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专业课堂

专业课堂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6: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专业课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专业课堂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11

On Examples of Professional Classroom Driven Technology

HUA Guoxin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 Zhejiang 322100)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re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classroom intera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to carry out effective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e need to support sophisticated drive technology. By analyzing case scenarios together Courses interactive design, display behavior, situations, problems with vision, such as the successful use of competitive driving law classroom, classroom drive technology to reveal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exchanges, realize by induced, body move with heart, put classroom driven technology excellence is smart classroom technology.

Key words classroom interaction; driven technology; smart technology

何谓课堂驱动技术?以机械表做个比喻,机械表中有三个联动兄弟:时针、分针与秒针,在课堂上,如果老师作秒针运动,跑得快,学生作时针运动,跑得慢,课堂驱动力就弱;反之,课堂驱动力就强。所以,课堂驱动技术是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一门授课艺术。

都说美国课堂互动性好,既开放,又创新,原因是美国教师十分重视课堂互动设计。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注重教学方法改革与运用,也需要老师进一步提升课堂驱动技术,在台下精心设计课堂互动情境,在台上才能引导学生充分“动”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 课堂驱动技术实例运用

如何设计互动情境,形成课堂有效驱动力?笔者结合一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任务布置、课堂导入、原理探究、项目实施与拓展训练等教学环节,设计并运用了行为、情境、问题、竞技与愿景等驱动技术,试述如下:

1.1 任务布置-行为驱动法

任务布置环节,在课题设计上采用行为导向理念,将课题《机构运动简图》命名为《绘制汽车发动机机构运动简图》。如果按“机构运动简图”命名,顿觉空洞乏味,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在前边加上“汽车发动机”就有实物指向,是一个工程项目案例,会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再加上“绘制”一词,富有动感,学生会事先准备绘图仪器,作好探究准备。

课题情境设计,运用了行为驱动技术,精心设计教学项目,课题富有实感、质感与动感,体现价值目标,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习欲望。

1.2 课堂导入-情境驱动法

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一幅大尺度“奔驰”轿车发动机舱画面,以故事引出话题:暑假的某一天,老师接到林同事电话,说爱车启动不了,老师来到现场,看到七、八位同事围着一辆奔驰。问题出在这辆“奔驰”只外露一个蓄电池电极端子,因此不知如何搭接充电。老师首先通过试火方式确认露在外面的是正极端子,再用一根正极搭接线将其跟一辆正常轿车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搭接线负极与车身相连,启动一下就着了。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懂得现代汽车电气都是负极搭铁,实行单线制,因此,汽车架子就是公共负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学生只要懂得原理,解决问题就简单了。这个故事引起学生高度关注,既学到了汽车日常维护一个小窍门,又觉得“原理”是多么重要!

渐入佳境,PPT展示若干动感十足的发动机工作画面,有直立布置的、水平布置的、有“V”形布置的、也有星形布置的,指出是“同素异构”现象,其机构元素与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找到其共性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运动模型”。同时煽情指出由于不懂得原理,一些修理工只能维修单一类型汽车,有的只会修国产汽车,不会修进口车,有的只会修传统车,不会修电控汽车,因此在工作中常常遭遇困境,进一步说明工作原理在工作实际中是多么不可或缺!

课堂导入,采用情境驱动技术,创设故事情境和工作情境,基于“学习动力源于环境”理论,用故事交流人生,用理论指导实践,潜移默化,激感,跃跃欲试,进入后续探究。

1.3 原理探究-问题驱动法

原理探究环节是关键环节,注重阅读与问题情境的创设。

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阅读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阅读,问题往往是肤浅的,更谈不上有深度的互动交流!

老师首先布置一项小任务:绘制凸轮机构运动简图。课内提供立体化阅读素材,包含概念定义、线条符号、机构模型、绘制步骤与参考答案等。

然后组织阅读、问答与辩论,采用“问答激励加分机制”,即鼓励学生运用“生-师-物”互动组合方式,主动叫阵(+1),主动应战(+1);回答对路(+1),回答满意(+2):难住同学(+1),难住老师(+2);巧问巧答(+2),激烈辩论(+2),鼓励大家“跳一跳, 吃桃子”!

原理探究,采用问题驱动技术,基于“问答即学问”理念,从简单案例入手,组织阅读,运用问答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体验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乐趣,形成生动的互动场面。

1.4 项目实施-竞技驱动法

项目实施环节,创设课堂竞技与辩论情境,并展示学生代表作品,推评“技能之星”活动,推行自评互判,达到自我认识、反馈调节、共同提高的目的。

具体实施中,老师发现学生提交作品时有些忐忑不安。由于每个人看问题角度不同、理解不同,作品自然呈现不同景象,充满个性,老师情不自禁地蹦出一句:“原生态的”!即刻消除了同学们的种种顾虑,也激励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打通了师生间的沟通渠道。因为富有个性与创意的作品,是同学们用脑、用心、用手精心创作的,老师一定要保护好这份创作热情!

项目实施,采用竞技驱动技术,基于“自我实现”需要,参与竞争,鼓励创新,展现学生风采与魅力,实现自评互判,从中体验过程,感受快乐,争取成功,达到课堂互动理想境界:互动人人,人人互动!

1.5 拓展训练-愿景驱动法

拓展训练环节,创设“机构运动简图”应用情境,展示本案例在探究发动机构造原理、受力分析、运动自由度、设计、制造与维护等方面所发挥一些独特作用,进而将“机构运动简图”喻为“机械中的电路图”,让学生深刻明白知识点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激励大家持续开展实用案例探究活动。

拓展训练,采用愿景驱动技术,运用“目标激发动力”理念,建立“心中意向,脑中景象”,形成积极价值取向,促进持久学习,向广度、深度与跨度进发,将互动进行到底!

