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劳动力资源

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村劳动力资源

篇1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09-03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与其相关联或相近的概念还有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等。但这些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有其最根本的特性――乡村性。这里“乡村”至少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含义[1]:一是旅游活动的空间――乡村地域,区别于城市及(无人生活的)自然区域;二是旅游活动吸引物的主要特质――乡村文化(乡村性),存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的乡村文化表现为乡村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物质方面,无形的乡村文化表现为乡村的制度、民俗、风俗、风情等精神方面,这种精神和物质的乡村文化就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核,与乡村文化无关的旅游都不能称为乡村旅游;三是旅游活动的受益者――乡村人,必须有乡村当地居民投资或参与或从中受益。“乡村性”的规定有利于加速农村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融合,体现开发乡村旅游的深层价值,即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本文正是基于“乡村性”这一前提分析探讨乡村旅游的就业效应问题。

二、乡村旅游的就业效应分析

(一)实证分析

乡村旅游的就业功能非常突出,发展乡村旅游,能为农村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预测,一年接待量10万人次游客的休闲农业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村劳动力就业[2]。全国各地的实际发展也践明乡村旅游对农村劳动力的强大吸纳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有2万多个村,约800万农民通过发展包括休闲农业在内的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之路。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市已有11个区(县) 50多个乡镇331个村开展了乡村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其直接从业人口4万人,特别是怀柔县的北宅村,已是京郊知名度假村,其农业休闲度假接待已使全村600余户、1 800余人安居乐业,同时,还为邻村提供了250多个就业岗位[3];河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2 300个村,56.5万农户约280万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致富;贵州省农村已有63万余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成都市仅从事“农家乐”旅游的直接从业人员3.6万,间接从业人员18万;桂林阳朔有1.2万户农民吃上了休闲农业饭;湖南浏阳中源人家全村40余户农家参加休闲农业旅游接待并致富;云南昆明西山团结村休闲农业已解决了2 183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4]。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总共有17 600多个“农家乐”经营点,南京市7个郊县2007年农家乐专业户已达107家,南京市郊县农民因旅游实现人均增收27元,提前完成了旅游农业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5元的目标;从2006年起,上海乡村旅游年均增加就业岗位1.5万个;2006年,浙江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1 976个,经营农户总数11 596户,实现农民就业人口40万。预计到2010年,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业将实现每年新增农村旅游直接就业35万人,间接就业150万人 [5]。截至2009年2月,武汉市共有乡村游经营单位989家,2008年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95亿元,带动1.56万名劳动力就业[6]。

从国际经验看,英国约90%的农场都提供旅游住宿服务, 25%的度假是在乡村度过的;在意大利,农业旅游被作为乡村农民的生计的补充甚至是主要来源; 在法国(1997),乡村度假地共接待了约3.15亿夜,拥有76 715家饭店,度假村有55 000张床位,有23 7558个露营地住所、41 868家可出租乡民居所、1 500个徒步旅行住所、21 466家B&B房,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的统计,近七年来一直采用乡村度假的旅游者占44%,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旅游者占72%,更有15%的旅游者一直到同一个乡村度假[7]。

(二)作用机理

1.乡村旅游关联带动性强,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能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农村餐饮服务业、交通和物流运输业、商业、邮电电讯业、金触业、房地产业、建筑业、轻纺工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部门的发展。根据乘数效应估算,一般认为,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就将产生另外3个关联就业机会[8]。乡村旅游还具有延伸价值,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极大地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为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吸引投资的结果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可以在乡村旅游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就业。

2.乡村旅游就业门槛低、适应面广。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的行业层次极其众多,其中,有不少工作不需要很高很复杂的技术,许多工作农村劳动力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对于年老体弱的农村老人和妇女的就业有着很好的包容性,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有效途径。

3.乡村旅游投入不大, 就业成本低。乡村旅游不需要大兴土木和投入巨资去培植景观,而是从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特点出发,利用本身优势给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产品,因此创业投资不大。同时,农村劳动力可实现就地转移,可大大节省流动成本。

4.从业于乡村旅游实现就地转移,可免于面对异地转移的一系列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将面临诸如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心理归宿、娱憩需求等实际问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时将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生活压力。从事乡村旅游属于农民就地就业、零距离赚钱,“离土不离乡”或“既不离土,又不离乡”,旅游旺季时,全力投入旅游经营活动,平时则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照顾家庭。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符合目前中国农民的心理需求,农民乐于接受这种模式。

5.乡村旅游促使农村和农民市场角色的真正定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变农业生产资源为农业资本,变生态环境资源为生态资本,变农村民俗资源为农耕文化资本。可以使农民“足不出户就业创业、经营山水增收致富”的愿望成为现实,更能让农民不再是工业文明施舍的对象,而成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供给者,不再是四处游走的农民工,而成为农业资源和资本的经营者。农民成为农村市场的真正主人,他们又重新找回了农村生活的信心和价值。

(三)存在的问题

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些不可小觑的问题存在。首先,在乡村旅游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大多较低,缺乏现代市场经营管理知识,他们大多数只能就业于乡村旅游岗位的较低端层次。其次,乡村旅游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倚严重。据笔者调查了解,在乡村旅游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八成以上是中老年人,乡村旅游极其缺乏对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力。再次,从业人员市场观念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易于安于现状,认为给游客提供食、宿、玩、赏等基本服务就是乡村旅游,旅游产品单一、呆板、趋同。最后,乡村旅游就业形象需改变。从事乡村旅游的形象地位一直以来不怎么被人们看好,在乡村地区倾向于认为这是不太正式、不太正统的职业,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村老人和妇女干的事情。尤其是农村年轻劳动力不屑于从事这项工作,他们认为外出务工闯荡才更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只有远离家门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这些问题的存在,极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长远高效。一方面,会遭遇外来冲击,让位于市场知识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拥有大量专业人才的外来经营者,而当地农民渐渐退居乡村旅游的边缘化地带;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后继力量不足,会导致整个乡村旅游业的停滞或衰败。

三、基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适应体验经济时代的需要,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是一种趋势,有资源条件的地区要合理开发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没有资源条件但有市场条件的,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补足不够的条件,发展符合当地市场需要的旅游相关经济,带动农村就业。

2.要充分挖掘“乡村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生命,经营乡村旅游应该把最“土”的东西拿出来,不要避讳甚至排斥“土”。“乡村性”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所以,应努力发现“乡村性”特色,充分利用好所有可能的“乡村性”,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要坚定品牌观念,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形象,以品牌优势占领市场。

3.要做好人才规划。乡村旅游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问题不是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在我国乡村各地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一定乡村性旅游资源。而真正的差别是在于有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乡村旅游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现在和将来乡村旅游将会越来越体现为人才竞争。所以,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经营和发展,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长效转移,就必须切实重视人才问题,要对乡村旅游人员配置、人员需求变动、人员教育培训、人员管理以及人才开发投入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规划,组织建设人才梯队,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后续力量。

4.要加强从业思想和技能教育培训。从业于乡村旅游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缺少服务、管理、投资和对当地文化深入了解等方面的知识,更缺乏高品位的经营理念,对乡村旅游的行业认识也远远不足。因此,首先要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明确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其次,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语言、服务、管理、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要的时候要灌输和培养职业化思想和技能,提高职业化程度;最后,要经常组织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掌握市场动态变化,强化市场意识,学习市场化运作。

参考文献:

[1] 杨敏.乡村旅游[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1-2.

