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路工程养护

公路工程养护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路工程养护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路工程养护

篇1

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确保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可以更好、持续的发展下去。我国近几年以来,在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加大的投入,使其总量在不断增加,进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做好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不仅可以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延长,也可以减少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大大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如果说没有做好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就会再次对公路工程进行修复,那样会浪费掉更多的资源。由此可见,做好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使用的效率,也可以充分发挥出公路的性能。

2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现状

2.1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体制比较落后

从公路工程的现状来看,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通过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得来,但是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因此,拨付公路工程的养护资金相对比较少,而没有充足的养护资金,就会不断的出现各种不好的后果,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有些地区,因为资金短缺,所以就会按照先急后缓的做事原则,制定相应的公路施工以及养护方案,但却致使一些需要进行维修的公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得到不到及时的修复,最终导致公路的破损越来越严重。其次就是公路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给公路的施工以及养护管理带来的伤害是不可抗拒的,例如,泥石流、暴雨、洪涝等灾害发生以后,就会使公路的路基出现塌方的现象,而修复公路还需要资金的支持。最后就是因长时间的使用,以及车流量的增加,使公路开始出现破损。很多地区的公路,因为经济水平的提升,车辆的数量逐渐增多,而车流量也随之增加,这就给公路带来不小的压力,又或者是公路的使用年限快到了,而路面上出现破损的路段,在经过修补之后,没有及时的做养护管理,使得破损路段进一步的发生恶化现象。

2.2公路工程进行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范围过大

公路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的工艺比较多,导致施工之后需要进行管理的地方逐渐增多,而施工单位却并没有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准备工作,导致公路工程施工出现问题。而公路工程在进行养护管理的时候,管理的范围也过大,会对公路的隧道、桥涵、道路以及其他的附属设施进行养护管理,也会对监控、环保、照明设备、棚亭设施以及交通工程、生活服务设施进行养护管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使得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3增强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的方法

3.1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体制的研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以前的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公路工程发展的需求,所以,公路工程要加强施工以及养护管理体质的重视,建设一个有规范、统一化的运行机制。对辖区之内的公路进行养护监督,加强管理,特别是公路的桥涵管理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构建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让进行养护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决策可以依靠。

3.2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要科学、规范

公路在施工完成投入使用之后,就会承受大量的交通负荷,但是因为路况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因此,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也就是工作的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更应该科学、规范。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对公路进行监督,特别是监督它的质量,在公路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也要对其按照有关的标准进行验收,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工程设计达标,可以投入正常使用。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科学、规范,主要就是指公路工程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规范化的方法,在公路工程进行养护管理的时候,需要依据交通的流量,公路自身的质量以及实际技术参数,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

篇2

1 公路工程路面裂缝类型分析

作为公路路面损坏最常见的病害,一般从形态上将路面裂缝分为4类: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块状裂缝与龟裂。以上裂缝在对路面结构产生破坏的同时,还将对路面整体承载能力、行驶功能及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文对公路半刚性路面裂缝做了以下分析。

1.1 横向裂缝

垂直于道路中线的裂缝被称为横向裂缝,通常存在若干支缝。产生此类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2点:第一,因基层收缩开裂,导致面层开裂,进行出现反射裂缝;第二,温度骤降或很低,也就是温宿裂缝。

(1)反射裂缝。强度、刚度大及变形能力差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主要特点,此类材料在温度、湿度发生极大改变的情况下,将产生开裂等问题。基层开裂过程中,当面层和基层之间连接紧密,面层可提供一定约束能力,这种情况下在沥青面层内部将出现一定拉应力与拉应变,并与行车荷载出现的应力充分结合,沥青层与基层裂缝对应部位则会出现底部开裂问题,当具有较薄面层时,从下到上裂缝将向面层表面发展,最终产生反射裂缝。

(2)温缩裂缝。低温收缩裂缝与温度疲劳裂缝为温缩裂缝的主要类型。低温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为半刚性路面面层温度很低或温度骤降致使路面面层温度梯度产生极大变化,相比材料抗拉强度,如温度应力较高时,则极易出现裂缝。温度疲劳裂缝主要是因为温度重复升高与降低产生的。

1.2 纵向裂缝

平行于道路中线的裂缝被称为纵向裂缝,同时可能出现多根支缝。因压实度不足,半填半挖及高填方道路路基常常会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而造成纵向裂缝的出现。在加宽道路施工中,如处理不好新旧路基结合位置,则极易产生纵向裂缝。通常以上2类纵向裂缝都具有较长的长度,其深度从路面表面直达路基深处,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沉降裂缝:路面开裂因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被称作沉降裂缝。

搭接裂缝:纵向、横向为搭接裂缝的主要形式。因路面宽度大,高速公路路面通常选取分幅的方式进行摊铺作业。接缝时可选取冷、热两种接缝形式。

1.3 块状裂缝

块状裂缝是指裂缝具有0.3到3米间距、0.1到10平方米面积。作为半刚性路面的重要病害之一,块状裂缝一般出现于通车时间长的道路。基层、面层强度不足为造成块状裂缝的直接原因。

1.4 龟裂

路面局部位置出现与龟纹相似的裂缝被称为龟裂,龟裂通常与沉陷、唧浆同时出现。在重复荷载下路面结构往往存在疲劳损坏,龟裂为路面结构强度较低的表现形式。其发展初期裂缝以相互交错的形式展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可发展为多边形裂块。与此同时,龟裂也可能出现于路面整体强度极高的情况下。

2 路面养护技术的应用

某公路工程总长度为7.319千米,52米为路幅宽度,属于双向六车道。伴随交通量的增加,特别是在重型车、超限、超载车辆长期作用下,路面病害现象极为严重,特别是裂缝问题,存在于多个路段,对公路服务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在全面检测本路段相关技术资料的前提下,提出了“白加黑”的养护措施,在原有的刚性路面的基础上铺沥青罩面。

2.1 局部处理

(1)处置方法

灌缝:灌缝方式一般用于修补线状裂缝。沥青管缝机、高压热空气吹风机等为灌缝的主要机械。沥青、乳化沥青等为沥青路面灌缝的材料。

挖补处理:修补块状裂缝及龟裂时,需根据坑槽实施修补,也就是将路面结构损坏位置挖除,随后进行相应级配沥青混凝土填补、压实。

(2)设计方案

根据工程建设需求,本工程对修补线状裂缝与面状裂缝提供了指导性方案。路面实际病害情况可对填缝机械、工艺与开槽参数合理确定。通常填缝料选取热沥青与克莱福密封胶。如线状裂缝较为细小、灌入难度大,则可将一条凹槽开设于裂缝上,防止拉压力与交通荷载过分作用于填缝材料,通常情况下以U形作为开槽类型。如温缩、干缩导致路面基层出现纵、横裂缝,且宽度小于6毫米,需彻底清理干净缝隙,并通过压缩空气将其尘土吹走,随后选取灌缝撒料方式对裂缝加以处理,材料为热沥青与乳化沥青。如裂缝宽度大于6毫米,则可将存于裂缝内的杂质清理干净,并进行开槽填缝,并通过压缩空气顺着裂缝开槽位置吹净,随后选取材料进行填筑、压实与密封,材料包括: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与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2.2 改善罩面层性能

