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理质量分析

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护理质量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护理质量分析

篇1

作者单位:021008呼伦贝尔人民医院病案室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不断的增强。在解决医疗纠纷案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而大多数纠纷发生在医疗行为后的一段时间,如何证明当时诊疗情况,护理文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加强护理文件写质量的管理,严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及抢救技术是必要的,尤其,《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涉及医护人员在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出台,使医护人员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因此,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防范护理差错发生,避免医疗纠纷。同时,提高病历质量十分必要。

1 一般资料

现将呼伦贝尔人民医院2009年 12月至2010年12月共2.1万份归档病历中的护理文件书写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危重患者体温单,特别护理记录单,一般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临时医嘱长期医嘱单的书写质量进行检查分析。

1.1 检查方法 本院由一名副主任护师,在病案室专门对全医院各科归档病历中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检查, 对存在问题的病历返回相关科室,进行修改整理。同时,各科质量小组科内进行检查,各科护士严格落实书写标准。

1.2 检查标准 按照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及检查标准执行

1.3 检查目的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护士业务能力,保护医患之间的双方利益避免纠纷发生。保证护理文件书写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

1.4 检查情况 每日对全医院各科归档病案进行终末质控平均检查80.2份/d,全年共2.1万其中份缺陷份数1043份,缺点条数1896条,潜在法律纠纷107处,检查医嘱单203份,体温单每日平均检查240页特别护理记录单每日平均检查178页 潜在纠纷84处。

2 主要问题

2.1 特殊护理记录不完善,护理记录在书写过程中存在字迹潦草,字迹不清,错字,涂改现象,不能及时准确记录患者发生的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病情记录不详细,使用医学术语不规范,病情出现变化无记录,体现不出病情变化重点,记录单无日期,患者死亡时间与医生记录时间不相符。护理记录无护士长及护士签字,24 h液体总入量及出量记录不准确,两班交接病情记录不连惯,缺乏连续性,缺乏科学的态度。

2.2 体温单绘制不规范,绘制过程不当造成体温单皱纹,不整洁,涂改,眉栏填写有漏项,手术后日期填写不准确,体温测超过39°以上无相应医嘱及物理降温标识,转科,死亡,出医院等无具体时间,无体质量测量记录,大便次数与护理记录不一致。

2.3 医嘱在执行时间不准确,医生开医嘱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不相符有超医嘱前执行,临时医嘱及长期医嘱均有签名漏项,医单嘱内有涂改情况等。

3 发生原因

病历中护理文件检查情况分析;主要存在问题是护理记录不规范,医学术语使用不当等,长期医院缺少护士签字执行时间不准确,有涂改,填写日期出现错误或缺陷。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是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护士长把关不严,临床一线工作繁忙,业务水平不高,对护理文件书写不重视,缺乏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足够的认识。没有把护理行为同纠纷中有效法律保护结合起来,如果形成纠纷很可能是败诉的一个因素。 护士的技术水平,理论知识不同。书写能力不同,加上临床护士工作繁忙,造成部分护士,得过且过,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重视不够。缺乏防范纠纷意识。

4 采取调对策

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病历书写基本要求书写护理文件,做到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及时完整表达记录的内容,提高病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部要定期,对于新毕业护士,实习学生, 进行岗前培训工作,提高病历护理文件书的能力,定期组织一些书写质量好的护理文件进行交流学习,培养良好的病历护理文件书写习惯,医院的质量小组每月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检查,评分,并且组织召开书写质量分析会,提供相互学习,充分认识护理文件书写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病案三级质控管理,层层把关,对归档病案进行终末质控,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纠纷的发生,保护双方利益。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9—02

随着现代护理技术和医学模式的进展,护患双向心理研究与相互支持的护理学探讨,已发展成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中心。人得同水平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融合性心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已变为目前护理质量评估的重要指征,临床性心理护理的局限,职业性应激致部分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失衡,导致加强护士技术培训与心理培训成为目前最基本的需要。

护士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解除疑虚的工作中,技能性和护理性创造劳动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因此,新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特别是护患心理沟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护理目的和操作的准确表达及实施与病人理解配合的相向知心性心理交换,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前提保证。

1 护士职业特点素质及心理素质

1.1 护士执业素质全面化的必要性及主要依据。

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它并不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因而在医生与护士的主、助关系变为共同为病人康复而服务的合作关系的今天,护理素质的提高和缺陷修正显得极其紧迫和重要,护理以人的基本需要为理论根据,以病人为工作对象,以科学的护理程序为行为指南,其中,护士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把单纯的技术操作扩展到积极主动,全面系统地了解,注意病人的环境,心理、精神、社会等整体状况对其恢复的影响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护理观,是护士素质进步的关键。

由于缺乏对护理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的认识,没有看到护理学科已经形成其自己独特的专业理论体系和范畴,护理人员因为功能制护理造成偏重与重复、简单的习惯性技术操作,而知识更新的机会又少,使护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性,专业性日渐淡漠。受传统护理观念的教育和影响,同时我国护士的培养以中专为主,其结果护士人文学科的知识较差,对护理发展状况的了解和护理自我评价能力明显薄弱。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职业道德,而且要具备专业技能,心理,社会等全面智能结构,才能使护理问题得到求真务实的解决。

1.2 护理心理的预准备。

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水平,直接涉及到患者的治愈,鉴于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铺相成,在整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心理护理模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但由于研究手段的杂乱性,主观性、随意性,具体实施上显得空洞而格式化,实际应用多为强直性概念灌输。

