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学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声乐作为综合性艺术中的一门,它的学习和演唱过程不仅涉及声乐技术技巧和文化素质修养,而且涉及人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很多人认为声乐艺术中声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从实际来说,感情与动作也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人们不能着重声乐技巧的教学而忽略其他两者。尤其是情感表现中的心理因素,是声乐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在声乐教学中,怎样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培养,使其更好地运用歌唱心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声乐教学中值得重视的教学内容。而在对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歌唱心理培养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对歌唱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一、歌唱心理学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歌唱艺术是在呼吸、发声共鸣以及咬字和吐字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动作组合,是大脑有意识地对歌唱机能进行的潜意识控制。声乐艺术作为人的一种专属意识,在歌唱的过程中不仅贯穿着人的声音,还贯穿着人的思想与情感。在歌唱中不管是声音的长短、高低还是歌曲的风格与表现都是与人的思想感情紧密相关的。声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心理活动都有很明显的体现,歌唱心理学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歌唱无论是发声机能还是发声技巧都无法离开歌者的感觉,歌者对声乐最直接最初级的认知方法就是“感觉”。歌唱发声的感觉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歌唱时对歌曲情绪的把握是通过感觉来表现的;歌唱时的音色、音量和节奏都离不开歌者的感觉;歌唱时呼吸和共鸣的感觉。对声乐学习来说,声乐心理学中的感觉是极其重要的。歌唱心理学中,注意是人们最熟悉的心理现象之一。在歌唱中,歌者的注意力对歌曲形象是很好的保证,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对歌曲的思想感情进行更深刻的表达。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注意”是学生必须培养的歌唱心理品质之一。
其次,歌唱心理学中的联想、想象以及情绪和情感对声乐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只有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才能使歌曲情感活动更加饱满,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感动别人。而情绪和情感使歌唱者对发声和演唱有很大制约性,歌唱者的情绪不稳定时,很难将歌曲很好地演唱。歌唱心理学中,性格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性格作为每个人身上比较稳定和本质的心理特征之一,对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尤为重要。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如果性格开朗往往在演唱中就更加自然,发挥水平也更为正常,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容易紧张,很容易在演唱中发挥失误。而且,声乐演唱的风格与性格也有很大关联,活泼或者安静都是不同的演唱风格。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性格加以调整,只有培养好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加轻松地对学生的歌唱水平加以提高,达到满意的声乐教学效果。
二、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心理的途径
歌唱心理学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培养。根据学生性格、个性以及气质等各方面的不同,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歌唱心理加以引导和培养。
(一)培养学生在声乐上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和建立
从古到今,由东至西,但凡出色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超过常人的热爱,正是这种执著才能推动他们不断地向前。而热烈的情感,就是兴趣的升华,最初也是由兴趣生发的。推而广之,可以看出兴趣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性。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声乐艺术从兴趣上升到情感层面。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针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制定不同的声乐教学内容,使他们能够各展其长,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二)注重对学生感觉和心理的指导,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声乐教育不同于语言教学,它是非直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因此很难通过规范化的语言对声乐知识进行表达,某些音或者乐句的演唱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感觉和心理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在学生面前进行示范性的演唱,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和感觉认识。其次,在声乐教学中艺术修养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学生只有具备更高的艺术修养,才能对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为了培养学生想象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来积累艺术修养,对各种人物的情感特征加以把握。
(三)在演出或者考试前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在演唱或者考试前,学生由于心理素质的不够强大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影响学生正常能力的发挥,进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差。关于这一点,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尽可能地在演出或者考试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使其能够从容地面对演唱或考试。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学的重要性使人们必须加大对其认识和关注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心理状态上,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对声乐技巧娴熟掌握的同时,对声乐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有完美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卢莹,曹凤.浅谈歌唱发声的心理活动[J].艺术教育,2007(9):155—156.
