最本质的变化在于,不再以大公司为主导,它终于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组织供应链。而到了2007年,以iPhone为标志的大屏幕智能手机出现后,伴随着移动应用时代到来,围绕用户组织供给的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大规模应用而此时电子商务技术带来的渠道的低成本,新媒体带来的广告的低成本,预售模式带来的库存的低成本,社群模式带来的与用户的高黏度零距离,使得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迅速颠覆并重构了诸多传统领域,并且沿着“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逻辑,几乎所向披靡全面开花。

企业开始从一个个体,通过与用户的连接变成了平台,通过平台的黏性变成了社群,又通过用户各种形式的自我繁育自我进化变成了生态系统,并逐步拥有更加强大的自我创造能力。

大公司被粉碎以及创造个体的时代

而跟随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演变,公司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个体对组织的依赖正变得越来越小,人正在变得越来越自由,个人创造的价值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无所不在。

李俊凌直言,这是一个大公司被粉碎化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的精英必须依附于大型公司生存,此外无人能支付昂贵的IT成本,人在公司中卑微弱小;而互联网时代,技术实现了各种可能的平台功能,使得专业人士更容易离开大公司而独立创造价值,公司之间的各种合作模式,也直接推动能干的人越来越多地离开大公司。而围绕人的需求组织供应的模式,即“商业为人人“,使得人们的梦想欲求被尽可能地发掘、释放并满足,人变成商业供给的核心元素。

而智能经济时代,信息的进一步充分共享,供给与需求之间需要智能的匹配,这逐步推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方平台,将闲置的资源匹配利用起来,并形成共享经济模式。用户不仅仅是一位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位提供者,既可以是一位消费者,也可以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自由工作者。商业必然会从“商业为人人”的模式,开始转向“人人即商业“。商业存在的价值既在于释放人们的潜能,满足个人对自由独立存在的需求,又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创造价值。

篇4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通信网络、智能手机、智能芯片等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广泛运用,我国互联网经济正向深度运用发展,从简单的网络浏览向游戏、购物、学习等多个领域深化发展,相关产业产值呈井喷式发展。同时,对比发达国家互联网发展情况,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互联网化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得我国互联网经济极具发展潜力。“互联网+”将为我国创新商业模式、扭转经济增速放缓提供出路。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驱动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发展模式,是邮政当前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邮政业务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是从消费者端开始,自前向后、逆向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的。因此,越是面向消费者的前端越易于快速、深入、彻底地被互联网改造。邮政各板块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恰恰多是直面消费者、站在产业链前端,因此所受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见图1。从各项邮政业务的实际情况看:函件、报刊等业务因为信息互联网化而快速萎缩;又因互联网促进电子商务经济,国内、国际小包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互联网经济正在倒逼邮政进行改革。其次,“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通过互联网使以前部分实体交易信息数字化,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破除空间、时间的障碍,更快捷便利地为客户服务,得到了社会广泛的接纳。这对以往邮政注重实体网点服务提出了挑战,亟待进行互联网化改革,发挥邮政线上线下优势。再次,金融和物流服务是产业链“互联网+”过程的重要融通资源。而金融、快递(物流)作为邮政两大支柱业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既具有广阔的前景,又对相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金融、快递(物流)业务任务艰巨而富有挑战,肩负着“互联网+邮政”发展的重要使命。

2邮政提升能力,应对“互联网+”的必要性

当下,“互联网+”已对邮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邮政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竞争对手的攻城掠地,使邮政正在逐步失去传统优势,若墨守成规,不突破现有能力,必然会局限邮政发展。因此,邮政必须客观看待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劣势,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累资源、提升能力。邮政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互联网+”发展需求。与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相比,信息化技术水平偏低;与银行业(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快递业(如顺丰、敦豪快递等)等同类行业领先的企业相比,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邮政虽然拥有丰富的网点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互联网化进程加快,原有业务模式难以有效发挥实体网点资源优势,甚至成为成本负担。尽管通过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结合网点资源,进行O2O模式探索,但平台尚处于搭建和运营的初级阶段,业务主要以邮政板块为主,对其他板块业务融合搭载能力较弱,难以形成较强的品牌和客户优势。邮政对互联网业务研发、市场开拓、运营管理的能力还较弱。一是数据整合和挖掘能力有待增强,未形成有效的数据运用能力。二是对市场敏感度和响应速度不高,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互联网市场竞争。从互联网行业特点看,少数优秀的竞争者通常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三是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有待改变,互联网非直面式的特点需要口碑营销、网络造势、服务进程跟踪可查等新的经营服务方式。邮政板块间基本各自为政,板块间业务融合性不强,尚未形成有效的板块运营生态圈,缺少根据综合服务平台特点开发的邮政业务;邮政与速递在寄递业务领域存在内部竞争,难以互补合作;供应链金融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同时,邮政与外界融合发展程度还不高,在相关领域生态圈中缺乏强大的话语权:阿里菜鸟网络主要以民营快递网络为主,“四通一达”共同构建末端投递网,而邮政在电子商务快递领域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邮政互联网金融步伐较缓慢,缺乏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

3创新邮政平台建设和运营,打造生态型商业模式

邮政网点资源较为丰富,适合通过构建便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邮政“互联网+”O2O商业模式。中国邮政拥有邮政、金融和快递等多领域业务,具有较为丰富的经营能力和资源,但是需要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改造,利用网络与实体集成的渠道推向消费者。因此,要构建以平台为媒介,集邮政、金融、快递等多层次业务的商业渠道,形成生态型商业模式,既符合“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也适合邮政“互联网+”改革创新。通过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邮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电子渠道和遍布城乡的实体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涵盖邮政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快递服务等一站式O2O模式。一是利用包裹、便民金融等核心服务引入客流,奠定客户基础。二是利用增值服务促进板块业务共同发展,实现客流转化,增强板块合作能力。三是整合内外部资源,叠加更多服务,形成完整的平台服务体系。邮政通过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能获得业务的直接收益,更可以通过平台收集客户信息,进行相关分析、管理和应用;通过平台积聚的资金沉淀,加快资金运作,实现多种收益(见图2)。以此形成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生态圈,打造适合邮政“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实现邮政业务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4推进平台资源和能力建设,有力应对“互联网+”

目前,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处于初级阶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运营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互联网+”的长远发展。

4.1提升平台运营机制

如果平台由邮政各板块主导运营,就会难以掌握集团整体资源,与其他板块沟通协调成本较高,不利于开发和加载适合“互联网+”的其他板块业务。因此,建议由邮政集团公司总部进行建设和运营,打造能够承载各板块业务的集团性平台,从整体角度开发运营适合平台的业务。

4.2完善内部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协调机制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协调计划以及沟通反馈制度等,使三大板块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有机整体,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职能不明晰等造成的业务阻碍,使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能够有效得到发挥和利用。

4.3构建运管团队和研发能力

首先,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是平台能否成功运营的核心,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包括运营、管理、研发、支撑人员的平台运营管理团队,构建互联网企业文化,使平台建设运营与互联网行业趋势接轨。其次,在设计、营销邮政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中,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一要符合邮政各板块业务新商业模式的特点,不能把原来业务直接嵌入,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等;二要充分从客户角度出发进行设计,重视客户体验,产品应当符合市场需求,并且易于理解、购买和变现。三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微博、微信等符合现代互联网群体习惯的渠道。

篇5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在中国做创新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在中国做创新,往往是在理性上非常支持创新,但在感性上困难重重。当你在讲创新的道理时,有的人可能没听明白你的意思,可能会觉得你唯恐天下不乱。你可能发现,真正的创新在刚开始时都是一定不被主流所认可的。如果今天干一个事情,大家都觉得都特别好,大家都一致认可,这个事情往往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往往是看不起,接着是看不清,然后是看不懂,但等到你真正做成了,大家都来不及做了。我们从小接受的文化是从众文化,我们在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希望美国在做,希望跨国公司在做,通过别人认可与实践使我们获得存在感,这种一定无法形成真正的创新。我们从上到下鼓励年轻人创新,但是创新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失败是必然,成功才是偶然。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公司在面对新事物时往往采取稳健的做法,让小公司先去趟路,然后自己再冲一下,这种方式固然稳健,但是难以真正成为成功的创新公司。我们的文化有成王败寇的倾向,对于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家的评价往往取决其市值、收入、规模,对失败的企业少了很多的宽容,大家往往害怕失败,大公司也往往不敢创新,都倾向于复制美国的模式。​

