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篇1

“作为人民教师,除了必须有比较宽广深厚的文化科学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教学理论,懂得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就要落空。对此,就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要任务,而且还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只是瞎说一顿。” 这是对工作方法,也是对教学方法最重要、最生动的说明。所以,一个合格的地理教育,既要有丰富的地理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地理教学方法素养,否则就会出现“茶壶里煮饺子――有东西倒不出来”的现象。

教学方法不仅是一种科学事业,而且也是一种艺术事业,三尺讲台,如同大舞台,方法好坏,至关重要。在同一课本,教材内容相同的前提下,当聆听教学方法好的教师讲课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好像转眼之间下课铃就响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是渴望继续听下去,听这样的课应该是一种享受。反之,尽管教学内容一样,也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是盼下课。同一课本,内容相同,两种结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不同。

地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地理教学中只有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效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地理教学方法和其他各科的教学方法一样,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各种方法在形成地理知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一般方法和专题方法两大类型。专题法可分为普通专题法和特殊专题法。一般方法可分为直观方法和逻辑方法。中学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为一般方法。

一、地理教学的一般方法

地理教学的一般方法,就是在地理教学中,无论任何地理课程、任何地理课题,都可以应用的方法。

直观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方法,是运用各种地理直观教具和直观手段,进行地理教学活动的方法体系。由于地理教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从而导致地理教学直观方法的多样性。这在中学各科教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直观教学方法体系。

地理直观教学方法主要有:地图的运用、地理略图的描绘、地理画片的运用、地理标本和模型的运用、地理教学绘画、地理电化教学、地理统计图表法、地理联系图表法和地理观察法等。通过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地理教学,教学效果就好,这是地理教学的普遍规律。而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深奥莫测,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各种直观方法,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使学习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地理教学的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在直观方法的基础上,启发诱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的方法,也叫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获得地理理性知识都有重要作用。

地理教学的逻辑方法主要有: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地理图解法和地理教学中的启发式等。逻辑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在加强地理形象化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运用逻辑教学方法,加强科学抽象化,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形象化教学并不能代替科学抽象能力的培养,还必须从感觉到思维,从形象到抽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地理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获得地理知识,并发展学生智力。

三、调查研究教学法

地理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无论是中国古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还是外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无不从实际出发,深入大自然,考察大自然,并且认真记录、认真分析,然后或制作标本,或制图标注,或分类归纳。总而言之,必须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对于学生,从接触地理教学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意识、调查研究的意识以及探险意识,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学、求知态度,一丝不苟的学风和探究式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不妨在教学中,多布置一些调查任务,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学到严谨的学习、研究方法。例如讲到地形地貌时,就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调查本乡、本村的土地情况、种植情况,然后绘制一幅地貌及种植规划图,这样就不但有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求知欲望,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及求知欲望。

四、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不但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动手的好习惯,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操作中巩固知识,在制作中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发达 地区的教学差距,培养创新性人才。例如,在讲完中国行政分布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或用不同颜色的纸板,或用不同颜色的塑料板,来制作一幅中国行政图,或制作本县的行政图。通过制图,同学们了解了制图方法、比例尺使用、不同颜色搭配和剪裁等一系列知识,掌握了各行政省(市、县、区、乡)的图形。如果再标明行政中心所在地、公路、铁路标识等等,可以想象对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会有多大的益处。

五、课堂以外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篇2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往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地理比较法被提倡并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地理比较法

地理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这与其自身类型多样化有很大的关系,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还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与概括性,使学生学习方法不断丰富,增强学生在高中地理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地理比较法涵盖的内容很多,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范围也很广,如仅大气相关内容就应用了21次地理比较法,可见地理比较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方法。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方法

1.类别比较法

由于对比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类别比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类比较,另一种是异类比较。如,在气象讲解中,教师就要将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上的地区进行比较,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直观的比较方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知识。

2.概念比较法

概念教学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概念本身抽象性强,很容易使学生记混,因此,教师应将相似概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增强学生的认识。如,在气候知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对比热带与亚热带季风特点,并让学生掌握这些不同点,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图表比较法

图表是地理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与记住知识,如,在学习农业区位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珠三角一带农业区位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区位示意图,为学生展现两个农业区位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在东北地区每年只能进行一次农业种植,水稻种植面积较为有限,而珠三角一带的农业区位可以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种植,水稻种植面积十分广阔,这样学生也会了解到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因素。

