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的狭义概念

德育的狭义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的狭义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的狭义概念

篇1

本文将沿着吉利根的逻辑分析轨迹,剖析在男权社会,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即女性于这样的社会里所形成的道德发展的特点无疑打上了男权的烙印,探讨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并对这一建构做出一定的思考以及发现其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

1.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关于自我概念,即指个体把自己作为客体的整体看法和感觉[2]。哈佛心理学家詹姆斯第一个提出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和自己的行为常常是协调统一的。然而,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总是有意和无意地限制自己的声音,使得一种男性声音的文明永久化,一种基于同妇女分离的生活秩序永久化,因而,女性总是忽略了自我,总是透过男性安装的玻璃窗看待世界,由此导致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而这种缺失,可以追溯到亚当和夏娃。上帝在创造人类的过程中,在泥坯的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由此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亚当。但鉴于亚当是孤独的,上帝决心为他造一个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夏娃。在生命周期中,像在伊甸园中一样,妇女一直是偏离的[3]3。在社会生活中,男人们总是含蓄地采用男性生活作为标准,试图以男人的布料来装扮妇女,在著作中,吉利根通过阐述艾米的被访谈经历,来论证女性自我意识的模糊,她们很难听到内心深层次的呼唤,在很多场合有意和无意地运用他人声音去表达而不是表达出自己的内在世界。

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判断、选择以及最后行为的深层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与其行为常常是协调一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女性道德概念的建构,即女性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行为都将受到影响。

2.男权社会中,女性道德概念的缺失

所谓道德概念是对人与人关系属性的价值上的具体把握。就道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言,其内涵是对人与人利益关系的本质的应当性的把握,其外延则是所有的道德现象,它与“真”的概念、“美”的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4]。同时,道德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本质和美德被视为服从和温顺,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依赖于权威。

回顾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晚期,孔子在《论语》中明确讲到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五常”。其中“夫为妻纲”,即明确提出妇女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紧随其后,为了让妇女安于服从的地位,封建社会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规范,主要表现为“三从四德”。直至宋朝,程朱理学提出守节观念,使得对妇女的要求更具体化与生活化。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女性的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直到近代,中国女性才逐渐发出自己的道德的声音。

同时,回顾西方历史,女性道德概念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如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认为的:“男人与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类的特点,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我们用不着争论到底是男性优于女性,还是女性优于男性,或者两种性别是相等的,因为,每一种性别的人在按照他或她特有的方向奔赴大自然的目的时,要是同另一种性别的人再相像一点的话,那反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完善了。”[2]前言3他由此主张女性的美德在于依附与顺从。

对此,吉利根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于父权制社会下,女性道德概念缺失的状况进行了详尽地描述。吉利根通过案例访谈方式,发现妇女们对保护和维持自己生活的男人们做出的和强加的意见或判断采取一种服从的态度,而缺乏自己的道德判断及其道德选择,这便必然体现在她们的最终道德行为中。

二、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

迄今为止,在历史上,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所以,当代女性主义不断在努力建构女性本身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第一代女性主义在争取女性的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时,她们的价值观一直依附于传统的西方思想,并没有挑战二元论。第二代女性主义,以波伏娃为代表,率先提出了挑战。她在其经典著作《第二性》中,提出了“他者”问题。波伏娃认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是“他者”。第三代女性主义试图打破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主张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吉利根为主要代表。吉利根开始通过访谈方式考察女性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循着这些声音进一步考察女性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轨迹。那么,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所建构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分别是什么?她又是如何来建构的?

吉利根将女性自我概念界定为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自我概念,试图通过联系、关怀和关系来认同自我。她借用了乔多罗的理论,并通过自己的研究经验发现,这种差异具体源于儿童时期,“母亲试图更像她们自己,以及延续自我那样地体验自己的女儿”[2]4。相反,“母亲把儿子作为异性来体验”[2]4,由此男孩逐渐将自己与母亲分开,并逐步削弱了“他们最初的爱以及移情联系的感觉”[2]4。因此,在吉利根看来,女性多站在“移情”的基础上定义自我,自我是一个联系的自我,与他人的分离将导致自我的消解。

与女性自我概念相呼应,吉利根将女性道德概念界定为“责任道德”,并描述了女性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第一水平体现为女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这是一种现实的涉及生存的关心。紧接着,吉利根开始权衡自私与责任问题,进入将善视为关怀他人,根据关怀和保护他人的能力来定义自己和声明自己价值的第二水平。最后吉利根开始审视内在的逻辑,重新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消除自私与他人的鸿沟,并以非暴力和不伤害为道德准则,进入到适当关怀自我和他人的第三水平。循着这一探索,吉利根建构了一条“关怀道德”路线,她认为男性道德为公正道德,女性道德则为关怀道德、责任道德。

三、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建构的思考与启示

但不可否认的是,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的建构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1.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

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使得女性在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方面往往缺乏主体意识,她们有意或无意地循着男性的声音和男性道德发展的轨迹建构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声音。因此,我国的德育工作应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道德准则的制定、实施和具体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以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提高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让德育效果在她们最终的道德行为中得以体现和检验。

2.关怀学生,注重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篇2

一、研究背景

目前对车贴语的分析研究不多,且多集中于车贴语的语言特点和分类、语用、社会文化或传统的修辞学领域等静态模式方面,而从认知角度对车贴语的在线意义构建和动态认知机制的解读则鲜有研究。冉启斌在其《你会选择哪种车贴语》一文中将车贴语进行了分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分类标准。将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中的合作原则和车贴语相结合的研究是语用学中最常见的。岑群霞(2011)在《个性车贴的语用学解读》中详细阐述了车贴语的语用原则。马树辰(2011)从模因论的视角阐释了其形成原因。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张辉(2003)在其专著《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中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汉语熟语意义常规化的心理表征及其母后认知和意义构建。沈家煊教授2006年在复旦大学作出报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将汉语事实和汉语研究和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而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增补了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事实的解释力。王正元教授在2009年著书《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系统地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前人们的研究为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意义构建1的新视角和研究方法打下了基础。

二、概念整合理论

传统组合论认为语句之意义等于其组成部分之和,但认知科学对其进行了批判,提出它们在建成更大单位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新创信息,这一整合过程相当于“化学变化”,其产生了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Fauconnier为解释新概念产生之根源,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重点研究两个心智空间中的信息的相互映射和整合。概括地说,概念整合就是将不同输入信息进行映射和吸纳,最后整合产生层创结构。

Fauconnier和Turner(2002)提出了四空间论:类属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合成空间。各空间之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对应连接起来。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合成空间是通过对两个输入空间的各元素“组合”、“完善”、“扩展”建立起的新创结构。

概念整合理论共有四种网络模型:简单型、镜像性、单域型、双域型。

简单型网络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输入空间1提供特定组织和框架,另一输入空间则提供填充元素,在背景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整合,产生具有新意义的层创结构,而且这一新结构不在其输入空间中单独显现。镜像型模型与简单型不同,其四个空间共有相同的结构框架,各元素可以像照镜子一样对应。单域网络的两个输入空间具有不同的组织框架,其进行竞争最终只有一个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双域网络的两个输入空间也各自拥有不同的组织框架,但其合成空间同时吸取其二者的部分结构进行延伸。

三、车贴语实例分析

(一)我是盲人(简单型整合网络模型)

