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1

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笔者学校重点专业课程体系为: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设计与实践”双轨式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教学”课程体系;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理实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们结合学校重点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实际需求;坚持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则;坚持不断完善“设计与实践”双轨式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理实一体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性、艺术性、技能性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理实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坚持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密切配合,了解和掌握企业各专业群专门化岗位技能的要求;坚持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大批合格劳动者的目标。

二、课程体系及内涵

1.什么是课程体系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2.课程体系的内涵

(1)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

(2)课程体系强调能力为本。必须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明确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内涵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理念建立课程体系,便于掌握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和发展,适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计划,紧跟市场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3)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性。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质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全面得到企业认可。

(4)课程体系强调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就业教育最有效的办学途径之一,把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和要素有效结合起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1.课程模块化

课程模块化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是:

(1)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

(2)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应用性强;

(3)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形成组织教学内容;

(4)每个模块内容不多,讲究“必需、够用”,针对性强;

(5)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

(6)课程模块更新效率高,可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

2.基本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等。公共课除为专业服务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满足生活需要。公共课模块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是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和重新求职创造条件。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同一大类专业中具有共同技术要求的专门课,是专业基础知识大平台。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有专业大类中较通用的能力,使学生除胜任主要岗位工作外,还可以具有转换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

(3)专门化课程模块。根据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不同岗位的主要能力设置若干个专门化模块。学生需要掌握某个岗位的专项能力,只需完成相对应的专门化模块的学习,接受实验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每个专门化模块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达到某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4)综合实训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训。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岗位群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

(5)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计划。能力目标是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法和步骤

1.研讨、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各专业部要进一步研讨、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使体系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明晰、更加科学化。

2.以专业教研部(文化课教研室)为核心的模块课程开发

成立以专业教研部(文化课教研室)为核心的模块课程开发小组。在教学部(室)主任的领导下,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参加。组织专业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进行课程改革培训。在此基础上,按示范校建设项目任务书要求,由承担任务的教师申报,经逐级批准后实施。

3.提交经过论证的项目课题实施方案

各专业承担项目、课题任务需提交经过论证的该项目课题的实施方案。

4.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并将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

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并从各专业实际情况出发整合重组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5.提炼专业核心内容,再确定核心的模块课程

各专业课程开发小组在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核心的模块)之前,需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分析确定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所需的专门能力和基本能力,并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再确定核心的模块课程 。

6.关于各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比例的建议

(1)在遵循国家、省教材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使文化课与专业课程比例达到3:7,专业课中实践课达到70%以上,或者公共基础课程达到30%,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4类共占70%,其中校本课程占专业课程的10%~15%左右。

(2)确定文化课与专业课、五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之间的比例。

(3)在课程设置方面,依据不同择业方向,对就业和升学两类班级按不同比例安排课时。如高考班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按4:4:1比例分配。(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实际研定,以上比例均为参考。)

7.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主要课程及教学项目

课程设置要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适应一线岗位的需要。对专业核心课等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整合,开发出相应的教学项目,必要时可打破学科界限,教学模式应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即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真正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8.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设置课程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强化技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9.课程设置要把握三个融合

(1)把国家、省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2)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模拟融为一体,使之形成工学相互交替的、立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学。

(3)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了以项目引领、以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式课程体系。

10.研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的各项成果

篇2

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是保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新时期,经济也保持稳步的增加,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探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基于项目驱动课程建设模式,更能够符合学生就业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积极探讨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1专业课程结构趋同

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更多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相关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多是重复的。没有与专业体系知识结构相一致。这也是导致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晰,理论课程的交叉与重复,又导致专业的培养方向性不明确。再者,理论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偏差,有的消费个性化分析存在资料陈旧,数据不详实,市场定位也没有及时与现代信息时代相吻合等,这些差别容易给学生学习产生误导。

1.2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在这方面,学校主要想通过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以满足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更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注重员工的“行为导向”,而对素质要求并没在学校所想的那么高。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与规划有很好的促进,但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员工而言,业绩和成果是企业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

1.3营销理论与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冲突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仍显出诸多不足。专业技术的知识无法与营销理论结合起来。一般来讲,具有良好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营销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很快的成长为该专业领域的营销人才。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对技术领域的不了解,使其很难进入到技术领域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这给现有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

2基于建立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2.1重构课程体系建成优质核心课程资源

为适应企业现代营销模式多元化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能力三递进、销售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即通过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技能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高本专业学生基础能力、专业技术、综合技能的进步和发展。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开设不同营销方式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营销能力。

2.2“工学互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将企业对本专业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市场运营的相关知识,教学评价中结合企业考核评价,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深度结合。通过举办企业专家讲座、品牌策划技能大赛、营销状元秀、跳蚤市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指导专业建设作用,听取企业对教学改革及校企合作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3以项目驱动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2.3.1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有效的探索。通过在一个项目驱动下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学习、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本专业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创新与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2.3.2项目流程的确立

一个项目可以是会议或者展览、某一营销策划方案、渠道建设、网店(微店)建设、某个庆典、某项具体活动等。应根据不同项目实施,确定相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在确定工作流程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流程的具步骤以及每个流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提高项目实施中利用专业课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依据项目流程设计课程体系

