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浅谈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初中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便是引导学生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严于律己,积极向善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并未能起到理想的德育效果,究其原因,人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未能有深刻的认识。基于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初中教学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就应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明确自身职责所在,探寻出一条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便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体分析,通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并学会一系列做人的道理[1]。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分清善恶美丑与是非对错的能力,并且能对个人言行将会产生的后果进行基本判断,但是,他们依然不具备强有力的行动能力,无法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及智力潜能做出全面、确切的评价。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对世界产生正确的认识,学会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德育教育渗透进初中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在导语中渗透德育教育
导语为一堂课的引入部分,教师如果做好了导语的设计工作,不但可充分调动学生对接下来学习内容的积极性,而且还可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得到德育教育[2]。以《皇帝的新装》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可事先设计相应的导语,向学生讲述“狼来了”的故事,并询问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和感受,最后为什么没有人帮小孩驱赶狼群?进而引领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美德,我们应当做个诚实的人。随后再继续引导,倘若国家的臣民均失去了诚信,那么这个国家又会面临怎样的境地?通过设计这些导语,可将学生内心的情感与动机充分调动起来,认真阅读并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并认识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诚信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升华思想。
2.2在课文讲解中渗透德育教育
(1)情感教育的渗透
其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与政治课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初中语文是通过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借助优美的语言与感人的事迹来感染学生,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教师只需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教学,并做好指导工作,便可将学生爱国之情以及民族自强的激情有效激发出来。例如《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课文,其从不同的角度对祖国展开讴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而《岳阳楼记》、《三峡》等课文则通过优美动人的语言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出来,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壮丽风光的同时,产生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感。
其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生活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也使得他们在长期安逸的环境下,容易缺乏拼搏进取的精神。而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讲述人生哲理的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这一课,作者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与人生的美好,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中的苦难与挫折,要更多地看到生活中的阳光与美好,从而使其养成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三,培养学生重视亲情与友情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多篇有关亲情与友情的课文,而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切不可采取单调乏味的说教形式,而是应当从课文内容出发,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热爱亲人、重视朋友的情感。例如,朱自清的《背景》通过真切、朴素的语言,描述了父亲送别将要远行儿子的场景,生动表现了父亲的爱之之心以及儿子对母父亲浓烈的思念之情;而《羚羊木雕》则通过描述“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最要好的朋友后,被父母发现逼着要回来的这场小矛盾,表现了成人世界里的重财轻义与孩子之间的单纯。这些课文从正反两面表达了亲情与友情的难能可贵,培养了学生重视亲情与友情的情感。
(2)美德教育的渗透
其一,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尊老爱幼为我国一项优良传统,《木兰诗》通过描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深明大义的豪情壮志以及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散步》一文通过描述一家人一起散步这件平常而又其乐融融的小事,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时,一定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理解并感悟这些故事,从而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其二,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初中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促进学生良好个人修养的形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通过列举舜、胶鬲、百里奚等普通人最终完成大业的事迹,告知学生只有经受住肉体与精神的考验,具备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才能实现才干的增长;《爱莲说》教会人们洁身自好的品质,《愚公移山》则教导人们只有下定决定,坚持不懈下去,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些文章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教材。
(3)人生观教育的渗透
初中阶段为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养成[3]。初中语文课本中就存在许多表达积极、正确人生观的文章。例如,《我的信念》一文告诉学生应当相信自己,要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贝多芬传》则通过刻画在逆境之中,贝多芬依旧乐观的形象,从而教导学生不管在面对任何困难与挫折时,都应当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3在拓展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利用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项有效途径便是利用课外阅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与鉴赏,在获得更多技能知识的同时,实现情操的培养。例如,《爱的教育》一书深入刻画了国家、民族、父母、朋友等之间的各种感人至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此书展开阅读与鉴赏,从而实现对学生爱心的培养。
