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

篇1

选取实施门诊优质护理前后两个月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3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至今,待优质服务状态进入平稳以后。选取的患者条件为,二1‘岁上且自愿接受调查,意识正常,对服务质量能进行客观评价,选取六百例,然后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依然进行平常的医治流程,实验组进行优质服务治疗流程,两组患者的各种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评价情况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改善护理工作方式    对每日门诊患者人流量进行统计便于了解每日人流量,让护理人员不间断轮班,保证每时每刻患者都能找到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每时每刻都能为患者解答间题,同时轮班便于对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医务人员多可以保证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少。根据患者人数、就诊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门诊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参与工作,保证在门诊高峰期门诊护上依然可以为门诊患者提供专业、细心的护理服务。医院实行首间负责制,保证护理人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从门诊护上接诊到患者开始,护理人员就要负责对患者进行指导、建议,解决患者心中的疑间,安抚其焦虑的心理。门诊护理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护上上,使每个部门、每个「〕诊护上都可以明确了解和履行自己岗位职责,掌握工作重点、了解患者就诊流程,为门诊患者提供优质、细心、温馨的服务。门诊护上既要对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和病情观察、记录,也要实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知道和告知患者病情,解答其不解之处,保证其心理、身体都恢复健康,为其提供便民服务。

1.2.2建设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改进、增加标识:在各个入口、出口设置醒目、明确的标识,确保患者能及时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同时要贴出保证患者安全的标识,例如安全出口、禁止吸烟的标识。实施预约挂号:在网上、电话、现场都设置挂号处,方便患者及时、有效挂号;宣传指导挂号形式,推出各种政策促进预约质量,通过方便的方法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高预约数量。改变工作站设置,每个专科门诊部都设置、配备一些常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便于对候诊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进行优先救治,若候诊患者病情严重可以优先就诊,为患者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其他人性化服务,在各个采血点备一些糖果便于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时食用,放些轻松愉快的音乐,用以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

1.2.3建设优质化护理服务   

优化门诊就诊“绿色通道”,确保特需病员优先诊疗、优先住院、优先安排床位等六优先服务。优化网上、电话挂号服务,这样可以对就诊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流,避免患者排长队等候时间过长,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改变以往的排班模式:应用APN排班模式,使交接班次数减少,包十到组,责任到人。

1.3效果评价   

开展门诊优质服务以来,患者对医院的服务1‘分满意,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随着优质服务的开展而不断提高,因为优质服务的开展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对工作的热情也在不断增长。同时为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结果   

篇2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及医疗需求的变化,病人的维权意识、健康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满意度标准也显著提高。门诊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导诊是患者就诊时的基本需求。所以,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导诊服务质量,既打造了门诊优质服务品牌,也提高了医院声誉,强化了医院市场竞争力。

1 打造门诊优质导诊团队

1.1加强专业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培训,提高门诊导诊护士综合素质

1.1.1进行职业礼仪培训 选出科室礼仪培训负责人,从站、坐、行、拾物、微笑姿势及护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对全体分诊人员进行职业礼仪培训,树立大家良好的职业形象。

1.1.2注重专业知识培训 实行互动式教学,每月组织一次专科知识培训,由分诊护士制作幻灯片,如"护患沟通、如何正确预检分诊,健康教育、突发疾病的应急预案"等知识轮流讲课;动员各分诊人员积极参与院内各项学术讲座;增派优秀分诊护士到上级医院进行实地培训,拓展思维,扩大更新知识面。

1.1.3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门诊分派护士轮流到急诊室学习;建立导医培训示教室,配置"电脑、示教床、模拟病员、轮椅、平车"等设备以用于训练或带教练习使用[1],要求导诊护士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平车轮椅的搬运和转送患者"等操作;同时请各科室的专家进行本专业急重症救治的培训,提高导诊护士对各科室常见急症的急救技能。

1.1.4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 对导诊护士进行门诊信息系统培训,培养护士配合医生良好的接诊与处理能力。培训项目包括:门诊电子叫号系统的使用、保养以及基本的故障处理,网络预约等[1]。

1.1.5开展普通话、英语和手语的培训 培训导诊护士多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为异地人、异国人、聋哑人营造和谐温馨就医环境,打造国际化导诊服务水平。

1.2提高门诊导诊护士法律意识 定期聘请医疗相关法律专家开展讲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①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明确工作中的职责范围;②也能做到自我保护。同时,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门诊护理工作,科室还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安全管理条例》《护士职业法》等[3]。

1.3提高门诊导诊护士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 提高导诊护士待遇,尽量同工同酬,增加护士的主人公责任感和归属感,调动工作积极性,为优质护理服务起促进作用。

2 重视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2.1良好的服务形象 导诊护士着装整洁,化淡妆、头戴统一发网、佩带胸牌,以规范的姿势、亲切的微笑、柔和的语言为患者提供细微、体贴的服务。

2.2高能力的服务水平 实际工作中,导诊护士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视、触、嗅、听取得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予以准确分诊;患者侯诊时,导诊护士认真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表情、体态、言语等,对病情发生突然变化的患者,以其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急救技能配合医生积极救治,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更多时间。

2.3使用电子信息系统 导诊护士掌握门诊电子系统的相关知识并熟练运用,简化患者就诊流程,缩短患者侯诊时间,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2.4多语言交流 门诊每项标识下有英文注释,导诊护士以多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接待特殊患者,使其消除陌生、感觉亲切,增加对护士的信任、对医院的信任。

2.5开展便民服务 门诊设寄物台及自助服务区,包括自助挂号、自助打印、自助购物等服务;免费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轮椅、血压计、公用电话",配备手机公用快速充电器、纸、笔、老花镜、意见薄[2];成立"门诊护送队",对病情危重、年龄较大、行动不便者由护送队工作人员送到诊区,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享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6落实健康宣教 患者在候诊过程中,导诊护士主动为其开展相应疾病的健康宣教;门诊和相应科室也共同印制精美的健康宣传手册和单病种健康教育处方[2],为其免费发放,使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2.7宣传预约挂号 导诊护士积极为患者宣传门诊开展了"电话、现场、网络、术后、诊间"五种预约挂号方式。患者可通过预约挂号实行分时段就医,消除排队难、排队久的苦恼,也可及时了解医生有无停、换诊,为患者准确、有序就医提供便利,提高患者满意度。