4.专题比较法

在地理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应以某一综合点入手,实现专题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比较法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如,在学习过农业类型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研究水稻种植区与放牧业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等,并将这些研究结果通过图表形式展现出来,以便深化学生理解。

三、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分类等方式实现教学,但在应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还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学之所以要应用地理比较法,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比较法的同时,让学生正确运用与习惯使用比较法。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比较法对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如,在气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概念比较法了解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季候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比较法的作用,在日后的知识学习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法,掌握更多学习技巧。

2.地理比较法与其他教法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综合性教学活动,它能够得到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持与推动,所以,在利用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如教师可以将小组教学法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均匀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间讨论实现地理教学,通过小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还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晰学习内容异同点,以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归纳分析法应用到教学中,如,在学习四大渔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与探讨四大渔场分布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触类旁通,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可以将直观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现阶段,很多高中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图像进行教学,如,在洋流流经区域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图像来完成,用红蓝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暖流与寒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寒暖流分布情况,减少学生的错误理解。

3.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明确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构建知识体系。如,分析比较各单元主要内容,确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加以区分,整理出各章要点,将这些要点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地理教学意义,凸显高中地理教学价值。

通过以上研究了解到,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地理比较法学习知识,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弱化地理知识难度,这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共同期许。本文联系实际提出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希望能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搞好地理教学工作。

篇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40-01

在一系列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地理教学理论方法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学方法由注入主义转变为尊重学习者的自我活动。注意对培养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等教学方法的研究,如探究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个性化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方法。这些方法有针对性地用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讲授式、研究式、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活动、案例法、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此可见现阶段新课程时期的地理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为重视。随着教育研究者的深入研究调查,创造了许多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也看到了现代地理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知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来说,中学地理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认为知识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2)在教学内容上将感性地理知识等同于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每一章节内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只注重传授感性地理知识,而轻视理性地理知识。

(3)在教学方式上重灌入轻启发。从师生双边关系来看,主要是存在重灌输轻启发,重内容传授轻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问题。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上述地理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与思考,我认为把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是十分有意义的。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的学习过程是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的过程,它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现需要以下几种策略:①激发认知内驱力的策略。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激发认知内驱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要变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认知兴趣。②引发有意义心向的策略。为了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感觉某一内容有意义,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们明确地理学习的目的,唤起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③激活已有的认知策略。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进行教学,并且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应该知道大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为新知识提供脚手架。

篇4

第一,研究地理学科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研究地理教学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方面,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目的。

第二,研究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揭示了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认识了教与学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三,通过对地理教学方法和地理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作用、分类的研究,认识各种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适用条件和场合,寻找地理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化组合,探索新的地理教学方法。

第四,研究帮助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方法论,将人类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改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第五,研究各种地理教学评估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评估的一般方法,探索了地理教学评估的改革途径。

二 地理教学的传统方法

1.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或共识、促进共享与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

2.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教学多采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造丰富的地理教学情境。

3.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萌芽。

4.引导学生“好动”

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切莫把“好动”视为学生的缺点,可以耐心引导学生动手去实践,使他们通过“动手应用”来强化知识点,形成能力。

三 地理教学方法的讨论

地理教学方法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由于地理学科是一门学习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区域性,并且把探寻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阐明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地理教学方法本身虽然没有空间性和区域性,但地理教学方法必然渗透着“地理的气息”。

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方法、地名教学方法及地理图标分析方法、野外实习方法等都具有明显的地理性。教学活动是人类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地理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地理教学内容具有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间接性、广阔性和遥远性,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尤为重要,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

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在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有整体、适应的考虑。若主要是传授新的地理知识,可以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和以象征符号为主等,以利于学生建立形象的地理表象概念,从而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除了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阐明相关知识、掌握要领和基本要求外,主要应大量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加强操作和训练;若是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则可选用启发式的谈话和讲解等语言传递信息为主,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及自主学习为主的方法,以利于启迪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

四 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沟通方法的选择

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不仅是确定教学内容、考虑教材配置的主要依据,还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在学习中,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在地理教学中需要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内容是制约地理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广泛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区别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在于它能持众家之长,融合各种地理教学方法于一体,它是依据教学目的任务,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特点,选择和优化地理教学方法的一个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把多种类型的感知力都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自学的方法占有一定的比重,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极有裨益。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使得教学过程不再单调和古板,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都有好处,也容易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

地理学科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能更好地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五 各国中学地理课程纲要设置特点

1.地理课程纲要的灵活性较大,多纲多本现象普遍

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比较大,各区域教育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会有差异。如果用一个标准去统一要求,有时不一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地理课程纲要很有必要。国外大多数国家在地理课程设置上多课程纲要的现象很普遍,世界各国的地理课程及纲要或标准多样化一直是主流。