(2)加强专题活动的开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开展专题活动,可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也能达到拓展技能、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学完《成长的烦恼》这一综合活动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有关青少年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使其认识到初中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烦恼,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烦恼诉说出来,并通过与大家一起讨论,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走出烦恼的困境。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便是使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就应当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导语引入、课文讲解、拓展教学等各个环节,在实现德育效果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马塘中学)
参考文献: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祥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如在《中国石拱桥》这一课,从俗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你们常听老人们说过这样的话吗?“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呢!”当然,这是老人在教训自以为是的年轻人,我们从中还能获得什么信息?……我国桥多。这样设计就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愉快教学课堂。
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中图分类号】G633.3
正文:
2014年2月10日,丁某在兰州市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受害人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继而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失属重伤二级。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而且逐步演化为群体性的校园暴力事件,类似的案子值得我们深思,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沉痛的。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课教学中又应渗透着不可低估的思想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彻落实到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和机制。
一、语文教材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教师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首先应该是情感的交流,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和体验,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课文的作者或文中其他人物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自己健康的真挚情感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然后辅之以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就会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教师要善于寻找突破口,做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与的思想教育相联系,都有一定的思想性。但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抓重点,找突破点,使思想教育融入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最重要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3、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当然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行教育,如口头作文、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使思想道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二、有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那么就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落实,这需要因“文”而异,巧妙设计教育思路,以便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作几点分析:
1、不失时机的渗透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表达爱国、爱家乡主题的作品很多,典型的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字里行间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小弗朗士”,一个平日里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的孩子尚且如此爱国,更何况其他的孩子呢!尤其要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主席的词――《沁园春・雪》,既歌颂了伟大祖国河山的壮美,又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以爱国爱家乡为主题的篇目还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诸如这些文章的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愿望转化为自己好好学习,立志报国,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中来。
2、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模仿某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古人说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要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表率作用,才能给学生带好头、起好步,这样的教育效果将是无法估量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66-01
当教师满怀深情地范读《春》这篇课文时,引来的不是共鸣,而是台下学生的阵阵窃笑,无疑,教师精心策划的课堂教学又泡汤了。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的学生大多置身于“温室效应”的家庭中,置身于社会的万花筒中,情感淡薄,对人对事物熟视无睹,看起来如“一沟绝望的死水”。多年来,学生奔波于应试旅途,丢掉了现代人最起码的在教学中欠了有笔“人情帐”,教学设计大多“背井离乡”,背离了情趣盎然的少年生活,扭曲人性,扼杀了天性,学生情感的空间出现了一片可怕的荒漠,他们如长在贫瘠土壤里的小草,娇嫩而枯黄,这便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贫血”现象。
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当然也就谈不上人的的完美发展和创造。我们又怎么能去“面对未来”呢?应试状态下的学生陷入了情感的土壤,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官员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说得很深刻:“今天的驾驭家面临着一件更着迷的任务:发现如何在理性训练和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贫血”的救治,谈点肤浅的看法。
1.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呢
1.1 开课导情。导语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导语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还能起到情感导向的作用。一上课老师就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造一种情境氛围,启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情趣。
1.2 朗读传情。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能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不用多讲,只要熟读成诵,一幅壮丽辽阔的草原画卷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当我们在带领学生朗读的《沁园春雪》时,一股豪情便会油然而生。当然,要做到朗读传情,少不了教师对学生富有感情效应的指导。否则,教师朗读缺情寡味,学生听了无动于衷,哪还谈得上受到感染呢!
