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梦的心理学

关于梦的心理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梦的心理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梦的心理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56-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特征。很显然,实验、实训、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平台,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多年来,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校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搭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平台,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和实践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平台的搭建

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然而,我国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场所的层面上,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一些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形同虚设,企业根本没有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这些状况的存在,不仅是实现真正校企合作的瓶颈,而且严重制约了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我校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一方面,目前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老板逐渐更新了观念,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企业员工培训、产品开发、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学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学生校内学习需要与企业实际工作一致、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到企业顶岗,这些都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但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再一方面,校企互找仅停留在关系介绍或通过网络或电话联系,以及人才招聘会的简单交流,缺乏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多家企业与学校强强联合、互相沟通交流的合作发展联盟平台。

针对以上状况,我校各级领导达成共识,要想使我校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供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为企业搭建交流沟通与合作发展的平台。一方面,提高学校的宣传与美誉度;另一方面,作好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实现校企的“双赢”互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加强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2006年,我校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成立了校企合作与发展联盟,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召开联盟大会,给大家提供交流沟通、共谋发展的平台。2010年,依托我校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平台,成立了高职牧业教育集团,为校企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目前,我校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共有理事单位68家,会员单位135家,构建了“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建生产性车间”等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建设

“订单培养式”实习基地 我校生物工程系分别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公司、郑州市三叶兽药集团、郑州金星啤酒集团公司、郑州炎黄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建立订单培养班。各班均采用单独成班,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负责管理。公司根据自身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标准规范制定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基础课程在学校完成,由学校教师授课,技能课程采取在企业边实践边上课的形式,由企业技术人员授课。学生顶岗实习分三个阶段,全部在企业完成:第一阶段,由企业按照其产品生产流程或工序,安排学生轮岗见习;第二阶段,顶岗实习;第三阶段,顶岗工作。此外,根据企业生产需要,订单班在教学时空上可以灵活调整,让学生参与企业员工培训、企业专题会议、企业重大活动、企业季节性生产,一方面,给学生搭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早接触企业、早接触岗位,真顶岗,顶真岗,另一方面,确保人才培养与岗位技能对接,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式”实习基地 我校食品工程系与上海双剑食品有限公司共建食品研发实验室,由公司提供各种设备,学校提供场地与负责设备的维护。该研发室的功能是:一方面,在企业指导下,教师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研发,科技成果双方共享;另一方面,要保障学生校内实训的教学需要。该研发室的建立,不仅有效改善了专业教学实训条件,而且各种科研项目的开展也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载体,为学生进入开放性实验、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大大强化了专业实践教学。

“校企共建生产车间式”实习基地 我校与河南今日药业公司签订了租用其公司100亩地、使用期6年的协议,在其药厂原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按照现代生产要求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建设适于发酵、制药等相关专业实训的生产车间式实训基地。企业负责生产车间的经营管理,保障学生实践教学,并为学生生产实习期间的生活问题提供便利;学校按时交纳租金,负责生产车间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该实习基地的建立,可以说是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办学,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实习环境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校办工厂式”实习基地 河南海润集团是我校的校办企业,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贸易、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学研结合的畜牧业高科技企业。公司的根本任务是服务畜牧、饲料、兽药等专业的教学一线,保障学生现场教学与顶岗实习安排;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以产品市场化为宗旨,以“领先、创新、诚信、图强”为企业精神,已发展成为河南省内规模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之一,在全省同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较高声誉。此外,我们还依托动物医学专业教研室,建立郑州牧专兽医院,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运作资金,在圆满完成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任务的基础上,教研室教师负责经营管理,以适当创收为辅。该实习基地不仅确保了相关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需要,而且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也为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研发为载体的实习基地 我校与郑州市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猪血免疫球蛋白提取及产品开发”合作项目,依据各自优势,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拟订厂方负责免疫球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及产品质量保障,校方负责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市场分析及产品市场销售与推广工作。这些研究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部分合作产品已经进入小试推广阶段。同时,我们借助学校合作发展联盟平台,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实验范围,另一方面,以该项目为契机,我们与10余家企业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增进了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交流沟通,围绕产品开发、试验、营销策划等环节,形成了各相关专业的学生的稳定实习基地。

“校企互聘互派式”实习基地 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教师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有很大提高,不少教师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企业为我们推荐的兼职教师,也是带着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的美好心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为了增进双方的“双赢”机制,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如生物工程系被郑州天宇饲料科技公司指定为员工培训单位;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为我校专业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就业岗位。

“依托财政支持式”实习基地 为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我校还依托专业、行业优势,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政府财政支持的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一方面,改善我校实习环境,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依托资源优势,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功能,为校企深度合作奠定基础。我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还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生产性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

建立良性的生产实习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在具体实践中,我校以学校、系部、企业三级管理机制的建立为抓手,以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为工作重点,双管齐下,真抓实干,把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生实践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升。

创新管理组织机构——学校、系部、企业三位一体 (1)学校层面。以学校校企合作发展联盟秘书处为平台,成立由主管校长、教务处处长与副处长、各实习基地企业负责人、各系部主任组成的校级学生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企合作有关协议的制定以及相关事宜的商讨与协调,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人数确定以及时间安排,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规范的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监督等工作。由学校教务部门具体负责顶岗实习的管理与监督。(2)系部层面。成立以系主任负责,由副主任、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教学内容制定、实习基地开发、沟通协调与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监督、指导、考核以及各项过程管理文件的制定与监督等工作。(3)企业层面。成立以企业人力资源领导负责,各岗位技术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学生实习岗位安排、岗位技能指导、考核以及沟通协调等工作。

强化过程管理——“六结合”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强化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构建了“六结合”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学校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要处于学生守则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双重管理下。二是企业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采用“两导师”制,即一个是学校派出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主要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专业、生活、安全、与企业协调等问题;另一个是企业指定的技术人员,主要指导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是专业教师管理与思政教师管理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而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四是专业知识实习与学生道德培养相结合。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常表现为不能吃苦耐劳、情绪浮躁、思想不稳定、纪律不严格、要求高待遇等问题。所以,在学生顶岗实习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五是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采取以企业现场实践考核与顶岗实习表现相结合的形式,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进行成绩的评定。六是教师指导与网络相结合。借助于学生实习指导网站、“手机课堂”等媒体,利用短信互动和网络在线,让教师定期指导、及时联系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是一只断线的风筝,能够时时受到教师的指导和学校的关爱。

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基石,是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保障。实践表明,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一方面,需要校企双方解放思想,不能仅停留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层面,要开展多方位、多渠道、多举措的合作形式,实现校企的深度互融合作;另一方面,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展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以“校中场”、“场中校”为主线,把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七荣,周巍,张东升,等.谈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6.

[2]李超任.对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4):122-123.

[3]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5):25-26.

[4]谢文明.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1):34-36.

[5]边传周,王永芬,张晓根,等.搭建合作发展联盟平台 创新校企互动合作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9(4):48-50.

[6]席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8):59-60.

篇2

当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应该多读书。我们平时所认为读了多少书,真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当读的越多,了解越多,才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以及知识海洋的浩瀚。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关于做梦的三个来源解释。有一种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的,就是梦是属于神明的指示,是属于超自然的范畴,于是也就有了很多解梦的说法。另外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所说的,是人们精力过剩所产生的一种没有意义的精神活动。关于这一点,因为有些梦实在是不能单纯地用无意义去解释,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篇3

〔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9-0080-03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他不仅影响了心理学领域,而且还通过其著述和工作,通过其来访者和学生,将无意识的智慧带给了哲学、文学,乃至物理学界那些杰出的人们,从而也影响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沃尔夫冈-保利(Wolfgang Pauli),1945年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保利和荣格的心理分析,使这位追求物理原理的学者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能够也不应该用物质的因果定律所解释的事物,引发了他对于人类心灵运作的兴趣。他们的合作相互启发,激励了保利对原子物理学中的非因果定律的思考,同时也促进了荣格对原型的心理分析研究。他们共同感兴趣的“共时性”问题,仍然激发着当今复杂性领域中对“涌现”的探索。

一、原子与原型

2001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题为《原子与原型》的一本书,作者署名为保利和荣格。该书收集了保利与荣格在26年中(1932-1958)的80封往来信件,其中详细记述了保利与荣格的心理分析特殊经历,以及两人对共同感兴趣的自然、心理和哲学等领域的探索和交流。

沃尔夫冈-保利(Wolfgang Pauli)1900年出生,1958年去世。1945年,他以其著名的“保利不相容原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重要的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宇宙没有坍缩的基本原因。

保利虽然在物理学领域有杰出的成就,但是现实生活却一度遭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分裂的痛苦。他的不幸婚姻在一年内瓦解,他所依恋的母亲也自杀去世,此后他陷入了严重的心理危机,找荣格来做分析性的心理治疗。