普通型罩面、防水型罩面与抗滑层罩面为沥青路面罩面的主要类型。改善罩面层性能主要是为了提高罩面层的自身性能变形能力和抗拉强度。沥青罩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以消散行车荷载产生的应力,但为了避免出现车辙,其变形能力也不应过大。公路罩面厚度通常为4到5厘米;交通量大、重型车辆多的路段其封层厚度可定为1厘米,交通量适中路段封层厚度可定为0.7厘米,一般情况下高等级公路抗滑层厚度必须在4厘米以上。对于该路段,采用了0.7厘米的罩面封层。

2.3 设置中间夹层

设置中间夹层措施包括多种,应用较多的是SAMI层和土工织物夹层。中间夹层的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旧路面与沥青罩面之间的性能,粘结性的好坏对于罩面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

(1)SAMI中间夹层

狭义的SAMI是指沥青橡胶薄层,广义的定义是指应变吸收薄膜。沥青在加入到橡胶粉以后,沥青的力学性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软化点会提高,针入度会降低,从而提高其回弹性能。在SAMI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水平方面的应力进行考虑,而且要有足够的时间将竖向荷载进行传递,从而减少变形。

(2)土工织物夹层

土工织物夹层主要是有土工材料和沥青构成。沥青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成分,而且对夹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应用改性聚合物沥青,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效果,而且能有效的降低成本,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比如说特别寒冷的地方,加入改性沥青能更好的提高抗冻性。同时,土工织物在其上下都有会沥青的存在,能有效确保旧路面板与罩面层的有效衔接。

2.4 设置防裂结构层

防裂结构层主要是级配碎石或沥青碎石,沥青碎石主要是有利于基层水的排除,对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级配碎石,主要是为了减少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和提高强度,而且减少项目的投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公路建设质量与安全问题,这种情况下,“白加黑”路面养护能有效的提高路面的养护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U9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88-01

引言:据交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457.7万公里,公里密度达到47.7公里/平方公里。通过实施公路工程绿化工程,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汽车尾气,改善公路沿线的环境,而且可以诱导司乘人员视线,减轻眼睛疲劳,提高行车安全。目前,公路绿化工作已被纳入我国国土绿化的整体规划中,确保公路工程绿化施工质量,及时开展后期的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对于提高行车安全、降低公路事故有积极作用。

一、公路工程开展绿化施工的重要意义

1、改善沿线环境,缓解污染状况

公路污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汽车在行驶途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其中包含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等。汽车尾气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会给司乘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二是粉尘污染,尤其是在路面受损严重的公路,每当汽车高速驶过,总会卷起漫天的沙土和粉尘,也会给公路沿线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实施公路绿化工程,能够有效缓解公路沿线的污染状况。例如,在市区道路两侧栽种法桐,不仅能够有效吸收汽车尾气,而且能够发挥较强的“滞尘”效果,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2、缓解视觉疲劳,提高行车安全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的颜色对于人的心理状况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红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平静的感觉。绿色光线能够使人舒缓紧张的心情,对于缓解眼睛疲劳也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许多驾乘人员在经过长时间的驾驶后,会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此时如果能够眺望一下道路两旁的树木花草,不仅能够缓解眼部疲劳,而且能够愉悦心情,有利于保证驾驶安全。

3、防止会车炫目,减轻事故伤害

部分司机没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在夜间会车时,没有及时将远光灯调成近光灯,对方司机容易因灯光照射造成炫目,导致看不清路况而引发车祸。如果在公路中央增设隔离带,并在隔离带内种植一些灌木,则能够发挥灯光隔离作用,避免会车过程中出现炫目问题。除此之外,即便是因炫目、酒驾等原因发生了行车事故,道路隔离带中的灌木丛、道路两旁的高大乔木也可以起到缓解冲击的效果,大大降低行车事故所造成的危害。

二、现阶段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绿化施工虽然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开展施工之前,必须要结合公路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规划。在实际的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盲目缩短施工工期,没有提前做好调查与规划工作,从而引发了诸多问题。

1、片面追求绿化面积,忽视公路交通功能

在人行道上栽种灌木,不仅能够保证道路环境的整洁和美观,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减少主干道上车辆噪音的影响。但是人行道本身就比较狭窄,如果在栽种灌木时,选择一些树形不紧凑的灌木(如冬青、金叶莸等),就会占用较大的人行道面积,影响正常的通行。除此之外,在公路中间的隔离带上栽种一些高大的乔灌木,还会阻挡行人视线。尤其是在公路转弯处或是环形路口,很容易因视线不好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片面追求绿化施工而忽视了道路的原本功能,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当前绿化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2、没有协调好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关系

市区公路实施绿化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产生干扰和影响。例如在栽植高大乔木时,需要开挖较深的树坑,以保证树木根系完全舒展。但是市区地下密布管网,如果在开挖过程中破坏了煤气管道或是电缆,就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而如果树木的栽植深度不足,又会因根系不能完全伸展而影响正常的生长,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绿化作用,反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像杨树、柳树等大型乔木,树冠较为稠密,在夏季雷雨天气或是大风天气,很容易因树枝折断而压垮线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引发生态环保问题

部分城建单位在开展公路绿化施工时,片面追求注重绿化效果,盲目引进其他地区的一些树种,虽然在短期内发挥了一定的绿化效果,但是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北京市顺义区为了绿化荒山,引进火炬树。虽然前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绿化作用,但是火炬树具有极强的侵占力,在短短2年内就将山上其他树种“消灭”掉。

三、公路工程绿化施工要点分析

1、科学选择植物

科学选择绿化植物,是保证公路绿化施工质量的关键。在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所选植物要能够适应当地的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因此最好以本地植物为主。如果考虑到美观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必须要选择外来植物,则应当先进行栽植实验,一方面观察其能否正常生长,另一方面也可以研究其生物特性,避免引进入侵植物;其次,要发挥应有的绿化功能。不同的公路环境下,对植物绿化功能的定义也有所差别,例如乡村公路的绿化带主要发挥防尘、固沙作用,城市公路的绿化带需要发挥美观、隔音等功能。最后,要尽可能选择多个植物品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病虫害传播,造成经济损失。

2、采用先进、有效的栽植技术

包括清理现场,修整坡面,充分回填和整地,创造良好的作业面。在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立交区和服务区基本上作为稳定土拌和场和水泥拌和站等工地使用,在移交绿化施工时,场地内遗留了许多砂石料等废弃物,导致部分地段土质坚实,PH值升高,使乔、灌木树种难以正常生长。因此,平整场地和改良土壤是进行绿化前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四、公路工程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

1、切实加强对养护质量的管理

在养护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确保三检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确保质量保障机制得到有效的完善,施工人员的职责得到有效的落实,并对质量目标进行细化,并在每一养护环节中切实加强对养护效果的测试,最大化的确保养护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作为养护施工企业,还应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或新型材料应用于养护施工之中,才能更好的确保养护质量。

