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

篇1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通过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国语文教学模式在不断完善,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学习兴趣,实际学习实践总结整合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内容

所谓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把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把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作为评价标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注重度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个人体验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并以此为支撑点,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主观性,对于学生后期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1.情景设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观思维的运用,从各个角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为,在这个基础上,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板块的限制,在教材的综合性上有很大的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前期的教学情景设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在这个环节中穿插识字和拼音教学,与此同时,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观察,了解学生的教学需求。

2.表达交流,阅读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模拟和参与,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表达,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所表达情况的判断,恰当地对课堂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引入阅读拓展环节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质量。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概述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我国小学语文长期受到传统“学科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就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1“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作文先导式”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表达交流模式和阅读拓展模式。

1.1.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小学生创立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小学生正在处于童年时代,对很多事情都忍不住好奇,比较爱玩,教师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他们创造一个游戏的情境,通过游戏来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而当小学生们发现自己喜欢的游戏后便会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小学生们对某些事物有了很好地体验,便会乐于跟别人分享,并且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现阶段,小学生们对于汉字的掌握还不是很充分,不能够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们自由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对游戏的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同步进行识字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表达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的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年级较低的小学生,是由基本模式延伸出来的一种模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们营造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境,让小学生得到更加丰富的体验,随之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多更加主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展这种模式教师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循序渐进,让小学生每体验完每一次活动之后,相互之间进行探讨和深层次的交流;二是,先让小学生一次性将所有的活动全部体验完毕,再一次性的进行总结表达,这种方式能够使课程进程更加顺利快捷。但是教师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舒适的空间,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强迫学生进行发言。如此一来,班里就会呈现出比较融洽和谐的气氛,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积极踊跃地发言,相反,如果教师硬性要求学生进行发言,就会使得课堂气氛紧张起来,学生们能就无法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1.3.阅读拓展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拓展模式是专门针对年级较高的小学生,由基本模式延伸出来的另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则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表达能力,有了这一基础,再通过对课外阅读的拓展使小学生们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思维方式。这种模式相对其他两种来说较为复杂,可以分为情境体验、相互交流和教师指导等环节。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参与其中,引导正确的方向,在完成所有这些环节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范文阅读。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范文的一些长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提高语文的整体水平。小学生在最后的“阅读拓展”中,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总体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2.1.生成性的特征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认为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实况了一由内而外形成的,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因此该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变现为生成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生成性的特征,促使小学生们能够充分体现和贯彻到这种生成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弱小学语文教材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让学生们充分进行交流、表达、体验、描述的过程,而且有非常多类型的教材实验模式,并且都是随机性的教材模式。

2.2.整合性特征

“作文先导”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识字、拼音、作文以及阅读整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根据学生们实际的需要灵活的产生一些教学切入点,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单一板块教学模式,使其能够有效地融合到语文系统教学中去,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们学习语文和灵活运用语文的能力。

2.3.潜移性的特征

在“作文先导”教学模式中,将语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小学语文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友好交流和沟通的使用工具;另一方面,更是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的两个主要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且这两个主要特点可以看做是相互统一但又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体,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人文性在突出的时候,也必须加强对语文教学的“潜移性”的重视程度。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会小学生们怎样用语文进行交流和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生们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积极营造一个充满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不断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意见,充分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老师跟学生们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关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跟学生们共同交流、表达,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3 结语

“作文先导式”教学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们的兴趣作为最基本的起点,将学生们的自主亲身经历当做小学语文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从而不断改革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篇3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由于拼音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乏味,所以教学方式也不能够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助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当形成多种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引导、辅助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小学语文拼音。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并且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多个角度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成了许多教师的难题。

一、注重趣味教学

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够进一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事半功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又十分好动,所以,如果要是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得课堂十分枯燥乏味,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多彩的卡通图片和卡通人物等有故事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知道学习了拼音后的用处。例如在学习o的时候,画面上展示一只大公鸡喔喔的叫声,并配上儿歌,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这样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认识并跟读,然后引导学生认识o的读音。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认知情况,就要重视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汉语拼音中主要包含了声母、韵母、情景、识字、书写等多个板块来让学生识记拼音,其中情景图片在部编版中是十分新颖的一个环节,改变了以往单一呈现拼音字母的方式。在课本中丰富有趣的情景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联想图片中要表达的意思,尽量用自己的方式完整地表达出图中所描述的内容,通过言语的表达,学习拼音。这样通过合理的教和学,使得学生既能够快速认识拼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注重音节教学

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要学会读,还要学会拼写。音节是由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组成的。所以,在拼读过程中,其一要让学生学会拼音的笔画、声调的顺序,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规范,其二是要重视拼写的原则。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有效的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从而让学生知道拼音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拼写的原则理解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口诀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记忆,并学会应用。比如说在对aoeiuü标声调时,可以运用口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ü母上面两点抹。单个韵母不必说,jqx小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可以让学生一边打节拍一边说唱来创造一个愉快的课堂,形成一个育乐于教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记忆,还要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说可以通过“找朋友”的方式,将声母、韵母等做成卡片,然后学生通过叫“朋友”的名字去寻找对应的拼音,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而且也使得学生对拼音的认知更加深刻。对于在课上学习的拼音知识也要进行巩固,通过部编版中的“语文园地”这个板块,有针对性地对拼音进行再次学习,突破拼音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够牢记并灵活应用拼音。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比如说让学生放学后多听一些语言类的音频、视频,跟读其发音,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布置一些拼音练习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能力。