2.8做好传染病防控 在门诊大厅设发热预检分诊台,配备两名导诊护士执行"发热预检分诊工作",在各大传染病流行期间,护士主动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并发放相关资料;针对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由一名导诊护士经传染病专用通道护送患者到感染科发热门诊就诊,保证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重要环节落到实处。

2.9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设立"院长接待日" 门诊每星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月设立院长接待日,代表医院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找出门诊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门诊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导诊服务质量,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特殊的服务对象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所以,管理者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打造门诊优质导诊团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导诊服务,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社会影响力及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3-02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深化护理改革、推动医院发展的意义。活动的目标是使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活动的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体现医院形象,更是提高患者就医感受的重要环节,因此优质的门诊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门诊部充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门诊工作的特点,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于2012年元月开始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就诊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1.1组织护理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各种精神,在全科营造氛围,提升优质服务认识程度。结合门诊工作实际,讨论门诊的创建主题,目标、理念和服务承诺。

1.2在护理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制定了门诊的创建主题:用心服务,用爱导航;创建目标是: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护士满意;创建理念是:病员至上,质量第一,服务为本;服务承诺是:心中有病员——能够想到;眼中有病员——能够看到;耳中有病员——能听想到;手中有病员——能够做到;健康教育围绕病员——能够说到做到。同时将这些内容在候诊大厅以专栏形式进行公示。

2落实重点工作,改革护理管理

2.1制定标准,完善制度。护理部组织科室成员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实施落实到位。根据各岗位特点制定或修订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按章行事。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流程。

2.2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根据护士的学历、资历、工作态度、责任心、交流沟通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将护士能力分为五个能级,进行分层级管理。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制定各层护士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改进了绩效考核方式,通过对护士的岗位、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能级等每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3改变了排班模式,打破了固定岗位安排,提倡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增强资源配置的协调度和效能。根据工作或需求高峰、低谷的周期替变化规律,对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合理安排,使资源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缩短了每班咨询导医护士的工作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和职业疲惫感。

3提高护士素质,改善服务态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2]。护理部首先开展了护士礼仪培训。规范了护士的仪表仪容:按要求穿导医工作服,化淡妆,头发戴统一发网,佩戴胸牌;规范站姿、坐姿、走姿;服务态度要求主动、热情、真诚。面带微笑站立回答患者咨询。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治疗有称呼声、不足之处有道歉声等,严格执行主动服务和首问负责制。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位患者,及时分诊,指导患者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问候、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帮助为患者排忧解难,给予患者最细微体贴的照顾。

4优化就医环境,创新服务举措

为了保证患者有一个良好安全的就医环境,科室护理人员抓住“创建门诊优质服务”的契机,积极推出以下举措:增设病人就诊“绿色通道”,遇危急重症病人,则立即护送到急救科抢救治疗。完善预约挂号服务。及时疏散挂号、缴费、取药等窗口的患者,保证等候时间小于10分钟,且在旁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定时巡视诊室,保持良好的就诊次序,实行“一医一患”。使用门诊呼号系统按序叫号,节省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在洗手间等地面湿滑的地方,增加了温馨提示牌,防止跌伤事故出现。安装了患者热线,为患者提供挂号、药物使用、健康宣教等信息,方便在家的患者。制作了大量精美易懂的健康教育图文知识,悬挂于候诊大厅和走廊两侧,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咨询台常备健康教育宣传单和医师上门诊时间安排表,供患者取阅。制作了优质服务墙报,将门诊护士的服务格言予以张示。设立住院患者登记点,主动帮助患者联系床位,将门诊的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病房。

5讨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凝聚力,提高了护士文化素质和修养,体现了护士的价值。同时,病人也得到了真心的帮助、精心的呵护,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由原来90%左右上升至97%以上。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就医难、就医烦”的局面,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在门诊的工作中,护士与患者增加了许多交流,了解了患者更多的需要,这大大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责任感,从而增强了护士们在门诊工作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护士是医院的中坚力量,是医院形象的体现,是人文服务的核心,是医院安全的最后防线,没有护理就没有医疗质量。护理工作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同时是人文服务和医院形象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使“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3,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N].护理管理,2010-01-27

篇4

优质护理的核心理念在于专业化基础上增加更多的人性化与科学化,提升护理技术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的体验度。随着患者情况的多元化,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与投诉率,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0例门诊输液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男149例,女101例;年龄范围为1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38.5±4.8)岁;观察组男127例,女123例;年龄范围为1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34.6±6.7)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如下:

1.2.1 环境管理

由于门诊输液室属于较为开放的环境,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强,有众多的陪护人员,而输液室环境直接影响了输液的安全与患者感受,甚至影响患者疾病康复。患者群体中有不同年龄段人群,其中有一部分幼儿患者,其情绪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输液的顺利程度。输液室可以依据患者时段内的主要群体进行对应电视节目的播放,墙面尽可能的保持干净整洁,同时以暖色的干净色调为主,能够有效的平稳患者情绪。可以提供报纸等供老年患者翻阅。同时提供便民服务,例如一次性水杯和干净饮水,纸巾或者纸尿裤等,能够有效的满足输液患者的普通需求。设置卫生间,并标注醒目温馨的安全指示表示,如防滑说明等。输液室尽可能的保持简洁、宽敞的环境,避免压抑狭小环境带给患者的心理不适感。输液室依据季节变化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患者温度的舒适度[1]。

1.2.2 为患者提供便捷特色服务

对于特殊患者可开放绿色通道,加快输液进程。避免患者与家属的反复性排队与等候,可以对皮试人员先做皮试检测,而后结果表明为阴性者再让医生开单做缴费取药。病情严重者或者需要人照顾的患者,可以开辟绿色通道来提升其输液速度,可以先进行输液救治再缴费的流程安排。

