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二历史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1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5、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2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表现
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
发达国家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晚
(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3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
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成都
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
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4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5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1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
(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
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
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1) 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
(2) 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
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
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
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2)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5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高二物理基础知识点1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
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
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高二物理基础知识点2一、固体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2、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3、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二、液体
1、表面张力: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
如露珠
2、液晶
分子排列有序,各向异性,可自由移动,位置无序,具有流动性
各向异性: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整齐的,从另一方向看去则是杂乱无章的
三: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①汽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1、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温度叫沸点。
不同物质的沸点是不同的。而且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大,沸点也就越高。
②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叫做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1、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它气体的压强无关。
2、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
四: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①熔化热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注意: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I、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Q/m,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II、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所以熔化热与晶体的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晶体的种类。
III、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注意: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变化,而不同温度下非晶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②汽化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要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这种物质在这一温度下的汽化热。
用L表示汽化热,则L=Q/m,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I、液体汽化时,液体分子离开液体表面成为气体分子,要克服其它分子的吸引而做功,因此要吸收能量。
II、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III、液体的汽化热与液体的物质种类、液体的温度、外界压强均有关。
高二物理基础知识点3一、功: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1、计算公式:w=Fs;
2、推论:w=Fscosθ,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
二、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时功率:p=Fv,当v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三、功和能间的关系: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四、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适用范围: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变力的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不管其中间的运动过程;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确定物体的初态和末态,表示出初、末态的动能;
