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健康教育的类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目的: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及特点,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三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调查。结果:不同院校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端正预防艾滋病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方面程度高低不一,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不同高校在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宜根据各类学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关键词】 艾滋病;学生;健康教育
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防控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社会广大人群接受和认可[1]。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其影响范围较大,能更好地向社会传播、扩散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及观念[2-3]。然而,由于高校类型不同专业各异,以及在未来社会分工中发挥不同作用,因此在预防艾滋病知、信、行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为寻找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共同点和各自特点,更具针对性地在高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包头市三种类型院校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以分层整抽样方法在包头市抽取医科、工科及师范三类院校1年级和3年级大学生1 513人作为调查对象,年龄21.13±3.04岁,其中医科类大学生719名(47.5%),工科类大学生366名(24.2%),师范类大学生428名(28.3%)。采用自填匿名问卷调查法。问卷参考国内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资料自行设计。共发放问卷1 589份,回收1 513份,有效回收率94.06%。所获资料在SPSS10.0软件包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不同院校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表1 三所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的认知(略)
各校学生预防艾滋病信念和态度比较见表2。表2 三所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与信念的认同率(略)
三所院校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比较见表3。表3 三所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表现(略)
3 讨论
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寻求并建立有效的方法,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安全行为以及增强对艾滋病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大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较积极的参与意识,但在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及行为方面与其文化层次相比仍显不足,这与国内一些地区的有关报道结果相一致[4-5]。对各类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信、行比较中看出,在知识掌握上医科和工科类大学生明显好于师范类大学生;而在信念和态度方面,工科及师范类大学生表现较为消极;在预防艾滋病行为方面,医科类大学生表现较好。
医科类大学生在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致使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知都高于其他院校大学生。所以易于利用所学的知识来端正自己的信念和态度,指导自己的行为。师范类大学生肩负着为人师表、传授健康知识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师范类院校更应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连续系统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信念和态度的转变、规范行为、树立典范。工科类大学生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宜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健康行为,使他们在社会中的信息传递起到积极作用。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应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宜根据各类院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高校有关领导应高度重视,为其创造一个和谐环境。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活动来加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 徐韬,胡俊峰,侯培森.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2):111-114.
[2]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3.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对我科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72例患者及家属行出院后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其中男25例,女47例,年龄19~76岁,其中大专以上22例,中专或高中40例,初中以下10例。
2 家庭护理的内容
2.1.1 饮食上应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应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食动物血、蛋、鱼、虾、萝卜、洋葱、海带、木耳、西红柿及草莓、香蕉等,少食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戒烟、酒,避免进食诱发关节炎的食物如: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食物。
2.1.2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患者居住的地方应阳光充足,空气对流好,保暖措施齐全,避免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加重患者关节疼痛,另外部分患者也可出现活动受限,对于患者经常需要的物品应放在患者就近可取处,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患者过度依赖家属,丧失自理能力。
2.2 休息与锻炼
2.2.1 在疾病发作期及关节疼痛剧烈时 应避免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关节保暖,可用热毛巾湿敷疼痛部位,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或让患者听音乐、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
2.2.2 疾病缓解期 关节疼痛不明显或关节疼痛缓解时可适当活动,避免关节废用,如:可做肢体伸展、散步、手部抓握等活动,也可做理疗、按摩等。
2.3 用药注意事项 由于关节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才能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应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添加或减少药量,或觉得症状缓解而停药,加重再服药,向患者讲解停药的危害,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消化不良、上腹痛、恶心、呕吐、满月脸、水牛背,血压、血糖升高等,在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因此应定期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
2.4 心理护理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致残率高,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从而带来很多问题,如:丧失劳动力、经济困难、家庭不和谐等,患者会产生悲观、失望心理,失去生活的勇气及治疗的信心,此时患者家属及家庭成员应给予理解、帮助、鼓励,从心理上、生活上、经济上给予支持,使患者在心情愉悦、家庭温馨的气氛中治疗疾病。
3 结果
通过电话回访和患者复诊了解患者出院的生活情况,72例中通过反复的指导及讲解后近60例患者复发次数减少、疼痛及心理等不良症状明显缓解。
中图分类号:B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也变得愈来愈普遍。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的身份,可将其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同辈(自我)监护四种,其中单亲监护又可分为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近期才开始得到重视,黄爱玲(2004)对99名留守儿童和117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人际关系和强迫症状等方面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男生比女生更严重;李宝峰(2005)对271名留守儿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吴艳(2014)对21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断裂,心理失衡、生活目标模糊、不良行为习惯凸显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综合以往研究可发现,大多数研究用SCL-90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而SCL-90的测量对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且大多用来测量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并不适合于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另外以往研究大多也只是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很少涉及到不同监护类别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因此,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大连市周边地区,用信效度较高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研究。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04名大连市周边地区儿童的监护类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比较。
