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6: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篇1

关键词:

学生;高校;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群体主要是’95后,这一代大学生是自我、活跃、个性鲜明的一代,具有创造力、创新力,是可以改变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代。但是,同时也是因为这一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现状导致他们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调查

(一)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笔者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学业问题、就业压力、情感问题和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其中有8%的同学经常有心理问题,60%的同学偶尔有心理问题,剩下的部分同学并没有想过此类问题。就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多久去一次心理咨询中心,只有0.8%的同学每周去一次,8%的同学一个月去一次,9%的同学一个学期去一次,82.2%的同学从来不去。就目前大学生对生活满意程度,只有1%的同学满意,有58%的同学基本满意,41%的同学不满意。

(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已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却流于形式。很多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开展一些基本的心理普测,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外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我国各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并未设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大多数老师不具备专业知识且缺少实战经验,因此,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对改善学生心理问题并无成效。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原生家庭的因素

一个人成长的原生家庭对其自身性格的形成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教育、父母的言谈举止开始的。很多人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在成年后仍然很难抹去。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父母关系对学生健康性格和心理的形成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温暖、宽容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相反,各方面要求严苛和父母子女关系界限明显的家庭关系,会造成学生孤僻的性格,并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造成阻碍作用。过分溺爱和保护孩子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形成依赖的性格。2.父母关系。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95后中有超过10%的学生家庭父母离异,有2%的学生父母存在家庭暴力,3%的学生父亲存在出轨现象,15%的学生父母有慢性争吵,其中还有学生的父亲犯罪入狱等。而这些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性格和心理都产生着巨大影响。有的学生因父亲或者母亲出轨而不相信爱情,排斥异性甚至恋上同性;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导致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暴力导致自己也存在着暴力倾向。从笔者的调查来看,父母关系对学生的性格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

1.人际关系。目前,多数大学生属于异地就读,需要入住集体宿舍,要学会适应每个舍友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性等。而大多’95后学生是独生子女,因为父母的溺爱,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难免将家庭中的自我优越感带到集体生活当中,引发宿舍矛盾,导致自己被孤立、被排挤,之后部分学生出现孤僻、自闭、社交恐惧等问题,这都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了很大问题。2.情感因素。心理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情感问题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存在自身生理成熟,情感上渴望与异性接触的特征,因此,大学是男女生恋爱的高峰期,但生理和心理的不协调发展导致他们在与异性接触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在感情受挫后,自尊心和自信心极易受到打击,甚至表现出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纠缠不休的现象,最终导致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往往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

(三)就业压力因素

就目前中国社会的现状而言,就业形势严峻。而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大四学生来讲,亟待解决的就是就业问题。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读书,积极投入到考研大军当中;部分学生的父母直接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三、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一)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首先,各个高校应当对每届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排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并定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备案。其次,确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危机应急系统,建立由校、院、专业、班级组成的危机管理模式。一级危机管理队伍由校领导、学生处、保卫处、校心理咨询中心组成,主要对心理危机事件及时做出决策;二级危机管理队伍由各个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组成,这是高校危机管理的主要机构,也是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关键;三级危机管理队伍主要是由各班班干部、学生党员、心理委员组成,是二级危机管理队伍的组成部分,及时报告学生中间的心理问题。各级队伍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当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能够快速启动应急系统,及时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避免事件扩大。

(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营造轻松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心理咨询是矫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咨询工作的专业性,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医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交友、择业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困惑。目前,各高校都设立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室的教师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甚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疏导全由辅导员担任,这给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带来隐患,因此,当务之急是各高校应提高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保证心理咨询的高效开展。2.心理咨询常态化。中国高校心理咨询仍处于一种较为隐秘的状态,虽然目前很多学校设立有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时候学生去了心理咨询室也三缄其口。相反,国外高校的心理咨询却更加常态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咨询专家专门在学生宿舍设点接待学生,打破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哈佛大学在学生宿舍驻派心理健康教师,专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纽约大学也在学生宿舍派驻了心理健康顾问,这些都使得心理咨询更加常态化。笔者认为,我国各高校也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在学生宿舍驻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咨询,排除心理障碍;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笔者认为,高校除了日常的心理咨询外,应当经常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作为辅助,如举办心理健康论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那些存在一些小的心理问题又碍于颜面的同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有效地调控、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意志,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进行心理疏导的平台,避免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报,2005(9):18-20.

[2]施福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4):64.

[3]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52-55.

[4]房东波.美国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J].世界教育信息,2006(8):36.

篇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海南省某高职院校2014级学前专业全体学生为总体,从中选取参加体育课的153名女生作为样本,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各项指标特征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统计法。首先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有关心理健康的文献资料,建立心理健康测试的基本概念,了解海南高校学生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期末课堂教学中,组织相关班级学生,在自愿和接受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症状自评SCL-90问卷、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问卷填写,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况。累计发放问卷459份,回收459份,有效453份,有效率98.7%。此外,在体育课休息时间或课后,与学生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非正式座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疑问。最后,对获取的数据,根据体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进一步量化,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进行均数检验。

2、研究结果

2.1、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1)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总症状指数检出患有严重症状学生有2%,比较严重症状学生占到总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阳性症状均分检出严重症状学生有7%,有80%以上学生阳性症状均分呈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在90个项目中,人均筛选出阳性项目数34项。经调查有1/3学生被检出心理状况处于亚健康的情况。(2)学前专业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统计分析。从因子得分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焦虑、敌对等因子比较严重情况的检出率较高,均接近或远超过20%。另有少部分学生在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存有一定症状。说明该群体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并无法正确处理,进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转而产生暴躁脾气和对抗心理等不良情绪。(3)学前专业学生SCL-90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分析。通过进一步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被调查人群与常模间在多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在躯体化方面,被调查人群与全国大学生常模间存在特别显著性差异,身体状况比较健康。在强迫症状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但却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人际关系、抑郁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低于全国青年和大学生常模。在焦虑症状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却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敌对性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恐怖方面,明显高于三个全国常模。在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总之,被调查人群在多个因子上表现为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却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表现出明显症状。说明被调查群体作为入校新生,在环境改变后表现出一系列内在的不适应性,但整体心理不良症状状态要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