最近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了很多企业,但基本上是简单的肌肉比拼,难以看到创新的影子。在经典教材里,颠覆性的创新都是屌丝的逆袭,往往意味着创立新的商业模式。在国外,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但不会保护商业模式。在传统观念里,一个企业家不应该有那么多的冲突,他应该像儒商一样温文尔雅,但在美国的硅谷不断有新的企业把旧的企业颠覆掉。这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创新力。只有每隔几年有一批年轻人发展起来,运用颠覆式创新创立出新的游戏规则,才能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的创新希望是掌握在年轻人手里。但在中国互联网上有一个很滑稽的现象,很多年前讲互联网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很多年后的今天讲互联网的还是我们这些人,你看不到中国的90后年轻人发展起来,中国互联网固然能够产生上千亿的大公司,但真正的创新能力与美国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最近很多传统企业找我,因为最近流行一个很恐怖的词叫互联网思维,我介绍一下互联网思维。我们很多CEO是接近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那些人,很容易谈到对互联网、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打广告,去赢得我们的用户,但仅仅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工具和媒体;对于一个零售型企业,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卖产品,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用互联网,而不是真正融入互联网。实际上,我认为,互联网在扮演一个价值创造者的同时,它在很多行业也扮演着摧毁者的角色,摧毁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

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用户至上。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是没有用户概念的,只有客户的概念,你跟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简单的商业关系。当传统商业模式面临互联网的冲击时,所有成功的企业不是把自己的业务简单地搬到互联网上,实际上是要真正融入互联网,永远不去考虑怎么赚客户的钱,而是考虑怎么赢得更多的用户,用户和客户最大的差别是用户不用付费。如果你的企业建立了品牌,有了足够的用户群,那么你才能基于互联网建立基础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可能颠覆所有的传统模式,包括电视工业,包括传统硬件制造。比如微信,它消灭的是运营商的商业模式。谈到微信对运营商的危机,短信和话费收入的减少不是问题,可怕的是用户与运营商的关系越来越远,运营商失去了他和用户之间的关联,所以我认为,客户不是最重要的,用户是最重要的,用户至上是基本的价值取向。​

当我们做免费杀毒服务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对传统杀毒行业进行了一个颠覆,甚至我的投资人也对我有意见,因为当时我们之前做杀毒服务年收入有两个亿。2009年有一个电影叫《建国大业》,我从毛CEO干掉蒋CEO的方法中深受启发,城存人失最终将人城两失,人存城失最终将人城两存。我告诉国内外的投资人,毛CEO在70年前就已经指出了互联网的关键,人是最重要的。在传统商业模式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由于消费群体弱视,奸商还是可以做生意的,当信息充分交流之后,互联网时代的奸商将无处藏身。​

第二个是体验为王。过去我们卖东西卖的是功能,卖的是价值,但现在互联网有了一个新的价值,即它有什么体验,怎么定义这个体验,体验一定是用户可以感知的超出预期的情感认同。如果你和用户之间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是难以形成情感认同的。但是像海底捞为什么能够口口相传,因为它提供了你在其他餐馆没有享受的服务,它通过很多微小的超预期的体验让消费者对它产生了认同。在互联网的口口相传下,未来的广告业可能会被革命掉。在传统商业模式下,我通过终端推销环节的花言巧语把产品卖给客户,当钱拿到之后交易即结束,客户如果来找我不是来换货就是退货;在新的体验时代,你的产品卖出去只是意味着体验的开始,如果商品得到了我内心的认同,我会说某某商品真好,这种口碑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会形成很好的宣传效果。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有自己的粉丝,一个企业也要有粉丝,但这个粉丝一定是超越了商业交流的,一定是对你的商品有良好体验的。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有很多的著名品牌,一个负面事件通过网络传播就可能一夜声名狼藉。这是企业在转型中需要考虑的事情。​

篇6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49-05

新世纪以来,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思维快速渗透,对产业领域的冲击和改造日益显现,依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些年,河南大力推进本地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企业案例。但是,总体上看,河南各类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适宜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氛围远未形成,商业模式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不高。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的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省乃至我国都应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选择适合省情国情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理论述评

1.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并没有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全新的商业模式,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逐渐形成共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持续盈利的目标,整合内外各要素,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可复制的价值链体系和生态系统。通俗地讲,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Timmer,1998;Linder等,2000;Rapper,2001)。如果说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那么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必然面临着瓦解与重塑,企业必须因应时代变化通过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创造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重点委托课题《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组长:完世伟、赵然。课题组成员:王芳、李国英、武文超、石涛、赵西三。执笔人:赵西三。

新价值、满足新需求。Chesbrough(2002)、Osterwalder(2005)、Morris(2005)等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简言之,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与提炼,王冬雪、董大海(2012,2014)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营销学等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江晓兴(2012)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判断产业链利润区所在,并且根据市场变化,围绕最高利润区重塑商业模式。还有些学者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王永兴,2013;李扬,2014)。

2.产业互联网

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互联网面临的新革命,互联网对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驱动力。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消费者个人体验,而产业互联网渗透领域更加广泛,主要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生产、交易、融资、营销、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利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改造,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易欢欢,2014)。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产业,互联网渗入到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曹淑敏,2014)。田溯宁、丁健(2014)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名词来说即“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就是大数据,新的计算及计算技术与应用正在将过去以“流程”为核心带向以“大数据”为核心,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2014年7月,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认为中国正从消费者主导型互联网向企业主导型互联网转变,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互联网对中国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将达到22%。

从以上理论梳理可以看出,一是理论滞后于实践,现有研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内涵、路径等进行了理论提炼,但是,近几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成熟,产业互联网驱动下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大多数学者缺乏新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背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现有研究系统性不强,而一些企业家的体悟、总结往往又缺乏系统性。二是中国学者相关研究滞后,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复制者”或“抄袭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等企业已经具有全球一流的创新能力,余额宝、娱乐宝、微信、嘿店等不断颠覆着传统的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但是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新常态下的行业分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无论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但也有一些企业通过适应消费需求、创新商业模式等仍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业中,河南逸阳女裤2013年线上销售额增长到2亿元,在天猫的女裤品类中排名第一,2013年“双11”当天逸阳旗舰店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0%,再次刷新了中国女裤电商销量的记录。中国产业多处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一般性产品、低层次产品比重大,产业附加值偏低,在新常态下,许多企业将会被淘汰,只有善于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造独特的价值,才能开辟新空间。

2.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变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消费主体,新生代消费者在信息渠道、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支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催生了新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新生代更注重体验经济,对互联网更熟悉,对移动终端和“指尖上的消费”更依赖,易观智库①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其中30岁以下占比接近60%,40岁以上占比不到10%。1995年以后出生的伴随互联网长大的“Z一代”正在走向各行各业的关键工作岗位,甚至已经创业成为企业家,将主导商业模式的演进与演替。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作为员工与管理层,他们也在影响与革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海尔、联想的员工创客化就是对这一变化的回应。消费者群体结构的这种深刻变化无疑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出了要求。

3.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体感交互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将推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的跨界变革,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持续深化,从营销环节向研发、生产、供应链、价值链等环节全面渗透,各类APP应用被开发出来,不断塑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各类企业均在抓住转型机遇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否则将会被信息时代淘汰。

4.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理念正在落地转化为现实,核心均是依托新技术、整合产业价值链,形成新的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组织。中国制造业也在充分借鉴新工业发展理念,推进智能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家电、服装、装备等工业领域内一大批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型,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一个后大规模(post-mass)生产的产业世界正在来临,这场革命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任何企业如果不抓住本轮机遇就可能拉大差距。

三、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与问题

1.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

(1)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提供了创新空间。新一代消费主体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非常熟悉,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网络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1―6月,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4.62亿元,同比增长12.9%,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1位。当前河南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居全国第8位,成为进入支付宝交易额前10大省份。2014年上半年河南电子商务交易额2816亿元,增长34.1%,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突破428亿元,同比增长47.6%。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为各类企业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入驻丰富了创新载体。近几年,河南抓住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微软的公有云、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浪潮的云计算等第三方平台纷纷入驻,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载体与平台。以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为例,已经开通了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漯河、南阳、镇平等7个产业带,涉及服装、药材、工艺品、打火机、轴承、食品等诸多行业,入驻企业上千家,借助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平台模式,扩大了销售额,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快速实现了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