盲人的字面意思是眼睛患有疾病或受到伤害,致使双目或单目失明的人。在简单概念整合模型中,存在的类属空间则为行动者(司机)和行动(开车)。两个输入空间,其一提供认知框架。在这则车贴语中即为视力有障碍的人,他们在生活中看不到周围事物的存在或改变,弄不清方向,对周围的刺激反应迟缓或作出错误的应对。另一空间则是元素即价值的填充,无结构。完善背景知识,驾驶肯定不是盲人能驾驭的,既然司机自比为盲人,即是对自己在驾驶过程中对周围车辆行驶或障碍物可能作出错误的估算或反应的一种夸大的修辞,是自我贬低。将元素填入进框架,结合知识经验,运用概念合成,人们才从“我是盲人”的小句中得出整合空间里的“司机眼力劲和车技不太好,请注意避让”的新创意义。

(二)此车曾经上过树(镜像型整合网络模型)

“此车曾经上过树”从传统句子意义解释是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车子不可能爬上树,既然出现了这样的用法,我们就要从别的思路去探讨其背后的隐含意义。此句的意义构建生成涉及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它们共享一个框架“开车”。然而输入空间1为碰撞开车的认知域,其元素分别为“司机”、“轮胎”、“车技”、“树”、“开车经历”等等,输入空间2则为规矩开车的认知域,包含“司机”、“轮胎”、“车技”、“路”、“开车经历”等元素,类属空间包括“行动者”、“施受者”、“行为”、“行为地点”、“行为经历”等。根据其相同的结构,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选择性地相对应映射到合成空间,正常行驶的车辆应该是行驶在路上的,而可能车主因为车技不娴熟等的原因发生了碰撞,致使车辆与树有了亲密接触,从而可以得到这样的整合信息“司机的驾驶技术不行还有碰撞经历,请注意保持车距”。

(三)别吻我(单域型整合网络模型)

吻本是爱人间的亲昵举动,相爱的人亲密相拥相吻本是及其美好浪漫的举动,而这的前缀“别”是一种明令禁止,简单直接地表示了拒绝的含义。在此车贴语中,输入空间1中存在吻的认知域,即其元素为“两个人”、“接触”、“环境”等,输入空间2则为摩擦的认知域,其元素分别为“两辆车”、“摩擦”、“环境”等,类属空间则为“行为双方”、“行为”、“行为地点”等。吻的认知域成为了整合空间的框架,在人们的认知中,吻是发生在私密环境下爱人的表达爱意的方式,而将场景和动作者换成公众场合―马路和陌生对象―车时,是不被接受的。因此,新的概念即层创意义“别来碰我,离我远点”由此而生。这样的表达也比直接标注“别碰我”更让人容易接受。

(四)大龄剩女,追我必嫁(双域型整合网络模型)

年纪已经错过了最佳婚育的时期还孤身一人的女子,一旦有人追求便心存嫁娶之心。将字面意思如此的句子用作车贴语时我们可以从双域整合模型对其进行意义解剖构建。首先是输入空间。其一是女子遇追便嫁的认知域,包括“女子”、“男子”、“示爱追求”、“嫁人”等元素,其二是车子的追逐的认知域,包括“车1”、“车2”、“追尾”、“负责”等元素。类属空间则为“行动者”、“施受者”、“行动”、“行为结果”等共享特征,激发背景知识来完善整合意义重构,只要你有追求表现,我便嫁你让你负责。因此,可以将此车贴语的真实意义解读为:别碰我,碰了你就要负责。这样的调侃味十足的车贴语别有一番风味给生活多添了一丝趣味。

四、结语

车贴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在欣赏其表面文字之运用巧妙之后,用概念整合理论将其背后隐藏之意义进行动态构建,以求达到更深入的解读和欣赏。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M.Turner.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Cognitive Science.1998.

[2]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 York:Basic Book,2002.

[3]岑群霞.个性车贴语的语用学解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06):78-83.

[4]马树辰.模因论视角下的车贴语文化成因阐释[J].场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179-180.

[5]冉启斌.你会选择哪种车贴语[J].语文建设,2011(1):43.

篇3

作者简介:孟景舟,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职业教育学基础概念研究”(编号:[2011]-JKGHAD-0568)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孟景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6-0043-04

20世纪以来,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给人类社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而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的拷问与沉思。从哲学的角度,这种拷问和沉思有两个传统来源:一个是工程的,一个是人文主义的。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它们分别称作“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工程的技术哲学的主人公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继承了启蒙主义的传统,把技术看作一种进步的力量,注重对技术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捉刀者则是来自人文学科的学者,特别是哲学家,他们把技术视为一个系统反思的主题,关注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倾向于对技术的批判和解释。正是由于两种技术哲学对技术所进行的本体性思考,使技术概念同时出现了泛化和狭义化的“二律背反”倾向,并由此造成了技术在定义上的困难。

一、技术概念的泛化

技术概念的泛化是在两个不同的纬度同时展开的。一种是横向的漫溢,即技术由传统的物质和生产领域,一点一点渗透进精神和非生产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最终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这种横向的疆域拓展,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采取的是两种不尽相同的方式。工程的技术哲学家,以一种对技术肯定的眼光,努力用技术术语去理解社会的其它事物,从而将技术的概念带入到了诸如语言、思维、管理等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和技术根本对立的领域。“工程技术哲学家总是会设法将人类的其他的追逐活动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并用技术术语来理解更大范围的人类世界。技术术语学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对于不断涌现的遍布全世界的技术文化的世界语了” 。[1]而人文的技术哲学家,则以批判的眼光,“把人类当成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来研究”,[2]通过关注技术的伦理问题,从而将技术概念“人格化”,技术被定义为一种人的意志。例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列把技术定义为“生存战术”,美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把技术定义为“权力的追求”等。[3]虽然人文的技术哲学和工程的技术哲学,在对技术概念疆域的拓展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侧重了不同的方面,但是它们最终在客观上达成了未必是它们所想要的结果,即技术概念的泛化。今天,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领域到非生产领域,再也不存在技术的禁地。像法律、语言、管理等这些非物质事物的制作,现在被普遍纳入到技术史的视野中,就是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和技术概念泛化的一个明证。

对技术概念横向泛化的回应,就是一些技术哲学家对技术所做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范畴的形成。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作为英语世界首次使用“技术哲学”(1966年)这一短语的学者,对技术从“尽可能宽泛的意义上作了理解”,认为它包括物质的(工程、农业、机器等)、社会的(教育、工业心理学、应用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概念上的(信息论)和一般的(系统论)等各个分支。[4]后两个方面,其实可以被溶解在前两个方面之内,因此,加拿大哲学家邦格在这里实际上就形成了“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相对立的概念范畴。后来,一些哲学家对技术做了与邦格大体相同的分类。例如,1979年,德国技术伦理学家罗波尔在《技术系统论》中将技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方面(科学、工程学、生态学)、个人与人类方面(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方面(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5]但如果把“自然”视作“物质”,将“个人”视作“社会的一员”,罗波尔的分类仍可以归为“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一对范畴。总之,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逐渐成为技术哲学家对技术进行横向分析的一种框架,前者代表了技术的传统领域,它试图将技术限定在一定的领域内,而后者则代表了技术疆域的拓展,它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默许。

技术概念泛化的另一个纬度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身的纵向延伸,即技术和科学的相互渗透。自从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由此产生了一种流行的观点:技术越来越依赖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技术被定义为应用科学。尽管这种观点被科学家和工程师所普遍接受,[6]然而,许多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却反对将技术定义为应用科学。例如美国杰出的现象学家伊德就认为“将技术看作应用科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相反,“将科学看作理论化的技术”,则是一种唯物主义。[7]伊德的观点也许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虽然现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向前发展的”。[8]“人类在成为理性的人之前曾经是制造工具的人……经过各种技术过程并慢慢地积累技巧,经过工具和许多人的专业知识的多次组合,最终出现了使技术变为科学的理论性组织”,因此,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瑟夫·科恩将技术的定义拓展到“足以包含科学”。[9]他的观点得到具有历史感的学者的回应,他们认为“近代技术不仅仅是应用理论,甚至不仅仅是工程理论。技术不是知识的应用,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它一直依赖技术技能”,“就技术是应用科学而言,科学也是应用技术”。[10]由此我们看到,在对待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存在着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两种极端对立的主张。撇开这种对立不说,无论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它们都使技术突破了固有的领地,从而侵入到科学的国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作为知识体系,要区分技术和科学成为极端困难的事情,从而形成了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

