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6: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篇1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篇2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篇3

心理的发展是指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会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会静静地流淌,如此循环往复,循规变化。心理的发展不是“旋转门”,而是“螺旋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心理和生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地变化。心理的发展除了依靠生理结构机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在儿童的各个年龄阶段,心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按照什么原理或规律发展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些规律在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不连贯的阶段。无论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还是潜在的生物发展过程,都以一系列小的、互相关联的、可测定的数量增减的形式出现。心理发展的顺序是固定、呈阶梯形的。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秩序,并且可以作出预测。因此,心理的发展可以用客观的词语作出描述、解释和预测,用数学手段进行测定,用增长曲线和轨迹的形式描述出来。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和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儿童的身心发展按照一定顺序展开,如身体发展是从头部到下肢、由中心到边缘。心理的发展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的顺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这是因为,身心的发展是受许多稳定的因素支配的。例如,人类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是有一定过程的;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的深浅也是有一定顺序的;学习、求职、成就等生活事件和活动形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时间性。例如,婴儿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心到外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到深、由绝对到相对、由自我中心到脱中心化的过程。再比如,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是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典型特征和主要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相联系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以认知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下述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1岁半、2岁);(2)前运算阶段(1岁半,2岁~6、7岁);(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二)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为柏曼

柏曼(L.Berman)主张以内分泌腺作为划分的标准,将心理发展分为:胸腺期(幼年期);松果腺期(童年期);性腺时期(青年期);内分泌的全盛期(成年时期);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

(三)按说作为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按照力比多(libido)主要投放的身体部位,儿童发展可分为:(1)口唇期(0~1岁);(2)期(1~3岁);(3)前生殖器期(4~5岁);(4)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前);(5)生殖期(青春期)。

(四)以人格特征作为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为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以人格发展为基础,将心理的发展分为:信赖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愧(1~3岁);主动对内疚(4~5岁);勤奋对自卑(6~12岁);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完善对失望 (65~)。

(五)以主导活动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列昂节夫

列昂节夫主张以游戏、学习等在某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来划分。分为六个阶段:(1)直接的情感交际活动(0~1岁);(2)操作实物的活动(1~3岁);(3)游戏活动(3~7岁);(4)学习活动(7~11岁);(5)社会公益活动(11~15岁);(6)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划分的标准各有不同,但在实际年龄阶段的区分上是相近的。在生理、智力、个性、教育和生活诸方面发展各有其特点,我们以身心发展的各种指标,综合地来划分各自的年龄阶段,但同时又要看到内在的一致性。

三、心理发展的动力理论

心理发展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究竟什么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依然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遗传决定论者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和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二)环境决定论

这个学派最早的代表是美国的行为主义者华生。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解放前环境决定论在我国也有一定影响,如郭任远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他在1929年出版的《心理学与遗传》一书中明确提出:“一切的成形都是环境的刺激所使然,不是为遗传所预定。具有某种特殊反应性的生殖细胞在什么环境就变成什么,就有什么行为。他种生物是这样,人类也是这样。个人之所以为个人,完全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生长在什么社会就变成什么人。”

(三)二元因素论

二元因素论的代表有德国的斯特恩。他在《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合并原则”。他说:“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的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实为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吴伟士(R.S.Woodworth)提出“相乘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他说:“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不似相加的关系,而较似相乘的关系。一个个人,并不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而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决定心理的发展不能说遗传和环境哪个更重要。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五十年代的著作中,对这一相互影响的类型和性质作了更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把儿童发展的因素归为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及内部机制的平衡化,更突出了发展主体在相互影响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不仅可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而且可以发生改变,进行控制。

因此,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它们共同发生作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可控和可变的。

(四)生态系统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对环境影响作了详细分析,认为自然对人的发展是一个主要影响源,强调在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发展。同时他承认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

微系统是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包括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以及与同伴群体和社区玩伴的交往等。儿童不仅受微系统中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同伴的行为。中间系统是指微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支持性关系,儿童的发展就可能实现最优化。 外层系统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发展的社会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家庭的收入、学校的整体计划和学校的收入等。宏系统是发展所处的大的文化或亚文化环境和社会阶层背景。它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儿童应努力的目标等。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从静态分析的角度而言,将之分为两大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包括遗传素质、机能、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主观能动性;后者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从动态综合的角度而言,主体自身的活动是影响并直接实现身心发展的综合性、根本性因素,或者说,活动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内外因的矛盾构成了心理发展的动力。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辨析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矛盾一个一个地产生和解决,心理不断产生量的变化,在量变基础上产生质的变化,质变中又包含着量的变化,许多小的质变常常成为一个大的质变的量变准备。例如,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只能自发地发出一些简单的音或音节。但在这不断自发发音的基础上,成人有意识地发出某个音让婴儿模仿,九个月后婴儿就能开始模仿发音了,这就是一个质变。思维的发展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两三岁的儿童在外界影响下能产生一些思维活动。如看见一个布娃娃,她就抱起来边用手拍边说:妹妹要睡睡,咿呀咿呀,不哭,不哭。这种思维我们称之为直觉行动思维。由于记忆中所保存的外界事物和联系的形象越来越多,在量变的基础上,儿童可以在没有外界刺激影响下依靠记忆中保持的形象来进行思维,这样就产生思维活动的一个质变,于是形象思维产生了。在这一基础上,由于形象及其联系积累越来越多,还由于语言产生、发展起来,并与这些形象发生联系,儿童逐渐从主要依靠形象进行思维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进行思维,于是产生了新的质变,抽象逻辑思维便产生了。

心理发展矛盾运动过程中的质变,决定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各个发展阶段和其他阶段在质上相区别的一些心理特点,或更确切地说,一些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我们称之为心理的年龄特征,由于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质变是在量变基础上产生的,不能把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划分看成是绝对的、无联系的或突变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看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同时,必须看到它的连续性。下一阶段的一些特征在上个阶段末尾已开始萌芽,而上一阶段的一些特征在下一阶段开始时常常还留有痕迹。就同一发展阶段说,开始和末尾也是有很大变化的。例如,我们说形象思维是幼儿期思维的特点,但在幼儿期初期还留有上一阶段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幼儿期末尾则已开始有抽象思维的萌芽。

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启示

在遗传、环境、教育和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儿童的身心发展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教育要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

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就是教育学中所谓的“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它所指的是教育的内容、方法、进度等要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儿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能够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等。

(二)教育要依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儿童身心的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的,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教育工作者要遵循这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同时更应该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序列来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三)教育要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

所谓关键期,是指儿童身心某一方面的发展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地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观察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否已经到来,然后以恰当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运用最优化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和技能上的训练,对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育要遵循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运用教育资源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周围的一系列环境系统都对儿童发生相互作用并影响儿童的发展。艾里克森指出,儿童各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儿童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从儿童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性与协调性出发,把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对儿童实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二、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怎样应用福禄贝尔的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一)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应该掌握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1.摒弃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陈旧的教育观念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一直在强调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想法早已根植在人们的心中,觉得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找一个体面的工作,而忽视了对受教育者本身能力、情感、观念等的培养。直至今日,这样的想法非但没有改变,反而加入了更多错误的元素,认为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人上人,要达到“光宗耀祖”的标准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并且拥有这样观念的人不在少数。把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狭隘化、功利化,导致儿童教育的最原始阶段———家庭教育就出现教育偏差现象。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顺应其个性发展,培养其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行为规范等。

2.把游戏融入学习和生活

游戏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时期,儿童有渴望认识世界的心理需求,而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幼儿家庭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爱玩、爱游戏的心理,将游戏融入生活和教育,让儿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能强健儿童身体,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还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让儿童的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应该顺应儿童身体发展规律

