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评估与管理

风险评估与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6: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风险评估与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风险评估与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053-02

0 引言

国外已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雷击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了多项防雷技术标准和评估方法。在美、英、德等多国也都开发出了相应的雷击风险评估系统。但这些风险评估系统参考的标准技术方法比较复杂,结构庞大,而且大都建立在国外防雷工作经验基础上,没有能考虑到中国广袤大地的情况差异以及中国的国情,因此其体系和相应的评估系统只能被我们借鉴参考、学习,不适宜完全照抄照搬或全盘引用。目前在国内符合国家标准和评估规范的评估系统相对缺少尚且不够成熟。

《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遵循最新颁布的雷击风险评估规范――《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2-2008 ,采用C#语言,结合国家气象局已组建的闪电监测预警网、谷歌GPS卫星定位地图等系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雷击风险评估过程科学化、计算过程自动化、计算结果客观化。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的系统,统一化的评估技术报告不仅提高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还利于在各地区开展雷电风险评估工作。雷电风险评估系统的先进性和技术报告的严密科学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1 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和主要功能说明

《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遵循规范的基础,结合实际风险评估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特点设计,整个系统划分为方案管理、系统工具、文档管理、用户管理4个主要模块。

1.1 方案管理

1)原始评估记录:用户将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对象的具体勘测数据如实记录入系统。对评估对象建立相应存储空间,并在需要时调出这些数据作为评估、对比等用途;

2)方案设计:对一个项目进行多种类型的风险评估,如单独对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公众服务损失风险R2、文化遗产损失风险R3、经济损失风险R4 进行评估,也可以对其任何一种组合进行风险评估;

3)效益分析:自动化生成的风险分量百分比的表格,各种风险所占总风险的百分比一目了然;提供了多种(最多3种)防雷整改方案的评估,并与原始评估结果对比,智能经济损失风险评估,自动判断采取的防雷整改方案是否合理。

1.2 系统工具

1)GPS定位地图:连接Internet,轻松找到被评估对象经纬度;

2)中国雷电监测预警网:多种方式实时查询全国各地雷电状态,显示详细的雷电资料和密度分布图;

3)中国防雷资料网:评估过程中随时查到所需技术资料;

4)雷电资料导入:将国家雷电监测预警网实时雷电资料数据导入系统;

5)字典维护:对风险评估过程涉及参数进行维护;

6)数据库维护:对当前系统所连接的数据进行备份或恢复操作。

1.3 文档管理

1)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模板: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2)雷击风险评估协议书 :雷击风险评估协议书。

1.4 用户管理

1)系统登录模块:负责验证各种用户身份,根据不同的用户权限决定其管理内容;

2)权限设置模块:此模块只有管理员才有权限,管理员可以根据情况对各栏目的属性进行基本的设置。

2 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的实现技术

2.1 Client/Server 模式

C/S模式又称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90 年展起来的一种主/从结构的分布式处理环境,它的特点是将应用分解为两部分:客户进程(Client Process)和服务进程(Server Process),即前台和后台。客户进程与用户打交道,一般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提供的GUI (Graphic Unit Interface)下;服务进程与数据库打交道,一般通过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查询语言实现,前端是对用户的界面,后端是对数据库的处理。这种对信息分布式处理的模式大大减少了网间数据的传输量,处理速度快,并能高效实现资源共享。其结构如下:采用Client/Server 结构,Client 端只要将请求发给Server 端,而Server端在处理完请求之后,只是把结果返回给Client 端。实际上在网络传输的只有SQL 语句和结果数据。同时,Client 负责友好的界面与用户交互。而Server 专门负责数据库的操作、维护,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2.2 数据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5

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是由一系列相互协作的组件构成,能满足最大的Web 站点和企业数据处理系统存储和分析数据的需要。SQL Server2005 的客户/服务器提供了许多传统主机数据库所没有的先进功能。数据访问并局限于某些已有的主机数据应用程序。SQLServer2005 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与主流客户服务器开发工具和桌面应用程序紧密集成。可以使用许多方法访问SQL Server2005 数据库。

SQL Server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核心是服务器,即数据库引擎。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负责处理到达的数据库请求,并把相应的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系统。SQL Server 充分利用了可设置优先权的多任务、虚拟内存和异步I/O 功能。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可在多线程内核上创建,这样在处理多个事务的时候可获得较高的性能。它包括的支持开发的引擎、标准的SQL语言、扩展的特性(如复制、OLAP、分析)等功能,以及像存储过程、触发器等特性。

SQL Server2005 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器负责创建和维护表和索引等数据库对象,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能够在出现各种错误时恢复数据。SQL Server2005 的客户端可完成所有的用户交互操作,将数据从服务器检索出来后生成副本,以便在本地保留,也可以进行操作。

由于SQL Server200_5 的强大功能,特别是其全文检索功能,支持从纯文本到二进制数据的检索,如 WORD 文档、EXCEL 电子表格等等,其文本性数据类型支持量相当庞大,因此系统中主要利用SQL Server 进行文本保存,方便查询和检索,同时为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奠定基础。

2.3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OO,Object Oriented)的系统开发方法,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软件工具使之能够映射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和进程,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3 结论

《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遵循最新颁布的雷击风险评估规范,结合评估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特点,依据被评估对象的数据自动计算出评测结果,并提供多种措施方案对比可对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以表格和柱形等多种形式图表的形式辅助用户做出最符合实际的方案决策。本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系统实现雷击风险评估过程科学化、计算过程自动化、计算结果客观化。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的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通用性。

统一化的评估技术报告不仅提高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还利于在各地区开展雷电风险评估工作。本系统的开发拓展了雷电防护应用技术的领域,项目完成并推广以后会提高本地区防雷中心科技服务水平,并对提高经济效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3]DB50/214-2006 雷电灾害风险评佑技术规范[S].

[4][美]Greg Riccardi.数据库系统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5]李岩,张瑞雪.SQL Server 2005实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6]古乐,史九林.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7]刘波.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安全实现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5(10):77-78.

篇2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388-02

Research 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Tools

WANG Fu-hua,YAO Jie

(Chongqing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35,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tools, and introduced how to choose and design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tools.Finally,it offers some idea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assessment practice.

Key words: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tools; classification; choice; design

目前,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是个极复杂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细致的工作,大量的支持性的专业知识的支撑,项目管理也比较复杂,因此如果要更好的完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就必须有一套非常实用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具。一套使用的风险评估管理工具将极大地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正确性。

1 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分类

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是根据系统关键信息资产、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所利用的脆弱点来确定所面临的威胁、对风险情况进行全面考虑,估算出信息系统的风险情况,且在风险评估的同时根据面临的风险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法。

1.1 基于国家、政府颁布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或指南

目前世界上存在多种不同的风险分析指南和方法,不同的风险分析方法其侧重点和关注点各不相同。如: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and Technology)的FIPS 65;

DOJ(Department of Justice)的SRAG;

GAO(Government Accounting Office)的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指南。

1.2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主要通过建立专家系统和外部知识库,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组织内部信息安全的状态。对重要资产的威胁和脆弱点进行评估,产生专家推荐的安全控制措施。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通常可以自动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提供风险指数,同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COBRA(Consultative Objective and Bi-functional Risk Analysis)是一个著名的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它是一个问卷调查式的风险分析工具,由三个部分组成:调查问卷生成、风险测量和结果分析生成。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除COBRA之外,比较知名的还有@RISK、BDSS(The Bayesia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等工具。

1.3 基于定性或定量算法的风险分析工具

风险分析作为重要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是信息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算法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很久以前就被提出并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些算法已经成为正式的信息安全标准的一部分。早期的风险评估算法大部分仅仅作定性的分析,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产生的后果只能按照高、中、低来区分,这种定性的方式无法准确地估算出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损失量。随着人们对信息安全风险了解的不断深入,获得了更多的经验数据,因此人们越来越希望用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反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定量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包括美国联邦标准FIPS31和FIPS191,提供定量风险分析技术的手册包括GAO和新版的NISTRMG。