同样,人们为应付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就是在该纬度上对技术概念进行分类。对技术进行纵向的分类,最经典的代表是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他将技术分为偶然的技术、工匠的技术和技术专家或科学家的技术。这既是一种历史分期的方案,同时又是一种概念的分类。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对技术的划分,他把技术分为直观的技术(始生技术)、经验性技术(古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现代技术)。与这种三分法不同的是,还存在着一种两分法,例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技术分为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即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则用专业化的语言把技术分为技术操作和技术现象。虽然在表面上存在着三分法和两分法甚至其它更多的分类方法的区别,但是我们很容易在它们之间找到本质的一致,这就是:三分法的前两项往往是两分法第一项的两个阶段。例如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其实是海德格尔的古代技术的两个阶段,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只不过存在着程度的不同。同样,埃吕尔的技术操作也包括了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而技术现象则包括了技术专家的技术。[11]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一个人身上,最能集中地体现出来。他在对技术做了始生技术、古生技术和现代技术区分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即将技术分为生物技术和单一技术。所谓生物技术就是始生技术和古生技术,而单一技术就是现代技术。综观哲学家对技术纵向的分类,虽然不同的哲学家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和名称,但是我们能够把这些不同的表述分为相对的两个类属:一个是古代的、工匠的、生物的、操作的,另一个则是现代的、科学的、单一的、现象的。作为一种知识,前者在本质上是经验性的,后者则是理论性的。因此,所有这些分类都可以简约为经验性的和理论性的这对范畴。这样,纵向的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与横向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两对对立的范畴就构成了对技术概念分析的坐标系。而在这个坐标系,任何一个点都同时融合了横向和纵向两个因素。因此,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在综合所有分类的基础上将技术分为“作为物体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和“作为意志的技术”。这种划分不过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进一步印证。

二、 技术概念的狭义化

在技术概念泛化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倾向,即技术概念的狭义化。而这种倾向的极端,就是将“技术”一词限定在“工艺技巧”,也就是经验性的范围之内。这种划分有其智力的因素。就像以上所述及的,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技术被分为经验性和理论性两个不同的部分。对这两部分的关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持“技术是应用科学”的学者认为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哲学家邦格。他认为“技术与技艺、技艺实践极为不同。技艺和工程实践是不同种类的行为,而不是不同种类的知识”;“工程实践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无疑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即使用科学指导人类的制作”;而技术是“关于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说是知识的领域,它关注的是借助科学知识来设计人工物并规划它们的实现、操作、调整、维护和管理”。[12]显然,在邦格那里,技术是知识,其职能是设计和规划,而把技艺排斥出了知识领域。他还用实体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这对范畴,将技术制作和使用做了区分。而所有这些都是力图在工匠的技艺和工程师的技术之间划出一条鸿沟。然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技术史家们指出,即使在前现代语境下,也有可能使主观直觉上的技能和通过反复学习得到的知识受到技术实践的那些非理论规则或格言的制约,在某种程度有可能用描述性的数学形式详细陈述技能”。[13]对这些学者来说,作为一种知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技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只有程度的差别。赞同“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对技术不同观点可以概括为:前者把技术的谱系看成是由不同的环节构成的,而后者则把它看成是一个没有明显间隙的连续体。

从谱系形成的角度看,技术概念经历了一个“去技能”的蜕变过程。我们把史前的技术称为“技能”,意味着那个时代的技术就是工具的使用,没有专门的工匠,人人都是技术人员。我们把古代文明中形成的技术称为技艺,意味着与史前时期相比,古代的技术是工具的制造,工匠是那个时代的技术人员。这时的技术是把“设计和具体的制造”两项功能统一在同一个技术人员身上。而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最根本的一个区别是将设计和制作分离开来,这就产生了工程师和技师两种不同的技术人员。然而,有趣的是,技术在完成了它最后一次“去技能化”后,本来是专为表征现代技术——工程科学技术而生的“技术”一词,在使用上却出现了危机:在工程师的眼中,越来越倾向于仅仅愿意把“工艺技巧”看作技术。

这个有趣的现象,显然无法用单一的智力因素来解释。既然这个现象和工程师有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工程师”这一概念负载了如何的历史意涵,它又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西方“工程师”一词最初在中世纪出现时是指服务于军队中的高级工匠。在贵族社会,把战争看作是一种光荣的业务,[14]因此,这些军队中被称为“工程师”的工匠们,要比民间的一般工匠具有身份上的优越性。在工业革命后,工程师曾被用作蒸汽机的操作者。蒸汽机作为工业时代开启的标志,它的操作者——虽然同样是下层人民——自然要比普通的机修工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由此看来,“工程师”一词由于起源于军事,而具有了比普通工匠高贵的出身,也正因为此,自然成为工业时代最先进技术操作者的称号。也就是说,“工程师”一词,一直代表着工匠中的“贵族”。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现代工程师,却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不想再继续做“工匠中的贵族”,而是要彻底和工匠阶层划清界限。此时,他们无论在智力还是社会方面都具有了这样的条件。从智力方面看,工程科学成为大学传授的专门学问,也就是说,和传统的工程师不同,现代工程师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工程技术成为专家的领地。从社会方面看,在工业体系中,工程师和工人不同,他们以智力资本参与分配,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15]这样,工程师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的专业人士。事实上,他们也像律师、医生这样的传统专业人士一样,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工程师协会,并且他们被认为“主要不是对雇主负责,而是对整个社会负责”。[16]职业责任和声誉的上升,使他们更有理由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平等的专业人士。最后,他们试图通过把具有“历史劣根性”的“技术”一词还给中世纪工匠的后裔——现代技工们,从而从内容到形式彻底和工人阶层划清界限。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技术一词的广义与狭义和两个特定的专业群体联系起来,即社会科学家是广义的技术概念使用者,而工程师则对技术概念持狭义的态度。然而,这种刚性的联系,未必适合所有的情况。他也意识到“一些社会学科学家愿意将‘技术’局限在近代工业上,或者对‘技艺’和‘技术’进行区分,使前者代表原始的技艺和手工业,而后者代表更为精密的工程”。[17]但同时他又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少数用法。可是,随后在他举出的一位学者关于技术一词的用法中,却似乎又否定自己的上述观点——这位学者认为一般词典或词源学对技术的标准定义为:“工业技艺的科学”。[18]而“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这一观点本身,就是对米切姆 “社会科学家中对技术概念两种少数用法”说法的又一否定,因为这种观点显然并不在少数。其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技术概念的两种狭义用法:一种是社会科学家(姑且沿用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的称谓)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程科学,另一种是工程师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艺技巧。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这两者之间非但不存在任何排斥性,反而具有惊奇的一致:前者正是后者的理由。也就说正是由于工程师把自己从事的活动看成“工程科学”,才使他把“技术”排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外。在这里,所谓的社会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唯一区别只在表达的符号方面,即社会科学家认为工程师的工作是“技术”,而工程师则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工程”。如果不把技术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与特定的人群相联系,“技术”一词的用法实际上存在着以下的状况:一种是把技术看作 “各种方法、手段、规则”。这种用法自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写下技术的第一条书面定义时就开始了,[19]而到今天,已经为包括科学人士在内的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可以把之成为哲学的技术概念。与之相对,另一种就是实体的技术概念。技术作为一种实体,首先被狭义为工艺技巧(技师或高级技工的技术),位于其上的是工程师的技术,被称作“工程”;位于其下的是普通工人的技术,被称作“技能”。这样,由“方法、手段、规则”构成的哲学的技术概念与由“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构成的实体的技术概念,就形成了现代技术概念完整的谱系图。而作为实体的技术概念的谱系图,虽然不能说像哲学的技术概念一样,已经为公众所普遍接受,但可以肯定说已表现出一种趋势。这种源于工业体系的趋势,正在经由教育体系向社会公众蔓延。在今天的大众传媒中,已经把“技能”与蓝领工人更多地联系在一起,而把“科学、工程、技术”并列在一起的提法也并不鲜见。在哲学领域,一种把“工程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问从而从“技术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力量正在形成。[20]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中,工程学和技术学早已成为两种不同的学位。如果说从知识的角度上把技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其内在的逻辑,但把不同种类的技术与特定的阶层相联系并以不同的术语去命名,则主要是社会学的因素。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之一的劳动分工在创造了极高的效率同时,却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制作了新的鸿沟。说到底,把本是“同一连续体”的技术分裂为“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是等级社会的遗风在现代文明中的反刍。