儿童的身体发育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家长只有在充分遵循这些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健康聪明的孩子。我国自古就用“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教导人们遵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不能随意违背。我们只能充分地认识它,从而利用它。对于幼儿教育,我们也同样应该遵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然也只能得到寓言里宋国农夫的结果。现如今,社会发展快,竞争激烈,家长都怀有望子成龙的强烈期盼,于是,不惜代价地投入巨大财力物力来培养孩子,但却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正是没有顺应儿童的身体发展规律。比如,幼儿4岁之前的手指小肌肉群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画画只能涂鸦,不能很好地掌握线条。如果这时候家长主观地认为孩子只要参加专业绘画训练就一定能比别的孩子画得更好,而不考虑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强迫孩子参加训练,那么,孩子不仅学起来吃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还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还会严重打击孩子的信心和对画画的热情,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三)家庭教育应该顺应儿童心理发展

1.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不连贯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人类的进化史一样是从简单到复杂,渐进发展,不可逾越。这就要求幼儿家庭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这种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并且有特色地施教。所以,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敏锐地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及时选择相应内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顺应儿童的心理需求

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他们和成人一样有着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比如,爱和被爱的需求、被关注的需求、自我表达的需求、成就感的需求以及活动和满足好奇心的需求等。幼儿家庭教育应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并且要求家长能迅速地给予相应的回应。只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积极的儿童。

篇5

蒙台梭利所谓“心理胚胎期”是和“生理胚胎期”相对而言的。在蒙台梭利看来,人和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两个胚胎期——生理胚胎期和心理胚胎期。在生理胚胎期,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开始时一无所有,以后由一个细胞分裂为许多细胞,然后形成各种器官,并生长发育至瓜熟蒂落。而心理胚胎期则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儿期就是这个心理胚胎期的开始。心理胚胎期既区别于儿童在母腹中的生理胚胎期,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蒙台梭利认为心理胚胎期的心理发展经历着和生理胚胎期的生理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也是一无所有,经过吸收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了心理。

蒙台梭利指出,正如作为生理胚胎的儿童的发育需要母亲的子宫这一特殊环境一样,作为心理胚胎的儿童的发展也需要一种相适应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环境要求要尽可能排除有害生命力呈现的任何不利因素,要尽可能专门设置能满足儿童各种内在需要的环境,如适应儿童力量和形体的桌椅、促进儿童感官发展和运动协调的教具以及不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的教师等。

(二)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儿童发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蒙台梭利强调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同时,儿童不同的内在敏感性使他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和必不可少的东西……使自己对某些东西敏感,而对其它东西无动于衷”。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蒙台梭利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的敏感时期——感觉敏感期:0~5岁,这时,儿童不仅能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开始建立并完善各种感觉功能;秩序敏感期:1~4岁,这时,儿童能够理解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并对物体进行分类;细节敏感期:1~2岁,这时,儿童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事物的细枝末节上;行走敏感期:l岁左右,这时,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驱使幼儿去行走;语言敏感期:出生后8个星期到8岁,这时,儿童对人的声音产生兴趣,然后对词、最后才对语言产生兴趣,并逐渐掌握复杂的人类语言。

蒙台梭利指出了多种心理现象的敏感时期,并要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并避免延误时机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障碍。

(三)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蒙台梭利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的,她认为儿童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在发展的每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和前一阶段不同,而每一阶段的发展又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她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这一阶段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整个第一阶段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出生到3岁即前面提到的“心理胚胎期”,这一时期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能无意识地吸收一些外界刺激;第二时期是个性形成期,这一时期儿童逐渐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慢慢产生了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各种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获得最初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的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四)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在《教育中的自我活动》一书中指出,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心理的需要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她给活动以极高的评价;“活动、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但是,蒙台梭利不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深受福禄贝尔及其追随者推崇的游戏,她认为游戏特别是假想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的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在她看来,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蒙台梭利把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不是像前人一样称之为“游戏”呢?这主要是因为,她在“儿童之家”中亲眼目睹了儿童不喜欢现成的普通玩具而热衷于操作她所设计的教具的情形,同时也确实地感受到儿童喜欢“工作”一词而不喜欢“游戏”一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对儿童的“工作”和“游戏”进行了区分,她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既不是以往成人所谓的游戏,也不是成人所从事的工作,它是自发地选择、操作教具并在其中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而不是“游戏”来完成。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与成人不同,这种不同集中表现为儿童是“为工作而生活”,成人是”为生活而工作”。具体地说,儿童工作是内在本能的驱使,遵循自然的法则,而成人的工作必须遵循社会规范和“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生产量”的原则;儿童的工作以自我实现与自我“完美”为内在工作目标,没有外在目标,而成人的工作追求的则是外在的目标,以团体的共同目标为目标或以外在的诱因为目标;儿童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和建构性的工作,而成人的工作是一种机械化、社会性和集体性的工作;儿童的工作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无人可以替代的工作,而成人的工作是经常需要分工来完成的工作;儿童的工作是适应环境、以环境为媒介来充实自我、形成自我并塑造自我的过程,而成人的工作是运用自己的智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环境的过程;儿童的工作按照自己的方式、速度进行,而成人的工作不能拖延、讲求速率和充满竞争。

儿童正是在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工作中,实现了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并走上了心理发展的正常化之路。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无意识的工作—心智工作—有意识的活动性、创造性与建构性的工作,都是为了沟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展开人类的自然秉赋,使自己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工作,蒙台梭利主张必须为儿童准备工作材料,以此作为有准备的环境的一部分,从而使环境更适合儿童特点和更有教育意义。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儿童工作所遵循的一些自然法则,这些法则有:1.秩序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2.独立法则。即儿童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3.自由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4.专心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非常投人,专心致致;5.重复练习法则。即儿童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二、蒙台梭利儿童观给我们的启发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笔者对蒙台梭利儿童观的整理和概括),这基本上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及其发展变化的看法,它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那么,上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及其发展变化的看法可以给我们今天哪些有益的启迪呢?

(一)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当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当时,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了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对待儿童的这种错误的态度导致了几乎所有3岁儿童都不能达到正常化,都脱离了自己的正常的发展轨道,按照蒙台梭利儿童心理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的观点,就是导致了几乎所有儿童的天赋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自然表现。

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自然表现的观点则站在了当时成人中心的对立面,认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精神生命就已潜藏在尚未发达的肉体之中,肉体只不过是精神的一个容器,精神生命自它存在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速度惊人,每一幼儿的心理(或精神)胚胎各不相同,特别是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需要特殊准备的环境;随着幼儿身体的发展,肉体化过程会随之发生,即意志、心理等精神因素“归于肉体”并支配肉体的活动;潜在生命力会逐渐分化并形成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吸收性的心理帮助幼儿获得关于环境中的各种经验,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如果成人没有看到儿童生命力的自我展示并引导儿童的自我发展,没有看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而是压制儿童的自我发展,用奖惩的办法诱骗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则在儿童发展上就会导致一种非自然的结果,使儿童的尊严丧失殆尽,类同机器。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的观点要求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要求成人所进行的教育是帮助幼儿按照自己本身的规律去发展,而不是用一种外在的力量强迫幼儿脱离自己的发展轨道。

