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林业经济形势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 引言
我国磷化工企业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成本较低的两大优势,使我国成为国际上主要的磷化工产品供应国和世界上第一大磷酸盐生产国。其中,黄磷、磷酸盐和三聚磷酸钠的生产能力均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我国现阶段磷化工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大量生产、出口资源性的初级磷化工产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求结构的升级,国内外对初级磷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对深加工和精细磷化工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所以,为了正确认识我国精细磷化工产业的竞争力,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我国精细磷化工产业的竞争力从6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二、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产业国际竞争力解释为:在国际市场条件下,一国的特定产业相对于别国的同一产业具有更好的发展能力,这种发展能力建立在产业本身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和后天创造的宏观环境上,以及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持续竞争能力。“钻石模型”是波特在研究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6个重要因素,包括4个内部因素和2个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和结构及竞争;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和机遇。
(一)要素条件分析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磷矿资源。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磷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000亿吨,占世界磷储量的8.33%,仅次于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能源成本优势,我国磷化工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磷化工产品生产能力和产量已成为世界第一,如黄磷、磷酸、三聚磷酸钠、次磷酸钠等。而精细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又需要以初级磷化工产品为原料,大量的初级磷化工产品为我国发展精细磷化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
(二)需求条件分析
磷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阻燃、燃料、食品、化工、医药、农药、电子、饲料等领域,并且产品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地被开发。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发展磷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IT行业和液晶显示电视迅速发展,对用于半导体、LED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磷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我国磷化工产品在食品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磷酸盐作为品质改良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改善食品味道;还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提高营养水品。我国国内磷酸盐市场发展很快,食品工业年均以10% 以上的速度递增,尤其近年来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饮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快餐食品和各类熟食的大量增加,这些都是我国精细磷化工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相关产业支持
磷化工产品自身的特性,决定了磷化工产品尤其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的是“调味剂”的角色。市场对磷化工产品的性能要求严格,而市场千变万化,用户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所以磷化工企业能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磷化工产品。这一点决定了磷化工企业要尽可能地接近消费市场,而不是设立在磷矿资源丰富的原材料产地。我国磷化工产品的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我国的磷矿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北等地,这些产磷大省与东部地区之间的交通却不是十分“畅通”。据铁道部2005年的统计,2004年云南和贵州两省的铁路请求满足率仅为20%和18%,运力紧张的状况严重限制磷化工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资源产地与市场区位不一致的问题,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新建各种高速通道,如“沪汉蓉”高速公路和铁路,从而使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东西部之间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为精细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磷化工企业总数在500家以上, 磷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在600万吨以上, 年产量约400万吨,生产品种80多个,100多个规格型号。云南有黄磷生产企业38个,生产能力达到每年40万吨,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40.61%。贵州省现有黄磷生产能力年产25.2万吨,年产量19.2万吨。四川省黄磷生产能力为每年14.2万吨,湖北省现有黄磷年生产能力7.8万吨。云、贵、川三省2002年黄磷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85%以上。
(五) 政府和机遇
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将会推动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对资源性磷产品和初级磷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逐步取消和出口关税逐步上调,必将会给我国小型的以加工磷矿石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生产企业带来压力,导致大量小型的以磷矿资源为生的企业破产倒闭,从整体上优化磷化工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磷化工企业的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型磷化工企业由于具有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其竞争力将会日益凸显。同时,国家不断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此外,人民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这将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的方向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无疑将会为我国精细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与外部环境。
三、 我国磷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磷化工产业的科技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磷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近年来我国磷化工产业不断向深加工和精细磷化工方向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精细磷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对精细磷化工产品的需求。我国现有磷化工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并且多为普通工业品,精细磷化工产品较少,专用磷化工产品尤其更少。我国企业在磷酸盐产品相关研究、技术创新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极大限制了我国精细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国内许多行业急需的精细磷化工产品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结果造成一方面普通磷酸盐产品总量过剩,另一方面科技含量高的精细磷产品和专用品又依靠进口的局面。我国磷矿资源虽然储量较大,但富矿却不是很多,很多企业在开采时存在着严重的采富弃贫现象,造成大量磷矿资源的浪费。此外,目前我国的磷矿石多用于磷肥的生产,只有少量用于精细磷化工产品的生产,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良好的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欧阳贻德,唐正姣,王存文.电子级磷酸的制备与研究
进展[J].现代化工,2009(3).
[2]精细化是磷化工产业的出路[J].IM&P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0(6).
[3]巴英,钱晓英.美国、摩洛哥和中国的磷化工产业竞争力比
较分析[J].云南化工,2006(12).
[4]陈嘉甫.精细磷化工―我国磷化工的发展方向[J].硫磷设计与
粉体工程,2006(2).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b)-0032-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Methods 100 cases of sepsi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digital random table method,each group had 5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The hospital time,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ICU retention time,28 days mortal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score,the indexes of inflammatory factor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hospital time,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ICU reten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Sepsis;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脓毒症主要是指因感染因素而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容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5%~70%,国外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也达到30%~50%,其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医学难题,因此,临床上应对脓毒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寻求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1-2]。机体在感染基础上发生的炎症反应失控以及免疫功能紊乱,是当前已经明确的脓毒症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近年来,有学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血液中的溶质(如水、电解质、中分子物质、毒素等)进行持续缓慢清除,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液循环中的炎症因子,缓解炎症反应,从而有效解除患者机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状态,促使机体内的免疫功能保持稳定状态,治疗脓毒症效果显著,这使得脓毒症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3]。本研究选取本院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①年龄≥18岁;②符合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者,体温>38℃或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2×109/L或10分。排除HIV感染、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血液系统疾病、放疗、近6个月内接受过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等患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45.17±15.62)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45.29±15.86)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机械通气、ICU监护、液体复苏、抗凝治疗、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采用美国ARROW 12双腔管在患者股静脉置管,配置好置换液,组成分别为3000 ml生理盐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10870001)+1000 ml 5%葡萄糖溶液(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3021909)+250 ml 5%碳酸氢钠溶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4244)+20 ml 5%氯化钙溶液(云南傣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3020533)+3.2 ml 25%硫酸镁溶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2858)+15 ml 10%氯化钾溶液(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42020681),采用聚砜膜Fresenius AV600S血液滤过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置换液流速为40 ml/(kg・h),血流量流速为200 ml/min,每天更换1次血液滤过器,如中途出现凝血现象,应立即更换血液滤过器,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6825]抗凝。
1.3观察指标
两组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动态监测,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28 d内死亡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主要由年龄、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等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年龄为0~6分,急性生理分值为0~60分,慢性健康为0~5分,总分为0~71分,由至少2名医护人员进行评估,计算评估结果的均值,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越差[5])、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28 d内死亡率的比较
对照组共有19例患者在28 d内发生死亡,死亡率为38%;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在28 d内发生死亡,死亡率为18%。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0,P=0.026)。
2.3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及相关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APACHE Ⅱ评分及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 Ⅱ评分及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脓毒症主要是指由感染因素导致的全身性炎症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症,多发生于危重症患者中,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往往会导致至少两个重要器官的功能发生衰竭,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效果欠佳,很可能会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终导致死亡[6-9],因此,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减少器官衰竭和死亡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治疗脓毒症的常规治疗措施主要有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治疗、抗凝治疗以及抗炎治疗,但这些治疗措施仅能起到暂时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无法抑制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因子活性,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患者的病情进展,无法有效改善预后,患者的死亡率仍处于30%~60%[10-12],因此,临床上还应对脓毒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
脓毒症发生的本质是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过度,导致机体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免疫功能出现紊乱。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故临床上治疗脓毒症可从解除炎症因子过度表达着手。近年来,临床上有学者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3]。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滤过、置换、吸附处理,有效清除患者血液内的炎症因子,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机体内炎症因子的峰值浓度,抑制机体内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的炎症感染症状,起到遏制患者病情的作用[14-16]。此外,连续性血液净化还能有效替代部分肾脏功能,促进肾脏对机体内相关物质的代谢,减少机体内水钠潴留,清除血液中的乳酸物质,纠正患者机体内的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晨美,朱益飞.连续血液净化在儿童严重脓毒症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6):412-415.
[2]袁远宏,肖政辉,张慧,等.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2):194-197.
[3]李雷雷,贡海蓉,王莹,等.严重脓毒症患儿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6):438-443.
[4]许煊,李丹丹,何瑛,等.连续血液净化在严重脓毒症患儿中的应用及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调节[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1):48-51.
[5]李雷雷,陆国平.连续血液净化在儿童严重脓毒症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20(34):155-159.
[6]彭登高,卿国忠,唐卓,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706-2708.
[7]Peng ZY,Zhang J,Rimmelé T,et al.Development of 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blood purification circuits in rodents for sepsis[J].J Surg Res,2013,185(2):790-796.
[8]Berlot G,Agbedjro A,Tomasini A,et al.Effects of the volume of processed plasma on the outcome,arterial pressure and blood procalciton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treated with coupled plasma filtration and adsorption[J].Blood Purif,2014,37(2):146-151.
[9]申良红,张海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0例脓毒症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59-160.
[10]周瑞祥,翁方中,戴伟,等.严重脓毒症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时机及其器官保护作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3):241-245.
[11]黎婉明,翁利.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炎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7-59,62.
[12]Peng ZY,Wang HZ,Carter MJ,et al.Acute removal of common sepsis mediators does not explain the effects of extracorporeal blood purification in experimental sepsis[J].Kidney Int,2012,81(4):363-369.
[13]崔东,刘蒙蒙,李洪荣,等.重症脓毒症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0):798,800.
[14]吕先念,刘辉,周飞虎,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疗效分析[J].医学院学报,2014,35(11):1090-1092,1100.