[2] 王洋.乡村旅游魅力遍神州[N].中国旅游报,2007-01-05().

[3] 刘红玉.多功能视角下休闲农业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J]. 台湾农业探索,2009,(4).

[4] 杨载田.休闲农业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C]//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2007:204-207.

[5] 何可凝.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问题探讨[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8).

篇2

一、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问题分析

(一)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百色市全市12个县(区),共183个城镇。根据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百色市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数208.63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94.32万人,因此富余劳动力为14.31万人,由此可见百色市目前近15万人处于失业或者隐性失业状态,预计每年还新增3万左右。

由于百色大面积山区,种植条件和生产难度大,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山窝,到外地去务工就业,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大体有三种转移模式:一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异地转移,即“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向乡镇地区,即“离土不离乡”;三是务工人员由城市返回农村,即农民工的回流。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离土离乡”的异地转移和“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的规模是同时扩大的,呈现出“二分天下”的格局。

(二)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存在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也滋生了各类社会和家庭问题,大体归类如下:

1.农民工及其子女很难获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求学、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待遇,在城市和家乡间“候鸟式”的流动方式成为大多数农民工无奈的选择。

2.大量青壮年农村人口的异地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弱质化、农村老人儿童留守问题突出等社会问题。

3.盲目流动,返回率高,外出就业人员多数没有经过正规技能培训,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较低,此外还有很多外出人员无证流动,外出前没有按规定办理手续,例如计生证、身份证等,有些城市对外来人员务工要求需要这些证件,于是外出就业失败,只有打道回府。

4.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景气,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2009年因金融危机百色市返乡民工约有15万人,虽然近两年来经济开始复苏,但农村每年仍有大量新增的及尚未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人口,使百色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基于百色市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探寻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渠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旅游概念及发展乡村旅游对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贡献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念

乡村旅游发展是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等。

(二)乡村旅游业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贡献

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根据国家旅游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1100万,全部旅游就业达7600万人。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9.6%,旅游特征产业在全国就业总数中的比例超过了制造业等传统的密集型产业,也超过了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2.从业人员的就业门槛低

与一般行业相比,乡村旅游就业总体上向初级技能劳动者倾斜,其就业岗位门槛低、包容性强,对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都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领域,多数就业岗位对文化素质和年龄要求并不高,许多工作农民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工作。

3.就业方式灵活、季节性强

旅游业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大多数地区旅游业都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因此,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有较强的季节性,乡村旅游更是如此。当旅游旺季时,农村劳动力可分出较大精力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平时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不仅有利于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而且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3]。

4.乡村旅游具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 7 个间接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而乡村旅游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消费的服务行业,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行业,且行业间的关联度较大,其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

5.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村人口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劳动力更高层次就业。

乡村旅游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城市居民为其主要目标市场,通过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架起了城乡之间文化传播的桥梁。农村人口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人口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软实力”的要求。

三、大力发展百色乡村旅游业,促进百色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百色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而百色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

(一)百色市乡村旅游发展与劳动力转移互动状况分析

近年来,全市农业旅游示范创建步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涌现了一批“农家乐”经营点,乡村旅游不仅成为旅游业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也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新路子,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被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百色市景区周围和旅游通道附近的村屯群众开始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一些有能力,敢创业的农户利用自家空闲的房屋,依托景区景点,以价廉物美的农家菜,渔家菜为主要特色,办起了休闲农庄或是渔家乐园,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规范化,多样化的特点。

(二)大力发展百色乡村旅游业,促进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相关对策

1.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要加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组织领导,出台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关政策,明确将乡村旅游列为鼓励发展的方向,先规划后开发,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部资金、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

2.多元化开发

乡村旅游活动顺利开展有赖于整合各种旅游要素资源来构成完善乡村旅游系统,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点,使农村和农民成为旅游接待和服务的主体,依托城郊优势,在中心城市周围开发一批适于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项目,发展农业观光园,特色花卉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等,开展游园或采摘活动,把传统手工艺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与农业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加工点包装成乡村旅游景点。

3.突出农村特色

要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情趣、闲趣、野

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魅力,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农房改造成干净舒适,赏心悦目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舍。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景区景点要注重文化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注入,使单一的农业农村旅游变为体验乡村风情的休闲文化娱乐游,让游客通过参与农事操作、体验农耕文化、认识农村习俗、品尝农家美食等,感受独特的农村生活情趣。

4.规范经营管理。

规范经营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家庭旅馆饭店的开业条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目的,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广大村民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文明服务等。

5.注意利益公平分配

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使当地乡村社区居民普遍受益,尤其是社区中的贫困人口获益,才能体现公平,并激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如果旅游开发只能给少数人或部分人带来利益,或者大部分利益被外来投资者拿走,给当地社区带来的福利与其资源价值严重失调,都是不公平的,必然会受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和抵制,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6.提升农民素质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就业,但农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力,就业人口的素质水平决定了该行业的发展水平。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素质,才能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增加乡村旅游就业吸纳能力,改善农村全面貌。

参考文献

[1]张洪春,陆宝福. 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农村就业[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5):65 -67.

