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

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6: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

篇1

1.1 手术中常见的危重急症患儿、呼吸循环衰竭、各种休克、各种麻醉意外抢救时,手术室护士应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应付随时发生的紧急情况防患于未然。手术前要做好各种抢救器械准备,如血压计听诊器、电动吸引器、人工通气道、氧气、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等。检查墙壁电源的各种插座插头、电刀运作是否正常,对各种器械要接通电源备用。

1.2 特殊器械及物品的准备,如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护理工作中协助医生准备好手术器械、电动吸引器、开口器,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当管径和长度的气管镜、异物钳、气管内吸引管、冷光源心电监护仪、高频通气机、氧饱和度监测仪,另备好气管切开包及抢救药品。将冷光源吸引器监护设备摆放好,并接通电源备用。手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主要观察血氧饱和度。一般应维持在95%以上,如有下降或低于90%应随时提醒医生注意做好抢救工作。

1.3 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心脏复跳时如出现室颤需要马上除颤,手术室护士应及时准备好除颤器,正确配合医生进行点击除颤。除颤器所需的电能量小儿一般是3-5ws,不超过10ws(

1.4 手术中与麻醉师的配合,在麻醉师进行全麻气管内插管操作时,手术室护士要时刻不离患者身边,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进入备战阶段,因患者随时都可能发生喉痉挛呼吸暂停、呕吐、误吸等意外情况,需要手术室护士的紧密配合,及时果断处理,使患者转危为安。反之如抢救不及时,气管插管号码不对,已引起不好使等,则延误抢救时机,增加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篇2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的重要场所,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危。手术室的工作需要不同层次的护士完成,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使整个护理工作程序化、整体化、规范化,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综合质量一直都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热点。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我院手术室自2013年以来对护理工作采用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手术室护士共10名,其中女性8名,男性2名,年龄20-43岁,平均32.4±7.6岁。在职称方面: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6人;未婚2名,已婚8名。在学历分布上:中专2例,大专7例,本科及以上1例。工作时间2-12年,平均6.5±2.8年。质量控制前后我手术室护理人员并未发生明显变动。

1.2质量监控的实施方法

1.2.1计划科室成员成立由护士长、组长和责任护士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检查和完善制度、流程及管理等内容,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指引,建立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学习培训(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操作、消毒隔离、术前访视等),制定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层层分解,做到责任到人。

1.2.2制定手术护理流程术前对仪器、设备、器械进行彻底检查,确保仪器、设备、器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术前1d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介绍手术内容及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信心手术日在手术室门口迎接交接患者进行手术(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内容进行手术配合)手术结束时,配合医生为患者包扎伤口,用温生理盐水擦拭干净患者身上的消毒液、血迹,妥善固定引流管送患者到病房详细交班补充手术间物品、清洁灭菌。

1.2.3质量持续改进由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对护理工作的实施进行质量监控。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护士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措施,建立一个个性化、全方位、主动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①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护士行为规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管理、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操作、环境管理共9项指标,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工作质量越好。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患者对护理过程、护士的服务及治疗环境的评价,满分100分。实施前后各调查20例患者。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防范措施

护理质量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快,紧张等特点,与其他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相比,手术室护理工作比较特殊,也易出现差错事故。所以,医院各级护理工作者都应树立提供优质护理为核心工作,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1]。以下将对手术护理差错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以将差错事故降至最低,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整体水平。

1 术中护理差错原因归纳

(1)工作环境特殊。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节奏快、枯燥,加上节假日安排的工作人员少,易使护理工作人员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压力大等。

(2) 违反操作规程,没有严格的手术室护理操作制度,护理人员没将手术室护理操作规程及要求执行到位,例如:没有严格执行检查工作,造成用错药、摆错手术,术前器械准备不全或出现故障等差错。

(3)工作责任心不强,核查不细心。例如:术前不仔细观察所需用物,不仔细清点术中物品,不及时登记中途添加物品,不清楚台上用物,造成术中物品数目不清,体腔不及时关闭,手术时间被延误,给病人造成痛苦。手术摆放不当,造成压伤,术中静脉通路不畅,出现漏血,漏液现象,病人坠床,接错吸引器,电极板灼伤病人等差错。