1.1研究被试
从大连市周边地区(庄河、瓦房店)抽取2所小学,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五、六年级小学生共1104人为研究对象,男生649人,女生455人;四年级308人,五年级435人,六年级361人;非留守儿童869人,留守儿童235人,其中父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36人;母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140人;祖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59人,本研究中无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0岁到16岁(12.3?.01)。
1.2研究工具
1.2.1自编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
自编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年级班级、性别、监护类型等条目。
1.2.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翻译并修订的,量表共100道题,适用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测查。它由一个效度量表与八个内容分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构成。该量表的信度为0.91,效度大于0.516。八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一个效度量表用于测查所答问卷是否有效,若效度量表的得分在7分以上,可考虑将该份答卷作废,效度量表中第84、94、96题为反向计分。
1.3研究过程
主试仔细阅读问卷指导语,然后逐一阅读问卷题目,被试被要求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188份,根据效度量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核审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1104份,回收率为92.9%。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讨论
2.1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
大连市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如图1,图中数字均为该类型儿童人数所占总被试人数的百分比。
由图1可知,大连市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人数占总儿童人数的21.29%,其中母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12.68%;父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3.26%;祖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5.4%。
2.2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差异
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One-Way ANOVA单因素变量分析(将不同类型的儿童作为自变量,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同时对三种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其中得分越高,表明在该因子上的症状越显著。
由表1可知,四种类型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身体症状上四者得分达到边缘显著;三种类型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中的得分均大于父母监护类型的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达到显著性水平,在身体症状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66)。
2.3四种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多重比较
对四种类型儿童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LSD)结果如表2,表2中数据分别为父亲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母亲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祖辈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的得分。
由表2可知,祖辈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均显著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5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
3建议
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儿童在童年期就与父母或父母一方长期分离,缺失父母的关爱与支持,缺失与父母正常的感情交流,那么对儿童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祖辈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可能因为祖辈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普遍较低,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观念陈旧,祖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代沟,且祖辈监护人能为儿童提供的大多局限于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照顾,疏于对儿童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的培养。而父亲监护类型和母亲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相对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是特别明显,说明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要比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祖辈监护情况好。
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学校方面,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用开设讲座、举办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聘用心理教师并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做“临时父母”的活动,动员教师积极扮演缺失的“父母”角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增加与留守儿童联系的频率,研究表明,每月4次以上的联系频率可以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有利于降低其各种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此外,很多留守儿童监护人由于是隔代抚养过度可怜儿童对留守儿童采用溺爱型教养方式,他们甘愿自己受苦受累也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儿童出现问题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予以正确指导,长此以往,儿童便养成骄纵任性、自我中心等(下转第7页)(上接第5页)性格特点;也有很多监护人受父母之托认为应严格管教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要求儿童唯命是从,按照自己固有的观点和期望要求儿童,对于儿童应有的奇思异想给予否定,这样,儿童在监护人的管制下逐渐失去了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性,更不会在探求和思索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容易形成懦弱自卑、缺乏主动性、不诚实等性格特点。显然,这两种教养方式均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监护人应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处理好限制与自由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给予儿童积极的指导。
在社会方面,各社会工作者应对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托、入园、入学问题不要制定一些歧视性政策或提出苛刻的条件,而要为其提供便利,制定优惠政策,使儿童尽可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结论
祖辈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显著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5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 刘晓慧,王晓娟,杨玉岩,哈丽娜,李秋丽,戴秀英.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
[2]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3]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
[4] 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5] 吴燕.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6).