荣格曾在其1935年的伦敦塔维斯托克讲演中,匿名使用了保利的个案。荣格当时是这样介绍保利的:“我有这样一位病人。他在大学工作,异常偏重智力。于是他的无意识成了问题,这些问题不断被激活。他把自己的阴影投射到了他人身上,把很多人看作是自己的敌人,而他自己也变得异常孤僻,因为在他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与他作对。于是,他开始酗酒,想着能借酒浇愁。但实际上使问题更糟,他开始到处与人争吵……有一次,在争吵中被人从餐馆中扔了出来,遭受了毒打。”[1]

保利与荣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疗从1930年开始。考虑到保利的问题涉及到与女性的相处,荣格首先让自己的学生罗森堡姆(Erna Rosenbaum)对保利进行观察性分析工作。而荣格则始终对保利的个案有着特殊的兴趣。荣格曾这样写道:“耐心地看着灵魂中默默发生的变化,对我是一种奖赏,而其中最大的最好的变化是来自于上面的,而非外部的调整。我得承认,我如此尊重人类灵魂中发生的事情,以至于我不敢笨拙地介入其中,以免干扰或歪曲了这一默默发生的自然过程。所以我忍住不去自己观察这一特殊的案例,并委托对我的理论尚不熟知的初学者来完成这个工作。”[1]

正如荣格所预期的,他与保利的心理分析并非常规的模式,而是凸现其中所包含的自我探索与自我治愈。这期间,保利不仅仅自发地记录和表达了数百个梦,而且自发地将积极想象(荣格的心理分析方法)应用到了自己的分析中,他对自己的无意识真正下了一番功夫,而且科学地分析了自己的意象。荣格承认保利具有哲学家的自然素养,并且能够以象征性的方式解决自己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数月之后,荣格认为保利已经获得了最初的治愈,荣格描述说:“他已经成为完美的正常与理性的人。他不再酗酒,完全适应他的环境与工作,完全恢复了正常……他也有了新的兴趣与热情。”[1] 而保利则发现自己的梦都指向某种意味深长的事物,这甚至更激发他的直觉和科学的兴趣,同时他也不再感到自己是迷失的羔羊。他说:“我傍晚把这些分析工作做完后,就去书房,我就能明白发生了些什么。我要研究我的梦,还会发现奇特的东西。”[1]

事实上,保利是一位不同凡响的病人,通过心理分析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把自己的物理学才华也尽心地用到了心理分析上,并且对心理分析产生了独到的见解。他在物理学以外的一面常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他在面对无意识的心理分析旅程中也有丰硕的成果,这是他在哲学领域的兴趣,这是他与荣格的联系以及与梦的世界的联系。他与荣格间的通信集反映出,保利被梦的神圣和丰富的意义所感动,作为灵魂核心的探索者,他勤奋地献身于这样的工作,将梦与更广阔的领域相联系,而不仅仅是个人领域,他直觉地认识到,梦显示出科学与心理学应该被视为一个统一体。

二、心理学与炼金术

1935年,荣格在仔细研究了保利1300个梦中的前面400个之后,利用这些梦和分析的资料完成了“梦的象征及自性化的过程”的著作,后来作为《心理学与炼金术》一书的第二部分出版。

这本书中记录了保利一个系列的梦,其中展现了意义根据自己的秩序逐步自发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意识寻求着自己的目标,一切围绕着曼陀罗的象征以及与核心相关的概念,同时也展示了炼金术所象征的无意识自性化的过程。[2][3] (P129-135)

第一个梦:保利梦到自己在一个社交场合……要离开的时候,他拿错了帽子,把一个不认识的人的帽子戴在了自己头上。

荣格认为,戴在头上的帽子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帽子所盖住的,不仅仅是头,也是“首脑”,是人格的顶端。梦者拿错了别人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或许意味着梦者将要进行一种“陌生”的人格体验,体验自己的另外一种存在。

第二个梦:保利梦到自己乘火车旅行……他站在窗口,挡住了其他乘客观赏窗外风景的视线,自己不得已要躲开。

梦者梦到旅行,意味着某种行程的开始,或“启动”了某个过程。在梦中,梦者挡住了他后面乘客的视线,而“后面”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可称之为“无意识”的方向。梦者躲开了挡住的“窗口”,也就意味着为无意识的呈现让开了道路。

第三个梦:是保利临睡前的意象;他觉得自己仿佛是站在海滩上。海水冲上了陆地,到处蔓延。随后,保利感到自己身处一个孤岛上。

荣格的分析:海是集体无意识的象征……而海水的蔓延,意味着来自无意识的人格阴影部分的开始侵入。

第四个梦:保利梦到自己被一群模糊的女性围着。有一个内在的声音冒出来:“首先,我必须要离开父亲。”

荣格分析:在此梦中,心灵的气氛已经被中世纪所称的“女妖们”鼓动了起来,而梦中的“女妖”,象征着无意识的存在。荣格认为,传统的男性世界是以智力和理性为主导的,而梦中所显示的则是女性的无意识世界的指引。

第十个梦:保利描绘了自己的一个视觉意象,一个陌生的女人,站在牧羊的山腰,为他指引着方向。

荣格认为,出现在保利意象中的这陌生女人,正是其内在女性,阿尼玛的象征。而事实证明,在随后几年,这位陌生的女人一直引领着保利走向个人的自性化目标,同时,也为物理学和心理学的探索诱发智慧和灵感。

保利的梦展现了一个无意识自然展现的过程,其中指向人格核心的自性象征,即曼陀罗的意象逐步形成。它指引着保利走出原型的迷宫。梦的工作把他带入了深层的体验,并彻底转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保利个人的心理分析结束后,他与荣格仍然保持着这种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对话,二人继续在心理学、易经、炼金术与原子物理学的领域交换着各自的观点,这些学科也因而得以相互连接。可以说,保利在物理学的革命性发现为炼金术式的直觉提供了科学的理解。通过保利,关于炼金术和原型的洞察进入了物理学的讨论;通过荣格,微观物理学的理解融入了我们心理学的语言和思想。

三、自然与心灵的阐释

在1930年与保利见面之前,荣格已经在心灵的领域使用威廉・詹姆斯(Williams James)关于补偿性以及对称性的概念。他对朴素的物理学、原始的化学以及炼金术的转化理论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并由此激发着灵感。[4] 此时荣格已经谈到无意识心灵对意识的补偿性关系,认为二者形成某种心灵上的对称互补,而当无意识的信息进入意识的时候,二者会产生整合,并引发第三物,即新的人格中心的产生,而这一时期经常伴随着“有意义的巧合的事件”,即共时性事件的发生。

荣格与保利交往的时期正是他开始发展共时性理论的时期,讨论也主要集中在心灵的补偿性理论以及共时性现象上,这段时期,保利深受荣格所提出的“共时性”理论的吸引,荣格也十分赞赏保利对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理论的独到见解。后来,两人于1952年合著《自然与心灵的阐释》,此书被认为对于心理学和物理学研究都极富启迪意义。

荣格所使用的“共时性”概念,试图揭示这样一种现象:无意识的补偿性意义努力进入到意识,并引发心理整合的发生,这一时刻的特征是相互不关联的事物在寻求意义的心灵层面展现出意义,而这种共时性现象的发生往往使人感到意外甚至震惊。

在与荣格讨论共时性和心灵的补偿性时,保利常提出自己精辟的见解,并往往强调东方文化,特别是《易经》的重要性。

保利说:“我宁愿使用‘意义对应’一词,而不愿使用‘共时性’,以便更加强调意义,而不是强调同时发生……当成对的对立面要尽力保持平衡时,最有可能导致共时性事件的出现。”[5] 后来,他还曾用《易经》的震卦来描述这一共时性时刻所引发的心灵触动与震撼。

在谈到补偿性时,他还曾断言,即使是“当代物理学所使用的非描述性数学,也承担把对立物整合起来的象征作用。”他也因此认为《易经》是一本“数学书”,因为,它也“与梦和潜意识一样,具有精神的补偿”。[5]

保利与荣格的讨论不仅仅是两个领域的并列陈述,而且都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并在此找到了两个学科之间的交融。保利得出结论认为:“在我看来这似乎充分证明,我称之为‘背景物理学’的这种想象具有某种原型的性质……”保利认为自己是叔本华、莱布尼茨和老子观点的继承人。1949年,他督促荣格参考叔本华的观点,认为叔本华“非常清楚地表达了有意义的巧合的观点”。他提醒荣格,这位哲学家“受你经常引用的东方观点的影响……他的论文对我有永久的和迷人的影响。”[6] (P247-249)

荣格十分赞赏这种合作,他曾说:“心灵与物质处于同一个世界,它们相互参与,若非如此,一切交互的活动都不可能发生。只要研究水平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物理学和心理学的概念中取得共识。”[5]

荣格与保利的合作塑造了共时性理论发展的方向。在此之前,荣格主要集中在共时性现象的现象学和经验主义特征的研究之上,而保利使他开始关注共时性的实体论和原型的特征。同样,荣格也使保利对无意识的哲学层面产生了极大的敏感性。通过二人的合作,共时性从一个经验主义的概念变成了一种基本的理解与诠释的原则,与因果性的原则一起,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世界观。

荣格与保利在完成心理分析的工作之后,仍然保持着通信联系与相互的学术探讨,直到1958年保利去世,享年58岁。三年后,86岁的荣格也与世长辞。今天,当我们面对《原子与原型》,重温这跨学科的对话时,仍然能够感受到这种互补性的力量和启迪。

[参考文献]

[1]Jung,C. G. The Tavistock Lectures: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Z]. Coll. Wks 18.1968.