(4) 护理业务水平不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职能重要性意识不强,不熟练掌握操作常规,对各类手术配合、物品准备等工作生疏,整体上集中表现在:对手术室护理的基本技能的掌握不熟练,应急反应能力差,工作中忙乱而在术中发生技术性差错。

2 防范差错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规范护理意识:医院应适当组织护理工作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并实行一定的考核方式,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及法律意识。此外,科内应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讲解、分析,有效地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风险意识,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责任心,从而有力地防范护理职业风险,维护自己利益同时也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

2.2 严格制定和落实执行规章制度:由于新业务、新技术、新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本身的护理工作情况与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护理政策法规,定期检查以及时完善手术室护理的各项操作常规,并落实一套科学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法,应积极追求护理工作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实行岗位责任制,还应根据易发生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有会对性的强化管理,对手术器械物品严格执行三清点制度,并及时详细记录术中增添物品。由于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患者病案的一部分,它记录了患者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故应自觉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记录应避免漏记、误记,做到医护一致、字迹清晰、严禁涂改,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真实、完整。护士长应派专人加强督促检查,当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反馈给班护士。所有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留科内保存备作证据使用,一份随病历归档。手术室内药品分类放置,专人负责领取保管。此外,术中采用全程护理,护士不因事离岗,以减少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差错。还要保证急救设备、药品、器材完好备用,并做到定人定期保养、检查,定量、定位放置,完好率100% 。各项操作前做好解释,医务人员应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多给患者关心、爱心、耐心,增进护患沟通,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不在手术间大声谈笑,尤其是不能谈及患者的隐私、忌讳问题,不随意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病情的疑问,向医生汇报恶性不良病理结果时应回避患者。

2.3 加强知识培训:护士长带头表率,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补充,自觉积极学习。根据具体情况需求,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并制定相关的护理知识考核制度及方式,不定期地组织护士开展业务小讲座,交流护理经验;每年应选派几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邀请各仪器厂家技术指导员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适当请各专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及专业技能水平[2],从而不仅增进同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更是减少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差错。

2.4 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的安排,应以个性化为原则,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护士长可采取弹性排班,每日轮换轮换大、小手术配合,洗手、巡回护士工作,让每位护士都保持积极的心态完成每台手术护理工作,从而有效避免长期超负荷工作。

3 体会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且由于差错事故处理也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不仅要有强的责任感,严格自觉要求自己,与医师密切配合,更应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自己娴熟的配合技巧,还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此外,更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努力做好护理工作的管理,重视员工的知识技能的培训,从而全体医护人员协调配合,有力保证手术安全完成。

参考文献

篇4

①紧急联系卡,存于抢救车内,内容包括紧急会诊科室、输血科、药房以及相应负责人电话号码。因为内容精简醒目,在手术间发生紧急情况时,巡回护士只需要在抢救车旁即可快捷查询需要会诊科室的电话号码,而不用在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簿里翻找相关科室电话或者科室负责人电话。如果科室电话暂时无人接听,就直接拨打科室负责人电话,要求手术室紧急会诊。时间就是生命,科间联系通畅,为急救成功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

②采血提示卡,存放于采血试管存放处,内容是院检验科采集各类血标本的具体要求,正确采血应使用哪类试管、采血量等。在手术病员需要紧急采集血标本时,特别是进行专科性质较强的采血时,手术室护士可以很快查询到具体要求,做到“稳、准、轻、快”的正确采集,减少采集血标本错误。