在进行项目驱动市场营销人才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学生的需要、学科的发展、社会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重点对学生市场分析能力、交流沟通专力、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项目实施的针对性。课程体系根据培养重点,由项目管理流程课程、平台通修课程、营销实践模块、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组成。一是项目管理流程课程:其内容以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程为主。其中项目策划包含营销策划、投资学等课程。项目研究包含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项目组织包含市场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等课程。项目现场管理包含销售管理、管理沟通、服务营销等课程。客户管理包含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二是平台通修课程包括专业必修模块以及通识模块。本专业必修主要包括营销专业必修知识类课程。通识模块包含必需的政治、文化、身体类课程,例如马哲、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三是营销实践模块。此模块主要以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为主,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将专业知识、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相结合,从而缩短学生岗前适应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技能性人才。四是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限定选修课,一部分包含品牌管理、价格策略、广告学等课程;另一部分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移动商务与电话营销、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五是拓展模块。主要包括文化素质拓展、专业知识拓展、非专业知识拓展等课程。在这方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不仅要学习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为今后职业发展储备其他方面的知识,通过拓宽学习面,可以选修学生感兴趣的技术专业课程,也可以学习相关文化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些方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其就业面的广度。

3课程体系优化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3.1实训项目的选择和制定在实训项目的选择时,要注意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来进行,项目要符合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的相关知识要求,也要保证每个项目完整性和系统性,最好具有整合不同知识、不同专业的特征。而且项目要相互支撑,互为补充,从而使得通过一个或若干个项目群可以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全覆盖。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求,分析项目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优化项目的针对性。3.2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固化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由教师课程和项目的认识不同所决定的。这些不同之处,造成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学效果出现波动。这方面,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也要加以注意。通过教师团队统一对项目和课程体系的认识,在运用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后,对课程教学方法也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寻求满足项目要求的教学方法,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细化,从而可以保证专业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4结束语

在对基于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岗位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以项目驱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使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更合面、更科学,从而使学校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其职业技能的要求。

作者:胡敏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卫,刘金岭.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13).

[2]柯浚.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22).

篇3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是院级精品专业,培养掌握通信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初步创新意识和能力,具备从事通信网络建设、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线路勘察和设计、通信机房勘察和设计、CAD制图、通信工程概预算、3G基站运行维护、数据网组网等电信机务员、通信网络管理员、电话交换机务员、铁路专用通信工等多种岗位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面对现阶段通信技术专业如此的培养目标,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上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既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高职教育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既缺少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使学生毕业就能具备通信行业所需专业技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其成员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一线电信企业的专家,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在对2009届通信技术学生实习就业情况进行跟踪的同时,对未来短期内学生就业方向进行了预判,在此基础上,对2009级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的改革,调整了专业的培养方向。打造了在专业核心课程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体的符合发展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一次次不断完善,2009级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基本完成。

2009级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是在08级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在课程体系上进行大幅度修改。整体框架满足“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内关于制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结构的要求,努力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反映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而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哪个方向能提供就业机会给学生,就向哪个方向培养学生。整个课程体系的制定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09级通信技术就业新亮点:哈尔滨市地铁将于2012年12月底建成通车,为提前搞好地铁运营人才培养和储备,该公司已和我校签订了《企校联合培养意向书》,拟在我校招聘一批有志于地铁运营的人才,其中就包括通信维护专业26人。

09级通信技术就业重点:09年铁路专用通信从铁通划归到铁路,这为本专业的就业又将开辟出一条新路,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本专业毕业生将有一部分在此获得就业岗位。

09级通信技术就业的全面保证:前两年通信技术在就业上,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以下的一些公司就接收了我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比如方正科技、数字电视公司等一些企业。

3G通信引领通信技术全局发展。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项目竞赛 2009年6月29日在天津举办。我院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此次大赛。通过大赛,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引导通信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专业调整新方向。今天,随着3G网络在我国的全面覆盖,对3G网络工程人才一定有大量的需求。

据此,09级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以三个职业岗位为依据(数据通信设备维护机务员、电信机务员、电话交换机务员)来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职业岗位――铁路专用通信工,以此来满足地铁公司和铁路专用通信公司的需求。依据这几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推出专业课程,增加了《铁路专用通信I》、《铁路专用通信II》、《通信工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和《CAD实训》。删去了《Protel电路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光纤通信实训》、《电话机组装实训》、《通信终端设备实训》、《无线通信设备维护》课程,大幅度改变了《移动通信技术及基站运行维护》、《光缆通信工程与设备维护》课程的授课内容,调整了所有课程的学时数。

09人才培养方案和08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对招表(如下表1)

以新增岗位铁路专用通信工为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推出课程,如下表2所示。

篇4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87-03

为贯彻落实并深刻领会教高[2006]16号、[2011]1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职业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确立职业核心能力,以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最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进行现代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1,2]。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源头,全面推进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场所软硬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1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1 确立药学专业培养目标

首先拟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对象(包括药学行业专家、医院药剂科、社会药店、医药物流公司和制药企业),采用面谈和信函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调研这些医药行业企业的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一般员工;其次确立不同的调研内容,制定调研表;第三通过调研获得药学就业岗位,做出岗位工作项目表,对药学就业岗位进行解析、整合、归纳,制定出《药学专业岗位标准》(见表1),获得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需求数量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撰写了调研报告[3],最终确立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德、智、技、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良,立足河南,面向医药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药学专业基本技能,可在医药行业企业从事药品生产、营销与物流及药学服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

