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情景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情景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地理情景教学案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地理情景教学案例

篇1

1 情景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情景教学就是根据地理教材的具体内容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强调智能发展,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创造最佳场合与最佳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幼师生年纪不大,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乐于表现,求知欲高。而幼师地理教材图文并茂、结构新颖,每章后面都附有实践活动和阅读材料,实施情景教学即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又可以使教材由单一的知识载体变为集知识、技能、教法、学法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学材料。据此,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在明确了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及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基础上,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进一步丰富教材情趣,提高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使教师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行动。

如何实施情景教学哪?首先,教师要善于收集影视、报刊及各种书籍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诗词歌赋和谚语民谣等,以促使教学场景形象化、教学语言专业化、趣味化。如讲地震时,放映电影《蓝光闪过之后》,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的危害;讲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引用王维富有情景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将会激发同学们的丰富想象。其次,教师要设计出具有情节美的教学结构。导语与举例要恰到好处,重点、难点“愤悱”局面水到渠成,结尾信息反馈留有余地。再次,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地理教具、试验设备及实践园地对教学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版图版画,现代教学手段和试验仪器,变静为动再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要把教材内容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案例教学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能力、激发求知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采用灌输的方法,教师讲一讲、抄一抄、学生听一听、记一记,根本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听没听懂。我们在教学中打破这一模式,尝试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使教师“教”的活动完全为学生“学”的活动服务,通过学生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尝试性解释——自主学习、协助学习、探索研究——获得研究成果,并进行拓展”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和创造。

如“天气和气候”一节有关“气旋、反气旋”等内容,教材文字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就采用案例教学。第一步放映《台风》录像片;第二步让学生观察台风的景观图;第三步老师在黑板上画有等压线的气旋图。然后结合课文,师生互动地总结出五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它反映的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②它的气流如何运动的?③结合等压线图及有关大气运动成因的知识,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和力量导致它这样运动的?④你能画出他们的示意图吗?⑤你知道台风如何防吗?这样,通过图的展示和问题的一步步提出,就把学生带入了形象的地理情景中,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的活动,课堂气氛随即活跃起来。

3 心理教学,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近几年,我们根据幼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尝试把一些心理原理用于课堂教学,巩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收到明显教学成效。

篇2

二、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

(一)选取生活化问题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的教学要让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时对学生的入门引导,然后才是进行后续的课程教学。在情境教学体验中,可以选取和生活实践相关的地理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体会到知识的应用。例如可以引入“天狗吃月亮”等趣味典故,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去表演该神话故事,表演完后让学生解释原因,激发学生去探究星体运转规律方面的地理知识。或者可以在讲授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生活中人们常说刮东风就要下雨了,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通过这样生活化的例子,能很好的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地理知识点,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主动的掌握雨水形成、以及我国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点。在情景体验教学中引入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的的引领下学习地理知识。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现代教育技术也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场景,尤其是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模拟出地理场景,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情境体验了解地理知识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案例:学习地震形成原因时,老师先为学生播放国家地理频道的电视节目《311日本地震大剖析》,通过多媒体资料,可以较为全面的向学生介绍地震现象,让学生如临其境。播放完节目资料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地震的形成原因,动态的展示地壳内的岩石运动,通过多媒体设置的知识情境,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而生动。而在讲授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理特征、人文风情时,可以选择一些电影电视节目,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节目,去欣赏大自然的壮阔,了解到不同的地貌特征以及人文景观,能够做到寓教于乐。

(三)借助教学模具,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初中地理的学科体系中,有一些知识点诸如等高线的画法、经纬度的划分等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只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初中生难以很好的掌握。地理老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借助地理教学模具,开展情境体验教学法,可以抽象的知识要点形象化,对学生来说更直观易懂。传统的教学模具有地球仪、等高线示意图、平面地图、区域板块模型等,借助这些教具,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了解经纬度或者不同时区的划分等难点等。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教学工具,也有了新的变化。比如各种电子板地图应用、GIS软件等地理信息工具,在教学中也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例如在讲解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时,运用GIS技术将地理特征数据化,更便于查询和分析数据。

篇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教学设计金依平 杨晓芬 (8)

浅谈哲学常识中“客观性”问题的教学张正益 (11)

正确理解“五大国一致”的原则周祥其 徐林茂 (14)

贯彻新理念 用好新教材李松涛 (15)

初一政治新教材(人教版)结构特点之管见潘从红 (17)

政治课教学和与时俱进陈国英 (20)