技术概念的泛化和狭义化,从本质上来说代表了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两股敌对力量:民主或现代性和传统或等级文化。技术概念的泛化代表了前者,即在工业社会中,技术依靠着资本的力量,逐渐打破了原来和科学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科技”成为了一个不可拆分的词汇——不但存在着“依赖科学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同时还存在“依赖技术的科学(technology-based science)”,[21]并因此使其彻底改变了曾经作为神学和科学婢女的卑贱地位,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技术概念的狭义化代表了后者,即西方社会并没有真正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民主,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灵肉二元论依然根深蒂固。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概念的分裂似乎是注定无可挽回的。虽然我们难以抗拒这种变化,但并没有理由放弃对这种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因素所作的反思。这也就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动机所在。

参考文献:

[1][2][3][4][6][7][9][10][11][12][13][16][17][18](美)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秦书生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82,82,203,49,2 66,97,93,276,76,267,275,131,200,201.

[5](德)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5.

[8][21](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436.

[1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25-1新课改的理念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其中,第一条是核心。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实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对此,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有以下一些新的改变:

一、创设一种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引入课堂,在生活中探寻物理知识,创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能很好地开展物理教学,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这么一节课,那是我在南京接受培训的时候,一位苏州的老师上的公开课,他课前的引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的是电容器的新授课,一开始,他就面带微笑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些电容器,分发给学生。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的气氛也很轻松。这位老师拿了其中一个告诉大家这就是电容器,并且很神秘地说我们先做一个实验。他先将电容器接到电路里给它充满电,然后又拿出一盏酒精灯,接着就将电容器在酒精灯旁短路放电,就听见“啪”的一声,电容器发出了火花,并且这个时候奇迹也就出现了——酒精灯被点燃了。这个时候的学生,都一脸茫然,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所以接下来的课上起来很轻松,学生们也很积极。后来讲到电容器的结构时,这位老师便让学生将手中的电容器拆开,自己去探究电容器的组成结构。学生们都很兴奋,因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早就想了解这些小小的电容器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在这么一种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电容器的认识也从感性的认识慢慢深化到理性的分析。

二、提供一个培养学生素质的平台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叫素质?当我们把从学校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的确,学校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要教会学生一些东西,更要的是在学生离开学校多年后还能留下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我们的物理教学,要努力去构建一个平台,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留下更多有用的东西。有一次,在处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个实验时,学生要通过做出w与v的关系图像来寻找他们的关系,而在做出图像前又要进行一些很复杂的计算,所以很多学生有些怕,不想做。于是我花了近一节课的时候,引导他们,慢慢地做出w与v,w与v2,w与v3……图线,然后从中选出一个能够反映他们关系的图线。等到快要下课的时候,有十几个学生终于找到了他们所期待的图线,从他们那种兴奋的眼神中可以体会到他们那种成功后的喜悦。当然绝大部分同学到下课也没有找到那条图线,甚至还有好几个人做错了,然而他们每个人都觉得很充实,因为他们都在努力地做这一件事情。下课的时候,我表扬了几个找到两者正确关系的同学,同时也半开玩笑地对那些还没有找到两者关系的同学说,其实你们也是成功的,因为你们也成功地证明了你们所画的这些图像是错误的。通过这堂课,我主要是想让学生明白,第一,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我们会感觉很难,而当我们抛开杂念,真正去做这件事时,却也能够做好,因此,我们要有一种勇敢去面对任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第二,不是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成功的,我们要学会欣然地接受失败,并且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所以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而这些,我认为比物理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三、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篇5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体现地域特色、体现学校之长的校本教研逐渐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校本教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日益突出。语文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语文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所开展的语文教学行动研究活动。如何保障校本语文教研科学有效地运行,充分发挥其对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索的问题。

校本语文教学研究,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明确语文校本教研的理念

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说千道万,思想转变。”只有学校里从管理者到全体语文教师,真正牢固形成了正确的校本教研观,深刻认识其概念含义、基本特性、价值意义之后,才能形成学校整体发展需要、学科研究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使语文校本教研逐渐成为一种内在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1、确信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是时势所趋的。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和实际,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自主性逐渐加强。《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思想日渐科学务实、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发注重师资优势整合的大背景下,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以校为本”为基本特征的语文校本教研能在无须更多投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本校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改进语文教育的全过程,改善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最终有效地提高本校语文教育的质量。

2、确信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是切实有效的。与传统的研究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性:一是校本性,因为是从本校的学情实际出发,以解决本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由本校语文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可以长期经常性的进行;二是科研性,一旦找准本校语文教学研究的定位,选好课题和切入点,拟订出近、中、远期规划,并持之以恒地开展科研活动,应当有较显著的收效;三是人本性,因为校本教研是以人本、生本为基础的,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这与师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不谋而合;四是牵引性,以教学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必然涉及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的研究,逐渐解决本校语文教育发展的障碍,有效地改善语文教学现状;五是依托性,省、市、区各级专业教研员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上、教科研操作的基本规范上、学科教学的把握上拥有优势,而基层语文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具有优势,优势互补必将很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掌握语文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首先,语文校本教学研究必须立足课堂。问题源自鲜活的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探析融合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问题的化解也归宿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提升。 其次,语文校本教学研究必须面向学生。即研究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乃至教育活动中的特殊形态,研究其参与深度、参与质量和人格品质的发展状态,研究学生如何“建构”知识而不是知识如何去“整合”学生。 最后,语文校本教学研究必须珍视经验、注重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特殊情境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往往包蕴着值得回味的教研价值,需要教研主体梳理、分析、感悟、升华。这中间,教师自身多层面、多角度的“反思”,是开掘研究资源的主要和重要方式。

三、体现语文校本教研的特色

1、抓住一个重点。即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既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生长点和落脚点。全校语文组上下要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核心和关键,多形式多层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使之鲜活生动,不仅能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而且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真正得到“实惠”。

篇6

一、引言

在众多的网络语言中,符号网络语言被应用得最为广泛。这是因为符号网络语言利用了各类符号的同时又超越了原有符号的使用范畴, 形象地引入了图画等表现方式,将更多的情感赋予一系列符号中,使单调的符号赋予了生动的内涵,来表达丰富的语言内容。在网络上经常见到的符号网络语言例如:1314,7456,orn,cu,^-^, :- O,BTW,3X,4a4a等。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Gilles Fauconnier 和Mark Turner 在他们的著作《概念整合原则》和《我们的思维方式》中提出来的,并被认为是“基本的心理认知机制”。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一个认知模型,即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在这个网络模型中存在四个心理空间,分别为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这些心理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和选择性投射彼此联系。在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过程后,层创结构(或新创结构)最终在整合空间形成。概念整合网络被认为是研究语言加工过程的强有力模型以及在认知理论中解决大量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