1.2 构建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成立药学专业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制定出的《药学专业岗位标准》,把药学专业岗位的若干知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制定出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并深入进行药学专业技能课程知识点的剖析,最终撰写了包括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学服务等8门职业技能课程详细知识点和课程标准;剖析职业技能课程知识点的同时提出了对职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多次与各职业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定了各职业基础课程要讲授的知识点及深浅度,并撰写了各职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最终构建以《药学专业岗位标准》凝练出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撰写制定了《药学专业教学进程表》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编相应的理论和实验实训课教材。

1.3 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贯穿在整个药学专业改革过程中。关键是组建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要到实习基地学习和带教;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专职辅导员也应到实习单位学习,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指导学生实习。药学系目前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从年龄方面呈老中青阶梯结构、大多为研究生学历、双师素质占70%,校内教师均多年从事高职高专药学教育,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010~2011学年,药学专业成功申报院级教学团队;2013年,被学校推荐申报河南省省级教学团队。

药学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行业培训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师资培训。2010年以来,共有10名教师到药厂、医院参加行业培训;8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师资培训。

1.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药学专业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校内实验实训室面积达到4329 平方米,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实训室、药物合成实训室、高效液相色谱室、紫外-可见光谱室、药物制剂实训室、模拟社会药房、中药标本室等,拥有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 220 万元。校外有多家实习基地,目前正在与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好德快大药房、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等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洽谈。

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毕业生跟踪调研亟待完善

学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对一年后的毕业生跟踪工作因为通讯方式等原因难于实现,还需要再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在未来一年,将有针对性地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以来的第一届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细致的就业跟踪,并形成跟踪调研报告,以此作为课程内容与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

2.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近几年尽管已有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行业培训或国家级骨干教师师资培训,但是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应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保证每年都有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或其他师资培训的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高水准的药学专业师资培训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读博。加大与药学行业企业一线的合作力度,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医院及同类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实习或专项进修。从药学行业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基础的实践教学教师。实施“传帮带”计划,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实行教授、副教授指导制度。教学团队指派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负责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同时青年教师担任助教时要完整听课。通过实行试讲制度,由专家对青年教师教学进行细致分析,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指导教学技巧,传授讲课艺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研水平。加强与国内知名医药行业企业的联系与技术合作,聘请更多药学专家作为学校药学专业的兼职教师,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最新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

2.3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直接手段,应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由于药学专业办学时间短,学校投入经费有限等种种原因,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校内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整合药学系的现有实验、实训室,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用房进行重新调整,实现统一安排,统一调配,优化资源配制,逐步建成规模大、水平高、管理科学的药学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同时由学校牵头,为药学专业和省内外知名药厂、医药物流公司、医院等医药行业牵线搭桥,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要建设好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应具有社会服务能力,帮助行业单位解决一些行业急需解决的、而专业教师又力所能及的技术难题,以便行业单位愿意长期接收学生实习;同时教育学生诚信、敬业、具有创新精神,有服务于行业单位的能力,将来也可在实习单位就业。

总之,药学专业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建设已经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取得更大的进步,还需药学系全体师生继续做出较长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进步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是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

农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首批品牌专业、我校植物生产类省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与校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承担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根据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的2015版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结果,我院农学专业排名全国第六,属4星级专业水平,位次百分比为8.8%(第6名/全国68所开此专业学校)。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学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农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使本专业学生能成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设立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聘请24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53名2014级学生自进校起即进入导师课题组,跟随导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实践和就业成长进行指导,亦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到了促进作用[3]。本专业推行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实践教育(第1学期)-专业劳动(第2-3学期)-专业实践(第2-4学期)-作物学实验(第5-7学期)-科研实习(第6-7学期)-毕业实习(论文,第8学期)等,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6

中等职业学校测量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测量理论知识,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测绘技能型人才。根据该专业目前的现状来看,出现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等不协调现象。因此,要在深入进行测绘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按行业需求预测市场需要人才状况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积极建立以职业及技术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不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强调应用性,突出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一、测量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测量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测量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国民经济建设部门从事测绘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以国家基础测绘、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为服务对象。根据本专业的服务对象并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工程测量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工程测量员、大地测量员、地籍测量员、房产测量员等。

二、测量工程专业工作任务及能力结构

(1)工作范围。①从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程测量、有关地籍与房产测量等测绘工作。②能够从事各种控制测量、进行控制网严密平差、GPS有关数据采集和软件应用、数字化测图及计算机成图等工作。③从事各种新型测绘仪器、测绘软件的培训、技术支持与销售等工作。

(2)知识结构。具有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基本知识,具有本测绘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识图、土建工程概论、计算机绘图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数字化成图、GPS的专业知识,具有测量平差、GIS、航测与遥感的专业理论知识。

(3)能力结构。①通用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业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②专项职业能力。测量职业的特色是——外业: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高超的技巧,进行娴熟的操作,来获得所需的空间信息;内业:进行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于一体。所以,学生将拥有测量仪器使用的能力,地形图测绘的能力,地籍、房产测量的能力,控制测量和平差计算的能力,工程测量的能力,数字化成图、航片处理、外业调绘的能力,测绘软件应用的能力、GIS应用的能力,卫星遥感应用的能力等。 由测绘生产单位的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筛选、归纳、分析,并反馈多渠道的信息,得出工程测量专业主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构建体现工程测量中、高技能人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专门知识要求的行动领域。