思想政治课应重视“点”的教学刘合奎 (23)

例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张岩 (26)

“暂停”在案例小品教学中的应用王庆民 魏安 (28)

2005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复习专辑已出版 (25)

2004年总目录 (48)

欢迎订阅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复习专辑》 (56)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的一点思考王振邦 (30)

是赔了,还是赚了?宋春晓 (31)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张建光 (32)

原野风吹满目春——浅谈中考政治试卷中的“乡土性试题”钱桂林 (34)

例谈“材料联系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孙全军 (37)

中考写作类开放性试题简析王有鹏 董海英 (38)

初探中考政治试卷中的文综试题李永民 葛鑫 (40)

初中趣味案例五则夏继尚 (42)

高二趣味案例七则张小平 兰博 (45)

“渐进式”五大阴招林双川 (F002)

广角 (1)

深具阅读价值 富含发展潜力《作文新天地》期待您的订阅 (F0004)

教师间合作与学校教研组建设:工作型合作向研究型合作的转变——论教师间合作与学校教研组建设徐金超 (5)

与时俱进,实现学校教研组考评的新跨越韩国存 (8)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探索蔡伟 陈水均 (10)

识得教研真面目,只缘身在校本中——温州第七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建设的实践陈晓丹 (12)

“研究性学习”活动弹性教研组建设的探索吕金辉 (15)

隐喻,影响你的教学:教学宛如调酒吕北燕 (17)

教学与旅行杨丽萍 (18)

水到渠成话课堂朗读寿勤英 (20)

语文教学犹如诗歌商文娟 (21)

教学如接枝王祖英 (22)

论教学隐喻——从五位教师的教学隐喻说起刘徽 (23)

走向师本:新课程背景下教研范式的转型潘涌 水小琴 (25)

“研究”不再高不可攀——搭建行动研究平台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周惠 (28)

“五项修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剂侯时红 (29)

农村中学教师“厌教”心理的起因分析余芬勤 姜瑞强 (32)

论促进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沈海敏 (34)

让生命在美丽的思想中飞扬——谈思想品德教师应具备的思想秦国海 (36)

也谈教师自身的补课——写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之后王杏英 (37)

浅谈课改中的和谐统一冯志浩 (39)

例谈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存在的误区葛亦虹 (42)

论“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陈莲芬 (44)

对点状教学问题的初步思考——从三个化学教学案例谈起舒继青 (46)

科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方法初探袁桂芬 (47)

主体能动科学评价——新课改下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姜海斌 黄瀛伦 (49)

浅谈中学体育学生的管理问题及相应对策潘晶晶 (51)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探索袁学飞 徐云飞 徐亚芬 (53)

海燕为什么呼唤暴风雨——《海燕》教学案例及分析汪春娟 (55)

教学札记:跳出优美的水之舞蹈王娟 (58)

春暖花开下的冰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点滴感悟周妙华 (59)

改动一下,效果不错——《个性相框》教学案例分析周铭霞 (61)

德国华德福教育的学生观及启示费章娟 (63)

高考语文如何备战周红阳 (3)

对高考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几个非技巧性问题的思考郭吉成 (7)

洞幽烛微 深明大义——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词语辨析题复习技巧汪啸波 (11)

数学题目会说话——数学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种观念与方法李学军 (13)

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看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变化徐武奎 (19)

深研课本是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朱永健 (21)

近五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透视及考前阅读教学对策吕亚华 周道义 (24)

解析浙江省高考英语"新"短文改错,探究应试策略卢祥富 (27)

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生物复习效率吴轶宁 汪永泰 (31)

浙江省高考物理复习策略何文明 (35)

高考物理复习中学生认知结构的整合构建黄国龙 (39)

高考化学试题信息呈现形式与考查功能分析舒继青 (44)

转变观念重考纲 整合知识重方法——2010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备考复习建议钟涛 (49)

合理整合 有效拓展——高中历史新课程复习策略探究朱可 (53)

关注变化 明确方向 精心备考——2010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复习建议李虹 (59)

优化地理习题教学,提高应试能力罗祥海 周莉莉 (62)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取向的中小学绩效评价熊伟荣 (3)

绩效考评中的几个“难以量化”施瑾 宋华强 (6)

从教学调研到教学视导——基于《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的教学视导实践行动何灿华 (8)

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乐清市公办寄宿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郑庆新 (12)

从培训走向研修——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陈昌苗 (14)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视野下的教师言语策略分析辜筠芳 (16)