三、注重引导教学

为了能够达到相应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提前设计好导入的方式,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基础。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在愉快的心态下进入学习状态,全神贯注地学习,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拼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重视导入。可以通过一些拼音读物中的故事来作为课堂的导入,在讲述故事时一定要富有情感,符合小学生的心态,尽量贴近学生的想法,通过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给学生讲述。每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所以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课外拓展,这样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选择一个小组长,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更加良好。这样有效地感受学习中的快乐,提高教学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作为学习语文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学会拼音,并且运用拼音,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在不断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尽自己最大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快速地掌握拼音,然后轻松地掌握之后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毛利艳.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3).

[2]马米奇.基于语音学理论浅析小学拼音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J].课外语文(下),2016(10).

篇4

中图分类: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12

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语言文字,懂得较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对人们日常的沟通交流所做的贡献极大,是备受社会各界重视的学科。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能起到帮助学生们学习语言的作用,还能在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本人根据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对相关教育著作的翻阅研讨,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落后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淘汰和取代。教师要顺应改革潮流,善于总结思考自己的教学现状,转变教学理念,敢于创新,寻求更多更新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出发点。要想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等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转变,就需要教师注重对自己专业素养的各个方面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语文课堂更加多彩,教师不仅要多多关注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资料,还要敢于探究,善于去发现对自己专业有利的、有帮助的材料,为自己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再者,教师要争做学生的朋友,将自己放入学生群体,多去了解学生们心目中向往的教学活动,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相应的小游戏、教学情境等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最后,教师还不能忽视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哲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以教书育人为责任,以帮助和关爱学生为教育目标之一。

除此之外,在教学的各个板块也需要教师的用心和创新。例如教学评价板块,教师可以一改往常的教师批改作业的模式,将课后作业交叉分配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批改和评价他人的作业,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不仅能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还能汲取到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等等。创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活动,教师永远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二、注重教学反思,进一步改善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优缺点、亮点和不足之处、教学成果等进行分析总结的教学活动,教学反思是每位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本领,也是完整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加以改正,渐渐地完善自身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以下几个常用的收效较好的方法。

(一)通过教师的主动反思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加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分析,设计出适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进行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边教边总结;在课后,教师不要吝啬拿出业余时间来对自己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逐一的总结,并多问自己几个问题,问问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吗,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讲授完成了吗,这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吗,自己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全部讲解清晰,这堂课的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生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等等。从而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调整和改进,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二)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自身的教学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是教师获取教学成果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经常找班上的学生沟通交流,询问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语文知识?在课堂上的体验是怎样的?觉得课堂上的活动是否有趣?等等。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许语言和情感都较为稚嫩,但他们所反馈的信息往往是最真实,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通过反思深入探究和寻求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是由反思和改进两个部分组成的,若仅仅是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却不进行任何改进,那么教学反思则是毫无意义的,有价值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不仅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要对解决方法进行探究。举例来说,如果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就要在下次讲课时再次突出重难点,多次提醒学生们,注意用抑扬顿挫的有变化的语调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三、提高语言教学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于字词的发音、成语的含义等等基础的语文知识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字正腔圆地朗读出来;其次,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切忌常用方言,也要注意少用口头禅,不要太过随意;还有就是,教师要追求讲课时语言的生趣幽默、干练易懂,不可含糊其辞、表意不明、说话过于夸张和抽象,而是要尽量的用简单的话语展现丰富的内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篇5

众所周知,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有关母语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延展教学,应用好全部知识点的综合性写作内容。作文先导式教学,是教学创新的方法,也是基于学生兴趣开展的教学,对整合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实现逻辑性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对作文教学进行创新,利用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办法进行授课,可以从“说文”出发,转变为“写作”,将生活中的语言和情感转换为文体的形式,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撰写文章。本文就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做一个阐述,提出构建科学教学的方法,总结教学的具体框架。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作文先导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打破灌输教学和单一教学的方法,是拒绝生搬硬套写作的尝试。具体而言,它主要是将作文当作教学的载体,通过在师生之间搭建积极沟通的渠道,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秘密,构建起一座全新教学的桥梁。从实际教学入手,则是要打破常规,设置情景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能力。

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相比,先导式教学具有科学性,能够凸显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具有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的兴趣,做到“知行合一”。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对先到教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依照学生的情况和特点,采用框架结构的科学样式开展教学,从最基本的模式构建开始,让学生参与实践。

1.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对学生写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训练学生写作水平也是作为先导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出发点。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要编写故事、体验文章、观察日记和作文、模仿诗歌写作方式。对此,教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学习的工作,在学习过程中牢记精彩的名言警句、成语词汇等等,也可以在阅读中加深学生的文学底蕴。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潜移默化的学会写作,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力,积累宝贵的财富。