护士是护理的主体,因此也是患者所处人际社会群体中独立的个体,因此对护士心理护理的要求必须符合其职业特点,包含于工作范围内,思维、情感、道德、语言等指标表现不可能在实际操作中超越人性而表现“神”职。具有普遍意义的护士职业道德是护士护理专业的行为规范准绳,心理护理则是在此感、态度、言行等有意识地影响和指导病人的感受和认识,达到改变病人不良心理及行为的目的,从而保证防病治病,加速肌体健康等工作的有效完成,对本职工作意义,价值思考职业态度,与职业要求相一致的行为特点,构成了护士—-病人互联关系中前者的个体和角色人格特质,其中心理外显得特质是品质的表达。职守与爱心,高度的责任度,情绪调节与自控,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性意识,首先应该是建立在人与人互助,互爱的情理之上,最终形成护患间对疾病危害及必须采取措施的共识。护士利用护理专业知识解释、安慰、说服其护理对象,才能在正常的人类交往(护理行为)活动中,取得心理核心地位和主导,使护理成为双向心理都能接受并彼此配合的社会行为,让病人处于一种最佳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不同心态病人的有的放矢地护理诊断,护理过程,诱导病人由依赖心理变成积极支持心理,直到取得最好的心理护理效果,这样护患个体单向性心理就构成了护理的同一和共向,也就是说,护理个体心理离不开心理护理个体,没有心理护理理素则个体心理只能是某一特定心理的活动。

2个性心理在心理护理中的集合

2.1 个性心理护理应用的质化。

心理护理不是普通的临床技术性护理,它要求护士在做好了解病人病情及其接受某些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借助问、听、视、触、交谈有步骤,有目的判断和分析患者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性及反映,准确把握病人的求医动机、希望、行为、个性、智力等特征,决定实现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是咨询和治疗至关重要的一环,带有共性的一般心理护理是职业的体现,应用护士个体健康心理对病人进行个别深入心理剖析的方法才是心理护理的本质。排除伦理学范畴及“翻身叩背,输液打针”的简单技能活动,形成自觉行动的技巧运用才是个性护理的体现。

个性心理护理不是附合,也不是技术操作的强迫接受,它要求护士表现出自己的气质类型,文化涵养,性格特点和一定水平的个人精神境界,正确实施护理法则,使护理对象与自己的理解相统一。仅限于单一的情感性,艺术性、积极性、严肃性,风趣幽默,寓意贴切的表现力和表象力,即不现实也不可能。以病人为中心,探求其目的,制定心理护理的方式方法,注重角色人格特质的训练与引导,完成护患双向对病症治愈的高自信度,其中的护士职业人格特质和职业动机,是成功与否个性心理最明确的表达。

2.2 建立科学的病人心理评估关系。

自80年代以来,对护士心理素质和心理护理研究的文献已逾上百篇,但是,由于缺乏对被护理对象心理背景和期望的系统分析,这些讨论变成了对护士单向的职业 要求,使心理护理不仅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内容也大都成为了对护理职业心理特征的描述。新的护理模式要求在执行医嘱的同时,从病人疾病,心理生活,社会等几个方面整体出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诊断和过程。这说明心理护理动态的了解及评估成为心理护理的第一要素和必要条件。

诸多病人所患病症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类疾病,因为其年龄、性别、性格、文化素质、工作地位、家庭等个体差异,对疾病的言行表现,认识程度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对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的影响各个不相同,即疾病的内在规律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通过个性差异体现出现的。借助问卷,交谈,解释并通过技术性护理操作等手段,准确观察的思维变化,情绪波动,根据发现总结病人对其自身病患的感觉,认为等心理活动,在求医需要,情绪征兆,忧虑负担及医疗检查,用药情况,家庭影响等个体特征方面,寻求诊个体个性的特异性和规律性,评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以及对其施行护理的正负观点,建立起病人就诊的综合档案,逐个疾病,特定个体选用实施具体有效的护理方法,使心理护理形成病人、护士、医生参加的共融体系。

2.3 心理沟通在心理护理中的地位和影响。

心理沟通是护患之间的观点、意见、思考、情感等信息的交换,传递过程,并以此取得相互间良好的了解,理解、信任的人际关系。整体护理模式不是简单地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家庭等拥有复杂层面的综合体,对其采用科学的护理心理和护理程序,缺乏沟通的基本意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没有必要的心理认识交流,甚至表现出消极,厌烦的个体情绪,仅仅是功能制护理的职业工作方式,都可能增加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无形中的隔阂只能造成心理护理障碍而导致护理结果表现化。

主动,亲切的言语交谈是病人就医过程获得安全被信任感较为重要的一步。科室位置,疾病分科,入院介绍,表格填写等咨询活动首先影响病人对环境舒适与否的心理感觉,对不同病人检查化验注意事项,药品使用方法,疗效及家庭护理等内容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辅助指导,是护患沟通的前期准备,对病人及其家属不安、担心、顾虑甚至宣泄的某些迫切心理愿望,进行耐心、冷静的心理疏导,诱使其转化为倾诉,是患者尽快取得心理沟通的条件保证,同时,娴熟、高超的专业护理技术也是消除沟通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培养和建立护患心理支持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心理护理中的心理沟通更新了工作方法,加大了注重实效的力度,病人满意度显著上升,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推动了护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3 心理护理的量化研究

3.1 护理质量指标的内容和权重。

实证评价在心理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对护理指标的看法不尽相同,科学地制定指标内容,设计质量保证的护理程序,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估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心理护理被认为是护理领域中最艰苦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具有将生理需要升为精神得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护理以单纯的职业操作转化成为职业思考。由于系统论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护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实效结果的衡量就成了工作方法及程序正确与否的最终表达。分析质量管理现状和整体护理发展趋势,病人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到位率呈强权值,心理护理的指标内容,应从护理职业范围出发,制定标准护理计划和教育计划,即护理服务态度,工作耐心热情,语言文明程度,即使解决问题及巡视,技术操作和专业知识深度的满意情况,病人对疾病、药物、饮食、休息与锻炼的认识,只有同时得到这些因素的协调支持,坚持现场落实和反馈控制的原则,并实施得分量化统计,才能体现出护理的效价和质量控制实值。

3.2 形体语言的主导地位。

职业性语言交流,技术操作时护理程序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也是护理中进行沟通的正常手段,但由于存在语言不懂而解释却耗时较长,护士技能操作被视为理所应当的本质工作等认识障碍,由此产生的心境,情绪对护患关系的影响直接涉及到护理质量,所以有人认为形体语言处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表现力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性沟通。