[2]David Lindorff. One thousand dreams[J].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1995,40.

[3]申荷永. 荣格与心理分析[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对梦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认为人的生命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处于意识中的生命状态,一种是处于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是基本的,它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生命存在多久,无意识活动就存在多久。这种无意识活动是依附于人的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受到基本生理活动的制约。当人处于意识状态时(大多在白天),无意识活动照样进行,只是处于抑制状态,并被意识活动所遮盖,不易被主体觉察到。当人的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时(大多在睡眠中),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生理活动对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的脑神经系统的反应;二是在意识处于抑制状态对各种信息的无逻辑程序的体现。这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

二、梦的特点

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个体成长过程的经验积淀,是人在不知觉中潜存的记忆和意象在无意识深层的泛起,当这些与个体近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不自觉地整合在一起时,往往便会出现梦境。

第二,梦具有若睡若醒似真非真的特点。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对梦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梦似乎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庄周“梦蝴蝶”也能充分说明梦的这一特点。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注:庄子:《齐物论》)庄子忽梦醒,醒来时仍迷迷糊糊。搞不清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在此,一条意识、下意识、无意识不断转换的“主观生活之流”正是“栩栩然”也!我们在读庄子的“梦蝴蝶”时,一种万物混一,人生如梦,若睡若醒的心绪油然而生。

第三,由于做梦的时候人们不象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维,所以梦又具有荒诞离奇、杂乱无章、无规则非逻辑等一些特点。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说:“梦具有许多独特性和荒谬性。”正是这些特点,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机会。在梦中,艺术家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可以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自由地组成各种表象活动。

梦,尽管是一些混乱的、无规则的无意识心理活动,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会从中引发出创造性的灵感。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著名医生A·莫里经过对三千例梦的研究之后,认为梦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许多音乐家也是如此,如海顿、莫扎特、瓦格纳、塔尔蒂尼、柏辽兹、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一些创作都是在梦的启发下获得创作灵感的。其中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最为典型,音乐家曾对该曲的内容作过如下描述:“一个青年音乐家有着病态的敏感和热情的想象,由于失恋而服用鸦片自杀,但因麻醉剂量不足,未能致死,而昏昏入睡了,在睡梦中出现了奇异的幻想,当时他感觉到感情和回忆在病态的脑海中变成了音乐的形象和乐思。他所爱的女性本身也变成了一支旋律,如同一个‘固定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注:《西洋名曲深解》)对此现象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曾作过分析,认为梦由于摆脱了思想范畴的障碍,因此,它就更为柔顺、灵活、善于变化。它对于柔情的细微差别和热烈的感情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而且还能迅速把人的内心秘密和心理活动塑造为形象。

三、梦的性质与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梦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是人在睡眠时脑中出现的一种下意识表象。人在睡眠时,由于大脑皮层中的局部还未完全抑制,外在刺激在大脑皮层中的残留痕迹会重新活跃和再现。另外,睡眠对机体内部的某些刺激也会使大脑皮层形成某些暂时的联系而产生梦。为什么人在睡眠时心理活动还不绝对停止呢?弗洛依德解释说:“因为有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安静,有些刺激仍对心灵起作用,心灵对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所以梦就是对于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注:参见弗洛依德著:《精神分析引论》)

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证明,人的意识控制的暂时消失,使心灵摆脱常规思维,这时,较原始的的精神组织都活跃起来,使人进入梦境。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也是人的大脑的一种活动程序,它可以为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去芜存着的筛选,能使创作灵感彼此交汇。也许百分之九十九的梦是荒唐的,但也可能有百分之一是打破常规的逻辑程序,而带有独特性的新表象的信息组合,从而给艺术家带来有益的创造性启发。如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塔尔蒂尼的小提琴曲《魔鬼的颤音》,据说就是由梦的启示而创作完成的。这种由梦激发创作灵感的现象在音乐史上不乏其例。心理学家乌尔曼曾为梦的创造性归纳了如下几种作用:1.通过梦能产生和构成新的事物。2.梦可以把分散的表象组成一种新的形式。3.艺术家可以在梦的启示下联想到事物的实质。4.梦的创造性往往使作梦者感觉到一种不自觉的经验反映——一种和非梦境的创造过程相似的反映。由此可见,艺术家可以通过梦重新安排已经感受或认识过的东西。使“新”与“旧”的认识合理地沟通和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深,更多甚至更新奇的认识。

四、梦的转换机制

梦这一特殊想象形式所激发的创造性灵感,并非是非理性的,它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梦之所能为音乐家带来创造性机遇,正是与创作者“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巧妙结合的产物。这种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对梦具有转换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在梦中所发生的一切,尽管受无意识的支配,但无意识中的潜知、潜能和潜在的逻辑——生理结构积淀着大量的客观信息,这些机制本身就包含着理性因素。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说:“如今,我还常在梦境中跳新的舞蹈,排练新的节目。”(注:转引自陶柏华、朱亚燕著:《灵感学引论》)这对于一生从事芭蕾舞的演员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二,由一般梦境过渡到“神志清晰的梦”,这时,人的自觉意志就开始起作用。外国一些心理学家在睡眠实验室中,对“神志清晰的梦”进行电波研究,结果表明,由荒诞离奇的梦转入“神志清晰的梦”时,睡梦中开始有些隐约的判断力在起作用。一些被试者也反映,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模糊意识到自己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在梦中,醒后经过意识活动的润饰才能最后完善定型。

篇5

 由Universal Focus公司2001年出品、大卫?林奇导演的《穆赫兰道》是充满噩梦般惊悚场面的影片,它怪异、恐怖、歇斯底里又令人难以忘怀。在一连串碎片般的场景表现的灯火辉煌的好莱坞背后,是不知名的演员贝蒂的辛酸和压抑。穆赫兰大道是好莱坞一条著名的大道,它从荒山伸展出来并穿越豪华的富人区,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边著名的马里布海滩,夜晚从山顶上看去时,穆赫兰道上是漆黑的山路和树丛,而山脚下却光辉灿烂充满了戏剧艺术张力。大卫?林奇正是在这样的强烈反差的背景下,让小人物贝蒂经历了进入好莱坞、屡次挫败、生活贫困、最终饮弹身亡的生命历程,不过大卫?林奇并没有正面地去表现这个辛酸的主题,而是使用了他一贯的梦幻式的解构主义手法,运用着一连串怪异的“林奇式”语汇:神秘的蓝色钥匙、可怕的流浪汉、皮包里的不明巨款、神经兮兮的寻梦者、狂笑着的老夫妇、床上腐烂的尸体和无缘无故的杀人者。在这部完全颠覆了观众传统观赏心理的影片里,林奇彻底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故意使用许多混淆视听的细节来干扰观众的分辨力,又竭力混淆着虚境与实境之间的辨识度,使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出被撕碎的噩梦状,而把真实的主题隐寓于碎片般的噩梦之中,使一个辛酸的故成了充满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意味的梦境。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存在着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构成本我,成为人格的生物层面,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是自我,形成人格的心理层面,超我是人格的社会层面的体现,是由“道德化的自我”“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于是三者构成了如下的关系: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在此心理学的前提之下,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中声明其发现了梦的一些原理:他认为梦是把深藏于心底的隐望化为显性的过程,因此梦就成了满足现实生活里不能满足的愿望的手段;梦还有凝结或浓缩的功能,梦可以把事物的某些小部分变化成整体,也可以把几种含义整合在一起表达一些隐藏的心思。因此,解析梦的工作不但是对整个梦的解析,更是对梦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对梦的解析是极有心理学意义的,当了解了这些关于梦的心理学原理之后,再将《穆赫兰道》这一影片放置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视野下去解析,就可以分析出其中的现代心理学方面的特质。

一、梦是被改装了的现实

篇6

虽然沈政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梦的奇案,千奇百怪的梦境也出现在他的睡梦里,但他还是一直没下定决心通过科学手段对梦一探究竟。

2003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沈政做过一期《睡眠与梦》的科普讲座,之后一些人和他谈到能不能对做梦活动进行监测问题。2004年,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沈政做报告时有人再次和他谈到睡眠和梦的仪器测量,希望能有一个仪器对做梦活动进行监测。这两次事件后,沈政开始真正琢磨梦境的有关监测问题。他坚信,通过仪器能够捕捉到一些梦境的活动。

