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化课程建设

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信息化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信息化课程建设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发展会计信息化,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关键。高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一直是会计学界致力于探索的重要问题。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有效的会计信息资源,从而推动会计业的发展。所以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上,更是树立了一种新的会计理念。高校是会计人才的培养基地,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会计专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目标定位不准

当前,教育界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目标定位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共识,会计信息化已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企业资源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有的高校开始称为会计信息化,致力于由过去的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和决策方面转变。但会计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如何设置等还没有达成共识,由于认识不一,有的教师把会计信息化变成了软件编程课程,有的将会计信息化变成软件演示课程,导致教师与学生都无法准确定位目标。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局限

一些高校设置了会计信息化专业,并把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为专业主干课,由此可见其在整个会计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部分高校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与传统的会计专业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方面没有多大差别,导致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严重受限。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需求,结合会计岗位的知识与技能需求来安排课程内容。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教材建设滞后

现阶段,会计信息化课程教材建设比较滞后,课程体系较为混乱。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会计软件业发展迅速,教材知识更新无法跟上会计软件业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会计信息化课程教材建设滞后是会计信息化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的体现。

二、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明确定位会计信息化课程目标

一直以来,学术界把培养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符合人才作为会计信息化的课程目标。这种课程目标定位最初是起一定作用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的增高,该课程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握。会计信息化课程应凸显职业化、复合化特色,将学生培养成未来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者、维护者等。因此会计信息化课程目标应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实务应用,所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来定,将课程目标定为:构建并传授会计信息化相关的实务应用中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即是说学生能在会计实务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丰富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

会计信息化课程内容应结合实务应用来安排,内容首先应体现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背景、理论等。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与技术的结合,介绍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应用中的背景,深入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内涵、构成等;会计信息化的IT环境,要学习会计信息化必须了解其IT环境,内容方面侧重从会计信息化角度来介绍会计信息传递、共享的网络平台。其次介绍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应模拟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利用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模拟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模拟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等。再次介绍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会计信息化系统维护是改善系统的性能,及时排除故障,使系统高效运转,确保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这部分知识并不是要纯粹的介绍计算机知识,而是要结合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实践进行,介绍会计信息化系统日常应用中的主要维护点及解决方法、思路等,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软硬件环境,优化操作系统,掌握会计信息化软件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最后介绍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在于实施,内容上应设计如何进行分析自身信息化应用需求、系统实施过程方法等,确保会计信息化系统得到合理应用。

(三)创新会计信息化课程教材建设

编写课程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会计信息化课程教材编写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教材编写采用产学研结合模式。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性强,教材编写既要发挥院校教师的作用,他们在理论研究、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还要邀请专业管理软件公司参与,他们在实践方面最具有优势。这样院校教师把握教材的系统性,一线技术人员把握实用性,体现教材的创新性。其次教材理论与实践内容比例协调。会计信息化课程实用性强,要求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以够用、适用为主,实践内容以实用为主,增加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内容。再次教材中的案例注重合理性。教学案例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编写案例时应考虑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确保案例的实用性、综合性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篇2

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长期以来是会计教育界研究和探索的关键问题。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才能有助于满足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目标的创新

会计信息化课程目标应从上述会计职业角色的实务需求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未来会计信息化系统使用者、维护者和实施咨询者为方向指引。因此,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务应用中所扮演的使用者、维护者、实施咨询者职业角色出发,将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理论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学生为履行职业角色实务应用中所需要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创新

适应新时期会计职业角色需求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应体现实务化、职业化、复合化的特色。使用者、维护者和实施咨询者职业角色需要学习的内容。会计信息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应紧o围绕会计职业角色应用需求,根据会计职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来安排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背景、相关理论、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化日常应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教材的创新

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性较强,知识的更新快,教材内容需有一定前瞻性,院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专业管理软件公司在实践方面熟悉企业应用需求优势,教材由院校教师和管理软件公司技术人员、有关科研人员共同合作编写,既保证了内容系统性及适用性,又能体现出实用性,前瞻性和创新性。;教学层次应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注重基础,突出适用,增加弹性,重实务,重练习,重能力;向学生提供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统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主教材、实训教材、学习指导和试题库等组成,具体由教师辅导、电子教案、案例库、文字教材、网络课程、试题库、实训指导、工具软件、教学支撑环境等部分有机构成。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调动教与学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创新

(一)“教”与“学”的创新

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趣味性且深刻的学习体验。该学习模式要求我们关注“教什么以及如何教”,对应人们需要知道什么、如何学习、何时在何处学习,以及谁需要学习这一系列的问题。它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学习中,来赋予所有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并激发、启迪他们。它借助技术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从而取代了“一刀切式”的课程、教学节奏和教学实践。

(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信息化要求下,计算机教学将转变成主要教学手段,而“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将成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所讲授的知识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得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会计信息化教学不仅要进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要加强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教学和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避免纸上谈兵。理论知识的讲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线教学法、虚拟现实教学法、远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索取之情。同时,应大胆地走出去和引进来,追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引入企业实际的会计信息化和管理的实务案例,努力挖掘学生的能力极限,形成互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五、会计信息化考核方式的创新

教师要采用新的、科学的方式来测量真正重要的内容,在还有时间改善学生学习的时候找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让更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设计、实施和使用评价的过程中来。在所有这些活动中,技术化的评价能够为有效的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这些决策的出发点在于考虑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持续改善我们的整个教育系统。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5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用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已经成为现实,而且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不断变革,以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紧密结合的实验类课程,适应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需要。北方工业大学作为以工为主、文理兼融的综合性大学,非常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在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领域已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