2、进行预防性公路养护施工管理

当公路养护人员发现公路病害或者不良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得当的处理,对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进行预防性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使用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根据公路所处地的实际情况,对公路日常养护进行分类,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68-1.5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中国公路建设也不断地发展,公路工程的质量为也逐渐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质量的事故不断地出现,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国家命脉和民族振兴的方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问题,就必须对公路工程的质量事故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高效的解决措施。公路工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国家的民生。只有公路工程的畅通无碍才能使交通四通八达。这就完全取决于公路工程的质量保障的环节。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因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家政策、技术支持、领导决策。施工工艺。管理水平、设计水平、单位部门合作。这些因素都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

公路的养护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起着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公路网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工程的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树立起来。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公路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话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工程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可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电脑使这此信息可视化,通过一些专业的工程软件,使得公路工程总的沿线三维空间简单清晰,监控数据调试管理便捷,为国家公路养护提供方便和为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利用目前先进的检测技术普及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自动化检测不断地取代人工检测,不断地由破坏性检测向无损检测方向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是我国的公路养护工程更加经济实惠。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公路工程的养护技术,运用新的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地采用新工艺,从而提高耐久性和延长公路工程是使用年限。当下国家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上下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运用和引进的国外的公路的养护技术经验,在国外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积累的一定的养护经验,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不断地节省了社会的资源并且降低了工程的成本,不断地实现了公路工程的延续发展的目的。

二、养护机械发展的策略

随着养护工程的国际化,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是关键的因素。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随之养护机械也有了新的要有,要求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我国的公路工程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断地发展国产的养护机械的生产,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配套率和装备率。不遗余力地发展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公路工程的作用和特点决定了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是公路管理部门经营企业目前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国从事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根据我国建立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满足公路工程的使用公益性,,我们有必要遵循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策略,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发展出适合我国公路工程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不断向前推进新的道路。

三、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一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公路工程的发展开始,对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国家公路工程管理的发展需求,也无法满足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工程发展的很大的一个障碍。因此为实现我国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下几个方面:适合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趋势和公路工程的产业特点,在建立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制时首先应该探讨优先考虑领导权的集中,统一原则。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要统一调配、统一标准、统一实施;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政策,大力培养并开放公路工程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面向社会化的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公路工程的养护维修要面向社会的建设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工程养护工程特点;养护队伍使之专业化的。只有人员精英、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单位,才能顺利的完成公路工程养护中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养护工程的正确决策,不断地由经验型向专家学术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数据库,充分地利用路面信息系统、桥梁地理信息系统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用的行业服务评价标准,对公路工程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四、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的取决因素在于我国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我国的政府政策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行为进行法律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政策性指导要求。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察力度。明确承包的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可以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在我国的国情下只有公路工程养护强制性才能切实的落实政策和规范,只有通过地方交通主管单位来实施或委托实施。国家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关的公路工程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养护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督、政府监管。按照我国的《公路法》的制定的规范,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并且不断地引用国外先进国家对公路工程特许经营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规范,使公路工程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并且不断地发展。我国对新建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

总之,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和保证,需要依靠科学严密的管理,依靠不断地总结工程施下质量管理经验,规范工程质量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行为,建立自己工程质量管理的新科学体系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中国公路建设也不断地发展,公路工程的质量为也逐渐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质量的事故不断地出现,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国家命脉和民族振兴的方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问题,就必须对公路工程的质量事故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高效的解决措施。公路工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国家的民生。只有公路工程的畅通无碍才能使交通四通八达。这就完全取决于公路工程的质量保障的环节。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因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家政策、技术支持、领导决策。施工工艺。管理水平、设计水平、单位部门合作。这些因素都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

1.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话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工程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可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电脑使这此信息可视化,通过一些专业的工程软件,使得公路工程总的沿线三维空间简单清晰,监控数据调试管理便捷,为国家公路养护提供方便和为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利用目前先进的检测技术普及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自动化检测不断地取代人工检测,不断地由破坏性检测向无损检测方向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是我国的公路养护工程更加经济实惠。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公路工程的养护技术,运用新的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地采用新工艺,从而提高耐久性和延长公路工程是使用年限。当下国家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上下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运用和引进的国外的公路的养护技术经验,在国外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积累的一定的养护经验,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不断地节省了社会的资源并且降低了工程的成本,不断地实现了公路工程的延续发展的目的。

2.养护机械发展的策略

随着养护工程的国际化,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是关键的因素。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随之养护机械也有了新的要有,要求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我国的公路工程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断地发展国产的养护机械的生产,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配套率和装备率。不遗余力地发展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公路工程的作用和特点决定了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是公路管理部门经营企业目前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国从事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根据我国建立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满足公路工程的使用公益性,,我们有必要遵循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策略,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发展出适合我国公路工程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不断向前推进新的道路。

3.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一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公路工程的发展开始,对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国家公路工程管理的发展需求,也无法满足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工程发展的很大的一个障碍。因此为实现我国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下几个方面:适合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趋势和公路工程的产业特点,在建立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制时首先应该探讨优先考虑领导权的集中,统一原则。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要统一调配、统一标准、统一实施;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政策,大力培养并开放公路工程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面向社会化的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公路工程的养护维修要面向社会的建设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工程养护工程特点;养护队伍使之专业化的。只有人员精英、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单位,才能顺利的完成公路工程养护中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养护工程的正确决策,不断地由经验型向专家学术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数据库,充分地利用路面信息系统、桥梁地理信息系统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用的行业服务评价标准,对公路工程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的取决因素在于我国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我国的政府政策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行为进行法律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政策性指导要求。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察力度。明确承包的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可以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在我国的国情下只有公路工程养护强制性才能切实的落实政策和规范,只有通过地方交通主管单位来实施或委托实施。国家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关的公路工程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养护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督、政府监管。按照我国的《公路法》的制定的规范,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并且不断地引用国外先进国家对公路工程特许经营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规范,使公路工程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并且不断地发展。我国对新建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

总之,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和保证,需要依靠科学严密的管理,依靠不断地总结工程施下质量管理经验,规范工程质量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行为,建立自己工程质量管理的新科学体系才得以实现。

篇6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的现状

1.1 养护意识低。

国家倡导建立一种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但是目前,人们的这种意识还不高。就比如公路的建设来说,在建设时期,利用大量的土地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另外还会使得一些植被被破坏。而目前,在管理时期却没有形成绿化带,材料的利用也没有达到最大化。

1.2 新材料运用的程度低。

首先出现的问题是,新材料的引进有着盲目性,而对于材料内在的机理以及材料运用的技术都没有掌握,结果造成了浪费,而以失败告终。其次是,研究新材料的力度还较小,在国内,对于新材料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一些科研所以及一些大专院校等,而且是仅仅处在实验性阶段,研究的是一些传统性问题,材料品牌还没有形成,运用程度较低。

