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篇1

回顾一年来全县工业发展工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4+1”产业集群,通过推进项目投产达产、加快园区建设和加强要素保障等系列措施,取得了多个“第一”的良好成绩,实现了全县工业经济提速健康发展。工业总产值达到203.36亿元、增长73.3%;工业增加值51.58亿元、增长21.3%,增幅考核组第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提高4.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4%,较20__年提高个16.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71.1亿元、增长53.8%,增幅全市第二、考核组第一;新增规上企业89家、总量达到153家,增幅全市第一,得到奇帆市长的亲笔批示肯定。

(一)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以电子联合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起步发展,以民丰化工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以西南国际灯具城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已初具规模,“4+1”产业成为支撑和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全年完成总产值100.7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6%。

(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按照“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原则,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强化功能配套,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南区污水处理厂、北区H5骨干道路、110千伏哨楼变电站等28个基础设施项目,已竣工17个,为企业落户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加大园区拆迁力度,应拆迁住户199户、已拆迁195户,拆迁企业4户,搬迁电力廊道回路12条。紧抓城市发展新区机遇,重新修订完善了工业园区空间规划,为园区进一步拓展做好了准备。

(三)园区招商有新突破。引入产业运营商,采取项目招商、高层直接商洽等方式,大力推动工业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签约工业项目35个,计划投资60亿元、到位资金20.4亿元。其中,签约化工类企业7家、清洁能源类企业1家、装备制造类企业4家、电子信息类企业21家、消费品产业类2家。

(四)能源供应保障形势良好。通过积极与市经信委、市电力公司、西油公司、川中油气矿等单位沟通协调,最大限度保障了企业电力、天然气需求。全县工业用电量3.12亿千瓦时、增长13.1%,其中万利来化工、维尔美纸业等前16户重点企业用电量2.25亿千瓦时,占工业用电总量的72.1%、增长13.2%。全县工业用气量1.47亿立方米、增长27.6%,增幅高于全市29.5个百分点,基本保障了企业满负荷生产。

(五)服务企业质量不断提升。通过现场办公、重点协调、专人负责等方式,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落户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落实新增担保贷款项目40个、金额7646万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帮助企业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市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5323万元。先后为25家企业开展3次现场招聘会,帮助招工1100余人,基本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同时,按照协议约定,督促企业严格按约定进度推进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企业21家、续建9家,建成投产13家、总量达到46家,企业数量和规模正逐步增加。

(六)闲置土地清理成效明显。通过艰苦谈判和博弈,共收回12户企业闲置工业土地共1263.8亩,去年已利用894.8亩落户新招商企业14家;清理工业园区范围内综合用地2宗、118.8亩,已全部重新依法出让,既有效规范了园区企业囤地不建行为,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保障了15个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扎实工作的结果。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才刚起步,还存在经济体量小、产业链条缺失、发展环境不优、要素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措施,用发展的方法来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抢抓机遇,努力实现2014年工业发展新突破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讲,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已经到来。从机遇来看,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发展工业经济,产业项目从招商到建设再到投产有一套完备的支持鼓励政策;“4+1”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正处在快速上升期;企业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将持续拉动产能增长。从挑战来看,经济下行和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构成双重压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调整期,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园区资金压力大、土地供给难度增加、要素保障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企业落户建设、生产经营环境和空间都受到不同程度挤压。从任务和要求来看,按“科学发展、富民兴潼”的总任务和____建设城市发展新区要求,工业是实现全县加快发展和一盘棋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实现2016年工业总产值600亿元、2020年1500亿元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重大。

今年的工业经济主要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完成260亿元、增长28%,力争达到280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65亿元、增长20%,力争达到70亿元;工业投资完成75亿元,力争达到8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20 家,规上企业总产值完成150亿元、增长30%,力争达到160亿元。

以上目标是一个突破局限、打破惯性的目标,也是我县从未有过的发展速度。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突出规划引领、龙头带动和科技创新三大导向,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自加压力、接续奋进。具体来说,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培育壮大“4+1”产业集群。坚持集群发展思路,强化支柱产业支撑能力。机械制造产业,投产全鑫农机等项目,加快推进谛远机械、华祥特钢二期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开工建设天远微动力、潼翔电子等项目,加大产业垂直整合力度,以引进品牌手机为引领,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启动伟泰化工、合才化工等项目建设,加快民丰化工技改项目实施,启动新华化工、万利来化工技改环保搬迁前期工作,推动无机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清洁能源产业,挖掘和利用整装天然气藏资源优势,加强与西油公司和川中气矿对接,按计划推进大唐国际冷热电三联产项目前期工作。消费品工业,助推维尔美二期尽快达产达效,建成健能食品、灯饰灯具市场三期等项目;建成西南国际灯具城一期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产;推进简氏纸业60万吨再生纸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努力,力争“4+1”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以上。同时,要按照“推进前期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要求,加强协调,挂图作战,督促企业严格按协议约定信守承诺,推进企业项目按计划实施建设、按承诺进度推进、按设计保障质量。

