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文化的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1-0113-0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促使企业的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多数企业接受先进管理理念,并具体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由封闭地搞生产经营,转而主动向社会展示企业自身形象。但是,仍有个别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宣传阶段,有的虽然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

发展。

1 企业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1 家族企业文化阻滞企业发展

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因此,任何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都是建立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上,都打上了历史文化的烙印。“家族企业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家族企业的管理层次过于简单,创业者独自拥有决策权,缺乏权力制约。随着家族企业文化的发展,加上我国改革开放后企业是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从而更大程度上促长了“家族文化”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民营型企业90%以上为家族企业。这种严重排外的管理制度会使家族内成员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同时会降低企业外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度,限制外来人才能力的发挥,使员工生产效率降低,离职率过高,造成人才的浪费和过高的员工流动成本。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家族企业要想在变化中求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崇尚学习的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提高员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使员工在组织范围内跨越职能专长的限制,自由、充分地交流、共享信息,以最佳的方式合作学习,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1.2 很少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价值观、理想、信念、经营哲学、企业目标等一整套的企业精神,这是企业深层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而诸如企业的外在形象、员工的着装等则属于表层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最直观的反映。企业文化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如果只是打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就失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不但使优良的企业文化难以维持,而且对企业的推动和发展也会起到阻滞作用。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价值内涵、基本假设可以各不相同,就连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基于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难以持续、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1.3 脱离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导向,推动和发展以及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是单独作用的结果。因此,企业内外部环境在复杂的变量中,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管理实践而成为一张白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不能脱离企业管理。因此,要创造性地吸收、借鉴了各方及行业优势企业好的理念、经验和管理机制,摸索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兼顾,避免了企业文化脱离群众,成为“空中楼阁”。

2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企业和国家的未来的不可估量的财富。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竞争之所在,企业必须重视和积极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在建设中我们要深刻领会企业的文化渊源,明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现存的弊端,积极拓展企业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且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并加速企业文化建设。

2.1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1.1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的品位,促使企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所以,企业文化理论所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阐明了一套管理的独特方式,丰富了管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1.2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手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主要是指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它对企业管理的导向作用体现于企业文化的两个特征:一方面,企业文化是由个体人力资源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行动准则和行为指南,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而企业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要使企业的每个成员——从公司领导到最底层员工,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朝着有利于达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就是要以企业文化为手段,充分利用企业文化来塑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以企业文化为导向就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企业有效管理。

2.2 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道德规划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赢利,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一种标和本的关系。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除了对本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之外,还会对其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道德规范,它能够有效地约束企业采取道德管理与行为,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支撑,树立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如果能够遵循一些共同的道德规范,就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广大的空间。

2.3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文化则是内在的自我认同的弹性约束。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有机地结合二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文化就能成为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3 企业文化存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

3.1 对企业招聘管理的影响

为了使选聘的员工更好地适应企业文化,企业就要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选人标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人员在设计企业的招聘政策时,要让招聘的人员了解本企业的文化,特别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开发合适的测评工具,并且对招聘主管人员与用人部门经理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应录用与本公司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制定相应的员工发展政策。

3.2 对企业薪酬管理的影响

薪酬管理制度本身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以强化价值取向的方式反作用于企业文化,为员工指明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当二者有机结合时,便形成了企业独特的薪酬文化,合理的和富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会有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或者对已经存在的企业文化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一个好的并具有导向性的薪酬制度应当与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相适应,并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文化的变革。作为企业实现自己经营目标的一种手段,企业的薪酬管理必须与之相适应,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才能更容易为员工所接受,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

3.3 对企业培训管理的影响

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技术能力、增加员工的组织认同感,来改变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并最终形成统一明确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当企业有一种强的企业文化,员工很快就被这样的文化感染,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采用公司所认可的那种行为,无疑将促进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企业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效益。

3.4 对考核激励管理的影响

篇2

一、构建酒店企业文化的六大要素

1.酒店的环境。酒店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酒店的经营环境,即我们俗称的“硬件”,同时还包括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外部环境是酒店在社会中的地位、形象和联系。酒店建筑实际上是酒店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其本身就是酒店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一个酒店往往是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建筑的代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水准。

2.酒店的价值观。酒店的价值观是酒店企业文化的核心。酒店的价值观是指酒店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推崇的基本信念及奉行的目标。当代企业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我们在确立酒店价值观时,必须充分注重到人的发展是酒店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归宿。纵观国内外著名酒店,不难发现,他们员工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都十分注重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讲求卫生、整齐,布局合理,既提高效率,又尊重员工。员工餐厅、更衣室的设计都极富人情味。酒店每月卫生日员工开晚会,组织优秀员工外出观光、学习等。酒店在讲究垂直严格管理的同时,又讲求“无情制度,有情管理”。如上海某著名酒店的一名青年厨师,私拿了厨房的排骨,被按制度处罚。但酒店并未到此结束,而是主动了解情况,得知该员工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近几日患病住院,青年厨师无暇照顾,又无时间上街采买,故顺手拿了排骨。酒店即让工会和部门负责人去医院慰问,并道歉称对员工关心不够。青年厨师倍受感动,更加爱店敬业,成为酒店技术骨干。

3.酒店产品。酒店经营的产品有客房、餐饮、娱乐等等,更重要的,这些都是通过服务体现。服务是区别其他行业的产品。那么,我们酒店的有形与无形的产品一定要有文化内涵,具有特色。譬如说我们的客房房型要丰富,布局要合理,装饰要具有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浙江一家酒店新开业,房内的装饰画别出心裁地向社会征集儿童画,然后进行上好的装裱,既具有特色,又给人印象深刻,更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画的作者和亲朋好友成为酒店的顾客。服务同样也是文化的。首先要讲求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力求个性化、多样化。尤其是在服务语言、动作和服务细节上。

