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篇1

教师是引导大学生展开科研项目的导师,是科研项目中展开传帮带的重要一环,导师的存在大大的拓宽了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思路,导师提高自身素质、强化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提高科研能力重要一环。

1.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新的改革浪潮会给自己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因而对改革不满产生内心抵触情绪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其实在国外北京或者上海等高校的教育模式理念都是更新非常快的,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点,国家在翻天腹地的变化,社会也是,人更是,所以他们都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学校要发展离不开新鲜的血液。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顺应改革浪潮。从事教育科研、培养学生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2.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学生的科研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制约着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并与学生就难点课题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及时总结经验,从而培养自己和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科研素质。

3.加强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

①加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搭好师生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学生对科研理解的多少,因此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流程讲座及师生科研交流会,让教师在培训学生之前先做好试预讲,教案,请专家审核,教师之间多进行沟通,锻炼能言善道的本领。

②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题,广泛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科研课题、 开展研究、及撰写立项申请书以及研究报告。分析国内外针对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以及近几年的现状水平、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使学生明确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标。

而选题主要是确定科研目标和主攻方向,是做好研究的基础。从科研项目中选题,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自主探索、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如何获得创新思维,勤于实践,开发其创造潜能。指导学生课题选题不出错,目标设得合理,认真做,必然有收获。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设计、数据处理、结果论证等工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和培养方案,使学生感到教师所授内容切合实际,与自己密切相关,是关心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人,可以很快地接手本行业任何问题,甚至很快地进入另一个行业。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出方案、实施方案、检测效果并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并推广。很快能找到值得研究的课题与值得做的项目。

二、学生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导师的帮助是学生提高的一个过程,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根本,只有学生自身拥有了良好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创造性的思维这些科研的基本条件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步入科学研究的大门。

1.首先做到严以律己、追求上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每个学生都需要在科研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无形的贯穿于科研工作始终。只有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态度,科研工作才能进展顺利,才能事半功倍。那么什么是科学态度?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第二,实事求是,科研过程中,需要尊重实验数据和结果,不能随意篡改数据;第三,注重实践性,任何科研工作都不能脱离实际,离开了实践,科研就毫无意义了;第四,具有创新精神,在科研中需要不停的创新,这是科学的生命和灵魂。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就需要树立起包含以上几个方面的科学态度。

除此之外,学生还应严格要求自己,具备良好科研精神,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

2. 对科研,要有一定的‘判断力’

不但要会做,还要能对同行的工作进行正确的判断。分得清好坏,看得出高低。这需要能力,更需要‘批判和挑战’的习惯,不能对文献、对老师、对权威的意见全盘接收。这一点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中严重缺乏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3.对科研,要有‘学术眼光’

篇2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为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陶秋燕通过对教师胜任特征及其培育途径的研究,指出胜任特征由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合作开拓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进而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措施。[1]蔡敬民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明确办学定位的立足点、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措施。[2]孙裕金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等培养途径。[3]在教师素养提升方面,杨艳梅在对美国新任教师素养提升的研究中,提出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环节、评价体系兼顾教学能力、环境营造重视教育氛围等举措。[4]陈琳等通过对教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专业能力等素养。[5]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讨,较少以定量化方法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选取该校管理类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此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首先查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获取调查对象的样本信息;最后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信度效度检验及数据汇总(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问卷指导语、教师基本信息及问卷内容三部分组成,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及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2)信度效度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以重测法对随机抽取的20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收回问卷各相关系数的信度系数为0.913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以逻辑分析检验方法,通过5位专家对问卷逻辑有效性进行审核。结果显示,“可行”占比65.7%、“基本可行”占比34.3%,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设置与调查对象的特征具有一致性。(3)数据汇总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管理类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5份,实际收回68份,回收率为90.7%。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88%。2.因子分析为准确掌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但由于收集变量较多,不仅增加了分析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因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导致信息重叠现象的发生。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构,很好地实现了以较少相互独立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达到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目的。为此,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确定公共因子并对其分析,最终确定各公共因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1)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的因子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教学意愿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4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7.46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意愿因子”,用F1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7.527%。教学准备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20,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3.021,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准备因子”,用F2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5.311%。教学知识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3,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1.02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知识因子”,用F3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6.816%。教学研究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2.004,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研究因子”,用F4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8.071%。(2)公共因子分析基于上述结果,采用如下评价模型(对公因子计算并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具体排名见表2):Fi=ΣwiFj(i=1,2,3,4;j=1,2,…,7)其中,Fj为j指标的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对四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三)结果及评价

根据表2可知,教学意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能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以及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次之,其中能否有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应予以重视;教学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教学知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客观评价仍要给予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敬业精神,鼓励管理类教师争做重品行重实践的人

敬业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奉献。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管理类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为此,一是要引导管理类教师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情感,筑牢职业理想和信念。同时激发自我主体性,提高自我成就感。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提升管理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从正反两面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管理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考评体系,引导管理类教师重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教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而且也是组织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结合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对管理类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及其效果也要进行考核。二要注重考核工作信息反馈,通过跟踪考核过程、反馈考核效果,完善考核方案。三要坚持“三公开”原则,成立专门考评机构,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细化目标开展考核工作。

(三)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效果分析完善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课堂情境和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6]为此,校内学科教研组首先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探讨本学科优秀期刊论文、教育名著以及资深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其次要定期组织管理类教师开设实践课来反思自身及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及时学结;再次要引导管理类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和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高等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改变教师才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培训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为此,一要转变培训观念,淡化行政色彩,确立以提升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观念;二要结合学校定位和管理类教师的岗位特点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要健全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紧扣管理类教师教学过程,实现管理类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构建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

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及其评价是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通过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一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要强化教学督导和评价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及其成果设定硬性规定,使应用性在管理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江燕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陶秋燕,张芸.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培育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94-96.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34.

[3]孙裕金,束仁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12-113.