2.大多数国家地理课程纲要思想是从培养合格公民出发的,注重能力培养

英国的地理教育极为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将能力培养自始至终贯穿在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全过程中。

德国的地理课程采用专题式方式,打破系统和完整性的束缚,抓住地理学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代地理学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在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很大优势。

俄罗斯基础教育的地理教学纲要也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提高十分有利。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理、资源和环境地理及俄罗斯地理中都穿插有能力的要求。日本现行的中学课程“地理分野”中规定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以直接接触地理事件来进行正确考察所必要的能力,以及根据适当的资料对地理事项给予恰当评价的能力。印度的中学地理教育中明确把天气观测和地图实习列入大纲,对能力的要求具体且较严格。新加坡的中学地理课程在野外实际考察、地图判读、决策等方面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其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

3.普遍重乡土地理和环境地理教育

英国在地理学科课程大纲里虽然没有集中安排乡土地理,但在教学目标和有关乡土地理的知识点有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的要求。这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国将环境地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地理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有关于环境地理的要求,既涉及认识和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涉及全球性的森林剧减、酸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重大环境问题。通过让学生设计改进当地环境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德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中,有关环境地理的教学任务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挑选内容,如过多施肥而引起的对土地的危害问题等。教学内容也吸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新加坡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有关新加坡地理和环境地理的单元占有较大比重,如新加坡的城乡边缘和环境等主题;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新加坡地理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培养对环境欣赏和负责的态度。

六 地理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

1.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地理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地理教学中的难题。

第一,地理教学课堂需要的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板画需要耗费的时间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术语、规律多,课堂上借助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它往往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实现图文转换的学习。

第三,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及人地关系等问题。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有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将零散的知识点实现类比归纳的学习。

第四,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课时安排较少,不被学生所重视,必然使许多学生产生偏科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地理课程的学习,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更大困难。

2.地理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的优势

地理教学中运用电子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改善和解决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般困难。

首先,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地理教学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实现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地理教学利用直观的电教媒体教具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可以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这样既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相互统一,又突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和启发性。

其次,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教具的辅助,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就初中课本来说,各种大小图形较多,如何掌握好这些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初中地理知识的关键。使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各类地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对地理学科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采用图像方式帮助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采用新颖活泼的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运用电子教学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完成地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师生互动,能给地理教学带来生机、激发学习活力,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七 地理教学效果分析评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逐步介入教学过程,这成为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逐步“现代化”的一个特征。但仅仅使用计算机上课并不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当会阻碍学生课堂的思维和知识探索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方面科学合理的设计、开发、利用和有效的管理、评价,这一过程并不等同于“媒体技术”。本文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估采用等级量化评价办法,总分100分,评价等级分为90分以上“很满意”,89~80分“满意”,79~60“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不满意”。对学生使用传统课程教学和引入电教学习的成绩情况进行了对比,用以分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入电教方式对传统教学的改进情况(见图1)。

篇5

1.1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方法之间有很多相抵触的因素,十分明显的同时并深入的影响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推广的步伐。我国的教育事业遍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地域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这些方面在我国高中地理知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上体现的十分明显,城市中的学生,由于视野开阔,教学设备先进,教学理念及方法比较超前,在通过此方法对于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上面比较容易接受,会加快地理生活化理念融入教学中的步伐。

1.2对于教育事业所涉及到的教育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为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推广中遇到了阻碍,使其在运用范围中受到局限,得到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区域稳定,但是其中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在进行教育资源配备上面形成了明显的差别,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学质量及师资配备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并且所处环境的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产生难易区别。在进行地理教学中,这种教育资源的根本差异显现出来的效果十分的显而易见,对偏远山区来说,地理教学生活化将很难实施,主要因为教师人员的缺失,地理模型的配备,课程安排不科学等因素造成的。

1.3教育工作的主要体现方式是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其根本的原因不外乎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地理生活化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综合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将高中的地理生活化教学进行推广、结合、分析等各方面均存在很多的问题。将对于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的初衷造成影响,使其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有序的发展。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因素影响莫过于,面对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推广中,教学理念不具备完整性,使用的方式方法也不成熟,大多数用到的方法也是依据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演变而成的,其发挥的效用不足以适应如今形势下的教育改革体质,因此,对于高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来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对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方法进行简单剖析