4.酒店的企业精神。酒店的企业精神是酒店的宗旨、观念、目标和行为的综合,体现了酒店的精神面貌,也是酒店企业文化的概括。如威斯汀酒店集团(Westin Hotel)的企业精神是“为每一类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四季集团(Four Seasons)的是“一切为了顾客”;上海和平饭店的是“优秀企业造就优秀员工,优秀员工造就优秀企业”等。

5.酒店制度文化。酒店制度是酒店在经营管理时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它和酒店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共同构成酒店制度文化。酒店制度文化是酒店为实现目标给予酒店员工的行为给一定的方向、方式的具有适应性的文化。酒店制度文化是酒店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酒店价值观、酒店的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产物,并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同时,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酒店的制度文化也是酒店代表人物等行为文化的保证。所以酒店在选择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一定要全面、系统、协调、有效。

二、加强酒店文化建设基本思路与对策

1.重视酒店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酒店业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队伍迅速壮大。至2003年年底,全省已有星级酒店830家,目前还有一批高档次酒店正在加紧建设中,加上社会上旅店、餐馆,酒店业的竞争业已形成,而且日趋白日化,过去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我们的一些酒店,为了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除了在价格上进行压价竞争外,似乎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而这种压价竞争说到底是低层次的竞争,缺乏真正的竞争力。而要使我们的酒店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我们的酒店文化。

2.重视和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是创造酒店特色的需要。一个酒店是否有生命力,关键是看它有没有优于别人的而别人最难模仿、最不能模仿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归根结底来源于酒店组织的群体个性,来源于酒店培育的文化氛围。饭店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饭店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饭店企业文化中的无形企业文化,无形的企业文化创造的是人文环境和精神影响力,是通过环境来影响人。这种无形的企业文化是通过有形的东西体现出来的。因此酒店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不是管理方式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式方法的理念;不是饭店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这种具体行为活动的动机原因;不是饭店的人际关系表现,而是这种人际关系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个人处世态度;不是反映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形式,而是反映这种工作状态和工作形式中蕴涵着对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如热爱服务,讨厌服务、被强迫服务等工作感情);更不是在对客服务中的态度体现(如对客人冷漠、对客人热情微笑等),而是在服务态度背后反映出的精神境界(如博爱、奉献,与其对立的就是狭隘、自私)等。

3.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是打造酒店形象的需要。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形象和品牌消费时代。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企业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处在同等档次和水平的企业之间,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如同抢占制高点,是企业竞争的法宝。而酒店形象的打造,离不开酒店文化建设这个基础,离不开酒店文化要素的对外塑造。酒店文化建设好了,我们可以有清晰的思路去塑造酒店的功能定位;可以生产适销对路的酒店产品;可以提供满意周到的酒店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回头客,以实现酒店经营的最终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酒店投资者和经营者已认识到酒店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并自觉地运用“酒店文化力”的作用实施经营管理。

4.重视和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需要。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在经营中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展人。大凡成功的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都十分重视以人为中心。我们有些酒店标榜自己的经营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但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管理的却很少。“以人为本”的“人”,既指酒店的员工,又指酒店的客人。要想吸引众多的客人到酒店来消费,当务之急是提高面对客人的员工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就要对员工实施“人本化”管理,正确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树立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协作价值高于单体价值、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的价值观;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给员工以安全感、受尊重感和成就感,使员工真正体会到工作的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各种制度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能,服务好酒店的客人。

5.从技术上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是酒店竞争的需要。技术可分为两种,产品技术和服务技术。一般工业企业十分重视产品技术的开发,因为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竞争的关键,而人力资本又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所以培养、重视人才开发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酒店产品相对一般工业企业产品来说,其技术含量较低,可复制性较强,因而酒店在追求产品技术的同时,更为追求的是酒店服务技术。在酒店行业,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酒店服务是人的服务,技术很难代替。顾客来酒店消费,主要是要满足情感上的需求和文化上的需求,顾客最需要的是关爱,而不是看中酒店豪华的吊灯和闪光的大理石地板。因而技术更多的是用来协助员工更好地为客人服务。

6.在自有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创新性酒店文化。酒店决策层要深入企业的各个层面,深入员工群体,进行广泛的调查,总结和提炼,立足自身、寻求本酒店个性,将具体环境及岗位层面细化,按照酒店经营的要求分为理念、行为文化及通用类、个性类,使内容清晰丰富,具有合理性、实用性。同时应真实地体现酒店的发展历程,重视体现经营者的价值观和精神导向,注重企业发展过程成功的管理经验与理念的挖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要结合酒店的发展注入企业发展战略的意识,反映酒店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赵树刚:企业文化建设篇.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篇3

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行业,拥有大量一线施工人员,项目点多线长,流动性大,条件比较艰苦,工种繁多,工序复杂,这需要一个核心的文化来统领全局,从而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实现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及管理。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精神所在,建筑企业应该抓住企业文化的精神统领作用,引导员工产生心理共鸣,实现员工与企业荣辱共存的目的,对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外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使建筑企业内部保持统一的价值观念,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建筑企业只有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员工的思想行为相辅相成,形成一套企业认可、员工认同的价值体系,增强员工归属感,提高企业凝聚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同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对企业精神的培育,这主要包括诚信、价值观、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缺失。有些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融资、材料和支付民工工资等方面,屡屡发生信用缺失的行为;有些建筑企业只考虑企业利益,没有充分地尊重员工的价值,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有些建筑企业违规违章行为、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大面积地存在着,这些问题都体现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健全。