2 课堂驱动技术

课堂除了采用“行为、情境、问题、竞技与愿景”驱动技术外,日常还经常采用 “信息、实景、环境、预设与情趣”等驱动技术,实践证明,他们在相应教学环节互动中往往会收到意外效果,起到独特作用。

究其原因,是教师通过有效沟通方式跟学生达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与信任,有效驱动学生用脑、用心、用手、用眼学习。这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有效沟通,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互动,这也成为课堂驱动技术的共同特征。

3 课堂灵动技术

课堂互动并不像简单的机械传动,不像齿轮传动那么简单而机械,而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沟通交往。机械零件之间的传动是“驱动”,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交往是“灵动”!因此,课堂驱动技术的理想境界是课堂灵动技术。

日常上课在愚钝与机敏之间往往只有一念之差,全心关注教学内容我们就愚钝了,全力关注与关爱学生我们就机灵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课堂灵动技术犹如山之仙,水中龙;树上花,画中人,缺少了,课堂就缺少生机与活力。因此,课堂灵动技术是课堂驱动技术至高境界。

课堂灵动技术体现高效性与艺术性,能充分调动情感,激发心智,顺利实现教师由主体转主导、学生由被动转主动的身份转变。

4 结束语

在我国职业技术教学中,注重行为导向课程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固然重要,要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尚需注重课堂“驱动”技术的研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进一步提升课堂“灵动”技术。

参考文献

[1]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2] 孙芙蓉.国外课堂生态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

[3] 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4] (美)加里・鲍里其.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篇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47-01

反观现有的中职教育:对象――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场中的失利者,他们带着挫折步入中专,思想波动很大,失落、自卑、彷徨,他们迫切希望再给机会,感受温馨的关怀,体验学习的快乐,迎接成功的明天。模式――居高临下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压迫的接受知识;以成绩为纲、以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少评估,缺乏认识。两者之间极不适应,很难完成新背景下的教育任务。

在这种情形下,笔者从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认为比较理想的课堂应有以下要素: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感觉到学习的内容既新奇又实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品尝学习的苦与乐;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评价,每个人都看到成功的机会。就中职专业课课堂而言,关键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排除厌学情绪,实现自主学习。

1 创设快乐之源―― 情境

创设社区情境。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与和谐合作的互动过程,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多种”和“多向”的相互作用方式,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共同成长。在这种理论下,课堂就是是一个学习的社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这个社区的主导者,教师有责任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所以,在我的课堂,特别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强势学生与弱势学生的平等,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营造活泼、温馨的学习环境。措施:打破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念,真正做到―― 教师是教学的服务者。任课教师要做“班主任工作”。

创设兴趣情境。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学习的喜爱往往是由兴趣开始的,由兴趣而产生动机,由动机到钻研,由钻研到成功,并在成功的中提高兴趣,推动了学习的不断成功。专业课,理论是枯燥的,但它的应用是精彩的。例如:可以从收音机调谐选频来谈谐振电路,从学生随身听的直流电源来谈整流、滤波、稳压环节等等。

创设问题情境。基于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方式,有利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比如在万用表原理中,可以先让学生看万用表的说明书,实际使用万用表来探讨组成、原理、使用注意事项等。在电机的控制中,也可先设计某一线路出现的某个故障,要求学生对此做出解释并动手解决,学生的任务是讨论这些问题,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包括其中的过程、规律或机制等,并能解决出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习者要自主进行学习,从而理解掌握其电路原理。

创设认知情境。中专学生的基础及思维能力欠佳,感性体验能力较强,如何扬长避短,创设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习惯的情境,找到他们学习的切入点,有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电动机的学习中,采用直接到工厂现场学习的方式;在交流电的旋转矢量表示法、交流电的相位关系等抽象概念时,可采用FLASH动画及EWB电路防真的形式,便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创设良好的情境,解决学生不爱学专业课的问题,是实现快乐课堂的第一步。

2 引入体验、探究的课堂模式――快乐之本

传统教育依据的主要是系统的以课本为载体的学科知识,教师可以依据讲解将知识体系分解,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逐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从而忽视了创造性。学习观强调为掌握书本知识而学习,强调记诵与技能化训练,从而忽视了现实中的知识与个体的亲身实践;教学观强调服从与循规蹈矩,从而忽视了个体的特性与价值;评价观强调单一的总结性评价,肯定应试中的胜利者,当然也就忽视了多数失败者。表现为:知识成为一种东西,而学生成为容器,忽视了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学习时的情感、以及个人对知识的反思,也就是品尝不到学习的味道,没有遭受挫折时的苦闷,没有柳暗花明时的希望,也没有豁然开朗时的喜悦。以同一内容、同一标准要求学生,强势学生丧失进取动力,弱势学生很难体验成功的快乐。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探究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信息收集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建构知识,发展情感和态度,是真正学习方式的回归。所以在课堂别要注意学生的自主体验,注重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比如在交流电路相量分析法教学中,设计探究课题为――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直流电路的两个基本定律,可否在交流电路中使用呢?提供信息除了课本之外,还有用相量解决正弦量计算的实例,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作用的仿真电路等。(电容在交流电路中作用的仿真电路如下,学生可自主调节电路参数,观察分析)借助电子仿真软件EWB开展教学,直观的形象显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3 合理的评价是快乐的保证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02-01

1.什么是"翻转课堂"和"微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教学的安排顺序,形成了"学生先进行完成知识技能学习,再进行课堂师生面对面的研究性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的新教学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的便利性,使得"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专业课教育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同时,在采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还可夹带着"微课"教学形式。"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虽然"微",但它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而且视频教学让学生更能提起兴趣,让学生不再是上课睡觉玩手机。

2."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

由于中职机械专业课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在教学中多采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实现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人数众多,无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果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该情况可得明显改观。

可提前下达工作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完成自己的任务,下次课上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完成任务的学生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自己如何完成的,未完成任务的学生与他们沟通自己遇到的瓶颈。

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学生提出问题,对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难点进行适度的说明,并针对性提出若干关键性问题作为学生分组讨论或实践操作的基础。

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前后座4人一组)进行交流,交流讨论内容是自己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老师提出的关键性问题。学生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达到知识自主建构的目的,这时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要特别注意控制节奏,在巡视中注意观察学生讨论情况,适时加入交流。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有了课前学习的基础,根据任务独立或合作完成操作,发现问题讨论交流提高。教师预见问题,巡视中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老师以微课形式给学生们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在看视频中了解更多知识,通过视频中某个重要操作的讲解,让学生彻底掌握该项技能。最后老师作出总结,对核心知识做出归纳。这样使得教学信息明确、条理清晰,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真真正正学习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遇到的困难暴露在老师眼下,让老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采取教学。

3.教师如何全面的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

首先,课前准备要做好。课前应明确自己给学生布置什么任务以及该任务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确定学生在线学习的内容。拍摄并编辑有关课堂内容的教学视频,和一些与本次课有关的信息化资源做成一个本次课的学习包,提前放在学校网页上,让学生学习。例如某个机械的操作以及操作遇到的问题都应拍成正反面教材。对学生网上作业进行批改,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统计并找到解决办法。其次,课堂上要分清主次,放视频知识,一种教学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视频中学到操作技能,学会处理常见问题。在课堂上要学会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教师通过浏览学生作业和提出的问题基本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好了互动交流的主要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适时参与进去,让自己也成为讨论的一分子,在讨论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让学生在大众化的学习氛围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

