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室精细化管理

科室精细化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室精细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室精细化管理

篇1

引言

骨科是许多医院的重点学科,骨科高值耗材也是许多医院使用最多的耗材之一,近年来,骨科高值耗材的品种、规格越来越复杂,原先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相对特殊的骨科手术的需求[1]。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临床科室直接向供货商要货,术后由供货商将使用记录交到设备管理部门补出入库,在这种方式下,对骨科耗材的使用是否合理、质量是否过关、安全性是否可靠、费用是否准确,医院都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存在一定的风险[2-4]。另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骨科耗材的验收只是在原则和“底线”方面做出规定,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从事骨科耗材管理的人员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国家对条形码还没有统一标准,这些都造成骨科高值耗材的管理,成为困扰医院的一个焦点问题[5-6]。我院在通过2015年JCI评审的过程中,对骨科耗材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1骨科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的流转流程

1.1物资字典维护我院骨科高值耗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浙江省招标目录采购目录产品,我院组织临床科室、设备管理部门、医务科、监察审计部门和院领导共同进行勾选;还有一部分浙江省还没有组织招标的产品,由临床科室提出新增卫生材料申请,再经由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针对以上两种方式通过的产品进行详细的物资字典维护,在信息系统中维护产品的注册证名称、规格型号、品牌、厂家、单价、厂家条形码等信息,只有维护过物资字典的产品才可以使用[7-8]。1.2对骨科高值耗材建立物价-物资对照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下,骨科耗材的收费与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密切相关,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存在对耗材的商品名及专业名不熟悉的情况,容易出现耗材的收费增多或减少的现象发生[9-10]。我院通过对所有骨科耗材逐条进行物价-物资对照,在建立植入单时,扫条码的同时带出相应的收费项目信息,极大提高了收费效率,同时保证了骨科耗材的实际使用与收费信息一致[11]。1.3手术室标准包备货所有没有灭菌包装的骨科耗材都需要建立标准包,并在手术室充分备货。所有标准包的首次验收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管理部门验收产品和条码后送到供应室,由供应室进行清洁灭菌,并将灭菌的标准包和条码都送到手术室,由手术室统一管理。供应室有一名资深器械护士专门负责骨科高值耗材的验收、清洁和灭菌[12]。针对灭菌包装的骨科耗材,只需要在术前至少提前一天送到手术室二级库进行验收,验收后备货到手术室。备货要充分,能满足多台手术同时进行,不过耗材的所有权仍属于供货商,医院始终保持骨科耗材“零库存”[13]。1.4临床科室申请在信息系统内建立完整的骨科耗材套餐包,术前由骨科医生选择并提交耗材申请,手术室二级库确定耗材齐全才安排手术。如遇急诊手术,可以电话申请。1.5手术前检查骨科耗材和条码都由手术室运送人员送到手术间里,由护士进行检查,耗材包打开后,护士要核对数量并记录。除了植入单外,为了完善对骨科耗材的使用记录,避免实际使用的骨科耗材与植入单不符,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了《骨科植入物清点单》(图1),用于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对骨科耗材的所有清点和使用情况。1.6手术使用确认厂家跟台人员可以上手术台协助操作器械,手术中每植入一个骨科耗材,手术医生或跟台人员要把规格型号和批号报给护士,护士要进行记录。在关体腔前,护士要与手术医生一起确定植入体内的耗材及其数量,并做记录;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再次清点剩余耗材的数量,并做记录。1.7刷条形码建立植入单手术后护士可以独立或在跟台人员的协助下刷条码建立植入单,确认实际使用的数量、品牌、规格型号、批号等信息,重点是和医生一起确认使用数量并签字。条码经一次扫描后即自动失效,供应商根据植入单开具发票,所有票据送设备管理部门,实行当月结算[14]。1.8补货、验收手术后剩余耗材,如果是灭菌包装耗材,可以根据需要由跟台人员带回或留在手术室备货,如果是非灭菌包装耗材,即不齐全的标准包,则由手术室与供应室交接,送到供应室清洁,等待补齐。等供货商将消耗的耗材重新送到供应室,由供应室验收产品和条码,再补齐标准包,最后进行灭菌,送到手术室。

2骨科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优势

我院骨科高值耗材占卫生材料的30%,实行骨科耗材精细化管理,改变医生通知厂家或自带器械进手术室的模式,把握产品的来龙去脉,体现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15]。2.1把住“合法使用”关必须是经过我院审批的产品才进行物资字典和条码维护,否则,用了也无法建立植入单,计不了价付不了款,切实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2.2计价准确简单扫描条形码就可以准确计价,普通护士就可以操作,而且不容易出现漏费或错收费。2.3确保术前耗材准备齐全安排手术时临床医生所需要的骨科耗材都提前由护士确认备货并灭菌,避免了耗材准备不齐全,或临时消毒不合格。2.4保证了骨科耗材的安全使用从骨科耗材验收后,就由供应室和手术室进行全流程管理,避免了供货商单独经手耗材和条码,保证了骨科耗材的安全使用。

篇2

一、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论,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通过各种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 “精、准、细、严”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将管理上的漏洞堵塞,把管理死角减少到最少,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的执行力和效率,实现医院制定的目标提高医疗护理的管理水平和医院的竞争力。精细化管理更是一种管理概念和管理技术。

二、精细化管理是实施“以患者为本”的整体护理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护理管理领域,突显了护理管理的效能,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护理质量。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首先需要改变曾经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观念,更新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发展的现代健康观念。护理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变为以病人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护理职责重点上,改变传统的一味地被动的执行医嘱的疾病护理,人性化地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结合护理程序和医学知识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帮助患者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精细化管理的开展,需要有系统化和细化的规则,操作手段需要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每一个单元都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三、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行业实施的实施,已经在健康服务机构和医疗中心初见成效,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得患者就诊率大大增加,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精简从开出处方到开始治疗的诊疗流出环节。将精细化引入医疗护理管理,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以医院总体管理目标为指引,分解护理工作步骤和程序,全程组织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整体的护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一心一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规范的无间断的服务,一切以患者的身心顺利康复为己任。

(一)以树立服务理念为基础

为了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分期举行大型讲座,帮助全员在工作上指明需要改进、提高的方向。除了讲座外,可以利用周一例会时间,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管理精神,帮助一线护理工作人员找到不足,提供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分阶段实施。争取做到预防为主,在环节上更加完善。改善服务态度,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上,都做到精细化思维,使护理流程上得到改进和优化,为病人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二)流程设计实施精细化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源于工作流程在细节上的精简,改进不合理的环节,完善流程。流程设计上做到整体细致入微,将专业化标准纳入流程当中,还根据患者实际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实施精细化管理个性设计。护理过程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团队行为,这就需要在设计上实现简捷、安全的流程与模式。岗位责任清晰,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将问题解决在岗位中。科室根据病人从入院开始到恢复健康出院为止,依据呼吸内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改善,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患者入院护理精细化管理

患者入院到病区后,责任护士带领患者到床铺,带患者稳定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测量,相关信息报主治医生进行诊断给出医嘱,然后对各项治疗执行护理工作。如,让入院患者尽快接受治疗护理,然后对其进行入院和住院须知的讲解,指导病人对呼叫仪的正确使用,彰显人性化的精细管理理念。

(四)患者出院护理流程精细化管理

医嘱用药开出后,护理日志要做出相应的显示,护理人员到工作站取药和必需品,推车上患者对应的药物放置盒,到病室对患者说清楚用药过程,然后进行清理。在这个流程中,由于不同病人的用药差异,需要往返工作站。利用上手推车后用药和输液配置速度大大提高。

以患者为中心的友善的护理流程精细化管理流程系统,在改善住院环境,提高护理服务水准和效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玉丹.精细化管理在耳鼻喉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下旬版):829-830.

[2]王丽,孙亚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0,24(5):1096-1097.