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来说,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能调节课堂上的气氛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掌握课本上知识点的同时,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便于清楚牢记。下面对于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几种方法体现来着重阐述。

2.1地理作为高中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地图作为专题的课程设计与实际的生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的传授,培养学生对于地图的学习、认识、看懂的能力水平。地图是地理课程的主要围绕点,整个课程的设计将是以其为中心展开的,也是地理教学中比较难的重点部分。因此,采用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方式将为地图的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给学生到来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下文将对于具体的课程要求进行举例阐述。高中地理的必修课程中有一节是关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图的讲解,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将会有以下的步骤:首先,在进行知识的传授前,教师要提前进行备课安排:教书根据书本上进行总结性的将我国的季风气候的分类进行清晰,根据学生生活所处的区域或者学校的具体区域等环境来进行季风气候区的认识,并结合实际的生活环境进行对比。通过对我国的不同地方的地理特征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各个季风区。组织学生感受所处环境或者生活周边的的气候特点进行阐述,从而让学生明了在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中,各个区域季风气候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将同学们的发言与老师的补充作为问题的总结,从而完成整节课程的教授。其次,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工作要有具体安排: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对于书本上关于季风区的分类,分类标准,所涉及到的区域特点等结合地图册进行详细的讲述。然后针对班级里的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进行提问,对其家乡的气候、降水等特点进行阐述,根据此自然特点,找出所处的季风气候区。然后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小组内学生来对于家乡的气候条件进行阐述,根据课本所讲述的区分季风气候区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其所处哪个季风气候区。此种方法可加深同学们对于各季风气候区的特点印象,方便记忆。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对本节课讲述的知识点进行复述,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入。最后,将进行教学方式的总结,通过此种生活化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于复杂的地图信息的理解能力增强,提高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的高效性。

2.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高中地理知识生活化,使知识变得更加易懂的同时,也增加了实际知识点的操作能力,使整个地理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素质化。在高中地理课作为一门最贴近生活的课程,其中大部分知识点都来源与生活,因此,在地理知识学习中,融入生活,会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简便。下面将根据具体的地理实例进行生活化方法的分析。高中地理的必修课程中有一节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将会有以下的方法:教师可在上一节课中对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知识进行讲解,并将知识点以笔记的形式记录,并留出生活化操作记录空间,并在下节课前安排学生在室外利用影子测量太阳的实际高度角,之后,结合当时所处季节,记录当时的季节、气候等要素,在对太阳高度角计算后得出太阳此时直射维度,从而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对高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地理知识点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3.1地理教学的现状要求地理教学生活化。传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教育问题是全国人民所十分重视的问题,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统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基本没有太大的联系,这样就是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兴趣,大部分的教师目的比较明确,为了应付高考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内心需求,讲学习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点的归纳运用以及阶梯技巧分析等方面上,放弃了对于课本本身的生活元素的找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难与生活相融合,将学习的目的偏离了生活的轨道,把具有生命力的课程讲述的枯燥无味,这种教育方式肯定都会被取代,因为生活的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生活中的感悟在课本及教学中不能领悟到的,地理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区使学生融入生活,才能更好的发挥地理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在生活中得到锻炼。

3.2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切感。因为将地理教学的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所以,地理教学的内同更多是源自生活的同时高于生活,它是对于各种自然现象进行探索、发现、揭秘的过程。如果想要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对于地理进行探索及学习,就必须让地理融入到生活中去,使地理和生活达到一个平衡点,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学习地理,使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多动手,提高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引发更深层次的地理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数学内容转变为容易理解的生活问题,及时的了解国内外的信息,真正的做到教学与社会协调发展,使学生掌握知识也可以与时俱进,唤醒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和探索精神。

3.3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需要我国公民具有创造性思维、团队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等,这就需要教书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自然变化、社会动态等,使其能够在生活中学会死来、用于探知、勤于动手。地理学科是社会学科及自然学科的边界学科,综合性质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走进生活,提高精神愉悦性。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72-01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仍起着主导作用,致使教改的步子迈不开、迈不大。诸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基本还是按照老师的思路主宰课堂教学,“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学目的仍以“知识目标”为主,忽视提高学生素质,以为讲清了知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原有知识和学习能力缺乏调查与分析,单凭教师的主观臆断来安排教学的进程与内容,对教材的难点、重点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科学的判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多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积极探索,缺乏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力度……凡此种种,都对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学质量难以迅速提高。