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目前还没有完全定量的风险评估工具,现有的风险评估工具要么在定性方面有所侧重,要么在定量方面有所侧重。如CONTROL-IT、Definitive Scenario、JANBER都是定性的风险评估工具,而@RISK、Risk-CALC、CORA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估工具。

2 常见的风险评估管理工具比较

CRAMM:CRAMM是1985年由英国CCTA开发的风险评估系统。CRAMM包括全面的风险评估工具,并且完全遵循BS7799规范,包括依靠资产的建模、商业影响评估、识别和评估威胁和弱点、评估风险等级、识别需求和基于风险评估调整控制等。CRAMM评估风险依靠资产价值、威胁和脆弱点,这些参数值是通过CRAMM评估者与资产所有者、系统使用者、技术支持人员和安全部门人员一起的交互活动得到,最后给出一套解决方案。

COBRA:COBRA是1991年由C&A System Security公司推出另外一个风险评估工具,用来进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风险分析服务,并且兼容许多风险评估方法学(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它可以看做一个基于专家系统和扩展知识库的问卷系统,对所有的威胁和脆弱点评估其相对重要性,并且给出合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此外,它还对每个风险类别提供风险分析报告和风险值。

@RISK是美国Palisade公司的一款软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是构架在微软Excel之上的一套风险分析工具。在@RISK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风险分析工具,包括可以自行修订的统计分配模型、蒙特卡罗检测、敏感性分析、环境分析、极限值测试等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RISK建立的流程包括:

1) 在Excel上建立需要分析的问题模型;

2) 确定需要输入模型的不确定值;

3) 通过模拟程序,对可能的参数范围进行分析,以@RISK内置的概率分布函数表示,然后确定模型的输出结果;

4) 产生需要的资料图表进行分析。

表1是对一些主要风险评估工具的比较。

表1

3 选择风险评估工具的原则

1) 根据实际环境和企业的需求选择

2) 风险评估工具应当能够精确地映射网络、应用以及进行攻击测试

怎样了解一个工具的实际功效?最有效的办法是搜索Web,查看媒体的评论,要求厂商提供其他客户的使用情况说明。正式购买之前最好测试一下工具的性能。大多数厂商都提供限制了功能的试用版本,通常是限制IP地址的范围。

3) 不仅要注意风险评估工具为目标平台提供的攻击脚本数量,而且要留意它们的更新速度。

纯粹的数量有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有些厂商可能把许多相关的漏洞看成一个,有的厂商则把它们算作多个漏洞。一些较为优秀的风险评估工具,如CVE,把每一种测试都链接到了一个标准的漏洞案例ID。留意风险评估工具的更新频率,看看它是自动更新还是需要手工执行更新,还有,新的安全威胁发现之后它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推出相应的更新?

4) 报告数量的多少,内容翔实程度,是否允许导出报表

只能内部使用的扫描结果报表也许能够满足最初的需要,但如果经常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最好能够将生成的报表导出到外部数据库,以便执行对比和分析。

5) 是否支持不同级别的入侵测试以避免系统挂起

所有风险评估工具都有这样的警告:入侵测试过程可能产生DoS攻击,或者导致被测试的系统挂起。通常,在高访问量期间对担负关键任务的系统不应该运行风险评估工具,风险评估工具本身可能带来问题,引起服务中断或系统被锁死。大多数高质量的风险评估工具允许执行侵害程度较小的入侵测试,避免造成系统运行中断。

6) 是否需要在线服务?

有些风险评估工具以在线服务的形式提供。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不占用硬件资源,可以从任何地方运行和获取报表,自动执行更新,一般而言总拥有成本也较低。缺点是服务的运行速度一般较慢,不象客户端产品那样容易定制。最后还有一点是,如果采用在线服务,则扫描出来的网络漏洞清单还将落入第三方的手中。

4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具设计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具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参考模型可能存在的变化,或者计算方法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具适应性的问题,还应该具有项目管理功能,统计分析,报表,辅助评估专家系统,查询,资产管理,更应该加入风险管理与控制模块,如果能提供与其他资产管理软件的接口就更好了。

为了适应评估工作模式,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的架构应该选择B/S结构,评估小组和评估人是最终用户,系统管理员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维护和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中应该包含威胁参考库、脆弱性参考库、资产分类库、可能性定义库,后果定义库、控制措施库等评估辅助专家系统库。这些库都可以自己定义,便于使用。评估小组可以在评估的各个时期都能够得到帮助。

资产管理模块应该包含资产的各种基本信息,包括位置、责任人、所属系统以及各种相关信息。根据不同资产的分类,相关信息也不同,这些相关信息都是有助于系统安全的相关信息。如资产的生命周期、系统补丁信息等。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需要实际使用的检验,将在不断满足客户的需要的同时逐渐发展、成熟。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相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将极大地推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友初.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探讨与实践[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4):367-369.

[2] 杜辉,刘霞,汪厚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厂,2006,26(4):65-69.

[3] 张建军,孟亚平.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赵战生,谢宗晓.信息安全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8.

[5] 冯登国,张阳,张玉清.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J].北京:通信学报,2004,25(7):10-18.

篇3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城市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越发紧张,公共安全形势却也越发严峻起来。而国内地铁事故的不断发生更是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随地铁发展的广泛性,地铁事故更是影响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为避免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地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则刻不容缓。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根据地铁运营安全的各方各面,明确风险管理在地铁日常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地铁运营安全的现状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管理措施,从而保证地铁交通的安全运营。

地铁运营安全的风险评估及评估目的

我国地铁安全理论系统的构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且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系统。因此,在地铁运营中便出现了具有以下特点的安全风险:

1.运营安全对管理的依赖性。地铁运营是一个较为庞大的人类操控机械的动态系统,因此,地铁的运营离不开人类管理的协调,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的有效性。

2.地铁运营的反复性。因地铁运营系统是多工种联合作业,昼夜不断、周而复始,因此各种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大多数是重复发生的。

3.受环境影响的特殊性。地铁运营即受内部人为操作失误和机械故障的影响,也受自然环境条件或社会环境的影响。

4.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地铁运行列车处于半封闭单向高速运行状态,由于其通风、照明及救援困难,所以,一旦出现意外,必将引起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5.社会影响的恶劣性。地铁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直接造成城市交通瘫痪,大量人员拥挤、社会影响恶劣,甚至可能引发部分乘客的骚乱,影响城市政府的信用,造成无法估量的危机。

由于地铁运营涉及到大量不确定和不确知性,因此只有针对地铁运营中风险的特点,通过对风险特点的深入研究,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发生的隐患,并将其事故对社会或城市的损伤率将至最低。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管理概念及现状

概念: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指的是对地铁运营阶段存在的潜在性安全风险进行的界定、辨别、分析、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过程,实现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发现、控制和处理解决地铁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尽可能的减轻和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因素,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地铁运营安全效益,最终保障地铁运营的正常进行。

现状:

国内相关地铁运营管理单位通过对多年来地铁事故实际案例的累积、分析和归纳,从而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总结出管理体系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特点: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有的地铁运营公司没有对运营安全设立针对性的安全应对管理部门,没有对安全风险做出系统性,全面性的的应对策略。更甚至,部分地铁运营部门没有对安全风险及风险管理概念形成意识,更不会积极主动,系统性的进行风险管理,而事故发生后,管理方案的应对也形成了一定的随意性。

2.有的地铁运营公司安全风险的管理基本采用旧的、被动管理手段来应对地铁运营中出现的新的问题,而这样的思路虽然对重复出现的事故管理有相对作用,但却不能适用于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需求,从而达不到对地铁安全进行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3.地铁运营风险管理活动多数是间断或瞬间性,只有意识到才去管理,目前国内有的地铁运营公司不能做到未雨绸缪,缺乏长效实施机制。

4.有的地铁运营公司的安全风险管理部门缺乏定期对风险的复核性检查和评估,降低了风险管理体系适应环境变化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5.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部门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缺乏科研项目的引入。

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策略不同。有些地铁运营公司的风险管理产生基于某类安全事故,属于被动管理模式,其虽能避免事故的重复性发生却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安全风险的产生。而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可能性,而这类的管理体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并将管理的主动权抓在手里。