[3]黄梅,杨永红,黄淑蓉.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4(6):613-614.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3

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不管是国家财政科技投入,还是全社会的研究投入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在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增长的大背景下,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十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多轮巡视,涉及科技部、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个科研相关单位。中央巡视组反馈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显示:中国人民大学存在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问题,复旦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违规现象突出,存在腐败风险。2014年,科技部在国科发财〔2014〕200号文中点名通报四起违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典型问题,其中,北京邮电大学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具体包括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存在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发放不规范且金额较大、以虚假火车票报销差旅费、以零余额账户串户使用资金、关联交易等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而且引起了社会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第2条指出:“财政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粗放式的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根据财政部的指导意见,在管理实践中要作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结合本单位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其次,就是要建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第三,推进精细化管理要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单位发展中的功能、效果和作用。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对科研经费认识不统一,严格报销管理不被理解

现有的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往往只限定在对科研活动过程中实际支出的确认上,如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与会议费、设备费、材料费、专家咨询费和无工资性收入者的劳务费等,但不允许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从科研经费中获得劳动补偿。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这一制度规定,目前争议比较大,不同的认识直接导致了经费报销环节的矛盾。

有人认为这一制度规定是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因为从经济人假设理论来讲,科研人员支付了劳动,必然有索取相应劳动报酬的动因,否财,就很可能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劳动补偿。于是,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些与科研相关性不大、不合理但合乎报销制度要求的票据,而且这种现象往往还能得到相当程度的理解。但是,作为经费使用监管部门的财务处,所处的经费报销环节往往是防范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和科研经费腐败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不管制度设计是否确实存在缺失,出于职业习惯,考虑更多的还是程序执行的合规性和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因此,财务部门在报销环节的严格管理与科研人员合法但不合理的票据报销要求之间便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以至于有部分科研人员不仅不了解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和财务制度,而且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存有很大的偏见,认为只要过了财务处这一关,把钱报出来就行了,而不管报销的票据是不是经得起检查,这就给科研人员自己埋下了财务隐患。

(二)政策不落地,科研经费监管难度大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校应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合理确定科研、财务、人事、资产、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明确院系监管责任,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但是实际上,很多高校或者没有相关规定和措施,或者虽然有规定,但难以落实到位,导致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各管理部门难以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财务监管难度比较大。例如,高校对商品和服务采购一般都有额度规定,在额度以上的需要纳入政府采购或资产管理部门集中采购,额度以下的由项目负责人自行采购,但对于如何甄别和防范化整为零、刻意规避政府采购或集中采购的业务却没足够指引,也没建立规范的出入库制度以确保采购的真实性,这就给财务部门的审核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有些高校审计部门没有按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在校内得到解决;在科研项目课题制下,项目负责人掌握课题经费的支出管理大权,院系如何落实监管责任也是一个难题。

(三)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任务重,专职财务人员少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科研项目累计立项数目不断增长,而且单个科研项目的经费少则几十万元,大则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科研规模上亿甚至上百亿的高校比比皆是,今非昔比,而且按照《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 号)文件要求,对于从中央财政以外渠道获得的项目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以及相关资金提供方的具体要求管理和使用,即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管理要求不一样,一种经费一个制度。因此,科研经费管理已成为一个复杂的工程。但是相对于繁重的科研经费管理任务而言,限于人员编制,高校专门从事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财务人员普遍偏少甚至没有,以致无法及时充分了解、掌握相关经费管理规定,往往只能提供经费报销和信息查询等基本服务,难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从项目立项预算编制、中期检查到项目验收结题财务决算等全过程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

(四)传统报销手段落后,科研经费报销困难

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基本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即项目负责人掌握课题经费的使用支出管理大权。高校传统的报账模式,是项目组支出经费取得票据交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送财务处并现场排队等候报销。财务处根据递交的报销单据手工逐张审核、计算汇总,然后录入电脑,打印记账凭证交经办人签字确认,再交财务复核人员复核后交出纳最终付款。在这种报账模式下,由于每日报销的财务单据数量非常庞大,专职财务人员又少,因此科研经费报销变成了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而且,科研人员是科研工作的专家,但缺少票据的基本常识,对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和财务制度、学校办事流程也不太了解,因此经常出现因票据不符合财务规定,或不符项目预算开支范围,或没按要求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而无法成功报账,从而产生了科研经费报销困难的问题。

三、华南师范大学探索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路径

针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华南师范大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精细化管理,力求使国家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实实在在落地。

(一)分级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根据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了管理责任和流程。分级管理责任的落实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校层面管理职责的界定,一个是财务部门内部管理职责的划分。

在学校层面,针对科研经费,学校专门制定并下发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领导的领导责任,清楚界定了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责任和权限,而且也进一步明确规定了院系对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负监管责任。

在财务部门内部,成立了专门科室,负责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宣传,集中提供从科研经费到账确认、科研经费代码设置、科研经费预算指标下拨、计提管理费、代扣税款、科研经费报销,以及最后的科研项目财务报表预审、配合科研项目审计检查等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

管理责任界定清楚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便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推行科研经费秘书制度

学校建立了科研经费秘书制度,由科研经费秘书协助项目负责人办理从科研项目经费的到账确认、经费代码的开设申请、开具发票、预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单据、履行审批程序后报送财务处审核报销以及科研项目预、决算的预审等全过程服务,除此之外,财务部门不再受理其他人包括学生办理相关业务。科研经费秘书人选由院系提出,经学校科研和财务部门联合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确定为各二级单位的专职科研经费秘书。科研经费秘书制度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解决院系如何履行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责任问题。从制度安排上来讲,科研经费管理秘书不是简单地协助科研项目组成员预审报销单据这么简单,他们其实是代表学院,对本单位科研经费是否合法合理使用实施监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本单位主管领导反映,以便及时纠正。这样,院系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便有了一个有力的抓手,院系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负监管责任的规定也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解决科研经费报销困难的问题。科研经费管理秘书经过培训后,比一般的报账人员更了解科研经费政策和财务制度,也更熟悉办事流程,能为科研人员提供更细致、更个性化的服务,协助科研人员合理合法使用经费规避财务风险,弥补财务部门人员不足造成的服务短板,使科研人员能放心地全身心专注于科研工作。事实上,从运行效果来看,经科研经费管理秘书预审的票据的合规性和准确性相对比较高,因此一次成功报账的概率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大大缓解了科研经费报销困难的问题。

(三)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流程改造

在传统报销手段下,单据要手工填写、报账要排队等候、单据要手工审核,而且每日的现金收支量大。这种现状既不符合现金管理规定,而且流程繁琐、报账效率低下,因此,除了管理机制的完善,还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及时升级更新,促进流程改造。

1.实行网上银行支付

借助高校与开户银行之间的直联系统,华南师范大学用网上银行支付代替了高校传统的现金支付手段,实现对资金收支业务直接进行电子货币转账,改变了传统的现金收付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了现金的流动,进而减少了现金保管的成本和风险,有利于强化内部控制效果。与此同时,实行网上银行支付方式也大大缓解了出纳人员繁重的现金收付工作压力,促进了财务人员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推行网上预约报账

如何帮助科研经费秘书履行职责,使科研经费秘书制度具可操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延用传统的报账模式,要求科研经费秘书在财务部门现场排队轮候,不要说现在大部分科研经费秘书是兼职的,就算是专职的科研经费秘书恐怕也耗不起这个时间。但是如果不要求现场等候报账,那么科研经费秘书如何与科研项目负责人办理单据交接,又如何与财务部门办理交接手续,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落实科研经费秘书制度,推行网上预约报账势在必行。

首先,网上预约报账由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指定的报账人员通过个人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网上报账系统,在线录入报销业务内容和付款信息,然后在线提交、传送到财务账务处理系统。这样,既能有效规避手工操作条件下容易假冒签名的风险,留下在线操作痕迹,便于划分责任,也能将原来单据由审核人员集中录入的方式改由报账人员在网上分散录入,财务人员只需审核和修改,从而显著减少财务人员录入凭证的工作量。

其次,科研人员在网上预约报账系统上按指引操作提交报销业务后,能自动生成单据,不再需要手工填写,提高了填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报销效率的提高。

第三,在网上预约报账系统自动生成的单据带有业务流水号,通过财务处接单系统的扫描,可以为报销单据的交接数量和交接时间提供交接凭证,实现不等候报账,从而大大减少财务人员和报账人员“面对面”的时间。

3.在项目管理基础上实行额度控制

原来的科研经费虽然实行了项目管理,但是项目信息中一般不反映科研项目预算和经费管理要求,因此科研人员不按预算要求使用经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后来为了管理的方便,部分高校在项目代码下增加子代码以反映预算要求,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在目前“一经费一制度”的情况下,子代码所包含的预算要求和开支范围很难被所有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所掌握,因此实行起来,预算执行效果并不太理想。执行科研经费秘书制度后,在原来的项目管理条件下,报销单据设计中只有项目代码但没有项目名称,大多数项目代码也没设子代码,而科研经费秘书又掌握不到本单位项目负责人的项目信息,因此要求科研经费秘书根据项目预算和开支范围进行预审,从操作上来说也无法做到。为此,财务部门在原来的项目管理基础上实行了额度控制,将科研项目预算和开支范围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下来,这样,科研人员在网上申报报销业务时就能实时掌握项目经费的余额、支出范围和预算执行情况。与此同时,额度控制也使一般财务人员的审核工作重点放到了审核经济业务真实、票据合法、程序合规、内容归类和计算准确上,从而大大简化了他们的工作要求,而且也使科研经费秘书的预审具有了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必须持续地努力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既要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又要立足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科研经费管理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水平。

篇4

随着医院科研水平和科研量的提升,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及财务核算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医院信息化的大趋势。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大数据环境下,通过细致深入的数据挖掘和二次分析,为医院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向。

一、医院科研经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科研项目普遍采用的是“课题制”的模式,即项目负责人对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形成资产、项目成果进行全过程管理。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项目管理人对整个项目具有系统的了解,使得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不易走弯路,但也因全面负责制,使得管理者往往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的效益性,而忽视财务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导致在实际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以下缺陷。

