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面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现状,如何使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高等教育让学生和家长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如何使教育成本获得更高的回报?
在高校学生数量扩张的背景下,如何让数量和质量同步协调发展?
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优质课程的利用率?
……
一切问题都是围绕教育质量展开的。可以说,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目前普遍存在于全世界。而我国更是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随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工程。教育部自2003年《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以来,从2003年到2010年期间,共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近4000门,近800所高校的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由于精品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三层架构设计,精品课程建设被全国高校和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绝大部分高校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的同时,形成了数万门的省级、校级精品课程。
10年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精品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仍有太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致使精品课程的建设投入与所获效益相差甚远。尤其在艺术教育领域,精品课程的价值并未得到全面有效体现。在全国各地艺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下,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课程,使更多艺术教育资源贫乏地区享受到名校名师课程,这对于以培养探索和创新人才为宗旨的艺术教育来说,意义重大。基于此,记者着重对艺术教育教学领域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也是站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思维和时代背景下,对当前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实践视角的内省和反思。
强调内涵、突出特点――精品课程建设宗旨明确
从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来看,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中包括6个方面内容: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对于艺术类学科而言,精品课程建设也有其独特之处。
艺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由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因此其建设和投入力度也必然是自上而下的。高质量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了较好的辐射面和应用效果,其教学团队得到相应的荣誉或奖励,必定会自上而下带动院级精品课程和一般其他课程的协调发展。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艺术人才培养来说,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是具有创造力。因此艺术精品课程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当然少不了一流的优质教材和优秀的教学团队。如“美术教育精品课程内容应体现先进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美术教育精品课程在现有的本科教育中应进一步融入中国文化审美的观念意识,从而带动本科生造型思维的思想性提升,进一步启发大学生对于当代艺术和价值观念的思考”。由于担任了一门校级美术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教师洪利标对艺术精品课程有着本质上的认识。
目前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方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高校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中央美术学院官方网站上能够查寻到“素描”“色彩”“造型基础”等多门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北京舞蹈学院的官方网站上能够看到“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历史生活舞蹈”等精品课程教学相关内容,这些精品课程通过互联网呈现给全国高校的学子,实现了资源共享。中央美术学院及北京舞蹈学院均拥有一流的教学团队,相信其精品课程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其他院校师生的广泛认可,对其他普通高校的同类课程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地方高等艺术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2010年吉林艺术学院制定并下发《吉林艺术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吉艺发[2010]40号)和《吉林艺术学院“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文件,按照学院精神,学院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工作。目前学院已经拥有揭裱与修复(朱臣教授)、风景写生(刘大明教授)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从2007年到2012年,教学团队中任传文等3名教授先后被评为省级名师,他们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合理的教学设计。课程团队积极推动了吉林艺术学院的教育改革,使得规模化的艺术教育更适应现代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教师讲课水平逐步提升,真正做到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内容丰富,语言通俗,逻辑清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成绩卓著,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教学成果应用广泛,在各专业院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洪利标认为,学院这样下功夫打造精品课程,是基于真正对艺术教育整体教学质量能有全面提高。学院从领导到各部门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日前由学院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2013年院级优秀课程,对入选课程组的每一位主讲教师进行随堂听课。经过两轮的评价和筛选,最终评出油画写生、专业素描基础课等院级优秀课程12门(任课教师37位)。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精品课程,使精品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目前艺术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高质量的精品课件还不多。我们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从当前的艺术教育实际状况出发,顺应艺术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去引领艺术教育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洪利标提出的问题,可以再次引起我们对艺术专业课程特点的重视,如果能从本质上把握艺术教育规律,将艺术专业特点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相信定能产生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艺术专业精品课程特点
艺术类专业包括的范围很广,如音乐、舞蹈、美术、设计、影视、戏剧等,虽然在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本源是相通的,都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那么从遵循艺术规律的角度来说,艺术类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申报与其他学科有何不同?
以音乐专业为例。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雷光耀认为,音乐类的大部分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具有实践性的课堂环节。例如合奏、重奏等,课程建设和更新需拍摄精品课程视频等,相关的乐谱音响价格不菲,资金投入较之其他专业投入较大。其他学科强调文本教案,音乐专业更注重音响资料。
同样是艺术专业,其他专业也有着类似情况。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韦云从5个方面介绍了艺术类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独特之处。
第一,课程属性与教学目标不同。艺术类专业课程注重创意思维、审美修养和技术表达,没有固定的模式,是艺术感觉与技术的结合,往往注重发挥艺术独特性。
第二,因为教学目标不同,课程设置也不同。艺术类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作用、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有区别的。每一个艺术类专业课程都会有符合课程特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如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艺术素质、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第三,教学内容不同。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在针对性与适用性、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等方面因专业课程而异。
第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同。艺术类课程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强调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第五,教学环境不同。艺术类课程教学环境多元化,每个专业课程都有其鲜明的专业特点。
重申报、轻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问题突出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无线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探索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闯出了一条新路,也由此推动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发展与传播。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影像、数字多媒体技术、电子图书馆等资源,能使更多的学生共享精品课程资源。目前网络上共享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相对丰富。如记者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就看到了包含多个学科专业在内的,有教学团队维护的本科精品课程和学校推荐课程共14234门(截至发稿时),随机点击进入西安音乐学院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交响乐队训练与表演课”(翟志荣主讲),网站上提供了该课程的课程概况和课程内容等详细内容,但在互动交流区,留言的人非常少;同样,在西安美术学院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写生”(刘文西主讲)的互动交流区,也比较冷清;由徐勇民主讲的湖北美术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笔人物画”,亦只有3人留言。虽然不见得每一位访问者都会留下痕迹,但以上课程的上传时间都在4年以上,而且课程的视频播放较为流畅,画面和声音也很清晰,即便留言的人均称获益匪浅,但其“门庭冷落”之状不免令记者感到遗憾。这种现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即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尚未形成常态。
与以上情况相类似的是,当前一些高等艺术院校在本科教育教学中建设了精品课程,其在实际教学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带动了学科的发展。然而也有不少院校的精品课程成为摆设,有的精品课程连本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没有分享过,大家只是听说有这么一门精品课程。洪利标认为,这种现象说明精品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成为个人的“荣誉”和“成果”,其广泛影响和作用并不明显。
韦云认为,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在于整理资料与申报要求的矛盾问题、建设过程中课程安排与企业(或行业)深度合作的问题、建设周期与后期延续的问题(没有资金投入)、教师团队协助的问题、带动专业群建设与专业辐射的问题,等等。
重申报
据一些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介绍,有些精品课程其实并不精,课程负责人只是吃透了评审标准,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支持而争取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资格,其实在该团队中根本没有人教该课程,只靠做材料而成为了精品课程,这样的课程根本没有实际价值。在雷光耀看来,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因为评审专家并不全是相关专业的专家,现在的评审说是请专家评,但实际上仍是由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工作方法,一会儿搞个什么“工程”, 一会儿搞个什么“平台”,高校都忙于应付这些,几乎没有时间认真做一些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能推动本校发展的实际工作。而且评审的时间紧,量又大,又没有质量跟踪与责任追究,因此就造成了评审就是看谁的材料写得好,谁会取巧迎合评审标准的闭门造车式的行为了。
