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感受生命

感受生命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感受生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感受生命

篇1

哈里去了另一个世界,可是他还有心愿未了,他试图回到活着的世界。在精灵阿瑟的帮助下,他回到了他的学校、家庭,重新回到了爸爸妈妈、姐姐和朋友们的身边。他用他仅存的力气和意念向姐姐表达了歉意,向爸爸妈妈表达爱意,向他不舍的朋友们告别……那是一段艰难而温馨的旅程。最后,他在那轮夕阳的召唤下,了无牵挂地走向“天蓝色的彼岸”,成为另一个生命的一部分,重回广阔的天空。

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哈里与家人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感动了,他是多么不愿意死,多么不愿离开自己的亲人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的生命如夏秋两季的过渡一般,如此短暂而脆弱。有人说,人生如灯火,生命不复返。你永远不会知道属于你的那盏灯什么时候会灭。“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哈里看着别人快乐时自己也感到快乐,但也不得不承受心中的那一份无奈。他怀念风的感觉,那是“幽灵”的体会,活着的人也许根本不会感受到这自然的提示――“你还活着,你有感觉”。也许你有无尽的感激之情想对亲人倾诉,有深深的爱要向他们述说,有许多的歉意要向他们表达。可是你一旦离开了这个世界,就什么都来不及了,所有关于你的一切都会消失,而你留给亲人朋友们的只有无尽的悲痛和惋惜。

可是,这就是人生,一切都不可能重新来过。想起一本科幻小说主人公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正因为凡人的寿命短,所以才显得更珍贵美丽。”所有人最大的不同大概正是对生与死的态度。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而实际上对死亡的恐惧并非软弱,只是人之常情。死亡到底是什么呢?是终结?是虚无?还是永远的离别?当哈里平静地走向夕阳下天蓝色的生命海洋时,我想他的心中已经没有黑暗和恐惧了,他的心被爱填满。所以,死绝不是终结和虚无,那轮温暖的夕阳带给我们的是光明与希望,哈里永远活在那些爱他和他爱着的人的心里。

合上书,我的眼前一直晃动着那轮绚丽的夕阳。那余晖既不明亮又不刺眼,散发着对生命的渴望和爱的温暖。“绝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吧,请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珍爱家人、感恩老师、同学和朋友,给他们灿烂的笑容和温暖的问候吧!只要你我的心中有那份爱的牵挂,那轮夕阳就一定会在心中永恒,永远不会西沉!

《天蓝色的彼岸》推荐理由:

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人性寓言”,《天蓝色的彼岸》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书。单纯、清新、温暖的文字,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现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让人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爱……它是送给心灵最好的礼物,只有亲自读一读才能有真切的体会。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高铭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认知方式,所谓的疯子只是世界观与他人不同。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访谈录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篇2

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生命早期阶段的行为产物。它受制于儿童的心理特征、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技术能力,但这并非要我们去忽略其独立的意义和艺术价值。只要概括一下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所体现的各种特点,我们就不难发现儿童画在形式上具有如下的特点:

(1)夸张和变形是儿童绘画的一大特征。

(2)立体空间的平面化。

(3)拟人化和装饰化也是儿童绘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儿童的心目中,世间万物都有生命。儿童自身不认识事物的本质,而受表面现象的支配,对一切没有生命的事物都进行人格化处理:圆圆的太阳在儿童的画面上变成了慈祥的老爷爷;孩子看到小树苗被压倒了会说“小树在哭了,它一定很痛”;儿童(尤其是女孩子)还喜欢在他们所画的作品上进行繁复的美化装饰,这是儿童爱美之心、善良之心的体现。

(4)幻想画是儿童想象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达形式。儿童有时会产生一个有趣的想法,大胆地把几种毫不相干的事物围绕并组合在一起,使其成为饶有兴趣的画面。如:骑马去看奥运会;划着船在天空中遨游;夏天太热了,坐在直升机上给太阳浇水降温……这些都是儿童天真烂漫的幻想,散发着自由而无畏的创造精神,反映了稚气而美好的向往。

针对儿童的这种绘画特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给予正确引导呢?

一、让学生轻松自由、无拘无束地作画

要让学生轻松自由地绘画,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展示多彩的想象,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创造。如此,才能防止学生陷入纯技巧表现的狭隘空间而不至于埋灭创造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萌发想象。我们美术教师不能忽视为学生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奇怪”想法和“奇异”的作品,我们应加以正确引导,不能一味地压制、干涉,甚至抹杀,更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去“改变”和“塑造”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鼓励和激发他们自信地去画想画的东西,画他们感受最深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样,就会建立起一种轻松自由的作画氛围。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课本中学生感兴趣的命题画创作课来训练学生。

二、别在乎画得“像不像”

长期以来,狭隘的旧观念,束缚了人们的视野。谁画的不和教师的一样,那就是“不像”“不对”。也有人认为画画只是一种手艺,只要把对象“克隆”出来就行。岂不知艺术是一面双面镜,它不仅反映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反映心中的世界。这主要是观念的不同决定了作品的不同。在儿童创作画中,要把眼中的世界变成心中的世界,那么这个构思可以创造,造型可以创造,色彩可以创造,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儿童画无拘无束、幼稚天真、自由浪漫、奇思妙想的可爱和可贵之处。这才是儿童画中最美妙的境界。不要在乎画得“像”或者“不像”,哪怕你并不想培养未来的美术家,因为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不是美术教育的终结目的,重要的是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是开发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和健全艺术素质的过程。