(1)课题组在执行项目时预算与实际执行相分离,财务部门无法对照项目预算来审核报销,使得科研经费的开支存在账目不清的情况。

(2)科研经费使用中有时发生“失真”的现象,即将日常财务管理中不能报销的费用从科研管理经费列支,影响真正用于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

(3)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相脱节,出现了经费已用完而科研项目未结题,或者科研项目已结题而结余经费长期挂账等情况。

(4)由于没有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系统,无法提供详尽的财务明细表,管理者很难了解经费信息,从而对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给项目结题后的审计工作带来不便。

(5)财务核算中有关科研项目会计科目的设置存在瑕疵,目前的财务核算方法还不能充分体现科研经费多渠道的来源和多类项的支出。比如,对于下拨的纵向经费支出,《医院会计制度》中只设置了“科教项目支出”和“财政项目补助支出”两个会计科目,未做更加明细的核算,无法准确地反映项目经费计划的使用情况,不利于科研经费的精细管理。而对于自筹配套经费的支出,由于其与日常财务核算无差别,也很难去反映这些经费的使用情况。

(6)经费报销环节繁琐,科研人员找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不容易,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耽误科研工作。

二、ZL医院的应对模式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ZL医院建立了全新的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围绕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课题项目管理人员三者构建运行模块(如图1所示)。

该系统的运作方式如下。

首先,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录入科研项目基础信息和科研经费计划信息。项目基础信息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负责人、计划经费、项目起止日期、资金来源及项目来源等。科研经费计划,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有关规定,包括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合作、协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用、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科目(如图2所示)。

之后,课题组根据科研部门提供的项目预算信息,填写执行单,上传至财务审核。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课题组通过了解经费使用情况,结合项目完成的进度进行分析,如确实需要追加项目经费,则可填写经费预算追加单上传给财务部门。为了便于科研人员方便使用,该信息平台与医院已在应用的日常办公系统OA系统充分衔接,使科研人员可以直接在OA上完成查询项目相关信息、填写经费执行单以及追加预算申请等功能操作,而不必再单独使用新的软件系统(如图3所示)。

财务部门负责初审课题人员上传的经费执行单,并且对项目的余额进行核对,初审后,再把执行单转入OA,经各职能部门网上审批后,最后由财务部门报销支付。系统同时把本次报销的科目内容归集生成会计凭证,导入财务核算系统。

该系统的运行在节省人力、规范科研经费使用上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方面,免去了科研人员为完成报销手续而在各审核部门之间跑签字的麻烦,提高了经费报销工作效率,节省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科研经费被单独列出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课题组三方共同监督,使科研经费的报销支付与日常财务的报销区别开来,既可以从管理层面建立防范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经费随意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的情况发生,又能使经费支出明细按系统中设置的经费科目罗列,弥补财务核算系统中因会计科目设置原因而无法更加明细核算的不足,自动统计列出项目的经费支出明细表,供课题负责人调整经费支用时作参考,也为完成项目后的审计工作提供方便。

三、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改进建议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医院经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方便了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经费的支取,提高了经费管理效率。但也同时给各部门管理人员带来了挑战。一方面,科研管理系统的应用导致以往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课题组各自为政的局面发生改变,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改变以前的管理观念,加强对科研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管理部门之间配合协调能力。另一方面,确保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信息中心的协助下,各管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

以ZL医院为例,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运作,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在改变以往科研经费使用靠人工、费时费力、低效的局面的同时,还可以在深挖数据、综合分析、多面应用上进一步挖掘,从利用信息化降低人力成本的初级信息化阶段,向大数据分析、合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甚至提高科研水平的方向发展。以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来看,其在日常运作中不仅积累了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每一步的经费使用情况数据,同时也隐性地留下了每一步进展间隔的时间、需用的财物量、人力成本等数据。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些数据仅有显性直观的经费数据被财务系统所利用,大量的隐性数据依然沉睡。而事实上,从科研工作管理部门的角度,每一个科研项目的科研时长、人力物力配置数据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如人员支出与物力支出的对比比率、前期与本期支出对比比率等,对整个医院以后开展同类科研工作合理安排资源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另外,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度,通过对这些隐性数据的再挖掘再分析,可以得到同一科研人员的科研效率,取得科研成果数目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数据,而这些将成为人力部门绩效考核可参考的最真实数据。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数据利用,一方面是要在技术上加深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整合,使各系统对数据的技术性要求(如数据格式、数据大小、数据名称等)能够统一,以便互相利用。另一方面,则可在基础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上设置得更为全面,以积累更为广泛的信息,形成“大数据”。如在广度上,不仅局限于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应用到科教论文管理、库房物资设备管理、科室预算成本管理、临床试验研究管理等方面。在深度上,经费使用方面的基础信息应当设计得更为全面,比如建立科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材料购买经费的管理模块。

建立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医院才能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雪梅.新形势下医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索[J].新西部,2012,(18):89-90.

[2]郑勇.高校经M财务管理现状、困境及破解思路[J].审计月刊,2014,(7):48-49.

[3]陈惠.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中旬刊),2013,(1):199-200.

篇5

2010年,随着赵固一矿生产任务的加大,选煤厂需要每月入选原煤40多万t才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而赵固一矿选煤厂设计入选能力为2.4Mt/a,因而如何提高产能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选煤厂面前。

为此,赵固一矿选煤厂客观分析了完成这一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靠科技创新和内部市场化两个载体,以实现入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双目标,并制定了课题实现原则和具体实施措施。经过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2010年,该厂顺利实现入选原煤4.3357Mt,超额完成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各项成本指标也控制在了集团公司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呈现出低投入、高产出的良好生产局面。2011年,该厂预计可实现入选原煤5.4Mt。

2课题研究

2.1必要性

作为河南煤化集团组建以来投产的第一座现代化矿井,赵固一矿要完成2011年标煤产量6.0Mt、综合实力成为中原第一矿的目标,需要与之配套的选煤厂必须与矿井比翼齐飞,实现矿井原煤全入选,实现与矿井共同安全高效发展,为河南煤化集团成功挺进世界500强企业贡献力量。

2.2完成原则

首先要确保生产系统安全运行,其次要求改造不能影响矿井和选煤厂正常生产,最后体现多上设备少上人、高产高效上。

2.3可行性分析

(1)原设计生产系统设备选型过硬。赵固一矿选煤厂生产系统(图1)主要设备浅槽分选机、螺旋分选机、离心机、分级筛、磁选机均为原装进口设备。

(2)选煤队伍素质过硬。选煤厂在册员工338人,中专以上学历占40%。

(3)选煤团队精神过硬。在河南煤化集团“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选煤团队继承和发扬了焦煤集团特别能战斗,特别会战斗的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3科技创新

2.1调整设备负荷

对不适应生产需要的设备进行扩容改造。先后对215、216、217、230、231、242、301、222、241皮带电机、减速机进行了更换,并对上述皮带进行了加宽,增加了运煤量,同时对215皮带电机进行了双驱动控制的技改工作。

3.2利用创新手段优化生产系统

(1)原煤分级筛喷水改造。由于生产量加大且原煤湿粘,原煤分级筛的筛板易堵塞,入选原煤不能得到充分筛分,使选煤量受到限制。为此,在筛子上面增加了两排喷水,从而使入选原煤量得到了增加,且保证了洗选质量。

(2)对块煤系统进行优化改造,设置了除限下筛分环节,以确保块煤质量。一是将原来的冲孔筛板改换成了条缝筛板;二是增加了一台390筛子,专门用于筛除块精煤限下产品;三是在外运装车溜槽上安装了一个除限下的振动筛,以有效降低火车上的块煤限下率;四是在汽运装车溜筒上安装了除限下筛板,用于降低汽车上块煤的限下率。

(3)增加一台洗末煤离心机,以降低产品水分。因生产量的增加,系统超负荷运转导致原有的一台离心机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洗选量的需要,且脱水效果不好,洗末煤水分无法保证。为解决这问题,在原有离心机旁边增加了一台332离心机,从而提高了洗末煤的脱水效果,确保了洗末煤质量。

(4)对末煤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原洗选系统的设计在生产中只能实现全入选和全筛末,通过对末煤洗选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了末煤系统的半洗半筛,优化了生产工艺,并有效地提高了入选量。

2.3对装运系统进行改造

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选煤厂先后对劳动强度大的多个岗位进行创新改造,在装车环节增加了一套集控自动化装车系统,实现了一人轻松操作鼠标即能完成外运装车的工作。

3.4强化“三级培训”

赵固一矿选煤厂目前在册338人,设6个车间,5个科室。与同规模选煤厂比,赵固一矿选煤厂定员严重不足。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战斗力,赵固一矿选煤厂积极走出去,向永煤、冀中能源的优秀选煤厂学习,除加强技术操作理论培训夕卜,还以车间为单元建立了6个实操基地,通过车间横向对标、岗位纵向对标来激发员工积极性,切实落实好岗位职责。