其实,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读研究生时,沈政的导师就带领他们进行过与梦境有关的实验活动。他们邀请实验者试睡,他们在屏蔽室外面看着,一旦试睡者有快速眼动现象(研究已发现,快速眼动时是做梦的主要时段)他们就进去,一种做法是用喷雾器在被试者头上喷几下清水,然后将被试者推醒,问他做梦没有?结果有些人说梦到雨下得好大,有些人感觉自己是在大海里游泳,却怎么也游不动,很着急。另一种办法是,被试者快速眼动的时候他们进去让其做点儿运动,这时候被试者的肌肉特别软,腿像面条一样,把被试者的腿拿起来折两下,然后再放平,接着再把被试者推醒,问他做什么梦了,结果有的人梦到有谁在背后追赶他,却怎么也跑不动,再就是感觉自己掉进深渊里。总之,都是一些和运动有关的梦。因此得出结论,这个时候做梦一般都和运动有关。

为什么这种诱导的梦境会有这样不同?沈政说主要是大脑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受到刺激所致。研究已发现,我们的大脑有主要控制视觉脑区,主要控制听觉脑区,主要控制运动脑区等。当人进入梦境后,感觉器官仍在发挥作用。而当大脑局部存在兴奋点游走到相应感觉器官时,这些感觉器官如耳朵听到的声音、身体对环境的感知、外部对身体的影响都会被带入梦境。

“通过合适的仪器监测,就能发现哪个区域在进行做梦活动。”沈政说。

“梦析仪”探测梦境

也有一些人不相信沈政能够对梦进行监测。

对沈政而言,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005年前后,他带领研究人员及学生设计了一套睡眠与梦的干扰和监测系统,并于2009年做出样机,这就是后来被很多人所说的“梦析仪”。

据悉,“梦析仪”主要功能是对梦境产生过程进行生理心理分析,重点是观察大脑兴奋点的活动和外界的物理刺激,其配套设备有一屏蔽室,一人工控制可任意改变的床和一些测量仪器,控制声音、音乐、闪光等刺激的按钮。测试时让人躺在屏蔽室中的床上,把一些传感器安置于人体适当部位,以便搜集睡眠时人体发出的眼动、脑电波、肌肉电波等进行分析。每当睡眠者进入快速眼动期,可人为制造一些声音、音乐、闪光以及改变,以测试外界环境对梦的产生起什么作用。

沈政称,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进入梦境是十分普遍现象,几乎每个夜晚睡眠都会发生。现实中,很多人有时并没感受到自己前一晚上做梦,这主要是梦境没被他记录下来而已。既然人在睡眠中做梦是常态,对其监测就很方便。沈政说“梦析仪”的重要职责是观测哪个脑区在做梦,这通过脑电波等活动就可以找到答案。

“监测实验表明,梦可被诱导和干预,如对睡眠中的人以喷水刺激,就会出现与水有关的梦等。”沈政告诉记者,“梦析仪”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可对梦境中大脑活动区域的活跃情况进行研究,配合睡眠者醒后叙述的梦境内容,可综合分析睡眠者的睡眠状况,这能够帮助找到一些人总是做噩梦、睡眠质量不好的解决办法。

利用“梦析仪”,研究人员也可了解导致人睡眠问题的原因是否受到睡眠姿势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有人经常做噩梦,可通过“梦析仪”得知他进入梦境的时间点,并另外记录下他此时的身体姿态,然后通过改变睡姿或环境改善睡眠质量。如果没有改善,就再考虑平时生活习惯、心理及身体状况等其他因素,并找到应对办法或提供一些建议。

沈政告诉记者,这个研究项目由于没能正式立项,几乎没有研究经费,也只是出于兴趣在进行实验。遗憾的是,实验这几年并没能深入下去,“梦析仪”还停留在样品阶段。由于成本较高,也无法得到推广。

对梦依旧谜团重重

据沈政介绍,上世纪以来,脑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梦的认识在科学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今科学家已了解到每个人整晚上的睡眠一般有4-6个周期,每个周期按脑电波频率可分为4个慢波阶段和1个快波阶段,4个慢波阶段即嗜睡期、浅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约持续1小时。这段时间人的呼吸会变慢,体温下降,肌肉张力逐渐降低;进入快波阶段时人的眼部会有一些跳动,梦大多在这时出现。

研究还发现,上半夜睡眠的梦境,一般都和当天以及最近发生的事,也就是和近事记忆有关。而下半夜睡眠中的梦境,一般和远事记忆如一个人早年生活经历相关,黎明前也就是快要起床时,梦境常常不着边际,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一般自己想不到的知觉成分偏多。

篇7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对梦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认为人的生命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处于意识中的生命状态,一种是处于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是基本的,它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生命存在多久,无意识活动就存在多久。这种无意识活动是依附于人的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受到基本生理活动的制约。当人处于意识状态时(大多在白天),无意识活动照样进行,只是处于抑制状态,并被意识活动所遮盖,不易被主体觉察到。当人的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时(大多在睡眠中),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生理活动对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的脑神经系统的反应;二是在意识处于抑制状态对各种信息的无逻辑程序的体现。这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

二、梦的特点

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个体成长过程的经验积淀,是人在不知觉中潜存的记忆和意象在无意识深层的泛起,当这些与个体近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不自觉地整合在一起时,往往便会出现梦境。

第二,梦具有若睡若醒似真非真的特点。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对梦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梦似乎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庄周“梦蝴蝶”也能充分说明梦的这一特点。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注:庄子:《齐物论》)庄子忽梦醒,醒来时仍迷迷糊糊。搞不清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在此,一条意识、下意识、无意识不断转换的“主观生活之流”正是“栩栩然”也!我们在读庄子的“梦蝴蝶”时,一种万物混一,人生如梦,若睡若醒的心绪油然而生。

第三,由于做梦的时候人们不象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维,所以梦又具有荒诞离奇、杂乱无章、无规则非逻辑等一些特点。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说:“梦具有许多独特性和荒谬性。”正是这些特点,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机会。在梦中,艺术家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可以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自由地组成各种表象活动。

梦,尽管是一些混乱的、无规则的无意识心理活动,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会从中引发出创造性的灵感。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著名医生A·莫里经过对三千例梦的研究之后,认为梦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许多音乐家也是如此,如海顿、莫扎特、瓦格纳、塔尔蒂尼、柏辽兹、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一些创作都是在梦的启发下获得创作灵感的。其中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最为典型,音乐家曾对该曲的内容作过如下描述:“一个青年音乐家有着病态的敏感和热情的想象,由于失恋而服用鸦片自杀,但因麻醉剂量不足,未能致死,而昏昏入睡了,在睡梦中出现了奇异的幻想,当时他感觉到感情和回忆在病态的脑海中变成了音乐的形象和乐思。他所爱的女性本身也变成了一支旋律,如同一个‘固定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注:《西洋名曲深解》)对此现象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曾作过分析,认为梦由于摆脱了思想范畴的障碍,因此,它就更为柔顺、灵活、善于变化。它对于柔情的细微差别和热烈的感情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而且还能迅速把人的内心秘密和心理活动塑造为形象。

三、梦的性质与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梦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是人在睡眠时脑中出现的一种下意识表象。人在睡眠时,由于大脑皮层中的局部还未完全抑制,外在刺激在大脑皮层中的残留痕迹会重新活跃和再现。另外,睡眠对机体内部的某些刺激也会使大脑皮层形成某些暂时的联系而产生梦。为什么人在睡眠时心理活动还不绝对停止呢?弗洛依德解释说:“因为有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安静,有些刺激仍对心灵起作用,心灵对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所以梦就是对于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注:参见弗洛依德著:《精神分析引论》)

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证明,人的意识控制的暂时消失,使心灵摆脱常规思维,这时,较原始的的精神组织都活跃起来,使人进入梦境。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也是人的大脑的一种活动程序,它可以为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去芜存着的筛选,能使创作灵感彼此交汇。也许百分之九十九的梦是荒唐的,但也可能有百分之一是打破常规的逻辑程序,而带有独特性的新表象的信息组合,从而给艺术家带来有益的创造性启发。如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塔尔蒂尼的小提琴曲《魔鬼的颤音》,据说就是由梦的启示而创作完成的。这种由梦激发创作灵感的现象在音乐史上不乏其例。心理学家乌尔曼曾为梦的创造性归纳了如下几种作用:1.通过梦能产生和构成新的事物。2.梦可以把分散的表象组成一种新的形式。3.艺术家可以在梦的启示下联想到事物的实质。4.梦的创造性往往使作梦者感觉到一种不自觉的经验反映——一种和非梦境的创造过程相似的反映。由此可见,艺术家可以通过梦重新安排已经感受或认识过的东西。使“新”与“旧”的认识合理地沟通和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深,更多甚至更新奇的认识。