篇3

1 引言

交叉学科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发生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间理论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学科。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产生创新的沃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粮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与储运、粮食经济为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等7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我校的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新专业进一步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电子信息基础、重视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研究开发与设计能力的全面培养,为培养高水平和高素质的高级工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 交叉融合学习,促进学科发展

2010年4月,河南工业大学首届教师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学习班开班。共设5个系列专业知识讲座,涵盖粮油、土建、信息、经济等多个方向,由我校相关专业领域教学一线的教授主讲。迄今已经开办多场讲座。举办学科交叉研讨与培训班,是我校探索教师培养工作新途径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研讨和培训,促进相关专业教师了解不同学科的发展态势与需要,把基础理论与自身原有专业知识、学科研究思路相结合,挖掘科研深度,创造高水平教研成果。是我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发展态势,开阔学术视野,拓展学术思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为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就电子科学与技术而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本专业内涵,使传统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信息学科、材料学科、能源学科、自动化学科和仪器仪表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本校主设专业为例,电子测量技术在粮食检测、食品加工、仓储、化工等方面的应用,电子通讯设备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很值得研究,加强各学科间的沟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交叉融合学科学习班结束后,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广泛。信息学院与粮油食品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土建学院分别在仪器检测、图像处理、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学院在讲座时,就专业交叉方面、本专业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列出,激起广大教师浓厚的兴趣。一系列科研课题相应设立,在学校特色粮油食品方面,分别就地沟油、矿物油电子检测设备、黄曲霉素检测及图像数据处理、粮食储藏过程虫害检测、霉变检测、粮仓温度控制等方面成立跨学科课题组。

3 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才有可能创新。因此,在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时应尽可能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和指导他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开阔他们的视野。教学的过程是各系教师知识综合、汇流并更新的过程。专题讲授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并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而渗透式的方法不讲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它允许跳跃,这是研究前沿学科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结构上侧重于本校的特色专业,打破原以学科专业或系所为独立研究单位的格局,有机地进行学科间的交叉。

在教师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各门课程的学时比重,其专业面向不仅要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要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边缘或交叉行业,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交叉学科方面的创新。所以相对宽厚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面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其专业面向不仅要适应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要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边缘或交叉行业。所以,加强基础是拓宽专业面向的前提。以交叉研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又反过来促进交叉研究的运用。

如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笔者总结几点建议:

(1)成立团队,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利用学校学科齐全、以特色学科为依托的特点,在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成立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团队,建立一批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时代呼唤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在科研中是必须的。创新型人才一定有着强烈的团队意识和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创新目标的过程是在多学科交叉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条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跨专业导师组(导师团队)来联合指导一个学生团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经,各个学科专业发挥特长,所需各专业资料相对齐全,容易形成完整的科研项目与方向。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借助信息技术发展交叉学科,改造传统的理论学科,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导师培训要制度化和专业化。导师是人才培养之本,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通过专业性培训不断强化以培养人才为导向、以项目为手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同时各学科积极交流人才培养技巧。鼓励学科交叉团队建立,建立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学科交叉成绩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团队攻关更需要经费支持。建立专门基金从财力上支持交叉合作研究,改建导师制度,鼓励多导师联合挂名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

(3)培养人才,促进教师教研双收

要成立团队,就要求教师首先刻苦进行创新型学习,全面掌握相关学科动态,主动了解与课题目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线索。各高校为此搭建技术、科研平台,改善研究条件,加快师资队伍培养,促进学科发展。只有有了坚强的后盾,强健的师资力量,才能更好的丰富学科内容,准确定位研究方向。只有教师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因此,改善研究条件,培养了创新性人才,为学生的就业也创造了条件,同时提高了教师素质,给教师科研创造了基础和方向。

4 结束语

早在河南工业大学交叉学科班开办前,我院电子系教师已经成立了电子制作小组,电子检测仪器研究小组等。小组成员从电子系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中选取,采取自愿兴趣报名或任课老师举荐的方式。目前已经完成包括“基于SOPC的智能隔离式安全栅研究”、“基于专家知识农作物培养人工温室控制系统”、“移动式粮仓测温装置”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生在做项目过程中锻炼了能力。相应改革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已为学生开出。我们将继续完善前进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努力提高自己,力争多学科结合,突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葛朝阳,夏文莉,杜尧舜.关于学科交叉与创新研究的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 2002年第10期,60-61

篇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87-02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是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高校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青年教师科研的重要性

目前,“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被实践证明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实力和水平成为了大学声誉和社会地位的主要衡量标志。振兴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没有教育科研,学校的发展便缺少生长点,没有活力,不可能持续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知识需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扩展自己的科学视野和知识领域,以科研带动教学。

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质,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规范表达能力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果缺乏科研或不具备科研的能力,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科研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它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及学术活动,积极大胆地将科研方法及成果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目前,各学科间相互渗透日趋明显,出现了很多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青年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技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青年教师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经验,科研意识较弱

当前,在青年教师头脑中存在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论”“教育科研无用论”等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也有部分青年教师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文章、发表文章就是稿科研等,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目前,仍有不少学校和教师依然以教学经验的多少作为判断教师水平高低的主要的或唯一的标准,做经验型教师俨然成为许多教师的追求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教师片面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总之,经验型教师重模仿而轻创新,重积累而轻发展,因而其多数只能成为机械传授现成书本知识的“教书先生”。

青年教师尽管在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过科研工作,但普遍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科研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一是青年教师对国家、地方政府的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重点缺乏了解,对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对各种科技计划的特点和要求不了解,往往造成对自身科研定位模糊,影响了科研选题、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青年教师普遍存在选题不够准确,这与掌握的学术动态、学术信息、理论基础及基本技能不多或不够娴熟有关。同时,青年教师也存在着申报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学术地位等不利因素。二是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过分关注自己能否主持科研项目,对参与的科研项目积极性不高,甚至长期游离在团队之外,这种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科研组织形式不利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从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看,青年教师发表的论文比例虽有一定的提高,但高质量的论文不多。从科研立项看,中标课题比例有提高,但课题层次不高,覆盖比较局限,这一点与全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相似,重要课题主要集中在知名学者手中,青年教师承担课题的层次偏低。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得以及时改变,将影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2 科研配套建设薄弱,科研条件不足

(1)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不足。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展,有的学校实际师生比早已经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18的红线,教学任务明显增加,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迫使青年教师花大量精力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无暇顾及科研。此外,青年教师通常面临结婚、生子、再深造等压力,也影响了他们在科研上的精力的投入。

(2)科研项目渠道少且竞争激烈,科研信心不足。当前,竞争激烈、资助率较低也使一部分青年教师申报的项目难以获得资助,从而丧失信心。长此以往,既不利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因此影响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3 科研梯队的配置不尽合理

