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工科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意义;作用
在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近20年的建设与执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日趋成熟。随着电子信息新技术和半导体新产品的出现,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1,2]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建设[3-5]和课程建设[6-8],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从2012年开始至今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开设了多门新开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突出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意义
(一)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现阶段,因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已成为大部分理科考生的首选专业。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曾对该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各方面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了一些与该专业相关和相近专业课程,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而不专的现象,专业学习迷茫,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不能把握专业重点和核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为了适应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新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了特别彰显本专业特色,并辐射其他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从而带动其它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
(二)有利于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是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创新是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的能力。因此,大力发展这些技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和创造必要的实验课程,还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自主教育,这是创新意识和培训团队合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的途径。首先,我们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它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电子工艺实践、EDA、ASIC电路、计算机应用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加入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在电子工艺实践中,学生在了解电子设备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对安装和调试电子设备的能力训练。在EDA和ASIC电路设计中,通过熟练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机应用设计中,则对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以上教学内容是整个大学四年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并辅以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高频电子电路,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开设了《射频技术》及实验,将所学的专业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和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及运用。其次,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在数字、模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主题,使用电子CAD工具独立完成设计。信号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给定的信号采样策略和信号采集系统,并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这一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是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程设计训练进行了两个链接后,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全面的电子信息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测试。在毕业设计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单位的工作,毕业设计的主题多是结合单位工作内容并决定,也有一部分是基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或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改革的一部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在大三下学期,特开设了《电子设计竞赛基础》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提高学生制作电子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强化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大学教育中,需要体现和落实到每一教学环节上。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我们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自拟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把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类似的组织形式运用到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来,在给定一个目标系统(或学生自拟一个目标系统),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总体设计到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提交设计原型和设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系统的整体思想,技术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分工与合作,在毕业设计阶段侧重于信息检索,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技术路线、创新的培训和考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学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建设,包括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之一。根据多年的新开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建设涉及到相关课程教学及其相关链接的方方面面,是许多因素的集合,包括教师、条件、效果等等,这些工作通常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会遇到。因而有效解决这些环节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链接的建设,如能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更新、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其标准化和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的新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甚至是已建成的高质量课程也面临更新与发展。在教材建设,例如,一部成熟的教材在内容方面,虽然相对稳定,但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知识的滞后性,所以改革旧的内容,补充成熟的技术前沿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材建设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条件建设,几年不发展,不变换,将落后于科技的发展。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对高校来说,课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教育质量高低。高校是通过实施教学计划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是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须常抓不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最终目标是如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旦违背了这条规律,就相当于违背了高校的根本任务,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所以,高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一切改革应顺应其自身规律,围绕教学改革来进行。新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归宿和落脚点。教学改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但教学改革的核心不会变,即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新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对高校的技术要求较高。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因此,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投资渠道。长期以来,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有限资源和实现高效益教育目标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足与创新素质课程的矛盾。二是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如何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浪费,是教育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理论提出后,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与本专业内的相关事情分清主次,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找到了该专业合理的投资渠道,即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优化投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上的投资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具有远见卓识。许多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是分期分批进行,尤其在重点课程的高级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再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可以创造出该专业高水平的教学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内涵清晰、投资明确,使其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有更清晰的方向、更严格的组织、更多有利的条件、更高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且容易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对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开设的课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掌握新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特别是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
参考文献
[1]李如春,沈永增,贾立新.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2,1(101):150-152.
[2]李国龙.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戏体系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24(3):30-33.
[3]谢勇,胡学龙,蔡钧,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4):20-22.
[4]郭宝增.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等理科教,2011,5(99):133-137.
[5]林训超.浅谈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特色[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28-30.
[6]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0.
关键词:
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实践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课程教学非常的关键,其质量的高低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这都为工程测量课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一大环境下实现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一背景下加强课程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其在课程定位上也与普通本科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它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教育的需求。正因如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课程的基本定位应当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做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设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时候,各院校也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注重教训内容的先进性为主要教学目的。