一、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是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类人才。由于会计类软件的普及和发展,企事业单位普遍都采用了软件进行记账、核算和报告管理。会计软件操作和使用已成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一般会计类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社会各类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角度,主要分为三类需求:第一类是对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需求,例如会计记账与核算、报表编制与输出、账套审计与查询等,这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需要;第二类是对会计软件管控技能的需求,例如全面预算管理、集团财务管控、资金集中管理等,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管理技能的需要;第三类是对会计软件设计与研发的需求,例如财务软件设计与研发、Excel财务开发技术、XBRL网络财务报告等技能需求,此类需求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是对高级会计信息化技能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培养需要,北方工业大学采用“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从大三开始设置会计信息化培养方向,组织专业教师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群,不断探索和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

二、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设计与建设

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实践类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位于服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实验中。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会计信息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应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的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需要在大学通识课程和前设课程中予以解决,给学生打下较好的计算机基础。

2.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验课程的学时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会计信息化实验课课程体系按照“分流培养、分类成才”教学理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开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课以外,建立操作类课程群、管控类课程群和设计类课程群。操作类课程群包括ERP财务会计实验、企业合并报表实验、审计软件综合实训等;管控类课程群包括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实训、预算会计软件综合实训、全面预算信息化实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训等;设计类课程群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财务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Excel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和XBRL财务报告语言等。

3.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接受情况,分批逐步建设,而不能一蹴而就,并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建设实验教材、实验案例和实验软件。系统性是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由企业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是要突破会计知识体系的界限,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加深和巩固会计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整理和收集最新的案例、经验和知识,形成以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其他实验资料等为一体的实验教材建设;(4)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教学平台,通过仿真企业环境、财务管控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软件开发流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并最好在教师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跟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2.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尝试。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3.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竞赛相结合。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大赛,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取得总分第四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竞赛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的第二课堂。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中,真实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小结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在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基础上,定位于服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会计理论课程,结合会计信息化前沿,规划和设计相关实验课程,并且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切实提升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最终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信元,饶艳超.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推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25.

[2]刘梅玲,朱学义.《电算化会计》上机实验控制点探析[J].会计之友,2010,(1):117-118.

篇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52-01

一、实施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课程项目化为切入点,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二、主要目标

以“以点带面、分批建设,契合需求、强调特色,夯实内涵、创造精品,系统推进、制度保障”为原则,利用三年时间(2014―2016),每个重点专业至少有1―2门专业核心课建成项目课程,全校共建成50门左右项目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

三、工作过程

(一)思路

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课程项目化为切入点,实行课程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融合,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课程学习与现代信息手段融合,努力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程序

四、条件保障

(一)人员保障

1.制订学校系统教师培训计划,有序、有效开展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程,让教师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2.配备信息化建设人员。负责研究制订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搞好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指导师生用好信息化设备和资源。

(二)教学条件保障

1.完善已有实训室的配套建设,对新建实训室要按照能开展教学的要求进行建设,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为课程项目化教学提供保障。

2.建设课程学习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

(三)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课程建设基金,每年投入课程建设专项经费100万元。学校资助经费标准:课程学时32-46的为8000元, 48-62学时的为10000元,64学时以上的为12000元。学校资助经费分二期拨给,第一期经费为60%,在项目立项后拨给;第二经费为40%,在课程验收合格后拨给。

五、实际成效

我校项目课程建设自2013年10月开始启动,迄今近2年。在这2年里,广大师生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建成了10门项目课程,可供学生在线学习,25门课程正在立项建设当中。

2.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显著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显著增强提高。

3.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4.课程建设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六、体会与思考

1.学校《项目课程建设进度安排表》,对课程申报、中期检查、评审验收严格管理,是完成课程建设工作的关键。

2.制订具有本校特色的《项目化课程建设评估验收评分表》,引导教师高效建设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核心。

篇5

教育信息化本质上就是教学资源形式、教学实施方式和手段的信息化。网络课程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既是信息化教育中网络教学的主体资源,又是教学实施的一个有效手段。军队院校承担着为部队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任,其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网络课程教学效能的发挥,关系到军队院校教学工作的信息化,甚至影响军队的信息化进程。

2 军队院校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剖析

目前,军队院校网络课程仍采用地方高校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时间和空间均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供学员课后自主学习,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教学效果显著。但由于军队院校强调统一化管理,纪律和制度都非常严明,可供学员自由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因此,网络教学原本自由而开放的“土壤”在此变得非常贫瘠,教学效果不显著。并且当前军队院校的大多数学科都如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一样,处于建成并投入教学应用的初级阶段,网络课程发挥的效能低。

鉴于军队院校的特殊性,其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固然不能全盘套用地方院校的一些经验,还必须结合个性特征摸索属于自己的教学应用方法。

军械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网络课程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教学使用,并于2008年入选了军队网络精品课程。教师在进行自动控制理论网络课程教学时打破常规,围绕“究竟什么样的授课内容适合进行网络教学?什么样的时机适合开展网络教学?什么样的任务要求网络教学的配合?以及什么样的能力需要依托网络课程来培养”等问题边教学边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总体包括教学内容的构建和模式研究两部分。

3 网络课程内容构建

在进行网络教学之前,首先要对课程知识的内容、重点难点、课程要求以及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初步确定网络课程教学的内容;其次,结合网络课程特点、功能以及资源环境条件,围绕上述内容进行具体考虑和设计,确定网络授课的具体内容。

判断课程内容是否适合网络教学原则如下:

1)知识内容简单、脉络清晰、容易理解,学员能够通过自学或在教员的简单引导下就能独立获取新知识和锻炼各种能力;

2)针对部分授课内容,网络教学现场有比课堂更好的授课条件,能获得更佳的知识展现效果、授课效果和学习效果;

