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足球体育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村小学需要积极地开展足球活动,让足球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在农村小学中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并不是想要为我国选拔更多的足球人才,而是要将其本身具有的教育功能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为促进小学教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而言,“足球进校园”活动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能,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人格。所以,对于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操作进行研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不只是踢球那么简单
对于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来说,这一内容详细地叙述切入点还要以农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娇生惯养,很多学生身体都较为肥胖。小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已经近视,这让很多学生家长为学生日后的成长感到非常担忧。足球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体育运动,足球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对学生的体能进行有效地锻炼,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足球是一种经济体育项目,足球进校园不仅能够增强农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农村小学生的坚韧意志,使学生具有拼搏精神。
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正是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需求,要注重素质教育,并且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站在大局观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中国足球的发展还需要从小学生抓起,所以,对于农村小学落实“足球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为强健农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为了培养储备人才,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输入更多的生命力。我国农村小学很多的体育设施建设还不健全,体育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升,这些因素都导致“足球进校园”存在很多的阻碍,必须要对这些不良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的实践操作
1.农村小学要对“足球进校园”提升重视程度
以往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体育课程教学时间只是学生玩闹的时间。学校对于体育设施的配置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并没有投入相应的资金,或者是学校本身建设资金十分缺乏,没有更多的资金可以调入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中去。所以我国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的支持力度,并且进行资金辅助,或者是应用社会机构对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支持。学校需要明确农村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实际意义,足球体育项目步入校园的重要性。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素质教育。“足球进校园”的实际落实,正是我国农村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农村小学需要设立足球课程,学校教导处机构需要对足球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农村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具有足球课程的课时安排。
2.“足球进校园”的实际的落实
农村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足球进校园”的相关理论,进行实际工作的开展。对于“足球进校园”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及时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关于校园足球的知识,对自己进行补充,使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因为,农村体育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地找寻更多的教学资源,并且将其具有的价值在足球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身具有的主导性进行良好呈现,对学生进行足球知识讲授与足球技能培训,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也需要做好足球课程的备课工作,并且将其纳入学校教师备课检查工作中去。体育教师还要建立校园足球队伍,全面激发农村小学生对于足球体育项目的热爱,促进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活动的成效。
农村小学需要对“足球进校园”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当地政府也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并且将社会机构的力量调动起来,为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做好资金保障,不断地完善农村小学足球体育设施建设。学校要促进农村体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开设足球课程,同时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足球队伍。将足球教学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得农村小学“足球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得到落实,使学生感受到足球体育项目的魅力所在,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所谓“世界第一运动”,很受世界各国和地区人们的欢迎。高水平足球比赛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球迷欢呼或呐喊,或在电视屏幕上整夜都在观看。足球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致力于这一领域或运动,或娱乐。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足球的快乐与活动,是一个值得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目前已经小有成就,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普遍存在认知差距,资金不足,体育教师缺少专业知识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
1.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运动的认知差距。
我国有成千上万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只有较少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足球活动,这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方面的认识不足。虽然“通过足球运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活动”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足球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项目,学校老师和一些家长担心学生因踢足球而影响了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对开展足球运动颇有争议。认知差异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体育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同,这决定了足球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地位。
2.资金明显不足。
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改变中等职业学校足球发展现状,每年从体育公益金中拨出数千万元,用于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单从数量上看,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却很小,只能起到引导、资助、奖励和基本保证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用于开展足球活动人均经费只有40元左右。资金不足,造成了足球场馆建设的落后,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馆。硬件设施的不足势必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
3.专业足球教师业务能力不强。
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启动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足球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足球竞技水平,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活跃校园氛围。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足球体育教师素养仍有差距。大多数老师毕业于师范学校体育学院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只有极少数毕业于足球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教师缺乏培训经验,缺乏团队管理方法,过时的训练方法,缺乏创意,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影响了培训质量。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建议和对策
1.明确目的,提高认识。
中职学校开展足球活动是国家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是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终极目标。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缺乏正确认识,资金不足,缺乏专业水平的教师,场地空间不够,等等,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期计划,提前规划,检查问题,评估动态跟踪,不断修正,获得期望的结果。学校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发展人才。因此,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我校体育教师发挥专长,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为长期的足球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因地制宜,加强场馆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要充分考虑现有的场地和设备,不要太草率和盲目,否则会增加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实际困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每个地区,每个学校足球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当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体育场馆不能满足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需要时,体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人员要及时增加资本投资,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参与足球活动。
3.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体育教师承担的责任是教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足球知识、良好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就无法顺利组织学生的足球活动。体育教师的职业足球技能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应该有计划,一步一步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提供专业的继续教育,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业足球教练员,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观看球队训练和比赛。
4.注意引导公众舆论。
良好的舆论氛围是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中国足球的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总之,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中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训练、体育比赛及其他形式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092-0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and needs of women’s athletic football in the new age, and proposed a cooperative building mode including universities, women’s athletic football club and the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iple helix. Also, it illustrated the mode content, interaction of the triple helix and the location role. This paper provided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lear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s athletic football.
