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市场共享

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力市场共享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劳动力市场共享

篇1

   *劳社发[XX]34号文下发后,我县高度重视,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清理整顿力度,我县劳动保障、公安、人事、工商部门统筹安排,成立了“县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协调指导小组”,进行全面部署,实施统一行动,开展联合执法,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效果。同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详细的专项行动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并抽调了劳动保障、公安、人事、工商四部门的精干力量成立联合执法检查组,将工作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领导小组还及时组织参加专项行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部、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确保此次专项行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扎实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专项行动的开展

   为了确保此次专项行动取得实际效果,我们明确专项行动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推动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我们首先组织了四个联合执法检查小组对全县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机构、信息咨询公司以及有招用工行为的单位进行了逐户调查了解。以劳动监察日常巡查的方式进行了登记,共登记检查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机构、信息咨询机构和有招用工行为的单位23户,具体掌握了这些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二是梳理整顿检查对象,根据初查登记的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归类,排出重点,集中治理;三是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我们每到一户都认真宣传国家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为了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我们还商请了宣传机构根据清理整顿工作需要和专项行动进展,认真作好宣传工作。

   三、严格执法,统一行动,切实维护好我县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的运行

   我县于3月15日至16日联合劳动、公安、人事、工商四部门的精干人员,对梳理归类排出的16户单位进行集中检查行动,同时我们邀请了电视台的记者对整个行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检查中我们采取逐户检查,要求各个职业介绍机构、信息咨询机构及有招工行为的单位提供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职业指导资格证等相关证照,并一一登记,检查中我们发现福源信息服务中介和博思信息中心在未取得职业介绍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从事职业介绍行为,我们对这两户非法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依法取缔,没收违规招工广告牌3块,招工简章200余份及相关招工登记资料,对**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和江苏**经济合作有限公司的行为进行责令整改,并责令其退还违规收取求职者费用1000元。通过此次专项行动有效的打击了非法职业介绍的行为,从源头上维护和保障了求职者的合法利益,净化了我县劳动力市场,规范了我县劳动力市场秩序,确保了我县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的运行。

   四、 存在问题。

   1、 求职者法律知识淡薄,欠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2、 部分职业介绍机构收费不开正规发票,须进一步完善。

   五、 下一步打算。

   此次专项执法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足。今后我们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加大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严格审查申请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具体准入条件和开办资格,对已取得职业介绍许可证的职业介绍机构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职业介绍机构遵纪守法诚信档案,对违反劳动力市场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将吊销许可证,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维护好我县的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好广大求职者的合法利益,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5-0019-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5.05

盐城市是苏北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为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实际状况,笔者近期走访了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并在所辖7个县(市)发放农民工调查问卷210份,同时组织对辖内50户样本企业及相关重点行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总体就业形势较为稳定,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劳动力供略大于需,供求基本平衡

据调查,盐城市2009年三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用人单位共计402家,招聘各类人员共30077人,同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共为35806人,供大于求5729人,求职人倍率为0.84,与上季度持平,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0.34个百分点;当季用工需求人数比上季度增加4708人,求职人数增加5461人。上述数据表明,随着金融危机对该市经济影响的逐步弱化,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该市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当前劳动力市场供略大于需,供求基本平衡。

(二)企业用工需求突显,外资企业用工需求占比较低

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占比构成来看,企业用工需求占据了大比例。据统计,2009年三季度盐城市企业用工需求为29048人,占需求总量的96.58%,较上季度增长2.35%。分企业性质看,其中有限责任公司以用工需求16302人数居首位,占内资企业需求数的56.12%;私营企业居次位,用工需求为6148人,占21.16%;股份有限公司需求3100人,占10.67%。从上述数据可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公司企业的用人需求仍占据了全市企业用工需求人数的前三位。由于该市经济结构的原因,相对于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和需求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231人、0.80%和62人、0.21%。

(三)用工需求呈现明显“剧增拐点”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盐城市2009年1-6月就业市场疲软,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与08年同期相比出现“双降”格局,最低值出现于6月,分别为7582个和9357人,提供岗位数同比最大降幅为4月的25.52%,登记求职数最大降幅为6月的37.75%。但2009年7、8两月所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同比大幅增加,尤其是提供岗位数分别增长了30.98%、32.87%,使得用工需求在时序上呈现出明显的“上扬拐点”。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对该市影响巨大,企业整体形势下滑,用工需求大幅下降,企业提供的岗位数处于低点。而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揽子计划,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用工需求大幅增加,致使7、8月份提供岗位数同比大幅上扬。

(四)外出务工人员总体规模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半数以上

据2005-2008年度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外出务工规模已超出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2005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58.9万人,2006年达161.98万人,2007年达168.4万人,2008年达173.93万人,2009年达181.32万人,其占当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分别达58.09%、59.21%、59.07%、60.32%和62.33%。由此可看出,外出务工(劳务输出)已成为该市农村劳动力流向的显著特征,也已成为当前五成以上农民的共同选择。

(五)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增长规模有限

据统计数据显示,盐城市2005-2009年外出务工队伍的规模呈逐年扩大上升势头,但增长的规模较为有限。如2006年全市外出务工人数较2005年净增加3.08万人,增长1.94%;2007年较2006年净增加6.42万人,增长3.96%;2008年较2007年净增加5.53万人,增长3.28%;2009年较2008年净增加7.39万人,增长4.25%。此外,从该市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情况来看,2009年占比较2005年占比增加了4.24个百分点。

(六)外出务工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首先,从务工流向的总体区域来看,“输出”(即出市务工)占比较高,约为65%;“就近就地转移”(即未出市务工)占比较低,约为35%。而从市外转移就业的具体分布区域来看,全市的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广东等珠三角地区也有少量的务工队伍。据调查问卷显示,选择在上海、江浙地区务工的人数达123人,占比高达59%;选择在广东省务工的仅25人,占比为12%。其次,从外出务工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来看,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建筑及机电行业,其占比分别为28%、38%和20%,这主要是因为上述行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七)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逐年上升,农民务工意愿强烈

据调查统计,2009年以来盐城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31万人,其中近地转移4.61万人,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30%,且近地转移人数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007年该比例为32.26%,2008年末该比例增至32.76%,2009年三季度末,该比例则达到33.43%。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此前本地就业空间容量较小,大批农村劳动力都劳务输出至苏南、上海、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随着本地经济的崛起,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增强,工资待遇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在本地企业就业。此外,调查问卷还显示,57%的农民愿意外出务工,52%的农民工最看中工厂提供的工资待遇,其次,21%的农民看重工厂对工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二、当前劳动力供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现象明显。据调查了解,目前盐城市企业大约缺工1万人,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岗位。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但却招不到工人,用工缺口趋势于扩大。如在本次调查50户样本企业中,显示缺工的企业达17户,占比为34%,缺工总数达2443人,主要集中于纺织、化工等行业;12户纺织企业中有8户缺工,缺工人数达795人;10户化工行业中有3户缺工,缺工人数为238人;又如该市下辖建湖县20户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实际需要工人18022人,目前缺工2166人,占比达12.02%;部分乡镇中小型纺织企业也存在用工缺口。从以上企业的“用工荒”现象可发现,此类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且所缺职工大部分为一线工人。