三、测量工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及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根据职业行动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对专业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设置必须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与专业教育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职业迁移性和终身教育特点,使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科学探索及灵活应变等具有继续不断发展的能力基础。这是学生适应经济变化和工作场所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在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动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保证。

四、测量工程专业课程类别设置

通过上述对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进行的分析,要想找到知识、能力、素质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三者得到协调发展,测量工程专业课程应由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专业素质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专业拓展能力类课程和综合技能实践类课程组成。

(1)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职业素质、职业指导等教育的一类课程,是作为一名合格人才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课程有《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学》等。

(2)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核心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的一类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技能训练。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核心类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专业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主要课程包括必需够用的专业基础、专业过渡和专业组成课程,主要课程包括《测绘CAD》《工程概论与识图》《测量平差数据处理》《基础测量技术》等。

(3)专业技能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是按照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某一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要求设置的一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可以分若干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组合的多样性与灵活性适应了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主要课程包括《控制测量》《管线测量与信息系统》《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等。

(4)拓展技能类课程。拓展技能类课程是为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迁移能力而设置的一类课程。拓展技能类课程也可以灵活组合,根据市场需求自由选择。主要课程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籍房产测量》等。

(5)综合技能实践类课程。综合技能实践类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测绘仪器操作技能和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测绘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综合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同时通过综合技能实践,还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以及认真负责等优良品质。学生通过学习,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获得毕业证;同时在学习期间,参加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还可获得中级测量工的职业资格证书。

总之,测量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在对企业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学校和企业的专家共同进行制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薛建荣,冷涛.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

系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姚芝楼,王建国.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317-03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Major

ZHANG Zhen-ya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230026, China)

Abstract: The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major is one of testing majors in civil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and the major is related to electricity demand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practice. To plan the new education scheme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major in our school, the new construction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mayo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premise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meet the discipline standard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major, the role of practical aspect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is emphasized while the integrating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s is considered in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Because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is set up with the considering of the teachers status of college, The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can be organized easil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predicted while the needs of civil engineering practice are meet.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education scheme; discipline standard

“智能建筑”[1-2]以建筑为载体,在配置为建筑服务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各种建筑设备的同时一般还需要配置自动控制、通讯、办公系统、计算机网络。智能化建筑是一个国家、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综合体现之一。虽然目前我国智能建筑技术总体水平已接近21世纪的世界水平,国际上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技术设施在中国建筑物中都有应用,但是,调查显示,我国“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无故障运行率、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各个层次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缺乏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智能建筑”功能的发挥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基础,事实上,建筑领域是我国乃至全球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这一比例还将上升。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建筑节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保障新建建筑符合节能标准、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任务更加繁重,专业人才的缺口更加突出。

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通常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学、结构、水、暖、气(汽)、电等工程领域,除了“电”以外,这些工程领域可以被我国许多高等学校设置的土建学科中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锁覆盖。为填补了目前土建类学科中“电”专业的空缺,2005年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2-7]作为土建类学科的新增试办专业(专业代码080712S)被批准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该专业培养对象不但要掌握侧重于强电的建筑电气基本知识,还应具有适应于信息时代的弱电技术;专业定位不但是“智能+建筑”,更要注意“建筑节能+环保”;即定位于“建筑+电气+信息+节能”。该专业承担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设计、施工、运行、维护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任务,人才数量和素质直接关系国家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1课程体系建设

1.1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总体上要体现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协调发展的原则。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应用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应用能力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培 养。要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素质的提高、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在一个循序渐进、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系统集成能力,建立工程规范和标准的意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达到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建筑及建筑设备、智能建筑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建筑照明、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信息处理技术、公共安全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处理等工作,并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教学组织应注意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内容变化的主要技术因素来自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自动控制、电气与电子信息、建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核心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必须紧跟技术的进步。其次,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过去仅着眼于传授知识的观念,发展为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观,以及为了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的终身教育理念等。

1.2课程体系建设规范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办学应该在确保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本科院校应发挥各自特色,扩展专业领域,强调宽口径、多样化、抓基础、重实践的办学方向。具体的:1)人文社科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设置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2)核心课程是必须开设的课程,其中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低学时,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选修课各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相关课程,灵活地安排所侧重的专业教学内容,以体现各校专业特色,开创各校的特色品牌。4)确保与本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相关的实验教学环节,提倡和鼓励各校按专业及特色类课程,设置相关的教学实验或实践教学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环节在现代工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培养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培养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两部分。实践教学涉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人文社科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环节五部分组成。

1.3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例

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在保证必需开设的核心课程的最低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以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系的师资力量,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在2011版培养计划制定时重新设置了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总结了5年来来本专业试办的经验,并参照了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4-6, 8]。

表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必修课

表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

表1、表2给出了2011版培养计划制定时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其中,表1是必修课,表2时选修课和实践环节。表1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栏中用“*”标记的课程实际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只是根据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规划将其归结到通识教育基础课大类;同时,表1中,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必须开设且理论学时和实验学习至少要满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的最低要求。表2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栏中用“*”标记的课程是专业系所在学院开设的院内公共选修课程。表2中标记“”的课程是2011版培养计划增设的特色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的设置是试图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教学组织时紧跟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

3结论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计划修订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执行计划制定的基础。根据课程体现再安排教学执行计划时,需要在考虑课程的依赖关系确定开设顺序的同时,还需要考量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负担,只有这样,从源头保证教学质量才能落到实处。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计划的修订的重要内容。培养计划的修订,一方面可以在坚持办学特色的前提下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一致,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该专业能够进入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柴永茂.中国建筑智能化市场的未来[J].智能建筑, 2010(4):16-17.