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也是我们今天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同意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这一在遗传与环境问题上彻底倒向遗传决定论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从蒙台梭利关于重视儿童自我发展的观点中得到不少的启发。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自50年代学习苏联以来,形成了教师直接灌输为主,教师是幼儿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教育传统,长期以来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发展,这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蒙台梭利重视儿童自我发展的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蒙台梭利对敏感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发展的的敏感期。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论述以及她关于不同心理现象敏感期的说明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然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敏感期,教育者就应该在不同的敏感期内为儿童提供适宜她敏感期活动的环境,促进儿童敏感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万万不能让儿童敏感能力的发展错过时机。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论述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们今天并不认为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是儿童本能的表现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我们仍然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强调要促进儿童敏感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认为在儿童连续不断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阶段性,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在心理面貌上有着不同的表现。进而蒙台梭利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几个时期。蒙台梭利要求在儿童心理不同的发展时期,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环境,使环境能够帮助儿童获得发展。蒙台梭利关于成人所提供的环境应考虑儿童年龄特点的观点,不仅是形成她教育法的基础之一,而且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是蒙台梭利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们今天考虑儿童发展问题的主要着眼点之一。抛开蒙台梭利的本能论,我们可以说,蒙台梭利关于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的观点,不仅在当时的新教育运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改革来说仍然是重要的课题。

(三)重视儿童的活动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蒙台梭利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由此,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在蒙台梭利所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活动。在她看来,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和满足,同时,儿童的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活动,认为离开了儿童的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则无从表现和满足,儿童的心理则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蒙台梭利所谓的活动是生命的自我活动,而不是成人干涉下的不符合儿童意愿的活动,她要求成人不能干预幼儿生命的自我活动,把干预幼儿自我活动的教育说成是应该予以废除的旧教育。蒙台梭利重视儿童的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观点,在当时的教育改革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蒙台梭利从重视儿童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思想出发,对当时旧教育压制儿童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作法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认为旧教育限制儿童的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使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一样,被束缚在一个专门的地方—一桌子旁边,限制和妨碍了儿童的活动,因此,也就限制和妨碍的儿童的发展。蒙台梭利从对传统教育的批评出发,提出了要求教师学会观察和探测儿童的活动,学会尊重儿童的活动,并为儿童的活动提供所需的适宜的环境的要求。蒙台梭利关于应该重视儿童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重视儿童的活动,认为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是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仍然是当今儿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强调儿童的自我活动,也与我们今天一再重申的要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而言之,蒙台梭利的儿重观站在当时旧儿童观的对立面,主张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和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呼吁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重视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重视儿童的活动;反对成人用不恰当的标准去干涉和妨碍儿童,希望通过确定儿童发展的敏感时期和阶段来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并通过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来保障儿童的自我活动。所有这些思想和观点在当时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关于儿童的认识也有着十分有益的启发。

蒙台梭利观察到,从婴儿期开始,儿童就对每种经验具有很强的吸收力,而且这种吸收是直接的。在儿童吸收经验的过程中,心理就逐渐得到发展。所以,儿童直接从他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吸收经验的同时,发展了内部的精神力量。正如蒙台梭利所定义的,“印象不仅仅进入他的心理,而且形成心理。它们被儿童纳入自己的体内,变成儿童自身的一部分。儿童创造了自己的‘精神肌肉’,用于吸收从周围世界中积累的经验。我们把这种心理称作有吸收力的心灵。”

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这种强有力的心理结构发生在出生到6岁之间,它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3岁,这时儿童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通过感知觉和动作探索环境,同时学习所处文化的语言。儿童会记住这些经验,但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也就是说,这些经验不能因儿童的使用需求而有意识地提取。蒙台梭利指出,“如果我们把成人心理称作有意识心理,那么必须把儿童(3岁以下)的心理称作无意识心理。但无意识心理并不一定是低级的。无意识心理可能是最富于智慧的”。

篇6

民间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教材编写者从民间特色保留程度、儿童心理发展程度、语文教育真实功用等方面悉心考量。笔者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的选编提出以下建议。

一.忠实记录,保留口头语特色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口头语言艺术。自古以来在民间文学的保存和研究过程中,由于记录人的能力良莠不齐,书面的民间文学文本质量往往有高有低。“忠实记录”的原则便在民间文学研究中应运而生。“忠实记录”不指一字不落地记录,而是特指要保持口头语言的特色与地方的文化传统。在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时,应尤其注意在考察与研究地方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对不符合地方口语传统的民间文学进行再加工。

口头语特色是民间文学的根本。只有在对本土文化的继承、认同和内化的基础上,儿童才能顺利与其他文化对话。如今的地方方言土语正渐渐消逝,这要求每一个教材编者在对民间文学课程资源的加工过程中都应该怀抱着忧患意识,秉承口头语言是根本的原则。只有保存着地方口语传统的民间文学才能真正负载地方传统文化,带领儿童向本土文化“寻根”。

二.循序渐进,符合儿童心理

儿童,尤其是幼儿,对韵律、节奏和运动有着特殊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选编小学语文教材时要格外注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教材编写者在对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处理时,要从儿童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出发,选择那些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联系的“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在编著《开明国语课本》时,对所有的民间文学资源都进行了精心的改造,其中许多课文来自于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但是几乎都没有采用寓言的结构形式,而是将最后带有训诫意味的结尾抹去,尊重了儿童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为儿童的想象留下可贵的空间,这正符合现代课程“多元解读”的理念。有些课文是将叙事性的寓言故事改编成可以歌唱的歌谣,有些改编成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课本剧,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于儿童心理是进行过深入考量的。

在具体操作时,教材编者首先应考量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中就规划出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的文学教学内容安排。他认为儿童有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儿童教育应“本儿童心理发达之序”,顺应本性加以教育。小学阶段一般为6岁至12岁。6至10岁时,儿童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逐渐发达,想象力也由被动向主动发展;10岁至12岁,儿童在观察、记忆、想象诸方面与前者接近,但自我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开始发展。针对小学生这种心理发育渐变的过程,周作人主张在6至10岁时的教育以诗歌、童话、天然故事(即动物故事)等儿童文学为主。10岁至12岁应该以诗歌、传说、写实的故事、寓言、戏曲为主。周作人依据年龄分期来安排文学教育内容的建议,对当代教材中民间文学的选编,无疑有着珍贵的借鉴意义。依据周作人的思路,小学儿童文学教育的内容是一个从幻想性作品逐步过渡到现实性作品的过程。那么就要求小学一至四年级的民间文学应以儿歌童谣、幻想性较强的神话、民间童话和以动物为形象的寓言为主,四到六年级则应该以写实性较强的民歌(如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等)、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以人物为形象的寓言为主。

其次,编写者应时刻衡量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将不适合的内容加以改造。例如,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中的继母在原本的民间故事中是白雪公主的亲生母亲,她因嫉妒亲生女儿的美丽而欲加杀害,这样的母亲形象于儿童而言难以接受,故格林兄弟将她变成继母,故事在儿童那里就没有那么残酷了。

三.真实有用,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民间文学资源必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所助益。纳入到语文课程资源视域的民间文学与它独立存在时不同,它必须服务于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目标。编写者应时刻注意,小学语文课不是民间文学的研究课,民间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归根究底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或培育和保护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或为了形成持久的读写习惯等等,因此教材的选编必须真实有用。

在满足以上基础功用之后,教材编写者还要重视对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理性、深入的开掘,并努力使其与现代化进程有机融合,以便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儿童教育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如此一来,教育的意义就不再局限于母语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等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深层意义更反映为人的生活方式的体现,促使儿童人格向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这又反过来要求优秀民间文学应在小学教材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7

作为幼儿园大班年级的教师,经常会被家长质问:为什么不教拼音和写字?当我回答“幼儿园以游戏为主,不学拼音不写生字”。家长朋友总会好话一大串的说:“请你抽空教一点,孩子就是听老师的!”我百口莫辩……但事后总在想:有什么办法让家长朋友理解我们为孩子长远发展的教育苦心?让家长明白过早让孩子写字学拼音会有什么不利影响呢?