(3)应用动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五、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否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2、不仅电流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亦能产生磁场;
二、对麦氏理论的理解
1、稳恒的电场周围没有磁场;
2、稳恒的磁场周围没有电场
3、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恒的磁场;
4、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恒的电场;
5、非均匀变化的电场、磁场可以相互转化;
三、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场,这就是电磁场;
四、电磁波: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1、有效向外发射电磁波的条件:
(1)要有足够高的频率;
(2)电场、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开放电路)
2、电磁场的性质:
(1)电磁波是横波;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
点
时代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控制人口规模
2.
转变发展模式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72
作者单位:519000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消化内科(周小军 周怀力),
普外科(李月婵 郭惠学)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的病变除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外,尚有非静脉曲张性疾病,其中常见的为门脉高压性胃病,而门脉高压性十二指肠病(portalhyper-tensive duodenum,PHD)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们观察到的36例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均为本院2002~2008年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诊断符合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3~73岁,平均45.2岁。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于入院1周内接受胃镜检查,检查前服用利多卡因胶浆,检查时插至十二指肠降部,对门脉高压性胃病及十二指肠糜烂的镜下特点进行分析并行幽门螺杆菌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分类标准:轻度:淡粉红色样斑点或猩红热样疹;粘膜皱襞表面条索状发红;红斑呈剥脱样或镶嵌图案样外观,即红斑充血斑块,黏膜呈现细白网状类似蛇皮样表现;重度:弥散性樱桃红样斑点或弥漫融合性出血性胃炎[2]。十二指肠糜烂的分级标准为[3]:轻度:粘膜有红色斑纹或点状糜烂;中度:粘膜有大片斑纹呈环状或线状糜烂;重度:粘膜广泛糜烂或水肿和肠腔狭窄。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门脉高压病程1~8年,平均3.8年。肝功能child分级A级8例(22.2%),B级18例(50.0%),C级10例(27.8%)。除肝硬化的一般临床表现外,腹水28例(77.8%)。其中19例曾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2.2 胃镜下食管及胃粘膜表现 36例患者均有食管或/和胃底静脉曲张,其中轻度8例(22.2%),中度9例(25.0%),重度19例(52.8%)。36例患者均有门脉高压性胃病,轻度21例(58.3%),重度15例(41.7%)。
2.3 胃镜下十二指肠表现 PHD轻度17例(47.2%);中度13例(36.1%);重度6例(16.7%)。球部病变12例(33.3%),降部病变16例(44.4%),球部降部同时病变8例(22.3%)。其中PHD为重度时,门脉高压性胃病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为重度,且都有腹水,与肝功能无相关性。PHD轻度的门脉高压性胃病表现为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轻、中度为主,10例有腹水。
3 讨论
PH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门脉高压所致肠道血液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是在门脉高压的基础上发生的肠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瘀血、血流量增加,动静脉短路以及毛细血管内皮和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超声内镜显示十二指肠壁粘膜及粘膜下层增厚,十二指肠壁内及壁周血管组织增生,组织学所见十二指肠糜烂包括皮下水肿、粘膜及粘膜下血管扩张[3]。内毒素血症、神经肽、NO、前列腺素、胰高糖素等亦参与了PHD的发生机制。本组患者均同时合并有门脉高压性胃病,且与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相平行,这说明PHD可能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理相似,与门脉压力密切相关。
PHD本身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大多表现为上消化道消化不良症状,部分为慢性及隐匿性消化道出血。其诊断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其内镜下表现为十二指肠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和多种血管性病变,前者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水肿、红斑、颗粒样改变、易脆性和自发性出血;后者主要包括樱桃红点征、毛细血管扩张或血管发育异常改变。本研究发现PHD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相关性,分布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病变表浅、多发,沿Kerckring’s皱襞环形分布。而通常所见的十二指肠炎的糜烂主要分布在球部,降部糜烂相对少见[4]。可能是因为前者的发病基础是门脉高压导致的粘膜和血管病变,而后者的病因是刺激性食物、药物、饮酒或胃酸等,所致的损害更易发生在接近幽门的十二指肠球部。
因此,肝硬化门脉高压性十二指肠病不同于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门脉高压导致的十二指肠粘膜的一种损害,与门脉高压有关,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目前门脉高压性肠病研究以结直肠为主,文献报道相对也较多,但门脉高压引起的小肠病变我们了解甚少,至于它们之间的起病特点有无异同更值得我们去探索。随着胶囊内镜及双气囊小肠镜在临床的逐步应用,小肠疾病我们也会了解得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英国科学家认,人脑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有关系,在体液酸碱性允许的范围内,酸性时智商低,碱性时智商高。
与人体疲劳时机体内乳酸和尿素等酸性物质增,体液酸性上升具有同样道理。科学家对42名年龄在6~13岁的男孩进行观察时发现,大脑中的体液ph值大于7者比小于7的智商高。这是科学家第一次把人的智商与大脑体液ph值联系起来的重大发现。科学家把这一发现称为智力水平的“化学标记”。