二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将其整合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重视把企业做“大”,而忽视了做“强”,没有将企业发展的重点从控制力转向企业凝聚力,过分注重利润而忽视了团队的建设。

三是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来做,有些企业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目标,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或一般的文体娱乐活动,把企业文化娱乐化、简单化和片面化了。

四是管理系统不完善,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受制于领导的偏好及企业的重视程度和现实状况,没有形成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未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企业文化建设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五是“以人为本”观念不强。部分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中的“人”所指内容的宽泛性,仅认为这个“人”指的是企业员工,没有把业主和社会公众包括在内,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局限。

三、建筑企业加强自身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要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增强企业文化底蕴,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首先,要确立符合实际的企业精神。对建筑企业来讲,仅靠物质激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纽带。而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内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增强客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确立符合建筑企业实际的企业精神,其凝聚力和感染力就越强,越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其次,要以人为本,打造企业第一资源。建筑企业以工程项目为中心,而员工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员工的一言一行关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也关乎企业良好形象能否通过工程项目这一窗口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采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地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变企业被动说服为员工主动接纳,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企业既是一个紧张有序的管理组织,又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在企业内部形成员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建筑企业还应把客户和社会受众,也要纳入“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范畴,让他们深深体会到建筑企业的文化感染力,从而使企业内外均处于和谐氛围之中。

第三,增强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社会各界评价建筑企业最直接的标准。而工地长期以来给人脏乱差的印象,所以建筑企业更应注重通过打造绿色文明工地,来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并通过加强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铸造精品工程,创优夺杯,在行业确立企业品牌,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篇4

人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打造出一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是企业文化最根本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的落脚点。企业档案记载了企业从是产生、发展、壮大的全过程,详细记载了先进人物、重大事件等,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各级领导往往喜欢将这些资料拿出来,让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典型人物先进事例,以此激励职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企业周年庆的时候,可以利用档案部门提供的大量珍贵的文字、图片、视频及各奖状、奖杯、奖旗、奖牌等,通过丰富和改进《企业文化手册》、开展照片展、制作宣传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利于增强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力。另外,企业档案中对职工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记载,有利于满足职工的成就感,对自己和其他员工都是一种激励作用。

(二)企业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在新形势下,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企业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详细、准确、具体的素材,如反映企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精神的《厂史》,宣传企业荣誉的《企业荣誉汇编》,展现企业科研成果的《获奖科研产品汇编》等,这些都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企业档案中记载的企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对下一步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就是说,企业档案完整地记载了企业发展的历史,材料真实、可靠,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发展的历史作为直接依据或重要参考,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科学性。

(三)有利于建立适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在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积极利用企业档案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而确定具体的企业文化内容,明确哪些企业文化已经严重落伍,哪些企业文化符合时展要求,哪些文化企业文化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等等,通过分析,形成独具特色、紧跟时代潮流、系统化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充分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可以说,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的竞争,所以,特别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档案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只满足于对档案的类和整理,更要注重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并利用互联网为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传播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增强企业的知名度,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社会的地位。

篇5

徐州铁矿集团镇北铁矿,现有职工800余人,年产值一亿余元。近几年来,在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均取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初具规模,并已逐步深入人心。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强调人的作用,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这才是企业保持长远兴旺发展的基础。根据镇北铁矿近几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工作方法和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条红线,两个平台,四种文化体系。

一、一条红线

企业文化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在镇北铁矿的各种宣传、学习、生产活动中,从始至终贯穿这样的一条红线。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实现人的价值,在平等、和谐、融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广大职工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人生价值,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这种高级的精神境界是金钱所无法给予的。以人为中心,更重要地是尊重和发扬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充分承认、展示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提供机会和必要的条件,把潜在的生产力变现实的生产力,职工在追求自身价值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和创造精神,造就出一流的人才,拥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产品,企业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职工才能、心智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两个平台

镇北铁矿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党政工齐抓共管,一是以工会这个群众组织为主。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均由工会组织和监督评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是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平台。通过修订员工手册、建设职工图书室、电教室、娱乐室等场地,使职工的文化生活和企业文化有具体的阵地和载体。

以工区工会委员会,红旗班组、文明班组为主体的两级组织,负责实施具体的项目、标准和要求,成为文化建设具体落实、执行的基本单位,是职工从事学习活动的立脚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平台。职工通过工区组织的劳动竞赛、红旗班组创建活动等逐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文明班风好、创新发展好、科学管理好,文化技术好、群众生活好的“五好”集体和个人,职工文化技术水平、文明素质大幅提高,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新矿山夯实了基础。

三、四种文化体系

(一)共同的价值观、管理理念的文化体系。以构建共同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为主导。着力打造了“团结诚信,以人为本,创新发展”这样一种理念作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安全是最大的幸福”是职工的安全观;“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更好”这是职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观;“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这是企业职工的共同奋斗目标;“环保节约,文明向上”这是构建和谐矿山的文明环保理念。

在这些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以学习为动力,观念不断创新,工作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和事,在企业内部层出不穷,推动着企业不断腾飞。镇北铁矿总支、行政、工会也连年多次受到集团公司、市国资委、市总工会的表彰。