2.制造业用工需求缺口高居榜首。据调查,从行业分组的需求结构来看,2009年三季度盐城市制造业需求人数达1.9万人,占整体需求的66.48%,这一比例凸显出制造业用工的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造业的复苏迹象。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10项职业中,制造业占7个,其中排名首位的缝纫工、挡车工需求人数为5101人,求职人数仅为176人,缺口率高达96.55%。这主要是由于该市作为传统的产棉大市,近年来纺织、服装业飞速发展致使工人供不应求,但这一现象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某纺织工业园是世界一流设施的纺织企业,2009年以来职位需求近千人,但至目前仅招到200多名挡车工,用工缺口仍在800人左右。

3.各行业用工需求不均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据所调查的样本企业情况显示,目前各行业的用工需求不均衡,其中以纺织、化工等行业的需求人数居多。如据对滨海县6户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查显示,进入三季度以来,企业订单饱满,同时出现了用工难题。6户纺织服装企业实际需要工人17437人,目前缺工1108人,占比6.35%。其中缺少技术工469人,缺少普通工639人。随着化工行业形势的逐步好转,相关企业的产能开始恢复,用工需求大幅增加,据对以化工为支柱产业的响水县8户化工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户企业缺少工人,占比75%,无企业反映有冗员现象。此外,与上述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油机械行业的用工需求则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部分石油机械企业在手订单不足,预计下一阶段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目前基本无额外用工需求。

4.富余劳动力仍较多,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道远。据调查,下辖东台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目前为57.6%,尽管居全辖各县(市)前列,但与苏南发达地区80%以上的转移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近20万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剔除一产所需的劳动力以外,尚有近10万劳动力需向二、三产业转移。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会增加,且由于富余劳动力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转移难度也随之较大。

5.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就业选择范围狭小。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1]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专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时间、目的地、从事职业等方面都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行业选择范围狭小,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装修、贸易餐饮和服务等行业,且大都从事简单、低层次劳动,具有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就业稳定性差等特点。

(二)成因分析

1.用工需求量大、工资待遇不高。随着经济逐渐回暖、年末经济的带动,部分行业订单开始增加,用工需求增加,尤其是纺织服装与化工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是盐城市的支柱行业,而纺织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此类企业的用工需求相当大,且其用工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订单变化的影响。随着总体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纺织企业的订单数有所增加,用工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化工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好转,产能逐渐恢复。据调查统计,目前某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的开工率普遍回升到高峰时80%左右的水平,出口缓慢恢复,订单情况良好,部分化工企业开始新增车间,用工需求较大。然而,此类企业由于利润低,难以支付提高工人工资和改善福利待遇所需要的成本,对劳动者缺乏吸引力。如纺织工人劳动强度相当大,月平均工资仅为1000元左右;机械设备行业工人工资大约为1500元;化工行业由于其特殊性,一线车间工人工资较其他行业稍高,能够达到每月1800-2000元左右,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综上所述,用工需求量大,但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对工人吸引力不足是造成企业缺工的重要原因。

2.就业的性别、年龄结构矛盾较大。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看,由于盐城市纺织、服装行业需求相对旺盛,这两个行业对女工的需求较多,该市2009年三季度对女工的需求为15053人,占50.05%,对男工的需求为9442人,占31.39%,女工的需求比男工的需求高18.66%;而从求职方面看,男性18672人,占52.15%,女性17134人,占47.85%,男性求职略多于女性,因此就业的性别结构矛盾较大。以下辖滨海县为例,该县以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用工需求以年轻女性为主,而目前滞留在家返乡农民工和剩余农村劳动力多为男性,全县220家企业缺工达6400人,难以从本地现有劳动力资源中招到所需人员。此外,就业还存在一定的年龄结构矛盾,从2009年三季度市场需求来看,对25-34岁这一年龄段的需求最多,为12145人,占40.38%;而求职人员方面,35-44岁年龄段的最多,为10962人,占30.61%。现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不愿从事此类苦力劳动型的职业年青人数居多,因此对年龄有限制的企业仍存在用工短缺现象。

3.劳动者求职观念发生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使广大就业者进一步意识到工作稳定的重要性。部分中小企业因效益低下而停产,停产期间仅给工人发放少量生活费,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来源。部分企业无视劳动合同制度,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社会保险落实不到位,农民工如遇工伤、疾病等更是处境艰难,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不稳定,生产起伏性大,员工收入难以得到保障。如据对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显示,22%的受访农民工对工作选择持谨慎态度,担心突然无故被辞退。目前此类企业招工缺口的存在正反映了此情况,劳动者对于目前的招工没有信心,考虑更多的是工作的长远性。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满足。

4.劳动者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适应。从企业的需求情况来看,企业需求较多的是技术工人,从被调查的17户缺工企业来看,其中15户企业缺少技术工人,占比达71.4%,而市场上技术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现。企业要求技术工人能直接投入生产,然而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却跟不上需求的步伐。一方面,一些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另一方面,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只使用、不培养员工的企业较多。此外,培养1名熟练工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用工量放大的情况下自然供不应求。

三、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趋势预测

(一)经济企稳回升将难以在短期内缓解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现象

随着经济逐渐回暖,企业生产逐渐恢复,企业订单数量也有所增加。从盐城市48户工业企业问卷的调查显示,2009年四季度企业总体的经营状况指数为35.42%,比年初增长了25%。且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17%。经济稳步回升,产能扩大、投资增长带动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加。尽管从总的供求数量来看,供给大于需求,然而就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因此该市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在短期内仍存在,2010年该市可能缺缝纫工、挡车工、化工一线操作等工种约2万人。

(二)预计今后一阶段劳动力市场将呈现总量平衡、结构失调、局部紧张的格局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受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劳动力自然增长大幅放缓,同时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吸附力不强,劳动力外流现象也日益突出。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一部分人员回流家乡创业或务工,因此在总量上有进有出,将呈现弱平衡状态。其次,从用工需求角度来看,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此外由于当前初择业者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自身工作的期望值也较高,基于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考虑不愿从事一线车间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线工人将呈现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的失衡局面。再次,从行业差异角度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将面临长期用工紧张的局面,而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服务型行业则将会吸纳更多的务工人员。

(三)随着部分行业、企业用工短缺现象的延续和加剧,有望带来企业用工成本的“压迫式”提升

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很大,而由于一时难以大幅提高工资水平致使企业用工短缺的状况短期内可能还会持续。而从中长期来看,这一状况将可能导致企业工资水平的被迫上涨,而随着用工成本的提升和加大,此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短缺现象,如问卷调查显示,有32%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在工资待遇有较大幅度增长时,将会选择外出务工。

(四)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将相对减少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盐城市有少部分外出就业人员返乡回流,且由于本地企业受危机影响致使出现裁员现象,同时部分农民选择了就近就业。据2009年初该市农转办百户抽样调查显示,在100户中实有劳动力199人,已实现转移117人,其中劳务输出70人,占已转移人数的59.83%。而通过对未转移的82名农村劳动力调查发现,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14人,占17.07%,可见该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务工资性收入增长较为困难。此外,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逐步减少。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上的劣势,上述种种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五)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数量和比率将呈稳步攀升态势

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这一方针的提出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全市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数量和比率将继续呈稳步攀升态势。

(六)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偏低将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的拓展与就业的稳定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企业对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的需求日趋强烈,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无法同步提升,将导致“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从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来看,企业最急需的即是技术工人,只有让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实现“工作稳定、收入提高”的目标,也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2]

篇3

最低工资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已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为了改善初级劳动力的收入状况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的一种手段,实质是通过强制性的立法把初级劳动力的工资提高到市场均衡工资之上,以此来实现社会公平。