1.3 设疑入情。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进入文章的情境,深入理解文章的感情。它极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不仅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又标志着学生的思想感情已经得到了升华。
2.创设情感氛围,寻找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3.生出情感,触动生活中鲜美的情感体验
人的千差万别的个性,使他们对现实生活有不同的情感认识。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人的情感总是产生于将定的场合,而教学最理想的境界就是根据主体实际提供可感的形象,使学生达到“共振”的境界。而教师激发学生进入体验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阅读教学,就常常出现教师神采飞扬,“演员”功底堪绝,但台下掀不起波澜的场面,其实这是没有摸清学生的情感基础。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做到:
3.1 尽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四季轮回,大自然美妙无比,每每让学生“潇洒走一回”。看风听雨,踩霜赏雪,触叶嗅花,无不给他们一字独特的感受。课本中的一景一物就如大自然里的一景一物,走进生活的课堂,在自然里摸爬滚打,获得真实的人生体验就是“源头活水”。
3.2 再现情境。社会生活层面错综复杂,学生见识毕竟有限,多种生活情境可运用教学“媒体”来再现。通过媒体手段,让学生在间接体验中达到内化。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先让学生看电视剧《水浒传》第二集,然后谈体会,通过比较,培养审美观。
3.3 唤起记忆。在理解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佳句时,可先让学生谈远离朋友的感受,让他把与朋友朝夕相处的日子带回到今天。这样,他们许多美好的记忆纷至沓来,进而体会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从内心深处体验千古离愁之心。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置,关注学生态度、情绪等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发生变化,向着更高级的情感品质发展,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促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即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方便学生记忆,同时对学生理解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所以,把情感教育导入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要求将情感教育与过程方法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新课改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外,更加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主动探索语文的奥妙。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提高审美情趣,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融入情感教育
教师应注重将情感教育有效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就需要建立在教师对于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挖掘其中情感教育的因素,并结合具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营造完美情感氛围。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语言的运用,通过精彩的描绘将课文内容生动地重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其美的享受,陶醉在中国传统文字的美妙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历,领悟语文课文中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感情,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这一过程建立在教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并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可以以集体朗诵的形式品味古文和诗词的美好,也可安排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亲身体验人物所处的环境,揣摩人物心态,从而带入具体的情景当中,以互动的形式激发其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把握语文学习的精髓。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其客观、真实的情感。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更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扩展其情感空间,使得语文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如在讲述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济南冬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配合有感情的朗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济南冬天的美景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对于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三)注重教学实践,有效培养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19-01
主体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新概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主体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体现,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十分重要和迫切。
1 明确教学目标,增强主体意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学手段的依据,又是教学的归宿站。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把握了教学目标,认识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意识到学习活动中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把当前的学习活动作为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所以那些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好目标。这种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增强学生主观努力的意识,增强主体价值的意识,就会自觉地体现自己能动的力量,有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活动面也能随之扩大,探究问题的气氛自然就热烈了。某位老师用“据情节推,借课文补,抓神态析”的手法,通过与莫泊桑的对话来评价于勒这个人物,顺利达到了认识小说中的人物的教学目标。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评课说:“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随机应变,学生中不存在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是知得深与知得浅的区别”。
这种明确教师教学目标,凸出主体意识的教学活动,实现了学生发展水平与教学目标的一致。
2 参与教学过程,确立主体地位
学生是否能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决定着是否真正确立了其主体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诸多,但最根本的是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老师那至高无上的“尊严”、支离破碎地分析、烦琐的提问、僵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堂变成讲堂,主人变成听众。
主体教育就是把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及其过程中的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表现和显示出来。这两者的联系点就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确立其主体地位;只有使活动具体丰富,才能确立其主体地位。活动充分必须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保证,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简化分析、优化信息、美化结构。
活动时间充分,就是给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时间、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充分讨论说话的时间。这样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确定学习内容、自学思考也好,讨论置疑、探索解答也好,都会有个人的感悟、体验、收获或再创造的机会。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同时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上课的内容必须丰富(优化信息),语言也要幽默。因为上课是学生认识、理解、创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心路历程。丰富的内容与幽默的语言能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熏陶下得到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的机会。
3 开放课堂教学,开发主体力量
学生潜在的力量是很大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开发。以往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很难在教育意义上成为主体,而只能处于被灌输的、被管制的、被批评的、被指导的状况。开放主体力量,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在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视语文为广阔的天地,走语文生活道路,语文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让学生以课本为“窗口”,把目光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双手能巧起来,让嘴巴能流畅表达,让时间能自由支配,空间能扩大见识,从而真正把学生的潜在力量开发出来。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国宝――大熊猫》,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