2.2、学前专业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

人际关系方面。调查发现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人际关系处于严重困扰状态或严重心理障碍,近40%的学生人际关系处于比较严重的困扰状态,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人际关系状态处于一般或良好以上。该群体学生均为新生,其在初入学阶段人际关系总体状况堪忧。具体发现该群体学生在交谈、交际上问题较多。其中7%的学生不善交谈,36%的学生表现一般,自我陈述可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还不够条理,只有不到60%的学生能够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交际方面与交谈情况类似,近45%的学生可能在社交活动或交游方面存在困扰,在陌生的环境下表现拘谨或紧张。在待人接物上,大多数学生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尊重别人、承担责任和真诚,另有不到1/5的学生面对不同人物表现态度不同,体现世故或圆滑。在和异往上,只有3%的学生表现出严重困扰,对异性表现出思慕或排斥;有近40%学生困扰表现一般,既对异性同学交往表现积极、愉快,又存在某种顾虑和心理负担,有时不知所措。只有近60%的学生在异往中表现大方、自然。社会适应状况方面。经调查,发现该群体女生整体社会适应能力表现较差,近90%学生总得分结果为较差或差,只有1/10稍多的学生表现出对新环境的逐步适应或能够适应。

3、讨论

被调查学生中近1/3女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在强迫症状、恐怖、焦虑、敌对等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水平。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症状表现较轻,仅恐怖因子得分较高。在人际关系方面,被调查群体女生总体表现较差,处于一般或良好以上状态的学生不到一半。主要集中在交谈、交际方面出现问题较多。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整个群体水平较低,调查发现接近90%的学生得分较差。作为高职新生,在入学后由于面临陌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学校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入学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从思想上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减轻环境不适带来的生活和学习压力。据调查研究,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针对人际、抑郁、焦虑等因子水平较高者。因此在校园生活方面,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社团,以及参加各类文体竞赛活动,以丰富其在校生活,促进同学间的沟通和友谊。对心理筛查情况严重的学生,要进一步核实,进而实行专门的一对一心理辅导,以减轻其症状,使其心理状态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EB/OL](2014-04-29)[2015-04-27].

[2]孙庆祝,郝文亭,洪峰.体育测量与评价(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3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研究表明,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9.3%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问题较为突出[2]。具体而言,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与自责

多年从小学、中学养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在高职阶段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改变,极易造成高职学生焦虑与自责的情绪。在学习方式上,小学、中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耐心的课堂教学来获取充足的理论知识;而高职院校却是高等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教师更多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学生通过业余时间自学和实践操作才能得到巩固与提升。很多高职学生没有养成自学和钻研的学习习惯,在高职学习中感到吃力。在生活环境上,很多高职学生在高中处于家长或班主任的悉心呵护照料下,没有多少生活阅历,而大学却更接近于社会生活,很多事情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做主。这些转变,让许多高职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感到难以适应,从而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对自己不能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方式感到自责。

(二)自负与自卑[3]

众所周知,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历层次在大学中最低。有很多高职学生尽管已经入学,却对高职院校教育不屑一顾,不能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教育,总觉得自己到这里来学习没有体现自身的水平,也不甘于面对现实。这些同学总是好高骛远,静不下心来,终日浮沉于世,不屑于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与同学们的关系日益疏远。同时,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平时在班上成绩差,也得不到中学老师的重视,进入高职院校后,与没有考取大学的同学相比,总算获得了成功,甚至,在高职录取成绩中排名还靠前,因此,便出现了孤芳自赏、自我放纵的心理,觉得在这里找回了自信,却又过于自负,不认真学习、虚心请教,最终导致学习成绩差、不能适应高职大学生活。

相反,有一部分同学因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有些同学是因为家庭贫困,生活拮据,连基本的生活保障可能都还存在问题,更不用说大多数同学都在高消费。有些同学是因为觉得考取的学校档次不够高,或者专业不够好,再怎么认真学习也没有什么前途,学习没有动力,得过且过。

(三)迷失与懈怠

进入高职院校后,很多同学因为失去了备战高考的学习目标而变得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在高中,很多学校采取的是应试教育,目标就一个:考上大学。所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很单纯,就是学好每门课程,争取在高考中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然而,理想的大学里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学他们并不清楚。对大学专业的不了解,对就业形势的不了解,以及对高校教育方式的不了解,很容易让高职学生迷失自我。更有同学会因为不愿意主动去认识这个新的世界、融入这个新的大学生活便产生了懈怠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斗志,在学习上便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学习成绩跌入低谷,一发不可收拾。

(四)抑郁与孤僻

在中学阶段,学生通常身处既往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大部分同学都有着非常熟悉的生活和学习圈子,如打儿时起就在一块儿学习和长大的玩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等等。而在高职院校,同学们大都来自四面八方,家庭背景、语言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让很多新生感到无所适从。班主任换成了辅导员,也不随时在耳边敦促大家的学习和生活了,甚至一学期下来,都没几次碰过面。很多同学不愿意或不知道如何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或者面对新的人际社会感到疑虑、羞愧或紧张,从而感到抑郁和孤僻,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

二、应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一)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

掌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条件。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在新生入学后适时采用“心理健康问卷”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通过专业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当年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历年来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趋势,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应当为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便于日后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4]。不能将心理健康调查流于形式,只象征性地完成心理普测这一任务,忽略了心理健康调查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二)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刚进入大学校门的高职新生尚不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是什么,更不清楚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危害有多么严重。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专题展览、视频播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真正含义,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学生逐渐走出心理健康的盲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能够正确地认识问题,知道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三)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疏导心理健康问题