2.利用开放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开放式教学的一种引导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引导性教学。

其一,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相对丰富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还能够对语文获得一定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进行感悟。

其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组织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相对丰富的知识,在学生素材积累的同时可以感受文字的魅力,形成语文素养。

其三,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带学生参加一下社会实践,如植树、走进敬老院等等,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生活,从点滴生活中感悟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情感。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实现师生的互动

倡导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主旨所在。这样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精神。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主要引导来取代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主宰者的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师生问答和辩论活动,通过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入比拼机制。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中学好写作。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总结构架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架构和特点,也需要整合好相应的资源和信息。对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整合,以及创新教学的利用更是如此。其整体的总架构一定要明确,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将教学过程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改变单一教学的体系,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体现语言的工具性特点。

鉴于现有语文教学中拼音、识字、阅读、写作板块割裂造成的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我们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最初是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开始的,让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取得初步的成果之后,则开始关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来拓展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增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有了对“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Y束语

作文先导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创新手段,在素质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结合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完善教学。具体而言,要转变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对先导性教学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基于概念和优势出发构建教学的科学模式,掌握科学教学的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知识的梳理和排序工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篇6

1.目标:高度达成

课堂教学灵活变通的目的不是追求表面热闹,搭花架子,而是为了高度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至高目标不是理解、体会所教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而是以课文为凭借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学情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

2.方法:灵活善变

圆融的课堂,学生一定是自由的。当然,这种自由一定是“有规则的自由”。圆融的教学方法也一定是灵活的、变化着的,这种灵活与变化其实就是为了顺应学生自由地学习。课堂教学千万不能以某种不变的方法“牵”着学生学习。若此,就是教条主义,课堂教学就会死气沉沉,缺少生机与活力。

3.环节:转承自然

课堂教学由各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圆融课堂的各个环节联系是紧密的、巧妙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且转承是自然的。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而言,各环节之间理应没有截然的分水岭。身处这样的课堂,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淌。

4.课感:人本合一

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学对话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在对话中提高师生双方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人文修养的艺术。圆融的课堂,师生神情专注,情感与文本共鸣。课堂上的对话自然,且不断生成,师生都从内心深处表达着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进入忘我的境界。

二、圆融课堂的教学预设

圆融的课堂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因为,灵活变通必须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这里的已有认知包括教师对语文教学规律的准确把握、课前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特别包括根据教学内容和以往经验而设计的教学流程。

1.着眼整体,板块设计

语文教学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教学设计首先要从整体入手,通盘考虑。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灵活变通,教学预设应该是板块式的。当然,教师对各板块的教学同样要考虑充分,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教学中措手不及。紧扣文眼,是对文章进行板块设计的有效方法。笔者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前,围绕“园子”这个文眼设计了如下三大板块:自然之园(作者将园中的植物及昆虫、鸟儿详细地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几乎是不加选择的)、自由之园(这是作者花最多笔墨进行描写的,重点写了园中植物及昆虫、鸟儿的自由,以及作者自己的自由)、精神之园(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以及怀念)。课堂上围绕这三大板块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效果好。

2.紧扣重点,有序展开

在板块设计中,紧密联系文章主题的段落是教学的重点。重点段落的教学更要周密设计,体现层次性。如《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反映老天鹅破冰之“勇”的第五自然段是教学的一大重点。课前,笔者是这样预设的:教师先范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想一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其次,围绕老天鹅扑击冰面“笃”的声音,想象其用肉体扑打又厚又硬的冰面的感受;再次,抓住“第二次,第三次……”来体会这种疼痛时间之长;最后,让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老天鹅破冰之“勇”。这样的教学,层次清楚,方法得当。课堂上,学生感悟深刻,读得专注,读得动情。笔者以为,课堂上重点段落的教学最为重要,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能否成功,它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力。

3.围绕疑难,巧妙突破

教学难点未必是教学的重点,有时也不必花很多的时间来解决,但必须认真对待,不可忽视。对于疑难的解决,要突出一个“巧”字。巧妙的教学设计,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九色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究竟应该怎样处置调达”是教学的难点。一位教师先是这样预设的:让学生回答“假如你是国王,你会怎样处置调达?”结果在试教时,学生都将自己对调达的痛恨化为各种不可忍睹的惩罚手段,课堂上充满了血腥的味道。这样的教学并不理想,于是教者重新进行了设计。他换了一个思路,改为这样问学生:“假如国王要九色鹿来处置调达,九色鹿会怎样做呢?”教学中,学生由讨论发展为相互争论,最终认识到善良的九色鹿一定会再次“教育救人”,而不会采取“以恶报恶”的血腥方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巧妙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

三、圆融课堂的实施策略

再好的课前预设还要在课堂上艺术地实施。因为,同一教案不同的人实施,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除去教师自身朗读、语言表达等基本素质外,教学预案的实施能否根据学情的变化而随之应变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1.以活为旨,弹性推进