三、初中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体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用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文化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但可以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丰富英语内涵。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交流、运用英语能力的必经途径。
首先,在教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My name is Gina.”时,会涉及英语名字的教学。首先让学生会表达自己的名字,然后分别给学生起英语名字。这时候有的学生会对中西方名字的表达存在一些疑惑,那么我们教师可以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中西姓名的不同之处。我们中国人是把姓放在最前面的,然后才是名(有单名,也有双名);而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自取名+姓。如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我们一般只给学生取一个名,所以学生在看外国人的姓名时,不要把第一个词作为姓,不然是要闹笑话的。随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上这一堂课时很感兴趣,他们对新鲜的东西总是怀有好奇心,而这些新知识也会留给他们深刻的印象。
其次,在进行教授Greeting时,除了让学生掌握问候以及相关的交际句型外,还要给学生教授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禁忌的东西和话语,英语国家当然也不例外。可能我国认为很普遍的东西在英、美国家看来是倒霉的东西或是别人不愿意谈的事情。在我们学习到“How old are you?”这句话时,就很能体现。我们认为是在问对方的年龄,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外国人把年龄视作隐私的东西,你问了,别人会认为你是很不礼貌的。因此我在上课时,学生问我的年龄,我就说:“Ah,it’s a secret.”,让学生知道西方人有这样的习惯,又多学了一句新句子。还有,大多数国外的中年女性不喜欢别人称呼她们Mrs.而愿意别人称她们Miss。这些事情虽是小事,但也是些不容小看的问题。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或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再次,好的地方对我们都有吸引力,对中学生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在目前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学生如无暇去旅游,我们可以找一些国外名胜古迹的图片、录像给学生看看。在视觉上,让学生有一种享受,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部改革的主要课题,素质教育的提高有利于学科全面、有效地开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语文学科作为学科之首,内容丰富、多样,涉及面广,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佳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整合教学结构,将素质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科中来。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一、实施因材施教法,渗透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内容蕴涵和体裁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师应结合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兴趣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笔者让学生自主朗读,感悟其内涵,即采用的是“朗读自悟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小草偷偷从地下钻出来”中“钻”字的妙用。而讲《济南的冬天》一课时,笔者则采用的是“总结归纳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知识点,通过交流、互动想象济南的冬天。同样是抒情散文,其内容的形式不同则学习方法也就不同,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
二、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理论性学科,其知识内容广泛,蕴涵着各种形式的人生哲理,渗透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语文学科的内容则是素质教育渗透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学生命为主题的阅读文本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鲁迅的白话文时,有助于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塑造学生疾恶如仇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实施的。实践证明:语文学科内容中包含了无限的素质教育精髓,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凸显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的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教师应着重从这四方面入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四者相结合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感受这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有效地把握语文基本技能,凸显素质教育。如:听是说的基础,而说又是对听的一种表现形式;读有助于丰富写的资本,而写是对读的一种体现;读有助于听,而听又能推动写,四者关系复杂,且密切联系。这样相结合教学,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够最大化地凸显素质教育的在语文教学中的和谐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又激活了语文学科的教育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对学生情感态度、审美能力、道德观念的培养上有着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全方位地渗透素质教育,借以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晓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12-30.
[2]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引言
初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逐渐摒弃了那种传统单一的授课形式,课堂由老师为主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角。实施语文的新课改,旨在培养既有现代化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必须要明确怎么教与怎么学,而这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学生与教师都渴望新式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用什么方法激活课堂氛围,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需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去探索。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转换了思想,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新课程有一项标准是要求教师放弃“师道尊严”,要求教师把传统的“注入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式”学习。教师应该用创新的办法把传统的严肃的课堂氛围转变为轻松、民主、活泼的氛围,当然,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可以过于自主,从而变得自由散漫。其次,语文教师也要适当地转换角色,把自己变成学生,站在学生立场想问题,多和学生交谈,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想法,把所要学的知识快速地传递给他们。
(二)语文教师要改变课堂方式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事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对学生来进行诱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通过鲜活生动的新鲜例子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当然教师也要把控讨论度,切勿把问题扯远了,教师应适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可以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的观点,既可以拓展视野,又能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觉得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的。所以,改变课堂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语文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就要尽量开设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不要压制学生的发言,要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动起来,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天地,不要说答案是绝对的,更不要强求学生去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不再是那种重复的没有激情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一名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中学生,更要有学习的自主性。从语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门自学性很强的学科,那么学生们又该怎么去学呢?