(二)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一园三区”基本构架已经形成,但血肉还有待进一步丰满,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道路管网方面,完善园区道路标识标牌,完成南区污水截留干管BC线管网铺设、北区H5道路建设;尽快启动南区H6、北区X3道路建设,力争南区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北区实现骨架道路串联。土地整治方面,尽快启动实施朝阳湖、洗菜区片区综合整治,完成北区无机化工园和东区约1000亩起步区场平工程。要素保障方面,建成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尽快启动东区电镀污水厂建设,完成110千伏哨楼变电站建设和风潼东线迁建工程,启动东区田塘线建设和北区H1道路高压电力线路搬迁,力争水电气讯等工程随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加快生活文化服务配套,南区力争建成公厕2个,启动3万平方米员工宿舍建设,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和发车时间,扩大公共交通服务范围,适当发展餐饮娱乐服务,促进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大力推进产城融合。

(三)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加快工业发展的主渠道,是扩大增量、膨胀总量的主要抓手,要将工业招商引资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瞄准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实施产业招商;借助社会力量,对接西南国际灯具城、电子联合会等产业营运组织,实施招商;鼓励支持民丰化工等在潼骨干企业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条项目延伸,实施自主招商;充分发挥____自身资源优势,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实施资源招商。二是强化招商队伍。整合县级部门、镇街、园区及企业力量,按照懂产业、懂成本、懂谈判、有责任心的要求,选择精兵强将,建立和打造工业招商精干团队。三是严格选商选资。牢牢把握投入、产出和税收强度这把标尺,坚守环保底线,对企业效益、资金链、项目预期等进行严格论证,约定好退园条款,做到择优而入。力争新引进企业20家,到位资金 18 亿元。

三、创新工作,增强保障,促进____工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要素保障。水电气运,是企业的生命线。要健全水电气运保障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行。重点解决工业企业用工临时短缺、铁路货运和南区缺水、缺电问题,研究解决北区原供气管道输送能力不足问题。

(二)加强资金融通保障。坚持政府推动、银企合作,努力解决企业融资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好政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和企业,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项目。充分用好民营经济专项补助资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工业领域。

(三)加强工业用地保障。紧抓城市发展新区机遇,严格执行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园区空间规划;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和土地整治相关工程,保障企业落地建设和技改扩能对工业用地的需求。

(四)加强劳动力保障。充分挖掘现有职教资源,优先向园区重点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加大宣传力度,每季度举行一次人才招聘会,努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周边劳动力在潼就业;抓好劳动力培训和就业配套服务,提高劳动人员整体素质;搭建企业与市内外劳务中介机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人力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组建劳务公司,为企业提供代为招聘、劳动力引进等服务。

(五)加强工业运行监测。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4+1”重点企业的运行调度,及时掌握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落实以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旬调度、月报表制度。密切关注宏观政策走向,切实加强重大问题的预测判断和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调研,搞好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分析。

(六)提高审批服务质量。按照中央和市里相关规定,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探索建立“工业项目联审机制”;通过现场办公、集体会商、督查督办等措施,着力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的问题,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度。

篇2

泉州历来以“工业立市”。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经济更是泉州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2014年泉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93.23亿元,比增11.9%,继续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阶段。当前,泉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与供给双重约束、重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存在,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将处于低位调整状态,迫切需要泉州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新一轮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泉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泉州市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看,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情况良好,工业经济总量仍处于福建省首位。全市跟踪系统工业项目262项,总投资3617.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9.86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37.66亿元,增长22%,工业投资力度大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37个行业有33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超过半数的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9.28亿元,增长8.5%,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3.60亿元,增长31.1%,新兴行业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一年来,泉州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业,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00亿元,增速超33%,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及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12家企业15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富贵鸟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特步、贵人鸟、九牧三家公司成功列入国家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名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宽带中国”国家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信息消费国家试点城市等,都为泉州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从目前看,泉州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越走越窄,发展空间受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效应日趋明显。泉州以民营企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九成左右,经济环境影响已严重制约泉州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提升,转型升级藉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泉州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高成本压力,也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是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2泉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的影响下,泉州必然要通过分析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准确研究、研判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将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促创新的改革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泉州市经济跨越发展。

 

2.1转变思维,促进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

 