篇3

“蓉儿,起床了!”“嗯,哦……”蓉儿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当她发觉映入眼帘的仍是一片黑暗时,心情不禁沉重了几分。“唉!我总是做同一个梦,这次已经不知是第几次了。”蓉儿失望地自言自语着。两年来的黑暗生活,她已经习惯了,虽然也学会了些简单的自理,但她本来就迷糊的个性,使她增添了不少麻烦。比如说现在“咦,拖鞋呢?怎么不见了!”蓉儿伸出脚丫,轻轻地触碰地面寻找着。“吱”一声响,蓉儿感觉到门开了,或许是瞎子的听觉比较灵敏,从那沉稳的脚步声中,蓉儿已经断定是哥哥来了,在蓉儿的心目中,是没有人可以像哥哥那样走得稳,哥哥就像一座山,一座保护她,让她依靠的山。“怎么,又在找拖鞋呀。”峰捡起被蓉儿踢到床脚的鞋子,温柔地帮她穿上。蓉儿感动地说:“有个哥哥真好!”峰笑了,溺宠地揉了揉她的头发说:“你哦!快点儿吧,今天我准备带你去看画展。”“我,看画展?”蓉儿惊讶极了。“对,就是去看画展。你呀,这两年来老呆在家里,这怎么行呢?”“可是我的眼睛已……”“不,蓉儿!”峰搂住她的双肩“你的眼睛是毁了,但你还有一颗心呀。”“心?”蓉儿不解地重复着,她不知道这又和心扯了什么关系,眼睛瞎了,即使有心,但这也不可能看见画呀。而且,蓉儿害怕出去后,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没有谁能接受她,而自己就会像被全世界孤立了,那有多么可怕呀!峰看穿了她的心思“蓉儿,如果再让你回到两年前,你还会救那个险些丧生车轮下的小男孩吗?”“会的!”“即使这会使你双目失明?”“当然,虽然我的眼睛瞎了,但必竟换回了一条人命。活着,是多么美好呀!”“不错,活着最美好了,但并不包括你这样隔绝了世界,把心房锁闭消沉地过日子呀!你失去了双眼,但你还有我呀!用你的心,去感觉画中的真谛,感受阳光,感受生命吧!”“用心,感受阳光,感受生命?”蓉儿的思绪一片混乱……

那天,两年来的第一次,蓉儿紧握住峰牵着她的手,踏出了新生命的第一步。她发觉,人群中溢满了欢乐的气息,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可怕。她听着峰为她细述着每一幅画的内容,感受到了作者或忧或喜,或平静或澎湃的心情。当阳光柔柔地亲抚着她肌肤的一瞬间,蓉儿惊喜地发现:她仍能看到这个世界。她的心,是雪亮的。

活着,多美好呀!

篇4

于是过去的时间在我的手上和现在的时间一同被撕下,丢到谁也看不见的地方。

幼年——懵懵懂懂,毫不留情地撕下;童年——五光十色,有些不舍,可毕竟是过去式了,撕去又何妨?青年——过一点撕一点,愣住——-剩下的“生命线”肯定不够火苗燃放一秒的。

篇5

生前预嘱是一份本人在清醒状态下自愿签署的文件,明确表达了本人在生命末期对医疗护理的选择,包括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及如何在临终时尽量保持尊严。

生前预嘱的题中之意包括:它是人们在神智清醒时签署的,具有自愿性;这份文件只有当他本人处于生命末期时才启用,具有时效性;它是签署者本人在生命末期时接受医疗护理的愿望,具有指示性。

结合临床实践应用,生前预嘱不是简单的愿望表达,不仅包括申请人本人医疗护理方面的预嘱,还包括临终实施医疗护理的决策者意见、遗体和器官捐献等方面的预嘱。

人们很容易把 “尊严死”和“安乐死”相混淆,实际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安乐死是指对于那些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端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患者,应其本人要求,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它一般是由医生对末期病人施行的主动的致死行为。生前预嘱提倡的“尊严死”是根据申请人本人清醒时对于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的选择,被认为是一种更接近自然状态的死亡。

生前预嘱的意义不同于安乐死。首先,生前预嘱是申请人本人在清醒时候签署,并非是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其次,生前预嘱是申请人本人预先指示自己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然死亡,而不是无法忍受肉体痛苦而选择安乐死;最后,生前预嘱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安详且有尊严地离世,而不同于安乐死的主动结束生命。

医务人员看生前预嘱

在北京老年医院院内青年课题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疼痛治疗的选择”、“器官捐赠意愿”、“死亡认知状况”四大主题,笔者在院内医护人员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在于分析医护人员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状况,综合分析医院实施生前预嘱的现实环境及发展瓶颈。

调查采取问卷及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783份,回收问卷 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受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为25.7%,女性比例为74.3%。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61岁,平均年龄为36.70岁。受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高中及以下的人数仅占12.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了87.7%。

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 对于心肺复苏手术的选择,约四成被调查对象选择放弃,而选择不放弃和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的比例接近六成。在调查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心肺复苏手术的真正作用和创伤而选择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选择放弃心肺复苏术的调查对象则对心肺复苏术比较了解。

对于呼吸机的选择,半数被调查者选择放弃,与心肺复苏术的选择类似,选择不放弃呼吸机的比例明显较少。

对营养支持的选择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选择不放弃的比例仅占31.7%。

对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的选择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其中选择不放弃的比例占31.9%。血液透析是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血液透析机的渗透膜,清除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杂质后,再将已净化的血液输送回体内。血液透析可用于肾衰竭病患,或血液中毒等身体无法自行排出毒害物质的情况。建议单纯肾病肾衰患者除外,因此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放弃,只有 26.2%的人选择不放弃(见表1)。

疼痛治疗的选择 人在临终时如果不能安详离开,反而要忍受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以及心内注射等惊心动魄的急救,无论怎么说也是一种痛苦。而医生可通过生前预嘱对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一切不适,提供有效的缓解和治疗。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6.2%的人选择不要忍受痛苦,希望医生能给药物,解除或减轻疼痛;只有23.8%的人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0.0%的人选择不要忍受任何疾病痛苦,如呕吐、痉挛、抽搐、谵妄、恐惧或者幻觉等,希望医生和护士尽力帮助保持舒适;只有30.0%的人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49.3%的人选择不要任何增加痛苦的检查和治疗;有50.7%的人没有选择。增加痛苦的检查治疗例如放疗、化疗和手术探查等,有时候是对疾病诊断必要的手段,因此有一半的调查对象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6.9%的人选择不希望治疗,与此同时,护理隐私能够得到保护;只有23.1%的人没有选择。