③标本固定流程卡,张贴于标本固定处,使用简明的箭头图,指示出“查对,登记,加固定液,封口,再查对,上锁”,有效提醒护士按流程查对、操作。

④消毒液配制卡,在需要使用消毒液的位置张贴配制卡,内容为浓度、配制比例、容器上均张贴刻度表。如用含氯制剂浸泡使用过的止血带,通过浸泡桶桶盖上张贴的配制卡,操作人员就可以很容易配制所需要浓度的消毒液。在各种消毒液的使用过程中,只有准确浓度的消毒消毒液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⑤术前访视卡,有正反两面,正面内容为温馨关怀语、病员信息(科别、姓名、拟施手术方式及时间、过敏史、手术史、术前检查完备)、术前后注意事项,反面内容为优质服务承诺、手术组信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姓名)。巡回护士在术前1d到病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妥后,根据提示向手术患者讲解,并将卡片留于床旁。病员能较为全面掌握手术信息,并逐条遵照执行。同时也加强了护患沟通,减轻了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了手术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手术患者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⑥医师喜好卡,制作了各专科主刀医师的喜好卡片,以提示手术室护士针对不同医生的手术习惯采取专科化的配合。在这张卡片上,该医师以前的习惯会罗列于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在这张卡片上也会有所显示,护士遇术中突发事件也可以从容处理。通过手术医生喜好卡的应用,护士在配合手术时更加精准,避免了手术中的等待和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使配合工作更加顺利。

1.2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百分率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系列提示卡前后,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1。科室每月抽查10份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表,以了解医师(包括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显示,实施后组医师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方面,实施前组发生不良事件25例,发生率为36%;实施后组发生13例,发生率为14%。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应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手术室护理服务不同于其他护理单元,包括手术医师、患者和家属几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所以手术室护理服务范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患者,每个环节都关系着的手术成败。流程是科学管理的核心概念,系列提示卡就是进一步优化流程,以流程为导向而制作应用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全程服务理念,系列提示卡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工作环节的细化,体现了对操作者的高度关爱,有了被关爱的操作者才会有更被关爱的服务对象,才会真切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系列提示卡的应用体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稳、准、快”特点,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是医院评审检查的必备资料,但是应将其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而不是置于文件夹或者资料盒内,当应对检查或者出现问题时才搬出文件夹加紧学习培训。系列提示卡是实践操作与规范资料相结合的最佳表现。护士应该在工作中记忆并掌握很多知识点,但是如在实践工作中再给出确定的提示指导,会减少护士工作中的不确定、疏忽或失误,保证操作的准确性、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同时,正确的提示指导,也是对应知应会的专科知识的不断强化掌握。

篇5

在手术室管理当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夜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手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1]。本次研究当中,收集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手术室夜间护理相关资料共2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和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各100例,探讨提高夜间手术室护理的具体措施,提高夜间手术室管理水平。

1夜间手术室护理特点

夜间手术护理人员安排相对较少,一般只有几名护士。在夜间进行手术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急,病情严重,同时在夜间护理人员反映力较慢,这样严重影响手术室的护理治疗,从而使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上升。

2提高夜间手术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2.1合理安排护理人员 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人员班次,取消8∶00~12∶00、14∶00~17∶30排班模式。根据护士人员数量合理安排休息,必要时排半天休息。另外增加机动班,确保白天与夜间急诊手术的顺利完成。

2.2加强后勤保障 术前1 d将基本手术物品进行准备,做好特殊物品准备,及时将连台手术常规敷料、器械下送至手术间。此外,针对手术所需特殊物品,在术前1 d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确认,并于库房工作人员联系,统一配送,确保了晚间手术顺利进行[2]。

2.3加强护士素质培训 加强对夜间手术室护士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夜间手术当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培养。加强本专科护士医德医风的建设,同时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并进行考核。针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制定规培计划,并严格实施,提高业务水平。

2.4完善的夜间手术护理流程

2.4.1术前访视 ①注重心里舒适护理,夜间进行手术的患者一般病情急,发病快,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存在恐惧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其思想负担,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3]。②将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夜间手术患者家属一般对突发的疾病比较急躁不安,因此在手术之前要做好沟通,保证患者有效配合。

2.4.2术中支持 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再次向患者介绍环境及手术需要配合的地方,同时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隐暴露时间,尊重患者的隐私。同时注重患者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让患者感到舒适。手术结束,将患者皮肤上的消毒剂、血迹擦净,保持切口敷贴干净无污迹,为患者穿好病员服,盖好被子,将患者干净整洁地送回病房或重症监护室。术后患者如有疑问,应耐心解答,并且给予鼓励的话语,给患者送去最衷心的祝福[4]。

3结果

通过夜间的有效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神经损伤的例数为,35、29、32;满意度为32%。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例数为8、7、5。满意度为100%。在相关数据对比上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