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稳定和引进工作难度较大,造成教师梯队两头大,中间小,即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多,对教学和科研都有一定造诣的中年教师较少。老教师由于精力有限,以及难以掌握现代技术手段,不可能潜心投入科研。而年轻教师积极上进、精力充沛,思维开阔,但缺乏实践锻炼,缺乏科研指导。有的中年教师作用只是局限在个人的成功与发展上,主动承担科研团队研究的意识不强。

4 缺乏学术责任感

所谓责任感就是一个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教师的责任感是一所高校的精神支撑。有责任感的教师有着严于律己、刻苦钻研、严谨治学、执著追求的学术精神。但是,高校青年教师履行其学术责任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术剽窃、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屡屡出现,表明高校部分教师的学术责任感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

1 青年教师自身要培养科研意识,丰富科研经验

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的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

(1)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理论修养和理论思维往往是教师的弱项,因此教师应该坚持读一些理论书籍或刊物,学习科研方法,广泛地了解有关科研方面的信息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国际交流动态。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对其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疲惫心理,觉得没有变化。而一旦参加到教育科研中来,接触的知识多了,思考的问题深了,每天上课都有新东西,常教常新,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2)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形成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教师应特别注意从工作研究和经验总结中提出有新意的课题。青年教师要以科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和创新。青年教师应该从自己平常每一节课的教学与研究人手,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要尽量避免抽象的纯理论研究,避免大题目下作小文章,争取小题目下作大文章。同时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要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所成就,需要确立一个主攻方向,锲而不舍,长期坚持积累知识、收集资料,最后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青年教师应该积极与同行交流,要积极申请参加一些专家组织的重要课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子课题,比自己独立进行一项研究更能取得成果和提高研究水平。

2 加强科研配套建设,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学校应对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科研要求,适时适量地给教师下任务、定课题,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信心和经验。

一是改革考核政策,减轻教学负担。对于刚进校的青年教师要减少他们额定的教学工作量,使他们有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对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如不满额定教学工作量,可以适当减免部分教学工作量。

二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宏观科研政策,沟通科研项目计划信息,传授申报经验与技巧等。

三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机制限制,重点向青年教师倾斜。老教师和名教授申报的科研项目要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之尽早自我定位,确定研究领域和课题方向。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科研素质。

四是支持并鼓励中青年教师到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修,鼓励青年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或分组报告的青年教师提供部分注册费或国际旅费,对没有科研经验的青年教师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报销部分或全部版面费,并实行奖励。

五是要加强图书馆和资料室的配套建设,满足青年教师及时收录和更新国内国际科学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成果的需求。

六是学校可以每学年进行论文评选,并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让获奖教师交流心得。而对那些东拼西凑的组合文章或者抄袭的文章应给予提醒。

3 构建教师科研梯队,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young teachers;educat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train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78-02

0引言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年轻、最有朝气的新生力量,也是高职院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生力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所说:“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1]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使青年教师不仅要能教书育人,还要―边教书一边搞科研,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两个拳头都要硬。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代表着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目前,对教师应具备的教科研能力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从各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出发,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其教科研能力构成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1 申报课题的能力课题申报是教科研活动的起点,也是教科研的基础。课题申报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教师个人教科研能力积累的佐证。该能力集中体现在选题和组织材料的能力上,其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课题项目申请书填报的好坏。一个好的课题项目申请应该有新颖的选题、全面的知识背景、实在的研究内容、合理的技术方案、新颖的创新点、强大的研究队伍、可靠的研究基础、恰当的经费预算及恰当的成果形式等。

1.2 组织实施课题的能力课题的组织实施是指课题立项后由主持人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分工协作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其中,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教科研课题完成的质量。在此过程中,课题主持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重要。青年教师在担此重任时往往更具挑战性,除思索如何做好科研外,如何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充分调动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也是对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提升和锻炼。

1.3 撰写论文的能力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是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论文写作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其撰写论文质量的优劣是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通过论文的撰写也可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科研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数量相对较低,由青年教师担任完成的课题更是聊聊无几,这种现象表明青年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总的说来,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科研意识薄弱、功利思想严重高职院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薄弱,认为自己只要把书教好即可,教科研工作搞不搞不重要。据统计有65%以上的青年教师对教科研的概念比较模糊,对教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遥远[2]。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无暇搞教研及科研,认为教科研工作费时、耗力,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不大。[2]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教师只是到了评职称、定骨干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及精品课程等方面需要教科研成果作为学术支撑时,才意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对教科研工作抱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想法。

2.2 申报经验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当前有些年教师虽然萌发了一定的教科研意识,也已经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想要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树。但是,由于有些青年教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因此,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时对申报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缺乏相应的课题申报经验,致使申报教科研课题时无从下手,对课题申报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从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2.3 合作意识不强、组织实施能力差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的现象十分普遍,合作也只是为了申报课题而进行的名义上组合。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评价制度更多倾向于对教师个人的定量考核,弱化了团队考核,从而加大了教师个体的竞争,忽略了团队攻关意识与合作精神;使得项目的研究因缺乏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扩展、缺乏个体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青年教师在承担科研项目后,在负责项目时由于教科研经验的缺乏,使其在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分工安排等方面能力缺失,容易导致立项的教科研项目难以如期完成。

2.4 缺乏教科研能力、研究层次较低高职院校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平时上课忙,缺乏对文献检索和信息处理的学习,不会利用数字期刊。如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专门给教师们购进了中国知网数据资源库,但是平时在线检索的教师数量不是很多。另外,青年教师的科研论文的撰写大都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上,研究层次和水平较低,很少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而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涉及的则更少。据统计有近80%的青年教师从未参与过课题研究,有90%上的青年教师没有主持过市级以上的教科研课题。

3高职院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方面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学校的教科研状况,并预示着学院以后的教科研发展趋势,面对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下大力气尽快提高现有青年教师队伍的教科研水平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

3.1 组织学术沙龙,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学院应每学期组织一些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沙龙,传授青年教师如何围绕高职院校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对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探讨;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要把教科研工作当作终生的事业来对待,避免急功近利,做好长期规划。通过学术沙龙,最终使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提高青年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培养其教科研兴趣和意识。