1.3 养护管理计划不科学。

在公路出现问题,或者是公路的使用受到了一定影响时,管理机构才进行公路的养护计划,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管理方法。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是应该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以及科学的评价,然后在这些检测结果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养护管理计划的制定。尽管一些管理机构也会进行不定期的监测与评价,但是这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说道路使用性能的评价预估系统还很不健全等,这就使得养护计划的制定不科学不合理,影响了公路的养护管理。

2.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

2.1 公路施工养护管理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养护应当结合施工来采取预防性的养护工作,加大公路养护工程实施力度。因此在公路工程实施中,强化健康监测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对结构状况和养护运营进行抽检。加强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养护、巡查、检测和隐患排查等工作,并及时采取现场监管和交通管制等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2.2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

① 公路养护质量管理。对公路完后的路基养护要以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原路设计标准为依据进行质量管理。通过对路基各部门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路基各断面宽度、坡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并按照GBM工程和文明样板路标准提高养护质量。使其经常保持路基坚实、边坡稳定、边沟畅通,公路线形顺适。对公路完工后的路面养护必须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修理措施,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完好,横坡适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能。路面修补要根据破损情况进行处理,路基破坏必须重做基础。面层修补要按有关技术规范选好材料,搞好级配,选择合理的油石比,进行必要的材料实验。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要做到良好的衔接。

② 对于公路工程的养护小修工程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施工管理。小修工程项目都要实行养护部门内部竞争承包办法,竞争对象为养护中心和内部养护工程队,不得转包和个人承包。养护小修工程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的办法。养护工程不得降低技术标淮。养护小修工程管理要做好下列工作内容:编制维修方案和工程预算,进行竞争承包事项,安排施工计划,搞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整理竣工资料,进行竣工验收等。各项资料要报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所辖的公路管理机构审批。

2.3 公路养护生产管理

公路养护生产管理是对其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以及与工程项目生产密切有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人力、资金、材料机具、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体系,按照最经济的方式,保质、保量、安全、按期或提前完成施工的任务。

3.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措施

3.1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员工自身素质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才能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2 养护专业化

专业化养护模式可实现利用市场机制来保证政府公路管理机构能够获得较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而有效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以能够同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逐步到位与时俱进,实现养护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可得到有效保证,最终实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3.4 管理体制顺序,提高管理效能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着“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正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建养并重,实现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3.4 实施机械化养护

篇7

G215起点为甘肃红柳园,终点为青海格尔木的国道,也称红格公路。其中当金山路段全长30多公里,海拔落差大,冰雪灾害严重,行车危险系数高。因此,加强该路段的山区公路养护与管理尤为重要,且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行车的安全。

1 山区公路养护的问题

1.1 养护病害问题

山区公路养护主要是保持路基完好不变形;路面整洁、平整;路肩表面平整坚实、边缘顺直;边坡平顺稳定、无冲沟;排水设施畅通、无积水。虽然目前G215线公路建设正不断发展,公路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强,但由于海拔落差大,冰雪灾害严重,行车危险系数高,农用机具车辆较多,对路面路基的危害也很普遍,因此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1.2 养护经费问题严重

由于山区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地区,再加上国家税费制度的改革,使得山区原有的公路养护能力与财力收到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对山区的各项公益事业造成不小的影响。此外受到资金限制的影响,使得山区公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缩减工程造价而降低了公路等级,使得其对工程的建设目标与实际需求造成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养护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使得养护工作不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从而使得山区公路的建设受到严重的制约。另外由于雨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对山区公路造成的路基沉陷、涵洞、边沟修复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 提升山区公路工程养护水平的措施

2.1 养护施工

G215线当金山路段的山区公路养护,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都有对应的方法,同时也可保证养护工作得以有效进行。首先做好施工单位的选择。对于施工单位,要按照正规程序将相关的施工证明、时间、方案、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等一系列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单位的可靠性,同时在施工前对于安全设施,比如安全标志牌、警示灯、隔离设施等进行审查,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养护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排除不具备施工能力的人员,确保养护施工安全。其次养护时要有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养护单位和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签订相关合同,保证养护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确保养护进程。另外对于养护人员的赔偿方面,一定要有人性化的处理方案,养护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施工单位要注重素质培训,同时也要将山区公路养护危害的必要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确保养护中不会出现因操作失误引起安全事故。

2.2 实施动态养护

(1)养护中要提高路面清洁作业频率,对路面抛洒物、沿线垃圾和堆积物及时进行清理,确保道路干净整洁;(2)对沿线伸缩缝、排水沟、涵洞淤积进行彻底清理,为雨季养护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制定周密的整改计划,切实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2.3 强调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主要为路面的表面处理(雾封层、剂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石屑封层、薄层罩面等)、路面裂缝填补、局部修补、车辙修补、加铺罩面等,同时在进行山区公路养护中要认真编制计划,通过强调预防性养护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在路面预防性养护方面,要综合使用预防性养护方法,并结合G215线当金山路段山区公路的路面结构、养护材料、沿线地形以及气候条件等,选择最为合适的预防性措施。

3 山区公路工程的管理问题

3.1 没有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58%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山区公路管理工作不重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浅薄,进而造成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态度轻浮、不认真、做事敷衍、工作责任感不强等,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公路管理工作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论中,没有将其进行实践与落实,并且在工作中没有对公路的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管理,进而导致公路问题频频发生,给山区中人们的正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3.2 没有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公路管理体系依旧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进而也就很难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加之由于G215线当金山路段的山区地势复杂,公路养护管理的市场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因而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进行社会融资以及管理方式上的更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加之从事山区公路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动力,进而使得管理工作就更加难以进行。

3.3 缺少公路设备的投资

资金是开展G215线当金山路段山区公路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相关的设备是进行管理工作的必然需求。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在此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约只占相关投资的13%,相关的配套设施数量严重不足,仅能满足一半的人员进行施工管理工作,且设备的质量较差。因此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无法采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公路的管理工作,阻碍了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 提升山区公路工程理

4.1 健全管理制度

要想健全山区公路管理制度,就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性的检查和考核,做到彻底淘汰重建轻管和管理重复浪费的传统落后机制。在这一方面我们可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管理中引入高科技手段,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同时在对公路路面进行检查时,需检查其性能,如损坏率、路面的平坦度等,之后再针对这些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管理对策,健全管理档案,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4.2 提高管理水平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进步,各个领域中技术的创新都十分迅速,在山区公路养护管理中也需要保证养护技术的先进性,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以确保山区公路工程管理质量。首先需要结合G215线当金山路段山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新技术,把握管理方式的发展动态,并将这些方式合理应用,同时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而对于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加以取消,从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做好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促使管理体制向着规范化、专业化转变,以此提升山区公路管理质量水平。

5 总结

总之,G215线当金山路段的山区公路养护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整体质量以及山区人们出行的安全,因此相关单位应注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养护与管理工作,加强山区经济联系,从而保证山区公路工程整体质量。