Key words:triple helix theory; women’s athletic football; cooperative building model
收稿日期:2012-05-13
作者简介:王曼(1974- ),女,天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体育部,天津 300384
P.E. Dept., 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 Tianjin 300384, China
目前,社会化发展、全球化发展和竞技水平高速度、强对抗和比赛攻防趋于平衡已成为世界女足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来自世界女足迅猛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是中国女足竞技水平的下滑,这正是中国女足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中国女子足球(2005-2012)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女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女足的社会化,女子足球面临的挑战为社会化相关主体共建女子足球竞技运动提供了平台。
1 我国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体制现状分析
我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是以奥运会、全运会为依托,主要依靠举国体制的行政手段进行训练、竞赛和管理的专业队体制。女足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显露出不适应的状况。因此,从女足发展的机制来看,新的发展理念应设法使女足发展的运行建立在一定多元化主体共建的价值自由基础上,这种价值自由要求参与女足发展进程的相关女足主体对发展女足做出一定的主体选择,拥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开展促进女足发展的活动权力。另一方面,过度强调技术训练,忽视文化教育将构成中国女足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从而影响女足可持续发展。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指导女足运动员技战术实践,才能深化对女足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使未来的女足既要有技能,还要有人文素养,更要有退役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竞争力。为此,在中国女子足球(2005-2012)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强调女足的发展要依赖于女足的社会化,最终发展的趋向为普及到提高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举国体制”和“体教结合”两种机制的培养模式互为补充的局面。在此阶段,女足竞技运动资源配置开始流向学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出现培养主体多元化,尤其是流向高校为主体的“体教结合”的模式,出现政府主导与高校主导共同培养女足竞技体育人才的运行机制,逐渐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从体育系统转移到教育系统,高水平运动员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兼得。
2 新时期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发展需要导向
当前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不仅缺乏拥有控制技术能力资源的环境,先进的足球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还缺乏由外部向内部转化的“内源发展”的动力,更缺少人文精神和素养。这些因素制约着女子竞技足球运动的持续发展和女足主体发展潜力的持续提升。新时期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发展需要导向主要表现在:
一是未来竞技运动发展的需要。女子竞技足球运动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对竞技运动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员提出了技战术实践理解、人文素养导引。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力上的较量,而是运动技能、智力水平、全面素质的综合竞争。因此,女子竞技足球运动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竞技理念、体育科技人力资本和体育科技技术的支持,才能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二是人本理念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在竞技体育上取得的成绩很多都是以牺牲运动员的人性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为成本的体育福利,它严重偏离了体育的最终目的。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服务人,而不是牺牲人。多主体参与构建女子竞技足球运动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先进理念,尤其是为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员的主体发展构建了重要发展通道和平台,有效激励运动员提升竞技运动能力。
三是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需要。多主体参与共建女子竞技足球运动的模式解决了许多运动员在运动生涯结束之后的生存、生活和职业发展问题。因此,多主体参与共建女子竞技足球运动能够很好地开发和培训女子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和竞技能力,尤其是解决运动员个体发展能力,为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前进行前馈人力资本控制,避免运动生涯结束后由于个体技能缺失和不足影响运动员生存和发展,也是使女子足球运动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四是女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采取的是“举国体制”,这种“一条龙”的培养模式导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应。因此,多主体参与共建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可以建立长效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从培养途径、培养方式、培养投入资源、培养多元化目标等方面实现女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3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共建模式的研究
3.1 三螺旋理论及其观点
三螺旋概念是由鲍林和科里提出的,后来又由亨利·埃茨科维兹和洛埃特·雷迭斯多夫发展后提出了政府、产业和大学相结合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该理论对“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分析,逐渐形成了创新研究的新领域、新范式。在“三螺旋”理论中,其价值主旨主要强调大学—产业—政府的共同利益是对社会创造价值,政府、大学、产业等每个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除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独到和特殊作用以外,还可以发挥本身机构范围以外的作用,它们都可以作为这个动态体系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可以相互作用,彼此重叠,互利互惠,相互交叉,形成三螺旋区域。从静态上看, 三重螺旋模型中的每个螺旋都有一个外场区域和内核区域,三个领域内的制度彼此独立和交互重叠;从动态上看,从独立发展、共同进化和水平方向三个维度,三重螺旋模型主要体现在每个螺旋在上述三个维度上的三个螺旋循环体系和相互作用。其中,宏观循环通过产生合作政策、合作项目计划、合作平台和合作网络等方面来发挥作用,而微观循环属于内部循环,是通过人员循环、输出循环和信息循环等方面进行输出释放。因此,由于官产学三方的互动会对创新带来高度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这个创新系统的变化过程中, 三重螺旋模型需要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共同解决。
3.2 三螺旋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共建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螺旋模型从纵向上看,每股螺旋都在谋求自身发展,不断完善,三股螺旋呈现出进化形态的纵向进化特征。从横向看,这种循环由人员、信息和产品等若干要素的流动而形成。因此,在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三方互动模式中,高校的产品主要是培养的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毕业生、女子竞技足球运动新科技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思想等;代表产业的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产品包括竞技赛事产品、缴税和资本等;政府的产品则包括女子竞技足球运动政策、法规和资金等。这些要素在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三者之间流动或转移,形成人员循环、信息循环和产品循环的互动(见图1)。
3.2.1 人员循环
人员循环体现了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三者之间人才流动。它使人员从一个螺旋进入另一个螺旋,促成三者之间的合作项目和跨机构的达成。目前从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共建模式中,至少可以确认以下三种人员循环:
第一种是从高校向政府的单向或暂时性流动。如在重大足球体育赛事活动筹备过程中,从高校抽调有关人员转到政府暂时性工作,但仍作为高校教师与大学保持联系。
第二种是双重职务人员,即在高校、俱乐部同时担任职务,实施围绕高校与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共建事务为核心的管理工作。