3.2 举办教科研培训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院的相关部门如科研处应定期举办教科研培训讲座,向青年教师详细介绍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检查、鉴定、结题的具体要求,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成果的评奖、出版资助的具体程序、学院教科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中国知网数字化期刊群的使用方法以及科研处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帮助青年教师揭开科研工作的“神秘”面纱,消除其对教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的畏难情绪,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3.3 建立教科研导师制度,激发教师青年的教科研热情在高职院校中建立教科研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们的特长,形成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带年轻教师;教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欠缺教师的局面,从而保证青年教师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做法如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成立研究小组,共同申请课题,通过这种方法来带动各二级学院的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学科带头人要负责申请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推动研究的进行。从细节上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做科研,包括研究具体方案的制定;数据的搜集、处理;论文的写作和修改等,并推荐。而研究小组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则帮助缺乏教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期望通过一两项课题研究能提高青年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以期能培养出一批教科研能力较强的骨干。

3.4 加强团队建设,发挥青年教师的组织协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共同奋斗求得教科研持久、突破性发展,是教科研人员取得成功最为重要的条件保障。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智慧火花的碰撞,会进一步增强信息化的交流。在达到资源共享的同时,可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在互动中及时掌握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抢占学术制高点。在团队中相互支持、真诚合作、共同研究,还有利于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自我,实现以往未能做到的事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因此,要鼓励青年教师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积极加入到团队中去。另外,青年教师在承担教科研项目后,不仅要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分工安排,还负责项目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在教科研工作中不仅能加强他们的团队精神,还能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保证项目的实施完成。

3.5 实施教科研激励机制,建立青年教科研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关键。教科研管理工作要根据教师对利益追求的层次和内容的不同,制定出适合的激励机制,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能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对参加不同层次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和取得研究成果的课题组成员,按照教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成果开发程度和成果大小,在评聘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奖金等方面给予奖励,以激励青年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建立一只优秀的青年教科研人才队伍。

4结语

总之,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才能激励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高职院校的教科研活动成为带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断前进的火车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战。

篇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207

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每年都有大批研究生进入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全国高校每年增加专任教师数量分别为9.23、6.92、5.77、4.79、4.96万人,年均增加6.334万人。据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目前关于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很多,但对于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不多。如何把青年教师这支队伍建设好,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

1 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重使用轻培养

办学规模扩大,教师队伍得到快速充实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青年教师队伍从数量上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新增专业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为17.42:1,而专业基础课教师一次课往往需要面对的是4个及以上自然班的学生。所以,有些专业基础课不得不降低对教师的要求,一些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未经进修、培训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就走上讲台,甚至有的一报到就被安排一学期主讲几门课。有些教师连写讲稿和基本的教学法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提高教学质量。部分学科教学工作量大,青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自修提高,而进修、培训工作未能跟上形势发展需要。

1.2 为教学而教学

重教学过程而轻教学目的、重教学工作量轻教学质量的现象使部分青年教师已经或即将成为教学机器[1]。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扩招后专业基础课教师严重不足;二是教学班人数不断增长,变相增加了工作量;三是有些高职称的教师不上或很少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使得青年教师任务更加繁重;四是待遇与教学工作量挂钩,迫使青年教师多上课成为自愿行为。

1.3 片面追求科研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是做课题重要,还是给学生上课重要这一问题上,对全国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会选择前者,67.8%坦言教学质量不会影响晋升。一名受访者慨叹:“当职称评定和各类考核都直接跟科研成果的发表、出版及项目课题数挂钩时,做科研、发论文成了主业。教学的成效又不易评估,一定程度上成了副业。”受访者普遍感到科研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时间备课。高校中常见如何发表科研论文、如何申请基金项目的各类培训和讲座,但是针对教研能力培养的少之又少。

1.4 对教学法不重视

很多青年教师很少写教研论文,一是因为对教研重视不够,二是晋升职称不需要。但是目前情况不同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并没有学习的愿望,而是在父母、同学和社会影响下被动地进入大学,上大学只是混文凭。另一些学生虽有优良的高考成绩,但应试教育已磨灭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各个高校附近住着的陪读家长就是明证。对于这样的学生,不讲究教学方法,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吸收率太低,教学效果就是零。而专业基础课是基石,直接影响以后专业课的学习质量。

2 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

2.1 岗前培训是培养的重要形式

我省岗前培训内容是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通论》四门课程。但课时有限,只能讲授一般理论知识,缺乏专业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兼顾不到不同教师的需要。为了弥补省级培训的不足,各个高校结合学校特点,开展校内岗前培训,以体现学校要求。我校有以下内容:

2.1.1 校史校情教育

通过校领导介绍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等,让青年教师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达到知校爱校的目的,培养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主人翁责任感[2]。

2.1.2 师德教育

由本校获得国家、省、校级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做报告,进行师德教育。

2.1.3 多媒体教学培训

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平台等。

2.2 构建多样化的院本培训模式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不能仅靠短期的岗前培训,应着眼长远,构建多样化院本培养模式。南通大学成立之初就开始实行了校、院二级管理的形式,在实际的运行模式中,采用的是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学院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

2.2.1 实施青蓝工程

聘任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本教研室青年教师曾获市、校级青蓝工程优秀师徒称号。

2.2.2 介绍规范化教学

包括向青年教师介绍学科专业布局、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政策规定,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介绍教学工作规范化要求两个方面内容。

2.2.3 制定听课制度

包括公开课、督导和讲课竞赛三个部分。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公开课,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学习。聘任督导对青年教师进行随机听课,跟踪其整个教学过程,提出建议意见。定期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送优胜者走出院门。本教研室青年教师多次获得校级讲课竞赛一、二等奖,省工科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省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讲课能力显著提升。

2.2.4 参与教研活动

帮助青年教师融入教学团队,参与老教师教研课题,有一定积累后,鼓励尝试主持。本教研室青年教师已完成两门课程课件制作,并获校二等奖、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多媒体教学课件二、三等奖。完成两项课程建设,参编教材四部,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2.2.5 指导学生竞赛

本教研室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和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三位青年教师获得校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五位获得省力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辅导的同时教学能力也在提升。

2.2.6 注重后续培养

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进修、参加教学研讨会议。

2.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但奖励制度还是可以对教师的管理起到激励作用的,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激励。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激发青年教师参与竞争的意识,鼓励在教学上多作贡献,多出成果,充分施展个人聪明才智,增强荣誉感和自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通过实践,本教研室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专家好评和学生认可,不少人已成为本专业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落实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能力培养,更要不断探索提高培养质量的途径。只有不断加强这项工作,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增加教学后劲,优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胡光华.制约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5,(2).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175-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这一观念已经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共识。多媒体课件能够把原来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以非常生动的图像、动画和音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表现方式表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身临其境之感,由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大大提高教育教W质量的目标。