(二)安全、劳动保护文化体系。“安全是最大的幸福”。镇北铁矿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抓好安全工作是对职工最大的关爱。主要有:(1)注重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除正常培训外,最有效的形式就是搞好特殊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人员,特殊工种,班组长、兼职安全员等人重点进行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2100多人次。(2)在大井侯罐处制作了安全长廊,内容为“你是父母的心,是妻子的天,是家庭的梁,是子女的山”等,使一线职工上下井都能得到教育、警醒。(3)健全制度,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针对井下生产制定了《现场管理补充规定》。(4)健全劳动保护监管网络。以矿工会主席为首,下设2名兼职劳保部长,工区、班组均设有兼职劳保监督检查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活动,并进行考评。(5)每年定期举办几场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如“安全月”劳动竞赛、“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家书等,既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使广大职工深深体会到安全的可贵,由过去的“要我安全”到现在的“我要安全”。由于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措施到位,劳动保护网络的健全和有效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安全生产双赢的丰硕成果。

(三)文明、环保工作体系。镇北铁矿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个口号即“安全第一,成本第二,生产第三”。由此可见,把成本节约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成本的节约,不仅节省了开支,提高了集团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资源,养成职工文明的习惯。为此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颗螺丝钉抓起。制定了节能制度,避峰用电,集中提升排水,大搞修旧利废,大胆改革。在工会的倡议下,全矿上下掀起了“我为节能降耗献一计”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收到良好效果。近几年来,成本每年下降7%-10%。

为改变职工的工作环境,镇北铁矿先后投资十多万元翻修了职工食堂、浴池、职工休息楼等生产、生活设施。光有硬件并不能保持文明、卫生的环境,必须把广大职工都动员起来,积极参与进去,才能取得实效。经过几年努力,镇北铁矿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变成一个树木繁茂、鸟语花香、道路整洁、公共场所窗明几净,人人争做文明职工的这样一种祥和、洁净、亮丽的企业环境。

篇6

一、企业文化特征

(1)企业之所以可以不断向前发展,是因为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资产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能够较快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员工的心由企业文化凝聚着,企业文化依傍着企业生存,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短期的,而是历史和不断发展的。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继承和创新企业文化,企业经营者必须对企业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问题进行探索。(2)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自身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它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员工之心的凝聚来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它是一种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之力。企业文化的成功与否对企业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产生着一定凝聚力,对企业外部产生着一定的引力作用。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内外部的形象由企业文化展示。企业的优秀文化可以将企业自身的责任感展示给社会,还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企业的优秀文化经由媒体传播后,对企业产品和企业的服务进行展示。企业管理中的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播不仅会增加企业外部对企业的好感度,还可以对企业优秀的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当然,对企业优秀文化进行传播,可以加强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流,能够帮助企业对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成长的主要一个动力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算得上是企业的关键部门,作为主要的动力源促进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优秀的文化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制度的完善,还可以激励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和谐向前发展。从我们步入社会走进工作岗位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前的这段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企业中度过的,因此,企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人是企业的主体,从人进入企业的第一时间算起,对企业的文化也产生着不小的影响。企业员工的社会化就是能够顺应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企业文化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阶段,企业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员工的社会化。优秀的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员工的团结和互帮互爱。

三、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战略不一致。近几年企业文化虽然制定了一些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机构,但文化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战略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

(二)文化理念的落实缺乏相应的制度。企业文化理念的落实缺乏完善的制度,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仍停留在写在纸上和挂在墙上的阶段,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制度监督考核乏力。

(三)企业文化的创建相对缺乏创新精神。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依赖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需要多样化,既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历史发展特点,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不过,在企业内部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企业内部的文化体系大同小异,存在很多的相同之处,企业自身的特点没有能够很好的得到展示,缺乏创新精神。

(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不够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味地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关注企业自身经济盈利的信息,忽略了企业文化信息。这样就致使企业内部建立的企业文化系统不够完善,文化建设无法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两者之间看似概念不同,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企业实行“软”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较好的调动企业员工对企业战略进行实施。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靠先进的文化来打造企业的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形象。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的作用是相互的,战略目标的实施推动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目标两者之间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实际上两者之间就是观念和行为的关系。想要确保文化建设服务于发展战略,就要围绕企业战略制定系统的、操作性比较强的企业文化实施计划,这样企业文化也能在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发挥升华。

(二)制定规范化的企业文化制度。企业文化是摸不到闻不着的,企业文化想要落地就要靠企业文化制度的建设。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制度,将这些规则和制度在操作流程中进行实施,就可达到让企业文化落地的目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魂,管理精细化和制度有效到位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企业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和动态的。所以,制定规范化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系统的网络体系,确定目标,有规划有步骤的执行,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三)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以这个目标为准则。企业想要不断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就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可以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时候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然,企业文化内容的丰富,还有利于有序开展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的文化特色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企业的文化特色由企业的特点决定。因此,企业不仅要对企业文化的内容进行丰富,还要打造企业自身文化特色。企业想要建立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就需要企业文化建设部门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深入基层群众,对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经营特点进行依据,这样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才会具有活力,企业文化的建设才会真正对企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企业领导需要起到表率的作用。领导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企业领导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领导的个人理想和性格等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制约着企业产品的取向,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着影响。因而,企业领导在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貌上要比一般员工高,这也是人本企业文化和其他企业不同的地方。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预估的,这从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个时代,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是必须的,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在不断深化和创新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之中,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需要注重营造企业的人气,不断强化文化引领。这样有利于使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员工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王红旖 单位: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