第三种是在高校、俱乐部和政府机构范围轮流或定期工作。如高校教师在从事高校足球体育教学、足球体育科研活动后成为俱乐部足球技术顾问和经营管理者,后来又回到大学全职从事足球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足协或者体育主管部门等政府机构由于监管和调研足球建设和管理问题,直接或者间接派驻人员到俱乐部从事足球事务活动工作,后来又回到政府机构全职从事足球管理服务工作。
3.2.2 信息循环
由于信息交流是组织合作的前提,基于创新网络的信息循环是三螺旋形成的基础。在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共建模式中,信息交流通过各种层次上的互联网络发生。这些信息不仅包括高校最前沿的足球体育科研成果及其对研发的足球新技术对俱乐部的影响、俱乐部的合作需求等信息,还包括用于支撑政府对足球发展的政策和基金来源信息以及连接和支撑创新区域。
3.2.3 产品循环
产品循环决定着参与者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动机和动力。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三方参与者之间的产品互需与互惠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的赛事成绩是引起地方政府机构重视行政业绩的需求要素,也是公众衡量女足提供社会化服务产品满意度的重要标准。如果获得体育主管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就需要满足政府机构的政绩偏好和社会公众的赛事观赏偏好的双重需要。因此,只有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得到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认可,它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和社会化资源参与,才能够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赛事的产品,才能够形成自身良好的建设和发展循环机制。另一方面,如果高校不能提供适应培养足球运动发展的卓越的女足优秀运动员、研发人员等人力资源的能力、先进足球理念和思想以及足球科技成果,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就不会对其有所期盼和需求,大学就很难吸引政府的支持资金注入;如果政府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法规工具和适当资金支持,就可能影响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如果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不能提供高水平的赛事活动成绩,政府和大学也不会对其有所期盼和需求。研究产品循环可以保证三者在利益上的一致。
3.3 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的三螺旋互动与角色定位
在三螺旋模型系统中,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各行为主体无论其规模实力大小,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支配与依附的关系,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模型构建。这种模式有别于以支配与受支配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干预主义体育模式以及以松散连接、互不干涉为特征的自由主义模式。互利互惠是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三螺旋模型形成的重要基础,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正是以共同的利益需求为纽带结合在了一起。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有众多的企业化功能,高校和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建立密切的足球体育科研技术合作和运动员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关系,而政府也积极协助高校和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建立运动员培训联合体和体育技术开发中心。这种相互渗透的关系使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能够如一个生物体的主要构成部分那样,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共生共长的目标。在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的三螺旋互动中,三者将重新界定和定位互动过程中的主体角色。
首先,从高校来看,三螺旋理论提出强调“知识生产”不再是大学存在的充分理由,而是强调大学使科学与社会的其他部分整合在一起,要求通过大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来促进这种整合。因此,高校在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共建中自身应该转型为创新服务性组织;高校中的成员在共建中具有创新服务者素质;高校与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能够依据女子竞技足球运动特征进行结构藕合。具体包括:高校是女足竞技运动新理念和新思想不竭的源泉;高校是足球产业领域的潜在温床;高校是为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开拓智力的、足球商业的新冒险事业的支撑结构;高校是为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员开辟未来职业就业通道的平台。
其次,从政府来看,政府作为具有规则制定能力的主体,在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共建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保护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合作各方合法权益,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在高校和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之间建立“共同利益区”,并通过大学、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合作来推动足球体育科研开发和转化,引导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员人文素养提高和运动经济能力提升,尤其是提升运动员未来就业能力,积极支持大学和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的合作和发展;通过金融、财政等调控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高校和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在三螺旋模式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关键所在就是尽快地做出有利于大学和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合作创新的制度安排。
最后,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随着足球技术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打破边界,搭建桥梁,建立组织间广泛的合作与联盟关系成为组织发展的普遍模式。而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取决于女子竞技足球运动的理念与技术创新能力。三螺旋模式的形成,使得传统意义的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角色发生了变化。三螺旋模式中的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以知识为基础,它是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通过跨机构范围网络产生的俱乐部,吸纳了高校和政府的要素,并建立在与这些机构范围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是一种新型的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组织。它不仅是大学研究群体的扩展,也可以发源于寻求大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产业公司,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当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寻求跨越式创新时,它们首先与类似于自己的实体,然后再与和自己较为不同的组织合作。
4 结语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到,三螺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工具,可借鉴它来分析和构建在新时期多主体参与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中的共建模式。三重螺旋模型以高校、女子竞技足球运动俱乐部和政府三者间平等互惠的伙伴关系为基础,它倡导通过三条螺旋线的协同互动,推动知识、政策和资本的有效结合,尤其是实现各参与主体的共生共荣,对实现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创新发展,具有现实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1]亨利·埃兹科维兹.三螺旋[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2]周春彦,[美]亨利·埃茨科维兹.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中国足球协会.中国足球10年规划[Z].中国足协,2001.
[4]中国足协女子部.2005年女子足球技术报告[R].中国足协,2005.
[5]郭洪光,卜宪琴,卜宪贵.我国女子球类项目在国际比赛上成绩集体下滑的现象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0,(2):23-25.
[6]周文军.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释义[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83-85.
[7]李峻峰.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不良行为的表现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4):16-20.