[6] 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04-01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因不断溢泪、溢脓,给患者精神上造成很大痛苦。根治此病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以往所进行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改变了泪道正常结构,且创伤较大,手术要求高,面部皮肤遗留疤痕,患者难以接受。今年以来我科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因人工鼻泪管与人体生物相溶性好,不改变原有解剖位置,可长期放置,且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术中出血少,无皮肤切口,不留疤痕,微创无痛苦,治疗效果显著。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对32例行此手术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32眼,男6例6眼;女24例26眼。年龄21-80岁,平均44岁,病程1年-40年。
1.2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是主管护士采用谈心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了解其健康教育需求,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各班辅助护士随时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特点,制定合理易懂的健康教育方案和宣传、指导方式,编写本病健康教育处方,打印成小手册发放给患者,通俗易懂,携带方便,患者和家属可随时阅读,使其建立健康行为,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
2健康教育实施措施
2.1心理疏导:慢性泪囊炎表现为长期溢泪、溢脓,部分患者内眦部周围皮肤浸渍糜乱,带来美容上的缺陷,又担心手术效果,常表现为烦燥焦虑等情绪,因此,我们应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告知此病溢泪的原因,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并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将本病房手术成功的患者介绍给他们,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患者心理活动的差异较大,要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1]。
2.2卫生行为指导:讲究卫生,首先应做到勤修指甲,勤洗手,勤换手帕,勿用脏手及不洁之物擦拭眼部,指导正确拭泪液的方法,即采用轼醮去泪液或向上擦拭泪液,可以避免加重睑外翻而随之下泪点外翻。术后勿用力挤眼及揉眼,教会患者术后防止用力咳嗽及打喷嚏的方法(如用大口呼吸,舌尖顶压上鄂,手指压人中穴),不可用力擤鼻,避免剧烈刺激运动,以防人工鼻泪管脱出,生活规律,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睡眠,防止视疲劳,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3局部用药指导:①滴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指导患者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术前每次滴眼药前,先用手指按压泪囊区,排空泪囊内的分泌物后,再滴眼药水,利于药物吸收;滴眼药水时,患者向上注视,将下睑轻轻下拉,在眼药瓶距眼球1-2cm处将药液滴入下穹隆部1-2滴,不要将药液直接滴在角膜上,以免刺激引起不适。②抗生素液鼻部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减轻鼻腔炎症及粘膜水肿。③1%麻黄素滴鼻剂滴鼻,每日4-6次,以收缩鼻腔粘膜,减少或预防出血,利于引流及预防感染。④术前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进行泪道冲洗,减少泪道分泌物,术后泪道冲洗至关重要,用0.4%庆大霉素和0.1%地塞米松混合液进行冲洗,为避免损伤泪道,可从上下泪点交替进针,前3天每日2次,以后每周1次,共计4周。
2.4病情观察指导: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有无感染、发热等,询问女性患者是否避开月经期,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介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等,及时请耳鼻喉科会诊,排出严重鼻部疾患,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若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前应尽可能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注意观察鼻腔出血及术眼疼痛、肿胀情况,可酌情应用止血剂和镇痛剂,出现眼睑肿胀者可行局部热敷,观察术后泪道冲洗是否通畅。
2.5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宜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局麻患者术前一餐不要过饱亦不可空腹,以免术中呕吐或发生低血糖反应,术后鼻腔有出血者勿进食过热及生硬的食物。