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的思维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正处于经济加速转型时期,工业经济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从重产量产值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实物资产向重无形资产的转变,从重外延投入向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的实现,必须确立全方位的系统思维方式。增强企业软实力,转型从“头”开始,帮助企业家及经济管理者转变工作思维,查找自身短板,提升素质,实施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不只针对企业家,更将与企业打交道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引领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管理能力,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具备熟练驾驭、管理市场经济能力的政府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让泉州政企合力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转变思维,将直接决定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决定工业经济的规模,真正实现产业的内涵优化提升。

 

2.2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过去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所释放的增长能量已经接近极限,继续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700亿元,为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尤其要顺时而为,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重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各要素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发展全体系电子商务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移动化,争取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快递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2.5产业”,实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努力通过推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增强差异化发展竞争力。

 

2.3实施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坚持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破解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制定“两化融合”行动方案,培育和推广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单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扶持建设一批行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纺织鞋服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入制订实施“工业4.0”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转型,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打造泉州“中国制造2025”试点,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抢抓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4致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力争在产业技术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两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先进技术转化平台和国内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推行技术成果评估入股,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双赢”;探索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市场化模式,强化国内外创业风险资本集聚,引导民间资本形成创业风险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5强化项目跟踪,挖掘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培育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增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对接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产业集群梳理列出拟引进的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填平补齐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联的配套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对接活动,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全力突破项目要素制约瓶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入开展产能对接活动,引导、促进龙头企业以委托加工等方式,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以分割的环节剥离出去,衍生出一些专门从事生产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型企业,以大带小,逐步形成“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2.6推进节能降耗,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作为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减少单位产出能耗,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和节能服务体系,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节能责任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工作;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培育再生资源、再生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产业,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生态化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约束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节能评估,加强工业新建、扩建项目节能审查,严把项目能耗关,抓好重点行业整治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严抓淘汰落后,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

 

篇3

1 我国木材工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木材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又使国内企业走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人造板生产国和消费国, 第二大木材消耗国, 且其发展势头甚至已经开始牵动和影响整个国际原木市场行情。近几年来,我国木材总需求量逐年增加,每年进口木材及其产品折合原木达1亿多立方米,进口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然而最近两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资源减少,竞争压力加大,各木材出口国纷纷调整本国木材出口政策,全球木材价格持续攀升,各项成本加大,我国进口木材量递增势头趋于平缓。

2 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2.1我国未来木材工业的发展方向多年来,我国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还靠消耗大量木材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木材利用率仅为65%。未来应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我国木材工业应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吸取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2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发展木材节约代用

2.2.1大力发展木材节约代用 坚决贯彻党的“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坚持“植树造林与节约木材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木材节约代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提高木材的防护能力,推广木材的干燥、防腐、防蛀蚀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突出抓好电力、铁道、工矿、包装、住宅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木材节约代用。

2.2.2全面提高利用效率 木材高效利用有三层含义:一是合理利用;二是综合利用;三是节约利用。目前我国木材的利用率较低,平均在65%左右。世界上木材资源消耗量大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木材高效利用的途径,林业发达国家的木材利用率一般都在80%以上,有的国家如瑞典木材利用率已经超过了90%。因此,我国木材高效利用研究和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试想,如果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能提高到80%,木材工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供需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轨道。

2.3产品结构将不断更新

2.3.1产品品牌化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只有当企业独占的这种竞争能力是有价值的、稀缺的,别人不可完全模仿的和不能被竞争对手替代的时,企业才有真正的实力去持续提升品牌的忠诚度。我国木材行业大多数企业的品牌意识还相当薄弱。企业要创造自己的品牌,除了需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严格的管理制度,优良的售后服务外,还应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大量低档产品充塞市场,无序竞争,使一些有能力、也有愿望生产高档产品、创品牌产品的企业受到冲击,这是一个必须大力克服的问题。

2.3.2产品多样化 人造板在物理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能以及饰面装饰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实木板材,是实木板材的主要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强化木地板基材、家具制造、室内装修、车船内部装修、音箱制作及包装等。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终端产品的品种、式样不断更新,必然要求其原料木材和人造板产品的品种及性能的多样化。以强化木地板的发展趋势为例,为提高产品的耐磨、阻燃、耐水、抗静电性能,生产工艺亦在不断改进,产品的多样化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是提高原料利用率的需要,是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

2.4生产技术将不断更新

篇4

一、精细化工行业特点

1.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差别极大,从十万吨/年到仅几十公斤/年,多以批量方式生产;

2.产品的附加值高,通常产品的利润率在10%以上,有的高达30%~50%;

3.占下游产品的成本比例较低,但对下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影响较大;

4.配方对产品性质的影响非常大,配方的微弱差别往往造成产品性能的很大变化;

5.产品推陈出新的周期比较短,需根据下游产品的变化及时更新或改进;