4结论

在手术室管理当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夜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手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荣晓玲的《浅谈怎样提高护理质量》和苑洪莲,李莉,魏臻的《浅谈提高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措施》研究指出,在夜间手术护理当中只有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加强后勤保障,提高护士素质,建立完善的夜间手术护理流程等措施,才能提高夜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其中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神经损伤的例数与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数据在数据对比上具有显著差异性。这说明夜间手术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疾病治疗满意率。

参考文献:

[1]王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25).58-60.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影响护理工作不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不仅要承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任,还要面对诸多护理安全隐患。因此,探讨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现将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做如下总结: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手术室护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而原有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严重影响到了手术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2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以及新的医疗设备的不断应用,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技术及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也有所加大, 护士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将会对护理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1.3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责任心有很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会严重影响到护理安全,易引发医疗纠纷。例如:混淆手术患者及部位,清点手术器械时出现差错,用药时未注意核对药名、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

1.4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环境布置有与病房不同, 从色调到布局,以及麻醉机、吸引器等手术设备都给患者带来了陌生感,加之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疗设备带来的噪音,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 而且使医护人员造成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2]。

2 防范对策

2.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术前访视制度、手术患者核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无菌操作制度等,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手术室应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质控小组监管护理人员的行为,并配套相关的奖惩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使每位护士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3],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护理安全。

2.2 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面对手术室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引入,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完成繁重艰巨的护理任务,保证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技能操作大赛的方式,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对新进的护士要重视岗前专科培训工作,以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组织有潜力的护士去高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室管理理念。

2.3 强化责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手术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发生,因此,责任心对手术是护士而言尤为重要。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细心谨慎,将安全意识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同时对患者也要有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以亲切的口吻和患者交谈,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惧和术后的担忧,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2.4 改善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心理压力 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还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4]。首先,应对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降低噪声,消除患者患者的焦躁心理。其次,改变手术室单调的布局,墙面采用暖色系的颜色,并张贴温馨标语,增加患者安全感。再次,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5]。手术室管理者需以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查找并及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形成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将可能的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6]。护理人员应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 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60-361.

[2]黄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0,(5):80-81.

[3]刘琼,江云英.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268-270.

篇7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44-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在中国医院协会所提出的“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的8项目标中,就有6项目标与护理工作直接相关,对护理人员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要求[1]。手术室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时间连续强等特点[2],如何避免和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已成为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甚至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现就我院1例手术室患者坠床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对策,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1岁5月,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2011-5-19在手术室准备手术时不慎从手术台上坠落到地,当时可见前额部肿胀、青紫,哭闹不止,无呕吐,瞳孔无改变,经医生检查全身无骨折及其他脏器损伤,随后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股沟疝嵌顿松解高位结扎术,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直到2011-5-26出院,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2 原因分析

2.1 沟通不到位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护士未向医师及其他人员作任何交待,把患儿一人放在手术台上,就去作自己的护理工作,与此同时各类医师也在做自己的本质工作,二者未互相了解,互相配合。

2.2 护士操作流程错误 手术室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后,未及时做好术前准备,等到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后,才去准备相应的药物,用物,造成患儿无人陪护。

2.3 手术室护士人员配置不够 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严重匮乏,1台手术仅有1名护士。

2.4 护士责任心不强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严格执行各种护理规章制度,注意力不集中,对护理工作随心所欲。

2.5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不强 一方面护士在学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相关安全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临床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安全和法律问题。另一方面护理管理者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不够及培训管理监督不力等。这不仅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6 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无预见性 手术患儿进入手术室无任何保护措施,就将患儿放在了手术床上,从思想上就没认识到患儿会从床上摔下。

3 对策

3.1 增强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 有研究报道,美国JACHO收集1995-2004年2966个预警事件中,沟通不足是所有严重差错事件发生的首要原因,2005年的582个预警事件中,沟通不足再次列在第一位[3]。在临床工作中医护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是一个充满协作精神的团体,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双方应互相沟通,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配合,在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达成一致,可以减少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沟通意识,并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和学习。

3.2 严格按护理工作流程操作 作为手术室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药品、器械、仪表和各种设备,做到心中有数。手术患者一进入手术室,要采取保护措施,保证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守护患者,如为小儿、昏迷、麻醉病人必须妥善固定,防止患者坠床或发生其他意外。