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动”起来许学 (19)

体验式文学教育刍议王霄怡 (21)

语文活动课“对话型”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卢菲菲 (23)

生本理念下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俞旭平 (25)

让语文课充满成长的气息赵惠娟 (27)

以文解文以心鉴心——《听听那冷雨》教学原始闾剑宝 (29)

课外阅读辅导和问题意识培养姚培基 (32)

对作文评价视角的思考蓝其明 毛克生 (35)

对文言文教学的若干思考陶小红 (38)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运用策略与原则夏雪尧 (40)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周建林 (42)

例谈传统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翁华军 (44)

提高初三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朱毓娟 (46)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黄飞燕 (48)

试论三种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陈冠兴 (50)

论学生原有认知与初中科学教学吴连俊 (52)

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利用陈文娥 (54)

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说话”艺术俞君萍 (56)

班主任要把话说出味道来夏建军 夏沙子 (59)

如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陈洁 (61)

重“就事论事”,不“上纲上线”——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李娜 (62)

广角 (1)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 (F0002)

多维度课堂观察——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徐志强 (5)

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索及其价值分析郭威 (7)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室主任的角色定位陈种根 (10)

论提升中小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德 (12)

新思维 新举措 新气象——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探索沈育昌 (14)

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朱丽红 (16)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征稿启事 (18)

高中体育与健康走班制选项教学及其管理的实践研究伊柏清 颜发勇 (19)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陈滨 (22)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实践王丽华 (23)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行区分性评价的研究盛寒胜 曹强 (25)

让美术课堂生活化陈艳秋 (27)

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陈颖 (28)

让劳技课“时尚”起来许善军 (30)

体验式教学:是“异化”还是“中国化”边卫洁 (31)

写作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现象分析及对策刘长青 (34)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邝时梅 吴立忠 (36)

数学“生成性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洪岳富 (39)

略论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吴建生 (41)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价值观教育——以“的诞生”课堂教学为例陈优芳 (43)

在思想政治课中对听力障碍学生宜实施情景教学法张群 (45)

社会课程教材编写之我见——基于主题开发的视角吴伟伟 (47)

浅析教师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叶素英 (49)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鲍佩艳 (51)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析滕凌志 (53)

《英语(新目标)》词汇教学新策略胡小英 (55)

例谈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姜月娥 (58)

篇4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广大教师对英语语法教学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教师在语法教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目前的初中语法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语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入式”地教语法知识,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二是部分教师淡化语法教学,在教学中不关注语法,仅对教科书上的语法部分照本宣科一带而过,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语言结构掌握不牢。以上两种语法教学倾向都会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呢?下面笔者谈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法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情景,吸引学生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开始授课时,便讲述语法规则,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如果教师在教语法的同时,给学生创造直观、真实的情景,让学生依据语境,通过听、说、读、写活动去熟悉、巩固语法知识,学生就会在乐趣中掌握语法规律。为了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和单一性,在语法教学中可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生动的情景,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用实物对比。学习名词的单复数时,教师一手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等),另一手拿着三本书(五支笔等), 呈现句型What's this ?―It's a/an… 和 What are these ? They are... 并反复比较操练, 学生明白了名词单数和复数的概念。

2. 利用真实的场景对比

【案例】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

教师邀请几名同学来到讲台前

T: They're Li Ming and Lin Dao. Who is taller, Li Ming or Lin Dao ?

Ss: Li Ming is taller.

T: Li Ming is taller than Lin Dao.

教师另外再邀请几名同学,比较他们的年龄、体重、头发长短、脸型的大小等,用“A is +比较级+ than B.” 句型进行反复操练,学生对比较级这一结构有了较深印象。通过真实情景中的反复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而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语法知识。

创设情景教授语法,使抽象的语法教学具体化,使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形象化,使枯燥的语法课生动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利用游戏、猜谜等趣味式活动,激发兴趣

1. 用动作表情,猜谜活动

【案例】教现在进行时,教师可设计游戏,模仿“幸运52”中的猜词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将全班分为两个组进行比赛,每组让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如开门、跑步、唱歌、跳舞等),其他组员运用句型“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猜测动作意思,最后公布两组得分情况。在这个游戏中,每组学生求胜心切,参与意识很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有趣的、真实的情景去运用所学的语法,让他们在游戏中无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同时还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 利用谚语或顺口溜。在教谚语或顺口溜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语法结构。比如:the more, the better; never too old to learn... 背顺口溜或口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语法规则。如教记住以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加es的名词,让学生背以下口诀:“黑人英雄爱吃土豆和西红柿,吃起来有意思(es的谐音),Negroes heroes like to eat potatoes and tomatoes.”利用谚语或顺口溜教学语法,容易记忆,学生感兴趣,学习效率高。

三、善于归纳,总结规则

归纳法就是教师先向学生逐步呈现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教师在设计和教授语法课的过程中,采用“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的语法教学模式。这样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案例】教现在分词的构成,教师按现在分词的不同的构成方法板书如下:do-doing have-having take-taking run-running Swim-swimming.