6.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如没有精细化工产品,人类的生活将难以想象。

二、精细化工行业现状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精细化工已进入成熟期。精细化工的发展速度将高于一般化工产品,精细化工率不断提高。我国从“六五”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了一大批精细化工装置,建成了一批精细化工基地或园区,精细化工率已经达到48%,但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精细化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形成了科研、生产和应用基本配套的工业体系,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总体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

1.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如加氢还原、连续硝化、绝热硝化、液体SO3磺化等还未普遍使用,不少小企业的生产还是作坊式的,自动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在单元操作、工艺路线及产品后处理等方面还停留在60、70年代的水平上。一些新的发展领域,如功能高分子树脂和功能性材料,精密陶瓷、液晶材料、信息化学品等国内大多还刚起步有的还基本空白。

2.产品品种虽已有3万多种

但技术含量较低。有的产品质量差,有的总量不足,有的缺乏系列化和精细化。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竞争力较差。一批性能好、质量高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如我国纺织印染工业所需的染料,从数量上国内产品的满足率可到90%以上,但品种的满足率仅50%。

3.企业规模小而散,集中度低

目前全国有一万家左右的精细化工企业,其中以涂料厂最多,约4500多家,其他染料和颜料厂、农药原药和制剂厂、化学药生产厂均在1500家左右。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屈指可数,当然近几年在浙江等地也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染料和中间体生产厂,但总体规模远远小于国外的生产厂。

4.中国精细化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是科研开发力度不够,国家及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太少,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开发和创新体系。中国的科技力量大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由于与生产相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一般只有10%左右。而企业自我开发能力又较弱,大部分精细化工企业还尚未建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市场开拓和技术服务机构。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对应用研究不够重视,对产品应用和市场营销关注很少,这是中国精细化工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之一。

5.很多企业对环保重视不够。精细化工的生产厂一般规模较小,厂点分散,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量较大,有的还难于治理,同时建设三废治理装置需要较大的投入,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大多数企业的三废治理尚未达标,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规和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如果对此处理不好,将影响到我国精细化工今后的发展。

三、世界精细化工发展趋势

与基础的石油和化工原材料工业相比,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与经济的规模特别是经济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全球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消费将继续呈健康发展态势,特别是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未来全球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发展趋势如下:

1.市场需求将继续健康发展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市场将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发展较快的领域有:原料药、酶制剂、特殊聚合物、纳米材料、分离膜、特种涂料、电子化学品和催化剂等,但农药、染料和纺织化学品将呈下降趋势。

2.精细化工公司加快并购重组.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重组将不可避免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减速,产品需求减慢,发展中国家精细与专用化学品越来越多进入国际市场,因此许多知名的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为巩固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新一轮的兼并、联合、重组将风云再起。

3.定制生产不断加强

对于用户来讲,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小,相对价值较低,因此为达到使用的效果,用户对于产品的性能更加关注,因此更趋向选择定制生产。使用品种多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另一特点,如塑料加工需要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等产品,为方便用户采购,节约采购成本,越来越多的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生产商在销售自产的产品同时,外购其他种类的产品,从而使用户一次购买到需要的所有助剂产品。

4.生产工艺突破成为独特卖点

篇5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发展非常迅速,与之相关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在工程建设中的控制投资、节约资金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造价管理队伍是当今主要的任务。建筑业已经形成非常庞大的体系,每年不同的建筑层出不穷,使得工程咨询这个行业快速发展起来,为建筑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让建筑商的投资最大化,怎样能让工程咨询业在行业中更具优势更有竞争力成为现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历史

我国刚刚兴起投资建设的时候,还沿用了苏联的一些体制,在短期内,塑造了大批的造价专业人员,为我国后续工程造价咨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了工程造价咨询业。到了改革开放,随着经济改革,与外界联系频繁,我国开始加强了对工程建设方面的投资管理,提出了很多改革措施,如工程造价、招标、设备采购等一系列管理方法。为了适应当下的需要,成立了很多专业性的服务公司,即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此时,工程造价咨询业已形成基本完善的体系。后期,随着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确立,政府及地方对建筑业的需求加大,推动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趋于稳定,服务更加规范化。如今,工程造价咨询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变得越加专业化,吸引了更多的建筑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依赖和信任。