目前,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是从它的描写,分类及其语用学,修辞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开展。人们对于研究符号网络语言不太关注,尤其是对于符号网络语言意义构建的认知研究关注者很少,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对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加以深入研究。

二、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Fauconnier 对于概念整合的研究是以心理空间理论研究为基础的。Fauconnier认为:“心理空间是局部结构,随着我们的思考和交谈而扩展,使得我们的话语和知识结构的细密切分成为可能” (Fauconnier,1997)。心理空间理论把意义定位于说话者的心理表征中,并构建语言结构作为暗示来鼓励说话者在有所指的结构中建立因素。1997年,Fauconnier 在他的著作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中提出了“概念整合”,并在之后的著作中,他和他的合作者逐步完善了概念整合理论。

实际上,心理空间就是指心理空间域,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建立起的临时性在线动态概念。概念整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是多个心理空间合并而产生的层创推理。映射和投射被用来建立和开发概念整合的处理过程。概念整合的过程可以把真实,虚构,想象的东西概念化来形成人们的认知,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言语意义在线构建背后的认知过程(王文斌,2004)。

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架构,它是一个多空间动态投射模式。Fauconnier认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空间:输入空间I1( input space I1)、输入空间I2( input space I2)、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blend)。如下图:

其中在两个输入空间内的相应元素间存在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关系;类属空间对每一个输入空间进行映射,它反映输入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和组织,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为空间合成框定目标话语;合成空间是从对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进行选择性地投射(Selective projection)而来,并以各种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图1中用方框表示)。

合成空间通过三个心理认知过程进行运作:(1)组合(composition):对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I2投射到合成空间的构成概念的部分元素进行组合,并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其组合过程也就是一个新范畴构建的过程。(2)完善(completion):组合后的结构会立即激活我们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结构,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与之动态地进行匹配,逐步将之完善为合成空间内的层创结构。(3)扩展(elaboration):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扩展,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

三、概念整合角度下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

对于符号网络语言的研究笔者是通过在互联网上随机选取的不同符号网络语言建立语料库的方法开展的。根据符号在音,形,义上与其所代表的意义潜式的相似性,对这些符号网络语言进行了分类,进行系统的研究。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是一个涉及多个心理空间运作的复杂认知过程,符号网络语言所处的语境以及交际者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其意义构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概念整合理论,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过程首先基于两个输入空间。在网络交际中,特定的交际事件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激活这些输入空间,使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组合,也就是代表符号集和意义潜式集的组合。意义潜式主要指一个人记忆的某一个词语的用法和这个人能与该词语联系起来的信息总和。信息总和的语义部分包括人们常称为的词语的‘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张辉,2003)。本质上这两个输入空间的组合体现的是表征和所指的组合。

符号集中包含网络上被普遍应用于交际的各种符号,意义潜式集中包含交际者根据语境的需要所联想的意义潜式。这里组合的过程就是将符号的一些特征和意识潜式中的一些特征组合在一起,经过组合后的投射形成各个输人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由于符号在音、形、义上与相对应的意义潜式相似,在类属空间中二者的相似性使它们建立了认知上的关联。由于心理空间紧密联系着人们头脑中长期形成的图式,组合后的结构立即会激活交际者记忆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然后交际者再根据认知文化模式将它逐步完善成合成空间内的层创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在两个输入空间中具有相似性的符号和意义潜式被相互照应地突显,通过选择性投射把它们从众多的符号和意义潜式中选择了出来并投射到整合空间,在整合空间最终被整合成作为层创结构的符号网络语言。由此,原本单调的一系列符号经过整合,最终成为了被赋予一定含义的符号网络语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被构建了出来。

四、结论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是体验的,经过心智加工的,体验越深,概念的印象就越深(王正元,2009)。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的构建是概念整合机制的体现,在其意义构建过程中来自不同心理空间的概念被语境等相关背景因素激活,结合不同的文化认知模式整合加工,最终形成崭新的层创结构。概念整合理论是探索人类信息整合的一个重要认知理论,是分析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技术;概念;泛化;狭义化

20世纪以来,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给人类社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而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的拷问与沉思。从哲学的角度,这种拷问和沉思有两个传统来源:一个是工程的,一个是人文主义的。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它们分别称作“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工程的技术哲学的主人公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继承了启蒙主义的传统,把技术看作一种进步的力量,注重对技术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捉刀者则是来自人文学科的学者,特别是哲学家,他们把技术视为一个系统反思的主题,关注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倾向于对技术的批判和解释。正是由于两种技术哲学对技术所进行的本体性思考,使技术概念同时出现了泛化和狭义化的“二律背反”倾向,并由此造成了技术在定义上的困难。

一、技术概念的泛化

技术概念的泛化是在两个不同的纬度同时展开的。一种是横向的漫溢,即技术由传统的物质和生产领域,一点一点渗透进精神和非生产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最终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这种横向的疆域拓展,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采取的是两种不尽相同的方式。工程的技术哲学家,以一种对技术肯定的眼光,努力用技术术语去理解社会的其它事物,从而将技术的概念带入到了诸如语言、思维、管理等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和技术根本对立的领域。“工程技术哲学家总是会设法将人类的其他的追逐活动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并用技术术语来理解更大范围的人类世界。技术术语学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对于不断涌现的遍布全世界的技术文化的世界语了” 。而人文的技术哲学家,则以批判的眼光,“把人类当成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来研究”,通过关注技术的伦理问题,从而将技术概念“人格化”,技术被定义为一种人的意志。例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列把技术定义为“生存战术”,美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把技术定义为“权力的追求”等。虽然人文的技术哲学和工程的技术哲学,在对技术概念疆域的拓展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侧重了不同的方面,但是它们最终在客观上达成了未必是它们所想要的结果,即技术概念的泛化。今天,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领域到非生产领域,再也不存在技术的禁地。像法律、语言、管理等这些非物质事物的制作,现在被普遍纳入到技术史的视野中,就是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和技术概念泛化的一个明证。

对技术概念横向泛化的回应,就是一些技术哲学家对技术所做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范畴的形成。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作为英语世界首次使用“技术哲学”(1966年)这一短语的学者,对技术从“尽可能宽泛的意义上作了理解”,认为它包括物质的(工程、农业、机器等)、社会的(教育、工业心理学、应用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概念上的(信息论)和一般的(系统论)等各个分支。后两个方面,其实可以被溶解在前两个方面之内,因此,加拿大哲学家邦格在这里实际上就形成了“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相对立的概念范畴。后来,一些哲学家对技术做了与邦格大体相同的分类。例如,1979年,德国技术伦理学家罗波尔在《技术系统论》中将技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方面(科学、工程学、生态学)、个人与人类方面(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方面(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但如果把“自然”视作“物质”,将“个人”视作“社会的一员”,罗波尔的分类仍可以归为“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一对范畴。总之,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逐渐成为技术哲学家对技术进行横向分析的一种框架,前者代表了技术的传统领域,它试图将技术限定在一定的领域内,而后者则代表了技术疆域的拓展,它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默许。