2.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管理系统程度不同。随城市地铁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铁运营的管理方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且随科学管理技术化在我国地铁运营中的普遍性,在风险评价和分析中便相继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方式。虽然得到了相应的应用。但是相对分散,系统性和局域性的缺乏也使得管理没有显著的效果。

3.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国内部分地铁运营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多侧重于以设备和技术为主导方式来达到管理目的,其具有直接、见效快的特点;但也有部分公司侧重于人为管理因素,他关注的便是运营过程中人的行为、人的技术素质和技术要求。本质从人的安全性出发。对人的安全、健康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控制,从而达到整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

三、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比国内各地铁运营公司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得出实行地铁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运营工作的严谨设计和监督执行是值得国内各运营公司借鉴和学习的。

2.从根本上增强国内城市地铁建设运营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并将风险管理纳入地铁运营公司的日常管理之中,做到各方各面的防安全风险意识。

3.我国地铁运营部门科学性的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即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取得对地铁运营安全保障的有效性,最终保障地铁运营的正常运行。

4.国内地铁建设部门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理论和管理方式,建设更加合理的风险管理组织。

5.创建高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指挥体系。

建议:

1.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管理中,相关部门考虑的目标不应只是一个,例如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往往要考虑到的成本、风险、时间等多个因素,而实际过程中,多个目标矛盾具有不可协调性,一个目标的优化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另一个目标的退化。因此,结合效应理论,提出多属性决策方法。

2.通常的风险管理方案就是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其主要途径就包括预防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和自留风险等。因为实际情况的限制,任何一种策略的实施更需要安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最后在采取风险管理中的一项或几项措施进行实施。

3.地铁运营部门设立应急预案。因为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均为突发事故,因此,地铁运营部门应设立相对情况的应急方案措施。在事故发生之后,及时采用预备安全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急救,将事故发生后的损失降到最低。

4.地铁运营公司针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定期做出紧急事故疏散程序的演练,各部门配合协调能力需要不断检查,提高对地铁安全风险的响应和应急能力。

5.地铁运营公司要对地铁运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对于重点设施部位,要及时检查和登记,保障各种设施工作的安全性,使电器设备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不断完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管理体系,实现保障地铁运营的正常进行的管理目标。

[1] 罗俊鹏,何勇.道路交通安全统计生命价值的条件价值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09(06).

[2] 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04).

[3] 李彤.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3).

篇4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绿色信贷是关键的产业结构调整杠杆。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保领域内的具体化,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指导、引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利国利民。实行绿色信贷,对我国银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也是一个挑战,因为银行机构要在研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目前国内绿色信贷业务推进的核心难点还在于银行的专业能力有限,以CDM融资或者中间业务为例,如果银行对CDM市场不熟悉,或者对项目的投资期限、内部收益率等评估不准确,很容易就会发生判断失误。一般授信业务,银行选择一个优质企业基本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绿色信贷融资,跟企业背景和资产规模没什么关系,主要依赖银行的专业判断能力,现在新能源的技术更新非常快,银行要么无法判断做不了该类业务,要么就容易发生坏账。因此对CDM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是一个基于项目的减排机制,目的是帮助非附件Ⅰ缔约方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作出贡献,同时帮助附件Ⅰ缔约国实现其减排定额和承诺。CDM项目是针对环境友好项目的投资,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目标国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商业投资项目,常规投资项目的排放水准为CCOM项目的减排基准线。遵照具体的方法学规定和核证程序,根据基准线排放和CDM项目排放之差得到的核证减排量(CERs),以二氧化碳当量公吨计算,可以在碳排放交易系统的规定下进行交易,由此为该CDM项目带来额外的收益。

一、CDM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

CDM项目,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既有一般工程项目的风险,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风险。根据郑爽(2006)的分类,CDM项目风险可分为:普通风险和特有风险。普通风险包括一般项目的建设风险、技术风险、行业风险、运行风险、财务风险、审批风险、市场风险、政治/政策风险、不可抗力。特有风险包括CDM项目本身的方法学审批风险、国内审批风险、核实风险、注册风险、核证风险、CER交付风险、CER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国际气候谈判风险等。其他CDM项目风险分类方法还有,宋彦勤(2006)将CDM项目风险划分为三类:项目风险、基准线风险、市场/价格风险等,其中每类风险,又可以细分。不管这些风险如何分类,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去归类划分。本文通过分析CDM项目的各个参与方,来评估CDM项目风险情况。CDM项目一般参与方为:项目业主方与买方。假如涉及到项目融资,则第三方为银行。CDM项目融资的基本原则是,风险应分配给最有能力和动力来管理该种风险的一方。一般讲,CDM项目业主承担主要的项目风险,如建设及运营风险、项目财务及商业风险等。CERs买家承担基准线风险、市场及价格风险、政策风险及有限的的项目风险。当发生向银行融资行为时,银行则需要承担项目带来的信用风险。银行信贷部门在评估CDM项目信贷时,不仅仅需要考察项目的财务风险,还要评估项目的其他特有风险。这对银行来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及专业项目人员来进行项目的评估。这也是绿色信贷中CDM项目比其他项目的特殊和复杂之处。

如前文所述,CDM项目除具有一般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外,作为第三方的银行在进行CDM项目信贷评估时,需要特别关注CDM项目的特有风险:

1.国际气候谈判风险。国际气候谈判变化,特别是2012年后京都框架协议时代的国际气候政策变化路线及框架。

2.政策风险。具体我国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程度与方式;(2)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标准定制,及执行力度。

3.技术风险/基准线风险。分两个方面引进国外技术的风险和开发新技术标准的风险。具体内容包含:(1)技术的合格性,是否减排信用是否符合京都议定书的规定;(2)基准线的设定,是否保守可靠,主要假设是否长期有效;(3)项目的运行表现,实际的运行结果将决定减排信用的实际产生量。

4.注册风险。(1)项目在国家发改委注册的风险,此风险一般较小;(2)EB(联合国气候变化执行理事会)注册风险,此风险不好把握。

5.CERs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国内CDM项目市场价格风险,由于发改委采取最低指导价的原则,已经屏蔽了部分一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跟国外买家合作开发的项目,一级市场CER价格风险一般在签订购买合同时就已经转移;二级市场价格风险则跟国际气候谈判风险是正相关的。

二、CDM项目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大多数CDM项目都是轻资产、低抵押或者没有抵押性质,其预期收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未来的CERs,对银行信贷部门来讲,绿色信贷中的CDM项目贷款是一个挑战。银行信贷部门,在对信贷项目进行放贷之前,要进行项目风险评估。CDM项目作为国家鼓励的环境友好型项目,可以给银行带来两方面的效益:业务收益和社会声誉,平衡好二者关系是必须而且重要的。CDM项目的收益来自来自两个方面:(1)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收入,如发电项目的发电收入等;(2)CERs收入,即卖出CERs所获得的收入。从信贷风险控制角度,主要对CDM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通常信贷项目的财务风险,一般根据项目的净现值(NPV)或者内部收益率(IRR)来进行评估,进而判断项目风险及投资价值。信贷部门在评估CDM项目的NPV或者IRR时,除了需要评估项目本身的收益外,还需要加入项目未来的CERs收入。虽然不同类型CDM项目的CERs收入在未来项目总收益中的比例不一样,但是CERs带来的项目的NPV及IRR提升,对项目是利好。虽然CERs的市场价格有波动的风险,根据前文所述,一级市场CERs价格风险比较小,银行在CERs未来收益评估时,主要考虑项目未来实际产出CERs量。

绿色信贷的CDM项目信贷风险管理,还可以通过引入国外金融机构来进行风险分担。国内已经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进行相关的工作。绿色贷款以借款人和项目现金流测算作为风险考虑重点,通过账户管理有效控制第一还款来源。通过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引入贷款本金损失分担机制。根据协议,贷款组合不良率在10%以内,国际金融公司承担损失的75%;不良率超过10%的部分,国际金融公司(IFC)承担损失的40%。除了对企业贷款购买的设备设定抵押权外,还要求将其未来的应收帐款、收益作为贷款担保,从而达到绿色信贷的风险最小化。但是不管CDM项目风险如何分类,其实对银行信贷部门来讲,还是如何能够在参考常规项目信贷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本步骤基础上,通过对CDM项目的特殊风险进行细化、分析,最终达到把CDM项目的信贷风险化解到最小、可控的程度。