器官捐赠 器官捐赠是指当患者被诊断为需要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听不到也看不见时,基于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人让他们重获健康,或者捐赠给医学院校用于医学教学。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47.4%的人愿意捐献器官,也有52.6%的人不愿意捐献器官,没有明显的捐赠倾向。其中在愿意捐献器官的受调查对象中,有88.4%的人愿意捐献眼角膜,是所有愿意捐献器官中比例最高的。

概念认知度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自然死亡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前沿的话题。中国大陆尚没有正式的生前预嘱文本,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人们对生前预嘱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生前预嘱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报道和概念的宣传层面。

实施“生前预嘱”面临的瓶颈

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在医院实施生前预嘱的问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对生前预嘱的可接受程度仍然不高;生前预嘱合法性问题,目前生前预嘱不违反现行的任何法律,但同时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医护人员无法按照患者本人的意愿,更多的是按照家属意愿为患者插上各种“痛苦”的管子,以避免让患者自然死亡所带来的麻烦。

建议

篇6

夜晚,当各家各户的人都因忙碌工作一日感到疲惫而留在家里休息时,楼道里,昏黄的灯光下,“刷刷刷”,一个佝偻的身影,挥动着手中的扫把,由上而下,一步一步吃力地打扫,日复如此。

当我完成了一天的学习,拖着疲惫的身子,踏着楼梯回家时,在转角处遇到了老伯伯,老伯伯不自觉地停止手中的摆动,我俩视线相接的那一刹那,老伯伯朝着我温暖地笑。我继续走,放慢了脚步,回头一看,影子被昏黄的灯光逐渐拉长,细小的尘土随着扫帚的起落,被昏黄的灯光映射,如燎原之火,星星点点,微小却璀璨。

那一刻,生命之火,撩拨我的心。

缤纷的透明

翠绿的荷叶上,雨滴放肆地打着,阳光却依旧灿烂。照射在雨滴上,刺眼地反射。从天而降的水滴,在荷叶表面跳弹,在空中回旋,有致地分离,继而承载着阳光呈弧线回落,沿着边缘滚动。尔后,滑向荷叶的终点。也许是之前一切都来得太快的缘故,平凡的终结注定要被人忽略,然而,当第三滴,第四滴……它们都滑向终点后,飘忽的视线扫过后便没有再移开过。每一滴水的融合,足以让我屏息,随之颤动。

也许是为了融合的喜悦,为了喜悦过后的七彩斑斓,更为了经历又一次的醉生梦死,抖动了。透明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那折射纷呈的光芒,在我的心中闪烁了好久好久。

跳动的翠绿

燥热的校园里,暴涨的荷花池边,阳光毒辣辣的投在一排柳树上,那年炎热的夏天,没有一丝风。课下,燥热难耐,我们坐在池塘边的笑容亭下乘凉。

忽然,嗞嗞的声音像融入了闷热的空气般,不知从何处传来。只是那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地传遍整个校园。那是蝉鸣,是夏日里跃动的蝉鸣。他们停驻在柳树上,整片整片地,声音由小渐大,整齐而厚实,从柳树缝隙中冲出,似要撑破闷热的空气的笼罩。

篇7

依托气、光、声和水热

森林是人类健康的摇篮。从养生功效来说,森林养生资源包括气、光、水热和音四大环境要素。

第一,气环境。森林里有充足的氧气以及对人体有益的植物精气、负离子。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的长期研究,空气洁净度和空气杀菌素是评价森林有助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

第二,光环境。森林中,由于树叶对阳光的过滤,紫外线微弱,红外线适度,光线柔和,使人体产生舒适感。

第三,水热环境。湿度和温度共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据研究,森林环境中的空气温度约为20.1℃,而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温度约为26℃。森林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为75.1%,而城市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为59.3%。

第四,声环境。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林带是高效的隔音墙,能够隔离高频的车辆噪声,声波能量被林带吸收20%-26%,声强降低20-25分贝。科学研究表明,人寿命的长短、健康状况好坏与居住地森林植被条件成正相关,居住地森林植被条件越好,人就越健康长寿。

出现了森林康养、

森林疗养和森林医院

人类对森林的认识历经资源利用、审美欣赏和渴望回归的过程,最初是原始崇拜、资源获取与简单利用,逐步向审美自然、体验文化、感知生命、医疗保健等综合认知方向发展,产生了回归自然的渴求,同时对森林养生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发展。

国外森林养生起步较早,经历了以德国为代表的雏形期、以日韩为代表的发展期、全世界蓬勃发展期这3个阶段,至今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在中国,森林养生和森林公园、森林旅游的发展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以森林观光为主要旅游形式,这为森林养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一些地方开始规划建立森林浴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休养需求,但整体规模有限,模式较为单一。2000年以后,国家部委、各地林业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开展了森林康养、森林疗养、森林医院等有益探索。当前森林养生获得了普遍重视。

森林养生,中国最有潜力

根据世界养生协会统计,2013年全球养生旅游总收入占全球旅游产业总收入的15.4%。目前,中国已跻身世界养生旅游消费大国前十位,旅游人次名列全球前五位,是全球养生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全球前20个养生旅游大国占了全球养生旅游消费的85%,美国、德国、法、日本和奥地利五国依旧是全球养生旅游消费的巨头,但这五国的市场份额呈现逐渐下滑趋势,而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市场排名爬升迅速。