技术概念泛化的另一个纬度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身的纵向延伸,即技术和科学的相互渗透。自从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由此产生了一种流行的观点:技术越来越依赖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技术被定义为应用科学。尽管这种观点被科学家和工程师所普遍接受,然而,许多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却反对将技术定义为应用科学。例如美国杰出的现象学家伊德就认为“将技术看作应用科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相反,“将科学看作理论化的技术”,则是一种唯物主义。伊德的观点也许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虽然现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向前发展的”。“人类在成为理性的人之前曾经是制造工具的人……经过各种技术过程并慢慢地积累技巧,经过工具和许多人的专业知识的多次组合,最终出现了使技术变为科学的理论性组织”,因此,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瑟夫·科恩将技术的定义拓展到“足以包含科学”。他的观点得到具有历史感的学者的回应,他们认为“近代技术不仅仅是应用理论,甚至不仅仅是工程理论。技术不是知识的应用,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它一直依赖技术技能”,“就技术是应用科学而言,科学也是应用技术”。由此我们看到,在对待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存在着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两种极端对立的主张。撇开这种对立不说,无论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它们都使技术突破了固有的领地,从而侵入到科学的国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作为知识体系,要区分技术和科学成为极端困难的事情,从而形成了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

同样,人们为应付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就是在该纬度上对技术概念进行分类。对技术进行纵向的分类,最经典的代表是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他将技术分为偶然的技术、工匠的技术和技术专家或科学家的技术。这既是一种历史分期的方案,同时又是一种概念的分类。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对技术的划分,他把技术分为直观的技术(始生技术)、经验性技术(古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现代技术)。与这种三分法不同的是,还存在着一种两分法,例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技术分为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即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则用专业化的语言把技术分为技术操作和技术现象。虽然在表面上存在着三分法和两分法甚至其它更多的分类方法的区别,但是我们很容易在它们之间找到本质的一致,这就是:三分法的前两项往往是两分法第一项的两个阶段。例如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其实是海德格尔的古代技术的两个阶段,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只不过存在着程度的不同。同样,埃吕尔的技术操作也包括了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而技术现象则包括了技术专家的技术。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一个人身上,最能集中地体现出来。他在对技术做了始生技术、古生技术和现代技术区分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即将技术分为生物技术和单一技术。所谓生物技术就是始生技术和古生技术,而单一技术就是现代技术。综观哲学家对技术纵向的分类,虽然不同的哲学家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和名称,但是我们能够把这些不同的表述分为相对的两个类属:一个是古代的、工匠的、生物的、操作的,另一个则是现代的、科学的、单一的、现象的。作为一种知识,前者在本质上是经验性的,后者则是理论性的。因此,所有这些分类都可以简约为经验性的和理论性的这对范畴。这样,纵向的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与横向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两对对立的范畴就构成了对技术概念分析的坐标系。而在这个坐标系,任何一个点都同时融合了横向和纵向两个因素。因此,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在综合所有分类的基础上将技术分为“作为物体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和“作为意志的技术”。这种划分不过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进一步印证。

二、 技术概念的狭义化

在技术概念泛化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倾向,即技术概念的狭义化。而这种倾向的极端,就是将“技术”一词限定在“工艺技巧”,也就是经验性的范围之内。这种划分有其智力的因素。就像以上所述及的,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技术被分为经验性和理论性两个不同的部分。对这两部分的关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持“技术是应用科学”的学者认为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哲学家邦格。他认为“技术与技艺、技艺实践极为不同。技艺和工程实践是不同种类的行为,而不是不同种类的知识”;“工程实践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无疑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即使用科学指导人类的制作”;而技术是“关于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说是知识的领域,它关注的是借助科学知识来设计人工物并规划它们的实现、操作、调整、维护和管理”。显然,在邦格那里,技术是知识,其职能是设计和规划,而把技艺排斥出了知识领域。他还用实体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这对范畴,将技术制作和使用做了区分。而所有这些都是力图在工匠的技艺和工程师的技术之间划出一条鸿沟。转贴于 然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技术史家们指出,即使在前现代语境下,也有可能使主观直觉上的技能和通过反复学习得到的知识受到技术实践的那些非理论规则或格言的制约,在某种程度有可能用描述性的数学形式详细陈述技能”。对这些学者来说,作为一种知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技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只有程度的差别。赞同“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对技术不同观点可以概括为:前者把技术的谱系看成是由不同的环节构成的,而后者则把它看成是一个没有明显间隙的连续体。

从谱系形成的角度看,技术概念经历了一个“去技能”的蜕变过程。我们把史前的技术称为“技能”,意味着那个时代的技术就是工具的使用,没有专门的工匠,人人都是技术人员。我们把古代文明中形成的技术称为技艺,意味着与史前时期相比,古代的技术是工具的制造,工匠是那个时代的技术人员。这时的技术是把“设计和具体的制造”两项功能统一在同一个技术人员身上。而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最根本的一个区别是将设计和制作分离开来,这就产生了工程师和技师两种不同的技术人员。然而,有趣的是,技术在完成了它最后一次“去技能化”后,本来是专为表征现代技术——工程科学技术而生的“技术”一词,在使用上却出现了危机:在工程师的眼中,越来越倾向于仅仅愿意把“工艺技巧”看作技术。

这个有趣的现象,显然无法用单一的智力因素来解释。既然这个现象和工程师有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工程师”这一概念负载了如何的历史意涵,它又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篇8

一、 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对于九年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他们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对于写作能力而言要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另外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要求他们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这些内容,同时结合本地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状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计划,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另外也要认识到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趣味性,减少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对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中也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能够很好的提升学习的效率。新课改也强调在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同时也要挖掘教学中的快乐元素,给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三、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育领域有句名言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强调学生自身的学习感知以及学习体验,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比如很多学生都对于单词的记忆很头痛,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英语单词的构词法主要有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和合成等途径,只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单词的记忆,比如unhappy(不快乐的)、development(发展n.)都是由一个单词加上前/后缀组成的,这是派生词;又比如对于warmhearted(热心肠)的这个单词,其实就是由warm(温暖)+heart(心脏)+ed组成的,属于“复合型形容词”,另外classroom就属于合成的名词;还有一些非派生、非合成词比较难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比如对于Weird(不可思议的)这个单词,我们就可以将其分解为we+ird,ird就是没有头的bird(少了开头的字母b),在学习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联想一个情景:一觉醒来我们变成了无头的小鸟,这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又比如在学习cactus(仙人掌)这个单词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分解为c-act-us几个部分,其中c是汉字“刺”的声母,act是“作用”,us是“我们”,“用刺作用于我们”就会很疼,相当于碰到了“仙人掌”,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进行记忆。教师教会了学生这些学习方法,就能够促进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趣味性的学习,提升学习的效率。就有学生根据这个方法对psychology(心理学)进行了分解记忆:psy是一个偏旁部首,是“知道”的意思;ch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心”的意思;l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说”的意思;gy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学”的意思,logy合起来是“学说”的意思。因此psy-cho-logy连起来就是“知道心的学说”,因此就是“心理学”的意思。

四、 最后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实践,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锻炼,才能够更好的加深他们的学习认知,实现教学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习题训练,这对于学生的语法知识学习、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教学《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锻炼,比如根据所给的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我的同伴过去害怕独处:My partner used to afraid of .

我们过去每天步行去学校。We used to school every day.