语言信息交通是间断的,而非语言形体交流的信息是不间断的,形体“语言”传递信息是许多感觉器的综合信息。从病人就诊到离开,除语言外,护士在工作中的仪表、态度、举止、技能水平始终直观连续的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庄重、沉稳、自然、果断给人视觉、触觉上的同情、亲切和友善的安全感,增加病人与护士之间相互信任的程度,反之,冷漠、马虎的随意性等不良刺激,则使病人产生气愤、懊恼、恐惧而加重其病人心理负担。此外,形体语言信息因为受距离的限制,护患交往的双向是在近距离内感觉器官能互通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使得护士行为反映的是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各项护理操作而并非空虚的说教宣传,目光、表情、主动搀扶、安排治疗等等动作---空间效应,无形中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了心理压抑,可以认为正确的形体语言是病人获得信赖并配合护理的第一感性的心理要求指征。

篇3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急诊;护理质量

急诊护理工作量繁重,患者病情紧急,极易发生不良事件,并易出现医疗纠纷,因此找到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有效方式,对于患者本身以及医疗系统都有显著意义[1]。为分析人性化管理对于急诊护理质量提升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于我院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选取94例病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护理组(47例)与在常规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的人性化护理组(47例),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评价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选取94例病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护理组(47例)与在常规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的人性化护理组(47例)。其中人性化护理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平均(44.8±11.8)岁,常规护理组男性28例,女性19例,平均(45.3±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方式如下:对护理人员定期组织专业性知识培训,强化技能培养,在再培训中渗透人性化护理理念,并定期开展技能考核。在急救护理的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护理原则,先对病情较重的病患进行处理,对病情稍微稳定的病患,可根据医嘱分发口服药物与静滴药物。优化护理流程,预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急诊情况做好预案,务必使急诊护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得以为患者抢救争取黄金时间[2]。成立护理缺陷管理小组,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护理缺陷情况,一旦发现,需立即上报,并采取补救措施。为提升急诊速度,应当成立专门的急诊护理小组,应对紧急外出急救工作。强化与急诊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干预,优化医患关系,安抚情绪,注意说话措辞与态度,并为患者和家属进行必要的疾病风险宣教。

1.3观察指标:

将所有94例急诊患者以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47例)与在常规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的人性化护理组(47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接诊时间、护理差错、医疗纠纷、抢救成功率等情况,并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次研究中人性化护理组包括接诊时间、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等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2.2此外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观察组47例患者中,护理满意率为97.8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9.36%。

3讨论

在急诊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可以使护理工作在体现医院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系统化管理[3]。这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急诊护理工作繁重,且存在较大风险,而急诊护理的质量情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而一个医院的抢救成功率,恰恰是大众心中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强化护理水平,对于患者本身,乃至于医院的医疗水平都有着积极影响[4-5]。本次研究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的观察组包括接诊时间、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47例患者中,42例很满意,占89.36%,4例满意,占8.51%,1例不满意,占2.13%,总满意46例,占97.87%;对照组31例很满意,占65.96%,11例满意,占23.40%,5例不满意,占10.64%,总满意42例,占89.36%。两组护理满意情况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人性化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妮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4参考文献

[1]徐玉红,潘斐彩.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718.

[2]林晶,黄晓玲.护理质量程序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11(15):108.

篇4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75-01

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高,预后差。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患者多表现为烦躁,焦虑。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让患者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到自身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活动中,将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效果,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1~12月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男84例,女66例;平均年龄61.13±8.34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56例、冠心病2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6例、肺心病7例、风心病38,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76例,Ⅳ级63例。将150例患者按心功能分级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实验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出院后给予随访。

1.2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专业护士系统的健康教育,主要对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休息活动原则、自我监测及护理方面进行宣教,出院时进行全面的出院指导,由主治医生制订常规的治疗方案及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还进行下列护理干预。

1.2.1住院期间:(1)患者的心理作用常常影响疾病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性格给以指导,多加安慰、解释和开导,同时稳定家属情绪,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并动员家属一起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提高患者自我调节与控制情绪的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对输液时间长,生活不方便的患者做好生活上的护理。(3)反复不断地对患者讲解,说明长期用药的目的,指导其正确服药,详细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利尿剂等药物避免在夜间使用,以妨碍患者休息。(4)自我护理是通过一个自我观察、症状感知、判断疾病严重性及选择治疗的过程。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已得到证明,参与疾病自我管理的患者能减轻症状,改善预后和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所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加强培养自护能力。(5)向患者家属介绍心力衰竭的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心力衰竭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坚持长期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6)适当活动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同时可减少长期卧床导致血栓形成和性低血压的发生,因此当患者心功能改善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活动计划。(7)慢性心衰患者,医院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长期大量的护理工作是在家里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须由家属完成,故须指导患者与家属如何观察病情、正确用药及家庭氧疗。

1.2.2出院后指导:专科护士通过病人每周回病房开药时主动询问病情,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及患者对出院指导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其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向患者进行再次健康宣教,指导他们院外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预约患者下次来院时间,并将随访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同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没按时回来开药的患者进行电话询问。

1.2.3评价指标(1)两组患者1年内再住院原因分析情况(2)两组患者1年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情况。

1.2.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1年内再住院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和饮食休息不当导致再住院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再住院的次数。

2.2两组患者1年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数据统计分析P

3讨论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健康的认识,通过向患者传授一定知识,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阻滞病情复发,恶化及减轻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1]。心力衰竭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证是各种心脏病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心室充盈或射血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对心力衰竭发作概率,也有助于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运动锻炼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心脏失代偿期,使之转为代偿期,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克服对疾病的恐惧,从而主动配合治疗;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自我护理及病情的自我观察能力。本研究通过MHL评分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由于心力衰竭导致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积分很高,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患者各个维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情绪积分下降最显著,且体力限制、情绪、症状和总分各分值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在改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篇5

要求本科护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专业水平、操作技能、社会实践的综合和自我检验,是各门课程考试所不能代替的一种考核方式[1],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高低的一种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我院首次对护理本科毕业生实施毕业论文撰写、评审和答辩。通过专家的评审、学生的答辩,发现很多学生对论文的写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就其质量作以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右江民族医学院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共有85人均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并按规定参加了答辩。

1.2 成绩评定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制定。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分别为3∶2∶5。