课堂预案的实施应立足于一个“活”字。当前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走教案”(即严格按照教案一层不变地实施),教学流程机械推进,效果很差。一位教师在教学《理想的风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时,就没有完全根据课前预案展开教学,反而收到了较好效果。他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漾”字的精妙,在预案中设计了“漾”与“露”的比较式教学。但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这句话的体会时,一位学生说:“这个‘漾’字让我体会到刘老师从内心深处是无比快乐的、无比自豪的。因为‘漾’这个字,本来就表示水面上波纹围绕一点一圈圈地向四周扩散开去。这里用‘漾’,就是说快乐与自豪从刘老师的内心深处向周身扩散,这种快乐是全身心的。”执教老师敏锐地觉察到学生的理解已十分到位,因此取消了换词比较的教学方式,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富有弹性,是圆融的、自然的。

2.以生为本,顺学而导

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56-02

【作者简介】孙永明,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江苏宜兴,214211)校长,高级教师。

近年来,我们立足草根化的牧式教育研究和实践,从语文学科入手,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不断提炼和优化牧式教学的操作系统,初步构建了小学语文牧式教学课堂范式及其模型,为牧式教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路径。

第一步:进入牧场

价值考量:牧者带着牧群走向牧场,意味着已经为牧群备好了水草肥美的牧场,牧群将要在这草场中美美地饱餐肥美的水草。牧场就是生态场。同理,课堂是“牧场”,教师引领学生进入“牧场”,意味着完成了对学情的了解及其有关自主觅食,咀嚼反刍,自主回味,发现新牧场等课堂环节的预设;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开端,学生将要调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结合“牧者”与“牧场”所给予的学习条件及其资源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内容与形式:内容为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好学习内容。形式则丰富多样:故事式、谜语式、质疑式、悬念式……

操作注意点:(1)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发挥其导向与激励作用。(2)熟悉并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包括知识与能力,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社会技能与合作学习等。(3)熟悉并了解自己的教学技能与专长。(4)关注牧式教学理念,摆正师生角色定位。(5)关注学生思维训练的预设。(6)关注课堂情景的创设。(7)关注评价的导向与诊断功能。(8)逐渐掌握文本学法,尤其是文体学法。

第二步:自主觅食

价值考量:自主觅食是指牧群进入牧场的自我觅食。有经验的牧者不是直接给牧群提供草坪,而是将它们赶到可以找到草的地方,给它们一定的时空,让它们主动去找。同理,就教学而言,“自主觅食”就是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方式进行的自主学习(独学)。此时,学生须调动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或操作,或质疑或讨论;可以自己调整学习的状态:或快或慢,或停顿或重复;可以自己选择处理知识的方式:或记忆或理解,或分析或综合……正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内容与形式:它的内容一般指向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以及重点、难点所在的“牧学单”。形式按时间分为课前、课内、课后自主学习;按照内容一种分为基础部分(字词板块,读文板块等)、要点部分(概括板块,读解文本板块等)、拓展部分等,另一种以咬文嚼字的方法将文本截成若干板块。

操作注意点:(1)关注独学,重视家校联动:及时反馈家校学习情况,督促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觅食”的一系列好习惯。(2)关注牧式学习单:讲究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课堂教学必须对接学习单。(3)关注检查与评价,提倡赏识教育。(4)关注牧式互动的默契行为符号养成。(5)关注读写学习常规的系列养成。(6)给学生以一定的时空。(7)关注文章学法的教与学(一般学法与文体学法)。(8)教师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执教。

第三步:咀嚼反刍

价值考量:反刍是某些动物在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如此多次,直至彻底嚼碎返回胃里。其实,这与教学异曲同工。学生通过“自主觅食”后自己个体的所悟所得,往往不够全面,或一知半解,或者不尽正确……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解“惑”补救的过程,“展示+点引”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领域里的“咀嚼反刍”。

内容与形式:内容一般指向“牧式学习单”。按照内容一种分为字词板块,读文板块,分段概括段意板块,读解文本板块,拓展延伸板块等,另一种以咬文嚼字的方法切分。形式按时间分为课前、课内、课后自主学习;形式按流程可分为“两展示一点引”:小组展示,班级展示,点拨引导。

操作注意点:(1)“两展示一点引”必须对接学习单及其一系列技能训练与习惯养成。(2)重视做好“五学”,即独学、对学、群学、领学、评学。(3)留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空。(4)关注课堂情景氛围的创设。(5)关注师生牧式互动中的契约。(6)做学生思维的“推手”。(7)重视发挥好评价的功能,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心理。(8)必须关注文章学法的教与学,即文本的一般学法与文体的特殊学法。

第四步:自主回味

价值考量:“……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老舍《草原》句)同理,学生也进行着对学习内容的“回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梳理有关资料;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并认为学习者双向交互作用的重要性。这里的“回味”就是相信学生能带着潜在的建设性力量进行梳理与反思并实现着自己的知识建构。