4推行精细化管理

3.1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流程

从投产开始,选煤厂就开始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并专门派管理人员到永煤集团进行学习,制定出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工作流程,并按照国标制定我厂的工作标准和两程一制。

4.2实行“四四工作制”实现生产系统长周期运行

赵固一矿矿井月生产原煤45~50万t,平均日生产原煤17000t,而选煤厂小时平均入选量仅750t,每天检修3~4h要跟着矿井节奏根本无法实现全入选。为此将原设计的“两班生产,一班检修”优化为“四天检修四小时”即选煤生产92h后,检修4h。

4.3建立完善的物资供应系统

NC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一线生产物资供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材料计划申请、审批、入库、出库等功能均能实现网上操作,同时为库存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合同管理、财务凭证传递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4.4加强“双基建设”

赵固一矿选煤厂安全工作推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延伸到工作现场和每个职工,充分发挥基层班组和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可靠的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和科学的基础保障体系,提高了选煤厂防灾、抗灾能力,防止了各类事故发生。同时,还加强了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监督工作,在整改期间不定时抽查督促各车间的整改工作进度,对未按期完成整改工作的责任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并严格了验收制度,确保责任单位的安全隐患按时、按标准、按要求整改完毕。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促使了选煤厂的“双基”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转变。

通过强抓“双”基建设工作,赵固一矿选煤厂实现了连续3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并荣获了2010年焦煤集团“安全先进单位”称号。

3.5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1)科学组织检修工作,做好设备预防性检修,保证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2)严抓检修质量,确保设备高效运转。

(3)推行“一机三包”机电管理法。一机三包即岗位操作工、机修工、电工共同管理使用本岗位所配备的设备,同时均为责任人。车间从班长到职工都积极地对设备进行巡查,定期上报所包设备的检修项目以及隐患。因此,提高了设备的巡检力度,减少了设备的故障,节约了维修时间和费用,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确保了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4.6全方位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

赵固一矿选煤厂以内部市场化为导向,按照标杆队的要求规范运作,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逐步形成了内部市场化系统管控体系,形成‘‘人人都是老板”的管理氛围。

首先是发动宣传,车间通过板报、标语、报刊、宣传栏、学习培训等方式,对市场化进行强势宣传,让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了解市场化、认知市场化、参与市场化。厂多次举办内部市场化讲座,使车间管理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厂为一级市场主体,车间为二级市场主体,岗位(个人)为三级市场主体,初步形成了内部市场化的雏形。并建立了厂与车间之间的一级市场,在车间建立了车间与班组以及班组与班组之间内部二级市场,班组与岗位(个人)以及岗位(个人)之间的内部三级市场。

自推行内部市场化以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内部模拟市场,将生产量、直接生产成本等按比例纳入工资进行考核(各个单位的工资收入=收入-支出,单位材料费用支出多,工资就减少,材料费用支出少,工资就增加),促使企业实现从行政手段管理向经济往来的有偿服务管理的转变,通过机制的变换,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全员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激活每个生产要素。

赵固一矿选煤厂的市场化工作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体系。在内部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对照考核标准找差距,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定额体系、考核体系、结算体系等,确保内部市场交易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本着成熟一项纳入一项的原则,为配合选煤厂重点工作的开展,把成本控制、生产量个性指标考核、煤质考核、安全“双基”质量标准化、员工培训、企业文化等也纳入内部市场考核,真正实现了用市场来评价工作优劣,用经济杠杆来衡量贡献大小,有效发挥了市场机制在内部资源的配置优势,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和整体工作的快速推进。主要措施为:

(1)细化成本考核,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市场化精细管理以来,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核算主体的下移,各车间、各班组与个人都在认真计算自己的收入与支出,核算自己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如选煤车间按照内部市场化买卖价格初步对班组的商品煤收入,原煤运输费、电费、材料费等方面进行了考核结算,每个班组的各项完成指标不同,最终结算工资也不同,谁的选煤产量高,成本低,影响生产时间短,谁的工资就高;班组对个人也实行了每日工作打分制,班清班结,日清日结,通过这些市场化考核,各市场主体都学会了算经济账。通过把“小时处理量考核’“万吨选煤影响时间买卖制”纳入内部市场化管理,兑现奖罚,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选煤厂目前的小时处理量提高幅度较大,小时处理量达到780t,比设计处理量提高了18%。在矿井产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处理量的提高,不仅为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检修时间,而且降低了电耗。

(2)实行“QTM”单项成本管理法。所谓“QTM”单项成本管理法,Q(Quality)代表质量控制,材料质量好坏是成本控制成败的前提,因此要严把各类材料进货关;T(Technology)代表技术革新,从技术层面上对系统进行优化,对影响材水,将入浮煤浆稀释到合理的浓度范围(一般为80g/L左右),以提高浮选的分选选择性,保证精煤质量。料消耗的工艺环节进行革新改造,减少因设备不合适,工艺不合理对材料消耗的影响;M(Manage?ment)代表管理优化,通过深入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细化材料消耗定额,划分材料控制关键部门的职责,严格考核兑现,从管理上堵塞材料浪费漏洞。仅重介质一项,选煤厂吨煤介耗即由2.2kg降至1.15kg,年节约此项材料费300余万元。

5结语

篇6

事业单位的财产属于国有财产,因此,必须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加强管理。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求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彰显服务型政府的魅力。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的必要性

如今,在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做好财务明细,加大财务管理力度等等。

(一)时展的需要

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市场经济,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赢得广大人民的信任,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一定的保证,需要不断地强化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可是如今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资产的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管理职责不明确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职能不仅是服务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问题,它还具有社会评价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事业单位负责评价商品的生产以及消费,保证评价的公共性,为市场规范运行提供一定的保证。然而,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事业单位需要从自身入手,不断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透明化,只有这样才会不断的维护好广大人民的利益,赢得广大人民对于政府的信赖,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些不足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使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样也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信赖。

(一)财务管理的制度有待于完善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在制定自己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时,只有财政部门对开支标准的支出情况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事业单位内部,很多开支项目都没有相应的标准,在平时开支时,没有一定的章程可以依据,因此,随意性比较大。一些费用,像公务接待费用虽然设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所设定的标准比较低,在实际花费的过程中,部分领导自己增加支出的标准,使财政资金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资产管理有待于强化

对于固定资产,在进行配置时,比较盲目、随意。部分单位没有遵守相关规定,没有结合资产的需求情况,在配置资产时重复性比较强,资产闲置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时,随意性比较强,只是在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总账的登记,没有制定具体的明细账目。对于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定期的盘点,账务的出账和入账情况不合。一些固定资产已经超过使用的年限,没有进行定期的清理,在进行清理时,没有上报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财务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事业单位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很多人就认为国有资产属于国家的资源,可以随意地挥霍,因此,事业单位平时的财务管理缺乏力度。没有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建立明确的奖惩措施,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公有资产随意挪用、贪污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面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做的便是不断地优化财务管理的措施,实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保护好公有财产,维护好广大人民的利益,更好的服务于市场经济。

(一)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

为了扭转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便是不断地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只有从认识上意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会让我们在财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把维护公有财产的措施具体落实到行动中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方式、方法有很多,例如:及时地传达上级对于财务管理的指示,制定财务管理的惩罚措施,明确管理人的职责等等。

(二)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如今,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事业单位也要参与到竞争中来,不过竞争的对象是服务水平之间的比拼。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好广大人民的财产利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管理措施,明确管理职责,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对于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培养其责任心,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增强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增强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需要我们做的有很多,例如:优化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资产的购买之前做好详细的调查分析,明确每一笔资产的支付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明细,定期进行财务抽查,还有要不断地强化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要严格进行分类,如果达到一定的入账价值标准,就必须作为固定的资产入账。此外,设立清查固定资产的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点。只有这样才会减少每一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浪费、贪污、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使国有资产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四、结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意义重大,它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参考文献

[1]郑凤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3(02).