二、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实践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要求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与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工程测量课程应当尽可能的压缩知识量,解决由于学时压缩而知识量、信息量反而增加的矛盾。除此之外,还应当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今发达的信息科技技术,使其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2]
(二)教材建设
众所周知,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教学内容,并为学生课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伴随着测绘仪器的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优化,工程测量课程的课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在教材内容上,应当根据专业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将那些已过时的以及不必要的内容删简,强化施工测量方面的知识,建立完备的教材体系,使新编教材的内容更为新颖,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3]
(三)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工具,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讲授课程内容,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基础课,该门课程内容中涵盖了众多的概念和公式,这些概念和公式枯燥乏味,往往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很有可能使学生感到学习非常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谨记工程测量课程应当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将课程的讲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概念,进一步提高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效果的达成。
(四)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当前,工程测量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已在网上,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室、教室接通互联网,使其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网上进行相关学习资料的下载。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教师之间亦可进行相关课程成果的共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和教师的需要。网络教学环境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拓展教学范围,因此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学校可以配备专人对网站进行维护,实时更新课程素材,为网站的进一步发挥作用奠定基础。还要征求学生对网站的意见,不断的创新网站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
(五)规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建设工程测量课程的同时,笔者认为教师还应当根据测量的特点,来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条件。总之,只有在深入了解该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场地,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满足实践的需求。
(六)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实施者,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在建设工程测量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课程建设的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高水平的测绘学科带头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可以通过课程进修、新知识培训等形式来不断提高工程测量学课程组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除此之外,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来实现教师水平的提升。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搭建教师沟通平台,使教师能够在该平台上实现课件课程以及新知识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帮助教师解决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态。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应实用为导向,注重其实际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工程测量课程的共建与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我们也应当充分意识到罗马非一日建成,工程测量课程的搭建也非一日之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步走向成功。
作者:鱼彩彦 林凯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
随着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应届毕业生数量和历届毕业生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创新意识强、应用能力强、能迅速创造生产力的人才数量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经济论坛的《2012-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指出,美国高校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八成以上的人能够立刻胜任工作,国内只有一成左右毕业生能迅速投入实际工作。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中,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衔接较差,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为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工科教学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开始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后续又跟国际接轨,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此项专业认证工作对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工程教育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2]。关于工程教育学历互认的3个国际性协议中,《华盛顿协议》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是世界范围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目前,国际上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华盛顿协议》为核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协议体系[3]。2013年,“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办,在此次大会上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预备成员,由此,我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得到了《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认可[4]。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和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促进高校通过修改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5]。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这是目前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最高认证标准,该标准包括两部分:通用标准和补充性专业标准。其中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项内容。这些内容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等具体实践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引。
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评价该专业所有学生是否达到认证规定的基本要求,具体评估如下因素:教育———从招生入校到专业学习,从指导教学到素质教育,从学分积累到就业服务等多方面举措;培养———适应环境发展特别是环境污染变化的趋势,加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学———贴合社会、企业对新入职环境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支撑———根据要求优化配备各类支撑力量,如教师、实验环境、实践环境等因素的合理配置。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培养目标”部分明确规定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而且,专业认证支持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与特色性。各工程教育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优势、所在的区域及自己的人才培养面向,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各自的优势特色[6]。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基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盐湖化工方向的优势地位,目前青海大学盐湖化工专业已经成为化工学院的带头力量,已初步建立以盐湖化工为基础的教育体制,因此在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发展之始,就确定了“理论实践并重”的培养方针。在充分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不断坚持“寓教于践”、“赋学于实”的原则,力争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与环境相关的工程专业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工厂、企事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宽口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因此课程体系与内容也必须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的水平与特色。环境工程是近年来新兴发展的新学科,和化工、动物、植物、微生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土壤等细分学科紧密结合、不能相互割裂。这个特点决定了环境工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因此,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整体规划和要求下,平衡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比重,加以与之适应的辅助支撑工作,不仅可以满足教育认证的宏观要求,而且可以加强毕业生的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在简单的实验、实操的基础上,快速适应实际工程、现有工艺,迅速做到从学校到社会的华丽转身。
2.1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纵观目前全国的高等院校,除了较早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少数几个高校专业体系设置完善、起点较高,其余高校此专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与当今社会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严重脱节。国内基本情况如下:基础课程设置类似,差别较小;专业课各自为政,差异明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部分知识高度统一且缺乏更新,实践部分验证类偏多而设型类缺少。目前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1)专业基础课结构不合理:有的课程内容之间有重复,有的课程开设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课程学时设置不够合理。另外课程设置中水污染专业涉及的课程较多、占据重要地位;而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理性污染等处理与控制的课程偏少。(2)实验课程结构不合理:验证性实验较多,且均偏重单纯的分析测试,体现工程原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较少。专业课程设计及认识、生产、毕业实习所占学时比例过小,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及图纸质量较差,表明实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3)教师工程实践背景欠缺:大部分教师均为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引进,完全没有工程实践背景,进校后也较少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校企合作基本未有效开展。教师队伍工程教育经验不足,必然导致学生工程设计教育的效果较差。
2.2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设置探索
在前期收集资料、高等学校和企业调研,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基础上,教学团队不断探索,确定了以《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为核心专业基础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评价》为核心专业课;《环境化学》、《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给排水管道工程》、《环境法学》、《清洁生产》、《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的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重新设置后的专业课优化体系与毕业生应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了更合理的对应关系。