总结艺术类精品课程申报、评审中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申报书统一的大锅饭形式,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说,没有突出艺术类的特点,缺乏艺术类实践环节、艺术类教学模式的认定;评审标准规定了申报人的资历和职称,将一大部分正活跃在一线教学的优秀教师拒之门外,复杂冗长的申报材料让很多教师望而生畏;评审标准更强调文本类资料,使音乐、影视等艺术类课程处于不利地位。
轻建设
在韦云看来,精品课程应该为相关课程建设树立标杆作用,教学资源库建设能够使更多学校相关课程资源共享,因此应该推进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和示范化。然而,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中,精品课程专业群建设协调发展仍有待提高,其缺少创新、缺乏长期课程建设规划、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因此,出现短命的精品课程现象不足为奇。
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一些不理想现象,比如课程建好后更新不够,或者根本不再更新,而使精品课程缺少了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也使精品不再精。对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申报,轻建设”“审查不够严格”“未能彻底解决资源共享”等问题,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应付差事的做法,原因有很多。雷光耀认为主要是近几年建设的脚步太快,几年内全国建设了大量的精品课程,而审查制度和网络资源共享建设却没有跟上。比如没有专业的建设团队,都是教师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并不具有建设网站剪辑视频的能力;有的只是将教师上课的环节全部拍摄下来,不做任何后期处理,忽视了网络教学和实际课堂的差别;有的精品课程并不能算本学科内的精品;推广力度不够;申报时间仓促,有的难免应付差事。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制度上从上到下进行完善,评审专家的认定也应改进。
后劲不足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和持续的任务,而现有的精品课程建设都有周期性,阶段性完成与验收,使其很难再继续发展,许多课程内涵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或达到预期效果,周期结束,没有资金支持,甚至半途而废,或成为一个名词的精品课程被束之高阁。韦云认为,课程建设的中断,使少数课程又恢复到建设初期的状态,是非常可惜和令人担忧的情况。没有了相关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企业与课程合作无法继续;专家的支持力度减弱,导致课程改革不了了之;课程与课程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没有了更多的教学交流与课程联系;有的教学团队虽然有成员参与课程建设,提供成果支持,但受制于课时、课程分配、完成工作任务等客观因素,无法参与到精品课程教学之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亟待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完善精品课程建设,才能使精品课程建设更有意义。
提高质量、促进教改――精品课程建设大有可为
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出口,是通过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因此无论是精品课程建设,还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都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精品课程建设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不容忽视,这项工程也将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挥示范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起到的作用往往并不理想。艺术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后应如何发挥其示范作用?雷光耀认为,首先精品课程的申报一定要选本校真正精品的课程教学,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是课程内容,而非申报书。其次,艺术类院校的精品课程应最大程度发挥艺术类专业的特点,除了课堂教学环节,还应注重实践环节。再次,精品课程建设后,其视频应做后期处理,配备字幕、音响,ppt、画外音解说等,使其适应网络教学,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韦云则认为,必要的资金投入,能使课程建设得以延续,积累更多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探索与实践,便于归纳与总结。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应建立课程与课程(其他院校相关课程联系)联动体系;学院与学院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产生辐射与引领作用;还要不断纳入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永远处于课程教学的前沿;同时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借鉴与创新,但不能照搬照抄。
在推进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下,促进精品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在韦云看来,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前提;精品课程具有带动和辐射相关课程建设的功能,应注重内涵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协调专业群建设与发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效应所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合作的深度,尤其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环节。
突出学科特点
高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校艺术相关学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美术教育为例,美术教育注重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并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素质。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进行绘画创作,还能胜任美术教育教学,适应美术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及社会需求。那么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如何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呢?洪利标认为,首先要强调美术教育专业性,明确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还要始终贯穿励志教育。因为不少学生虽然报考的是美术教育专业,但并不热爱这个专业,不想当美术教师,有的看不到前途和希望。要注重观察了解学生的专业思想,通过励志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美术教师这个职业,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忠诚于美术教育事业,点燃他们的正能量。
洪利标说:“目前部分高师院系自身定位不明确,有脱离‘教育性’的倾向,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要正确理解美术教育的专业属性,重视开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实际教学中不光教学生绘画技法,同时还要讲解绘画发展史、画家的艺术生涯、技法风格演变、绘画观念等。要注重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和启发学生的创作智慧,而不是只教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始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当前教学形势和任务,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建立美术教育学科教育体系,突出美术教育特点,明确自身定位。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把精品课程建设和推广好。”
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设计,韦云的建议是: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方式多元化,普遍运用启发与引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性,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创新,艺术类课程应把传承与创新贯穿其中;艺术设计类课程以项目设计贯穿于教学之中,体现其应用价值;体现审美,反映历史发展思考、社会功能和市场需求;与社会的密切度高,和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同时依附于社会经济状况。
炼成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我国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名师名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意义重大。
根据有关规定,精品课程必须是在本校连续开设一定时间的课程。因此,就建设一门精品课程而言,持续不断的努力是必要的前提。韦云从上好一门课、做好一门课、建好一门课、丰富一门课――社会服务,精品一门课――水到渠成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上好一门课的重点是课程设计。包括了解课程的性质,涉及和容纳什么学科,其覆盖了哪些领域,具有哪些突出性、代表性等。这是每一位课程建设负责人必须了解的。还要了解行业需求,授课之前需要进行课程调研工作,例如以艺术设计课程为例,从北京的地域性出发,目前,北京正在根据“世界名城”“设计之都”的定位,大力发展以金融和现代商业为标志的现代服务业。2010年北京市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设计之都”,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设设计产业50强企业,建设3至5个设计产业集聚区,预计到2012年,设计产业服务收入突破1300亿元。所有这些将有力推动设计人才就业状况的极大改善与人才就业事业的发展,推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要建设艺术设计课程的前景。另外,大纲、教案、教学方法设计,学生的角色转换,上课的方式与状态等都很重要。同时要遵循“校内基础训练,社会实战训练”教学原则,通过学生校内校外的综合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所学能所用”的教学效果,通过企业的实战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达到就业的水平。教学任务是真实的设计项目,使课程具备实操性,努力提高课程实践的真实性,力求教学实践与实际工作需求接轨。
做好一门课,首先要创建教学新理念,积累教学成果,总结长期的教学经验。一门课程的教学形式上升到理论高度,才具有推广的意义。另外还应吸收先进教学理念,进行合适的课程改革。举办研讨会,目的是掌握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结合专家评议,完善课程体现。尤其重要的是,要建立特色课程,依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建立在专业课程基础上的特色,这是成为精品课程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应注重以下关键词:本课程依托(地域性)、借鉴、区别、课程改革、教学效果(成果)、领先(重点)等。此外,课程标准是做好一门课的保障。做成核心课是成为精品课程的基础(台阶)。其包括课程建设理念、教学质量、课程与工作、教学成果与影响力、成果应用与实施、教学资料整理备案(重要)等。
建好一门课,包括课程与项目的结合,课程与企业、行业(或协会)工作的融合。课程考核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必要手段。而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质量的保证。还要建立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利用相关教学资源网站,将课程资源上网,开发网络化课程教学平台(课程录像)。同时注重课程与社会效应和教学成果应用,尤其是应用效果和信息反馈。建立独立的课程网站,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程交流平台。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体现真正的艺术类教育特点,突出工作属性和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有周期无限期。阶段性的成果则是新的起点。课程负责人应明确目标、放松心态、沉下心来、不辞辛苦、敢于付出、不求回报、带动团队、共享成果,才能做好精品课程,提升课程的影响力。
丰富一门课――社会服务,包括积累社会经验,提升专业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完善课程;借鉴与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选派团队教师不断学习与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提升课程与专业团队的影响力。
精品一门课――水到渠成,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心积累教学资料、教学成果,抓住机会,使教学由量变到质变。然后提炼教学理念(升华)、丰富内容(形式)。教学质量与成果是决定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与否的关键。