[2]汪宇明.旅游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战略思考「J〕.经济地理,2003年(3)

篇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供求状况对河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或假设

灰色预测模型是预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想工具。该模型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这种只有部分信息是已知的系统就是灰色系统。影响农村劳动力供求量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无法用明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如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灰色系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预测因此可以用灰色系统预测法来预测。灰色系统预测方法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如预测所需的信息较少、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计算也不太复杂,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等。

需要澄清的概念有以下方面:第一,“农村劳动力资源”不等于各类统计年鉴上的“乡村劳动力资源”。因为统计部门所说的“乡村劳动力资源”包含农村学校、医院等单位中非农村户口的劳动力资源。本文所说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应该是农村户口的劳动力资源。第二,“农村劳动力资源”不等于各类统计年鉴上的“乡村从业人员”因为统计部门所说的“乡村从业人员”同样包含农村学校、医院等单位中非农村户口的从业人员。除此之外,统计部门所说的“乡村从业人员”立足“从业”,把乡村待业人员排斥在外。第三,本部分的农村留守人员,指的是农村留守农业(广义)的劳动力。第四,劳动力流动,指举家外出住户的劳动力和农村常住人口中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或为外出从业,但在本乡镇地域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由于婚姻关系而引起的地域变化,以及由于考取大学、中专等院校和参军而离开原居住地的,都不应视为流动劳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农业需求的预测

(一)农业需求指标的确定

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通常可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部门,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狭义的农业仅仅指农作物栽培。

测算狭义的农村劳动力农业需求人数是通过农村劳动力农业耕作能力调查得来的。农村劳动力农业耕作能力,就是每个农村劳动力一年能够耕种多少亩土地。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就土地情况来看,有水田、旱田、丘陵、平原等;就作物种类来讲,有玉米、水稻、棉花、蔬菜等;就劳动力状况来讲,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的差别……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耕作水平的数据测算,条件微殊,结果迥异。本文以《河南调查年鉴》上的“常用耕地面积”为依据,运用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农业耕作能力为6.80亩/年/人,计算、推导农村劳动力的农业需求数目。测算农村劳动力的林业就业状况时,主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林业用地中一部分平原经济林已经统计入农业耕地面积,因此不应重复计入吸纳就业的林地面积;经济林从业人员中每年林业劳动时间约半年左右,其余时间从事其他劳动;林地分为经济林、苗圃和一般林地共3类。人均管理定额为经济林8亩/人,苗圃6亩/人,一般林地2000亩/人。

广义的“畜牧业就业”,除了包括畜禽饲养领域的就业之外,还包括畜禽屠宰、加工等领域的就业。这是畜牧行业对这一概念的一贯理解。本文所称“畜牧业就业”是狭义的畜牧业就业,仅指养殖业就业,即从事畜禽饲养的就业情况。畜禽屠宰、加工领域的就业人员被看作已经流动的劳动力,不在畜牧业就业人员之列。农村渔业劳动力包括专业劳动力和兼业劳动力。按照“新渔业指标体系”的界定,“兼业劳动力”指全年参加渔业活动时间累计3个月以上,不足6个月。这部分人员基本上以农业从业为主,可以不把这部分人员计入渔业劳动力之内。“专业劳动力”中,有捕捞专业、养殖专业和其他专业劳动力,“其他专业劳动力”中,有少量渔业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不属农村户口。但这部分人员为数极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二)数据收集

(三)农业需求的预测及结果

1、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广义农业需求的灰色预测

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可以获得如下预测模型。乡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的需求预测模型为:

x(1)(1999+t)=141615.192038-138056.592038e-0.025536t

该模型的平均模拟精度为99.71%,可以预测2006-2008年的需求分别为:3063.600万人、2986.357万人和2911.062万人。

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业需求人数预测

从2002年开始“年底实有耕地面积”改用“年底实有常用耕地面积”,统计口径不同(下同)。常用耕地,指耕地总资源中不包括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低;在河套、湖畔、水库区临时开发的成片或零星土地;也不包括扩列为国家和省区市退耕计划但临时耕种的土地。

农村劳动力的农业需求人数预测:

x(1)(1999+t)=222300.197383e0.006969t-220783.597383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1.1563%。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1609.8万人、1621.1万人、1632.4万人、1643.8万人、1655.3万人。

三、农村劳动力农业供给的预测

(一)农业供给指标的确定

农村劳动力指的是具有农村户口的劳动力,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农村劳动力广泛分布在工、农、商等领域内,本研究将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供给指标定义为农村劳动力总人数,减去流动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既包括异地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也包括就地流动的),剩下的农村劳动力数,即农村留守劳动力人数。

(二)数据收集

(三)预测的实施及结果

1、农村劳动力总资源预测模型

x(1)(1999+t)=-1193549.547847e-0.004206t+1198557.547847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0.3286%。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4905.0万人、4884.4万人、4863.9万人、4843.5万人、4823.2万人。

2、农业人口数预测模型

x(1)(1999+t)=01851604.622291e-0.004198t+1859358.622291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0.3259%。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7595.2万人、7563.4万人、7531.7万人、7500.2万人、7468.7万人。

3、农村留守劳动力人数预测

x(1)(1999+t)=-68966.910617e-0.076969t+73731.500617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3.15%。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3477.08万人、3219.49万人、2980.99万人、2760.15万人、2555.68万人。

4、农村劳动力的侠义农业富余数量预测

x(1)(1999+t)=-31043.365072e-0.121737t+34291.355072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1.9429%。

对未来5年的预测:1935.87万人、1713.98万人、1517.53万人、1343.59万人、1189.59万人。

四、农村劳动力农业供求预测的分析与结论

(一)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供求分析

如果按已有的经营水平预测,2006-2008年农林牧渔的需求分别为:3063.600万人、2986.357万人和2911.062万人。同一个时期,农村留守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分别为:3477.08万人、3219.49万人、2980.99万人。从两个数据的比较来看,农村留守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大于实际需求人数,即农村的农村劳动力仍然富裕,2006-2008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数量分别为:413.48万人、233.13万人、69.93万人。

篇4

引言:城市的繁荣要有农村的需求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扩散和带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乡的物质资源、社会结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以及人的文化素质的差异,城乡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城市相对于农村在发展上总是处于优势,而农村则处于弱势。但是,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与增长,还是从社会稳定来说,这种优势和弱势的关系都不允许成为城乡自由竞争的依据和手段,否则,将由于农村的相对落后而难以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这种情况,任何一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使城市优势能够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城乡互助互利的积极因素,不得不利用“看得见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良性互动机制。这就是政府之所以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原因及其理论依据。

1、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

1.1、统筹城乡就业

就是要把统筹城乡就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之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一体化地考虑就业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资政策、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等的关系,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1.2、城乡并举与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就业应在城乡就业“大市场”观念的统率下,兼顾城市就业与农村就业,按照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统筹城乡就业的各项工作。统筹城乡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单凭某个方面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采取配套改革措施。

1.3、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

要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并且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适应和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就业是对传统二元就业制度的变革,是新时期就业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应着重抓住统筹城乡就业规划与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就业促进、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与服务、统筹在城乡就业方面的职能和责任等几个核心环节。