内容与形式:内容就是课时内容与文本内容。从组织形式看,可以有个体式、小组式、班级式回味;从思维过程看,可以有分析与综合式、分类与比较式、归纳与演绎式、抽象与概括式回味;其他还有方法类、知识类、能力类回味……

操作注意点:(1)关注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养成即时梳理反思的学习好习惯,让回味成为一种学习品质。(2)重视指向学习目标的回味,自我对接牧学单思考。(3)要运用唤醒提示性的点拨,帮助学生习得自主回味的思路、方法。(4)关注评价与总结的功能,尤其是将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倡导学生在集体智育下进行自主性的梳理、反思。(5)自主回味要重感悟,要感悟文本的学法,尤其要感悟文体的学法,更要感悟自主读写评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五步:发现新牧场

篇8

前言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教好学科的方法这一举措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奠定扎实的母语基础的关键阶段。然而,多数学校仍然处于传统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没有机会合作,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转变教学方法是解决传统式教学所带来的问题的重要途径。

1 新课改下教好小学语文的方法

1.1 转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

长期以来,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以教师教授为主,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是静态课堂,没有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也没有发挥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有三点弊端:一是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二是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师生互动;三是老师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存在的疑问,不能为学生有效解决所遇到的知识难点。

因此,为了解决静态课堂所带来的问题,就必须转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动态课堂主要表现为这几个方面:一是课堂中要有任务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动起来,主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二是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三是不可忽视师生互动,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原则。动态课堂让学生动了起来,通过学生主导来完成一节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能够共享思想成果,也开放了学生的思维。

1.2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它体现了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课后的预习能力,通过设置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探究问题的答案;二是课堂上设置具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自主找到答案,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因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会通过直接观察与思考去摸索答案。

1.3 绿色评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绿色评语主要是指体现“以人为本、以鼓励为主、充满希望”的课堂评语。它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首先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并以充满希望的评语指出学生的不足,以求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评价。比如可以这样评价一位学生:你的写作能力很强,所写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你能以最美的口语把你所写的内容表达出来,你会更优

秀。其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侧重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也要体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评价,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老师的人文关怀;最后,评语要切合实际,不可过于夸大,否则会失去其实际意义。

1.4 侧重讲练相结合的课堂模式:

讲练相结合是新课改的要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以便对所教内容进行积极反思。讲练相结合主要体现为对当堂所教内容进行检测,要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这样会使学生在内心产生成功感,满足其心理需求,以激发其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布置具有挑战性和提高性的作业,这样会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讲练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让学生在课后做成果记录:

让学生在课后做成果记录是日积月累的一种方式,语文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在课后让学生做成果记录体现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一是让学生很好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二是在记录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自己还没有弄懂的知识。做成果记录的方式可以这样进行: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分五个板块记录:基础知识成果、重点知识成果、难点知识成果、未弄明白知识记录和感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分层总结所学知识并找出所学的重难点。

这些成果记录也将为学生的复习提供重要的材料依据,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也将会在不断地梳理与记录中提高自己。

1.6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以书面知识的学习为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很多学生作文写得很好,但口语表达却较差。语文是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写照,所以,学习语文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学完有关母爱的课文后,就可以在班里开展一次以“歌颂母爱”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再比如,面对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对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让学生就“是否继续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一话题来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同样也可以开展和中国优良传统或社会道德有关的社会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学完有关爱心活动的课文后,可以带领学生到医院或敬老院进行一次奉献爱心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加深学生对爱心活动的认识。这或将对学生的未来与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1.7 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将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未来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小学生又处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奠基阶段,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们无法让小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但我们完全可以让小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虽然我们无法让小学生以实际行动去奉献自己的爱心,但我们可以让小学生明白为社会、为他人而奉献自己的爱心是一种善行,是一种道德践行。另外,我们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应加以纠正,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学阶段应重在言教,适当付诸实际行动。比如:可以教育小学生为父母分担家务,适当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许小学生在此过程中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对父母产生体谅之心。

2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意义

探究是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可以推动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也可以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应持发展的眼光,不断探索更科学的更新的教学方法,以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束语

国家的希望在于学生,学生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和优良传统的传承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主动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担,在前进中不断探索,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教好小学语文不仅应大胆改革,把课堂活跃起来,让绿色评语走进课堂,还应加强训练,让学生在内心产生成就感,不断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给学生铺平一条通向成功的阳光大道,为母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二、随文练笔

在完成前期的课文阅读教学环节之后,老师鼓励学生结合阅读文本之中的基础性内容完成后期的写作训练,这种环环相扣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语文写作与语文阅读相辅相成,两者存在极为紧密的内在,学生的自主写作和文本阅读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如果能够实现写作与阅读的完美结合,那么对于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在践行随文练笔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提炼出阅读文本之中的经典片段,将情境教学以及小组式教学落到实处,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文章资料进行主动的学习和迁移,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对文本阅读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经验,在后期自主写作的过程之中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三、选择经典进行仿写