3)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便利的学习环境以及自由而开放讨论交流平台等特有功能,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4 网络课程模式的研究

4.1 认清课堂授课和网络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适时做到灵活变通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初期,很难一下子完全扭转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因此当前仍应继续坚持“课堂授课为主,网络课程为辅”的授课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继续沿用“课堂讲授、网络课程课下”的旧模式,也要为它注入新内涵,如加强网络教学的使用频率和力度,将网络授课直接引进课堂,成为传授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4.2 以“兴趣”为激励,“有用”为牵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外在的激励,“有用”则是一种内在牵引。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了使兴趣得以持续,还要让学习者体会到课程的实用性,使之转化为促使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如收集和制作一些趣味丰富、形象直观的视频和动画;更新学科发展动态,展示学科领域的一些先进理论及成果,精心设计一些富于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以及制作一些贯穿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整个过程的控制系统典型实例等。

4.3 以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促成能力培养为检验标准

传授知识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凡是有利于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该大胆地灵活使用;其次要围绕“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上下工夫。如针对“基于MATLAB的控制理论建模、分析和设计”部分的知识,传统做法是在课堂内由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甚感枯燥,难于理解、动手能力差,授课效果不佳。现在将授课地点选在了网络教室,这样学习者就具备了实时仿真的环境,能够亲历亲为,体会“操作即见所得”的学习感受,因此印象深刻,学习效果显著增强,而且动手能力以及软件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

4.4 注重课堂授课与网络课程的配合

课堂授课与网络教学虽有主次之分,但联系紧密,将二者巧妙配合起来教学效果更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课堂授课和网络教学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对课程内容仔细研究和反复推敲,统计课堂授课对每个知识点的落实情况,思考还存在的不足,以及怎样在课下通过网络课程来弥补;其次,开始着手课程设计,综合考虑课堂和网络授课的有效配合和互动的问题,如在课堂上布置一些练习、小型设计或留思考等任务,驱动学习者课下利用网络课程学习,途中又可以在关键点设置一些难易适当的小障碍、留些疑问,激发学习者思考和探索;再者,要充分利用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实时指导教学。教师要及时批阅网络课程作业,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做好记录,要在“讨论交流”板块上与学习者多交流,及时回答学习者的问题,并针对学习情况及时对课堂授课的内容和进度做出相应调整。

4.5 网络教学要有计划性和阶段性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主要采取了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将整个授课内容分为建模、时域分析、复域分析、频域分析以及系统设计综合五部分。网络教学也是按着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每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就及时对其进行复习和测试;在每一模块内,又按着“章—讲—知识点”的顺序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因此,整个网络课程教学和课堂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而有序、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5 效果评价

网络教学的效果究竟好不好,还要看它对提高授课质量、改善授课效果是否有帮助,并且有助于学员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检验效果的方法有网络作业、定期性阶段性测试、座谈以及问卷调查等,但最后还要结合课堂授课以及期末考试最终给予综合性效果评估。

6 总结

军械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网络课程自2006年建成就投入到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网络课程与课堂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运用效果也是逐步攀升。并且近些年来,为了进一步增进网络课程的授课效果,正在摸索着将课堂授课搬到网络虚拟教室。调查表明:85%以上的学生都非常赞同网络课程是一种非常特别、有效的学习手段。尤其对于“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网络课程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统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网络课程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有趣起来,不仅加深了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工程能力显著增强,让学生感觉确实有用。

网络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必须大力推进。特别是军队院校的网络课程教学,它关系到部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能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增添了砝码,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网络课程的教学效能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笔者认为,必须破除常规,勇于改革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玉容,冉鸣.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教学设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3-02

《环境生态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重点建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我院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创新发展而设立的重点建设课程。是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9门核心课程之一,与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土壤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密切联系,对本专业环境科学应用系列方向课的学习起到知识储备和关键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对《环境生态学》课程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为环境科学专业课教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教学总体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2.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3.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识别生态系统受损程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

4.熟悉文献检索方法、文I阅读技巧,拓宽学科视野、为生态系统管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

1.本课程的信息化资源。环境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理论解决环境问题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基本教学资源来源于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府网站、高校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网等网络资源:(1)我校图书馆中英文常用数据库(CNIKI、万方、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Wiley);(2)国家精品课程网;(3)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http:///0index/index.asp)、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中科院各类信息开放平台;(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质量实时监测数据(http:///)、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http:///)、环保部数据中心(http:///)、环保部图片库(http:///gzfw/tpk/hbzjpic/)、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美国EPA网站(http://www3.epa.gov/);(5)水利部全国水雨情信息(http:///)、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http://.cn/);(6)中国林业数据库(http:///lysjk/indexJump.do?url=view/moudle/index)、中国林业图片库(http:///CommonAction.do?dispatch=index&colid=205);(7)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信息(http://.cn/product/Index/index/procode/YB_KQWR_24);(8)“985”、“211”高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生态学教学网站;(9)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网(http:///xpe/portal/270863e5-1189-1000-8dc9-ac9d

ee625938?uuid=e499a018-1239-1000-8253-144ee02f1e73&objectId=oid:e499a018-1239-1000-8252-144ee02f1e73&

courseID=K090250)。另外,已有海河流域野外考察图片600余张;西部干旱区河谷型城市环境土壤采样图片200余张、陕北采煤塌陷区地貌、人工生态修复区先锋植被100余张,均以JPG格式全部归类保存,便于丰富教学内容。