篇7

每个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其在追求利润和发展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还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企业在追求利润过程中,有一整套文化理念引领方向,尽管这种文化因企业的不同有优秀和不良之分,但文化在发展生产和追求效益过程中,总会不同程度凸现出企业实质内涵映衬的功能作用,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企业在激发创造活力和维持运营中,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符合经营要求及规则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也体现了时代前进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共有取向,其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准则,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及哲学体现的内核必然是一种社会担当。反之,就会因惟利是图而损害社会,甚至与社会发展相互抵触。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担负起更大更重的社会责任,必须是现代企业与利润追求相一致的目标体现,一定程度上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必须担负有与利润追求相并重的社会责任。其文化建设倡导的价值观和经营思想,除了指导和推进生产发展外,还有培育企业精神而奠定企业文化基础的使命。要认识到,企业从总体上被视为社会的细胞,在发展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前提,在利润追求不能脱离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企业目标与社会利益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企业的市场行为将会受到制约,经济就会低效率。因此,企业的经营发展依赖优秀的企业的文化托举,通过约定成俗的规范和共有的道德观念,引导和教育员工把自己的理想融入日常工作和劳动中去,把为服务社会、为用户服务和为社会群体明天加美好的宗旨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利润追求和整体发展中去,通过自己艰苦和有效率的动作经营,为社会做贡献。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的作用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相统一的特征,也决定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超脱于单纯的效益和利润。

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务必融入社会的核心价值

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一个社会稳定和不断发展及文明赖以成长的基础和灵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以社会核心价值为基因,其所作所为融入其中,才能认识应有的社会责任,并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其文化建设与利润追求目标才不会相悖,并求得升华和增值。企业文化建设中蕴含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取向越突出,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力就会越大,在推动我们追求利润和发展的优势就越明显。

优秀的企业文化既作用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又须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既反映企业和员工利益,又须反映社会大众利益。但社会上各种多样的经济利益诱惑,反映在企业文化中,所带来的将会是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文化选择的多样。发挥企业文化优势,就必须通过文化的无形手段引导和约束企业在经济利益追求中过度的膨胀的行为,将社会责任摆在前面。在平衡利润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努力中,要对可能造成失衡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企业利益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单纯的利益追求必然会忽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甚至会以投机取巧、损人利己的方式参与市场作为。我们的企业在教育职工城市敬业、信守诺言时、将利益追求统一起来,绝不是通过制度和加大监督成本就可以实现的,这须有一种文化的力量做规范,这种文化的力量如何让在企业中形成,值得深入和探讨。二是要充分认识市场降级发展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对群体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企业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任务是教育职工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必须通过积极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通过创造和卓有成效的共作,为社会和企业作贡献;三是认识到利润追求是向社会索取最大利益的过程,这种利益也许是物质,也许是形象和尊荣,也许是货币,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即可相抵触,亦为相彰显。如何化解抵触彰显责任,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工作。

篇8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9-0018-03

[作者简介] 陈冬梅,井冈山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学、会计学;

彭建华,井冈山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江西 吉安 343009)

一、优秀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

企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是一个包含许多内容的复合体,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企业文化,人们对企业文化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企业也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对企业文化价值认识的深入,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特别是对优秀企业文化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缺乏认识,许多企业没有建设起适合自身需要的企业文化。总结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厘清优秀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对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有重要借鉴价值。根据学者总结归纳,优秀企业文化至少应具备以下要素:

1.企业文化应当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有价值的内容有很多,如质量观念,创新,顾客、环保等等,这些集合起来就构成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但是总有一些是企业认为最重要的,这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应该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主张什么,他们所要建立和要形成的便是一种企业价值标准;事实上,如果一个企业缺乏明确的价值标准,或价值观念不准确,我们就很怀疑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每个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正是由于这种价值方向的确立与个人奋斗心态的价值确认相一致,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文化驱动力,激励企业员工为了个人利益和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去拼搏和奋斗。

企业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石,可以说,企业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价值观在不同领域的体现或具体化。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而拼搏。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石,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传承工具。这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像纽带,能把员工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全体员工认同核心价值观念。这种内化了的核心价值观促使所有的员工为了他们共同的目标而一同奋斗,形成特色企业精神后,就像一种优良传统,世代相传。这既对现在的企业员工有很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也能让未来的新员工尽快理解并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快速融入群体并成为企业有机体的一部分。所以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培育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积极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2.优秀企业文化是人本主义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也是优秀企业文化最本质的内容之一。人本主义思想已成为世界管理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世界众多知名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企业要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要尊重广大职工的人格和民利,营造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形成员工奉献社会,企业回报员工的良性循环。坚持把员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给员工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条件。企业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要想使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绝不是喊几次口号、开展几次职工文体活动就能做到的,必须扎扎实实地为他们办一些实事。企业应实行公开公正的透明管理,多和员工沟通,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清楚企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知道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形成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广义的以人为本包括企业的员工和客户两方而。对客户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于企业对外的服务理念和诚信品质之中。市场竞争既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更是服务质量的竞争。优秀企业文化中必定包含有“服务至上”、“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并要求全体员工遵循践行这一理念。笔者曾对海尔家电客户的购买动机进行市场调查,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客户购买海尔公司产品的动因主要在于海尔公司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商无信不富”,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长盛不衰的生命线。从长远看,如果中小企业奉行“金钱至上”的理念,见利忘义,丧失信誉,就会失去自己原本不大的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市场的企业就没有生命。

3.优秀企业文化蕴涵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企业的灵魂和希望,也是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秘诀。企业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员工所有的创新信条、创新价值观念、创新行为准则。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企业创新文化之魂。企业创新精神渗透于创新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潜移默化地指导和制约着每一个员工的创新心理和行为。企业还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观念,树立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文化,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

以技术创新为例,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R&D人员大胆创新,不怕失败。创新文化能消除或减少R&D人员因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引发的各种心理压力,使他们竭尽全力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积极主动承担R&D项目。