后记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为此,本课程2008年申请,并获批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品课程。3年来,信号与系统课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目标,以青年教师的培养做为突破口,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一、统一认识,更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的教学效果,基础和前提是更新教学理念,目的是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信号与系统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中数学推导多、公式多、概念抽象,主要涉及了三大变换与四大运算,十分抽像,如卷积积分、傅里叶变换、频谱等,因此,历来是学生学习困难比较大的课程之一。特别是扩招以后,实行大众化教育,学生学习更显吃力。针对这些问题,本课程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多次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学研讨会。在此基础上,教学团队的所有教师逐步明确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号与系统课程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对后续课程的影响,同时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面对高校扩招后的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势,紧密结合学校培养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适当降低课程的难度,增加课程的工程性和实用性,以信号的分解与组成为线索,以系统的分析和求解为主线,将抽像问题形像化,理论问题工程化,采用现代仿真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的畏难情绪,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采取措施,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只能是空中楼阁,水中月。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本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绝大多数是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面、教学经验、科研经历都十分有限,为此本教学团队采取以下措施,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1.以老代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本教学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在培养年青教师中的作用,采用以老代新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是明确责任,每一个年青教师都有专门的老教师负责培养。二是长抓不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长期坚持。三是全面成长,不但教学上要帮助,而且要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多方面关心,甘愿作人梯。
2.基专结合,为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低年级开设。由于受专业背景知识的限制,在信号与系统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涉及太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就决定的基础课教师接触专业前沿的机会减少,这就造成专业基础课教师科研少、论文少,评职称难,这已成为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普遍现像。为此本教学团队与学院有关领导沟通,从而保证本教学团队的所有教师都担任二门以上的课程,一门信号与系统课程,同时再承担一门大四(或大三)的专业课,这样就保证了基础课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及时了解专业的最新进展。专业知识的丰富又促进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也为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3.教科互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师工作的两个方面,相辅相乘。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不可设想一个毫无科研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个具较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大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已成为一个现实和迫切的任务。为此本教学团队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从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入手,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实践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要求青年教师熟悉本人指导的毕业设计的内容,了解毕业设计相关知识和背景材料,能顺利的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第二步,要求青年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自完成与本人指导的课题相类似的小课题;第三步,将老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为小的子项目做为毕业设计课题,由青年教师指导,要求青年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完成子项目的研究工作,这样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二是分任务压担子。对青年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条件,同时又要让他们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速其成长的步伐。三是融入团队,增强其协作精神。
三、突出应用,潜心编写重点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蓝本,是教学的基本抓手,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依靠。一本好的教材,不但可传授知识,同时也可以育人,给学生以方法的训练、思想的熏淘、智慧的光芒,更重要的是通过教材完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所以一本好的教材不能将知识传授做为唯一目标,而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界来看待教材的编写。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教学团队2009年申报了广西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信号与系统》获批成为“广西第二批重点教材建设项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冷静分析,教材建设的目标确定为:将抽像理论形像化具体化,多学科知识融入教材,重视人文教育因素。写出学生看得懂、想得明白、理论性强、人文色彩浓厚的教材。改变国内教材编写重理论、轻实际,严密有余、通俗不足,教材学术化的现象,回归教材的本来功能。在编写方法上,以学生的视角编写教材,将思想方法融入教材中,实现从讲知识向讲道理的转变。工程实际和生活实例引入理论讲授中,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保持同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材编写的技术手段上,强调把教材、程序、仿真、图片、电路制作、CAI课件等作为一个整体出版,便于二次开发和利用。
四、“全动形实”,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网站
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发教学网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教学团队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最早从2003年开始,就开发了单机版《信号与系统》的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与课堂教学。此版本的多媒体课件获全国和广西区课件比赛优秀奖。
2004年和2005年又将课件的动态互动演示部分列为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集累,开发出了一系列内含深刻,形式多样,操作方便的多媒体课件模块,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2009年,在多年集累的基础上,开发了《信号与系统》网络版,并在同年获广西教育技术软件比赛一等奖。
2010年在广西获奖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内容,特别是教学录像,使网站内容更加丰富。同年获全国课件比赛二等奖。
本课程教学网络课件可以用“全动形实”来概括。
全――网络课件内容丰富齐全,包括了教学大纲、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学术前沿、相关课程、动画演示、图形库等等。网络课件充分发挥网络的存储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供教师和学生选用,各得所需,即满足个性化要求。
动――网络课件开发了大量的动画演示程序,以企实现《信号与系统》教学中抽像概念的形像化。
形――网络课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图形,以方便教师的不同教学需要。
实――网络课件中提供了大量的仿真程序和实验内容,以将理论问题工程化和实用化。
五、改革创新,融实验内容的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方法创新的前提是有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可能。
本着“抽像问题形像化,理论问题工程化”的理念,本教学团队充分利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特长,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将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的新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很好的应用于“信号与系统”课的理论课教学中,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经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辅助教学系统由柔性电路板、数据采集设备、笔记本电脑、上位机软件、投影仪和投影幕布六部分组成。本辅助教学系统的特点在于虚实结合,很好的解决了仿真软件存在的弊端,实现了实验内容进课堂的问题,为今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新方法。
六、严把质量,建立全校统一的试题库
为了严把质量关,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和支持下,本教学团队负责组织全校“信号与系统”课的任课教师,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统一讨论,相互审查,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信号与系统”试题库的建设,为“信号与系统”课考试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三年来课程组教师的不懈努力,“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本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了专家和学生的好评。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突破,形成了本课程的一些特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产生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今后课程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07-02
动物繁殖学是畜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动物繁殖规律和繁殖技术的科学,也是现代动物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学习动物生产学各论的基础,属于动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总结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繁殖学教学团队在校、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创建、完善课程体系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1 课程发展历程
动物繁殖学一直是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科重点发展的课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家畜繁殖学家谢成侠教授就开设了《家畜人工授精学》,60年代正式命名为《家畜繁殖学》,并主编出版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家畜繁殖学》,1985年获批建立农业部家畜繁殖研究室,1995年获得博士授权点。1993、2003年,分别由王元兴教授和杨利国教授主编出版了《动物繁殖学》教材,2003年,王锋教授与王元兴教授编著出版了《牛羊繁殖学》。
虽然在2003年至2004年,由于主要人员调动乃至教材主编单位变更,本课程团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师资力量相对较弱(1名副教授、两名讲师和1名技师),但近几年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完善课程体系,走精品课程建设之路,该课程建设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4年至2006年,成为校级重点课程;2008年至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和网络示范课程;2010年,先后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2012年,《基于“学研产”结合的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实践》又荣获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本科生教育的灵魂。近年来,通过人才培养、引进和留校等途径,本课程教师队伍由2004年初的1名副教授、两名讲师和1名技师发展到目前的两名教授、两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助教和1名技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制定了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及青年教师个人培养计划:(1)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计划,支持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主持或参加重要科研任务,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转基因专项子课题等,提高其教学科研发展能力;(2)鼓励青年教师在担任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第二课堂工作,指导本科生有关动物繁殖学方面的SRT项目、专业文献综述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将课堂的知识传授变成知识的活用,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3)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资助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使其了解最新发展动向,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通过这些举措,推进了教学工作的传、帮、带,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3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本科生教育的基础。近十年来,动物繁殖学历经了学校2003、2007、2011年三次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时的调整(见表1),特别是2011年在总学时较大幅度压缩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习(包括实验),必修、选修与公选共存,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群”体系格局,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4 教材建设