应当建立大学生专用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优良的心理咨询老师,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出现心理健康症状的学生进行科学辅导和救治,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摆脱心理问题困扰,让他们学会自我调控,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应充分认识心理咨询中心存在的现实意义,重视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不能简单成立咨询室挂靠在某个机构之下,将其作为摆设,任其自生自灭。否则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适得其反。

(四)从多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品质

高职院校应当从多个角度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首先,应当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培养学生自我心理问题的认识与防范能力。其次,应当引导相关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等课程中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层面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认知。除此之外,在班团活动和学生座谈等方面也要注意灌输心理健康教育,从身边的人和事增强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篇4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27-00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存在缺陷。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而在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的教师没有相关的证件,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当前,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在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是一种摆设。

3.重视不够。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一方面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力度不够。

4.投入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硬件设施建设,还需要进行软件建设,如聘请心理健康教师等。但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

5.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他们的责任,应该是心理学教师,或者是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的职责,其实不然,每个大学教师都有职责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问题。当前,有些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归属于学生处,让学生处进行管理和经营,有些高校将其隶属于学科部门,没有将其设置为独立的教育管理部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第一,思想上重视。学校主管领导、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与老师等都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工作来抓。第二,经费投入。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硬件方面扩大经费投入,如购置心理咨询中所需要的音乐按摩椅等心理咨询的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的经费投入,如聘请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同时加大对师资的培训与教育。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对大多数教学类型的高校来说。那么,在高校教育中需要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2.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一,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当前,很多高校只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选修课程来对待,甚至有些高校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笔者建议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并设置为几个学分,纳入学科课程设置中来,提高其学科地位。第二,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学习等热门的话题联系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当前的学习心理状态,关注大学生比较重视的就业问题,将这些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与大学生联系起来,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3.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理论渗透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应用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4.与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其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之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不良的心理情绪。

5.建立大学心理辅导员制度。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辅导员要求既是能充当心理咨询师角色,又是能充当职业规划师角色。高校在选聘辅导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核大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笔者建议建立大学心理辅导员制度,选聘的心理辅导员既可以是兼职辅导员,也可以是专职辅导员。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员制度,让大学生辅导员正确与大学生交往与沟通,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旦发现问题,便能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大学生做好“护花使者”。

6.建立大学生心理评估制度。第一,在大学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对大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和团体心理档案。第二,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抽查和复查。进入大学后,经过大学教育,特别是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怎么样的?这时候,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抽查,普查,来复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教育、纠正和治疗。第三,毕业阶段,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于毕业班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变化较大,所以需要特别关注。这个阶段,教师不能放弃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需要对毕业时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评估。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没有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怎么会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因此,需要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第二,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加强高校之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发展。第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终身学习,需要进行在职培训。因此,高校需要安排让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轮流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与培训,从而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结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31-02

大学生正处于刚从老师、家长严格管教的封闭环境到学习生活相对自由的环境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因此在心理上还都不是很成熟,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众多的选择、面对形形的群体,他们总是会感到迷茫、会自卑和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需要有人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和感受,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引,这样大学生才可以愉快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才可以健康地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1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的心理健康问题

1.1 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埋怨环境和他人

大部分学生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很憧憬大学生活,在他们的想象里,大学生活无忧无虑,可以不用没日没夜地赶作业、背课文,可以有充分的享受自由的快乐时间,最重要的是考上大学以后的生活就会衣食无忧、前程似锦、一帆风顺。因此许多大学生因为自己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于是他们开始变得目中无人和狂妄自大,会失去进取心和奋斗力。以至于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里很难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来提高自己,这样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推卸责任,会埋怨环境的不公平。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真实水平,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他们永远不能超越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1.2 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的自卑心理

很多大学生在迈入大学生活的殿堂之前,都是自己所在学校的尖子生,是父母引以为豪的骄傲。但是来了大学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会发现自己身边聚集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有的外表比自己出众,有的家世比自己显赫,有的才华横溢,有的成绩优异。然而自己在大学这个人才济济、色彩缤纷的大环境里竟然是如此的平凡和渺小。周围人的注意力再也不会齐刷刷地聚集在自己身上,那种被忽视的感觉和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了以前的自信,成功开始变得离自己很遥远,于是从此陷入了自卑、自我否定和一蹶不振的深渊。这样的心理状态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讲是很不利的。

1.3 自理能力不足,导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许多学生在读高中的时候都离父母、离家的距离比较近,在学校里老师的管教也会比较严格。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不仅远离家乡和亲人,老师也仅仅只是负责上课的时候为大家传授知识。学生衣食住行方面的安排以及面对的一系列的选择和挫折都要靠自己。一些学生可能会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难以习惯,比较严重的学生会因为生活难以自理而给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带来诸多的麻烦和不愉快,这样会导致其难以在新的环境下生存。

1.4 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不善于人际交往导致的抑郁心理

大学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进步的好机会,有些人选择了浑浑噩噩地应付自己,但是有些人选择了轰轰烈烈地奋斗拼搏一场从而给自己留下难忘的回忆。显而易见,后一种选择会伴随着无形的压力。

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除了平时的专业课考试外还有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各种等级考试以及考研出国的竞争等等。不同的是,大学生相对于有社会经验的前辈来讲,心理比较幼稚,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不会去了解竞争对手的底细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只会盲目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去超越对手。一部分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对于他们来讲,能够支付平时的学费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是报各种培训班来应付平时的等级考试了。面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差距,他们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压力和心底的自卑感,这对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本来就是一个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地方,南北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会给学生之间的交往造成一定的困难,加上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会让自己变得内向和孤僻,会拒绝和别人交往。长此以往下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会退化,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他们会变得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这样对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很不利。

2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要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