2.课程信息化资源特点。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包括流域典型生态单元、生态脆弱区及生态破坏区野外考察及采样图片900余张、思考题100余个、推荐阅读核心文献200余篇;视频资源、专业知识拓展资源、专业技能训练资源及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座资源。课件制作过程中插入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信息量大,既能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本课程拟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E-mail等媒介,在多媒体教室将课堂教学活动录制为视频,同时将每一章节教案、课件、课后思考题、拓展阅读资源等资料放在BB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采用微信、QQ及E-mail等手段与学生互动、交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信息化建设模式及特点

1.教学活动。环境生态学信息化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三种方式。线上学习基于BB平台及教学大纲,按照学习要求预习基本教学内容,课后回顾和复习教学课件、结合自身学习兴趣点和疑点阅读参考文献,并结合问题与教师互动交流。

2.采用的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依靠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小型学术研讨会的传统教学形式与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线下学习、讨论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四、网络教学条件

学校配备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配置有无线及有线网络,可方便地访问校园网及互联网,有专人维护,具备运行良好的硬件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参考教材、拓展阅读文献、思考题、图片及教学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齐备,具备进行网络教学的良好条件。

五、结语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核心课。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了环境科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学科。同时,生态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地拓展,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也呈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范畴也在迅速地更新和发展,紧密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需要依靠各类网络平台,而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所积累的资源、探索出的模式和方法必将为环境科学其他专业课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环境生态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

[3]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Mackenzie,A.,Ball,A.S.,Virde.S.R.Ecology.O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2000.

[6]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8]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连玉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山西是我国煤炭销售大省。作为培养煤炭行业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务煤炭企业的神圣使命。建设煤炭企业会计专业,对形成完整的煤炭人才培养结构体系,满足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挥着其他院校相关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建设煤炭会计专业,为煤炭企业培养更优秀的专门人才,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针对在煤炭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核心课程的改革意义重大!本文拟以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为背景,探讨煤炭会计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改革问题。

一、目前煤炭会计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而与时代接轨,首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因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课程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煤炭企业会计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应更强调对学生煤炭会计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应以“行业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按煤炭企业会计的工作过程的不同岗位任务来构建和串联起一定的教学情境,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煤炭会计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而多年来《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一直沿用着陈旧的教学理念,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教学内容的选取也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际的工作过程难以体现。

2.教学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原本枯燥乏味甚至艰涩难懂的教学内容可以更简单、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受院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很难有单独的多媒体仿真教室让学生通过先进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大多只是在教室中安装了投影设备,或者在通用的多媒体教室上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只停留在课件的播放上,而课件也是以文稿为主,图片、图表、音像资料较少,动画效果不明显,只不过是把板书搬到了投影上而已,很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3.教学方法单调

会计是与社会联系面较广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践手段的运用。但是《会计信息化》课程目前还是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当然,讲授是必要的教学方法,但是绝不能是唯一的。单调的讲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使其滋生厌学情绪,而《会计信息化》本身又存在与煤炭会计企业衔接的应用障碍,枯燥的讲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之不能与教师默契配合,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虽然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采用项目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等方法,但是受经费有限、部门协调困难以及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欠缺等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困难重重,导致这些在实践中更为得心应手的方法只能在教室里做浅尝辄止,自然是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发挥成效。结果还是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并且没有体现出煤炭企业的特色,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二、煤炭会计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

1.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会计信息化》课程应面向会计实际工作过程设计组织教学,按照煤炭企业会计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任务,模拟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设计教学情境,以工作过程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学流程,采用以工作任务为案例的项目导向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等作为考核标准,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首先应通过课内实训和结课后的综合实训让学生在校内的会计综合仿真实验室模拟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和步骤,体验煤炭企业会计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其次通过与部分煤炭企业的合作办学创建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甚至是直接进驻企业进行定期的实践锻炼,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消除理论知识滞后的弊病,强化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2.丰富教学手段

现金的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应当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建设本课程的多媒体仿真教室,以模拟现实中的煤炭会计企业会计岗位的流程,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好地去实践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增强其职业性。同时,教师应紧跟时代,掌握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将这些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的知识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当然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还需要有相应的外部条件支持,内外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我们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摒弃了以前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改之以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相辅相成的方式。我们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先教后做”、“先做后学”等教学程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研讨、练习等方法,完成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煤炭企业会计专业的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主要是讲授煤炭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只依靠单纯的讲授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把授课地点直接选择在会计综合实验室,让学生们边学边做,同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能够对煤炭企业的会计岗位和业务有更直接的认识和体会,有效的缩短了上岗。

总之,煤炭企业会计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构建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相应改革,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样课程建设和改革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作者:高彩翚 单位: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篇8

空间学习平台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没有空间课程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黑板加投影仪,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的授课内容不够广泛,讲解不是很深入,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消化和吸收不够充分。空间课程建设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开创了空间学习平台。空间学习平台的建设,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做充分的解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重构课程架构。比如,教师要先收集课程资料形成该课程的教案库、案例库、图片库、影像库、习题库、课件库等,然后将这些教学资源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的学习单元并上传空间,将这些学习单元按照学生学习习惯,由浅入深的重新排序,运用超链接技术做出电子导航。这样既方便教师的授课,又方便学生的课后学习。

空间课程充分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保障,空间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途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室的局限,使空间课程变成了“永不下课的课堂”。

空间学习平台的建立创新互动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局限,“教”与“学”往往是脱节的,在“教”的过程中,“学”很难切入,在“学”的过程中,“教”又已经下课。“教”与“学”配合太少,教学效率不高。空间课程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搭建了学习平台,使“教”与“学”交替互动,灵活转换,为学生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学习空间,相比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空间课程形成了“教”与“学” 互动式学习新模式。这种互动式学习新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互动式学习模式注重交互性