自从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我国体育领域出现了足球热现象。市场主体投资足球领域的热情长期高涨,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高收入、高待遇使学习足球并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成为很多孩子和家长的期盼。但与足球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虽然托起了足球大市场,在全社会掀起了持续不退的足球热。但整体来看,中国足球的技战术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甚至整体实力还存在大幅下滑的现象。其中的根源,一方面在于“职业热、社会冷”,另一方面在于足球后备人才、尤其是社会足球人才培养的乏力[1]。这就导致了中国足球热只是表面繁华,而内部人才匮乏,致使中国足球事业后继乏力,这也是导致中国足球水平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体育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广泛实施,人们从事足球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社会上对足球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但是,当前体育人才培养力度和模式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体育人才的供给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人才供给的数量、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供需矛盾。因此,加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增强校园足球活力
当前,我国足球人才培养与教育还存在脱节的问题,足球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校园足球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有利于足球人才的选拔。所以,要围绕国家足球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把体育资源、校园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进行整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方联动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要把体育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有机结合,把两个部门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现实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拓展足球体育运动和训练的空间,使足球运动的基础得以夯实,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建立足球人才培养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使各方共同制定政策、共同研究落实,形成育人合力。教育部门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对足球苗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探索建立足球人才培养的科学机制。体育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为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和人才培养配备和强化师资力量,在专业技术、信息交流、赛事组织方面、场所提供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二、培养足球教育特色学校
对于足球运动开展较好、人才培养效果突出的学校,进行授牌。对于授牌的学校,有关部门从专业指导、资金扶持、学生就业、人才选拔等政策上进行倾斜,提高学校培养足球人才的积极性。目前,各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都把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这明显不利于推动学校开展足球人才培养工作。对此,在对学校的考核中,对足球教育特色学校要单独制定考核办法,把足球运动开展、足球人才培养成效提升到与升学率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学校通过特色办学提升知名度、争取好名次。同时,对于加大足球人才的选拔力度,使学生通过提高足球水平也能够升入高一等学校,并实现就业。由政府制定足球人才培养的奖惩制度,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培养足球人才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加分支持。对优秀的学生在升学中给予加分奖励。
三、建立完善足球活动体系
在普通学校,由于足球运动需占用文化课学习时间,因此宜选择假期开展相关赛事活动。在学校之间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要求的赛事活动体系,如在小学阶段开展三人制或五人制联赛;在初中阶段推行七人制或九人制联赛;在高中阶段推行十一人制联赛。要完善联赛活动体系,在小学至大学阶段全面实施学校联赛制度。对于联赛的评价,不单纯以输赢为标准,而是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把活动频次、活动质量、人才输送等都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从而激发足球人才培B的积极性。
四、提高师资水平
当前,社会足球教师和教练员普遍存在理论水平高而专业技能水平低的情况,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对此,要着力提高足球师资水平。一是加强师资培训,制定培训提升计划,定期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与练习;二是从社会和专业团队聘请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以训带练,一方面带领提升机构内师资的水平,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高层次的指导和专业化的训练方法;三是适度增加赛事活动,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足球教师的指挥能力、应变能力和战略战术思维。
五、结语
应当承认,我国长期以来的足球热虽然调动足球市场,激发了人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但后备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此,要高度重视足球人才的培养,从基础教育阶段入手,加强顶层设计,为学校开展足球运动和培养足球人才创造广阔的空间,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从活动组织、培育特色学校和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不断优化各方面的资源,为足球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53-02
一、引言
随着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十分关心中国足球的发展,对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寄予了厚望,我国政府也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完整的足球改革措施。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我国足改工作方向得到了明确,其中校园足球的作用和地位受到充分肯定和重视。发展足球事业,必须长期坚持正确的道路,打好群众基础,为足球的发展培养坚实的人才根基,为此必须从孩子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效仿国外先进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做好校园足球的发展。校园足球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足球改革的核心地位,因而探索正确的校园足球体育改革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在结合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际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分析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的具体措施,从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工作,推动足球教学改革,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打造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二、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一直处在下降的状态,视力下降、肥胖以及肺活量走低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与青少年普遍缺乏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首先是解决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有效方式,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校园足球是我国体育发展环节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一直难以令国人满意,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甚至在亚洲范围内都称不上足球强国,而我国要完成向体育强国转变的目标,必须将足球运动发展起来。再次,校园足球的开展激活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了课程形式,也释放和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改变了传统的过分强调运动技术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体教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改革的具体路径
2015年3月,随着《中国足球总体改革发展方案》的出台,青少年校园足球正是成为一项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目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思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还很落后,因此转变发展观念、采取积极的改革路劲成为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动力。
(一)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工作
目前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程度不高,发展校园足球,首要任务就是推动校园足球在更广泛的空间开展起来。为此,应该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布局,做好各类中小学校的统筹分类,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对于有一定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鼓励它们率先开展探索实践工作,同时对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加强帮扶力度,从而有效保证校园足球覆盖面的不断扩大[1]。学校要支持和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中,尤其是要鼓励青少年女子足球活动的广泛开展,让青少年从足球活动中体会到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热爱足球。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和支持一批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学校,在普通高等学校中重点建设一批水平扎实的专业足球运动队,支持和引导这些学校不断深入足球教学改革,提高足球教学水平,打造特色校园足球,从而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对于经济基础较好和足球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以鼓励其率先创建校园足球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县域为单位开展校园足球试点改革活动,先行发展,摸索经验,从而为其他地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推广和普及指明方向,避免多走弯路、错路。从学校层面而言,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校园足球的游戏和竞赛等活动,将足球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的建设领域内,使足球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创造优良的文化氛围。
(二)推动足球教学的改革
现有的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单一,且不受重视,因此学校要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入和重视足球教学内容,不断创新足球教学模式,促进其多样化发展。对于一些条件不错的学校,可以在校内试点“一校一品”的特色足球教学改革,摸索出符合自己的发展思路。开展足球特色活动改革时,可以根据足球教学需要适当增加学时,在每周的教学中至少单独设置一节足球课,同时加强场地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良[2]。同时,制定和颁布符合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际发展需要的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的评价标准,使校园足球教学和改革有据可依,更加规范。鉴于当前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资源比较贫乏,可以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数据库,使高质量的校园足球资源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共享和利用,进而不断扩大和优化足球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同时,积极推动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理论的研究工作,以弥补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理论的不足,在一些条件较好、足球运动水平较高的高校建设一批校园足球运动研究基地,更好地指导校园足球的实际发展。
(三)推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紧密合作
