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安全整改要求

网络安全整改要求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安全整改要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网络安全整改要求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检测和监管越来越重要[1]。目前在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其中的渗透及应用推广,工程化效率不断提高。物联网技术是一种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其在工程质量检测及监控管理工作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2]。

1.工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趋势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通过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工程质量检测已是大势所趋[3]。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从2005年以来,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4-5]。工程质量检测(试验)测试的数据是工程结构安全得到保证和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的主要判断依据,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公正性非常重要[6-8]。

2.物联网应用于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

物联网在工程质量检测应用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检测的对象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从而实现工程质量检测现象整合[9-10]。

2.1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工程现场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涵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参建单位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劳动效率,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利用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和即时传输能力,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各工程项目施工、参建单位的档案,以便随时查阅发现问题,使监管过程更加透明化,公众化,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工程质量[11-12]。

2.2 加强质量检测程序监督

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工程质量检测过程的监督检测和监督抽测,利用质量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不达标的检测过程提出整改要求,达到要求后重新检测[13]。

2.3构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形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物流网技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质量检测监督过程中的停工、限期整改、不良行为记录、行政处罚等监管手段,建立各参建单位质量诚信平台,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公示,做到对实体质量、从业人员质量行为与企业质量诚信的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现场监管与市场监管的联动[14-15]。

3.工程质量检测综合化管理服务系统的建立

3.1系统的组成

工程质量检测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是以物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常规检测方法为基础,集四个方面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见图1。

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方面,按照图1的框架图可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下面逐一介绍:

3.1.1检测流程管理

该部分前面做了介绍,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工程质量检测过程的监督检测和监督抽测,利用质量检测结果与标准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不达标的检测过程提出整改要求,达到要求后重新检测[16]。检测流程分三个步骤:

(1)检测结果的归档、整理及备份;

(2)标准结果的查找与对比;

(3)结论的得出及评估。

管理人员通过物联网技术检测到的现场结果由步骤1归档、整理及备份后,寻找相关检测数据库找出标准结果与检测结果对比。按照结论对比的结果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评价和判断。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不达标的检测过程提出整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7]。

3.1.2 项目档案管理

项目管理主要有工程备案、工程质量跟踪和工程质量评价三个部分组成。工程备案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文件及过程进行备案,作为存根以便后期查找[18]。质量跟踪是企业向用户交付产品后,跟踪用户的使用情况,及时整理收集产品使用信息,就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企业,建立产品问题数据库,在后续工程(产品)施工过程中加以改进。质量评价是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将工程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依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分项工程利用物流网技术进行智能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得出改进措施等[19]。

3.1.3单位及人员资料档案管理

单位及人员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建设、施工及检测人员的资质、素质等方面进行管理,防止三无人员上岗工作,引起工程质量及人员安全问题。对于一直未出现问题的单位可以降低监督的力度,减少检查的次数;而对于问题常出的单位要加大监督的力量,检查要常态化[20]。

3.1.4 公共服务管理

公共服务管理主要是针对工程服务对象的,为他们提供工程质量信息的查询及投诉,使信息透明化。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能够确定处理意见的一般质量缺陷,由投诉处理监督机构责成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向责任单位提出整改,并督促其限期整改[21]。

3.2综合化管理服务系统的运作模式

综合化管理服务系统可以独立运用于单一检测机构,也可以与其他系统综合化应用。物联网技术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如果没有互联网体系的支持,物联网技术就不能发挥作用。综合化管理服务系统主要是利用质量标准对各种工程进行检验[22]。

3.2.1 质量检测人员现场设备操作

检测人员通过现场检测设备等对工程进行检测,检测所得数据迅速传到外网,随之传到管理系统[23]。质量监督人员可通过网络及时查询检测过程及结果。在检测结果与标准对比无不同时,系统会自动形成权威质量检测数据报告,供质量检测及监督人员参考。

3.2.2 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支持

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正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融合,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地位日益突出[24]。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目的主要是为了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的传输和为监督人员提供相关服务的网络支持[25]。在物联网在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网络及移动运营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实现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的对接。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的趋势,应用及与互联网等技术对接的介绍后,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工程质量检测综合化的应用,证实了物联网技术强大的应用能力及较广的应用范围。分别从检测流程、档案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综合服务系统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通过该系统的建立,可优化工程质量监管过程,极大的提高监管效率。

5.致谢

本论文得到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绿色磷矿山建设关键技术集成及综合示范》(2013BAB07B06)经费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张春红,裘晓峰,夏海伦,马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1-232

[2] 李鸿伟,牛天勇.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信息化研究 [J]. 施工技术, 2011, 40(4): 45-47

[3] 王羽. 物联网技术在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框架 [J]. 中国医院, 2010, 7(1): 1-4

[4] 毕晓丽,洪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2):122-126

[5] 顾斌杰. 灌区生态型沟渠形态构建技术研究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10) : 4-6

[6] Alessio Ishizaka. How to derive Priorities in AHP: acomparative study [J]. Central European. Joum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 14(4): 387-400

[7] Charles T. Kufs, Another view of the use of faetor analysis in geology [J]. Mathematieal Geology, 1979,11(6): 717-720

[8] 钱金平. 土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价初探[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 14(2): 54-55

[9] 康绍忠, 粟晓玲, 杨秀英.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16(1): 1-9

[10] 彭晓珊. 关于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的研究 [J]. 汕头科技, 2010, 1(1): 25-30