教材是本科生教学中的核心。近年来,本团队积极组织或参与《动物繁殖学》及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2005年,在学校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王锋教授组织了来自7所高校的8位专家编写出版了《动物繁殖学实验教程》,并成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作为副主编,王锋教授参与了李青旺教授主编的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繁殖技术》的编写,2009、2010年,又分别参与了朱士恩教授和杨利国教授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家畜繁殖学》《动物繁殖学》的编写工作。2012年,王锋教授又组织了国内15所高校共20位专家(其中王元兴教授主审)编写出版了“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动物繁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归纳和更新,补充了图表,力争使课程内容更“新”、更“全”、更“实用”,并在章前增加了中英文摘要,体现双语教学特色;章后补充了复习思考题,并列出主要专业术语的英文对照。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参与了《家畜生殖内分泌学》《牛生产学》和《肉羊饲养实用技术》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的编写工作。通过编写教材,团队成员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多位青年教师先后参与了编写工作,从中得到了培养,提高了授课质量。
5 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2004年下半年,开始建立动物繁殖学课程网站,并在2006、2009、2011年三次更新改版,目前,本网站包含了课程简介、教研教改、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参考资料及在线答疑等功能模块,另外还有新闻动态和公告,及时展示动物繁殖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成了“不下课”的在线课堂,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此外,还充分利用QQ、E-mail和飞信等平台与学生主动双向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的环境。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堂教学与课外网络教学相结合,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6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中实践环节在动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学校已连续多年设置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大二、大三学生可以由3~5人自由组队申请,优秀项目还可申请省级和国家级,其中1人担任主持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工作。四年级学生则必须参加毕业实习和训练。
本团队利用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转基因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优越的设备条件和平台、良好的师资队伍等资源,大力支持本科生SRT计划和毕业论文等实施。近五年来累计承担了20余项SRT计划项目(约80人),其中5项获国家或江苏省资助,并指导多名本科生发表研究论文,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和专业工作的兴趣,很多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建立了开放式“学-硕-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不仅解决了科研中人手不足的问题,为科研项目的完成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使高级科研人才的选才和训练提前至本科生二年级阶段,如:经此模式培养的一位博士已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还有多名学生在此模式下进行培养。
7 实验基地建设
实验基地是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除完善已有的实习牧场、种公牛站和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胚胎工程技术中心外,近几年,本团队又先后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羊业科学研究所和海门山羊研发中心,特别是2012年成功获批江苏省肉羊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了省级研发平台。其中南京农业大学海门山羊研发中心作为动物科技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获批“国家级动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实验基地和平台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条件,已形成了SRT学生进实验室、课程实习进牧场、毕业实习进基地或实验室的格局,为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保障。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创新和完善、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才有望为社会培养出不同层次的高水平科学与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锋.动物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48-02
作者简介:张飞,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遥感与3S技术应用的教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交流的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对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得到了强化。这种趋势要求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学科建设中进行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实施国际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实施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实现培养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通晓国际语言、熟悉国际惯例与规则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的目标。[1]双语教学是指为了实现学生能够运用母语和外语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并实现专业技能目的,通过采用两种语言――母语及第二外语,同步对同一知识进行描述的教学方式。[2]经过多年的双语教学证明,在我国高校推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可行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鉴于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3]因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各个高校要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4]因此,本文将选择《遥感地学分析》课程作为案例,并配合我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探讨开展《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双语教学建设必要性和内容。
一、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进行《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是3S(GIS,GPS,RS)学科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该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地学分析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重要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目前呈现出应用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体现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在3S领域,其它涉及空间信息的领域,如环保、林业等部门,对于具有空间信息处理的人才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体现在随着大量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如:ESRI公司)和中国公司跨出国门(如:Supermap公司),针对空间信息处理领域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有较强专业外语能力的人才需求强烈,因此推行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势在必行;另外,进行《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也是3S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素质硬、应用能力高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3S专业人才的需要。由于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英语学习与专业理论学习脱节的情况,使得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CET4、CET6考试,但是在专业上使用外语的能力差,不能很好理解专业文献,不能熟练运用ENVI,ArcGIS,Erdas等专业软件,更不能进行专业方面的国际交流沟通,这种状况对3S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危害。为了减轻这种危害,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遥感地学分析的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将专业知识的提高与外语的应用融合起来,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遥感地学分析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内容
1.双语教学的教材与教案建设
双语教学必须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选择使用原版外文教材或自编教材。在使用原版外文教材时,要遵守适用、适合的原则,积极进行原版教材本土化探索,自编双语辅助教材。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优秀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前提。笔者根据学校遥感地学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参考国外多种原版遥感教材,如《Satellite Remote Sensing》、《Advances in Land 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Models and Methods for Image Processing》的基础上,并结合其它中英文教材编写《遥感地学分析》双语教学讲义。
2.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结构合理、外语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的双语教学团队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虽然聘请国外专家参与双语教学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双语教学,但是立足于本校,建立一支本土化的教师队伍才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双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的授课。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教师应经常阅读英文版遥感书籍杂志,特别注意阅读遥感专业英语期刊论文,如:《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等遥感类权威杂志,同时也要经常浏览影响力强的遥感类国际网站,如: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网站和加拿大遥感协会网站等,这样可以及时把握遥感发展动态,拓宽视野,为讲课提供生动的案例。
3.双语教学的内容建设