大学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教育,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还比较迷茫和懵懂,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己慢慢地成长,他们会产生多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和心理。一些学生缺乏对这些情绪和心理的正确认识,很难控制这些情绪和心理。学校如果可以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从产生的原因、具体的表现以及解决的途径等方面来分析各种情绪和心理,让学生可以从心底接受这些心理,通过健康的方式排解这些消极情绪。

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不严重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课程自我调节和排解消极情绪。但是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来讲,学校可以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这样才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

2.2 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要安排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和班干部定期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平时的心理问题,比如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压力,在恋爱中的烦恼,在各种选择面前的迷茫等等。这样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就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趋向,并且可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可以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对于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3 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讲,学校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在学校。可以说学校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首先,学校要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星期天晚上组织学生看一些积极向上、青春有活力、阳光健康的校园题材的电影,这样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认识的交流的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其次,校园里面可以粘贴一些心理学家的名言警句的海报或是定期为学生组织权威心理学家的心理知识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普及学生的心理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最后,学校要为每个班级配备专业的心理和生活老师,关心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和困难,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温暖和安全,这样学生才可以专心学习,提高成绩,才可以做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从原来的严厉变为如今的宠溺。以至于现在的大学生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埋怨环境和他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自卑心理;自理能力不足,导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不善于人际交往导致抑郁心理等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很不利。因此,为了提高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道德素养和培养质量,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学校要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抵制消极心理和情绪;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地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最后,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吴晓霞.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9-102.

[2] 李晓月.浅析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3):380-482.

[3] 王铭.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的研究及相应的案例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

篇6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学生。留守学生家庭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二、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一)人际交往障碍。

留守学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生理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及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农村留守学生相比家庭完整的学生,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同学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二)学习动机不足。

学习缺少监管的孩子,其学习态度逐渐散漫、不端正,易出现迟到、逃课、不交作业等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一部分留守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后灰心丧气,甚至相信“读书无用论”,早早踏上辍学打工的道路。

(三)人格和道德教育缺失。

人格和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家庭,父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角色,教导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也教给孩子一般的道德观念和基本的是非感,父母可以手把手地辅导孩子进入社会化的进程。家庭的不完整,显然使农村留守学生的此类教育残缺不全,容易使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留守学生”年龄多处在7―16岁。这个阶段正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学生”自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学生”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二)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另一方在家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很少对孩子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强的辅导,一旦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就无法给其释疑解难;如果父母均外出打工,小孩是隔代监护的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根本就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如果孩子交由亲戚代为照顾,那么亲戚往往不愿多加管束,管太多又怕父母回来后埋怨,还不如放任,只要不出大的乱子,他们就算完成任务,也不会在孩子的学习上多下工夫,缺乏责任感。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一些留守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教育会影响到“留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

(一)摸清心理问题,建立追踪档案。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掌握了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洞悉其心理的变化,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为此,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追踪档案,各任科老师通力合作,对留守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精神状况,思想表现,智力情况等较为突出的不良性格及情绪特征随时与班主任或大队部交流,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留守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心理状况,制订转化计划,选择恰当、灵活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灵”治疗工作。

(二)搭建平台,解开留守学生的心结。

1.定期访谈。在建立留守学生追踪档案的基础上,我有针对性地家访,深入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校行为的真实动机,探究其思想行为的根源,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创设情境。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在班队课、晨会课上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书画展览、体育活动、知识竞赛、劳技比赛及特长展示等,提供不同的环境让留守学生展示自己。

3.爱心感染。为了帮助留守学生尽早地融入集体的怀抱,并从中吸取温暖和力量,学校应成立“留守学生之家”,让留守学生有“家”的感觉,有“家”的栖息,有“家”的温暖,让他们在“家”找到更多的自信。开展“关爱留守学生专题沙龙”活动,把对留守学生的关爱落到实处,让每个留守学生都在这个学校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与快乐。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扩招以来,随着高校收费标准的逐年攀升,出现了贫困大学生的总体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习惯于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而不善交际、不善沟通表达,同时,生物专业学生的就业也不容乐观,因此,在人际交流、学业和就业等方面背负多重压力的生物专业大学生还要背负经济上的压力,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自然应该受到关注。本文以江苏某高校生物专业大一至大四四届贫困大学生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问题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更好地提高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深远意义。

一、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本身也具有一些优于其他同学的品质,他们当中不乏有理想、有追求、有强烈责任感、乐观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的,但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在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由于生物专业隶属于教育部公布的"黄牌警告专业"无形中增加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是家里要东拼西凑凑足每年高昂的学费,另一方面自己又看不到未来,不知道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使其大学生的优越感受到强烈冲击,尤其是又有一些个别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擦皮鞋等的报道,导致部分生物专业大学生认为自己读四年大学到头来找工作时反倒不如农民工了,这种压力感和紧迫感使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笼罩着忐忑、紧张感,从而导致心理失衡,郁郁寡欢、意志消沉、遇事退缩,不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甚至引发神经衰弱、焦虑失眠等。

2.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的交往范围非常狭窄,与文科生相比,生物专业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和知识,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与本身的知识面狭窄、内向、自卑相互作用,使得他们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也缺乏情感沟通与相互理解,所以他们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会钻牛角尖,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3.消极懈怠。消极懈怠是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又一重要心理问题,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待学业,因为没有专业优势,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过关就行;对社会实践、校园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不愿参加,甚至反感别人参加;对生活中一些琐事,宿舍关系等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甚至出逃课、不听课、放弃学业等行为特征。

4.学习障碍。学习压力大也是导致生物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学仍属于应试教育,进入大学前,他们大多是在老师指导要求下学习的;进人大学后,多以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他们会产生种种心理不适应,产生心理负荷,出现心理障碍。而且,大学中的竞争不仅仅是成绩的优劣,组织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体特长等都成了互相竞争的内容。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一般在中学阶段学习刻苦成绩突出,而其他方面无法与其他同学相比,而进入大学后由于平时要多做一些兼职来补贴生活费等开销,学习时间受到影响,而且大学里的成绩不单单是考量学业成绩还要考量综合测评成绩,一旦学业成绩下降,综合排名下滑,就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心理障碍。