[11] 郝文江 武捷. 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J]. 信息网络安全, 2010, 1(1): 49-50

[12] 王保云. 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 23(12): 1-7

[13] 李巍.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智能在线监测的应用 [J]. 信息化建设, 2009, 1(12): 23-24

[14] 张昕. 关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的标准规范的修订更新 [J]. 科技信息, 2012, 1(22): 403-404

[15] 吕妙英. 浅析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技术 [J]. 中国科技博览, 2012, 1(31): 80-80

[16] 黄小红. 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范化的探讨 [J].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2(3): 62-64

[17] 李萍. 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0, 10(6): 39-39

[18] 龙维务.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工程建设, 2007,39(3): 48-51

[19] 黄小红. 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范化管理与实施 [J]. 经营管理,2005,25(2): 167-168

[20] 孙玲. 试论做好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大意义 [J]. 企业技术开发,2011, 30(3): 172-173

[21] 郭永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 1(1): 32-33

[22] 张文广. 浅谈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J].山西建筑,2011, 37(14): 197-198

[23] 周堂, 赖明勇.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研究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7): 103-108

[24] 曹玉霞. 物联网技术在公安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25(4): 22-24

篇2

(一)部署总署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根据总署统一规划,调试开通我关到总署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单独使用我关到总署的2M专线,采用硬件系统,比较原软件方式的视频会议系统,画面质量、语音效果都有很大改善。全年共召开12次全国性视频会议。为确保全国海关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在国庆期间随时可用,根据科技司要求,安排专人于国庆期间(9月21日至10月10日),对总署视频会议系统开机值班,达到100%出勤率,圆满完成值班任务,受到总署科技司表扬。

同时,做好关区视频会议系统的保障工作。研究新的应用,在监控中心安装实现可视指挥的功能。全年共召开全关区视频会议7次,节省办公经费约112万元(按每次会议16万估算)。

(二)继续进行总关大楼综合布线工作

继续进行去年开始的大楼综合布线系统。一是对弱电井进行了清理改造。清理弱电井内线路,铺设防静电地板,安装接地箱。二是在中心机房迁移网络设备,安装骨干光纤、双绞线配线架。三是完成四层西厅办公区的装修、清理工作。由于大楼已经正常工作,工作时间不能够影响正常办公,而且对卫生、安全有较高的要求,所有工作必须在下班后和节假日进行,加班加点进行施工。截止到11月底,大楼综合布线验收测试工作已经完成。邀请山东省计算机网络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我关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抽测,共选取9个楼层的300个信息点和20对光纤。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具备了验收条件。同时,做好大楼礼堂的综合布线和视音频信息点设计工作,确保大楼礼堂满足今后视频会议召开要求。

(三)进行关区网络升级改造

关区骨干网络自2005年“三网改造”完成后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网络需求,同时根据关领导的要求,上半年启动了关区广域网网络升级改造工作。经过调研,确定采用MSTP线路和MPLSVPN技术建设关区骨干网络。经过与电信运营商的多次协商,引进多家运营商竞争机制,大幅降低线路租费,为网络升级改造创造了条件。通过引入MPLSVPN技术,能够增强关区网络的安全性,提高网络的可控性,实现业务及管理网传输的负载均衡及互备,实现关区视频监控图像在海关内部网上跨地市传输,提升关区网络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关区网络建设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为做好此项工作,我科根据处领导要求积极寻求总署支持,向总署科技司提交了技术方案,并顺利地通过了总署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论证。

为解决网络改造出现的线路租费缺口,统一规范关区二级现场专线费用,与三家电信运营商签订全省线路资费框架性协议,规范收费标准,清除不合理收费。同时根据海关法和总署监管场所管理办法,将一部分专线费用改为企业支付,节省我关线路经费;经过清理,二级现场线路全年费用由原80多万减少到30多万,弥补了全省网络扩容经费需求。

目前该项目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完毕,工程已进入实施前的模拟测试阶段。

(四)继续进行关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根据关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参与并制定大港、邮办、机场、黄岛海关全年的视频监控建设工作方案。配合港务局实现视频监控光纤入户,实现大港港区内的监控。加强对关区视频监控系统的指导和规划,先后到保税物流园区、日照和东营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

针对宽视界传输方式的缺陷,积极探索视频监控网络传输的新模式。以东营海关为试点,采用“分段”的方式实现视频图像的传输,即:由监管场所至海关采用MSTP局域网方式传输,隶属海关再采用2M互联网接入方式,实现总关对其监控图像的实时查看。这种方式投入及运维成本均很低,且图像效果很好,可在关区内推广使用。此外,在该关还进行了视频图像异地存储的测试,确保保税仓库等无海关人员值守场所的监控图像异地保存在隶属海关,满足了监控要求。

(五)加强对外接入局域网联网建设

管理网对外接入局域网是我关对外接入的网络平台。为加强各直属关对外接入局域网的建设,总署下发了“海关管理网对外接入局域网安全建设指导方案”。我科对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组织专题会与安全科、系统科等相关科室共同讨论,调研在我关的可行性,分析我关现状与总署要求的差距,逐步实现外单位与我关的规范接入。此外,今年在对外接入局域网推广了以下工程项目。

1、做好油气液体化工品物流监控系统的推广工作。

为落实总署党组关于加快物流监控系统建设进度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海关对进出口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等商品的物流监控水平,根据总署要求,先后开通了龙口(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日照(日照中石油)油汽液体化工品企业等9家企业与我关的VPN线路连接,实现系统的数据传输。