由于体液的酸碱性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的,因而科学家进而提出了改善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品,提高智力水平的设想。食品按其元素成分,可分为碱性、中性和酸性食品三大类。含钾、钠、钙、镁等元素的食品为碱性食品,如水果、蔬菜、豆制品、海带、碱性饮料等。含磷、氯、硫、碘等元素的食品为酸性食品,如肉类、谷物、油脂、酒类等。不过,具有酸味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以橘子为例,它含有较丰富的钾,所以不是酸性食品,而是碱性食品。
科学家建议,儿童饮食要少摄入大鱼大肉,多吃豆制品和乳制品;少吃油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多吃海产品。这种健康饮食习惯有益于儿童智力的提高。
胖宝宝眼屎多吃点苦菊
文/李梅郗
如果宝宝最近眼睛红红、眼屎很多或者眼皮上长小包,家长可以试着给宝宝降降火。
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宝宝如果肝火旺,一般会在眼睛上表现出来,比如眼屎增多、白眼球发红等。
身体比较强壮的宝宝如果出现这些眼部症状,通常是心肝火旺引起的,这类宝宝一般身体偏胖、口气重、舌苔厚,而且脾气会比较急。对于这类宝宝,王仲易医生比较推荐喝茶和薄荷茶,另外还可以用这两种茶的热气熏熏眼睛,让药物直达眼部,莲子心泡茶喝也不错。另外,绿豆汤、荸荠和苦菊都是清热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
“对于身体比较瘦弱的宝宝,清肝的方法就不奏效了,要改用健脾补肾的路子”,王仲易说,比较瘦弱的宝宝出现眼睛上火,通常是脾肾虚引起的,所以适合吃一些黑色的食物,例如桑葚、黑芝麻、黑豆,另外也可以吃山药、莲子等健脾的食物。
很多人推荐用穴位按摩法缓解眼睛上火症状,是可以尝试按摩一些穴位,比如宝宝手掌心处的劳宫穴,因为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对于心肝火旺引起的眼部红血丝增多、眼屎多可能有缓解。“但是眼部周围的穴位最好别按摩,以免加重眼睛的红热。”
如果通过以上的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还是去找专业的医生看看,临床上有用耳尖放血治疗眼睛上火的,不过需要比较专业的操作,家长们不要轻易尝试。
两岁时多给孩子尝尝鲜
文/安文吉
美国儿科协会营养委员会成员嘉廷德・巴蒂亚博士建议:在孩子两岁时,应该喂他不同的食品,以鼓励他在饭桌上的“探索之路”。同时父母们要注意:
1.避免食物导致孩子窒息的危险。因为“放进孩子嘴里的任何食物都是可以吞下去的,而且是不需要咀嚼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58-04
电力系统的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装置。一次设备指生产、变换、输送、分配、使用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电动机,等等。一次设备构成部分相对比较简单、直观,通过变压器吊芯、电动机拆装等对一次设备的安装实训项目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一次设备的构成部分,从而较容易掌握其构成及工作原理。电力系统的二次装置是对电力系统内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等作用的装置,主要包括测量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断路器控制回路装置、中央信号回路装置等。二次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可靠供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装置具有构成元件较多、装置接线复杂、装置构成不够清晰直观等特点,因而必须结合二次装置的原理接线图等二次图纸才能更有效地掌握二次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识读二次装置的原理图是电气二次岗位的基本职业岗位技能。由于目前电力系统的二次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功能比较完善,因而电力系统二次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大多较为复杂。对于电力高职生来说,由于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识读二次装置原理接线图往往倍感吃力,而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的推广与应用,将大大提高电力高职生二次图纸的识读能力,为将来的电力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的内涵
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是从二次装置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采用哪些元件如何进行接线来实现的设计的角度逐步地去熟悉二次装置的构成原理,其思路清晰,印象深刻,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二次装置的原理构成,熟悉装置中每一个元件的作用及接线,在二次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掌握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学生能做到化繁为简,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快速适应新的二次装置和不同厂家的二次装置,迅速成长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骨干,并且具备对二次装置进行研发设计和技术改造等能力。
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第一步:熟悉装置的作用。电力系统的二次装置是对电力系统内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等作用的装置,因而在识读二次装置原理图之前,首先要初步熟悉二次装置针对相应的一次设备所起的主要作用。
第二步:基本功能的拆分。仅仅根据二次装置的主要作用,还无法着手进行构成整套二次装置的具体设计,还必须在熟悉装置主要作用的基础上,将二次装置的功能进行拆分,具体分析为实现装置的主要作用而需要满足的各项基本要求。
第三步:分项逐步设计。针对实现二次装置的每一项基本要求,按照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逐项地进行装置构成的过程设计。在实现每一项基本要求的设计过程中,分别分析应采取哪些二次元件,并设计具体的接线方式。
第四步:归总分析装置动作原理。将实现各个基本要求的所有元件、支路汇总构成整套二次装置原理图,依据原理图纸分析二次装置的动作过程及现象,进一步掌握二次装置的作用及构成原理。
在平时看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做到“五到”:目录要看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全貌;单元前言要看到,把握具体学习模块的概况;正文要看到,要细读正文里大量的知识点和评价;活动思考题也要研究到,熟悉和研究知识是以哪种方式转化为试题的;最后就是看到教科书后的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对正文的补充。