1.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

1)作为一门语言类的课程,英语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的教学,因此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作为铺垫。而英语并非我们的常用语言,因此语言环境是非常缺乏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恰当的语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能够在课堂中容纳更多的知识,特别是课外知识的补充,不仅能够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认知世界途径。

3)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准确。中小学英语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给予学生的语言示范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力求标准。但是受每个人的区域语言的影响,有些教师的发音并不标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

4)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黑板+粉笔”的单一模式,它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更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2.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现状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中,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利用有利的英语教学环境,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英语知识、技能、情感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在一些农村的中小学,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课堂,但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还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设备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率很低,最终也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多批“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脱产置换培训班学员的培训及调查,我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存在以下问题:

2.1教师个体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1)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年轻的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接受能力也强,因此他们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也要强一些;年长的教师计算机操作基础差,有的甚至没有计算机操作基础,接受能力也要弱一些,因此他们心浮气躁,容易放弃,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也就很难有所提高。

2)学校的硬件条件及有关政策的影响。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相关的多媒体硬件设备,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坚定的保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和素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断地得到更新,因此多媒体操作能力越来越强。有些学校只有少数或者没有配备了相关的多媒体硬件设备的教室,或者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才用到多媒体教室,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能力很难有提高。

3)教师个人对多媒体课件的态度。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帮助不大或者觉得用起来太麻烦了,因此对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抵触情绪。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因此体会不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好处。还有些教师觉得上课用了多媒体课件就行了,课后不会再回过来思索哪些地方表达得还不够恰当,这样也不利用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能力的提高。

2.2教学课件质量不高

1)多媒体课件多从网络上获得,与实际教学脱节。大多数多媒体课件是由非一线教师制作的,那么对多媒体课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出入,对知识点的把握也不是很准确,这样就会降低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可信度,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更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2)过于追求专业的课件制作软件的和过度追求画面的绚丽多彩。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通常操作性更强,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难于驾驭,开发一个课件往往需要比使用一些普及软件多耗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追求高质量的艺术效果,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去。此外过于绚丽多彩的画面效果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不可取的。

3)忽视学生自身特点,影响自主知识建构。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在课堂上持续保持注意的时间大约是25分钟左右,所以在组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节奏分明,有张有弛,根据时间段有意的设计一些放松注意或者改变注意力的内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3教师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途径有限

1)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实践性非常强,在制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将会事半功倍。但是大部分学校缺乏专门的计算机教师,导致有些教师的问题不能及时获得解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2)培训与进修机会较少。培训与进修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机会,但是这类培训与进修的机会非常。一方面该类培训的次数比较少,另一方面每次参加培训的人数名额有限,甚至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老师们不得不放弃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

3.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多媒w课件制作的主要流程包括选题、策划并编写脚本、素材的收集与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课件制作与合成、预演与修正以及优化与打包。围绕这一过程,我认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这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1)选题并编写教学课件。选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取舍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划分过程;编写教学课件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设计过程,不等同于编写多媒体课件。一堂优秀的讲课并不在于多媒体课件的花哨,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的融合。若两者能有效的配合,教学效果将显而易见。

2)素材的收集与处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教师要注重素材的收集。教学中应用的素材,可以来自于教师的日常生活,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较容易引起共鸣;也可以来自于互联网,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搜索和简单资源下载的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搜寻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素材并利用相关的下载软件进行下载,以供已用;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要及时总结当堂课程的利弊,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可参考的信息。有些素材并不能直接使用,那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素材的处理一般包括视频格式的修改、视频内容的剪辑与合成、图片文字的增删等,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些简单的素材处理软件,如格式工厂、PHOTOSHOP等。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考虑现实情况与时率比,推荐大家使用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多媒体课件。随着POWER-POINT软件版本的升级,它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完全可以满足中小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求。那么教师就要掌握在POWERPOINT中输入各种占位符的方法,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及超链接等,并要求对课件进行美化及动画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

教育性:主要体现在课件的教学目标、内容的选择及组织表现策略上。

科学性: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要求对课件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

技术性:合理地设计图像、动画、声音及文字。

艺术性: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使用性:使用要方便、快捷,操作要简便、灵活与可靠。

4)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播放。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辅助的教学工具。同一个课件,不同的教师授课的效果并不一样,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一样。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或某些课堂突发事件的产生,教师要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那么课件的播放方式也就不一样了;不同的班集基础不一样,内容也会不一样,同一课件的多种播放方式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在课件的播放过程中使用“白屏”和“画笔”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5)资料压缩与解压的能力。有些资料体积过于庞大,那就要及时地进行压缩和解压操作。

4.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培养模式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能力,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应当将“学”和“做”两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有利有效的途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各种学习机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则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畏难情绪,真干实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脱产置换培训班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在多次的培训实践中,我归纳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培养模式。

1)课程内容依据前文中提到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进行开设。课件开发软件主要学习PowerPoint,在3-4个课时之内做好一个PowerPoint课件,让参培人员找到成就感,引发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2个课时深入讲解其他复杂占位符的插入及复杂动画设置等。视频、音频、图片的处理软件,主要选择RealPlayer、格式工厂等。RealPlay-er主要应用于视频的下载、截图等;格式工厂主要用于各种不同格式文档的转换;图片处理主要应用PPT自带工具。这一部分一般控制在3-4个课时之内。最后是各种网络资源的下载技能和简单的FLASH动画制作技能,课时控制在2课时左右,重点在资源的搜索,FLASH动画主要是学会插入到PowerPoint中以及播放技巧。

篇8

[作者简介]罗秋兰(1962- ),女,湖南零陵人,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重大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GZD02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80-03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人智慧在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保障措施提出;教育部在“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五个建设内容之一;在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可见,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妨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能力发展机制提出建议。

一、妨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分析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育质量。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和关注,对更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观念和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忽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专家和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较少。有人甚至认为高校教师重点在于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其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也有人认为,高校教师是传授学科高深知识,而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思维和学习习惯,高校教师授课不需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讲究教学方法。高校的许多教师,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专业训练,他们只要是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就可以成为高校的“大师”“名师”和优秀教师,因此,高校教师没有必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培养教学能力。鉴于这些观念,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更多是强调科研能力的提升,而教学能力的培养则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2.高校教师缺乏教育专业训练和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能力较薄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普遍欠缺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导致教师在专业学术发展中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