绿色信贷中的CDM项目信贷风险,根据这类项目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很好地把握其业务收益跟社会收益之间的平衡点。可以通过具体分析、细化风险种类,来进行风险分担,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及未来收益,从而更好地为绿色信贷服务。通过对CDM项目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不仅可以更好的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更可以提升银行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银行业绿色信贷评估能力,达到绿色银行、绿色金融。

参考文献

[1]郑 爽.CDM项目的风险与控制[J],中国能源,2006(3)

[2]宋彦勤.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2006

篇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许多银行由于流动性危机倒闭,让人们见识到了流动性风险的危害之大。鉴于此,近年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指引文件。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于去年提出了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要求。

一、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相关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三个关键的要素:资金、取得资金的成本以及取得资金的时间。

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是实质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市场、操作、声誉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就会以流动性风险的形式爆发出来,进而引发商业银行的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商业银行所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导致存款人对同行业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担忧,进而发生连锁效应引发国家范围内的行业系统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希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贷款和投资中,并倾向于期限长、收益大的资产;另一方面,负债经营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又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持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应对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需要。以避免发生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因此选择恰当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有助于把握和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指标法

流动性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首先确定流动性资产的种类并进行估值,然后确定合理的比率或指标并用于评估和监控。以下介绍指标法中常用的指标和比率。

(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是财务分析中分析流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目前我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依存度反应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中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该比率越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越稳健。核心负债依存度是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根据银监会在有关文件中的解释,核心负债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负债,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较小;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应该低于

(3)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核心指标之一,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的比例。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10%。

(4)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率是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是一种传统的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该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银监会对这一指标的监管要求为不得超过75%。

(5)流动性覆盖率(LCR)。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引入的新的流动洼风险监管指标,且将最f邸艮设置为100%。

LCI=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这一指标的计算指定30天为期限,而引入这一监管比率的目的在于强化短期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监控,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个合理的水平。

(6)净稳资金比率(NSFK)。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引入的又―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底限也为100%。

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这一比率的计算以一年为期限。引入这一比率的目的是促进银行业机构的资产和业务融资更趋中长期化;根据银行在一个年度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

除以上介绍的比率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比率,如超额备付金率、现金头寸指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易变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及大额负债依赖度等。

使用流动性指标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实用,可以直观地理解当前和历史的流动性状况。其缺点在于属于静态分析,无法描述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由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特质及获取流动性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必须综合多种比率、指标以及相关的内外因素,才可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变化趋势作出评估和判断。

2、现金流分析

通过商业银行对短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一般表现为流动性剩余或赤字。当流动性出现“剩余”时,商业银行必须考虑这种流动性剩余头寸的机会成本;若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赤字”,则必须考虑这种赤字可能自身运营带来的风险。根据历史数据研究,当剩余资金与总资产之比小于3%~5%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个预警。

实践证明,为了合理地预计流动性需求,可以将流动性“剩余”或“赤字”与融资需求在不同时段进行比较,其目的是预测新贷款净增加值、存款净流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然后将上述流量预测值加总,再与期初余额相加,获得未来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

现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在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但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日渐复杂,现金流量的可能性和准确性随之降低。在实际操作中,现金流分析法和缺口分析法通常―起使用、互为补充。

3、其他评估方法

除采用上述的流动性比率法和现金流分析法以外,商业银行还广泛利用缺口分析法和久期分析法来深入分析和评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1)缺口分析法。该法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是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较好的方法。缺口分析法是针对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和到期负债之间的差额,来判断商业银行特定时间内流动性是否充足。

商业银行的贷款平均额和核心存款平均额之间的差异构

成了所谓的融资缺口,如果缺口为正,商业银行必须动用现金和流动性资产,或者介入货币市场进行融资。为了实现赢利目的,商业银行的短期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通常为负数,但商业银行必须确保此项差额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有足够能力在需要时迅速补充资金。

积极的流动性缺口分析的期限很短,通常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活跃在同业拆借市场和易于在短期内筹资的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具有较短的流动性管理时间期限;而活跃在长期资本和负债市场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采用较长的期限。

(2)久期分析。由于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造成流动性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久期分析经常被用来分析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

用DA表示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DL表示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v^表示总资产的初始值,vL表示总负债的初始值,R为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久期缺口可以用来衡量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其流动性的作用效果:

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一(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当久期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资产价值增加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加强;反之则相反。

当久期缺口为负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流动性也随之减弱;反之则相反。

当久期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影响。

总之,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影响越大,对其流动性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目前最值得推荐的做法是,商业银行同时采用多种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来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过程见图1。

1、资产负债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属于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就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因此在银行确定资产负债额度、结构和期限时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与缓释。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分散性原则和审慎性原则,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产、负债分散化政策,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应对危机的能力;应审慎评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对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的影响,从流动性风险的源头开始密切关注不同风险间的转化和传递。

(1)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的是资产的流动性,具体包括变现需要的时间以及变现的成本。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基础建设还不健全,商业银行在对资产变现能力进行评估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深度、交易对手信用状况以及其他因素对资产交易和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要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不仅在于资产本身的性质,还需要考虑金融市场的活跃性和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充足。

(2)负债的稳定性。商业银行应关注负债的稳定性,即融资来源的稳定性。提高负债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提高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提高流动性来源的稳定性,并减少对市场波动较大的债务依赖;商业银行应通过优质服务建立与资金提供者的关系,并持续关注大额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状况。

2、现金流量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是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商业银行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有助于发现融资缺口和防止过度依赖短期流动性供给。

现金流量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现金流的预测。现金流的预测主要分为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目的在于评估商业银行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短期现金流的预测主要服务于头寸管理,针对1-7天内发生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预测比较有经验,因而预测比较准确。由于现代商业银行交易的产品日渐复杂,预测长期现金流则较为困难,与此对应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对应于现金流预测中的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现金流期限错配分析可以针对短期,也可以开展中期乃至长期的期限错配分析,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设定现金流期限错配限额应以其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最好的做法是保证每一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低于对应期限内的现金流限额,现金流限额的计算步骤可参考图2。

商业银行在设定现金流限额时应尽量保守,并通过返回检验确定该限额的有效性,同时对所有超限额情况作书面记录并分析原因,必要时还需要调整现金流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银监会在这方面的监管要求为“现金流限额测算期至少为一个月,鼓励商业银行按更长时间段进行测算。”

3、压力测试及情景分析

由于现金流预测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其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商业银行抵御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是多久,与此相应的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在压力情况下的最短生存期不得少于一个月”。

考虑到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还需要深入分析假设情景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及其反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在设计压力情景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还要结合本身业务特点、复杂程度,使假设条件涵盖来自于市场、信用、操作、声誉等多个风险类别的市场波动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并充分反映融资流动性风险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高度相关性。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包括核心资本金和附属资本金的比例,持有充足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用以缓冲流动性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计划。

4、应急计划

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吸纳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流动性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同时,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方法主要包括资产变现和负债融资。资产变现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变现,其中要加强备付金的管理。负债融资的渠道主要包括向央行借款、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发行金融机构债券。

商业银行在制定应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水平和组织框架等因素,涵盖银行流动性发生临时性危机、长期性危机和压力的情景,并预设触发条件和实施程序。

四、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篇6

1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的方法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是以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判断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实际工作中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定性方法主要有经验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等,定量方法是运用数学模型对一些定量指标进行计算,得出评价结论,包括概率风险评价法、破坏范围评价法、风险指数评价法等等。

1.1传统的单项评价法常用定性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有时也可对危害程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单项评价法主要以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调查资料和统计工具为基础,得出风险评价结论。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并明确要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