让学生读一遍,观察并归纳出现在分词的构成方式。通过这样的练习,所要教的语法很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很容易接受。

以上这一教学案例,教师运用了板书归纳法。通过归纳或对比,学生便能比较容易地理解目标语法结构的功能和用法,并能在实际练习中加以灵活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5

胶体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重要课题,多数中学教师经常选择该课题来实施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并已设计和实践出一些较好的课例,但在具体教学策略、情境设计等方面研究较多,缺乏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必要的剖析反思,导致较难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胶体教学内容确立教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胶体的教学研究现状、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提供胶体教学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进行备课研究及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一、基于文献统计分析“胶体”教学

钻研教学案例是开展文献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胶体”“分散系”等为关键词搜索到20篇近期较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文[1-20],包括教学设计的文本资料和教学现场的文字实录,能够呈现具体、典型且含真实问题情境的实际教学过程。在反复通读文献后,从知识呈现顺序、问题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和教学例证素材等方面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与不足,分析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

从知识呈现顺序的角度分析,在20份教学案例中,有16份案例(占80%)教师采取了演绎方法:介绍分散系概念及分类从分散质粒径比较胶体、溶液、浊液制备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及其原理胶体的其他性质及应用,引导学生基于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原因;有4份(占20%)采取了归纳方法:先从胶体、溶液、浊液的形成过程归纳分散系的概念从分散质粒径分析丁达尔效应的原理从生活实例归纳出胶体相关性质从具体物质归纳出分散系的9种分类及依据。由此可看出两种取向的教学观:①强调分散系的分类、胶体的概念、性质及应用等具体知识的教学观;②强调从分类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等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观,强调胶体与分散系的关系,落实分类观、变化观和微粒观。

从问题情境与学生活动的角度分析,20份案例呈现如下特点:①当给出生活中胶体、溶液、浊液相关实例和分散质粒径范围后,教师往往会提出:这三者分别是什么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呢?这三者的稳定性如何?能否采用过滤方法区分胶体和溶液?这类问题,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三者性质差异是由于分散质粒径不同引起的;②教师一般还会基于实验情境组织教学过程:探究FeCl3固体分别分散在冷水、沸水和NaOH溶液中的现象差异,如何解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的原理是什么,进而让学生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认识到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③教师也会基于生活情境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胶体相关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或生活生产问题,如解释卤水点豆腐、胶体净水、FeCl3稀溶液止血、河海交接处三角洲的形成等,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胶体的组成、性质及用途间的联系。但关于胶体聚沉、渗析、电泳现象的教学深度不一,其教学要求是什么,值得进一步探讨。

从教学例证素材角度来看,按照教学环节进行分析:①导入环节:有15份案例选择复习溶液和浊液知识(以盐水、泥水为例)作为导入,引出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在给出分散质粒径范围后导出胶体概念;有3份案例选择列举生活中常见分散系实例,并从分散质、分散剂状态对分散系进行归类和举例,重点以液态分散剂为例导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导入,基于纳米尺度引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由丁达尔效应的发现史引出胶体概念;②实验探究环节:有16份案例选择“制备Fe(OH)3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3份案例选择“NaCl固体在酒精中分散”的探究实验来讲授胶体的形成与本质;有1份案例选择“提纯混有NaCl杂质的淀粉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形成条件、丁达尔效应及渗析现象;③课堂小结环节:有14份案例选择“胶体的应用”结尾,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有2份案例选择“溶液、胶体、浊液的联系及转化”做结尾,升华分类观、变化观的学科思想;有4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等学科前沿资讯做结尾。综观20份教学案例,教师选择不同的例证素材,重点讲授胶体的制备及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与胶体,但可能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建立起“胶体的本质是有丁达尔效应”的迷思概念,而未能认识胶体的本质;如何选取教学例证素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案例的分析,现有教学中具有差异性的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如通过知识呈现顺序角度可确立“胶体知识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分类观、变化观等学科思想”;通过问题情境及学生活动角度可确定“胶体聚沉、电泳、渗析现象的教学要求是什么”;通过教学素材例证角度可确立“选择怎样的例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胶体的本质”。