[15]李跃东,王锦权,邵敏,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2):251-253,257.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and perfusion chemotherapy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LIU Hai-yan.
tumor branch of Shan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Henan,Shanqiu467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and perfusion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 The hospital in January 2008 to Octorer 2009 year admitted 14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with a chest built into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rainage and infusion therapy of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 The cases of 42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partial remission 64 cases,16 cases of minor response,stable in 20 cases,progress in 0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80%.Conclusion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infusion chemotherapy achieved good results,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s,to improve the compression atelectasis,restrictive ventilatory defect,and the reduction of blood volume Rhodobryum roseum,obvious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Key words】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Infusion chemotherapy;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Clinical analysis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0
作者单位:467100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恶性胸腔积液(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为减轻痛苦,笔者采用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1] ①经胸部X线或胸部CT及胸水B超明确诊断并发大量胸腔积液,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②karnofs场评分在60分以上;③治疗前未接受胸腔内化疗,肿瘤化疗已停止4周以上;④血常规、心电图正常,无明显心肝肾功能损伤;⑤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
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42例。男102例,女40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4.6岁。单侧胸腔积液48例,94例双侧胸腔积液、原发疾病:肺癌98例,乳腺癌20例,胸膜间皮瘤18例,淋巴瘤6例。
1.3 治疗方法 在B超定位下,选患侧或胸水较多侧腋后线或肩脚下角线液性暗区最宽处为穿刺点,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并闭式引流胸水,连接负压引流袋,持续闭式引流,首次引流1000 ml后夹管,间歇24 h后引流1000~1500 ml,复查B超,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后,胸腔内灌注顺铂60 mg/ml,用生理盐水40 ml溶解稀释后注入胸腔,24 h后,给予人白细胞介素-2(悦康仙)100万U胸腔内注入。嘱患者变换,使药物与脏、壁层胸膜充分接触。B超检测确认无胸腔积液后拔管。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Millar标准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治疗后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治疗后胸腔积液1个量级,症状明显改善持续1个月以上;微小反应(MR):胸腔积液在同1个量级内减少,症状有所改善持续1个月以上;稳定(SD):胸腔积液在同一个量级内持续原有水平,持续1个月以上者;进展(PD):胸腔积液较原来增加。
2 结果
经治疗后全部患者全身情况得到改善改善,食欲和体力增加,睡眠改善,呼吸困难减轻。依据疗效判定标准,本组病例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64例,微小反应16例,稳定20例,进展0例,总有效率80%。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由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累及胸膜并在胸腔内种植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2]。约46%~64%的胸腔积液系恶性肿瘤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感染、疼痛、心包积液等均属于癌症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大量胸水所致的压迫性肺不张、限制性通气障碍、呼吸衰竭和回心血量的减少又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为减轻痛苦,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晚期癌肿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延长生存期就是必要的。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难点是胸水不易排尽,传统治疗方法是使用金属胸腔穿刺针,胸水不易排尽,不易留置,患者休息困难,若反复穿刺副损伤大。笔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持续引流,可彻底排尽胸水充分排放胸水后,由导管注合化疗药,能将生成的反应物及新生的积液排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不需开皮,导管适中,管径较细,管孔圆钝,保证其安全性,前端有侧孔,防止堵管,操作简单,可长期留置,不影响患者休息和活动[3]。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充分排尽有以下优点:①恶性胸水含蛋白质,血细胞等高渗物质,排尽胸水可降低胸膜腔内胶体渗透压,减少胸水渗出;②排尽胸水可增加灌注化疗的药物浓度,从而更好地提高疗效;③排尽胸水可使肺组织完全复张,使脏壁两层胸膜充分接触,产生粘连,更好地控制胸水。
腔内灌注化疗可通过刺激胸膜造成化学性胸膜炎致胸膜粘连以及在腔内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4]。腔内化疗一般选用可重复使用、局部刺激小、抗肿瘤活性好的药物,同时考虑腔内注药后AUC(曲线下面积)明显比其血浆AUC高的药物。目前用得较多的有顺铂、氟尿嘧啶、氮芥(nitrogen mustard)、噻替派(thiotepa)、阿霉素、VP-16及博莱霉素(bleomycin,BLM)、吉西他滨(Gemcitebine)、长春瑞滨(vinorelbine)等。
笔者采用顺铂为铂的铬合物,是一种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能通过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抗癌效应[5]。人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可以使体内的免疫效应细胞扩增而杀伤肿瘤细胞。另外,以上两种药物均有较强的造成无菌粘连的作用。所以,先应用顺铂杀死胸膜表面的肿瘤细胞以减少胸膜表面的渗出,再用人白细胞介素-2进一步巩固疗效。胸膜表面的渗出减少后,再利用以上两种药物的无菌粘连作用,促使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发生粘连,使胸膜腔消失,令胸腔积液无从产生,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总之,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达80%。能够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压迫性肺不张、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回心血量的减少等,明显的改善晚期癌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崔样琪.王鸣岐.实用肺脏病学.上海医科大学技术出版社,1991:2136.
[2] 戈伟,伍钢,实用肺部肿瘤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61.
今年以来,农牧科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科同志的团结努力下,在人少、项目投资多、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较好的完成了委党组下达的目标任务和领导随时交办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切实加强了项目工作
XX年,农牧科以项目统揽全科工作,切实加强了项目工作。XX年共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建设项目14大项,总投资27258.38万元,其中国家、自治区投资14676.15万元,银行贷款2400万元。分行业争取投资情况是:节水、水保、防洪、人饮、水库等水利方面争取国家投资5209万元,占争取投资的35.5%;退耕、天保、种苗、防火等生态建设项目争取投资4602万元,占争取投资的32%;小城镇、农村沼气、种子工程、肉羊产业后化、退牧还草等其它方面争取投资4265.15万元,占争取投资的32.5%。目前,退耕还林、天保工程2个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完成投资4480万元,占总投资30.5%。节水、水保、防洪、人饮、水库、小城镇项目正编制作业设计,退牧还草项目已批复实施方案,已布置作业设计,移民工程自治区已批复实施方案,并下发了投资计划。XX年在项目工作上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是摸清国家、自治区投资底数。今年以来,在委领导协调努力下,我们与自治区发改委农经处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经常性的联系、接触,基本上能够掌握住农经处工作动态和项目安排的信息,为争取项目奠定了基础。
二是根据国家、自治区投资方向积极组织项目。年初,我们筛选确定了XX年农牧业争取国家、自治区投资的盘子,涉及项目55个,总投资194亿元,其中,XX年计划投资33.9亿元。以此为基础,XX年根据国家、自治区项目安排的时间,又从项目盘子中有针对性的分解出40多个项目,单独进行了申报。根据全市节水灌溉、安全饮水、养畜增收的实际,专题策划了全市节水灌溉、安全饮水项目盘子,并向自治区进行了重点汇报。
三是盯住项目。XX年,农牧科先后7 次,30天去自治区争取汇报项目。通过盯项目,及时协调了项目争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加强了调研协调工作
XX年,农牧科下旗县检查调研8次,40天。安排了全市人饮、退耕、休牧还草、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向计划动态投稿8篇,全部采用。参与了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形势分析、经济发展展望等其它工作。
二、XX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项目工作
1、盯紧上报项目,全力争取XX年投资。特别是要盯住种苗、防护林、以工代赈、水土保持、人饮、种子工程、农村新能源、沙区产业化、节水灌溉、防洪、水库除险、生态移民工程、肉羊产业化、退耕还林、饲草料等项目。
2、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步伐。农业上搞好小麦基地建设项目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小麦基地续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河套农牧业高科技园区前期工作步伐,策划农业种子工程项目。畜牧上策划奶牛、肉羊种子工程项目。林业上完成退耕还林规划。水利上重点开展水土保持、节水增效、人饮集中供水、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产业化方面重点策划以蒙牛为龙头的奶牛产业化,以佳格、金鹿为龙头的油葵产业化,以屯河、富源、泰顺为龙头的番茄产业化,以维信、草原兴发、椰风为龙头的肉羊产业化,以鸣兴为龙头的脱水菜产业化,以百联、真心、大好大为龙头的炒货产业化。进一步摸清续建项目底数和XX年的建设规模。
3、加强项目管理。XX年安排时间,对XX年、XX年的项目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安排XX年项目的依据。
(二)针对我市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进行调研分析,对全年农牧业经济运行进行分析。
(三)加强自身建设。一方面加强科室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内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四)进一步协调好几个关系
一是协调好与自治区发改委农经处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F831.5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02
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作为世界经济支柱和农业大国的中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如今,我们要重新审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的经济失衡比较严重;二是世界货币体系扭曲严重;三是国际游资的威胁。
1.1国家的经济失衡比较严重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陷入到经济失衡的漩涡中,为了应对这种失衡,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但是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体系下,影响可能是区域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的。一个国家从短期看经济是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对于全球来说却不一定是。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引起的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在世界各国之间产生相应的变化。小国影响的是区域性经济变化,大国影响的是全球经济变化。
1.2世界货币体系扭曲严重
美国是世界货币国际市场的霸主,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易是按照美元作参照的。美元的霸主地位是依靠二战时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减弱,日元和欧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在逐渐加强。这种国际货币储蓄的币种多元化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将矛盾分化了。货币储备国家会在世界经济发生问题时,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动荡。
1.3国际游资的威胁
当国际游资规模非常大时,就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产生极大的威胁。据调查,当大量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会在短时期内带动这个国家金融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游资所衍生出来的工具会控制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威胁。
2农业稳定发展的应对措施
回首金融危机问题,以当时的经验和现在的眼光审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值得参考。一是要及时稳定农产品价格,想办法协调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二是努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五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六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1稳定农产品价格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稳定农产品价格,平衡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2.2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返乡劳动力就业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农村经济稳定和安全生产。对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能用国外的理论简单套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解决城乡的二元结构,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要组织农村劳动力参与水利工程、道路和林业的就业,这样既能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3促进农民增收
金融危机背景下,要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就要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可凭借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手段,同时放宽对非公有制市场的准入政策,加大国家调控,扩大内部需求,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4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金融危机使农民不得不返乡重新进行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现出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出台的政策将要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以达到土地作用的弱化;二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进一步发展起来。
2.5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乡镇企业要实现多元化发展,要以乡村为基础,向城市看齐。乡镇企业的发展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要支持回乡农民发展乡镇企业,推酉缯蚱笠倒ひ祷和城市化发展。
2.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对于大型的农业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进一步开放外商农产品市场,拓宽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争取世界银行联和全国粮食组织的贷款和援助等。
3结语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我们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减小城乡差距,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稳定农产品价格,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丰慧.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J].金融博览,2009,(02).