1.2 “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方法也叫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是以危险性等级为评价目的的一种定性、半定量的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它简单易行,对于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评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根据实际经验对相关的自变量进行赋值,从而计算出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危险性的分数值,依此判别其危险程度等级。

1.3 风险矩阵半定量分析方法是将决定危险事件的风险的两种因素为危险严重性和危险可能性,按其特点划分为相对的等级,形成一种风险评价矩阵。主要程序:①进行危害等级(HR)及暴露等级(ER)的评价;②通过公式Risk= 计算风险水平。

1.4 数学扩散模式是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风险分析的重要方法,是利用半球扩散理论模型,分析毒气扩散规律。半球扩散模型是一种有毒气体泄漏危害区域简单估算方法,闪蒸液体或加压气体瞬时泄漏后,有一段快速扩散时间,泄漏气体(或液体闪蒸形成的气)的气团呈半球形向外扩散。可根据有毒气体的泄漏量、蒸气体积等参数计算危险性。

1.5 风险指数评估法该方法是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危害的可能性以及工作场所中的作业环境条件,按一定的步骤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风险进行评估,计算风险指数,确定职业危害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存在问题及探讨定量风险分析方法与类比法及检查表法等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相比较,其突出的作用是可以给出较清晰的定量或半定量的结果,其意义在于通过风险识别找出职业病危害风险源,是对职业暴露健康风险等级及突发性事故风险概率、事故发生后果的预测和评价,并为采取何种对策以便减少危害影响提供依据。

2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应该采取的措施

2.1加强职业卫生基础建设

针对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不到位的问题,企业应该做到如下两点:①企业应该不断学习,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的职业卫生的专业技术,建立合法科学的企业职业卫生的专业机构,②企业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但是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工作人员负责,不能为了一点利益赔上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2.2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极其重要,不可忽视。多设立检测机构,并且科学的选址。让检测机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强监测力度。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不为了节省一点生产成本而忽略对某些环节的检测。企业要加大对设备的资金投入,提高χ耙挡∥:σ蛩丶觳獾闹柿亢退俣龋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提高企业的效益。

2.3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人员的管理

企业职业卫生人员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主体,要做好对企业职业卫生人员的管理工作。第一,尽量保持岗位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不要频繁的换人,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展开。第二,企业要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所保障,比如为其定制保险,定期发福利,让工作人员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目前整体来说,我国企业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以及职业病危害方面的控制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虽然在设定管理体制与机器设备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大方向的发展趋势是好的。当然在这些问题之间,单位企业有一定的责任,不过这也推动了企业单位需要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危害风险这方面加上措施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爱萍,张钰.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状况调查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4):62-63.

[2]邱丽,井夫华,李军,等.职业卫生职能再认识与劳动者健康保障关系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101-102.

篇7

1 前言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实战性、系统性和反馈性等特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因素,部分风险因素是可以预见的,研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规避。从提装备研制项目效益的方面,需要对装备研制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研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规避,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

2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理论,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装备研制项目风险源分类,可以清晰界定概念,不易遗漏风险元素,可操作性强,所以本文采用该方式进行分类[1],可将装备研制风险分为:计划风险、技术风险、组织管理风险、费用风险、采购风险、环境政策风险、生产风险等。

3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和管理风险。风险管理过程由若干相互影响的主要阶段组成,每个风险管理阶段的完成都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努力。根据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管理的情况,将风险管理过程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6个阶段,如图1所示[2]。

4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有效,在构建装备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可测量性。对于定性或定量指标的测量建立详细的评估标准。

(2)可得到性。可以准确获得验证该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对于难获取的数据,采用一些近似方法获得。

(3)可跟踪性。在评估指标构建时,应考虑提出的指标是否便于跟踪监测和控制。

4.2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它包括资料信息的收集、目标分析、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指标的收集与筛选、指标内涵与标度设计、指标体系的筛选与简化和指标的有效性分析等步骤。

根据以上步骤以及装备型号研制项目风险评估的需要,在对评估目标进行分析和综合后,抽取某些共性的风险内容构成识别体系,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建立层次型结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进行整体的评价,为制定出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风险控制是对试验过程进行连续监控和纠正的过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理技术。风险控制有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两类:

反馈控制是通过对装备研制风险发生的连续观察和实时监督,发现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补救。如各种形式的审查、汇报、工作检查、阶段性工作总结等,都是反馈控制的具体形式。

前馈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风险控制方法,通过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人员的主动性预测,发现并降低装备研制风险。做法是根据对风险的预先分析,制订风险降低计划,并跟踪其执行情况,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前制定对策(预防措施),尤其对项目关键技术要实施重点管理。

6 结语

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目标的系统工程。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对装备研制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问题做了探讨性的研究,从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入手,结合装备研制项目的特点,建立了装备研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义.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陈仕亮 主编.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04-03

孕妇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营养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的健康、以及成人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妊娠期孕产妇和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孕产妇的体质因素和遗传因素以及对一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孕产妇进行个体化的医学营养管理,使之达到最佳营养状态,改善围产期结局,以确保母婴安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个体孕妇的健康风险评估及医学营养管理,达到了降低围产期并发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篇9

0 引言

在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中,所谓的公共安全主要是指参与者的安全,这是核心问题与主要矛盾。大型群众性活动(以下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活动,包括比赛、演唱会、展览展销、游园、招聘会等活动。据公安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共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3.5万场,参与群众3.2亿人次。根据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公报第22号资料表明,从公安机关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行前进行的安全检查情况看,有62%的活动存在各种安全问题。2005年11月1日,北京市率先出台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首次要求主办方在活动举办前进行风险评估,提交风险评估报告。随后,杭州、南宁等地也出台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规定。2007年9月14日,国务院公布《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该条例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范围,承办者、场所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和公安机关的职责,安全许可的条件、程序、时限,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有利于保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顺利进行。目前,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但仍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风险评估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日常安全管理,将危险降到最低,通过应急管理加强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真正的保障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成功举行。

1 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特征及风险评估

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运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各部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日常安全防范周密,有章可循,才能大大降低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要从系统的每个层面识别和分析大型群众性活动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处置措施。

1.1 大型群众性活动特征

大型群众性活动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规模大。至于何谓“规模大”,大多都是从参加的人数、所占场所的面积、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作出大致的判断,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2007年8月29日,国务院第19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其中规定:“本条例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由此看来,“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是判断规模大小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1000人并非实际参加的人数,而是在举办活动之前预测的可能参加的人数。如果根据经验和常识判断,可能会有超过1000人参与,但由于意外原因实际参加人数没有那么多,仍然不失为“大规模”。另外,该人数也不是整个活动的所有人数,而是“每场次”可能参加的人数。

(2)群众性。“群众性”是指参加的人员范围非常广泛,不具有特定性,是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虽然某一种活动可能是针对某些社会群体而举办的,比如篮球赛事的观众大都是篮球爱好者,人才招聘会的参加者大都是应聘人员,音乐会的参与者大都是音乐爱好者,但他们来自何方、年龄大小、民族种族、文化水平等都不具有确定性,也不排除其他人员的参加。特别是象焰火晚会这样的活动,没有任何的资格限制,无需任何入场票证,人员更为庞杂,更具有“群众性”的特点。

(3)随机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往往具有随机性特点,在何时举行、何地举行、以何种方式举行都是不确定的,或简单地说不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在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那里,这是一种常态,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公共秩序和管理模式,因此,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一所大学里往往有一两万学生在同时上课,但上课的时间、场所、方式、参加人员等都是较为固定的,因而也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

1.2 风险评估

篇10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伴随着环境污染为代价,因此最近几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从2012年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河流中有82%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社会的危害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危害进行概述,并重点对突发性水污染的应急措施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减小或消除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危害,避免造成次生环境灾害,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突发水污染事件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1、突发水污染事件的概念。指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对于水体进行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造成水体污染,不仅仅是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国家的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事件,目前一般指的是在工业中污水的排放。