从职前看,我国目前高校教师的主体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主,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的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大都经历过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获得了学科专业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未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

从入职资格看,虽然实行了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准入制度,但资格认定门槛不高,对资格准入认证缺乏严格有效的执行和管理,聘用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基本标准,并且是“一聘终生”。

从入职教育看,目前各高校主要采取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方式进行,由于对岗前培训缺乏必要的重视,加之培训时间短暂,并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教学实践训练,很难起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实际效果。

从职中看,教师的职中教育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训练缺失。在20世纪以前,教研室作为高校基层的学术组织,是教师进行课程和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研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高教学能力。但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不正常,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功能基本丧失。新教师、青年教师仅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直接充任一线教师,缺乏传授知识的技能、如何为师的素质和教学工作实践经验。

从职后看,教师的职后培训与提高, 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访问学者为主,其中心主要是学科专业方面的学历教育、学术能力培养,很少有职后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和学习。

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缺乏职前、入职、职中、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缺乏教育教学知识,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较低,教学能力较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3.高校办学上“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缺乏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使科研水平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的评价,如在“985”“211”重点高校遴选和评审,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和硕士博士点的遴选与评审,“学院”更名为“大学”等关系到高校声誉与发展资源的竞争性活动中,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科研指标是起到决定作用的指标,而教学工作状况、教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则放在次要位置。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如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的数量、重点学科的数量、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博士和硕士点数量、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奖励等,都与科研紧密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于学校综合排名的影响则无足轻重。不仅如此,人们还习惯于片面地把高校科研等同于学术研究,而否定了教学研究的科研地位,且学术研究项目经费要多于教学研究项目。因而,学术研究成果的“含金量”比教学研究成果更高,从事学术研究比从事教学研究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更多。

在这种导向下,高校为了生存与发展,自然对科研十分重视,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的各项制度设计,科研就成为“硬指标”。如,人才聘用,重学历、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科研论文、论著、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的质和量来确定,教学虽然也作了许多规定,但除基本教学工作量能够达到之外,关于教学工作的“质”则是定性描述,笼统模糊,缺乏可比性;教师绩效考核,主要以量化的科研成果为“硬”指标,而教学能力是“软”指标;教师奖励制度,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比性,且“含金量”高,而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成果是软成果,“含金量”低。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们更热衷于攻读学位、争做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而对于教学则应付了事,只求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高校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精力导向于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工作。其结果导致教师对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不重视,进而更加不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4.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单一,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主要通过高校教师培训途径单一来完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两类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一类是兼有培训基地和组织协调职能的国家、省和区级培训中心,另一类为承担高层次培训任务的重点高校培训中心。在高校教师培训实践中,开展的培训较好地满足了各个历史时期广大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培训与师资培养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相互不适应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培训理念落后,培训缺乏系统、科学、长期的规划,高水平教师队伍短缺,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方式整齐划一,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忽视教师实际工作的需要,导致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好。此外,目前各高校针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落实、措施不配套,教师培训与教师本人的职务晋升、考核、奖励、评优、评先相脱节,因此,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在宏观层面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建立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对教师任职的学历标准、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予以保证。

教师专业化通常被认为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确有着重要区别,但是,只要是教师,就有专业化的问题。既然高校教师也从事着教师职业,也就有专业化问题。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高深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具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掌握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

诚然,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有所不同,教师专业化的指向和重点也应不同。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对待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根据其不同定位应有不同的发展机会,引导高校重视教学能力建设,进而引导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更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尤其是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2.树立教学学术理念。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学术职业,以学术传播和学术创造服务于社会。学术职业不仅仅包括学术研究活动,还包括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包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应包括教学和教学研究。因此,教学也是一种学术,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成果应该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树立教学学术理念,有利于纠正人们长期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内涵理解的偏差,纠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误区,纠正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使教学和教学研究得到重视;有利于高校将教学学术落实到制度设计层面,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使教学和科研得到同等的重视;有利于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精神,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3.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人格的自主建构、提升的过程,发展的动力有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两个方面。外部动力是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奖与惩,包括组织上所制定的检查性评估、职称的晋升、工资及其他待遇的提高、优秀教师的评奖、社会声望的提高等等;内在动力是自我价值的追求。内在动力比外在动力主动性强, 影响更加深远,优于外部动力。然而, 高校教师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外部动力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激励作用,因此,外部动力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应当设计好激励机制,协调好外部动力与内在动力, 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健康地发展。不仅要激励教师注重自身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在学校管理中,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取向,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价值实现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内在需要和自我提高动力。

结合当今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领域知识学习、轻教育教学知识学习”“重科研能力提高、轻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学校应在教学学术的思想指导下,即将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成果的思想,确立保护教学学术的制度体系。应根据教学学术的思想理念,结合高校的实际,设计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制度。如,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职务晋升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奖酬金的制度设计、学术水平的评价,以及评优评先等,应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效果等作为核心要素予以体现,并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比重,建立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激励机制,使不论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还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4.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包括相关政策、制度、组织机构、经费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与规章,这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同时,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也给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从国家层面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程”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同时,教育部将在30所高校建设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推进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并起到区域内带动辐射作用。

学校作为责任的主体,应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导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规划,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培养培训工作常态化与制度化。同时,建立教师发展的专门组织机构,制订专门的管理方案,完善校本教师培训体系,并在资源分配中划拨专项经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云时代下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一)是对高校教师的职业要求

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飞跃,虽然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被获取,但是获取信息不等于占有信息。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具备现代化的信息观念和信息知识,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运用信息工具收集、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才能适应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二)是保障高校间科研合作的需要

面对日益复杂的科研和实验环境,打造高校科研云已成为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教师快速、准确搜集有意义、有价值的资料,并将其共享到“云”中,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当今高校科研是一种竞争与协作的关系,信息素养一方面是对社会个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际互动的保证;另一方面,也蕴含在这种人际互动的过程当中。因此,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有利于增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高校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关键

云时代下,传统教学中依靠灌输获得知识的方式,已经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尽管大多数高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仍是知识信息的“垄断者”。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是向民主、个性与多元的转变。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是掌握对计算机的操作与课件的制作,而是包含了更深层的文化与制度含义,它是形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间的协作、交流和信息共享的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条件,更是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关键。