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改革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国家层面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予以校园足球发展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政府日常工作事务中赋以校园足球应有的地位。具体来说,校园足球改革离不开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紧密合作,需要这两个部门合理分工,形成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强大合力。教育部门应该着力推广和普及校园足球,做好足球文化课程的开展和运动员的升学工作;体育部门则负责足球专业领域的工作,如组织和管理足球竞赛、培训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等。
在具体执行时,教育部门应该针对定点学校校园足球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考核指标,将其纳入学校和校长的考核计划中。对于学校推广体育足球运动的行为予以支持和鼓励,营造校园足球文化,并建立一批试点足球特色学校,在校际形成传帮带的效果;对于基层足球教练员,确保他们的工资待遇,将足球教学活动计入个人绩效工资中;在学生中营造重视足球的氛围,对于特长生可以制定相应的加分升学政策,构建从小学到大学的逐级“校园足球”升学一条龙模式,解决足球特长生的后顾之忧。各级体育部门则要认真研究构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模式,给表现优异的校园足球代表队及其成员相应的奖励,如授予二级以上运动员称号等,从而鼓励和支持校园足球的有效开展,为足球特长生学业的完成和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构建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校园足球水平的提高需要全国各级学校共同努力,打造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为校园足球的交流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打造灵活多样的校园足球竞赛活动,通过不断吸引各级学校参与到足球竞赛中,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最终实现“校校参与、层层选拔、全国联赛”的完美布局[3]。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应该开展特色性的足球活动,如对于低年级小学学生,多组织他们参加足球趣味性活动,培养他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对于高年级小学学生和初中、高中学生,则以班级和年纪为单位,组织足球比赛活动,同时还可以开展范围更广的校际邀请赛活动,让他们在比赛中体会足球运动乐趣,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对于高等院校学生,除了在学校内部以院系和学校为单位开展足球比赛活动外,还应大力发展校际足球联赛,可以效仿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模式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足球联赛,切实推动足球人才的培养。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对于社会组织开展的足球公益活动和比赛活动,鼓励学校积极参与,这样既能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推动他们与社会足球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学习。此外,积极学习足球运动发达国家校园足球的发展经验,加强与国外专业足球机构和学校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大参与和组织国际青少年足球竞赛活动的力度。
四、结语
我国要想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就必须将三大球之首的足球运动抓上去。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我国足改工作方向得到了明确,其中校园足球的作用和地位受到充分肯定和重视。发展足球事业,必须长期坚持正确的道路,打好群众基础,为足球的发展培养坚实的人才根基,为此必须从孩子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效仿国外先进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做好校园足球的发展。我国不断从国家层面出台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政策,可以说,校园足球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校园足球发展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除了要坚持正确的策略之外,还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未来,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水平会稳步提高,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不分国籍、不分性别、不分种族、不分年龄,足球有着较多的受众群体。足球对强健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足球运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足球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作用要的影响,通过足球运动的宣泄,可以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足球教学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是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的,尤其是在国家深化足球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校园足球的开展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1.高中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的现状研究
足球运动已经在辽宁省各级学校普及开来,对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强健学生的体魄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在对辽宁省高中足球教学的开展调查中发现,辽宁省高中开展足球课教学的学校并不多,足球教学的课堂效率不高。即使一些高中已经开展了足球教学,但因缺乏对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视,缺乏足球专项的老师,足球场地设施不完善,教学体系不完整,从而影响了辽宁省高中校园足球开展的质量。而且,由于学校和教师将重点放到文化课的教学中,很多学校的足球体育课程被文化课所替代,导致足球运动开展的不充分。鉴于辽宁省高中足球教学开展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的面对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全面的提高辽宁省高中体育教学中足球课的教学质量。
2.高中开展足球教学的策略分析
2.1提高对足球课教学的认知
结合当前辽宁省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情况,辽宁省很多地区的高中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上不够重视,高中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效率不高,甚至部分高中根本就没有开展足球教学。为了更好的在高中开展足球教学,首先要提高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对足球课的认知程度,明确开展足球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理解足球运动对学生团队凝聚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明确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在主观上重视足球课教学的开展。学校要成立校园足球运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园足球教学开展的计划制定、筹备、监督、评价,校园足球在高中开展作为一件新生事物,虽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在运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相信很快就会步入正轨,对辽宁省高中校园足球运动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2.2加强高中足球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中足球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批熟悉足球教学规律的教师进行教学,当前高中足球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很多担任足球课的教师都是其他专项的教师,这些教师足球技术掌握不全面,对足球的教学规律也缺少了解,足球课教学的开展并不顺利,缺少足球教师是影响足球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足球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加强高中足球教师师资力量的建设,引进足球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职后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足球技术水平,保证足球教学的开展。
2.3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高中足球教学的开展要有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符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多选择一些趣味性的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避免学生对足球教学失去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安全性为首要任务,避免安排一些有危险的教学内容,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教学中同时要增加安全性教育,使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出现意外的事故。
2.4加强足球教学场地设施建设
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必须要有完善的场地设施,当前辽宁省一些重点高中都有人工足球场,方便足球教学的开展,降低了学生意外伤害出现的几率,保证了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可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学校的体育设施并不完善,很多学校体育场地都是土场、水泥场地,不利于足球教学的开展。为了保证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要加大对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为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做好物质上的保障。
总结
校园足球的发展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促进校园足球的开展,更好的在高中进行足球教学,必须要提高对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视程度,将足球教学放在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位置。足球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掌握足球运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足球运动来提高学重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雪.泰州学院大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2]黄志平.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3]安勇.探讨"比赛探究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校园足球活动是深受中学生喜爱、开展最多的体育运动,同是也是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形式。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足球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占了相当大的分量。但是,目前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令人堪忧,教学设施不完善和教育主管部门不重视,严重阻碍了校园足球的倡导和推广。为此,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园足球才能得以推广。本人从教体育将近二十年,目睹了校园足球活动的一些现状。
一、足球场地和器材的严重不足
足球场地、器材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设施。良好的场地、充足的器材是吸引学生参与活动、提高积极性、实现足球校园普及目标的基本物质保障。场地的简陋、训练器材的缺乏是目前校园足球活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足球场面积必须符合国际要求,足球比赛场地为长105米、宽68米。各个学校足球场地因地制宜的取材,但必须按比例取出接近赛场规格的足球运动场,足球场地面也要做到平整,松软些,以不伤害运动员和不影响足球正常运传接球为原则。但本区域有多少个学校能有这样标准的足球运动场地呢?经过对我县29所中学问卷调查发现,有标准的足球场地的学校有5所,有足球场地的有21所,没有足球场地的有8所,符合基本要求的标准尺寸场地只有6所学校,足球够用的学校有3所,基本够用的有15所,完全不够用的学校有8所。从上面调查结果可见,足球场地和器材完全不能满足该县各学校在教学及训练等方面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模仿错位
足球教学中的分组合作,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关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参与活动,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足球教师是活动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校园足球教学中,足球教师的足额配置能够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需求,完全可以展开教学训练。从长远来说,中青年足球教师应该占主要师资配比,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但目前学校足球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专业足球体育教师很少而且趋于高龄化,80%的体育教师年龄出现在45岁左右,年龄大,体能差,运动技术技能衰退。换句话说,教师示范做不到位,加上中学生模仿能力极强,理解思维欠缺,就容易造成误导,中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需求就得不到很好的启蒙教育,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怎能提高足球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呢?