二、造价咨询存在问题

依靠本身强大的技能实力,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系列工程造价办理规章制度范围内,承担着大量的工程造价技能征询效劳使命,是工程造价办理的生力军,是深化工程造价办理,实行工程造价的微观监督和操控效果的一支重要力气。工程造价征询职业的鼓起,可以为政府与公司的决议方案供给及时有用的商场信息。对合理断定和有用操控工程造价,保证建造单位和施工公司的合法权益,保护建造商场的经济秩序,推进建造事业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含义。可是,由于长时间方案经济体制的惯性效果;商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尚不完善;商场竞争机制尚不健全;造价征询商场的办理制度不科学、不齐备以及政府监督办理办法不得力等缘由,使工程造价征询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弊端,首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征询活动缺少独立性、公正性、时效性,审价独占影响造价征询商场的健康开展。二是工程造价征询效劳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三是工程造价征询机构的专业技能人员不稳定,整体水平与效劳需求存在较大距离。四是对工程造价征询机构的办理尚为雏形,法制化办理没有完善。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造价征询商场的正常工作,阻止了修建商场的健康开展。工程造价征询业是一个新的职业,虽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严肃的应战,也有开展的新机遇。因而,社会中介机构应掌握机遇,抓住机遇,迅速开展,真实完成工程造价专业化功能办理。

三、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1、树立完善的法规系统,标准工程造价征询商场

工程造价征询商场的正常运转依赖于齐备的规章准则,应树立起严厉的法制化办理系统用以标准工程造价征询商场。首要,应树立完善的规章准则,严厉对工程造价征询机构的办理。依据建设部《工程造价征询单位天资办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联系地区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行动标准、行动准则,实施商场准入准则,拟定一致的工程造价征询合同文本,树立经营办理手册准则,并且履行严厉的年审准则,对无证、无照、从事造价征询事务的要坚决撤销,禁止超天资执业,禁止无天资的单位和自己从事工程造价征询活动,定时对征询单位的作业效果和执业行动进行检查,对以给付回扣等不正当手法承包事务;使用行政手法逼迫托付方承受服务;违规收费;出具假数据、假报告的单位要依法予以处罚,对缺少职业道德,就事不公正、吃拿卡要、违反规定举高或压低造价的执业人员要严肃处理。其次,严厉建设项目的程序办理。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资历检查,对不具备资历条件的工程必须托付相应天资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一起加强工程招投标办理,完善施工合同的检查备案准则,加强对工程标底价、合同价、结算价的监控。

2、大力倡议工程造价征询商场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

在工程造价征询活动中,征询单位有必要依照法规在企业资质答应范围内以优质的效劳、严厉的管理与同行打开公平竞争。为进一步标准和发展造价征询商场,有必要大力对立不正当竞争,禁止造价征询单位使用主管部门的行政功能和其他非正常不正当手段,强行承揽征询项目和独占造价征询商场的不法行动,束缚和标准建造、施工、征询单位以及政府的商场行动,保护和标准修建商场经济秩序,努力创造平等竞争的商场环境,推进一致开放、竞争有序的造价征询商场的树立。

3、加强造价咨询职业的本身建设,进步从业人员的业务本质和服务质量,建立杰出的社会形象。

工程造价征询职业是集智能、技术、法规于一体的高层次服务职业,需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丰厚的实习经验,还应具有杰出的职业道德以及准确把握方针的才能。因而,有必要严格执行工程造价办理专业人员执业资历准则,并定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查验和查核。对查验、查核不合格者以及假公济私者应当刊出其从业资历,坚决调离岗位。可见,作为工程造价征询职业的作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进步本身本质将是十分重要的。首要,要加强业务学习,进步剖析疑问、解决疑问的才能,要不断更新知识、开辟视界,既要把握理论又要加强实习,使造价征询服务由如今的只是编审工程预结算向两端拓展,逐渐过渡为从投资决策、规划、施工直至竣工检验全过程的造价征询服务。其次,要培育杰出的职业道德。作业中要廉洁自律、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应对造价征询单位作业人员加强法制政治教育,进步征询从业人员防腐抗变才能,引导造价征询业完善内部监督办理准则,在作业程序上环环相扣,构成彼此联络、彼此制约、彼此促进的监督机制。

4、借鉴国外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先进经验,开拓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内各行业与国际惯例接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某项工程的造价管理,是由业主委托一家专业咨询公司独立负责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这种专业咨询公司是独立于业主、承包商和设计单位之外的自主经营的中介组织,独立、公正地为社会服务,全过程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在经济较发达的美国,众多的咨询服务机构在政府与私人承包商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方面,而主要依靠间接管理手段即可达到其目的。因此,规模庞大,信誉良好的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可以充当业主和承包商的人,同时,也是美国工程造价实施专业化职能管理的必要前提。

结束语

中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业要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改变目前工程造价的分散管理模式,必须打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借鉴国外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投资体制改革要求,逐步完善以投资主体为核心,以建设项目全过程控制为目标,以市场经济和投资体制为导向的综合性社会化的技术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篇6

一、商城县工业概况及集聚区发展情况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83.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4.6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9%,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5家,实现利润4.2亿元,五年增长了6倍多。以山信粮业、牵手合作等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业,以禹王机械、开源环保、中科钢构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正大工贸、嘉娜莎等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业,以长园茶油、黄柏山茶业、詹氏蜂蜜等为代表的特色加工业渐成体系 。 但产业集聚不够集中,发展不够稳定,配套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该产业在商城县迅速发展壮大。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3家,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服装纺织三大主导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8.3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6.5%。粮食加工、制鬃、茶叶、茶油、环保机械、水泥建材、甜菊制品、规模养殖、蜂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产业占民营经济总量的70%以上。