[2]严淑.歌唱中的情与声——谈声乐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职大学报,2009(5):74—76.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 心理健康 ;重要性
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
体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
(一)认知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恰恰相反,研究表明,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解除抑制,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厌倦和烦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请到运动场上来,忘却烦恼。
(三)意志
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参加体育活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契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
(四)个性
个性,也称人格。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既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又要以身作则,以优良的思想品德去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统一人格。其中,教学生做人是第一重要的。
那么如何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
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三、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教学实践中,课堂教法要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一、理论学习法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二、激励表扬法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交流法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诱导法
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新的挑战。这其中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中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非常必要。
一、心理学的社会现状
心理学,这三个字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人们往往会跟“读心术”、“催眠”这些词语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实际上,这些理解大大扭曲了心理学真实的样子。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
然而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却还很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虽然心理学已经发展的很快,但离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远。大家只知道生病去看医生,但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人们还是不习惯去做心理治疗。一提到 “心理治疗”,大家普遍会简单的认为是精神病。
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和培训,我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这段时间学习也使我明白了心理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还是不够的。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说都是间接的由这些来自社会各方的因素导致的。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一般都在14-18岁之间,这个时期是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城市生源的学生与农村生源学生在心理特点上又有一定的不同,这些都增加了中职教育的难度。主要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点: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
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易冲动、缺乏理智。在日常 生 活 中,不少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 。也有学生与同学、朋友争 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或斗殴。这也是为什么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容易犯罪的原因之一。还有另一个极端现象就是不少情感冷漠的中职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所有的人和事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更是冷眼旁观、置身事外,把自己封闭在自己内心的空间里。
2、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部分学生没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主要表现为:缺乏青少年应有的那份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追求,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学习上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生活上自由散漫、随遇而安。在中职学校课堂上,不管多好的老师,多好的课件,气氛永远是死气沉沉。原因一大部分是中职学生人格尊严受到过严重损害。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中职学生普遍受到社会、老师、家长的忽视轻视甚至鄙视不少中职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
3、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普遍存在着自觉性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不足。在学校,抱着应付老师和欺瞒家长的态度挥霍着、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或课程的学习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据调查,有的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4、自我意识方面的心理问题。
绝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存在自我评价不当的现象。他们表现为一方面自卑自贱,另一方面又自私自利。一部分学生曾经较长时间处在被瞧不起的状态,听到的多是指责和不满,看到的多是歧视或鄙夷的眼光,以致惯性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是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往往轻易放弃。自卑自贱、自暴自弃现象严重。而另一部分独生子女或家里骄纵惯的学生又过度的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很少尊重他人;一味的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却不愿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却很少自觉地帮助他人和关心集体。这部分学生往往不合群。
5、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
我校的学生在就业择业上普遍存在依赖性心理、焦虑心理。虽然现在学校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但大多数中职学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的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在招生的时候,这一点表现最明显。学校承诺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往往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这也说明不少中职学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于是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病”。
6、性心理问题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但是,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尚处在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常见的有恋爱受挫能力差。比如失恋导致一些心理脆弱的女生轻生,男生打架等等。再有一方面是性心理不健康,缺乏性责任和性道德。比如部分女生偷食禁果,结果付出身心健康、学业、名誉为代价。还有一方面是恋爱交友不当,导致犯罪。我曾经带的一届学生中就有这么一个案例,班里的一个女生跟社会上一个“小混混”恋爱,一次她返校时间晚了,学生会的干部多说了她几句,谁知周末她让她男友集结一帮人校外拦着学生会的学生打群架,被110带走,学校开除。
三、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对以上所述的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导致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校教育因素
虽然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很长时间,但是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还是处于应试阶段。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基本都是中考落选者。由于他们初中阶段或许就已经被家长或老师贴上了“差等生”的标签,于是造成他们总感觉低人一等。进入职校后他们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表现为没有上进心,没有求知欲,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中考也算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部分学生初中成绩还不错,害怕面对自己中考的成败,怕面对家人的失望觉得愧疚苦恼。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自己中考失利产生了挫折感。还有一部分学生迫于家长的压力,明明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呆在学校学习,结果整天处于烦躁无助中,导致精神创伤或行为偏差。比如上课捣乱、与老师闹对抗、拖交或欠交作业、更甚者逃课等等。如此一来,成绩不好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两种极端:自卑和“破罐破摔”。
2、家庭教育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来自多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一样。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大部分问题学生都处于一种“留守”状态。所谓“留守”状态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留守在家,只有爷爷奶奶看管的,父母只负责交学费,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的人。另一种虽然跟父母在一块儿,但是父母二人多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这些留守学生长时间与上上辈生活在一起,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辈对这些孩子相对比较溺爱,教育得不够严。导致这些孩子的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观念不强的等一系列坏习惯。隔代教育还会导致这些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自己犯了错,常常总是埋怨对方、指责老师、批评学校。稍有不如意就对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抱有对立和敌视态度。从心理学层面上来看,是因为这些孩子长期的心理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就会通过上述那些过激的行为比如:捣乱课堂、违反纪律等等来寻求大家的关注,得到他们内心一种畸形的归属感或安全感,而且,事情的发展往往会与他们想要结果的相背离。
3、社会教育因素
随着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大融合,社会的不良风气也渐长。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起着某种反面的“社会导向”作用。甚至,有的学生家长自己本身就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他们自身的恶习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深远。比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遇到需要反复或重复的事情时缺乏耐心等。
还有一部分中职学生来到学校是迫于无奈。就我校实际来看,无奈的学生有两种:一是年龄太小,不足15周岁,如果参加工作,家长不放心;如果上学,成绩不好或经常捣蛋。二是已经参加工作几年的大龄青年,年龄偏大,知道了学历的重要性。前者来校后,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将来干什么,志向不明,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甚至把学校当成收容所、逃避站。他们打着读书的旗号想方设法找父辈要钱,在学校不用为穿衣吃饭着急,更不需要自己去挣钱养活自己。你问起来,他们的回答更是奇葩:“我爸(我妈)就是让我来混个毕业证…”。这两类学生说白了,就是来混日子的。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一、优化创新心理 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效果,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情景,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三、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首先,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奇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
1、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①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②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③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④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