[2]许锦标,万频,谷刚,曾珞亚,宋亚男.科学认识建筑智能化及其发展[J].智能建筑, 2009(4):28-30.

[3]黄清宝,彭宇宁.智能建筑综合实验室及其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28(2):182-184.

[4]孙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109-112.

[5]孙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 (2):105-107.

篇8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欧盟调优项目;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2503

一、人才培养新要求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这两方面的功能,这就意味着高校在专业结构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应满足“与市场匹配”的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的重要保障,课程体系涵盖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实施、教材的选取、教师授课方式、科目考核方式、学分的定制等方方面面,课程体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难点分析

(一)专业内涵外延导致专业定位不明晰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前身为20世纪60年代的地下建筑学专业,是为满足国家对地下人防与国防工程建设的需要,仅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六所高校开设,为人防和城市地下工程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而后,因国家专业调整,这六所院校中大部分取消了地下建筑学专业招生,仅南京工程兵学院保留了人防工程专业、同济大学保留了地下工程方向。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被赋予了新内涵,不再局限于建

造一座地下结构,一些民防工程,或一条地下铁道线路和车站,而是要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全局出发,研究和处理好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乃至与整个城市空间的关系,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提升国家社会发展水平、改善城市综合条件和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社会发展新的需求下,先后有几十所高校依托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等既有学科,植根于采矿专业、矿井建设专业、人防工程专业或铁道建设专业,申请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由于各所高校学科方向存在差异性,因此造成其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浓厚的行业特点,专业定位不明晰[1-2]。

(二)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给专业课程设置带来难度

地下工程不同于传统的土木工程,它具有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涉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交通规划、地下建筑学、地下结构稳定理论、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水电通风、地下工程防灾等诸多学科,涉及的专业课程科目繁多,加之专业定位不明晰,专业课程设置难度大,呈现出无序和不规范等问题。

为此,从2010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研讨会,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等问题展开

讨论[3-5]。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从组织申报到正式对外招生,学校土木工程学院同样面临着上述难题。学院组织专门的教师负责申报及建设工作,通过查阅国内外高校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关信息,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及专家召开多次讨论会,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建设研讨,最终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定位应体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利用及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等内容,应涵盖城市规划、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理论和知识,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并最终确定借鉴欧盟先进的调优理论,从该专业应达到的社会所需能力点的角度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更好地满足“与市场匹配”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欧盟调优理论的核心理念

欧盟调优项目(Tuning Study)起始于欧盟博洛尼亚进程,即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目的在于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不同国家之间各个大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透明性和兼容性,促进大学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让课程的设置更好地匹配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6]。该项目最初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推行,之后逐步推广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迄今已有12年历程,数百所大学参与。中国于2013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了中欧联合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教学过程项目研讨会,同年由同济大学牵头正式开展中欧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调优项目[7]。

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开发和提供学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公民意识。实施方法主要是通过向社会各界开展调查,理清社会对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需求,以此来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教育项目。

(二)欧盟调优理论在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实践

根据欧盟调优理论的实施方法,分三个步骤完成研究工作:

1.专业需求调查及评测体系建立

通过邀请相关高校的专家、学院相关专业的主讲教师、用人单位代表、在读研究生代表共20人组成专家组,重点讨论并总结为满足社会需求需要达到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将通用能力细分为学习与理解能力、分析与应用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社交与合作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及个人素养与社会责任能力6个大类,针对每个大类进一步细分,最终确定35个能力点;同理,将专业能力细分为工具性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系统性理解能力、专业分析与创新能力及工程项目沟通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5个大类,28个能力点,通 过定性的方式完成指标体系的建立;最后,将每个能力点按照重要程度(Importance)及达成程度(Achievement)进行量化。

2.信息数据采集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将建立好的能力点评测指标以调查问卷、座谈及网上答题等多种形式开展量化打分,调查对象涉及大学相关专业教师、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和用人单位,最终完成数据采集。接着,采用综合加权平均法,根据调查人员类别、“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值重要性的不同,经专家组讨论,分别给予不同权数加以平均,计算出每个能力点在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的分值,经综合评判后绘制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曲线比较图。此外,还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分别绘制各能力点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曲线比较图,以便更科学地分析和指导后期调优工作。

3. 数据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上述各曲线图展开横向及纵向比较,可得出以下建议:(1)应加强学生通识教育,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学生;(2)强调文、理、工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设置综合性跨学科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学科间的联系,建立合理而全面的专业结构;(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推广讨论课及项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4)灵活学分转换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自主创新项目研究、校际间交流、参加讲座、论坛等形式获得相应学分。

4.指导调优,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根据量化结果分析显示,重要程度与达成程度之间的差距越大,该项能力越需要强化。根据这一指导原则,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优选相关课程科目和教材,并合理制定学分及考核方式,从而建立科学的课程建设体系。首先,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类,即通识类课程、自然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细分为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及专题讲座三类。按照所需达到各能力点的要求,通识类课程需开设人文、历史、法律、管理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化学等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概论、流体力学,测量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专业课程中,主干课程优选开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隧道工程,地铁与轻轨交通,地下与岩土工程施工,基坑工程等科目;特色课程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导论,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风水电工程,地下工程项目与管理,地下防护结构,土动力学,岩土地震工程;开设相关专题讲座8次,涉及桩基工程、土体防渗加固与特殊土工程、冻土学与冻土工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同时,在教学模式、学分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通过优化指导学分的分配及转换,鼓励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进相关考核方式等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服务。

四、结语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匹配”的指导思想,通过借鉴欧盟调优理论中“能力点评测”的核心方法,通过建立能力点指标体系评价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合理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与市场匹配”的要求,探索制定出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及规范化建设新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不仅能更好地优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规范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能对其他新、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起到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徐帮树,刘健,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4):107-108.