2、城乡统筹规划的目标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条漫长的路,要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工作,首先应该有长远和明确的目标。

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

城乡功能结构的高度互补。首先,在功能上城市向乡村输出商品、资金、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则分担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以及风景旅游基地等部分职能;其二,在市场上,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乡村是城市的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工业品市场,而城市则是乡村农副产品、郊野旅游、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的广阔市场,这种互补性关系,既是乡村可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运转,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不可分割部分。

城乡基础设施的高度共享,主要是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通过全天候的交通线路、舒适的交通工具、廉价的收费及周到的服务,使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城乡人口流动的高度通畅,我国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模式做为一种封闭的、限制性的户口管理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它阻碍了城乡合理的、必要的人口迁移与流动。

城乡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促进乡村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善,使乡村基本达到城市生活状况且共同提高,也城乡统筹的目标之一。

3、统筹城乡就业存在的问题

3.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仍然存在,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表现突出

一方面,大部分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即使长期在城镇居住、就业和生活,却仍保留农业户口,被称为“农民工”,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城乡劳动力身份地位不完全平等,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他们进城就业,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累、苦、脏的工作,报酬相对偏低,往往仅能维持家庭在城市里的基本生活。同时,因为没有城镇户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方面要增加比城里人支出更多;在福利享受方面比城里人要低,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一些单位在招工中仍没有打破户籍限制,很多厂招工,好工作不收农村户口,户籍仍是一个门槛。另一方面,由于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职能,致使人户分离现象突出,出生登记不了、死亡不注销、婚嫁办理不了户口迁移手续等等。因此要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非户籍功能,如计划生育管理功能。

因此我国更应该加快配套制度改革与创新,依法构建统筹城乡就业的新机制一是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使户籍不在是劳动力工作生活的一个阻碍。

3.2、劳动者的技能和培训问题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竞争能力弱,这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低,尤其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二是技能缺乏,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技术专长尤其是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很少,不能适应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对技能培训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民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收入低,无法或不愿在城里扎根。一方面,不少企业在本地招不到工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由于素质偏低,存在就业找工难的问题。“招工难”和“就业难”相互交织,造成“有工无人做,有人无工做”现象,使劳动力资源难以有效配置,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4、结语

城乡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传统规划中的“主体”要素—城市空间等,更重要的是要将传统规划中易忽视的“配角”要素—乡村放到与“主体”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因此,城乡统筹规划还要注重关于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动力因素、发展时序和资金投入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农村变化 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24-02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素有“中国西部名城”、“黔东门户”的美称,全市有427.2万人,其中88.05%为农业人口,11.95%为非农业人口。目前,铜仁市结合本地工业发展基础和国家“二号文件”、武陵山区开发扶贫政策等政策上的优势,积极扩建工业园区,打造黔东交流中枢、黔东经济贸易区,实现老工业区的转型,以工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工业强市战略下,地处城市边缘地区或者更远的乡村面临着机遇和危机并存的局面。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推拉理论”(即城市优越条件的拉力以及农村劣势环境的推力)的强化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未停止过,这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1.农村传统文化逐步退出社会文化舞台——以马岩村吴家湾土法造纸为例

马岩村是铜仁市灯塔办事处下属的一个边缘村庄,距市区10公里,在该村中的吴家湾组有100多户人家共500多人,是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小组。当地利用竹子资源发展副业,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造纸。20年前,吴家湾几乎全部农户都从事土法造纸,但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耗时耗力,经济效益低,所以当地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据统计,当地仅有3户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家仍在坚持土法造纸技艺。

笔者认为农村传统文化退出有以下原因:

第一,人才外流,继承缺失,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难以进行,传统文化与技艺难以传承。此外,外出务工开阔了农村人的眼界,导致差异文化的选择,加剧了乡村文化退出速度。

第二,城市文化的渗透,乡村文化缺乏保护机制。长期的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城市文化同化,当他们再回到农村时,那些城市文化便逐步渗透、冲击农村文化,造成农村文化危机。另外,乡村文化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加速了乡村文化的衰退。

第三,农村传统工艺经济效益低。当地文化大多植根于对原始生产资料进行加工技术经验的积累,工时多,消耗大,附加值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被淘汰。

2.农村的风俗日益物质化

现在的农村婚礼,礼金不断增加,所包含项目也加入了现代消费品,物质财富逐步成为婚姻的保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消费观念改变,生活评判标准提高。随着农村资金、资本的相对剩余,农村信息流通的加快,新奇的事物不断被农民所了解,刺激他们消费的欲望,而且在外务工中受到城市消费观念的影响,把拥有更多的商品作为评判生活水平的标准。

第二,能力和地位的证明。韦伯的社会分层“三位一体”论中,能力和地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财富。在农村相对闭塞的区域内,最能表现财富的方式就是消费产品能力的体现,而最直接的方式即通过婚嫁物品来呈现。

第三,城市产品不断向农村转移。一方面,城市居民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度饱和,商品市场转向农村;另一方面,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增长了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因而城市产品不断转向农村。

3.新一代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多样化

在长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中,农村人见识到城市是一个物质丰富和充满机会的世界,而这种印象不断地影响下一代的农村劳动力改变他们自身转移的目的,通过调查,笔者认为主要目的有:

第一,追求身份上的改变。长期的城市生活,农村劳动力渐渐习惯了城市生活,他们很想融入城市,但由于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制约,而徘徊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他们希望通过工作来获得城市生活,以实现身份的转变——农民变为市民。

第二,逃避农忙。年轻的农村新生代由于观念上的改变,不愿意再从事农业劳动,因而外出务工成为他们逃避农忙,并有机会获得一定程度成功的有效途径。

第三,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劳务转移的成熟与多样,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常年外出,导致留守的人群寻找伴侣比较困难,而外出务工则有较多的机会选择自己心仪的、优秀的另一半,而且还可以降低交往过程中的成本。此外,在思乡之

苦的环境下可以提高成婚的概率。

第四,被迫转移。这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往往是被迫的,由于在城市化建设或其他公共设施建设中,土地被全部或大部分征用,被迫选择外出务工以维持家庭生活所需。

第五,为子女教育经费。受到文凭制约的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高文凭、高收入的印象渗透到他们所在的乡村,引起农民对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加大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

4.加剧了农村问题的多发性和多重性

农村劳动力在制订转移策略中,年轻劳动力的转移,是为了对有限资源的分配和家庭机制的再分配,提高个人在资源上的占有比例,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所以在转移机制中,老人和儿童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而留守家庭,成为家庭责任的承担者。但在高压和缺少关怀的环境下,这类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另外,随着年龄趋于老龄化,家庭负担的成本越来越大,牵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这就加重了农村问题的多重性。