第二,课堂听课的方法。我听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听,思,记,悟。“听”就是听讲,听的时候要思维集中,把握老师和同学讲话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思”就是思考。一方面思考课堂上听讲的内容哪些需要记忆和学习,另一方面思考课堂上的内容是否掌握住了,有无疑问和困惑。“记”既包括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包括对知识要点做笔记。我的历史听课笔记内容包括板书提纲、学习重点、老师对教材的拓展和挖掘等。笔记要简洁明了,以便自己日后进行整理和复习。所谓“悟”,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在历史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第三,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搜集历史资料前,应首先确定时间、地域和内容范围。其次,寻找获取资料的有效渠道。我比较常用的渠道:一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多读书,多思悟;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三是在旅游过程中多看、多听、多问。要根据对学习的重要程度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以便在学习中使用、查找、联系。
第四,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老师经常强调,历史学的要求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在运用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前,首先,应对历史资料进行认真的鉴定,要鉴定材料的来源、材料的真假、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等。其次,在使用历史资料作证据时,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要选用多且不同来源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最后,要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
第五,做历史练习的方法。我这里所讲的“练习”主要是做书面作业。通过练习,可加深对已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练习可及时发现自己在历史学习上的不足。发现不足要及时弥补,弥补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我做习题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审题,即“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二步,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即“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三步,正确表述事物和现象,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征,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继承人。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古今中外历史,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学习历史,掌握分析实践和援引历史经验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当下的问题。同时,融合现实,也是历史考题的范畴。
一、高中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历史是人们津津乐谈的内容,它是故事也是启发。所有的事件都以历史为背景,以背景和时间为框架。如果不了解历史,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那么在别人讲述过往和援引历史事件时就会因为知识盲点无法沟通或者得到新认知。因此,了解历史也是进行沟通和获得新知的基础。马克思与恩格斯从哲学和历史中总结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是建立三观的基础,是认识现实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法宝。人们必须了解历史,才能认识到这一法宝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够生动有趣
历史教学时间紧迫,知识点庞大,高一下学期开始进行分科,高二下学期便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学习的内容从古代到近现代,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国内到世界。三本必修,四本选修,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讲得全面和仔细,就会缺乏乐趣。教师讲述轶事或者进行趣味讲解的时间非常有限,所有的内容几乎都锁定在考试的范围内,所以要将高中历史讲得既透彻又生动是很考验教师功力的事情。
2.学生以记忆为学习目的
获得高分数与记忆力有关,但是好的记忆力依靠的绝不是死记硬背。除了记忆技巧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兴趣和对真理的敬仰。如果缺乏学习知识的正确态度,就无法主动地探索和思考问题,就无法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探索能力和逻辑能力,当在考试中面对陌生的考题时就不能快速地联系课本知识,而且不能延伸出新的观点和视角。因此,以记忆为手段,以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才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正确方法。
三、融合高中历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方法
1.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又是和过去并存的对立的存在。掌握历史知识点是认识现实的基础和前提,不了解历史就不明白现实的来源和未来的历史发展趋势。如何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点,有赖于教材的完备、教师高超的讲解技巧和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在学习中,理解了知识点,才能深层次、全面地掌握知识,单纯记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
2.联系现实事件,丰富教学内容
不联系现实的知识都是孤立的,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需要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联系现实的思维习惯,才能培养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除了讲解古代和近现代历史外,还要讲述时事新闻,以时事新闻引发出学生联系历史知识点和背景渊源的思想,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国外的殖民历史时,联系现在国家的发展现状,学生就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前身和现在该地文化形成的原因。在讲解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时候,联系当下世界的发展现状和格局,就显得很有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历史,探索格局形成的原因,同时认识到现实问题的发展趋向或者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身处学校,视野相对于专业的历史研究学家有一定的局限。多媒体的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学习渠道获得更多关系历史与现实的高论。教师在教课时利用多媒体现有的教学资源,可以节省更多的备课精力,将重心放在分析现实问题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上。但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和划定重点。但是,多媒体讲解具有十分丰富的视角,这对于历史联系现实有很大的帮助。