从旅游消费来看,中国2013年旅游(包括国内游和出境游)总消费为5653亿美元,养生旅游消费为122.781亿美元,占比2.2%,与全球15.4%占比相差超过13%,可见中国未来养生旅游的发展存有很大空间。目前,中国养生旅游消费占据世界前十位,位列亚太地区第三,紧跟日本和印度。从旅游人数来看,中国2013年接待养生旅游人数名列全球前五位,亚太地区第二,仅次日本。

森林养生是撬动整个健康全产业链的杠杆,不仅迎合现代人消除亚健康、预防疾病、崇尚自然的要求,更是将森林旅游、休闲运动与健康长寿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形成内容丰富、功能突出、效应明显的新产业模式。

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森林养生

国际养生受众的需求可从身体、心智、情绪、精神4个层面进行划分。国际养生受众需求是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的,从生理需求的关注身体健康,到社会需求的情绪和心智健康,最高层次希望实现自我实现价值,追求自我成长和精神成长。根据国际养生受众需求取向,可将森林养生产品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

篇8

提起110米栏,人们总会第一个想起刘翔,然后才是史冬鹏。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史冬鹏,则成为刘翔这朵红花身旁的绿叶。很多人认为,史冬鹏会一直处于刘翔的光环下,但是对于史冬鹏来说,自己并不是非常羡慕刘翔,他说:“刘翔也比较羡慕我,羡慕我的自由。”

亚军,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失败者。就目前中国乃至亚洲110米栏的阵容分析,还没有谁能真正取代史冬鹏的地位。而他长期与刘翔协同作战的默契以及经验,也是相当宝贵的。在刘翔治疗的日子里,史冬鹏起伏较大也输过不少比赛。但只要刘翔、史冬鹏在一起训练比赛。史冬鹏的成绩会在刘翔的带动下不断被促进,而刘翔也会在老战友的配合下比赛得更顺畅。刘翔在广州亚运会获得冠军的当天晚上,史冬鹏也动情地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刘翔跑一天,我就陪他一天,如果有天他退役了,那么我也退役。”9年里,他一直跟随飞人的脚步,尽管这对双子星一明一暗,但史冬鹏尊敬队友的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史冬鹏与刘翔,是队友,更是对手。但在起起伏伏的运动生涯中,他们相互激励,让生命绽放了最为耀眼的光彩。尤其是史冬鹏,甘当绿叶,陪伴队友飞向巅峰的美德,更是令人感动。若能用假设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素材,人物的美德之光套更为夺目。

2010年7月15日晚,德国总理默克尔抵达中国,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默克尔抵达南京后,获安排人住市内“索菲特银河大酒店”顶楼的四百多平方米、可“看到南京全景的总统套房。但默克尔认为这个安排过于奢华,坚持要人住七十多平方米的普通商务客房,房价一千八百元,只是总统套房的二十分之一。默克尔说:“普通豪华套间条件已经足够好了。”

第二天早上,酒店本来准备了两套方案,房内用餐或是在只为贵宾服务的46楼行政楼层索菲特会所用餐,但默克尔谢绝去专门为其准备的私密性强的索菲特会所,坚持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样到7楼西餐厅吃自助早餐。而且不进CIP包间,和随行的德国工作人员一道在大厅吃自助早餐。默克尔还谢绝了工作人员的服务,坚持自己到自助餐台取食物,并自己动手切法式长棍面包。此时,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在取一种燕麦面包时,默克尔不小心将一片面包落在地上,按照惯例,酒店的工作人员会帮客人捡起来换一个,而默克尔却拒绝了服务人员,并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那片面包。并放进自己的餐盘里。默克尔总理的早餐很简单,煎鸡蛋卷、奶酪饼、西瓜、面包。也包括掉到地上的那片燕麦面包。

当一些富商为了炫耀自己而一掷千金的时候,默克尔这位德国的总理,却拒绝入住总统套房。如果说这个故事已经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当她从地上捡起那片面包的时候,其节俭的美德便足以让我们思绪万千。运用时,若将笔墨聚焦那个细节,人物形象自然会跃然纸上。

去年,香港义工“阿福”舍身救人的事迹在国内外广为传颂。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孤儿院的22名学生中,已经有19名出发去附近的中学和小学上学了,只有3名年纪最小的孤儿还没有出发。3名孤儿与老师在二楼的一间房子里,黄福荣在他们的附近,地震后,已经跑到安全地带的黄福荣扭头一看,3名孤儿和老师没能跟出来。他掉转方向,拼命冲上孤儿院二楼的走廊,将受困的老师和3名孤儿奋力推到走廊的窗户处。当黄福荣正在救援另外两名老师时,余震袭来,阿福不幸被压在废墟下面。虽然他很快被挖出,但是抢救无效,成为玉树地震中第一个遇难的志愿者。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救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称黄福荣代表了“香港精神”。

一个人做点善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一辈子,甚至为了别人而付出自己的生命。阿福是这样的人。他的光彩,显然不仅仅是在救人过程中显示的英勇无畏,更在于他将慈善作为了自已一生的事业。运用时,我们应该着重挖掘阿福作为一个平常人物的非常风采。

篇9

夜晚,当各家各户的人都因忙碌工作一日感到疲惫而留在家里休息时,楼道里,昏黄的灯光下,“刷刷刷”,一个佝偻的身影,挥动着手中的扫把,由上而下,一步一步吃力地打扫,日复如此。

当我完成了一天的学习,拖着疲惫的身子,踏着楼梯回家时,在转角处遇到了老伯伯,老伯伯不自觉地停止手中的摆动,我俩视线相接的那一刹那,老伯伯朝着我温暖地笑。我继续走,放慢了脚步,回头一看,影子被昏黄的灯光逐渐拉长,细小的尘土随着扫帚的起落,被昏黄的灯光映射,如燎原之火,星星点点,微小却璀璨。