二 结论及对策

综上所述,铜仁地区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对乡村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而发展农村就是要发挥正效应,弥补或改善负效应,这就要引导农村、教育农村、建设农村,实现农民利益的质化保障。关于铜仁地区农村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地区文化保护机构,加大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曾经给我们带来很高价值的乡村传统文化价值不断被缩减,但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给予保护。首先,要做好高校研究和相关部门收集相结合工作,整理研究成果并出版关于乡村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或进行专题报道;其次,发展特色教育,特别是特色文化教育,唤起当地居民自发保护文化特色,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再次,组织相关的特色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的价值。针对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可以发起有关活动,让更多的人记住乡村文化,启用社会的力量保护乡村文化。

2.健全农村教育制度,建立全民教育

铜仁地区属于落后的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而其农村大都处于比较偏远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当地农民缺乏提高收入的手段和思想,所以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资和管理。(1)要进一步严格地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提高个人认知能力以及整个农村文化水平。(2)要结合农村当地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发展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完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当地教师待遇,留住优秀人才。(3)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和务农技术培训。以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第三产业服务技能为主,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和创富的劳动技能,激发当地农村居民的创新意识。(4)要加大乡村消费的引导,向农民传递健康消费的信息,抑制盲目的消费攀比。

3.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实现农村居民就地收入的提高

铜仁地区的农村本来就处在相对闭塞的区域,农业规模小,产值低,农民获利小,所以要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变现能力才留得住农民,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村建设,更好地发展农村。

第一,在政策上要进一步扩大惠农政策范围,扶持农村农业的发展,创立农村发展的软环境,发挥农村发展的后发优势。适当放宽当地农村信用贷款的条件,提高贷款额,降低利息,鼓励更多的农村居民进行小额贷款,让农民有能力发展农村产业。

第二,在财政上,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铜仁周边的农村大都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落后等问题困扰着当地农村,所以要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搭建农村科技起步平台。

第三,在组织上,要在加大对农业指导的同时兼顾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积极培育当地龙头产业的过程中,以铜仁地区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挖掘沿途农村特色资源,发展多功能产业。

第四,在工业上,要抓好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工业,实现“以工带农、以工补农”。武陵山区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6个重点区域之一,铜仁地区处于武陵山区,是重点扶持对象,所以要抓住国家对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发展本地工业和做好承接产业的准备,实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才能够更好地协调解决农村相对严峻的社会问题。

铜仁地区农村的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是多重的,然而劳动力作为接触城市最为直接的主体,所带来的结果也有利有弊,所以要发展农村,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爱尔兰〕瑞雪·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黄涛、王静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李文华.影响农户经济状况差异的家庭因素——来自湖南省临湘市农村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6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2007.1:P122~124

篇7

一是工薪收入对比向企业综合环境对比转变。

外出农村青年选择务工企业和务工地往往以工薪收入的高低来进行匹配。近年来,以往。随着劳动力价格快速的提升、调整,工薪收入的差别逐步缩小,企业的综合环境倒成为青年劳动力选择的主要因素,从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企业制度人文化到企业社会保证措施落实水平等等都成为其主要因素。而当前企业宣传注重在工薪收入上做文章,异地收入和外地收入相差距的二三百元钱对于我州广大农村青年劳力不再具有吸引力。由于用工企业往往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服务保证措施缺失、待遇缺乏竞争力,员工流失情况也逐年加大,难以留住优秀员工、熟练工人。

二是户籍制度二元化。不能融入输入地乡村。

名符其实的乡村建设者,州外出农村青年劳力为输入地的乡村化建设、经济发展都做出了诸多贡献。渴盼融入到这些他为之奉献、为之付出的乡村中去。但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和许多的现实困难禁锢了脚步。渴望离开土地追求世代向往的乡村生活,但现实让他成为家乡—乡村间的候鸟”只能成为乡村的暂居者”没有乡村的归属感,根还是家乡,农村。

三是国家政策抚慰经济的全面向好。

国经济在短时间的停顿后重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我国在年末推出的一系列抚慰经济“组合拳”政策的逐步显现。短短一两年,用工需求的变化使用工企业缺乏足够的人力贮藏资源,陷入用工“荒”局面,导致自身开工缺乏,用工需求成为当前局部企业工作的第一要务。

州劳动力资源外出就业分流的最主要因素

一是旅游经济产业的快速推进。成为了神秘湘西、魅力湘西中那一张张最亮丽的名片”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湘西旅游经济产业快速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就业岗位的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家庭小餐桌、小制作、小加工成为更多富余劳动力守业就业的首选。沱江、猛洞河边的一座座家庭旅社、风味餐馆、姜糖、苗族蜡染、土家织锦、绣花鞋垫…这都成为我州富余劳动力结合我州旅游经济发展而通过自身守业、自身劳动实现自我就业的一个个途径,外出就业已慢慢退出其选择的视野。

二是支农政策的落实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土地上的二次就业”农业各项税收的逐步取缔使农村发展挣脱了背负千年的发展枷锁。种粮、养猪、种烟、瓜果、大棚…都可以享受到相关的补贴、补助,技术上还可以得到支持和帮扶,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多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在各项政策的激励下,逐步解脱父辈们生活、生产方式,思索着如何实现土地产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成为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三是社会保证体系和就业政策的不时完善、覆盖。让农民也可以拿到退休工资”合作医疗平安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看病难的痛楚得到切实缓解;义务制免费教育政策的推行,使读书学习不再是困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拦路虎”社会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和覆盖,使广大农村正酝酿着思想观念上的大变革,防老不再依靠子女、看病也有了保证、学习也有了平等的机会,这些普惠政策的落实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试探着逐步走出农村、走出禁锢自身发展的土地。

招工难、用工荒给就业发展方向的启示和指引

篇8

一是工薪收入对比向企业综合环境对比转变。

外出农村青年选择务工企业和务工地往往以工薪收入的高低来进行匹配。近年来,以往。随着劳动力价格快速的提升、调整,工薪收入的差别逐步缩小,企业的综合环境倒成为青年劳动力选择的主要因素,从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企业制度人文化到企业社会保证措施落实水平等等都成为其主要因素。而当前企业宣传注重在工薪收入上做文章,异地收入和外地收入相差距的二三百元钱对于我广大农村青年劳力不再具有吸引力。由于用工企业往往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服务保证措施缺失、待遇缺乏竞争力,员工流失情况也逐年加大,难以留住优秀员工、熟练工人。