[2]江学良,杨慧.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4):47-50.

[3]蒋冲,唐礼忠,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9-32.

[4]陈之毅,沈 昊.地下建筑专业课群组建设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39-42.

[5]宋帅奇,潘巧红,郭金敏.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J].山西建筑,2011,37(5):244-245.

篇9

1.引言

常州工学院立足于常州,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国内电子行业和产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升级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口径宽、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等要求,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相关高校、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与专业的具体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并以行业技术进步、企事业单位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为参考依据。

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理论基础实、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全面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编排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制造与生产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进步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及时跟踪并掌握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电子电路与系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工艺等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制造与测试等工作。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计划的制订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模块化、层次化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学校级、学院级和系部级三个层次。学校级通识课程模块层次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数学能力、英语能力、物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基本知识。构建以电气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层次为电类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培养体系,学院基础的培养为知识面的拓宽打下良好基础。系部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为毕业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专业技术知识。分级课程建设体系造就了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论知识雄厚、专业技术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等特点。

(2)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课程和实际应用课程两个层面,除了必备的工程数学与物理知识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逐步建立电子材料、制造工艺、电子器件、基本单元电路、宏单元、子系统及系统的课程体系,打通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知识培养通路。以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构成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理论基础,为制造工艺和电路设计提供知识的基本结构。以信号与系统、电路设计与测试的核心课程体系作为电路的理论基础,为电路方面能力的培养形成电子系统的知识基本结构。知识结构的分层次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覆盖了整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点,全方位培养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培养从系统角度审视具体电子技术的能力。

(3)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可以划分为两大体系:第一是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第二是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在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上,除了传统与新型集成电路方面的应用,还与相关新型电光源、光伏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互通性。均以半导体材料为核心,引申到其他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和制造工艺上具有相似性。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涵盖了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电路与测试方面的内容,在电路方面,新型电光源的器件、核心芯片、驱动电路等,光伏器件与电路、光电子电路与信号检测,与标准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具有共同性。在测试方面,涵盖了电学测试与可靠性测试,完整地建立了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另一个特色是在设计与应用电子系统时,具备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电路工艺与器件的底层知识,从而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

(4)全方位的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设置理念,在课内实验、课内实践、独立授课实验、课程设计、科研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实验实践体系,重点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除了电气学院的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两个专业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主要提供学生在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器件与工艺实验等方面的专用软件。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主要提供电路测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工艺等各方面的实验。在电子技术的材料、器件、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流程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实验室开放上,实验室开放给所有教师与学生使用,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与参与毕业设计。

(5)教学与科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承担了多项纵向与横向项目,系部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科研项目,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从而从项目角度提供给学生实训机会。在校企产学研联盟方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紧密联系常州和周边地区的企业,如银河电子、天合光能、常州普美、常州欧智等多家企业,形成校企联盟。参考卓越计划的实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常邀请外校和企业专家对学生开展前沿性科学讲座与培训,为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提供指导。

4.实践的效果

通过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重点进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多年教学与科研实践,进行以下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完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材料、器件、工艺、电路、测试和系统的能力点分布。

(2)从社会需求角度和人才知识结构出发,逐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强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或删除部分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

(3)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强化理论知识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

(4)探索开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和创新环节,探讨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根据对本校历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平均每年有2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高校读研继续深造,其余进入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接收毕业生的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和反馈,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毕业生快速进入新领域和岗位,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5.结语

通过几年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逐步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梳理清楚了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布更系统化和体系化,并通过实践进行了验证和完善,为毕业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杨恒新,蔡祥宝,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研”结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科技信息,2013(9):218-220.

[2]杨东晓,章献民,韩雁,等.电子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分会2010年论文集,P20-28.

[3]沈为民,孙翎,杨凯,楼俊.“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人才培养.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66-72.

[4]张培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信息与电脑,2013,03:200-201.

[5]阮凯斌,刘银春,张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时代教育,2012(11):28-29.

[6]殷景华,曹江,宋明歆,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信息技术,2007(6):17-19.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42-02

数字媒体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相关的游戏、动漫和网站开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我国,已经有很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如何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并同时与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有所区别,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方法,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相关性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将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转变为符合企业岗位实际的工作过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许多教师也正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探索。笔者拟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在国家示范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已取得的一些经验,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进一步探讨,旨在为兄弟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市场是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和起点。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1)走访行业协会,如参加广州市动漫产业协会组织的各项交流、沟通活动;(2)走访省内知名数字媒体企业,如蓝门广告、新节奏科技、秒动科技、4466游戏网等;(3)回访近年来的毕业生,组织专门的问卷调查;(4)进行市场招聘信息总结,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权威平台了解企业需求信息;(5)分析第三方调查报告(如从麦可思公司为本校提供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中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我校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毕业一年以上学生的一次性就业情况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首先,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的整体需求量较大,但就业岗位的分布不是很集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其次,就业岗位的种类较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具有多样化特点;再次,各种岗位的薪酬差别较大,人才需求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目前需求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平面与三维动画制作、网页游戏制作等方向。

