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钢琴音乐教学

钢琴音乐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6: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钢琴音乐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钢琴音乐教学

篇1

1中国钢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不受重视的原因分析

中国钢琴音乐在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被忽视和冷落的尴尬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钢琴老师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意识比较淡薄,存在“崇洋”的教学理念;对钢琴音乐的民族性理解不深甚至出现误解,教师的素质和修养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授业之师在教学中对民族音乐都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学生就更可想而知了。其次,从客观条件上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教学中之所以得不到重视和普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钢琴作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比较缺乏,创作性的作品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由中国传统古曲和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缺乏创新,这是中国钢琴音乐一直未能站上国际舞台得到世界认可的主要原因。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发展,我们不能总是走老路,吃“老本”,应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放宽视野,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突破。中国的钢琴音乐的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创作水平,这不仅仅是作曲家自身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从事钢琴艺术工作者和广大钢琴爱好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固定僵硬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中国钢琴音乐在教学中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钢琴音乐教学几乎都是全盘西化,包括练习作品、弹奏手法、钢琴文化等,从一开始学习钢琴所接触的都是外国的东西。我们不否认,钢琴在国外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无论在演奏技巧、作品创作、教学体制等各方面都比较成熟,我们应该去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但不是拿来主义,一成不变。当今是一个融合与创新并存的时代,钢琴音乐也已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轨道,单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都在为音乐艺术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而民族性则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我们在吸收外来钢琴文化的时候不能过度崇洋,而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有选择的舍取[2]。

2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评析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应是不容置疑的,钢琴音乐不只存在于西方,实践证明,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不但能弹奏西方音乐,同时还能更好的演绎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以及其他民族的音乐。加强和重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促进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钢琴教学体系,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选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作为教材,更容易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内容精髓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现在的钢琴教科书从入门开始几乎都是清一色外国的,这些教材让刚接触钢琴的学生会觉得枯燥难懂,毫无兴趣可言。试想一下,让一个对自己祖国文化尚未了解的小孩去读懂和学习外国文化可能吗?这与没有学会走路就学跑步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说是音乐无国界,但这需要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才能去体会和感受到的,音乐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大都具有民族性、标题性这一特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从而很好的达到教学中“教”与“学”充分融合。如钢琴曲《牧童短笛》,让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画面:乡间小路上,一脸童真的小孩骑在老牛背上,沾满泥巴的裤腿,黝黑的小脸,略带单调的笛声悠扬飘荡,配合着树上咝咝的蝉声;还有那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稻田,青青的小草和那潺潺的流水声。又如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刀光剑影,干戈铁蹄,战鼓声呐喊声的血腥场面。这些标题性很强的民族作品对学生具有极大的亲和力,让人产生想去了解和学习的欲望,而不是像学习外国作品那样“不知其所言”,只是机械的弹奏和背诵,这样的学习苦了家长也苦了小孩。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教材的选用很重要,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多选择一些儿歌和通俗的民歌作为教材,由于这些都是他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学起来会让他们倍感亲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

其次,从单纯的钢琴弹奏方式和技巧来看,通过学习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能够更好的表现出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多变的音色和音质,对传统的西方弹奏技术和表现手法有所突破。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性色彩比较强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民乐改编而成的。为了更好的表现出原作品的神韵,决定了它的表现手法和弹奏技巧必须是丰富和多样化。无论是在《十面埋伏》中要表现琵琶轮指长音,还是在《牧童短笛》里模仿笛声,或是在《夕阳箫鼓》中对各种民族乐器的模仿等,都给钢琴音乐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与传统的钢琴弹奏技法更好的结合起来,这使中国钢琴音乐在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手法上比西方国家更为丰富和灵活。因此,我们既要学习西方钢琴音乐传统技法和弹奏技术,又要赋予中国钢琴音乐其民族特点的新内涵,让两者充分的融合,力图在钢琴弹奏技术和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走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再次,让学生接受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教育,有助于培养民族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这是我们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方向和宗旨。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不只是音乐理论和弹奏技巧手法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如果一直沿用外国的教材,必然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最终失去了民族最根本的东西。由于钢琴是外来乐器,这让很多人长期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钢琴只能演绎外国音乐,把外国的音乐作品练好了,就是把钢琴学好了。其实,很多走上国际舞台被世人所接受的经典之作,它的创作源泉都取材于其民族背后的历史,折射出自己祖国的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烙印和爱国情怀。如贝多芬的5部钢琴协奏曲,体现的是德意志精神风貌和日尔曼民族意志;肖邦的《玛祖卡》、《波罗乃兹》,是以波兰民族歌舞曲为音乐素材,表现出他对祖国波兰的深爱之情与对沙俄入侵者的痛恨之情;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反映的是祖国匈牙利的民族风情等,这些都是民族性非常强的作品,为何它们能影响着世界而我们的却不能?“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或许只有我们真正的领悟和体会其中的含义,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一味的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经典之作大部分都是通过对传统民族音乐改编而成的,反应出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体现各族人民的生活劳动、风俗习惯、以及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相当大一部分是革命战争歌曲。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既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又能在演奏时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神”韵,从而向世人展示中国钢琴文化的内涵,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优越感,这是我们教学的宗旨和最终目的[4]。

中国钢琴音乐是世界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作品应当在我国乃至世界的钢琴教学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只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本民族的钢琴教学体系,我国的钢琴音乐才能不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篇2