小学生的年龄偏小,自主分析能力还有待提升,逻辑思维框架不够成熟,因此在自主写作的过程之中感觉困难重重。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尽量避免直接写作,而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素材,掌握素材选择的相关要求。大部分的小学语文阅读素材以及写作素材都以课本为主体,国家通过统一编定的形式来进行有效的实践,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现有的语文教材已经经过了专家的严格审核,因此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特性以及语文教材改革的实质要求。老师可以抓住语文课本之中的核心内容,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推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写字和理解字面意义是最为基础的教学任务,理解课文之中的重点和难点才是整个教学任务之中的核心,老师可以提炼出文本教材之中的经典篇章段落,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随文练笔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和优势,老师必须要注重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首先以写作句式仿写为依据。大部分的语文课文之中所涉及的文章属于优秀经典著作,经典语句所占有的比重偏大,因此能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选择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基础,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之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以此来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句式的仿写看起来简单,但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之中却比较困难,这一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首先需要以基本汉字的认识为依据,然后让学生学习不同的句式,比如被动句、主动句、感叹句、反问句以及疑问句。不同句式的转换以及仿写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弥补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所存在的不足大有裨益。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句式之中的固定构成成分,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不同的课本文章,积累丰富的仿写素材,针对自己所遇见的困难和不足进行有效的标注,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另外,课文段落的仿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句子联系起来,关注句子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此来构成完整的篇章段落。段落的仿写要求学生先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以及初步认知,分析文章结构的划分要求,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个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了解段落划分的具体要求,掌握整篇文章的结构,从而更好的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以创新能力。

四、仿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老师在引导学生仿写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进一步的提升,了解仿写与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逻辑联系,以此来在仿写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的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从而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一)利用图片想象完成写作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重难点,这一知识板块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老师需要抓住课本文章之中的中心段落,关注课文图片之中的具体含义,对语文写作和阅读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小学语文课文之中存在一定的插图,这些插图主要以文字的简单描述以及图片展示为主体,文字所占有的比重相对偏低,因此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对插图的内在逻辑含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在写作的过程之中,老师首先需要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拓宽个人的思维,对图片之中的核心意思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思考,掌握文章之中的核心段落,从而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培养个人看图、读图的能力,实现自身的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判断。老师则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引导者组织的身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调整后期的教育教学方向,以此来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主动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抓住图片之中的核心要素,从而完成后期的阅读以及写作环节。其中图片之中人物与景物的简单揣测尤为关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有效的迁移。

(二)拓宽情节

篇10

社会不断进步,更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肯定会有疏漏的地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及时整改。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孩子们接触的各类知识也很丰富,这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会转换角色,以尽快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如果脱离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的模式中。我们不能把以往传统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再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边教学边学习边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真反思,对再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使自己从“教书匠”成为“教育学者”。

二、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转变,实行有差异的教学

民汉合校的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例如,在我们新疆伊犁地区,近一半以上都是民汉合校,由于受到民族习俗、家庭环境等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很明显,班级年龄差异也很大,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家庭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耽误了孩子的正常上学年龄。在我教的五年级(1)班,学生正常入五年级上学年龄段应该是10~12岁之间,但却出现了16、17岁的学生,刚接这个班第一学期,由于教学模式单一,班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整体有所下滑,面对这种特殊的学生群体,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分析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整体上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少数学生群体的关注。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大龄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我大胆启用这些孩子,让他们从参与者变为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他们对活泼的儿童启发式教学可能不会太感兴趣,我则转换方式,创建适合他们同时也适合其他同学的教学模式。我是活动的组织者,“大孩子”们成为活动的第二组织者,而其他孩子则真正的活动参与者。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一名快乐的学生。

三、做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辅助教学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发展的眼光,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而信息技术正以独特的方式带动着现代化教学不断前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语言内容以动画、影像、音乐等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平台搜集大量资料,帮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合理利用还有助于学生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例如,课后,师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对话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更轻松,更自在,学生可以在QQ上、个人空间上畅所欲言,教师的角色由老师变为时尚的朋友,此时,学生更愿意与之交流。有时,我会鼓励和教会一些平时不善于言谈的学生开通个人空间,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个人空间设计的很漂亮或者很个性,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注,在此时我则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交流的同时还不忘教育他们如何正确、科学使用电脑,发表健康的言论,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不仅使师生更容易沟通,还促进了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及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作为新疆民汉合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不应再机械地重复和照搬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是不断地自主选择和创新,不断进行反思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勇于改革和探索,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善于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101-02说课,是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意图、依据等向教研伙伴做陈述,在同伴的评价中相互切磋、交流,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过程。所以,说课是一种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有效方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推动作用。在说课过程中,说者侧重的和听者关注的不单纯是“怎样做”的问题,思考更多的是“为什么这样做”,它能促使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新课程标准,增强课堂驾驭能力,还能有效解决教与研脱节的问题。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师要在新理念指导下重构教学实践与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一线教师必须掌握说课的艺术。

一、明确说课的内容

1.说课程标准。说课应注意几点:要正确地领会课标的精神实质;要“言简意赅,惜墨如金”;要把自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转化为教学实践,渗透在教学设计当中。