1.2.3 科学规范工作流程

输液室工作首位要求是保证输液安全,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因此,需要对工作流程做细化设计,标注流程图,同时针对每一项流程做细致的注意事项说明,将其制作成册,人手一本。在接药环节上,需要保持积极主动热情,同时细致的做好医嘱与药物的核查,明确输液号、药物名称,同时告知输液期间不可以外出的相关知情书确定签署,此外要做好输液登记。在注射前需要确定患者姓名、发票与门诊号是否准确,同时通过患者与家属做好协助核对,确定药物准确后再注射。关系患者冷暖感受,同时告知药物名称、作用与用药期间注意事项,提升患者输液治疗依从性。在输液后要做好输液速度调节,同时叮嘱患者不要自行改变输液速度,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做好陪同照顾[2]。

1.2.4 提升护理工作培训

相关护理责任意识与技术需要定期培训管理来巩固,针对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采用分级培训的方式。同时强调输液护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严谨规范性。注重护理工作的礼仪培训,让护理人员有更规范的着装,标准的普通话,礼貌亲和的服务态度。相关操作环节要保持动作轻柔顺畅,同时保障患者隐私。如果患者刁难不讲理,不可以与患者进行争论,要耐心且语气委婉的让患者感到信服。相关培训应安排对应考核,考核分理论考核和实操[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至90分为基本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总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如表1所示,在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6%,对照组为1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如表2所示,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8%,对照组为82.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除了文中所提及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中要提升患者依从性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需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健康宣教一方面是护理人员口头告知,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输液室相关醒目位置的宣传标示,让患者通过简要的说明了解输液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避免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或者避免产生流程上的效率低效。健康宣教需要通俗易懂,让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方都可以充分领会。护理人员要多积极的主动的想患者方介绍,充分依照患者接受程度进行。输液期间加强巡查力度,患者随时需要询问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

【参考文献】

篇5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2000多张,年门诊患者100多万人次左右,工作量大、业务繁忙。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负责接诊、挂号、分诊、导诊、咨询、查询、健康宣教等工作,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挂号分诊中有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需要,在护理过程中更多的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给以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安慰,行为生活方式上的指导,给患者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从细微之处入手,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现将我院门诊挂号分诊中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提高对优质服务的认识

在以服务取胜的时代,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病人对质量和服务越来越高的期望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只有病人满意才能使满意的病人成为医院忠诚的顾客[1]。如果护理服务只停留在配合治疗是不够的,护理是用我们的手、眼睛、语言去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新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注重患者心理感受,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挂号、分诊、接诊护理服务,并注重护患沟通技巧,开展优质服务使护理人员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了“一切为患者着想”的人性化服务,而医院“一切为了患者”的优质形象鲜明地体现出来。

2 有效的科学管理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可靠保障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是病人首先就医的第一场所,也是展示医务人员形象和医院综合实力的场所。门诊具有业务性、管理性、综合性、高效性等特点[2]。门诊患者流量大,服务流程环节多,病种复杂,看病时间短,候诊时间长,护理工作时效性强等。因此我们制定了门诊优质医疗护理服务规范,病人进入门诊大厅,导医用微笑引导病人就诊方向,挂号员用娴熟的电脑操作为病人挂号,分诊护士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候诊病人动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施救,医生用精湛的技术为病人诊治。门诊医护人员做到病人来有迎声,离有送声,语言失误或处理不当有致歉声,遇到疑问询问时有解答声。

3 优质护理服务在挂号分诊工作中的应用

3.1主动迎接,热情问候患者初到医院,由于对病情不明确,对环境不熟悉,大多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当患者怀着这种心情来到挂号分诊台挂号时,护士主动起身迎接并亲切微笑地对患者说:“您好,请问你是哪里不舒服?”等礼貌用语,主动询问患者病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出诊医生情况。这一声声的问候会减少患者及家属初来医院的茫然,使其倍感亲切、温暖、自然,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3.2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相关专科,利用为患者测量血压、体温及办理就诊卡的间隙,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相关就诊程序,几句简短的介绍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3.3实行首问负责制,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为患者节省盲目寻找科室的时间,是门诊挂号分诊接诊工作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一步。遇到不熟悉环境的患者或外地前来就医的患者,护士应不厌其烦地向患者介绍,遇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上前搀扶并用轮椅将患者送至需要就诊的专科。用细心、爱心给予患者体贴入微的照顾,让患者感到安全、放心、满意。 转贴于

4 优化门诊挂号分诊流程

4.1合理分流患者 门诊挂号分诊是患者就诊的首个环节,一旦对服务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不满意,就可能导致对整个就医过程的全盘否定。我院门诊实行分专科挂号,合理地将患者分散到各专科,各科室合理安排门诊挂号分诊服务,各挂号点按要求上午提前30分钟、下午提前15分钟上班,方便早来患者挂号。

4.2一般医院上午就诊患者相对较,,通过预约挂号,并根据预约挂号信息,提前掌握就诊患者数量、病种等信息,合理安排门诊人力资源,协调患者就医时间,实现尽可能均匀就诊,保证医务人员接诊时间充裕,避免“三长一短”,提高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医院和行业形象[3]。

4.3医院开展预约挂号作为优化门诊服务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从2010年6月1日起开展了114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现场预约服务三种方式供患者选择,大大方便了患者,患者可有计划的安排就诊行程,节约时间成本;对外地患者而言,更是可以节约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等,既降低就医的经济成本,又减少了来回奔波之苦[4]。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提高预约挂号使用率。优质的预约挂号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5 增设便民措施是实现优质服务的有效措施

在门诊候诊区域设有电视、电子屏幕、板报、宣传栏,各科室健康教育资料架上免费摆放多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处方,方便病人听、阅。各挂号分诊台免费提供纸杯、开水方便患者饮用,备有雨伞、针线、轮椅、平车,方便患者使用。开展“假如我是一个就诊病人”的活动,站在病人的角度,处处为病人着想,想办法为患者解决问题。

6 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营造了充满关心、爱心和责任心的护理文化氛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互动,保证了门诊工作的优质、高效、安全,使患者在门诊挂号分诊中享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邓燕妮.创优质服务 提升医院形象[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44.