要改变这种局面,把地理教学改革不断地推向前进,教师就应该在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花力气、下工夫。人们在生产、生活、工作实践中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验一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一事无成。地理教学亦是如此。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 标,教师才能明确教学目的,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全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样,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册教材就会形成有机的整体,就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恰如其分地讲授。否则,不分主次,不分难易地一锅煮,不分前后、不计多少地一把抓,教师目的不明确,学生认识不清,教学势必陷入杂乱无章、混沌模糊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是改革教学方法的可靠依据和坚实基础。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地理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综合性。要妥善地解决一个课题,讲透一方面的知识,往往要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知识,要跨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 域。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只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奏效的;不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只凭教师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力不从心。可见,要达到地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刻不容缓。方法的改革服务于教学目 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然拉动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许多学校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科学的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把"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等全面发展为中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把教师由“传授者、主宰者、管理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平等中的首席”,这无疑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得以大显身手、施展才智、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地理教学目标?对前边所提及的地理教学现状有了科学的认识,找出其弊端和症结所在,是科学设计地理教学目的的必要前提,否则只能修修补补,舍本逐末,实践起来难免重蹈覆辙。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迈开大胆改革的步子,才有危机感、紧迫感,从而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进取。能否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关健在教师。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对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劣、成败是至关重要的。毋庸讳言,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地理教师,长期以来按照《教学参考书》等有关资料,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照葫芦画瓢”似乎尚能应付局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不够、研究不透、掌握不牢,因而在实践中或固步自封,或踌躇不前,不但缺乏开拓进取的勇气,而且缺乏大胆实践的能力。对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地理教学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全然 不知;对多媒体技术一知半锯,不能掌握或重视不够……如此状态,要使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科学化、规范化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是,尽快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地理科学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具备了这个基础,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才会有可靠的理论根据和合理可行的实践方案。

积极倡导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基本目标。要从课程观、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媒体观、环境观、评价观等基本理念入手,彻底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关注情感目标、学习策略,创造多种情境,拓展学生自电学习、探究创造的空间,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这样设计的地理教学目标,才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26-02

乡土地理教学是指教师在常规教学内容完成后,结合本地地理知识,开展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加深乡土情感的地理教学。《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要有开展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从了解上升到运用层次,这也使乡土地理教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实施新课程标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V西各地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如何呢?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对广西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调查本情况

本文作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玉林市 12 所高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的学校包括自治区示范性高中、普通高中和农村高中,涵盖不同区域的学校,以全面了解不同学校乡土地理教学情况。教师的问卷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基本情况,总共向地理教师发放了 60 份问卷,并对部分地理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情况如表 1 所示:

其中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问卷 120 份,回收 118 份,有效问卷 116 份。普通高中问卷180 份,回收 168 份,有效问卷 164 份。城区高中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 195 份,有效问卷190 份。农村高中 100 份,回收 98 份,有效问卷 90 份。

二、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 12 所高中和 300 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中分析可知,乡土地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大多是在课堂上做简单介绍,未结合乡土地理特色进行教学。

(一)乡土地理教学流于形式。乡土地理学科的教学是增强学生家乡情感的有效手段。根据对 12 所高中教师进行调查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地理教师教学乡土地理的普及率普遍较低,从未教授过乡土地理知识的教师占比 52%,讲授家乡地理知识的占 23%,不确定和根本没有讲授的分别占 56% 和 21%。安排学生在暑假或寒假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活动的学校只有 3 所,全部都是示范性高中,从完成的调查报告来看,此类活动更多流于形式,少有地理老师能进行专业辅导。

(二)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认知度不高。调查学生乡土地理教学的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认知度。为了探讨不同层次学校(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和不同地理位置学生(城区高中和农村高中)之间的差异,我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 3 和表 4 的数据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可知,示范性高中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在乡土地理课程意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示范性高中学生的课程意识高于普通高中学生;乡土地理课程的认知度,城区高中与农村高中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城区高中学生的认知度略高于农村高中学生。

在被调查的受访者中,占 34% 的学生认为,乡土地理与其他学科学习有关。占 32% 的学生认为乡土地理对他们的学习研究有帮助,这反映出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知。只有占 25% 的学生认为乡土地理教学是他们了解家乡的渠道,占 46% 学生选择不知道,占 29% 的学生说完全不懂。占 31% 的学生认为学习乡土地理可以为家乡服务,但不确定的学生占比最大,达到 53%。上述数据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