2.2.1根据毕业设计倒查,解决课程设置问题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对毕业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从近年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效果可以看出,固体废弃物方面的内容学生掌握的不够好,设计垃圾填埋场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据此问题追溯倒查发现,有的课程内容重复,如水处理方面的课程重复较多、比重偏大;而固废和物理污染等内容偏少。《固体废弃物与噪声控制》只有32学时,目前固体废弃物讲授26学时,噪声6学时。此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直接反应在毕业设计的焦点问题中。因此,在修订2016级培养方案时,我们教学团队经过充分的讨论并与行业专家论证后,将《固体废弃物与噪声控制》课程更名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并将噪声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纳入新开设的《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课程学时不断被压缩,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优化教学内容,将知识精华传授给学生,也是教学团队一直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环境学导论》和《清洁生产工艺》中教学内容有重复,浪费了有限的课时。以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我们将《环境管理学》和《环境规划》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工艺》更名为《清洁生产》并不再讲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课程开设的顺序,也根据修订好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如《环境监测》是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开设在三年级第二学期,造成了很多基础概念学生都没有学过,就直接开始专业课学习的不利局面。此次将开课学期调整到三年级第一学期,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此外,《专业英语》《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的开设时间也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选修课的设置并做到与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相协调。
2.2.2追踪学生就业薄弱点,调整专业教学重点
通过追踪发现,毕业生就业后应聘到化工、热电、机械等行业中,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能力普遍严重不足。根据此问题倒查,发现目前实验设置还不够合理,主要还是偏向于水处理方面,大气污染监测及控制的实验过少。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中也主要偏向水处理技术和垃圾填埋技术的相关内容,对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关注度不够。目前我校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两门课程设置的理论课时均为48个学时,教学方式仍以典型的课堂模式为主,教学中教师以黑板板书平面向学生讲述,至多借助PPT、MULTIMEDIA等方式展示所有平面或过程变化,或者演示简单案例,复杂的3D设备、多维化学过程则无法详尽解释。因此,学生和老师之间无法形成有效沟通,并且无法形成时间、空间、性状等重要的直观印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十分有限。而这两门课程都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在理论基础上涉及水和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如何防控;在实践基础上涉及污染防控装置的工艺设计、及指标计算等知识,建立毕业后实际分析、处理液体和气体污染的能力。这两门课程只是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安排了相关实验,而且目前实验设置还不够合理,主要还是偏向于水处理方面,大气污染监测及控制的实验过少,针对性严重不足。因此,教学团队需要不断整合已有实验资源,在新版《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大气污染控制实验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实践能力。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学时内增加学生到大气污染控制企业实习的机会,不断努力寻找可以合作的大气方面的实习企业,是教学团队今后需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
2.2.3继续开展实习实训,不断拓展学生视野
环境工程专业课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后才能在授课中举一反三,形象生动的完成讲授;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后才能在指导课程设计时知识面宽广,真正能够从实际出发指导实践。推进校企合作,是达到较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目前青海大学校企合作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特别是环境工程方面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等表面工作,深度的知识合作、技术合作和科研合作并未有效开展。因此,任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也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的努力,在授课中两者的联系深度、广度也参差不齐。体制化、流程化的校企合作已经迫在眉睫,急需在课程群建设工作中尽快开展。继续拓展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基地、工程实践的平台。建立与我省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企业和环保公司互动,优化完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向;并邀请行业或企业等外部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定期修订。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加强毕业生“校门到厂门”的迅速转变,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迅速转型。
2.2.4核心课程教学软件完善
在工程实践类课程学时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学校拨款购置了环境工程类的课程实训软件(水污染处理技术方面),教学团队也在不断努力丰富课程设计案例,编写课程设计内容,修订专业实验指导书,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软件,为后续开设大气及固废污染与控制方面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做好了基础的准备工作。
2.3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
按照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与认证标准的要求,开展对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优化工作,突出与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相结合,并融入创新精神,将现有课程体系中理论基础课与污染防控技术一一对应,相辅相成。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现开设的课程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经典理论内容与技术发展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三门污染控制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学、气候等学科内容,三门课程需要在各个不同学科的理论课基础上实现延展,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结合省情与实际应用,改变传统重理论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压缩“概述”和“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两章的内容,删去与《环境学导论》和《环境化学》重复的教学内容;压缩“大气污染气象学”和“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内容,移在后续开设的《环境评价》课程中进一步学习;增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除尘装置”的教学强度,减少其与《化工原理》中重复内容的讲授;将教学重点放在“常用除尘设备设计及选型和废气吸收、吸附、催化设备设计”上,为后续增设“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设计”、“脱除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吸收塔设计”等课程设计题目打下基础;将“工业通风”部分内容引入“除尘管道系统设计”章节,增加相应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为例,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在《环境学导论》中要加大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的介绍,压缩“绪论”等部分的课时。对《环境监测》课程方面,注重讲授基本原理在实践方面的应用,淡化一些复杂的模型、化学反应,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专业实验》中需开设一些综合设计型、开放型的实验,在原有水污染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实验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层出不穷的恶性污染事件,表明我国目前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经济社会对水资源保护、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表明高校对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贴近现实社会的要求,同时也进一步突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在充分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化工结合环境、理论结合实际、基础结合创新、教学结合育人、学习结合生产,成为了新时期教学团队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我们教学团队在继承先前摸索实践十余年的宝贵成果之上,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群,实施了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完善,以期提高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凸显工程应用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突出地位,树立工程应用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意识,发挥其在企业应有的实际作用。优化后的环境工程核心课程体系将充分实现青海大学教书育人的宗旨,“送出校门,送入社会”,环境工程毕业生在走入社会之际就能成为出色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在精益求精的创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老师们在追求成为“育人工匠”的同时,必将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环保工匠”。
作者:陈莉薇 王晓 严刚 赵玉杰 盛莉 王晓宁 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姜理英,陈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56-260.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5(2):10-19.
[3]王玲,雷环.《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的工程教育认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88-92.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调动起来,形成思想行动上的共识,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武汉科技大学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一直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课程组织建设。教师在选择教材和准备教案时,在学生中挑选出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教学团队的成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组织建设工作,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前预先提出希望了解掌握的知识,课后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
(2)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增强本科生参与研究的机会,提升研究意识和能力。例如,一方面本科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另一方面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承担教师科研课题的占48%以上。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创新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要在实践中锤炼、积淀、提升。
(1)组成教学团队。为了建立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武汉科技大学提倡教学团队的组织模式,要求各个教学团队必须由老、中、青三个梯队组成,通过教师间的交互合作,最大限度地形成创新合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安全工程平台课程体系为例,“岩石力学”、“建筑施工安全”及“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了学科建设团队,在不同的教学板块间进行经验交流,将课程教学中获得的创新经验相互融合,实现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创新。
(2)开展跨学科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充分整合安全工程、采矿工程、机械设计、爆破及职业危害与防护等相关专业资源,确立了武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方向,在各位教师的协同配合下安全工程专业快速发展。现已具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且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就是在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协同学习的关系,在协同学习过程中,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成绩划分为三部分,即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课件准备及讲解分数,适当增加课件准备及讲解分数所占比例,要求各小组成员准备教学内容,学生表现积极踊跃,从“作业场所安全、机械设备安全”到“汽车安全、ATM的设计”,甚至是“水龙头、菜刀的安全设计”,内容充分丰富多彩,其他小组成员积极点评,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理解掌握了“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内容及精髓。课下同其他小组的同学交叉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4.课程与课程的协同创新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结合,开展教学改革。