国外对最低工资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低工资的经济效益产出方面,包括最低工资制度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对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以及对其他工资的影响等方面。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都反对政府干预市场运行,他们认为这样会降低市场效率,进而给经济增长带来危害,所以很多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制度提出了批评,其中以斯蒂格勒1946年发表的《最低工资立法经济学》最为引人瞩目。斯蒂格勒认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不仅对减少贫困未能起到作用,反而扭曲了资源配置。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持这种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表现

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生产要素市场,劳动报酬、职业稳定性、晋升机会等工作特征应由市场机制调节决定。而现实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分割的、自成系统的不同市场、行业或者职位,在不同市场、职业或者行业中,劳动报酬等工作特征完全不同,缺乏横向的比较性。1954年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认为劳动力市场被很多的制度规则分割为许多更小的市场,作为制度规则运行的结果,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出现了。1971年皮特·多林格(Doeringers·P)和米切尔·J·皮奥里(Michael·J·Piore)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一文,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正式诞生。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说明了劳动力市场典型的非竞争性,强调制度和社会因素对就业和劳动报酬的影响。其中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论最具典型代表性,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和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这两个部分不是按照特定的产业或职业,而是按照雇佣和报酬支付特征来定义。两种不同的市场在现实中各自表现为不同的系列特征: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和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两个部分不是按照特定的产业或职业,而是按照雇佣和报酬支付特征来定义的。两种不同的市场在现实中各自表现为不同的系列特征:一级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往往工资福利待遇较高、有较多的培训机会、工作流动性较小、就业稳定、失业危险小、工作条件好、管理过程规范、有很多的晋升机会,要进入此类劳动力市场工作,劳动者必须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学历以及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这类市场上的工作者是比较有前途的,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个人收入。与此相对照,二级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相当于竞争性市场,受供求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劳动的边际贡献和市场价格支付劳动报酬,有工资低、职业不稳定、管理不规范等特征。员工自主工作性较低、工资福利低、工作条件差、劳动力流动性高、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培训机会少或者没有、没有升迁机会。次要劳动力市场的进入壁垒较小,属于通用的职位,一般讲,次要来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低,不需要太多的培训,学历较低。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在我国是否有所体现?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主次劳动力市场工作特征差异比较明显,其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呈明显正相关性。而且无论主次劳动力市场,教育对收入的提升都是正面的,但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更为重要,这说明低收入者要想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区就业,他们相信次要市场是低效率的信号。这进一步说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已经非常严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呢?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多重分割格局,主要是制度规则导致的(李建民,2002)。行政因素或者政策因素主导了我国的所有制、产业、城乡等多元化分割格局(杨宜勇,2001)。综合起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已有所体现,且表现出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与我国的所有者体制改革、城乡差距的扩大和产业分割现象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分割。一般认为国有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统一、福利完善、就业稳定等特点,不同的人力资本劳动者的报酬差别不大,这必然引起人才流失。而新生部门则以民企为代表,其工资支付依照市场原则。国有企业的改革,分流出来的职工到底是进入新兴市场还是继续留在原有的市场准备自愿性失业呢?这种国有和非国企业的分别,对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城乡分割。在分割城乡劳动力市场方面,户籍制度所受的指责最多,被认为是阻碍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的制度性约束,迁移者难以获得合法的工作机会和待遇。实际上,户籍制度不但起着就业保护的作用,而且因为这户籍制度关系着能否享受到各种城市福利的资格。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存在城乡差异时,这种市场分割程度就越发严重。

三是产业分割。产业分割是依赖与政府的垄断政策,垄断的大型国有企业,占有丰厚的垄断租金,足以建立新式的内部劳动力市场,这类市场排斥这个企业之外的求职者。这种分割不完全是旧体制的原因,更多的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引起劳动力在不同市场的流动障碍,各个市场的门槛和壁垒作为提高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效率的主要原因,而且容易引起一些寻租行为和违规行为。那么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工资较高,他们的均衡工资水平高于法定的最低工资水平,此时最低工资制度将不会发生作用。那么,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二级市场中的劳动力市场通常是非熟练的初级劳动力,技术水平低,相互替代性较强,加之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工资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因而买方在交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有较大的发言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买方垄断市场,而不是我们之前分析的完全竞争市场,这时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二、买方垄断情况下的最低工资效应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在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者,故其产品的边际收益与产品价格相等:即MRP=P。但是,由于此时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再是完全竞争者,故其劳动力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从而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力价格。假设劳动力的供给函数为W(L),则成本函数为L?鄢W(L),于是,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函数(MLC)如下:MLC=[L?鄢W(L)]`=W(L)+L?鄢dW(L)/dL从上式可见,劳动力边际成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劳动力的价格W(L),表示企业为增加使用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给新增加的劳动数量的价格,这是由于劳动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成本增加。第二个部分为L?鄢dW(L)/dL,其中dW(L)/dL反映了由于增加使用劳动力而引起价格的变动,故第二部分表明:企业所雇用的总劳动数量的变动导致了每个员工工资价格的变动。如图1所示,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曲线MRP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曲线MLC的交点确定了买方垄断企业的最优劳动使用数量,雇用数量决定于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那一点。当企业的劳动需求量确定为E0,时,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供给曲线S决定,即为W0。在这个市场上企业以低于均衡工资的工资雇佣了E0的劳动力,企业收益最大。

当工资率从W0上升到Wm,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雇佣Em个工人。但雇佣量却还是从E0上升到Em。于是,对于买方垄断的企业来说,强制性的工资率会同时提高劳动力的平均成本(也就是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正是边际费用的下降才导致了企业在短期中扩大生产规模和劳动力的雇用数量。因此,如果对买方垄断的企业实行强制工资率,那么就可能会使得企业的工资率和雇用数量同时上升。以上我们分析的这种情况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在图的情况下,只有当最低工资率被确定在W0和W1之间时,雇佣量才会上升。如果最低工资率位于W1以上,它会导致MLC的提高,雇用水平会下降到E0以下。第二,图1中的MRP曲线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这只是买方垄断企业对最低工资的短期反应。

所以,当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垄断的状况时,如果不存在其他干预,则垄断买主所雇用的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处处都高于其供给价格,雇用数量决定于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那一点,即图中的E0点。如果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则垄断买主成为一个价格接受者,此时雇用水平上升到Em.因此,如果高于原先的W0,低于竞争性工资W1,则最低工资标准会使就业增加。如果Wm=W1,则雇佣量上升到竞争水平,一旦Wm>W1,则雇佣量就会下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不能得出唯一的结论,最低工资政策是减少还是增加就业,还是对就业没有影响,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具体状况。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最低工资的实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就业;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垄断的状态,且最低工资水平合适,那么这一政策还会增加就业;如果雇主减少员工的其他福利,这在客观上会削弱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三、结论

在短期内如果能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在W0和W1之间),最低工资制度在提高劳动着工资的同时也能够提高雇佣量。从长期来看,工资率的提高会产生替代效应,即用相对廉价的资本替代劳动,从而使雇佣量减少。但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2020年劳动力供给将比2010年减少619万,以后劳动力的供给会逐年下降,工资率的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益可以减轻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是符合我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发展战略。所以,在短期内最低工资制度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减少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从长期来看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效率。因此,根据经济学家们对最低工资的研究以及目前中国的现实,应该将最低工资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制定合适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制定以后如何去执行,对于不执行的行为,该采取怎么样的处罚和挽救措施以及这一政策在中国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等问题上,而不是仍然继续停留在要不要实行这一制度的争论上。

【参考文献】

[1]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教育与经济,2004(3).