4.各层面企业文化协调发展。学者一般将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层面,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所创造的物化成果、企业环境、企业广告、产品包装设计等内容。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可以分为企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文化两种,包括在企业经营、人际关系活动、营销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幔层(或浅层)。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它是人与物、人与企业经营制度的结合部分,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具有中介性,它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的物的形式所构成的,还是精神与物质的中介。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正是由于制度文化的这种中介的固定、传递功能,它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统帅,决定着其他层面文化的性质与方向。企业文化总是沿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新的精神文化的轨迹不断发展、丰富和提高。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四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企业应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等意识形态内容进行反复总结、精心提炼,最终形成企业文化的内核,即企业精神文化。在企业发展到新的阶段时,也应首先对企业精神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使其能适应新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都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外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企业精神文化过于抽象,不易于为大多数员工掌握,必须借助外化的具体工具才能实现其教化和其他功能。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优秀企业非常注重企业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经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善于让企业环境、员工服装、企业名片、产品设计与包装体现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忽视了企业文化各层面的协调发展,将目光集中于企业文化的表层和浅层,把举办文艺活动、办墙报、搞宣传等同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这种做法会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致命的危害。没有精神文化的企业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担当起维系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任。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1.管理层正确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需求一开始总是为少数人所认识,从而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因而企业管理者如何审时度势地打造并践行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做到以下二点:其一是对企业文化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努力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他们本身要成为企业文化思想、文化精神的化身,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启发和带动全体员工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模式。其二要善于发现和树立榜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和英雄模范人物来鼓舞、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迪尔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书中论述了英雄人物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企业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新型管理手段,而且也是员工自我管理和互相监督的较好办法。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重视职工参与建设的价值。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伴随企业成长发展的员工对企业的文化内涵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这种认识有较高的普遍性与合理性。企业应当提供有效的渠道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将员工的独到认识上升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企业员工也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践行者。要让员工自觉地践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得到员工的认同。没有员工参与建设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而言是一种外在物,即使通过教化也难以融入他们的思想行为之中,操作不当还可能形成二张皮,员工表面上屈于管理层压力承认企业文化内容,但深层自我不认同甚至排斥企业文化。这样,企业文化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践行。职工参与建设的企业文化则不同,它让员工感觉到是在遵从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会认为是一种外在的枷锁,它不需要经过教化也能直接体现于员工的思想与行为之中。

2.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确定企业文化建设与再造的层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不同的需求。一般而言,在企业的初创和成长阶段,企业的创始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一般会把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和自己的文化背景引入新企业。这种作为企业文化起点的价值观具有非常强的内聚力。但企业创始人的价值观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从长远目标来讲,企业初创和成长时期还应注重对已成型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借鉴,从这些优秀文化中吸收有利资源,再结合企业创始人的核心价值观,最终完成企业文化要素的原始积累。在企业的盛年期,也就是成熟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在自然进化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对成员的影响程度更多地被完善的制度所取代。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已较为成熟,但仍应当进一步发现企业文化的价值,应当邀请专家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总结提炼(或自行进行),去伪存真,系统塑造企业文化,使其又一次升华。另外,应及时运用经过总结提炼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宣传,使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完全融入到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中。在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例如衰退时期或二次创业时期),呆板的制度化管理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灵活性下降,一种消极的情绪会削弱企业的创造力。这时,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再造。成功的企业表现为对适宜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继续发扬,同时坚持变革,对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加以鼓励,此时,企业文化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创建学习型组织。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提出:“学习型企业”将是主导21世纪企业的成功模式,最有竞争力的公司是“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新的载体,将促使企业文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发展。在中小企业中创建学习型组织,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激发其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创立中小型学习型企业,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通过超越自我和建立共同的远景目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协调发展。

4.正确引入CIS系统。目前,导入CIS(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系统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CIS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其一为MI(Mind Identity),即理念形象识别,包含企业价值、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企业伦理等具体内容。其二是BI(Behaveior Identity),即行为形象识别,包含了对内的企业行为准则、教育培训和对外的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内容。其三为VI(Vision Identity),即视觉形象识别,包括产品标志、吉祥物、服装、礼品等等。CIS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与企业文化的不同层次内容有一定的对应关系,MI对应企业精神文化,BI对应企业行为文化,VI则与企业物质文化相对应。由于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导入CIS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说即是在塑造企业文化。目前,许多中小企业认识到了导入CIS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多数企业将关注点集中于VI之上,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决定了企业导入的CIS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如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一样,MI才是CIS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CIS系统功效的原动力,BI和VI只是MI的动态和静态表现。MI系统是灵魂,决定支配着BI与VI,企业在导入CIS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将关注点集中于MI之上。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企业自行或通过有实力的专门的企业形象设计公司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信条、企业伦理等思想内容进行精心提炼、准确的表达,形成企业的MI系统,再以MI系统去指导BI、VI系统建设,才能有效建设企业文化,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篇9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时期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企业文化通常可以分成三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包括组织标志、工作环境、物质设施以及组织员工所创造的产品等;其次是制度文化,它主要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组织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组织的精神文化是组织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组织意识和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等。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间接的,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二、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尽管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重形式,轻核心文化建设。一些中小企业热衷于“搞装演、置服装、喊口号”等形式文化的建设,对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却不重视,不能真正从价值理念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重视领导者个人意志,轻视员工参与。不少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确定的,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在贯彻执行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员工只能全盘接受,没有权力参与制定企业文化,因此不可能发自内心加以自觉遵守。三是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不少中小企业都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忽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

2.企业文化定位模糊

一是企业文化政治化,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企业文化口头化,有的企业,从走廊到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措词鲜明的口号,但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等,不能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不能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企业文化的文体化,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建舞厅,成立音乐队、球队,把文体活动作为硬性指标来完成。