3.3 合理配置手术室护士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根据我国卫生部1978年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标准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手术台之比为2―3∶1。护理管理者应当结合实际为手术室配置足够数量的手术室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每台手术至少需一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及外勤人员等。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护士执业证,有一年以上手术室科室工作经验,工作踏实,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及团队精神。

3.4 提高护士责任心 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如果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掉以轻心,马虎从事,随心所欲,会给手术患者带来致命的威胁,给手术室造成重大损失。对于不负责任的护士要实行零度宽容,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使其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要每时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3.5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护理管理者针对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要召集人员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对大家容易忽视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必要时给予全院通报和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使护理工作安全警钟长鸣。

3.6 增强法制观念 在护理继续教育中,增加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从而降低护理职业风险,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又保护了自己。

3.7 重视不稳定因素,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因素,都可能构成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随时都存在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压疮、坠床、摔伤、自杀等,护士必须对你所管理的病人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找出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果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都会招来不必要的纠纷,甚至相应的法律责任。

4 结果

我院通过对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了护士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三基三严、安全知识等的教育和培训,其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严格按护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将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手术室近期来无一例此类事故发生,大大提高效率,避免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失误,有效防止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篇8

医院临床教学是多层次、多专业的教学,不同专业科室的临床护理教学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与病房的护理工作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手术室护生临床实习教学的特点,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临床教学的经验体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重视教学内容方法

护生的医院临床实习,手术室一般实习四周。时间虽短,但手术室实习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手术室实习教学内容的设计,重点应放在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医德医风教育、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等理论的学习,将各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言传身教,培养护生使之具备手术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2 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洁净度高,无菌要求严格。虽然护生在临床实习之前经过严格系统的医学护理学习和训练, 但一些护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所以, 在带教每一位护生之前都要对于她们不懂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进行讲解和示范, 着重强化无菌操作技术, 尤其是外科刷手法、戴无菌手套法、穿手术衣法等。从手术室空气消毒到每一样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都给她们详细介绍和示范,直至掌握。

3 加强思想教育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每一个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在手术室临床实习教学中做好医德医风教育,带教老师要从自身做起,将良好的道德风范传授给她们,激励她们按照良好的医德规范行事,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爱院、奉献、责任意识。

4 熟悉工作环境

通过对护生进行一定的培训后, 严格要求她们按规定换上手术室工作服,穿上专用鞋帽, 戴上口罩, 带她们从门口入口处逐一介绍手术室的布局、分区及常用物品摆放位置,让护生尽快熟悉环境, 然后要求她们详细观察一整的手术经过。

5 指导护生配合手术

篇9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五常法是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最初发源于日本企业,已在临床逐渐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3]。随着现代医学诊治水平的提高,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要求日趋完美,为了加强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使护理服务更快捷、准确,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故将五常法细化到手术室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有病床800张,手术室为层流洁净手术室,有护士30人,涉及的各科手术多,工作繁重,管理复杂。

1.2方法

1.2.1总方法 成立"五常法"活动和考核小组组织全科人员参加学习五常法相关知识,树立理念,并针对目前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按照"五常法"的要求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

1.2.2具体方法

1.2.2.1常组织 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基础护理、手术室护理技能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要求。因此,我科室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手术室的护理,以提高业务水平。遇到特殊或疑难患者当天即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向医疗请教或会诊;组织晨会学习、周学习、月学习,积累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组织培训考核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各种穿刺技术、抢救技术。

1.2.2.2常整顿 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要求,拟定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护士长一日五查,检查质量标准的落实,对护理人员的存在问题和工作流程经常进行讨论整顿;针对低年资护士,经常整顿工作作风,加强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实施亲情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法评价,广泛征求患者、家属、护士的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所在,整顿出改进措施;手术常用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做好手术间物品、仪器登记、外借记录,以方便使用。

1.2.2.3常清洁 清除手术室的污物,保持工作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手术30 min前开启层流系统;仪器、设备保持清洁,使用后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做好仪器手术后的消毒、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下次手术正常使用,做好污水、血液污染仪器的清洗、擦拭、消毒工作,可浸泡消毒的配件先浸泡后再消毒。做好一次性物品处理工作,避免再次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1.2.2.4常规范 规范护理工作标准及考评办法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严格按标准进行管理。选派护士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带回先进管理理念融入标准中,适时更新管理流程,让护理人员的行为更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不断重复前面所讲的"三常"。规范手术间仪器放置、登记,定期检查、检测仪器功能;使各种抢救器械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物品药品的规范管理,减少因个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错误事件发生;护士长定期按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检查规范落实情况,按绩效明确的奖惩。