篇6

1.1 微笑服务,礼貌用语: 笑对我们来说是轻而易举,但能让患者忘记疼痛,能让焦虑的患者露出笑脸。对患者应该笑脸相迎,微笑着回答每个问题,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谈心,交谈中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因为妇产科门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所涉及的话题是女性生殖器和性方面的内容多,有些患者觉得难于开口,不便于详谈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较为敏感,任何一种不良的刺激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发生变化。因此要注意沟通技巧,尊重和维护她们的人格,保护她们的隐私,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做到珍爱每位来院就诊的患者,真正把患者视为亲人,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馨。

1.2 做各种检查、治疗前认真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妇产科患者都存在难以言表的个人隐私问题,女人细腻的特性,决定了她们易于发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反应,为患者做各种检查治疗前,要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让患者明白检查的目的和治疗的过程,使患者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能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措施。如: 对需要取环、放环的患者,告诉他们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休息、饮食与卫生,并告知复查时间。对需要做检查的患者,告知HPV、TCT 检查前的准备,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的注意事项[1]。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欣然接受检查。

1.3 对孕妇给以正确的孕期保健指导: 告知孕妇保健知识、发放准妈妈手册。指导孕妇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需要做的检查及注意事项,定期来医院做产前检查。教会孕妇自数胎动[2],妊娠晚期尽量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循环。如有不适,如阴道流血、流水,阵发性腹痛,胎动过快过慢,头痛眼花,胸闷气促等应及时来医院就诊。

1.4 编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对妇科的多病、常见病编写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到相应的患者手中,如外阴炎、滴虫性、霉菌性、细菌性阴道炎健康教育处方,宫颈炎、臭氧治疗健康教育处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教育处方[3],女性性传播疾病、女性性卫生健康教育处方等,并宣传妇女保健知识、所患疾病及相关疾病常识。这些书面上的宣教材料患者可以带回家去,认真学习,也可以传授给他人。

1.5 准备用物并协助医生做手术: 准备门诊所需物品,如一次性单、手套、扩阴器、手术器械包等。诊察台及检查床保持清洁,使用一次性臀垫,检查及手术时使用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扩阴器,不锈钢器械每位患者用后都要高压灭菌,室内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 小时,杜绝交叉感染。完成门诊的检查治疗工作,如阴道镜检查,阴道冲洗上药,外阴、宫颈微波治疗。对患者语言温和,动作轻柔利落,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医护之间及时交流沟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努力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2 结果

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31―01

门诊是医院服务的窗口部分,是集挂号、诊断、检查、处置、卫生宣传以及行政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部门。自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改善护理服务,加快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做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门诊相关科室:内、外、妇产、儿、口腔、耳鼻喉、眼、计划生育、预防接种、儿保、体检、放射、超声、病理、检验、内镜室、介入导管科等。护理人员包括分诊、导诊、各专科护士。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前来门诊部就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门诊护理,实验组应用优质门诊护理服务。

1.2 优质护理内容:

1.2.1加强门诊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对所有护理人员开展岗前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认真学习“以人为本”的相关理念。让其切实体会到护理工作的服务本质,并由资历深、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带教,认真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门诊护理服务理念,要求其充分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思想内涵。如主动及时地接待病人,询问病情。可预测病人需求,为年老、体弱、病情加重者开辟优先就诊通道,协助导诊护士为病人提供轮椅、推车;保证无陪护的行动不便的病人在就医过程中随时有工作人员陪同、指引,保证消除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陌生感和无助感。

1.2.2提高并保证护理质量。优化各服务流程(就诊、预约挂号、高龄及急重等优先就诊、退药、投诉)、各专科护理人员与医生的操作配合等。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窗口。鉴于挂号需要长时间等待,可推出网上、电话、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形式,并进行相关的宣传,切实维护患者的利益。如对心内科病人先行心电图检查后再就诊,辅助检查后无需再排序;消化性腹泻病人走侧门,安排就诊肠道门诊;为诊室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并与诊室医生做好沟通等。

1.2.3做好服务礼仪。要求在门诊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温和、端正的工作态度,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尽量解决,并注重维护患者的隐私[1]。亲切的询问患者的需要,并尽量满足。杜绝冷漠、消极的问答形式。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的服装、仪容管理,不得出现浓妆艳抹等不符合医院环境要求的仪容、服装。如保证病人进入门诊大厅有人主动、及时、热情迎接,工作中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及操作轻等。

1.2.4加强院感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清洁,每日开窗通风,对走廊、门把手、卫生间等共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在各个科室安装紫外灯,进行灭菌消毒,加强洗手管理。定期组织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院感防护知识讲座,对可能出现的院感,积极进行防护与杀灭。如加强院感工作督查力度;对能高压灭菌的医疗器械全部进行高压灭菌,不能高压灭菌的进行等离子、环氧乙烷灭菌等,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等。

1.3 观察指标: 调查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对照组满意83例,满意率为83.0%,有1例不满意;实验组97例满意,满意率为97.0%,无不满意例数。两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常规护理办法,患者的满意度仅为83.0%,而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7.0%,提示了优质护理工作的良好作用。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护理人员对医疗服务的认识以及责任高,并满足不同阶层患者的需要,对医院的社会形象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良作用。通过老手带教新手,也能加强医院内部人员之间的协作,增强医院各阶层人员的凝聚力,从而为医院的建设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优质护理较好的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改善了医患之间紧张的社会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2],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对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助力。优质护理可为患者营造一种和谐、安全、愉快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能够保持或恢复良好的心态,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开展优质护理工作,需要护理工作人员不断地完善自身,加强对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的学习,以达到临床工作的需要。

篇8

【摘要】

通过对门诊所有就诊病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品牌。

关键词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82-01

门诊是一个医院的前沿科室和窗口科室,其医疗服务水平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加之门诊病人疾病种类繁多,人员复杂,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更高[1]。我院自2012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减少了护理风险事故和护理投诉的发生,提供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7月,来我院门诊部就诊的病人数量78456人次,对所有病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方法

2.1门诊导医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2.1.1提供导医咨询: 导医咨询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实则不易。一站式护士须具备熟悉各专科常见病的临床症状,熟悉各专家、专科医生的特长。同时具有较高的语言沟通能力。

2.1.2接待处理投诉: 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需反复缴费、检查、排队、候诊,就诊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极度不满。这时导医护士要为患者和各相关人员做好沟通、协调,尽量帮助解决问题。

2.1.3落实便民措施: 导医台护士为广大病人免费提供轮椅、针线、纸笔、老花眼镜,为危重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同时提供健康咨询、失物招领等服务。