三、教学形式单一,基础训练不足
校园足球活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仅仅在体育课堂上展开教学,没有组织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更谈不上进行系统的专项足球训练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学生虽然有参加校园足球活动,但是很少进行全校性的或者全县性的比赛,这样的情况很难有竞技水平的足球能力,没有竞技就不能提高足球运动的水平和能力,校园足球活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针对以上现状与不足,特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将足球课列为必修课。开设课程时,把足球课列入必修课,并且列入中高考的考试项目,计入中高考成绩。如果能把足球提高到这种高度,那么校园足球活动必然得到学生的重视,得到老师的重视,得到学校的重视,足球活动才能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国家投资建设标准的足球运动场所,规划专项资金修缮足球运动场所,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为足球运动提供保障。从本县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地,有的学校连运动场地都没有,大多数学校的运动场地简陋,土石结构,不适合学生运动,而且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三)强化师资的专业培训。加强校园足球活动有关工作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上岗,用好人,用对人,才能让校园足球活动真正得到普及。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发现和培养人才。教体部门成立校园足球活动专项工作组,监督落实实施方案。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校内各班多组织足球比赛,建立校园足球协会,让学生多组织活动,参与足球比赛;加强学校之间的足球的交流。健全足球兴趣小组俱乐部,聘请优秀的足球教练员来援教,从学生中培养一批教练员及有能力的志愿者,协助开展足球活动。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游戏活樱丰富校园足球活动内容。
关键词 网球 后备人才 模式
一、研究目的
全国中小学足球运动项目受到国家的重视后,南昌市高校也逐渐增加了对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影响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通过对南昌市部分高校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
三、研究结果
(一)南昌市高校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
高校网球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网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网球运动和社会发展就会更加普及。因此,学校网球后备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反映南昌市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状况和水平,而且是江西省网球运动项目能否有效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现如今,我国足球体育运动得到政府大力推广和支持,南昌市高校网球后备人才得不到数量化的稳定,近两年后备人才数量都急剧减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了网球专项体育运动,得到足球的号召全身心的投向足球体育运动,导致网球体育运动没有稳定的后备人才。
(二)南昌市高校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以训练和兴趣爱好为主体,一切的网球训练计划,方案都要围绕着青少年来进行,并且通过青少年的网球运动实践来检验教员的训练能力。南昌市高校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来源主要来自体工队的现役网球运动员,学校网球社团活动培养模式以及家庭个人培养网球后备人才。
(三)南昌市高校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运用
1.家庭个人培养模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条件好的家庭会给孩子进行全身心健康锻炼。主要是家长自费聘请私人网球教练或者高水平运动员,对孩子进行系统的网球培训,其特点是能够因材施教,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明显的训练效果,但由于这种模式个人投资比较大,需要有较为良好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目前经过调查只有少数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家庭可以接受和认可,大多数家庭由于经济的原因还不能得到认可,这种模式在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中还没有得到积极的推广。
2.学校网球社团活动培养模式:南昌市高校网球社团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基本上是由一些体育学院网球专修学生来进行教授网球专项技能,由于这样的方式使得网球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去学习网球的学生很少,并不能带动网球后备人才的效率,从而学校社团活动培养模式达不到真正网球后备人才的要求。
3.体工队培养模式:由于我国是“举国体制”的体育政策培养后备人才的政府,经过走访调查,江西省高校高水平的职业网球运动员来源于此种培养模式,所以目前此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由于国家,高校重视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经费压力相对较小,基本设施齐全,训练和比赛的机会较多,但由于目前此种培养模式的训练条件较为优越,运动员缺少压力,训练效果并不明显。
四、研究结论
2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让“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有法保护、有章可循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别强调了要进行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教育部长袁贵仁曾经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将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我们相信这一机制未来也将扩展至篮球、排球领域,相信三大球必将突破积弱的困境。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制定保障法规的同时,还应配套出台相关的惩罚条例或办法,对不按照规定实施的学校或单位进行一定的处罚,否则前面制定的政策和法规都成为虚设,不利于“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足球教学 现状及对策
足球运动,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足球运动也是高校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足球起源于中国,名叫蹴鞠,在我国汉代时期常用蹴鞠来训练士兵,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近年以来我国足球运动的总体水平不断下降,各年龄段国家队表现不尽如人意,从而导致足球运动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原因在于“足球人口”基数小,缺乏优秀的后备人才,大力的发展校园足球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方向。
一、高校足球教学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观念存在弊端,学习目的不明确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只仅限于围绕书本学习,将书本文化知识学习放在首位,疏忽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体育锻炼,使足球运动得不到重视。同时,由于网络现代化,网络上一些有关足球方面的负面新闻的传播,使学生和学生家长拒绝足球的学习; 大学生对足球拥有强烈的热情,但是,对于学习足球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日常大学生自行举办的足球培训,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能,没有对足球战略进行研究,学生的足球水平得不到提高,足球教学质量低下,高校的足球教学受到影响。
(二)学校设施不完善
体育运动需要有专门的训练器材和场地,足球场和足球设备是足球运动的必备设施,但是现今许多高校足球设施存在许多难题。一方面,没有足够大的场地建立足球场地,没有资金购置足球相关的运动设备;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体育部门没有给予支持,高校对于这些问题没有能力解决,就算高校有意愿大力发展足球教学,也是力不从心。因此,想提高高校的足球教学质量,首先要先解决足球设备等硬件设施。