"翻转课堂"引起中职院校内的追棒与尝试,原因有三:(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视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的消化。每个视频都对应了特定的知识点,具有暂停、回放等功能,让学生在不懂时可重复学习。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3)重新构建学习流程。由于学生学习是在课下完成的,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交流学习,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充分学习到专业知识。(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复习的时候可以拿出视频有针对性的观看,而不是传统的翻出课本一页页翻阅。这样就加快了复习的效率。

与微课相结合,教学更方便。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结合"微课"形式进行授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课程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研发内容是教师自己熟悉的、趣味性较强的。

4."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类专业课中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的不可控性。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学习主动性不高,让学生课前自学产生了很大难度,课上学生也很难积极交流。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主要视频的新颖,时间也不能太过长,老师要做学生的引导着。

4.2 教学信息化设施的保障不足。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校就必须得提供良好的信息化设施。而事实上,多数中职院校多媒体设施不齐全、网络带宽较慢、老师摄像制作视频技术较差,这样造成了"翻转课堂"很难以实现。信息化资源是改革顺利的重要保障,如果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学校信息化水平能不断提高,学校也都能配备电教的拍摄设备和录播教室,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能不断提高,再配上个别的信息化技术人员,那么"翻转课堂"的普及应该没有问题。

4.3 "翻转课堂"的贯彻落实与观念密切相关,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造成"翻转课堂"无法在校园推广开来。所以,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大力支持教育模式的转变,给部分墨守成规的老师给予开导。

结语:"翻转课堂"应当在未来中职机械类课堂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能够对中职教育起着极大的推动和改善作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推广与实践是靠广大教育者们实践探索出来的。

参考文献:

篇4

Discusses the vocational school professional course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construction shallowly

Zhou Qihua

【Abstract】The vocational school professional course classroom reform,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the quality class are different,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is begins the class, is by the material object primarily, the classroom reform has certain difficulty. Difficult also to change again,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efficiency is low, we must do the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The teaching, with five steps three looks up the pattern in administrative levels, constructs our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Key words】Professional course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construction; Fundamental mode; Five steps three look up

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以杜朗口中学、洋思中学为代表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改革,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课堂改革之风迅速吹遍全国各地,素质教育正掀起一场课堂革命,波澜壮阔。我们中职教育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怎么改 ?

1 更新观念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30分钟,然后学生练10到15分钟,教师讲学生听,象作报告一样,学生是被动的。只有听觉神经在活动,十分钟以后听觉神经也疲劳了。就开始有人玩东西、打瞌睡了,也有一部分人就开始不耐烦了,如坐针毡。所以传统课堂单调性、单向性、单一性、被动性。今天我们要更新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先动,象训练小朋友爬树一样,大人扶他一把,指导他手抓那里,脚怎么踩。以学生的学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活动)30分钟,教师的教(点评、引导)15分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把人的听觉、视觉、动觉等六大感官都调动起来,在动中学,不知不觉之中,时间已过,如坐穿风。

2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传统课堂象开音乐会一样,只有教师在演奏,学生只能通过记忆去记忆。一节课下来,不知学了什么,也没有学得什么,所以传统课堂效率低。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学生课前要查资料,课中要改习题、小展示、大展示,忙得不益乐乎,所以效率高。何谓高效课堂?在一节课内学生学得的知识多,抬头率高,参与率高。高效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肯学、想学、会学。

传统课堂学生坐在位子里听老师讲课,听着听着就分神了,精神不集中了,打瞌睡了,玩手机了,有的就偷偷看与本节课内容无关的书了。任你领导加强课堂巡查,值日老师加强巡查,始终解决不了抬头率低、参与率低的问题。高效课堂教室四周都有黑板,一般把学生分为5到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小块黑板,学生一会儿独学;一会儿小组内群学;一会儿上黑板板书、解说,小展示,人人要做;一会儿又集中围拢在一起看、听组与组大展示,组与组对抗质疑,老师点评;一会儿又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独学,完成作业。总之,一节课总是很有序的在老师的导演下走来走去,动来动去的。有口动、手动、腿动、心动、眼动、神动。学生没有打瞌睡的机会,没有玩手机和偷看课外书的机会,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人人参与,学生总是以高昂的情绪参与,所以叫高效课堂。动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核,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

3 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时间划分:10+30+5

老师讲10分钟,交待重点、难点、布置任务,然后把课堂让给学生。

(2)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学生预习10分钟,独学、对学、群学,学会本课主要内容;10分钟小组展示板书、解说,展示学会的;10分钟大展示,组与组对抗质疑,互相“Pk”,老师只作点评,最后5分钟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3)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实施步骤:五步三查

五步:

(1)自己学,找出不会的。

(2)对学群学,学会不会的。

(3)组长带头,人人展示学会的。

(4)老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

(5)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

三查:一查学习进度、效果。教师只在各组间来回巡查,适当引导。二查展示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三查对子测评,整理导学案,完成习题,组内对子测评情况。

4 高效课堂在专业课中的实施

篇5

【关键词】 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多媒体;方式;教师素养;学生心态

普通工科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具有宽厚专业理论知识,能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体系中, 专业课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环节,专业课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的主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在经济转型、社会需求发展,以及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波动的影响下,目前在专业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际中,存在一些制约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条件得到了迅速改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变化,则是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全面引入,从认识过程的规律分析观察,认知过程要经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几个阶段才能完成,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的补充了传统板书、口授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感官刺激,增强理解与记忆效果。但是,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显现:多媒体授课、传授丰富信息的同时,如果在整个授课中连续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对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利的,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量的多寡,而应关注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多少;专业课程特点不同,引入多媒体的方式和内容,应该是针对性的,教师能否合理使用、教学素材的选取,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以屏幕取代黑板,没有更好的课件加入,授课变为“说课”,反而影响了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

在不断的研究和改革中,课堂授课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话题,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方式多样,如讲授式、讨论式、练习式、自学答疑式等等。但是,就总体而言,课堂授课主要还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方式,授课的特点是“广播”方式,即教师占据主要的话语时间,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正是存在这样的特点,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教育者形成一个共识:在课堂授课中最应该添加的元素,就是与学生的互动。各类教学改革的中心之一,本质上就是要引入学生的能动性。在对本科学校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发现,形成目前专业课课堂教学仍然是单方广播式授课教学方式,主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分别加以认识。首先,是由教与学的规律、课堂教学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决定的,这要求常规的课堂授课应该以教师授课为主导;其次,与教师的授课习惯有关,某一个教师,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形成自己一套教学程式,只要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尊重具体某个教师的授课形式;第三,在课时方面,专业课课时在压缩削减,造成教师在授课中教学压力增加,需要更多的主导课堂,将大纲既定内容完成;第四,很多教学改革与实践尝试增加师生互动,建立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性,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和应用,但是这些教学实践的展开,与教师、课程、教学硬件设施有关,从专业课整体授课模式来看,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属于主流教学形式。综合以上对专业课程授课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既要承认传统广播式授课的合理性,又要看到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体现在,符合认知规律、激发学生能动性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应该引入课堂;可行性体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可以为专业课教师所借鉴,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鼓励教师积极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到课堂,丰富授课方式。