1.2.1 论文指导教师评分成绩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共五个等级。

共同要求如下:论文具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和语言规范,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已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进行写作。分级标准:①优秀(90分以上):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医疗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②良好(80~8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③中等(70~7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较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④及格(60~69分):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医疗工作;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⑤不及格(60分以下):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论文抄袭他人文章、成果、著作,或直接摘自网络文章。

1.2.2 评阅成绩 这部分成绩由论文答辩小组成员给出。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对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做再度评审,以确认成绩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该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

评审成绩的主要依据和条件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是否合理;对初评成绩的认可程度如何。

1.2.3 答辩成绩 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具体答辩情况给出成绩,并写出具体的答辩意见,这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50%。

优:论文答辩中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思路敏捷,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良:论文答辩中能够较好地回答问题,并对论文中表述不到位处加以补充。

中等:论文答辩中尚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及格:论文答辩中基本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不及格:论文答辩中不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1.3 问卷调查 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8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内容,见表1。

2 结果

2.1 论文类型 本组85篇论文资料中,基础研究类课题5篇,占论文总数5.88%,其余为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等共80篇,占论文总数94.12%。

2.2 格式存在的问题 见表2。

2.3 评审结果 见表3。

表1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问卷调查内容(略)

表2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书写格式不规范(略)

表3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分布情况(略)

2.4 问卷调查情况 85人共有70人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有68位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其中建议修改论文内容的有57人次,建议修改格式的有23人次;有30人在学校时参加了科研论文写作的课程学习,15人在学校参加了讲座的学习;仅有12人认为答辩时专家的问题尖锐;75人认为通过答辩将对今后的科研论文写作有促进作用;从论文的设计到完成有4人用了近1年的时间,有2人仅用了10天就完成了从资料的收集到完稿的整个过程;只有36篇有老师参与了论文的设计;指导教师有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

3 质量问题分析

3.1 低分原因 本组资料中优秀论文较少,仅占7.06%;中等的比例相对较大,占45.88%;及格占15.29%。得分较低的论文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简单的经验介绍或总结。由于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对理论性的问题钻研不够深入,因而在分析现实的具体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使得文章缺乏深度,整篇文章泛泛而谈。②虎头蛇尾。即题目大内容小,有的主题包含两个或多个中心,导致论文内容重心不明确,严重影响了论文质量。③存在抄袭现象。虽然不敢整篇抄袭,但有明显的摘录几篇他人同类文章的内容拼凑加工而成,这无论在哪一部分的评分中都大打折扣。④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只是把它当作一次较大的作业来对待,用十天或十几天就很快完成,应付了事。⑤答辩准备不充分。答辩前没有对所写的论文相关的文献进行仔细查阅,没有预见到答辩时专家可能提及的问题,以致答辩时茫然无措。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格式不规范 从表2中看出,共有51人次格式存在缺陷。问卷调查中,虽然有70人承认自己在查阅文献资料时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但真正在自己撰写时却疏忽了各个层次、段落的规范格式。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括号在文中没有按要求放右上角,计量单位不规范,图表不形象直观,不能正确绘制统计图、三线表,参考文献的标点使用混淆不清等等。

3.2.2 论文准备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①学院没有明确说明本组学生在下临床实习时要求写毕业论文,以致很多学生在心里上没有任何准备。在实习的最后三个月,学校才下通知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才开始着手准备,因而有创新性的论文很少,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的论文占了大部分的比例是不言而喻了,也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少部分学生有意识参与科研活动,所以他们一到临床,就主动要求带教老师从选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这些学生的论文花的时间近乎一年,均为科研方面的论文,完成得也比较满意。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本组论文准备时间正是学生求职择业高峰,为了找到接收单位,很多学生将毕业论文放到了次要地位;对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毕业论文对将来就业已经影响不大,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写作,很多用人单位也要求已签订或意向签订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抱着通过就行的想法对待,其完成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了[3]。论文的资料准备,论文中论点与中心思想的阐发主要来源于丰富的数据、实例的说明与支撑[4],但本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缺乏数据的支持、实例的佐证,特别是各种说服力强的资料。

3.2.3 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本组的指导教师几乎是从事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这些教师不但工作任务繁重,还要照顾家庭,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一种顾不过来的感觉,显得精力不够。当然也有部分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从论文的形式和文字上作一般性的指导。

3.2.4 指导教师资历不够 从问卷中得知本组指导教师中,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资历较高的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占的比例不足一半,而护士作为指导教师的人数却为数不少。作为低资历的护士,连自己也难写好专业论文,怎么能去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呢?按规定,护士和护师是没有资格当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而校方或院方却没有加以管理和控制,致使一些学生在自己写好初稿之后随便请本专业的人员作些指点,这些人员不知不觉之中被冒充了他们的指导教师就事出有因了。

4 讨论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从更深层次分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却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校风学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5]。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抓起,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因此学校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4.1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关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开端,教师出什么题目,学生选什么题目,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师生都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只有学生对选题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好奇心和进取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就有可能做到创新。本组中有5名学生因为对科研产生兴趣,他们从始至终利用实习的空余时间投入研究,论文具有创新性,质量也较高。

4.2 把好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规划,相当于工程中的设计图,对毕业论文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务书必须明确规定本课题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达到的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写作规范,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参考文献目录,具体时间安排(包括开题报告完成时间、初稿和定稿的时间、答辩时间、约定指导学生的时间安排以及联系方式等)[6]。

4.3 把好制定试验(调研)方案关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指导老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及信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制定好可行性方案,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理清线路。

4.4 把好试验(调研)关 试验(调研)是实施试验(调研)方案,为毕业论文(设计)取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环节。学生应注意收集相关的数据、实例,归类记录清楚,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4.5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是对整个专业思维的物化,也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关,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写作前应对学生进行一次写作格式标准化教育,使其格式与国际化接轨。指导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按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初稿完成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论文的规范格式、理论观点、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润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指导,使论文达到格式规范、观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数据统计方法适当,文字书写正确、表述流畅。

4.6 把好毕业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关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而且答辩前才给学生10min时间对答辩问题作准备,专家提出问题后学生要立即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事先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相关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并注意培养自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紧张[7]。成绩的评定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指导教师作为答辩专家。杜绝答辩流于形式,对不合格的论文,限期修改后再答辩。

4.7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关 加强和完善管理,一是调整毕业论文的准备及撰写时间,避免与求职择业时间冲突;二是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上,应安排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对他们作论文各个阶段的具体责任做出明确要求,还应将教师在指导论文写作中付出的劳动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三是实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中期检查制度,检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抽查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等;四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对优秀毕业论文给予表彰,推荐发表,并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评定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美萍.电大护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 2006,12(14):1353.