二是户籍制度二元化。不能融入输入地乡村。

名符其实的乡村建设者,外出农村青年劳力为输入地的乡村化建设、经济发展都做出了诸多贡献。渴盼融入到这些他为之奉献、为之付出的乡村中去。但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和许多的现实困难禁锢了脚步。渴望离开土地追求世代向往的乡村生活,但现实让他成为家乡—乡村间的候鸟”只能成为乡村的暂居者”没有乡村的归属感,根还是家乡,农村。

三是国家政策抚慰经济的全面向好。

国经济在短时间的停顿后重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我国在年末推出的一系列抚慰经济“组合拳”政策的逐步显现。短短一两年,用工需求的变化使用工企业缺乏足够的人力贮藏资源,陷入用工“荒”局面,导致自身开工缺乏,用工需求成为当前局部企业工作的第一要务。

劳动力资源外出就业分流的最主要因素

一是旅游经济产业的快速推进。成为了神秘湘西、魅力湘西中那一张张最亮丽的名片”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湘西旅游经济产业快速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就业岗位的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家庭小餐桌、小制作、小加工成为更多富余劳动力守业就业的首选。沱江、猛洞河边的一座座家庭旅社、风味餐馆、姜糖、苗族蜡染、土家织锦、绣花鞋垫…这都成为我富余劳动力结合我旅游经济发展而通过自身守业、自身劳动实现自我就业的一个个途径,外出就业已慢慢退出其选择的视野。

二是支农政策的落实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土地上的二次就业”农业各项税收的逐步取缔使农村发展挣脱了背负千年的发展枷锁。种粮、养猪、种烟、瓜果、大棚…都可以享受到相关的补贴、补助,技术上还可以得到支持和帮扶,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多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在各项政策的激励下,逐步解脱父辈们生活、生产方式,思索着如何实现土地产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成为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三是社会保证体系和就业政策的不时完善、覆盖。让农民也可以拿到退休工资”合作医疗平安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看病难的痛楚得到切实缓解;义务制免费教育政策的推行,使读书学习不再是困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拦路虎”社会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和覆盖,使广大农村正酝酿着思想观念上的大变革,防老不再依靠子女、看病也有了保证、学习也有了平等的机会,这些普惠政策的落实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试探着逐步走出农村、走出禁锢自身发展的土地。

招工难、用工荒给就业发展方向的启示和指引

篇9

序 言

本报告的首要目的是研究近年来,特别是1994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不是农业发展)的一些重大战略问题。自中国经历了1992年的通货膨胀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相应于解决经济生活中潜藏危机的需要,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转型的战略和路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在增强,资源配置的权利日益向中央政府集中,二是农村长期发展和农村的制度转型受到严重抑制,造成了农村在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农村财政和金融等方面面临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接连数年出现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造成人口最多的乡村部门对于经济增长和制度转型的参与程度日渐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的政策调整并没有能够对症下药,比如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难以确保可持续性的生态建设战略等,这些战略至少在中短期内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效力的。另外的一种政策思路是不断地在农业生产内部或农村自身寻找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出路。显然这些方法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突出矛盾的。

我们并不认为当前的农村发展能够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认为农业生产中就不存在问题。实际上当前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要素使用、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研究和科研开发、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生产资料供给及服务、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等。我们也不否认这些问题在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程度。但是,农业生产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可能涉及到更为基本的一些战略和体制问题,比如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问题。同时作者认为,就国民经济长期的成长和转型来看,基本战略和制度的制约相对于农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制约来说更为基本。因此本项研究的方法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成长和转型的视野,来考察当前中国农村在战略和制度层面所面临的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并力图提出实施新战略的主要内容。

由于本报告宗旨在于帮助亚洲开发银行分析和了解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战略变动的基本线索、特点和原因,以便于亚行能够在考虑新的、支持中国农村发展战略时作为参考。鉴于此一目的,本报告没有更多地涉及关于农业生产发展方面的问题。比如土地资源使用及管理、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业科技与推广等等具体的农业生产发展本身的问题。

本报告在起草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引用了许多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第一章、导言

1、中国乡村部门面临的问题

1.1 中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已经经历了20多年。1978-2001年其实际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3%,人均GDP达到8.1%。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较少,从1978年占人口一半以上,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不到10%。通过改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贸易大国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排名世界前列的国家(OECD, 2000年10月)。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5.0%,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都快于GNP的增长率。对外贸易占GDP的比率由1978年的9.5%提高到2001年的44.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大国中最为开放的国家。高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中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1.2 经过了20多年来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却始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国有企业部门的经营困难,很快带来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坏帐增加和大量经营亏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1)政府税源的减少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下降;(2)银行大量信贷资金被国有部门占用,而非国有部门能够获得的信贷资源大幅度减少。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潜藏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中央政府从容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而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成中央政府更加强化全国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统一性及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倾向。此外,为了克服通货紧缩造成的宏观经济困难,1998年末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到2002年末,政府已发行6600亿元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及城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保障。上述政策实施的结果,直接导致当前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面临极其困难复杂的局面。而当前宏观经济增长中出现普遍的生产能力过剩而出现的通货紧缩更加加剧了解决农村问题的难度。

1.3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村地区开始启动。在1978-1984年改革的初期,家庭承包责任制替代了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年均13.9%的高速增长。然而,正如表1所示,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1984年以后始终低于城镇人口收入增长的水平。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1年的2.94:1。

1.4 尽管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乡村人口和乡村滞留的劳动力过多所致。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此相关。农业无论如何发展也没有空间来解决众多乡村人口的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基本要求的(林毅夫2002;Johnson 2002)。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看,8.7亿乡村人口,利用15亿亩耕地生产农产品供给4亿多城市人消费。在这种人口格局及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我们必须常年维持70%左右的耕地资源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商品农产品的生产受到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使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份额日渐下降。在现阶段,仅仅依靠农业无法解决当前的农村问题,仅仅依靠农业政策的调整来寻找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道路难于凑效。 转贴于 第二章 农村发展问题的成因

2、70%的乡村人口是所有农村问题的症结1

2.1 当前所有农村问题的根源在于众多的乡村人口对资源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于乡村劳动力寻求非农就业而面临的各种障碍。如果不把乡村人口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扩大作为农村发展和改革的首要目标和战略的话,其他的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都将无法奏效。

2.2 从1978年底到1984年的第一阶段改革,农民人均收入超常规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实行了,释放出了农民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压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到了198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后,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进入到常规阶段。