空间课程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优势在于交互性。空间课程资源丰富,但是如果没有交流沟通,再好的资源也会被束之高阁。因此,交互性是空间课程重要属性。空间课程的交互性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课前的预习开始,教师就会发帖,提出课前思考问题和要做的准备,在课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空间授课,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与学生互动,在课后学生可以进入作业提交区提交作业,教师点评,还可以进入讨论区交流学习心得。空间课程通过交流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平台与课堂教学的配合,能够实现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相辅相成,通过平台将理论传授与实践练习联系起来,将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化为互动学习。

2.互动式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交流习惯

在网络世界里,社交软件很多,从最早的博客、论坛、QQ,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相比这些人们熟悉的交流方式,空间课程的交流平台对大家还是个陌生的事物,但是空间课程的交流平台同样具备以上的交流功能。比如同QQ空间一样,教师和学生要先建立个人空间,教师的空间有完备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空间里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成果,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空间留言,使大家交流起来无障碍,借助空间交流平台形成的互动式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交流习惯,让学生使用起来能够得心应手。

3.互动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导”,即指导、教导和引导。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中心,而是教学的设计者,主要负责的是:开发空间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成果的评估者。

空间学习平台建设仍待解决的问题

(1)空间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要精简适用。空间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求多、求全,往往课程内容设计繁杂冗长,使初学者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到利用空间进行互动的热情。

(2)空间学习平台的课程导航要设计简捷易懂。课程导航是学习的路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由浅入深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不要将导航界面做的很花哨,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要求全责备,导航设计太复杂,在寻找路径时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3)交流互动要追求质量。在空间群体讨论过程中,虽然学生们都能够做到踊跃发言,但就大多数发言质量不高。在空间讨论区,教师要预先设计好讨论的命题,巧妙设计答题环节的次序,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一、搭建“中药博物馆”网站专栏

中药的鉴定首先要建立在对药材(饮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谈课程之前并未接触过中药。由于该课程需要掌握的药材数量较多但课程相对学时较少,学生对学习过的中药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识别映像,学习中存在印象不深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药材的识别技术难以加强和巩固,对药材容易混淆,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药材的感性认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药材真实彩色图片分类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在授课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药材的整体、细微特征和鉴别要点,避免了单一教材黑白插图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材图片讲解鉴定要点,解决了贵重、稀缺药材标本因价格昂贵、资源有限而难以获得的困难。

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药用植物园”中的药材资源,结合昆嵛山野外采药实训的机会拍摄了大量药用植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多年的积累,多途径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出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三千余幅,视频资料百余个。

基于此,在学院网站上开设了“中医药博物馆”栏目(网站地址见文末)。栏目共包括“中医药名家”、“药用植物图集”、“中药材图集”和“中药饮片图集”四个学习板块,除上述视频、图片资料外,还包括两万多字的相关文字材料。通过搭建此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不仅充实了课余生活,更弥补了课时相对不足的缺陷。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学习网站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课程组结合自身条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完成了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方案的设计。为了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校企双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教学团队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假期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录制了大量中药鉴定岗位工作相关的视频,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将课堂知识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更清楚将来从事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结合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学素材,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网站共有“课程简介”、“教学方案”、“学习任务”、“教学资源”、“习题库”和“在线交流”六大学习板块,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项目设计方案、任务实施方案、参考教案、多媒体课件、中药图片集、习题集、在线答疑等内容。该学习网站是对课程改革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一次全面整理。

在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完成了大量的文本编辑、ppt课件制作、图片编辑处理以及视频录制、编辑、剪辑工作,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三、集成省级精品课程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项目化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情况,充实课下教学资源,课程组摄制了教改后的课程录像,并上传至学习网站。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为中药的来源鉴定和性状鉴定提供了直观地学习资源,相比之下中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学习内容更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直观地展示中药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现象,课程组利用显微摄像技术拍摄了50余种中药的显微结构图片,以及典型药物的水试、火试现象视频及典型中药理化鉴别实际操作和鉴别结果的视频,一并上传至学习网站。另外,考虑到毕业生和社会上本行业从业人员进修或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在学习网站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拓展资源”和“职业资格”两个学习栏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学习网站,经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更全面地阐述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说明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课程组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完成了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的建设。申报网站全面阐述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等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该课程最终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实际的教学难题,促使校企之间更深入地合作,提高了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丰富了 教学资源,促进了课程的全面建设。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Flash动画、三维动画等技术,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本科教学工程;信息化;教学质量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ing engineering;informatization;quality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06-02

0 引言

本科教学工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简称,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1]本科教学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整体实力,从而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1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过程信息化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标准及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本科教学工程包括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教坛新秀)六个项目。学校从三个层面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学校进行宏观管理、院系积极投入建设、师生广泛参与。

从2007年开始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的“质量工程”到2011年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更名为“本科教学工程”),截止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工作持续了七年时间。2012年之前内蒙古医科大学在本科教学工程各个项目的申请、评审、信息管理及后续建设等环节基本上采用手工处理、各自为政的方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造成了集中管理困难、项目难以持续建设、优秀项目无法起到示范作用等困境。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效率,更好的发挥本科教学工程的示范作用,整合优秀资源,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需要对整个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信息化整合,提供一个公共的资源共享平台,以这个平台为基础,进行管理、建设。

2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过程实现信息化的实践

我们从学校、院系、师生三个层面实现三级管理。学校提供一个公共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院系实现二级管理、建设,广大师生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参与建设、共享资源。

2.1 学校提供公共的本科教学工程网络管理平台,进行宏观管理 学校在整个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宏观管理作用,确立指导思想和基本实施原则,进行规划、立项、管理和协调,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和验收。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及数据库技术,我们开发了内蒙古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工程数据管理平台。通过计算机方便快捷的完成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浏览、查询、上传、下载、分类及汇总等工作,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实现系统化、自动化的管理。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学校、各二级学院及各位教师按照国家标准开展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并为学校提供系统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成果展示的网络应用环境,整合已有的信息化网络资源,统一到该项目网络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下,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崭新的教与学的数字化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内容形式如表1所示。