家长对儿童发展心理理论的了解将对他们的儿童教育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要从专业的角度,让家长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解学前教育的教学出发点,从儿童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一、把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一个人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的一门科学。

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 虽然现在大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惜牺牲孩子的玩乐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或把孩子关在家里用自己的方法强迫孩子学习,有的让孩子每天做一张小学生数学作业或写一到两页生字。疲于学习的孩子因此厌倦学习,渴望走出家门去玩耍。期待孩子长大成龙的家长反而把孩子培养成了“不爱学习的孩子了”。如果家长朋友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就会了解儿童发展不同过程的心理,结合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过程的快乐。所以说,了解孩子的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儿童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个体的身心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的进行的。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 重孩子的人格。

家长朋友可以认识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权威教育只会让孩子更加不听话。相反,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的朋友才会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快乐。

有位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老教师曾介绍过她的一个成功案例:有位孩子的父亲进过监狱,出狱后还“很光荣”的给大家讲监狱中的故事。这位父亲如果听说孩子在园顽皮,一定会对孩子拳打脚踢。孩子经常全身多处伤痕的来到幼儿园,可是他并没有因为挨打而听话,总会用拳头来对待让他不高兴的人,就连老师也难以逃避。但这位教师没有放弃这个孩子,总是耐心温和地给他讲道理,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大力表扬。孩子上大班时,攻击行为少了很多。由此可见,权威教育不但无益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能促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向外扩展。

(二)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

英国鲍尔毕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即至少和一个人的亲近、亲密的关系。它分为安全依恋、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由此,家长朋友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上幼儿园会哭,了解了孩子哭的原因,就不会盲目责怪老师没有看好孩子,对孩子不好,家长就会和老师一起解决孩子分离焦虑的方法,同时为孩子建立新的安全依恋。

实际上安全依恋一旦建立,孩子会放心地玩耍,尽情地游戏,在不同的游戏中扮演社会的角色,在这个角色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探索游戏角色的工作,完成角色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

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女孩刚入小班时,总会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来园后整天哭泣,无论什么活动都不参加。这时,如果老师能和她聊天,陪她玩,陪她睡觉,慢慢地她就会愿意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一般情况下,两个月左右,孩子就会不再哭闹了。事实证明,许多孩子虽然进小班又哭又闹,但只要分离焦虑消失,就能在接下来的中班、大班的各种活动中表现稳定,并能积极和小朋友一起为班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帮助有入园焦虑的孩子建立安全依恋,是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安心和快乐生活、学习重要前提。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利于帮助家长摆脱学前教育小学化理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功能,使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但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儿童已具有运演的知识,这种知识使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理。

家长朋友了解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就不会盲目要求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去做具体运算阶段的数学,拼音作业,也会理解幼儿园为什么不教语文数学的原因了。知道揠苗助长为孩子的将来学习埋下了“不愿学习的阴影”。

在一次幼儿教师座谈会上,有位教师的发言曾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她说,有位家长每天要求孩子做一张小学一年级的试卷,孩子在家很乖巧的识字看书。但是,每当阅读绘本,看图说话的时候,他会很快举手,并把图片中的文字读给大家听。不但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想象思维。又有一位女孩子的妈妈,在家教孩子写字 ,经常教完后把孩子锁在房间里“做作业”,自己则去打麻将,一小时后开门看见孩子画的“线条作业”,就把孩子揍一顿。如今这位女孩已是个小学生了,家长说:孩子不但不爱学习,还戴上了近视眼镜。可见,儿童期的小学化教育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

三、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理论的途径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经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家长朋友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下载《儿童发展心理理论》电子教材自行阅读;也可搜索《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教程,听专家讲解;或通过媒体视频、录像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理论;也可以通过阅读《儿童发展心理学》书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相信有心淘金的人,总会有收获的。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人们了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心理提供了帮助。人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越多,对儿童的理解和帮助也越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就越有利。

附:本文根据我的微课思路形成。微课网址:

http:///play.aspx?id=0952b712-0dc4-42cf-8087-65e2cf53c54a

参考文献:

[1]王振宇编著.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页

[2]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80页

篇8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皮亚杰对这一问题,作过明确的答复:“关于学习能否加速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学习活动所指者是成人教导下儿童被动地学习知识,还是儿童在其生活情境中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我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如果在发展尚未达到适当水平之前提早教他知识,将会对儿童自行探索主动求知的行为反倒产生不利影响。”聋童只是在听力上有缺陷,心理发展遵循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因此,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在聋童康复教育中也能发挥其作用。

一、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

皮亚杰坚决反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把知识归结为对外部现实的被动复写的观点,而认为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要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儿童,不要强迫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还没有准备好的材料,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

二、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出发,皮亚杰认为,儿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他指出:“(理智)发展实质上依赖于主体的活动,而它的主要动力,从纯粹的感知运动活动一直到最完全的内化运算,乃是一种最根本的和自发的可运算性。”因此,皮亚杰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他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他曾明确指出:“主动地发现现实的这样一种教育,显然要比要求青年人按照既定的意志行事,按照现成的真理去认知的那种教育高明得多。”

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地学习的机会之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活动必须由一种情感性质的力量所激发,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他强调,认知组织里建立起来的内在动机是首要的,奖励惩罚之类的外来强化并不起主要作用。为此,皮亚杰提出了一个适度新颖的原则,认为给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的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这样才能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自发地学习。

聋童的个体差异很大,在开始阶段,所选的动画片只注重了和所教授知识保持一致性,没有考虑到聋童对动画片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一致。针对聋童自身的特点,可以分别选择内容简单但趣味性强的动画片,或者有一定的故事

情节、内容丰富的动画片作为教学内容,引起儿童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自发地学习。

三、儿童必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

皮亚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教师应该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皮亚杰还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反面例证,促使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和思考。在强调动作学习的基础上,皮亚杰倡导活动教学法。

聋童语言教育中的主题活动课,就充分运用了这一观点。例如:在语言训练中学习了“面包、蛋糕”词语后,可以设置场景“面包房”,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亲手制作面包,互动游戏买面包,充分认识事物,观察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强化训练还可以实地操作,带领孩子到真正的面包房参观,自己去买喜欢的面包,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

四、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

皮亚杰所重视的交往是在“合作”的意义上讲的,那就是学习中交往的重点应放在儿童之间的合作上而不是竞争上。因为与同伴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就能集思广益,使学习效果更佳。

皮亚杰所说的交往包括了师生间的交往和儿童间的交往,但总的来说,他更重视儿童间的交往。他说:“从理智的观点来看,这种合作最利于鼓舞儿童真正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这就是说,最利于促使儿童采取能够养成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形式。”这是因为,儿童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关系,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状态,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因此,皮亚杰提倡同伴影响法,积极鼓励儿童的互教和互相影响,以此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聋童通过角色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

聋童能生动表现出“售货员”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热情关怀……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而且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了解到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具备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聋童有生理缺陷,我们要正视其生理上的特殊性,但他们也是儿童,具备一切儿童的心理特征,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做到更细,更有针对性。坚持这一原则,聋童康复教育就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9

3、重视鼓励儿童观察生活,学会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感受。丰富儿童对美的感知和体验,向儿童提供丰富的视觉环境,让儿童从观察中认知造型的要素及原理;