二、基于教材比较分析“胶体”教学

教材是教师备课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我国现有的三套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模块中“胶体”在内容选取和组织呈现上的差异,分析确立胶体教学的相关问题。

哪谌莩氏中问嚼纯矗人教版先阐释分散系的定义及分类,再以液态分散系为例,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并通过“科学探究”探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科学视野”拓展介绍胶体的电泳、聚沉现象;鲁科版通过“联想・质疑”中呈现的丁达尔现象引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并阐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最后通过“知识点击”介绍胶体与渗析;苏教版通过举例直接给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介绍胶体的净水功能,最后通过“资料卡”简单描述胶体的应用。可见三套教材:①都强调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但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用的例证素材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通过比较光束通过CuSO4溶液与Fe(OH)3胶体时的现象差异引出鉴别方法,鲁科版通过比较光束通过盐酸、Fe(OH)3胶体和AgI胶体时的现象引出丁达尔现象;②胶体的电泳、聚沉和渗析的教学要求不一:鲁科版中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以主体知识形式呈现,渗析则作为拓展了解;人教版通过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并介绍胶体的聚沉、电泳现象及应用;而苏教版仅以资料卡形式介绍胶体的应用,如表1所示。

结合表2分析,胶体知识呈现差异主要体现在:①导入部分引入胶体概念所用的逻辑顺序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注重与初中已学的溶液、浊液对比,鲁科版偏向于从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引入胶体概念;②教学内容选择上,三个版本教材都有Fe(OH)3胶体制备与性质实验,渗透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径、表面积特点,但鲁科版深度研究了胶体的聚沉与渗析;③应用拓展部分,三个版本教材都介绍胶体在日常生活、纳米材料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注重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念的渗透,其中鲁科版更突出学生动手探究活动。

再从胶体、丁达尔效应、胶体制备和例证素材四方面对三套教材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一)介绍“胶体”所选取的内容

苏教版仅介绍了胶体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栏目中实验1介绍用激光笔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未阐释其原理是丁达尔效应;实验2介绍Fe(OH)3胶体的净水功能,但未提及胶体的电泳、聚沉、渗析等现象;而人教版和鲁科版则较详细地介绍了“胶体”的组成、性质和应用,这是因为胶体作为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其具有特殊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且促使学生把研究物质世界的视角从纯净物转向混合物。

(二)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并未出现“丁达尔效应”概念,但提及用激光笔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实验;人教版阐释了激光笔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及其原理,从现象产生原理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鲁科版呈现可见光束照射盐酸、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从直观实验现象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选择无色溶液(盐酸)还可避免出现CuSO4溶液因呈蓝色会吸收可见光导致未出现“光亮通路”的现象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择恰当定义方式进行“丁达尔效应”的教学: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已对光的散射原理有一定了解,则可采用人教版中“原理式”的定义,否则宜采用鲁科版中“现象式”的定义;教师在“丁达尔效应”的例证素材上建议将蓝色CuSO4溶液换成蓝色及绿色以外的溶液,以遵循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三)介绍“Fe(OH)3胶体制备”的内容

苏教版中并没有介绍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人教版中将“Fe(OH)3胶体的制备”编排在胶体与溶液、浊液性质对比的实验之后,体现了基于“制备-结构-性质-用途”学科思想研究物质的思路。而鲁科版中,则将胶体制备的内容编排在练习题中,强调知识应用与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表3所示。

(四) 阐释“胶体的应用”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多数是介绍胶体在国防科技、医药制备、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情况,除了胶体净水功能这一案例,其他例证素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紧密;而人教版和鲁科版选取的例证素材相对而言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如豆浆、牛奶、果冻、洗涤剂、制备豆腐、制造墨水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学会从学科角度出发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表4所示。

三、 教学建议

(一)把握“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及深广度

对胶体课题教学问题的分析,既要通过理论层面的探讨,如胶体知识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功能与价值、胶体化学在学科前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又要从实践出发探索利于学生理解胶体本质的教学设计及活动实施。20份文献和3套教材中胶体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同,如何落实教学要求是值得教师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1]中提到“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分析,学生仅需知道丁达尔效应,但为了后续学习盐类水解,学生也需了解胶体的介稳性,而聚沉、电泳则不做要求。因此,教学应该参考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准确地把握胶体教学的深广度及教学要求。

(二)选取“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例证素材及探究活动

胶体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例证素材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本质。教师应对实验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拓展,充分发掘实验的探究内涵,通过具有一定梯度和内在逻辑的问题组,将实验内容或思考问题设计成教学活动,开展学生讨论、分组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良,桑寿德,谭宇鹏. “课程即资源活化”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4(1):18-21.