本科教学工程管理平台所实现的功能有:建立历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按二级学院划分的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含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优秀主讲教师及教坛新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品牌及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相关资料数据库,例如视频、Word文档、图片文件等;实现各级各类项目相关资料的授权访问与操作:建立管理员用户及普通用户数据库,实现校级管理员(最高权限管理员)、院级管理员、项目负责教师管理员三级管理权限控制,以及普通用户(本校全体教师与学生)权限控制,对于外网无授权用户则只能进行网页浏览操作;通过对不同用户的权限控制实现对各级各类项目相关资料的浏览、上传、下载、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为了保护相关教师及教学科研团队的知识产权,网络平台规划实现对无相关权限用户禁止下载及复制功能。实现对各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打印报表功能;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功能;对网络管理平台进行后期维护及功能扩展服务等。

通过本科教学工程管理平台,学校将历年来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集中管理,提供国家标准、组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建立一套完善的后续质量监控体系。

2.2 体现院系特色,实现院系二级管理、建设 学校下属的各个二级院系是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具体实践者,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每个二级院系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对课程、团队、专业进行建设。在学校提供的本科教学工程管理平台下,院系制定各自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对项目的质量进行第一道把关。

针对二级院系,本科教学工程管理平台设有院级管理员,是各个二级学院负责管理本科教学工程网络平台的人员,该权限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界面对本学院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负责对本学院各级各类项目资料数据库执行浏览、上传、下载、查询、修改、删除、内容审核等操作。

院系根据各自特色狠抓课程建设,加大精品课程立项力度,鼓励网络课程建设,将优秀课程资源上网,将教学、科研综合考虑,鼓励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编写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围绕教学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并及时更新数据管理平台中相关教学内容。将专业的内涵建设、外延拓展和特色培育形成体系,使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2.3 师生广泛参与,提供更多的开放教育资源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依赖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只有引起教师的重视与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真诚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本科教学工程管理平台中,普通教师及学生用户可以通过工号或学号和密码登陆该网络管理平台的前台网页界面,该权限用户只拥有浏览、查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相关资料及下载授权范围内资料的权限。为了充分体现内蒙古医科大学不断提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及丰硕的办学成果,更好的展示学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的优秀典范,网络平台实现对外网无授权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或登陆内蒙古医科大学主页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网络管理平台的前台网页执行“浏览及查询”功能。

虽然目前网上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对于本校教师和学生来说,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平台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更有针对性、更具特色。例如通过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的“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可以对教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调动教师参与教改、教研的积极性;通过“精品课程”项目的开放平台,可以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开放的平台获取与所学课程直接相关的教育资源。

3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至今,内蒙古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工程网络管理平台已经运行两年,相关项目建设的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步推进。笔者也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存在重视申报、轻视建设的问题 这里仍要提到本科教学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社会不断发展,很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在实际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很多项目一旦申报成功,后续的资源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并没有将知识及时更新。以“精品课程”项目为例,一些项目只有申报时非常少的授课资料,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后续课程资料,笔者访问了其他院校的精品课程资源,一部分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数据管理平台不只是要起到申报、管理的作用,更多的是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提供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资源。这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不搞终身制,项目建设滞后者淘汰,使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回归其本质——即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可以效仿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的做法,一旦被评选为精品课程之后,需要改进课程内容,每次授课后都必须上传课堂录像(国家级精品课程提出的更新要求),学生评估报告。在建设课程网站过程中,鼓励课程建设者访问其他学科和相关课程的网站,了解其他人是如何做的,从中汲取灵感。[2]

3.2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示范作用不明显,项目成果没有在师生中形成较大影响力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评审出的优秀成果只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才有可能推动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笔者了解到,很多教师和学生很少访问本科教学工程网络管理平台,因此对于本科教学工程中的优秀成果也很少了解。

教师和学生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这首先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一个合适的网络平台,提供他们需要的资源,同时推动教师成为平台资源的更新者,形成一个资源丰富、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络平台,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实践表明,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化,有利于整合资源,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使项目评审过程透明化,为师生提供更多具有本校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EB/OL].http://,2011/7/1.

[2]侯爽,王龙.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提升本科教学质量[J].开放教育研究,2012(2):124-132.

篇11

中药鉴定技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药及相关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中药调剂员”职业资格考核课程,又是执业药师(中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课程。在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课时少而需要识别鉴定的药材多”、“课堂教学中很难呈现职业真实工作场景”和“贵重、稀缺药材标本难获得”三大难题。为解决以上难题,教学团队拍摄、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中药材(饮片)图片,摄制了中药鉴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环境和操作程序,创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了解中药鉴定的职业环境,认识常用及贵重、稀缺药材。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上难题迎刃而解,不但降低了教学成本,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说明了课程信息化建设既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学的迫切要求及发展趋势。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逐步进行的,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总结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搭建“中药博物馆”网站专栏

中药的鉴定首先要建立在对药材(饮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谈课程之前并未接触过中药。由于该课程需要掌握的药材数量较多但课程相对学时较少,学生对学习过的中药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识别映像,学习中存在印象不深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药材的识别技术难以加强和巩固,对药材容易混淆,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药材的感性认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药材真实彩色图片分类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在授课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药材的整体、细微特征和鉴别要点,避免了单一教材黑白插图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材图片讲解鉴定要点,解决了贵重、稀缺药材标本因价格昂贵、资源有限而难以获得的困难。