三、专业课教师的素养

当前,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师的门槛学历,都达到研究生及以上,专业知识背景应该是符合教学要求的,而倍受重视的教学改革建设,使得教师在授课方法方面,普遍加强了内容的丰富与革新,但是现实中还有两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在现阶段绩效考核管理的面前,一些教师的授课态度受到了影响,将更多的精力转向了科研方面,存在对本科课堂教学的“但求无过”思想,使得教学中,出现教学条件、技法在更新提高,而学生的认可度却没有同比的变化,问题出在哪里了呢?这就是教学的心态,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而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状态的分析,也同样影响知识的传授。提高对教与学两方面心理状态的分析,更需要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更需要管理导向对课堂教学的支持,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的调整政策,例如陕科大设立的“本科教学优秀教师”奖。第二,作为工科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传递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最新的科技与应用信息,与时俱进的更新授课内容,将行业的最前沿动态带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要参与科研,具备良好的专业领域工程背景,更需要教师能将科研与工程中的成果、案例,合理转化为教学素材,这方面的素质提高,专业课教师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四、本科生源的变化

科教兴国、教育优先,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的调整,改变“精英式教育”转而实行“大众化教育”,促成高校扩招,从国家和社会发展角度看,扩招显然利大于弊,但是在一线任课的教师,也明显感受到了扩招后,近些年本科生源质量方面发生的变化。由于扩招,引起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师资相对不足,合课的班级数增加,一些互动教学内容受到限制,教师被迫更多的使用“广播式”教学;原有质量的生源被更有影响力的学校录取,普通院校相当于招录了扩招前专科水平的学生,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实际的问题,例如学生对知识点的领会与响应、课堂讨论的展开等,生源质量的下降,是对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影响;而广泛受到诟病的应试教育,在学生身上也难以消除,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还保留着中学生的特点,学习被动、关注分数,只是为了完成一门课程而学习,不能将视线投向知识与能力的提高,积极主动地投入精力到某一专业领域中,造成知识板结,缺乏相互联系,阻碍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学生心态的分析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当今学生在面对专业课程时的心态。受到整个社会气氛的影响,在学生中,也弥漫着一股学习功利化的气息,笔者称之为“快餐文化”,其含义是指,希望快速成功,而忽视内涵的修炼。面对专业课程的心态,则表现为更关注成绩、关注实用性,忽视了本科阶段学习的本质是知识平台的建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未能清晰地从整体上认识学校的课程设置,以点带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专业课程、对课程内容存在选择性,以“有用”与“无用”作为学习兴趣的引导,这样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

六、结语

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传统授课方式范畴,这样的教学方式注重体系化、全面化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工科专业类课程的教学,又必须紧贴科技的前沿,用丰富的内容感化受众,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把枯燥、深奥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在完善教学改革的工程中,首先需要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不断的分析、探讨,发现事物本质规律,再依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实践改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这方面,还需要专业教师进行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牛静静.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2] 邓铁军.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13.1.

篇6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业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讲授或提问,多数学生反应冷淡,甚至沉默不语,缺乏应有的应答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冷淡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造成教师教学情绪不高,缺少激情,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生气和活力。学生在沉闷的课堂中更感到学习索然无味,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通过和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招生体制及社会价值取向中的“轻职”倾向,对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就入学动机而言,因盲目跟从同学而来“凑凑热闹”者有之,家长希望学校再把他们的子女“管管大”、让学校再“关”几年者有之。从学习积极性来看,由于在初中学业上所遭受到的挫败感,这些学生心理上普遍感到自卑,对老师的教育教导易产生逆反心理,入学以后往往持混日子的态度而缺乏自觉进取精神;再从学习能力来说,由于他们在初中阶段对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能够基本掌握,甚至基本没有掌握,再加上这些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比较低下。因此,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学好专业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二)教师方面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其结果达不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发展,不但使学生知识层面得不到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充分的开发。整齐划一的教学进程,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上存在的差距,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觉得学而无趣。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构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含义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再反观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往往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以教材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解放思想,激活思维,挖掘潜能,创新学习,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第一,精心巧设,诱发探究。

根据课程内容,巧设问题,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如在讲解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之前,笔者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最简单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并在图下面写出计算其面积的三个公式:(1)S1=(8+0.24)×(6+0.24)(2)S2=8×6(3)S3=(8—0.24)×(6-0.24)。然后让大家判断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这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选择哪一个答案的都有。笔者并不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先做了两种假设:①如果你是买房者,你愿意按哪一种方式计算房子的面积?但卖房者是否愿意按你所想的卖呢?②如果是你家的房子拆迁,你愿意按哪一种方式计算?然后再请学生发言、讨论。

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能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第二,扩展多变,激发探究。

对原有问题进行发散,进行开拓、变形,发散出多个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有利于沟通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不但能促成知识的迁移,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向广阔、灵活、多方位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在讲授“建筑物的超高增加费和塔吊的垂直运输增加费”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讲完教材中基本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后,为了验证和巩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2所示)计算建筑物的超高增加费和塔吊垂直运输增加费。根据刚学过的内容,学生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答案。这时,我再趁热打铁,就这个问题紧接着又问了三个问题并变换了图形:①假设这个建筑物还有一层地下室,该如何计算?②假设这个建筑物的屋顶还有一个20平方米的有围护结构的水箱间,该如何计算?③假设和这个建筑物相连的还有一幢主楼,共8层,每层层高3米,又应该如何计算?同时还设计了下面这个表格,让学生自己来填,他们基本上都能把表中的空白填上,并且填对。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就把前后讲过的知识点贯穿了起来,学生也能把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见右表所示)。

这些灵活多变的习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在课上、课后或总复习中,学生就不会感到重复无味,既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由于题设条件的不断变化,必将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第三,动手实践,主动探究。