[2] 孟大虎:劳动了市场分割:理论演进及对就业问题的解释[J].天府新论,2005(4).

[3] 陈广汉、曾奕、李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与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

篇4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在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二元性,存在熟练劳动力市场和非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的同时,却不能与城市劳动者一样平等就业,甚至面临着一些不合理的待遇。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造成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化。

二、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成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发展,一方面,有限的资源被大量投向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从农村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大量资源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城乡差距的加剧。同时,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来限制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与城市人口共享发展的果实。此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国家为缓解城市的承载力,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限制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市民化。在系列的因素影响下,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最终得以形成,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2.户籍制度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制度。3.城乡公共服务的 非均衡化。长久以来,由于政策的倾斜,政府将大部分优势资源集中在城市,在广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严重匮乏,加上农民自身收入低,观念落后,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远低于城市,从而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长期低下,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出现了城乡劳动力市场资源的二元性。4.对就业准入的限定。早期,国家对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就业方面制定了很多限制。

三、促进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融合的一些建议

为促进我国二元经济顺利转化,成功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升级,我国已着手建立城乡平等、一体化的就业市场,但城乡二元就业格局仍未从根本上打破。为此,应当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平等就业体制的形成,积极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权、子女受教育权、居住权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从而打破城乡二元就业格局,最终形成统一的城乡就业市场。

第一,户籍、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降低农民工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加快符合入住城市的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在就业制度方面,给予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同样的就业机会,废除歧视用工制度,逐步实行同工同权、同工同酬,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用工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建设,逐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一元化。

第二,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速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扩散、辐射作用,构建城市圈,带动周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引导和农村开发、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工业化。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市民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争取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

篇5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篇6

一是建设资金到位。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平台建设从资金上予以保障。去年以来,我市先后拿出2850万元改造新建社区工作场地,专门拨付150万元专项经费加强社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市政府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1万元的标准,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市政府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视各街道社区平台工作的实效给予奖励及经费补贴。

二是网络设备到位。首先为5个街道(乡镇)、15个社区配置了电脑、电视、触摸屏等信息网络设备,采用宽带方式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在社区同步。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在社区设立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此,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出资100万元,为100家社区配置了电脑、彩电等信息设备,社区配备了信息查询触摸屏,使我市基本搭建起了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化平台。

三是操作人员到位。我市面向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伍战士、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特别是将微机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察。全市1588人报名竞争,经过业务笔试、微机操作考试,择优选拔录用12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8%,并全部熟悉微机应用操作。工作人员上岗后,劳动保障部门还专门组织了三期微机操作知识、社区就业信息网使用等内容的培训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开发应用软件,为四级网络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一)形成四级网络组织体系。市劳动保障网络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四级,即以市中心劳动力市场为主,四城区劳动力市场为辅、182个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服务所(站)为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城域网。

(二)通过城域网实现互联。由我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提供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VPN(虚拟专网)服务器,数据库作为全市的数据中心存储全市的社区就业信息,VPN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到互联网,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ADSL宽带或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然后通过市中心的VPN服务器认证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

(三)开发社区信息平台专用软件。我市开发了社区平台专用信息管理软件。各级劳动部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网进入社区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社区每一个人的相关信息。各社区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的VPN服务器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运行软件,将相关信息录入存储到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库中。同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网站下载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通过彩电或触摸屏向社区居民公布,或者由社区信息员将劳动保障信息送到居民家中,以实现全市信息的共享。同时,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应用整合了分散的信息资源,促进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加强。

三、“五项服务”进社区,使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功能

(一)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从去年开始,我市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逐门逐户将18.5万份调查表分送到辖区每户居民手中,一户一表一卡,对社区居民的就业状况、培训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享受城市低保情况等进行了登记,并建档建卡,纳入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统一储存,全市共享。

(二)实现对失业人员社区网上服务。去年,我市将花园西路和青山湖两个社区确定为失业人员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将失业人员的管理、享受失业保险的按月审核、党团关系、计生服务等职能交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经过试点很受失业人员的欢迎。今年,利用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将市直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开始全部移交到各社区,这样做既方便了失业人员,又强化了社区的服务功能。

篇7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安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积极推进安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对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对安徽城乡经济和谐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发育程度不平衡

受我国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政策等的影响,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市场数量少,规模小,管理落后;相比之城市劳动力市场则要完善得多,各地市都有比较正规的、固定的劳动力市场,也有临时性的、政府组织的大型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组织相对较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且渠道多。

2.就业机会不平等

第一,城乡劳动者在各地域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的机会不同。我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其对劳动力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供给,使大量的劳动者无法在本土获得就业岗位。而城镇劳动力市场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要多,城市劳动者比较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第二,城乡劳动者在同一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就业机会不同。这里是指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首先,因主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从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对劳动力素质有要求的都在90%以上,其中,大多要求劳动者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2.6%;小学文化程度占20.5%;初中文化程度占71.3%;高中文化程度占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8%。他们中的大多数又缺乏熟练的劳动技能,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因客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一方面在现有的城市管理制度下,全省各市基本都有对城市就业困难群体和下岗人员的帮扶政策和措施。这样,使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与他们的就业机会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和城镇为保证就业率而对进城务工或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者所制定的种种限制政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

3.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第一,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传播速度慢且渠道窄,一些偏远的农村根本无信息网络系统,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信息传播面和信息传播速度都要优于农村市场。

第二,在就业服务组织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组织严重缺乏。从全省外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缺乏集体组织,少有政府引导。此外在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就业指导和咨询、推荐岗位、协助劳资双方签订就业合同等方面提供服务的组织及劳动关系协调组织严重缺乏,即使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也缺乏专门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服务的机构,从而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在我省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农民工资性收入由1995年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的11.62%提高到2008年的30.11%。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是使在城市的农民工多处在低工资的部门。调查显示,2008年全省转移到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三个行业的劳动力占全省转移劳动力的67.6%,大都从事简单劳动;二是使他们与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三是使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地向城市、向正规部门流动,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不利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

第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一方面,我省转移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低、工资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使大多数农民工无时间也无能力自己出钱去参加培训;再加上岗位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低,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培训,从而使他们自身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不能有效提高。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向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部门和正规部门流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影响了他们对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制约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在农村的传播。

第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不能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培训,职业技能不能迅速提高。在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政府举办的培训的服务对象是城镇劳动者而不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农民工享受不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虽然我省2007年颁布了《安徽省农民工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民工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助资金相对较少以及缺乏组织,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的作用是有限的。

3.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要能够实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依赖于一个统一、开发、竞争市场的形成。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市场运行机制不能有效运行,一方面使农村需要的技术人员不能获得,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其自身的价值,供需双方难以科学决策,导致市场劳动力的供求失衡。

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消除现存的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使城乡劳动力能够自由地流动,能够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进一步消除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壁垒

第一,要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主要是和户籍挂钩的城市公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社会保障、政府住房补贴等,使城乡劳动者在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方面是平等的。一是要加快统筹全省范围内的义务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要逐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医保水平;要扩大城乡各类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逐步使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分批、分阶段地统筹各地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居民间的差异。三是要加大、加快廉租房的建设,进一步放宽获得廉租房的条件,逐步把长期在城市务工的、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也列入其中。

第二,要继续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时要注意改革的力度,应在逐步剥离了依附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很容易对城市带来破坏性的冲击。