二、形成生物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因素分析

导致生物专业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现状,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如社会文化因素,就业因素以及个人性格因素,等等。

1.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社会问题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部分人形成了以金钱为唯一追求目标的亚文化,认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义观念,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由于“寒酸”常常感觉无地自容,社会上“以钱待人”、“‘衣’貌取人”的态度,均易导致其产生自怜自卑、自我封闭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加深了他们对金钱的迫切渴望,对物质利益的极大看重,对精神需求的忽略。而这种心理与他们贫困现实的矛盾冲突,又导致他们对社会的抱怨、不满、抵抗等负面情绪,使其陷入一系列的困境和低谷。

2.个性缺陷因素。引起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其自身较差的心理素质,即个性缺陷因素。部分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性格过于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社会参与度较低;二是学习动机过强,多数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学业的优异是他们唯一的优势所在,优异的成绩,一方面可以帮其赢取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一方面可以获得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感,而过度的学习疲劳,则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三是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差,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多为一所高中学校或一个村的佼佼者,从小到大都是被同龄人学习的榜样,被老师家长表扬的对象,面对挫折,容易采取负面的、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久而久之便导致了逃避、退缩等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性缺陷因素是造成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在根源。

3.压力交错因素。除以上列举的因素外,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还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等,包括网上疯传的“小明和小强的故事”,这种冲击对他们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渴望找到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渴望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期望值,渴望得到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往往这种高期望和低现实的差距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焦虑、恐慌感。

三、应对策略初探

1.学校层面的引导与教育。一要做好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物质帮扶工作,现阶段各大高校在物质帮助方面都有一定成效,如国家对贫困生的投入以及社会各界自主的资金设立各项奖学金、助学金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进行资助奖励;通过开设绿色通道、生源地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方式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学校范围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既减轻了贫闲生的经济负担,又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不失为帮助大学贫困生的最好办法。二要做好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这是各高校长期以来所忽视的。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首先,要从新生入手,在新生入学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心理团体辅导等,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学生建立“特殊关注学生档案”,并进行精细分类,跟踪辅导,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及时疏导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为其排忧解难。再次,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学会找到适当的倾诉对象,学会倾诉、表达,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最后,还要要完善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同时,配备专业资深心理咨询师为其解惑,鼓励大学生主动去进行心理咨询。三要加强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群体文化建设。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其知识面、文化背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加强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整体的文化建设。多举办一些不需要太多经济支撑的适合生物专业贫困生大学生参加的文体活动,读书协会、摄影习作欣赏、书法比赛等。以增加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的文体素养,建立一个和谐、阳光、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2.自我调解。一是要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自我评价。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常常是因为过低评价自己才导致自卑、自闭心理的产生,因此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贫困大学生走出误区的第一步,而得到客观自我评价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很多贫困大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出身,难以接受自己经济困难的现实,这是他们不愿和同学交流并逐渐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之一。贫困生应该坦然地认识到贫困并不是自身能力问题,而是各方面原因所造成的现状,自己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在大学汲取各种知识,全面地发展自己,顺利完成学业。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二是要学会以正确的方式疏导自己的心理压力。每个人都会有挫折,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导致他们更加容易遭受挫折,如果负面情绪不及时排解就会慢慢积累,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另一方面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从量变达到质变,就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三是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扩大人际交往范用。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生存、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指出,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归属感及安全感上的需求甚至要多于其他学生,而这需要扩大自己的交际面,主动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从而增强对他人及社会的信赖,来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沟通、交流是一个防止心理疾病很好的方法,通过思想上的交流可以及时有效地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与蔓延,也可以从他人的评价中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正视自己,非常有助于增强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这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仅仅从经济上帮助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在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在贫困生个人主观努力下,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除了日常事务工作之外,还要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给予高度重视,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大学生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生物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城市边缘带”、“城乡连续区域”、“城市蔓延区”、“城市阴影区”。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即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环绕城区,连续的、宽窄不一的环地带。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或mental health),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含义接近的词有“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意指对心理或精神健康的维护和保健。心理健康的含义为:(1)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2)心理健康的内涵的核心是自尊。(3)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1.调查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前测、中测与后测)。在课题研究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利用“重庆市弹子石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全校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在研究初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大,并且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好转。

2.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在课题研究初期,分别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了解,通过分析,为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

3.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原因分析。通过对我校56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前测)结果表明,15.2%的学生,心理非常健康,可以放心。18.7%的学生,大致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21.2%的学生,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23.7%的学生,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求助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21.2%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求助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1)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学习方面心理压力大,挫折承受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不喜欢师长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2)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本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因素是复杂的,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等。既有单一方面的原因,也有相互作用形成的。

4.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初步建立了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三维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剖析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行,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校通过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地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为学生心理健康营造出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长期的工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

篇9

1.前言

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中国经济建设主战线的生力军,也是高等教育接受者中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同时面临着求学与就业的双重竞争压力,加之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因此,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更为突出,有些问题如果不能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及时解决,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甘肃省14所高职院校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的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

3.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样本填写的调查问卷分析及现场访谈,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人际关系方面;2)情感方面;3)学习方面;4)就业方面。

3.1 人际关系方面

据调查,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有92%来自农村,初到城市,离开亲人,感觉一切都很陌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首先就要面临的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其中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异性关系等等。在调查过程中有75%的同学坦言,大学时代的师生关系比中学时代的疏远,大部分学生较少与老师进行交流。主要原因是大学时期师生的学业关系密切度下降,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也不够主动,导致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冷淡。在对同学关系的调查中,67%的同学能够充满自信,能够较好的处理好同学关系。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大一新生自信程度明显低于高年级同学,处世能力较弱。女生稍弱与男生,这与女生腼腆、羞涩的性格有关。在与异往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能够处理好异性关系,健康正常的交往。但仍有28%的学生在与异往中存在问题,这值得我们重视。