[2]李发顺.实验对化学概念学习的促进作用――以“胶体”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3(10):33-35.

[3]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9):1,5-8.

[4]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8):1,5-8.

[5]左京平,贺珊珊.挖掘实验功能促进化学基本观念形成――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3):5-8.

[6]蒋新芳.探析分散系的丁达尔效应[J]. 化学教学,2013(3):58-59.

[7]张兴前.“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新课程(下),2013(2):26-27.

[8]严国建.“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片段赏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37.

[9]保志明.理性思维帮助形成基本观念――“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0-12.

[10]赵秀美.多媒体辅助探究性化学教学的实践――“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案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52-54.

[11]吴晓红,张建琴.“分散系及其分类”情景教学设计课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80-81.

[12]白云文.“胶体”教学设计[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0):31-32.

[13]志信.对“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实验”的探究[J]. 化学教育,2010(7):76-77.

[14]贺京.“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师),2010(2):79.

[15]何彩霞.在把握化学概念本质中促进学科观念建构――“分散系及其分类”单元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2-65.

[16]马云云.人教版必修1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39-42.

[17]彭伟桥.胶体本质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9(1):42-44.

[18]张莉娜.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散系及其分类[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2-45.

篇6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意义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离不开语言情境,英国人类学家Bronislaw M alinow ski把情景归结为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情境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形成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方向。情境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而情境、合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教师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通过师生交流来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以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既然特定“情境”或“场合”不仅能够决定我们对事件意义的理解,还能决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它还能影响我们的知觉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并且自然会对记忆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英语教学理应在情境中进行。以下就是笔者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手段的一节课堂实录。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情态动词can表示能力的用法以及简略回答,已经可以运用can来询问和表达能否做到某事。学生已经学习并且掌握了如何运用基本动词来表达一些日常活动,如study,help,play,visit等。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阅读电子邮件学习如何发出邀请及给予礼貌回复。这个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Invitations”开展教学活动,学习情态动词can在交际场合中的用法。要求学生在学会提出邀请的同时,学会如何接受邀请“Sure, I’d love to.”以及如何拒绝邀请“Sorry,I can’t.”本单元的核心语言项目是“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ure,I’d love to.”或“I’m sorry,I can’t. I have to...”主要话题是“Make, accept and turn down invitations and talk about obligations”。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邀请、接受邀请及拒绝邀请,学会谈论职责和义务。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围绕通过阅读一份电子邮件,学生学会如何发出邀请及给予礼貌回复,从读到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3.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在交际场合中正确运用情态动词can,如: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ure, I’d love to. / Sorry,I can’t.

正确运用have to 来谈论职责和义务,如:I have to study for a test. He has to help his parents.

掌握一些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如:tomorrow,the day after tomorrow,next week等。

巩固运用现在进行时来表达已经计划的活动,如:I’m playing soccer on Saturday.

(2)语言技能目标

说:能得体地邀请他人,如: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能得体地接受邀请,如:Sure,I’d love to.能有礼貌地拒绝邀请并陈述原因: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I’m sorry,I can’t. I have to study for a test.

读:读懂一份电子邮件,从skim到scan快速获得邮件信息。

写:能写邀请函及礼貌回复邀请函。

(3)情感态度目标

围绕邀请展开讨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用礼貌得体的语言来提出邀请、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并且陈述自己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4)学习策略

交际策略:通过pairwork,用得体的语言提出邀请、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并陈述自己的理由,在完成对话的同时,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认知策略:通过与同学讨论,做出推断和判断,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归纳,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opening,concert,headmaster,event,guest

重点句型:would like to,invite sb to

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Sorry,I can’t visit you next week.

话题:发出邀请并给予礼貌的答复

(2)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电子邮件,制作邀请函并给予礼貌的回复。

5.教学过程

(1)Game T:Say the answers.

Ss:Say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s answers.

Eg:It’s Wednesday.What’s day is today?

It’s raining hard. How’s the weather?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What are you doing?