2.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

第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

要突破城乡市场建设和管理上的分割局面,将目前城乡分割的体制转为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体制。一是协调城乡各级市场管理组织的职能及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抵触的政策规定。二是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三是加快法规体系建设,从法律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四是统筹城乡市场管理。整顿市场交易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保障进城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第二,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影响了信息传播面和传播速度,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是建立全省统一的就业供需信息系统,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免费平台。整合现存于各级政府的就业供需信息,使之成为统一的系统,做到信息共享,使就业信息利用率最大化。

三是加强市场服务建设,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组织建设。这方面包括:(1)设立驻外省就业信息监测站,收集、分析就业信息,加强与外省就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为农民工提供广泛的市场供求信息。(2)设立农民工就业指导机构。(3)加强劳工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利益等。

四是加强市场建设,注重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各地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市场建设,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场所;要注重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尽可能地降低交易费用,减轻就业成本。同时,要对市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社会职业中介的监管,以维护交易的正常秩序和公正。

3.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影响其流动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要使农民工能够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第一,应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孩子能够完成义务教育,提升未来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

第二,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一是各级政府应将愿意转移的农民工纳入到统一的就业培训计划中。二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农村技术培训任务,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活动。

篇8

二是网络设备到位。首先为5个街道(乡镇)、15个社区配置了电脑、电视、触摸屏等信息网络设备,采用宽带方式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在社区同步。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在社区设立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此,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出资100万元,为100家社区配置了电脑、彩电等信息设备,社区配备了信息查询触摸屏,使我市基本搭建起了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化平台。

二、开发应用软件,为四级网络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二)通过城域网实现互联。由我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提供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VPN(虚拟专网)服务器,数据库作为全市的数据中心存储全市的社区就业信息,VPN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到互联网,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ADSL宽带或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然后通过市中心的VPN服务器认证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

(三)开发社区信息平台专用软件。我市开发了社区平台专用信息管理软件。各级劳动部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网进入社区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社区每一个人的相关信息。各社区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的VPN服务器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运行软件,将相关信息录入存储到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库中。同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网站下载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通过彩电或触摸屏向社区居民公布,或者由社区信息员将劳动保障信息送到居民家中,以实现全市信息的共享。同时,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应用整合了分散的信息资源,促进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加强。三、“五项服务”进社区,使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功能

(一)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从去年开始,我市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逐门逐户将18.5万份调查表分送到辖区每户居民手中,一户一表一卡,对社区居民的就业状况、培训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享受城市低保情况等进行了登记,并建档建卡,纳入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统一储存,全市共享。

篇9

岱尔・冒腾森(Dale Thomas Mortensen)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博士,1965年开始在西北大学任教。其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摩擦性失业的搜寻与匹配理论方面做出开创性研究工作,并将此工作扩展到研究劳动力岗位转换和重新配置、研究与开发以及人际关系的研究方面。

克里斯多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出生于塞浦路斯,拥有塞浦路斯和英国国籍,毕业于Essex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他的主要研究贡献为失业中的微观经济搜寻与匹配理论、匹配功能与结构性增长,现为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他最具影响力的论文“失业理论中工作岗位的创造与毁灭”(与冒腾森合作),1994年发表于《经济研究评论》 (RES),这篇论文是在两位合作者自己过去20年中个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

他的著作《均衡失业理论》是有关失业的微观经济学文献中的一本标准参考书。在他与冒腾森进行合作研究并产生了对内生性工作岗位创造与毁灭的分析之后,对此书进行了修订。

一、搜寻理论及其应用涵义

戴蒙德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在许多市场上,卖家和买家并不总是直接接触,由于相互搜寻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资源,就造成了市场上的矛盾:工作岗位空缺和失业人群总是同时存在。戴蒙德等学者所开发的搜寻理论正是对市场上存在的这种矛盾做出的合理解释。

搜寻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经济学家阿罗认为,信息是指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广义地讲,任何事件或事物都包含或传递信息。搜寻,就是决策者将样本空间中的选择对象转变成选择空间中的选择对象的活动。

搜寻理论把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和连续搜寻。假定消费者知道市场上价格的分布,但不知道每一个销售者的报价。消费者可预先选定几个销售者,寻找其中的最低报价,这种搜寻叫做“固定样本搜寻”。消费者也可连续不断地搜寻,直到找到可以接受的价格,这样的搜寻称之为“连续搜寻”。

搜寻成本则是指搜寻活动本身所要花费的代价,这种代价有时指搜寻活动所需要的开销,有时也可以指等待下一次机会所付出的代价。

既然存在搜寻成本,那么,对搜寻者而言,他所面临的选择就是:“搜寻”或“停止搜寻”。如果搜寻者决定“停止搜寻”,就意味着他在已有的机会集合中选择一项行动,搜寻过程结束;如果搜寻者决定“搜寻”,就意味着他将继续搜寻新的选择对象。

必须指出,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得自搜寻的边际收益总是下降的。当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搜寻活动才会停止。这里,搜寻额外价格的预期边际收益是指追加一次搜寻所带来预期最低价格的减少量乘以购买量。搜寻额外价格的边际成本由时间、交通费用、信息费用构成。

有人曾分析过,为什么离退休老人往往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其主要原因在于离退休老人的时间等机会成本通常小于在职人员,其搜寻的边际成本较低,这样,离退休老人进行搜寻的比较优势就大于后者。

假如离退休老人进入市场第一次搜寻时发现价格相差愈大,他采取第二次搜寻的可能性也就愈大。这意味着,从一个给定的搜寻次数中得到的边际收益越大,价格的差距也就越大。

戴蒙德等三位学者还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一个国家的失业保险福利越是宽松慷慨,就会导致失业率越高,寻找工作的周期越长。

戴蒙德的贡献主要是分析了“搜寻市场”的基础,而戴尔和克里斯多弗则延伸了这一理论,使其不仅运用在劳动力市场中。比如在房地产市场,搜寻理论也同样适用,在售的空置房屋与合适买家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相互“搜寻”。

二、搜寻理论的方法与特点

经典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在信息完备而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运行的。然而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信息不完备并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备和摩擦, 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发生的信息搜集成本以及由此引起的交易延迟或耽误。

因此在信息不完备、存在摩擦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市场理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寻找满足劳动力供求双方个体理性和利益相容的交易模式。自20世纪六七十年展起来的搜寻理论,为加深对信息不完备、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早期的劳动力搜寻理论主要研究在工作岗位供给分布已知的假定下,劳动力供给方――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的搜寻行为,如搜寻密度、在职搜寻等等,它忽视了劳动力需求方――企业的雇佣行为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搜寻行为的影响。针对这一缺陷,均衡搜寻理论把作为劳动力需求方的企业行为内生化,为分析企业行为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搜寻行为的影响,进而为深入审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有的均衡搜寻理论文献因其侧重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匹配方法”(matching approach),此类方法的目标是在一个理性的、面向未来考虑问题的个体的范式中解释劳动者流动(worker flows)、工作岗位流动(job flows)和失业水平。

其基本蕴涵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匹配过程中存在双边摩擦,双方为克服市场摩擦而进行投资。因此工作岗位创造又取决于失业劳动者和可获得的空缺工作岗位数量,以及劳动者搜寻密度和企业雇佣密度,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用匹配函数表达。此类方法的主要侧重点是研究决定均衡失业水平的各种效应,该效应是由市场摩擦促使劳动力供求双方为完成匹配而付出搜寻、雇佣、培训和其他与匹配相关成本的投资而产生的。