1.2.2.5常自律 要求手术室护士按照"五常法"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护士长首先以身作则,坚持运用"五常法"管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一日五查制,点患者、重点护理人群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医生、患者、家属沟通,及时解决隐患;责任护士做好自律,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自觉的完成本班工作,与优质护理的绩效奖惩兑现;叮嘱患者家属自律,遵守医疗秩序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配合医务人员管理患者;患者同样自律,根据自身疾病特点,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配合手术进行。

2 结果

五常法实施后,患者满意度由90%提高到98%,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由89%增加到99%,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显著(P

3 讨论

五常法在临床应用较多,通过结合骨科、儿科、内镜中心等科室的具体情况,该方法得到了很好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5-6]。

手术室是关乎全院急救和所有外科科室诊治的重要科室,所以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手术室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无疑为患者的诊治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6]。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护理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我们将五常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适应了现代护理的要求,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与水平[4]。我科实施"五常法"之后,取得了如下良好效果:首先,促进护理工作人员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工作自律性形成,改善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技术水平;其次,根据规范管理,并对手术室人员进行业务和管理培训,手术室仪器管理到位,标示清晰,摆放合理;手术室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促进了护士与医师的配合,增进同事合作,减少摩擦与工作失误机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手术患者、手术医师满意度显著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大大增加,为患者的手术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总之,该方法高效、执行力度强,为护理管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有正确的理念和共识,按照规范办事,从而为医护,为护患,为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减少工作失误与意外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全小梅,范丽英. "五常法"在内镜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9):4047.

[2]邹丽君. 护士长运用五常法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规范化管理实践[J].吉林医学,2013,34(3):7089.

[3]宋科,周俊英,侯晓丽. 五常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286-287.

篇10

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的重要部门,有劳动强度大、节奏快、病种多、接触面广、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当然其中如果存在有一些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同样也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提高护理人员个人的素质、手术室管理制度的改进等相关防控措施,来减少相关的安全隐患,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患者的安全。

1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责任法》等法规相继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疗纠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秉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笔者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1制度隐患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务院于2002年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此条例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的处理进行了规制。这一条例的颁布就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医疗机构必须遵照此条例及时的修改与条例不符的旧制度,这样才能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2人员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不乏有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者,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失误,且失误率较高。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护士都只是中专学历,大专学历也只是在职大专毕业,原始本科学历更是少之又少。有的护士认为年纪大了,就不用学更多的知识,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只能临时应付,对手术步骤按部就班,没有创新的思维,应急能力差,这样对患者的安全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1.3管理隐患

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如在接送患者的过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参观新展开手术的人数较多,造成室内糟杂,室内菌落升高,影响手术操作者的正常发挥和增加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1.4操作隐患

1.4.1接错病人:因接待病人的护士核对信息错误,或者病人手术前紧张以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清楚的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病人的情况;

1.4.2安置不当: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或者由于安置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

1.4.3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错误;

1.4.4用错药物、输错血: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1.4.5神经功能受损、电灼伤、冻伤、压疮:如电凝器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或酒精消毒皮肤后未擦干即应用电刀可造成灼伤;

1.4.6异物遗留: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器械物品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由于在手术前、中、后没有认真清点手术器械物品以及检查器械物品的完整性,导致将器械附件,如手术剪、各类撑开器的螺钉遗留在患者的体腔或深部组织中。

7、执行的无菌技术操作标准不高:在手术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术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如在无菌包打开后不执行无菌操作而直接敞开抖落器械,容易给患者造成感染。

2 防控措施

篇11

近年来,随着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人民群众对护理的标准越来越高,对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才能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获得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满意。我是一名医院护理人员,深刻感到自己目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与迅速发展的医院护理工作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才能提高。这次医院领导安排我参加培训,我要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明确培训的重要意义,通过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取得优良成绩,为医院护理事业发展作贡献。