(三)教师乡土教学研究能力不足。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忽视乡土地理实践教学不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做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研究者,教育者。对教师乡土地理教学的调查显示,52% 的老师认为自我知识储存有限,57% 的老师认为,实践乡土地理活动或引导学生进行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足,而认为开发乡土地理教学可能有助于其专业发展的教师占比 62%。很明显,虽然大多数教师认为乡土地理教学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但明显受到自身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限制。

三、结论与建议

(一)重视乡土地理教学。目前的教学模式使乡土地理教学处于边缘地位,教师、学生对教学意义的认识不高,对其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乡土地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乡土地理教学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综合多个环节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实践知识,喜欢开展乡土地理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走出教室,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乡土地理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从教室里“走出来”,注重实践。实施过程必须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开展乡土地理观察,地理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进行创新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统计工具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创造探究性学习、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和形成乡土地理知识的能力。

乡土地理教学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情境和社交能力。例如,进行课堂教学、户外实践或社会调查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创新乡土地理教学策略,探索适合本土的乡土地理教学方法。乡土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乡土地理教学应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创新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25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课程已经进行了较为强大的改革力度。首先,就课模块设计而言,高中地理教学已经逐渐打破传统课程构建的挂念,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其次,高中地理在课程理念方面也开始逐渐融入新型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为深刻,加上高中生面临着上大学的压力,高中地理教学很难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摆脱出来。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应该从课程的功能以及课程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传统高中地理课堂的几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方面

传统的地理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固定的死知识,甚至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普遍不高。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发现,传统课堂中教师充当课堂的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从多个角度进行课堂设置,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另外,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课堂主体性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氛围中去,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内容方面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有明显的区别,初中地理主要是识记为主,学生通过机械的背诵也许可以取得好成绩,但是高中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性,同时还有众多需要计算的方面。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积极的调整课程内容,注意地理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从高中生的理解性和生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该注重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课程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有机的和课本内容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方面

笔者在前文已经提到,很多高中地理教师主要采取“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试图以此方式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但是高中地理的学习绝对不能靠死记硬背,该方法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会适得其反,只会让学生越学越疲惫。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提出某个有意义的地理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得答案,不仅仅会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还可以锻炼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改善传统高中地理课堂的方式

(一)分解目标、明确思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考大学的压力下,无论是家长亦或是教师都开始乱了阵脚。高中地理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些教师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逐渐放弃错误的教学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或者将大的教学目标逐渐分解,从而一一击破。教师不要急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先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有趣的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然后,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最后,指导学生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二)划分模块、分类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改变原有的课程排版方式,将地理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按类别加以分类和整合,将地理学科主要内容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则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点地理专题;再将具有影响的地理专题进一步细化,具体到地理人物和地理事件,构成“模块+专题”的学习模式,形成一种新的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了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的系统化学习,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有利于新思维模式的开拓,从而使地理教学更更加新颖而且具有时代性。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乡土地理教学指的是学生所在地的位置、气候、地形、等地理范畴内的知识教学活动。乡土地理知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重点掌握的知识之一,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结合地理教材加深对当地地理知识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地理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这部分知识没有被纳入中考的范畴,所以在教学中没有被重视,无法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一、乡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地理乡土知识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对这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没有给予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对这一学科的课程安排时间不足,再加上这一学科没有被纳入中考的范畴,所以在升学压力下,不仅学校领导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也忽视了这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及时加强自己在这一方面专业的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形式呆板,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地理情况,不能掌握好所学的乡土地理知识。同样在地理知识的应用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导致学生的综合地理水平不高。

二、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与一般教材上的地理知识不同,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这一知识的教学。

因为乡土地理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知识的教学,所以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当地地理知识的了解,虽然学生平时生活在这,但是往往容易出现忽视了解这一地区地理情况的现象,而通过对学生乡土地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将实践转化为理论,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当地的地理知识。通过对当地地理知识的研究还能帮助当地部门及时了解经济建设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地理环境上的依据,及时避开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根据当地的实际地理情况,结合地理理论知识,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系统研究,采取可行的办法促进当地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帮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树立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观。

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图水平。众所周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借助地图也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地图上的知识,而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地理情况读图,在不断地实践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接触当地的地理环境。通过细致的观察,使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实践探究能力。

三、加强乡土地理教学的具体措施

1、转变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认识

要想让乡土地理这门课程在教学中能够被充分重视,国家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老师要转变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认识,了解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首先,各级教育部门应重视乡土地理教材的编排工作,负责编写高质量的乡土地理教材,让老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依据。其次,应该重视对地理老师教学素质的培养,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乡土地理知识,让老师在教学中能够重视对学生这一地理知识的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校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能够安排足够的时间让老师进行教学,并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地理老师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识教学,使老师在教学中能结合当地的地理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乡土地理知识水平。