四、梦的转换机制

梦这一特殊想象形式所激发的创造性灵感,并非是非理性的,它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梦之所能为音乐家带来创造性机遇,正是与创作者“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巧妙结合的产物。这种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对梦具有转换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在梦中所发生的一切,尽管受无意识的支配,但无意识中的潜知、潜能和潜在的逻辑——生理结构积淀着大量的客观信息,这些机制本身就包含着理性因素。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说:“如今,我还常在梦境中跳新的舞蹈,排练新的节目。”(注:转引自陶柏华、朱亚燕著:《灵感学引论》)这对于一生从事芭蕾舞的演员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二,由一般梦境过渡到“神志清晰的梦”,这时,人的自觉意志就开始起作用。外国一些心理学家在睡眠实验室中,对“神志清晰的梦”进行电波研究,结果表明,由荒诞离奇的梦转入“神志清晰的梦”时,睡梦中开始有些隐约的判断力在起作用。一些被试者也反映,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模糊意识到自己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在梦中,醒后经过意识活动的润饰才能最后完善定型。

其三,梦尽管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但并不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即是如此。由于艺术家白日进行的艺术构思,造成了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或强或弱地制约着梦的内容。心理学试验证明,人的梦八九成都出现在眼动睡眠阶段,此阶段的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的脑电波相似。心理学家猜测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对平时大脑接受的信息进行回顾、整理、选择、淘汰的过程,它甚至可能招回人在意识中已经遗忘的东西。艺术家在梦中所获得的创作灵感,似乎带有偶然性,其实是不断思考酝酿的结果。著名的音乐家瓦格纳在《自传》中,对他创作莱茵河三部曲时的情况作过如下解释:“开始的引子,一直没想出来,一次乘船过海,昼夜不能入睡。一天午后,觉得非常疲倦,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微睡中,似睡非睡中仿佛觉得自己沉在大海的急流中,听到流水往复澎湃的声音自成一种乐调,醒后便根据在梦中所听到的急流声谱写成了三部曲的引子。”瓦格纳在梦中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那个乐调,看似偶然,实际上是音乐家经过了一个有意追求、先积精思、胸中充实的准备阶段的。亦即是说,艺术家在寻常思维情况下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在梦这种反常思维中得以解决。有时甚至会使艺术家从“山重水复”的困境中,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五、梦与创作的关系

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启示梦”的记载,而且关于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们早就给予关注。在近代,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用梦来解释艺术创作的动因。尼采认为艺术转化为人生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阿波罗式的,一种是戴尼苏斯式的,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梦之神,借着阿波罗式的艺术,人们为自己创造了各种清醒的梦境。

篇8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对梦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认为人的生命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处于意识中的生命状态,一种是处于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是基本的,它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生命存在多久,无意识活动就存在多久。这种无意识活动是依附于人的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受到基本生理活动的制约。当人处于意识状态时(大多在白天),无意识活动照样进行,只是处于抑制状态,并被意识活动所遮盖,不易被主体觉察到。当人的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时(大多在睡眠中),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生理活动对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的脑神经系统的反应;二是在意识处于抑制状态对各种信息的无逻辑程序的体现。这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

二、梦的特点

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个体成长过程的经验积淀,是人在不知觉中潜存的记忆和意象在无意识深层的泛起,当这些与个体近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不自觉地整合在一起时,往往便会出现梦境。

第二,梦具有若睡若醒似真非真的特点。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对梦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梦似乎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庄周“梦蝴蝶”也能充分说明梦的这一特点。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注:庄子:《齐物论》)庄子忽梦醒,醒来时仍迷迷糊糊。搞不清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在此,一条意识、下意识、无意识不断转换的“主观生活之流”正是“栩栩然”也!我们在读庄子的“梦蝴蝶”时,一种万物混一,人生如梦,若睡若醒的心绪油然而生。

第三,由于做梦的时候人们不象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维,所以梦又具有荒诞离奇、杂乱无章、无规则非逻辑等一些特点。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说:“梦具有许多独特性和荒谬性。”正是这些特点,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机会。在梦中,艺术家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可以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自由地组成各种表象活动。

梦,尽管是一些混乱的、无规则的无意识心理活动,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会从中引发出创造性的灵感。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著名医生A·莫里经过对三千例梦的研究之后,认为梦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许多音乐家也是如此,如海顿、莫扎特、瓦格纳、塔尔蒂尼、柏辽兹、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一些创作都是在梦的启发下获得创作灵感的。其中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最为典型,音乐家曾对该曲的内容作过如下描述:“一个青年音乐家有着病态的敏感和热情的想象,由于失恋而服用鸦片自杀,但因麻醉剂量不足,未能致死,而昏昏入睡了,在睡梦中出现了奇异的幻想,当时他感觉到感情和回忆在病态的脑海中变成了音乐的形象和乐思。他所爱的女性本身也变成了一支旋律,如同一个‘固定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注:《西洋名曲深解》)对此现象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曾作过分析,认为梦由于摆脱了思想范畴的障碍,因此,它就更为柔顺、灵活、善于变化。它对于柔情的细微差别和热烈的感情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而且还能迅速把人的内心秘密和心理活动塑造为形象。

三、梦的性质与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梦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是人在睡眠时脑中出现的一种下意识表象。人在睡眠时,由于大脑皮层中的局部还未完全抑制,外在刺激在大脑皮层中的残留痕迹会重新活跃和再现。另外,睡眠对机体内部的某些刺激也会使大脑皮层形成某些暂时的联系而产生梦。为什么人在睡眠时心理活动还不绝对停止呢?弗洛依德解释说:“因为有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安静,有些刺激仍对心灵起作用,心灵对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所以梦就是对于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注:参见弗洛依德著:《精神分析引论》)

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证明,人的意识控制的暂时消失,使心灵摆脱常规思维,这时,较原始的的精神组织都活跃起来,使人进入梦境。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也是人的大脑的一种活动程序,它可以为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去芜存着的筛选,能使创作灵感彼此交汇。也许百分之九十九的梦是荒唐的,但也可能有百分之一是打破常规的逻辑程序,而带有独特性的新表象的信息组合,从而给艺术家带来有益的创造性启发。如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塔尔蒂尼的小提琴曲《魔鬼的颤音》,据说就是由梦的启示而创作完成的。这种由梦激发创作灵感的现象在音乐史上不乏其例。心理学家乌尔曼曾为梦的创造性归纳了如下几种作用:1.通过梦能产生和构成新的事物。2.梦可以把分散的表象组成一种新的形式。3.艺术家可以在梦的启示下联想到事物的实质。4.梦的创造性往往使作梦者感觉到一种不自觉的经验反映——一种和非梦境的创造过程相似的反映。由此可见,艺术家可以通过梦重新安排已经感受或认识过的东西。使“新”与“旧”的认识合理地沟通和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深,更多甚至更新奇的认识。

四、梦的转换机制

梦这一特殊想象形式所激发的创造性灵感,并非是非理性的,它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梦之所能为音乐家带来创造性机遇,正是与创作者“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巧妙结合的产物。这种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对梦具有转换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在梦中所发生的一切,尽管受无意识的支配,但无意识中的潜知、潜能和潜在的逻辑——生理结构积淀着大量的客观信息,这些机制本身就包含着理性因素。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说:“如今,我还常在梦境中跳新的舞蹈,排练新的节目。”(注:转引自陶柏华、朱亚燕著:《灵感学引论》)这对于一生从事芭蕾舞的演员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二,由一般梦境过渡到“神志清晰的梦”,这时,人的自觉意志就开始起作用。外国一些心理学家在睡眠实验室中,对“神志清晰的梦”进行电波研究,结果表明,由荒诞离奇的梦转入“神志清晰的梦”时,睡梦中开始有些隐约的判断力在起作用。一些被试者也反映,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模糊意识到自己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在梦中,醒后经过意识活动的润饰才能最后完善定型。

其三,梦尽管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但并不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即是如此。由于艺术家白日进行的艺术构思,造成了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或强或弱地制约着梦的内容。心理学试验证明,人的梦八九成都出现在眼动睡眠阶段,此阶段的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的脑电波相似。心理学家猜测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对平时大脑接受的信息进行回顾、整理、选择、淘汰的过程,它甚至可能招回人在意识中已经遗忘的东西。艺术家在梦中所获得的创作灵感,似乎带有偶然性,其实是不断思考酝酿的结果。著名的音乐家瓦格纳在《自传》中,对他创作莱茵河三部曲时的情况作过如下解释:“开始的引子,一直没想出来,一次乘船过海,昼夜不能入睡。一天午后,觉得非常疲倦,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微睡中,似睡非睡中仿佛觉得自己沉在大海的急流中,听到流水往复澎湃的声音自成一种乐调,醒后便根据在梦中所听到的急流声谱写成了三部曲的引子。”瓦格纳在梦中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那个乐调,看似偶然,实际上是音乐家经过了一个有意追求、先积精思、胸中充实的准备阶段的。亦即是说,艺术家在寻常思维情况下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在梦这种反常思维中得以解决。有时甚至会使艺术家从“山重水复”的困境中,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五、梦与创作的关系