2、突发水污染事件的类型。对于污染的情况以及污染所持续的时间,将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分为两类,第一类我们称为急性事件,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在水体中,第二类事件就是慢性事件,由于长期的排放最终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事件,我国慢性水污染事件占我国水污染事件的80%以上,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水体的赤潮就是长期排放营养物质造成的,不管是哪一种污染的类型,都在短时间内对当地的人们造成了生活以及生产上面的威胁,同时对于生态系统也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3、突发水污染事件的特点。目前的许多例子表明,突发的水污染事件主要包括以下特点,首先不管是由于什么来源引起的污染事件,均涉及到非常多的领域,几乎涉及到所用的领域,而在同一个领域中,生产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污染的可能来源。对于一般的水污染而言,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规律的进行排放,因此在控制的过程中容易掌握时间的周期性,而对于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而言,偶然性是比较大的,由于不清楚突发的时间,因此在控制上非常困难,对于社会危害更大。目前在我国比较严重的危害事件主要是包括在沿海或者是河流工厂中大量有毒物质的泄露,这样的工程主要集中在化工厂以及很多石油的加工厂。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于隐瞒或者是应急措施不当不仅仅是打破目前的生活状态,甚至会导致人员的伤亡,这些后果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影响

1、威胁生命与健康。中国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高达63%,水中的藻毒素会对人体造成身体危害。水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对于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居民的生存环境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直接接触到有毒水体的人员会出现中毒以及死亡等现象,对于核污染等难以治理的事件的,对于人们的健康威胁是长期性的。

图1. 2003-2008年不同污染物污染事件所百分比

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突发性的水污染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是无需置疑的,和企业的经济损失相比,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需要后期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进行治理,这样的经济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图2. 2003-2008年不同来源污染事件所占百分比

3、造成社会不稳定。突发性的水污染会造成周边居民的心理阴影,例如长期在这样的污染影响下生活,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而某些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会着造成人员的伤亡,从而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而对于严重污染的地区,人员的搬迁率较大,以及会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而涉及到水体流域中国际问题,甚至会来带国际间的纠纷。

4、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于重大的污染事件而言,一定会造成水体的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最为明显的就是水体中大量鱼类的死亡,另外由于生态的污染,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自身修复需要长期的时间,而人工的修复又需要大量的资金。

四、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评估和管理

1、强化水质与水量的统一检测

我国目前存在的状况是水资源比较短缺以及水污染比较严重,从污染的角度上面来讲,水的资源量以及水污染的量而言都是比较重要的。例如在污染量的排放相同的过程中,如果水流量比较大,那么相对而言对于河流造成的污染则较小。因此对于突发水污染的检测而言,在检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需要考虑排污量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对于水体本身的水流量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水体的水文检测是非常关键的。

2、构建完善的评估和应急管理体系

在污染事件发生以后,能够第一时间科学评估事件性质、危害,并第一时间启动相关环境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于妥善处置突发水环境事件至关重要,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估和应急管理体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事件发生后,相关的部门应该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合理有效的检测措施,对于水污染的评估需要做到科学准确,对于已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检测和水污染评估的作用。在对水污染应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对于水污染的应急检测应该做到细节的列出,这样能够保证整个过程的可操作性,比如假设是企业超标排污造成的污染事件,就可以采用“溯源法”第一时间锁定污染源,并第一时间切断污染源。在进行准备的过程中,对于仪器的准备、人员的调动以及特殊专家等的调遣,都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在进行人员的整合以及配备上面尽量保证合理性,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优势,保证团队的正常运行。

图3、构建完善的评估和应急管理模型

3、实现检测方法的创新

我国水质的检测基本上都是实验室检测位置,不管是对人员的选聘还是对于仪器的操作都应该做到准确,对于水体的检测,包括河流和湖泊的检测,都是围绕实验室的相关要求在展开的。当发生比较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时,如果仅仅是依靠实验室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那么在周期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样对于检测的时间以及检测的周期会产生非常大干扰。在应急检测的过程中,不能和平常一样对于所有的采样点进行分析,那么会导致检测结果偏慢,因此在现场检测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对于重点污染的位置需要做到紧急的检测,适当的时候对污染物进行鉴定,对于特殊要求的仪器和设备需要紧急的进行配备,并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其中的一种检测方法见图4。

图4、检测分析仪示意图

4、积极应用检测信息系统进行水质量评估

目前的检测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展为信息化管理,那么对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信息化管理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我国水污染检测效率以及提高检测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检测系统上除了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以外,对于其他地球信息系统的使用也是非常常见的。而全球定位系统就首当其冲。使用GPS系统,在水体污染的检测过程中,能够快速的确定污染的位置,根据污染的位置以及水流的状况确定可能扩散的位置,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安排和管理工作。另外,进行实际检测以及应急处理以后,需要注意的是及时的评估,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及时的评估有利用管理的实施,同时正确评估管理有利于水的合理使用,对于居民的正常生活会到来一定的帮助。

五、结束语

总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非常重大的问题,回顾国外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有效的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突发性水污染的危害,对于维持社会和谐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于政府和环保部门而言,对于突发性水污染以及类似的污染事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科学的评估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芳,王炜亮,成杰民.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体系构思[J].环境科技,2010(1).

[2]宋献光,杜惠文,李昆.环境应急检测的案例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1).

[3]张晓健.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的反思[J].绿叶,2009,(3).

篇11

 根据实际运营情况,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计划设立一室五部和七个经营实体,具体组织结构如图 5-1 所示:

2  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员工编制情况

 为了进一步做好 XY 大学餐饮工作,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在人员的安排上计划进行如下设计:共安排员工 294 人,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为 24 名,合同制工作人员12 名,招聘的临时务工人员 258 名,占总人数的 88%。另外,在 24名在编人员中,他们的平均年龄基本上在 49岁左右,占总人数的 8.2%,由于他们的心态稳重,所以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相关人员构成情况如下图 5-2 所示。

3  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岗位组成情况

 XY 大学餐饮公司将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其主要的组成结构是由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组成。同时工人也分为一线工人和二线工人。在管理事物上,一线工人主要是直接面向学生服务的,既有粗加工人员、食堂服务人员、主食加工人员以及热菜加工组长和收营员等,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销售过程中的餐饮服务,并对食堂的卫生进行清理。一线管理岗位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对食堂的运行情况作一个全面的监督管理,不仅要处理好食堂的一些平常事物,同时也要对食堂的安全负责。而对于二线工人来说,他们基本上不与工人接触,主要是为一线工人服务的,如现有的财务出纳、办公文秘、采购员、库管员以及洗衣工等。二线的管理人员属于公司的主要管理层次,并计划配备多种岗位,如中级岗位中的部长、副部长以及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各部门之间的日常事物,而高级岗位中的党委书记一起主任则主要是管理全公司和所辖的部门工作。在 XY 大学餐饮企业中,每一个人都将有他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且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很好的完成每一项任务。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计划安排一线工人 245名,一线管理人员 6 名,二线工人 31 名,二线管理人员高级管理岗 5 人,二线管理人员中级管理岗 7 人,具体人员岗位组成如图 5-3。

4  各部门人员分布情况

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的部门组成我们在上面已经进行了介绍,食堂作为公司营业的核心部门,员工人数计划定为 251 人,占企业总人数的 85%,它们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 5-4 所示。

 

通过上面 XY 大学餐饮服务机构的预期情况来看,将来 XY 大学餐饮实业公司,共有合同工和临时工 270 名,占企业总人数的 91.8%,并且基本上集中在一线员工上,主要是一些直接参与销售的人员。这部分工人既是企业的核心劳动力,同时也是学校饮食机构的重要质量保障。他们不仅负责食堂的日常生产,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生活的销售,更甚者还需要处理食堂的一些琐碎事情。这些工人对饮食中心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他们不参与管理,工资待遇也不如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绩效预估与风险防范

1  绩效预估

(1)餐饮实业有限公司能够适应学校日常需要

 因为虽然学校的餐饮是外包形式承包给企业管理,但实际上学校依然有一定的监管权力,同时在制定的相应制度前提下,学校又为其提供了比较优厚的条件和发展环境,所以,XY 餐饮公司必定也能够很好的配合学校完成相应的餐饮服务工作。通过实现 XY大学餐饮公司负责制度,不仅为学校简化了管理流程,同时还提高了餐饮服务的运营效率,从而保障学校的餐饮工作。