2、实施“关库联网“工程。

为进一步加强税收入库管理,实现入库税收回执自动核销,实施青岛海关与青岛人民银行联网工程。经过积极与青岛人民银行技术部门沟通,制定符合我关实际的联网方案。

3、实施出口加工区联网工程。

按照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的要求,为实现出口加工区信息化管理,实施了出口加工区联网工程。根据我关网络环境,兼顾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我科制定详细联网方案,协调厂商完成了网络设备安装、联跳测试,实施了青岛海关与出口加工区联网工程。实现省内7个出口加工区通过vpn方式接入我关管理网对外接入局域网。

二、根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监控。

(一)建设互联网应用监控系统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公安部第82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加强总关办公楼互联网应用管理,规避用户不良行为给单位带来的法律风险,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我科将建设互联网应用监控系统列为我关今年科技项目。经过前期调研和讨论,完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技术方案设计,并广泛试用各个厂商的产品。共测试了烽火、网康、深信服和奕驰等公司的产品。经过两个多月的试用,基本确定采用网络督察系统。网络督察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全面,操作灵活,能够满足我关的实际需要。目前该系统已完成测试验收,并投入使用。

(二)管理网服务器安全域划分工作

按照总署的统一部署,根据我关管理网服务器实际情况,规划网络结构,编写青岛海关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协调专业公司对方案进行试验、论证,最终确定安全可靠的整体方案。共对144台管理网服务器详细信息进行了全面调查、测试、统计,做好前期准备。进行服务器迁移工作。共向过渡区迁移服务器103台,然后根据业务需求再迁移到保护区。目前保护区有68台服务器。配置访问控制规则90余条。

(三)部署信息安全管理平台

根据总署统一要求,为加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在管理网和运行网部署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我科积极配合系统安装调试,提前在运行网及管理网上安装、调试CA系统,为调试总署推广的安全管理平台做好准备。同时,积极与系统安装人员协调,做好在我关的系统安装工作。

(四)认真做好网络安全检查工作

配合山东省保密委对我关网络进行检查;根据总署统一部署,完成红机网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完成网络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根据总署要求,做好我关“办公网自测评估整改”工作。编写涉及网络设备、机房、电源等内容的“青岛海关信息系统分级保护自测评及整改记录单”,对目前现状进行自查、分析,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规划,进行设备申请预算。对红机网设备、线路进行排查标识,在总关大楼内完成安装电磁传导干扰器40台。根据总署“分级保护测评申请书审核单”反馈意见重新研究有关网络、电源、设备等整改事宜,根据意见对“青岛海关分级保护测评申请书”12项内容进行修改。

三、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关区网络、机房等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一)进行关区部分隶属关网络机房安全巡检。

根据处领导的要求,今年我科加强了对隶属关机房、网络设备的运维工作指导检查。9月21日至30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济南、烟台等9个重要业务现场海关进行了网络、机房安全巡检。根据巡检结果,我科进行认真分析,确定出机房、设备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关区下发“关于进行网络、机房安全自查整改的通知”,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规范关区各隶属关和现场机房和网络设备的运维gognzuo。这项工作是初次尝试,效果明显,今后将继续进行。

(二)加强网络运维制度建设

为规范网络运维工作,我科完成《青岛海关业务运行网、业务管理网维护管理办法》的编写,并向关区下发征求意见。该办法将作为指导今后关区网络运维工作的标准,对规范网络运维工作的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增强网络运维的整体意识,提升关区网络运维工作的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对新建办公点的检查指导

维规范新建办公点的机房、综合布线、网络等基础信息系统建设,我科参加黄岛保税物流园区、大港海关旅检现场、机场物流园区、日照保税物流园区、潍坊海关驻北港办、潍坊海关驻寿光办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并为蓬莱海关及其驻长岛办完成网络升级改造。

(四)制定“关区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管理规定”。

为加强关区视频会议系统地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参照总署下发的视频会议管理规定,制定了我关“关区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管理规定”制定工作,拟在2010年下发关区。

(五)积极做好专项经费的申请工作

根据总署文件,统计关区2010年机房装修需求并上报总署。经过精心准备材料,及时与总署科技司沟通,最终确定总关机房等四个机房的装修改造经费。同时上报2006年机房装修工程完成情况和关区2010年专项经费的申请工作。

四、认真作好其他系统建设工作

1、建设五层办公区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处务会决定,进行五楼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采用无线技术,联系施工单位到五楼实地查看摄像头、监控主机安装施工位置,确定实施方案。完成四个摄像头更换、调整、测试、验收,目前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

2、完成H986港区联网工程

规划大港港区内的光纤规划。利用港区建设视频监控的时机,完成港务局机房到老海关和H986办公楼的24芯光纤接入。这些光纤除满足港区内视频监控需要外,还能够实现数据传输,解决老海关到H986之间光纤紧张的问题,同时实现了H986的互联网接入。

3、进行机房UPS后备电池的扩容工作

为加强机房运行安全,增加机房电源后备供电时间,进行了UPS后备电池扩容工作。后备时间由45分钟提高到120分钟,大大增加了停电时后备电源的供电时间,使系统管理员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备份和关机,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

4、完成对我关VPN网关升级。

为解决电信3G无线联网不正常问题,对我关VPN网关进行升级,并更换升级所有用户证书。同时配合系统运行科将武警执勤信息平台从管理网迁移到外联网,实现执勤武警通过互联网vpn访问武警执勤信息平台。