当前,钢琴音乐教学中常用的钢琴以机械钢琴为主,其多是由木质外壳、钢架、琴弦、音板、击弦机及键盘等部分组成,其每个键盘所能发出的声音是固定的,所以钢琴是通过不同键盘调级的不断变化而组成优美的音乐旋律,而数码钢琴与这种传统机械钢琴的最大不同便在于其还具有许多“数码”产品特有的功能,其主要具有多种音色、存贮记忆、变调、混音、节拍器等功能,另外其还具有MIDI接口、耳机,这种钢琴一旦接上接口便不会对周围环境形成噪音污染,对学习者的练琴起到了极大的便捷作用。钢琴教学中为加大学生对钢琴弹奏技巧等的理解,一位钢琴音乐教师所能带领的学生数量极为有限,而利用数码钢琴钢琴音乐教师则能够实现一对多的集体教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琴音乐教师的工作量。另外,数码钢琴可以将多种教学法与多种学科综合在一起进行具体的钢琴音乐教学,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将钢琴技能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内容综合到一起进行讲授,这样多种学科内容充分融合到一起不但可以将具体的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认真系数,还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

将数码钢琴教学模式深入日常钢琴音乐教学中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工作:首先,设置并建立专门的数码钢琴教室,这样为学生的键盘、和声课以及即兴伴奏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与练习场地。其次,加大对专业钢琴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由于数码钢琴在具有很多“数码”方面的特性,因而钢琴音乐教师要能充分地掌握该种钢琴的各方面性能并尝试用这种钢琴创作出新的钢琴曲目,这样其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时更能进行全面的讲解与教授。

二、加大多媒体技术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化发展,钢琴音乐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将各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表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专业的钢琴人才。

首先,钢琴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通常是多人的大课堂,大课堂的空间距离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具体理论知识教学时很难通过具体的钢琴弹奏来实现,因为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真切地看清楚教师的具体操作,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教学视频表现出来,这种形象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具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对其长远的钢琴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更频繁地播放国际范围内的钢琴名曲,一部钢琴名曲在不同的钢琴家的演奏下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因而教师可以为学生打开探究的窗户,为学生提供更多地探究与思考的时间,通过观察每位钢琴家的演奏视频,学生能够总结出更多自己的观点,这对其钢琴音乐的发展有极大的助益,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思维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专业的音乐人才,钢琴方面也同样如此。

三、推出远程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途径与交流方式,新时期的钢琴音乐教学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即远程教学。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赶回学校上课,因而教学中学校可以推出远程教学,让学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课程的学习。

篇3

无论学什么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学钢琴究竟需要什么方法呢?翻看一下钢琴教法的书籍,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甚至连手臂的X光照片都有,钢琴弹法的技术要求几乎上百条、上千条。可我们培养出几位优秀的钢琴家?反观十八世纪,那时,科学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但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大师,如果说他们是天才,那么,为什么那个时期出现的天才那么多?这就涉及教育方法的问题。实际上演奏钢琴有技术,也没有技术。这就看你以什么角度去看了。没技术,就是说没有针对手的技术。要说有技术,就是说只有针对人的技术。一个人弹琴技术的好坏,与乐谱没多大关系,与钢琴没多大关系,主要与弹琴的人有关系。因为弹琴需要的是手和手臂,所以现在的钢琴技术基本上就是训练手和手臂的技术。可是我们大家想一想,控制手和手臂的是什么?是人的大脑、思维、意识、神经、心理等等。如果我们只注意手和手臂的训练,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寻求更深的根源,什么东西可以影响思维、意识、心理呢?那就是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环境等因素。钢琴技术训练的根源是同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一、是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

教师要设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唤起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进而点燃他们的音乐表现欲,激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让他们通过学琴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有所为,从而在品味音乐和诠释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琴的真正意义。

二、是尊重差异,目标适度

学生的音乐天赋、心理发展、年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要注意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材的选用、教学的进度、授课的方式上灵活安排,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既要做到增强学生达标的信心,又要让学生明白为成功必须作出的努力;既能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能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既能在练琴的过程中感觉到一定的压力,又能体会到付出后所带来的快乐。

三、是善用激励,着眼发展

弹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练习的结果能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这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并不断激励和鞭策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课堂

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四手联弹、双钢琴曲,让他们体会合奏的快乐;可以经常和学生一起欣赏优秀钢琴家的演奏录像、聆听钢琴大师的CD,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还可以定期同学生和家长们进行交流,畅谈学生的学琴经验和心得,或者举办小型的音乐会和汇报会,让学生们体会舞台上的激情。

篇4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165-01

从1709年第一台钢琴诞生开始,钢琴音乐就随着钢琴大师们的天才与智慧,如潮水般的态势在世界各国,经过不同的时期蓬勃发展。这其中包括不同的体裁、题材、风格,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从以前到现在的钢琴作品可谓是艺术的财富,人类精神食粮的宝库。钢琴是一种西洋乐器,进入中国并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比较晚的缘故,因此普通民众对钢琴音乐的了解以及对作品的领会、鉴赏并没有如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那么直接,也可以说没那么容易懂,这也说明钢琴音乐在我们国家的普及性。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以及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些普通高校里都有开设各种门类的选修课,钢琴音乐鉴赏就是其中之一。选修的同学来自不同的系,每个同学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这门课从教材的选编及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以感受音乐为普及目的,深层次鉴赏钢琴音乐作品内涵作为提高的上课计划。为了达到这目的,作为钢琴音乐鉴赏的方法,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作曲家及音乐史的介绍

在赏析一部作品时,总缺少不了对作曲家的生平及时代背景的介绍,因为作品的风格特点离不开作曲家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人生经历,而且和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了作曲家的生平就可以更亲近作品,近距离感受作品的灵魂。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创作与1799年,是那个时期的顶点之作。它悲壮、热情洋溢的情感表达与贝多芬的遭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时的贝多芬已意识到自己耳朵的健康状况,这个作品正是贝多芬内心痛苦的挣扎,同时也是体现与命运相抗争的意志。因此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是鉴赏音乐的重要环节。