篇10

达维多夫是维果茨基学派后继者之一,曾当过艾利康宁的助手,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积极置身于50年代开始的前苏联初等教育改革行列的前沿,对儿童发展性教学和教育进行了长达25年之久的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以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理论为依据,并利用了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一理论是由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及科研集体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构建而成的,因此,被称为达维多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发展性教学理论基础分析

(一)关于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的理论

在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方面,达维多夫继承了维果茨基的思想,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首要的是人的活动,意识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是活动的形成过程,人的意识正是随着活动的变化而发展的。达维多夫进一步研究并设计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新年龄常模。通过实验证明: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儿童-社会”系统中,即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系统中实现的,儿童与实物的关系是以成人为中介的。

(二)关于活动的理论

在继承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的同时,达维多夫认为,活动理论研究者往往位于历史文化观之外,应把研究活动的文化历史观点纳入活动理论的范畴,要探索各种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相互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些具体活动的特殊意义。这就必须要求进行跨学科地整理,从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民族的观点进行分析,这为完善与发展活动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达维多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儿童,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心理发展,发展性教学是以活动理论为支撑的。达维多夫把活动理论作为一个分析学习方法的途径,将活动理论提出的内容作为一种实践的方案。他指出,发展性教学和教育过程本身并不能直接使儿童得到发展,只有具有相应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才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教学和人的心理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人的活动。强调“教育与教学的总的目的在于形成儿童一定的、完整的活动类型和相应的活动能力,以保证儿童的个性得到完整的发展。”

发展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理论思维。达维多夫认为只有理论思维才是发达的人所特有的思维,理论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学习活动的内容是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认识和理论思维的基础。

达维多夫认为,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学生集体完成学习活动。在集体性学习活动中有对话、争论、讨论,也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经常性的完整的社会性相互影响,学生间的讨论使学生完全掌握表现社会文化准则的概念、价值、技能。在集体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技巧,这就标志着学生已经形成个体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成果是学生在活动完成过程中产生自我变化活动,这种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问题。达维多夫本人选取的切入点是现代小学低年级学生,重点研究其理论思维的发展。达维多夫认为,要彻底改革传统教学,教育以知性一经验思维为依据的逻辑一心理学基础,为此以个体发展,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为目的的教学,必须注意形成儿童具有整体结构的活动类型和相应的活动能力。

达维多夫认为,传统的小学教学不能真正的影响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因为这种教学着眼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现有水平,忽视了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为此,主张开设活动教学,应该根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的叙述逻辑重建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活动结构,从而使教学有效地作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在水平,即心理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出发,达维多发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原则:(1)掌握一般与抽象性质的知识应先于了解比较局部与具体的知识;(2)知识不能作为现成的东西传授给学生;(3)应善于揭示教材中最初发生的普遍关系;(4)善于凭借物质形式再现普遍关系,以便于研究;(5)善于将普遍关系具体化;(6)善于完成智力动作与外部动作之间的相互转化。

达维多夫有关学习的理论原理,是在多年来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验研究中得到确认的,前苏联心理学通常把这一长期系统的研究方法称为“形成性实验法”。该方法要求:建立专门的实验机构,要有专门人员对各种发展性教学教育方式进行长时期研究;预先对所要形成的新的心理形成物的内容及其形成的心理学一教育学手段和途径进行设计并加以模式化,研究人员应积极地干预他所研究的心理过程;从发展趋势着眼,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内容、方法与组织,重新构建作为社会能力范本的小学学科内容,并按内容的逻辑所规定的方式有目的地组织作为再现――占有活动的小学生学习活动。

(四)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达维多夫利用了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学发展分期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他进一步指出:(1)心理发展各阶段所特有的主导活动正是与该阶段个体的发展密切相关的。(2)作为个体心理发展分期依据的是具有整体性结构的主导活动类型的更替。每一个新的主导活动类型都是在前一主导活动类型内部产生并取代它。(3)每个年龄期所特有的儿童的主导活动类型决定着首先发生于该年龄期的新的心理形成物的产生。它们标志着儿童心理、意识发展的质的飞跃并同时反映出在新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整个个性进行改造的性质。(4)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缓慢、平稳、渐进的方式与急速、剧烈、飞跃的方式进行。(5)儿童期一系列主导活动类型形成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作为儿童个性内部基础的创造的需要与创造能力。因此,以活动的发展为依据的儿童心理发展分期应成为分析个性发展的基础。

达维多夫依据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把儿童期划分为6个时期,即:婴儿期0-1岁,主导活动类型为与成人直接的、情感的交往;先学前期1-3岁,主导活动类型为对象操纵动作;学前期3-6岁,主导活动类型为游戏活动;学龄初期6-10岁,主导活动类型是学习活动;学龄中期10-15岁,主导活动类型是社会公益活动;学龄晚期15-17、18岁,主导活动类型是学习和职业活动。

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第一类以儿童的需要、动机的发展为主,包括婴儿期、学前期和学龄中期三个阶段;第二类以儿童的智力、认识

的发展为主,包括先学前期、学龄初期和学龄晚期三个阶段。这种分期标准坚持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强调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品质依赖于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

达维多夫认为,由于上述各个阶段发展的结果,培养和巩固了学生以后积极从事生产活动和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与世界观形成的心理基础。这些品质表现在相应的需要和能力之中:合理地安排并根据需要逐步完善自己的劳动能力,在高标准的道德准则和道德理想基础上进行集体交往的需要和能力,深思熟虑地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和能力等。

二、达维多夫对认知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达维多夫是活动理论早期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在继承维果茨基和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同时,达维多夫指出,要把文化的、历史的观点纳入活动理论的范畴,要研究活动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提出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这就为完善活动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达维多夫创立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建立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之上的,并以活动理论为支撑。他把教育教学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活动中区分出学习的主要结构成分――活动的需要、动机、任务、行动和操作,并对行动和操作的具体类型进行了研究。达维多夫指出,发展性教学要与具体的实现条件相结合,否则是空洞的。这些条件包括:在一定年龄阶段出现和发展的主要心理形成物;一定时期的主导活动,它决定相应心理形成物的产生和发展;共同实现这种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其他活动类型的相互关系;能够确定心理形成物发展水平的方法体系;心理形成物的发展水平与主导活动和与之密切相关其他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

达维多夫认为,前苏联的教学忽视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并未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他提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强调培养儿童的理论思维,使儿童能够应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探寻其本质特征。学生在学校主要是集体完成学习活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儿童将外部的活动成果内化,形成相应的活动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针对传统教学论的衔接性、量力性、意识性、直观性原则,相应的提出了质变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对象性原则。

由此达维多夫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用活动理论来指导教学,为在实践中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开辟了道路。

在维果茨基和列昂捷夫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分期理论基础上,达维多夫进一步阐明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并依据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把儿童期划分为婴儿期、先学前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学龄晚期6个时期,并指出各时期的主导活动类型,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完善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达维多夫是一个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正是他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其它成员的努力,才使得这一学派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并不断发展。

研究表明,达维多夫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维果茨基关于儿童的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原理,并具体地表明了作为小学生主导活动类型的学习活动对儿童理论意识和理论思维基础形成与发展的实质性影响。达维多夫主张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逻辑――心理学基础的改革,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力,促进理论思维的发展。为此,他的实验设计被喻为“智力加速度计划”。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性教学体系在俄罗斯社会获得了广泛认可,成立了一些试验学校和试验班级,并引起了国际心理学界的关注。实验证明,发展性教学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理论思维的发展,而且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符合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新发现,在教育心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界对待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的可能性与发展规律性的看法,是前苏联初等教育改革的理论支柱。

达维多夫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引起了前苏联国内外学术界的较大争议。达维多夫本人也强调,发展性教学理论尚处于发展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需求问题研究不足,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实验班级。