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启示梦”的记载,而且关于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们早就给予关注。在近代,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用梦来解释艺术创作的动因。尼采认为艺术转化为人生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阿波罗式的,一种是戴尼苏斯式的,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梦之神,借着阿波罗式的艺术,人们为自己创造了各种清醒的梦境。

篇9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美)Roger R Hock著

译者:白学军等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详细介绍了心理学领域中10个重要分支,共40项经典研究。

本书的副标题为: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走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虽短,心理学领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加深了人们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认识。尽管如此,大众对“心理学”的态度还是比较暧昧,一方面人们非常感兴趣,令一方面又觉得心理学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就会有厄运降临。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顾虑,不妨看一下这本书,通过深入了解心理学领域中的经典实验,最终明白科学心理学是什么。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作者:(美)Keith E.Stanovich

译者:范照 邹智明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介绍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推广等,向“伪”心理学说“不”。

本书是澳洲心理系的必修教材之一,作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一部分。这本书不同于传统介绍知识的教材,更注重对心理学研究中基本思想的解读和挑战。这样的角度恰恰是国内大学教育所欠缺的,所以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妨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加强一下研究思路和逻辑的培养。对于大众来说,了解一些研究的基本思想非常必要。比如:相关不等同因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挑战很多媒体对心理学研究的错误解读。

《发展心理学》

作者:(美)罗伯特・费尔德曼

译者:苏彦捷等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简介:发展心理学,从出生到死亡的旅程解说。

在追求个性的年代,人们在标榜自己的个性时,往往有些狂妄之气。每个人确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每个人也逃脱不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生命开端到结束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中贴近生活和趣味性足的一个研究领域。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人的发展:生理发展(基础)、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如果对生命感兴趣,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自己充满好奇,也许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行为遗传学》

作者:(美) R・普洛明等

译者:温暖等

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人的发展是一场遗传和环境的博弈。

尽管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人是一场遗传和环境共同博弈的复杂产物。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环境,而忽略了遗传。人的出生所携带的基因,使人们具有某种倾向性,比如情绪更不稳定等,而在生活中,由于这类问题不可简单追溯,而忽略遗传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经典的科学问题――先天PK后天,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脑力。行为遗传学,双胞胎设计以及家庭研究等,给这个问题的回答开拓了疆土。遗传行为学是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交互产生的综合学科,这本《行为遗传学》是该领域的大牛――R?普洛明的大作,可作为入门之选。

《进化心理学》

作者:David M.Buss

译者:熊哲宏等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从进化的角度解读人类行为,试图统一心理学各个分支的野心学派。

《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一个人的发展,《进化心理学》更像是人类群体的演化规律,追根溯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现代人类为何是如此的模样。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男女在择偶的时候看重什么,真的是坊间流传的那样“女人爱财,男人好色”?还比如,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分配和孩子对婚姻关系的影响等。再比如群体内冲突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能够促进群体内的合作等。这些都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Buss作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人和群体的行为。

《追寻记忆的痕迹》

作者:(美) 埃里克・坎德尔

译者:罗跃嘉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有关于记忆的神经科学,心理学大家坎德尔的研究历程。

埃里克?坎德尔因在“神经系统信号传送”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本书不仅仅介绍了记忆的神经生物基础,更是坎德尔科学生命的自传。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知神经发展的里程碑,从一个神经细胞,到神经细胞的联结,以及多个神经细胞联结而成的脑区,去寻找记忆是如何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和储存的。

在书中,一代科学巨匠也将自己的生平娓娓道来,出生于维也纳的他儿时便对记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跨越了多个方向: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对记忆的好奇成为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此外,这本书的启示还在于心理学的“科学性”发展。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大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对复杂心理问题的“神经机制”拷问已是领域热点,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进化的大脑》

作者:(美)戴维・J・林登

译者:沈颖等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简介:有趣的脑科学知识科普。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对心理学的定义颇有微词。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应该更名为“脑”理学,原因在于脑才是人类行为的主宰者。这确实有一定道理,脑的生理复杂性以及在影响人类各种行为上的机制的复杂性,吸引了大批学者投入到脑科学的研究中来。近些年美国和欧洲等国都启动了关于“脑”的科研计划,对大脑的了解成为各国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这本书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林登写成的“脑”科普读物。从生理结构到功能结构,比如脑与学习与记忆、睡眠和梦境等,告诉我们脑是如此的复杂与好玩儿。

《思考,快与慢》

作者: (美) 丹尼尔・卡尼曼

译者:胡晓姣 李爱民 何梦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简介:大家之作,深入浅出全面了解人类思维。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因为在行为决策上的研究而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本书中,卡尼曼用很多有趣的研究告诉读者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大脑没有你想象中的理性。他提出了思维的“快”系统和“慢”系统。简单来说,可以讲“快”系统理解为本能、习惯和偏见等,“慢”系统则为理性、思辨和深入。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形成看法时很多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的结合,并且“快”系统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思考和行为。

《社会性动物》

作者:Elliot Aronson

译者:邢占军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作品,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心理学众多分支中,社会心理学是最接地气儿的一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也许你意识不到,他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比如当所有人都坚持一个观点时,你会不会动摇自己的选择?外貌对求职有什么影响?如何说服他人?发生了暴力行为,围观的很多,为何真正伸出援手的很少?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关心的问题,并且在社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已经通过有趣和严谨的实验发现了很多规律,比如大家都很了解的从众、认知失调和鸡尾酒效用等。

《亲密关系》

作者:(美) 莎伦・布雷姆 丹尼尔・珀尔曼 罗兰・米勒 苏珊・坎贝尔

译者:郭辉 肖斌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简介:从科学实验中窥探友谊、爱情和婚姻的秘密。

虽然我们不能说“浪漫”地理解亲密关系是错误的,但是当人们试着揭开感情的神秘面纱,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会发现很多规律,明白这些规律确实对我们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这本《亲密关系》就从吸引、社会认知、交流、相互依赖、整个生命过程的友谊、爱情、冲突与暴力等维度全面介绍了关于人与人亲近交往的实验研究以及发现,非常精彩。

《情绪的解析》

作者:(美)保罗・艾克曼

译者:杨旭

篇10

0引言

现实中的梦是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反照,是无意识的行为。就像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夜有所梦”一样。梦在人的生活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人们对其神秘色彩也颇具吸引力。为了解人的精神世界,很多心理学家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而当它被当做电影的一个片段被搬上银幕时,也不言而喻的吸引着众多观众。

在欣赏一部影片时,导演所呈现出的镜头往往是对剧本进行了二次化的重造和对镜头的取舍。观众看到的画面往往是经过筛选并且最终与导演的目光合一。正因如此,导演希望观众能得到经过他选择后的官能愉悦。在呈现梦的画面时,导演当然是希望观众相信这是一个梦境。接下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电影中导演对梦的诠释。

1电影里“梦”的画面语言表现手法

在对梦的画面进行框架选择时,导演加入了自己对梦的幻想,即使是在电影的黑白时代。早期拍摄的《野草莓》在诠释梦的画面用简单的黑白作为色彩基调,空洞的、简单的构图做为梦的场景。构成整个梦境的这些元素,让我们觉得荒诞和可怕。这段梦没有一句对白,配乐在其中制造起了跌宕起伏的恐惧气氛。这与现实中噩梦的有些场景元素很吻合。在这些元素作为镜头被组合成一个梦境时,呈现出一种死亡的可怕气息。不管怎样,一个梦的场景更多的表现为一个简单的、空洞的段落,与复杂喧嚣的现实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色彩时代的来临无疑为电影创造了更具鲜活的表现。在后来的很多影片中也描写了梦的镜头,而更多的是以光和色彩以及薄纱式的拍摄和制作手法来制造出一种脱离现实的朦胧感,让人产生飘渺和迷离的感觉。镜头也多富有幻想色彩,也有了符合常理的对白。而有些作品,除去进入梦和结束梦的镜头,展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场景,如《盗梦空间》和《罗拉快跑》都是一部纯粹的现代电影。熟悉的画面、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加上对话、音乐、节奏等等,这些现实中也可找到的元素被罗列进了梦里。似乎想表现梦与现实的零差距,甚至只是人在两个不同的空间来回穿梭。但《盗梦空间》作为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所谓的人能控制梦这一说法是建立在了虚构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的,也在传递一种信息:生活与梦都是可以被控制的。即便这仅仅存在于电影的思维里成立。这类影片中梦的段落就画面来说与现实是区别不大的,它更多的是通过表现一些超自然、超现实的场景或是一些闪回镜头来提醒你:这是在梦里或你才从梦里醒来。甚至会误导你梦亦现实,现实亦梦。

2电影里梦的叙事逻辑分析

心理学家雷奈・泽若在论及弗洛伊德反复提到一个观点的根源时肯定的说,“梦内容如果被完全变换到银幕上去就会造成一种晦涩难懂的电影。”的确如此,即便是最荒诞的电影里表现梦的逻辑和现实里的梦的逻辑总会有区别的。