二、对旋律的熟悉

不管是声乐、不同类型的器乐,旋律都是最为容易感染欣赏者。对于一首陌生的曲子,听一遍就喜欢上的毕竟还是较少。因此,反复听一段相同的旋律可加强对音乐的记忆,同时也可对音乐的美感做出判断。除了听以外,听者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也是很理想的方法之一。比如唱旋律、演奏乐曲或自己作曲对于欣赏音乐可达到催化剂的作用。这样,对于音乐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可从感受音乐的阶段慢慢升华到鉴赏音乐。对于钢琴作品来说幅度比一般的歌曲都要长,但是在钢琴作品中主题旋律还是比较短小的。由于钢琴音乐的特点,比如和声、织体的因素有可能对非专业的学生造成捕捉旋律的障碍。因此教师在鉴赏一部作品中应该引导学生找出旋律,同时反复听、唱主题旋律。这样从另一个侧面也可引起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更深层次地理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三、节奏的感染

节奏是所有体裁音乐的骨架,它是组织所有音乐元素的中枢神经。在轻柔、缓慢的音乐中,节奏的感染力显得没那么强烈,所取代的是旋律的重要性。如果是节奏感强、富有动感的音乐,节奏的魅力就显而易见地被发现。对于不熟悉钢琴音乐的学生来讲,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是明快的节奏、热烈的气氛,他们可以忽略钢琴音乐的其他因素而被这种强有力的表现力所感染。所有音乐都有即形象又具体的特点,比如作曲家对于所要表现的音乐内容及对象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同时音乐又具有抽象的特点,比如同一段音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于节奏感强的音乐,学生的反应还是比较一致的。即使对音乐不是很熟悉,他们也会指出这音乐节奏明快、热烈,会无意识地和音乐一起激动,至于这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也许就不太关注了。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类音乐的时候因该加以引导。

四、从曲式结构分析

在鉴赏的众多钢琴音乐题材里,有一大部分是奏鸣曲,而奏鸣曲的年代又大多在巴洛克时期或古典时期,它们所表现的音乐内容比较含蓄,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讲存在理解困难的现象,其中反映较多的是篇幅长,在鉴赏时没有头绪。因此,简单讲解乐曲的曲式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是系统的讲解曲式,而是针对性地、与乐曲相结合地去说明。

篇5

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时,要学会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钢琴音乐学科原理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钢琴音乐的本质,利用科学、理性更具专业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艺术观念的培养,创新艺术化教学思维。同时,教师要重视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把握钢琴音乐中的理性与生命,灵性与悟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最终促进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提升。

一、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形势

我国的高校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设了钢琴音乐教育,并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已经培养出了很多技能性人才,但是钢琴演奏的技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钢琴音乐教学更加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在在钢琴音乐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追求模仿的准确性,使得演奏作品的准确性与可信性提升。同时,钢琴音乐是一门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时越来越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逐渐摆脱演奏技巧为上的理念。

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的科学化和艺术化

(一)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科学化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高校钢琴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也渗入科学性的原则,强调科学实践。但是,就目前的高校钢琴音乐教学而言,更多注重理性形式,以娱人为主要宗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主要是形成科学化的理念,在教学使钢琴演奏与力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相符。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可以相应的制定相应的考核钢琴技术水平等级的曲目。从而使得钢琴音乐教学的理念与理念更加符合规范性,最终促进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钢琴演奏方法要与重力学原理相符合。在钢琴触键时要遵循杠杆的基本原理。在演奏时,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对指尖、手腕和小臂的重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心理学的呼吸控制方法,进一步控制演奏练习时的速度,演奏联系过程中还要控制演奏时的张力、音色以及音响变化等。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遵循科学化理念有利于促进提升演奏的效果,将曲子剖解成几段,展开慢速或者快速的演奏练习,分层地攻破技术上的难点问题,在逐步地掌握难点问题以后,最后完整地联系曲目,利用分解合成的钢琴练习方法有利于实现教学的规范性。在钢琴演奏发展的过程中促进钢琴演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艺术化

钢琴音乐强调艺术性,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时要遵循“艺术为上”的原则。在钢琴演奏音乐教学时实现艺术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音乐教学经历了长期的艺术实践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的艺术化。艺术教学需要教师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地补充,形成对钢琴音乐的理性认知,形成情感体验。在钢琴音乐演奏时实现艺术化,主要是通过音乐来实现的,演奏者要掌握高超的演奏技能,在演奏时有效地控制声音的强度,具备张弛的理念。根据自身的理解将作品中的旋律与情感演奏出来。高校音乐教学虽然培养了很多技术娴熟的演奏者,但是缺少艺术化的音乐动感,没有给赋予作品生命力,使得音乐的情感更具有流动性,在演奏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情感、想象融入到钢琴演奏中,最终实现演奏的艺术性。因此,为实现钢琴演奏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更加重视钢琴演奏的艺术性,摆脱“重技轻艺”的观念。在教学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步步突破技术上的难点问题。在钢琴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灵性与悟性,他娱与自娱、理性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灵性是一种天赋,但是悟性可以后天的不断学习而得到,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时要突出强调学生悟性的提高。他娱是通过演奏娱乐他人,是教师对学生的硬性规定,而自娱是学生在钢琴演奏时自我娱乐,是对自己的一种欣赏和自我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情的开展自娱行为,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演奏,爱上钢琴演奏。理性有理由增加钢琴音乐情感体验的可信性,强调对音乐技巧的理解,但是生命主要强调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的内在体现,让学生达到一种自然放松的生命状态,在展开钢琴音乐教学时,突出强调人的生命价值,为实现钢琴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6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音乐的不断更新,人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钢琴的熟识程度有所提高,这就更要求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演奏能力来迎合观众的品位。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是钢琴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

练琴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放松弹奏上。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去提醒学生要用自然的动作弹奏,并意识到弹奏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紧张,不断提醒学生“肩放松,胳膊放松”,同时,常把双手搭在学生两肩上或前臂上,让他体会并做到松弛。

力量和灵活性的结合对钢琴演奏来说是很重要的。胳膊、手和手腕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移动,即把胳膊的重量,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强度协调起来。当你推某物或按某个按钮时,用灵活的腕部和肘部协调的移动胳膊,不要有任何僵硬的感觉,这样胳膊的重量就会输送到你的手指上,在指尖和整个胳膊提供的重量之间产生杠杆作用,不需要施加过多的力去做“推”这个动作。所以学生们应该学会在钢琴上运用这种胳膊的自然重量,并重视手腕和肘部的协调性动作,因为他们的柔韧灵活性会缓冲对关节和肌肉的负面影响。这样,触键方可不费余力,且声音通透。如何培养乐感?