转贴于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有限的。”可以说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在专业课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必须与本地实际挂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力为学生创造学练结合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比如,笔者根据学生识图难的问题,适当加入了一些教学实习,尤其对于一些比较难看懂的图纸,让学生亲临施工现场,变空间想象力为现实实体,这样,就有利于工程量的准确计算。根据课程进度,将课程设计分段完成。一般课程设计都是安排在本门课程结束后(或即将结束时)。但针对学生不善于复习,常会遗忘前面所学的内容这一现状和专业课程的特点,将课程设计分段后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且避免了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面对课程设计不知该如何下手这一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愿意去主动探究。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来安排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各取所需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调节协调教学要求和目标,将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对低层水平学生应“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层水平学生要“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对高层水平学生最好是“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使各层次学生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达到分层发展的目的,这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基本思路。

分层次教学,从操作上看,教师的工作量几乎增加了一倍。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充分备课是基础。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科学处理教材,在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组织教学、备作业练习、备教学评价上狠下功夫,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知识起点。以教师之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以双边活动作桥梁,沟通教学渠道。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学生学习基础构成较为复杂的班级,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比例,把握合适的教学起点,不断改良和优化其学习品质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方法得当是关键。与上述基本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分层次练习、分层次提问、分层次指导、分层次要求、分层次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愿望。分层次练习是指教师在巩固所授知识的过程中,按高、中、低不同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练习,使其各有所得;分层次提问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以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同等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次指导贯穿于分层次练习和分层次提问之中,要求教师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热情去关爱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缩短其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分层次要求并不是无原则地降低要求,而是基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一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激励和鼓舞。因此,教师对学生在知识的识记、认知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应力求明确具体,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要有明确的目标;分层次评价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措施,形式上有学科竞赛、技能比武、课堂提问、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等。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辨证地处理探究性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关系

专业课程引入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以前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但是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诸如记忆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因为不是任何知识点都能够通过探究获得,甚至对于探究学习得到的结论,学生也要进一步理解、记忆。教师应研究如何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具体目标,学生的基础,具备的教学条件等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式。

(二)教师要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度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些无效现象,如:

现象1: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充分展开讨论,三两分钟就草草收场。

现象2:学生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进行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懂得倾听、吸收别人的意见。讨论结束后不做归纳和小结,使探究学习处于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现象3:小权威大包揽,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过于依赖、盲从其他学生。

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在努力创设探究学习环境条件的同时,还应积极关心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有效度。参与度包括参与探究的学生人数的多少、思考探究的深浅、参与的自觉性程度的高低;有效度包括课堂教学提出的问题和学习任务的解决程度、投入时间与产出效果比、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篇7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要有科学依据,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总用一些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公式化、模式化。要善于艺术、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既要重视方法的科学性,又要讲究方法的灵活性、艺术性。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教师劳动强度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应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才能少走弯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教师不讲教学艺术,注入式地教,必将导致学生死搬硬套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由此可见,能否讲究教学艺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具有聪明才智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问题。所以,无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应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本文将对专业课的的教学谈谈笔者的见解。

1语言艺术

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着直接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以相差20倍。”可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有两种—听觉和视觉。

1.1有声语言—听觉艺术

专业课的抽象性很强,面对从未接触过工作实际的学生来讲,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确切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讲课时做到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专业课的叙述性也很强,教师应当用精炼的、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切不可照本宣科。专业课的知一识性强,信息量大,讲课的语言应有抑扬顿挫,速度快慢要适中。声音太大,会给学生造成强刺激;平淡而低沉的语调,又易使教室里空气沉闷,使学生大脑皮层抑制,精神不振,引起磕睡或注意力的转移。

讲究口头表达艺术,就是在讲授具体易懂的知识时,速度稍快些,声音放低些。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或间题的.承转处、以及解释概念、总结规律时,速度要慢些,音量.要大些。每讲完一方面知识,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回味。

1.2.无声语言—视觉艺术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要长几倍。板书对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的语言要精确。“精”是少而有份量,“确”是恰当地表达内容。那些只需用语言解释的内容不必写在黑板。对于叙述性的内容,教师应在讲解的荃础上,分析做出归纳,将重点写在黑板上。

板书字迹要工整清晰,板面设计要科学合理,这也是无声语言艺术的要求。板书切忌字迹潦草,可适当运用彩色粉笔写出重点字句,或划上注意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专业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板书时常画一些物件的结构图、工艺流程示意图辅助教学。画图时,教师应选择合理的位置,有效地利用版面,不能随意地写、随意地画,写了擦,擦了又写或乱写乱画。

2讲究语言艺术是专业课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机应变”是专业课教学艺术的又一内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几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的手段。”眼睛是非语言行为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在课堂上,教师以目光巡视,收集来自学生中各方面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变更教学方法。教师应留心观察那些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以及学习兴致不高的学生,采用设问、提问、必要重复等方式,使那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专业课教学中,应用“随机应变”的艺术,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专业课教学中,教材处理也要讲究艺术。教师备课的过程是对教材再处理再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的目的。一般说,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但实际并非如此,有的教材重点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因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教材重点完全可以理解,不需要重点讲解。而有的知识并不是教材的重点,但学生不易理解,这些知识又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也可定为教学重点。

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在专业课教学中,还要讲究知识“搭桥”艺术。专业课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既需要基础知识,又需要专业知识。教学中要求教师找准坡度搭好桥。这个“桥”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适时架起利于学生学习的“认识桥梁”。这“桥”可以是一个例子、一个公式、一个结论或一种现象。“搭桥”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起到平坡导向的作用,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处,顺利、自然地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其所学知识系统化。

3适时运用直观教学艺术

专业课中很多内容是生产实践的结论,文字叙述十分抽象,单凭教师的生硬说教、学生的凭空想象,效果会很差。如果教师在教学卜,辅以模拟实验、实物教学、模型、挂图,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声像并俱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教学难度,简化理论教学。这样做,学生能获得牢固的知识。

4激发鼓励、“点化”诱导的艺术

“点化”作为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即是在教师点拨之下,引导学生把知识技能加以消化。“点化”就是扶(教师指导)和放(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避免“抱着走”。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间题的关键处及时指点和诱导,使其少走或不走弯路,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专业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课堂教学艺术。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艺术,就必须做到: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2-02

一、实践教学

1.生活中想到的实践教学。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数的认识过程非常有趣。对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问2+2等于几,他一定不知道,但要问2个枣加2个枣等于几个枣,他一定会告诉你是4个。还见过一个三岁多的小朋友,把中午在幼儿园吃的五个小包子直接说成吃了两个半,原来自己家的包子比较大,而幼儿园的五个小包子就相当于自己家的两个半。小朋友的直觉让大人惊讶,也让我们这些从事教学的人思考:是什么让小孩子给出正确答案的呢?我想应该是他有限的生活实践。