二、促进高校足球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更新社会观念,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足球落后的社会观念,一方面,社会应该积极引导舆论,比如可以通过举办足球比赛、开展足球教育等方式,加大对足球运动的正能量传播,更新人们对足球的观念,让足球成为一项重要的、健康的体育事业;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对足球学习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的问题,教师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规划好足球教学计划,改变以往在足球教学过程中的不重视、随意性的态度,引导大学生对足球的合理训练,提高整个足球课堂严肃性,实行奖励与惩罚并行的课堂制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制定足球的学习目标。
(二)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足球教师在学生的足球学习过程中占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足球教学质量。所以,高校在足球教师的招聘选拔和教师培训上要相当注意。一是在对足球教师招聘选拔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拔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足球专业人才,不仅要对他们进行足球专业考核,还要对他们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估。二是要λ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解,因为在足球教学中,并不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没达标,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导致学生积极性低下和足球水平的停滞不前,所以,高校应该不断对学校的足球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随着足球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足球教学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目前,高校足球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学校落后体制和学校足球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存在许多问题,使得高校足球教学得不到发展。根据目前高校足球教学的发展状况,以大学生为本,将促进高校大学生足球技能的提高为目标,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通过更新社会观念、改变高校落后的教学体制等措施,不断提高高校足球教学的快速发展,巧妙地把足球游戏穿插在高校的足球训练中,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三军.简析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策略[J].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探索.2015,12:23-25.
CBA喜迎麦迪,中超坐拥德罗巴的架势,中国体育产业似乎的确有一些“国际化”的标签了。中国的俱乐部已经能效仿国外豪门诸如皇马切尔西烧钱买球星,但在开发球星价值上,中国体育离“国际化”三个字就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围绕马布里最活跃的商机还是他自己鼓捣的球鞋,德罗巴和阿内尔卡的确给游戏做了代言但却是朱骏的内部消化,曾经给阿玛尼打过广告的前意大利国家队教练里皮则被许家印安排去培训青少年足?球。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五专生 气排球 可行性
一、气排球运动的特点
气排球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具备了简单易学性、技战术灵活多变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强的特点,适合在民族地区医高专五专生中开展教学。
(一)简单易学性
气排球球体大、软、轻,球在空中飞行速度慢,而场地又小,球网更低,接球、击球的准备时间更为充分,降低了击球的难度,易上手,在比赛练习中经常出现多回合来球的场面,场面激烈、精彩,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技战术灵活多变性
气排球的进攻线距场地中线只有2米宽,前排队员可在本场区进攻线后对任何高度的球作进攻性击球。因为气排球场地小,进攻限制线短,并且只有5人参赛,在进攻的过程中,除第二次触球队员外,其余4人均可参与进攻,因此,攻击点众多,进攻手段灵活多变,参与面广。
(三)趣味性
气排球趣味性强,因为它的规则较为宽松,人体任何部位触球都可以,在传球的过程中,即使球与肢体的接触时间稍微长一些,也不会被判为持球,有时候为了救球,甚至可以用手捞、脚踢、头顶,只要按规则要求,将球打到对方场内地面上空为有效,极大的增强了比赛的趣味性。
(四)娱乐性
气排球球质软,球体富有弹性,手感舒适,不易伤人;球体大、重量轻、球体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容易形成多回合击球;球网低,降低了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未成年人也可以完成扣球。
(五)参与性强
气排球是一项参与性强的群众性体育运动,简单易学。场地的组合形式很灵活,可以采用羽毛球场地,室内外均可开展活动。每场比赛需要10个人就可以开展。并且运动适量,对体能要求不高,男女都可以混合进场参与,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集体性极强,必须协调配合,有利于体现学生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培养团队意识。
二、排球的健身功能
气排球运动具备了很强的健身功能。因为气排球属于有氧项目,能激发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功能,调动各器官运动积极性,延缓系统功能的衰退。进行长期、规律的气排球运动,能够增强脑细胞的供氧能力,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刺激和调整大脑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通过练习,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关节和韧带的稳定性、柔韧性。推迟骨骼的老化过程,起到预防、降低运动伤害事故的作用。
三、开展教学所具备的可行性分析
(一)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指导纲要》第二十条中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置资源。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所以课程内容多样化成了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该和社会需求接轨,传统的体育选修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的需求,并且传统、大运动量、趣味性不强的项目,例如足球等项目,选择的学生越来越少。因此,国内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例如:浙江大学开设了皮划艇、迷你高尔夫课,浙江农林大学开设了轮滑、攀岩课、野外露营课。华东理工大学开设了瑜伽、网球等新项目。而民族地区高校因为学校财力相对于其他地区高校较弱,场地不完善,难以开展高成本、对场地条件要求比较高的项目,而气排球这项新兴的运动,具备投入低、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在民族医高专进行推广。
(二)课程设置的可操作性
在现阶段的体育课程安排中,体育课3学年,共计216课时,第1学年为公共体育课,所有五专生的体育教学内容统一为身体素质、太极拳、第九套广播体操,第2学年为选修课,现有篮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4个项目。可在第2学年增设气排球项目,既丰富了选修课课程内容,又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
(三)具备教学所需的师资
一、影响排球运动发展的因素
(一)发展项目自身的特点是影响和制约排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从排球技术动作分析
此运动技术要求与其他项目不同。首先基本功的练习时间长,要求掌握的技术内容较多。对击球高度、准确性、节奏有特殊要求,对参与者的力量、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和判断力、反应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说传、掂、发、扣、拦这几个技术动作,每个动作的掌握都必须经过大量的辅助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的训练,而且这些动作一旦初步掌握以后,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来巩固才能找到较好的感觉,从而在比赛中正常发挥。而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很有限的,他们都希望把这些宝贵的时间用在有趣的锻炼项目上。其次,从比赛观赏的角度上分析,排球是一个隔网的球类项目,比赛中基本没有身体的直接对抗,运动员作无球运动比有球动作多,很难使观众产生十分强烈的视觉。