2.说教材。说明教材的内容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内容包括:教材简析,要点明课题及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做到三要:一要全面,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二要明确而简洁;三要具体而合理。教学重难点,要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理由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方法等陈述清楚。

3.说教法与学法。说教法与学法,关键要做到:教法与学法的运用要科学合理;教法与学法相统一,教与学互动共生。

(1)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慎重选择教法。

(2)说学法。也就是教师怎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独立的语文学习技能。

如:①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条块分割式”学习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阅读课上的问题,采用量力原则把不同的问题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把他们的探究结果结合起来就共同解决了一个综合性的难题。这种学习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②很多语文课文都有着跌宕、曲折的情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场景,如《小蝌蚪找妈妈》、《少年闰土》等课文,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类似于“戏剧表演”式的学习,使学生融入课文中,切实体会文中的境界,表达真实的思想感受,增强学习效果;③《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则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自读课文,想想,竺可桢是一位( )的科学家,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由此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由于学法和教法联系密切,所以学法和教法应联系起来说,不宜把两者割裂开来。

4.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主体部分,能否说清楚教学过程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说教学过程要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环环紧扣,结构严谨。它的内容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1)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导入环节,在最佳状态中走向新知;主体探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强化巩固,在复习训练中拓展应用;结课环节,在提炼总结中升华生成。如《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环节可根据新课程进行人性化的板块设计:导读板块,纸牌游戏,初涉文本;初读板块,动画配音,进入文本;精读板块,给齐王写信,超越文本。

(2)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手段及理论依据。如《詹天佑》一课的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詹天佑设计和建设京张铁路的过程来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而文中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此时教师则可运用画简笔画及演示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引领学生理解——这是詹天佑要以实际行动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体现了詹天佑极高的智慧和设计的巧妙,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真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深刻地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

(3)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对话,多向交流;指导,引领启发;探究,探求发现;讲授,体现示范。

5.说板书设计。在说课中,板书则是听者了解说课者教学思想、教学思路,对教材理解的深浅程度和估计教学效果的可视语言。所以,说课必须“说”板书设计,包括板书设计的思路、依据和板书的具体内容。

6.说理论根据。说理论根据,是说课最突出的特点,主要理论依据有:课程标准、教材类型、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教育教学专家的观点、言论。

二、遵循说课的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说课的核心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此,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2.客观真实、具有可操作性。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因此说课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要坚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三、把握说课的本质

1.分清说课与上课。防止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

2.说课过程中,要尽可能展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使听者从说课中受到启发,悟出道理。

3.说课稿和说课时间不宜过长。要说好课,需精心构思,抓重点、抓关键,讲究详略、过渡、照应,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四、把握说课的技巧

1.说课标要“深”。就语文学科而言,它要求教师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课标中的位置,看看课标对这节课所在单元及所在课文的要求,重难点即可随之确定了。

2.说方法要“实”。这个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所以教法和学法的确定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3.说习题要“准”。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要“准”。既要准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

4.说程序要“精”。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而说课面对的是教师,因此说课堂教学程序时要以最“精炼”的语言说出,并使人听明白,最终达到教研交流的目的。

总之,说课是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桥梁,说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师的共同提高,而且说课不仅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还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达到最佳的说课效果,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化专业知识和较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教师若能把握好说课的技巧,讲究说课的艺术,说课活动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篇12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新课程实施以后,许多老师面对新教材主题组元的编排特点,对教材的整体性缺乏考虑,导致单元体系优势发挥不出来,课堂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效率偏低。基于这种情况,我县推行了“单元四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单元四段教学很好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反思过程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实验指导思想的本体论基础,吸收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以系统科学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充分汲取了现代教学理论的优秀思想资源,以单元为突破口,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将指导并教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作为根本性的目标,在单元模块下建立四段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形成能力。

一、四段教学模式解读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指教学的基本单位为“单元”,在单元下建立一种基本的教学结构,使单元真正作为一个教学内容的整体单位,然后把这个整体单位结构化,用四个阶段来描述全过程,用四种基本课型支撑四个阶段。基本课型是相对固定必有课型,其它课型在不同的阶段作为辅助课型而存在。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结构的划分,不但重视传统意义上课上的时间与空间,还要有组织地对学生其它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指导其有计划的、科学的并且是积极地开展合作和探究。

单元四段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结构,其存在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过程,过程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四种基本课型上。

四段流程:合作准备(单元准备指导课)、导学探究(单元重点导学课)、自主发展(单元主题活动课)、双向评价(单元双向评价课)。

(一)合作准备

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由集体备课、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方面的内容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准备指导课。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学生异质分组、教师集体备课编案、提示单元自学要点、指导小组完成自学方案、跟踪学生自学准备。