[2] 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3] 陆富彬.对教学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10:59.

[4] 刘振军,张君维,赵志伟.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8(5):125.

[5] 叶志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力求“五位一体”[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108.

篇6

Analysis of the effect and nursing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nursing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Methods 112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56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56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clinical efficacy,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subsyndromal symptomatic depression Scale(SDS) were recorded in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0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6.7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quality;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创伤出血性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的撞击后使内脏器官损伤或出血,减少血液循环血量,同时伴随创伤后疼痛、恐惧、焦虑等引发失代偿综合征[1]。创伤失血性患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生命。其中,护理措施的实施是急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有研究证明,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积极的抢救措施,并实施综合性干预性措施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3]。我院对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男/女 31/25例,年龄17~76岁,平均(37.24±9.17)岁,其中高处坠落所致14例,打架斗殴所致12例,交通事故伤所致13例,锐器致伤8例,挤压伤9例;休克分级:重度休克3例,中度休克31例,轻度休克22例。观察组56例,男/女 32/24例,年龄18~75岁,平均(37.61±9.28)岁,其中高处坠落所致13例,打架斗殴所致13例,交通事故伤所致14例,锐器致伤7例,挤压伤9例;休克分级:重度休克4例,中度休克32例,轻度休克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致伤类型、休克分级及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案。常规护理包括:(1)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及时清理呼吸道积痰、积血、异物等,必要时,实施人工气道或给予口咽通气。此外,针对患者缺氧的情况适当调整给氧浓度(最佳4~6 L/min),防止患者缺氧;(2)通过搭建有效的颈静脉或者肘静脉通路迅速将扩张血容量的抢救药物输送至体内;(3)采取压迫患者伤口和肢体近端的大血管等快速有效的紧急止血法,对四肢损伤出血的患者进行伤口包扎后,适量抬高伤肢减少出血;使用止血带时,注意定期放松止血带减压,减少患者组织坏死或缺血;对内脏外露不能恢复入体者,需采用敷料包扎;对四肢离断患者,应迅速用无菌敷料包裹住离断肢体,并在低温环境下及时送至医院;对不能及时止血的患者,及时做好液体复苏及术前准备工作,转送至手术室实施手术。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主要包括: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必须贯彻优质服务的理念,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前做好预案,主要步骤包括:(1)组建专业团队,可由护士长领导,其他护理人员配合,并做好创伤失血性休克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护理的岗前培训,培训方式应多元化,例如:多媒体教育,理论知识讲座、具体案例分析等方式。(2)为保障常规护理有效落实,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在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减少患者的移动;在积极治疗患者原发性疾病,并严格监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3)加强与患者之间的?贤ǎ?特别是非语言沟通。针对每个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在与患者日常交流的同时,注意利用其它非语言技巧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列举成功康复案例,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4)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处于休克早期的患者有口渴、烦躁的状态,逐渐会发展为失代偿期,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昏迷;随后患者由烦躁转为平静,意味着脑循环情况改善,可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5)护理遵循“以人为中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疏导患者的焦急、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4]:临床疗效的判定分为有效、无效和死亡三个等级。有效:患者休克明显缓解,休克症状完全消失,或由中、重度转为轻度;无效:患者休克症状无缓解;死亡:患者休克程度加重导致死亡。

患者的满意度:为考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满分100分)进行评价,等级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90分)和不满意(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5]: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救治的总有效率76.7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过程的HAMA、HAMD及SDS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6.53±1.37)分、SDS评分(54.82±8.03)分、HAMD评分(6.46±1.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9.21±2.29)分、SDS评分(61.27±7.96)分、HAMD评分(9.16±2.33)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8.5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创伤出血性休克是由于患者在受到严重创伤时,在短时间内出血过多,超过了机体代偿能力,使循环功能受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8]。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是病情急、发展快、致残率高等,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9-10]。近年来,“一切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保健意识,人们对护理的要求逐渐提升[11-12]。创伤失血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预后恢复奠定基础,这也促使医护人员致力于寻找合适有效的护理模式[13]。

篇7

[中图分类号] R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17-02

癌痛是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也包括有睡眠质量指标[1-2]。宫颈癌是临床中常见妇科肿瘤,迄今为止,国内涉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改善睡眠质量报道较少。笔者对21例近期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了疼痛专项护理干预,出院前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评估,并与对照组相同量表评估结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2)有手术治疗适应证。(3)自愿接受各种量表和问卷的调查。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出现脑转移者。(3)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家族史。(4)有智力或认知障碍者。(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本文入选宫颈癌患者41例,年龄38~69岁,平均(51.75±10.36)岁。

1.2 方法

1.2.1 疼痛护理干预方法 入选对象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疼痛护理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行宫颈癌术后常规护理,疼痛护理组另行疼痛护理。(1)认知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了解宫颈癌围术期必要知识。(2)心理护理:及时评估患者围术期各时段情绪评分,并分别进行有针对性干预。(3)镇痛药护理:正确使用止痛药,①熟练掌握三阶梯止痛方案,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②按时给药;③注意观察止痛药疗效及副作用;④及时提醒医生增加剂量、更换用药,或改变用药途径。(4)基础护理:①选择舒适睡眠,放松四肢与躯干肌肉;②保持病房室内安静,改善睡眠环境;③避免强光刺激,定时关掉周围灯光。