2、提高乡土地理教学老师的专业素质

在乡土地理知识的教学中,任课老师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所以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专业水平,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老师认识到地理乡土教学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地理现状,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乡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乡土地理教材,并结合当地的地理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对当地实际地理情况的观察和实际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可供课堂讨论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供学生讨论。例如,学生每天都要骑自行车上学,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上学路的地理风貌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四、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认识到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地理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进行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水平,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地理水平,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

篇10

二 必须集体研究

地理集体备课,要做到几个统一,已成为学校与教师的共识,这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地理教师先独立钻研教材、参阅资料、思考问题、撰写教案草稿。在此基础上,同年级的教师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探讨、集体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选择最佳方法、设计板书、安排教学步骤、布置作业等。然后,各自对教案再作进一步的修改,为上好课奠定基础。这样,既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又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真正做到一人有高招,大家都受益。

三 必须研究教学方法

一般说来,多数地理教师只重视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而忽视了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选择和运用正确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知识易记易用,地理课堂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每个地理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和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地理教师的辛苦来换得学生的轻松。作为地理教师,要紧密联系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在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上倾注心血,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 必须重视分类指导

篇11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程; 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68-02

1 生活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生活性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激情,使学生步入社会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学习无用”。因此,学校地理教学应坚持生活性原则,强化教学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及时反映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育不是要培养一批小地理学家,而是以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养及地理技能,以会生活、会学习、会创新为目标,塑造人文精神为主。因此,我们有必要降低理论强度,选择一些接近生活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2 实践性

地理课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结合很紧密的学科。即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却存在重现象描述和事实罗列、轻原理探讨和实践运用的倾向,同时在旧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关在教室里“海阔天空”,在黑板上谈“地”论“理”的现象十分严重,阻碍了地理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使地理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习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以往那种“忽视实践、轻视应用”的地理教学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必须切实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环节,甚至建立“实践与应用”为主导的全新地理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也是千百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离开了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运用于教学实践,为方法而方法的“纸上谈兵”是毫无价值的。因此,教学方法的研究既要注意它的理论性,更应注重它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分类,以及新的地理教学的创立,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能是地理教学实践。

3 主体性

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动体”而不是“受动体”。只有学生积极地投入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活动。如果,一个中学生在地理课上“身在曹营心在汉”,拒绝外界的地理信息输入,那么可以说,地理学习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没有发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在地理学科教与学的一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才是地理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而不是外界因素与条件,正如有的人所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

4 发展性

这次地理课程改革强调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次地理课程改革强调的发展性特点,帮助学生获得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培养地理科学的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和全球意识,培养爱国情感等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应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涉及到的问题不少是重大战略课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师要注意运用好这个优势,在培养学生发展能力方面做出本学科的贡献。

5 活动性

这次地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增强教学活动性的方法很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再如,让学生走上讲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探讨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合作性

合作性与活动性紧密相关。加强合作性是提高活动性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既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的一种学习方法。首先,合作学习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合作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其次,合作学习是强调学生主体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合作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从台前走到幕后,从知识的施与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导演者、学生行为的辅导者。

7 创新性

篇12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的分类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材中的地图课根据其科学体系将其划分为以下的三种类型:

(一)自然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自然地图指的是用来表示自然现象或者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些列符号,在教材中多用来表示经纬线等示意图,或者是表示地表地势的地形图,也可以是表示地域地区等的区域图,还可以是表示气候类型等的自然要素图等等。

(二)人文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科书中,关于人文地理学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涵盖了经济和区域这两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地理学课中的人文地图主要有人文要素和区域这两方面组成。其中人文要素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与地理分布的地图,这里的人类活动包括语言、行为等等。而区域地图则指的是特定区域的轮廓图,可以表示轮廓较大的到七大洋五大洲,也可以表示简单的市和区等。

(三)综合地图

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综合地图指的是在地图中不仅有自然地图的内容,还有人问题图的内容,并且这两种地图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然而要注意的是,综合地图中的内容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取舍,以防内容过于杂乱反而加大教师教学的难度。

二、初中地理拓展地图教学法的方式

结合上述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类型,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拓展自己的地图教学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课教学质量。

(一)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法

地图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地图法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强化初中生的空间分布进而分配概念,虽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地图的理解,但却不能保证地图内容的简洁。因此,教师在使用中地图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地图的前挡选择来帮助自己拓展地图教学的方式,并且教师在焦旭过程中可以将所讲述的内容与地图相结合,形成一套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地图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地图成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第二种语言。