一、注意音乐听觉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音乐演奏效果的优劣首先取决于演奏者是否用听觉去感知乐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和声的浓淡、调性的色彩等。如果演奏者离开了用“音乐的耳朵”去监控自己的演奏,则他也无法在音乐的理解、布局、设计等方面与双手在键盘上的操作达到协调、吻合。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便能敏感而又生动地感知音乐句子结构生动具体的形态特征。

二、注意音乐的歌唱性

通过学生有声或无声(内心)的歌唱与演奏相结合来培养与发展“听觉表象能力及调式感”。这种培养与歌唱活动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所以许多钢琴教育家及演奏大师常在教育中极力提倡演奏要有歌唱意识。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走向高点()——收束结尾,这是音乐语汇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讲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样”。

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演奏——至少在练习一个艰难乐段是这样。在学习新曲目时,首先要看乐谱的调性调式,拍号,形成一个总的概念——要用脑,然后找出最困难的段落,标出指法——要用脑。指法非常重要,可能决定一个乐句是否能连贯,指法是把握性的基础。有时,需要很慢的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帮助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因为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能更清楚的看到不同的曲式和和声的组合等。

说到呼吸,我深有感触。在任何一种生命体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都是呼吸。当一个人刚出生时,用什么来证明他是活着的,那只有呼吸。如果一个人停止呼吸,他的生命便随即终止。当音乐艺术出现的时候,人类首先是用嗓音、声音和语言将音乐唱出来和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是被呼吸所分解的。任何一个从事吹奏乐的演奏家,任何一个弦乐演奏家,都懂得这一点。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歌唱家一口气唱完两三分钟的歌曲,很容易想象得出,听这种歌唱要有多么受罪。巧妙的呼吸是任何一种演奏活动的神经。每当学生演奏他自己不知是什么旋律的乐句时,我便会让他唱出来,慢慢体会音乐的呼吸。

在钢琴演奏和教学的诸多因素中,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技术和技能技巧的意义,而对于弹奏的歌唱性、思想情感的表现等重要因素则往往重视不够。

篇7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准确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最新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完全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准确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完美,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篇8

钢琴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的身心,缓解人的精神压力,起到调节心态、舒缓神经的作用,还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素养,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在现代社会,钢琴艺术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进步,高校普及钢琴音乐课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支付钢琴教育的费用,钢琴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提高高校钢琴教育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是目前高校钢琴教育要反思的一点,钢琴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钢琴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努力提高钢琴教育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积极影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钢琴文化的内涵及钢琴音乐的发展也是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核心。当前,鼓励人才全面发展,强调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均衡发展,特别是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音乐素养能够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音乐能够培养人的能力和思维,也能够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因此,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模式,钢琴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估量,尤其是对工科类学生的音乐素质来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钢琴教育首先要能够营造出良好的钢琴音乐氛围

钢琴教育相对其他音乐来说,更需要音乐氛围的培养。在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其实不难。首先,学校必须重视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对练琴房以及艺术会堂的建设,学校如没有一个艺术会堂来供学生欣赏钢琴音乐,那么钢琴音乐的普及就会面临很大阻碍。加强对钢琴音乐相关基础设施的建立,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钢琴音乐,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钢琴教育的普及。纵观国外一些音乐素养极高的国家或城市,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音乐素养水平高低可以折射在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对该地区音乐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悉尼就是一座人的音乐素养极高的城市。因此,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全面展开,首先要解决高校钢琴音乐设施问题。高校艺术会堂的建设,或者相关歌剧院的建设,就可以为爱好钢琴的学生提供表演、展示才艺的机会,也能够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加入到钢琴教育的环境中去,表演式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熏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钢琴音乐氛围,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钢琴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钢琴音乐素养。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地方可以挖掘学生更多的音乐天赋,提高钢琴教育的教学效率。另外,高校要营造钢琴音乐氛围,还可以通过多举办一些钢琴音乐节或者大型音乐会,或者在校园内鼓励学生社团或者协会发展相关钢琴音乐教育的社团,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的带动,以及定期举办一些钢琴音乐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钢琴音乐氛围。总的来说,高校钢琴教育的落实,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高校钢琴音乐氛围的问题,从基础要求出发,才能够能更好地落实接下来的相关工作。

二、钢琴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在,高校的钢琴音乐课程都陆续全面开展起来,但是,很多高校的钢琴音乐课程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钢琴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必须要先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音感,要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更好地完成实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应该综合发展学生的艺术美感,以及学生对自然美的综合鉴赏能力,从这些相关方面出发,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知力和音乐创作力。另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操、音乐鉴赏能力的锻炼。高校可以开设一些与钢琴音乐相关的音乐鉴赏课,以培养学生的钢琴音乐审美能力。另外,针对钢琴教育,教师应该在正常的理论知识的教授之余,更多地安排学生进行钢琴音乐课程的实践,引导他们把钢琴音乐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

三、让学生认识钢琴音乐,了解优秀作品,形成创造思维

钢琴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管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还是选修课学生,对二者的培养目标在这点要求上是一致的,钢琴教学可以以世界著名钢琴作家的作品为主,让学生在欣赏杰出钢琴音乐作品的同时,启发他们的音乐思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钢琴教育而实现,可以扩展到很多方面去,比如个性、情感、创新精神等。认识钢琴教育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因为了解而接受钢琴教育。培养钢琴音乐素养的一个方面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力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其中的一个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高校钢琴教育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从营造钢琴音乐氛围入手,配合教学的改革,也就是课程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继而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综合以上几点来对高校钢琴教育进行改革,可以改变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发展高校的钢琴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莫莉.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