3.2 情感方面

到了大学这个年龄段,其感情正处于成熟与不成熟的过渡阶段,而爱情至于现今高职学生究竟为何物,从调查数据来看,在如何看待学生恋爱动机是,有28%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32%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30%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仅有10%的学生是情到深处才谈恋爱的,男女比例不相上下。当问到曾为恋爱与其他人关系产生不愉快情绪时,有22%的男生表示有,而女生则高达43%,可见两极分化较严重。

3.3 学习方面

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态度因人而异,受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学生对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评价不一。4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精彩充实,然而,52%的学生认为大学校园学习生活平淡,感觉很一般,甚至还有极少数人认为校园学习生活过于枯燥乏味。这也反映出很多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没有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对于在大学生涯如何发展自我的问题,65%左右的学生侧重于综合发展,兼顾学业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过分的看重成绩。而另外有40%的人侧重学习方面,大学仍以学习为主,这与个人大学学习目标的确定有关,有些人计划毕业后便踏入社会谋生求发展,而有些人则偏向于求学深造。这也是大学生学习目标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人对待学习生活的不同态度。

3.4 就业方面

当今社会在各方面竞争都日趋激烈,大学生学习、就业也不例外。有竞争就会有压力。高职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没有更好的社会资源和家庭背景,也没有更高的学历。面对社会的选择时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面对就业压力,能够自信乐观,从容应对。但仍有30%的学生感到彷徨,不知所措。还有一部分人选择逃避。

4.建议与对策

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应当更加积极主动,而不应等待别人的主动。在师生关系处理中,积极主动更加重要。中学时代的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大学任课教师一般只能在课堂上见到。因此,在师生交往中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当遇到心理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时,主动找老师寻求解决的方法,有可能的话尽量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这对学生非常有利。同学之间的相处,尤其是同宿舍的长期生活学习在一起,难免会出现各种小矛盾。当矛盾出现时,应当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而不应激化扩大矛盾,尽可能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同时,应保持一种宽容的心理,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

在处理异性关系时,男女生都应该积极主动,不必感到羞涩腼腆,应表现的落落大方。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仅能够给人情感上的满足,而且可以让不同性格类型的异性相互补充,更加完善自我的性格,培养健全的人格。当遇到不被理解、信任的时候,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感到压抑,这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此时,应尽可能地与别人增加沟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日常交往中,讲究诚信,建立良好信用,让别人由衷地感到你是可以信任的人。

面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如何恰当地处理学习生活是大学生必须正视的问题。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校园生活的评价。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活平淡,甚至枯燥乏味,对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中缺乏近期与远期目标,使学生缺乏奋斗方向,因而缺乏动力。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许是受中学时代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和父母还存在依赖性。因此,有必要努力培养独立自主意识,这是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进入社会前的必要准备。

作者简介:

篇1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16-01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学校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影响教育,从而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往往当作心理疾病来看待,并且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心理疾病的诊治上,比较强调心理疾病在学生中的普遍性。有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动用心理治疗来改变。有的学校却舍本逐末,将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当作心理疾病。

(2)学科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有的学校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关于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来进行的。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作课程来学习,让学生对原理和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将心理教育纳入了纯学科的学习范畴。这种模式,偏离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只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3)德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是德育教学的一部分,并且将这两者混为一谈。这些学校的教师认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必要进行单独的教育,而是采用德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4)过于形式化。在当前有的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并且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教师以及咨询室,但是没有很好地开展工作,导致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这些硬件设施和软件措施都就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此外,在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只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心理知识,并没有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甚至有的学校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象征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要在学校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要结合校园的特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结合各种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式,并且联合社会、家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要以教学为本,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课堂都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更加贴近心理的对话,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影响。同时,教师还需要把握好课堂上的切入点、结合点,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下,得到心灵的成长。不仅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需要与学生进行心理互动,在其他的学科上,也要广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鼓励所有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学案设计,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数学课程中,有些数学定义可以折射出做人的道理,数学教师就可以对这些定义进行良好的应用,让学生们不仅明白数学知识,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此外,教师和学校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活动之中。学校要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物质环境,同时组织各种各样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教师可以在班会上,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小游戏等,在班级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其次,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多种渠道的拓展,多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将自己的工作与之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心理教育能力。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负担起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的心理咨询相结合,专业的心理咨询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帮助学生产生恢复正常的力量。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并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追求传统的单一模式,而是要进行多元化的结合,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全面,更加多样化。这样,才能够适应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才能保障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31 — 02

一、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1〕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而且人的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2〕为了了解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因为经济上的贫困所导致其心理上产生哪些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为避免贫困大学生对调查问卷有顾虑,本次调查采取随机以及群体发放。全校共发放1000份,收回1000份,回收率100%;实际有效问卷988份,有效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1.98.6%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本校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40%的普通学生和60%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2.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48%的学生来自“西部落后地区”。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西部地区”的占51.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7%。这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齐不发达地区。3.贫困使普通高校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50.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54.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贫困也对近半数普通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40.7%的普通高校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差、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精神压力较大、自我认识不清晰等方面。在情绪情感方面出现焦虑、抑郁等情感困扰;在自我意识方面,由于自卑导致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激情;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敏感、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