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药用植物园”中的药材资源,结合昆嵛山野外采药实训的机会拍摄了大量药用植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多年的积累,多途径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出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三千余幅,视频资料百余个。

基于此,在学院网站上开设了“中医药博物馆”栏目(网站地址见文末)。栏目共包括“中医药名家”、“药用植物图集”、“中药材图集”和“中药饮片图集”四个学习板块,除上述视频、图片资料外,还包括两万多字的相关文字材料。通过搭建此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不仅充实了课余生活,更弥补了课时相对不足的缺陷。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学习网站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课程组结合自身条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完成了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方案的设计。为了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校企双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教学团队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假期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录制了大量中药鉴定岗位工作相关的视频,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将课堂知识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更清楚将来从事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结合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学素材,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网站共有“课程简介”、“教学方案”、“学习任务”、“教学资源”、“习题库”和“在线交流”六大学习板块,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项目设计方案、任务实施方案、参考教案、多媒体课件、中药图片集、习题集、在线答疑等内容。该学习网站是对课程改革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一次全面整理。

在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完成了大量的文本编辑、PPT课件制作、图片编辑处理以及视频录制、编辑、剪辑工作,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三、集成省级精品课程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项目化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情况,充实课下教学资源,课程组摄制了教改后的课程录像,并上传至学习网站。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为中药的来源鉴定和性状鉴定提供了直观地学习资源,相比之下中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学习内容更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直观地展示中药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现象,课程组利用显微摄像技术拍摄了50余种中药的显微结构图片,以及典型药物的水试、火试现象视频及典型中药理化鉴别实际操作和鉴别结果的视频,一并上传至学习网站。另外,考虑到毕业生和社会上本行业从业人员进修或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在学习网站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拓展资源”和“职业资格”两个学习栏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学习网站,经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更全面地阐述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说明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课程组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完成了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的建设。申报网站全面阐述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等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该课程最终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实际的教学难题,促使校企之间更深入地合作,提高了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课程的全面建设。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Flas、三维动画等技术,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4.044

Practice of the Course Group Building about “Offi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of Computer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I Zhao-hui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253034)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tal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daily off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urrounding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Office advanced office applications” and individual courses, such as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Using and Maintenance of Office Equipment”, “Commonly Used Office Tools” as well as “the PhotoShop office image processing”.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Group,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courses , let the course structure in one system,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a scientific way , and the commencement time in order, then we can reache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 that is “Stronger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more refined business skills, outstand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ighlighting the professionalism”.

【Key words】Joint courses (groups); Off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advanced office applicat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0 引 言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三大特点: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生产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是指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的相关课程。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与实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是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明显、浅层逐渐向隐含、继承等多维发展,很多原来没有关联或关联较少的知识与技能逐步趋向有关联、相互渗透。课程群建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推动专业课程的全面优化整合,深化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为落实山东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及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我们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和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办公岗位上,最普遍需要的是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设备处理日常办公信息化事务的人才,但是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应对上述任务时显得困难重重。

为了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提出了“更强专业基础、更精业务技能、突出行业应用、凸显职业素养”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在优化整合原有单项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于2008年提出了建设“联合课程(群)”的理念,并且选择了办公岗位最需要的“办公信息化”方向为试验点,对教学计划中可构成完整教学内容体系的《Office高级办公应用》等五门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集成,使其成为一个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联合课程(群)——《办公信息化技术》。通过引入校企合作的办公岗位真实任务,模拟办公环境,强化综合训练,提高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办公岗位信息化任务处理方面的技能。

1 以应用为核心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

1.1 指导思想

1.1.1 以就业为需求

办公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信息化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需求决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怎样使专业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就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1.1.2 以应用为核心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包含了培养通用能力、方法能力的技能型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充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紧跟市场变化,从行业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根据各行业职业岗位对员工办公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进行改革。因此,我们将《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定位在培养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等相关办公设备进行日常办公岗位的文档处理、表格数据处理、幻灯片的制作与演示、邮件的收发与管理、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办公室局域网资源和硬件的共享、互联网资源的下载和处理、常见办公文档中图像照片的处理、常见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1.2 课程群建设的总体原则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涵盖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精华。集中人力、物力来加强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从而加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取得重点突破的效果。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要有利于专业教学计划的组织和实施,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合理优化,有助于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对其它课程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推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在创建《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协调课程群内部各单项课程之间的联系,遵循了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控性的基本原则。

1.2.1 单项课程的内容更具有科学性

我们立足于《办公信息化技术》整个课程群体,对其中的五门单项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得它们之间既保持密切的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逻辑性,避免重复性;确定课程教学的安排顺序,明确具体课程教学章节内容和讲授深度,技能培养环节连贯、递进。例如,普及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们分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和《办公工具软件应用》等课程中进行讲解。对于办公信息化技术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文案的制作,则通过核心课程《Office软件办公应用》详细介绍。而为了方便计算机图像等专业后续课程的开设,我们在《Photoshop办公图像处理》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除了满足课程群内办公图像处理的教学需要,保持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与后续课程完美衔接。

1.2.2 创新性:注重各项单项课程之间的交叉

课程群建设本身决定了它注重各项课程间的交叉,尤其是在一些较为综合的、大型的设计中。例如,在办公文档综合实训项目中,就要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Word文档制作和《Office软件办公应用》中的排版技术、《Photoshop办公图像处理》中的证书照片处理以及《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中的复印机和局域网内共享打印机的使用等多个课程内容进行交叉、融合,共同实施实训任务,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在具体的案例中得到综合性地提高。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因材施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三结合,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的能力。

1.2.3 实践性

通过“企校合作”引入办公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案例,并将信息化技术最前沿的软件应用技术结合到项目任务实践中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从事学习和实践。