在教学内容的选材方面,需要反映国际上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来组织,力求体现遥感地学分析的理念,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遥感地学分析》着重讲述遥感物理基础(Physical basis of remote sensing);遥感平台及特点(Remote sensing platform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特征(Sensors and imagery characteristics);遥感数据源(Remote sensing data sources);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Visible-reflection infrared remote sensing);热红外遥感(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微波遥感(Microwave remote sensing);遥感图像目视判读(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magery by computer);定量遥感(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土地遥感(Land remote sensing);植物遥感(Vegetation remote sensing)以及水体遥感(Water remote sensing)。通过对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双语教学内容的建设,使学生利用中英文对照教材进行预习,教学效果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在教学方法上,应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逐步推进。在教学中,采用“预习――授课――复习”三段式教学法,努力营造双语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地训练学生外语思维和应用的能力,除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增加中文解释外,教师与学生互动、作业等都用英语进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课外,鼓励学生积极研读外文文献,培养利用外文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建立双语教学网站,把它作为一个平台,将相关的中英文教案、习题、实验指南、最新动态等放在网页中,实现资料共享。
5.本科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重视语法、句法学习,忽视听说训练,忽视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首先,给学生布置提前阅读教材与讲义的任务,使他们预先熟悉课程内容,以便上课时能够跟得上。另外,布置一些听说作业并定期检查,努力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当然,建立一整套规范完善的双语教学模式,从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大胆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勤等.关于摄影测量与遥感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6,(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在各类学校受到普遍重视。无论是技工教育、网络教育、高职教育还是普通本科教育,都开始重视课程的改革建设。200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启动同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各高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在推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公认,但依旧存在不少共性问题,各类教育精品课程的共性问题普遍,特色缺乏。因此,如何建设特色突出的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彰显高职特色,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值得讨论。
一、各类教育精品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使得技工教育、网络教育、高职教育等各类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共性,都有一些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子,因此,各类教育精品课程也都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
首先,教材版本多,质量良莠不齐。各类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教材版本泛滥,自编教材、讲义质量不高。
其次,拿来主义、功利主义严重。很多精品课程在建设中没有把握住精品课程的内涵,缺乏精品课程“以生为本”的精神,没有完全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三,现行教学方法缺少对教材的“活化”,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缺少启发探究。
第四,教师团队缺少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目前各类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聘用了大批名师教授,但有些教师擅长学术研究,只懂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虽然有些是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学科权威人士,但动手能力不强,这就影响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五,各类教育课程建设信息化水平低。目前很多院校精品课程不注重运用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技术。大多数电子教案都是教材的翻版,很多电子课件都是电子教案的重复,且形式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六,重理论、轻实践。不少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沿袭了传统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授课方式以理论讲述为主,强调为学生构建理论体系,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强调的过少,不能体现精品课程的特色。有些精品课程往往只重设计,不重实施。
精品课程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必须要有反映自身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二、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应具有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围绕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精品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抓好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有反映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应具有以下的特色:
首先是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师水平。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教育思想理念创新的实践过程,其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和机制建设等。目前,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专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教师不仅要学术水平高、技术应用能力强,而且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是科学性、前瞻性、适应性和技术应用性的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内容与形式合理,且课程内容要反应科学技术及应用的最新动态。高职教育精品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的是“职业性”和“应用性”。
第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各种课程实施方法。精品课程要合理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课程,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技术以及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将之有机整合到教育过程中,构建富有成效的师生满意的课程实施平台。
三、彰显高职教育精品课程特色的措施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彰显高职教育精品课程特色必须从改革出发。通过改革,建立崭新的教学观念,重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彰显高职教育精品课程特色,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在精品课程设计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课程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师资,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品课程建设而言,优化师资是指建设一批具有一流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教师不仅要聘用那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还要大胆启用那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也要聘用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那些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道路。
其次,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突出特色。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精品课程应该参照院校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等来确定内容和课程知识结构。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工程实践性训练,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避免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忽视基本理论教学,另一种是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误认为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建立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第三,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根据课程特点,注重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职精品课程特色建设必须加强教材建设,选取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特色教材。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反映课程的特色,还要便于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制定教材内容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不断地修改更新。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
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电子教学资料,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这些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材、习题、参考资料、课程标准等。
第四,加强教育管理,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建设责任。课程的精品化对学校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校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需要它,它是经过众多人的合作努力、日积月累建设起来的。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由于课程建设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和教学管理的诸多方面,通过规范课程建设档案,促进教学工作的整体改进和提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真正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不但要在课程的选择和评价方面建立有效保障机制,还要在政策导向、建设过程管理、技术等方面加强保障,从而让精品课程建设在管理机制上没有任何阻碍,以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体现出课程的特色。
第五,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有效手段,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优化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建设要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进行,如: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前者应该考虑课程对学生工作技能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实训室综合功能的发挥,后者要根据课程实训环节安排,建设要有针对性,注意两者的配套管理,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
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和“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应根据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精品课程战略。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教师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拥有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个可以为共享提供很大的空间。但最终目的是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是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因此,需要加深对精品课程建设内涵的理解,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根据院校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实验实训设备建设,从而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为学生和社会提供一个高职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G].教高[2003]1号.