2.6出院指导:填写出院指导卡,并留下双向联系电话,便于患者复诊和进行回访指导。患者出院后1周内仍应坚持滴抗生素眼药,指导患者正确滴眼药的方法,行泪道冲洗,每周1次,共计4周,然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6月,保持泪道通畅,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播来自客观实际的正确信息,而是有意识地帮助人们建立和发展有关健康的正确态度、信念和价值观[2]。通过对30例(32眼)慢性泪囊炎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患者实施以上健康教育措施,患者和家属提高了对慢性泪囊炎的认识,解除了对此病的恐惧和顾虑,掌握了慢性泪囊炎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治疗, 除一例术后冲洗泪道不通畅后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以外,其它术后冲洗泪道均通畅,患者无溢泪、溢脓症状,回访效果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因此,进行正确全面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慢性泪囊炎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成功率和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减少术后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 习获得的一套与 自身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关于性别角色的早期研究集中在单一维度的研究 ,直到 1964年 ,a.s.rossi提出了双性化应为人们适合 的性别角色模式。
关于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一直是性别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式 :一是典 型化性别角色模 式 (the sex—typed mod-e1);二是双性化性别角 色模式 (additive androgyny mode1);三是男性化模式 (masculinity mode1)。
我 国学者虽然已经开始进行性 别角色 的研究 ,但还很少 ,而且研究多集 中在 中学生阶段。中国人研究性别角色多采用外 国的性别角色量表,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低。国内研究选取的心理健康 问卷是scl一90量表 ,这个量表是症状 自评量表 ,用于测量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 平并不合适 ,已经遭到很多人的批 评 。
基于以上三点研究 的不足 ,本 研究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钱铭怡 的大学生性别角 色量表(csri)进行施测 ,心理健康量表采用张向葵 老师带领的课题组编制的心理健康问卷。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 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 院 234名大学 本科生 ,其中:男生 113名 ;女生 121名。
(二)研 究工具
1.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采用钱铭怡等编制 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其中包括男性正性量表20题、男性负性量表 20题 、女性正性量表 20题、女性负性量表 20题和中性 干扰量表 20题。要求被试采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逐项评定量表 中形容词符合 自己的程度。
2.心理健康问卷。该问卷依据王倩编制的心理健康问卷进行修订 ,共有 35道题 ,采用 likert五点量表计分,“完 全不符合 ”计 1分 ,“基本不符合 ”计 分 ,“不清楚 ”计 3分,“基本符合 ”计 4分 ,“完全符合 ”计 5分。正 向题 目正 向计 分 ,反 向题 目反 向计分 ,分数越高 ,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统计分析。数据录入与分析 ,在 spss11.5上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及统计分析 。
二 、结果
(一)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结构
根据测验的结果 ,对问卷 的分量表 进行分类 汇总 。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负性量表呈显著的负相关(r=0.439,p<0.001),男性负性量表与女性 正性量表呈显著的负相关(r=0.305,p<0.001),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正性量表呈显著的正相关 (r=0.131,<0.001),男性 负性量表与女性负性 量表呈显著 的正相关 (r=0.338,p<0.001)。
(二)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
用 spence的中位数分类法划分每个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即计算男性正性量表得分 (简写为 m)和女.陛正性量表得分 (简写为 f)的中位数 ,然后 以此为标准 ,把被试划分 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 :高 m高 为双性化类型,高 m低 f为男性化类型,低 m高 为女性化类型,低 m低 f为未分化类型。(见表 1)
从上表可以看 出,四种性别角色类 型中未分 化类型的人数最多 ,其次是双性化类 型、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的人数 ,x 2检验 的结果显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三)不 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测验的结果,对性别 角色类型和心理健康关系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果。(见表 2)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 中,双性化类型学生 的心理健康总分最高,未分化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最低。
三 、讨论
首先 ,男性正性气质与女性 负性气质属于 同一维度 ,但分别位于本维度的两极 ;女性正性气质与男性负性气质属于同一维度,也分别位于本维度的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