2.什么是实践教学。从上面的小例子可以看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理论更容易被接受或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个其实是认识的基本特点。大脑中形成的观念、逻辑从来都是来自于客观存在及客观实践。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脱离实际,会使学生的思维“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毫无用处地折腾……学生的意识已经变成了正在干涸的小湖泊,它已经跟思维的永远生机蓬勃的源泉——即各种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世界——隔绝了。”为此,他提出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定义是指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获得包括职业技能、技巧和职业道德的职业从业能力,并且有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手段和环节。

3.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大学里,多数专业课要在48学时内完成。每门专业课自成体系,有其要解决的一大类问题,需要用其独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要在短短的48个小时内掌握一套特定的知识体系。目前,在时间紧、学生多的情况下,很难走出课堂,去与一门课所对应的实际直接接触,导致教学很容易抛开实际问题,直接拿来概念,搭上定律,建起一个漂亮完美的知识构架,老师讲起来严丝合扣,学生学得有板有眼。这种教学面临的后果可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茫然,有时老师也是茫然的。例如,在讲到半导体器件物理时,一个简单的pn结,就可以制成开关管、整流器、稳压管、变容器、阶跃恢复二极管、发光管、光敏器件……课堂教学中只能从理论上对这些器件作出区分,没有办法让学生直接从电路中识别不同二极管的表现,从而加深理解。这直接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走入企业后,普遍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充分结合实际,这种适应过程会短一些。

二、习题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

1.习题承担起实践教学的任务。在上述所列实践教学的几种形式中包含有练习,如果把习题做为一种练习的话,这是唯一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与其它形式的实践教学相比,往往被忽视了。现在在学生数量增加、安排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有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习题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加深对理论理解的目的,我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以下是几个例子:等温等压过程中Gibbs自由能最小时系统达到平衡。这个概念用了多年,可是Gibbs自由能的意义在哪里,并没能真正理解。只是最近,在研究材料生长的热力学过程时,回到材料热力学的书中才深刻理解了这个能量的引入。当研究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某一部分时,其在等温等压下进行的自发的不可逆过程一定是其本身Gibbs自由能降低的过程。再举一个例子。当年在讲到小概率事件即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一概念时,老师不紧不慢地举了个例子——一个猴子在键盘上打字,结果呢,打出了一本教材——老师话音刚落,整个教室一百多号人哄然笑了起来,而老师也不禁有些得意。至今记得老师戴着老花镜在讲台上踱来踱去的样子,连并这个概念也一起记忆至今。还有一个是我自己教学中体会到的事。扩散方式有二种:固定表面源扩散和有限表面源扩散。一般地交待完二种方式的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及解,给出表面杂质浓度和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就算讲完了这部分内容。有一道题,问有限源扩散法进行结的二次推进中,结深与第一次固定表面源扩散杂质量的敏感度。这道题看起来不起眼,但背后包含着很多信息量。除了能对二种扩散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外,还提供了关于浅结扩散的解决方案。没有实践,提不出这样的问题。

2.国内外的习题课。看了节麻省公开课,他们的课程由lecture和recitation两部分组成。在lecture中由主讲老师讲述,在recitation中由助教回答学生的任何问题,应该相当于我们的习题课或答疑时间,这个对学生也是固定的,不是可去可不去的。在我大学读书期间,不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基础课还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这样的专业课,都安排习题课及答疑,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楼每一层都有一个小房间,主讲老师和研究生在这里答疑。由于习题课老师(多由博士研究生承担)与学生年龄相仿,接触比较多,二者可更好地沟通。但现在,少见这样的习题课。我一直承担专业课的教学,曾经不重视这个问题。近年,我做了点调整,基本每二周都抽出一个小时时间,专门做练习题及解答学生的问题。再加上课后作业。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让习题承担起一部分实践教学的任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习题来承担起一部分实践教学的功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习题课在中小学阶段很好地被用来作为掌握知识的手段,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习题同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整体把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有些习题就是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际问题的抽象或概括。要发挥习题的功能,习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大学专业课的教学课时本来就紧,课上用于完成习题的时间是有限的,当然课后也可以安排些习题,但不易过多。这时需要老师进行选择,让习题发挥作用,通过习题的解答加深其对专业的理解。比如,二极管电阻,教材中只给出了微分电阻的定义,即r=(dI/dV)-1,可是(I/V)-1也是电阻的概念。不通过习题的进一步分析,学生记住的只是概念。通过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到微分电阻用于小信号电路,与二极管工作频率有关,而(I/V)-1是静态电阻,用于二极管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它决定的是二极管的功率特性及开关特性。当然专业课的学习,首先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习题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有一种现象是学生为了考试,把习题当成主要的学习内容,忽视了对课程整体的把握,这个问题是当今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有时会遇到的,需要防范。

专业知识是合格人才必需具有的基本素质。专业课教学也是实现高校的三大任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基础。在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之下,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作用,是实现实践教学目的、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篇9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是计算机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课堂中的“教”与“学”需要一个很好的氛围和环境,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计算机课堂管理就是对计算机课堂中各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整控制,采取适当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能自我控制并积极学习,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我教计算机专业课已多年,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感: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注重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因为计算机专业课有其特殊性,计算机专业课堂拥有高尖的硬件设备、丰富的网络世界,加之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特别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引进,对计算机专业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中学生缺勤和迟到的现象较为严重;②教师对课堂互动环节缺乏控制,课堂过于活跃,常处于无序与失控状态;③教学环境较差,设备的软硬件经常无法正常运作,导致课堂成为自由活动的场所;④教师对教学的准备不足,使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的时间较少;⑤对学生起点能力差异估计不足,统一进度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两极分化严重,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逐步较少。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析的结果是课程与教学出现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想学、爱学,才能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真正认识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必然关系,努力建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似乎是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最主要的问题。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而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目前经常提到的“零起点”问题也是制约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因素,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差、教学方法不得当等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之一,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成长规律,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夯实和协调了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学生才会对信息技术学习有兴趣,愿意学习,也就容易产生自律,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规则等进行管理。

通过对计算机课堂现状管理的研究分析,我认为计算机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的实施

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保持安静和驯服,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课堂管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争取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是指学生投入有价值学习的时间,不是分配给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间。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所有的教学都应指向全体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求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发展全体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中,学生的行为可以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课堂管理的任务,同时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2.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操作过程的实施

若想保证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与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程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设计课堂管理规则,提出课堂管理规则,实施课堂管理规则,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其中课堂管理规则的设计指的是教师把教学活动的环境和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变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的过程。提出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设计制定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向学生阐述课堂上须遵守的各项规则,让学生知道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的后果。实施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课堂管理规则确立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严格按规则行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在规则的指导下,监控学生的行为,对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处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管理规则中也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精心的教学准备是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根本。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课堂管理规则在应用过程中,会显现出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课堂管理行为和课堂管理规则要及时进行反思,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完善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同时,也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行为和规则的冲突,积极引导学生改进自己的行为。