一、经济回升向好的集中表现
(一)农业生产稳步趋好。预计5月止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541万元,同比增长2.6%。由于春耕备耕充分,春夏播种面积总体向上增长较大,粮食生产持续扩种维稳,全县农作物春夏播种面积39.03万亩,比上年增加2.2万亩,增长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14万亩,比上年增加0.66万亩,增长2.17%,其中稻谷、春玉米、薯类、豆类面积分别增长1.05%、增长2.37%、16.6%、6.6%。经济作物突出重点发展方向,油料播种面积9643亩,增长18.26%。蔬菜播种面积40461亩,增长14.64%。春夏粮油喜获丰收,春夏收粮食总产量2462吨,同比增长0.5%,油菜籽总产量4654吨,同比增长38.98%。畜牧生产稳中趋增,受市场价格波动及国家扶持政策的双重影响,预计上半年全县出栏生猪12.84万头,同比增长5%,生猪存栏15.03万头,同比增长3.6%;全县出栏牛919头,同比增长4.3%;出栏羊688头,同比增长4.1%;出笼家禽36.73万羽,同比增长5%。渔业生产凸现新局面,上半年,完成水产品产量475吨,同比增长17.8%。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加快。今年各级政府坚持“高规格组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管护”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义务植树和“生态我添绿”捐资献树等活动,在全县营造了生态林业建设的浓厚氛围,已完成人工造林任务8万亩,楠竹与水果等低产林改造2.7万亩,十万亩锥粟开发有序推进,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2万亩,由此迈出了“打造生态”的坚定步伐。
(二)市场金属价格全面反弹,工业经济回升有劲。今年,由于金属价格稳步回升,至5月,铁精粉价格每吨升至1100元——1200元,而去年同期在650元以下运行;相较去年,钨精矿涨了20.6%,硅铁、钼铁分别涨9.7%、6.7%,钼矿曾一度涨到24余万元,钢材上涨5.7%。因此,企业业主逐步看到了盈利的曙光,工业企业相继开工复产,在4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从3到5月基本保持有43家企业生产,当月生产的有44家,一直未生产的只有3家。而去年1、2、3、4、5月份分别只有8家、13家、22家、23家、32家企业生产。行情的触底反弹驱动整个工业经济强劲回升,增速大幅走高,5月止,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263万元,同比增长79.3%,其中采矿业增长330.78%,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9%。根据建设“生态”的客观需要,竹木加工制造业下降64.5%。当月规模工业增加值7222万元,同比增长57.4%,比上月增长28.98%。在主要产品产量中,钨精矿增长11倍,硅铁增长28.5%,发电量增长30.59%。前五个月产销率比同期提高近12.35个百分点,为98.43%。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至4月累计实现利税总额5949万元,同比增长264.7%。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同比大幅提高,由去年同期的151.2%,上升到今年的244.2%,提高93个百分点。
(三)扩内需力度加大,投资消费持续强劲增长。上半年,交通、城建“大会战”向纵深推进,云头路综合开发、爱莲大道、爱莲广场、和平路、环城东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通过bt融资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城镇建设的资金瓶颈,项目建设进度有所加快,全县现有施工项目不含高速有98项,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8项。5月份,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348万元(不含高速公路),同比增长59.8%,比上月略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82869万元,增长73.2%。加总高速公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98748万元,同比增长118.3%,厦蓉、岳汝高速公路分别完成投资计划的50%、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突出生态林业建设,投资规模大幅走高,同比增长2.75倍,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7.3%、4.1%,第一产业比重加大,占总投资的31.5%,同比提高近24个百分点。
由于“万村千乡”工程及“家电下乡”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刺激了全县消费市场持续火爆。5月份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05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城镇增长17.5%,农村增长1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别增长11.9%、18.9%、22.3%、10.3%。“家电下乡”形势看涨,销售额增长241.4%,继续名列全市前茅。
(四)征缴力度空前,财政收入形势喜人。由于县委、县政府切实强化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突出抓好了组织征缴、财源培植、增收挖潜等工作, 财政收入完成进度非常理想。5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0366万元,同比增长105.6%,完成计划任务的5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09万元,同比增长70%,完成计划任务的66.1%。上划两税6128万元,增长2.7倍,税收总收入15385万元,增长109.5%。财政支出有保有压,累计支出22828万元,增长20%,弱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五)严格执行国家货币政策,金融形势保持稳定。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银企间加强协调配合,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各金融机构加大了扶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5月底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8.07亿元,同比增长32%,累计新增贷款1.37亿元,同比增长79.7%;同期,存款余额大幅增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3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9.94亿元,同比增长18%,累计新增存款2.9亿元,同比增长2.15倍,而储蓄存款新增3.06亿元,同比增长14.3%。
(六)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随着各项工资、津补贴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加,5月份累计达4564元,同比增长9.4%,比上月增速略增加0.1%,其中工薪收入增长10.6%。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7元,同比增长11.99%,其中因外出从业人数增多20%,致外出从业收入增长11.75%,因惠农政策兑现及拆迁补偿到位等因素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24.95%,占现金收入的9.6%。预计二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两位数的增幅仍然可期。
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一)农副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及长期低温阴雨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大、频率快。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9.8元,比去年同期的14到16元,下降30%到39%,同时上涨、下降周期都不到一年,增加了养猪户跟踪市场的难度;春耕以后,一直处于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夏收作物增产的难度加大。
(二)居民收入存隐忧。当前城乡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薪收入的增加,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空间收窄,城镇居民经营性净收入下降6.9%。农民经营性收入微增4.3%,其中:第一产业经营收入下降6.2%,第三产业经营收入下降1.6%。。
(三)工业经济行业落差较大,企业负债相对较重。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仍取决于资源价格的回升,资源依赖仍然过强,制造业逆势下降33.2%,压缩整体工业经济的增长空间。经济效益虽有上升,但总体上不够理想。前4月,资产负债率达69.6%,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而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4.56%,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财务成本负担有增重趋势。因而,调结构、促转变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足干劲。
(四)扩内需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储蓄存款的持续扩大,制约了居民的消费与投资,扼制了经济发展的后劲。5月底,存贷差额增长22.7%,新增存款是新增贷款的8.52倍;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待扩面提质,以便进一步提振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房地产开发投资因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一季度的大幅增长快速转向下降,形成较大落差,房屋施工面积下降37.3%,房屋空置率继续抬高,5月份达80.3%,比3月份提高38.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的稳定性不够强;产业投资比重偏小、项目规模偏小,短期内,投资对地方经济的引领带动功能还不够明显。
(五)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叠加效应有所增加。随着cpi指数的逐月递增,社会对通胀预期转强,国家对市场流动性、土地政策、房产政策、地方融资平台等政策趋于收紧,就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经济发展而言,政策风险有所凸现。价格波动频率扩大,也相应提高了市场风险。而企业负债持续扩大,长期来看将压缩企业的获利空间。当前融资力度加大,融资方式转趋灵活,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的瓶颈制约,但投融资的平台建设尚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三、上半年及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
根据国家宏调政策走向、市场波动趋势、气候环境影响、微观经济运行、上年前低后高的经济基数等综合因素判断,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将继续维持在21%以上的高速增长,而全年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回落至15%左右的正常增长区间。因去年9月开始,工业经济就已开始回暖,去年第四季度的工业基数趋于放大,预计今年年终工业增加值增幅会有较大回落,增长35%左右。随着下半年大道、城防工程、住宅小区等城镇建设项目相继上马,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保持在50%以上的强劲增势。按照目前的征缴力度,财税收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将不成问题。上半年及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见下表。
县主要经济指标预计
1-5月
同比
上半年
同比
全年
同比
完成数
±%
预计
±%
预计
±%
gdp(亿元)10.36
21.9
12.23
21.8
22.82
15
一产业(亿元)2.35
2.6
3.31
3.2
6.44
3.1
二产业(亿元)4.03
59.6
4.15
58.1
7.22
32.8
工业(亿元)3.6469
69.6
3.69
67.7
6.36
36.7
三产业(亿元)3.98
9.7
4.77
9.3
9.16
9.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9.13
59.8
11.85
55
30.15
50
财政总收入(亿元)2.04
105.6
2.6
95.32
4.046
66.39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32
70
1.598
70
2
50.3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28
17
3.2
17
6.49
17.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4564
9.4
5314
9.4
10503
9.5
注: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数据实际为一季度数。
(一)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确保农村民生稳定。在仍然以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状态下,针对目前的价格波动及气候因素,下半年主要任务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全面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兑现政府承诺,健全价格维稳机制,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及病虫防治、畜禽防疫工作,努力稳定粮食生产,合理引导劳务输出,确保农民增收。而长期的目标是要健全相关政策,转变经营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再变革,实现传统家庭农业向现代集约农业的根本转变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根本转变。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更好地进行宏观经济监测,评价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而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主要指标:
一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状态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以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收支、就业状况、价格总水平等等。
二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包括行业利润、资金能源利用效益、劳动生产率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资金状况的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资本市场交易状况、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状况、外汇市场运行状况等。
四是反映国际经济环境的指标,包括世界经济增长状况、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状况,以及主要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帐户、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表和货币概览等。
1、生产总值核算介绍
社会生产总值(也称社会总产出)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价值总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的相互投入,社会生产总值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社会生产总值的计算:全社会生产n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产量为Qi,商品价格为Pi,那么第i种商品的产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产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在实际统计中,往往按产业部门计算社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扣除了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是世界各国核算的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
把各种产品的产值扣除原材料(也称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就是产品的增加值。所有产品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实际统计中,按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如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按生产投入的资源、固定资产、劳动等要素贡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营业盈余+资源租金。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按收入以后的支出去向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净出口。消费按消费主体区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2、我委测算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多年增加值率:统计部门计算当年价是在固定统计指标框架、指标体系范围内,根据相应的产值、增加值统计办法汇总而成。速度是根据可比价格(在90价基础上调整)计算总量后对比测算得来。我委因无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源,对GDP及其构成的测算只能抓住工业、农业、投资、消费等关键指标进行。首先考虑多年平均增加值率。即利用统计公布或部门预测的各行业产值以增加值率计算相应的增加值,如:一产增加值率一般掌握在60%~62%幅度内;二产中,工业增加值率掌握在4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率掌握在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用增加值率参照计算外,其余主要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用增长速度测算。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率掌握在45%左右。各县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增加值率要根据本地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行业发展速度:除按增加值率测算外,行业发展态势及其产值发展速度又是一重要测量指标,以保证产值与增加值增减相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方式为一产、二产按增加值率方法分别计算出增加值后,对照农业、工业、投资增长速度调整平衡;三产当前更多是以速度测算。
物价指数:我委对GDP的测算大多数是测预期数、当年价格数,其测算必须考虑物价指数。计算公式为:现价生产总值=基期生产总值×(1+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反过来,可测算增长速度。
其他考虑的几个比例关系: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70%;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2%。各县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别,要通过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进行必要的预测结果校验: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恒定关系。如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增速+基期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增速+基期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同样三次产业的预测数据也可通过类似关系进行校验。
贡献率的测算: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量/GDP增量;消费贡献率=消费增量/GDP增量;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也可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类推。
二、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及实践运用
1、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常用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有: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不带有价值判断,主要是陈述事实,讨论经济运行怎么样;而规范分析则带有价值判断,主要讨论经济运行应该怎么样,可能与经济现实本身无关。经济分析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实证分析,但是也包含了规范分析的内容。例如,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本身是实证分析,但是在评价这种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的时候,则带有了价值判断的色彩,而在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时候,则更多带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所谓静态分析,也称为均衡分析。所谓均衡,是所分析的经济系统内各个变量经过彼此之间的调整后,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维持稳定。而静态分析或均衡分析则是指不考虑时间变动,仅对各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动态分析,则是探索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在经济监测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不是处于均衡状态,而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则是经济监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常的增长率分析,就包含了动态分析的成分。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的给出性质变化的判断。如对投资状况,给出的判断是平稳增长,或者是加快增长。定量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给出具体的度量,如2006年我市投资为223亿元,这就是从数量上说明了投资的规模,或者说投资增长15%,这也从数量上界定了投资的增长率。
2、经济运行分析实践
如何分析好经济形势,写好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材料,是发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将一些经济运行分析的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总供给方面,从三次产业分析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
首先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有一个初步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就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作出的,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应的发展阶段也有三个。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从依靠阳光、水、土地,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到种植狩猎,以自己的体力从事简单的劳动,最后到驯养家禽家畜来繁衍后代,来发展自然经济。农业时代的生产比较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的缓慢,主要是依靠农业劳动以及其他的手工劳动发展生产。二是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的时代(从英国工业革命起始到现在为止大致上30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表现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生产力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水平已逐步由初期解决温饱向中后期的发展型迈进。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处于这一阶段。三是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只需要少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二产业就可以创造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劳动力从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作为一大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也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迈进。如今的发达国家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产业,一是要把握气候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二要看结构调整形成的新增因素,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增加,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化推进情况等。三要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产业,主要分析工业运行的情况,一要看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可分轻重工业或行业进行分析;二要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产销率来反映;三要看是否有新增生产能力、市场状况是否有利于扩大生产以及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需情况。