2.2加强细节服务,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2.2.1为病人提供合理的就诊、检查流程:如病人手里有B超单、心电图单和血生化化验单,诊区护士为病人安排合理的流程:先B超登记取号,再抽血化验,然后做心电图。让病人用最少时间获得最大效应。

2.2.2今年我院门诊的每一个楼层安装了饮水机,提供冷热开水,解决了病人的饮水困难。

2.2.3门诊导医护士对本区域内离休干部、上海市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全程陪同就诊。

2.3积极开展主动优质护理服务

2.3.1主动巡视: 诊区护士经常巡视,维持就诊秩序。发现某一科室候诊病人大于15人时,及时与导医系,将预检的病人分流到相关联的科室,同时与该科室主任联系,增加门诊坐诊医师。

2.3.2主动宣教: 做好候诊病人的瞬间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3结果

通过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极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1-7月份,在门诊随机发放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28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100%,护理满意度为99.2%。与2014年1-7月份护理满意度97%有明显提高。

4小结

自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护理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2]。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优质护理服务也为医院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篇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18-01

口腔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口腔护理知识,能够给予患者优质的照顾。而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口腔门诊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口腔门诊的质量。就如何提高口腔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以下几点:

1 提高口腔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护理在口腔医学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强对口腔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

1.1 口腔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

1.1.1 口腔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就诊的全过程,从病人的分诊、导诊、助疗到诊后的健康指导,实行全程护理服务[1]。

1.1.2 口腔护理工作专科特性强,护理人员除需掌握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以外,还需掌握口腔专科基础理论以及口腔专科护理技能,才能与医生密切协作,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1.1.3 口腔诊疗工作中医护配合密切,在口腔疾患的诊治中,护士不但要保证治疗所用的器械、药物、设备、材料到位,更需与医师配合默契,保证材料、药物、器械的准确、平稳、快速的传递。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及生理、精神状况,从而为口腔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1.1.4 口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口腔临床工作的特殊型,口腔疾患的各项治疗操作均在口腔内完成,病人流量大,仪器、器械使用频繁,许多精细、价格昂贵的牙科器械和材料的消毒灭菌受到一定的限制,病原体可经医护人员的手、空气、污染后溅出的碎屑、污染的诊疗环境进行传播,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造成医院内感染。因此,口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1.2 建立专业的技术操作规程及专业知识考核制度

专业化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口腔护理的专业化要求程度高,容易发生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做好口腔科的消毒隔离管理非常重要。

1.2.1 重视对口腔护理用具的消毒管理:口腔科设有独立的消毒室,在使用传统的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引进先进清洗机器,如应用超声震荡清洗机中对器械进行清洗,可以将器械的细小部位和难于清洗的部位清洗干净,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1.2.2 对小手术器械及种植手术器械的消毒:根据口腔护理手术的需要,将器械进行分类打包,并将消毒的时间进行标记,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1.2.3 一次性物品的分类处理:在口腔手术之后,将器械中的针头、刀片等尖锐的物品放在有标记的污物器内,将一次性使用的治疗盘放在黄色的污物袋里,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并做好回收记录。

1.2.4 综合治疗椅的消毒:综合治疗椅每天都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擦拭处理。在操作中,与医生、患者直接接触的器械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消毒,间接接触的器械要及时用金属铝薄纸进行包裹,按规定更新。

1.2.5 器械设备实现专门化管理:口腔治疗器械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器械的使用问题,并进行妥善维护,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1.2.6 定期、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操作技能的考核,建立奖励机制以提高口腔护理优质服务水平。

1.3 随着口腔科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口腔护理人员也需要在护理实践中运用新的观念与新的理论。

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也不断向前发展。但目前我们对口腔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口腔护理评估标准及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研究还十分有限。尽管国内学者目前对口腔护理方法研究较多,但还存在着口腔护理方法单一,新方法临床应用较少的现象。国外则注重口腔护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口腔护理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建议在工作中运用循证医学观点,开展口腔护理干预;加强培训,多了解新的口腔护理理论和方法;

2 时刻以为患者服务为己任,视患者为亲人

2.1 口腔门诊分诊工作的优质服务

2.1.1 候诊环境的优质性: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医院环境的营造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将候诊区与诊疗区分开,避免候诊的患者受到诊疗室机器噪音的影响增加烦躁紧张的情绪。同时候诊大厅要保证干净整洁,摆放些绿色的植物,以便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2.1.2 分诊的优质性:分诊台护士需要提前到岗,做好分诊前的各种工作。同时分诊护士需要具有多年的本科室工作经验,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并熟悉掌握当日科室医生的出诊情况。

2.1.3 分诊叫号系统优质性:护士将患者的详细就诊资料输入分诊台的微机中,这样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妥善的安排,进而大幅度缩短患者的看病候诊时间。

2.1.4 健康教育优质性:在候诊区设置口腔健康橱窗以及教育专栏,定期播放专题讲座。同时护士向候诊患者发放有关口腔健康的健康教育手册,并按时更新宣传栏的健康教育资料,方便患者的阅读,最大限度的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2.2 口腔门诊就诊护理的优质服务

2.2.1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尽可能保证诊疗室安静、舒适。对诊疗室的各个功能区贴上醒目的标志,并将详细的收费标准张贴在墙上,方便患者及家属的查询。

2.2.2 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这句话充分说明牙疼“疼”的程度,患者在进行牙科诊治的过程中,疼痛常常是阵发性的,疼痛定位不准,遇冷热刺激会加重病情,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能够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安慰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恐惧感,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2.3 广泛征求患者的意见:可以通过发放与收集“征求意见卡片”等形式,了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与患者的满意程度。另外,还应建立医患交流平台,方便患者对病情进行详细的咨询。