 

二、商城县工业快速发展的不足之处

 

商城县工业近年来发展稳定性增强,工业经济规模效应发展显著,工业经济主导性也在凸显。但国内外经济发展多变且没有规律性,工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的现象也日益突出。终上所述,商城县的工业经济发展也存在困难和瓶颈,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反思。

 

1.经济总量偏小,可用财力不足,内生性增长动力不强

 

“十一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但总体看,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不足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企业质量和效益不高,竞争能力不强,基础还很薄弱。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主导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不长、配套能力不强,内生性增长动力还需有效提升。

 

2.集聚区发展不足以推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

 

从集聚区近来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的规模效应依旧不高,产品质量和产能也很小。在集聚区的各个项目中,除山信、开源环保的规模效应比较明显外,近年的规模企业的落户基本没有。集聚区的发展并没有对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产生重要作用,集聚区的的作用没有能够彰显出来。

 

3.粗放型作坊式经营模式阻碍企业的扩大,大型企业较少

 

商城县大中型企业不到10家,且产值不到上亿元,与其他地方相比,并没有领军突出的企业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利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商城县近年来的工业发展主要是靠新建的工业项目的投产,企业的增加带动了工业的持续快速的发展,但都是小型企业的建设,并没有大型企业的落户,大型企业严重匮乏,不能支持工业经济的有利发展。家庭式的企业,没有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没有现代的经验,企业很难做大做强,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没有引进人才,这些都是商城县企业发展的局限性。

 

4.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招商引资发展缓慢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削弱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亟需大力改善。主要表现在立体化交通网络不完善,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仍需大量投入,农村库、塘、堰、坝等水利设施除险加固、清淤任务较重;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大量投入,水、电、路、气等还不够完善。

 

三、对解决商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2014年,商城县的工业经济发展依旧机遇与挑战并存,为解决工业经济发展的缓慢问题,有以下措施:

 

1.支持主导产业,并使这些工业产生集聚,具有竞争效应

 

发展工业经济就必须把所有的财力物力都向工业经济倾斜,使工业经济的发展拥有更大的空间。工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抓住重点,大力支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快速持续的发展。根据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的阐述,企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间的竞争。企业是经济发展源泉,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的集聚使企业之间形成了竞争。这些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定要提高生产率,改进技术,这样就使同行业的生产效率都能得到提升,从而使企业能不断壮大,同时,在竞争中不能适应发展的企业得到优胜劣汰。企业间的竞争就迫使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企业向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样也能使主导产业做得更强,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活力。商城县应该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有力的支撑整个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商城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

 

2.促进集聚区发展,使集聚区体现规模经济效应,加快集聚水平

 

集聚区的发展就应该使集聚区内的企业发展产生规模效应,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情况。我们不仅要企业内部扩大规模来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我们还需要企业之间的加强合作,在行业内的分工来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因为单个的企业的发展能力有限,不能把企业看成孤立存在的,我们必须把它们看成有机的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的。

 

商城县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的进步,并能够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就要重视集聚区的发展和建设,要规范集聚区的发展运作。对集聚区内的土地,人才和功能区的建设都应该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使其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对集聚区内的企业要注重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合作,使之能强强联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更具规模效应。集聚区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使集聚区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严厉打击圈地围而不建的行为,使土地的规划和整理向着集约化的发展方向迈进。把商城县集聚区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平台,成为商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3.注重企业存量的积累,实现产业升级

 

在存量中扶植大型企业,积极发展有潜力的山信集团、禹王机械等企业,在今后的数年产值能大力提升,力争达到亿元的行列。还要在存量中培育大品牌,在企业发展中注重企业品牌的树立。积极推动“詹氏蜂蜜”、“长园茶油”、“开源环保”、“山信”等品牌的推广和宣传,在市场中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力争1-3年内促使山信集团、开源环保、长园茶油等有潜力的企业成为上市后备企业。最后存量中培育大产业,积极推进粮食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传统的农业向机械化的发展、茶产业山低级向高级加工发展,促进现有产业的更新升级,使企业的实力增强,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还要发展和引进畜牧加工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等,使这些产业也能成为支柱产业,并推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今后几年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活力。

 

4.坚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生产要素,完成工业总量的持续增长

 