那一刻,生命之火,撩拨我的心。

缤纷的透明

翠绿的荷叶上,雨滴放肆地打着,阳光却依旧灿烂。照射在雨滴上,刺眼地反射。从天而降的水滴,在荷叶表面跳弹,在空中回旋,有致地分离,继而承载着阳光呈弧线回落,沿着边缘滚动。尔后,滑向荷叶的终点。也许是之前一切都来得太快的缘故,平凡的终结注定要被人忽略,然而,当第三滴,第四滴……它们都滑向终点后,飘忽的视线扫过后便没有再移开过。每一滴水的融合,足以让我屏息,随之颤动。

也许是为了融合的喜悦,为了喜悦过后的七彩斑斓,更为了经历又一次的醉生梦死,抖动了。透明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那折射纷呈的光芒,在我的心中闪烁了好久好久。

跳动的翠绿

燥热的校园里,暴涨的荷花池边,阳光毒辣辣的投在一排柳树上,那年炎热的夏天,没有一丝风。课下,燥热难耐,我们坐在池塘边的笑容亭下乘凉。

忽然,嗞嗞的声音像融入了闷热的空气般,不知从何处传来。只是那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地传遍整个校园。那是蝉鸣,是夏日里跃动的蝉鸣。他们停驻在柳树上,整片整片地,声音由小渐大,整齐而厚实,从柳树缝隙中冲出,似要撑破闷热的空气的笼罩。

篇10

走进《昆虫记》,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多彩,书本语言的形象优美,作者探究事物时的不懈努力……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更是引我思考,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更是让我收获颇多。故此,我想谈一谈对“生命”的理解。

法布尔认为,浩瀚的星空比不上树丛中蟋蟀演唱的小夜曲;宏大无比的宇宙比不上渺小的蟋蟀所带来的生命的颤动。为什么?他说生命是我们的灵魂,而那宇宙星空是孤寂的没有生命的,就没有灵魂。所以即使是同蟋蟀一样小的或是更小的事物,它们有生命,那它们就有充盈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只是一具躯壳,而有美妙灵魂的它们是鲜活的事物,自然比星空更加璀璨。

于法布尔来说,生命是无上珍贵的灵魂;于我来说,生命只是一颗平凡的种子,却会开出炫目的鲜花。谁会想过,出生的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漂亮的蝴蝶,生在石缝里的松树竟也能存活生长,一个平凡的人也能获得成功。其实,无论是动物,植物乃至人类,刚出生时,都是一颗小种子。可渐渐的,种子开始抽芽,生长,慢慢孕育出漂亮的花骨朵,在经过时光的冲刷,开放出独一无二的生命的花。每个人都有开花的机会,生命的种子充满无限可能。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些许“恶魔”,亲生摧残他人生命的花朵。

近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不已的事。一位女士在乘飞机时,希望狗狗能好受些,选择了飞机托运。可无良商家为了赚钱,将空运私自改为陆运,狗狗在密不透风的大巴车车厢里被活活闷死,主人伤心欲绝,从此人犬分隔两地,再不能相见。这件事里的商家为了多赚些钱,就丝毫不顾生命的脆弱,用极不负责的态度和轻视生命的行事方法,使狗狗惨死。或许狗狗死亡的最后一刻,都在希望有人能救它出去可没有。没有人知道,狗狗去世时是如何的绝望。更没有人知道,女主人看见死去的狗狗时,该是何等的伤心,何样的悲痛。每一条生命都一样重要,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你或许将他们看得很轻,可在他人眼中,他们是千金难换的珍贵。所以,尊重他们,不恶意伤害他们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篇11

“生存”理念的意象解读

生存教育的提出和实践是基于学校安全工作的现实考量出发的。学校前身为山西针织厂子弟学校,地处铁路边缘,全校1300多学生有80%住在铁路附近,上下学都要过铁路。加之,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学生及家长流动性极大,往返铁路的安全成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由此,以“铁路护路”为核心的安全能力建设被首先提上了日程,并随之延伸出了多元化的内涵。

所谓“生存”,即生命系统的存在与生长,生存教育涵盖了对人“非常态生存素质”的培养教育和对人“常态生存素质”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非常态生存素质”与生命存在相呼应,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主要包括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自救互助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常态生存素质”与生命成长相呼应,关乎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主要指向学生的自主自立等素养,包括自主意识与能力、与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我成长与人合作过程中的思想与品德等素养。

生存教育的核心在于“W会生存,奠基未来”,其根本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生命存在与生命成长的基础,是学校“关注生命,着眼未来”的教育追求。珍爱生命,自保自救,为未来奠定生命存在之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未来奠定幸福生活之基。

围绕生存教育的本质追求,学校确立了“平安成长,快乐学习”的校训、“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的校风、“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的教风和“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的学风,立足“改革提升,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打造和谐平安校园,力争在未来三年之内,将学校办成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特色鲜明、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能对未来务工人员子女接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窗口学校。学校“生存教育”的丰富意象包含自性本我、低层本我、人文本我、形象本我和高层本我五个层次的生命精神属性。据此,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关爱生命、文明守礼、能动善思、阳光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人。

安全活动凝塑生存意识

早在2009年学校就开始编写并使用《安全教育》校本教材。从最初简单装订的《安全知识汇编》到随后带有插图的《安全小手册》,一直到现在涵盖思考内容、讨论环节、案例介绍等内容的铜版铅字印刷《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内容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学校还将“安全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编进课程表。1~2年级每周一课时,3~6年级每两周一课时,并配备专任教师进行教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期末进行课程评价,努力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教师、教研、考核“六到位”,以此来保证“安全校本课程”的落实。

用故事照亮生命,以理念指导人生。为了让安全教育真正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学校还积极拓展校外课程资源,成立家长讲师团,定期进校讲安全;倡导家长每周要和孩子共同学习1~2条安全小常识;与孩子交流身边的安全故事;结合防震日、禁毒日、消防日,聘请交警、民警、武警、消防员、律师、医生进校开展专题讲座,以生活中鲜活的案例丰富“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素材,强化“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落实。