(1)更新课程知识。结合前沿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关联。例如,在讲授“安全评价”课程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安全评价”过程,增加了安全评价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针对实例,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进行安全评价。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安全工业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开设了“建筑施工安全”及“起重运输安全”等课程。
(2)注重能力培养。本专业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设置本专业课程群和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3)开设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科技类、创新训练类等课程。对于学生素质拓展,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创新教育3个学分及第二课堂3个学分。
5.课程与实践协同创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了“课程实验、校内实践、课外科研”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探究、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材建设。建立校内实验教学系统,采用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务系统中选择后可随时到实验室进行课外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校内实践创新体系。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为学生毕业设计、课外科研、竞赛类立项和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型项目提供支撑,建构了校内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课外科研。通过导师选题,组织本科生在课外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对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学科应用实践的认识,及早进入学科前沿。
6.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创新
通过多元渠道吸收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
(1)专家讲学,如邀请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钢安全环保部等单位专家为本专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
(2)联合培养、合作办学。与美国桥港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等多个国家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与合作办学,促进学生知识的交融,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本专业结合自身特色与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金山店铁矿、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及学分互认等机制,鼓励学生到外校学习,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有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获取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二、专业地图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课程地图扮演著学生的学习导航工具,旨在提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指引,让学生能够依据未来的职涯目标与兴趣,按课程地图可以地从学校开设的通识及专业课程中,清楚所学专业的目标,学生可以根据地图,对大学四年的学习进行规划,可以更有系统性、目标性地完成学业生涯。根据市场调研,专家访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定位进行明确后,按照多元化培养的目标,对我院的电信专业设置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是信号处理与控制方向,另一个方向是智能电子方向,同时设置了专业选修课,在满足学生在对硬件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学习java语言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知识。通过建立专业课程地图,协助学生以职涯发展为导向进行学习规划,建构出具有层次性、完整性之学习流程。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在大四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安排,同时课程地图与培养方案的核心能力相互对应,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化。
三、实施措施
1.按照专业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根据市场调研和学生的特点,在培养方案建立时根据岗位需求分析设立课程,建立了岗位群的地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岗位主要有嵌入式工程师、PCB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岗位,通过建立每个岗位的课程地图,学生可以根据地图的介绍清楚专业的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有的放矢。其中电子工程师主要是进行系统分析、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电路测试等工作,同时具备电子线路分析设计能力、电路仿真设计能力,因此根据该岗位的能力分析,以硬件电路学习的基础上,从大一到大四都有相关课程的设置,首先学习相关的EDA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与测试仿真,然后通过单片机的应用学习系统的设计。
2.学科专业导论的建设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间断地学习,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设立了学科专业导论课程,该课程分四个阶段进行,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前景、实践课程体系、考研和职场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阶段的需求对专业更深入的学习,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实践课程的建设根据CDIO工程理念培养的大纲,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加强实践应用能力,除了在课程上进行贴切得设置外,更是加大了实践环节的实施,在大一进校阶段,让学生在对应的电子企业进行企业参观,让学生对企业文化进行感官上的认识,在大二阶段进行电子产品的流水线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电路的知识更清楚地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际使用及注意事项,为后续的电子系统设计打下基础。同时利用寒暑假再进行电子市场调研,了解专业动态,清楚市场需求,明确自己的方向。从大三开始利用单片机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同时开放实验室,通过第二课堂,聘请企业人员进行指导实践,加大课程设计的系统性,题目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通过团队分工协作,既能对系统设计的方法进行实践,又能锻炼和培养团队精神,为学生后续的就业做好铺垫。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专业是我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多年来为浙江省水利系统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2008年被列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
虽然近年来专业教育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还不够。水利工程制图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这门课为后续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水利工程制图的课程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
1 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选取没有充分考虑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没有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也没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改革前水利工程制图分成工程制图基础、计算机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实训三部分。工程制图基础按照传统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选取教学内容,计算机绘图注重介绍CAD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绘图实训主要是让学生从事水闸的工程图绘制。课程内容的选取不利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
(2)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上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校企合作为背景,以“三化”(即教学项目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融合设计教学情境,构建递进式教学模式。
改革前三个部分的教学没有有效的组织和设计,通常都是按章逐节讲,学生所获知识概念串联或堆砌在一起,不利于其综观知识全貌,也不利于发挥其学习主动性。①
(3)改革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基本采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和模型讲解的模式。
2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根据“岗位适应、行业载体、知识够用、技能为主”的原则②进行取舍,以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要求学生掌握识读工程图的能力和具有应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的能力。概括来说本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主要是:(1)识图能力,要看得懂真正的工程图,尤其是施工图。(2)制图能力,包括工程的表达能力和用CAD画出来的技能。工程表达能力是指对一个结构知道在图上如何表达,知道如何表达后,还要熟练用画图工具画出来。
根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和能力目标,本课程内容选取了两个项目、12个工作任务。
表1 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
3 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采用了实际工程图样为项目载体,③参考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边做边学,学做结合,掌握工程图的识读和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能力。
表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4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4.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第一堂课应该既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又能适当体现课程的深度,第一堂课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一堂课向学生展示通过这门课能做什么,比如讲述工程制图基础部分时,不是枯燥的叙述这门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学习方法等,而是用图样由浅入深的向学生展示这门课的用途;计算机绘图时向学生展示漫画比赛的作品(机器猫、蜡笔小新等),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创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截交线”、“相贯线”的内容时,很多学生觉得很抽象,比较难理解,因此笔者切割大白萝卜,不同的切割位置就会产生不同的截交线形状,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并达到教学目的。④
4.2 合理利用教具,培养空间想象和创新能力
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是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和成绩是否优异的关键。制图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和直观性。因此,需从课程特点出发,考虑教学方法,要注重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型、课件及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有时还需要带学生到工厂或实验室参观。例如:在学习投影基础时,画图的工作量不大,概念性较强,由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画,会给同学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组织学生制作小型投影箱,分析归纳投影规律,以加深印象。同时,应该注意对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使用,使学生能从实物想象到投影,再单独从投影想象到实物。
5 结束语
《水利工程制图》作为一门严谨的技术类课程,要求教师用语规范准确,思维严密,表述科学。但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授课内容能够入耳、入脑、入心。教学实践证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不能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只有将规范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把握水利工程制图教学环节中的课程特征,改革水利工程制图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水利工程制图》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二级子项目
注释
① 陈晓萍,朱建新等.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江西化工,2010.