篇9

钢琴音乐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存在,它的影响是积极深远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精神压力得以舒缓,还可让一个人的素养得以提升,才艺得以增加。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钢琴音乐教育实现普及。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加强,必须加强钢琴音乐教育,汲取钢琴文化的精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且不能忽视钢琴音乐的发展这一核心影响因素。音乐对人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是很有利的,同时更能使一个人的个性得以塑造,音乐素养也十分有利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钢琴音乐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一、钢琴教育的音乐氛围必须营造好

将钢琴音乐教育与其他音乐相比,不难发现,钢琴音乐教育对音乐氛围的良好度要求更大。对于高校的环境来说,好的音乐氛围是比较容易营造的。首先,对于钢琴教育的重要性与内涵,学校必须给予重视,进而对相关设备的建设需投入到位,例如琴房、音乐厅等,倘若学校未能为学生提供鉴赏钢琴音乐的平台,那么会导致钢琴音乐的普及受到很大的障碍。为了使钢琴音乐在高校真正实现普及,建设到位的钢琴音乐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给学生创造出大量学习钢琴音乐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

放眼国外世界,那些具备极高音乐素养的一些城市和国家,之所以其人民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直接决定因素就是其音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到位,反之,人们的音乐素养就很难实现提升。因此,高校想要钢琴音乐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第一步就是需将音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高校通过建设音乐演绎大厅以及相关的艺术会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表演才艺的形式展示自我,并融入到钢琴音乐教育的环境中,这种融入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受到钢琴音乐的熏陶。拥有良好的钢琴音乐教育的氛围,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享受钢琴音乐,从而有更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天赋是需要挖掘的,在挖掘之前必须有良好的音乐氛围为基础条件,高校不仅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且需使其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此外,想要创造好的音乐氛围,可采取许多措施,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大量的钢琴音乐研讨会、钢琴音乐大赛,还可支持鼓励学生组建钢琴音乐相关的社团组织,呼吁同学们多多关注,多多参与,通过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促使钢琴音乐贯穿于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音乐氛围,使其课余生活充实又美好,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之,针对高校想要落实钢琴音乐教育,其音乐氛围的营造应当视为首要任务,只有打牢基础,才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审美与实践对于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为止,大多数高校中钢琴音乐教育的相关课程已经在逐步投放实施中,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教育中的问题,由于高校过于重视钢琴音乐方面的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且盲目地急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却忘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乐感和音感且拥有相当的审美能力是学习钢琴音乐的基础,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将理论知识真正实现消化、理解、掌握并能很好地付诸在实践中。当然,在培养审美能力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在钢琴音乐范畴之内,需培养学生全面鉴赏的能力,无论是艺术上还是自然上,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全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挖掘出自身的感知力、领悟力以及创造力。此外,音乐的鉴赏、审美的情操都是需要与审美能力同步培养的。为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高校可以以钢琴音乐为基础,大力开设音乐鉴赏课。同时,实践能力不容忽视,一方面,相关任课老师需定期向学生布置钢琴音乐相关的实践作业,并竭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在实践中运用。

三、高校需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倘若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不管是本专业的还是选修的,都必须做到目标和要求以及教育过程的相一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所有著名的钢琴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享受钢琴音乐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逐渐在音乐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可扩展为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历练以及创新精神等。学生通过对钢琴音乐深刻地了解,逐渐认识到实施钢琴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及重要意义,发自内心地接受教育。想要提升学生钢琴音乐的素养就必须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提升,在当今社会,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创造力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注重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推动钢琴音乐教育的发展。

结语:为了钢琴音乐教育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高校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钢琴音乐,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同时,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任课老师的尽心引导与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将学习到的钢琴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此外,必须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从而推动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一、高校民族民间音乐存在的重要意义

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民间音乐宝藏丰富,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学院的音乐教育工作中,积极汲取本民族的音乐营养,才能保证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才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同时,只有具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积极地将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再加工,最终提炼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扬,也才能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推广至世界各地。再者,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是宝贵的艺术土壤,如果没有本土音乐的滋养,那么高校音乐教育就像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对于高校师生而言,必须抛弃轻视民族民间音乐的各种观念,对西方的教学内容和音乐技法也应有选择地去学习,不能崇洋。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是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关键,高校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和人才最集中的机构,拥有良好的生源条件和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应在这片乐园里加强对音乐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继承与发扬,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贡献巨大的力量。

二、高校钢琴教学之民族民间音乐弱化的成因分析

受传统制度的影响,在我国当下的高校钢琴教育中,很多教师还是偏向于使用西方的钢琴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和训练。对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学生最初的接触非常少,所以很难有深入的理解。因此,经过分析可知,造成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处于弱势地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数量相对较少,虽然有一些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进行改编或者创作,将其创作成为钢琴曲,但是钢琴教学作品的数量与西方相比少之又少,而且被选中的曲目有绝大多数还是改编曲目,极度缺乏原创作品。

(二)当前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体系并不健全。《摇篮曲》和《牧童短笛》是我国钢琴教学曲目形成的主要标志,钢琴音乐发展史过短,导致无法建立起健全、完善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主要的框架和主线借鉴的是西方的钢琴音乐体系,直接导致民族民间音乐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十分容易忽略传统的音乐文化。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很多音乐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所承担的重任,也没有认清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导致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传统文化。

三、强化高校钢琴教学之民族民间音乐的方式

(一)加强对高校钢琴教育的重视,不断丰富钢琴教学的内容。

我国钢琴教育需结合当前高等艺术教育的模式,创造出更多包含民族文化的音乐作品,继而对我国的钢琴音乐教育的内容加以丰富。另外,应当将现在这些未成体系的音乐作品进行整理归纳,建成科学系统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并且还应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应用。对于现代音乐艺术家的工作应加大鼓励,促使其创作出更多具有现代元素的音乐作品,对高校的钢琴教育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最终使高校的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多样。

(二)积极推行新的教学改革。

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应当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培养。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钢琴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指法、节奏、情感、包含的民族文化等各个角度去体会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深层魅力。应运用适当的作品去鼓励学生,帮助其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尝试改编,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

(三)引导并鼓励该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种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对于学校社团或者社会上组织的各种艺术活动,教师应当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增强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帮助学生锻炼胆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实践应当和课堂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高校的钢琴教育中,需要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性和文化重任,应该对当前的钢琴教学情况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创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钢琴教育,继而更好地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徐浩晨.我国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4,(23):87-89.