第二类是“工资公告方法”(wage posting approach),此类方法主要论证的是存在摩擦的市场环境中,工资公告方法可以实现社会最优的匹配,也会在劳动力市场均衡时产生工资分散(wage dispersion)的现象。

此类方法假定工资水平是在一个非合作博弈的环境下由企业设定的,劳动者直接搜寻特定工资水平的企业。在此,市场摩擦是指劳动者为了搜集关于工资出价的信息而花费的时间。此类方法为解释与劳动者可观测的技能水平无关的工资差别现象提供了依据。

三、搜寻理论启示及中国应用

搜寻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上关于工资等信息是不完全的,失业者搜寻和获得工作必须付出成本。失业者会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各种信息,大致估计搜寻工作的成本和收益,以决定出去工作的心理底价或可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即保留工资水平。此外,劳动者的效用是工资收入和享受闲暇的函数。

搜寻工作行为可以带来未来工资收入,增进劳动者的效用水平,但这实际上也是放弃了闲暇机会,劳动者的效用水平受到部分损害。任何一个理性的劳动者都会以满足效用最大化为目的,选择适当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

因此,保留工资水平和工作搜寻努力程度是直接决定人们劳动供给行为的两个关键因素:保留工资水平越低,搜寻工作越努力,失业者结束失业状态的概率较大;反之,失业者就业机会较小。失业保险正是通过改变它们,进而影响人们的失业时间和就业状态。

以上方法及其理论分析为失业中的工作岗位搜寻及其摩擦的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对于这些方法和理论的应用研究,将有助于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建立、服务拓展与分析改进。

目前,中国仍然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城镇的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初始阶段,服务水平落后,形式单一,传播范围有限,信息共享程度低;相对而言,高级人才市场较为发达,运行效率较高。

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市场或猎头市场较为发达和成功,因为提供此类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私人企业甚至是跨国企业,而普通劳动力市场则主要由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等提供。虽然有些私人企业也提供此类服务,但由于利润不高,进入门槛低,所以有许多根本不具备基本经营资质条件的小企业也乘虚而入,服务水平和效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虚拟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基本无法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都是经过传统的乡村纽带(亲戚、朋友、邻居、同乡、同学)等人际沟通和简单的信息传播与信任载体而实现的。相互之间的介绍和带入当然能够避免盲目迁移和搜寻所产生的风险和成本,然而也会产生其他风险和成本(比如被熟人欺骗,工资甚至人身自由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篇10

中图分类号?演F241.4 ?眼文献标识码?演A ?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3)12-0083-04

一、引 言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简称ALMPs)是相对于被动劳动力市场政策,侧重于对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提出来的,是为追求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或)效率,政府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干预,为劳动力市场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创造工作机会或通过激活计划,提升失业者自身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以促进失业者重返劳动力市场的一系列具体措施的总称。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欧盟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欧盟“就业奇迹”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包括支持就业与康复、公共就业服务与指导、就业激励、劳动力市场培训、岗位轮换与分享、创业激励和直接创造工作岗位等具体措施。但各国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侧重又会有所不同。

我国促进就业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于2004年正式实施,取得了诸如直接创造或者开发就业机会,对企业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培训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政策,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等一系列成绩。据2013年1月2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 26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1%。全国各个省市都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筹划举办各类大型就业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财政投入不足,对促进就业作用明显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就业培训不完善,广大失业者对政策的知晓度偏低等一系列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二、促进就业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在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主动干预,而政府的干预要以必要的财政投入作保证。从全国近五年来的总体情况看,社会保障和就业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1%~2.5%之间;而且,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用于促进就业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支出还不到0.2%,如表1所示。相比较而言,欧盟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采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其用于促进就业政策的支出平均水平占GDP的2%以上;而且欧盟主要国家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公共就业服务与指导、就业培训和就业激励政策上,体现了欧盟国家以帮助就业和提高就业能力为重点的政策取向。

(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不完善

在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就业再就业的具体措施中,致力于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技能是各国积极劳动动力市场政策实施的着力点,也是区别于消极劳动市场政策的先进性所在。实践证明,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对就业再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了省、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通过整合综合业服务机构,为求职者和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相关档案户籍、就业培训等综合。但是,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还不太完善。一是各级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发展不均衡,省、市级的综合人才市场服务的各项功能相对完备,而县乡级的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不论从办公场所、服务功能方面还是从人员配备方面都不够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不健全。二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导地位不突出,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审批和管理欠规范;而且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能保证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据统计,我国平均每个就业服务机构只有3名工作人员,每名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大约有1.2万人;而且并非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全职的。三是服务机构就业服务信息不畅通,很难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们更换工作的机率增加导致的磨擦性失业越来越多。对于摩擦性失业,及时完备的就业信息服务尤为重要。此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很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就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企业职工陷入结构性失业;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也会引起排斥工人的结果,从而导致技术性失业。而技术性的就业培训则对结构性失业者和技术性失业者再就业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全国各地推出的专项就业培训措施,如河北省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计划”、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阳光培训计划”以及各项培训补贴等,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就业培训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就业培训的普及性、能效性明显不足。公共服务机构针对失业者,尤其是结构性失业导致的失业人群提供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等常规化、制度化,普及性的培训比较少,而且每年组织培训的人次有限。享受政府培训补贴的对象主要为农村转移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初、高中未继续升学的学生及当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复员军人,企业新招用符合上述条件的群体。而毕业一年后又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后就业一段时间又失业的人员,未登记失业人员等则被排除在政策之外。不及时、不全面的失业登记对于失业人群及时获得培训机会或政府提供相关培训服务都有一定的限制性。

其次,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市场导向性和实用性。一是就业培训项目大多集中在传统项目,如计算机、面点、手机维修、家政等,而且培训项目的设立过分依赖目前社会上比较成熟或者合作培训的机构或院校已经开设的专业。培训项目大多仅注重单一的劳动技能培训,对转变和提高失业人群就业理念和综合素质的就业指导培训项目缺乏,适合社会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培训项目开发不足。二是再就业培训多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最终的培训成果,对培训最终的实用性,对学员真正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的关注度低,培训项目的后期跟踪服务与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不完善。三是就业培训项目缺少必要的培训前的职业指导,对不同人群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参加就业培训的失业人员在选择培训项目时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特点认识不足,选择一个与自己学历、年龄、性格特点不匹配的培训项目,从而导致培训效果低或者培训者中途放弃学习。

(四)政策知晓度偏低

从取得的成绩来看,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对于促进就业和提高失业者再就业能力有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在对河北省进行实地调查时发现,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知晓度偏低。

现在实施的具体措施中,失业人群对提供免费培训、提供就业服务以及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知晓的人数较多,而对由有关部门直接创造或者开发就业机会、向雇用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提供减免优惠政策、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以及劳务派遣方式派出等措施知晓的人数很少。还有些失业人群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根本就不知道,政策的解释与宣传很不到位。但是,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于了解和真正享受相关政策的渴望程度还是比较强烈的,80%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公共就业机构获得就业机会。

三、完善促进就业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并优化支出结构

足够的资金是保证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的首要责任。欧盟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发挥了降低失业率,提高失业者就业能力,促进再就业的功能。欧盟主要国家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投入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我国现在0.15的水平,如表2所示。

因此,我国应该结合财政收入和政策实施情况,合理增加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投入,并开设财政专户,保障就业专项资金不低于一般财政收入的1%。落实就业资金在均衡就业市场灵活性与保障性的前提下,科学调整失业保障性支出和失业激励性支出的比例。在不断完善失业保障性支出的基础上,加大失业激励性支出的比例。借鉴欧盟部分国家经验,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根据失业人员数量、失业原因、就业需求等,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在各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中的比重,增加就业服务与指导和就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如表3所示,德国、法国、丹麦等国家在就业服务与指导方面投入资金占整个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投入资金比例都较大。