人才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要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必须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岗位。我们从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出发,通过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专业教师调研讨论等形式,确定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10个相关岗位,其中两个确定为核心岗位,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当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后,通过与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确定这些工作任务的性质和核心知识所在,由企业一线工程专家、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等共同讨论确定出本专业的行动领域。这个过程必须在企业一线的专家指导下去实施。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富于实践经验,更容易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沟通;另一方面,他们是最终课程方案制定的参与人员。通过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并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行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分析学习领域,确定课程体系

依据分析得到典型行动领域,并结合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邀请资深的课程开发专家牵头,本行业的企业一线专家、本专业的骨干教师等积极参与,将行动领域进一步转化为学习领域。这一转化工作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涉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之间的转化。每一个学习领域都要求对应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所有的学习领域则组成了本专业所对应的所有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由此,可将典型工作过程所描述的行动领域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计算机多媒体课程开发应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组织各个学习领域,将各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排列,由基础学习领域、素质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及实践学习领域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重新建设之后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岗位技能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托,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教学内容及设计学习情境,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4-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袁玫,周海燕,马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1-32.

[4]汪清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20-21.

篇11

G213-4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我国新闻传播政策法规,能在各种传媒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性人才。该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经过近13年的专业建设、教学实践和改革探索,积极开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用性、职业化之路,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业界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

一、当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先学后用”的传统课程安排模式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目前该专业课程的安排延续了传统知识体系的课程安排模式,将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二学期,之后再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培养。使得专科层次的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找不到兴奋点,难以延续中学时期的学习热情,无法以新闻的视角去关注社会,思考问题。

(二)课程实施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学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且选用教材与本科生无异,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向“学院派”发展,但是知识面较本科生窄,知识结构也没有本科生完善,在校期间培养的新闻意识和新闻观念难以适应职场的需求。因此主动走进业界,寻找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点,加强双方在理论教学和新闻采编实战方面的互动和深度合作,会有效地改变教学中与新闻现实脱节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欠缺市场调查,忽略市场需要。

媒体形态和内容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传媒业适应这一变化对媒体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要培养出好的新闻人,一定要了解媒体和社会,尽力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的需要无缝对接,满足媒体对“适用人才”和“对口人才”的渴望。【1】

二、课程体系建设实用性职业化之探索

(一)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结合学生的反馈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历经2009年、2012年、2015年的不断调整和修订,我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日臻完善。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摄”核心能力为目标,合理的分配课程的课时、学分及开设学期,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扛机器能拍,进机房能做”的职业教学目标。为充分体现课程体系的就业导向,课程构建同时兼顾岗位职业资格证的考试。

(二)改变课程实施方式,强化实践教学。

遵照我院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2015版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极力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适用性。通过精简、融合、重组等手段,缩减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两门课程的课时,在第二学期后三周开设新闻采写实践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写作,有效避免了专业课教师各司其职,人为割裂采访、写作关系的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采写能力;配合报纸编辑、电视编导课设置的报纸编辑实验、电视编导实验,突出强调一个“训”字,切实培养学生编辑、摄录能力;在第六学期毕业实习前安排四周的毕业综合能力训练,检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学习成果,强化学生采、写、编、摄录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学生熟识新闻报道规范及技巧,上手更快,迅速进入状态开展工作,避免职业生涯初期的一筹莫展、无所适从。

(三)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为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向学院争取资金投入,于2015年改扩建了现有的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学生机台数增加,安装方正飞腾排版系统、Photoshop、premiere、edius等软件满足学生的报纸排版、图片处理、视频剪辑需求;新闻实验室摄录设备的更新换代在硬件上保证了学生的摄影摄像,脱离了以往依靠手机完成实践的窘境;与此同时,与学院各行政处室和其它系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院报、大型活动、会议报道均由新闻专业同学担纲主力。在真实的新闻情境中,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学习、运用知识,自主思维,培养其综合职业素养。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应用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学生顺利进行实习的前提,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2】 目前我专业已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晨报、北方新报、艾琳澌顿影视传媒公司等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之上,预计每年力争开拓1-2个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要根据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课程实施方式,加大实践课程比例,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职业竞争力。只有课程体系与业界零距离,培养的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注释】

【1】《新华社需要怎样的新媒体人才》参见《新闻与写作》 2015年第03期

【2】霍h平.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习基地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9)

篇12

中图分类号】F224-39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依据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功能与职业人才规格而制定的。专业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则在对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的基础上,从相关职业岗位(群)的操作程序中列出操作点,筛选出符合相关职业和相关岗位群共同点的主要操作要素。这些具有职业岗位(群)职业性特征的操作要素是专业培养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起点。

1、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信息产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依据这一现状,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定位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具有优势职业品质与技能,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初级程序员。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采用“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是一种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双证融通”是指在课程中引入国家或企业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功能为模块,开展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工学结合”的实质是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技能为目的。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质是基于就业岗位定位的职业要求,由工作任务(项目)的过程分析推导出典型的工作过程,再从这一典型工作过程中导出所需知识和技能,然后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