从课堂到课外,从书本到实践,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学生和家长喜闻乐见的有效生存教育载体。在常规安全教育活动中,学校将“我是小小安全员”活动贯穿于每个学期,通过小品、辩论、演讲、绘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学期初,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假期安全行为,并评选“我是小小安全员”假日之星;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国旗下讲话活动,让学生从小故事中学习安全知识,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每周五班会课对本班安全行为进行周小结,并评比“我是小小安全员”周冠军。

特色安全演练活动是学校备受社会关注的一大亮点。学校把交通、消防、地震作为安全重点演练内容,每月开展一次“交通法规”主题活动,每学期开展“爱路护路”活动,每年结合“5.12”防震日开展“防震演练”活动,结合“11.9”消防日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同时,学校大队部每学期还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社区、车站、到机场发放安全倡议书和安全传单,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促进学校与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不仅如此,太原市小店区护路安全现场会还多次在学校举行;2015年12月,学校还作为山西省代表开展“铁路护路”安全工作经验的讲座做法得到了中央护路办的高度好评,这些成绩将不断激励着“铁路护路”主题活动多年如一日的持续开展。

每个学期学校都结合学生实际和季节特点,将防火、防震、防踩踏、防漏水、防校园伤害、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十二项内容分置于12个月中,进行安全月主题系列活动。同时通过宣传专栏、集体学习、班会教育、模拟演练、视频学习、新的交流、社会宣传等8个环节进一步夯实安全教育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安全文化的影子:操场上一幅长100米、高2米,由师生亲自参与手绘的大型梦想墙涉及了安全的各个层面。随着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模拟体验场地和包括消防体验、交通体验、地震体验以及医疗救急体验四大体验区的地下安全体验馆的建成,学生随时能在体验区感受到安全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德育体系儒养生存素养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生存教育”理念在关注生命本身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生命成长必需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

于小学生而言,生存意识和素养的养成源自良好的习惯。为此,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开展德育活动的着力点,全面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学生个性,锤炼学生品质。围绕“进校、上课、课间、上操、放学”5个环节,从“礼仪、纪律、卫生、习惯、道德”5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作12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分10个内容,形成了养成教育的任务序列。同时,以评价为切入点,通过“我为晋阳添风采”周评比栏、“我自信我能行”月冠军榜和“团结结硕果,班班展风采”光荣榜三个平台,促进学比赶,弘扬正能量,将养成教育的重点化、序列化和常态化。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把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德育活动作为促进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学校紧密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从1月份开始的迎新年联欢会、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到12月的迎新年梦想展望活动、“12.4法制宣传日”活动、“12.13纪念日”活动等,每个月都安排了应时主题。契合时事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自觉养成了尊崇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意识和习惯。

在各项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始终坚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原则,立足学生主体,强调“六个策略”,即尊重策略,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自主、探究和实践;互助策略,组建学生合作小M,强调小组内的合作互助;目标策略,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相结合,以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榜样策略,挖掘社会、历史和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学生的进步;自主参与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组织管理策略,采用“平行式”和“开放式”管理策略,前者将对个人的教育与对班集体的教育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培养,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成长,后者突出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确立道德行为。

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倾力打造德育活动的同时,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专门开设了“经典诵读”“我把数学带回家”“我爱记单词”“经典校园歌曲”等校本课程,设置了合唱、葫芦丝、跆拳道、篮球等选修类社团课程,让素质教育的花朵绽放得异常娇艳。

能动课堂彰显办学追求

“站在学生二十年以后看今天的教育,我们到底应当做什么?”苦思冥想之后,笔者认为学生走出学校是应该带走他人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让学生的学校生活成为孩子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一生中值得骄傲且颇感幸福的一部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以协助孩子一生健康成长。这也许才是教育者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在晋阳街小学,课堂是实施“生存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让学生汲取生存养分,提升学科素养的主阵地。基于此,学校积极落实“能动课堂”的办学理念,激发学生“我能、我行、我主动”的内在动力,实现面向未来“爱听会听、爱读会读、爱想会想、爱说会说、爱写会写”的育人目标。“能动”的内涵包括“自觉”与“主动”两个方面。自觉是人自我觉醒、自我更新的一种意识,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格。主动是不依赖外力而由人的需要、动机、理想等推动的自主状态;唤醒人的主动性,激扬学生生命活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

学校“五爱五会”的基本目标中,“爱”是灵魂,代表着情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会”是归宿,代表着课堂的追求,是学生学习要达成的结果;“听、读、想、说、写”是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行为,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围绕“五爱五会”的目标,学校将“倾听、阅读、思维、交流、实践”五大学习习惯培养作为课堂改革的内容,对五大习惯进行具体化分解,分解为15个微操作点,并提出相应的15条行为要求,形成“五大习惯”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12

成长是生命的本色,成熟是生命的发展过程,实现自我是生命的终极目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一个崭新而又永恒的话题。那么,语文教学会带给学生怎样的生命教育呢?那就是让他们更多地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

一、进行广泛的阅读,拓展生命教育的空间

语言文学作为一种生命体验的表述形式,是人类自我生命体验的精彩浓缩。因此,通过语文学习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是可行的。但是,盲孩子的阅读量与普通的孩子相比要少得多,因为盲文类型的读物很少,这就大大的限制了他们的阅读范围,所以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命意识,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摈弃残疾的阴霾。

如《享受生活》的作者海伦・凯勒,虽然患盲聋哑残疾,可是她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通过不懈的努力,凭着触觉去感知世界,战胜了黑暗与寂寞。作者是生活的乐观者,她在本文中尽情地叙述了自己的享受生活。“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作者不但正视现实,而且在世人认为不幸的人生中,寻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在这里,一个重残疾人的达观远远不是“逆来顺受”,而是自强不息。作者也真实坦诚地向读者介绍自己的另一种情绪,她用沉郁的语言写出了“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作者热爱生命,热爱人生,这也是作者能够享受人生、愉快一生的精神源泉。学生们都深刻地感受到海伦・凯勒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更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让他们更能正视自身的残疾,早日从失明的阴影中走出来。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生命教育的闪光点