(一)学生平时要注重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注重自己对语言的感受
语文是比较开放的学科,教师说的也不一定全是正确的,教师只是起到指点、引导、梳理的作用,无论是词、句、文,都要学生自己体会领悟后才能灵活应用。尤其是一些古文,如果自己不能理解,无论老师再怎么重复讲解也是难以理解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语文涉及的面很广,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进行分析、理解、独立思考,最后真正做到心领神会。
(二)学生平时要注重积累,温故知新
语文的学习要非常注重积累,学生看到的某一段文字、经历过的某一件事,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写作的素材;平时看书看到喜欢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等有空的时候再回来看看,加深记忆。这样日积月累,这些就会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平时还要懂得新旧联系,学习新的知识可随时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温故知新。比如,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在初二学习的文言文可能在初一的时候也学过类似的,将以前学过的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深化认识。
(三)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不论是课后还是在课堂上,学生本身都应该要主动学习,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大胆发言,积极主动提问,将自己的基础打好。课后,要学会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规律,自己定好目标,约束好自己,自我调节,自我激励。比如,可以制定学习计划,今天要看什么书,做什么有意义的活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做到创新学习。
四、教与学要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两个主体,两者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而这些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教养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学方法应该包含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应该要密切配合,这种思想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结语
总之,要做好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将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紧紧联系起来。老师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学生也应该创造出自己的学法来吸收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采用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得以发挥加强,老师的教学质量才会稳步上升。
【中图分类号】62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能力必不可少,“说”要建立在“听”的基础上,然而,“说”又与“读”和“写”密不可分。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口语交际训练提出可行的思路。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相结合
众所周知,语文是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新课标明确规定,通过对语文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用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诚然,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要求的四大能力,有两种与“口”有关,那就是“说”与“读”,可见,语文教学绝非简简单单地会写生字生词、会默写课文、会独立写作文,这些远远不够,这能说是语文的基本功,更为重要的是会“用”,学以致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内涵与关键。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地区教育部门都有意识地贯彻“减负”的精神,减轻初中生的课业负担只能是权宜之计,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虽然初中生的书面作业量减少了,但该减的当然要减,该增的还是要增,初中学生绝不能片面地把书面完成的任务作为作业,在新课改的条件下,非书面完成的功课当然也属于作业的范畴。为此,针对初中生课业负担减少的情况,教师要有规划、有任务地引领全体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工作,利用好课余时间扩大阅读范围,要多读书、读好书、最后还是要把书读好,为口语交际夯实基础,让学生用节省下来的做作业的时间步入阅读的文学殿堂,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对于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差,在语文课上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使教师要求其回答问题,也是吞吞吐吐,表达模糊不清楚,在日常生活中,这类学生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将个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完整地表达给对方。究其原因,当然与平时缺乏口语训练有关,然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阅读量少,致使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现象,开展课外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多读一些与教材内容、难度相差无几的书,最好先把同步读本读完,再去找一些优秀的、健康的读本,在武装个人头脑的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的口语表达技巧,教师在课上要试着请学生将自己所读的文章复述一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检测一下阅读效果,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运用课堂表演话剧的形式,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可适当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便于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教师要引领学生敢于“说”出来,不怕出错,也不怕语病,克服心理障碍,通过请学生表演课堂小话剧可很好地锻炼大家的口语。
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在讲完课文后,可请几位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场景,让大家提前准备,建议大家先阅读《红楼梦》原著的章节,并尽量用原著中的人物对话,当然也可用“纯白话”,参加表演的学生要提前想好台词,关键时刻可自由发挥,但要把意思表述完整,让那些当观众的学生都能看懂,且符合课文的主旨。通过这种妙趣横生的话剧表演形式,学生们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变“被动说”为“主动说”,也同时激发了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
三、由辩论会等形式由浅入深,锻炼学生的演讲口才
辩论会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要在辩论会上一展个人风采,也正好符合初中学生强调自尊心、关注个人评价的心理特质。需指出,辩论会只是检验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并非训练手段,平时在课堂上,教师可先从教会学生“说”开始,说的多少无关紧要,关键在于要抛开胆怯、害羞和自卑等心理,不要在乎“面子”,敢于开口说,不怕别人评价如何。教师要每周抽出一两节课的时间专门训练口语表达,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首先请学生用简练、清晰地语言自我介绍,接着,再划分4到6人为一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交互提问问题,要求对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流畅地回答,表现好的小组,教师可用奖品予以激励,进而克服学生缺乏自信的人格弱点。接下来,就该提高要求了,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谈话栏目,看看较高水平的评论员和嘉宾是怎样有根据地分析、陈述和表达问题的,每看完一期请学生亲自尝试,教师最后再点评。学生们在增加知识面的同时,也训练了辩论方面的技巧,为在辩论会上展现个人口才奠定了基础。