(2)对身高要求过高
排球是一项典型的高人运动。无高度者几平不可能靠空中优势克敌制胜占有一席之地,此项运动最吸引人的技术是扣球技术,可以说排球的魅力所在就是扣球,谁若掌握了这项技术,就会非常的热爱排球运动。每次练习或比赛,个子矮小者只能“望球兴叹”。在比赛中无法让学生得到满足感,不能更好的展现个人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排球慢慢的缺乏了热情。
(3)球体过重过硬
球体过重过硬容易使初学者手部受伤。所有初学排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手指易挫伤,排球碰撞身体之处出现红肿造成疼痛。有的学校现在正在推广软式排球,这大大减轻了疼痛感,但在软式排球不能够完全替代硬排前,它对排球的普及和发展还是一个影响因素。
(4)排球规则抑制了排球的不确定性
排球规则对中小学排球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篮球和足球比赛的相对可控性,确定了比赛时间的预告,预计和比赛时间的准确度,排球比赛时间的长短反差很大。据记载,排球比赛时间最长的达3小时35分钟,而最短的却为25分27秒。
(二)场地器材的不足是影响中学排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场地、器材和设备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最基本条件,由于成都市部分区县经济条件的限制,场地、器材和设备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甚至严重不足。很多学校排球场地极少,有的甚至没有,有的学校虽然有场地,但是没有球网或球。学生上排球课只能在篮球场或足球场上练习,所以很难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特别是成都农村初中经费由乡镇筹措而农民收入不高,乡镇企业经营效益波动较大,乡镇财政尚有困难,更谈不上大力投资学校教育,这就造成了办学条件的极大差别。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农村初中维持自己的正常运转都困难,而学校体育又需要有一定的经费的投入,体育也就被放到了次要位置,排球运动自然更不受重视。
(三)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不足,分布不合理是成都中小学现存的主要问题,有的学校体育教师数量少,而排球专业的教师则更少甚至没有。都以田径和篮球教师居多。由于专业方面的限制,非排球专业教师不易上好排球课,于是他们较多的让体育课成了自己的“专业课”。所以也就无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影响排球运动普及和发展
学校领导在一项运动的普及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是政策上的支持。政策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它会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领导的支持是保证场地设施到位的重要因素。学校领导如重视排球便会下大力气去抓好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但实际上,学校领导往往急功近利,为提高升学率,大大压缩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而有限的体育课,也成了达标项目的训练课和“自由活动课”。另外,对有排球特长的教师的选聘以及对教师的培训等都与学校领导有很大关系。
(五)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技能学习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还没有完全重视和贯彻素质教育,而是仍然把学习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从而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各种有益的活动,致使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所以,不同年龄层和性别的学生,其心理和生理特点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师应根据其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让其在无意中或是在一种求知欲望中主动地接受和学习,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掌握学生的心理,这对教师在教学教法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另外,教师对排球运动的认识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排球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六)社会和其他因素也极大的影响学校排球的普及和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篮球,足球等运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相比之下传统的运动发展速度则较为缓慢,说明排球运动的吸引力远不及篮球和足球。篮球、足球在商业、媒体的宣传和炒作下,使学生在认识程度上加深,也对其产生了兴趣,从而直接影响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其次当前宣传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电视,书刊,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商家在其上面播放刊登的篮球,足球等内容项目很多,而对排球运动就很少。再次,排球运动也有很大的自然局限性,由于排球主要是通过上肢动作来完成,而且技术性和准确性都要求比较高,必须要求手露在外面,所以寒冷的冬天很多学生多不愿意去打排球,怕身体受到伤害。刮风的天气对排球运动也有很大影响。刮风使球体在空中摇摆不定,不能正常的比赛和练习。浓厚兴趣,强大的师资队伍以及场馆设施,不但是排球发展的内在因素,更是中学排球运动的持续发展,运动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
二、结论与建议
目前中国排球的发展不仅要通过对其自身技术特点和规则的编排等因素进行改进优化,使其更容易掌握,还需要其他外界因素共同作用,减小它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它自身的优点,使其容易让中小学生接受。为此笔者提出几点促进排球普及和发展的建议:
(一)成都市有关运动职能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排球运动的引导和支持,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各区县中小学排球运动的广泛开展。进而寻求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保持全市中小学排球运动竞赛体制的完善与稳定性。
(二)应切实加强全社会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坚决贯彻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的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把发展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体育课提到足够重视的程度,使学校体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大对各地区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建设,有效促进排球运动在中小学的推广和普及,使排球运动成为中小学生强身健体的一个重要项目。
(四)对于高校、体校运动员或教练员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达到学训结合的目的,对于在职教师应该定期地回炉学习,进行学习考核,出台相应的任教资格认证等。从而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
(五)各学校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避开国际排球竞赛规则的制约。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修改规则,如:可以允许学生接四,五次球,降低网高等方式来降低难度,也可以规定每次必须有三名不同的学生击球,加强了学生每人击球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人或某个位置学生击球数少,从而增加所有学生娱乐的兴趣。使广大师生都能加人进来,增加排球比赛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六)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排球运动健身价值,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学校领导认识排球运动的价值,重视排球教学,支持排球运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