篇7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等多项战略目标及工作任务,其中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是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而高校支出结构是学校资源投入方向和教育成本组成结构的最直接反映。因此,分析高校总体支出结构和不同类型高校支出结构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探讨指导高校预算编制的“理想”支出结构,对完善高校预算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对国外高校支出结构的研究

李勇、闵维方(2004)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其他类型大学的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从教学支出、科研支出、社会服务支出和管理支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围绕教学和科研这两个中心,加大对教学、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从而优化学校内部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刘娅(2008)主要从经济用途结构分析了英国四所研究型高校的办学支出,结果显示人员费用是英国研究型大学最大的一项支出,占年度总支出的45%~50%,说明良好的薪资福利待遇是研究型大学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毕雪阳(2009)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教育成本支出结构,得出不同类型的国际一流大学的支出结构,在此结果上对比分析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支出结构,得出对我国高校成本支出结构以及成本管理的建议。

(二)对国内高校支出结构的研究

王诚、胡奎(2007)按武书连高等学校分类标准,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校中各取一所高校作为样本,通过对三所学校的经费支出进行同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经费支出结构差异显著,同时得出不同类型高校的科研支出与教学支出之间的关系。由于研究样本仅为三所高校,研究结果受单个样本的数据影响太大,缺乏普遍性。同时,研究亦未考虑样本资金规模以及资金来源对结果的影响。

李勇、闵维方(2008)分析了高校成本结构与科研产出总量和科研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生均事业费支出和教学产出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科研支出比例越高,科研产出越高,从而支持了高等学校经费的配置结构会影响产出和效率的理论。研究局限于研究型高校的科研经费比例对科研产出的影响,未能分析不同类型的高校以及人员、公用经费等经费结构对学校产出的影响。

以上研究主要把学校按照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来分类,分别从项目(教学、科研、维持经费等)来分析支出结构,鲜有按经济功能的分类进行分析。同时,研究结果仅能显示不同类型高校支出结构的特征,对如何评价支出结构优劣,如何利用支出结构指标指导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等,未有深入讨论。

三、数据样本构成和指标

(一)数据样本构成

本文以广东省省属38所高校2008—2012年共5年的决算(预算执行数)为数据样本,分析广东省属高校支出结构。按不同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划分,其中普通本科院校25所、高职高专院校11所,成人高校2所。

(二)支出结构指标

根据2012年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反映高校支出结构的指标包括: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100%三个指标。为更加完整地描述支出结构构成和体现不同办学规模院校的支出结构差异,笔者增加:基本建设和债务利息支出比率=(基本建设+债务利息支出)/事业支出×100%,生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在校生数①×100%两个指标,并将公用支出比率细分为一般公用支出比例,与房屋建筑物购建、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其他资本性支出比例,一同反映高校支出结构和教育成本构成情况。

四、省属高校总体支出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

(一)高校总体支出结构不够合理,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偏高

从表1可以看出,38所高校人员经费支出(含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例,从2008年到2012年均保持在46%~51%之间(除2011年外,该年由于中央和省化债奖补资金较大,支出结构异常),而公用经费支出、与房屋建筑物购建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其他资本性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4.34%和15.90%。另外,高校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大,38所高校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不含医疗支出)平均每年约7.42亿元,占事业支出的6.6%左右,在2012年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后,占事业支出的比例增加到8.69%。这说明省属高校经费很大比例用于人员支出,而用于学校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支出则显得不足。

(二)一般保障性支出比重大,发展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按支出的刚性需求,将各支出指标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必须支出的保障性支出和选择性支出的发展建设性支出两类。一般来说,保障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越小,学校的经费就越宽松,学校的理财自主性就越强。对表1进一步深入分析可以看出,2008—2012年省属高校中人员支出和一般公用支出,也就是一般保障性(基本人员和公用)支出的比重相当大,占事业支出的82.13%,而基本建设(含基建贷款利息)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中房屋建筑物购建、基础设施建设等用于发展建设支出的比例仅为17.87%,特别是基本建设(含基建贷款利息)支出的比重仅为1.97%。这与广东省高等教育仍处于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并重的发展阶段,基本建设任务普遍很重的实际不符。由于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相当数量的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融资用于发展建设,引起不容忽视的财务风险问题。个别高校债务利息支出占比较大,负担重,如某高校负债规模已超过年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的若干倍,每年贷款的利息近4 000万元,占总支出的10%以上。

(三)教育事业支出逐年增加,但生均支出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由表2可知,2008—2012年广东省38所高校的事业支出、人均基本支出、生均基本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事业支出平均每年增长9.4%,人均基本支出平均每年增长7.04%,生均基本支出平均每年逐年增长2.91%,人均基本支出增加速度是生均基本支出增长速度的2.42倍,广东省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规模效益逐步体现。但是,省属高校生均基本支出的增长速度与近5年来全国高校生均支出平均增长超过10%的速度相比,显得较为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从2004年实行省属本科高校生均定额拨款预算管理到2011年末,高校生均定额拨款标准仅在2009年提高了300元/生·年,高校生均定额拨款增长缓慢。

五、不同类型高校支出结构特征差异和原因分析

(一)支出结构占比存在差异,高等职业院校人员支出占比最高

不同类型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成人高校)的支出结构占比存在差异性,表现为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基本建设和债务利息支出比率等支出结构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的比例看,人员支出占比从高到低为高等职业院校(49.71%)、普通本科高校(47.88%)、成人高校(41.19%);公用支出占比从高到低为成人高校(53.82%)、普通本科高校(50.25%)、高等职业院校(48.87%),见表3。产生支出结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收入结构看,高等职业院校是三者之中获得科研经费收入、办班培训等其他收入最弱的,在收入来源较窄的情况下,人员经费作为最大的保障性支出的比例也就最大,而成人高校办学较为灵活,办班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大,工资福利等人员支出占比较少;二是近5年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发展建设投入相对较高,拉低了人员支出的比率。

(二)生均支出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不同类型高校生均成本差异

不同类型高校的人均基本支出、生均基本支出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成人高校2008—2012年的人均基本支出最大,而生均基本支出从高到低为:普通本科高校1.19万元、高等职业院校1.04万元、成人高校0.35万元(表4)。深入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类型高校的生均支出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美术、音乐等艺术类本科院校由于小班教学、学生规模少,生均基本支出是所有专业中最高的,达到2.17万元,是普通本科高校生均基本支出的1.82倍。生均基本支出的差异是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本高低差异的直接反映,也是进一步细化专业分类拨款,提高完善省属高校生均拨款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生均基本支出增长存在较大差异,高等职业院校预算管理体制亟须完善

2008—2012年,不同类型高校生均基本支出增长变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成人高校由于生均投入基数小,生均基本支出平均增幅最大(8.39%),其次是普通本科高校(2.91%),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均支出增幅最小(1.03%)。生均基本支出的差异折射出不同类型高校预算拨款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差异。目前,广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基本按照生均综合定额拨款预算,而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仍采用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管理模式,后者的经费拨款不能随着学生规模的增长而增长,经费拨款的拨款速度远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预算管理体制亟须完善,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实际需要。

六、完善高校支出结构,提高高校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一)制定指导高校部门预算编制的“理想”支出结构比例,优化高校支出结构

针对高校支出结构中存在的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偏高,用于学校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支出不足,发展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在高校部门预算编制时,划定不同类别的高校各项经费支出指导性比例,引导高校增加学校教学、科研、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完善高校预算支出结构,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笔者认为,指导高校部门预算编制的较为“理想”的支出结构是:合理控制支出预算中人员经费的比例,其中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剔除学生助学金)合计一般占扣除基本建设拨款之外的总支出的50%左右;除了基本运作必要的保障性经费外,留下足够的“弹药”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对人员经费比重高于平均水平10%(即占比达到55%)以上的高校的预算支出结构优化的指导,按照“保重点、促发展、强能力”的原则,逐步调整支出结构,并作为财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预算、决算中严格把关落实。

(二)进一步完善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机制,加强高校经费保障能力

进一步完善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机制,加强高校经费保障能力,使高校有足够财力推动事业发展。一是扩大生均定额拨款范围,加快将省属高等职业院校纳入生均定额拨款,使省属高校全面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制度。二是完善生均定额拨款增长机制,使拨款标准随物价、学生培养成本等的提高而提高,加强高校经费保障能力。三是在开展学生培养成本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不同层次类别和不同专业学生的拨款系数。

(三)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在高校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整体规划、各项计划和任务必须落实在预算安排上。二是实行高校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按照“全面预算,突出重点;量入为出,实事求是;集中控制,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资金预算程序,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控,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三是严格实施高校预算考核管理制度。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和规范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建立预算执行追踪问效制度,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并监督高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结合高校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绩效情况,定期对部门进行考评通报。四是强化项目的预算管理。项目的选项,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按照“先进行科学的立项论证,再组织专家评审,然后确定项目预算,最后实施绩效考评”的程序管理项目的专项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明确责任,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和安全。

(四)优化学校内部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是确保和加大对教学方面的投入。加大对内涵建设方面的投入,高校要在政策、人才、资金投入方面向教学倾斜,使教学投入与其他投入保持适当的比例,从严控制行政和消费性支出。二是增加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设备和基本建设等发展性支出投入。高校要结合自身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统筹使用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其他收入等资金来源,把资金更好地用于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中,加大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设备和基本建设等发展性支出投入。三是研究制定鼓励高校节约、高效使用土地等资源的政策规定,鼓励进行校区置换、资源共享,调动高校盘活资产和资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

(五)加强高校预算基础工作和基层管理

一是高校预算编制要客观、全面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和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实现校内预算与校外预算的有机衔接,避免上报部门预算和学校内部预算“两张皮”。二是严格预算的收支管理,科学制定预算支出的定额标准,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监控。三是建立科学、民主、严格的校内预算绩效评价、考核与奖惩机制,充分发挥预算在学校整体经济行为中的导向作用,提高学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勇,闵维方.美国研究型大学经费来源与支出结构的特征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3):52-55.