做梦的人是无意识的,而看电影的人是有意识的。所以他知道在现实的梦中没有真正的荒诞,因为梦中一切让人惊讶的东西都在睡眠的前提和无意识的幻想中被理所当然的肯定。而看电影的观众正是处于清醒的状态来看梦中的景象才会感到荒诞和惊讶。也许他会把电影中表现梦的场景拿来与真实的梦的场景做比较。但是在观看电影时,他还是无意识的把表现梦的场景和现实的场景很好的区分开来。这是因为,即便是电影里看似最荒诞的梦,也具有强烈的逻辑性。观众正是跟随其逻辑性去观看和思考的。如《罗拉快跑》,该片以三个梦组成,三个梦讲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把第一个梦看成是一种预示,那么在第二个梦和第三个梦里,女主人公想摆脱本来的结局,在到达其梦的终点的过程中是极具逻辑性的。因为单独看这三个梦,都像是主人公有逻辑性的做着同一件事。这里的梦的内容成了“类似梦”的现实写照。是逻辑节奏将其拼接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影。本来难以理解的梦,在电影中成了人对其寄予希望的东西,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给予梦中去实现。

3梦片段在影片中的作用与联系

梦和幻想往往成为了导演、作家的创作灵感的来源。梦中怪异的场景、奇妙的牵引力、不由自主的进行某项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大脑有意识的运行产生的幻象。当然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梦,促使这种幻象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心理学上,理解梦中出现的动物、人、机械、建筑等都是人的压抑和欲望的写照。电影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个理论,把梦中出现的事物表现为一种修辞方式“隐喻”,具有象征意义。

人在做梦时,自身出现在梦中却看不见自己,无意识成为眼睛带你进入到奇妙的梦境世界。然而你相信你在梦里所看到的场景吗?相信在梦中经历的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吗?单就影片《穆赫兰道》中其中一个小片段,导演将这两个问题很好的连接了梦与现实的关系,并诡异的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例如:好奇心、害怕。这两个心理结合在一起无疑存在矛盾,然而矛盾又充斥着事物的发展。所以这种既好奇又害怕的心理用在了《穆赫兰道》的一个验证梦的真实性的片段里:一个男子做了2次与日落大道(地名)有关的梦。他与警察在快餐店里面对面坐着讲述着梦的内容,比划着梦里出现的人物事物的角度、位置等。重要的是他在一面墙的背后看到了“魔鬼”(长相丑陋可怕的乞丐)。讲完这些,我们看到他动作和神情都表现的紧张和不安,因为紧接着他将验证那面墙的背后是否存在那个人。随着客观镜头与主观镜头的切换,影片节奏到达一个,小景别稍微晃动的镜头前,出现了一个丑陋的乞丐。男子当场吓昏倒地。观看的我也被吓了一跳。这种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来回切换很容易将人吸引到影片中的场景。梦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这种结果显然是诡异的。但只有电影可以将所有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所以,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东西,让其在梦中得到实现。

4总结

也许现实中,我们都存在这样一种既好奇又害怕的心理。例如,梦里发生不好的事情,我们会尽可能的让自己忘记,尽可能的让自己相信那是假的,只是做梦,尽管梦里的一切那么逼真。总之,电影中表现梦的段落,不但揭示了人性中隐藏的欲望和压抑的情绪和性格上的弱点,带动人去思考,也带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整个影片更具有逻辑性和想象空间。表现梦的画面更具有想象力、色彩、特效和主人公超我的表现等因素曾添了画面的丰富感,也使整部影片更具有层次感和时空感。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蒂安・麦茨著(法).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篇11

弗洛伊德的理论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经过反复修正,非常全面而且激进。它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的思维会不断产生一些强烈愿望,而这些愿望常常被压抑――在我们觉察到它们之前就被我们内心的审查员扼杀掉了。我们很多的想法和行为都由这些潜意识冲动所驱使,而我们对此毫不知情。梦、口误、精神症状都是我们内心的愿望被精神上的审查员扭曲的结果。精神分析是一种谈话治疗,治疗师帮助病人注意到这些思维的遗失,向病人解释这些遗失所反映的潜意识冲突,并将它们意识化。

二、精神分析与神经生物学

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分成很多流派,但这些流派都以“内在世界充满潜意识冲突”为其核心观点,并认为主观体验意义重大。与此同时,研究生理大脑的神经生物学向另一个方向发展。神经科学聚焦于大脑的具体构造:神经细胞如何通过电子和化学脉冲来相互沟通,人脑是如何学习、计算并记忆的。但是神经科学回避对主观体验的研究,只关注能被测量和观察的部分。

一直以来,精神分析和神经科学这两个学科还被认为是毫无关系的。20世纪80年代,神经科学家们对弗洛伊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家J. 艾伦・霍布森利用人在睡眠中的脑部活动记录,地挞伐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并抨击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核心观点,如梦的检查机制和压抑。霍布森断言,荒诞离奇的梦是由神经细胞里的随机电噪声引起,是细胞的静电反应,与压抑无关。他写道:精神分析奠基于“投机哲学的垃圾堆”。

三、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神经科学的新发现

神经心理学家马克索姆斯(2014)开始系统地运用弗洛伊德关于“否认”和“愿望实现”的理论来解释病人的幻觉和妄想。 马克索姆斯认为:“神经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作为一个人,与大脑的组织、生理机能、解剖及化学特性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精神分析对于情绪、无意识思想、思维的本质有着深刻而极具挑衅性的见解。神经生物学能够通过有力的工具和严谨的实验来检测这些观点。这两个领域的结合也许能够最终回答那些极难解释的问题:梦、幻想、记忆和感觉、主观自我,是如何从一堆肉中产生的?

安东尼奥・达玛齐奥,南加州大学的神经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观察了一位叫艾略特的患者后开始研究情感的影响。在一个成功的手术治疗脑瘤之后,艾略特似乎完全康复,但他却开始做出种种毁掉其生活的糟糕决定。艾略特通过了每一次人格与认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其记忆、智力和言语指数都是正常的,甚至达到优秀标准。达玛齐奥研究出:肿瘤损坏了艾略特的负责处理情感的大脑前庭区域。因为他不再知道他自己的感觉,他再也不能做出什么正确的决定。达玛齐奥很快就发现其他大脑遭受同样区域损伤的人也经受着同样的痛苦。这些观察以及随后的实验使得达玛齐奥得出了如下结论:情感不是来自非理性的大脑侵入,他们是内在、固有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的同一时间,神经科学家雅克・潘克塞普探索了动物的感觉。 潘克塞普注意到,可以通过研究其他哺乳动物来探讨人类的情感和情绪问题―他们的大脑如何产生像人类那样愤怒、悲伤、快乐的情感,它们的大脑又涉及哪些神经元和神经回路。利用动物作为人类的模型是生物医学的基础。通过观察一只小狗被从母亲身边带走后的所作所为,他探讨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强烈纽带――依恋。他开始研究主导依恋情感的神经系统是怎样导致抑郁症的。他整合了与抑郁同类的情感研究,这种情感研究侧重于分离和失去的恐惧。

其他研究人员, 如伊丽莎白・菲尔普斯和乔・勒杜v他以山羊胡子和吉他为标志w,描述了情感影响学习和记忆的方式, 它们侧重于研究大脑如何检测、分析和记忆威胁。

这些研究项目表明,研究情感不仅在主流的神经生物学领域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曾经被神经科学家猛烈批判的弗洛伊德学说,也开始被一些敢于摒弃偏见的科学家认可,并为神经心理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李. 古典精神分析的“症候”与“解释”概念. 社会科学研究. 2009(06).