生命的内涵不仅体现为认识和珍惜生命,也体现在尊重和敬畏生命上。“生命”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人一死,生命就跟着消失了,所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就是尊重死亡,敬畏死亡。应该说生命是伟大的,但生命来之不易,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又是极其脆弱的,任何自然界的一个微小环节或人自身一个不当的行为都可能使之夭折,所以,生命最值得尊重和敬畏。但像《“诺曼底”号遇难记》中以哈尔威船长为代表的那群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人、《第二次冒险》中那对法国农夫,他们并非不害怕死亡,并非是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只是“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悟和生死观的改变。”所以,尊重、敬畏生命并不是“人人必死那种无奈事情,而是一种主动或者直觉地面对死亡,观想死亡。”

当我们的学生面对失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生活的不便、面对各种病魔、自然灾害和死亡的威胁时,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尊重、敬畏生命,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也要“主动或自觉地面对死亡和观想死亡。”而这也恰是生 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免得这群正处于生命发展重要时期的中学生在未来真正面对死神的时候惊惶失措。正如“实话实说”栏目播出的北京一名叫张穆然的中学生16岁患上绝症后,异常镇定,在手术后,拒绝使用,说“要记住每一分钟的痛”,与病魔搏斗了17个月后,平静走完人生旅程。这正是尊敬生命、敬畏生命的表现。

三、赏析感悟,体会生命存在的价值,开发生命教育潜能

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险阻、挫折和困顿,这同欢乐和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盲孩子欣赏生命、体验生命,让他们在烦恼之中关照烦恼,在痛苦之中觉醒痛苦,在悲哀之中超越悲哀,在顿悟之中找到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使生命的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宽阔的胸襟。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他们都把生命作为一个过程,充满着生命的真实,生命的性灵,作者正是在欣赏生命、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写出来,通过阅读感悟,学生汲取的应该是生命的精华,感悟的是生命的鲜活与滋润。这样学生就能从精神上获取丰富的给养,他们也能从内心深处振奋精神,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

四、通过和自己相似的真实人生感悟,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机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渊源。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活化语文教育,使语文更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感悟,让学生来体味人自身的生命价值。

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我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由谈谈阅读了这篇童话获得的启示。有的学生说:“这个盲孩子和我们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呼唤社会上所有的爱心人士关爱我们,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有的学生说:“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这种自由,张扬着学生独特的个性,展现着学生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体现着生命的本真,闪动着生命的光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点亮人性的光辉,提升生命的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当我们用饱满的爱润泽学生的生命,使他们在正视自身残疾的基础上,受到正确的生命观、生死观的熏陶,使他们能够从中受到鼓舞,能从多方面领略到尽管自己的生命相比正常人是残缺的,但是残缺的生命在自己的自强不息中照样能够彰显精彩,那么我们将会收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育大智慧!

篇13

“昨天回家很晚,看到女儿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不高兴的女孩。她觉得我应该早点同来多陪陪她。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最多的就是重新活过。重新再过幼儿园,重新上小学,重新学习笔顺,现在我发现自己以前很多笔顺是写错的,孩子给了我一个重新感受生命的机会。”

射手座、喜欢跑来跑去的李敏,有一个很喜欢的岗位就是做妈妈,因为做妈妈从来不会觉得闷。

写自己喜欢写的小说,闲暇时候就给自己的宝贝“赏心悦目姐妹花”讲自己写的小说,这样的日子很散淡,也让李敏很满足。当幼稚园放假、先生李进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李敏就会带两个女儿去北京度假。

“电影当然希望笑中有泪,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笑过之后还是笑。”李敏的口头禅就是:“希望生命待你们都好。”如果生命是一个人,命运是一个女神的话,李敏希望命运女神能给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带来好运。

但是,命运女神并非总是眷顾她。年轻时得过脑垂体瘤。曾经她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做母亲。而怀孕的时候,伴随着初为人母的喜悦,李敏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子宫里竟然也有一个瘤。这个瘤有22厘米的直径,就像一个足球那么大。“或许是怀孕的时候你的荷尔蒙告诉子宫要生长,可偏偏又有一个瘤是和你的孩子一起生长的,我的孩子生长很快,这个瘤也长得也快。医生当时说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个危险就要手术,手术就要先打胎。”

虽然心里很难过,李敏依然坚持着不在先生面前哭。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先生时,她知道先生的压力很大,男人是那种心里不管有多苦,也绝不会拿出来告诉别人的。那个时候,先生只是让李敏自己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

抉择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可是,她曾经通过超声波仪器听到过孩子的心跳,那个时候她就觉得自己已经与这个小生命紧紧连在一起了。所以,她想,即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绝不放弃这个孩子。这是她做女人最后的勇气。

所幸,宝宝出生了,很健康很可爱。3个月以后,李敏回医院再做了手术。“因为如果同时做手术,会流血很厉害,这个瘤很大,中间没有血液供应已经死掉了,但外面有血液供应就黏住其他的器官了,又要割开,这相当于3个月开了三刀。”那个时候,李敏的心情跌到了谷底。被麻醉,要在肚子上割开个口子,她感觉“就像会掉进一个井里一样,我很害怕。”幸运的是,“先生就在床边牵着我的手,当时麻醉的时候,他一个晚上都牵着我的手,他给我的这种感觉不是其他人可以代替的。我真的相信,这种感觉一生中只有一次。”

这个时候,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她的先生。李敏喜欢先生的乐观,或许是因为都是“同病相怜”,她的先生在23岁时曾经得过癌,“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捡回来的,所以他很珍惜生命,对人生的看法是很乐观的。很多人说大病一场就可以领会一些东西。我有时候不开心,就看看先生,看着他在床上睡得很香甜的样子,仿佛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于是我心情也就会随之豁然开朗,我就会想,每个人的身边都应该有一个乐观的朋友。”

也许,走过去了,曾经的那些以为走不过去的事情、跨越不了的障碍,真的都像云烟一样。于是,李敏知道,要泰然面对一切,要勇敢迎接一切。

她也同样以自己的乐观来影响着孩子们。现在,每当孩子没有信心的时候,她会告诉她们:“小孩子都是爸爸2亿个通过竞争来到这是世界上的,能到终点的就是最优秀的。其实你们都是最棒的,全都是冠军!”