本阶段主要突出“合作学习”这一主题。新课程要求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在准备学习的过程中,合作的积极性更高,合作的空间更大。然而,受其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影响,其准备学习的目标或方法必然会有一定的模糊,因而教师的指导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要通过集体的智慧提炼出单元学习要点,并根据学生实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方法的提示和合作的事项,指导学生按小组制定的学习方案展开自学,以此来锻炼学生总结、发现、自学的能力,激发集体智慧,培养自学习惯。特别提示:不要把单元合作准备狭隘地理解为学科知识的准备,这个准备带有综合性学的色彩,不但有知识准备,还有方法准备,要把准备指导课上成行动引领课,这就是合作准备区别于预习的地方。

(二)导学探究

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二阶段,主要由主题课例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重点导学课。

本阶段是四段式的中心环节,是师生共同以教材为依托,完成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过程。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检查交流学生自学准备、分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集体研讨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以课时的形态进行导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习惯、完成合作准备中未解决的问题。

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一般在第二阶段完成,即单元重点导学课。此时要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可以是在每一课教学前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检查,将学生准备的用已知汇报出来,也可以是以学习展示课的形式出现。此外,要根据教材特点进入部分导学探究。就语文学科而言,可以把略读课文放到下一个段中去处理。重点导学课仍然要求用新课程的理念实施教学。老师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和发展,而不是革除与守恒。

(三)自我发展

这是单元主题的第三阶段,主要由主题拓展、活动设计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主题活动课。

本阶段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环节,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由师生共同策划、学生自主实施的环节,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大容量的一种策略。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教师集体策划活动内容、师生共同策划活动形式、教师(学生)主持活动,在活动中扩容学科知识。

本阶段要注意内容的主题性,要围绕主题拓宽学生的认知,拓展知识的层面;在形式上不搞强求划一,给教师和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如语文知识竞赛、辩论会、读书交流会、观看视频,等等。

(四)双向评价

这是单元四段式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由教学反馈、单元测试、回授讲评、成长记录、教师、家长寄语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双向评价课。

双向评价是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水平进行评价,主要形式如分读评语、小组鉴定、量化统计、典型介绍等,这一阶段是前三段学习中对学生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上好双向评价课的前提是:评价的准备贯穿在整个四段之中。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的总结,然后小组或周围其它同学的评价,或表现积极,或进步较大,或乐于助人等,然后老师再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典型介绍、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评价形式)。

二、单元四段的特点

1.在内容上,基于教材,植根于生活,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文、引进课堂,及时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2.在结构上,突破线性思路,采取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凸现教学重点,拓宽教学时空,更具整体性。

3.在教学评价上,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主动、自由、充满信心和乐趣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13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加上高中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将互动教学应用到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有效应用

新课程标准对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这也是对旧教学方式的一种的挑战。互动教学法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运而生,备受教师和学生的亲睐。目前,互动教学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

一、互动教学法概念界定

互动教学就是在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双方平等地交流探讨,使双方不同的观点交流融合,激发教学双方的探索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多种,各有其特点,教师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主要方法有一下几种:

1、主题探讨式互动

该种互动方法把主题作为互动教学的“导火线”,教学双方围绕主题展开互动,教学方法为抛出主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寻找答案-总结归纳。这种互动方法条理清楚,问题明确,层层深入主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组织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2、归纳问题式互动

归纳问题式互动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这两个方面出发来归纳互动问题,教学之初,教师抛出互动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辩论,进而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为正式学习教学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互动方法同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需要教师课下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

3、精选案例式互动

精选案例式互动方法要求教师能够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经典案例,并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通过呈现案例-尝试解决问题-设置悬念-理论学习-深入剖析这个过程抓住教学重点加以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直观形象,能够营造出一种活跃的气氛,但是在经典案例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够系统。

4、多维思辨式互动

多维思辨式互动方法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已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指出优劣之处并加以完善,还可以以辩论的形式寻找最优答案,最终优化现有的理论,使其趋于完善系统。这种方法能够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也能深刻的分析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自由,但是要求教师能充分掌握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并能分析把握住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二、互动教学法的优势

互动教学法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要求互动双方均沉浸其中,不是一种强制性的、僵死的过程,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高中阶段的语文内容更深,难度更大,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是“满堂灌”,师生之间很少交流。互动式教学法的出现使得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向互动、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反馈。语文是一种多思维的课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让语文课更加生动有趣。

三、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在针对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

针对性教学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力求使得教学方案适合每一个学生,针对性教学不仅要针对学生,而且还要针对教学内容。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一的语文课本中的“向青春举杯“这一板块,教师可以将这板块分成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三个部分,有针对性地展开,让学生在互动活动中不断拓展知识经验。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那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上台演讲或者表演青春情景剧。

(二)、在综合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

在综合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内容扩展生成,教学时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高中语文要求语文课堂中有文本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在活动体验这一方式中,教师采用综合性教学,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整个过程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学更顺利的进行下去。再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病历表,并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得病的原因,最后得出生病其实既有身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进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文章内容中去,学生也就能够理解别克里夫生病时因为心理原因,这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在启发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

启发性教学的要旨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将受到的启发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以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把重点问题当做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比如在《赤壁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针对诗歌的句子进行图画制作,课上教师再依次展示学生的图画,并请学生相互交流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素质,而且需要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在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中加以有效组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师生双向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