篇7

前言

进入 21世纪,网络信息化、计算机智能化在工业技术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现代化的机械工厂,从材料的输入,装卡定位,机床启停,参数调整,切削加工,工件拆卸,到运输均可实现全数字化、全自动化,无人值守;一辆普通轿车可以装备数十个微计算机控制单元,定速巡航控制、自动空调系统、数据总线通信控制、路径导航、远程定位通信服务系统以及车载影音系统等,这些部件的核心是计算机微控制器,计算机微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动态信息并接受驾驶员操作指令,通过内部核心控制策略进行智能分析判断,输出控制指令,准确、及时地控制执行元件做出响应,达到理想的控制目的。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更新,给各种传统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也不例外。

1.我国家具工业发展现状

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家具工业产值、出口量和国内消费额目前均居世界首位,2011年中我国家具业的总产值10100亿元,出口额388亿美元,占据全球75%的家具制造量。逐步形成了按地域划分的家具产业集群,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家具工业的特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凭借与国际接轨迅速、国家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便利条件,广东家具业率先崛起,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家具产业集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随后以上海和江浙为中心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家具产业集群,以京津为中心包含辽东和胶东半岛的环渤海地区家具产业集群,以川陕内陆省份为主要代表的中西部家具产业集群和以实木家具为主产品的东北家具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家具生产企业逾3万家,产业工人近1200万。家具与家具机械工业在其发展历程中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互相依托,共同进步的。家具工业的发展对装备工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反过来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为家具加工工艺改进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我国木工机械行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的生产模式,目前已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华东、东北、西南木工机械生产区,构成了中国木工机械生产完整的网络。正因为布局和产品结构合理、顺应了市场需要,从而保证了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2.我国家具加工机械数控化应用前景

2.1 利用数控实现家具部件加工的自动化

家具加工机械最大的特点是批量生产,各个企业由于加工的产品不同,对数控技术开发的要求往往不一样。传统的家具机械是利用普通设备来完成各种家具部件的加工,达不到批量生产对互换性的要求。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采用传统锯、刨、铣、砂加工家具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对于实用、价廉、功率大、转速变化范围大、专业化程度高、可连续工作的数控专用家具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中国木工机床的铣床、刨床、锯床、钻床等通用设备已经可以满足小型家具厂的需求,但大中型家具企业的专业需求则很难满足,并且这些厂家基本上都是用进口豪迈和 SCM等世界顶级家具设备生产企业的顶级产品来满足自己生产的需求,而没有采购国产设备的意向。我国家具机械生产厂家还没有在数控家具机械市场上打开销路,但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家具部件的专业化生产必然会有广阔的市场。

2.2 批量生产木制品生产线前景光明

我国的家具工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国内大型、高效、专业化出口家具生产企业迫切需要数控家具生产线,数控家具生产使用的下料锯床、木工线锯机、四面刨床、精刨床、木工镂铣机、仿形铣床、多轴多排钻床、仿形车床、带式磨光机、抛光机、封边机、涂漆机、腻子机、打包机等都需要进行数控改造。开榫、组装、喷漆、烘干、五金件开槽孔、安装、塑封与包装等工序需要系列化的数控成套设备;椅子数控加工生产线、餐桌数控加工生产线等都亟待开发。这些由多台数控机床构成的生产线需要利用计算机群控技术,将单机的功效提升至极点,以实现家具等木制品的低成本批量生产,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木制品生产线的主要数控群控设备,今后需着重发展单台数控设备的联网、视频监控、过程检测、集中调控等技术。数控设备集中控制的专业化将成为我国家具加工数控产品未来的开发方向,通用数控镂铣机所代表的数控家具机械的时代已经过去,批量生产木制品数控成套设备的开发时代已经到来。

3.结语

我国的家具工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作为家具工业配套的行业,国产数控家具机械的应用和普及将是我们行业未来长期的任务。国内的家具加工机械厂家要有决心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中国的豪迈和 SCM。纵观国际家具加工机械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具加工机械的数控技术普及趋势行将到来,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数控家具加工机械,实现产学研合作,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不断加大数控技术开发的投入,把确定最佳的数控产品作为每个企业进入数控设备市场的敲门砖,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使家具加工机械的数控新技术在我国再创辉煌。

篇8

中图分类号:F4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0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001

1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产生

共享经济对于中国而言是新生事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从实践领域来看,共享经济已经被社会广泛接受,如车辆出租、私人公寓、旅游产业等,并且在应用上已初见雏形,这与共享经济的实践驱动要素密不可分。第一,社交需求要素。社交网络的兴起有效地促进了人们社交需求的满足,当社交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开始反思交往的利他性,既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又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如沟通欲望,被尊重、被需要心理等),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应用与发展;第二,过度消费要素。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缺乏计划性,大量地购买商品,导致商品整体或部分使用功能不能被充分使用,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改变这种资源的闲置状态成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驱动因素之一;第三,技术创新要素。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在传统电商的基础之上又重新衍生出更为多元的交易方式,如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使共享经济能够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在入口上也有多种手段能够引导客户分流,如NCF、二维码以及电子钱包等,这些技术创新为O2O模式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 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发展现状