经过那次“生命的历险”。李敏感叹:“生命的到来真就是个奇迹。”

女儿是我创作的原动力

“妈妈,真的有圣诞老人吗?”“妈妈,小孩子是怎么来的?”或许每个妈妈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几米有一本书叫《布瓜的世界》,里面讲了一个小故事:猪妈妈无奈地对小猪说:你再问我“为什么”,我就打你屁股!小猪依然很无辜地问妈妈:“为什么呀?”

生活中,乖巧可爱的女儿们,也会一脸的困惑、带着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来问她。就比如:英文老鼠MOUSE,它的复数是MICE,为什么不是MOUSES呢?房子HOUSE的复数是HOUSES,为什么不是HICE呢?

这些“为什么”,听起来简单稚趣,但其实真的并不好回答。李敏说,没有做妈妈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沟通。做了妈妈以后才慢慢学会了和小孩子沟通。“比如光合作用,如果我们用的方法对的话,是可以和小孩子来解释的。小孩子经常会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我会告诉他们,就好像花一样,也有花粉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男人的花粉和女人的花粉结合,就有了生命。我们就是这样来的。”

李敏经常为女儿买故事书,讲故事给她们听,其实在国外,很多家庭也喜欢围在一起朗读故事,感觉温馨亲密,她也很享受这份滋味,而读书会正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现代很多娱乐活动扼杀了我们很多想象力,而孩子的直觉是最纯真、最可贵的,我渴望透过文字,把一些道理渗入字里行间,让孩子得到更大的启发空间。”

不知道为什么,中文的少儿文学没有西方那么蓬勃。中国五千年历史,却没有人一心一意真地给小朋友写一本书。作为妈妈,感觉很难给孩子找书看。

在她看来,现在的中文少儿文学创作正走入_个怪圈:“就像吃东西,好吃的总无益,有益却又常不好吃。”抱着给孩子炒出一碟“好吃又有益的好菜”的念头,李敏将充满娱乐性于参与感的魔幻历奇故事与丰富的生活知识融合在一起。这也是李敏的《神秘谷》创作的最初动力。这些故事都是一些经典的回顾:比如但丁的《神曲》,对小孩子来说很难很神秘,但让他们亲历其中去里面去找一个巫师,他们就会跃跃欲试;另外书中还有数独,孩子们要进入一个迷宫就要先把这个数独做出来。

“别人说有entermation(娱乐知识化),我想做infotainment(知识娱乐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看似抽离的故事时空中,穿插出现各种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国际历史事件、地理位置等,再在书后面附上的词汇表中详细解释。“给小朋友们写书,最难的是想用一些比较深的词,又怕他们不喜欢、不明白。但是后来发现其实很简单,只要解释清楚就好了。比如为了配合2008年在香港举行的奥运马术项目,书中词汇部分有很多关于马儿的内容,让孩子们在一个很有趣味的氛围中了解马术运动。”

写作就像进行一场战役,虽然兴奋,但却常常让人身心俱疲,有段时间李敏感觉自己好像撑不住了,尤其是女儿一个3岁一I"5岁的时候。“她们对世界充满好奇,

有很多的问题。而我就觉得有好多东西都存在脑袋里,没时间写,灵感被困出不来,特别难受,就像打印机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却没有纸了。”

这个时候,支持她坚持下去的,也是先生。每当她跟先生说“我累了,不想做了”,先生就平淡地来一句“那么你去那边休息好了”。不知道是不是这反而激起了不服输的李敏的斗志,让她从每个瓶颈中都挣扎着站起来,将写作进行到底。

孩子让我们去换个角度面对世界

“生孩子就像是邀请一个人来这个世界上玩,有的时候看到她们在家里很快乐,我觉得带她们来是对的。就好像我是孩子们的人生向导,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好希望她们满载而归,她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做了母亲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体里面能蓄积着那么多的能量。“夜里两三点钟,孩子要喝奶,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冲。但是先生要喝咖啡的话,你可能就会说你自己冲好了,困死了。妈妈的力量是很大的,比如体能啊,过马路的时候我可以抱着两个孩子。”那个时候,李敏觉得“妈妈”这个词好伟大,简直就像超人一样。

因为有了两个女儿,有的时候李敏要等她们睡觉之后八九点开会,有时候开到三四点、或者是第二天清晨都有。或者是等女儿睡觉之后再写作,但不是坐下来就可以写。需要很长的时间。“女儿一醒来就会找我,每天睡不了多长时间,起床的时候很痛苦。”

不太认识李敏的人觉得她很温文尔雅,但认识她的人会认为她有时候其实很疯狂。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什么事都要尽力去做,比如和女儿的关系――要么我不生她出来,生她出来就要让她快乐。

孩子可以改变一个人,那种感觉,甚至是在重新活一回。对李敏来说,孩子带给她更多对社会对责任的思索。比如环保的问题,如果没有孩子的话很多人觉得50年后我就不在了,关注环保也没有用。但是有孩子的人就想,50年后,我们的孩子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给他们留一个美好的环境。有孩子的人希望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即使道德的标准也会比没有孩子的高一些,因为他们会担心不好的现象会影响孩子。“看电影的时候,每出来一个人孩子都会问我他是好的还是坏的。孩子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我们没有办法和他们说灰色地带。”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