通过企业调研,根据程序员岗位群的职业要求,从问题提出到问题的解决,要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程序调试、试运行等环节。每个环节既可相互独立,也可联合起来构成一个项目完整的开发过程。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如编写系统需求说明书、概要分析报告、详细分析报告、界面设计、模块设计、代码编写以及测试计划和用例等。我们在完成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对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重组、简化,从而得到相应的课程设置,并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安排学习、训练的时间。

2、课程结构

我们以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中的操作要素为依托,分别列出每一要素在操作时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相应的职业道德、行为、品质、心理、能力、体能、形象、拓展、证书等职业岗位资格和素质要求,并对此进行整理归纳,分门别类设计出课程及课程结构。

虽然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但它更兼具高等教育的角色,这是高职与专业培训机构的最大差别。为此,我们将涉及高等教育任务及公民素养培养的课程又归为基础课程。所以,整个专业课程结构可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实务课、技能实训课和岗位实习)、职业拓展课程和社会活动课程四个部分。

(1)基础课程

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公民和现代职业人所应具有的必要的政治思想、思维方法、道德、品质、修养、体质、语言、工具等共同性的基础知识、技能与素质所涉及的课程为基础课程。该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等。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指依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而设置的课程。依据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特征又可以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实务课、技能实训课、岗位实习四大类。

①理论课,指以理论知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电路、工程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结构等。

②实务课。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既包含理论知识,又需要技能实训的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SQL SERVER应用、Java程序设计等。

③技能实训课。技能实训课是指以技能实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IT市场营销、礼仪与沟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④岗位实习。岗位实习主要是指直接面向行业和岗位,让学生从认知、感知到完全适应职业岗位的课程。包括专业认知考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3)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是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为增强职业发展后劲,拓展专业,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竞争优势所设置的课程。拓展课程分为专业拓展、人文素养、艺术基础与欣赏、必读书籍、考级考证五类。

(4)活动课程

以活动形式为主要载体的,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课程为活动课程。目的在于提高综合素质,重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活动课程有: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

三、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对策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多以学科为中心,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能,更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需要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边教,边做,边学。

1、强调实践教学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方能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实践教学是个整体观念,要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我们根据系统设计,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三部分,它们又是一个完整体系。教学计划要对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统筹安排,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2、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改革考核、评价方法。要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成绩的方法,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项目实践能力来决定。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课程设计、技能测试、专题报告、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等。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身份,因此,它不同于学科式教育的本科院校又区别于以就业为目的的专业培训机构。高职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在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正视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为下一步专业建设明确目标。

参考文献:

篇1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59

[中图分类号]G64;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1

现如今,高校教学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坚持教学课程的完善建立,组织科学的教学活动,对充实教学内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专业不同,旅游专业是动态化学科,不似数学、物理等学科有固定的公式定理,它自身就时常发展,与市场的结合和百姓的诉求联系十分紧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热点区域、热点国家都会发生更改,而如何建立系统教学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具有不小的挑战。以往的旅游管理教学较为忽视管理,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多集中在某个知识领域,违背了动态化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有关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不断创新形式体系与基本框架,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学科发展之路。

1 旅游学科发展

旅游研究的普及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热在中国悄然兴起,并带动了研究领域的腾飞。但是因为研究资料、文献较少,在实际探究中也偏向理论内容,导致有关该专业的探讨缺乏科学性,学科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旅游研究的发展和学科的兴起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有关旅游学科发展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政策方面,在专业理论和学科建设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有关旅游能否成为专业学科的争论也开始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旅游学科被发展为了独立的科目,不再是工商管理科学下设的科目,而是置身于高等教育和科研之列。然后进入21世纪,旅游学科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学科被置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并衍生出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等专业性极强的学科,随后在旅游基础理论下还分支性的设置了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管理学理论以及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这五类学科都体现了旅游作为研究发展对象呈现出了的发展特点和自身的规律。

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文中的论述,能够清楚地看到在改革开放以后,旅游在经济发展带动下出现的新的发展方向。相较于以往,学科建设更加具体,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是缺乏完备的计划和科学的框架,因此,转变传统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才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发展的关键。

2.1 高等旅游教育的定性

目前,国内除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类院校中的旅游专业属于职业教育之外,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旅游专业都是以独立学科为存在的基础科学教育或称专业学科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教育主管机构将旅游专业以旅游管理的名称列在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下,事实上降为三级学科,因而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限制了旅游学科的发展。

2.2 主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在迎合市场,调整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主干课程为主的原则,找到管理的要点与关键,抓住教学的核心,在主干课程教学计划完备设立的同时,辅助与旅游专业有关的选修课,并在实施理论教学的同时,在实践上加以引导,突出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以及应用水平的提高。此外,还要从目前的就业状况出发,对学生的就业前景做好分析,设计专业化的就业板块,完善教学。

2.3 提高负责教师的专业水平

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负责人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主干课程设置原则的确定,对各主干课程讲授内容和相互关系以及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关系的设计与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命运。主干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博”和“专”的良好结合,知识面应当较宽。与此同时,在其所任教的专业领域内应当有较深的研究。学校可以学习、派遣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深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

2.4 坚持理论结合实际

一个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准确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名胜古迹,做到“心中有墨水”,还要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讲解吸引游人的兴趣,让他们在旅游中学到知识、文化。对此,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游客多沟通,将书本知识运用起来,打破常规的“唯课本教学”的理论。

3 结 语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从事社会科学和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文中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文中只是笔者基于长期以来对旅游学科以及教学和研究的思考所提出的个人理解和看法。,且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与旅游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做好课程的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健.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