3.确定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为了实现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计算机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环境。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的因素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环境的关系、学生和环境的关系。课堂管理就是协调教师、学生、环境的关系,以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在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课堂纪律,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行为的控制与约束。但是,计算机专业课堂的环境与传统课堂的环境比较,有其特殊性,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在计算机房或网络教室进行,即计算机是课堂环境必不可少的设备,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要用计算机完成练习,但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玩游戏、上网和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对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除了实现传统课堂管理目标之外,更要重视协调好教师和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因此,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课堂系统中的各要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协调,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

若想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必须以课堂管理的规范性为前提。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虽然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管理是在一定预期控制内的随机,不是盲目的随机,因此应该规范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过程。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则的设计语言表述要规范;规则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现实条件;规则的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规则的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则的设计执行;规则执行后一定要反思、修改、完善。适合课堂教学的课堂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设计―实践―修改―设计―实践……的反复过程,我们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迅速发展为一大产业。“旅游服务行业是最大的第三产业,需要大批的中级技能人才,旅游专业的就业有很好的前景。”它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中职教育进行得相对较晚,旅游专业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理念与思想不够成熟,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的专业素质不高,学生毕业后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这与我国旅游业迫切需要高素质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矛盾。时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旅游类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构想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培养出的旅游人才往往是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旅游人才就业后顶不了岗。究其原因主要有: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它是为社会直接培养专业技能的旅游人才;学生主体不突出。教育是人的教育,要提升教育的实效,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潜力是关键;实践教学效率不高。中职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需要我们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

依据上述分析与平时教学实践,尝试构想“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平台”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突出“就业”“学生”“实践”三个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确保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切实解决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促使教学活动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更有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旅游专业知识与理论的教育与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活学活用,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灵活及时地处理相关问题。”“以实践为平台”,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胜任未来就业岗位。

三、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

1.实施素质教育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彻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课堂上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实施“填鸭式”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不尊重客观教学规律,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将仍陷于高分低能的困境,培养出的人才只是“两脚书橱”,缺乏应用知识的能力与创造力,难以将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秉持素质教育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践行素质教育,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思维的学生。

2.发展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法宝。作为中职教育必须要把握时代动向,准确把握时代对未来劳动者实践技能的要求,彻底摆脱旧思想的制约,探索并尝试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素质,努力实现从“知识本位”向“实践技能本位”的转变。

3.提升专业素质

中职教育是否成功在于它是否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同样检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是否高效,要看它是否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学生。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离不开专业课程理念,要紧扣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与技能要求,密切联系旅游行业发展与要求,重视企业的参与。企业为学生专业素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真实的实践环境、一流的实践设备、成熟的专业技能“老师”、系统的实践流程体验等,它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真实的企业实践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收获职业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环境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探索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要有明确的方向,即服务于学生未来就业,满足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更应该关注未来职业人的生命价值”“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就业”应该成为教师“备教”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就业岗位特点与技能要求,明确岗位工作流程、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等;深入旅游企业,收集第一手资料,使中职旅游管理课堂教学渗透岗位需求理念,将具体的知识与实际岗位工作与需求密切结合起来。例如,旅游管理心理教学,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岗位要求设计旅游管理心理教学,将理论知识教学置于具体的岗位应用环境,通过岗位应用环境创设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灵活把握知识,将之应用到未来工作岗位中去,解决岗位实际问题;要及时关注、分析、把握旅游行业动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以教代学,以教师的“教”削弱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潜能,尊重学生多重需求,如知识需求,学习情感需求,智能提升需求等。教师要通过课堂的有效组织,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旅游方面的相关知识,或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等;要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等。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教”,“以学生为主体”应当是教师有效引导、组织下的学,是教会学生学习,不是“放散羊”式放任自流。

3.以实践为平台的实践探索

篇11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高中美术专业课教学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珍视,教学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但总的来说,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也面临空前未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本身的短缺,观念要领的迂腐与落伍……

高中专业美术课与别的课程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没有固定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完全是老师自己把握。凭借的是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对艺术的理解,还有以往的教学经验。三者应该是有机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潜力得到高效的发掘。前两项是自己业务的基础,而教学经验则是自己多年来教学心得的总结。

多少年来,专业教师一直遵循的是“老师讲理论,学生做画,老师改画”这样一条多少年不变的路子。专业好点的教师,还能自己做范画,学生还能学到直观的方法。最劣的是有些教师夸夸其谈却根本不能做示范,没有实践的经验。这肯定是误了学生的前程。

二、教改的措施

我工作至今已整整七年。前三年由于自己刚刚工作,一是不敢妄动,再者是缺乏经验,所以也是平淡带过了一届专业生,并无新的收获。第四年开始,自己就在琢磨如何开展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下一届专业生的课程。一,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能迅速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专业成绩迅速提高。二绘画有没有像数学、物理这些理科那样有效的公式呢?

大家都知道在理科学习中,无论数学还是物理化学都有一定的公式,只有记住了那些公式才有可能把相应的题目做对。那么,美术当中难道就没有公式可言?也就是说发现了毛病应该用哪个公式解决呢?

经过两年的学习、摸索研究我得到一些初步的结果

第一, 通过学生经常、反复观看平时经常出现问题的作业,让学生知道自己画的毛病所在。他们在平时上课中能经常性的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并改之。

第二, 针对学生普遍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画画的心得,和几年来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针对问题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的“公式”,并提炼成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来解读。学生根据自己的毛病可以顺利的找到顺口溜中所对应的解决办法。

例如,当学生感觉物体的体积弱时,学生清楚的知道加强交界线。它所对应的“公式”是-----“感觉物体体积弱,用色加强交界线”。

例如学生感觉画面的前后空间拉不开,学生可以顺利的找到-------“后暗前亮明度分,后冷前暖关系明”这样一句“公式”,问题也就迎难而解。

利用这些“公式”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即使是学生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老师只要说一句“体积弱”,学生也能明白应该如何去改。经过多次的重复训练,学生会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根据老师的“公式”来审查自己的画。同样能达到学生自我提高的目的。

“公式”法不仅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绘画者,对那些刚刚学画的初学者也同样有效。因为初学着更容易出这些错误。而老师根据这些“公式”可以使学生的问题迅速解决。

如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构图没有空间感。老师只要用---“构图主体上沿占,横面定要大于竖”这个“公式”问题立刻得到解决。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三、教改的结果