[2] 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EB/OL]..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7年来的申报、建设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动态化监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正处在提高品质、加强应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认真总结精品课程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动态过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创新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应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和常规性的工作。
一、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
1 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实时指导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引发了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者对其多方位的探讨,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时地指导了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含义进行了全面解读。顾玉林认为,精品课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五个一流”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张胤等认为,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活动;赵杨群则从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层面进行释义。另一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要素着眼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黄存华认为,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手段、评价、制度”等课程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网上后的共享及教学应用是项目重点和落脚点;宋生瑛认为,建设精品课程重心是师资队伍,核心问题是课程内容建设,关键环节是教材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径。
2 网络课程百花齐放,彰显课程个性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是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实体与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使网络课程从形式装帧到内容润色上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实现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多部门充分合作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其课程网站具有为教师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维护功能的特点;王静爱教授以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为例,着重探讨和设计了“中国地理”网络课程的8个结构模块。
3 创设平等竞争平台,涌现大批名校与新秀。经过7年来的申报与建设,精品课程除具有立项项目“殊荣”外,还作为团队教学实力的象征、课程在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以及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的潜在价值等意义,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和推崇。各高校在激烈的角逐中,更加追求精品课程的高质量和个性化,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强校,既有知名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有通过精品课程的不断建设、提升脱颖而出的新秀,如,湖北师范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桂林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有效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工程。
二、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课程目标不断微调与定位、学科动态发展、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的长久的、持续的、不断改进完善、有始无终的动态变化过程,注重过程建设是精品课程质量工程的关键。从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看,过程建设仍然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与现象。
1 六大要素过程建设盲目消极。众多的高校经过轰轰烈烈的精品课程申报,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六大要素(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建设方法与内容的悬疑与模糊,使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其结果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实施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受到了高校广泛重视,但是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更少。为了认识目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和便于以后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挖掘新的研究内容,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笔者认为,目前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应用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研究;对财务管路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与路径的研究。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的研究
周群华(2008)认为案例教学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他分别探讨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案例选择,《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组织。
李咏梅等(2011)借鉴周群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将课堂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高校应重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他认为案例教学研究对该精品课程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例,研究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教学案例选择、案例教学组织及案例教学实现需要改善的条件等。
(二)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
周群华(2007)指出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基础。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提出设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孔德兰(2010)认为实践教学在高技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精品课程必须遵循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
薛荣贵等(2012)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开展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增加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课时,建立和完善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材的建设、加强师资实践能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张卫东等(2013)提出精品课程开发和建设应从职业岗位群研究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典型岗位能力入手。提出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案例设计、多媒体课件开发、课程教案、背景资料、重点难点解析、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重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设计了四个呈现递进关系层次的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
(三)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基本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及教学管理等几大方面。
周群华(2007)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既能适应市场需要、又具有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目标(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为主线,重点讲述企业价值的财务创造过程。(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应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财务软件模拟或实习基地实践进行实践教学。(4)教材建设。要加强课程教材、学习资源、模拟软件等配套教材的建设。(5)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吸纳名师、配备辅导教师及实验教师、实行精品课程负责制。(6)激励评价机制。要制定相关教师激励政策并,对精品课程效果进行评估,以评估促建设。
盛锦春等(2008)探讨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师资要由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2)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摆脱传统教学中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部分。(3)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4)课程资源构建。为学生自主学习及研究学习提供纸质、电子、网络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资源。(5)科学考评课程效果。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不仅考核知识,同时考核学习态度、掌握技能、实践能力等。
杨淑娥等(2010)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要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研究能力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启发式教育的教学理念;对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问题导向法、启发式提问法、案例讨论法等十种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析了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根据企业资金流转的规律和笔者对财务管理的理及教学的经验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了逻辑安排。
(四)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
唐梦(2010)分析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途径。财务管理精品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定位不明确、趣味性和感染性不够、学时安排不能体现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从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教学实训内容结构、方式手段及教学参与性方面探索了相关的建设途径。
姚晓民等(2010)认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分析了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教学手段与方法落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探讨了重构新型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确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胡秀群(2014)基于财务管理是海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实际,分针对海南省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师对课程建设积极性不高,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及辐射作用,提出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优化路径,应从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等几个方面优化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梳理及总结目前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部分学者关注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及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探索,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实践教学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课程效果评价等等,部分学者分析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路径。
可以看出,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更多是理论研究,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也停留于理论层面,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如何进行有效性评价、评价机制建立、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没有进一步研究,在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财务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路径仍需进一步探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为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中的应用的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研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动态工程,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定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整合实践,网上资源的完善及上网计划,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精品课程建设路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群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高教研究),2008(1、2):18.
[2]李咏梅,陶春涛.《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现代化,2011:83-85.
[3]孔德兰.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以“财务管理实务”国家精品课程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8-89.
[4]薛荣贵,罗淑平.关于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经济研究,2008:103.
[5]张卫东,于文.财务管理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1-153.
[6]周群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105-106.
[7]周群华,彭亦芬,薛荣贵.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391-393.
[8]盛锦春,袁善祥.关于高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09).
[9]唐梦,何少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3-46.
[10]姚晓民,翟志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2):33-35.
[11]杨淑娥,张强,李晓周.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一―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1):8-10.
[12]杨淑娥,张强.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二――关于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103-104.
[13]张强,杨淑娥.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三―关于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逻辑及重点难点讲解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13-114.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133-0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课程设计在课程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自2003年国家实施精品课程项目以来,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回顾精品课程建设的历程,问题与成就同在,分析并改进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1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启动于2003年,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带动和促进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该项目被列入“质量工程”,提出再建设3 000门课程的新目标。各高校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牢固树立创新争优意识,不断加强课程水平建设,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有效促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展数年来,已评审并支持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3 538门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带动一大批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有效地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效
2.1 初步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各高校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建成一批优秀的校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采取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的程序进行。通过三级评审体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初步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2.2 形成一批优秀的学科
各高等学校在全面规划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形成一批优秀的学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收录各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免费对用户开放,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化的实现。
2.3 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这个项目,各高校在努力发展和建设本校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同时注重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精品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素质,都起到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3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不足与建议
从现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看,“开放与共享”已经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共享教育资源的初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的开放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终极目的的,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提高国家教学水平的整体目标。
3.1 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体性不强,只注重前期建设,忽视后期的维护推广和应用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误区就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仅仅是为了评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重大战略意义,忽视了后期精品课程网站的维护推广和应用,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
【建议】各高校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文件的精神和要义,努力推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各高校既要重视精品课程的前期建设,更不能忽视后期网站的资源更新和维护升级,真正做到建有所用,避免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的使用意识,鼓励学生利用精品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2 课程的内容建设和开放性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
课程资源的内容建设重复性大,实践性不强。有些课程资源不能完全对外开放,只能允许本校的访问者使用,不能完全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议】各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突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鼓励学习者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质的课程资源建设要确保有效的学习支持系统,消除资源获取的障碍,保障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3.3 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精品课程的评审主要是教育部派人根据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单纯对课程进行评价,往往忽视课程的应用效果和使用者的发言权。
【建议】改善评估体系,完善互动评价机制。评价模式要在我国国家制定的课程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的评价。要完善评价反馈机制,进一步推动同行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评价,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3.4 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评建优秀课程,有的教学网站直接交给外部的专业人员进行制作,可想而知,如此建成的网站必然是教学资源的堆砌,缺少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贯穿。
【建议】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应按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精心设计资源,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特色,重视提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质量。网站的建设要依据国家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保证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教学视频资料的完整性,加强完善互动交流模块和学习评价模块的建设。在技术上要充分考虑资源使用方便、容易更新、方便共享和重用等特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课程实施的先进性和教师水平的先进性,注重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实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娟,蒋泽林.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刍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96.