五、明年年工作打算

1、提高关区骨干网络基础保障能力。

继续进行关区广域骨干网的升级扩容工作,建设关区信息高速公路。

2、继续加强关区机房的建设和安全运行。

根据今年国家公布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提出我关区机房建设要求,加强关区网络和机房安全建设。进行总关机房的扩容工作,增加机房UPS供电能力,优化机房散热效果。更新机房监控系统,对机房进行精细化管理。

3、进行管理网对外接入局域网的建设

篇3

关键词: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调控;保护;项目;分析

Key words: power system;automation;operation;control;protection;projec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041-02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城网和农网大规模改造以及大型工矿企业的升级,变电站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能够综合监控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监控一次设备的状态,实现“四遥”以及历史记录、报表、事故分析等等。然而电力系统要想实现调度真正自动化,就必须结合计算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全新也是适合时展需要的尝试,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有新技术出现或者是产生新成果,都会首先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可以说,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电力系统自动化基本上是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推进的。

电力系统由发电、供电、用电三大系统组成,配电网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之一。电力企业向电力用户输送电能通过配电网实现。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认识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电力企业正在向电力市场自由化的方向发生变革。

2 变电站遥视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站的遥视技术系统融合了网络视频和数据采集两大主要功能,集遥视系统、安全保卫系统、消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动力监测系统五大功能子系统于一身,构建多级监控网络系统构架,各级用户都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其下属变电站的情况。一旦变电站内部发生安全或者设备数据的报警,系统可对发生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可通过系统中的调度视频会议功能,及时进行可视化调度处理,便于应急指挥,摆脱了传统系统相互独立、各自应用的非智能化模式,实现变电站多层次、立体化的安防自动化系统遥视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建立以变电站为对象,以监控中心来实施监视和控制,并服务于各级主要生产管理部门的多级视频图像监控网络,并辅以适当的警戒功能以实现变电站“五遥”,为变电站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创造条件。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节省投资,使系统发挥良好的经济效应。

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原则

3.1 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 在现有的系统资源的基础上,尽量不作大的变动,对网络构架进行整改利用。只是在各单位之间采用光纤连接,其他营业厅收费点和银行的网络不作变动。

3.2 组件化原则 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都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分析、分解、整合业务,并体现在程序代码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易于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同时,我们根据业务分类、访问方式、接口要求、访问频度,将系统应用分离封装成合理的组件,通过核心组件将应用组件整合起来,降低应用组件之间的偶合性,通过核心组建,提高系统整体的紧凑型、弹性和可组合性,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3 易用性原则 对于收费系统,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和稳定性。要系统运行的更加稳定,就需要把系统设计的更加简洁,网络通道传输的数据量越少越不容易出错。收费业务越好用,操作人员越不容易操作错误。

3.4 系统安全性 一卡通收费系统就是一个庞大的通信和业务处理的系统。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不容忽视,采用什么样的通信平台至关重要。其大量数据来源于电业局,水公司、煤气公司收费数据库。所以,系统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数据库开放带来的数据库安全问题。采用防火墙、其他隔离方式对收费数据隔离必不可少。数据库安全问题应当从网络安全和应用系统登录合法性验证两方面考虑。

3.5 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整套系统考虑到了应用软件系统安全(包括身份认证、业务功能权限、业务数据权限)、主机与数据库安全(包括软件和信息保护、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审计与留痕、系统状态检查、网络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网络工作站对病毒的防护和服务器病毒防治)、系统备份和容灾(包括系统备份与恢复、系统级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策略)、管理级的安全(提供系统配置控制台,提供系统安全策略配置,分级用户授权管理)等。

3.6 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功能可扩展。在保证系统数据标准一致性前提下,通过系统的业务组合,有效地在不同应用对象上实现新功能。通过开放性的软件设计技术和开放的软件结构,提供二次开发的环境,满足不同应用对象对特定功能的要求,并实现新功能组件和系统的对接与应用共享。开放性接口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后在整改和内容扩充时,就可以不变动程序,或者在原业务不变的基础上扩展新的功能。

3.7 数据开放 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系统必须对外开放数据,进行收费业务。数据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自身数据对外开放,在水、电、气三个单位之间,本单位对其它相关单位提供收费业务接口服务;二是通过数据接口取得其它相关单位开放的收费系统的数据。

3.8 应用接口可扩展 在一个先进技术平台上构建的应用系统,具有应用的开放性。对外提供应用接口函数,以及引用其它系统接口函数,是应用开放性的具体体现。由于一卡通收费系统是涉及到三个单位(水、电、气)的专业系统,另外还有银行收费、电话交费等多个交费方式,因此,要求系统能够开放应用接口,从多个系统取得信息资源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4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

4.1 身份识别与验证:为提高收费系统安全等级,建议采用IC卡和数字证书技术识别收费员身份,专人专卡,采用数字证书限制特定的计算机收费终端访问服务器与验证服务器,使系统具有关键操作防抵赖性。

4.2 敏感数据保护:对于收费员帐号、密码等灵感数据加密保护,这些数据无论在传输还是在存储过程中都采用密文方式,即使被窃取加密后的信息也无法获取相关信息。

4.3 操作数据防篡改:对数据的修改要做权限的限制,不能随意增加、删除验证管理密码有效性审计:通过应用程序检查收费员、管理人员登录密码的长度、复杂度,避免密码太短、太简单等情况出现(如:密码为“123456”、姓名的汉语拼音)。用户行为审计:确保用户操作可审计、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识别用户非正常操作、杜绝恶意操作。

4.4 系统在线监控:管理人员可以在线实时监控当前已经收费员登录情况、收费数据源接口运行情况,实时察看某个指定收费员的操作日志、明细数据等,如果发现收费终端有不规范操作,可强行断开其网络连接、中断其收费资格。

4.5 支持外部接口:为保证收费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应支持以下接口:第三方收费终端;银行代收;银行代扣方式;其它收费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涛.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结合探究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06).