二、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上一些原本善意的资助工作,因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处理不当等问题,常使学生在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心灵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学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程度,无意中加大了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面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择业竞争,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显得不知所措,面对种种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贫困大学生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抱怨和无奈,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这就加剧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孤独无援的心理。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组织环境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不健康不和谐的校园文化会加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因为贫困大学生原有生活环境比较单一、思想也比较的单纯。认知社会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认知偏差,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就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不利。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机构,即使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是流于形式,很少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时间越长贫困大学生积压在心里的问题就会越多,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出现蔓延。当超过他们心理所承受的极限时候后果一般都是无法挽回的。

(三)个人因素

贫苦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着重表现为应对贫困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的原因,往往将自身的贫困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政府改革的失误造成贫富差距,对自身弱势归因偏差。另外,他们时常为自己寻找失败的借口,并且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不少贫困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挫折的容忍力又偏低,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些普通高校贫困生在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误区,对自我的评价、自我的调适能力比较低,自我认同偏差,封闭的性格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 解决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既是一项非常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3〕因此,要提高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一)完善认定程序,科学合理地做好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

首先,建立经济贫困学生档案。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规范管理需要从基础做起,即做好经济情况调查工作。“家庭经济困难是一种相对、动态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4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学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村委和社区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民政部门再次基础上做好二次复审,做到严格把关并加盖公章,切实了解学生家庭困难状况,建立贫困档案。其次,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成立专门的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参考学生生源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学生在校日常消费行为,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同班级同宿舍同学的意见,将量化评议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据此划出不同贫困等级,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最后,实施动态管理。认定结束后,及时建立贫困生档案库,但不能简单地凭学生提供的各种证明材料来界定,更要看学生消费水平,可通过多方观察了解,根据学生经济条件,及时调整资助对象的等级,实行动态管理。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心理咨询主要有以下形式:(一)采用个别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与来访者所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有利于教育者具体详细的了解个体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4〕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更有效地提高对个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二)团体心理训练。这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①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大学生共同性成长的需要和一些困惑,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力量,培训师不是通过外在训练去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而是让学生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自信心、学习兴趣及人际关系,学生在一种特殊的训练情景中彼此认知和学习很容易强化个人的自我概念,增强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群体适应水平。〔5〕在设立心理咨询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向贫困大学生传播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例如,可以开设《大学生身心保健》、《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成才心理》等课程。

(三)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普通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反映出贫困生不仅存在“物质贫困”,还存在“心理贫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鼓励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彻底解决心理问题。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都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知道自己一系列的行动,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自我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制,即自我控制,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以及言行进行约束和控制,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越轨言行。二是自律,即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自律包括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是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要教育普通高校贫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因素,也要认识自己的内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是学生生活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关系经济贫困学生的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由家庭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关系心理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依托和挖掘高校的优势和巨大的社会资源,拓展学生资助渠道,切实有效地解决经济贫困学生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坚持不懈地对人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向思想道德高境界、心理健康高水准迈进!

〔参 考 文 献〕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罗开元.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篇1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07-02

所谓“穷二代”,其实是“穷一代”的子女。由于经济体制、分配机制及个人原因未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富裕起来,至今仍很贫穷的人群,被称为“穷一代”,他们的子女由于成长环境差、享用资源少,如今有很多仍属于弱势群体,被称为是“穷二代”。“穷二代”是相对于“富二代”而言的,虽然这种对“穷二代”大学生的提法显得非常世俗化,但隐藏其中的若干社会问题却不容忽视。值得关注的是,“穷二代”是大学生群体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剖析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穷二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自卑。许多“穷二代”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经常要为生活费用犯愁,这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对“穷二代”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刺激是巨大的,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而情绪低落,久而久之产生自卑心理。

(二)学习无力。一些“穷二代”大学生因贫困而不得不在校外打工贴补生活,他们必须付出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好好学习,才有可能取得与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一样的成绩。虽说逆境成才,但在逆境中成才的人通常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而在这种付出中,很多人经受不起挫折而半途而废,往往将自己痛苦的努力与无情的现实作对比,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希望。

(三)能力自轻。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特长会增长人的自信。“穷二代”大学生小时候很少上过兴趣班、特长班等,大学生活中各种各样发挥个人特长的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自卑,抑制了他们能力的发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及其他同学,压抑了自己的潜能。

(四)人际交往封闭。“穷二代”大学生因其极其自卑的心理,总觉得低人一等,对老师和同学的好意觉得是施舍,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种行为逐渐让其他同学感觉到孤僻和难以相处,这又更加导致了“穷二代”大学生的不合群行为。

二、“穷二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穷二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贫困的家庭背景不仅导致一些“穷二代”大学生贫困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他们中的许多因贫困而产生从小到大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会使部分学生发奋图强,以贫穷作为自身奋斗的动力,但大多情况下却是让他们丧失生活的希望,甚至仇恨现实而走上犯罪之路。

(二)心理取向。许多“穷二代”大学生存在“仇富”心理。他们出身贫困家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了大学,可是对人生命运却倍加忧虑。与“富二代”相比,他们不仅缺乏经济资本,也缺乏机会资本等,这会让不少“穷二代”心理上的失衡。

(三)就业趋向。“富二代”大学生出生在富裕家庭,依靠父母的荫蔽而获得优越地位,大学一毕业就能继承事业和财产,或是依靠父母的社会资源找到好的T作单位,进入社会中上层。相比之下,“穷二代”却要在各种人才市场上四处奔波,多数大学生所得的工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成为“房奴”或“北漂族”;虽然也有少数精英获取成功,但也顶多成为中产阶层。“穷二代”和“富二代”竞赛中,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各种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使“富二代”很快赢得了赛跑。而“穷二代”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赢得这场竞赛。

三、“穷二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群体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骨干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关注“穷二代”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整个教育界,也是整个社会当前的重要工作。2011年3月“两会”强调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主义就是要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国家在发展GDP累积财富的同时,要注意缩小贫富分化,给更多人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穷二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更需要理解、鼓励、支持与安慰。