1.2.4 可控性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涉及课程较多,改革力度大,工作复杂,在操作中遵循了过程的可控性。在整合过程中逐渐提高教与学的透明度,以及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减少随机性和非计划性,注重前后知识和技能的衔接性,环环相扣。担任各单项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备课过程中,加强彼此间交流,注重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和融合,避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盲目性教学。

1.3 联合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1.3.1 课程群体系结构

(1)以《Office高级办公应用》为专业核心课程

在办公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中,利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各种办公文案制作是实现由任务下达、任务设计向任务实体转化的关键,是办公信息化技术的核心。《Office高级办公应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应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实现文字排版、数据管理、商务演示等办公任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实现真实办公岗位任务的具体体现。因此,《Office高级办公应用》课程对于办公信息化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是《办公信息化技术》课程群的专业核心课。

根据上述要求,确定《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是以《Office高级办公应用》为核心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为基础课程,以《办公工具软件应用》和《Photoshop 办公图像处理》为辅助课程的体系结构关系,如图 1所示。

(3)课程群内课程体系的衔接

为了解决办公信息化技术新知识、新功能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课程群教学时数减少这一矛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注意协调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关系,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合理安排知识点出现的时间顺序,并将这些内容组合到相应的课程中,实现教学内容无重复、无间隙,教学内容难易渐进出现,优化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目前这5门课程依次分别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形成一个衔接合理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1.3.2 以应用为核心的学习情境——构建知识框架

为了将《办公信息化技术》课程群中各个单项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点进行有机地整合,我们研究、设计了10个课程群综合实验——学习情境:

电脑文化艺术节

风雨兼程50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庆庆典

机房设备扩建项目招标

……

上述学习情境贯穿在课程群中,每个情境均设计了主要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包括技能要求、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验收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办公任务案例,使得各单项课程在学习情境任务中实现有序衔接,培养学生完成办公文案制作、编辑排版、数据管理、商务演讲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情境二中设计了如下知识技能教学环节:1.制作校史和校情介绍展板;2.编印《校史》;3.编印《毕业生名录》和《毕业生业绩录》;4.制定工作日程表;5.制

(2)符合办公信息化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课程群体系

我们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与“办公信息化”技术领域必须具备的21项综合职业能力相适应——例如,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处理日常办公文档和数据处理、使用各种工具软件实现办公任务需求、利用PhotoShop进行办公图像处理、熟练操作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常用办公设备等。遵循能力依次培养、技能层层递进的要求序化课程体系,构建学习领域,如表1所示。作参会人员花名册;6.制作捐资证书;7.制作大会邀请函和感谢信;8.制作校庆专题幻灯片;9.拟订校庆活动专项收/支财务报表;10.会议纪要的审阅与开发;11.参会人员合影留念等。

每一个学习情境以突出一个或几个教学重点为主干,辅助以多个知识和技能点,整体情景设计以能够体现较为完整的某个办公信息化岗位任务为原则——即“一体化”。

2 结 语

《办公信息化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强化基础,服务专业”原则,以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知识体系为核心课程基础体系,兼顾专业课程,构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办公信息化技术基础课程群。从教学效果上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学生对该课程群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中的相应岗位中工作适应性增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被许多高职院校借鉴,按照该模式构建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也被评为2011年山东省高校联合课程精品课程。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的建设,应该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力求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创造应用型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设有特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打造一只教学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素质高的优秀教学团队,在选用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适合于本专业教学的一系列教材和教学资料的编写,形成精品教材等,仍将是今后《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和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毛国君,方娟,易小琳,鲁鹏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的“1+2+3”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2]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24(4).

[3] 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4] 陈文山.组建课程群 打造学科优势[J].琼州大学学报,2003,(5):72.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2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Liu Caixia,Xiang Xuehui,Jiang Wenjuan,Zhang Kaiping

(Zhengzhou Huaxin College,Zhengzhou451100,China)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China's strategic industry,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s the role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 of teaching plan and syllabus of the premise,each college training direction is self-contained.Watso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and Zhengzhou city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to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Put forward with ability as the core"three-in-one"computer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Key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Curriculum system;Ability;Optimization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它是高职教育实现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从理论上来说,课程体系是指教学大纲中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科目的学分与学时比重。当今社会尤其是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随之专业课程体系也要不断优化。

一、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理念

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市场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是:(1)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2)以就业岗位职责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设置;(3)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组织课程内容;(4)迁移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5)以职业技能为参考――强化技能训练。

二、郑州华信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历史沿革

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郑州华信学院正式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于管理系。在学院“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激励创新、重在应用”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以适应社会人才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业务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为主线,依托华信集团,面向各金融机构、全省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专业名称的调整,随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名称更名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并将该专业归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与时俱进,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后进行了三次改革。

(一)以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学科归属来看,信息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之下,其学科发展方向则必须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一种特定的管理对象――“信息资源”社会实践的管理,从2003年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以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在以管理为核心的同时,强调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强调应用性,其中案例教学、实验课、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40%以上。在学院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下,我们提出了“三个零”培养模式,即:“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接触,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计算机和管理双向交叉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要开设一定的操作技能应用性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设计评估和运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运用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和分析利用。

在被调查企业中,几乎一半的人认为信管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这显然有违信管专业设置的初衷。但是,企业认为信管专业的各种课程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类课程,从社会调查中企事业单位对信管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看,需要度在40%以上的知识选项中,计算机类知识占46.2%,远远超过经济管理类和信息管理类知识。因此,2006年我们对信管专业中的计算机类课程进行重置与更新,在保证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与信息的组织、分析与使用的要求结合起来,开发一些新的课程,使学生知识体系的针对性更强。

(三)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