4.联系现实,注意适可而止
高中生学习历史课程,除了了解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认识历史和现实的技巧与方法。所以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联系现实要精当,不可以占用过多的时间,防止学生沉迷于历史和现实的故事讲述中,而没有理性的学习态度。高中教学一般比较紧凑,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拥有了高效的传授经验,讲解事件和成因等问题时能够精准快速。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讲述和现实援引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不可以滥用现实事件。重要的是援引有限的重要的现实事件之后,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毅.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J].求知导刊,2016(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中,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历史活动的形式
1.1课前三分钟回顾
要求学生每天有一人到讲台前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其他学生点评。回顾的内容可以是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对上节课的认识和看法、上节课的历史基础知识,也可以是其它相关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我特意将一些优秀的学生安排在前几名,并在课前做指导,从内容、语言、仪表等方面把关,使其发挥示范作用。实验后,其它学生们对他们的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并投去了羡慕的目光。点评时学生也很激动,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自己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表现。
此活动得学生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他们能大大方方的走到讲台前,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在问题上作到出新。如赵静的讲三国时,模仿单田芳,语言精练,字正腔圆,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王雪娟的《怜李清照》,使全班同学泪眼朦胧;冯伟的诸葛亮的逸事,使学生领略了知识性的趣味性;韩娜的激情话改革,使学生精神振奋;南极的《孔子生平》使学生懂得了知识的渊博源于日常的积累。
1.2小组合作式学习
现代教育要求历史教学培养的人才应具备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总结能力、看问
作者简介:丁景良(1970.2),男,山东阳谷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题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动”基础上的“互动”,小组学习是实现学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是学生信息、经验相互交流的一个好方式。课堂教学中,我建立了精神放松、形式自由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的学习讨论创设条件。在划分小组时,开始我是根据学生成绩划分的,进入高二、文理科分班后,我的小组以宿舍为单位来划分。这样学生的合作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延伸到宿舍。学生合作的机会增多了,默契程度增强了,效果也更好了。
1.3情境表演
在学习完必修三后,我设计了一次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自选内容,脱稿,学生自己主持。任务布置后,学生特别兴奋,找唐诗、宋词、诗选、席慕容诗集,根据个人嗓音、气质、爱好,选择内容,背诵。经过一周的准备,在周二的晚上主持人的激情开场,一下子将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们纷纷表演,有李白的《将进酒》、有的《七律》、有苏轼的《江城子》、有李清照的《一剪梅》……他们兴趣盎然,动情朗诵,得到了一次诗歌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同样,在学过明清小说后,我安排学生写小说,在班级内发表,学生写的特别认真,有言情小说,有哲理小说,有讽刺小说;有的寓情于景,有的细腻感人;有几千字的短篇,也有精彩的微型小说。此次活动后,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提高了,同时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学业上的切磋。
学习完元杂剧、明清小说后,, 402宿舍排演的话剧《豆蔻春绸》别出心裁,将古代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和现代四个女孩放在一个时空内来展现,既表现了现代女孩的时尚,也对当前部分女孩的玩世不恭给予了批,给学生以全新的震撼,成为学生的永久记忆。
1.4每天一抄记
在高一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高考的需要,每天由课代表抄写三个历史概念、特殊事件、历史结论,我定期检查。坚持两个月后,我进行检测,对掌握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对掌握差的学生进行督促。一学期的后两个月我让学生抄写容易出错的概念和知识点,第二学期的前两个月,我让学生抄写容易混淆的知识,高二分班后,我根据高考的动向让学生每天抄写三个特殊时间或儒家代表人物或是一个思想观点、一个科技成果、一件外国历史上的大事,还可以是一个历史转型时期的新事物或伟人的思想。这样,可以使知识化整为零,对加强学生的历史修养很有帮助。
2、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的意义
2.1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老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开展的课前三分钟回顾、合作式学习、比比看谁的记忆力好、历史片段写作、话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历史知识,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强烈的兴趣。
2.2培养了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历史的生活实用性,即实践性,其本质是实践。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创造条件或环境,设计、组织或实施活动内容,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即学生通过动手、通过体验、通过活动来应用历史知识,提高能力。