让学生对于词组、句型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让他们在课下的时候运用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英语会话,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结合“汉英词典”等内容来讨论一些生活内容,比如“Why did you use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Because when I was young I heard many Ghost Stories”,引导学生在复习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拓展他们学习的知识面,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英语教学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

篇9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4-0024-04

4.4.12 美国,竞技管理学

体育(sport)是:①有竞争性的,②要求有技术和力量的人类身体活动,③由制度化的规则所控制。很明显,根据这个定义某些活动在某些条件下能被划为体育运动,而在另外一些条件下就不能。

(美国,伯尼・帕克豪斯主编,竞技管理学,中译“体育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4.13 艾・格特曼(Allen Guttmann)

主流sport的七个特征:①世俗化,今天的主流运动形式不再同和仪式直接相关,它是娱乐的方式,而不是崇拜的方式。②平等,今天的主流运动形式基于这样的思想:参与不能由出生和社会背景来管束,运动项目的比赛者应给予相同的竞赛条件。③专业化,今天的主流运动由专家和观看运动的观众参与所支配,运动员经常只参加一项比赛或在一个项目中占一个位置,地位通常按照技能和责任来决定和区分,有适合其特定需要的设备如鞋和衣服。④理性化,由复杂的规则和策略组成,规则规定目标和运动员如何实现目标,规则也规定设备、运动技术、参加的条件。策略鼓励理性控制的训练方法,这影响运动参与经验和对运动员的评价。⑤科层化,竞赛活动由国际的、国内的和地方的层次复杂的机构所控制,这些组织有权批准运动队、运动员和运动项目,并制定执行规则、组织比赛、确认纪录。⑥量化,充满了测量和统计数字,所有成绩都能被化成时间、距离或分数而加以测量和纪录。⑦纪录,强调创造和打破纪录,各项纪录公开发表,互相比较。19世纪以来,所有七个特征才一起出现,标明竞技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引自美国《体育社会学》,杰・科克利)

4.4.14 美国,杰・科克利

sports是制度化的竞技活动,它包括个体体能活力的发挥或者相对复杂的技巧的运用;个体参与受自身愉悦和外部回报两方面因素的激励。

另:竞技是有制度规定的,有其内力推动和外部奖金刺激,用强大体力与复杂身体技能的竞赛活动。(林笑峰译文,体育与科学,2001,1)

另:运动竞技(sports)是制度化的竞赛活动。它需要精确地发挥身体能力和比较复杂的身体技能,参与活动是由于内在欲求或外部报酬的刺激。(我的意思,应作如上翻译)。

这个定义强调:第一sports是身体的活动,第二sports是竞技性活动,第三是制度化的活动,制度化包括:活动规则标准化,规则由正式的管理机构执行,活动组织和技术变得重要起来,活动越来越理性化,运动技巧学习变得正规化,人们为得到个人欢乐和外部的回报而进行的活动。

(美国,杰・科克利,Jay.J.Coakley,社会中的运动竞技(sports in society),中译“体育社会学”,管兵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4.4.15 原苏联,体育理论概论

竞技运动(CnopT):在狭义的方面来说,竞技运动指的是竞赛活动本身,这种活动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在体育领域中以竞赛形式出现的活动,目的是达到很高的运动成绩,同时能客观地比较和评价人们的各种能力(力量,耐力和合理运用它们的技能)。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它只指出了运动的某些方面,主要是不同于其它现象的外表上的特征。竞技运动的实质,从整个来说,从来就没有只单纯追求比赛成绩为目的。作为多方面影响人的一种活动,作为有社会关系的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大范围的一种活动,竞技运动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从广义来说,竞技运动包括比赛活动本身和它的专门训练,及其在整个活动中的独特关系、标准和成就。

4.4.16 美国,社会问题经济学

sport的本质在于竞争,但是,最让职业俱乐部感兴趣是竞技场上的竞争而非市场上的竞争。

所有sport的精神是竞争,想吸引球迷买票观看比赛,运动俱乐部(运动队)必须在竞技场和比赛中与对手拼搏。因此,运动俱乐部不可能完全独立运作,必须与其他俱乐部合作,从而为公众提供娱乐服务。

(美国,夏普等著:社会问题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4.17 美,威斯(P.Weiss)

竞技运动是被那些通过身体活动追求完美的人们所证明了的并被传统化了的一系列规则。(引自周爱光,1996)

4.4.18 卢申(Luschen)

位于工作和玩耍这个统一连续体之间的制度化的竞争性身体活动。(出自张军献:竞技本质游戏论)

4.4.19 德国,洪堡大学泰德曼教授

sport是一个文化活动领域,在其中人们自愿地并且有意识地进入到与他人的真实或想象的关系中,来发展他们的特别是在运动艺术领域的技巧和能力,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下根据自己制定的或者继承的规则与他人进行比较。(引自刘波,2007)

4.4.20 凯亭(Keating)

篇10

中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对整个国民艺术教育水平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学习在中学时代能接受的欣赏教育,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又可以进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实践能力,而这些将对学生将来艺术观念、艺术修养的形成和完美人格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理念下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理念指导教学。现我就所带的美术鉴赏这部分内容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一些思考。

目前,教育管理者的意识落后,目标的不明确,尤其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偏见与认识的落后,陈旧的指导思想阻碍了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简单地认为美术就是画画,建立兴趣小组就可以了,甚至模糊地认为只是画室里的活动,大多数领导都忽视了“美”这个要求,甚至不知道“美”所包涵的意义,只一味地强调“智”的教育。在这几年,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多数学生都是重视高考所要涉及的科目,美术形同虚设,大部分人只看做是美术专业生的事情,与其他人无关,因而导致新课程的推行出现了极大的阻力。

从一方面看,美术课程的设置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其只是结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制约,使之无法接受和理解艺术鉴赏中作品本身的艺术特征;加上教师对教材处理环节的欠缺、教学资料及资源的不足,使教学内容在理性的支配下变得乏味,学生往往没有兴趣学。

我个人认为,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是使教育者获得审美知识的教学,是使受教育者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这就要求美术鉴赏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作品欣赏上,而且要从审美心理出发去感受,感受艺术家和作品的内涵。

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气氛差,美术教师师资队伍薄弱。我校只有一名美术老师,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三至五名美术老师相差甚远。课程的开设也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只能学习鉴赏课,加上学生层次不齐且多数来自山区,对美术认识差别大,只知道是专业生的学习对象。而且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美术课,大多数学校连必要的工具也没有,甚至教材都不齐,更不用说其他了。

篇11

二、我国医院财政管理在旧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一)对医院中会计制度的性质没有准确的定义

在我国现今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对会计人员的定义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对于预算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总是模糊概念。但是在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其不属于以上两个会计制度的任何一个,医院的会计制度有着其独特的方面,在会计分类中没有单独的体系,使得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没有可供会计人员参考借鉴的理论依据。

(二)对医院与行政单位的差别性没有有效区分

在会计方面,医院与行政事业单位有着成本核算的差别,医院因为有着经营的性质,需要进行成本核算,而行政事业单位却是不需要这一点的。医院在进行经营中,应当将药品收支与医疗业务收支进行分开管理,对药品的收支进行严格把关。

(三)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

在新的会计制度中,有一条“提取折旧”的方式,这在旧的制度中是不存在的,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医院内部核算制度的不健全与不科学。

(四)没有及时将无形资产有形化

在医院的建设中,会产生许多的无形资产,如医院的专利、非专利技术以及在日积月累中积累的名誉,医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如果没有及时将这些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就不能带给医院长远的发展与利益,对医院来说这也是一种损失,是制度上的不完善与核算制度上的不科学。

三、在新的制度下实行改革是必然之举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

在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制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将成本核算置于会计核算中心,形成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其次对成本核算体系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最后要想做好医院的成本核算,预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也是一大措施。这对医院来说,也是会计制度的改革,能有效根据预算来制定当月或当年的医院政策,保证资金流入流出的过程合法可靠,这也是一种制约监控制度。

(二)坚持制度的改革创新,改变旧制度中遗留的“以药养医”

在旧制度中,医院的经营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许多医院利用药品进价与药品销售价赚取其中的差价,这不仅对医院经营的本质有所扭曲,也使得出现了一系列人民看不起病的反映。

(三)在制度上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创新会计理念

在上述旧的会计制度中,对于会计的理念存在很大的误区,医院在实行新的会计制度时,结合在旧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应不断进行理念的创新。医院要有明确的方向,确定明确的目标,向着目标发展。在进行会计制度理念更新时,医院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1、会计制度的创新是理念的创新,但不能脱离本质