2.3 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不仅收入弹性小,而且价格弹性也低。在正常情况下,一家农户增产,这家农户的收入可以增加,但是,如果每家农户都增产,造成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外移,农产品的价格会大幅下跌,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中外历史经验表明,在常规时期,唯有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流动出来的劳动力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使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外移而供给曲线向内移,另一方面使留在农业的劳动力耕地面积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才能长期持续增长。

2.4 历史经验亦证明上述观点;例如美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在1870年时为50%,192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时尚有30.1%,1955年时下降到11.6%,到1985年就只剩下2.2%。日本农业人口在1870年时高达70.1%,1950年降为48.3%,到1993 年时仅余5.9%,韩国在1963年农业人口仍为63.2%,到1995年只剩12.5%。按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在1990年,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占其总劳动力的69%,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则仅有5%。同年,低收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5%,而高收入国家只占2%。从上述经验数据可看出,只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城乡收入水平才不会有过大的差距,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才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大致相同的经济福利。

2.5 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达32797.5万人,占总量的68.4%,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1%。而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份额仅及15.9%。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 。“八五”期间,我国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减少了1001.9万人,而整个“九五”期间,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净增加了463万人,致使本来就相当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极不充分的状况更加恶化。

A、 农产品供求与价格

篇10

新型乡村工业是市场经济大潮催生的、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体、立足于乡村区域发展的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新型乡村工业的经济体是工业,主要有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商贸服务业等,表现为乡村居民职业构成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乡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相对较高;座落区域在农村,具有本土化特点,在乡村地区兴办,就地吸收、转化农业劳动力,或成为完全脱离土地的“永久”工人,或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工人;所谓新型,是指它既不是传统的落后的工业,也不是过去的乡镇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民营经济,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的内涵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区位便捷,大都沿国道、省道发展,交通便利;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大多数是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企业老板,还有本地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三是产品结构与农村资源密切关联,一类是资源加工型,一类是劳动密集型,立足于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四是员工以农民为主,技术和管理岗位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打工返乡就业的,普通岗位是当地农民;五是资金来源多渠道,一部分是沿海地区企业老板的支持,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积蓄和亲友资金拆借。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型乡村工业不论在经营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在企业产品、员工素质等方面,已经和现代的产业接轨,和现代的市场接轨,这一切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以传统农区为特征的宿州来说,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以扩张城市大工业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存在的弊端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显现,造成城乡两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城乡差别不断拉大,急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而发展乡村工业,切合宏观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可以通过一手抓城市大工业,解决总量和实力问题,一手抓乡村工业,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避免单一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步伐加快,急需把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地转移,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生产力要素严重缺失,急需承接转移、注入活力。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可以通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生产力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农民增收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收入徘徊不前,外出打工收入增长空间已不大,农民收入停滞在一个极限上,目前急需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打破农民增收瓶颈的需要,通过以土地入股、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农民,改善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展乡村工业,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如老人、妇女等得到开发和利用,他们就近就业,既能料理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也减少了外出务工长期在外地和家之间的奔波辛劳,缓解了节日期间大量农民工返乡给交通带来的压力。以埇桥区支河乡为例,全乡7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办80多家企业,解决了5000多名农民特别是许多老人、妇女的就业,在企业兼业的农民年工资性收入达到6000万元。

因此,从现实看,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长远看,发展乡村工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三、我市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可行性

我市发展新型乡村工业不仅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难得的外部机遇。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呈现加速趋势。这几年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高峰时期,我们面临承接转移的重大机遇。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宿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具备承接转移的基础条件;通过多年的劳务输出,我们拥有上百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冲动,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乡村工业的主体;尤其要看到,我市乡村工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承接转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40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各类经济实体近3000个,吸纳剩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创产值超过15亿元。返乡者利用在沿海地区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掌握的销售渠道,创办了大量的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和服装、鞋帽来料加工等,占返乡创业的41%。

因此,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面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浪潮,做好主动承接、积极承接的准备,只有早承接、快承接,才能多承接、接得上、接得好。

四、努力打造乡村工业载体——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

传统乡镇企业村村冒烟、户户点火,后果使人现在仍心有余悸。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传统乡镇企业的做法,显然不行,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必须创新思路,实行区域集中;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分散经营,很难形成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实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如果不给以特殊的扶持政策,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政策上的突破和试验。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最现实的办法是,建设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打造乡村工业的载体和品牌。

篇11

新型乡村工业是市场经济大潮催生的、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体、立足于乡村区域发展的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新型乡村工业的经济体是工业,主要有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商贸服务业等,表现为乡村居民职业构成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乡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相对较高;座落区域在农村,具有本土化特点,在乡村地区兴办,就地吸收、转化农业劳动力,或成为完全脱离土地的“永久”工人,或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工人;所谓新型,是指它既不是传统的落后的工业,也不是过去的乡镇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民营经济,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的内涵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区位便捷,大都沿国道、省道发展,交通便利;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大多数是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企业老板,还有本地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三是产品结构与农村资源密切关联,一类是资源加工型,一类是劳动密集型,立足于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四是员工以农民为主,技术和管理岗位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打工返乡就业的,普通岗位是当地农民;五是资金来源多渠道,一部分是沿海地区企业老板的支持,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积蓄和亲友资金拆借。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型乡村工业不论在经营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在企业产品、员工素质等方面,已经和现代的产业接轨,和现代的市场接轨,这一切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以传统农区为特征的宿州来说,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以扩张城市大工业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存在的弊端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显现,造成城乡两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城乡差别不断拉大,急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而发展乡村工业,切合宏观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可以通过一手抓城市大工业,解决总量和实力问题,一手抓乡村工业,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避免单一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步伐加快,急需把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地转移,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生产力要素严重缺失,急需承接转移、注入活力。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可以通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生产力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农民增收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收入徘徊不前,外出打工收入增长空间已不大,农民收入停滞在一个极限上,目前急需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打破农民增收瓶颈的需要,通过以土地入股、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农民,改善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展乡村工业,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如老人、妇女等得到开发和利用,他们就近就业,既能料理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也减少了外出务工长期在外地和家之间的奔波辛劳,缓解了节日期间大量农民工返乡给交通带来的压力。以埇桥区支河乡为例,全乡7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办80多家企业,解决了5000多名农民特别是许多老人、妇女的就业,在企业兼业的农民年工资性收入达到6000万元。

因此,从现实看,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长远看,发展乡村工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三、我市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可行性