二、培训学习的收获

我这次参加“万名护理人才培训项目”手术室专科护理培训,通过一周手术室专科护理理论学习和参加三周手术室专科临床实践,使自己的手术室专科护理理论明显提高,增长了手术室专科临床实践经验,收获非常大。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临床实践,我都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碰到不懂和不理解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和学员们一起探讨,求得正确的答案,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为自己今后进一步做好手术室专科护理工作,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三、培训心得体会

(一)加强学习,争做学习型员工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一名医院护理人员,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实践能力,以便能够全面做好护理工作,完成护理工作任务,取得良好工作成绩。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员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全面做好护理工作。

(二)强化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护理工作一是要强化质量,二是确保安全,我要把本次培训提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全面落实到自己的护理本职工作中,使护理工作有明显改观和提高。我要根据手术室专科临床护理的工作特点,结合实际,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手册》、《护理质量考核手册》及《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我要强化护理安全意识,贯彻“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切实保障护理安全。

篇12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当前,一些手术室医护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隐患,这些隐患很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留下终生遗憾。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1护理人员自身隐患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强度高,容易降低精神集中力,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容易促使护理事故的发生。 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差错, 约束力差疏忽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专业技术不熟练而对仪器无法正确操作,知识面窄对新问题应对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对护理记录的书写不规范,出现漏写、漏签、错写,与其他记录不符合等问题。接待患者查对错误或者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综合的人为隐患。

1.2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隐患 手术后对遗留器械、物品清点有误,造成手术时间的不适当延长。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手术中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严谨,洗手消毒穿衣不严格, 造成对患者的伤口污染甚至感染,而且没有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污染标本及器械未放于指定盆内造成的污染。器械护士未经主刀医生同意丢弃标本或者术后标本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患者的标本混淆。或者术后的标本未及时送检影响了诊断结果。甚至送检标本错误影响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室较其他医疗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更易产生医疗纠纷。

1.3与患者沟通不当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面对各种手术器械心理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心理产生波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和乏味,致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较低。当患者向医护人员提问时,医护人员往往语气生硬,让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使其情绪波动更大。另外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技术的专业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全面的技术,就沟通技巧来说很多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

1.4制度不健全 合理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医护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护理工作, 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宣告以前的一些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新规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造成了护理事故的发生。

2 防范对策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在手术中不发生认为的不必要的意外。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护人员负责的态度对手术室护理中寻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强化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要及时的防止出现事故,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性,需要及时修改和添加各种新的规定制度,吸取从实践中发现和得到的经验教训,如标本管理、物品清点、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安全制度等容易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和工作细节, 并且由专门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出台各种奖罚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抓好制度落实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安全。 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增强自信心。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对于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准则,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 对管理者来讲遵守管理手册,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消灭护理事故的重要措施[4]。

2.2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以不断的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各项规章和制度的敬畏感,使其不敢轻易犯错;医院还应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晋升、奖金以及职称的评定等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事件相联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各种规章,以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巡视工作,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术中巡视的重要作用。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特别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原始记录项的考核,研究显示,相当多的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均与手术室护理人员操作步骤的遗漏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

2.3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的关系最为直接,然而,这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缺乏以及实施力度等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明确、清晰、无争议、科学、客观、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侥幸和惰性心理的产生,更加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遵章行事习惯的养成,对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①患者手术之前的确认制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必须要详细的检查手术的安排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台次、手术时间以及术式进行再次确认,并确认患者物品器械和药品等是否准备妥当;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本台手术的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资源进行清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防止医疗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准备不全或者患者手术之后器械、敷料等遗留在其体内等现象的出现;②手术室的复核管理制度;手术室应该建立患者手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关键指标的双人复合制度,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防止关键步骤出错;③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应该严格的执行交接制度,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向交接者交代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④患者手术标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患者手术之后,主刀医师应该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以保障手术标本管理的安全;此外,手术室的防感染制度、患者原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事件的处理制度等均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所医院内部均有相应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 其诊疗项目、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等均不断的发生改变,而如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一成不变的话,则很难适应手术室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势必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部门 - 手术室,其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也应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