三、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在当代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

第一,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

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主动、能动和具有个体特点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理论思维在教学中的认识活动,教学不仅要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再现,也要实现对知识的变革和改造,只有这样,才能使知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解决问题。

第二,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形成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个体化的特点,因此教学应当考虑到不同个体认识方式的不同,而不是以同一种认识方式要求所有的学生。达维多夫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儿童的行为规范,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在集体中互相交流情感和表现个性特征,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形成,同时对他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标准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1

1.表现方式符合儿童特殊的认知习惯

卡通作品使用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这一点符合儿童的思维和审美发展规律。一方面,儿童处于生命发展的早期,他们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卡通作品。另一方面,儿童对于“歪曲的现实感”有特殊的偏好,比如小儿绘画所画的大多不是真实的东西,而纯粹是象征性的。卡通人物与现实人物截然不同的装扮、体形、动作都能带给他们一种心理上的愉悦。

2.情感色彩满足儿童简单的情感世界

奖善惩恶是任何儿童卡通作品都当然遵守的情感主线。这一点恰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儿童的价值判断里面鲜有灰色地带,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太复杂的价值判断通常会让儿童不知所从,甚至产生误判。人都喜欢欣赏自己能够理解的作品,孩子更是如此。

3.以小胜大鼓舞儿童弱势的生命状态

卡通故事里大都具有一个特点:总有一场大小、强弱之战,结果总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作为一个弱势生命体,儿童很难不对此发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一般生活在自己的愿望世界和幻想世界里,比较喜欢“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其爱好程度胜于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他们觉得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那些实际的故事要来的有趣。

4.故事内容迎合儿童热衷的永恒主题

儿童卡通故事内容最常见的无非是以下三类:神话故事;滑稽故事;历险故事。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这三类题材正好迎合了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

幼儿期的孩子在还不认字以前,由于其泛灵心理,最喜欢简单易懂的神仙传奇故事、古老的童话及其他有关动物、植物的故事。到了儿童晚期,对现实认识比较多了,他们对于那些神话等虚构的故事不再感到兴趣。而是转向探险故事,主角也往往是冒险的创举人物,或是创造令人钦佩大业的英雄。欣赏的同时他们会将自己等同于其中的英雄,感到很满足。

而不论哪个阶段,儿童对于滑稽的需要都是不变的,滑稽的人物、滑稽的话语、滑稽的动作,总是能够引起他们捧腹大笑――哪怕这些笑料对大人来说显得粗浅、简单、没有优雅与幽默可言和一点都不好笑。

因为抓住了这三类主题,卡通当然就抓住了儿童的心灵。更何况,卡通对于孩子还有那么多的好处―

开发想像力

想像力对于童年甚至一生有多么重要,相信大多家长都能够认识。而卡通对儿童想像力的开发是那么的自然又为儿童所乐于接受,这是许多其他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PODOLSKY说的:“连环画能引起儿童的酷爱,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儿童那种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幻想内容。……它们能够启发儿童的幻想。可以帮助儿童离开现实状况,忘记一些不愉快的经验,并且能提供他们一些有展望的内容。”

培养幽默感

而实际上,具备幽默感是成功人生、快乐人生的重要条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尤是。如上所述,滑稽、幽默是成功的儿童卡通的要素之一,儿童在卡通中长期耳濡目染,就算学不会创造幽默,至少可以学会欣赏幽默。

篇12

一、问题提出

(一)加强心理教育是时代要求

我国青少年的严重缺陷有三条:一是生存能力弱,二是责任感不强,三是承受能力差。”?①造成不适应性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育自身来讲,教学系统内部关系不协调、整体功能差,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

(二)学生心理教育主要渠道在课堂

课堂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课堂教学已经成共识,但如何改革,长期以来并未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建国后,学校工作在整体上严重地存在着轻视甚至排斥心理科学的现象,习惯于用行政性的政治管理,舆论性思想约束,去解决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尤其在教学上强调掌握知识的量和学习过程拼时间、拼精力,忽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课堂教学观上的发展和进步,体现出对心理科学的运用。然而却始终没有逃脱“以知识为中心”的阴影。运用心理学不断地提出关于学生的兴趣问题、遗忘问题、意志问题、方法问题、内因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机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几乎都在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策略上,心理学似乎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辅助工具。

(三)课堂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保证

课堂教学模式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②

任何内容都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任何效果都是通过一定过程体现的。不同的课堂模式是不同教学效果存在和实现的条件。近代前的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提出:讲——听——谈——记——练的教学模式;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以适应当时社会要求的“有文化”为目的,提出观察——理解——记忆——练习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在突出知识为中心的同时,引入了心理科学,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模式;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反对赫尔巴特教学观,提出了:发生困难——确立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的教学模式;凯洛夫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模式。可见,模式有着上承理论下启操作的特殊功能,不同的教育思想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去体现和实施。模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长期以来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燕国材教授指出:“教学改革的真谛就是对传统模式的改革和对新的模式的寻求。”因此,建立“协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是完成该课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心理学揭示,学生心理发展只有在客观条件形成学生心理的兴趣和欲望时才有可能。心理健康只有在主动的行为中才能实现。在那种被居高临下的控制状态下,强求用教材知识作为唯一的标准接受评判,只能损伤学生心理。因此,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依据

协同教学课堂模式主要运用协同学方法论原理和心理学原理。

(一)协同学理论

“协同”思想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有人称其是“新三论”的观点之一(即: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破论)。它主要表现一种方法论,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

1、“协同效应”是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在复杂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

“非线性”是说,事物之间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教师上课讲得很清楚,不一定学生学的也清楚,因为师生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学生学习要受原有知识、已具备的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约束与限制。因此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学习心理、学习基础施教,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性,创造学生自身学习系统的整体效应。

“控制参量”是指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创造条件,使之有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并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这是产生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

2、“自组织”是协同思想的硬核。

“协同”思想揭示了客观实践从无序到有序的自身规律,提出自组织理论。通过自组织实现复杂系统的协同效应。

系统自组织的形成要具备4个条件:(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且能保持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系统的外部作用(或称外界控制参量),通过其内部机制产生效用;(3)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自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4)涨落催化着系统自组织有序结构(或耗散结构)的产生及发展。只要4个条件具备,系统内部会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是通过系统内在动力形成的结构。

从教学系统来看,具备自组织要求的四个条件:教学系统是开放的,它要不断通过物质、信息、能量,调整自身;教学的外部环境,不断对教学系统的提出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系统内,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信息等都对教学效果共同起着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关系;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非平衡表现为一种涨落性特点。

(二)心理学理论

1、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理论。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指出,“一般认为儿童新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一种是新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被迫放弃,儿童在这个方面的发展遭到挫折;另一种是儿童在新的需要的推动下,积极积累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发展新的能力,形成新的个性特点,组成一个能满足新的需要的新的心理结构,这就意味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儿童新的需要与新的心理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2、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发展上起决定作用,是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

(2)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在内部,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在于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儿童新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中的矛盾。

(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

(4)儿童心理发展遵循量变质变规律。

(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自组织规律的关系

心理学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即:学生内在条件状态与客观的条件和要求,形成差异,产生矛盾;同时这种差异或矛盾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欲望,这就促使儿童以主体行为去满足心理需求。在实践中,儿童心理得到调整,完善、提高达到发展。这种发展以同化、顺应、平衡形式表现出来。

儿童心理系统具备自组织规律的四个条件,即:开放性。儿童心理每日每时都在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非线性。儿童心理系统是由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特征、个性倾向、自我意识等多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不存在着直接必要的因果关系;涨落性,这些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导致整体提高的机能条件;环境性,儿童生活在客观不断对其提出发展要求的条件中,这种条件提供了其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