1.2.2 睡眠质量指标评估方法 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PSQI有7项成分指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项指标按0~3分统计,累计各项指标评分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PSQI问卷评估分别于出院前3 d内进行。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定,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疼痛护理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成分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 0.01或0.05)。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妇女发生癌痛可能由瘤体直接引起,后者压迫内脏和神经,引起感觉、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另一种由肿瘤治疗引发,手术创伤以及术后瘢瘢会带来疼痛反应,并常常以术后创口为中心区域。化疗和放疗会造成不同程度神经损害,致使感觉神经末梢变性,并形成纤维化而出现疼痛。一般认为,疼痛是人体一种身心不舒适感觉,可以导致自身生活和睡眠质量下降,严重疼痛折磨可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另一方面,睡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促进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其中也包括肿瘤患者。有报道证实,在妇科临床中,50%~80%的肿瘤患者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探讨这些患者的护理干预,改善睡眠质量很有必要。本研究本选择近期在本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其疼痛多为相同手术治疗所引发,镇痛是围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疼痛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疗效,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疼痛护理内容包括认知护理、心理护理、镇痛药护理和基础护理,统计数字表明,宫颈癌患者接受疼痛护理后的PSQI各成分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上述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这与国内同类研究[3-5]结论一致。

总而言之,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睡眠障碍主要来源于疼痛和手术应激反应,同时较好的睡眠比药物和其他干预更能缓解疼痛,提高手术疗效。而疼痛护理有助于患者纠正生理节律紊乱,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可在妇科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红,丽龚敏.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520-521.

[2] 袁云,王妙君,郑友贞,等.住院癌症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3-25.

[3] 云改芝.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7):883-884.

篇8

护理部设立7个项目,包括护理文书质量、消毒隔离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急救器材质量、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护理管理质量、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检查评分标准,每项检查均达标为合格。

1.2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质控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每月第一周进行质量自查,每名护士对照“质量标准”对自己的工作逐项进行自查、自评,找出存在的问题、不足,给予自我评价,结果据实录入自查质控表中。对自查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自行改正,为第二周的互查打基础。护士长根据自查结果,布置下一步工作。

1.3每月第二周进行质量互查

各组根据质检标准内容对全科人员进行检查、评价,并将检查结果据实录入质控组检查表中。检查结束后将查出的问题汇总,记录于质量检查记录本,将问题、整改措施录入反馈表中,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

1.4评价方法

终末质量评价,护士长根据汇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布置、检查;不定时检查各质控小组工作质量,并翻看检查记录,检查护士是否及时改进,科内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由组长在会上进行反馈,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整改后上报护理部,护理部进行二次检查,并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讲评。

2实施效果

经过成立质控小组,对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控制,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升,通过自查,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护士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

3讨论

1)全员参与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象征,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它的应用令许多企业快速发展。护士长应对护士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注重人与事相宜,达到人、事能效最大化,使每位护士的潜能在科室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

2)检查的过程也是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质控小组成员均是临床一线护士,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更容易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每位护士都清楚自己、他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把关,确保工作质量,避免和杜绝了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

3)通过科室自查,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增多了,更充分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了信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使患者满意度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拉近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更加理解护士、配合工作。

4)通过检查结果统计,明确了护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归类,进行统一学习和补课,持续改进。

5)通过质量自查工作,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全员管理意识。护士由过去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个人“主动达标”,质量意识增强了,返工现象减少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6)自查工作与责任制护理互相促进,采取“我的病人我负责”的方式,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度,通过自查、互查,了解是否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宣教和指导,使病人熟悉“我的护士”,也有利于护士掌握“我的病人情况”。

篇9

240例重症均是我院2014年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内、外、妇、儿4大科系特护、I级护理的病人。质检材料来自院级质控组检查考评记录。质控组的检查内容包括环境、患者情况、基础护理、责任护士服务质量、护理计划、护理记录。重症护理质量检查内容的22项中,其中有1项不符合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规范的要求的,即作为不合格项目。每例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合格项目达90%以上的,评为合格,合格项目为80%以上为基本合格,79%以下为不合格。

2.结果与分析

240例重症护理质量单项合格率95%以上有15项,85%以上有4项,85%以下有3项;240例重症护理质量合格率为72.9%,基本合格率21.9%,不合格率5.2%。

3.重症护理总体质量控制

3.1坚持层层负责制:从调查结果来看,我院重症护理质量较好。多年来,由于护理部坚持抓重症的护理质量,坚持层层负责制,加强院级护理质控组对重症管理的力度,做到每月抽症2次,每天夜间抽查1次。护理部制定重症报告、检查制度,要求病区护士长每天早交班时检症护理质量,并向科护士长报告,科护士长再次检症护理质量后报告护理部。护理部每天派专人根据重症报告单,深入病房检查考评重症护理质量,分别评定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并有考评记录,每月将考评结果总结、反馈给各科室,并作为护理工作奖励、最佳护理单位评比条件之一。由于采取了一整套控制重症护理质量的措施,因此240例重症总体护理质量的基本合格率控制在94.8%,无并发症发生。

3.2实行整体护理:我院实施责任制护理,并逐步普及到全院各病区。由责任护士制定重症病人的护理计划,并按护理计划中的护理诊断,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每天向辅助护士及夜班护士依照护理计划内容进行床前交班,并及时准确地记录重症病人病情。护士长、护理部检症护理质量时,均以护理计划中提出的护理措施是否落实为重点,使得各项重症护理措施都能落实在病人身上,从而提高了重症整体护理质量。由于责任护士非常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及治疗过程,因此在护理和抢救重症病人中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夜班护士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抢救治疗重症病人争取了时间。

4.重症护理环节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4.1生活护理不到位:从调查结果来看,重症护理质量单项合格率最低的为五包服务(包送水、送饭、送药、送大小便器、服务到床头),其次为三短六洁(三短指胡须、头发、指甲短;六洁指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铺洁净)。这些均是重症病人最需要的基础服务,它不仅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而且是重症护理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目前护士往往依靠家属,一些基础护理工作让家属完成。再加上社会上对护理工作的偏见,使得一些护士不愿做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

4.2责任护士职责不到位:本次调查的护理诊断准确合格率较低,这说明责任护士提出的护理诊断与重症病人的病情之间有差距。由于责任护士深入病房了解病情不够,专科理论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结合重症病人病情变化,提出正确护理计划。而且,由于责任护士在重症护理记录中缺乏独立分析和判断病情的能力,往往记录简单的生活护理情况较多,忽略一些专科疾病变化的观察与记录,使护理记录缺乏准确性。