篇8

季节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和经常性养护是公路进行养护过程中的主要养护类别。所谓季节性养护就是对部分地面进行修补,对有裂缝的部分进行填补等等;预防性养护是在公路出现问题之前,针对路面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经常性养护就是路面使用过程中进行随时养护,发现问题及时修补,并对路面卫生进行清除以保证道路通畅。

1.我国公路现阶段状况

1.1机械设备现状

在我国,十七个省市有自己的公路管理单位,有的地区甚至成立相关公司,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公路养护是比较落后的,虽然这些年开始着手配置小型养护机械,可机械的种类太少,设备也是东借西凑,并且很少进行实施,主要的还是由员工或者临时雇工进行养护,养护的水平是十分低的,不够专业的同时也不能够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交通的畅通、安全更是无法得到相关保障。

1.2管理人员现状

虽然我国在经济方面给予了公路的养护十分大的支持,但是技术水平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我国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欠缺养护常识,当前效益与眼前利益使得相关养护单位忽略了对公路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养护。

1.3管理现状

养护的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过去的养护单位变身为如今的养护公司,但是形式上的转变如同换汤不换药,并没有改掉不专业的本质,还是原先的养护团队,达不到现代化的养护要求。养护人员只在固定地点进行养护,较为分散,人工养护为主,机械养护为辅的养护方式无法实现完善的科学机制、考核方式。

2.公路机械化养护的作用和意义

在指定的作业条件和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下,机械性能参数相互协调在公路养护作业中系统的完成任务,并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益就是公路养护机械化的过程。机械化养护过程十分复杂,是系统管理体系和综合作业过程相联系的系统工程,实现最佳技术、经济为其整个系统的目标,而与此同时,投资方向、管理体制、机械配备等问题都和目标的实现有莫大的联系,当然分配方式与生产经营也十分重要。以保证养护作业质量为前提,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体系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以及科学生产作业的科学化、严密化将机械作业的生产率推到最高点,并且是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率。

3.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特点

①安全可靠、质量好和高效率的养护工作减少了人工失误。②依靠高要求的机械设备完成机械化养护,安全、有效率以及环保的机械设备可以更好的投入工作。③工作人员必须专业,机械操作时,专人专责十分重要,这要求工作人员对机械的各个方面都十分了解并且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

4.公路机械化养护的优化对策

4.1组建专业团队

在公路机械化养护过程中,专业的养护团队十分重要。将管理和养护分离开,通过内部的招标方式确定养护队伍,并由原先的固定路段配备人员养护改为定额按需养护,将养护经费统一为养护工程费。加大经济投入和科技投入在养护队伍的机械设备方面,并对养护团队的素质有一定要求,积极推动其市场化,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构。有市场竞争,就会产生优胜劣汰,许多优秀的公司将会浮出水面,相应的养护公司也就应运而生,引领公路养护市场。

4.2购置专业化机械设备

养护机械在选择是应当根据系统、对比优选等原则,配备类型主要分为日常养护机械、材料储供机械、面层养护机械和装运机械,实现公路大中修、压实的机械化和路面病害处治上,提高路面维修养护的质量和效益,使材料运输、路面挖补和混合料搅拌等主要工序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路面的清洁、周边绿化的覆盖以及整理、路边抢险措施的水平需要得到提高。

4.3加强养护机械管理

工作效率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也十分重要,养护机械既然得到使用,就要相应的得到结果,公路质量和效益是公路养护的必然要求,比养护机械技术管理更重要的是技术管理经营。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机械设备机长负责制、单机和单车的核算奖惩措施。将机械、人、责任、安全等的相关制度必须得到定制。费率结算方面,按照定额,以合同和实际为标准,内部与市场相结合。

加强机械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计划性的对生产员工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开展相关活动,设立相关奖项,调动机械操作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每一台机械管好、用好,加强机械的检查,控制机械的问题率。

4.4提高人员素质

只有先进专业的人员才能更好的使用科学的公路养护设备,这些设备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得到发挥。将培养先进的技术人员,造就拥有高文化水平、专业的队伍列入计划之内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努力将培养先进的技术人员作为一种制度保证其实施。

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一定的压力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不懈怠、不懒散的去有效率的完成相关作业不仅可以发挥员工的能动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按照公路养护机械的操作规范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的相关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5.机械化对公路养护的积极性

5.1提高工作效益

公路机械化的养护将日常公路养护的工作效益大大提高,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地降低。在过去,养护人员往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公路养护上,并且劳动强度很大,十分辛苦,这并不是唯一的问题,由于人力劳动的局限性,公路养护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通常需要反复施工,在原先的基础上,投入更大的人力以及经济花费,并且对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与不方便。

公路养护机械化之后,及时处理公路问题再也不是什么难题,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双提高,社会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小。

5.2应急抢险发挥作用

交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公路机械化养护之后,保证了道路的通畅。一旦有紧急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打通救援道路,使抢险救灾人员的工作劳动强度得到了降低,优秀安全的道路情况,同时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时间的保障,大大减低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5.3树立良好公职形象

即使公路养护人员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与辛劳,若结果不如人意,道路不安全、质量差无疑是给公路职工的形象抹上了一层灰。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公路养护的能力越来越高,公路养护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公路养护人员不仅在劳动强度方面得到了减轻,更是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尊重。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多修路、修好路已经不再是公路工作的重点,公路的养护管理逐渐成为公路管理者更应该重视的问题。公路管理的加强、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并且能够将公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公路的养护及时随着时代更新,达到公路维护的现代要求。公路养护的机械化,使得公路养护得到了转型,使公路经济的效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相信在相关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公路养护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更切实的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伟,李丹. 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 价值工程,2012,19:76-77.

篇9

1全面摸底,掌握公路实际情况

对自身管辖范围内所有公路做系统调查摸底,主要采用徒步检查的方式,针对检查发现的病害,以其分布范围与严重程度为依据分类和统计,进而确定病害具体性质,完成相关数据库的建立。日常养护工作中,应切实加强巡查,密切注意公路病害实际发展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以路面病害为例,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包括:龟裂、不规则裂缝、横纵向开裂、麻面、松散、车辙、泛油、磨光;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包括:裂缝、接缝损坏、错台。根据病害的类型,对照相关数据库,可选取适宜的养护方式。

2预防性养护

2.1养护技术

仍以最重要的路面为例探究其预防性养护:

2.1.1沥青路面(1)灌缝:其适用条件为原路面与横断面状况良好,工艺流程为:首先做好交通管制,然后沿裂缝走向在裂缝中心实施切割,成槽后将槽内清理干净,再向槽内灌填沥青,最后均匀撒上一层灌缝集料;其技术要求包括:开槽的尺寸应达到1cm宽以上和1~3cm深;清槽应彻底,首次灌缝完成5min之后立即平灌缝,以此在表面形成一个密封层;灌缝所用集料应洁净,以中粗砂与石屑为宜;当空气比较潮湿或气温较低时不可进行施工;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物通过裂缝进入到路面结构的内部,对基层予以有效保护,避免路面破坏的发展[1]。(2)碎石封层:其适用条件为原路面与横断面状况良好,工艺流程为:首先,对路面上的裂缝采用灌缝的方法处理,然后将路表面清扫干净,组织材料与机械设备进场,并开始交通管制。完成以上工作后在路表面均匀撒上一层沥青封缝和碎石,最后将其碾压密实,检查合格后方可开放交通;其技术要求包括:所有材料都应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施工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气温不低于20℃,风力不超过三级,且3d内无雨;沥青撒布时按照1.2kg/m2的标准控制,沥青温度应达到160~170℃;在封层施工开始前,先对路面上的各类病害做有效处理;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物通过裂缝进入到路面结构的内部,使路面各项性能得以恢复,有效延缓氧化、松散与老化[2]。(3)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属于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农村公路路面时常产生坑洼与裂缝,在表面被严重磨损后,立即在路面摊铺一层稀浆混合料,形成薄层,实现对路面的有效养护。这项技术以恢复路面正常使用功能为目标,能抑制进一步损坏。实践表明,稀浆封层技术能有效封闭路面上的裂缝,并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是一种经济合理且功能丰富的养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在很多农村地区使用,尤其是阳离子乳化沥青等新材料的出现与使用。在农村公路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应用广泛,能实现路面预防性养护,适应国家对公路养护提出的向预防性养护过渡的要求[3]。

2.1.2混凝土路面(1)灌缝:其适用条件为病害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若独立使用,仅可以解决轻度裂缝,而且还不能有其它类型的病害;首先,对待灌缝处理路面进行清扫,然后组织机械与材料进场,对裂缝中的杂质和垃圾进行清理,最后进行灌缝。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清缝必须彻底,首次灌缝完成5min之后立即平灌缝,以此在表面形成一个密封层,施工不得在潮湿与低温情况下进行。该方法的主要作用为避免水或杂物通过裂缝进入到路面结构的内部,对基层予以有效保护,避免路面破坏的发展。(2)接缝重灌缝:其适用条件为病害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若独立使用,仅可以解决轻度裂缝,而且还不能有其它类型的病害;首先,对旧填缝材料进行清理,然后组织机械设备与人员材料进场,对接缝进行切割,形成槽口,并将其整形,成槽后仔细清扫,最后在槽中填筑新填缝材料。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旧填缝材料的清理必须彻底,②槽壁的清理应洁净,没有残留;该方法的作用为避免水和其它坚硬的物体通过接缝进入到路面结构当中,并且还能避免传力杆发生锈蚀[4]。(3)压浆:其适用条件为可解决接缝处错台,但错台量如果超过5~6mm,则不可使用这一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组织机械设备与人员材料进场,然后采用钻孔机进行钻孔,完成钻孔后取出岩芯,最后向孔洞中压浆。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压浆中使用的压浆材料应具备良好流动性与粘聚性,硬化速度要与施工要求相符;钻孔的位置为与缝边相距50cm左右,且钻孔时不可带水;在压浆过程中,压力不可太大,在压第一个孔时,待错台板面上升0.5mm后,方可对下一个孔进行压浆,如果压浆抬升超过0.6mm,将使板块断裂;压浆应适量,如果过量,将使基层和面板之间脱离,产生很大的局部应力。该方法能填充板块下部空隙,使其支撑条件得以改善,延长整体使用寿命[5]。

2.2养护管理

篇1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the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made a lot of brilliant achievements, and these achievements not only in the economic field reflected, and the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We ne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standard of highway, need t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we shoul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highway engineering, reduce or avoid accidents.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way engineering.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ighway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U74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笔者的工作经验,发现很多地区并没有将建设部作出有关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规定贯彻执行,导致公路质量下降,远远比不上建设部的要求,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安全事故。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重视公路工程的施工,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2、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数据不够完整,其深度和广度达不到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施工技术数据不完整,不达标具体体现在:一些公路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资料中的一些工序品质评定表填写的不够规范,某些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存在偏差甚至被忽视;还有些就将单位元工程质量评定数据和单位元工程质量核定数据混淆;还有的根本就没有混凝土强度和砂浆强度的评定数据等等。施工单位若按照这样施工技术数据进行施工,公路的质量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2.2技术数据不够真实,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技术数据的弄虚作假主要体现在工序质量等级的评定上。对工序质量进行的相关检验通常都是在施工班组自检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常常是项目部的施工员和质检员,按照工序质量的评定表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来进行工序质量等级的评定。但是大多施工单位却将这一关键环节忽略,没有按照工程施工技术的实况来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而是弄虚作假,导致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

2.3对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意识落后

成本管理意识就是指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施工的成本降到最低的水平并且要始终保持在最低的水平上。每个施工单位、施工团队都有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各行业都进入到单位产品利润微薄的时期,当然施工单位也不例外,所以应该不断优化和提高施工团队的成本管理意识。举个例子来说,有很多的施工单位和公司的资质相当高,其内部都有很多的专业从事管理的人员。但是由于管理层地成本管理意识落后,故在一些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筹备过程中,在一些对施工技术要求不高的局部建设工作,采取临时雇佣施工人员,并且这些施工人员通常都不是专业人员,还会因一些工期紧、成本高的原因不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应的上岗培训,导致这些工作人员不能将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掌握好,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窝工、怠工的现象。

还有的施工单位对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落后,不能依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导致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不够等状况。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使自己不亏损,就会降低施工的标准,使得施工技术不过关,导致施工不达标。

3、公路养护的分类

(一)路基养护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车辆荷载。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路用性能良好的基本条件。公路交工验收投入使用后,路基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中期的养护水平。因此、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品质,必须对路基进行合理的养护和维修,经常使之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发生严重的病害。

通过对公路各部分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可消除根源,在日常的路基养护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持路基排水系统处于完好状态,因为种种原因水能够造成多种路基病害,其次,在各种养护作业中,要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并及时总结路基失稳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针对具体路段,制订出切实有效的预防和维修措施,使日常养护、维修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以逐步提高管养水平。

(二)路面养护

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路面是在路基上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供汽车行驶、直接承受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其作用是满足德国的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性养护和经常性养护、修理措施,以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

路面结构整体强度及其各部分必须通过养护,保持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在行车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应力,同时,路面还应有一定的变形的能力,即所谓路面的刚度,如果路面整体或某一组成部分刚度不够,即使强度足够,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也会产生过量的变形,而造成车辙、沉陷或波浪等破坏。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性养护和经常性养护,修理措施,使路面保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使路面结构具有足够的抗疲劳强度以及抗老化形变累积能力,确保其耐久性,并使路面平整、完好、路拱适度,排水畅通,行车顺适、安全;同时,对原有路面有计划地进行改善,提高其技术状况,以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三)桥梁涵洞的养护