[2]蒋宏图,袁越,杨昕霖.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8).

[3]黄小鉥,翟长国,向兵,王丙文.基于CIM引擎的EMS界面动态生成管理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11).

[4]马强,荆铭,延峰,韩少晓,管荑.电力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的标准化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11).

[5]邢建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硅谷,2012(22).

[6]刘跃峰.3/2主接线变电站设备在线轮试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11(06).

篇4

(一)抓重点,强力开展统计调查

认真做好二次经普的后续工作。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已近尾声,2010年要认真做好二次经普的后续工作,主要是要搞好经济普查资料整理归档、数据成果开发、信息和总结表彰等工作。适时第二次经济普查公报,编印整理《温岭市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汇编》,进一步展开经济普查资料的课题研究等。启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建立高效精干的市、镇两级普查队伍,抓好普查经费、物资的落实;制定普查实施方案;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为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培训、全面调查、严格审核,有效保障普查数据的准确及时。努力完成各类调查任务。做好各专业的经常性调查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节能降耗、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等统计工作。做好粮食生产统计监测工作,加强社会、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统计调查。

(二)扣热点,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紧跟形势需求,努力做好三项服务。一是科学前瞻服务决策。围绕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围绕领导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注重经济形势监测分析,提高服务时效性。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趋势,密切关注指标数据走向,对生产、销售、投资、消费、价格等领域运行情况加强监测,增加报送频率。注重热点焦点跟踪分析,提高服务针对性。开展诸如对节能降耗、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等热点问题的专项调查研究,敏锐捕捉经济运行中的趋势性、苗头性和突发性问题,提出决策建议。注重重大战略决策分析,提高服务前瞻性。加强对上级重大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跟踪,反映和监测保稳促调、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形势分析监测报告。

二是全面细致服务政务。组织社情调查,为政务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以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己任,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充分发挥设备和技术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稳妥的方式,把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收集上来,反映上去,为管理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参与考核评估,为政务管理提供客观依据。着力做好“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温岭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价”、“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等重点工作的统计监测评估。切实加强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完善考核指标的代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扩展范畴,为部门统计提供多元服务。明年继续拓展1-2个镇、街道点,工作要向规模下企业、服务业、住户调查等其他行业延伸。同时进一步丰满内涵,扩展经营范围,如:配合政府统计部门独立承担统计调查任务和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组织统计知识培训;对产值在300-500万元的规模下企业开展动态信息监测服务;对统计调查对象上报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等等,使当地统计部门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统计数据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从应付统计到研究统计的转变。

三是翔实及时服务公众。树立大统计、大服务意识,开发、开放统计资源,用好、用活统计成果,维护公众对社会发展状况的知情权,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信息支持。精心编辑出版指标更清晰、内容更翔实、图文更精彩的统计数据资料。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及统计外网及时向社会时效性强的统计信息,增强信息传播速度,提高统计社会影响力。

(三)破难点,合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开发完善统计电子台帐。在完善已投入使用的第一套工业生产、能源统计专业台帐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劳动、价格、投资、科技等统计专业的电子台帐,稳步探索统一数据采集软件平台的建设,努力实现工业统计“一套表”制度,减轻企业报表报送负担,有效地保障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抓好“三网一库”建设。及时做好名录库的更新工作,继续加强市、镇两级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工作。在统计内外网上不断更新和充实统计综合信息,做好统计宣传工作。整合统计数据资源,使统计网站成为与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信息共享的平台,提高统计信息资料交换效率。同时,加强对镇、街道统计中心计算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数据处理和网络安全维护能力,确保统计网络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二、围绕一个重点:全面提升统计能力、全力服务经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台州市统计会议精神,结合我市统计工作实际,在全面提升统计能力上努力做到“三个争一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一流;强化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争一流;当好参谋、增强服务能力争一流。以建设一支有理、有情、有能的统计队伍为抓手,要求全市统计人员不断更新统计理念,拓宽统计思路,提升统计能力,满足市委、市政府、社会公众和各类经济组织等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坚持统计工作“求真、求新、求精”的总要求,积极开展统计监测和统计服务,努力当好温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优秀“测报员”和“参谋员”。以追求双赢、多赢为目标,加强统计部门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市统计事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三、突出三项并行

(一)着力统计宣传与统计文化活动并行

明年,我局将继续积极发挥统计文化的目标导向、团结协作、品牌铸造三大功能,科学设置载体,结合统计宣传,推进统计文化,形成上下联动、均衡发展的统计发展新格局。一是活跃统计宣传形式。以新《统计法》实施为契机,组织开展统计法制宣传系列活动,把提高全社会统计法律意识作为统计法制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举办广场统计法宣传咨询活动和统计法知识竞赛,制作一批统计法漫画宣传图板,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社区宣传栏等多种载体,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形象化的统计信息产品,扩大统计的影响力。二是培育特色统计文化。首先对统计文化建设活动做深入部署,细化各个环节,落实各方责任,将统计文化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力度,保证每项活动开展有组织、有参与、有保障、有实效。其次借助文艺活动和统计宣传等方式,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并且鼓励干部职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积极引导优秀的统计人才投身统计文化事业,以统计人员自身的魅力,向社会渗透统计理念,展示统计风采。

