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

篇1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11.背景:

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②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希腊的古典文化。

2.实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3.时间:

14-16世纪

4.地点:

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

5.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

6.指导思想(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7.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8.影响:

①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宗教改革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2文艺复兴影响:①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②人文主义思潮的宣扬,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制度,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

③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①思想上:给封建思想以沉重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宣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打下了基础

②政治、经济上: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高涨,为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化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掀起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④自然科学上: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抛弃宗教;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古代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也保存了下来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31.把握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篇2

文艺复兴产生原因一、物质基础

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二、文化基础

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

三、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四、人才优势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五、地理位置

意大利相对邻近东方,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

六、导火索

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七、深层原因

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文艺复兴作品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文艺复兴的影响1、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

2、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

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14、15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迹,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26-01

高中物理学习也需要记忆力的培养。只不过高中物理学科对记忆的要求有自己领域的特点。目前,一些高中生把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等背得滚瓜烂熟,却没有真正搞清其物理意义,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说明,记住物理知识不等于学会物理。另一种情况,一些高中生虽智力较高,但在物理学习中不肯花气力记忆学习内容,头脑中没有清晰的物理知识,其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理也是学不好的。上述事例告诉我们,物理学习需要记忆。

那么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记忆什么呢?物理学习中要记忆的内容分为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应用三类。

对于物理知识,我们需要记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相关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及其公式、物理规律及其表达式、一些物理常数、物理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还有物理知识结构。

对于物理方法,我们则需要记忆物理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解题方法。

对于物理应用,应记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仪器、机械、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解题模式。

在进行高中物理知识记忆的时候应讲究方法,突出重点,形成知识结构。

物理学习需要记忆力,同时通过物理学习也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

高中物理学习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是感知物理现象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一切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总是以一定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为基础。我们记忆物理知识必须进入实在的物理环境,感知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操作。

二、关键是理解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光高中物理课本中物理公式就有200个左右。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我们仅靠机械记忆显然行不通的,应以意义记忆为主,而理解物理知识是记忆的关键。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若不能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仅从字面来背记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加深理解记住这些物理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生记忆楞次定律时,先进行分析:它包含一个目的(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两个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四个关键字(阻碍变化),结果学生轻易就记住和运用楞次定律。

三、对比联系不同部分的学习内容以防止遗忘

例如,为了加深对加速度的理解,笔者对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进行对比分析,列表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物理意义、定义式、决定因素、方向、大小。一比较,印象深刻,记得就牢些。

篇4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1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

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2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3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

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

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每次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2、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3、气候形成因数: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4、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

②判断热量带

③判断雨型。

25:气候类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4水环境

1、水回圈: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

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中地理知识必修一5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

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山地所处的纬度;?

②山地的海拔;?

③阳坡、阴坡;?

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篇5

进入新的学期,同学们将从力学、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转向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机械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关于曲线运动以及天体运行等知识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而机械能的知识则需要同学们不断的总结并对比记忆,甚至还需要逆向思维来增加同学们对该部分知识的操控能力。下面,我就针对这一学期物理知识的特点给同学们几点建议。

一、注重物理情景画面

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无论是曲线运动还是天体运行,同学们都会在脑海中存有一定的物理情景。例如自行车比赛的圆形赛道、摩天轮的圆周运动和计算机模拟的卫星、地球和太阳的自转以及相互间的公转,甚至于彗星绕太阳运行中的椭圆轨道等,这些物理情景都能够成为我们理解并验证相关知识的重要依据。

物理是门实验的科学,物理教学要从实验出发,可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如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教学中,在倒置的漏斗中放一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观察乒乓是否下落。在未做实验之前,绝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球会下落,是因为球受重力的作用。实验结果,乒乓球不仅没有落下,还被吹贴在漏斗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现象既出乎学生的意料中,又会使他们感受到实验的重要性,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带着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才印象深刻。

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我们在看哈尔滨的“大冬会”,在观看滑雪时会发现,滑雪者从雪道飞出后以完美的曲线落地,而其中的原因是因为重力和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圆形滑道内竞技时,仔细观察会发现运动员为获得更高的速度都是将身体俯下,带冰刀的双脚并不全是向后用力,而是向圆形赛道的外侧用力,结合圆周运动的理论我们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获得一个向内的摩擦力以提供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还有在电视上看到的众多天体环绕的模拟画面,结合圆周运动的知识可知,如卫星绕地球所做的圆周运动正是因为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的结果.

另外对电视和网络的画面进行仔细的分析,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一些结论.如我们都见过绕太阳运行的众多行星的运行画面,仔细观察会发现离太阳近的行星快速环绕运动,而离太阳远的行星环绕速度就慢得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天体运行中的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我们在科幻电影中见到的行星外环绕有众多的卫星和小天体,而这些卫星为什么不会相撞呢?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原来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卫星的速度和周期都是相等的,因此永不会相撞.

这些结论在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后都能够由理论推导出来,但在结合清晰的画面进行分析后,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还能够形象的进行记忆,而且遇到创新试题时,能够很快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物理情景,帮助同学们快速分析与解题.

三、注重对比等学习方法的运用

在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知识中出现较多的相似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学习应以对比记忆为上,例如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区别与联系、轨道半径与星球半径的区别、公转与自转的区别、同步卫星与其他卫星的区别及联系以及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大小关系等,这些近似的概念都是同学们在学习和应用中常常容易混淆的,而两者之间又多有联系,所以应该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并能有效的区分两者间的关系。

四、注重否定对学习物理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