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石,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教育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发展,是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实现学校教学工作向内涵式发展的转移。同时,我们要把握住机遇,动员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能力,在课程建设中培养名师,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达到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
二、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建设周期内达到或超过建设标准,取得预期成果,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科学地筹划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按照学校制定的方案,把握重点,着重解决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建设中,理念要先进、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优势和特色要突出,要根据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力求达到或超过预期效果。
三、通过课程建设,打造专业品牌。
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创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①为此,需要在四个方面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一是要转变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从知识灌输型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中心构建课程系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以加强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理念。四是在教学的管理方面,要转变统一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②
2 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构建教师、学生“双主体育人模式”,既要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己的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指导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去钻研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保持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独立科学地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3 明确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在高等教育中,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应该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③基于这种思考,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必须能拓宽专业口径,所以必须改革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设置,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第二,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基础、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原则,突出重点课,优化专业课,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突出精品课。第三,精品课程建设还需要创新教育内容,改变教学内容老化、知识陈旧、文化功底薄弱的状况。第四,精品课程建设要改变过去教学计划统得过死、课程内容知识面不广泛的现象,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学互动。
4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创新
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精品课程建设及其相应的教学方法通常都需要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④加强和规范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实践训练、考核以及教材等教学环节的教学要素,使精品课程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发展。⑤具体地说,(1)精品课程在课程讲授环节,需要足以胜任精品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课程讲授任务。(2)精品课程在课堂讨论环节,应该有规范的讨论程序和内容安排,使讨论不仅成为帮助学生吸收和深化知识的重要形式,而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时比重、具体形式,不同类型课程可以灵活安排。有些专业性课程提倡单独设置讨论课。(3)精品课程的教学在作业管理环节,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使作业训练成为提升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4)精品课程的教学还应有规范的实践环节,要使实践环节成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依托。组织指导各种课外实践及研究活动,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改变课堂教学与课外各种实践环节完全脱节的状况。在各类实践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活动。各类课程都应安排适当的实践环节。(5)精品课程的教学也需要转变传统的课程考核观念,使课程考核成为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体系的重要导向因素。(6)精品课程的教学也必须加强教材改革与建设,促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及时更新。
5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予以保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品课程建设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更有成效地建设精品课程,无疑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无论精品课程还是其它课程的教学或建设,教师终归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就不可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样不可能有精品课程。要加强精品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创新意识,端正为教育服务的思想,使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更新和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指出的是,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还要重视师德建设,要使承担精品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增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和能力。
注释
① 蔡克勇.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J].求是,1999.
② 郑造恒,陈伟.教育国际化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
1.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覆盖学科广,精品课程逐年递增
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
2003年至2009年,教育部先后开展了七届精品课程遴选,累计评选出3080门精品课程,其中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812门,占全国国家级精品课程总数的26%。从历年的建设情况来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逐年在增加,并且高职精品课程增加的幅度还较大。仅2008年和2009年就评选出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400门,均超过当年全国国家级精品课程总数的30%以上,其内容覆盖材料与能源类、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法律类、公安类、公共基础课、公共事业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交通运输类、旅游类、农林牧渔类、轻纺食品类、生化与药品类、水利、土建类、文化教育类、医药卫生类、艺术设计传媒类、制造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共计20个一级学科。
2.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日益完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一直参照本科精品课程的指标体系。自2003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以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每年都在不断修改与完善,2007年更名为《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并且还根据评审需要制定了本科与高职两个指标体系,2008年和2009年又在2007年评审指标的基础上做了较大修改,其一级指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六项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设置,二级指标调整更大。这些调整使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日益完善,这更有利于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及主要内容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和规划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有力的领导是精品课程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科、教师队伍、学生、教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而且其内部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只有通过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精品课程建设才能形成合力,创造精品。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实验实训、信息技术、网络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协调,组织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制定学校精品课程的综合规划以及有关制度文件和激励政策,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检查与评估等,以确保精品课程建设有序进行。
(2)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制定科学的规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建设规划一方面要突出精品课程建设的计划性、目标性、阶段性、整体性及层次性,另一方面要立足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与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及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应搜集学校的师资、课程、教学、特色、实验条件等方面信息,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可用资源,参考其他院校先进经验,在全面、认真分析汇总调查信息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要达到的具体可操作质量标准及具体措施。
2.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位。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是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工作规律,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灵活新颖,教学资源能有效共享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课程。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特点,以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重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真正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课程。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不仅应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而且最好能够承担一定水平的科研项目,以便使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反映在教学中去。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的技术专家,或者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改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同时加大教师基本素质的培训。对于新进的青年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他们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培养相应技术的实践能力和相应的动手能力,通过培养、引进、聘用、传帮带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事业心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的教师梯队。
(3)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特征。要通过跟踪研究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不断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并应由学生去探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中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内容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接轨。要积极采取措施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中,要求课程负责人及课程组成人员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教学成果,争取有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起到交流与辐射的作用。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现代化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的培养,鼓励教师采用“教、学、做合一”、任务驱动、案例式、讨论、启发式、现场、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立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是该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构成部分。教育部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到2008年,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已经达到605门,精品课程数量逐年增加。随着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推进、已通过的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传播,对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也不断提高。笔者所在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小组从2004年开始开展系统地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已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的经验积累,本文尝试从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视角分析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作用,以及在精品:
1 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思路