3.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

很多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一定的功利因素,不研究市场变化规律,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上下工夫,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似乎只要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会立刻攀升。出色的企业是靠用户和市场来驱动的。

4.重视模仿,轻视创新

个性是中小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缺乏个性正是我国中小企业天生的弱点和缺陷。“拿来主义”比比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提“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在企业精神方面,都写上“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几个字,一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提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首先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行为上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为标准,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其次,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提升企业家素质。借鉴西方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专业人士的注入势必给中小企业带来活力,打破中小企业承袭的家族式组织机制,完善组织构架,推动中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塑造深厚的企业文化。

2.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首先,要提炼企业价值观。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宣传企业价值观,如果企业培育的价值观不能为员工熟悉、接受和认可,那么它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3.勇于创新,突出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适合发展需要

中小企业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体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突出企业文化的独特个性不能仅停留在企业文化的形成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企业文化的提炼、形成、宣传和实践的全过程。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中小企业应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好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士气。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有了美好的远景,企业便可梦筑于踏实。为此,任何一个企业,不管企业经营者是多么优秀,如果未来远景不清晰,或在企业成员之间得不到透彻的理解,那么这个企业势必没有前途。对此,笔者对我们老企业的文化建设产生了一点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老企业的文化现状

在目前的老企业中,职工的人数多,离退休人员较多,企业负担重,特别是员工的文化素质相对新厂偏低,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素质普遍跟不上快节奏的步伐,闭关自守相对严重,从而导致文化上的差异较大。使得传统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在时光的飞逝中失传,这种无形的文化在岁月中慢慢丢失,让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实在让人困惑。特别是老企业在人才流动上相对新企业滞后,从而导致人才在企业内部很难流动起来,由此而导致的是人才的消极和懈怠。由于以上原因,老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得不到很好的传承,新人又出现消极颓废的状态,从而导致新的文化和老文化之间不能很好衔接的局面,由此引起企业活力的僵化。如果企业的员工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话,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让企业文化真正在老企业落地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传统习惯、道德伦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有机整体。建设企业文化,运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多方促进企业发展,正成为我们企业领导的共识。在当今时代,如果说没有文化的企业是闭关自守的企业,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更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普遍共识。作为老企业,如何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关键在于,老文化和老的传统与新时期文化的结合,为此,企业应多安排老同志与新员工一起多沟通,我们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让新老文化共用贯通,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不至于断层,文化才具有生命力,企业才富有无限的生机。当然,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关键是要让新老员工对她的一种认可,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尊重她和共同呵护她,让企业哲学深入人心,让外界对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文化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当然,这离不开企业领导在文化建设和宣传方面的带头作用,只要领导带头,员工支持和领会,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贯通,加强人才的流动,激发员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想必文化落地不是句空话,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三、让企业文化作为老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笔者认为,要让企业文化作为老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应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进行的同时应关注以下关键点:首先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贯通。因为,企业的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企业凝心聚力的较量。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一个坚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企业众多名员工凝聚起来,光靠诱人的金钱是不够的,这使得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在人才上加强流动,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老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塑造一个精神饱满的员工队伍。企业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最主要是对人才的一种认可,并关注个人才能的发挥,让人才用在刀刃上。其次是企业文化应与学习组织相融合。因为,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转化过来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实体,学习成为企业的生命力显得更加重要。企业要生存与发展,特别是一个老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化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再次是企业文化与创新要贯通。如今企业的发展,创新成为关键的环节,但是创新与风险是并肩同行的,这就需要我们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创新的开拓性企业文化,让广大员工以形成不畏风险、并肩作战的良好氛围。

篇11

1 前言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外国企业对我国的传统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品质、市场过渡到软文化层面,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所占比重日趋增大。我国很多企业也慢慢认识到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带给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逐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活动中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新颖的社会文化现象―企业文化。在此情形下,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有新思路、新理念、新手段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档案工作是记录企业历史轨迹的一项重要事业,只有管好企业档案,才能为企业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才能源远流长。作为企业基础管理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企业只有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企业档案工作,才能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同样,建设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影响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2 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企业档案表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企业文化则更多的体现于精神层面,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企业档案作为档案的一个门类,是企业文化主要载体之一,具有较强的文化特性。一个企业从其创立之初就不断地积累着企业档案,企业的文化思想也真实地记录在企业档案中,是企业产生、成长、发展的记录。研究企业档案,可以深刻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知晓本企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企业档案真实的记录,采用企业成长发展史展览、编制企业发展史介绍等多种方式,将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鲜活地展现在企业员工面前,不仅可以使企业员工深入了解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还可以鼓舞企业员工的士气,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具有企业自身的特色,相比大众化的企业文化来说,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更容易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记忆。如“可口可乐的美国文化,万宝路的牛仔文化,麦当劳的温情文化,阿迪达斯的运动文化,”。都从某个侧面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也更容易成为耳熟能详的企业文化标识。企业档案管理同样也是一种管理文化。如反映企业发展精神的《企业发展史》,宣传企业先进事迹的《劳动模范事迹汇编》等,都是在企业档案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它们促进了人心凝聚,展示了企业形象,对企业员工起到了激励鼓舞的作用。企业档案记载的企业的发展历程,对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历史线索,并起到了宣传推广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如企业档案中收集的每个季度职工的思想状况调查报告和汇报总结、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总结、“三个代表”学习心得、以及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汇报材料等。都是形成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的最基本的素材,鼓舞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使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