四、以演讲、朗诵等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训练
经过在辩论会上的历练之后,教师要注意提高标准,开展诗歌朗诵、学习经验座谈交流会、模拟主持新闻和脱稿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个人的口才。教师要教会学生朗诵和演讲时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能深入人心,与观众产生心灵感应。在每一节语文课开始时,教师也要请学生用流畅地语言介绍校内外或者个人学习生活中的事情,把口语训练作为一种长期性的任务,日积月累,不断巩固。当学生们的口语交际提高到一定水平后,教师要在课堂上布置一个演讲话题,请学生做一番简短地演讲,要做到语气抑扬顿挫、饱含深情、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运用适度的手势,姿态要稳重。教师在评估时,也遵守公正、客观的原则,不断给学生更多的激励。
五、结语
语文作为口语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要件,教师要正视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的问题,采取新颖灵巧的手段稳步推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实践机会,全面提高其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霜.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12(01).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一)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教育部制定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二)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
(三) 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语感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一、多样化的德育渗透方式
本着切实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多方面多形式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渗透。教师的德育渗透可以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也可以是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道德教育,也可以在课后练习中体现道德教育;可以在文本中有效渗透道德教育,也可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等活动渗透道德教育……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多方位、多渠道的,不一而足。语文教师们应以语文课堂为渗透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辅以多种渠道并行,以此来积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如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教师可在进行教学之前,先进行一个小活动“我眼中的母亲,我体会到的母爱”,让学生们具体谈谈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爱,并谈谈相应的感受。结合课文内容,单亲家庭的学生感受尤其深刻,他们通常在声情并茂、情真意切的讲述之后,也会同时深深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爱。这样,通过学生们情感的交流,他们都能深刻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从而懂得自己也应该积极孝敬父母以回报父母的爱。
教师还可趁热打铁,安排学生们回家后以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并通过作文的方式与大家交流之后的体会。这样,有效地强化了学生们对宝贵的亲情的感受。
再如教学《活板》一文,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利用资料书、网络等来查阅世界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从而明白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国家的印刷术的发明远远早于其他国家。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他们的民族使命感。
二、切实找到德育渗透的切入点
上文说道,初中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相关课文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就教学环节而言,备课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德育切入点,从而进行有效的渗透。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许多学生对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示不理解认为它确实只是一种普通的树种,没有什么不平凡的。对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该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有细致的了解,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围绕当时作者所处的背景来重新认识白杨树。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学习课文时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作者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感,从而明确白杨树确实是“不平凡”的,进而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品质。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教师可结合我国时期的许多题材来帮助学生们理解文中韩麦尔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小弗郎士在上最后一课前和上最后一课后思想发生的巨大转变,从而深深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德育于“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有效渗透。
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设定相关的德育目标,并将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在开阔学生思维的同时,于自主学习中受到相关的教育。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上有所偏差,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可见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参与是相辅相成的,应有效结合起来。如教学《陋室铭》,学生们觉得“陋室不陋”不好理解,按照他们的思维,简陋的居住条件是客观存在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将“陋室”的简陋表达得淋漓尽致,怎么会“不陋”呢?对此,教师就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结合课文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句子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们明白,“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在于“唯吾德馨”。这样,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学生明白应积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有效进行了德育渗透。
总之,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学生,其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的以后的发展,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同理可证,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与祖国的命运有着怎样的关系。因此,作为德育主阵地之一的语文教学,其面临的还有“育人”的重任。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