(3)本土企业依托互联网的创新案例提供了借鉴与激励。河南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如逸阳女裤、好想你、黎明重工的电商模式创新。从区域视角看,郑州跨境E贸易、新乡车电分离的换电式电动车推广模式等在全国开创先河。以郑州跨境E贸易为例,项目运营以来,已经直通世界13个城市、贸易进出口货值130多亿元、为100余家商户提供实货测试服务,已有备案企业131家,备案商品25223种,韩国企业2000余家,德国企业310余家,并且吸引本地电商迅速崛起,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区等产业逐渐集聚起来。这些本土创新案例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激励。

(4)不断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了商业模式创新基础。近几年,河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3G网络乡镇以上全覆盖、行政村光纤村村通、自然村宽带村村通。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郑州被确定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试点工程――“河南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阿里巴巴、微软、浪潮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陆续入驻,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条件。

2.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对商业模式创新认知不够。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知不够,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家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平台接触不多,缺乏危机感。各级政府习惯于抓大工业、大项目,对于如何促进创新创业认识水平不高,政府职能从直接抓项目转向提供服务和环境的路径还没有理顺。同时,未来创新创业主要靠边缘性小微企业和80、90后群体,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这一转变没有充分准备,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

(2)商业模式创新氛围不足。目前,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政策措施体系较为完善,政府服务能力较强,与国外联系紧密,各类创业论坛、交流会、赛事活动等持续不断,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创业引导资金容易找到,创业投资项目案例较多。根据投中研究院②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市场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683起,北京、上海、广东合计占比超过65%,河南只有7笔,甚至低于四川、重庆、湖北等中西部省市。相比之下,河南目前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足,缺乏创业人员交流、创业资源对接的平台和载体,创业资源不能与创业人员有效对接,政府在创新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缺位明显。

(3)商业模式创新的人才支撑薄弱。人才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主要是拥有大批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同背景、领域的人才碰撞交流催生出持续的商业模式。尤其对类似于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创新型企业,会培育大批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今后有可能自主创业。但是,河南缺乏这样的企业,也缺乏对高层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占河南比重较大的传统产业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新生代员工比例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平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由于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原因而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力。

(4)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偏弱。在很多领域,河南企业仍然以低价竞争和产品盈利为主,商业模式创新还停留于表面,与消费需求脱节严重。如一些企业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中,仍然使用相对传统的广告宣传等营销方式。特别是在云计算、物联网等商业模式创新十分活跃的新兴行业,河南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相对滞后,对政府的扶持与投入还存在较多的“等、靠、要”现象,难以形成对产业增长的推动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民营企业拥有很强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力,但由于资源条件和资金压力限制,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

四、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1.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面临问题,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与新兴并举、传承和创新齐驱、外引与内培共进,引导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跨界融合,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友好型的区域生态系统。

(1)突出五大路径。积极推进各行各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化、创客化、移动化。一是网络化。推进企业强化互联网意识,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变化,依托网络资源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二是数字化。引导企业采纳数字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营销、设计、生产、交付、服务等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三是服务化。推进企业向研发、品牌、渠道、服务等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发展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四是创客化。适应新生代劳动力特征,大力倡导创客文化,推进企业内部员工创客化,变革组织结构,重塑业务流程,培育创新创业氛围。五是移动化。抓住移动端发展机遇,挖潜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移动技术优化提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围绕移动用户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创建全新的业务模式。

(2)打造三类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商业模式创新平台。一是创新平台。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围绕重点行业,引导和鼓励各行业中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搭建行业内创新、交流平台。二是创业平台。积极培育各类孵化器、创客空间、众筹平台等,重点依托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打造创业平台,支持自发组织的创客空间发展,支持企业、社会资金创办各类创客空间,吸引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三是第三方平台。促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设立区域性创业中心、区域型创业基地等,引导借助第三方平台推进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为企业提供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方平台。

(3)强化六大支撑。持续强化政策、载体、人才、社会组织、信息网络、金融等六大支撑。一是政策支撑。建立健全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对网络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主要面向电子商务的创业园。二是载体支撑。培育发展创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三是人才支撑。依托各类创业园、孵化器、试点园区等集聚高端人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本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社会组织支撑。简化审批流程,支持各类促进创新创业的协会、联盟、学会等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五是信息网络支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互通互联水平,打破信息孤岛,构建网速高地。六是金融支撑。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基金、创投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机构等蓬勃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2.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1)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创新创业的土壤,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形成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一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举办商业模式创新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创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创业者、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家等与各类企业、创新项目进行对接,提供高端交流平台。二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培训,引导有关机构举办商业模式创新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企业家、学者,对本土企业家、营销主管、研发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举办商业模式创新大赛,引导各类企业举办专题创新创业竞赛。四是引导自发出现的创新创业沙龙健康发展,对企业、协会组织的创客分享会、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大力支持,扩大影响力。五是引导企业、联盟组织等积极举办全国性的创业大赛,强化交流合作。

(2)发展壮大一批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创新创业要素无缝对接。一是引导各领域领军企业发起创建商业模式创新联盟以及各类专业创新联盟,提供高端对接平台。二是引导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成立毕业生创新创业促进会,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是推动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新创业组织发展。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如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举办“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孵化与风格创新”论坛,组织42家企业家赴杭州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汉帛集团、中国网商城、东部网商园、四季青服装电商集散中心等商务考察学习。

(3)转变政府管理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创新对发展软环境的要求更高,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优化政务环境,打造“类硅谷”的创业创新环境。一是工作重点由抓硬建设向抓软环境转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放开、简化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注册、审批流程,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环境,对企业落户过程中的各种手续、项目申报、贷款融资等,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招商引资由关注重资产项目向关注轻资产项目转型。应更加关注轻资产型企业,更加关注新兴领域的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以及尚处在孵化阶段、产业化初期的项目。三是服务方式由传统实体方式向在线即时通讯方式转型。积极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提供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府及科技、工商、商务、工信、发改等部门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满足新一代创新创业者的信息需求,引导各地在即时通讯平台开设多部门参与的“移动政务大厅”。

(4)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等,引导各地加快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强化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的硬软件支撑。一是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专项。建议加快完善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互动互联,打通“信息孤岛”,并在某些特殊区域打造“网速高地”。二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培计划。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成具有“特定区域、特殊制度、特别政策、特有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创业。三是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计划。建议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方案,建立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引导各部门、各行业建立资源云平台,推进部门和各级政府加快数据共享。

注释

①易观国际是中国互联网化市场最大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易观旗下三大业务线:易观信媒、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和易观智库。②投中研究院隶属投中集团,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

参考文献

[1]江晓兴.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线路图[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2]马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篇7

成功的商业模式:与客户关联

《培训》:您专注研究商业模式多年,如何理解“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您认为,中国近几年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郑雷:市面上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众说纷纭,它与盈利模式和战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大众化的定义是:公司通过怎样的途径与方式赚钱。商业画布小组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商业模式其实存在更丰富的价值,它是企业永续生存的基石,能描述价值产生、传递及获取的整个过程。过去的商业形式主要以产品驱动或资本驱动为主,而我认为,新的商业模式更加依赖于价值驱动或模式驱动。

我曾多年从事实体行业,过去,一旦设计出一个好产品,接下来的十余年都能衣食无忧;而近十年,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人们颠覆了过去的消费习惯,而养成新的消费习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中国正处于混沌的消费模式摸索期,商业环境则更加复杂,单线制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必须明白,企业及产品的商业模式就好比冰箱里的酸奶,即使营养丰富,也最终会过期,商业模式不能经久不变,企业需要将其快速有效地更新与迭代。

《培训》:您认为互联网商业模式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影响?传统企业要如何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

郑雷:今年,总理提出的“万众创业”“孵化器”和“创客”成为了热门词条,被不同的商业领域所接受,可见,“互联网+”模式的可放大、可复制性极强。互联网最明显的特征是改变了模式中渠道与客户的关系,优化了成本和用户体验,更有利于企业与客户的沟通。在社群化经营的实施过程中,客户不再是单向购买者,而是可以参与到产品设计、优化、模式验证等环节中来,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其量身设计价值主张。此外,粉丝经济及众筹是商业互联网化的标签产物,我们可以为商业模式设计并更新快速验证平台,让人们轻装上阵,取得成功。

其实,互联网的冲击并没有多可怕,我认为,传统企业需盘点自身优势,寻找差异化竞争策略,融入互联网因素,并快速验证。在商业画布创新工作坊中,我们会将企业及其产品导入课程,与学员共同寻找创新起点,总结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初步商业计划书。

《培训》:回顾您为企业的服务经历,您认为导致商业模式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企业应如何避免失误?