为了保证公路畅通无阻,尽量保持和延长桥涵构造物的使用年限,对桥涵构造物进行经常性的养护维修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桥涵构造物不能满足实际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需要时,还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拓宽等技术改造。桥涵构造物的养护维修主要是对危害桥涵正常运营的部分进行经常性的修缮工作,如保持桥面清洁,伸缩缝完好并能伸缩自由,疏通泄水孔,铺砌加固涵洞进水口等。桥涵构造物的技术改造则是通过加强薄弱环节构件,增强辅助构件或改变结构体系等措施来恢复和提高其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桥梁的检查与检验是桥梁养护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桥梁养护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桥梁进行检验与检查,可以系统地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较早地发现桥梁的缺陷和异常,进而合理地提出养护措施。

(四)公路隧道养护

公路隧道是公路穿山越岭以及江、海水下的重要工程构造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有大量的低等级和等外公路存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公路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隧道工程一般位于地势险要,通行困难、又没有绒行道的地段。隧道内发生事故,对交通影响很大,为保证公路畅通无阻,必须加强对公路隧道的养护与维修,延长其使用年限,保证绝对安全。

(五)公路沿线设施的养护

公路沿线设施是公路组成的重要,它关系着行车、行人的安全和交通的畅通,对提高公路服务性能、保障德国安全和交通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公路沿线设施种类繁多,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服务设施、公路管理设施、排水设施等。沿线设施应经常保持完整、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管理,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部分,以满足公路和各种功能要求。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内容,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多,对公路沿线设施也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并且日益显示出其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4、积极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

公路养护上应即使检查、修补。应尽可能缩短维修时间,必要时考虑构造简单、施工快捷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道路来说,由于交通状况、气候、设计施工的不同,病害的发生形态和发展是不一样的,往往是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既有普遍共性也有其个性。研究表明,一条路在其服务期的前四分之三时间段内,性能下降较少,而剩余的时间内性能下降非常快。病害初步产生及发展初期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期,此时采用快捷、方便、成本合理的技术方式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可以延缓病害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各种预防性养护方式有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场拌热再生、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雾封层等等。

篇11

3公路工程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

针对公路工程的养护,在使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首先,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当地的温度应当在10℃以上;其次,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并不适用于降雨天气时公路的养护;最后,如果公路路面有积水,或者湿度较大,就需要先清除干净积水,再使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另外,在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原路面条件:(1)如果原路面存在裂缝,要先对裂缝进行妥善的处理,再对公路进行养护;如果裂缝在6mm以上,要使用灌缝、填充以及混合料铺设路面的方式处理裂缝;(2)如果原路面的结构遭到破坏,那么就要先进行结构修复,再对公路进行养护;(3)如果原路面有坑,要先对这些坑进行修补,再对公路进行养护;(4)针对存在15mm以下车辙的路面,要先使用超级微表进行填补处理;(5)如果原路面存在泛油现象,那么也要先对泛油程度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进行预处理,如中度泛油和高度泛油需要采取填补处理措施;(6)如果原路面存在渗水、麻面等小型病害,也可以直接进行微表处养护[1]。

4公路工程微表处养护的施工流程

4.1混合料组成实验

为了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先对混合料的配比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而混合料配比的确定,又必须要借助拌和实验以及相关性能测试。而性能测试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混合料的融合时间;(2)混合料的初凝时间;(3)公路开放通行时间等。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借助负荷轮与湿轮磨耗的方式确定乳化沥青实际用量的确定。为了保证混合料融合的顺利性,还需要加强混合料搅拌时间的控制,并通过特定化学品的添加来加强搅拌时间的控制。另外,实验测试还可以对公路凝固与开放通行时间进行确定。

4.2施工设备准备

在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进行公路养护的过程中,还要提前准备好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施工设备。只有保证施工设备准备充分,才能够保证施工进度。而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常用的施工设备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微表摊铺车、摊铺箱、水箱、车辙摊铺箱、集料、混合料的各种检验仪器等。

4.3施工准备工作在应用

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进行公路养护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1)加强公路养护施工情况的分析,标定摊铺车、明确料门高度。并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为施工人员顺利的展开施工作业创造条件。(2)标定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填料和添加剂,并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4.4试铺设

在做好各种施工准备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试铺设。首先,利用小样拌和实验进行试铺,认真观察并记录试铺结果的外观质量。其次,对试铺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

4.5摊铺工作

在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进行公路养护的过程中,摊铺工作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摊铺工作需要经过以下4个步骤:(1)将混合料运输至摊铺机中,然后驾驶摊铺机到施工地点,并对施工现场的控制线进行对准,调整摊铺箱的厚度和弯曲度。(2)对混合料的流向进行调整,确保混合料向摊铺箱均匀的流淌;与此同时合理调整水量,保证混合料的黏稠度。(3)当摊铺箱分布均匀的时候,就要让驾驶员进行底盘的启动,缓慢而均匀的向前行驶。为了保证摊铺量的一致性,驾驶速度可以控制在1km/h。(4)当摊铺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还要检验摊铺工作质量,确认是否铺平。检验的重点之处可以集中在起点、终点、接缝处以及不平之处。如果发现粒径偏大的矿料,还要进行及时的清除以及填平[2]。

篇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公路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公路的养护质量更是直接面向用路者,备受关注工程质量。为了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服务质量,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好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造成公路质量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主要的是由于国家的政策、领导的决策、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合作等原因,这些原因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此,为了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保障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一定要做好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奠定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有效途径。

一、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制度的改革

随着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交通部门建立了一系列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制度,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不了公路工程管理的发展需求,阻碍了我国的公路工程事业的发展。对此,为了促进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要做好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根据公路工程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在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统一和领导权集中的原则,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分级管理,所谓统一原则就是指在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在调配和实施时必须达到统一,从而实现养护管理的分离。第二,为了使公路工程的管理制度符合社会的发展,更加地倾向于社会化,在养护单位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招投标等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并将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制度转向合同管理方式,同时有条件的施工企业可以结合公路工程养护的特点和属性,构建一个专业的养护管理公司,从养护管理人员操作技术、机械设备、以及安全措施等来培养专业性的养护管理队伍,以便参与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竞争。第三,转变公路工程的决策方向,将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学术的系统型,以及公路工程养护工作的评价由“好路率”标准转向综合标准,构建公路工程的服务数据库,同时完善服务数据库的管理水平,结合各种公路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养护专家的决策系统等进行管理,利用国际化的公路工程服务评价的标准,综合评价公路工程的服务水平以及使用能力,促进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法规体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对此,政府一定要加强养护管理法规的立法和执法力度,规范并约束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行为,明确养护管理法规的强制性要求。

根据《公路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关养护管理法规,并加以详细的说明。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公路养护管理经验进行借鉴,结合我国相关的公路管理法规的要求,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法规,从而保障高等级公路工程的公益性,促进其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

对经营性公司来说,只有在其履行了养护管理的责任以及义务的基础上,才能够合法地进行收费和经营权利,当地的交通部门根据养护管理的强制性来实施监督。同时中央政府还要及时组织相关公路部门制定养护管理技术的标准以及操作的规范流程,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通过政府和社会的监督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明确规定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将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技术加入到设计中,制定有关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方案。

三、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的相关途径

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必须要选用合适的养护技术,提高公路工程服务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想做好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要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