Sorry,I’m afraid I can’t go to your party this Sunda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this Sunday?...

设计分析:教师回答,学生询问,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边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边引入新课,又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对于围绕他们真实生活情境的提问有话可说,有兴趣参与。

(2)Pre-reading

T:Our new gym is opening. And we’ll have our Art Festival in it at the end of December. Would you like to invite your parent to the festival?And how?Can you make an invitation to them?What information should you write about in your invitation?Discuss in groups and write down your ideas.

设计分析:读前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真实有操作意义的任务,本月底笔者学校艺术节在新造的体艺馆里举行,你如何邀请你的家长来参加。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很想让家长来观看艺术节,参与艺术节,为他们加油和拍照。而且,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罗列要点,重新搜集一封邀请函所要包括的信息,通过合作学习,达成共识。

(3)Reading

Here’s an invitation to parents. Let’s read and find out what are mentioned in it. Is it the same as what we’ve discussed?

Read more carefully and find more details in it.(2b)

设计分析:本文是学校新图书馆落成典礼,邀请家长参加,与刚才老师布置的邀请家长参加在学校新体艺馆里举行的艺术节有相似之处,所以非常容易模仿学习。文章生词不多,句子不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只要列出邀请函中的几个要点,就已完全把握本文。读完以后,对照之前的讨论结果进行查漏补缺。

(4)Writing

After reading,write your own invitation to your parents and welcome them to our new gym.

设计分析:从提出任务到小组讨论,再到学习课文,最后到这里写出具有真实意义的邀请函,一步一步创设情境,从搭支架到拆支架,学生学起来比较水到渠成和轻松自然。

(5)Role-play

One is parent,the other is child. Read the invitation to your parent. Then the other replies in talking to this invitation in class.

设计分析:将学生当堂所写的邀请函运用起来,在课堂上设置准真实性的情景来学习和使用知识,一个扮演家长,一个扮演孩子,在用中学,学了就使用,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达到教学的目的。

(6)Writing

Write down your conversation and show us.

设计分析:通过展示来反馈学习效果,有成果有展示,大家一起来学习和纠正错误,让学生体会学习成就感。

(7)Homework

Modify the writings and give it to your parents.

设计分析:课后作业是课堂内容的延续和加深,通过课后的修改,进一步巩固上课所学内容,带回家给家长看,所学知识为学生所用,起到真正交际的实践作用。

6.课后反思

“情境”不是“情景和境地”的简单统称,也不仅仅是《韦伯英语词典》(1992)中的解释:“情境(context)是与某一具体事件同时存在的情景(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和环境(environment)”。我们认为,情境应该是情与境的结合!关注学生体验的教学,必然会重视能够引感体验的情境。本堂课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教学,先读后写,先说后写,听说读写相互交融,获得了意外的效果。学生在课堂里踊跃发言,书面表达言之有物,质量较好,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角色扮演时准备时间仓促,学生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就给予答复,因此,回复邀请函时所使用的语言比较单一与匮乏。一课堂40分钟的利用率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他们因为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能培养学生的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主动地习得知识。

三、结束语

语言环境对学习外语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情境教学能为学生营造交际活动的社会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使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通过有目的地模拟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营造一种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氛围,使英语教学由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变为生动活泼的互动教学。

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创设尽量真实的情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运用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学习,能帮助学生在触景生情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知和深化体验。在情境中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和互动交流,能在有效激活学生探究好奇心的基础上,使自由协作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种内在自觉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19-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依据教材,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特级语文教师李吉林说:“情境是教师人为‘创设’的‘典型场景’,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情境具有“整合、熏陶、启智、激励四大作用”。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力求创设出最佳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教学情境是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服务的。它能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共鸣,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相对普高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现象。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及目的的差别也较大。面向新课程改革,如何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将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与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是值得每个中职语文教师探索和尝试的课题。笔者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借助影音,营造情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播放相关音乐,很容易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从而帮助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音乐的播放可以安排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在课文学习中或在课堂结束时。开课之初,即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调动学生的情绪,顺势导入课文,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例如,《雨霖铃》这篇课文,播放邓丽君的《相看泪眼》,营造惆怅而婉约的氛围。让学生跟着歌声轻诵词文,学生很快就可以融入词的意境中去。把音乐引进课堂教学中,可以调节气氛,烘托氛围,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影片给学生以形象化感官的教育。比如教学《感悟珍珠港》《边城》《雷雨》时播放电影《珍珠港》《边城》《雷雨》片段……通过调动视、听等多感官的参与,极大地弥补了文字及语言表达的“真空”,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思辨,融入情境