郑雷:很多企业在实行商业模式时以失败告终,追其原因,分为四点:正确的产品匹配了错误的消费群体;为消费群体提供了不匹配的价值主张;固守自己的想法从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

因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对商业模式不满的心态,设计商业模式的层级式发展,并快速接受及跟进环境变化,同时在商业模式中设立严谨的机制以自我保护。

创造极致的学习体验

《培训》:如今,企业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兴远如何支持企业的优化与转型?“成为企业专属学习设计师’’是您的美好愿景之一,它是如何在兴远的服务中得到落实的?

郑雷:企业转型与许多因素相关,兴远主要研究商业及人这两大维度。我们在保持全球化同步的基础上,持续研究中国本土商业环境与案例,让知识系统化、可视化、工具化,以便培训后快速使用。同时,我们加上专业的引导方式,将学员的自身案例融人课堂,得出与自己相关的练习结果。

我们希望为学员提供最极致的学习体验,让教育产生应有的价值。除了课程之外,我们还提供咨询服务,涵盖绩效改进、课程开发、内训师培训等领域,这些内容重点围绕三大理念展开:有趣、有效、有用。

“有趣”要求我们从成人的学习感受出发,不断思考怎样使课程既便捷又好玩。我们提供了微信版的预习资料,让大家掌握基础知识,将经验带入课堂,完成第一张画布作业。兴远所有的课件采用了“Visual”视觉化呈现,使学员耳目一新。

“有效”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带领学员参观不同企业,实地考察并开展商业交流,展开模式答辩,让学员在课堂中便能得到其应用方法。

“有用”即实用性,为降低学员压力,兴远尽可能做到工具最大化,让学员的学习过程从课堂持续到未来。我们为课程配套了APP软件,学员可随时在手机与平板电脑上进行商业构思与画布展示。

《培训》:商业画布是兴远的明星工具,它有哪些新颖的特点?

郑雷:画布的概念最初由瑞士的Alex Osteiavalder提出,后人研究发现:如果能加入一些新方法,将商业模式用一张具体的图表现出来,将使人们对当前商业模式的理解更全面、精准,并记录下商业模式全过程。画布工具由此应运而生。

商业画布是视觉化思考与系统化结构的完美结合,也是全球超过100万人所使用的革命性商业模式工具,用来描述、设计、测试及迭代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具有四个明显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可视化”,商业画布能让人直接看到公司及产品的生意运作过程,以便轻松掌握全局,找到自身优势及商业转型的起点。

第二个优势是“全局观”,过去,人们在考虑商业模式时容易遗漏部分信息,商业画布经过多年验证及迭代,涵盖了商业基本要素。

“用户导向”是第三个优势,商业画布能够为客户设计出正确的价值主张,让商业模式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

商业模式还有一大优势是“体系完整”,我们涵盖了从基础商业思维到商业模式高阶训练的内容,并为公司提供3-6个月的咨询服务,跟进商业模式从设计到落地的全过程。

以开放心态面对挑战

《培训》:在商业模式不断变化的今天,很多高管苦恼于如何让企业脱颖而出。为此,您认为,企业管理者应如何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

郑雷:许多企业将商业模式规划得有声有色,但是由于执行者未能完全理解商业模式,导致引导技巧错误,最终使企业发展方向扭曲,步入不可控的状态。

中国的商业环境变化莫测,企业不该只是由高层人士抬头看路,我们提出了“BQ(商商)”的概念,它与EQ(情商)和IQ(智商)一样,是新时代的管理经营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麦肯锡曾说过:“要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未来的专业人士需要转化为商业人士。”让专业加上商业,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推动力。兴远重新定义了BQ,并为其设计了培养路径,以打破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篇8

大生态新要求

开放共享是互联网的重要属性,有了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市场将不再受到空间地理的限制,而是可以面向全域全局。而由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能满足互联网条件下经营所需的资源,与外部企业合作、加强产业链合作,建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生态系统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也是适应互联网开放共享属性的必然要求。

企业生产链向生态圈转变。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和外部合作竞争均由原来的线性链条向生态系统转变。从企业内部来看,由原来的链条式运营、层级式管理等链条式、条线式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成为生态圈。生态圈以用户为中心,企业各类资源要素围绕用户层层向外扩展延伸,形成多要素共同组成和互动互促的生态系统。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模式由供应链为中心向生态圈为中心转变,在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中,从以供应链为中心到以生态圈为中心,企业合作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生产链条的线性关系,而是向着广、深、密三维交叉的方向延伸,生态圈内各个衍生覆盖业务模块经过有机的协同而形成系统,合作共赢。由行业龙头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等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带动支持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成为各行业普遍现状。

用户处于企业生态圈核心。随着互联网高度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大行其道,社会化媒体的强互动性和高活跃度,使信息传播由以往的自上而下式单向线性流动变为多向、互动式流动,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不对称,极大地降低了用户选择的转移成本,使用户主导地位完全建立、用户时代真正到来,用户在企业生态圈中成为不可置疑的核心。用户成为核心,对企业发展运营带来了全方位颠覆式变革,要求企业首先要树立用户思维,在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中都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

大数据新要素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日益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深刻影响了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了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成为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驱动力。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带来两个“第一次”全新变革。首先,不同于劳动、资本、设备等传统生产要素,企业第一次不是从外部获取资源要素,而是来源于企业自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高度普及,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可数据化,只要是企业有生产经营活动,就有相应数据“源源不断”的产生,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越活跃,产生的数据量越大,给企业积累的生产要素也就越多。其次,企业的生产要素第一次不是越用越少、越用越贬值,而是在使用中越来越多、价值越来越大。传统生产要素,如资本在规模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总有用完的一天,设备随着使用也不断损耗折旧,劳动成本投入也会越来越大,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要素边际价值递减规律,数据越挖掘,其价值越大,而且越挖掘沉淀的数据越多,数据总量将越来越多,可实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大数据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优化上大有可为。数据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也应用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实现产品数据化、渠道数据化、营销数据化、研发数据化以及管理数据化,将企业打造成为数据驱动型企业。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可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用户管理为例,利用大数据技术,企业可更迅速、更及时、更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开展大数据分析,深入洞察客户需求,提升数据价值,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效支撑。

大融合新趋势

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c经济社会全面深度融合,从零售、物流等领域逐步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渗透,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促进了消费者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参与,倒逼各产业触网转型。同时,也使网络经济异军突起,基于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从范围来看,融合覆盖三大产业。互联网在农业中的融合应用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应用持续深入,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农业,智能化、网络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互联网在工业中的融合应用有力促进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互联网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不断融合创新,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已经成型,工业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获得明显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催生了众包研发、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协同制造、精益管理、远程服务等一批新模式。互联网在服务业的融合应用推进服务业网络化转型,运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模式创新,成为越来越多传统服务业企业的选择,设计、咨询、金融、交通、物流、商贸等服务业企业均触网转型,推动服务业网络化、信息化发展。

从形态来看,融合呈现三大业态。首先是线上线下融合。主要有互联网企业整合线下资源实现由线上到线下的业务资源融合,传统企业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触网转型实现由线下到线上的业务资源融合,以及综合型企业通过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深入推进垂直一体化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融合这三种类型。其次是不同行业跨界融合。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产业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产业化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传统企业挟产品和服务触网跨界,互联网企业挟用户和粉丝延伸跨界,导致各行各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融合成为企业竞争的常用策略。通过跨界融合,使企业快速进入新的业务领域,获得新的技术和人才,通过与原有业务的整合,完善企业整体生态系统,提升企业发展能力。最后是实体虚拟融合。以金融业为核心的虚拟经济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重大价格发现等重要基础。而互联网明显具有实体经济的功能,同时又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这就使互联网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的天然桥梁。近年来,各地涌现的通过“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模式,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就是实体虚拟融合的最佳例证。

大平台新战略

篇9

无数的公司和创业者在这个基调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2011年的商业世界呈现一种遍地开花式的精彩。我们选取的案例或许并非是最成功的,或者最具创意的,但它们可以代表目前商业模式创新的趋势,即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轻”。亚马逊通过Kindle整合了电子书出版业,这不仅使书的物理重量变轻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繁琐的流程和对各种资源的占用。手机虚拟钱包Kuapay让支付变得更轻松,用你的智能手机即可轻松完成付账;1号店让购物体验变得更轻松,有了这个网上超市,你不再需要大包小包地从小区附近的超市往家扛东西;Fitbit让医疗保障变得更轻松,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身体数据传送给你的医生;SecondMarket让股权交易变得更轻松,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提前变现未到期的股权。