3 小结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在口腔门诊护理中运用优质性护理模式,每名医护人员通过长期的学习与不断的积累,逐步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将优质性护理牢记在心中,贯穿在口腔护理的全过程中,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推动口腔门诊的护理工作,口腔门诊工作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始终坚持“让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宗旨[3],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的服务思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患者在口腔门诊诊疗中享受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156-0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为了加强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快捷的护理服务,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本院门诊抽血室负责全院患者检验血标本的采集,患者年龄跨度大,疾病种类复杂,每周一~周六约100~260名抽血患者在上午7∶30~9∶30高度密集在抽血室且停留时间短暂,而且大部分血标本采集要求患者空腹抽血,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效率直接影响患者抽血等待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因此,门诊抽血室是患者反映存在问题多,待改进意见最集中的部门,患者抽血失败率、血标本不合格发生率偏高、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却偏低[1]。本科自2012年7月以来,积极实施医院的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在抽血室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优化服务流程,有效改善了抽血室的护理服务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11月在本院门诊抽血室抽血患者709例,将2012年7~11月来诊的3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98例,女177例,年龄24~92岁,平均(52.3±5.6)岁;将2012年2~6月来诊的3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5例,女159例,年龄18~93岁,平均(54.6±6.73)岁。两组患者均意识清醒,无脑血管意外、器质性心脏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配合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抽血工作流程进行抽血,由抽血班和直2班负责,患者按先后顺序等候,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护士除完成抽血操作外难以顾及护患沟通和特殊患者的观察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以下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1 认知教育,提高认识,转变服务理念 组织全科护士温习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卫生部有关创优工作的3个文件,学习本院《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明确目前的工作目标是全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100%的病房,并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任务是在注射室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文关怀,在科室大门口公示优质服务承诺,自觉接受患者的监督,吹响优质护理服务的号角,正确认识医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1.2.2 人力资源保障 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条件包括:有足够的护士,护士具有充足的时间,能胜任岗位职责的技能。但目前仍普遍存在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本院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下,调整各班岗位职责[2],在原来有一个抽血班和一个辅助抽血直2班的基础上,在抽血患者密集的8∶00~9∶30时间段将输液室该时段工作量较小的巡班调过来维持抽血秩序与解答患者疑问,根据患者需要进行护患沟通、健康教育,输液直1班同时段进行辅助抽血,肌注室护士则负责高难度采血患者及有特殊情况需优先采血患者的抽血工作。护士长排班时注意安排经验丰富、技术优良的护士值肌注室班,调整后由2位护士全程负责抽血改为抽血班、直2班、输液巡班、直1班、肌注室日3班5位护士在上午8∶00~9∶30均有职责负责抽血工作,9∶30后抽血患者减少再交由抽血班及直2班负责,各班次互相配合,弹性调配,有效保障了抽血繁忙时段的护士人力。

1.2.3 抽血环境及物品的准备 本科抽血室有3个患者抽血位置,肌注室有1个抽血位置,空间较狭窄,患者密集时非常拥挤,加上个别抽血患者或家属的询问、催促和抱怨,环境嘈杂,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本院在抽血室门前张贴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室内保持安全整洁,将锐器、易被碰撞硬物妥善处置,布置一些仿真花草美化环境,患者的抽血单排序后指引患者在等候区等候。安装麦克风通知等候区的患者前来抽血,每天上午11时少量抽血患者转移至肌注室抽血后,抽血班必须将次日抽血所需的采血针、采血管、棉签、皮肤消毒剂等足量补充备用,清洁室间环境后开紫外线灯消毒1 h。避免抽血操作中护士补充用物耗费时间[3],室内还安装了冷暖空调及排气扇,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秩序井然的抽血环境[4]。

1.2.4 优化服务流程 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的习惯为主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患者需求为导向。从患者持抽血单前来抽血开始,输液巡班根据患者的检验项目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初步分类,迅速将应前往门诊检验室检测血常规和微量血糖的排错队患者正确引导至检验室抽血窗口,将抽血后还需赶时间上班和上学的、行动不便使用轮椅的、抽血难度较高的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引导至肌注室由肌注班护士采血,降低抽血室里的抽血班、直2班和直1班遇上此类患者影响抽血效率的可能性,减轻抽血室拥挤程度,若其他患者在抽血室抽血操作2次仍未成功,应在抽血室3个抽血护士中更换护士抽血并向患者解释道歉,加强护患沟通,预防纠纷发生,让各班护士在“我的职责我负责”的基础上紧密合作,优化科内工作流程,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合力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5 护患沟通与人文关怀 患者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正常人相似的基本需要,但由于疾病的影响,还有一定的差别,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情、尊重、关心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5]。抽血患者多时由于环境嘈杂、患者老年性耳聋等原因,往往出现护士通知患者抽血,而患者却没听见的现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本院在繁忙时段用麦克风清晰地通知患者抽血,按门诊护士言行规范查对患者姓名,另加一种方法根据抽血单上的就诊科室或年龄等信息查对,礼貌询问需空腹采血患者是否已按要求禁食,准确使用采血管,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保证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减少血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优质护理服务让护士更贴近患者,能详细解答抽血患者的疑问和及时处理突况,如特殊检验项目取结果时间、糖耐量试验如何配合、采血晕针患者的应急处理[6]、有晕针史的患者则预防性卧位抽血等,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护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1.2.6 评价方法 由各班护士在统计工作量时将需要重复穿刺抽血的患者做好记录,输液巡班负责记录血标本不合格被检验科要求重抽血例数及在抽血后发放抽血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并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 11.0软件处理,抽血失败率、血标本不合格发生率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抽血失败42例,血标本不合格12例,患者或家属对抽血护理工作满意和非常满意共298例;观察组患者中抽血失败16例,血标本不合格2例,患者或家属对抽血护理工作满意和非常满意共362例。见表1。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表现在护士服务态度、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工作责任心、操作熟练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门诊抽血是门诊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全体护士的教育动员,进行人力资源保障,营造安全舒适利于工作开展的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和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等措施。表1结果提示,观察组抽血失败、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或家属对抽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1),提示在门诊抽血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保证患者的诊疗计划顺利进行,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条件,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优化护理服务工作流程,使抽血操作失败事件更加透明化与公开化,可增强全体护士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患者舒适的抽血环境,同时护士的工作环境也得到改善[7]。

综上所述,在门诊抽血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8],值得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继续巩固效果和不断探索,实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多赢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石敏,王红霞. 预防标本拒绝的持续质量改进[J]. 护理学杂志,2011,12(26):17-18.