心理学侧重于心理状态的静态分析,而自组织规律突出了动态特点,使发展学生心理工作的理论进一步变为可操作性的方法。这种可操作性表现在遵循自组织规律揭示的心理内在机制的要求,尤其尊重心理发展的自主、自觉、自由的特点,使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矛盾”和“动力”,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

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教与学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三、模式框架

(一)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是双主体活动,因此,整体的教学模式必须由学生学的亚模式与教师教授的亚模式构成。两个亚模式中,学生学习的模式规定和制约了教师教授的模式。

学生学习的模式,依据心理发展自组织规律的表现特点进行构建。这种特点表现为:a、学生自主选择而不仅是自主参与。b、没有外力使学生感到强迫。c、学生潜能得到发挥,有成功感甚至高峰体验。d、个性完美,得到尊重。实质上表现出自我实现心理的一种行为。这种自我实现不同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之处,在于它不光是一种生物学、心理学的追求价值,更表现为追求一种正确人生观、社会价值观。

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模式是人类实践模式的一种特殊表现。人类实践模式是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也遵循这四个环节,其特殊性表现在四个环节各自的具体构成内容上。

(二)基本框架

1、目标认同。是指对目标的理解形成共识,绝不是教师的一种说教。它含有教师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内容子目标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二是创造使学生理解目标的环境和氛围,使目标实施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的一种兴趣。

学生对教学目标和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认识越清楚,就越能激发起学习积极性,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产生协同效应。

2、自主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质疑、研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完善,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教师的组织引导,必须是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品格养成的规律;设计学生获取知识的环节,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深化主体意识。

学生认同了目标,就能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自学的动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也就能自主地质疑,主动地参与探索和讨论,当全班学生的思想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发生阻塞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造成学生再探索的欲望,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心理效果。

3、练习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在练习运用中学会知识迁移和创造性思维,这一阶段突出反馈、调节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仅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更主要体现发展。

教师指导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练习运用的题目要有针对性,所练习的题目应既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后的可能水平,以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又能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使学生展示出迁移和创造性特点。二是通过练习运用,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把握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类属作用的观念,能与随后的学习任务明确而直接联系,能综合新知识并同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无疑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内在机能,是对创造性的“激发”的一种“原始”过程,主体性的最大特点是在活动中表现出创造性,这个阶段是挖掘自觉潜能,形成个性的智力类型和思维风格锤炼阶段。

4、总结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身认知结构和元认知方面总结提高。认知结构是由知识经验组成,学生在总结中应从新知识与自己现有知识的关系上进行分析,体现出新的认知结构,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同化或顺应能力。元认知是认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总结中,对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进行“反省”,有利于今后在认识问题的策略上得到真正提高。认知结构和元认知的提高,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这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潜在条件。

(三)主要特点

1、自主性。协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中,首先指出创造性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本质使人类由消极地服从自然的自然界之一部分(主客体不分),变成了自觉地认识自然规律,能勇敢地改造自然的自然界之主体(主客体分化,人获得了主体地位),并且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③显然这种本质表现为自由自觉地创造性劳动,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在于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④

失去主体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必然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生缺乏对课堂学习目标的认同;学习过程缺乏自主的智力活动,只能在教师教案范围内“思考”,知识的获得缺少自主探讨,仅凭教师传授和自己的记忆;……于是感到课业负担过重,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学,导致了心理不健康。

马克思所论述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是自主性的真谛,这种自主性,不是外力推动下的自主,而是自己有兴趣、有欲望时愿意去做。主体性一般表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外力作用下的主体性,即在外力的迫使、诱惑下主体的一种活动行为,他表现为“主体参与”特点;另一种是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心理满足,而自觉地、无外力影响下的活动行为,它表现为“主体选择”的特点。只有“主体选择”才是使心理矛盾和心理欲望统一在实践活动之中,形成心理健康发展,体现出自组织的规律。既然“人的主动性是人的本质,那么教师主要应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科学的知识不应当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

2、和谐性。如上所述,真正的自主性是不用外力推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来自于兴趣,那么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有兴趣、有欲望,真正体现主客体和谐渗透。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压抑、无顾虑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大胆地去思维、想象、争论,不怕出错。出现错误是再所难免的,但当他能更自觉地克服了弱点时,就更接近完善的人性,更充分发挥自觉潜能,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和心理发展有关,心理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期的经验,粗暴的控制和过分的放任对于自我实现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害的。

强调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双向和谐渗透,这是协同思想在师生关系上的体现。

现代心理学深入揭示了主体的心理机能及行为方式,其中情感被称为“动力”,教授模式适应了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和要求,适应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就可以达到师生主客体双向和谐渗透,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四、模式效果

(一)模式检测体系

该课题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协同教学课堂模式使学生心理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所谓“全面”是指心理系统的各方面要素,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等方面。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动态表现,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制约着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特点与发展;同时认知、情感、意志又完善和发展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又反映和提高认知、情感、意志发展的自觉水平,它是心理发展水平的核心体现。

检测体系由“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创造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学习成绩”构成。这些量表(量表略)除“学习成绩评价”外,均由总课题组提供。“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突出考查学生的自主性水平,这是人格健康的最高表现。“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突出考查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突出考查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创造力水平”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创造力是思维性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突出考查学生学习心理。上述内容可以综合地、整体地说明学生通过协同教学课堂模式的学习过程后,在思维上、品格上的总体效果。

(二)实施情况

实验于1996年9月,分别在当时的初、中、高年级中选用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同时选一个总体水平相近的平等班作为控制班,运用等组对比的实验方法。

实验中严格把好控制关。

实验前实验班老师进行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模式探讨。实验中,实验班老师每学期进行实验工作的研讨交流。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观察并记录学生心理发展的有关要求,注意及时调整工作,完善模式的细节,保证实验效果,对学生负责。

(三)效果分析

1、在“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方面,四年级(实验初时是二年级)发生极其显著变化(p<0.001=,六年级(实验初时是四年级)发生显著变化(p<0.05)。首先说明自主意识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自然表现和内心要求;其次说明越是低年级注意其自主性的发展就越容易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2、在“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方面,高年级的变化比低年级更大,(六年级变化显著性p<0.001;四年级变化显著性p<0.01),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学校的宏观管理与学生心理发展有不协调之处,忽视低年级学生心理的接受能力,如在年级工作管理上强调全校统一性,缺乏年级个性。其二是低年级学生心理成熟与高年级略有差异,表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客观区别。

3、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方面,无论是六年级还是四年级都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性(均为p<0.01=,这说明该模式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有着突出效果。

4、在“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四年级变化(p<0.001)比六年级变化(p<0.05)要突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低年级学生在思想上、方法上更少有习惯势力的影响。

5、在“创造水平”方面,无论是六年级还是四年级,通过实验都发生极其显著变化(均为p<0.001),这说明该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突出作用,同时也说明创造性水平只有在自主性情况下才能健康发展。

上述效果说明,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对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效果。

五、实施条件

(一)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强调“转变观念”,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往往用传统的观念驾驭改革的内容,导致改革仅仅成为一种口号,在改革实践中可能将改革的内容与要求,“穿靴戴帽”套在原有工作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实验前,要求做好三项工作:(1)反思自己教学模式的特点弄清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基础及其发展过程。实践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灌输方式为主,以记忆和理解知识为本,忽视学生全面心理素质发展的传统模式。(2)分析协同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协同教学吸收了众多课题的有益成果,但又有别于其它课题。协同课题在强调主体性时,是建立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因为主体性的真正实现,不仅在于主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主体的选择,只有主体的选择,才有自我实现的行为,体现出自组织的规律。这种本质特点为师生在教与学的模式中准确定位。(3)在前两项工作基础上每位实验教师探索构建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出课题组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大家对课题思想及模式有了共识。因此,实验工作较为顺利。