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有一些是基于传统行业,由于互联网而产生了新的可能性(如亚马逊、1号店等),有一些是对现有商业模式的细分和深耕(如深度社交网站Path就是一个与Facebook差异化的社交网站),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让商业和生活都变得更加轻松。

更轻的世界

2005年,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将柏林墙的倒塌和个人电脑的风行、互联网、应用软件、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搜索技术、移动技术描述成“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这些因素互相强化,在2000年左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汇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创造性平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个人、组织都可以不受时空和语言(未来)的限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合作。

然而,他接着说,新的技术和平坦的世界并不足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当新技术和平台与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结合,劳动生产率才会出现跃升,而这总是需要时间的,“但我也有一个小小的警告,它进展的速度比你想象得要快得多,而且这是一种全球趋势。”

不知在他的预期当中,六年的时间是快还是慢。但是,当仔细检视已过去的2011年的商业图景,试图从中找出最具创新性的元素时,我们发现,最精彩的故事总和一个词有关:应用——除了狭义上的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程序”,更使新科技开始被“应用”到一切行业,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一切方面,创新者的灵感正被空前地激发。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目睹着一场“生产力大爆炸”的起点?而爆炸的终点,借用弗里德曼的修辞方式,则是一个更“轻”的世界。科技的飞速演进正在使人们从地理、时间和体能的物理限制中解脱出来,你周遭的一切都可以被变成数字化、虚拟化,存储在移动设备或“云”中,你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喜好获取、传输和控制。

某种意义上,科技甚至已经摆脱在既有商业模式中充当工具的从属性角色,而摇身成为新的商业模式本身。在办公室,人们使用电脑和网络来提升管理和工作的效率,但走出办公室,他们利用移动技术消费和消费技术。商业模式并不神秘,简而言之,就是一份商业计划如何产生收入和利润。但找一种好的商业模式却很难。幸运的是,对创业者而言,如今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以后也很难再遇上。他们面对的是一场最为深广的革命,作为“通用科技”,信息和数字技术改变的不是某个单一产业,而是整个人类社会。

在每一份精致的商业计划书里,都不会缺少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对于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市场来说,1%的份额都是十分诱人的。然而,现在的机会是,如果人类生活的一切细节都可以用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你还有胆量去想象吗?

Path:深度社交

Dave Morin是Path的CEO和联合创始人,他还是许多初创公司的投资人和顾问。在创立Path之前,他参与了Facebook Connect平台的。有人说正是因为在Facebook工作过的背景,使得Dave Morin更清楚Facebook的弊端,从而有可能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交网络。

Path称自己为“私人网络”,用户最多只能设置50个朋友,基于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而不是用户的公共数据库)分享照片,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可以减轻用户对与陌生人分享照片的担心。相对于其他流行社交网站和应用而言,Path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它没有“关注”和“朋友”系统,与你在Facebook上的体验大不相同。最近的Path2更为精细,除了记录照片和视频,它还提供记录用户的想法,用户听过的音乐、去过的地方、遇到的人,以及作息时间等功能,你可以记载自己一天里的每个瞬间。在一些方面,Path比Facebook更加深入、更加细致。

篇10

互联网是以信息为纽带的超级大组织,把大量实体系统分散的人、物、事在信息系统聚集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人、物、事的组织方式,其作用十分重大。

1、“三互”基因

互联网的基因是“三互”,即“互联、互享、互动”。第一,互联,互联是互联网之灵魂。互联网超越时空,其将相关或不相关的实体信息连接起来,在空间上是零距离的,在时间上是零间隔的,大大加快了价值传递。第二,互享,互享是互联网的优势,所有信息在互联网上都可以共享,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大大减少了价值损失。第三,互动,互动是互联网的根本,众多来源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交互作用,就能产生迭加效应,从而实现新的价值创造。从数学模型来考察,互联网将实体系统的“N”,通过互联在信息系统聚集成“1”,由于信息交互创造新的价值,再回到实体系统在“N”中实现,即从“N-1-N”。

互联呈“指数”效应,连接的节点越多,其价值就越大。在实体系统,节点的价值是加和,在网络系统,节点的价值是乘方,互联网的价值与节点平方成正比,即从N+N到N2,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既是节点的连接器,更是价值的倍增器。互联网中节点量一旦突破临界点,就具有极其强大的爆发力。

2、生态系统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是开放,通过开放集聚众多资源和能力。以往短板理论认为:一个系统中的短板制约系统的总体价值,通过补短板来提高系统的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下,将改变为长极理论,长极理论认为:一个系统中的长极应拉长,要将核心能力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短板应通过外包众包来配置资源和能力,从而实现系统价值最大化。

互联网是大开放,可以组织强大的生态系统。今后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产业生态系统包括产业链、要素链、服务链和用户群等。企业构建生态系统,要在互联网上将所有供应商、合作商、分销商、服务商到用户全部互联互通,进而融入跨界资源,通过线上与线下O2O一体化运营实现生态系统的高效协同,向平台化企业发展。

3、社群组织

社群是网络化环境下的新型组织,是自由人的自由连接,这种社会化的自组织有极强的影响力。企业要充分发挥社群组织的作用,企业内部有管理社群、员工社群等,企业外部有兴趣社群、项目社群等,通过微信相互沟通,实现协同和融合。今后企业有两类员工:一类是在职员工,企业内工作的员工;一类是在线员工,企业外众包的员工。随着社群组织的不断发展,在线员工将大大涌现,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

二用户为王

用户主导企业经营已势在必行。供不应求时期,企业以产品为王;供过于求时期,企业以渠道为王;产能过剩较大时期,企业以用户为王,用户为王是企业经营最重大的转变。

1、用户为中心

经营企业要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是实现用户为中心的最好路径,在互联网上企业与用户的距离最近,时间最短,任何时间与地点都能与用户沟通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就要求企业一切以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从企业自身需求出发,要从“IT”变成“TI”,“I”就是“我”,“T”就是他,“IT”是先我后他,“TI”是先他后我,互联网解决从“IT”向“TI”的转变。

2、经营用户

企业经营产品与经营用户孰先孰后,在互联网时代应将经营用户放在经营产品之前,首先要将用户经营好,全心全意为用户创造价值。

经营用户要着重把握五大环节:第一,用户定位,定位用户是企业经营的首要问题,应在细分市场中明确定位好企业的用户;第二,建立用户群,按照用户定位建立企业的用户群,构建用户群的最好办法是大力发展用户社群,对用户要进行分类,重点服务好“黄金用户”;第三,与用户互动,企业通过与用户互动,发现需求的“痛点”所在,特别要强化用户体验,培养用户的口碑和粘性,做到无互动不商务,无体验不商务;第四,用户创造价值,用户要参与产品的价值创造,企业通过迭代方式,使用户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经营,以适应产品定制化和服务个性化的用户需求;第五,员工自主经营,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主体是员工,企业要变革经营组织,建立员工自主经营体,直接经营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上述五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体现互联网时代企业经营用户的基本方略。

3、精品极致

互联网时代经营产品是最重要的基础,产品经营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企业要专注于产品主业,一定要精耕细作,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将产品做到极致。产品从1做到90仅是做像,一般比较容易,产品从90做到100才是做精,但很难做到。现在大部分产品都只能从1做到90,价值较小,而产品的价值中心在90到100之间,从90做到100就能实现精品制胜。企业的业务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业务结构呈现金字塔型,底层是基本业务,中层是增值业务,高层是定制业务,相对应其创造的价值是倒金字塔型,底层价值很小,中层价值较好,高层价值最大。企业仅定位于基本业务,创造价值最小,唯有向增值业务和定制业务优化升级,方可创造全新的价值,其中服务创造了主体价值。

三数据为源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应用于众多行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遵循新的摩尔定律,呈现指数级的大爆发增长,标志当今世界已经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

1、战略资源

大数据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也是各行各业宝贵的知识财富。按照恩格斯的理论观点:凡是数学进入的每个领域,其学科就会成熟,从经验走向科学。数据的作用巨大,依据数据可以实现科学决策,精准市场预测,精细经营管理,实施远程监控,进行数据模拟等等,数据驱动业务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2、数据开发