(二) 科学规划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完善的、综合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既是为失业者提供诸如就业信息、职业指导等的服务平台,又是政府推进落实各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执行平台,因此,构建合理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实施积极劳动政策的意义重大。

首先,要科学规划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按照服务机构的覆盖范围、接受就业服务人员的数量、主要职业人群特点等设计规划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规模和服务项目。重点完善主要受助人群再就业需求性比较强烈的就业服务项目。其次,完善各级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在纵向上,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功能,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渠道,使就业信息在省内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之间得到及时性。在横向上,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以及本省与其他省份的就业信息共享机制,互通就业信息,促进就业信息的传播,以适应劳动力日益频繁的和跨省的流动,增加失业者就业的可能性。

(三)加强就业培训项目开发并重视培训效果

随着技术更新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人群的逐渐增加,科学合理的就业培训是提高再就业率的最佳途径之一。就业培训既可以提高失业者的再就业能力,又能帮助失业者树立自信,尤其是使长期失业者重拾信心,增加其参与社会工作、生活的机会,防止边缘化。因此,科学的、个性化的、以市场为导向、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对于就业培训及其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

首先,量身定做适合失业者的培训项目。通过对不同人群失业原因及其对就业培训需求的分析,针对失业者自身的年龄、学历、性格特点、工作经历、市场需求等进行个性化培训项目设计,提高培训项目的效果。其次,注重对失业人群就业观念的指导。在培训中,除了提高失业者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应该帮助其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积极引导其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不主动申请失业登记,不领取失业补助,不积极寻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失业人群,就业观念的指导尤为重要。最后,注重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培训效果的跟踪。推进企业、就业培训机构、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之间的培训合作项目,使培训项目更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通过开展竞标来确定就业培训机构,政府根据培训结业率以及一定时间内的就业率来购买培训成果;并跟踪培训效果,积极搜集受训者就业状况及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提供根据。此外,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的不良影响,借鉴欧盟经验,实施新就业—新技能战略。即不仅重视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更加倡导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对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投资。

(四) 构建立体式宣传网络

针对失业者对政策的知晓度低的问题,应该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首先,充分利用实体宣传阵地。在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培训机构、就业服务中介机构等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立固定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宣传栏,重点介绍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享受条件和获得就业帮助的流程。同时,设立政策咨询窗口,接待关于就业政策的咨询业务,把失业登记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宣传联系起来,做到每一位失业人员在登记失业的同时充分获得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帮助信息。其次,注重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阵地。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宣传渠道,及时宣传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实施及受益人群,公共服务机构在积极组织各类型招聘会的同时,应加大就业信息网络力度,加强与公众认可度比较大的求职网站、求职中介、劳动派遣机构等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合作,以提高未参加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项目的失业者的积极性。此外,完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培训机构的网站建设,使失业者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培训项目和培训活动的安排。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对传统保障性就业政策的创新性补充,是各国政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日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情况下,结合本国的就业、失业情况推出的优化政策,是缓解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及技术性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国情制定适合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并及时调整、创新。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6):100.

[2] 于艳芳. 欧盟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实践及其启示[J].商业时代,2012:26.

[3] 王阳. 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模式的评估与优化——立足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理论的考察[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1).

[4] 杨宜勇. 专家建议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N]. 中国经济时报,2007-08.

[5] 柳青端. 德国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政策[J]. 国际劳动,2009(5).

[6] 刘敏.欧盟劳动力市场政策创新与变革[J].国外社会科学,2009(4).

[7]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以福建省为例[D]. 厦门:厦门大学,2009.

[8] 张文鉴,李会娟.我国当前就业形势、成因与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3):302-304.

Study on 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 of Promoting Employment

Yu Yanfang,Gong Zhenzhen

篇11

从调查了解情况看,企业结构性用工紧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力需求总量增加,福建省近两年来企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60万个。2006年第一季度全省九个设区市的中心劳动力市场及部分县级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供求登记统计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总量达到1108297人次,其中:求职登记492251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03124人次;需求登记616046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46192人次。

二、近年来民营、外资企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特别是最低工资水平偏低,不到当地平均工资的40%,与国有企业平均工资以及社会消费水平增长相比差距大。

三、就业市场分割,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名目繁多,各自为阵。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及时便捷沟通,城乡就业服务不够完善。

四、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求职农民工大多缺乏相应的岗位技能,素质和技能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五、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投资拉动型、粗犷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企业佣工环境、就业质量下降,养老、医疗保险等缺失,更有甚者,连工资都“短斤少两”、一拖再拖。

六、中央几年来“三农”工作的政策效应正在起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兴起,也使进城求职农民工大幅减少,既便外出务工,要求也比较高,希望在待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好的企业工作,所以外来劳动力就业稳定性也就不高。

造成部分企业结构性用工紧缺问题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又有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成熟的问题,还有求职者本人的素质、价值取向问题。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英、美、法、德,劳动力的市场价值有较稳定的价格标准,劳动力的流动相当顺畅,国内跨区域流动以及户籍迁移、社会保险的转移与接续都很方便,劳动者的价值认同以及职业定位也相对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用人环境比较良好,劳资双方遵守法律、法规与契约诚信良好,劳动争议的诉求渠道与维护合法权益较为完善、客观、公正。

因此针对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对策之一、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依据《劳动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进行人力资源市场的积极培育与规划,在发挥政府就业组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中心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促进就业作用。加快《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等市场就业的立法,不断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

对策之二、打破市场分割,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城乡市场分割,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加大市场投资力度,依托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场地、设备,加快市场的整合与融通,运用现代信息通讯以及网络技术,把政府投资的人力资源公共网进行整合。把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网与劳动力市场网进行链接,把人力资源公共网络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村)。实现用人、用工信息资源优化组合,达到信息共享,人力资源有效合理利用的目的。

对策之三、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运用现代化的通讯信息服务手段,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健全劳动力供求信息资源数据库,县(市、区)以下基层劳动就业服务部门每月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数据汇总上报市一级,设区市(含本级的信息)再对数据、系统等资源进行有效分类整理,形成数据平台,支持对全市社会公众及公共服务介绍的业务共享需求,同时及时上报省一级,以便科学有效地提高信息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前台职业指导师的作用,发挥其为外来求职者及下岗失业人员推荐职位与建议参加转业训练意见的作用。

对策之四、加强省内山区与沿海县、市劳务协作,省际间的劳务协作。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功效,加紧信息的沟通、联系,做好供需双方对接服务工作,保证外来务工者能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着重在岗前教育、技能培训,合同签定,工资支付、保险福利以及劳动卫生、安全等其他合法权利的保护。莆田市涵江区制鞋企业,为了能招聘外来员工就业,特别是稳定青年员工就业,莆田市劳动保障部门与莆田市胜丰鞋业有限公司、莆田涵江职业中专学校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合作开办三年制,鞋制作与设计职业中专、实行半工半读。由莆田市涵江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招收年满16岁的初中毕业以上的人员,这部分青年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中等职教生,同时与莆田市涵江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在生产旺季,安排学员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领取报酬;在生产淡季安排学员在莆田涵江职业中专学校进行学习,通过三年学习成绩合格者,学校发给职业中专毕业证书,技能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合同期间,企业还按规定为学员办理工伤保险。目前,涵江区劳动保障部门已经招收了一百多名符合条件的学员,不但可以为企业引进员工,同时实现了“就业、培训、保障、维权”一体化运作。创造了从省内、省外引进外来员工新模式。