中图分类号:S9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201-02
1概述
近年来,通信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通信设备与网络升级换代、三网融合不断推进,3G移动通信网络逐步兴起,每年需要建设施工的通信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大量既懂得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又能从事通信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的工程建设复合型人才。
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具有技术综合、实践性强的特点,一个工程往往涉及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制图、概预算、工程管理(监理)等多方面知识。学生要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要学习这些知识,还要全面了解工程建设流程并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通信技术综合知识,而且要会灵活运用。以上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课程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设置
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是一门包含了多种技术的课程,实践性较强。本课程主要涵概了工程师素质准备、工程基础建设、工程勘察与设计、硬件安装技术以及工程验收移交等内容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勘察与设计能力、工程制图能力、硬件安装能力以及工程验收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完成整个通信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安装调试,确保工程质量和通讯网络长期稳定的运行。
在课程建设理论支持方面,我们遵循了“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设计理念。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立足苏北育人才、服务行业福百姓的办学特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扣为信息产业培养职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任务”的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多种渠道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人才特点,将专业定位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主要培养面向通信与网络设备的工程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含维护)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以上是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具体实施的指导思想。
对课程设置进行具体化,确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采取的实施途径是:校企合作;课程具体的工作领域有通信设备生产、通信设施建设和通信运营服务和维护;课程能够培养的职业素质: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团对合作、勇于创新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素养。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理念开发的课程,是典型的工学结合课程。本课程涵概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
1)通信企业特点和电信网络架构,掌握线路施工的基础;2)杆线、架空工程的原理与具体施工技术;3)通信管道工程的原理与具体施工技术;
4)能使用线路施工中所必需的光纤熔接机、OTDR等仪器仪表;
5)具有查阅文献,手册等工具书及设备产品说明书、目录等资料能力。
3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统一。在课程建设期间,我们积极探索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途径,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个核心,结合本专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一个特点鲜明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为:以“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为依托,按照实训条件企业化、教学情境职场化、教师队伍双师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过程流程化和教学成果产品化等“六化”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将企业和教育培训机 构的职业培训体系嵌入学历教育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嵌入课程体系、将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内教育环境”等“四个嵌入”作为专业改革的重点,实施了校企共育、工学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建好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工程设计与施工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较高综合分析和实践运用能力,我们将在现有的3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多家通信施工企业等合作的基础上增加3个校外实习基地,以后每年增加不少于1个。与各实习基地达成长期协作、关系融洽的合作关系。
2)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例如施工必须的登高证、电工证等。
3)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学,通过实际演练理解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同时尽量采用小班上课。
4)加强对外交流,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 A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实施工学交替。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以职业素质教育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带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对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核心实践技能课程《化工设备检验》教学进行了课程设计和改革。
1 《化工设备检验》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
《化工设备检验》这门课程是高职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胜任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特种设备检验员岗位工作。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工具的使用,掌握下料检验、卷圆检验、组装检验、接管开孔检验、水压试验、涂装检验、焊接检验等内容。
长期以来,该门课程的教学存在不少弊端。最初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强调知识的连续性,存在理论推导过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浓厚;本来要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在讲台上示范,师生互动环节少,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后来引进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对课程教学有所变动。利用校内实训室的现有资源,通过化工设备拆装等项目试图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气氛也较以前活跃,但存在理论和实际融合度不高,实践内容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 以能力为本位筛选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必须注重满足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造就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职业情境,增加与现代社会生活与职业关系密切的现实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化工设备检验》教学小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手段,对教师队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利用相关教师派往企业培训学习,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加入教师队伍等手段,同时通过调研和座谈,加大了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和设计是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创设若干个教学情境来完成整个教学。为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参与,亲自动手操作,教学项目以数量众多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为载体,课程教学形式以一体化、模块式的项目化展开。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表:
项目名称 子项目名称 任务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
编制检验工艺 编制检验工艺 能编制钢瓶检验工艺流程图 压力容器结构;压力容器材料;压力容器标准规范
检验准备 外观初检 能识别钢瓶制造参数和检验参数 水环式真空泵原理;阀门结构与原理
残气残液回收 能操作真空回收装置
钢瓶附件拆卸与修理 能检修瓶阀
外观检验 钢瓶除锈 能操作抛丸设备除锈 腐蚀与防腐知识;凹坑与凹陷的区别;封头直边纵向皱褶原因;
外观检验 能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外观检验
几何参数测定 壁厚测定 能使用仪器定点测壁厚 超声波测厚原理;水容积测定原理
容积测定 能应用水容积法进行容积测定
压力试验 水压试验 能使用电动试压泵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原理
气密性试验 能使用气密性试验装置进行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原理;密封知识
3 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化工设备检验》课程教学方法通常采用讲授式和启发式,这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学习基础、素质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心听老师一言堂般的授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授课方式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理论推导繁琐、课堂气氛单调反而更加滋生学生厌学情绪,最后失去学习兴趣。
在吸取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基础上,创新的教学方法多样性就是打破章节顺序和教学模式,以职业素质教育的生产性实训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穿插知识能力传授,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由主导变成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随之加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采用项目化的模块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的魅力。如课程的第一次课在安全生产教育后,就直接让学生参加钢瓶检验实践,获得钢瓶检验的整个工艺流程。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会使用工器具进行焊缝检测、几何参数检测等,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4 教学创新的效果
创新的《化工设备检验》课程教学方法并不忽视学生的基础理论,在每一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都包含有预习、提问、讨论、复习等互动内容,考核环节学生也包含有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教学变得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最显著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变到了以引导、指导、讨论等互动的教学中来,教学相长形成了良性循环,相信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赵志群.对职业技术专业教学的理论思考[J].职教通讯,1997(12):6-8.
[2] 王华金.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电机与拖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2):222.