[2] 刘娅.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收支结构研究——以部分研究型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08(3):65-69.

篇8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紧扣当前财政管理的脉搏,深刻精辟地揭示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财新方略,抓住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灵魂和财政工作的活力源泉。我们必须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注到、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程运行之中,使之发挥出强劲而持久的重大作用。

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现实迫切性

首先是政府转型需要财政管理“转轨”。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履行离不开公共财政的高效精确运作来体现与实现。另一方面,也是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紧迫要求,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有权利、有意愿知晓其来龙去脉和效益如何。其次是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的根本对策。县乡基层财政持续困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迫使财政部门必须精打细算,分厘必较。即通过各项财政管理制度的细化完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用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其三是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和消除资金管理风险的必然路径。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反复披露出一个“顽症”:资金紧张与铺张浪费并存现象较为突出,且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人、车、话、会、接待费等行政成本快速膨胀,这种粗放型管理被讽喻为“官油壮捻子,头比身子大”。加之资金运行过程中风险失控的隐患继续积累,骗套财政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现象日益突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严密清晰、刚性系统的管理约束机制。其四是建设廉洁型财政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财政部门在管理分配资金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关键环节和核心岗位的权力过于集中,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自由裁量权失范,索贿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财苑警示录》中的违纪违法案例启示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缩短权力半径,强化监督制衡,从业务操作层面上有效化解和预防各种不廉洁行为。

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突破,点难点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人民群众期待的民生热点和社会公众不满的管理弱点为重点;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为主线,敢于抓主要矛盾、抓源头控制、抓权力分解、抓程序制衡、抓机制透明,防止避重就轻,重表轻里,只说不做。

(一)尽快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编制的级次顺序,增加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的精确程度。二是建立健全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标准。构建部门机构编制、业务计划与经费预算衔接对应机制。三是预算编制终端必须数据化和具体化,提高预算的预测性、前瞻性和控制力,尽量减少“以基数定预算”的惯性方法。当前有必要实行“开门预算”,加强人大财经委员会的专门审核与监督,引入公众质询参与机制,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公信力,以真正解决预算报告“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根本缺陷。四是要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围绕重大资金项目、民生项目、行政成本项目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公开制度,提高绩效考评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二)细化收费资金统管

以当前正在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为契机,彻底清理预算外资金账户,严格规范各单位财务管理,建立 “零户”统管机制,取消各单位收入过渡户,实行票款分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把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各类非税收人纳人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使各类收费资金在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引导约束下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由于缺乏系统严密的管理方法,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挤占挪用充做公用经费,有些甚至被截留贪污。因此要从源头上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严格控制新增项目,规范现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一要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透明度。其设立要做到有合理明确的分配依据与标准,有操作程序,真正体现公开、公正、透明、效率原则,及时公布各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随意性。二要加强监督考核和问责力度,使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一个明显提高。

(四)要严格国有资产管理

切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全面衔接和有机结合,制定操作性强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更新报废标准和相关配套制度,依法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切实加强新增资产配置专项审核和资产收费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完整安全,保值增值。

篇9

1教学团队建设的精细化

教学团队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精细化管理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了金字塔型的课程组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把握课程组的总体培养目标和授课方向,承担相关课程大纲的制定、授课教师的管理等工作,以及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为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团队中的所有教师根据自身所教授的年级和专业再进行细分,由团队负责人确立子负责人。子负责人负责协调组内授课教师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具体的组织和实施、教研活动、竞赛指导等工作。另外,各子负责人之间也定期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工作,避免课程的各自为战,降低教学内容的重复讲授率,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团队成员在教学工作中的配合与协作,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2教学内容的精细化

高职英语课程总学时为180课时,分三个学期实施。该教学团队将三个学期的所学内容归纳为六大模块,即语音、听说、篇章阅读与分析、翻译、写作和语言实践。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以强化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培养。对于这五种基本的英语技能,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应侧重学生的语音和听说,第二个学期则侧重篇章阅读与分析和翻译,而第三个学期应侧重写作和语言实践。

例如,英语语音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虽然不是一T独立的课程,但其与高职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却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语音教学模块的精细化设计应该基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音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地纠音、正音,通过合理的音标教学设计,攻克学生音标学习的难点,达到与后续英语学习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教学团队的授课教师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将语音模块的精细化教学按照20课时的授课内容来安排,在知识讲授方面主要是简要地复习元音和辅音、音素及发音的理论知识,包括发音的规则、发音器官、音素组合、意群与停顿、连读和重读等,辅以一些语音发音训练以及发音技巧的训练,包括单词、短语、句子和段落,最后以操练英文绕口令、英文诗歌或英文歌曲的形式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在20课时的学时后,授课教师还组织了相应的过关测试,以便及时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测试,授课教师发现学生整体的语音面貌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发音时基本上消除了严重的方言口音,能根据音标读准大部分的单词,能较好地把握重读音节的位置,在句子重读和连读等技巧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3教学设计的精细化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手段共同构成的过程。最佳的教学设计程序就是以教学目的为指导,使教学的各种任务、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协调。从精细化层面来看,教学设计要求我们做到既要“精心”,又要“细化”。精心即精心地组织教学内容,精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精致的教学流程,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细化即细化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中,并突出一些关键性细节,以促进不同目标的实现。

模式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大多是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程序完成的,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把握,适当拓展,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和交际性。例如,在讲解以travel为主题的单元时,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可以首先通过brainstorming的方式让同学们列出一些和travel相关联的词汇,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因此能很好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其次,可以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开展“你写我猜”的活动,即让同学们对课前事先搜索到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英文名称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猜出相对应的旅游景点的中文名称。这样做大大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体现了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再次,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提出几个和旅游相关的问题,让同学们两人一组进行讨论,最后请代表发言。比如,What preparations do you have to make before traveling?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traveling in your opinion?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可以实现信息互补,并做到相互纠正,从而不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通过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也能够在较为活跃的氛围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

篇10

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师生关系是在构建“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关系。通过这种教学关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有效乃至高效的学习生活帮助,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缺乏专业工作的技术与技巧,则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倘若没有师生关系为基础,则甚至有可能失去提供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机会,更无从谈及教育教学效果,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李想,2012年就读于安定区西巩驿中学高二(三)班,性格较孤僻,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同学对他的反映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和同学能和睦相处,心地善良,乐于帮助人,也有人认为他性格古怪,说话尖酸,容易伤害人。班主任认为李想学生自尊心太强,不能客观、公允、正确地评价定位自己,经不起挫败,课堂上爱和学生说话,打闹玩耍,课间时又一个人静静地闲坐。他的学习智力应该没有问题,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学习。笔者有缘在2015年10月25日见到这一学生,有一段谈话是这样的,当时就引起笔者的注意。

笔者问:“作为高二的学生,你心里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又是怎样看待家长和老师对你的期待?”

李想:“跟你这样说吧,你不认识我,我不了解你,说完话,一拍走散,说实话,其实我们学生大部分人心里啥都没想。”

笔者问:“我们包括你吗?家长和老师对你不是好吗?”

李想:“他们说去呗。说得再多,一句没有听进去。不过有时候想,他们说的有道理,只是我有点儿听不进去。”

笔者问:“既然道理你懂得的话,现在何不努力一把,将来有所作为,有益于自己,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

李想:“你说的和家长、老师说的一样,道理我懂,就是我做不了。”

笔者问:“你刚才说的是‘有点儿听不进去’,说明你心灵深处还是渴望自己能成功。为什么又说是‘做不了’呢?你能告诉我具体原因吗?”

李想:“家长或有的老师一说话,我就烦,没有办法。”

说到这里李想同学只是笑,看得出来,他还有许多话藏在心里。

后来,笔者发现像李想一样的学生在西巩驿中学不是个例,李想同学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思想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恐怕更多的是心理原因,他们需要专业的心理教育辅导。

最初,笔者尝试着和李想同学通过书信交流,以期沟通,后来证明效果不错。有一次笔者这样写道:

我们距离会宁不远,都知道会宁学生的“苦学”,实际上并不知道怎样“苦学”。“苦学”不因苦而废,却因苦而有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定向器。当一个人在跌倒的时候,理想是搀扶你起来的强有力的力量;当一个人倦怠的时候,理想是唤醒你的充满爱意的声音;当一个人迷茫的时候,理想是你前方的路标和灯塔;当一个人陷入情感的纠结的时候,理想是那一缕清新的空气。我们出生在这穷乡僻壤,不是我们的错。可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改变我们的命运。而能改变我们命运的只有知识。

有了高远的理想,其次,就是我们要有足够的等待理想开花结果的忍耐力。

有了理想,我们往往以为理想很容易会实现。但是,理想却不易实现,要么我们会懈怠,要么我们会埋怨,要么我们会放弃。于是,理想便与我们渐行渐远。说到底,是我们缺少等待的忍耐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这种忍耐力。