第三产业,主要分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快,可对其详细分析。
第二,总需求方面,从投资、消费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进出口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明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投资、消费是内需,净出口是外需,三者被经济学界称之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三大需求口径来看,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具有突出的“投资打头、消费殿后”的特征。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必然带动投资增长,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投资增长不是无限制和无止境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也容易产生盲目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带来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分析三大需求时,应当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其特点又是结构性的调控,不搞“一刀切”。对于农村、西部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要加大投资力度;对于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投资,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而对产能过剩行业和盲目低水平的扩张则要严格控制,以期达到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投资需求不是最终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如不适当予以调控会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运行。
从我市来看,主要是分析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具体讲:投资主要监测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是从投资性质看,分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三类。二是从投资来源看,分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三是从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来分析。
消费主要监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要看消费能力是否提高,二要看消费预期如何,三要看消费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四是看有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更好地进行宏观经济监测,评价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而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主要指标:
一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状态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以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收支、就业状况、价格总水平等等。
二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包括行业利润、资金能源利用效益、劳动生产率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资金状况的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资本市场交易状况、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状况、外汇市场运行状况等。
四是反映国际经济环境的指标,包括世界经济增长状况、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状况,以及主要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帐户、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表和货币概览等。
1、生产总值核算介绍
社会生产总值(也称社会总产出)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价值总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的相互投入,社会生产总值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社会生产总值的计算:全社会生产n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产量为Qi,商品价格为Pi,那么第i种商品的产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产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在实际统计中,往往按产业部门计算社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扣除了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是世界各国核算的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
把各种产品的产值扣除原材料(也称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就是产品的增加值。所有产品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实际统计中,按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如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按生产投入的资源、固定资产、劳动等要素贡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营业盈余+资源租金。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按收入以后的支出去向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净出口。消费按消费主体区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2、我委测算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多年增加值率:统计部门计算当年价是在固定统计指标框架、指标体系范围内,根据相应的产值、增加值统计办法汇总而成。速度是根据可比价格(在90价基础上调整)计算总量后对比测算得来。我委因无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源,对GDP及其构成的测算只能抓住工业、农业、投资、消费等关键指标进行。首先考虑多年平均增加值率。即利用统计公布或部门预测的各行业产值以增加值率计算相应的增加值,如:一产增加值率一般掌握在60%~62%幅度内;二产中,工业增加值率掌握在4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率掌握在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用增加值率参照计算外,其余主要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用增长速度测算。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率掌握在45%左右。各县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增加值率要根据本地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行业发展速度:除按增加值率测算外,行业发展态势及其产值发展速度又是一重要测量指标,以保证产值与增加值增减相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方式为一产、二产按增加值率方法分别计算出增加值后,对照农业、工业、投资增长速度调整平衡;三产当前更多是以速度测算。
物价指数:我委对GDP的测算大多数是测预期数、当年价格数,其测算必须考虑物价指数。计算公式为:现价生产总值=基期生产总值×(1+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反过来,可测算增长速度。
其他考虑的几个比例关系: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70%;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2%。各县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别,要通过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进行必要的预测结果校验: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恒定关系。如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增速+基期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增速+基期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同样三次产业的预测数据也可通过类似关系进行校验。
贡献率的测算: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量/GDP增量;消费贡献率=消费增量/GDP增量;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也可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类推。
二、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及实践运用
1、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常用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有: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不带有价值判断,主要是陈述事实,讨论经济运行怎么样;而规范分析则带有价值判断,主要讨论经济运行应该怎么样,可能与经济现实本身无关。经济分析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实证分析,但是也包含了规范分析的内容。例如,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本身是实证分析,但是在评价这种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的时候,则带有了价值判断的色彩,而在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时候,则更多带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所谓静态分析,也称为均衡分析。所谓均衡,是所分析的经济系统内各个变量经过彼此之间的调整后,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维持稳定。而静态分析或均衡分析则是指不考虑时间变动,仅对各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动态分析,则是探索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在经济监测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不是处于均衡状态,而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则是经济监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常的增长率分析,就包含了动态分析的成分。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的给出性质变化的判断。如对投资状况,给出的判断是平稳增长,或者是加快增长。定量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给出具体的度量,如2006年我市投资为223亿元,这就是从数量上说明了投资的规模,或者说投资增长15%,这也从数量上界定了投资的增长率。
2、经济运行分析实践
如何分析好经济形势,写好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材料,是发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将一些经济运行分析的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总供给方面,从三次产业分析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
首先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有一个初步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就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作出的,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应的发展阶段也有三个。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从依靠阳光、水、土地,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到种植狩猎,以自己的体力从事简单的劳动,最后到驯养家禽家畜来繁衍后代,来发展自然经济。农业时代的生产比较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的缓慢,主要是依靠农业劳动以及其他的手工劳动发展生产。二是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的时代(从英国工业革命起始到现在为止大致上30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表现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生产力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水平已逐步由初期解决温饱向中后期的发展型迈进。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处于这一阶段。三是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只需要少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二产业就可以创造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劳动力从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作为一大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也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迈进。如今的发达国家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产业,一是要把握气候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二要看结构调整形成的新增因素,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增加,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化推进情况等。三要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产业,主要分析工业运行的情况,一要看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可分轻重工业或行业进行分析;二要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产销率来反映;三要看是否有新增生产能力、市场状况是否有利于扩大生产以及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需情况。
第三产业,主要分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快,可对其详细分析。
第二,总需求方面,从投资、消费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进出口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明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投资、消费是内需,净出口是外需,三者被经济学界称之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三大需求口径来看,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具有突出的“投资打头、消费殿后”的特征。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必然带动投资增长,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投资增长不是无限制和无止境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也容易产生盲目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带来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分析三大需求时,应当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其特点又是结构性的调控,不搞“一刀切”。对于农村、西部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要加大投资力度;对于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投资,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而对产能过剩行业和盲目低水平的扩张则要严格控制,以期达到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投资需求不是最终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如不适当予以调控会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运行。
从我市来看,主要是分析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具体讲:投资主要监测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是从投资性质看,分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三类。二是从投资来源看,分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三是从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来分析。
消费主要监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要看消费能力是否提高,二要看消费预期如何,三要看消费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四是看有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752.03亿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35.99亿元、*7.53亿元和1408.51亿元,分别增长3.6%、18.0%和11.8%。各设区市经济全面增长,增幅分别为:宁德17%、莆田16.5%、漳州15.6%、厦门14.5%、泉州14.4%、三明14.2%、龙岩13.9%、南平13.8%和福州13.3%。
(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产业化进程加快。上半年,全省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7.70亿元,增长4.1%。农作物生产稳中有增。春收粮食38.88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单产较去年提高3.7公斤/亩。水果产量116万吨,增长8.4%;春茶产量7.5万吨,增长15.4%;食用菌94.1万吨,增长14.4%。林业经济较快增长。截至6月30日,全省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207.1万亩。全省非公造林面积170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8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商品材产量241.30万立方米,增长15.0%;商品材销量251.6万立方米,增长21.5%。人造板生产228.20万立方米,增长40.6%。畜牧业、渔业生产保持稳定。肉蛋奶总产量128.57万吨,增长3.8%。其中肉类总产量98.97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20.84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8.60万吨,下降3.9%。水产品产量273.81万吨,增长0.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77.83万吨,同比增产0.97万吨,增长1.26%;海水养殖产量164.8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淡水产品产量31.14万吨,同比增产0.94万吨,增长3.10%。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发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总产值214.48亿元,增长16.2%;完成销售收入166.74亿元,增长15.0%。带动农户170.42万户,增长5.1%;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收入42.57亿元,增长12.8%。
(二)工业生产持续向好,经济效益逐步提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6.46亿元,增长20.6%,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三大主导产业增速快于去年。共完成增加值556.54亿元,增长19.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分别实现产值157.18亿元、240.79亿元和158.56亿元,分别增长12.5%、26.1%和19.1%。新投产项目明显增加。全省新投产工业企业53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98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08.28亿元,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民营工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431家,共完成增加值801.1亿元,增长23.5%,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11.9个百分点。内销的拉动作用增强。全省内销产值3884.91亿元,增长29.7%,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8.2%提高到70.8%。各生产要素保障有力。生产原煤913.75万吨,增长12.4%,6月底重点企业原煤库存227万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分公司库存成品油19.21万吨,其中汽油可售15.4天,柴油可售12.4天,有效保证了生产生活需要。全省发电量476.95亿千瓦时,增长16.2%;全社会用电量456.38亿千瓦时,增长16.3%。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8.49,同比提高11.37个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51.63亿元,增长24.3%,增速提高10.6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金占用1635.0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1145.62亿元,产成品库存额489.41亿元。