(二)方法化的地图教学法

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将地图教学法更加的方法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使地图教学法更加方法化:

1、多重表征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区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对区域特征进行说明,并结合地图中的自然、人文等特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加强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2、区域比较法。地理这门学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区域性,而区域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时地引入区域的比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拓展他们的独立思维。而如果在地理的教学中不能将区域之间进行比较,那么地理教学的过程将不具备连贯性,并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的意识。

3、问题指向法。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指向的方法来对地图中某一区域的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该区域地势环境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以地图教学法的方式来进行地里的教学,首先就必须要明确课程知识的指向,从而才能从知识的指向中寻找最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地图。

三、实践化的地图教学法

篇13

二、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辅相成,两者存在必然联系。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证。近3年来,本课程组先后晋升教授2名、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各1名,获得博士学位教师3名,既逐步扩大了教师梯队的高学历、高层次比例,又不断强化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为课程师资的丰富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2.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体系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选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精品课程的“含金量”。关于教材建设应从两个层次来考虑:一是选用当前出版发行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材;二是争取自编高水平的教材。目前,本课程主要依托教材《新编地理教学论》(杨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为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师范类地理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①本教材在全国最先提出对地理教材的分析和加工,并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②“地理尝试教学”模式是作者主持的教学实验,并在全国首倡的。③以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情况为依据所构建的、全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国内外首次提出。④本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地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⑤本教材具有突出的可操作性。学生学习本教材并结合教师联系实际的讲授,对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收益。本教材在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咸宁学院、内江学院、德州学院等院校交流、使用,获得一致好评;并被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确定为全省中学地理教师必读书目。

3.实践性教学环境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突出师范特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程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一是抓住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建设的机遇,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建设一步到位。二是现已建成7间微格教室,为学生的师范技能培训提供了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社会资源,与湘西北绝大部分中学保持广泛联系,建立了6个教育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1个。这为本课程组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另外,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先进的教学资源;还通过在线讨论、远程答疑、远程布置作业和提交作业、远程考试和评卷、邮件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内容及解决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其重点内容是地理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地理学习心理过程、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运用、地理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难点内容是如何通过教学加强学生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师范素质,如地理教学基本功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三板”教学能力、教材研究能力、地理课件制作能力。为此,课程组采取的解决方法:①通过“微格教学”改进学生教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②通过对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提高学生教材研究能力。③通过“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课程的学习,提高课件制作能力。④通过课外分组试教,提高“三板”教学能力。⑤深入中学地理课堂,观摩专家讲座,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障,也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组在创建过程中,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创新地理尝试教学法,经常运用愉快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②持续开展“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态、培养他们的胆量和对教材的分析、初步学习运用地理教学方法、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规律。③改革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使用标本、模型、仪器、地图、地球仪、录像、电视等诸多教具,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既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增强直观性,又反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打下基础。课外,经常深入常德市中学课堂听观摩课,时常邀请有经验的中学教师来我院开办讲座,与学生一起讨论。评价上,既通过课程考试来考察学生的条件性知识,又通过学生讲课、说课、评课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如将学生课堂答问记入平时成绩,这是本课程教学手段改革突出的一点。

6.保障措施与管理制度

健全的保障措施与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校长期重视课程建设,着力打造课程品牌。2004年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计划”,明确提出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措施、建设标准及建设管理。2011年,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年度中心工作来抓,并专门出台了“‘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使全校每一门课程都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一批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目标。今后还需要成立专门的课程管理小组,一方面协调解决课程维护中的现实问题,如课程编排、教学大纲修编、课程内容调整、试题库更新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另一方面逐步更新和丰富课程资源信息,提高课堂资源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保障精品课程的运行质量。

三、建设体会

1.课程建设的特色

本课程创建的特色是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课程教学中有机整体的4个关键性问题:①为什么教―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确定,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学有所成。②教什么―内容:教学内容必须为提高学生师范素质服务,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服务。③如何教―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④教得怎样―评价:对学习评价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既要重期末考核,更要重平时考查;既要重考试成绩,更要重师范素质的高低。

2.课程建设的动力

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根本动力,精品课程的建设尤其需要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地理教学论》是一门应用性突出、时效性较强、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紧密的课程。因此,任课教师的科学研究及其成果在课程教学中的转化已成为课程建设的基本动力。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升教学。尤其是要紧跟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步伐,实现科学研究主题、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完美对接。

3.课程建设的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