(一)加强对“穷二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应加强对“穷二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健康心态,激励他们奋发进取;要切实做好关心帮助“穷二代”大学生的工作,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党支部、团支部成员要经常与他们谈心,创造一种平等、亲切的关怀环境,让“穷二代”大学生有一种倾吐心声的地方,帮助他们解决因贫困带来的思想问题;要引导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勇敢面对现实,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贫穷是一种动力;要引导他们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塑造良好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刻苦学习,正确看待社会、个人的资助,将其作为一种动力,激励自己并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二)高校各种资助要向“穷二代”大学生倾斜。积极争取社会支持,高校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要尽量向“穷二代”大学生倾斜。高校应适当减免“穷二代”大学生的学费,优化勤工助学的外部环境,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并尽可能根据条件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同时,勤工助学工作也锻炼了“穷二代”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要多途径多手段、推进教育的公平。“穷二代”缺失的不仅是一个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背后是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利用父辈的政治、经济优势和人脉网络,“富二代”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毕业之时更可以借父辈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实现跨越,使“穷二代”向上层流动的通道渐显逼仄。“穷二代”的出生命运使其缺乏良好的先天资源,而这种资源是其一生发展的基础。大多数“穷二代”因缺乏先天资源而难以接收到优质的教育,有报道显示,越是名校,农村学生的录取比例越低。2011年,清华大学3300名本科新生中,农村生源仅占1/7;北京大学的农村生源在10%到15%之间。在当前形势下,社会首要推进的应是教育的公平,教育不公是一切分配不公的基础,多途径多手段解决教育不公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问题。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关注“穷二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于大学生自己的个人成长而且对于全社会的稳定、全社会的价值取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创造公平的教育及社会环境,给予“穷二代”大学生各方面的支持,确保他们能积极乐观地接受高等教育并顺利

篇13

高校家庭困难学生问题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的实现,关系到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尽管当前高校中已逐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等(简称“奖、贷、助、补、减”)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确保了家庭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证了经济困难学生能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健康成长。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来看,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多的是伴随而至的精神贫困、心理贫困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当前帮扶政策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东省5所高校的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探讨如何科学地开展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通过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以及在线施测的方式,对广东省5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量表919份,具体分布如表1。其中,家庭困难学生的划定标准为家庭年收入少于5000元者。

表1 被试情况一览表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被试心理状况进行测试,用自编量表对被试其他情况进行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量表均通过在线测试平台进行施测,测试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

1.家庭困难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家庭困难学生在SCL-90中的10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都高于一般学生,除偏执因子外的其他9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家庭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SCL-90得分的差异检验表

注:p

2.在对家庭困难学生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的调查中,经济困难(36.13%)、学业问题(33.08%)、就业问题(14.47%)分列前三位;上大学后遇到的最大挫折,学习成绩不理想(39.65%)、就业竞争太激烈(25.82%)、经济困难(23.31%)再次成为家庭困难学生首选的三项。

3.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他们15.87%认为“不敢正视自己,不敢面对他人,感觉低人一等”;26.63%认为自己“内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不大合群”;55.87%认为“有时比较忧虑,忧心忡忡,情绪低落,苦闷,失眠”;57.95%的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存在障碍。

三、分析与讨论

1.家庭困难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困难学生在SCL-90中的十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一般学生,除偏执因子外,各因子均与一般学生各因子存在显著水平差异,这提示了该群体具有特殊性。尤其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因子上,家庭困难学生的平均得分高于2分,这可能与他们所要承受的各方面压力,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有关。这提示我们,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需要高校有关部门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帮助。

2.经济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是困扰家庭困难学生的三大压力源。

相对于没有经济困难的一般学生,家庭困难学生更需要在学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对未来的就业抱有更大的期许,因而,他们在承受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之余,学业、就业的压力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最大的考验。

3.负性自我认知带来自卑、人际敏感、焦虑等问题。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容易因为外界的影响因素而降低对自己的认识,形成负性的自我认知,进而带来自卑、人际敏感、焦虑等心理问题。经济上的拮据,进入大学与同学比较后产生的心理落差,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等方面不如他人而带来的挫折感,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使其形成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负性自我认知。

四、帮扶对策小议

1.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让家庭困难学生学有所依。

当前高校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在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对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方面,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模式,容易造成资助力度与困难程度不匹配的现象。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使得家庭困难学生学有所依是高校助学工作需要重视的问题。

2.引导家庭困难学生对贫困形成理性认识。

部分家庭困难学生会将自身遭遇的挫折归因于家庭经济困难,认为是苦难的命运带给他们不幸。这样的非理性认知会让他们形成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态度;或者因贫困而自我否定,消极地对待所面对的挫折。因此,要引导他们理性认识贫困的生活现状,让他们认识到,贫困并非不可改变,也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不必因贫困而觉得自卑。贫困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颓丧,也可以使人向上。

3.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应该让家庭困难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经济上的贫困,并不能说明其他方面也比别人差,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能力的高低,而不是家庭经济状况。要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消除消极的自我认知。

4.加大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力度。

通过开设讲座、团队辅导、开通咨询热线等方式,加强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对存在心理困扰的家庭困难学生,通过长期跟进的方法,及时掌握动态,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扶持的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002,23(1):98-100.

[2]熊桂林.高校贫困生现象刍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92-93.

[3]英健文,蔡立彬,李迎等.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问题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6(6):69-72.

[4]赵凯博,付军,宋丽波等.分析与探索:对当前农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再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11:72-75.

[5]李海燕.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及扶助体系的建立[J].鲁行经院学报,2006,(6):90-91.

[6]武明伟.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分析与扶持措施[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21-123.

[7]季枫.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J].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2010(1):32-35.

[8]马晓春.高校特困生问题及其解困工作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5(3):17-19.

[9]兰树海,王丽荣.浅谈新时期高校特困生工作[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6(4):104-105.

[10]洪跃雄.全面构建贫困生的扶持体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122-1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