(三)服务业发展较快,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08.51亿元,增长11.8%,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7.6%。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278.63亿元,增长9.9%。全省货运量2.4亿吨,增长12.4%,货物周转量增长13.8%,客运量增长46.3%,旅客周转量增长16.1%。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14亿吨,下降0.7%;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23.65万标箱,增长19.4%。旅游业发展形势较好。接待入境游客132.01万人次,增长8.7%。其中,接待外国人、台胞、国内旅客分别增长11.6%、8.7%和25%。旅游总收入545.97亿元,增长28.2%。大型会展活动成效显著。第九届海交会签约外商投资项目238项,利用外资16.6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8.2%。第四届商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4221万美元,比上届增长22.4%;进口成交额1612万美元,比上届增长210%。第十届海博会达成意向成交额54.2亿元,比上届增长11.8%;签订投资合作项目12个,利用外资3.4亿美元。第十一届台交会共吸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3338名专业客商参会,比上届增长22.7%,其中境外客商4322人。第五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成功举办。对接项目4645项,总投资817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840项,投资额569.3亿元;项目成果对接4136项,技术需求对接509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2.84亿元,增长39.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72.71亿元,增长41.4%;农村投资180.13亿元,增长26.9%。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投资585.48亿元,增长47.1%,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571.63亿元,增长45.6%,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投资442.32亿元,增长64.6%,同比提高21.1个百分点。尤其是全省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1.1%上升到48.9%。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465.25亿元,增长53.7%,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其中铁路投资增长24.4%,高速公路投资增长44.4%,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8.4%,能源投资增长28.8%,市政建设投资增长66.5%,电信投资增长69.1%。民间投资较为活跃。完成投资690.15亿元,增长42.6%,民间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43.9%,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城镇投资增长18.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完成投资469亿元,增长33.5%。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922.44万平方米,增长4.9%。商品房空置面积227.13万平方米,下降21.7%。6月份福州、厦门、泉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5%、6.6%、6.2%,比3月份分别减缓0.5、1.1和1.0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福州市实施14个、2.83万套共255万平方米的社会保障房项目,年底前可竣工交付使用130万平方米;厦门市动工10个项目,实际开工建设1.5万套110万平方米,目前已提供1104套7.4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性租赁房;泉州市3个经济适用房项目27.65万平方米已开工,2个限价商品房项目315万平方米开始受理申请。上半年全省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7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万平方米,计划新建的14.1万平方米2766套廉租房已开工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全省289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亿元,占年计划的41.3%,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完成投资116亿元,占年计划的34.1%;能源完成投资74亿元,占年计划的46.7%;工业完成投资144亿元,占年计划的46.5%;社会事业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计划的40.4%。
(五)进出口贸易继续增长,利用外资质量提高。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38.98亿美元,增长16.7%,其中:出口229.47亿美元,增长21.8%;进口109.51亿美元,增长7.3%。当月出口增长41.7%。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加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93亿美元,增长19.3%;机电产品出口97.51亿美元,增长16.3%,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6和2.7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势头较好。完成出口64.55亿美元,增长37.5%,占全省增量的43.4%,拉动全省出口增长9.3个百分点。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在传统市场,出口美国、日本分别增长8.1%和1.8%,出口欧盟、东盟、香港分别增长29%、40%和25.9%。出口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合计增长34.7%,拉动出口增长4.1个百分点;出口非洲和南美分别增长43.5%和37.3%。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共进口16.09亿美元,占全省进口额的14.7%,增长20.4%。其中矿砂增长87.5%,矿物燃料和矿物油增长18%,木浆增长35.8%。
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26家。按历史可比口径,合同外资76.24亿美元,增长22.6%;实际利用外资45.19亿美元,增长15.9%。按验资口径,合同外资57.03亿美元,增长35.5%;实际利用外资24.32亿美元,增长25.5%。项目规模明显扩大。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09项,总投资131.39亿美元,增长1.12倍。新批项目合同外资平均规模达743万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33%。服务业利用外资较快增长。新批服务贸易业项目238项,增长25.9%,合同外资16.7亿美元,增长46.8%;实际利用外资8.1亿美元,增长35.2%。闽台产业对接成效显著。合同台资(含第三地转投)18.08亿美元,增长34.4%;实际到资10.41亿美元,增长31.4%。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台资项目50项,投资额29.79亿美元。
(六)市场购销两旺,消费品价格上涨。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4.66亿元,增长17.1%,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3.93亿元,增长19.7%,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72亿元,增长12.3%,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零售额104.62亿元,增长23.8%;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59.2%、54.5%、44.7%;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83.2%和73.2%。住宿餐饮业稳步提升。实现零售总额185.97亿元,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4.2%。从各月情况看:1月份上涨3.3%,2月份上涨5.2%,3月份上涨4.9%,4月份上涨3.6%,5月份上涨3.7%,6月份上涨4.6%;分城乡看:城市上涨4.3%,农村上涨4.2%;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居民消费类价格呈“七升一降”的趋势: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9%外,其余七大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分别上涨9.5%、1.1%、2.6%、1.9%、1.8%、0.3%、2.9%。
(七)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运行平稳。全省财政总收入662.36亿元,占预算57.9%,增长27.2%,增收141.5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360.17亿元,增长29.9%,增收82.84亿元;上划中央收入302.19亿元,增长24.1%。全省财政支出344.84亿元,增长21.1%。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增值税增长22.5%,营业税增长33.9%,企业所得税增长30.9%,个人所得税增长23.7%。房地产相关税收和金融保险营业税增长较快。房地产营业税增长38.9%,建安营业税增长37%,土地增值税增长86.6%,契税增长45.5%,耕地占用税增长49%。金融保险营业税增长42.1%。土地类基金快速增长。完成收入126.34亿元,增长4.4倍。其中,厦门市63.35亿元,增长136.6倍;福州市32.55亿元,增长1.43倍。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科技支出增长3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0.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72.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4.1%。
上半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41.60亿元,增长11.6%。受股票市场影响,金融运行总体上保持存减贷增的态势,截止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40.79亿元,增长15.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927.93亿元,增长26.1%。存款增势趋缓。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681.08亿元,同比少增319.28亿元。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增强。新增的人民币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6.3%提高到59.9%。新增贷款向工业、房地产、基建和个人消费(含住房消费)领域集中。共增加贷款815.96亿元,占各项贷款增加额的74.6%。上市公司发展态势较好。上半年我省共有2家公司发行A股,2家在香港上市,1家在新加坡上市,1家在德国上市,2家实现A股定向增发,上述8家公司共募集资金人民币234.09亿元。
(八)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增强。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3.23元,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比上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其中工薪收入增长10.8%,经营净收入增长22.9%,财产性收入增长69.7%,转移性收入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53.45元,增长13.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30.82元,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比上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2.9%,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12.2%,非生产性收入增长4.2%。农民人均现金支出2369.24元,增长11.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展良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2%。全省各类培训机构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3.73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27.99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29.26万人、298.04万人和382.29万人。
二、当前应关注的方面
总的看,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在看到形势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是灾害和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截至6月30日,全省水稻各种病虫发生780万亩次,防治98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当前发生面积256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80%;稻纵卷叶螟当前发生174万亩,增长40%。周边省份猪高热病、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情较为严重,对我省养猪业构成较大威胁,并推动猪价上涨。
二是工业生产面临不少困难。电子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速明显减缓,电子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1个百分点,出货值下降2.1%,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低10.7个百分点。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部分电网薄弱、来水偏枯,部分地区迎峰度夏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电力供应紧张等都会影响工业企业生产增长。
三是外贸出口受政策影响较大。近期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幅度大,涉及商品范围广,且无过渡期,全省出口受影响面达50%以上,企业受影响面达80%以上,尤其对我省服装、鞋帽、陶瓷、雨伞、箱包、玻璃、家具、玩具、塑料及其制品等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影响较大,给企业带来极大压力,全省进出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个百分点,后续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此外,加工贸易政策趋紧,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以及贸易技术壁垒加剧等将进一步增大我省出口增长难度。
四是部分食品价格涨幅过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4.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5%,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4个百分点,是影响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我省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0.1%、鲜蛋上涨37.6%,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快速上涨,对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在校大中专学生、基建工地劳动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农资价格上涨7.6%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等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全年经济形势展望
下一阶段,全省经济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
从国际看,在经历了4年高增长后,世界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进入温和调整周期。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6年的3.8%下降到*7年的3.2%,全球贸易增长由10.1%减缓到7.7%。但从全球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在加快,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高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需求放缓的负面影响,总的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尚好。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保持了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11.5%,夏粮再获丰收,实现了连续4年增产;企业效益继续改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销售持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有序推进。总的看,全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这为我省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1、要抗灾救灾确保农民增收。切实组织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了专门部署,现在的关键是,要团结一心、连续作战,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多渠道搞活农村经济,确保农民增收。要全力以赴抓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各地要根据受灾情况,按照任务到乡、责任到村、落实到户的要求,抓紧把生产自救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农单位的干部、技术人员都要深入一线、进村入户,组织群众恢复生产,帮助农户搞好改种、补种、扩种和灾后作物管理,积极发展种养加和短平快生产项目,努力弥补因灾造成的损失。要抓紧抢修水毁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要做好“六个增收”: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增收,引导农民安排好晚季农业生产,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在发展农业特色规模产业中增收,突出抓好肉牛、肉羊、笋竹、红豆杉、建莲等特色产业;在推进科技教兴农上增收,深化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成功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增收,鼓励和引导农业技术人员、农村能人、种养大户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在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上增收,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加大农产品的营销力度,搞活农产品市场;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增收,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强劳务市场建设,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要同心协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尽快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抢抓时间、抢抓进度,确保早日通路、通水、通电、通讯。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做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上下协调一致,组织民政、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抓紧做好调查核实、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优化设计、配套政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注意安全,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确保受灾群众元旦前搬入新居,让受灾群众早日安家乐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要突出产业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全年预期目标,按照持续、协调、高效的要求,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三次产业全面发展。要增强工业的拉动力。进一步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与综合协调,特别是加强对60家重点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抓紧列入全省2005年第一批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40个重点项目建设,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动态,主动帮助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问题,在生产要素安排上向其倾斜,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落实扭亏增盈责任制,针对今年以来全市51家增亏或减利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帮助研究制定扭亏增盈的对策措施,力争实现减亏增利目标。特别是对减利增亏较为严重的三钢、永安火电厂、三化等省属企业,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做好受灾企业的恢复生产工作对因灾停产及半停产的雪津啤酒(三明)公司、荣王齿轮公司等200家企业,各级各有关单位要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做好灾后自救工作,并协助争取上级支持,帮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扶持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加大工业产品营销力度,引导企业扩大销售网络,不断提高产销率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建筑安装、林产、物资供销、城市公用等行业的改制进度,促进资产盘活、职工就业和企业发展。进一步落实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抓好企业节能降耗,抓好清洁生产试点,加强对今年申报的56家企业59个循环经济项目的专项督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要全面搞活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会展经济,采取自办与引外、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市场招商与办展促销相结合的办法,认真筹办好汽车展、妇女儿童用品展、中华小吃展、纺织服装展等会展项目。加快商贸流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三明粮油批发市场、永安竹木市场等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投入运营。对1
3个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和零售市场,要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提升规模档次、完善服务功能,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增强其区域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要着力搞活旅游经济。抓紧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打响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品牌,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红色旅游”实施纲要,加快三明红色旅 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紧密结合,形成“红”、“绿”结合的旅游特色,增强三明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紧紧抓住暑期和“十一黄金周”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三明旅游。