2.4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职业有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侵袭,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好各种防护用品,以有效的防止体液和器械等对护理人员的侵害等也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医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尊重与理解,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2.5术前疏导 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所达到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正确配合手术的进行,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运用语言艺术,把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语言的严谨性,努力营造轻松、信任的氛围,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2.6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员配置 医院的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故而,对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均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经过科学、合理配置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时,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选择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其应该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优点,还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手术室的具体工作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并本着以老带新的工作原则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以不断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注入新鲜的 " 血液 ",提高手术室的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其进行钻研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 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和预防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危险的医疗场所, 任何护理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完善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科学的人员配置,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团队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所以为确保手术室的安全,需要及时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都要仔细的检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 对手术室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和及时处理,为患者的手术创造和谐的手术室环境,提供安全和满意的护理。

篇1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72-02

在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推动下,作为西部边陲的一所县级医院,在县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下,建成了县级医院应具备的标准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复杂性、多样性,使得手术室变成了一个高护理风险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潜在于整个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直接影响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随着手术难度加大、护理人员监管不力等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任何不利情况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对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终生的遗憾。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室工作,要求护理管理者加强监管制度、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法律意识,护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 手术室工作特点及常见的几种护理不良事件

1.1手术室工作特点

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其工作具有以下特点:①要求护理专业人员技术高,操作娴熟,知识全面;②单位时间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一台手术少则2~3小时,多则5~6小时以上,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都要紧紧围绕手术的进程而忙碌工作,要求护士做到心到、眼到、手到,一丝一毫都不能怠慢;③工作时间长,连续工作率高,需要手术室护士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特别是急诊手术,要求护士必须有连续工作的精神和体力。

1.2常见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共39例,其中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12例,占护理不良事件的31%。主要是以下几种:①输液液体外渗,在汇总的12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有6例为此类,占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50%,发生率较高。与人员、药物、疾病、机械性损伤、年龄等因素有关。②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发生例数4例,发生率33%。主要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清点物品器械不认真,造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③电刀灼伤,发生2例,发生率17%。在使用电刀过程中,由于患者体瘦,身体和电刀接触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工作不认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伤。

2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2.1人员因素

2.1.1管理者的因素

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与管理能力较差,没有预见性的评判潜在的风险隐患,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不足,没有组织有效的风险培训,业务学习与思想教育缺乏或重视程度不均衡,个别护理管理者缺乏领导的艺术性与个人魅力,管理力度不够,服务理念陈旧等均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2.1.2护理者的因素

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这个团队应是团结和谐、步调一致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团队还存在着不足: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欠缺,忽视患者的感受,从而引发不良事件。不执行清点制度,未清点用物或清点用物不及时,可能造成手术器械物品遗留在切口内,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②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心理压力较大。目前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工作时间长,精力高度集中,体力消耗大,易发生不良事件。另一方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与技能操作质量不高,工作粗心,过度相信主观经验,从而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不良事件出现。③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与医生、患者的沟通不良。术前访视不到位,手术注意事项交代不清,患者既往史不了解,如安置心脏起搏器等,与患者沟通不利,忽视了患者的身体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等,引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2.2医院因素

医院基础设施不完善,手术房间少、床位不足,器械、物品数量少;手术服务流程不合理;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医疗设备管理不规范。致使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不能步调一致,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3应对措施

3.1提升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充分突出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并要发挥表率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手术护理质量,提高风险预见能力,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完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各有其责,强化责任意识。培养护理团队有效的沟通能力,能够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让护士理解患者与医务人员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护士与医生是合作关系,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院内环境,能够有效的减少医疗矛盾。强化“零缺陷”教育,力争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符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的管理制度和人员调配方案,缓解护士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采用目标管理、自主管理,不断完善护士的绩效考评。将手术室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相结合,并与护士的薪酬、晋升、评优相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获”。使其为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3.2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尊重患者隐私权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关键。应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服务用

语,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给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培养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于术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安然度过手术全过程。

3.3健全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优化手术室服务流程。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做好贯彻落实。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入手术室的患者,两人查对,确保正确识别患者。在手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护理人员落实各项操作规范。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患者,加强工作责任心,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执行操作前、中、后查对,严防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完全关闭后、皮肤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数目,确保完全相符并检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更改物品清点内容,术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护士亲自递交,并及时记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