(二)完善知识结构

心理学是教师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于理解有关心理学的名词概念,能用这些概念去解释学习现象就被看作饺饺者(如遗忘规律,调动兴趣等)。事实说明我们的教师对心理学的掌握与运用,绝大部分停留在行为主义早期的动物心理实验的观点上,把心理科学作为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工具,这种现象在本质上不是用心理学去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而是限制、扭曲学生心理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心理科学。这不能不说是教师队伍总体情况的一种“先天不足”,这种状态极大地阻碍着对学生心理的培养。此次实验前,实验教师突出用现代心理科学武装自己,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关键是心理科学知识)尽可能地适应发展学生心理工作的需求,为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有待研究的问题

(一)挖掘现行教材心理教育内容的内涵,是完善协同教学课堂模式的带有方向性的重要任务

这项工作的完成,可以在教育实践上自觉地将以知识为目的转为以发展学生心理为目的的课堂观念,使实施协同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正常的教学行为。

(二)建立协同教学模式的常规管理

该模式涉及到教案的特殊要求,教学环节的把握技巧,对学生心理的指导技术等,只有形成常规要求,才能保证模式的正常实施。

注释:

①孙孔懿:《教育失误论》第6页。

②见《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第6页。

③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7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3页,人民出版社,1972。

参考文献:

《中小学协同教学与心理发展》实验资料(第二集)1997年7月

郑和钧:《协同教学与素质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6月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孙孔懿:《教育失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叶澜:《当务之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

篇13

色彩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我们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随处可见的缤纷世界中不自觉受到色彩的影响。聋哑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在情绪、情感以及信仰等方面和常人相比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偏差。有相应的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心理环境受到色彩的冲击,可能会使我们的感官、肢体、思维等都发生变化,其实这就是人们面对着不同色彩,机体发生的相应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到,色彩对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确实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探索色彩心理学对聋哑儿童心理的积极作用,以达到引导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1 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与正常的儿童相比,聋哑儿童由于听力受到损失,导致了语言能力最终也丧失,属于社会特殊人群。据中国内地1987年底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1~18岁聋哑人群占调查同龄总人数的0.4%。[1]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人群,面对这一类特殊人群,国内外学者对他们的认知、智力、人格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聋哑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最终总结出聋哑儿童的基本心理发展特征。

1.1 聋哑儿童认知能力的分析

听觉是人们从周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正常的孩子们相比,听力残疾的儿童就失去了一个认知世界的要素,因而影响了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认知能力要素中,对儿童自身认知能力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发展能力。据国内张雪娇的研究表明:聋哑儿童的社会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突出表现在运动、社交、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2]

1.2 聋哑儿童的人格发展

人格可以说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人格首先出现在儿童时期,到了青少年时期就会基本定性,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形成以后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将持续终生。与正常儿童相比,聋哑孩子的人格发展会遇到更多的严峻问题,从而给他们的人格形成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就此,Levine对西方学者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那些具有听觉障碍的儿童,他们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也就是说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的控制能力、具有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的情绪影响等。[3]

由上可知,聋哑儿童在认知和人格发展等很多方面与常人相比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的健康引导是我们每一位相关学者的责任和义务。

2 色彩心理学研究

随着学者们对自然科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色彩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领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关于色彩心理学的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已经逐渐形成稳定的理论。关于色彩心理学的内容,它主要指的是人们以色彩为导向,面对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感觉,以此来研究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就会想到一些具体的事物或者某种与之相对应的感情:看到红色很容易使人想到热烈、美丽、吉祥、活泼、急躁。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最富有刺激性,接触红色过多会使人感到身心受压,筋疲力尽;看到橙色则想到橙子、秋天等,同时会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促进消化;绿色是森林里的主色调,使人感到富有生气,多用来形容青春活力的少年以及健康的身体;橄榄绿多是和平、公正、谦逊的象征;蓝色,其本身来源于碧蓝的大海,因此抽象之后就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冷静、远大和悠久。它主要可用来缓解紧张情绪,对头痛、失眠等症状都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有助于调整情绪的平衡,使人感到幽雅、宁静。但它由于给人们感觉太过幽冷,如果大量使用也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效果,容易激起抑郁、贫寒、冷淡等感情。同时,人们根据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错觉。例如,同样的黄色在蓝色和橙色的背景下会给人不同的效果。色彩本身属于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内在的感情,在聋哑儿童的活动空间中正确地运用色彩,就会对营造更美好的活动空间以及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 色彩疗法在聋哑建筑空间中的应用

3.1 色彩疗法在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运用的可行性

聋哑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整个学校空间中度过的,整个空间可以简单地分为学习空间、生活空间、游戏空间、服务空间等。本文希望运用色彩疗法,利用色彩在聋哑建筑空间中运用,能够对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歌德曾说,色彩对于人的心灵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它能够刺激人的感觉机能,唤起那些令人激动、痛苦或快乐的情绪。随着人们对色彩心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在临床医学、室内设计、心理治疗中引入了色彩疗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4]在整个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采用配色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根据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与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进行合理组合。

3.2 色彩心理学在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在聋哑学校空间环境中,根据聋哑儿童的心理特质对其房间进行色彩安排会产生很大的实用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影响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和矫正。对此专门做了实验:让两个人分别待在蓝色和红色的实验屋内,让他们自己感受时间到一个小时以后出来,结果红色房间的人30分钟后就出来了,而在蓝色房间的人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和蓝色和红色所给人的刺激是分不开的。红色容易使人感到兴奋和激动,而蓝色正好相反,可以让人激动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达到稳定的状态。有现代研究表明:处在不一样的色彩空间里,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因此,如果在聋哑学校用不同的色彩来进行装扮环境,会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针对情绪容易暴躁的儿童多采用蓝色、绿色等稳定性较强的色彩使情绪稳定,而针对有抑郁症的儿童采用红色、橙色等色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第二,根据在不同色彩空间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会产生变化这一现象,根据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利用心理疗法使聋哑儿童的身心能够摆脱抑郁、自卑等心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愉悦。而目前聋哑学校建筑空间环境的色彩相对比较单调,多运用白色的墙漆、单一的灯光以及简单朴素的装饰物来进行装扮。这些过于简单的色彩会使聋哑儿童的心情更加孤僻,极大地局限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如果我们通过对色彩的合理搭配对聋哑学校进行重新改造,那么将给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发展带来新天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聋哑学校各个空间的功能采用不同的色彩,如在学习空间采用稳定性较强的颜色――绿色或橙色的立面搭配彩色的塑胶地板,缓解紧张氛围;在游戏环境中采用黄色与粉色搭配活跃氛围,在需要注意的场所涂上纯度较高的黄色,以唤起儿童们的警觉;同时,也可以在具有特殊指向性的标识牌上运用红色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

4 总结

针对聋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具体了解聋哑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采用色彩疗法,把色彩运用到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以打破单一的空间。在装扮空间环境的同时更能够对儿童们的心理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在聋哑儿童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人类视觉效果中最响亮的语言符号之一。希望色彩疗法的应用能对改变聋哑儿童自卑、抑郁、不善交流等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色彩虽然不能像药水一样,通过医疗队聋哑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但是色彩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由此能够开拓出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郑裴,马伟娜.国内外聋哑儿童心理特点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