经过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锻炼,或说画中毛病的自我审查,逐渐地学生经常性犯的错误减少了。画画的感觉大大提高了。主要原因是他们自我审查问题,并能迅速解决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喜欢美术。而不是逐渐的对美术失去信心。这种自我审查并迅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起到良好效果。

接下来的三年,我又带了一届职中美术生。其中80%的学生根本没有学过美术。(在刚入学时,当时王志宏校长和许主任也都亲自调查过)并且男生极少。到二年级根本就没有了男生。可是将来高考要画男生,这对这个班的学生来说太不利了。我开始用这套方法训练学生。由于学生确实没有基础,教起来老师很费劲儿。但是我并没有灰心,还是按照自己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让学生进步。两年半后学生高考成绩出来,两个艺术班成绩最高的专业分出在了我带的班里。虽然他们成绩在全省不算太好,但两个班相比这个班成绩的提高也应是理想的。因为普高班的学生,一是除了正常的专业课外,每天晚上、每个星期天都加课。而我带的班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不好。所以星期天没有再上课。二 是我们班没有男生而普高班不存在这种现象。三是普高班的学生是经过全省专业考试的好学生,有个学生中考分数超过了180分(这是我招来的学生)而我带的班都没有参加过中考的测试,或是没有过。水平很低。所以我说我带这个班成绩的提高属于较为理想的。只是基础太弱没有拿到全省更好的成绩。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高中美术专业课,也应该改变多少年不变的老传统;应探索一种适合学生发展、提高、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替代传统。我个人感觉“公式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行之有效。但是自己知道它的不完善、不成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希望能有条件继续把它做的更加成熟、完善。

最后付上一组专业课(水粉)中按绘画步骤总结出的“公式”,以顺口溜的形式展示如下:

构图主体上沿占

横面定要大于竖

迅速铺出大关系

不可小笔太罗嗦

后暗前亮明度分

后冷前暖关系明

注意整体色调统

局部冷暖要分明

感觉物体体积弱

用色加强交界线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52-01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一个重要载体。传统课堂教学虽然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照本宣科、创新匮乏、枯燥乏味等弊端,如何突破课堂教学瓶颈,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我一直探索解决的问题。

一、物流转移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今年我从事《物流员》课程教学,这门课程综合了众多专业知识,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是学生参加物流员职业资格鉴定的基础。因为需要带领学生准备物流员考试,每天我都要做大量准备,查阅资料、总结知识、印制了不少习题。来到课堂上,没有想到学生并不买账,他们好像并没有理解到我的苦心,不是无精打采的划重点,就是不情不愿的做题。因为学生普遍不喜欢记忆知识点,复习效果很不理想。通过和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学生方面

就入学动机而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是盲目的“凑凑热闹”,家长只是把学校作为管理子女的“大幼儿园”,让学校再“关”几年;从学习积极性来看,由于在初中学习不理想,职中学生普遍感到自卑,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入学以后缺乏自觉进取精神;从学习能力来说,他们大多基础知识不牢,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下。因此,对于班里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好专业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教师方面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其结果达不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发展,不但使学生知识层面得不到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充分的开发。统一的教学进程,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上存在的差距,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觉得学而无趣。

二、物流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1.构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含义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却往往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以教材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解放思想,激活思维,挖掘潜能,创新学习,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第一、游戏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游戏,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诱导学生学习。《集装箱运输实务》涉及集装箱类型、集装箱标志、出口流程等众多知识点,内容繁杂,不仅是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备知识,也为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奠定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混淆不清的现象。因此,我选择这节课是探索知识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第一次尝试。在授课时穿插游戏互动的模块,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更能有效提升学生记忆效率,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上,通过设计抢答题,检查学生集装箱的概念和类型的预习情况;组织游戏“电视寻友”,通过集装箱图片与名称配对,帮助学生掌握集装箱类型;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外贸企业、船公司、堆场、货运站等各环节工作人员,串联出口流程,梳理涉及知识点,增强处理业务的信心。

这些游戏的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能提高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第二,模拟情景,打造一体化课堂,

因为学生们马上面临顶岗实习,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逐渐从“学习”向“职业”转变。因此,在授课时,创设真实工作情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操作,将知识点融入到创设的工作情境中,帮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的具体实施上,我创设物流公司招聘客服人员面试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职场应聘通过面试问题展现集装箱杂货装载规则这一本课重点,同时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复杂繁琐的规则;紧接着通过如何解决因业务纠纷的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客户服务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树立理解、宽容、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提高学生职场抗压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操守不再单纯的依赖德育课,我组织学生即兴表演,通过装箱员面对贿赂行为的表现,总结社会不良风气,同时用实际案例警示引导,培养学生自律自控的职业道德,达到以德树人的情感目标。

通过模拟真实职场环境,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激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工作情景的不断变化,必将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三、物流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13

一、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原因

在本学院目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我国现在高校的扩招,学生与教师数量的不平衡以及大部分高校重视科研而忽视了教学,导致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主要现状有:(1)老师教学积极性不够。主要归因于教学态度不端正、授课经验不足。课堂上“低头族”比比皆是。(2)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几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教学,缺乏创新性。因此,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3)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多彩。教师未能够严格执行教学要求以及制定标准的教学大纲,对讲授的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优化,且在讲授过程中也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基于以上种种课堂教学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因为独立学院没有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及独立的教学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完全依赖母体学院,也未曾考虑到母体学院和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差异,种种现状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二、提高独立学院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制定并严格执行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奠定了该课程教学的基础,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依据。专业课程都应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大纲制订的程序与内容规范,符合课程目标要求。专任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遵循如下原则:(1)课程教学大纲要适应时代需求,要突出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改变;(2)结合教育教学的目标,明确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明确课程在教育规划的地位与要求,注意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3)重点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并将其归入整个教学过程,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4)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与本一进行区别,把握理论知识“够用”,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和空间;(5)体现独立学院的改革思路和办学特色。从专业教学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专业特色。

(二)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突出教学内容应用性

首先,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院应积极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纳入教学过程,及时更新和拓展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新知识,拓展新视野。专任教师也可以将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专著内容通过课件形式、专题研讨形式、补充课外阅读资料等方式引入到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科学研究又离不开实际数据,大量的教学实践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提供素材和现实依据,从实践进行提炼,反哺学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其次,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特点。因此,要注意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应加大实践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构筑的平台,使学生得到实训机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独立学院应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旨,以创新实践途径为主线,构建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架构体系。实践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切实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做到制度、时间、场地、经费、指导教师“五落实”。因此,首先必须有制度保障,学院应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能够对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是加强过程监控,每学期的中期检查工作中,均要求学院各系对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检查,一方面检查正在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否按既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同时,实习教学要强调计划性,具有严格的管理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