3 基于文化视角的企业档案建设

3.1完善企业信用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打好基础

随着社会信用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信用档案将广泛应用于企业融资、担保、商品赊购和其他经济交往之中。例如山东烟台市就将全市1741家食品企业建立诚信档案,按质量诚信水平高低,企业诚信等级被划分为ABCD四级。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的鉴定、开发与利用,为了完善企业信用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充分发挥企业信用档案的作用,企业档案工作者应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对企业信用档案进行归档。而且对于分散在其他档案中的企业信用档案,不宜将其单独拆开重新分类管理,只需编制信用档案目录,即可实现企业信用档案的查找利用。对于不与其他档案存在交叉的企业信用档案,则需建立单独的“企业信用档案类”,并根据有关档案法规对其进行保管。同时,还应对企业信用档案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实现一厂、一企、一系统的信息整合,成为统一、完整、集中的信息整体,实现资源共享。

3.2 完善企业人事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健全企业人事档案制度,优化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全方位分析职工人事档案,不放过职工个人在档案材料中透出的爱好、特长、技术专长、技术职称、发明创造等;同时,档案中也记录着职工不同阶段获得奖励的情况。结合职工个人当前的实际情况,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来初步判断职工的潜在能力和已有能力,从而得出其可能在某方面有专长可发挥的初步结论,并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领导提出职工的培养方向的建议,打通职工的成长通道,促使职工在某一领域的早日成才。2、在职工人事档案中评估出职工的可发展方向后,人事部门可根据人事档案的详尽资料及时与职工个人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掌握其各方面发展的最新动态,听取其对自己发展的想法和意见,对其本人提出特长发展等方面的建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这样也就更有利于职工在专才上的进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职工特长培养方面的提议及对职工本人特长发展的建议构成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双渠道”,自然更拓宽促进职工的成才的道路。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中通过认真梳理职工的工资待遇等主要材料,可整理出一份具有专才或特长的职工人员名单,罗列出他们的工资待遇等情况,按企业职工待遇的相关规定进行细理,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并指出不正之处,为其争得应有的公正待遇。

3.3塑造企业形象,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中,当“责任”、“诚信”、“和谐”、“绿色”等词汇成为社会文化主流趋势时,企业文化壮大企业形象,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是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是坐享其成或者水到渠成的,传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过时。企业档案与企业形象宣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企业档案与企业形象宣传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与企划部门紧密合作,深入挖掘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做好专题服务工作。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特别注意企业荣誉档案的收集,对其实行集中统一保管,并予以整理,从中提练出最能代表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典型代表,树立能够代表企业经营理念的形象,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还应配合宣传部门认真编写先进人物宣传册,发挥企业先进人物带头作用。企业先进人物是企业精神的体现,是企业行为和群体行为规范化和合理化的优秀代表,是无数默默无闻的员工点点滴滴的企业精神实践的集中反映,是企业组织力量的缩影,企业先进人物是企业精神的伟大实践者,为员工树立楷模,并成为员工效仿的对象。其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影响其他员工形成和坚持正确的观念。例如中国名酒剑南春把多年来各大新闻媒体对企业劳模人物的宣传材料搜集整理下来,编成章节,收录在《剑南春常在》一书中,通过在集团内部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并组织公司员工学习他们的典型事迹,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使公司的其他员工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和价值理念,进一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12

(一)政府资源的影响

政府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区域中,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民族风貌、器物文化、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方面,这就使得不同的区域中具备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第二,人文风俗因素。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人文风俗是比较突出的城市特色,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人文风俗会对其产生长期性的影响。

公共文化建设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城市需求,国家对中部地区的财政资金的投入更多的集中在修路架桥改面貌的基础性工程上,而精神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人才队伍不足。很多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文化站、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活动场所,即使有也不能保证正常开放。公共文化建设队伍薄弱,公共文化人才匮乏,城镇中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后继无人,专业人才老化严重。

(二)农村文化的影响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做出了转型,但是依然受到比较严重的农村文化的影响,农民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难以接受企业文化,这给腐朽落后的农村文化提供了滋生的沃土。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剧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精神文化水平却呈现低俗化现象。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方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该区域文化的影响。但是,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善于将发达地区的企业文化本土化,不敢大胆的进行创新,墨守成规,这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此,中小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城市文化进行创新,以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区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区域文化的影响,区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企业文化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大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篇13

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现代化

在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现代化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将发生冲突和变革。如果依据计划经济时代的既定价值观念出发来评断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新变化,是不可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的。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必须走向现代化,特别是从市场经济新的利益关系中,从变革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来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大致包括(1)充分肯定个人欲望的合理性,坚持尊重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2)强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培养自由竞争意识,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4)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坚持追求现实利益与维护公平公正相结合;(5)关注生命个体存在,坚持关心自我与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相结合;(6)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义利兼顾与义高于利相结合;(7)形成知识的价值观念,坚持反对封建迷信与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8)重视培养个人理想,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有机结合。

三、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要求打破传统以培训、岗位、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开放性的多维网络结构,这样,企业文化建设与家庭、社会就会有效连接起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进而形成强大的文化建设教育合力。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走出自我封闭状态,而成为真实社会的一部分,避免了企业文化培养的片面化、畸形化,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怎样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张扬人的个性,激发人的主体意识成为文化建设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维护领导尊严,实施专制式的文化建设模式。它要求员工对领导的服从,轻视员工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否定员工的个性发展,这种模式很显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而又迫切的需要。因此,建立“以员工为中心”的民主式的现代文化建设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要求教育者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充分肯定员工作为人的存在价值,提倡人的个性张扬,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客观需要,重视每个员工个体潜能、思维创造、自主创新等各方面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