(二)严格统计执法与深入统计巡查并行

统计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其他各专业统计调查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要紧抓法制建设不放松,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在改善统计工作环境、维护统计工作秩序、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严格统计执法。进一步扩大统计执法的检查面。要在工业、能源、服务业、投资、劳资等各个统计范围中查,尽可能做到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全方位执法检查。按照新《统计法》的处罚标准和模式,对于统计违法违规行为较为严重的,或屡教不改的案件,从严处理;对于一些情节并不严重的统计违规行为,及时教育指导,以避免重犯。在执法中注意调查取证等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二是深入统计巡查。继续选择有关镇、街道及部门单位开展统计巡查。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谈话抽查等方式,重点巡查单位在机构设置、基础配备、数据质量、统计调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反馈巡查意见和整改要求。另一方面,在上级统计部门和法制办的支持和认可下,认真选择统计基础好、条件成熟的有代表性的镇、街道,实施统计执法权下放事宜,谨慎地赋予镇、街道统计中心合适的执法权利,并在试点理想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推开。

(三)基层基础建设与机关队伍建设并行

篇5

为促进医疗事业更好更健康发展,我国实施了新医改政策,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给予了详细指明,对医疗事业未来发展给予了明确规划。医院需要按照新医改政策要求,快速改革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使医院财务管理全面符合新医改规定,为医院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推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高效化。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

新医改政策下,卫生机制呈现多元,居民医院费用负担逐渐减轻,对医药行业给予了更大的规范要求,医院需要针对在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不足,认真思考,逐项落实,整改增强。

(一)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相比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医院不仅面对较大资产数额,且涉及种类多,有财政支持、医药、设备、建筑设施、日常收入等,五花八门,管理形式多样[1]。从医院财务管理角度来讲,需要一套契合医院实际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专门财务管理部门,才能满足内部财务会计管控需求,确保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顺利进行,发挥出财务管理效能作用。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我国医院目前摸索出来的财务管理体系,难以达到财务管理期望值,多数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待完善。部分医院存在经费审批与支出未能严格把关,出现多头审批,重复开支,对资金票据没有有效监督制约措施;医院预算管理没有实质施行,预算制订有较大主观随意性,经费安排投向、投量不够清晰,资金流向重点不明确;部分甚至没有专门审计机构,内部稽查控制匮乏,财务管理远滞后于医院改革需求,且财务求新求变动力薄弱,财务管理作用不明显,运营效率不理想[2]。

(二)会计核算方式不够科学系统

在医院原先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方式单一,成本科目设置不够科学、规范,未明确划分成本和费用,也没有清晰界定成本范围,成本核算不全面以及没有形成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成本分配,使得在具体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口径不一,标准不明,过于笼统,核算效率低下[3]。医院在会计核算上整体上呈现出的标准缺乏统一,核算方法不够科学,随意性较强,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新医改政策下,医院将逐步往公益性事业单位方向转型,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强,迫切需要改革现行会计核算方式,推动医院会计核算高效化、科学化、系统化,以切实满足医院财务核算工作需求[4]。

(三)财务网络化应用水平不高

当前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医院财务管理对此却存在较大的欠缺,网络化应用水平较低。尤其在公立医院当中,医院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稍显不够,使之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时,只是引进了财务软件替代以往人工记账,并未实施全医院财务网络化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共享程度低,会计核算仍需要处理大量纸制凭证,核算工作效率未能有效提升。

二、新医改政策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管理,构建科学的财务控制系统

在新医改政策下,要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必须充分理解领悟新医改要求,构建科学的财务会计控制系统,使医院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有科学合理的遵照依据。一方面,医院要赋予财务管理部门相应的管理权限,将医院固定资产、政府财政投入、日常营业收入等纳入财务统一集中管理,为财务建立系统全面的控制体系奠定执行基础。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尽量削弱传统管理体系与方式对于财务管理的不利影响和阻挠,同时要加强对医院转型特点及管理的了解掌屋,为构建完善、高效的符合医院管理目标的财务管理体系作好铺垫。第三,要充分沟通,切实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财务管理效率不断提升。除此之外,还需做好五方面的管理:

一是健全收费财务管理。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多元卫生资源投入机制,需要医院既能正常运转,又要提高经济社会效益,要确保该目标的顺利实施,对于医院财务管理来讲,第一要务则是加强收费结构的财务管理,使医院财务管理活泛起来,形成良性循环[5]。

二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根据年初制度的医院管理经营计划,切实做好各项费用的支出管控和应收管理,将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分解至各科室、部门,形成联动机制,避免预算管理衍化成“空中楼阁”。

三是增强医保资金管理。在新医改政策下,医保资金将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需要不断细化、强化医保财务管理制度,对医保患者在政策框架下实行不同级别针对性区分管理,做好医保资金帐及时核对,持续提升医保资金回笼速度。

四是加大资产财务管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要借鉴先进企业对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完善资产评估方法,明确医院资产概念、组成和分类,以清晰的医院资产标准、方法及流程的增加,做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五是要规范票据管理和审批制度。通过调度资金合理安排、票据有序管理控制、费用审批简单明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助力医院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二)持续优化,形成高效的医院会计核算