(2)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能够顺应市场需求

 一方面传统的学校饮食服务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广大师生的要求了,并且现在的学生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在内心深处也渴望学习的餐饮能够有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对于餐饮公司来说,他们在管理上有着比学校更为专业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并且还会不定期的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会及时了解工人们思想动态和需要,以至于劳动力比较稳定,工人们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再一方面餐饮公司的引入,他们会更加的注重饭菜的质量,因为一旦有一些小问题,不仅学校会找其麻烦,同时政府的相关部分也会对其进行处罚,这样就不能像单一的学校自办型企业那样出现问题,学校有时候还可以隐瞒,而社会企业型管理则没有办法逃避这些责任,所以,它的菜品质量和特色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3)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作为一个企业机构,它的企业服务意识比单一的学校管理强很多,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环节上出现问题,XY 大学餐饮公司都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而不像单一的学校管理还要层层上报领导,从而大大提高了餐饮的运作效率。学校的餐饮工作一直是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不仅仅是因为要面临广大的师生,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整个过程的中的食品安全。近年来,不管是新闻的报道还是实际学校的情况,食品问题所爆发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给高校餐饮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通过采取餐饮企业管理制度,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会有直接的负责人牵连,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必将是认认真真落实相关工作。很大的程度上也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即使是有事故发生,企业性质的管理也能及时的进行紧急处理,从而避免事件的扩大,稳定的保证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2  风险防范

 在当今时代下,只要是牵涉到安全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而对于高校餐饮则更是如此,因为高校餐饮不仅面临着巨大的人流量,同时还要应当饮食安全以及临时冲突等风险。因此对于高校的餐饮不管是什么样的经营模式都应当有一个防范风险的意识。

(1)降低安全风险

 影响饮食安全的因素实际上是来自多方面的,可能首先想到的会是原材料的安全问题,忽略了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以及餐具污染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设备很可能会被蟑螂以及老鼠污染从而影响学生们的饮食安全。同时在餐厅的设施如餐椅、餐桌以及各种电器设备的损坏,都有可能会对就餐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风险,不管是学校还是承包企业,一是都应当定期对餐桌、餐椅等用餐所涉及到的用具和电器进行检查和维修;二是对于厨房的用具也要及时的打扫和配置防蟑螂和苍蝇等的药品;三是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以增强餐饮工作着的整体安全意识。

(2)卫生风险的控制

 在安全风险中我们说到了厨房卫生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殊不知餐饮的卫生风险实际还体现在食品饮料、服务人员以及餐厅的整体环境上。如果餐厅的环境比较脏乱,而且墙面以及桌椅都比较杂乱的话或者操作间的各种用品乱摆放,不仅容易影响就餐者的心情,同时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因此要加强操作间、餐厅卫生以及加工间的卫生安全。一方面对于食品饮料中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某些采购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从而在采购的过程中购买一些劣质产品,而学校和企业又无法通过肉眼进行察觉,从而带来卫生隐患。近年来食品污染和质量不合格的所带来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所以在食品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购买程序,购买合格产品。另一方面对于加工用具以及餐具一定要进行消毒,很多学校实际上都是购买了用具消毒柜的,但是往往只是作为摆设,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服务人员来说,由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相对较低,对干净卫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在加工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不规范,同时也不具有健康证,所以对于这些过程都是应当进行强化管理的。

(3)解决冲突风险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在学生就餐的过程中极易因为一些小事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对于高校餐饮来说,就餐是一个大量集中、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插队、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方面,就餐者极易和工作人员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在就餐的时候应当适当的安排一些工作人员进行站岗和文明劝导,以防止插队等现象引发的冲突风险。

(4)风险管理措施

① 完善食堂师生监管体系,加强师生对食堂的影响

做好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发挥师生积极参与监督的管理,认真接受师生的意见,加

强有效的改进措施。学校学生会等组织可以在食堂每层设立有监督台,就餐时间派专人值班,学生如果就餐中吃到毛发、金属等异物,可以与监督员共同请求食物退换。二是采取调查的方式。高校学生食堂服务的满意度,与学校采取的食堂管理模式和学生自身情况有较大关联,因此可以采取定期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师生中派发调查问卷,对食堂满意对进行调查,收集学生意见,对经营者实行强制改进措施,对学生意见较大的经营外包者进行大力处罚甚至取消承包权。

② 综合考察承包方信誉情况,建立可靠的外包经营制度

 高校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为目的,学校需要建立完善招标流程和严格的高校学生食堂外包制度,对学生食堂的发包要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对企业公司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以避免因“自己人”的腐败寻租而引进不法商家。通过层层筛选把那些信誉好、技术水平高、资质好、诚心诚意愿意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引进来。坚决抵制那些小规模、管理乱、偷工减料、信誉不好、唯利是图的公司。同时,学校应该引进多家企业进行良性竞争,通过菜品质量、口味、原材料、服务态度各方面来进行提高以吸引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饮食服务,并对其中经营好的公司进行宣传推广。

③ 加大食堂检查管理力度,对于安全问题加大处罚措施

学校对外包食堂的检查,主要应该以三个方面为主。

一是材料源头,学校的食品原料实行源头、定点、统一采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对所有食堂材料供应商都实行审查准入制度,对食品供应商的资质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对采购员实行素质绩效考察,防止采购员收回扣现象。

篇12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尽可能的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构建完善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增强气象业务硬件、软件基础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已迫在眉睫。本文介绍的基于多平台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正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

1 研究现状

佛山市气象局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建设,防雷所在业务上也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和管理流程。防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是雷电风险评估、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检测服务。服务范围主要包括:经地方城市规划部门核准的佛山市市属大型、重点工程项目,以及佛山市禅城区、佛山新城区域内工程项目(含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检测服务。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防雷工程和防雷工程建设单位信息的大量增加,和海量的防雷设施台帐管理的要求,防雷所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很多待提高的地方,尤其是在通过结合GIS等手段对建筑物防雷管理上,尚缺乏比较先进的手段。

2 系统建设目标

常见的虚拟机资源分配算法有基于市场导向的资源分配算法、启发式算法和基于云计算平台系统特征的分配算法。市场导向的资源分配方法是根据用户对虚拟机资源的需求和自由市场竞争有很多相识之处,将市场中的资源分配算法应用到虚拟机资源的分配中。启发式算法是指在可承受的计算时间和空间下,给出待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解。

2.1 实现防雷评估业务流程电子化

结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使办事流程电子化。通过对电子化流程的优化、构建与管理,将防雷所与不同建设单位、不同职责、不同专业的工作和人员串联起来,理顺工作流程,降低成本费用,提升服务水平,达到了运行有序和效率提高。

2.2 建立雷评项目电子档案库

越来越多的需要实施防雷工程的建筑,要求防雷所建立一个直观,方便的档案库,便于准确的把握每一栋建筑的防雷工程信息、防雷设置评估信息和防雷设置管理责任人信息。

2.3 建立评估报告标准模板库

对各类雷评报告相同或相似的信息片段及格式进行提取,制作成各种不同报告模板,评估人员撰写雷评报告的时候,可以快速方便调取相类模板创建雷评报告书,从而提升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书写出错情况。

2.4 建立防雷项目GIS信息库

佛山市需要建设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越来越多,通过建立基于GIS的防雷工程项目和建筑物防雷设施的信息中,便于防雷所对所辖区域内的防雷工程进行高效,直观的管理。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业务边界

根据系统建设目标设定以下系统边界模型。根据图1所示,整个系统分成两个子系统:雷评业务管理子系统和雷评申请及跟踪子系统。系统的参与者包括防雷所业务人员、防雷工程建设单位。

雷评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提供雷评估项目管理和审批,雷评报告生成及归档与费用核算管理,报告模板库,雷评知识库对外宣传等功能。