[2] 刘美玲,袁秋影,黄松彬.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 护理学报,2011,4(18):38-40.

[3] 邱兆芳,李长莲. 舒适护理在外科换药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5(18):30-32.

[4] 邓芳丽. 借鉴日本护理管理模式 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 护理学报,2010,5(29):727-728.

[5] 李映兰. 护理心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9-69.

[6] 成昌盛,龚秀琴,黄美,等. 门诊患者采血晕针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 护理学报,2011,6(18):57-58.

篇11

1 进行预防接种相关事宜

每周一下午准妈妈们进行预防接种相关事宜的培训。在培训班上我院的计免工作人员采用相关国家免疫政策、接种知识讲解,互动问答等授课形式,向各位准妈妈们宣传免疫预防知识。通过培训,让准妈妈们了解了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的重要性,疫苗的种类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的区别等以及预防接种流程及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掌握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接种反应如何护理,使家长对儿童接种后的接种部位红肿热痛及发热、皮疹不再惊慌失措,避免滥用药物减低疫苗效果,,并发放《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听完讲课后,准妈妈都纷纷表示,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按时带孩子来打预防针。

2 保持预防室安全接种

预防接种门诊的候诊室、宣教室、接种室干净明亮、地面保持干燥无水,保洁人员定时巡视,出现尿渍、水渍随时清理以防小儿和家长滑倒。部分接种儿童为小年龄组儿童护理人员主动为他们提供温开水、纸杯、体温计等物品;接种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会在接种后半小时内发生,计免门诊采取口头告知、张贴温馨提示。定时巡视等方式密切关注接种儿童接种后反应。保障安全接种。

3 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人员态度和蔼

进行业务操作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儿童疼痛刺激表现为哭闹,挣扎。护理人员就采取微笑,利用面部表情和温馨的话去逗乐并转移其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注射,接种后指导家长拥抱抚摸孩子面部、四肢。减少哭闹。

4 实施计算机管理

由于接种对象或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不熟悉,担心孩子漏种、重种、早种、迟种等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对前来接种的0~7岁儿童纳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计算机管理,使儿童及监护人获得一系列优质服务,省时方便、接种记录详细、准确,及时提醒家长接种时间。

5 电话跟踪随访

开通预防接种门诊咨询电话对接种儿童进行电话跟踪随访,对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家长进行具体指导和对症处理,对逾期未种儿童提醒督促尽快完成。把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整个预防接种过程中。在走廊过道设置宣传栏,结合疾病流行季节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强化家长的保健意识并做好新疫苗的宣传活动。

6 计划免疫护理人员实行责任制

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管理儿童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计免门诊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学校等为大家宣传免疫规划及扩大免疫的相关知识,设立免费咨询台,并对过往人员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有关问题,将国家免疫规划宣传给大家。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参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良好氛围。开设常年接种门诊,坚持预约定期接种和随时补种相结合,与教育部门合作主动联系幼儿园、学校,积极做好查验预防证工作。对未免疫的儿童进行补种,并办理接种证。

7 加强与公安、街道等部门的联系

定期了解流动人口数量、特点、分布等情况,掌握本地区流动人口分布; 加强计划免疫中流动儿童管理进行主动搜索、查漏补种等,每月主动到辖区搜索适龄儿童,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为适龄儿童及时建卡建证。

篇12

doi:10.14033/ki.cfmr.2016.33.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102-03

在临床护理中,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具有较高满意度,是开展护理工作的目标所在[1]。门诊部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其服务质量及工作环境对于医院形象具有直接影响。门诊医护人员应增强护理观念,掌握护理技巧,以便提高职业素质及服务质量[2]。本文选取96例门诊就诊患者,分析门诊导诊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2月施优质护理服务前48例门诊就诊患者,其中有男28例,女20例;年龄19~65岁,平均(44.8±6.2)岁;病程3 d~11年,平均(4.1±0.8)年;内科20例,外科14例,妇产科1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26例,高中及以上22例。另选取2015年1-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48例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0~66岁,平均(45.2±6.5)岁;病程2 d~10年,平均(3.8±0.7)年;内科21例,外科14例,妇产科1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及以上19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4年1-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采用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就诊号,叮嘱其在候诊区排队等待叫号,并提供一些常见疾病的健康宣教,通过宣教,使得患者了解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遵医嘱对患者合理处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

2015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措施如下,(1)优化门诊流程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按照患者主诉病情将其予以合理分流,使之了解流程地点、辅助检查及注意事项,防止发生错漏,且就诊科室门口橱窗等处张贴就诊服务流程图、就诊须知及健康教育处方等相关内容,便于患者的阅读,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2)心理疏导:进入医院的患者往往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之沟通交流,根据患者心理变化予以合理心理疏导,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改革排班模式:通过APN排班模式,依据护理人员相应资质予以合理分配,确保责任到人,工作保持连续性,也能够预防交接班环节发生安全隐患,而且实现层层质控,通常病情较重患者由高年资能力较强的护士负责护理,病情较轻者由低年资护士负责护理。(4)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的培训及教学,对各外科门诊常用操作技术进行有效训练,并予以严格考核,且予以一定的奖罚,以便护理人员可以增强主观能动性,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心,使得就诊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操作、接诊流程、服务态度、就诊环境、语言仪表方面,总分值100分,从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方面进行满意度的评定,非常满意:80~100分;比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

观察实施前后患者的焦虑心理,通过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负性心理予以评定[3],焦虑将标准分>50分作为诊断标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7.0软件系统予以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实施前后患者门诊等候时间比较

实施后门诊挂号等候时间≤15 min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辅助检查等候时间≤15 min患者比例也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实施前后门诊就诊焦虑心理评估比较

实施前后患者护理前焦虑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施后焦虑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门诊导诊作为患者进入医院中最开始接触到的地方,也是感受到护理服务的起始点。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门诊导诊的工作中,可以使得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就医程序,使之感受到实施护理服务的良好效果,对于医院护理服务的整个过程具有较为关键性作用。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无法确保门诊导诊服务工作能够良好的开展,有的患者还会因治疗而出现恐惧惊慌等不利心理情绪,对护理质量及预后质量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得患者受到严重影响[4]。有的医院并未对门诊导诊具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并未对门诊导诊工作予以大量关注,导致门诊导诊工作并无较理想的效果。由此开展门诊导诊工作过程中,加强关注力度,实施更为有效的手段促使门诊导诊工作达到更为理想效果[5]。