在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定期的医疗服务成本深刻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医改工作推进。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建立高效、科学的会计核算方式,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执行依据,确保医院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有效落实。一是做好分级成本核算方式,按照各科室、项目类别、门诊、住院部等经济体单独、分别核算,实行财务管理指标、成本计划、管理收益、经济责任的逐项挂钩核算,达到合理控制各项成本,改善辅助项目支出,医院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切实增强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完善会计核算流程,通过探究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和控制规律,制定医院财务会计核算流程图,详细载明医院收入开支、经费收支的流程内容,设计好各项核算凭证,做到成本核算有序衔接,高效推进。

(三)更新观念,打造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系统管理财务是一种较现代的管理方式,对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的医院财务管理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率。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实时收集、整理、分析医院财务信息与数据,能够有效监督医院资产、资产使用状况,能够及时了解财务管理状况、指标差异和动态预警,切实提升财务参与医院经营管理的应用能力和效率,帮助医院优化管理、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全面的数据参考。医院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切实打造先进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推广网络在医院的应用范围,为提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深度质量提供技术工具支撑。同时,医院要做好财务管理人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熟悉管理平台使用方法,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定期核查财务管理软件数据的准确性,最大程度避免因软件带来的管理损失,确保医院财务系统使用的安全可靠。

三、结束语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的经营管理方式较以往都会有一定的转型调整,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上将表现得更加明显。医院要针对当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加强新医改财务要求的理解掌握,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完善财务控制系统和会计核算,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全方位、深度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使医院更具发展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更强,民众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赵鸿铭.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6:73+69.

[2]田柯,敬朝云.新医改政策下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研究[J].经济师,2016,08:133-134.

[3]李琼.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08:60-61.

篇6

应急文件管理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之一。应急文件是在应急工作中形成、收到和保管的记录,是应急工作开展和应急工作评估、改进的依据。如何在应急工作开展中收集、保管齐全、完整、准确的作为证据价值和信息价值的记录,以满足国家主管、监管部门及外部评估单位对核电厂应急工作监管和评估的要求,如何实现应急文件现场纸质配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有效性,保障在突发应急状态下,能够快速有效地查找到纸质文件,为应急指挥决策和应急任务的实施节约时间成本,提供准确、有效的文件支持,是应急文件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所在。

1.应急文件管理的基本要素

应急文件管理的基本要素即实现文件的“管什么”、“如何管”、“由谁管”和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管什么”即文件管理范围需求的确定,是源头的控制管理,是应急文件管理的根本。“如何管”即是建立文件管理的规范,实现对应急文件收集、鉴定、整理等全过程的控制。“由谁管”即是确认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应急文件管理的执行者。

1.1文件管理范围需求确定

文件指机构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义务或业务事物活动过程中形成、收到并保管的作为证据和信息的记录。文件是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重要的企业资产。通过对机构的规章环境、业务需求和责任要求以及文件不被捕获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文件管理的范围需求,以方便业务的顺利开展,确保机构和个人对其法律事务和行政管理事务的行为负责,确保机构和个人对业务和相关的内、外部利益群体负责,并理解上述群体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文件管理范围需求的确定是文件管理的基础,文件管理的完整性主要取决于文件管理范围需求确定。

1.2文件管理的规范化

应急涉及核电厂生产运营的各个专业,包括运行、维修、技术支持、设备管理、消防保卫、公众信息等。因此,应急文件的管理也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实现对应急文件的收集、鉴定、整理、检查和监督检查等全过程进行控制,建立多部门统一的应急文件管理的规范,是应急文件可用性、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使得文件的利用更加高效合理。

1.3人员参与程序

如前文所述,应急文件的管理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工作。文件管理范围需求确认在一定程序上取决于参与者对于本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应急工作的理解程度,同时,文件管理规范的制定与文件管理规范的执行之间存在一定差值。因此,文件管理规范的实际运行绩效还取决于参与者的应急意识和对应急文件管理的理解和参与程序。

2.应急文件管理的短板

2.1应急文件管理的完整性、规范化存在不足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导则的要求及核电厂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需求,应急文件管理应包括应急领域程序编制管理、应急准备记录管理、应急文件现场配置管理、应急响应记录管理。核电厂应急文件管理在应急准备记录管理、应急文件现场配置管理、应急响应记录管理的完整性和规范化方面相对薄弱,主要为:

2.1.1应急准备记录管理

对于应急准备阶段的记录管理,分别在核电厂人员、物资和文件相关的应急准备程序中有相关的描述。但是程序中及应急准备记录管理实践中对于存档记录的范围、存档记录的关键要素、记录存档的规范要求未进行有效梳理,以致应急准备记录存档不全,存档记录中关键要素不全。例如,某核电厂在其机组启动前的WANO评估中,无参演人员签到表的事实作为应急演练的一个薄弱环节被指出。

2.1.2应急文件现场配置管理

应急文件现场配置管理中无现场配置文件完整性保障的有效手段,以致对于各应急待命/启动就位点配置的应急文件是否满足各应急专业组应急响应需求无评估与改进的方法和措施,无法保障应急文件纸质配置的完整性。