会计制度的改革应当是有序的、科学合理、向前的,在进行理念创新的同时也要保证会计制度理念,既保持着其原有的优势再在缺陷上进行改进。这是对理念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结合医院自身制度缺陷上进行的改进,有利于在医院内很快实行,也便于广大职工及会计人员接受新理念,从自身做起,切实的做到改革创新。

2、在会计制度改革中要坚持权责统一的理念

在旧制度中,可能一些会计没有权责统一的意识,这使得医院内一些账目不清晰、明细,甚至堆积了许多坏账。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一定要坚持倡导权责统一的理念,强调每个人将自己的任务做好,工作时不能有消极怠工的表现。

3、建立实践性强的会计制度

任何理论如果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相支持的制度都是一纸空文,只有真正将这个理论落到实处,将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性相统一,职工在实践中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对自身的理念进行翻新,这也是从侧面对员工进行身心上的影响,这对职工来说,比强硬的执行更具有实践可靠性。

(四)形成科学的资产及投资管理制度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42-02

我国目前的学校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走上社会后面临“所学”与“所用”的矛盾和困惑。这是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理念,掌握相关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总之,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它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生是否从教学中获得了知识和本领。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

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理念

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什么是学习?有人认为学习是掌握知识,有人认为学习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还有人认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学习。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内容应该以对学生有价值或有意义的知识经验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学习的过程。主张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并以获得的学习经验指导以后的学习。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境。而美国学者L·迪·芬克在《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观。通过一项在大学四年级学生中获得的盖洛普调查,调查数据表明:高等教育正在产出既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不能进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思考与推理的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质量堪忧。为什么会这样呢?许多研究成果表明:目前的教学不太有效。学生甚至没学到基本的常识,他们高层次认知能力也没有得到发展,所学知识在他们身上也得不到很好的保留。事实上选修过的学生与未选修过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许多教师都说是学生到课率很低,学生没有完成阅读任务;课堂讨论不积极;学生更关心成绩而不是学习本身。而学生们则经常抱怨课程没什么意思,他们只能坐在那儿记笔记,然后为了考试死记硬背。他们看不到所学的东西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学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感觉:他们所学的远没有他们所应该学的那么多。结果是学生没有全身心劲头十足地学习他们不愿意学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学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呢?迪·芬克提出: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他指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具有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具有两个特点。即过程——投入: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活力:课堂里面充满了活力。结果、影响以及成果——。有意义的、持续的变化:课程学习给学生带来有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课程结束后,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将持续下去。生活价值:学生所学的东西在课程结束后还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价值,它将提升他们的生活价值,使他们做好进入不同社会群体或者进入工作领域的准备。

因此,所有的教学都应该努力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三、新课改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理念

无论是“有效教学”理念,还是“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二者既有相同,又有差异。二者都强调学生是否从学习中获得了知识和本领,但有效教学更强调的是学校中的教学效果,强调学生是否从教学中获得了知识和本领,这种知识和本领是否对学生融入社会具有价值,有效教学并未注重。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更强调的是学习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所提供的价值,它注重的是学习对学生将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价值,而这更代表和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这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理念是相符合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顿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吕叔湘先生同样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会受用一辈子。”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

教学是在教师创设和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经历,学习经历是否“有效益”、“有意义”就在于教学能否让学生进步和发展,就在于教学能否让学生获取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生活于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价值,就在于教学能否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社会化。也就是说,能让学生获取更好地融入社会所必备的价值,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社会化的学习经历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这正好体现了法国教育先哲涂尔干所揭示的教育的深刻的内涵——“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青一代社会化”。

“有效教学”、“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学习理念使人们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整的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都会参与到学习之中,而且对学生来说只有那些有价值、有效果、有益处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更容易地学习和保持。有效益有意义的学习包含了“价值”和“情感”的色彩,涉及到学习者的整个人和完整的生命状态,而不单单是“认知”内容的参与。这样,学习的内在价值由单维的工具价值逐步拓展到多维的关注个人潜能充分实现的发展价值。

钟启泉教授在《学科教学论基础》中指出: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1)关心、动机、态度;(2)思考力、判断力;(3)技能;(4)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学力观。有人借助“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学力观的特色。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在水面的部分可以看作“知识、理解”及“技能”等认知的内容,而隐匿于水面之下的不可见部分(占冰山总体的80%~90%)才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和“关心、动机、态度”等价值和情感的内容。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显性学力”是靠了“隐性学力”的支撑才能存在与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教学浮出水面的表层行为,而应当指导学生深入广泛地打好隐匿在水下的基础,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宗旨。

把教育的视角凝聚在生命生成的整体目标,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从而真正实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发挥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我们将会看到一种真正的教育,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我们不再把教育简单当作现存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与生命交往和沟通的过程。只有有了这种生命的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13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先生认为:“医学按其使命来说,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把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付诸于行动。这是医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我们的意思是说,不仅要治病,而且要关爱和尊重病人;不仅要关爱和尊重病人,而且要关爱和尊重作为病人的人;不仅要关爱和尊重作为个体的人,而且要关爱和尊重作为人类存在的人即人类本身。”从刘德培先生对医学使命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诠释中我们可以知道: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核心即是关爱和尊重。这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以及西方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患者的幸福着想”所包含的是同样的内涵。如何在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教学中教育学生懂得关爱和尊重人以及怎样去实现这种关爱和尊重是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三、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医学人文精神视角下的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应该致力于发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因此,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必须富有人文性。为改变传统倾向于技能训练的“精读+听力”的工具性课程设置模式,满足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需要,根据七年制医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好的特点,医学七年制一、二年级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可以借鉴一些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改革为“综合英语+人文修养类课程”的模式,即每个学期均开设《综合英语》和一门人文修养类课程。笔者认为,起点高、文理科基础宽厚的七年制医学生比五年制医学生和研究生更有可能接受这些专业化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激发七年制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让学生感到“英语教学或是流于形式、行同虚设或是陷于停顿、放任自流”,更可以把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融入英语教学中,培养其医学人文精神。《综合英语》已得到教师和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不再展开论述。本文的课程设置改革重点分析侧重文学文化内容的“人文修养类课程”。这类课程是公共英语教学回归大学教育之道,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实现“高层次”目标的最好途径。根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文修养类课程”可依次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英语影视赏析》和《英语文学作品赏析》。

第一学期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该课程介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让七年制医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力、辨别力和批判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二学期开设《英语影视赏析》。影视作品因其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刺激性以及明星效应而成为众多大学生喜欢而且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材料。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人文精神,展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歌颂人性本善,批判人性丑恶,不失为对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绝佳材料。

第三、第四学期开设《英语文学作品赏析》。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人生百味和跌宕起伏;叩问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折射人生哲学;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通过创造不同的艺术形象颂扬美、善、爱,批判丑、恶、冷漠。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价值,即对人精神上的某种启示。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包括生活教育价值,即丰富、充实、改进学生生活的经验,并激发其生活向上的勇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教育价值,即使学生在作品中体验到各种社会行为;情感教育价值,即增进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正是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所需要的。因此,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有利于启迪七年制医学生的心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健全的心理素质、塑造完美人格,让自我感觉非常好的他们学会放下身段,正视自我,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由于文学作品对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教益优势明显,故《英语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开设两个学期。

四、结语

医学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尊重、懂得关爱的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七年制医学生更应该是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典范。外语作为人文学科,具备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条件和内涵。因此,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角度改革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第一,可以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英语语言综合技能得到更快、更高层次的提升;第二,可以使他们获得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和思想疆域,这样他们日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第三,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完美的人文人格,使他们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能具备关爱和尊重人的人文精神,成为真正的医学大家。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