一、金工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工程训练中心金工部打破传统的专业划分界限,按入学教育及社会科普活动、传统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及现代制造技术、创新实践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四个层面建立统一、完整、综合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每个层次为一个教学实践模块,每个模块按不同专业大类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能获得最佳工程训练效果。金工部教学体系如右边表所示
二、金工实训课程体系教学模块设置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金工部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专业特色求发展”的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金工实训”模式,利用先进的工艺装备和大工程意识
为一体的综合工程环境,向学生提供具有不同特色、不同教学要求和较大发展空间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以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工业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金工部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如下表所示
三、新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中采取的改进方法
为了达到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新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中采取了以下改进方法。
1、改进实训方法,丰富实训内容,提高实训项目的实用性、系统性。在每个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增加创新教学环节,如线切割环节中用不锈钢板制作书签等各工种学生自行加工作品,在现代加工实训中开展课前网上学习,自行设计和编程,课中老师点评和指导操作加工,课后作品评比等多种形式,使我校的金工训练更接近工业应用,更趋系统化。2、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实训教学体系,使创新教育软硬件建设系统化。以机电创新班为组织形式,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的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了项目驱动式的实训选修课新模式,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并受益,有力促进创新教育。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使实训教学和竞赛选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科学制定强化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训―竞赛教学体系实践实施方案,通过重新进行金工实训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的设置。
通过重新进行金工实训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的设置,克服了传统金工实训教学内容单调及形式单一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教育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近年来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创建工程测量实验室
从1998年开始,我院就开出工程测量(非测绘类专业)这门课,当时只是有4台仪器、(2台水准仪、2台经纬仪)。到2005年,我们测量实验室购进了微倾式水准仪24台和光学经纬仪24台,另购进国产全站仪一台。此时,我院已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等6个专业开出了工程测量课。2007年,由于专业的发展和仪器更新的需要,进行了实验室扩建,新购自动安平水准仪40台、电子经纬仪40台、全站仪2台(日本产索佳牌)。到此时,我们工程测量这门课从课堂教学到实验、实习,水平都大幅提高。2010年,再次扩建实验室,新增全站仪20台。2011年又扩建了实验室,增加电子水准仪10台,2″级光学经纬仪10台,新增GPS接收机3台,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经费超过100万元。
(二)编写测量教材、教学参考书
在2006年和2010年,课程组史兆琼老师编写出版了《土木工程测量》和《建筑工程测量》及配套的习题本,实验指导书,实习纲要,大大方便了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测量》 获2011年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三)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内容上,把普通水准仪与自动安平水准仪结合在一起。主要介绍自动安平水准仪,实验也是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经纬仪部分将光学经纬仪与电子经纬仪结合在一起。以介绍电子经纬仪为主,而且用电子经纬仪做实验。实习中,每个小组都配了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基本思路是起点高,尽早让学生接触新仪器,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去用已经过时的旧仪器和老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考试考查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改革尝试,期中,考理论题,期末,考实际测量项目(如:四等水准测二站),让学生自己测量、记录、计算,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四)举办各层次测量技能大赛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经常举办院级、校级测量技能比赛,提高了学生的测量技能。2010年,在湖北省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测量技能大赛上,我校获水准组和全站仪导线组两项集体一等奖(大赛仅设了这两项)。
(五)结合工程项目安排测量实习
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测量实习,2008年测江夏区民族村地形图,2009年测量京山丁家冲1:1000地形图(1.05平方公里)。2011年6月,由课程组负责人带建工技术10级5个班去京山县测量实习,真刀真枪测量1:1000电子版地形图,半月测了8.3平方公里,质量满足设计部门要求。受到业主单位“湖北广信集团”和用图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好评。
二、课程定位及目标
(一) 课程定位
本校办学定位是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生源在湖北,本科490分左右。根据以上情况,本课程的定位:为专业培养打牢理论与实验基础;培养相关专业学生能胜任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测量工作。
(二)课程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各种测量仪器使用,能测绘地形,进行施工放样和工程量(土石方)的测量与计算。
三、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 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1︰500)地形测量的全过程;
3. 各专业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施工测量方法。
(二)难点
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测量在工程上的应用。
(三) 解决办法
1. 通过理论教学与课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员的计算能力和仪器操作能力;
2. 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一周的地形测量实习,使学生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1︰500)地形测量的全过程;
3. 运用多媒体、录像资料、交互式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形象而直观地介绍各种施工测量的方法。
四、课程教学条件改善
(一)教材建设
近几年来,我们主编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授课教材和与之配套的实训教材二套,即《土木工程测量》(含习题及实习纲要、实验指导与记录),书刊号:ISBN 7-5083-4440-5,于2006年8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笫一部分为基本仪器、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地形测量;第三部分为施工测量;第四部分为测量新技术。为了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还编写了与本书配套的《测量习题与实习纲要》、《测量实验指导与记录》。习题部分主要为各章的计算题,图表结合,既能保证记录、计算的规范化,又能养成学员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实验指导部分,详细介绍了每次实验的目的、任务、精度要求、操作要领、步骤、记录计算方法,以保证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能独立地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实验任务,促使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实习纲要,详细介绍了实习项目、时间、目的、任务和要求及应上交的实习成果。经过几年来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教材的使用效果很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同行专家的好评,销量非常好,已印刷多次,现准备再版。
《建筑工程测量》教材一套(含习题及实习纲要、实验指导与记录),书刊号:ISBN 978-7-5629-3108-9,于2010年4月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是应独立学院土建类系列教材的要求而编写的,在《土木工程测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革:1)与时俱进,增加了全站仪、桥梁工程、管道工程测量等章;2)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打破了一些常规的编写方法,方便教学,例如将三、四等水准测量编入第二章,使学生学完等外水准测量后就学习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仪连续使用更为熟练,并且将不同的观测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印象更深,掌握更牢;3)将视距测量编入第三章,学生学完竖直角测量以后马上学视距测量,更能体会测量竖直角的作用,实验课直接进行视距测量,非常方便。该教材的教学效果、使用效果良好。《建筑工程测量》教材于2011年荣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二)教学文件