3.2 系统建设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是按照分层的思想加以设计和实现,分层的体系结构能够很好的实现系统建设任务的分解,以便整个系统的建设任务能够在明确接口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并行建设,以缩短整体的建设周期。同时,在接口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分层的体系结构还能保证系统对各层基础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较好的体现以数据获取和整合为核心,以监督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系统框架图如图2所示。

系统总线将实现“企业登记”、“雷评管理”、“费用核算”、“GIS建筑防雷台账”、“雷评知识库”等几个模块的数据和业务整合,构建新的基于SOA的业务服务,可以确保系统具有高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3.2.1 雷电风险评估业务申请系统

佛山市防雷所外网主要提供在线提交防雷工程评估申请、查询评估业务办理进度、防雷评估报告调阅;公众上网人员可以在线浏览防雷知识库的文章、在线观看防雷教育视频等。

3.2.2 雷电风险评估移动应用系统

提供支持iPhone、Android的移动应用系统,给防雷工程建设单位查询工程办理进度,调阅雷评报告,业务信息通知等功能。工程相关人员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系统查阅项目各种报告。

3.2.3 雷电风险评估微信门户

微信作为当前比较流行的公众信息服务入口,本系统面向公众的所有服务信息都能够通过雷电风险评估微信门户公众号对外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公众服务号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提供各种防雷产品服务。

3.2.4 雷电风险评估业务管理系统

防雷所的内部业务系统,根据防雷所雷评实际业务范围确定,由雷评工程业务管理,GIS建筑防雷台帐、报告模板库、费用核算管理和防雷知识库的宣传与等模块组成。

3.2.5 基础设施

业基础设施包括应用支持层、企业总线、中间层、数据持久层、基础设施层几部分,为上层各业务子系统提供技术应用上的支持。

3.3 雷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综合业务系统包括企业登记,雷评管理,费用核算,报告模板库,档案管理,防雷项目GIS展示系统,统计报表,系统用户几大模块。通用架构如图3所示。

3.4 雷评移动/微信客户端

雷评移动/微信客户端包括企业认证,项目进度查询,报告资料调阅,雷评知识库,消息推送功能,雷评移动客户端如下图4所示。

4 系统技术架构

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指导方针以及技术标准规范,并充分考虑到应用集成、应用支持等因素,业务应用系统设计体系架构设计如图5所示。

5 结语

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业主方的使用需求,通过软件系统的流程化管理规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服务的执行过程,使用报告内容的片段和模块化数据处理手段完成报告有效内容的复用,可切实地提高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考虑到日后移动办公和业务整合的可能性,已预留服务端和移动端的多种技术接口,在本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日后业务需求的变化,方便地接入新的功能模块,如实现远程办公、移动端采集现场数据、提供对接门户网站、公共平台的模块化服务等。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化疗 护理风险 评估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ursing risk in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Zhan Yunlian

Donggang Center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118300

Abstract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s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cancer treatment.Because in the course of chemotherapy,drug killing tumor cells,at the same time,it also kill a lot of normal blood cells and other tissue cells.its toxicity not only produce a lot of adverse reactions for patients,but also damage the blood vessels and cause drug extravasation.Light are manifested as local red, swollen and pain.Severe cases showed skin ulceration,necrosis and deep structure damage.According to the data estimation,the leakage rate of chemotherapy was 0.1%~6%,but the actual rate was higher.Therefore,in the course of chemotherapy,establishing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chemotherapy safety and regulating chemotherapy nursing behavior were important to reducing tissue damage caused by drug extravasation,reducing nursing disputes and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chemotherapy.Specific to the harmfulness of chemotherapy,we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330 cases of chemotherapy patients from 2008 March to 2009 December.Risk event rate is reduced by the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xisting and potential risk.It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 and prevente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Chemotherapy;Nursing risk;Assessment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330例,男185例,女145例,年龄16~76岁。其中肠癌86例,胃癌120例,乳腺癌66例,其他癌症58例。

化疗护理风险的识别

识别易发生风险事件的环节:癌症患者由于文化层次的差异、对化疗的认知程度不一、对化疗方案不了解,且由于患者处于疾病状态,身体状况差,心理负担中,长期的住院治疗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也使患者的家庭遭受重创,此时,如果我们对患者治疗时如果效果不理想,或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则极易使患者和家属心理产生怨念,对医务人员产生不满情绪。再加上长时间的用药易造成静脉穿刺困难,此时如果我们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不小心谨慎,则非常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医疗纠纷。

识别易发生风险事件的人员: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我们要对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化疗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发现刚上岗的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熟练,即使穿刺成功但由于穿刺针固定不规范造成输液渗漏率增高,个别护士缺乏慎独精神,且自身对静脉化疗外渗后果认识不足;对新轮转的老护士虽然工作年限长,但接触化疗时间不长,对化疗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不及时等,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化疗护理风险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不同具体情况,如身体状况、基本病情、文化水平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其中,静脉条件的评估为重点,分为5个级别[1],当静脉评估>3级即视为高风险对象,应加以高度重视。1级静脉裸视,走势较直,静脉窦较少,弹性好,首次行外周静脉化疗;2级静脉不能裸视,但触之有弹性,静脉窦少,该静脉化疗

化疗护理风险的管理

加强护理人员的化疗专科知识培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化疗相关的护理知识,在对她们进行培训时要重点介绍化疗基本知识、化疗的不良反应,以及化疗急症的预防和处理等相关知识。特别对新上岗的、轮岗及换岗的护士更要重点培训。

建立护患共担风险的管理模式:在化疗前要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将化疗后可能的疗效以及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如实详细地告知患者和家属,使她们做到心中有数,并愿意承担因为化疗可能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加强化疗时的质量监控管理:①规范药物配制:当我们为患者配备化疗药物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标准去执行,避免使药物发生污染,此外,护理人员自身也要加强防护意识,保证自己的安全。②正确建立静脉通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建立静脉通道的部位,并组织高年资、有责任心的护士实施穿刺。合理选择静脉,化疗时尽量避免使用下肢静脉输液[2]。如果发现某个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化疗,则我们在对患者进行静脉化疗治疗时一般需要由远端到近端交替使用血管,这样可以使上次因为化疗而受到刺激的血管进行长时间的休息和恢复。③静注或静滴要求:建立静脉通道时,应先用生理盐水冲管,针尖处无软硬度变化、静脉回血通畅无外渗表现后再接含有化疗药物的输液袋或注射器,妥善固定。④用药期间要勤巡视:科内每位护士都要有化疗风险意识,对化疗患者要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及时发现化疗药渗漏,及时处理。在化疗时,在患者的输液架上挂上科内自制的统一写有“化学药液”的黄色牌子起到警示作用。⑤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发现药物外渗时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或静脉注射,保留穿刺针头,回抽渗漏在皮下的药液,局部封闭,患肢抬高制动、冷敷。⑥拔针要求:注药完毕换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拔针并压迫针眼,且不可不经冲洗就拔针,这样就会将化疗药液遗留在周围组织中,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加强化疗后的质量监控:当患者化疗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特别是患者接受静脉化疗部位的皮肤,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觉,并观察周围静脉的颜色,仔细评估,避免由于患者发生迟发性反应而造成严重损伤[3]。化疗后应告知患者注意以下方面:居室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控制探视人数,少到公共场所;注意用品消毒及口腔卫生;发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注意病情变化,遵医嘱定期复查。

注意化疗期间的营养供给:化疗期间必须重视营养的供给,如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要提供充足,尽量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勿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肾脏代谢,减少负担。化疗后常会引起患者白细胞减少,故应指导患者多食如猪蹄、鹌鹑蛋、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黑米等。同时应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每餐后漱口,以免口腔溃疡。

适时指导患者做好康复锻炼:在治疗期间及康复阶段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全面康复。康复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锻炼方法和锻炼内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要适当,以患者本人感觉心情愉悦、不特别疲劳为宜。

讨 论

由于化疗药物外渗后危害严重,因此要求护士要强化责任心,规范操作规程,正确选择穿刺用具及静脉穿刺部位,加强巡视,在巡视时能够进行仔细观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当患者化疗结束以后,我们要对患者的体征及一般情况进行严密观测,避免迟发性反应所造成的严重损伤。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