在进行公路工程的养护的时候,可以采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即GIS―T),从而促使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更为现代化,通过GIS―T这个系统将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并可视化,使公路工程的三维空间分析更为简单明了,有效地进行数据管理,给公路工程的运营以及养护提供了大量的、准确的以及及时的数据资料,从而促进了公路工程的科学管理和发展。

通过高科技的检测技术,使公路工程的养护和质量监测变得更加智能化,采用一些RS技术、高精度的传感器以及雷达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使公路检测向自动化转变,加强质量检测的评估和分析,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等,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加强其耐久性。目前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大都采用改性沥青技术和SMA技术等技术,并且得到了推广,大大提高了公路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节约了成本和能源,保障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公路工程的养护机械的管理

在现代化公路中,机械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公路的养护质量,同时还可以缩短维修时间提高公路工程的服务水平,由于公路养护工程具有效益高、效率高以及质量高等特点,所以养护机械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能、速度快且污染比价小等特点。同时养护管理单位应注重机械的选型,选用先进的养护机械,提高公路工程养护机械的配套率和装备率。另外还要做好巡查工作,构建一个全面的机械监控体系,根据机械的种类以及大小不同进行分别养护管理工作,加强对公路工程养护机械的维护管理工作,抓好工程的施工过程,做好其保洁工作,制定相关的惩奖制度,提高养护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效率。

公路工程的建设不仅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由于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和能源造成了影响,对此,在公路工程中必须要做好其养护管理工作,减少工程多次施工带来的影响,科学地进行养护管理,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确保公路的安全使用。公路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虑,严格实施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控制好工程的成本,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此,公路工程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树立建养管并重的思想,不断创新和改革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逐步推行公路养护工程的市场要求化,制定和完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制度,实现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路的使用品质,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爱娣,王丰来.高速公路工程养护管理[J].价值工程,2010,29(18)

篇13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特点

(1)安全可靠、效率高、质量好。一些高难度的养护工作通过机械来完成,这减少了人工失误;(2)对机械要求高。机械化养护依靠机械设备完成,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养护工作的开展,只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符合环保标准的机械设备才能投入养护工作;(3)对工作人员要求高。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人负责,这要求养护工作人员熟悉机械的构造、原理、养护方法与操作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在机械方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2我国机械化养护现状分析

2.1机械配备现状

全国各地很多公路局的养护机械总体而言非常落后,养护水平低,设备东拼西凑、机械种类偏少、使用率低,养护改制后,养护公司的自己问题没得到解决,设备更新缓慢,新的养护工艺无法有新机械做保障,致使设备与技术无法完成高效操作,浪费资源。

2.2机械管理人员现状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机械养护常识欠缺,技术知识严重滞后于设备技术水平,养护单位只注重当前的效益,忽略了将来利益,对养护不够重视,设备的配制以及使用水平也影响其养护的进程,专业养护人员缺少,机械陈旧,养护方式不专业,经费无法正常的供应养护,养护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机械的养护不到位,导致使用率也不高,养护管理人淡化了对养护机械的意识,导致但多数养护工作靠人去养护。

2.3机械化养护管理现状

我国对养护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各个公路系统相继成立了养护公司。由以前老的养护单位过度而来,但是养护人员还未转变养护方式,不好的养护意识仍然存在,未达到专业化养护团队,机械设备和对机械管理水平都为得到明显提高,与高标准的养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养护人员较为分散,只在固定路段上进行养护工作,养护大部分以人工为主,有时会有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机械作为辅助工具。机械设备没有完善的科学使用机制,没有科学的考核方式,对于机械效益的评判标准也逐渐消失,无法实现单机考核。

2.4公路工程养护工作的运行机制落后

现今部分养护单位和养护人员对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养护管理工作只能够带来社会效益,而根本无法创造真正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政府部门对非收费公路,养护方面的投入资金偏少,处于半饥不饱状态,而且对新科技在养护工作中应用的重视度也不够。但是本身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的队伍比较庞大的,对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是持续的,需要消耗了大量财力物力,这样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更无法按照需求得到有效的养护管理了。

3机械化养护完善对策

3.1转变思路、加强重视

据以往工作经验,我们发现早期公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车流量的增加,病害逐渐凸显,又因为过去对公路养护的工艺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公路的安全性、通畅性和耐久性。鉴于此,我们应把公路养护的重点放到规范施工和机械化养护上来。虽然机械化养护前期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机械闲置、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机械化养护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养护效果和养护效率。因而,实际工作中,应转变思路,积极寻求合理配置养护机械的方法。例如当公路养护工作完成后,为了提升机械利用率,提高效益,可将养护机械用于管辖路段内的大修、中修工程,或将机械对外承包,对外承包前应建立健全设备租赁机制,促使机械有偿服务的顺利实施,从而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优化资源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等级逐渐提高,这对公路机械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很多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每日车流量搞到数万车次,采取传统的人工养护方法可行性很低,因而以机械代替人力势在必行。现代公路不仅要满足通行需要,还要满足环保标准和行车舒适度要求,因而公路养护工作也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对路面工程的养护,还要强化对路基、桥涵、交通标志的养护,另外还要做好公路周边绿化工作。就机械化养护而言,机械要按全面养护和GBM工程的标准要求进行选型、配套,要适应养护路段地理环境和路面结构的特点,使机械的功能和生产能力配套,才能实现养护机械化。举例来说:过去人工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油包,用机械拌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几乎未起过油包,说明机拌质量好,但如果没有摊铺机配套,热料沥青运至工地,人工摊铺实践跟不上,路面质量依然不会好。

3.3完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

所谓的养护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就是指养护管理活动和养护管理权限划分所依赖的物质存在形式以及管理细则、规范和秩序所形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的养护管理体制是根本无法满足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无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也严重的限制了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应根据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公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科学并且合理的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制度,实施正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群众养护与专业养护、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等多种养护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在重视公路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养护管理工作应规范化和科学化

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是承受着很大的交通负荷的,由于其路况是不断的变化的,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很复杂并且多样的,所以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规范化并且科学化的。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就应该严格的对公路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的工作,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工程是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的,从而维持公路工程正常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所谓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就是指以依照科学的手段和态度,在需要对公路进行决策时,应根据公路的质量、交通量大小、实际路况、以及经济技术参数的实际情况制定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对策,绝不能够出现背离实际或主观臆断的决策。在能够保证公路工程养护质量的同时还应尽量的缩短因养护工作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养护工作的工期,所以,在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并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从而缩短养护工作的工期,提高养护工作的工作效率。

3.5加强养护管理

我国交通部在《国、省干线GBM工程实施标准》中明确指出:机械化养护达到班每30~50km设置一个。近年来,很多公路工程将小道班合并成养护管理站,这有利于强化集中管理,资源统一调度和合理配置,显著提高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相信今后,多功能、高性能的养护机械得到普及后,我国公路工程将逐渐实现规模化养护。

4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化养护是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综合和分析目前公路机械化养护工作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切实提升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