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根据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与信息环境三方面探寻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信息观念

作为云时代的高校教师,应具备敏锐的信息判断和捕捉能力,摒弃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中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需要的部分,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强化信息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通过举办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知识讲座、课件制作大赛、多媒体技术培训与交流等,使教师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带来的变化;二是要注重信息意识的培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日常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培养信息能力

对于云时代的高校教师,信息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培养高校教师信息收集能力:介绍各种常用检索工具的特点、编排、使用方法和检索工具的选择,掌握手工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等基本操作方法;第二,培养高校教师信息处理的能力:对于广大中青年教师要求除了掌握基础的Office、Powerpoint之外,还应该具备Dreamweaver、Photoshop和Flash等网页制作技能,将抽象知识与原理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优化教学内容。更高层次者可以利用NET、Java等开发网络课件。第三,提高课程整合的能力: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技术的理论培训,强化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感氛围或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使其进行个性化探究式学习。

(三)优化信息环境

篇10

高校教师的水平决定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如何不断提高高校教师个人素质与修养,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将从高校教师培训体系、评定标准和职业认同感等三方面对目前高校教师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一、现有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发展快速,招生规模扩大迅猛,大量新教师进入到高校学术职业中来,成为高校教师群体的重要力量。虽然大量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进入到高校学术领域对大学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但是这些年轻教师多出自非师范院校,缺乏作为教师的基本训练和教学能力。尽管高校都为新教师开设岗前培训课程,但内容多为理论课的讲授,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性和针对性,使得非常有意义的岗前培训很难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相对于新教师的岗前培训,老教师的培训更加缺乏途径。高校扩招使得新生人数剧增,老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没有多余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在制度上高校对于老教师的知识更新缺乏合理安排,学术交流有限,各学院每年只有几个交流名额,使得大部分老师只能停留在备课、教学、科研的循环当中,很不利于教师知识更新,无法有效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师的职业培训应当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国家教育机构和高校应当为广大高校教师创造多形式的发展渠道。

二、当前中国高校教师评定标准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

当前中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特点给本来教学压力就很大的教师群体带来更大的压力。教育部制定此职称评定标准是期望借此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水平,但是“一刀切”的科研标准也随之带来很多问题:促使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忽略教学,盲目追求论文的数量而刻意忽略质量,将科研与教学割裂开来。其后果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性非但没有被调动起来,反而被遏制了,高校科研水平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滋生了科研和出版机构的腐败。

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是评价教师职业水准的标准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出于各高校评定标准的统一化,几乎国内所有高校都提出要建成一流研究性大学,高校教师发表的专著与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与个人的收入和前途紧密相关。在高校,科研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无论是出于个人兴趣还是只为评职称、评岗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但是毕竟不是每位高校教师都擅长科研,很多教师尽管有参与科研的愿望和热情,但是面临的困难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说专业性质导致科研平台的缺乏,偏远地区高校教师在进修和交流过程中缺少渠道,甚至有些教师享受教学的快乐却对科研毫无兴趣。因此当前的形势是更多的教师只是为科研而科研,已将科研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抛之脑后,更多的是对金钱和职称的追逐。教学工作的繁重,不断提高学历水平以应时代需求,再加上科研的压力,使得众多高校教师每日疲于奔命,而根本无力思考个人职业发展。

实际上教学工作向来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在高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博士文凭,也不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是有很强的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甘心为教学付出,所带课程也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但是由于科研达不到标准,往往处在高校最底层,使得这部分教师积极性大大受到挫伤,更不要提职业发展了。因此学校在考察教师时不应只看重学历和学术水平,有些非学术能力同样甚至更加重要,比如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

三、当前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缺乏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业认同是个体内心对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认定,包括职业热情、职业兴趣和职业满意度等。通俗些讲,职业认同感就是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专业发展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职业认同感高的教师会从心底热爱自己的职业,真心关心自己的学生,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充满信心和具有高度责任感,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对于一个学校或学院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非常有帮助。而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同,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前途感到无望,因而态度消极,从心底并不愿意全身心投入,这对于一个教学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培养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热情,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这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众多,且相互作用。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更是关系到整个高校的发展,应贯穿于教师职业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客观分析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从而寻求解决途径,是教师个人乃至高校都应当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丽萍.江苏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石兴中,李硕豪.大学教师权利的制约与保护[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14-01

一、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弊端,这在大学综合素质排名、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些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一些科研的硬性指标,而教学只是科研的附庸。[1]这种“重科研”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的建立,加之市场经济效应的冲击与“科研是王道”的舆论导向,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为了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学漠不关心,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下降与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高校教师看重科研经费,热衷出版学术价值不高但市场看好的论文或著作,没有过多的精力投身课堂教学。

第二,部分教师纯粹只是为了课时数量进行教学。

第三,部分教师存在严重的考前划范围、指重点现象,这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听课。

第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存在问题,学生对高校教师的“默许”。

第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结合要求教师同时具备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两种不尽相同的能力,但并非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深入分析以上原因,我们会发现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皆与目前高校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下降有关。

二、教学、科研联姻成长,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仍需加强

(一)教学、科研联姻成长

教学和科研从内容到形式有很大区别。同时两者也存在着源与流的紧密联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带来正面驱动作用。[2]比如科研成果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利于其自身科研工作的开展。并且,教学也为科研培养后备人才,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未来科研人才的摇篮。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教育伦理素养

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只有在道德化的制度指导下高校教师才能熟知并且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更是重中之重,切勿将红头文件当空架子摆设。必须加强伦理道德规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评价机制相结合,以评促进,督促师德建设逐渐走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健康运行的轨道。

(三)达到“科研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双平衡

笔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估必须同时包含科研伦理素养和教育伦理素养的评估,比如可根据单位的工作现实需要以及教师的能力素质特点,将教师区别为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对其评估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3]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可通过专项的荣誉授予、宣传导向等方式对教师加以提倡,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实情,参与科学的发展工作,而不应该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四)教育伦理要达标,师生关系很重要

高教教师与学生之间本应该相互理解、肯定接纳进而达成视界融合;或者表现为师生在认同中质疑、趋近中批判、融合中反思。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表现为灌输与接受、演员与观众的关系。[4]为形成高校教师与学生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两者更多参与到对方的活动范围内。例如可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既有助于教师科研活动的完成,又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也为学生了解教师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

(五)高校文化氛围与舆论引导

高校精神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方式。[4]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广泛征集师生意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激励高校教师建设及提高自身的教育伦理修养。同时,高校应参与协调学校和社会舆论方向。在舆论上充分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本职工作,肯定高校教师教育伦理修养的重要性,鼓励高校教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李彬钰.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教学与科研的平衡[J].高教与经济,2011,24(3):43-45.