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为此,课程安排有理论教学、课间实验教学和综合实习教学三个环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
1.《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2.《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教学大纲
3.《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4.《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大纲
教学日历 : 每学期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日历。
1.《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日历
2.《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日历
教学参考书: 每学期向学生推荐3套有价值的较新的教学参考书, 作为教学辅助资料, 用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推荐的参考书有:
李生平主编,《建筑工程测量》,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白会人主编,《土木工程测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许光、王晓峰主编,《建筑工程测量》,中国电力出版社。
(三)课件
为了配合本课程的教学,制作了一套配套课件,其内容丰富,图片真实、生动。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更好。
(四)实践性教学环境
1. 仪器设备
测量实训仪器设备齐全:测量实验室现有J6型光学经纬仪24套、S3型微倾式水准仪24套、2〞级全站仪23套、电子经纬仪40套、自动安平水准仪40套、仪器校正台1、007数字水准仪10套、精密水准仪10套、J2型光学经纬仪10套、GPS接收机3台。实验室管理人员具备维修光学经纬仪、微倾式水准仪和排除仪器故障的能力,确保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2. 实验、实习场地
测量实训场地充足: 校区占地1413亩,校区内地形丰富,有山有平地,道路曲折,适合各个不同专业的各种实验和实习,如校区内设有附合水准路线、角度测量等实验场地,也有闭合导线、线路测设、坡度测设等实习场地,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方便。与此同时, 学校还设有京山绿林镇、武汉江夏民族村校外综合实训基地两处,2008年6月完成民族村1:500地形图200亩, 2009年6月完成京山丁家冲1:1000地形图1.05平方公里,2011年6月完成京山绿林镇、空山洞、丁家冲1:1000地形图8.315平方公里。通过完成实际生产任务既检验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又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很受学生的欢迎。
(五)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设施,每个学生宿舍也都安装有电话和网线,学生可在宿舍、图书馆或计算机机房使用校园网访问学校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学校还订购了大量的网上电子资源,结合授课内容,向学生提供经典的网上资源,方便学生自学。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
(一)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每次课最后几分钟布置下次课的复习题、预习题、作业及预习范围,使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上老师提问,用以检查学生复习、预习的情况,通过提问——回答——点评的互动过程,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之目的。
2. 精讲课程内容。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讲清讲透本次课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化到一个新的层次。精讲时既采用课堂讲述、板书等传统教学方法,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①实物教学法:在讲授“测量仪器的构造”时,通过对实物的讲解,较为直观的使学生掌握知识。
②演示教学法:在讲授“测量仪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就现场演示仪器的操作方法。
③视频教学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视频教学法。
④多种媒体教学法: 对新技术发展及其他信息量较大、而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则通过给学生做简要介绍。这样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又可得到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
⑤ 课堂讨论法:对一些综合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3. 现场教学法。
在讲授“施工测量”时,到施工现场结合实际讲授。
4. 生产实践教学法。
在学生综合实习阶段,直接承担测量生产任务,通过生产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测量技能和综合素质。
5. 组建测量学生社团
成立《工程测量协会》这个群众性的学生组织,学习测量知识,训练测量技能。
6. 开展测量技能比赛
开展测量技能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立体构成以三维空间为构成环境,以形式美法则为构成规律,以各种造型要素为构成对象,将点、线、面、体等各种造型要素组合,并赋予肌理、色彩、质感等视觉特色,构造出具备美感、形式感或各种语意的立体形态。立体构成是对空间和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
立体构成也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立体构成的课程成果以三维形态为载体,这就需要接触各种材料,运用各种形式法则,结合各种表面处理与连接工艺来塑造。从制作方式与过程看,这与工业产品设计极其相似。但相对立体构成的塑造要求而言,工业产品的设计要求又更为复杂,除了形态的视觉审美与艺术张力等感性要求基本一致外,产品设计还需要强调理性的人机关系,由产品尺度的合理性来引导产品使用的便利性与愉悦性。
1.工业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1)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两种。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出身于工科背景,普遍不具备美术功底和审美能力,在手绘表现和三大构成等基础课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应用形式法则来塑造具备一定美感或语意的立体形态,对于习惯通过逻辑推算来获取严谨结果的理工类学生而言,具备认知和实践上的难度。立体形态的塑造需要借助感性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来发散拓展,如何让理性的工科背景学生在教学中匹配发展审美意识和增强构造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立体构成与后续课程联系有所脱节,衔接不紧密。立体构成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从整个专业的教学结构上看,它属于中间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基础课需要将基础知识与专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立体构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1]。在立体构成课程之前,平面构成用来进行二维造型元素组合及培养其美感,而色彩构成则强调学习表面色彩配置的合理性与美观性,这些都为立体构成的教学奠定了元素组合方式与色彩配置方案的形、色基础。照理说,立体构成是设计综合形色考量之后的“形态”,是为日后的产品形态设计夯实基础。但大多数学生很难将在立体构成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专业设计课程中。换言之,立体构成的课程内容,只是注重基本内容的传授,承袭了包豪斯以来的三大构成的基本理念,而没有与工业设计专业有机结合,缺乏教学体系中相关环节一脉相承的嵌套融合,反而有基础课与专业课割裂的意味,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后续专业学习效果。例如,在设计具备美感的产品形态、制作产品模型等方面,学生始终无法结合立体构成中的形态设计与模型制作等教学内容,顺理成章、触类旁通的开展与完成。
(3)工业设计专业需要加强对各类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教学力度。许多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产品设计方案获得通过,但无法准确定位模型制作和产品打样所需材料,教学效果则大打折扣。事实上,在立体构成教学过程中,立体形态的塑造本身就牵涉到各种材料工艺,囿于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实验条件所限,学生多利用纸张、木材和塑料等材料来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甚至有些院校依然只利用纸张材料来塑造传统的板式、柱式和仿生作品。虽然有不少结构巧妙、创意出色的作品呈现,但总的来说,材料与工艺的应用范围仍需扩展,毕竟产品设计牵涉到的材料种类更为广泛。在其他与材料及加工方式相关课程较少的前提下,如果能结合立体构成课程,更重视材料和工艺的认知与实践水平的提升,将有利于在后期的专业课中,增强产品形态塑造与功能实现的可行性。但同时,立体构成的课时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将大部分材料的加工方式全盘授尽,也无法提供更多材料和加工设备让学生构造立体形态。如何培养学生在短期内重视材料的作用、深研材料的加工特性,值得思考。
2.工业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针对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上述问题,立体构成课程与工业设计专业的邮寄融合,可以通过如下三条途径来有效开展:
2.1 结合产品设计的角度,加强、加深针对形式法则的理论讲解
在讲解形式法则时,注重由抽象至具象、由虚体至实体的分步骤、分层次的描述。形式法则包括单纯化、渐变、韵律等基本构成原则,通过各种加减组合的构造手段,这些原则既可应用在最简单的几何抽象元素如直棱体、曲面体、线材和点材中,也可映射于源自实际生活的各类产品形态上。基于三维造型元素来构造立体形态,在各类教材和实际教学中已多有涉及,而结合产品形态的形式法则的运用将是教学重点。搜集和整理应用了这些原则的产品形态,将其所包含的三维造型元素分为点材、线材、面片和实体,根据细节布局与轮廓造型两方面,分而析之:
(1)点材、线材多以按钮、按键、滑块、散热孔(槽)、扬声孔(槽)、防滑纹、装饰线等细节形态出现。这些部件多以群体、系统出现,其排列组合绝非随意安置,可以结合骨架、对称、发射、旋转、异同、强调和一致等构成细则来详细讲述。所以,融合产品细节的布局排列讲解,有利于基础知识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相嵌,可以有效地避免两者脱节。
(2)包括各类电器、家具家居用品在内的不少产品,其基本造型元素可以是线材、面片、直棱体或曲面体[2]。多数产品为了丰富形态层次、营造活跃感受,也将各种造型元素加以组合混搭。针对这些产品形态进行分解剖析,可以发现其形态均脱胎于最简单的几何抽象元素,并对其进行加减组合。在其构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应用了对称、层叠、单元体集合、整体与细节统一等形式法则,以有序设计稳定的构造和美观的形态。针对产品形态,从复杂、具象的结果分析至简单、抽象的起源,有利于学生在塑造自己作品时,对其可能的构成途径进行发散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在后期进行产品设计时,有依有据的利用形式法则来塑“形”和造“态”,即通过“造型”来展现视觉与心理的美的“态势”。
2.2 加强与后续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结合度
立体构成理论讲述与工业设计专业结合,只是从认知层面上加强了基础与专业之间的联系,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度。以往的课程训练多以系列命题形式出现,如基础2.5维的纸张图案构成、板式构成、柱式构成、线材构成和块材构成等。将这些命题训练全部取消,而代之以与工业设计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产品形态设计大课题为主,将有利于与后期的形态设计、专业设计等课程内容前后承袭。由于所选主题是以产品为对象,学生所构造的产品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学生的产品设计“处女作”,甚至可以成为实际可使用的产品对象,这将极大提升学生的设计主动性与制作积极性。
以笔者所在浙江工业大学的立体构成教学为例,课题是以坐具形态为构成内容和成果,学生将在六周内,利用各种材料,结合各种表面加工和连接工艺,运用各种形式法则,或者指定以单元体集合的形式法则作为必须使用的设计思路,来塑造各种不同风格、包含不同语意的坐具。但是,立体构成毕竟不像专业设计那样,注重产品形态的易用性与人机性,所以,立体构成所塑造的坐具形态,强调形式美感,以风格化和个性化为评判重点,而有意忽略构成形态的使用愉悦程度。
2.3 加强教学中材料与工艺的认识与实践力度
没有材料,产品无以实现;没有材料连接工艺及构造,产品无以成“形”;没有材料表面工艺,产品无以传“态”。在座具课题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必须针对材料进行尽可能深的挖掘,这对以后产品设计时其形态风格的可塑性与材料工艺选择的正确性方面,大有裨益。
(1)材料与工艺应用的合理程度。基于优化更新的本校模型房条件,针对材料的选择面较之以往更宽广。学生在课程前期,会学习材料的表面工艺与连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在对材料的特性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制作坐具形态所使用的材料,分为木材组、塑料组、金属组、玻璃组、油泥组和其他材料组。在这里,基于材料分类的组别,不代表其所制作的作品必须全部都由该材料塑造,而只是以此种材料作为主要应用对象。每一组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全程拍照或拍摄,以记录制作流程,并形成庞大的资料库。在课程的作品阶段,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本组和其他组的记录存档,来了解各种材料与工艺,在制作坐具形态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所实施的加工步骤。
(2)加深对于材料及其加工特点的认知。每一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硬度、强度等特色,都有与其特色相适应的加工手段。木材可以通过榫卯、胶黏、螺栓等方式相加,可以通过钻孔、开槽、切锯等方式消减,可以通过涂刷、喷漆、打蜡和描绘等方式进行表面加工。当然,有些院校的实验室尚无法提供热弯等方式来进行更高难度的加工。所以,在现有制作方式与条件下,各种材料能塑造的形态会有所区别,也能因之而体现不同的形态风格,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作品时,同样的产品种类,却因为不同的构成方式,展现出迥异的形态风格,这将加深学生对材料及其工艺针对产品设计所起到的影响的认识,有利于以后在专业设计时进行正确的设计构思和创意发散。
综上所述,在立体构成中,从形式法则的理论讲解、设计课题的创新改革、通过材料及其工艺的实践来加深认知这三个方面来结合工业设计的专业特色,有利于立体构成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形成一脉相承的工业设计专业链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在立体构成的作品阶段,将学生成果集中展览,通过同一产品不同风格的展示,与后续的形态设计课程相关联;通过不同材料与工艺所塑造的不同形态,与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及模型课程相关联。由此,立体构成课程的创新实践,将有利于学生摆脱纸上谈兵的桎梏,加深和拓宽对于立体形态的构成方式以及材料工艺的正确认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反证理论的实践教学观。
参考文献:
[1]农素玉,庞新维.浅析工业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7
[2]顾宇清.产品形态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市二o一o年将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建设,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一个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园林城市)目标,为××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规划落实,力争提前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市将加快科学发展,鼓励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建设生态××。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环保力度,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一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推本文来源:文秘站 进新钢、海螺水泥、良山高炉余文秘杂烩网热、余压发电和赛维硅料低温发电等项目,积极推进城区光电建筑应用等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把环保准入关,坚决杜绝污染项目进入××。完善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水质保 持在二级以上,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三要加强生态建设。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抓好仙女湖水体保护、矿山采掘植被恢复、污水处理、孔目江上游水源保护、袁惠渠污染整治等十大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在一山(仰天岗)、两河(孔目江、袁河)上做文章,确保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
第三,以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为契机,振兴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日前科技部确定我市为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我们将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及设备制造业。目前,落户××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0余家,已基本形成以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和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新能源经济板块。我们力争把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成为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载体,江西省新能源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江西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国际化科技新城,高度集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研发园区,承接国际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一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关乎学生的教育权利、全面发展、个性彰显、潜能释放、学习兴趣等等,更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形式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课程文化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秀;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三是我们认为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实施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要看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课程。学校教育给予学生最好的礼物,最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受到熏陶、浸润和滋养,获得生命成长。
四是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是个文化场,文化是一面无形的旗帜。它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给人以精神的熏陶、文化的浸润和品格的滋养,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才是难忘的课程,刻骨铭心的教育。
五是我们认为学校设置课程的丰富性正在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这样批评,“过分地强调知识是现代教育的悲剧。”这一见解和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不应该比升学率,不应该比分数的高低,而应比课程开设的丰富性,课程开发的创造性,课程对学生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