篇11

一、传统民间音乐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民间音乐发展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通过融入传统民间音乐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乐感和音乐素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采用西方的钢琴体系,缺乏对本土化的处理,对钢琴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一)有利于我国钢琴音乐教育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音乐界诞生了很多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和音乐作品,有效推动钢琴音乐行业的发展。我国钢琴音乐从20世纪初到现在,经过一代又一代钢琴演奏家的继承和创新,不断开发传统民间音乐资源,创造出很多优秀钢琴作品,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音乐风格特点。随着当前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改革,钢琴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不断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要以此为契机,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融入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进行再次的改造和创新,真正实现民间音乐与西方钢琴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2]。

(二)有利于推动钢琴音乐教育本土化创新

我国民间音乐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面很广,艺术形式十分丰富,很多音乐作品都取材于民间音乐,很多优美的音乐旋律和乐曲通过钢琴演奏出来,散发出全新的艺术魅力。比如在钢琴作品创作中,作者可以结合传统的民族声调,融入民间音乐文化,丰富音乐演奏技法,体现传统的民间音乐的特征,让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性的气息。钢琴与民间音乐的融合,不仅可以发扬和创新传统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推动中国钢琴艺术的本土化发展,促进中外钢琴艺术的交流。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民间音乐在我国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民间音乐的创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提升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认知水平,提升钢琴的演奏水平[3]。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技巧

西方钢琴教学体系日益完善,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总结了大量的训练方法与技巧。虽然西方钢琴教学水平很高,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中国钢琴学习者。通过融入我国民间音乐,可以开拓中国钢琴音乐教学新途径,创造更多优秀的钢琴曲目,体现出中国音乐特有的风格,丰富学生的演奏技术。比如《牧童短笛》演奏要求学生利用钢琴模仿笛声,在弹奏过程中手腕平稳,手指弹奏简洁干脆,弹出优美的曲调。学生在利用钢琴模仿我国古琴和古筝过程中,需要控制触摸琴键的力度,避免出现不和谐音调,提升演奏质量。另外,音乐教师需要创新传统民间音乐,比如地方民歌,不仅可以保护传统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还能提升学生钢琴音乐的灵感,为钢琴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4]。

二、传统民间音乐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从当前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应用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原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应用现状调查

近些年来,我国钢琴音乐行业迅速发展,民间音乐不断融入高校钢琴教学中,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教学现状来看,我国高校钢琴教育作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色。通过实际调查来看,与国外钢琴作品相比,本土钢琴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比较少,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虽然有的高校把本土钢琴曲目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中,但是选择的数量比较少,教师依然把西方钢琴作品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由于开发力度较小,中国优秀的本土钢琴作品数量较少,有的教师对此不熟悉,很难把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融入实际钢琴教学中,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好中国音乐作品演奏内在的涵义和要领。

(二)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高校钢琴音乐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导致的:第一,传统的优秀作品数量比较少。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数量不断增加,也诞生了不少的优秀作品,但是总体上能够为钢琴教学选择的曲目比较少。当前中国钢琴作品大都来源于传统的民间音乐,比如《二泉映月》和《梅花三弄》。但这些钢琴作品作为单独演奏的高校教材来看,显得分量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第二,中国传统钢琴教学体系不完善。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钢琴艺术的影响下,我国诞生了自己的钢琴艺术,以《摇篮曲》等作品作为标志,至今有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钢琴演奏行业发展速度缓慢。从目前来看,我国钢琴教学要结合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不断开发其中的有益元素,建立更加符合中国学生身心的本土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钢琴演奏家,推动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第三,不重视传统民间音乐的开发。从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现状来看,教师通常会选择国外的钢琴作品,中国钢琴曲选择比较少。有的教师认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远远没有达到西方钢琴的演奏水平,没有引进更多的民间音乐作品[4]。

三、传统民间音乐的应用措施

为发挥我国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现状,整合现有钢琴教学资源,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优秀的民间音乐应用到高校钢琴教育中,在推动民间音乐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钢琴演奏人才[5]。

(一)继承和创新优秀的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具有民族性、悠久性的特点,融合各个民族的音乐精华,这为培养学生良好乐感和提升学生音乐技巧方面提供很大帮助。但是由于我国钢琴艺术主要来源于西方,很多教师把西方经典钢琴音乐作为经典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传统民间音乐资源的开发,没有真正把民间音乐融入现代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的民间音乐作品,进一步开发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资源,改变以往把西方钢琴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理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在《梅花三弄》钢琴作品中,教师可以融入原有作品的创作理念,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民间音乐的价值,感受梅花高洁、不畏严寒的品质。钢琴教学中要不断增加传统民间音乐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与感受民间音乐,充分领略民间音乐的魅力,理解民族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民间音乐文化[6]。