篇10

1 表格的设计

分析表包括六项内容,见图1。

日期 当班者 病情变化经过 治疗护理措施要点 存在不足之处 提高方法

图1 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

2 具体应用

2.1 每次危重患者抢救时认真填写 我科在每次遇危重患者大抢救后, 由参与本次抢救的值班护士认真书写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

2.2 危重患者抢救提高分析表的内容 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的记载内容有抢救日期,参与抢救当班护士姓名,病情变化经过(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名称、致伤原因、天数及抢救经过等),整个抢救过程中的治疗护理措施要点,抢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方面(包括在执行医嘱、物品准备、抢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熟练程度、抢救速度、报告医生是否及时、医护配合、病情观察、抢救流程及抢救秩序等), 今后提高方法。然后交给病区总结审核签名,最后交科护士长审阅,再由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本次抢救资料进行整理,作为每季度1次急救病例演示学习的临床资料。

2.3 表格填写 要求在抢救结束后三天内完成,填写的内容要具体、如实、表达清楚、无错字、漏字、病句等。凡未按要求做到的一律与奖金分值挂钩。

2.4 护士长对危重患者抢救提高分析表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护士长将抢救护理质量分析提高表中记录的问题与整改情况作为每月护理质量讲评会的重要内容,重点讲评抢救过程中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及针对抢救不足提出的整改措施。

3 结果分析

自2007年1月使用抢救护理质量分析提高表以来, 全科护士对骨科各种重大疾病的抢救流程、用药、治疗方案及护理注意事项方面的知识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抢救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由2006年4起降至2008年0起,抢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抢救成功率为2006年89.0%,2007年为94.0%,2008年为98%,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抢救技术得到医生、患者的一致认可。

4 体会

4.1 建立危重患者护理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 按照PDCA 的护理程序进行质控活动[1]。通过及时总结分析、评价、反馈,将好的方面继续保留发扬,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将它转移到下一个PDCA 循环中以达到持续改进目的,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

4.2 危重患者持续提高分析表记载着患者原始资料 科室经过整理后保管, 为今后抢救类似病例提供宝贵的经验,指导临床护士正确选择护理方案, 采取最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并为今后危重症疾病护理研究提供科研资料。

4.3 对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同时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预见程度也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了病情观察的质量,避免了许多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确保了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4.4 应用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使危重患者抢救更加程序化、规范化 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迅速提高,对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降低医疗纠纷起着积极的作用。

4.5 科护士长通过审阅了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的内容,从中能了解到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护理问题 从中掌握全科护士业务水平高低,工作质量好坏,采取一定的学习方式帮助护士提高业务素质。

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3-0144-03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护理文件记录是病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复印的客观资料,可以作为护患双方举证的重要依据[1]。因此,护理文件书写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医院护理管理人员以及临床护理人员的重点与难点。

本文主要对我院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病历分析的方法,对干预前后的护患情况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温州市平阳县中医院永新分院150份病历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总院的150份病历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77例,女73例;年龄10~79岁,平均(45.52±11.02)岁;其中胆石症病历15份,淋症病历19份,慢性关节病病历22份,脑卒中及后遗症病历42份,肿瘤病历22份;住院4~58d,平均(21.02±7.20)d。研究组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12~80岁,平均(49.33±8.99)岁;其中胆石症病历22份,淋症病历24份,慢性关节病病历27份,脑卒中及后遗症病历58份,肿瘤病历19份;住院3~61d,平均(21.11±9.22)d。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统计学均衡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对护理文件书写主要采用终末质量检查。研究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文件书写方法,即包括书写各个环节及终末质量监控。具体对策包括如下几点[2]:(1)每2周组织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进行学习,且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从而提高书写水平;(2)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教育,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强化其质量意识、法律意识以及风险意识等,以提高注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自觉性;(3)构建层级管理制度,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网,即护理质控办-护士长-护理质控小组-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科室护士对自己所填写的内容进行自检,把好第一关;质控护士对每份护理文件进行质量检查,做好环节质量管理。(4)建立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检查记录本,对于存在的缺陷记录于登记本上,规定护士应该每天进行翻阅,并按照医院所制定的护理文件质效考评细则对其加以奖惩,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监控,便于充分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5)改善护理机制,护理文件必须由一定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书写,具体的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1表示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文件书写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护理事件对比

见表2。由表2可知,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 < 0.01),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多于研究组(P < 0.05)。

3 讨论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优劣程度将会对医院护理工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它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专业素质以及文字书写基本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4]。不仅如此,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若不重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那么就必将造成护理质量的下降,给医院纠纷埋下重要的隐患。随着医学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的逐渐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患者以法律作为维权的武器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在目前的医疗纠纷中,由护理工作引起的医疗纠纷逐渐增多,护理文件有重要的举证作用[5]。

若要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与护理记录质量息息相关。当遇到某些医疗纠纷时,病历是医患双方所共同关注的一大焦点,是责任归属的重要依据,护理文件记录真实、及时、准确以及完整等,对于公正判定医疗事故纠纷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6-9]。因此,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护士一方面要反复地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以及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学习。此外,还应开展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护士的继续教育,积极鼓励护士参加院内以及科室内所开展的各项业务学习,并进行护理病历专题探讨[10-11]。(2)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医院各个科室应实行“护理质控办-护士长-护理质控小组-护士”层级管理质控,将护理文件质量监督的重点置于实际的护理环节之中,从护理文件的形成过程抓起,要求每位护士能够树立“若立即封存病历,也能够经得起检查”的意识[12-13]。

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检查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2.39±19.09)分、72.00%,明显低于研究组[分别为(92.11±25.72)分、92.67%];两组均会出现手术器械不慎丢失或数量不足、药物向外渗出、漏签医嘱、急救箱药品不完全性检查、贵重医疗设备受损、手术物品准备不充分或不齐全以及手术患者出现压疮等不良事件,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3%,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体温单书写方面,对照组版面涂改率、项目填写不完全、未按规定测定生命体征及记录不准确率均明显多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医嘱单书写方面,对照组版面涂改率、项目填写不完全率、未按规定测定生命体征及记录不准确率均明显多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护理记录单方面,对照组版面涂改、记录不够及时、医护描述情况不相符、未使用医学术语、病情动态变化未体现及执行时医嘱与护理记录时间不一致构成比方面均明显多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综上所述,将改进的护理文件书写方法应用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之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且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景芳,张静,武美岩.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10-12.