数据是亟待开发的大金矿,数据开发要关注四个要点:第一,数据大集中,首先要将分散的孤立的各种数据集聚在一起,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第二,数据库建设,对原始数据要进行分类管理,使其成为有效数据,建立数据仓库;第三,数据的开发利用,根据需求建立数据模型,进而形成数据软件,然后对数据产品进行有效应用;第四,经营数据资产,数据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交换和使用价值,经营好数据资产将大大提高经营效益,数据经营大有可为。

3、智慧之本

篇11

移动互联网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环境

企业就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只有具备了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才会做到基业长青。当今企业生存环境方面的最大挑战就是技术进步,企业决策层必须能敏锐捕捉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和调整经营战略。有的企业家可能缺乏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认识,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技术型企业才应关心技术,传统行业没必要对此紧绷神经。可是,越来越多的案例提醒我们:任何企业都不得对技术进步掉以轻心!高新技术型产业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微软、诺基亚、摩托罗拉;传统行业也不乏鲜活的例子。今年年初媒体爆出了东方家园建材超市全面停业的消息,引起了业内不小的震动。可仔细分析一下,并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与新型的电子商务、品牌专卖店、网上团购相比,东方家园的商业模式早已失去了竞争力。试想同样品牌品质的卫浴有谁会愿意多花近50%的价格去买东方家园的产品呢?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连锁建材超市的综合化、规模化优势已不复存在,反倒是物美价廉方便快捷的网上销售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环境变了,再强大的企业,如果不能尽快调整自己,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再举一个正面的例子――苏宁电器,最初苏宁电器与国美的竞争是门店的竞争,而最终苏宁找到的出路却是苏宁易购,使苏宁变身为一个大型电商平台,利用统一的采购和物流系统,线下线上两条路线齐头并进,使苏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移动互联网是当下正经历着的企业生存环境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见证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制造出创富奇迹,也不免目睹明星企业的陨落破败。根据工信部统计,截止2013第一季度末,全国共有8.2亿手机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也曾公开透露4G牌照可能年底前发放的消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资费下调,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方方面面的影响将更广泛而深入。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它对信息技术行业的冲击是何等巨大,带来了像网秦、3G门户等新移动互联网企业强势涌现,也有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360等传统互联网公司的成功转型,当然不乏像微软、诺基亚等老牌企业的黯然失色。这场技术革命将很快波及传统产业,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当抓紧思考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改造自己的商业模式,借助于新环境将已有优势保持并不断强化。

免费服务:你准备好了吗

技术进步的本质功能是解放全人类,它一方面使消费者享受到品质更佳、价格更低的商品或服务,另一方面也迫使企业变得有能力提供这些商品或服务。拿手机来说,相同价格情况下,3年前买的跟现在买的无论在性能还是质量外观等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论了。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免费服务体验,成为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并且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从最初的免费邮箱,再到免费词典、免费搜索、免费阅读等,这些看似亏本的买卖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支撑免费服务的幕后力量正是非常规的商业模式。

大家都知道,电脑杀毒软件在过去都是收费的,像瑞星、金山、KV300,江民等,都是靠出售光盘或序列号方式赢利,后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环境孕育出更具竞争力的免费360杀毒,360凭着100%免费查杀服务和强大的技术优势迅速占领了这个市场,并一统“江湖”。360的成功靠的就是其先进的商业模式:通过杀毒及其一系列的电脑安全服务免费最大程度吸引忠实用户,利用在线广告和网络增值服务把这些用户资源变现。这种模式被称为“Freemium”――Free(免费)+Premium(增值服务),Freemium的精髓是先用免费的服务满足网民的基本需求(信息获取、社交、娱乐等),成为互联网流量及用户入口,在此基础上通过展示广告、付费服务、第三方分成等获取收益。目前包括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娱乐生活等大多采用了这种模式。在飞信、微信等互联网通讯软件推出前,我们不会明白打电话或发短信不用花钱的道理,如今微信已然成就了一番大业,搞得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们“压力山大”。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免费模式的消费习惯,这一点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免费消费模式适合国情,并很可能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占据主导。谁有能力先做到,谁就最有可能率先在竞争中胜出。现实中不乏逆潮流而动的案例,但却鲜有成功典范,即使像凤凰古城那样的天然垄断景点突然由免费转为收费,也难免遭遇客流量骤降的危机,更何况是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呢?

网络化竞争与企业共生

企业如何才能在免费的模式下生存和发展?答案就是整合产业链关联企业,营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生态系统。

自互联网时代以来,网络化竞争已经取代了传统业内平行竞争形式,这给企业带来了全新挑战,因为竞争对手中多了隐藏在暗处的部分,而且这部分更具攻击性。当年中国邮政怎么也不会想到,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互联网电邮企业会抢走自己的饭碗。无独有偶,原本做电脑的苹果改行就成了诺基亚的最大竞争对手;原以为Google是百度的唯一竞争对手,可是去年发生的3B大战,又让大家认识到360正在步步蚕食着百度的领地。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朵夫曾说过,市场上只有产业链而没有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者詹姆斯・菲・穆尔以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世界的企业活动,提出企业不应只看到自身,更应把自己当作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企业家一定要全面考虑生态系统的各个参与方和自己的位置,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共同进化”的企业竞争模式。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具备企业经营的所有资源,必须与外部企业合作,只有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产业链各方合作共赢,才能做大做强。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梁念坚曾说:“微软每创造1元收入,生态系统公司将创造16.5美元收入,我们非常注重生态链。”马云有句名言:淘宝不只是一个交易网站,而是一个电子商务生态圈的符号。

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尽最大努力抓住客户的心,最后利用客户资源实现赢利分享。除了过去依靠垄断来绑定客户外,提供免费服务成为当前获取顾客“芳心”的关键武器。360正是依靠免费安全服务打造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凭借强大的客户资源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盟自己的生态圈,再向其他企业收取广告费及软件推广费等方式获取丰厚回报。与之相似的还有腾讯、百度、谷歌、搜狐等,特别是谷歌推出的免费Android操作系统从而形成了以此为基础的产业链生态,成为谷歌最具竞争力的业务领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容易而实现赢利却很难,即便是免费已经取得了客户资源上的成功,通过合作建立生态链才能真正打开财富之门。新浪微博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中国最活跃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新浪微博拥有超过5亿用户,可是去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4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其子公司以5.86亿美元将其收购,这桩并购案被业内很多人士看好,理由很简单,借助新浪微博平台优势,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系统将更加强大,而新浪微博也会很快扭亏为盈。

免费之下的赢利模式选择

篇12

还有,我们一定要注意新生代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从听音乐、看电影到点餐服务、旅游、交友等无不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搞掂,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将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影响到每一个商业企业,使其商业模式的改变,所以每一个企业必须重视互联网经济,并尽快使自己的商业模式搭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否则就可能被时代OUT了!

在商业模式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的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基本有下列几种:

一、信息平台模式

如网易、腾讯QQ、新浪、搜狐等网站。这些公司都属于门户网站,形成强大的信息平台或信息交流平台,通常以免费的方式让所有人进入浏览,网聚人流和吸引人气提升点击率。形成庞大的人流后和新平台后,再利用眼球经济去吸引广告,买广告位赚取费用。这就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模式的商业模式。

二、商务服务模式

如阿里巴巴、敦煌网、淘宝商城等。这些网站大都是专业型网站,提供专业信息和相关内容,不仅为会员客户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还帮助他们进行业务推广和品牌宣传,甚至提供更多一站式服务,如淘宝的支付宝解决信用问题,敦煌网的翻译和报关及物流服务,等等。它们大多都是通过提供会员服务,收取会员费、广告费和交易佣金来实现盈利,前面讲到过敦煌网的盈利方式就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交易金额收取3%-12%不等的交易佣金来获利的。这种基于互联网商务服务模式的商业模式创建形式。

三、卖场模式

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亚马逊、一号店、当当等。这些网站很直接就是卖东西,是一个专业的大卖场,主要聚焦生活用品和家电类。它们通常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且配送上门,让顾客实惠、方便到底,客户自然很开心。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号召客户形成一定量的客户群体和粉丝,然后压缩供应链,与供应链谈判挤压成本,而自己控制庞大的现金流量。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卖场模式。

四、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

商家通过线上(online)推广宣传、下订单,线下(offline)开门店让顾客实际去体验和感受。美乐乐的实体门店现场根本不直接销售商品,仅供商品展示和体验,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交付订金然后安排生产。

前期的步骤:

第1步网络平台的建立:

官网和淘宝店铺。关于网站简单说就是要给客户以很符合习惯的浏览方式,以及眼前一亮的视觉体验、贴心优质的设计和软。

第2步营销活动的策划:

网站粘性的体现。活动吸引眼球不?实际的内容有力度不?互动性强不强?一个B2C的网站,只要流量和信任度够了,成交是理所当然的,目的必须清楚。

第3步活动:

什么是活动,活动最大的意义是增加企业品牌知名度,所以大家在选取活动奖品也是一门学问,不是盲目的选取。因为在网上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青夫妻,所以在选取奖品的时候以一些深得女性客户喜欢的可爱浪漫的家居用品为主,如抱枕、台灯、情侣拖鞋、相框、小按摩器等。最重要的推荐:在产品上面印上自己的LOGO。等同于一个活动的广告牌。

美乐乐家具网,成功的打破了家具行业的电子商务化,成为家具电子商务行业巨头。

五、众包模式

众包的秘诀

众包模式(Crowd-sourcing)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模式。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目的是花费更低的成本或获得更好的效果,或者用这种方式完成自己员工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现今众包模式已经对美国的一些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一个跨国公司要耗费巨资和几年时间才能解决的研发难题,很可能被几个外行人在十天半月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过去要数百美元一张的专业水准图片,现在只要一美元就可以买到。参与者参与其中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获得收益,也有的仅仅是为了娱乐和参与感,并非是为了金钱。 众包区别于外包(Out-sourcing)的特征是:第一,众包对于发包方来说,干活的都是“志愿者”,发包方经常不需要支付报酬,就算需要支付也很划算。 第二,对于干活的人来说是喜欢干这个的、有明确目的性的,所以绝不敷衍。这两个特点就是目前热度不减的“众包”概念的生命力所在。有人惊呼我们将迎来众包时代,众包将成为外包的终结者。

众包并不代表真的没有成本。那些干活的人不拿钱,可是他们要有收入,所以不能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地干众包给他们的活儿。志愿者只能在某些特定的状态下,拿出一小部分的时间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资源其实有限,这就是让众包模式普及化、上规模的瓶颈之一。

案例一:猪八戒网

猪八戒网()是中国的互联网众包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而且通过商业运作比较成功。该网通过注册方式网罗了大批各行业的专才(如网站制作、logo设计、装修设计、商标注册等),另外一方面面对公众企业、机构或个人等进行宣传推广,需求方了“任务”并具体标明付费价格的,就等待“服务商”完成任务提交方案吧,满意就成交付费,不满意就重来。网站当然从中提点获利。

案例二:按需媒体网Demand Media

这是一家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每天推出上万篇文章。创始人查理认真的研究了谷歌和雅虎等搜索引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不同的关键词所引发的广告点击量有着天壤之别!

这家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各种写作话题,少部分是指派作者完成,但是大部分是通过众包的模式出去,由全国乃至全世界几万名的网络完成,之后由编辑团队进行润色定稿。参与写作的所有人员根据贡献度的不同获得一定收入回报,或者按照不同比例获取收益的提成。可以说是众包模式让这家互联网公司得以存在,得到较好的发展。

案例三:谷歌地图

谷歌地图案例的众包方式能够解决掉参与者的时间瓶颈问题,让人在无聊时贡献社会。参与者不需要花时间就能为众包项目出力,他们需要贡献的仅仅是其所在的位置和速度。当你每天开车上班的路上,是否也可以顺手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做点贡献?比如当塞车发生时,可以通知附近的驾车者‘请赶紧绕行’,或者通知还在家里的人‘等10分钟再出门’,或者建议城市管理者‘某个路口的红绿灯间隔时间也许应该调整一下了’。

当然,你不可能拿起电话去通知每一个人,即便你希望拨打某一个固定交通热线的想法也不太现实。因为,第一,在开车时打电话是一个违法并且危险的事情。第二,这可能增加相关部门很大的成本和运营负担,如需要交通部门安排额外的人力来接听电话等等。第三,数据处理需要时间,其效率可能跟不上交通情况的变化。

不过,谷歌(Google)的天才工程师们利用GPS和谷歌地图(Google Maps)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你在具备GPS功能的手机上用过谷歌地图,那么你就能为“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做出贡献。当你把谷歌地图里一个小功能“我的地点”(My Location)打开,手机就会把你当时的行驶速度自动传输给谷歌。当谷歌把同一条路段上所有车辆的速度一起加以处理,那就可以描绘出一整张即时城市交通运行图。请注意:由于一条路上的行驶车辆很多,而且彼此的速度并不一致,那么,越多的人参与,这张图所涵盖的路况就越准确。最重要的是,市政部门和商业地图公司为了采集实施的路况信息往往要投入耗费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谷歌鼓动这些有心人主动参与,获取这些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而这些有心人也是以无聊的堵车时间投入众包工作,参与成本也几乎为零。

这就是“众包”获得双赢的最经典应用:不需要志愿者单独针对一个公益项目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只需要每一个参与的人很随意、很容易地贡献一点点力量,一大群人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收益。

这里,可以总结出类似于谷歌地图这种“公益性”众包的两条规律。

第一, 志愿者(参与者)需要针对公益项目贡献的时间和精力,跟众包的前景成反比。只要志愿者完全不用额外分心就能为公益项目贡献力量,这样的众包形式就是零成本、零门槛。诸如像维基百科(Wiki)那样需要专家维护的众包项目,尤其会遇到人力瓶颈。

第二, 随处存在的,获得这些要素就是典型的“零成本”,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意地供给。与第一条规律相关。志愿者为公益项目做贡献所需要的工具必须简单,难度必须很小,这样才能轻松地形成规模。如上这个案例,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同时谷歌地球和GPS几乎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应用。于是,规模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

案例四:FitBit

FitBit的众包模式参与者是通过贡献个人数据参与众包活动。

FitBit是刚刚开始在美国市场发售的一个健身产品,售价99美元。这是一个能别在衣服上、装在钱包里的小工具,内置一个行为探测器,能跟踪一个人所有的动作。按下Fitbit上面的一个按钮,就能看见一个蓝色LED显示屏。你每迈出一步,或每变换一个姿势,这个显示屏就会相应计算你的运动量、燃烧的热量、行动的距离,并且计算出你运动的量级。

Fitbit通过一个内置软件,能把所有数据都自动上传进电脑,并且可以联网查看。Fitbit通过一个无线USB接口和电脑实现连接,只要FitBit在电脑10米以内,就能自动进行数据传输。用户可以在计算机里输入自己的年龄、体重、身高、性别等基本信息,就可以看到Fitbit对运动量的综合评估和运动建议。并且,所有数据都按照时间区分开,也许Fitbit会告诉你:你在早上10点~12点活动量太大,而在下午2~6点活动量又太少。如果你输入自己每一餐的食物,那Fitbit又会自动计算,然后告诉你:运动量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你减肥或者增肥。

有趣的是,如果你在睡觉时也戴上Fitbit,它会跟踪你身体的每一个动作、翻身、还是静止。从而告诉你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入睡,大概在几点入睡,在夜里翻了几次身,醒来了几次。

是的,如果用户把这些数据匿名分享出来,这就是社会学和医学的研究机构所一直渴求的宝贵信息,并被广泛利用。比如,把个人数据跟天气情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搞清楚阴天或者雨天对人们的活动量、活动方式、以及睡眠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就能够知道“阴天让人抑郁”或者“雨天好睡觉”这种感觉是否属实。比如,把个人数据跟犯罪率联系在一起,我们也许就能够听到科学家振振有词地宣布:人类的运动越亢奋,犯罪率就会下降;因为运动有利于发泄、使人们心情舒畅,从而减少犯罪倾向产生。于是,政府也许就会借此加大对免费运动设施的建造。

对比上面谷歌地图的众包模式,Fitbit用户参与的众包方式有很强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零成本参与,志愿者不需额外付出就能随时出力。缺点是Fitbit这样的工具还不普及,还有人担心隐私性。

从上面案例中发现,无论如何政府与社会都将从众包模式中获益。其实也有无法众包的案例。这里,我们又要用到功能强大的、人们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尤其是具有丰富应用的iPhone.