有良好的行为,未必有良好的结果;有错误的行为,却是必然有失败的结果。事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风云、雨露、霜雪;有灯红酒绿、清风明月、刀光剑影;有甜蜜美好、青涩苦恼;有踌躇满志、消沉畏缩;有平途、坎坷。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轻易说放弃,因为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能创造人生的意义。我们不甘于平庸、不甘于失败、不甘于自己的父母受辱蒙羞、不甘于自己受苦受累。我们每一个人是自己的,是一个体;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又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只有我们勇于承认自己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那么我们就懂得了自己的责任,就敢于承担自己肩上的那一份责任。每一天,就让美好的阳光照进我们的心灵之窗,因为我们渴望良好的行为;每一天,就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灵之田,因为我们渴望理想的实现。

努力是痛苦的、失败是痛苦的、懊恼是痛苦的、后悔是痛苦的,既然都是痛苦的,那么,就让我们做一个选择,就让努力的痛苦时时伴随我们前行。有时,我们会被努力的痛苦所吓倒,认为人生是甜蜜而美好的,人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可是当我们离开努力的痛苦的时候,却要承受别的更大的痛苦。失败、懊恼、后悔的痛苦往往大于努力的痛苦千百倍。我们不愿意大于努力痛苦的失败、懊恼、后悔的痛苦时时折磨着我们。如果是那样,理想就不会照进我们的心灵。理想自然而然会与我们渐行渐远。

努力、奋斗,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激励着、坚守着,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在努力的同时,我们学会忍耐,相信理想会照进我们的现实;在奋斗的同时,我们学会忍耐,相信理想会与我们渐行渐近。

“苦学”,难与易,取决于自己的一念之间。坚守理想的信念,说难亦易;放弃理想的信念,说易亦难。

书信的交流沟通,实际上就是心灵的碰撞,其中理解是基石,表达是内心情感的释放与宣泄,尊重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信任是友情延伸的坦途。其后,笔者多次和高二学生书信往来,双方获益都不菲。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和理解,笔者就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做过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研究,使用谈话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参观法、集体讨论法、行为改变法。最后,笔者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观点,愿意和同仁们商榷。

首先,师生关系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要以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犹如两个人一起划船过河一样。如果将划船到达彼岸比做教学目标的实现,则不难想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主动寻求改善学习目标与教师适时提供学习帮助的方向趋于一致的情况时,也就是说,只有教师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学习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合其需要的个性化教学,而学生认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愿意接受教师的价值影响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时,新的教学模式才可能顺利完施,教学效果才可能是有效的、令人满意的。无论是2001年秋季开始的全国新课程改革,还是2007年秋季开始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也不可能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可以说,教师角色由教学的主导者重构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领者、合作者、推动者,旨在建构新的教学课堂,建构新的师生关系,以实现学生主动、活泼、积极、全面健康地发展。

其次。师生关系是一种责任关系。师生关系包括三个重要方面:第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联系;第二,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三,教学目标的设定,包括教学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因此,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师生双方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感、一种理智。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课堂教学活动寻求学生每一时段的发展开始,关系的展开紧紧围绕一个个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实际上,师生关系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实,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师生关系也不会随之结束。师生关系与其他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有一个明显区别,由于教育教学的任务,在师生关系中必然涉及双方情感的互动与精神层面的交流,又必然涉及学生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心灵碰撞。教师理应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责任,更积极、主动,从而创造学生适宜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教师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职业操守。

再次,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渐趋平等的关系。打个比方说,师生关系有如一个漏斗,在漏斗狭窄的一端,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一般师生关系倾向于一致的看法,这些看法通常是被人们普遍认为不符合高效课堂实质的、是不适当的,如:教师的强势灌输;而漏斗越来越宽大的另一端,则是被认为高效课堂实质的一些看法,如平等、合作氛围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容易建构起来,当然,我们不拒绝追求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2012年开始,安定区积极推行教育改革,把打造“三名工程”(三名即:名师、名校、名校长)和试点尝试“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效课堂渐入校园、深入师生之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师生关系悄然发生新的变化。师生关系,只能是学生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获益并发生改变的基础,是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这种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内化过程越来越重视这样几个方面。

1.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与传统教学中学生地位和作用经常被忽视、受被动不同,教师要以尊重与接纳的态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教师的更加信任和开放,可以减少学生自我防御和对教师的抵触心理,愿意进行课堂内外的交流与探索,并尝试新的问题思考和学习行为模式。

2.提高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对学生完全地接纳,对学生来说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发生较为彻底的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更加积极。当学生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开始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时候,不但减少对自我的怀疑和困惑,甚至是否定和排斥,从而缓解对学习的厌倦,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对自己的认识,不再只看到自己的厌学,开始学着教师的态度尊重和重视自己。学生学会全面审视自己,无疑有益于提高自尊心。自尊心提高了,学生自然乐于学习。

3.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学生处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最初可能仅仅是为了取悦于教师而改进学习方法,这种变化常常是暂时的、被动的。但是,学生一旦出现变化,往往就很容易使其体验到因为一点改变取得不小的进步或成功,教师要抓住机会促使学生的这些改变固定下来,成为持久的、稳定的改变。

4.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8-01

做任何事情方法最重要,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教学、学习也是一样。如何用一个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学校习,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学校后勤工作难点及其对策进行分析,让学生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管理者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后勤工作就需要管理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创造与维持。

一、学校后勤工作难点的综合分析

第一,管理者对学校后勤工作的意识形态增加了后勤工作的难点。管理者的经营方式、理念实力、办学水平等等都制约着后勤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前途。现在学校的管理者大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注重对学生自身的要求而减少了对教学设施、设备、师资等各方面的投入,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中最得不到重视的就是后勤,同时管理者比较单一地对后勤工作进行认识,打扫卫生、看校门等认为是后勤工作的必须,而这些又不是学校的重点。这些错误的认识,给后勤工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第二,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学校里,行政人员与教师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沟通,管理者不熟悉学校的运作流程或日常事务的管理,这些不熟悉会使得管理者对学校的一些决策产生错误的信息。管理者的出发点和思想认识、教学理念以及做事方式不同,没有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使得学校的运作等带来了不便,而这些不便又会给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也是后勤工作的难点之一,因此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学校是一个学习场所,管理者对于学校来说起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团队力量、凝聚力、信任永远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该为学校各部门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信任各部门的人员。而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会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沟通的局面,给学校的正常运作带来严重影响,也使得学校的后勤工作进入一种无法前进的局面。确保学校教学系统的正常运作,确保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得到后勤系统有力的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二、学校后勤的安全管理

学校后勤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无法保障安全的学校后勤,成效更是无从说起。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就直接导致学校的和谐发展。学生需要的是安全的学习场所,学习后勤要保障他们在吃、住、行、用等方面的安全,学习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学习后勤一直不变的目标。

三、校园校舍绿化美化安全隐患及精细化管理

树木的枯枝与枯叶在大风大雨之后,肯定会大量的掉落,以前学校曾由于自然方面的原因导致大约十厘米左右的枯枝在雨后掉落,甚至将树下的固定垃圾桶都砸坏了!还有在起大风的时候,楼上临近窗台上的绿化盆栽或者一些稍重的杂物,都有可能掉落,伤及路上的行人。根据上述校园校舍绿化方面的安全隐患,作为学校后勤管理者,我们要定期检查树木的变化,掌握实际情况,及时锯掉容易掉落的枯枝;针对楼上临近窗台的盆栽,一定要安装防护栏,为了确保安全到位,在起风下雨时,我还会坚持巡视校园,提前发现隐患,提醒学生主义安全。

建筑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精细化管理根据实际事例,以前学校的一名学生从教室里面到外面往回拉的玻璃窗,在此过程中,这位学生的手以及手臂都被玻璃划伤,而且由于伤势严重,治疗费用比较高;还有学校高层建筑的玻璃由于长期使用的原因,松紧度不够坚固就会导致玻璃的掉落,在起大风时极有可能将窗户玻璃刮破,这些情况都会形成安全隐患。根据常识,玻璃是很容易形成安全隐患的物品。楼层之间的楼梯间隙若是较大,而且防护栏如果不够紧密,不够坚实的情况下,由于学生人流量的庞大加上拥挤可能就会导致从这个缝隙掉下去;楼层顶部的装饰由于时间太长而松脱产生安全隐患。

根据以上建筑设施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首先我个人认为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就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不能出现缺陷,一定要从源头就将隐患的蔓延控制住。

如果不是必须要按玻璃门的地方就不要按;必须装玻璃门的地方一定要将安全保障为前提,尽量安装常用的前后推拉的方式;在室内也尽量避免摆设容易破碎的玻璃制品;还要定期检查高层玻璃的坚固度,进行维修;还有特别容易在风雨中刮破的玻璃区域,可以在上面贴上胶布防治碎玻璃伤到学生;在上下层缝隙较大的楼梯之间,将防护栏加密加高加实,针对设计时出现的缺陷进行弥补;作为学校建筑楼顶的装饰可以尽量简化,凡是有可能被风或者其他原因弄掉的物品都不要放在楼顶。