3、要壮大财源增收节支。上半年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双过半”,但财政税性收入增幅不高、比重降低。下半年受各种增支减收因素,特别是救灾支出等刚性需求增加的影响,实现全年收支平衡面临着较大压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要突出抓好重点财源。把工商税收特别是增值税、营业税作为财源的重中之重来抓。强化对重点骨干企业、重点技改项目的配套服务,促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壮大支柱财源。积极发展旅游、房地产、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在促进财政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土地、矿产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税收的比重,拓宽财政增收渠道。要切实加强收入征管。财政、国税、地税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强收入的监控分析,及时研究和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收入的均衡稳定。要完善征管办法,强化税源控制,突出抓好重点税源、重点税种,强化契税及煤炭、房地产业税收的规范征管工作,防止收入的“跑、冒、滴、漏”。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坚持勤俭办事业,按照“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保救灾”的要求,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严禁铺张浪费乱花钱,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真正做到该保的保,该控的控,该压的压,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兼顾,有保有压,保证重点,使支出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4、要挖掘潜力增强后劲。积极挖掘增长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夯实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要促进形成新增长点。加快今年全市2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早日形成生产能力。要组织实施好130个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对其中50个今年上半年已经投产或部分投产的项目,要抓好投资扫尾和达产达标工作,对有望在下半年投产的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促其早日完工投产。要着力提升民营经济。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精神,真正按照“放心、放手、放胆、放开、放活”的要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提升地位,按照环境再宽松些、渠道再畅通些、门槛再降低些、保障再健全些的要求,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投资创业,推动一大批民营投资项目的生成落地。要提升比重放开投资市场,放宽创办和经营条件,放手发展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7家商会组织在搞活经济、促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大做强商会经济,推动民营企业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继续扩大外贸出口。落实鼓励和扩大出口的各项政策,促进自营出口重点企业、增量企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对出口上千万美元的重点企业、增势强劲的民营出口企业,要加强跟踪联络和协调服务,帮助其做大做强。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提高档次和附加值,增创纺织品、化工产品、矿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的新优势。外经贸、海关、国检、国税和金融等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5、要搞好协调强化服务。目前,生产要素供给紧张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部门、行业、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要努力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既要千方百计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全力保证人民生活及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对能源等方面的需求,又要坚决控制不合理需求,特别是限制耗能大、污染重的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要全力做好夏季用电高峰电力供应调度,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充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求关系。要抓住近期水量充沛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力资源多发电,增加电力供给。要大力挖掘现有设施的潜力,增加煤炭产量,保证重点电厂及其他重点单位的用煤需要,促进供需衔接,确保重点和急需。要努力缓解运力紧张问题,下半年陆续投产的大亚木业、永安金银湖水泥、明光冷轧板生产线等新增货运量将急剧增大,有关部门一定要提早介入、搞好服务,加强铁路、公路及交管部门与企业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努力缓解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要努力突破资金瓶颈的制约。进一步完善政银企会商制度,继续加强与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的沟通联系,让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投资动向和资金需求,加快构建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主导、社会各方面协作的金融支撑体系。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分析研究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千方百计想办法,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尽全力帮助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紧缺的难题。要落实好第四届银企供需见面会签约项目的履约,对已签约的28个项目、82.2亿元融资金额,以及“6.26”海洽会银企对接签约的10亿元贷款项目,要盯紧抓实,确保全面兑现落实。要认真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实力和功能。要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不平衡的矛盾。各项指标完成较好的地方,要再接再厉,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力争为全市全年任务的完成多做贡献。任务完成得较差的地方和行业、企业,要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迎头赶上。尤其是市本级经济,要强化运行调度,加强监测分析,相关市直部门、市属企业都要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加大力度,破解难题,为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多做贡献,增强市本级经济的带头作用。
二、创新机制、全力推进、务求突破,不断增强项目带动的整体作用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项目带动是抓发展、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市委基本工作思路的着力点,务必要按照“求实求效求合力”的要求,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真正做到用项目提升优势、用项目落实服务、用项目检验成效、用项目推动发展。1、要狠抓项目落实。要按照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的要求,扎扎实实抓好项目工作落实,做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突出抓好年初确定的80个重点项目建设,按照“重点建设、重点支持、重点保障”的要求,全力以赴抓进度、保质量、见成效。特别是对在建的邵三高速公路、街面电站、三钢中厚板、明光新型材料、福建化纤PVA、青纸高强瓦楞纸、永安谋成、金银湖水泥等40个重点项目,要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建设,加强施工力量,科学调度资金,全面超额完成建设任务。交通部已批准初步设计的三泉高速公路,要抓紧做好招投标、征地拆迁等各项开工前准备工作,确保8月份开工建设。对高塘电站、坂面电站、青纸林纸一体化等30项预备重点项目要制订详细的进度计划,倒计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要确保签约项目落实。重点围绕“6.18”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6.26海洽会”,及其它专场招商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加强跟踪服务,促进升级转化,全面提高履约率、到资率、开工率和投产率。要认真组织好“9.8”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突出特色优势,突出产业基础,突出生态优势,突出技术创新,突出多元格局,广泛征集项目,灵活方式方法,务求招商引资实效。要确保领导责任到位。各级领导是实施项目带动的关键,主要领导要抓项目、抓大项目、抓生产性的大项目,做到吸引外资工作亲自过问,重大外商亲自接待,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项目落实亲自督查。特别是要加强与挂钩重点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了项目建设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切实做到说起项目如数家珍,让人为之一振,惟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干部群众一起抓项目。这次会议通报表彰的25个在项目竞赛活动中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市直单位,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没完成任务的单位要抓紧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确保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2、要强化项目生成。项目生成是项目带动的关键,也是项目带动的难点。要按照提高“五个比重”的要求,不断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在生产型、成长型、税源型的项目上做足文章,形成项目滚动发展的持续能力。要从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生成项目。主动参与全省产业协作配套,主动延伸产业链条,主动纳入产业集群,组织专人下企业、进院校、找专家、上网络、走出去,有针对性地搜集项目信息,把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举措落实到一批又一批持续不断的项目中。要从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中生成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上下对接,拓宽项目开发领域,全面征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项目成果,在对接国家、全省规划中找位置、上项目。要从利用外资和激活民间投资中生成项目。开拓视野、敢闯敢试,不断创新项目推介、招商机制,突出产业链、产业群招商,加大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投资的力度,推动一大批民营投资项目的生成落地。要从推进明台合作与交流中生成项目。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在推进“六求”方面寻求项目生成空间,特别是全面启动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合作试验区,逐步打响“海洽会”品牌,推进明台林业及更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要从产学研结合中生成项目。依托“6·18”平台,借助县校合作载体,完善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从技术需求出项目,从科研成果找项目,积极创造供需结合的条件,推动项目成果与企业对接,提高成果转化水平和项目生成率。要从发挥各地各行业的优势中生成项目。立足区位、资源、产业、生态、基础设施、人文等方面的优势,立足资源的开发转化和综合利用,从融入沿海、接受产业转移中上项目,在资源深加工、产品精加工、产业协作配套上找项目,把各方面的优势转化为项目开发的强势。
3、要激活投资主体。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速项目投资机制创新,增强全社会方方面面抓项目、上项目的积极性。要强化政策引导作用。提高政府财政性资金运作水平,以政策和投资导向为杠杆,激活、带动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各类项目,保证竞争性项目最大程度开放,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有效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注意发挥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优势,引导企业遵循市场原则,重点策划出一批能够推动企业产权结构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规模扩大的生产性项目,特别是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增资扩股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对民间投资者的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提高民间资本的进入能力。充分调动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种民间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项目开发和投资中牵线搭桥、聚集资金的作用,增强项目带动的整体活力和效益。
一、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38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同比加快4.9个百分点,在*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2.08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2.07亿元,增长26.9%;第三产业3.23亿元,增长19.9%。经济运行总的特点是:成绩喜人,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压力很大,形势不容乐观。
成绩喜人主要体现在“三快四稳”:
“三快”是:
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33.5%,增速同比加快1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3.6%上升为2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33.1%上升为43%,直接拉动全县GDP7.86个百分点。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迅猛,增加值实现1.04亿元,超过了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总量,直接拉动全县GDP6.54个百分点;增速达62.67%,增速首次高居全市县域第一,比全市平均增速高46.34个百分点、比全市县域平均增速高36.56个百分点。
二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38.6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80万元,同比增长31.82%;其中税收收入1707万元,同比增长21.2%。
三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23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四稳”是:
一是招商引资质量稳步提高。一季度全县新签项目合同7宗,合同金额1.46亿元。其中:利用外资合同1宗,合同金额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4万美元,同比增长157%。
二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6.3%;其中种植业增长6.3%,林业增长5.6%,牧业增长6.5%,渔业增长5.9%。农业增加值实现2.08亿元,增长6.3%,增幅居全市首位。
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一季度,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108元,增长28.3%。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1137元,增长7.98%。
四是金融保持平稳运行。至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6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2亿元,同比增长16.4%,比全市和全市县域平均增幅分别高10.6和7.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7.8亿元,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三个下降和四个隐忧”:
“三个下降”是: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明显下降。一季度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全市平均水平43.7%低32.2个百分点。其中县及县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06亿元,增长0.6%;农村投资完成3968万元,增长154.2%。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年度计划的16%,与全年计划完成15亿元相比,缺口达到12.55亿元,与去年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形成较大的反差,投资回落的势头较大,增速同比回落186.2个百分点。
二是国税税收收入同比明显下降。一季度全县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1469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1702万元减收233万元,下降13.69%。其中县级收入331万元,同比下降10.05%,仅完成全年计划的14.24%。减收幅度较大的是企业所得税(-57.63%)、个人所得税(-21.3%)、增值税(-11.3%)。造成国税税收减收的主要因素一是新投产企业正处于试产期或生产初期,对税收贡献小;二是部分重点企业如信达茧丝、诚伟化工、茂源糖业等受原材料价格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生产受到影响,产品积压较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税收收入;三是税收政策调整因素,如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税率由20%调减为5%,全年税收将直接减收350万元以上。
三是建筑业明显下降。一季度全县建安工程投资完成1.9亿元,同比下降7.9%,比上年同期增长270.2%的高增幅相差280.1个百分点,直接拉低全县GDP0.74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00万元,同比下降24%,下降幅度为全市第1位,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1.8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沿续了去年以来的低迷状态,一季度仅有一个房地产企业有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仅394万元,同比下降68.3%,与全市增长109.4%的高增长形成明显的反差。
“四个隐忧”是:
一是农业高增长难以为继。一季度,我县农业生产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总量达2.08亿元,占全市的14%,排全市第二位(南雄2.87亿元居第一);增速达6.3%,排全市第一。这与我县农业结构有较大的关系。我县农业冬收经济作物较多,尤其是种植面积比较大的花卉、果蔗等作物在春节前后上市,有力支撑了一季度农业的增长。同时,春节前的冰冻灾害对我县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农业救灾复产工作扎实有效,保障了农业的稳步发展。但是,根据往年农业走势和近年发展形势来分析,全年农业要保持一季度领先全市的增长水平,难度很大,从第二季度开始,增速和排位都面临回落的危险。
二是工业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大。一季度全县工业增长达33.5%,比全市平均水平15.6%高17.9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二名。但要看到,我县的工业是在基数小、比重低的基础上实现的高增长。去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9%,全市县域为29.2%,*为23.6%;人均工业增加值全市达1309元,县域为578元,*仅为375元。这些就是我县一季度工业增长的基数,工业是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的较快增长。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一季度工业的增长主要是受规模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而规模工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新增了红岭矿业、万博矿业、天蝎星等8家规模工业,仅这8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5929万元,直接拉动规模工业31.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9%。随着工业基数的增大和规模工业新增个数的减少,工业要保持较快增长面临很大困难。
三是房地产业要走出低谷仍需花大力气。去年以来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新开工项目少。今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发展更为不利。从建设周期来看,房地产业要在今年内走出低谷,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全年房地产发展目标无法实现,将会严重影响全县GDP增长和财税增收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是第三产业要保持快速增长压力增大。一季度我县第三产业增速达19.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工资套改(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套改工资集中在去年6月发放),以及部分财政资金结转到今年初列支。随着这些因素的逐步消化,第三产业要实现持续高增长难度增加。
二、下阶段经济工作意见
“经济提速,产业调头,财税超亿”,是县委*四次全会和县*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今年我县经济发展总目标。这既是我县加快发展,跟上全市、全省发展步伐的需要,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从一季度经济发展看,尽管经济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18.3%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年经济增长15%的预期目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和严峻形势,决不能盲目乐观,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全市来看,一季度我县的发展速度也仅列第三,仁化、武江的增速已经超过20%,分别达26.6%和21%。尤其要清醒看到,目前我们面临着缺乏大项目、新项目,发展后劲不强;受宏观调控影响,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困难很多,压力很大。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各种困难,坚定目标,增强信心,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在下阶段的经济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九个方面:
1、扩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效益。要始终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不动摇,为今年实现“产业掉头”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针对当前实际,重点是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做大工业总量。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融资、用工、原材料供应等各种问题,千方百计促使现有企业扩大产能。要加快在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力促在建项目尽快投入生产,形成新的生产力。二是做大规模工业群体。加强对制糖、茧丝、制药、水泥、稀土、五金等工业支柱产业的扶持,充分发挥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尤其要积极做好上规模个体工业转企业工作,培植一批新的规模工业。对翁江淀粉厂、佰盛锌业等企业,要加强协调服务工作,尽快把这些企业培植成为规模工业。三是提高民营经济活力。深化全民创业活动,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人人争当企业家”的良好局面,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2、加强招商工作,提高招商质量。当前,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面临着严峻局面,项目引进难,建设项目推进难。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破解难题,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一是要巩固和完善“三个一”制度,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窗口”作用。加强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进一步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和投资到位率。二是努力办好2008年九仙桃经贸洽谈会。以此为平台,洽谈一批项目、签约一批项目、动工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掀起招商引资的新。三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吸纳项目的竞争力。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继续做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作。四是做好清理闲置土地工作。盘活土地存量,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土地瓶颈问题,开创招商工作新局面。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持抓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认真落实重点项目跟踪联系责任制,强化挂钩单位和挂钩领导的责任。以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破解重点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难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加快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中源水泥厂、省道S341线龙仙至陂头路段改造、翁城110千伏变电站、铁龙110千伏变电站、县城防洪堤第三期和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建设,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要积极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4、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政策。要围绕年初制订的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继续创新“三农”工作思路,着力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一是要继续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粮食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扶持和发展好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和实施好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气象“三网一系统”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在巩固目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全面完成“三道”两旁造林绿化,力争基本消灭荒山迹地,完成今年的创建任务。四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步伐。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工作,加快泥砖瓦房改造进度,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安居环境。五是切实做好“三防”工作。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保持“三防”工作的良好局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加快旅游开发,促进第三产业持续稳步增长。坚持以旅游开发为龙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宣传推介“三华李”、“九仙桃”生态休闲游,拓展我县旅游业发展空间。认真办好东华寺开光庆典仪式,利用东华寺的区位优势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我县品牌旅游项目。大力扶持和发展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产业,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6、推进县城西区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一是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西区建设规划,做好项目用地的征地工作,抓好八泉大道、德政路工程和县城防洪堤工程建设。二是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进度。建设好污水处理厂不仅关系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还将对西区建设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因此,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化解难题,争取该工程早日动工建设。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管理。大力清理“五无工程”,强化规划效能,规范城建秩序。四是千方百计加快房地产业发展。重点做好工业路和西区房地产小区的开发,力促这些房地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改变房地产业低迷的局面。五是推进西区在建工程建设。尽快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快建设进度,带动整个西区的开发。
7、加强金融工作,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握好国家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导向,引导金融机构做好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搭建平台,促进银企合作,改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服务,积极培育县域优势产业。加大对农信社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信社优化信贷结构,扩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支持农信社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提高经营效益。做好信达茧丝公司改制上市工作,积极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新增的职责
1、市重大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重点项目建设
办公室职责。
2、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
(二)划入的职责
1、原市物价局的物价政策制定和价格政策监督实施,制定、调整市管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等职责。
2、原市经济委员会承担的除工业和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职责。
(三)划出的职责
1、将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职责,划给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包括研究提出全市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技术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执行;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或审核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将库区移民工作职责划给市水务局。
3、将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职责划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加强的职责
重点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完善价格宏观管理,做好价格总水平调控;加强产业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强化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全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加强能源宏观管理,推动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价格调控和综合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职责,研究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承担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职责,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审定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指导协调全市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四)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价格和收费政策及管理目录,依法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和调整市管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开展全市价格与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组织开展全市价格成本调查和监审、市场价格监测、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和价格认证;承担全市价格评估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审核;指导全市价格和收费管理工作。
(五)承担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职责,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安排市级预算内建设资金,研究确定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审核重大建设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按照规定权限负责全市政府投资类项目(工业和通信业项目除外)即全部或部分使用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市级预算内和预算外、国家批准设立的基金(债券)等建设资金以及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责任的国外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备案、审核、竣工验收工作;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指导全市工程咨询业发展。
(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
(七)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承担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的职责;组织拟订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工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协调实施;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统筹规划、指导全市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工作。
(八)研究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做好重要商品供求的总量平衡,组织制定重要农产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规划、调控政策;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制定市级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计划。
(九)负责全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牵头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协调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并协调实施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促进清洁生产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
(十一)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草案,制定部门规章;负责协调参与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建议;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
(十二)提出全市利用外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全市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资金的使用。搞好各类项目的前期储备,推介招商项目,职责权限范围内的项目评估、咨询服务工作。
(十三)拟订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搞好项目方案的审查、上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验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全市贫困乡村、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四)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设9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机关日常政务,负责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会议组织、机要、信息、督查等政务工作,承担电子政务、档案、保密、、接待、机关安全保卫等工作,组织办理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负责机关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机关财务、财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办理机关及所属单位人员工资、干部考核、人事调配、编制管理、学习培训以及车辆调度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二)国民经济综合科
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的建议及目标和政策;研究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协调需报市政府审批的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并组织评估;提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研究并编制、分解、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提出全市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建议;组织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组织研究提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对策建议;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总规模及投向和结构优化目标,编制利用外资、外贸和境外投资年度计划;负责政府国外贷款项目审批和全过程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申报、核准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负责审核办理内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负责审核办理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协调财政金融工作,组织推进资本市场发展;负责委内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
(三)固定资产投资科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投资宏观调控政策、规定,积极引导投资方向;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体制改革建议;拟定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编制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负责全市基本建设计划和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城镇基础设施、党群机关、政法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及管理;汇总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省下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省资本金基金计划,申报或安排国家投资、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项目;向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落实建设资金;综合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核准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方案。
(四)社会发展科
研究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衔接国家和省上安排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文物、教育、卫生、体育、民政、广播影视、旅游等社会事业项目专项资金。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负责安排和管理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负责综合分析全市就业与人力资源、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五)工业经贸科
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协调解决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协调推动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和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组织拟订科学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政府投资的重大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负责申报和审批、核准、备案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项目;负责全市经贸流通等计划和建设项目;负责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协调粮食购销政策和储备库建设;负责权限内服务业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监测和分析市场状况;提出全市经贸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粮油、成品油等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提出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全市粮油储备宏观管理;负责全市加油(气)站、油库的规划和布局建设;核准、备案、审批、上报权限内经贸流通项目。
(六)交通能源科
提出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交通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的布局,组织协调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前期及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研究编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邮电、农村能源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综合交通运输计划;编报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建设项目计划,农村能源建设计划;申报、审批、核准、备案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含水能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协调有关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等业务工作,收集分析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信息,提出全市能源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能源专项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能源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能源项目的布局;研究节能措施,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水能资源开发、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七)农村经济科
研究分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及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农村小康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和计划,衔接统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资金支撑。负责权限内项目审批、指导、协调、建设项目实施。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八)经济体制改革科
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市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组织、协调汇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情况;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等。
(九)地区经济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
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区域经济协作,协调制定国土开发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组织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主体功能区规划,参与编制申报、下达农用地转用和基础测绘计划,协调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负责编制申报、下达民族乡村专项资金计划,组织实施资源型城市申报、转型方案及接续产业政策协调;承担市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拟订实施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负责城镇道路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及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污染治理和重大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拟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和工作方案建议,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机关人员编制37名,其中行政编制30名、事业编制7名。
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5名,纪检组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4名。
非领导职务职数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五、其他事项
(一)将市以工代赈办公室(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更名为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市生态移民办公室),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二)市项目办公室(市重点项目稽查办公室、市铁路航空项目建设工作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3名。