篇13

摘要 近十年,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已迈进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更突显了创新驱动对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引导性。本文旨在针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在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商业模式;传统商业模式;走向分析;创新

1 概述

商业对于利润的追求决定其必须成为时代的潮流,21 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成功走向前台并成为当代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以互联网为媒介,打通各类商业渠道,抛弃原有的商业运作和组织架构模式,打造高创新、高价值、高风险的高效、精准的新型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因此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互联网模式本身及其未来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从经济学角度对现有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2014 年,我国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进行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61 亿,同期相比增长19.7%。成绩可观,但在这可观的成绩背后,暴露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些问题。虚假促销、售后服务、物流快递、支付问题等传统商业模式出现的问题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也出现了,并且由于互联网网络虚拟环境的原因,更加难以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去解决分歧,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去保护消费者和商家双方的合法利益。因此,出台一部行之有效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管理规范、完善现有电子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的企业本质目标是盈利,然而任何商业模式若没有或丧失盈利点则必然面临着泡沫化并最终破裂的风险。因此,通过制度主义中的要素和交易成本分析可以对互联网企业如何获取利润并可持续发展下去产生较强的指导意义。制度主义分析认为主流经济学将社会看成是“经济人”的组合,把经济行为决策看成是理性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是偏颇的。因为个人首先是一种“社会人”和“组织人”,而不是“经济人”。简单来说,人最基础的追求是生存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生存和利益最大化之间隔着许多社会性的需求。因此不可能通过函数及模型来判断预期一个人活着。这种分析应该建立在外部环境、人的社会经验、其他个体的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基础之上。基于这种观点,从制度主义的角度分析可以对互联网商业的运行基础、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评价,并且打开企业运营的黑匣子,从而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用制度的健全和产权的明确来为互联网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1 互联网模式下的交易成本

互联网模式下的交易成本显著地低于实体企业,相比传统商业模式,它至少可以节省两部分费用,各级经销商或分销商的费和商品流通的各项费用。其中物流成本是商品交易中最不必要的成本,由于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没有从物流过程中获得任何收益,所以物流成本越低,交易成本也越低,互联网市场才有可能普及并产生规模效应。

2.2 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和信息的传播

“商业战就是信息战”,这句话清楚的说明了信息传播的质量与速度对一个企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流通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而言更加高效便捷,使互联网模式下进行交易的买卖双方做到信息对称。除此之外,互联网商业模式有效解决了消费者无法透明了解商家各类信息、易遭遇权益受害、无法维权等问题。从制度分析角度出发,信息在互联网上流通很容易带来外部性问题,由于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使得不良信息极易给网络经济带来外部不经济的结果,给部分投机分子提供了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虚假内容和进行诈骗的机会,这不仅给买卖双方造成了恶劣的经济影响,还破坏了我国的信用制度。因此,除了买卖双发增强防范意识,尽量做到零距离对接外,还需要政府部门起到主导作用,积极清洁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信息传播,从根本上铲除网络犯罪和虚假信息的源头,从而给互联网商业模式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2.3 互联网模式下的网络争端解决机制

网络争端解决机制分内部外部推动两种方式。内部推动就是由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或企业制定相关规则,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制约商家和消费者,从而达到保护交易的顺利进行的目的。比如支付宝,支付宝就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出品的一种旨在建立规则制度,形成有效制约机制制约商家和消费者的公信机制。但这种公信的漏洞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内部的调解虽然能反馈商家与消费者的诉求,但是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支持,至执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底气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该制度难以发挥其作用。而另外一种网络争端解决机制就是外部推动,即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各种知名仲裁机构以及国家信息安全与公安部门。这些机制对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系统而言是外生的,自从互联网商业存在之时就已经给定的。外生性机制尽管拥有足够的权威,但是缺乏变革与改进的主动性,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模式发展时显得灵活性欠缺。因此,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产生的网络争端,需要政府结合两种争端解决机制,从整体出发,将互联网商业模式内外部网络争端解决机制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相关法律配套的、技术完善制度健全的互联网争端解决系统。从而更好地维护互联网商业的公平性,起到促进其发展的作用。

3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

互联网商业模式不能只是简单通过网络进行买卖,因为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不被接受认可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应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发展:

3.1 将线上商业与线下商业有机结合,因为它们之间的竞争不是一种零和博弈,应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的平衡点;

3.2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互联网是充满创造力与活力的新行业,制度制定者不应用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来领导该行业的发展,这会严重损害行业的竞争力,歪曲市场导向的商本位思想;

3.3 由于互联网商业高风险的特点,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监管者的角色,既不能使其完全滑向市场主导,避免出现“庞氏骗局”,也不能过分限制干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有平衡管理的理念。

4 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对策

互联网促成商业理念、商业模式、营销方式、广告方式、支付手段等商业活动的深刻变革。在推动网络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互联网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关系,转变政府对待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理念。

4.1 正确认识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的关系

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可以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网络经济如日中天,许多人认为传统公司的市场份额遭到不断挤压最终一定要遭淘汰。这种观点的提出从根本上忽视或否定了互联网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合作的基础,这是一种具有误导性的错误观点。比如快递公司,传统的快递就是去中国邮政寄包裹,唯一和网络关联之处就是在网上登记运单号。可如今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快递公司却发展的更加如鱼得水,为什么?因为快递公司主动加入承担着将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的产品快速便捷送达目的地的任务,同时,快递公司借此机会建立了自己的快递网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快递行业步入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这里面的高额利润和巨大商机已经让快递公司成为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巨大受益者。互联网商业模式并不是空中阁楼,网络虚拟店和实体经营店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实体店完全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商家注册,将货物卖给网络消费者,成功的网络店主在积累了一定资本之后,也可以租用门面,经营实体店。实体经营店与网络虚拟店都是商品销售渠道的分支,同样促进消费,使得消费者选择多样化。

同时,我们并不否认互联网商业模式对现有的经济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比如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冲突。因为支付宝等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创新性、灵活性、便利性使得其很快被消费者及市场认可。大量的资金交易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进行,传统的银行汇款受到剧烈冲击,同时,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在我国电子商务巨头的研发运作下已经具备了参与实施多种金融服务的能力。并且由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还避免了银行卡的使用,银行卡是财富的载体,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将其虚拟化,极大的避免了丢失等安全问题,更是使得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大规模占据市场。银行的监督机构为此不得不出台多项政策约束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保证金融安全,同时研发运行银行的网络交易平台,但由于企业性质不同,所以在与民营企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在市场的交锋上处于弱势,竞争激烈,矛盾冲突,且愈演愈烈。

4.2 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刺激作用

互联网商业模式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接受,传统商业模式逐步落入西山,面对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咄咄逼人的架势,传统商业不得不做出退步与改制。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而提高效率。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谨慎处理两者关系,要使传统商业不受大冲击而导致失业增加,也不能过于限制互联网商业的发展,错失网络时代的机遇,应通过制度使得传统商业逐步网络化,融合两者的长处。

4.3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杜绝腐朽文化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渗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政府手里抠出权力的过程,对于我国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而言是一个巨大冲击。尽管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目前国有“体制内”垄断企业比如钢铁、电力、石油等仍然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我国本质上仍然是政府主导经济的模式,由于垄断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导致了人民更高的生活成本和国家财政对其的高额补贴,使得我国的经济资源遭到了极大的浪费。对于互联网商业来说能打败实力强大的国外竞争者靠的不是官本位的领导,而是商本位思想下激发出的不断进取和创新的活力。中国互联网业是一个很年轻的产业,没有传统行业体制上的障碍,生而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中,这是互联网模式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若要保住互联网业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必须通过制度的健全来推进互联网的自由化,限制官本位思想的渗透,传统商业模式加快改革步伐进行创新、加大对互联网商业模式优势的学习工作。

4.4 重视人才引进,实现网络创新

在互联网经济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具备基本的技术储备与创新,如软硬件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虚拟产品研发能力、云服务以及工业创新设计等,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人才和其它企业的人才不同,人才的流动性非常高,因此,互联网商业企业管理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是建立创新型的企业制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仅用待遇,更是用感情和个人未来发展留住人才,这是互联网商业创新的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突破创新,重视科技研发,以培育发展自主名牌为目标。

5 结论

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务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意味着我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制定应该旨在进一步降低互联网商业的交易成本,发挥由其本质而带来的便利性造成的优势。同时,由于互联网时代极大的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它使得信息更加对称,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便利、拉动消费,带动了新的产业增长。但是关于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市场调节很难解决这类问题,只能由制度来解决。可目前相关制度仍然欠缺,亟需通过制度的完善来解决网络信息传播的外部不经济问题和网络争端解决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统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永言.商业模式理论与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2]陈圣举.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浅析[R].中国: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咨询规划部,2010.

[3]姜齐平.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发展报告[R].北京:《互联网周刊),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