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经导诊、初诊的流程介绍,对疾病健康进行积极宣教,使得患者对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6]。优质护理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关心关爱贯穿到护理的整个工作过程中,使得整个人性化服务具有主动、真情、便捷、周到、温馨、优质的特色,在门诊患者护理中更具有适用性。给予患者细心、爱心,使之受到体贴入微的照顾,可以提高其安全感及满意度。导诊护士依据患者病情进行正确分诊,可通过预约挂号,缩短患者等候时间[7]。护士可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及早康复。护理人员应经常主动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之了解病情变化规律、疾病发展及转归,有效缓解负性心理,通过对患者的关心与尊重,使之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8]。

在本文研究中,实施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

总之,门诊导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得患者缩短就医时间,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步红兵,严翎,储建耘.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全科护理,2012,10(1):160-161.

[2]郝红英.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影响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51-152.

[3]陈新年.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103-104.

[4]李丽匀,张瑾,汪艳丽,等.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3,10(7):189-190.

[5]王力群,蒋丽,曾燕.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工作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9):2463-2464.

篇13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50-02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2000多张,年门诊患者100多万人次左右,工作量大、业务繁忙。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负责接诊、挂号、分诊、导诊、咨询、查询、健康宣教等工作,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挂号分诊中有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需要,在护理过程中更多的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给以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安慰,行为生活方式上的指导,给患者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从细微之处入手,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现将我院门诊挂号分诊中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提高对优质服务的认识

在以服务取胜的时代,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病人对质量和服务越来越高的期望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只有病人满意才能使满意的病人成为医院忠诚的顾客[1]。如果护理服务只停留在配合治疗是不够的,护理是用我们的手、眼睛、语言去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新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注重患者心理感受,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挂号、分诊、接诊护理服务,并注重护患沟通技巧,开展优质服务使护理人员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了“一切为患者着想”的人性化服务,而医院“一切为了患者”的优质形象鲜明地体现出来。

2 有效的科学管理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可靠保障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是病人首先就医的第一场所,也是展示医务人员形象和医院综合实力的场所。门诊具有业务性、管理性、综合性、高效性等特点[2]。门诊患者流量大,服务流程环节多,病种复杂,看病时间短,候诊时间长,护理工作时效性强等。因此我们制定了门诊优质医疗护理服务规范,病人进入门诊大厅,导医用微笑引导病人就诊方向,挂号员用娴熟的电脑操作为病人挂号,分诊护士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候诊病人动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施救,医生用精湛的技术为病人诊治。门诊医护人员做到病人来有迎声,离有送声,语言失误或处理不当有致歉声,遇到疑问询问时有解答声。

3 优质护理服务在挂号分诊工作中的应用

3.1 主动迎接,热情问候患者初到医院,由于对病情不明确,对环境不熟悉,大多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当患者怀着这种心情来到挂号分诊台挂号时,护士主动起身迎接并亲切微笑地对患者说:“您好,请问你是哪里不舒服?”等礼貌用语,主动询问患者病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出诊医生情况。这一声声的问候会减少患者及家属初来医院的茫然,使其倍感亲切、温暖、自然,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3.2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相关专科,利用为患者测量血压、体温及办理就诊卡的间隙,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相关就诊程序,几句简短的介绍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3.3实行首问负责制,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为患者节省盲目寻找科室的时间,是门诊挂号分诊接诊工作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一步。遇到不熟悉环境的患者或外地前来就医的患者,护士应不厌其烦地向患者介绍,遇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上前搀扶并用轮椅将患者送至需要就诊的专科。用细心、爱心给予患者体贴入微的照顾,让患者感到安全、放心、满意

4 优化门诊挂号分诊流程

4.1 理分流患者:门诊挂号分诊是患者就诊的首个环节,一旦对服务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不满意,就可能导致对整个就医过程的全盘否定。我院门诊实行分专科挂号,合理地将患者分散到各专科,各科室合理安排门诊挂号分诊服务,各挂号点按要求上午提前30分钟、下午提前15分钟上班,方便早来患者挂号。

4.2 一般医院上午就诊患者相对较,,通过预约挂号,并根据预约挂号信息,提前掌握就诊患者数量、病种等信息,合理安排门诊人力资源,协调患者就医时间,实现尽可能均匀就诊,保证医务人员接诊时间充裕,避免“三长一短”,提高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医院和行业形象[3]。

4.3 医院开展预约挂号作为优化门诊服务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开展了114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现场预约服务三种方式供患者选择,大大方便了患者,患者可有计划的安排就诊行程,节约时间成本;对外地患者而言,更是可以节约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等,既降低就医的经济成本,又减少了来回奔波之苦[4]。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提高预约挂号使用率。优质的预约挂号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5 增设便民措施是实现优质服务的有效措施

在门诊候诊区域设有电视、电子屏幕、板报、宣传栏,各科室健康教育资料架上免费摆放多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处方,方便病人听、阅。各挂号分诊台免费提供纸杯、开水方便患者饮用,备有雨伞、针线、轮椅、平车,方便患者使用。开展“假如我是一个就诊病人”的活动,站在病人的角度,处处为病人着想,想办法为患者解决问题。

6 正确掌握沟通技巧

分诊护士接待患者时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调速度、手势、眼神等称为非语言沟通。微笑使人感觉亲切、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交谈,也就是语言性沟通。护士与患者交谈时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亲切、柔和的,这样会给患者带来愉。针对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应有针对性的告知患者他们所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此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7 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

护士的情绪状态,对患者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情绪的护士,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分诊护士应当加强心理控制,培养自制力,做到工作中不让不愉快的事情影响自己的情绪,做到急事不慌、纠缠不怒,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总之,分诊护士不再是单纯的叫号护士,而是医院护理的重要一环,是具体体现医院优质服务的窗口。

8 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营造了充满关心、爱心和责任心的护理文化氛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互动,保证了门诊工作的优质、高效、安全,使患者在门诊挂号分诊中享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邓燕妮.创优质服务 提升医院形象[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44.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