(二)不断丰富民间音乐教材

在钢琴教育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加入更多的民间音乐作品,把民间音乐利用钢琴方式演奏出来,彰显出民间音乐特有的魅力,比如钢琴曲《梁祝》被应用在钢琴等级考试中。但是当前中国自主创作的钢琴曲数量比较少,对中国高校钢琴教学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具有传统音乐特色的高校钢琴教材数量比较少,钢琴教育民族化水平比较低。高校要不断继承和创新传统优秀的音乐文化,不断丰富专业的音乐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技巧,推动我国高校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要组织现有的师资资源,创作更多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优化民间音乐内容,丰富音乐表现形式,编制高质量的钢琴教材,提升中国钢琴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善的本土化钢琴教材体系[7]。

(三)改变原有的钢琴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以西方教学为主的模式,要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丰富钢琴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听、弹、练的水平。在传统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通常会为学生讲解民间音乐发展的历史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再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欣赏、熟悉音乐曲目;在达到熟悉的程度以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钢琴的练习与演奏。但是这种方式已不适合民间音乐钢琴演奏的教学。因此,高校需要增民间音乐课程、增加民间音乐赏析的内容,为学生进行民间音乐学习提供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充分感受中西方音乐演奏存在的不同之处,然后通过实际的探索,找到最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民间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为以后钢琴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比如中国很多优秀的钢琴曲目都是从中国古典音乐演化而来,让学生学习钢琴作品的原有曲目,有利于学生体会传统音乐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审美情趣。高校音乐教师要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积极探索符合中国高校学生钢琴演奏的新途径,发挥民间音乐在当前钢琴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总之,为提升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水平,高校要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在借鉴西方钢琴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不断建设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高校钢琴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篇12

每位教师在钢琴教学的初期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观、人生观的培养。教师应该有计划的、有方向的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学生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能明确自己究竟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帮助学生树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及学无止境、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从而逐渐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

(二)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培养高校音乐学钢琴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们对钢琴艺术更加热爱,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因此,一方面,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适当的插入历史知识、文化知识、舞蹈知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明白钢琴艺术与其他学科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而不是单独存在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文学名著、参观艺术展览,鼓励学生多亲近自然,寻找灵感,使学生在知识、艺术与自然的熏陶下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可以使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积极、主动和认真,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言传身教必不可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全面展示作品的内容,积极表达对钢琴音乐的热爱,以此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对钢琴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聆听优秀的钢琴音乐很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对钢琴艺术的兴趣,教师应组织、鼓励学生多听一些优秀的钢琴音乐,多参加音乐会,多了解音乐家的人生经历。以此使提高学生对钢琴艺术的兴趣。第三,学以致用是关键。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们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分析理解钢琴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到钢琴音乐的魅力。

(四)注重对学生音乐才能的培养

学生的各项能力是建立在高超的钢琴才能的基础上的。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培养: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是组成音乐的主要部分之一,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节拍的律动,指导学生正确认真地弹奏乐曲。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示作品的内容,带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想象作品描述的内容,体会作品的内涵。最后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注重乐曲弹奏的连贯性,鼓励他们多做练习,多弹奏、背诵一些名作,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二、教学内容要更完善

完善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的教学内容是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的钢琴教学不能只注重教授知识,传授技术,这是十分片面,十分单一的。高校应结合社会要求以及学生特点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巴洛克时期的优秀钢琴作品内容丰富,结构系统,对提高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十分有帮助,高校可以多引进这一时期的作品;高校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收藏大量与钢琴艺术有关的资料供学生们下载使用;高校还可以使用钢琴教学法,让学生了解钢琴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钢琴技巧与理论相结合

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各种有关钢琴的知识及技巧,为学生将来的钢琴演奏技能打下夯实的基础;其次要泛弹精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中学会知识,在实践中理解知识。

三、教学模式要创新

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钢琴教学的针对性要增强

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是增强钢琴音乐教学针对性的关键。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对读谱有困难的学生应帮助其学习谱号、音符等,使其学会正确读谱;对触键有困难的学生应帮助其学习触键准则,学会触键方法;对不会指法的学生要指导其进行正确的指法练习,帮助其进步。

(二)钢琴教学的灵活性要增强

高校可以通过不定期开设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钢琴音乐的最新动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准音乐会的方式让学生们领略钢琴艺术的魅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学生音乐会的方式让学生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更加热爱钢琴艺术。

(三)钢琴教学的互动性要增强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钢琴教学中来。一是高校钢琴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告别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师生共同探讨中学到知识,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二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篇13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提高音乐教育人才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修养课,是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通才”式人才的必要途径。然而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大多是仿效音乐院校钢琴教学的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培养音乐教师的需要。钢琴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目前高师钢琴教学却存在着诸多与音乐教育革新脱节的状况,因此,对其进行教学革新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学革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内涵及其现状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从1920年以来,由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体专修科开始,至前,将近30所高师院校的音乐系科一直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仿效音乐学院的专业钢琴教学模式。其内容大体上是练习曲、复调、小品、大型作品。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和音乐学院的专业钢琴课,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鲜明的本质上的区别。但是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方式很难适应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必须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既要遵循钢琴基础课的方法,也要体现音乐教育专业的鲜明的个性和特性;要继承专业钢琴课的经验,也要适应音乐教育技能发展的特殊需要。

在过去的钢琴教学中,曾一度对音乐审美、情感表现有所忽略,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单一的学科观念较强,不大重视相关文化的联系,学生知识面不广,难以表现乐曲的思想情感。现如今,在艺术教育中强调审美和情感表达,于是,有的就忽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有的则手足无措。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四个原因,也是当前钢琴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所在:一是没有把音乐审美、情感表达与知识、技能技巧的关系搞清楚。审美与情感表现是目标,知识、技能是手段,离开了知识、技能、技巧,情感表现就无法实现,音乐审美也不存在了。如果只讲知识、技巧,不管音乐审美、情感表现,犹如大海航船,没有目标,盲目行动;二是没有把握住动作技能的特征。技能技巧形成的特殊性决定其训练的艰难性、时间性。同时,应该把钢琴技能技巧的训练看成是为了表现乐曲的情感、为音乐审美服务的;三是对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钢琴弹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四是缺乏整合的教学观念。