(三)保留市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四)保留市经济动员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2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五)将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更名为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物价检查科、案件复议审理科。核定人员编制13名(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6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3名(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5名。
(六)保留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核定人员编制7名(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3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2名(队长1名、副队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七)保留市灾后重建办公室(市深圳对口援建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21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2名。
(八)保留市经济信息中心(市经济信息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九)保留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十)保留市价格认证中心,人员编制执行陇机编办〔〕70号文件的规定,自行聘用,自负盈亏,自主管理。
(十一)将市库区移民办公室整建制划给市水务局。
(十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1、工业行业规划的职责分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工业行业规划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工业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
2、工业结构调整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工业发展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提出并组织协调跨县(区)、跨部门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制定实施行业规划等推动结构调整。
3、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分工。工业、通信业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除工业、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4、成品油库的网络布局和成品油市场监管的职责分工。全市加油站、成品油库的网络规划和布局建设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成品油市场监管职责,由市商务局承担。
5、指导、监督和管理市级粮油储备、轮换和投放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市级储备粮油的宏观管理;市粮食局负责储备粮油的收储、轮换和投放。
1、要抗灾救灾确保农民增收。切实组织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了专门部署,现在的关键是,要团结一心、连续作战,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多渠道搞活农村经济,确保农民增收。要全力以赴抓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各地要根据受灾情况,按照任务到乡、责任到村、落实到户的要求,抓紧把生产自救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农单位的干部、技术人员都要深入一线、进村入户,组织群众恢复生产,帮助农户搞好改种、补种、扩种和灾后作物管理,积极发展种养加和短平快生产项目,努力弥补因灾造成的损失。要抓紧抢修水毁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要做好“六个增收”: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增收,引导农民安排好晚季农业生产,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在发展农业特色规模产业中增收,突出抓好肉牛、肉羊、笋竹、红豆杉、建莲等特色产业;在推进科技教兴农上增收,深化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成功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增收,鼓励和引导农业技术人员、农村能人、种养大户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在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上增收,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加大农产品的营销力度,搞活农产品市场;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增收,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强劳务市场建设,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要同心协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尽快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抢抓时间、抢抓进度,确保早日通路、通水、通电、通讯。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做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上下协调一致,组织民政、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抓紧做好调查核实、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优化设计、配套政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注意安全,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确保受灾群众元旦前搬入新居,让受灾群众早日安家乐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要突出产业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全年预期目标,按照持续、协调、高效的要求,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三次产业全面发展。要增强工业的拉动力。进一步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与综合协调,特别是加强对60家重点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抓紧列入全省2005年第一批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40个重点项目建设,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动态,主动帮助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问题,在生产要素安排上向其倾斜,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落实扭亏增盈责任制,针对今年以来全市51家增亏或减利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帮助研究制定扭亏增盈的对策措施,力争实现减亏增利目标。特别是对减利增亏较为严重的三钢、永安火电厂、三化等省属企业,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做好受灾企业的恢复生产工作对因灾停产及半停产的雪津啤酒(三明)公司、荣王齿轮公司等200家企业,各级各有关单位要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做好灾后自救工作,并协助争取上级支持,帮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扶持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加大工业产品营销力度,引导企业扩大销售网络,不断提高产销率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建筑安装、林产、物资供销、城市公用等行业的改制进度,促进资产盘活、职工就业和企业发展。进一步落实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抓好企业节能降耗,抓好清洁生产试点,加强对今年申报的56家企业59个循环经济项目的专项督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要全面搞活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会展经济,采取自办与引外、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市场招商与办展促销相结合的办法,认真筹办好汽车展、妇女儿童用品展、中华小吃展、纺织服装展等会展项目。加快商贸流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三明粮油批发市场、永安竹木市场等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投入运营。对13个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和零售市场,要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提升规模档次、完善服务功能,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增强其区域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要着力搞活旅游经济。抓紧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打响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品牌,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红色旅游”实施纲要,加快三明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紧密结合,形成“红”、“绿”结合的旅游特色,增强三明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紧紧抓住暑期和“十一黄金周”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三明旅游。
3、要壮大财源增收节支。上半年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双过半”,但财政税性收入增幅不高、比重降低。下半年受各种增支减收因素,特别是救灾支出等刚性需求增加的影响,实现全年收支平衡面临着较大压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要突出抓好重点财源。把工商税收特别是增值税、营业税作为财源的重中之重来抓。强化对重点骨干企业、重点技改项目的配套服务,促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壮大支柱财源。积极发展旅游、房地产、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在促进财政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土地、矿产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税收的比重,拓宽财政增收渠道。要切实加强收入征管。财政、国税、地税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强收入的监控分析,及时研究和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收入的均衡稳定。要完善征管办法,强化税源控制,突出抓好重点税源、重点税种,强化契税及煤炭、房地产业税收的规范征管工作,防止收入的“跑、冒、滴、漏”。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坚持勤俭办事业,按照“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保救灾”的要求,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严禁铺张浪费乱花钱,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真正做到该保的保,该控的控,该压的压,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兼顾,有保有压,保证重点,使支出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4、要挖掘潜力增强后劲。积极挖掘增长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夯实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要促进形成新增长点。加快今年全市2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早日形成生产能力。要组织实施好130个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对其中50个今年上半年已经投产或部分投产的项目,要抓好投资扫尾和达产达标工作,对有望在下半年投产的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促其早日完工投产。要着力提升民营经济。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精神,真正按照“放心、放手、放胆、放开、放活”的要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提升地位,按照环境再宽松些、渠道再畅通些、门槛再降低些、保障再健全些的要求,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投资创业,推动一大批民营投资项目的生成落地。要提升比重放开投资市场,放宽创办和经营条件,放手发展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7家商会组织在搞活经济、促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大做强商会经济,推动民营企业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继续扩大外贸出口。落实鼓励和扩大出口的各项政策,促进自营出口重点企业、增量企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对出口上千万美元的重点企业、增势强劲的民营出口企业,要加强跟踪联络和协调服务,帮助其做大做强。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提高档次和附加值,增创纺织品、化工产品、矿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的新优势。外经贸、海关、国检、国税和金融等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5、要搞好协调强化服务。目前,生产要素供给紧张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部门、行业、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要努力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既要千方百计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全力保证人民生活及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对能源等方面的需求,又要坚决控制不合理需求,特别是限制耗能大、污染重的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要全力做好夏季用电高峰电力供应调度,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充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求关系。要抓住近期水量充沛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力资源多发电,增加电力供给。要大力挖掘现有设施的潜力,增加煤炭产量,保证重点电厂及其他重点单位的用煤需要,促进供需衔接,确保重点和急需。要努力缓解运力紧张问题,下半年陆续投产的大亚木业、永安金银湖水泥、明光冷轧板生产线等新增货运量将急剧增大,有关部门一定要提早介入、搞好服务,加强铁路、公路及交管部门与企业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努力缓解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要努力突破资金瓶颈的制约。进一步完善政银企会商制度,继续加强与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的沟通联系,让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投资动向和资金需求,加快构建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主导、社会各方面协作的金融支撑体系。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分析研究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千方百计想办法,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尽全力帮助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紧缺的难题。要落实好第四届银企供需见面会签约项目的履约,对已签约的28个项目、82.2亿元融资金额,以及“6.26”海洽会银企对接签约的10亿元贷款项目,要盯紧抓实,确保全面兑现落实。要认真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实力和功能。要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不平衡的矛盾。各项指标完成较好的地方,要再接再厉,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力争为全市全年任务的完成多做贡献。任务完成得较差的地方和行业、企业,要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迎头赶上。尤其是市本级经济,要强化运行调度,加强监测分析,相关市直部门、市属企业都要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加大力度,破解难题,为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多做贡献,增强市本级经济的带头作用。
二、创新机制、全力推进、务求突破,不断增强项目带动的整体作用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项目带动是抓发展、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市委基本工作思路的着力点,务必要按照“求实求效求合力”的要求,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真正做到用项目提升优势、用项目落实服务、用项目检验成效、用项目推动发展。
1、要狠抓项目落实。要按照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的要求,扎扎实实抓好项目工作落实,做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突出抓好年初确定的80个重点项目建设,按照“重点建设、重点支持、重点保障”的要求,全力以赴抓进度、保质量、见成效。特别是对在建的邵三高速公路、街面电站、三钢中厚板、明光新型材料、福建化纤PVA、青纸高强瓦楞纸、永安谋成、金银湖水泥等40个重点项目,要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建设,加强施工力量,科学调度资金,全面超额完成建设任务。交通部已批准初步设计的三泉高速公路,要抓紧做好招投标、征地拆迁等各项开工前准备工作,确保8月份开工建设。对高塘电站、坂面电站、青纸林纸一体化等30项预备重点项目要制订详细的进度计划,倒计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要确保签约项目落实。重点围绕“6.18”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6.26海洽会”,及其它专场招商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加强跟踪服务,促进升级转化,全面提高履约率、到资率、开工率和投产率。要认真组织好“9.8”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突出特色优势,突出产业基础,突出生态优势,突出技术创新,突出多元格局,广泛征集项目,灵活方式方法,务求招商引资实效。要确保领导责任到位。各级领导是实施项目带动的关键,主要领导要抓项目、抓大项目、抓生产性的大项目,做到吸引外资工作亲自过问,重大外商亲自接待,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项目落实亲自督查。特别是要加强与挂钩重点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了项目建设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切实做到说起项目如数家珍,让人为之一振,惟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干部群众一起抓项目。这次会议通报表彰的25个在项目竞赛活动中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市直单位,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没完成任务的单位要抓紧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确保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2、要强化项目生成。项目生成是项目带动的关键,也是项目带动的难点。要按照提高“五个比重”的要求,不断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在生产型、成长型、税源型的项目上做足文章,形成项目滚动发展的持续能力。要从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生成项目。主动参与全省产业协作配套,主动延伸产业链条,主动纳入产业集群,组织专人下企业、进院校、找专家、上网络、走出去,有针对性地搜集项目信息,把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举措落实到一批又一批持续不断的项目中。要从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中生成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上下对接,拓宽项目开发领域,全面征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项目成果,在对接国家、全省规划中找位置、上项目。要从利用外资和激活民间投资中生成项目。开拓视野、敢闯敢试,不断创新项目推介、招商机制,突出产业链、产业群招商,加大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投资的力度,推动一大批民营投资项目的生成落地。要从推进明台合作与交流中生成项目。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在推进“六求”方面寻求项目生成空间,特别是全面启动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合作试验区,逐步打响“海洽会”品牌,推进明台林业及更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要从产学研结合中生成项目。依托“6·18”平台,借助县校合作载体,完善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从技术需求出项目,从科研成果找项目,积极创造供需结合的条件,推动项目成果与企业对接,提高成果转化水平和项目生成率。要从发挥各地各行业的优势中生成项目。立足区位、资源、产业、生态、基础设施、人文等方面的优势,立足资源的开发转化和综合利用,从融入沿海、接受产业转移中上项目,在资源深加工、产品精加工、产业协作配套上找项目,把各方面的优势转化为项目开发的强势。
3、要激活投资主体。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速项目投资机制创新,增强全社会方方面面抓项目、上项目的积极性。要强化政策引导作用。提高政府财政性资金运作水平,以政策和投资导向为杠杆,激活、带动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各类项目,保证竞争性项目最大程度开放,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有效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注意发挥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优势,引导企业遵循市场原则,重点策划出一批能够推动企业产权结构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规模扩大的生产性项目,特别是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增资扩股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对民间投资者的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提高民间资本的进入能力。充分调动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种民间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项目开发和投资中牵线搭桥、聚集资金的作用,增强项目带动的整体活力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