对于现场配置的纸质文件,无配置的规范,无法保障应急情况下纸质应急文件的快速查找,确保应急情况下纸质应急文件的可用性。

2.1.3应急响应记录管理

对于应急响应记录的收集无明确的职责划分,对于记录存档的归类无明确规范。例如,某核电厂因对于应急状态下各类记录收集责任不明确,同时,对于记录存档无明确的规范要求,造成记录收集不全,未完整有效地保存综合应急演习的全过程,无法通过应急演习记录进行演习过程的追溯,错失了对应急决策、应急人员应急响应能力的有效u估措施。综合应急演习是应急响应全过程的压缩模拟,结合综合应急演习记录存档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核电厂对应急响应记录的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2.2对应急程序文件缺乏宣贯

应急程序文件中涉及的相关主体和员工对应急文件管理涉及的范围、规范及意义缺乏了解,应急文件管理的相关规范自然难以有效落实,员工的应急意识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得不到提升。例如,某核电厂在机组启动前的核安全检查中,检查人员针对应急设施设备物资管理活动相关记录的规范性提出了整改要求。

3.应急文件管理改进建议

3.1合理梳理应急文件管理范围,加强应急文件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规范化;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HAD002/01-2010)中对应急文件记录的要求如下:

营运单位应把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期间的情况详细地进行记录并存档,其主要内容包括:

(1)培训和演习的内容,参加的人员和取得的效果等;

(2)应急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应急设备及其配件的清点、测试、标定和维修等情况;

(3)事故始发过程和演变过程;

(4)应急期间的评价活动、采取的补救措施、防护措施和恢复措施以及应急行动的程序和所需的时间等。

3.1.1加强应急准备记录管理的建设和规范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导则的规定及核电厂应急准备管理程序的要求,应急准备阶段记录主要包括人员准备、物资准备、文件准备、人员能力维持以及对承包商的管理的相关记录。核电厂应按照应急准备程序体系,对应急准备记录进行系统的梳理。根据梳理,建立核应急准备监督管理程序,明确各项应急准备记录要素、应急准备记录归档时间要求、记录存档分类要求等统一的应急准备记录管理规范,让应急准备记录的产生、收集、保管部门能清晰明了地了解应急准备记录的管理要求,以确保应急准备记录存档的完整性和规范化,便于记录的快速、有效查找。

3.1.2加强应急文件现场配置的完整性和规范化;

进行应急文件现场配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电厂发生全场失电或是网络安全等状况,造成电子文件不可用的情况下,保障应急响应行动的及时、准确、有效开展。应急文件现场配置地点为各应急待命/启动就位点。配置的应急文件需支持各应急专业组应急响应行动的准确开展,涉及应急响应各个领域,包括运行、维修、技术支持、设备支持、公众信息等。因此,应急文件现场配置的完整性需应急响应各专业结合各自工作开展需求及应急准备工作实践、应急响应、演练经验提出并不断完善。据此,可建立应急文件现场配置完整性的定期和不定期审查和反馈制度,通过应急准备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的定期审查和应急响应各专业根据工作实践进行的不定期审查和反馈,不断完善应急文件现场配置。

同时,为保障现场配置文件的可用性,以便应急状态下能快速查找到所需应急文件,应建立应急文件现场配置规范,明确现场配置文件有效版本的及时获取途径,配置和维护应急文件现场配置清单,根据应急文件分类黏贴应急文件标识,分类、分介质储存应急文件。同时,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监督检查,确保现场配置文件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3.1.3加强应急响应记录管理的规范化

应急响应记录管理的核心就是能反映应急响应的全过程,形成的记录齐全、完整、准确、系统,为后续的事件/事故评估、调查,以及应急响应改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文件支持。

根据核电厂现有应急响应信息单的作用,可将应急响应信息单分为应急通知、报告类、应急决策类、信息联络类和各应急专业组响应行动记录类四类。根据四类应急响应信息单的形成和流转情况,对于应急通知、报告类、应急决策类应急响应信息单可建立由编制责任单位为收集主体、生效单位为辅助收集的应急信息单收集职责制;对于信息联络类应急响应信息单,建立发起责任单位为收集主体,回复单位为辅助收集的责任制;对于各应急专业组响应行动记录类应急响应信息单,由编制责任单位负责收集。各类记录分类收集后,由记录收集责任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反馈应急管理归口部门,经应急管理归口部门审查、汇总后统一存档。

落实应急响应记录收集责任,建立责任单位共享的应急响应记录整理、归档规范,是应急响应记录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的强有力保障。

3.2.提高相关责任人员的参与程序,提高全员应急意识

3.2.1应急自评估活动常态化

加强应急时冈鹑未κ矣急准备工作自评估和应急归口管理处室应急准备监督管理自评估。通过常态化自评估活动的开展和相关评议会议或自评估活动的参与,使相关责任人员深入了解应急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理解其所承担的应急职责,逐步提高专兼职应急人员的应急知识水平、管理技能和应急意识。

3.2.2加强应急宣传,提高全员应急意识

可采取举办知识竞赛,制作应急宣传手册、应急防护行动手册等方式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将应急基础知识图解化、流程化,方便员工查询和使用,采用趣味化、具象化的方式加强员工的应急意识。

4.结论

应急文件管理的起点是文件管理范围需求的确定,应急文件管理的改进将不断促进应急体系的改进和提升。而应急体系的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人员应急意识和应急知识技能的提升,亦将不断促进文件管理范围需求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因此,应急文件管理和应急体系管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文件管理需求的完善和优化、管理规范的建立和改进,加强相关人员的参与,促进各项规范的落实,才能使应急文件管理落到实处,不断改进,同时,促进应急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安小米、焦红艳 译,文件管理国际标准ISO154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