2.3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历史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主动复习课堂内所学知识,巩固、加深和提高;它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学生的知识由感性向能力迁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历史知识的消化、吸收。
此外,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历史素养得到了提升,应试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主题式教学
(一)主题式教学界定
对主题式教学的概念界定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范君玲认为主题式教学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相关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蒋俊英认为主题式教学是以某一主题为桥梁,将横向教学要素进行整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宋国耀认为主题式教学是在整合思维教学方式下,以整体性为基础,对某一主题相关要素进行整合,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完整人型的整体性教学。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主题式教学模式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教学资源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借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主题式教学实施过程
主题式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明确主题。主题是教学实施的依据和主线。只有明确了主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要素整合。老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时最好做到每个课时一个教学主题。第二,要素整合。要素整合是主题式教学实施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实施效果。在进行要素整合时,可以以每节课的课时为主题,也可以以每个单元的内容为主题,甚至还可以将整个高中所学历史知识划分为模块,以模块为主题。第三,主题式教学活动开展。在主题式教学活动开展时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资料搜集、小组讨论、问题提问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一)顺应高考需求
近年来,全国高考试题命题向着开放性、专业性的角度发展,历史试卷对考生的考核也不是简单的知识问答考核,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理解认知能力。主题式教学就是以某一主题为主线,实现不同要素的融合,强调的就是整体知识的融会与贯通。
(二)提升学生整体思维能力
历史本身是枯燥的,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以简单的历史知识堆砌为主,更多地侧重于史料的传授。高中三年的历史教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高一历史是高二历史的铺垫,同时高一和高二又是高三历史的铺垫。可以说,高中三年历史是一部人类历史的简化史学习,而历史都不是偶然的,是一定要素积累之后的必然。主题式教学符合历史整体性要求,侧重学生整体知识的融会和贯通,将简单的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片、面。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不再是单片的“画片”式记忆,而是“画片”组合成的“历史电影”“历史电视剧”。主题式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之外,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历史基础薄弱,知识水平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对教师来说,教学主题过高,学生史学基础较弱,难以理解,感觉学习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学习兴趣;教学主题过低,虽然学生学习相对轻松,但教学目标难以达到,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主题选择时以适应学生需求为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历史必修2为例进行说明。
(一)确定教学主题
对一个时期的研究,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方面进行。其中,经济又包括农业、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是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必修2中首先介绍的就是农业。在教学主题确定上,我们可以依据上述分析,将高中历史必修2内容划分为农业、工业、商业、政治、军事五个主题,可以看出这与课程名称划分基本是一致的。
(二)教学要素整合
以古代农业教学主题为例,围绕这一主题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理。(1)农业的开展需要哪些要素?(2)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的演变。(3)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的演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4)古代农业发展点评。
(三)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的实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资料查阅法等。针对古代农业主题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共同进行。先通过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观看影片,对古代农业的发展进行大概了解,再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对古代农业发展变化过程、带来的影响和感想进行讨论。
四、结论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方式,它的灵活性很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主题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选择主题式教学方式时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定,不可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范君玲.试论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D].
[2]蒋俊英.钱谈离中历史主题教学的误区及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3期.