对策之五、强化培训,建立就业实训基地,为缺工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参照上海市的做法,通过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的方式,集中投资购买一批适合市场发展方向的,代表本地产业先进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设施。

1、在就业培训上要实现城乡平等,由过去主要面向城镇居民转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库区移民以及外省来闽就业的务工人员,才能体现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基础性作用。

2、在政策上要消除歧视性差别,把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服务范围,与农办配合,做好转移培训,实现素质就业。

篇12

(一)就业

就业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不仅是人们收入的来源,也关系到人的尊严,是社会成员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权利。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与就业相对的是失业,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1]。

(二)公共就业服务的内涵

简单的说,公共就业服务是指为促进就业而进行的公共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从属于整个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陈建刚认为,公共就业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通过就业服务机构帮助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和提升就业能力,帮助用人单位寻找合格劳动力的一系列服务性工作的总称[2]。其本质是促进和保障公平就业和人力资源的到充分利用。

(三)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向每一个公民提供的公共就业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平的。也就是说全社会中凡是符合基本就业基本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大致相同的就业结果,都能够享受到有制度保障的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就业就业服务,并且尊重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通过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平等的就业权,这是公民平等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指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制度、规则不完善等带来就业竞争不平等,通过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来实现公平竞争。

二、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

基于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且劳动力总体素质不够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非均等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我国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的《劳动法》在促进就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资、职业培训、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相对于我国的劳动就业的实际状况,仅有一部法律是不够的,而且,现行的劳动法的各项规定过于概括,不够细致具体,且缺少相配套的其他法规,可以说,完备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形成。而其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类似我国《劳动法》每一章的条款均单独立法,由于其有着与劳动法规相配套的相关法规劳动法规,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就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

(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不完善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构建信息化、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迫切问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是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网络传递劳动就业信息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我国发展速度很快,建立了全国性的政府劳动与就业保障网,还有大量的劳动和就业保障的相关地方网站。到2004年8月全国共有172个各类劳动就业网站,其中江苏有此类网站18个,广东15个,山东14个,北京6个等[3]。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的重复性和分散性,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此外,我国的劳动市场信息建设中还存在信息封闭、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的问题。因此需要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这些网络进行整合,并且规范化,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全面

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的服务范围较为狭窄,主要表现为局限于单一、简单的职业介绍和岗位匹配等,已经不能匹配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的失业者往往存在着知识技能老化,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对自身职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不了解等诸多问题,传统单一的职业介绍服务显然不能够把他们更好地推向劳动力市场。

(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不均等

目前,农村劳动者处于城市工作的尴尬地带,付出辛勤劳动却享受不到国家给予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并遭受就业歧视。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已扩大到城镇企业的所有职工,但就业不稳定,失业率极高的农民工群体却被排除在外。2006年,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却没有任何统计,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4]。而且,我国政府公布的失业统计数据中也不包括失业农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城镇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为就业困难的城镇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而素质不高、技能较弱的农民工却常常得不到政府的技术培训。同时,由于农民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他们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如工资被拖欠、加班加点不给加班费或补贴费,但他们普遍不敢或不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三、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法制化程度

要加快促进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快清理、废止限制和歧视外出务工人员的政策规定,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法规,为农村转移就业人员在进城定居、求职务工、子女入学、经办企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为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提供劳动仲裁、劳动保障和权益维护等服务,加强对农村转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机制。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定期开展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活动,严厉打击劳动力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用和职业中介行为。

(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中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在就业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效率就必须强化信息手段,建立电子化的服务系统。首先,应力求在网络上信息,消除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分割,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共享机制。其次,规范网上求职行为,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交换的平台。最后,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公开系统。

(三)完善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职业中介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与其他形式的就业服务机构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群众,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扶持发展各种民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力中介机构。公共和私营就业机构之间的合作,虽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转移提供公共服务机构的责任,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仍有义务对服务的效率负责。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和私营就业服务机构的合作领域包括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失业人员管理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方案等,并且可以探索如外包模式、契约式合作模式和代用券制度等新的合作模式。

(四)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

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是构建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较难适应市场就业需求,这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的突出矛盾,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

合利用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培训资源、科技资源、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同时要协调使用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中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尊重市场需要、尊重农民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树立让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意识,实行管理和教育培训相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源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4.

篇13

2.劳动力供求结构。在劳动力供求结构方面,主要考察劳动力供给在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方面能否与转移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匹配。匹配度越高,转移产业所需劳动力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及使用成本就会越低;相反,则会引发劳动力综合成本上升。从湘南三市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学历结构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最多,占比达49.19%;其次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为32.12%;再次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为15.34%;最后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为6.46%;文盲人口最少,占比为3.35%。当然,因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本数据包含非劳动年龄人口,但基本可以反映三市劳动年龄人口的学历结构。从三市提出的产业发展规划看,承接转移产业的重点均着力于区域内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一种方式是对既有产业进行扩容或升级,另一种方式则是以既有产业为基础,从产业链上下游针对既有产业进行拓展;与此同时,三市也规划发展一些虽不具备产业基础,但却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条件与发展潜力的产业。对于在既有产业基础上扩容的产业,劳动力在知识结构及技能结构方面的匹配度可能较高。这是因为此类产业发展时间长,产业成熟度高,与当地的教育或培训机构联系较多,加之教育或培训机构具备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与经验,因而为此类产业培养的劳动力较充裕。但对于在既有产业基础上升级的产业,从既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产业及新拓展出的、区域内具有发展条件及发展潜力的产业,劳动力在知识结构及技能结构方面可能准备不足,匹配度可能较低。这是因为之前劳动力市场对与此类产业相关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劳动力投资与之相关的教育及培训的动机则不强,教育培训机构为此类产业准备的教育培训资源也会相对不足,所具备的经验也会随之欠缺,因而为此类产业培训的劳动力也会相对短缺。综上,域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既存在结构矛盾又存在数量矛盾。当前,结构矛盾为主要矛盾,亟须解决;但数量矛盾也初露端倪,不容忽视。

二、政策建议

1、建立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劳动力市场各类动态信息。一是区域内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组织建立统一、协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各类劳动力市场动态信息,包括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劳动力供求信息、薪酬福利信息等,降低劳动力市场各参与方信息寻找成本;二是信息系统平台应是一个开放的、整合的系统,能保证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劳动力市场各参与方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三是信息系统平台应是一个实时互动的系统,能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高效的为劳动力市场各参与方提供高效服务,并实现信息实时交换。

2、改进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一是对于产业转移所需的长期劳动力需求,政府应引导区域内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方向,积极面向区域劳动力市场需求办学,依据产业转移所引致的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及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与转移产业对劳动力需求有机衔接;二是对于产业转移短期内所急需的劳动力需求,政府应协助转移产业企业,组织区域内的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等教育机构及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劳动力知识技能培训,着力保障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

3、建立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提高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积极性,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一是政府应根据产业转移对劳动力结构的要求,制定教育培训方面的专业、职业技能或任职资格指导目录,并定期向教育培训机构及社会;二是对于面向区域劳动力市场办学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财政补贴额度与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挂钩;三是建立教育培训成本分担机制,对于在指导目录内接受教育培训的劳动力,在毕业、职业技能达到规定标准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且在区域内就业的,返还部分教育培训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