篇12

心理学学习心得1上周一,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们县召集的--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学专题的报考会。会议由全县各乡镇的200多名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组成的。主讲者是来自北京格荣斯新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方舟导师。

方舟导师可谓是中国心理学教育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河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又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督导师。这场报考会主要围绕“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听进去”这两个主题来展开的。在位大师级的导师讲授下,我也收获匪浅、满载而归。虽走出了多媒体教师,但我的脑海里还清晰的呈现出方舟导师的音容笑貌和讲堂上的精彩环节了。

听着方舟导师的课,就想饮了一杯清爽可口的甘泉一样,滋润心扉,婉转如流的语言,就像高山溪水般悦耳动听。尽管已走出课堂,但心还在她的柔波里荡漾,我完全是被她的言语魅力给折服了。连续几个小时的课堂,她竟可以把每一句都吐得那么的天衣无缝,就像腾空的骏马,穿行自如。

其中的精彩环节至今还让我荡气回肠。特别是课堂上的互动,让在场的老师们分别扮演者黔技无穷的老师和调皮难管的学生。当分好角色后,扮演老师角色的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叫在坐学生起立,但在坐的同学始终都无动于衷,或者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起、辜负老师的苦口诱导时,扮演老师角色的同志无奈了,而扮演学生的同志们却开怀的笑了。无奈,不是因为在坐的老师没有配合他们的表演站起来,而是想到了当前现实的某些教育机制和课堂存在的的纪律涣散现象。笑了,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故意捉弄扮演老师的同志,而是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作为调皮学生可以不顾及课堂纪律的轻松心理,也看到了自己每天在学生面前所扮演的滑稽角色。

但谈到当今教师因与学生或学生家长沟产生矛盾而引发的一些教师被害事件时,我们不禁震骇了。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难道学生不完成作业把学生留下来补作业有错吗?难道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教师批评几句有错吗?面对这种兢兢业业而不讨好的老师所提出的质疑,没有人能给广大教师们留下一个可信服的答复。但在所有人都在围着自己心肝宝贝的转现实社会里,却实是存在着教师因得罪他们心肝宝贝而被杀害的事件。

所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指责什么,只能从教师自身的问题去考虑。自己的身体自己爱惜,自己的健康自己呵护。明知道不良情绪会伤害身体,就少和学生怄气。明知道调皮的学生惹不起,就不要对他们大发雷霆。当你学会了紧急刹车,收敛情绪、暂停脾气,你体内细胞自然会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不存在什么过早衰竭的问题。当你学会了用心和学生沟通,自然就拿到了能打开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换用一种正确而易让学生接受的说话方式去交谈,这样,自然会乐意地去听取你的意见。平时多用非言语之行为去激励学生,拉近师生间距离,这也是师生间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做铺垫。

凡事,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以心交心,这样才能真正的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就是我听了这次关于心理专题报考会的心得体会。

心理学学习心得2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奥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时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时候比照个人经历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虚,也越发感受了心理学的魅力。蔡老师的课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不仅缓解了我们在上完专业课后的压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对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与生活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通过心理学与生活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对我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心理学与生活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催眠术的蔡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的收获真的很多,但我还是觉得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想去了解和领悟。如前,开始有点小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心理学专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因为心理学与生活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心理学学习心得3错误并非出自我们的星球,而是出自于我们自身——莎士比亚。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心理学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会厌烦电话里父亲母亲隔山隔水的唠叨,会因为同学之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会觉得似乎受委屈的总是自己却很少从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而在学习护理心理学之后,才学着多多关注他人。也许那些是我们的至亲至爱,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当我们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和谐,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

其次,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自觉自己主性,否则要么因方法不当,不得要领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费时光.

克服自卑 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对青年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们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自我的生活经验、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我,找出问题之所在,就能及时予以补救,化失败的打击为增进自我接受感的动力,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如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不相符合,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上不适应以及个人的外貌,身高,经济状况,家庭状况不佳等等.

正确走好感情之路,学习 心理学让我们的气质类型粗略地归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同学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但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的同学,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拥有胆汁质的人,在恋爱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胸怀坦荡之长,不犹豫地向你真正所爱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应注意方式。另外,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适当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形成心理压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心理问题............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如果非要要问我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改变”。

心理学学习心得4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心理学学习心得5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心理学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会厌烦电话里父亲母亲隔山隔水的唠叨,会因为同学之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会觉得似乎受委屈的总是自己却很少从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而在学习护理心理学之后,才学着多多关注他人。也许那些是我们的至亲至爱,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当我们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和谐,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

篇13

美国已故的著名总统林肯在指挥并获得南北战争胜利后,于1865年4月14日遭到暗杀,这是世人皆知的史实。而林肯死前的三天就预感到自己要死,并且在自己最亲近人的集会上讲了他的预感,这在美国也是家喻户晓的。据说马克・吐温也曾在梦中梦见过自己的兄弟的死。

不论是电视、电影还是现实生活,我们都曾听说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相互感应。比如一个人生了重病或者遭遇不测,他的近亲总会有不祥的感应:心里感到或者眼皮老跳等等。所有的这些巧合和应验,就更为生活增加了不少迷惑性和魅力色彩。

我想除了好奇和些许的害怕外,这些东西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这是一种神奇的心理学和民俗学影响下的奇异的兼社会、生活、文化为一体的很有意思的现象,将会对表达社会思想文化的文学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近年来和译介学似乎有甚嚣尘上的趋势。但对于作为主题学研究基础的母题研究中的预兆这个母题,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部分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关预兆母题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梦兆进行分析,旨在部分揭示预兆母题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尽管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一再强调梦是愿望的达成,梦是可以解释的,并且在“梦的解析方法”一章中,认为“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者,即利用‘符号释梦法’来对梦作一番解释,由其内容、形式加以臆测未来。”[1]要想介绍如何使用“符号释梦法”,那当然是不太可能的。解释之正确与否仍只是一种主观的推测及直觉的反应,因此,释梦才被认为只是属于一些天生异禀之佼佼者所具的专利。

不过通过梦,人们可以从中知道很多未发生而即将发生的事。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曾写道:原始人首先把梦看成是一种实在的知觉,这知觉是如此确实可靠,竟与清醒时的知觉一样……他们完全相信他们在梦里见到的那一切的实在性,很多时候又能验证。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一种精神上的或自发的力量来控制自我行为的一种方式,也即是说做梦之人自己折磨自己,但是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知未来的祸福凶吉。这种信仰无论是中外都曾存在过,这也是梦兆作为一种预兆形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有一个据说是真实的,因为做梦救了自己的命的故事:有位叫罗兹的小姐去距芝加哥三十里远的朋友家度假。晚上睡觉的时候,半夜突然听到外面吹吹打打的声音朝这边越来越近,十分热闹。她很纳闷,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来办事啊?起来站在窗边一看。一辆灵车,上面没有棺材却坐满了人,正朝这边开来。她正在犹豫的时候,有个声音对她说:上来吧,还能乘一个!她抬头一看,一张丑陋异常的脸!好恐怖啊!立即就吓醒了!

第二天无论朋友如何苦苦挽留,她坚持要走。但又想去芝加哥逛商场买些纪念品,不知不觉就爬上了最高层,下楼的时候,看见电梯里很多人,正在考虑要不要乘的时候,电梯小姐对她说:“上来吧!还能乘一个!”她一听,和梦中的话多么像啊!于是立即朝楼梯口走去,等她刚下了两级阶梯,只听“哄!”的一声吊电梯的绳子断了,电梯里的人无一幸免。

恩格斯在分析梦魂梦象观念时指出: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又经常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他们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中的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活动。从而又认为梦中灵魂可以同神明沟通与自己的祖先的灵魂相接触。因此他们把梦象作为神灵或祖先对梦者的启示。尤其在中国民间,哪怕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我们都会听见很多关于托梦的说法,尤其是死去的人对他子孙或生前的故旧。做梦者如果经常梦见死去的人在梦中对自己说的话,定认为是有寓意的。比如,有个人说他前夜梦见他的已故先人托梦给他说自己住的房子漏水,这个人跑到先人的坟墓边一看,果真发现坟墓的一角有个大洞,下雨了就有水进入墓中。这种托梦就是一种梦兆。

无论哪个民族也或多或少有这种信仰。19世纪末期,有位英国的记者兼作家西德尼-霍勒有一部小说《梦恋奇案》(又译《红心胜方块》《终成眷属》)讲的就是一个勇敢的青年黑尔连续几次梦见一名陌生的漂亮女子,吸引黑尔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每次在梦中,姑娘都流露出一副寻求帮助的眼神。在一次意外中,黑尔救助了一名正好是经常出现在他梦中的女子。姑娘很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却又一声不响地离开了他,他很奇怪,几经调查才发现那名女子正处于更深的困境。最终,他凭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救出了那名深陷魔窟的女子,两人最后终成眷属[2]。

弗洛伊德还说过:“在这能量的影响下,梦于是受到我们所谓的“再度修正”地修饰――关于其连贯与可解度。这等于说,此能量把梦和其他的知觉内容给予相同的待遇;只要梦材料允许,它亦得到同样的预期性概念。”[1]所以说梦是具有预期性的。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梦具有预兆性。他所说的这种能量是指成为知觉后的梦,借着新获得的性质而刺激着意识成为一种感觉刺激促使潜意识内一部分可资利用的能量去注意发生激动。而做梦就是动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做梦而预测到未来的事情――梦兆。

预兆情节,使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产生一种对奇幻事物的浓烈兴趣。一定程度上使猎奇的心理获得了满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美学功能。由于预兆本身是一种没有办法用科学依据和理论方法论证的东西,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带有魔幻甚至荒诞色彩。因此,预兆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美学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得文学作品的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耐读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神秘力量的推崇,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文学作品特殊的文化内涵。

注释:

[1]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西德尼-霍勒.梦恋奇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参考文献:

[1]乔双信.俄苏文学中的“预兆”情节及其功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国情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92年第1期.

[2]马雷特著(Marett,R.R.).心理学与民俗学[M].山东人民出版,1998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