1.1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作用:精品课程网站是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的平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教育发达地区和重点院校集中的现象比较明显,有必要通过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起到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也是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通过开展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改善网络条件,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1.2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评价的窗口。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精品课程的筛选、申报、评审到公示、公开和使用,都要通过网络进行,因此,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与创建的成功与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成败的关键所在。
1.3 精品课程网站是优质课程资源的有效载体,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窗口。国家级精品课程要求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案、习题、实验指导、
参考文献目录等必须要上网,并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一并上网。课程资源上网一方面有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接受外界对于课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和检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作细致工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同时注意教学活动的一致性、连贯性。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将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道路。
2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步骤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需要完成以下的步骤:
2.1 明确网站定位。
在设计精品课程网站之前,要根据网站建设的目的、网站的内容与网站的访问对象等进行正确的定位,网站的定位决定了网站的整体风格和色彩搭配、网站提供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网站的服务对象和预期效果。
2.2 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有了清晰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定位之后,可以着手进行网站整体风格的设计和构架的确定。精品课程网站属于教育类型的网站,网站的设计应该做到简练、清晰,网站的风格设计应该符合所属课程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能够突出体现课程特色。精品课程网站在架构设计方面,应该对网站的整体布局、栏目内容等加以明确,设计总体上要以完整的网站形态建设。课程网站架构的整体布局应该适应多数学生教师普遍的浏览习惯,将重点内容放在重点浏览区域。
2.3 网站内容及资料上传及审校。在网站的设计和制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将课程的申报材料和课程资源逐步上传到站点。应注意网站内容准确、格式统一,在整体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编辑过程保持风格一致。对于评审观测点的描述需要支撑材料充分。要做到精品课程网站内容丰富,需要课程团队在较长的时间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无法一蹴而就。
2.4 网站的维护。对于精品课程网站来说,只有不断地更新课程建设内容,发挥网络课程平台的交互作用,才能体现课程建设的长效性,保证网站的生命力。在精品课程网站建立以后,网站的维护至关重要,在课程建设团队中应配备相应的职能对于课程资源进行设备维护和定期内容更新,对实现交互功能的互动平台给与及时反馈,使精品课程的网站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资源共享、示范和辐射作用。
网站制作步骤地第2个步骤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如若课程团队中不具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专业人才,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将这两个环节交由有相关资质和专长的第三方来完成,但这样一来,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时间的规划和与第三方沟通协调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一般都由学校支持,可以从学校层面统一调配设计和网页制作资源,避免不同课程的重复建设。
3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问题的思考
3.1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目的不明确。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是为了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教学质量,而不应该单纯为了追求“精品”的称谓和可能附带的利益。只有将申报精品课程的目的和出发点摆正了,才能够督促教学单位通过仔细审视课程定位、教学设计等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从最基础的环节入手逐步梳理,实实在在地分析课程建设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努力寻找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解决途径,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质量和整体教学质量。
3.2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计划性有待增强。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的网站建设是课程建设在网络环境下的体现,是课程建设的延伸。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效的工作,它不应该是突击行为和短期行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上缺乏整体的计划行,将精品课程申报与课程建设割裂开来。申报精品课程前才开始突击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殊不知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基于对日常课程建设经验、资源的积累和提炼,只有课程建设的功夫做到位了,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为课程的建设和积累提供了有效的图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日常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对课程网站的开发、建设、使用和优化上,为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平台并积累素材。这样在申报期间,申报网站的建设才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从课程网站借鉴。
3.3 申报网站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最终实现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使学生、教师和社会受益为出发点。然而,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来看,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院校网络精品课程单纯为“评”而建,网站的构建仅仅为了满足申报和评审的需要,缺乏长远的使用和维护目标,一次性建设结束后即束之高阁,乏人问津。因而在课程网站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精品课程网站在教学中的可用、课程资源的时效性,在精品课程网站构建初期能够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参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的要求以及使用者的交流反馈提供课程资源并及时更新。使精品课程网站真正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发挥应有作用。
3.4 课程团队的构建和分工协作至关重要。
高职精品课程对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包括要建设一支由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梯队,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技能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等各方面有合理的配合。精品课程建设的“长期性”要求课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团队意识需不断加强,具备不同知识、经验和职业技能的专兼职教师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各自发挥所长。仅仅依靠课程负责人等一、两位教师担任课程建设工作的课程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非常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和课程资源能够被更多的职业院校所参考和借鉴。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的分工协作和有效配合同样是网络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网络课程的建设由于需要与学生和大众分享,同时也接受受众的检验,因而对于网络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定位的准确性,内容的系统性、规范性、可借鉴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职业性和创新性等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需要课程团队成员之间充分交流沟通,互通有无,并积极寻求学生和社会的反馈。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工作,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另外,网络课程的建设基于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不同程度的理解、掌握和使用,课程的专业教师不一定具备相应的技能,因而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中需要配备具有相应技能的人才。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课程团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只有指导思想明确,规划科学、设计合理、资源丰富的网络精品课程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屠群峰.高职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分析及建设方向[J].职教论坛,2009年4月(下),9-12
[2] 赵颜,郑锡伟.现代教育技术与精品课程制作的整合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0卷第1期,185-188
[3] 朱剑萍.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共享机制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4,57-58
[4] 曹亮.论当前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科技信息,313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旨在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第一期的正式启动。2003年,教育部正式《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2011年,教育部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序幕。这是自2003 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2007年,教育部还联合财政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迄今为止,教育部已评选出数千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内容覆盖理、工、农、医等33 个一级学科,并向所有高校乃至全社会免费开放,旨在“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历时之长、投入之大、立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二、精品课程建设现存的问题
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的申报、建设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品课程培育与申报规划缺失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合理规划――在精品课程建设规范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有计划地培育和申报建设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保障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性和竞争力。这也应该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反观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育和申报规划方面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学校教学研究和管理部门没有对这项工作做出必要的指引和合理规划,精品课程的申报仍处于原始的“自由申报”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削弱了高校课程在评审中的竞争力,更为严重的是导致课程建设出现很多的“无用功”,制约了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2.精品课程建设保障机制不到位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合理、优质、高效的建设机制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到位通常导致在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时,仓促上马,甚至形成整齐划一或配额式建设的局面,最终导致建设和应用不到位。精品课程建设缺乏政策支持,没有完善的长效机制不利于营造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良好氛围。
3.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管理不规范
贯彻实施项目管理的理念、策略和方法是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尤其在动态监测管理和评估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项目管理意识缺乏或项目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
4.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标准化程度不高
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缺乏标准化建设,重用性差,不同平台之间数据交换困难,资源更新率较低,部分课程网站连通性差,不能保证高品质的教学服务。
5.精品课程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应用不够
精品课程隐性知识主要指师生和教学群体环境两方面,前者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技能、创造能力等;后者是指师生的交往体验和学生的交互经验等。人们往往注重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系统化语言来加以表达和传递显性知识,而对于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诀窍等在内的隐性知识却比较忽视,结果导致学生难以从课程教学中获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恰恰是课程隐性知识之所在。
6.精品课程共享和服务不到位
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评审环节,不惜一切代价拿到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评上以后,由于缺乏课程共享的意识和应用的机制,再加上相关的教学服务不到位,导致“精品课程”成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孤岛,使用几率极低。这种现象明显违背了国家建设3000门精品课程的初衷,成为当前高校精品课程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总之,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基于网络载体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除了要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和课程论的角度考虑如何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远程学习心理和学习者远程学习需求,溶入自由、开放、共享的参与式学习文化和社会性网络交流理念,从网络传播、网络远程教育、网络文化等层面去指导将来高校精品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建设。
作者简介:赵伟,女,1986年出生,武警后勤学院训练部图书馆,馆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