二、高师钢琴教学革新的社会背景分析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和钢琴水平也相应地得到很大提高。现在很多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考入的学生大部分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同时,随着社会行业形势的变革,诸如因实习机会少、表演机会少而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达不到己弹奏乐曲的程度;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偏食”现象相当严重;学生在学习中求难求高而忽视了对音乐的理解。

2.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层面不断升温

当前社会的业余钢琴教学的师资匾乏,造成社会上教授钢琴的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社会业余的钢琴教育急需要大量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事实上目前有很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事钢琴教学的工作。这些毕业生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水准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3.社会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要求的变化

社会的需求对音乐教育专业水平的要求比以往提高了很多。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随着国家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新一轮革新,高师音乐教育也面临着适应新形势社会的需要。

4.社会及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满意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的单向行为,教学过程属于讲授式教学。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而学生纯粹是客体。教学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的代名词。所以,社会及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满,也是高师钢琴教学革新的背景之一。

三、当前高师钢琴教学的革新目标与内容

1.高师钢琴教学的革新目标

高师钢琴教学的钢琴教学革新必须树立坚持高师钢琴教学的以美育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这是钢琴教学革新的首要任务:

(1)通过教学和实践,以美育人,完善美的人格,净化美的心灵,使我们将来的中小学音乐工作者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和审美判断力,成为美的使者。因而高师钢琴教学不能片面地追求弹奏技能,而应把审美教育贯穿始终。

(2)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复合型钢琴教育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在钢琴教学中,就要力求把钢琴课与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因为钢琴课不仅与伴奏、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有密切关联,而且还与和声学、曲式学、音乐史等学科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联系。教师应掌握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钢琴课与其他技能训练、音乐知识、音乐欣赏、音乐史、艺术实践和教学实习等课程有机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效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者。

2.高师院校钢琴教学的革新内容

高师院校钢琴教学的革新内容涉及到教学大纲的各个层面: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改变教学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保姆式”教学,改变刚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改变重技轻艺的倾向,改变单科教学现象。传统的高师钢琴教学缺乏与社会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融合,导致学生视野狭窄等;改编教材,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评价模式与评估体系:大部分高师院校的钢琴考试评价模式与评估体系不合理、不科学,亟待需要革新;.改善教学设备:大多数高师院校的钢琴以独立的小琴房为主要摆放方式满足不了多班级、分班集体授课的需要,更不能保证重奏、合奏等教学内容的落实。

四、高师钢琴教学革新的具体措施

1.选择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在钢琴教学中,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单一性的,分割性的。大部分学生只能上小组课,主修的学生才能上个别课;集体课只限于理论课;实践只有在考试和极有限的演出中才得以体现,而且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有限的演出。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弹奏技术上的具体指点,也没有机会得到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个别技术突出的学生没有集体合作的欲望与能力。这与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传授知识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相违背的。所以我们应对钢琴教学实施总体优化,实行各种课程体系并存的形式:个别课解决基本的钢琴弹奏技能,解决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不同技术问题;集体课便于实施齐奏、联奏、重奏、合奏及伴奏等实用演奏形式;综合课可以讲授钢琴伴奏的和声、织体及伴奏中各部分的处理;实践课可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互相观摩和学习。有了多种课程安排,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效率会更高。

2.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

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借鉴文化课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先探索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以与老师交流、共同学习的形式来完成教学。(2)有数码钢琴教室的,尽量在教室练习,便于监控和辅导;没有数码钢琴教室的,老师要下到学生的各小琴房逐一监控检查、辅导。(3)大量增加合奏合作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演奏能力。(4)教师的乐曲示范速度要分原速与慢速两种。(5)钢琴教师应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在弹唱与歌曲伴奏的示范中有弹有唱,使学生明确人声与琴声的关系。(6)变一名为两名老师合作教授集体课。一个主讲,一个观摩并观察学生反映,找出并重点辅导差生,从而互相辅助、交流。(7)聘请专业院校或资深人士来校讲座,拓宽艺术视野,强化学术氛围。(8)每次集体课请1~2名同学到前边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自信心。

3.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增强即兴伴奏能力

为了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增强成人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势在必行,为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好的胜任工作,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增强即兴伴奏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在教授钢琴技能课的基础训练时,在学生开始学习和弦的弹奏时,就可以让学生模仿伴奏音型再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与创造力,利用几个和弦的转换,掌握初步的伴奏形式,在最初的教学中就重视能力的培养。其次,应在钢琴技能课的基础上,在课程安排上增加键盘和声、钢琴织体写作、钢琴音乐欣赏、钢琴教学法等功课,在教授键盘和声、织体写作过程中可采取集体课,批改作业可采取单独批讲,学生可直接在键盘中弹出自己的作业,教师在集体课上有重点的批改示范,使学生在学好键盘和声的同时,增强即兴伴奏能力。第三,在教授钢琴音乐欣赏课的时候,应强调学生对乐曲体裁、作品风格的分析,充分发挥钢琴的优势,丰实的织体变化,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修养,从而提高即兴伴奏能力,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建立多项成绩综合评分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整个钢琴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在整个钢琴教学中具有其不能替代的功能,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客观标准。尤其钢琴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舞台演奏的质量和水平是评分的首要因素;其次,要考虑平时的学习进度和质量,然后分别制定出了评分办法和标准,注意兼顾期中和期末大考与平时测验的关系,得出钢琴演奏、伴奏与重奏、钢琴教学实践、艺术实践的各自分数,在把各项成绩相加除以四,得出钢琴主课的总分。将整个钢琴课教学内容细化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为将来的学分制改革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自强.浅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转型[J].钢琴艺术,2000,(06).

[2]李浪.论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3]朱振坤.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4]徐大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师钢琴教学[J].乐器,2005,(05).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