我市发展新型乡村工业不仅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难得的外部机遇。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呈现加速趋势。这几年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高峰时期,我们面临承接转移的重大机遇。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宿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具备承接转移的基础条件;通过多年的劳务输出,我们拥有上百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冲动,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乡村工业的主体;尤其要看到,我市乡村工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承接转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40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各类经济实体近3000个,吸纳剩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创产值超过15亿元。返乡者利用在沿海地区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掌握的销售渠道,创办了大量的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和服装、鞋帽来料加工等,占返乡创业的41%。

因此,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面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浪潮,做好主动承接、积极承接的准备,只有早承接、快承接,才能多承接、接得上、接得好。

四、努力打造乡村工业载体——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

传统乡镇企业村村冒烟、户户点火,后果使人现在仍心有余悸。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传统乡镇企业的做法,显然不行,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必须创新思路,实行区域集中;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分散经营,很难形成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实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如果不给以特殊的扶持政策,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政策上的突破和试验。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最现实的办法是,建设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打造乡村工业的载体和品牌。

篇12

围绕我省粮食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及农产品、畜产品、果蔬加工业发展,培训职业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围绕乡村旅游、农村妇女手工艺、特种动物养殖与加工、特产经济植物种植与加工,农村园林绿化、农村信息员、政策性保险服务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当地特色职业岗位开发,引导受训农民就地就近就业。2011年,将完成以上培训3.8万人次。

2.依托我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开展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通过在税费、信贷、水电、土地等方面扶持政策的落实及全面推进“111工程”、构建产学研联结平台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巨大空间。阳光工程培训要重点围绕全省乡镇企业发展这一机遇,对已进入和拟进入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农民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及人才储备培训。2011年,将完成相关培训1.5万人次。

3.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开展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域内转移就业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围绕全省水泥路村村通、屯屯通工程,农村安居工程改建任务,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电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计划结合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完成培训1.8万人次。

4.围绕重大惠农政策落实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开展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篇13

2、网络建设稳步推进。联动网建设,它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和财政的扶持。到目前为止,乡先后投入10多万元,为乡联动中心购置了微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古溪、福洋、金蛇头等村也购买了电脑,为信息的及时传送带来了便利,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信息建设。丰富、时效、多样的信息是联动网工作的基础。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我们注意从农业、乡村和农民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搜集、整理、农业信息。在内部信息的汇集整合方面,制订信息采集制度,要求每个创建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每月采集2条信息,在每月联动中心例会上讨论并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在“城南信息网”、“八闽农网”、农业部“一站通”、“闽东人才网”等网站上予以。“拿来主义”是我们扩大外部信息来源、丰富农业信息的好办法。我们对从互联网、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媒中获得的国内国际信息、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和乡域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广泛采用“摘编、采编、创编”的信息采集加工模式,去伪存真,确保农业信息的时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编辑联动网网刊《绿色》,及时分发到示范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手中。

4、加强队伍建设。在推进联动网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我们在专业村、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设立兼职信息员。这些农业信息员大多来自基层,勤于实践,善于总结,能够及时准确地上报或下传各类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权威性和实用性。目前,全乡已有60名信息员,初步建成了覆盖乡、村、户的梯级农业信息员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在职的农技干部参加各类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业服务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采用集中办班、村科技夜校、现场指导等方式,对乡村信息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三年来,在各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100期,参训人员达3500多人(次),

二、创新工作模式,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1、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加快农业集约化,发挥土地最大效益。把优势农产品做大,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我们结合乡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把农业产业调优、调强、调出特色、调出规模。针对三村的资源优势,年底建立了三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占地面积300多亩,种植有黄花梨、脐橙、萝卜、柚子、冬瓜、白菜等各种果蔬,发挥了示范作用,以示范带动调整,今年该基地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2、把龙头企业做强,加快乡村工业化,健全农业产业体系。落户城南的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和贸易有限公司是我乡的示范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联动中心在积极为其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其申报蕉城区龙头企业,并多次与有关部门联系,为其提供,目前,这两家企业已顺利通过审核,成为我区的龙头企业。我们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实现工商贸一体化。三年来,我们依托主导产业,培植了10多家茶叶、水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两个公司为龙头的茶叶、黄瓜鱼加工产业链,并转移乡富余劳动力100多人。

3、把支农政策利用好,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政府什么事情都可以撒手不管了。政府的作用是引导、服务和宏观调控,要克服“越位”和“缺位”现象,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扶持、引导工作,把农民的微观活动引导到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为农民提供市场和科技服务,指导农民种,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三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了“山海并举、科技兴乡、科技强乡”的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协调农贷资金,实施了“幸福”工程,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发展生产缺资金的问题,先后发放小额农贷4040万元,受惠农户达2050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完善村账乡建,强化监督管理。村财管理曾一度成为影响我乡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对此,乡党委、政府下决心实施“村账乡建”,规范村财管理,并将此项工作纳动网工作之中,采取定期集中建账,取消村组接待费,严格任期审计等多种措施,加大对村资金使用的监督,执行财务收支定期定时定点公布,实行重大村务集体决定制度,增大了村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抓好村干和村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使我乡村财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年多来,取消村组接待就节省开支近50万元,不仅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杜绝了各种不合理的开支,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实施村账乡建之后,已没有出现因村财问题而上访的事件,同时,也提高村干部热心集体,努力奉献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创新工作渠道,积极开展网上营销。

乡联动中心充分认识到网上营销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充分发挥联动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送出去,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年初,乡联动中心通过农业部审核,加入“乡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简称“一站通”)信息服务站行列,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城南联动网把乡内各行政村的农副产品,多次在该系统信息,收到了许多有效信息,为乡域内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架起了信息桥梁,为生产经营大户和企业拓宽市场销路。年月份,村村民由于交通、通讯、信息不灵等多方原因,致使15吨萝卜滞销,乡联动中心在互联网上多次予以,经多方联系后,最终与安徽宿州张先生达成供销意向。年,区“三高”农业有限公司与泉州水果批发市场阿聪通过城南联动网的桥梁作用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仍是合作伙伴。截止目前,通过“一站通”等网上营销,共实现网络交易10多笔。

2、引进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由于我乡土地有限,为了引导农民发展新优品种,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农产品的价格,乡联动中心加大农业信息引导的力度,以信息为纽带,积极为种植户出谋献策。年月份,三村农业示范基地拟种植树莓,乡联动中心在网上多方搜集树莓的种植资料供基地参考,并及时在网上需求树莓的种苗信息,很快就有客户致电与其联系。年初通过这种方式为基地引进的优质柿子品种如今长势良好,联动网也由此深受种植户的信任。

四、创新工作方法,转移富余劳动力富有成效。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力转移工作,从转变观念入手,提出把乡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我乡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要求乡联动中心具体抓好该项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