篇12

二、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具体如下:

(1)关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模型的假设:

H1: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体系由基本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和评价反馈五个维度组成

(2)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假设:

H2:高校教师能力与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教学改革正相关

(3)关于教师科研能力的假设:

H3: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与论文论著、科研工作量、科研奖项、社会服务能力正相关

(4)关于教师基本素质的假设:

H4:高校教师基本素质与政治素养、职业素养、“活力”水平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正相关

(5)关于人才培养能力的假设:

H5:高校教师人才培养能力与学生健全人格、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正相关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本文首先通过对河北省一些高校进行走访、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得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形。然后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确定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德尔菲法是由赫尔姆和达尔克首创的一种专家咨询方法。这种方法是找一组专家(一般10至15人),由组织者先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然后反复征求各专家的意见,经过几轮调查、汇总、归纳,最终得到综合的判定结果。最后,组织者对专家的打分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按照德尔菲法步骤,并且结合学校教学科研实际情况,邀请了10名专家对拟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确定,经过两轮筛选,确定以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此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若干个三级指标,涵盖了基本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四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情况。

(1)基本素质。师德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教师一般应具有敬业精神和高尚的情感,正直无私,注重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基本素质方面主要考核教师工作态度、学术道德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工作态度可以理解为人的“活力”水平,又叫活动性水平(Activation Level),也就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工作动力,这种动力对于个人的行为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个体向组织提供服务的潜在能力是由其技能和活力水平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从理论上讲,一个人的技能限定了他提供服务的水平和程度,但实际上他的活力水平才可能是决定他为组织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4)人才培养。培养人才情况主要考核被评价教师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情况,指标主要涵盖教师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学生科技创新等对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素质培养效果。

(5)评价反馈。高校应将对教师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教师个人,教师本人对考评结果有了清楚的认识,评价结果才是有意义的。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增强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使绩效管理制度成为真正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和教师本人素质。

D为360度考核体系中各个评价主体评价值的权集综合得到。

最后,将分值按比例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津贴标准。各等级所占比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不同岗位设置划分。本文认为,各等级的比例为:优秀10%、良好30%、合格55%、不合格5%,较为适当。

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希望能对大学实行绩效工资管理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使绩效工资发放有可靠的标准和依据,有利于激励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更好地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校大学生及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玉萍、许伟波、彭于彪:《绩效?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林晓枝、林从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0年第4期。

[3]吴雷:《对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4]赵立莹、马骏:《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制的合理性反思与建议》,《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张玲:《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问题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6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49-02

[作者简介]田茂,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福祉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吉林长春130117);孙远平,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吉林长春130024)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的弊端

1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先天不足,后天不良”。当前有专门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各级师范院校,但却没有一个专门培养高校教师的机构,高校教师一般都从专业成绩好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或博士后中择优录取,这源于一种假设:学习好,能搞好科研就一定能教好学生。根据哈蒂和马希的结构方程模型所作的实证研究表明,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2,教学和科研没有相关关系,即科研能力强并不一定能做好教学工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代表着中国高级知识阶层的高校教师的斟选还源于这样一种错误的假设。这种选择依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不重视高校教师的培训。既然科研能力强,就一定能教好学生,培训是多余的——这是“先天不足”。

“后天不良”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仅有的高校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也只是走过场,三五天的短期培训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等多门课程和参加教师教学技术培训,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被转移到高校。二是高校自身不重视,虽然也制定了导师制等培养措施,规定要“先培训后上岗”,但是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第一年就开始给学生上课,不管他是否已经具备了给学生授课的能力,这样的“硬上岗”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困境,但给教师本人和学生同样造成了更大的不适应和学习困境。三是教师本人不重视,高估自己的教学水平,既然学校都承认“我行,那么我一定行”。四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都只重视科研,忽略教学。不管是高校还是其他各种专业学术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都是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基本没有关于怎么提高教学水平的专业培训,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始终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中。这是一个漠视教师专业成长的恶性循环链。

2 培养形式和内容简单化。从国内数十所高校的培养计划来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主要有两个阶段: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时间短,普遍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学习四门课程,以通过考试获取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为结业标准。而且,普通院校和师范院校还有不同,师范院校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师可以免修这一课,但是也必须参加考试以获取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是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凭证,是培养合格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但是一个星期的学习时间太短,而且单是课堂教学这种形式也过于单一,课程内容也忽略了课程教学这一重要内容。

在职培训侧重的多是教师的专业深造,这对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大帮助,而且教师都能主动掌握这样的机会,给青年教师进修或出国深造的机会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比较有效的做法。同样由于以上“先天不足”的原因,高校也把专业知识等同于教学技能,所以大部分的进修深造都只有一个落脚点,就是教师的专业科研修养,而没有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技能,虽然“能搞好科研不一定能教好学生”是公认的真理,但大部分学校还是忽略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有少数的学校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专门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真正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虽然有学者提出高校应区分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但是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工作任务,教学和科研本身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忽视教学,人为地把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片面化,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有关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文章中都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大方面,而且集中的岗前培训重点是教育学科知识,在职培训强调教师的专业进修,而对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却关注得较少,只有少数学校有相应的培养方案。科学主义思想泛滥,对人的人文素养的关注较少,所以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存在的问题。毋庸置疑,如果高校教师自身都缺少这些素养,又怎样能培育中国最先进的知识分子?!

4 培训模式具有随意性。在国内,不单是高校教师培养,而且很多机构培养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是主办者主观提出的,不关注受训者的需求,没有培训需求分析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又称培训需求评估,是培训过程的起始环节,主要解决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问题,通过收集、分析各种相关信息以判断培训委托人、受训者和组织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培训的需求,从而决定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等②。培训需求分析可为以后开发培训、选择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及培训控制评价奠定基础。但是目前国内的高校教师培养却缺少这一关键环节,导致的后果是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培训方法不适合教师特点,整个培养过程随意性很大,没有严格的控制,培训后评价也极少,不能为将来的培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所以高校教师培养应首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以确定培训内容、方法、方式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