[2] 李如先,王尺芳.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医院管理论坛,2010,27(11):30-32.

[3] 刘翠珍,孙新红. 手术室安全隐患的探讨与对策[J]. 全科护理,201l,9(4):1095-1096.

[4] 罗惠,孙兆贞,夏燕. 手术室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105~106.

[5] 屈亚新,唐立荣,宣守凤.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重度急性肺水肿的护理[J].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05-106.

[6] 欧阳海燕,陈克清. 护理记录涉及《护士条例》责任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128~129.

[7] 吕英. 护理文件书写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67-1268.

[8] 邹建,罗比可. 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99~100.

[9] 周风丽. 护理文件书写现状中的法律隐患与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88,91.

[10] 贾小平,王敏. 骨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护理缺陷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75-76.

[11] 苏晓丽,赵丽,王彩琴. 规范疑惑和减少医疗纠纷[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7l-72.

篇1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18-01

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展现了护理学的存在意义,还能帮助医院获得患者的信任。护理时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为战略模式,这已经成为医院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6月接受并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对150例患者使用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还获得了很高的满意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6月接受并治疗的300例患者,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20例,其中年龄为18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4.9)岁。随机将这3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受教育水平、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

1.2方法 对照组中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使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其具体内容有:第一,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由管床护士向患者讲解住院前的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有关内容,主要包括:康复训练、术前与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药物的食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出院后进行复查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等有关内容,帮助患者和其家属掌握有关诊疗知识,以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第二,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拉近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对医院中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展开心理咨询的培训,通过和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正面交流,将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患者的信任、支持、理解,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拉近;第三,向护理服务人员传授主动护理的观念。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提高是以护理服务工作是否可以达到患者的健康要求为宗旨的。我院实施“减少铃声”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人员将输液车推到走廊上,对患者进行定期巡视,对患者的输液状况及时给予观察,同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对科室中的护理人员展开服务教育,培养护理服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养成换位思考的好习惯,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同时以患者为服务中心进行护理承诺;第四,完善护理工作,开展关爱服务。在科室内进行首问责任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虚心倾听,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且,要时刻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以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帮助患者消除不满、焦虑的情绪。

在科室中制定奖罚制度,按照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护理服务的具体表现,评选出最优秀的护理人员,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进而提高护理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意识。对患者派发医院自行制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护理管理、关爱病患、专业水平、服务态度、职业道德、健康教育等各项评比内容,并对此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计算机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值进行检验。计量数据使用X?进行检验。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发现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实验组中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使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直接影响。

3讨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指的是在临床护理中加入文化、生活、情感、精神等服务内容,其展现的宗旨是构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加强对患者的人为关怀。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要以服务社会、服务患者、服务临床等三方面树立护理人员的良好职业形象。通过对我院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我院的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陪在患者身边,有更多的时间和患者进行交流,以便获得患者的信任。在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中,要坚持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以及护理质量,使医院的护理服务功能得到扩宽,另外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将护理人员传统的服务理念彻底转换出来,在完善护理服务内容的同时加入护理服务内涵。同时,提高护理质量的考核强度,使护理服务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使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及时解答,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要求,满意度问卷中的各项评估内容都要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能力、质量、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基础护理,重视医患之间的关系,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服务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篇13

    38份护理病历均来自儿科病房。患儿年龄6~11岁。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9份。肾病综合缸12龄一支气管肺炎6份,风湿性心脏病3份,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份。急性白血病3份,上消化道出血2份,病史由家长和患儿共同陈述书写病历者为率系大专学生f高中毕业经考试入学。修业3年),已见习过内、外科护理学。

    2评定内容与标准

    21病历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简要病史、护理体检、日常生活自理程度、心理社会因素、护理诊断、预期结果、护理措施等(因学生见习时对病人观察护理缺乏连续性,故不要求学生对其做出评价及达标情况)。

    2.2评定标准参阅国内外文献.结合我系I临床护理教学具体情况而制定评分标准,分好、中、差3个等级好(90~100分):护理病历记录准确,系统完整,医学术语确切,重点突出,计划制定合理、有序,完全符合护理病历书写要求。中(70~89分):病历记录基本准确、完整,医学术语较确切,基本能突出重点,计划制定基本合理有序,基本符合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

    差(<70分):病历书写潦草、凌乱,病历记录和体检与实际不相符,表达不准确,计划制定不合理,不符合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评定等级为“差”者,属于不合格病历,要求学生重新书写

    3评定结果

    38份儿科护理病历中,“好”8份,占21.05:“中”25份,占65.79:“差”5份,占13.16.

    4存在的问题

    4.1护理用语不规范:38份病历中有l2份,占31.58。护理用文的基本要求是语言简练,准确、清晰,应用医学术语。但在护理病历中常出现语言不够简练,如将“发热”写成“发烧”,“腹泻”写成“拉肚子”。

    4.2收集资料不完整:38份病历中有9份,占23.68。学生在收集资料时,缺乏整体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1例8岁肾病患儿,激素治疗后出现了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因性格内向,孤独,她怕被小朋友讥笑,常一个^偷偷地流泪,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只重视患儿生理方面的问题,忽视了患儿的心理需求。

    4.3护理诊断不恰当:38份病历中有7份,占18.42.

    护理诊断书写不规范:根据NANDA(北美护理诊断协会)制订的148个护理诊断,如将“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写成“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写成“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等。

    ②护理诊断顺序排列不合理:在确定护理诊断时,应把威胁病人生命安全,需要立即采取护理措施的周题放在首位,分轻、重、缓、急,提出护理诊断如“肺炎”患儿出现咳嗽、痰多时,首先考虑的护理诊断为“清理呼吸道无效”,而不是“焦虑”。

    将护理诊断和医疗诊断相混淆:把“脑出血”、“心衰”这些医疗诊断当作护理诊断。

    4.4预期结果不具体:38份病历中有10份,占26.32.预期结果是通过护理手段使病人应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不是护理行动本身,如体温过高“所定的预期结果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