融入情境就是“融入课文”、“融入人物内心“,让学生把自己置于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以文中人物的角度来体验情感、思想及心理活动。

笔者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小型讨论会或辩论会。比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课,先让学生溶入文中父亲的角色,再以此展开讨论:“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你还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吗?”有些学生认为“我具有执著、认真的品质,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失去了这次机会,以后也一定还会有其他的机遇。只要我的价值存在,就会抓住机遇。”有些学生认为“我失去了求学机会,就我家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而言,我不会再有求学机会,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条件。”大家为各自赞同的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唇枪舌剑,畅所欲言。课文的学习任务在不经意间很轻松地完成。这种讨论、辩论甚至争辩,既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但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感同身受,还原情境

表演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在表演时必须同时思考如何说话、如何动作、如何设计,这就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学生内化知识意义,发展逻辑思维与空间观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激发兴趣,集中注意使学生在亲身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愉快地、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笔者在课堂拓展环节中经常让学生开展课本剧的表演。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其牵头共同选材,策划,编排,分工合作。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像商务英语班级课后自编自导了《雷雨》、《雨霖铃》、《项链》、《红楼梦》等课本剧。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笔者设置了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台词、最佳道具、最佳音乐等奖项,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褒奖。另外,还准备了丰富的小奖品。颁奖时,打开多媒体影音设备,配上欢快的音乐,营造出令人振奋而愉悦的氛围;并且在每一张奖状上都亲笔写上一段充满真诚而激励人心的话语。颁奖时,发现学生的目光中充满期待和喜悦,这样的颁奖活动给获奖者和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身边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自然加深了内心体验。

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每个学生都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验了角色的心理或行为,把教材的知识转化成了活生生的表演场景。这样的活动不但表演者有了切身的内心体验,观众也会反思,带给学生真切的体会和感受。汇演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谈改编表演课本剧的感受,并且写成简短的评论。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用写作,创设情境

中职语文新《大纲》规定:要“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应用文写作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往往无从下手。于是笔者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创设模拟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例如,《职业模块》中对应用文写作中有“求职信和应聘书”两大模块的内容要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中写到父亲当年在几百名应聘者中,被选中当夏季列车临时服务员。学生在学到这篇课本时,要求情境再现的积极性很高。根据教材要求,笔者让学生设计求职应聘的整个过程。大家自发组织,分工合作,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补充。自选角色,热情地投入到模拟情境中去。在扩展活动中,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写一封求职信,并模拟求职过程。于是学生在网上找到求职信的蓝本,按自身专业加以改写,例如,数控模具专业的学生怎么向模具企业推荐自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怎么向计算机公司推荐自己等等,学会怎么写好有专业特色的求职信。同时,另一部分学生则模仿对应的专业公司设计应聘书,针对应聘求职信,设计出各种问题,考察应聘者如何得体地应对。通过此活动,学生掌握了如何写出既能突出自身优点又能契合应聘需要的求职信和应聘信,也学会了相应的应聘技巧,提高了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拓展情境

中职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的高低,往往最终体现在“说”和“写”上,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为了适应职业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新《大纲》在“教学内容与要求”部分,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并列,并将其目标明确为:通过情境中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的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因此,创设合适的综合实践情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综合实践情境越贴近学生的专业和生活,学生越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所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结合专业特点的综合实践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突出学生的职业化训练。比如,笔者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了“关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就业问题,熟悉幼儿园一天的工作流程,教师的教学常规,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如何上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如何应对哭闹的幼儿等,与其他学生交流讨论,确定活动课题,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围绕课题定时间、目标、内容、方式、分工与合作等问题,然后开展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设立小论坛进行总结交流,最后撰写研究报告。笔者发现,通过与自身专业紧密相连的综合实践情境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并且都有东西可写,既锻炼了写作能力,也熟悉了本专业的工作内容,无形中提高了职业素养。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又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总之,中职语文既不是初中语文的延续,也不是普通高中语文的缩影,它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法以现代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基础,不仅大大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为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不但提高了自身控制、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也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这样的课堂不仅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更使教师拥有成就感,为今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拓宽了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郝建华.情景教学的教学论意义[J].教育与实践,1998(2).

[6]徐建峰.浅谈语文情境教学[J].安徽文学,2010(1下).

[7]李莉.浅谈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