四、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相关的精细化管理

校园内水电设备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被学生的不爱护而出现漏电或者不能使用等情况,旗杆会被部分学生玩耍时候使劲摇晃导致严重腐蚀和损坏而倒下;室外的很多体育器材如常见的健身器材都可能因为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磨损和锈蚀形成安全隐患;还有学校内存在的井盖可能因为被车长期的碾过而破损可能会导致学生受伤;还有厕所因为地板砖设计不够防滑会让进入厕所者滑倒。

根据以上的安全隐患的情况,校园后勤管理工作者应该坚持定期检查水电设备的使用程度,进行维修和更换,保障学生能安全使用;经常查看旗杆是否有严重的锈蚀或松动;也要经常对对室外的体育健身器材进行巡视和检查,查看磨损的程度;还有校内的井盖要定期更换,防治被破环;厕所地板砖尽量换成防滑地板。

要不断完善安全设施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学校后勤管理者还要不断发现安全隐患,预防发生,在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标识警示牌或提示语,提高师生们对此区域的警惕性。

总之,不同的学校就会有不同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本文笔者只是根据自己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经验来举一些例,但不够全面。作为我们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者来说,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要谨慎小心对待一个安全隐患,后勤管理工作者就要勤,勤检查,发现问题马上维修。用科学的角度去发现安全隐患,在实施管理方面上要精于每一个细节上,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考虑到每一个方面,就可能尽最大的限度就校园内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篇12

作为重要的的事业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财政管理,将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其在推动市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型经济发展思想的制约,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理念比较落后,造成财务管理方式之后,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管理单位良好社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及对事业单位的意义

1、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为了全面促进会计改革,我国出台了关于会计改革与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纲要》,在该纲要中,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指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应该进行会计改革,应该从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入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该纲要还特别指出事业单位要在进行会计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会计标准的体系。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其改革的进行。特别是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开始暴露出诸多弊端,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指的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特点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现有体系的不妥当之处进行改革,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上科学化道路。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要树立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实施精确、精细的财务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是与粗放管理相对的,能够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

首先,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建立高效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保证。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低,日常办公浪费严重的情况,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必须要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注重依法理财,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其次,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如果不注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将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将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很多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预算执行率较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再次,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要发展,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而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1、转变粗放管理观念,让科学化和精细化理念深入人心

行为要转变,意识要先行,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的财务管理观念,必须要渗透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理念,要实现具体的转变,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领导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学习相关要求。上文提到我国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和科学化财务管理的纲要。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组织相关领导学习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才能明确在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上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只有领导主动带头学习,才能对其他部门员工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要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宣传。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的,其他部门员工对财务管理的具体事项往往是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内部宣传,要通过内部宣传平台,诸如单位内部网站、单位宣传栏等,对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详细的介绍,或者通过内部广播平台进行长期宣传,让单位员工都知道何为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如何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精细化、科学化财务管理。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工作日清。要让财务管理人员树立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意识,将财务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责任划分清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并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工作的日清日结。

2、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构建精细的预算编制

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是第一位的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活动,其编制也是较为复杂的。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单位在传统预算编制中,人员经费过度挤占其他公用经费的问题,在编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前事业单位对人员经费标准定为过低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除了要完善基本指出定额管理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合理分配经费比例,保证定额制度的科学性。此外,为了让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可以考虑预算编制与该单位资产管理的结合。要充分考虑该单位发展的需求及特点,充分利用该单位的资产报告,然后重新确定资产配置和各项实物费用的定额制度。并加大对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的管理力度,将其纳入预算中,将二者有效结合。

3、加强成本核算,实现各项费用支出的精细化管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注重成本核算,会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消耗。因此,必须要通过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来达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将各项项目成本纳入核算范围。市政工程单位的成本核算是非常复杂的,在其日常运行中,会产生诸如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劳务费用和各种通讯费用及水电费用等消耗,要想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必须要将各项费用核算进去。要保证各项实际发生的费用都纳入到成本核算中,避免成本核算太过粗糙。

(2)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调整。有的时候,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成本核算会存在不够全面的情况,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前一段时间的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整成本费用的核算,从而实现科学的成本核算,充分调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应该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精细化支出管理。

4、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推动其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来说,在日常运行必然会产生固定资产的消耗,特别是当一些固定资产折旧后,其消耗不容忽视。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长期一来事业单位在账面资产上的虚化问题。特别是当事业单位的一些资产在已接近报废或者已经报废的状态下,如果仍未进行资产价值的确认,那么将会虚增资产,会造成资产信息的不真实。因此,必须要细化资产管理,要秉承有人用有人管的原则,完善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并让其与预算管理结合,实现折旧预算,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5、上级单位要加强批复,实现批复精细化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在制定出来以后,是要进行审批之后才能执行的。因此,必须要加强预算批复的管理。上级部门在批复时,要严格遵守遵守我国最新出台的人事工资政策,来确定职工薪酬,避免部分事业单位为了占用工资额而其他其他经费,导致实际工资总额出现不符现象。此外,在三公经费的审批上,也要精细化。例如,对公务接待费的批复不能仅仅把事业单位上报的相关预算作为依据,还要利用绝对额来进行批复控制。在批复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所在地的物价水平等,以便做到科学批复

参考文献:

篇13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其强调精确、细节、实际、严格。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恰恰需要严谨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因此,精细化管理对于本科院校实验室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本科院校实验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一)实施制度化管理建立制度是实施管理的前提。精细化管理对于制度的需求更为严苛,一方面要完善而合理,实验室涉及的内容广泛,实验药品、仪器设备、实验安全等,从物到人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约束。另一方面,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实验室体系。制度能够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因而必须要符合实际,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工作流畅进行。

(二)注重“精细”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心就在于“精细”二字。“精”是精确,指的是管理必须要精确计算、精准出击,在开支采购方面精打细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处理问题时切中要害,断绝根源。“细”指的是细节,在管理中必须要将制度细化,从微观处着手,只要将所有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小事务管理妥当,管理的整体就会更加完美。无论是管理者的能力、管理的质量、管理的系统化,都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成为重要的制度标准。[1]

(三)坚持“以人为本”在目前本科院校的实验室中,管理工作仍然是以人为核心来展开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我们要让管理制度体现人性化,由此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让实验室形成良好的风气与氛围,才能体现出员工的工作能力,才能展现出实验室管理者的价值。

二、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途径

(一)软件方面众所周知,计算机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软件可以说是计算机的灵魂。因此,软件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实验室的应用质量和效率。软件又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相关的应用软件。首先,我们来说说系统软件。现在我们常见的系统为微软公司Windows系列的系统。个人电脑常用的是winxp、win7、win8、win10。目前,计算机实验室常用的系统软件有win7、win10。随着硬件的升级,系统软件也会跟着升级。现在的系统软件都有32位和64位之分。因此,在确定用哪个版本的系统软件时,我们一定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不影响正常使用。其次,就是相关应用软件。高校相关专业学科分得比较细。因此,计算机实验室也是分得比较专业的,像ERP专用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等。这都有相关的技术要求。像ERP专用实验室,ERP这个软件相对比较复杂,所占用的系统资源会比较多。因此,我们需要单独为它安装一个操作系统。这样才能高效发挥它的功能。最后,就是每个系统都要有一个系统恢复的软件。实验室电脑用的人多,而且经常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很容易造成系统出问题甚至崩溃。因此,计算机实验室系统恢复功能是必要的。[2]

(二)硬件方面硬件可以说是计算机的体魄。所有软件的正常运行都是建立在硬件的基础上的。因此,硬件管理得好坏关系到学校实验课的开展。硬件一般包括电脑硬件及周边设备、网络硬件、多媒体相关硬件。这里我主要说说电脑硬件。电脑相关硬件都是很精密的电子器件,有时显得很脆弱。平时,我们一定要精心保养。例如,我们常见的同学们上完实验课就直接走人了,有些同学不关电脑。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先关闭电脑然后再断电源。如果直接断电,对电脑的相关硬件损伤很大。时间久了,电脑就会出现隐患甚至直接影响寿命周期而提前报废。

(三)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指教师、学生的安全管理。这就需要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通过细则约束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确保他们的工作是符合要求且在安全状态下完成的。其二指设备的安全。重要设备必须要匹配使用守则,并说明操作规程,尤其要点明一些损害设备寿命的错误示范,以保障设备的安全。同时,我们还要建立良好的保养维护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与保养,让仪器设备拥有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四)人才管理随着本科院校实验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实验室中的工作人员也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为了确保实验室能够平稳发展,学校对人才的管理也是必不可缺的内容。第一,我们应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对于内部员工,我们要时常考核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对于新员工,我们必须要经过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才能单独开展工作。第二,我们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突出、工作无失误的员工,我们要有一定的奖赏。对于工作出现问题,或者造成实验室损失的员工,我们则要依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罚。第三,实验室还需要引入更高学历的高端人才,以进一步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与落实。[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