[3]宋国耀.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转变[J].吉林教育,2015年第16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88
一、分组学习,使学习小组更有利于学生交流合作
在高二年级,非常强调学习小组的作用。由班主任教师负责,各代课教师协调,形成班级各具特色的学习小组,这比较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形成积极的、互动的效果。
二、制订合理高效的导学案,使学生课余时间更充分合理地运用
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学校强调导学案体现以下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强调教师个人深度备课基础上,备课组集体研讨,形成定案。导学案包括两个部分:预习案重在“导”字,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巩固案是对学生当堂学习内容的评价和检测。
面对高二学生时间紧、内容多的特点,我们对高二的导学案进行了符合历史学科特色的改革。
措施之一:直接联系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以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作为抓手,设置问题,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并以之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重点,以求减轻学生预习负担。
措施之二: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我们设置了一些“思考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之间横向纵向联系的理解。
措施之三:根据历史学科特色――强调“注重史实”,强调“论从史出”,我们设置了“知识拓展”或“合作探究”或“高考题赏析”或“历史链接”等模块,通过运用一些典型的、经典的、情景类的史料,来启发启示学生,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证据意识,通过史料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对于导学案,要力求课前发下去,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预习案,这样学生上课时可以就预习中的薄弱环节更有针对性的听课,同时也可以极大提高第二天课堂效率。所以,为督促学生完成,导学案要求及时收上来批改或查阅,对于完成出色的,给予表扬;对于完成马虎的,了解原因,给予督催。切实提高“导学案”的引导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课堂管理、注重课堂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更积极、高效、精彩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有效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追求。我校倡导的“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模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纠错反思”等。
在这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高二历史备课组还是力求每一课都按照这三段式的要求在完成,尤其是针对其中的“精彩展示”、“精讲点拨”环节,我们也力求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展示与表现的机会,得到锻炼与肯定。但是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出现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能得到真正有效利用,如何做到真正的精彩展示呢?
课堂改革背景下,课程资源已经不单纯是教科书、教辅材料,还应包括其他许多资源。从其来源分,可以分为校内的、家庭的和社会的三方面;从其存在的形式分,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精神文化产品两方面。可以说,我们周围存在着丰富的而又极其珍贵的教学资源。以笔者所任教的历史学科为例,除了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还可以包括――各种历史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历史课程资源。
然而,我们学生从早上7:00到晚上11:00,每天学生在上完必要的课程的前提下,还要完成第二天所有课程导学案的预习工作,所以,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再来进行家庭、社会的历史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拓展工作了。说实话,可能连多看一本历史课外资料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样,就学案谈学案,就课本说课本,学生又如何真正做到精彩展示呢?
困惑之二:使用效果不佳,我们发现在课堂上讲过的题仍有少数学生没有完成或没有更正。
困惑之三:学案是学生很好的复习资料,但有些学生(普通班)今天发的学案明天就找不到了。
困惑之四:实施导学案,每一节内容比原来要多用两节课,时间比较紧,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所以,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也在不断思索,尝试进行一些改进。
在探索中寻求解决方法:
解决之一: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通过到图书室看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扩充知识面,丰富历史知识,为精彩的展示作准备。
解决之二:对做过或讲过的导学案,再次收起来查阅或批改,并要求学生妥善保管,作为复习资料之用。
解决之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每堂课的引入都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创设适合本课时的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或问题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用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歌《敕勒歌》导入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再导入《北魏孝文帝改革》;还比如,用一段让学生捧腹大笑的《生物进化》宣传片,导入生物进化论……精彩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学生对这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一节课的成败无疑是关键的一步。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可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决之四:进行小组竞赛。课堂上为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法,将全班分成12个小组进行史实的记忆、学习的比赛、课堂的展示、当堂的练习和每周的“周清”。每个环节必让学生竞争。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为了小组利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大家都在抓紧记忆、整理和交流,同时也便于展开小组及小组间的讨论。在这样一种方式下,我已经再次见到了久违的“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的场面,甚至出现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十几个同学同时站起来抢答的场面,兴意盎然、热情高涨。让上课的教师也会随之激情澎湃。小组竞赛的方式已经存在于笔者的课堂的每个环节,笔者正试着让小组竞赛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竞赛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支点!
当然,教师的点拨要根据学生精彩展示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随时进行点拨,这样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知识要点的剖析,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抓住问题要害、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