2.1 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应用实践来看,O2O模式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2.1.1 在线产业发展迅速。随着O2O平台的发展与完善,共享经济的结合效益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主要表现在线产业快速发展,如“滴滴打车”的“顺风车”业务,将有共同出行需求的人群集中到一起,既能降低汽车污染,又能充分激活社会资源,本身就是共享经济的典型模式。

2.1.2 共享经济优势凸显。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闲置商品,如淘汰的手机、电器及其他家居商品等,如果通过O2O平台找到闲置功能的使用者,进行科学组合,能够有效提升闲置商品的利用率,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让需求人群降低开支。

2.1.3 业态创新成为主流。以往社会群体很少关注生活中商品的功能开发,对处于闲置状态的商品往往也是一直放到生命终结。从共享经济本身来看,闲置物品及功能交换仅仅是初级阶段,随着人们的认知越来越深刻,必然会产生很多需求,因此业态创新正在逐渐成为共享经济主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存在问题及原因

O2O模式在实践中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若干问题:

2.2.1 闲置产能调动不佳。人们通过淘宝、手机APP或者微店等O2O平台方式,让闲置的商品及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买卖,但从实际来看,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标准及条件,很多商品都处于以物易物或者低价交易状态。真正参与共享经济的人较少,现有闲置功能及商品重新进行流通的比重较低,大部分仍然处于“蒙尘”状态。

2.2.2 诚信体系建设失衡。国内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相应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如商品细节描述是否属实、交易纠纷如何解决、双方权益如何保障等,造成共享经济很难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

2.2.3 移动优势调动不好。共享经济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多人仍停留在“交换”层面,而且主要以价值较高的商品为主,对于大量的小件商品而言,所有者宁可闲置也不会选择去共享。这与电商发展融合程度有关,如不能构建与移动终端相连的O2O平台,那么该优势也就无法显现。

3 构建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策略分析

3.1 创新要素分析

3.1.1 建立有效网络。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和无法计量的物资,仅仅依靠传统实体销售模式实现经济共享是不现实的。只有借助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构建符合共享经济的O2O平台,通过网络的传播性、共享性以及无界性,才能将人资与物资有效联结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共享经济当中。

3.1.2 发挥闲置产能。过度消耗导致大量的闲置产能产生,其在时间、空间以及功能上的价值,只有通过共享经济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尽可能发挥商品或功能的闲置价值,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3.1.3 挖掘社交需求。任何经济模式都是以人为依托的,人的消费、使用、选择等行为都与其社会心理需求相关,因而要注重对共享经济社会化要素的挖掘。既能有效消除资源剩余,又能够实现人的社交

需求。

3.1.4 完善信任机制。共享经济是典型的陌生人经济,交易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未知的基础上,客户主体本身的诚信无法显现,只能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衡量,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对等性及有效性。

3.2 盈利模式分析

3.2.1 平台服务及推广费。共享经济与O2O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可以采取收取部分运营服务费的方式,如法国的客车共享平台,每次交易向消费者收到1~8欧元不等的M用,保证其正常有序运转。同时,利用线上线下优势,提升整体营销能力及水平,如采取广告投放方式,在不影响共享经济功能的前提下,获取广告收益。

3.2.2 线下展示费。对O2O平台进行相应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除网络宣传外,还可采取户外宣传,获得相应的广告收益,将广告与宣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取运营费用。

3.2.3 增值附加费。随着O2O平台数据资源的逐渐积累,交易平台逐渐向数据中心演变,转化为另外一种共享经济业态。比如,部分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每日签到提升客户的忠诚度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收益模式,使共享经济得到维护。

3.3 运营策略分析

3.3.1 诚信体系评级。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需要依托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即同事、亲戚、朋友等群体,由于彼此间存在特定的联系,信任程度也比较高,因而交易过程诚信度较高。随着共享经济不断发展,会逐渐由熟人经济转向陌生人经济,这就需要O2O平台形成良好的诚信评估体系。如通过历次交易行为及表现,确定其在交易体系中的等级等,使共享经济交易双方增强安全感,提高诚信价值。

3.3.2 互动口碑营销。共享经济产生于社交活动之中,因而更加重视互动与口碑,相互间信息越透明,信誉度也就越高,因此要构建符合供需双方利益诉求的互动模型。如借助社交网络互动营销的“病毒”效应,使口碑得以迅速传播,增强用户体验效果。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过程及满意度评价,使其他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了解。

3.3.3 移动终端营销。当前各大营销网站都开始制作微型化APP,通过设置相应的接口,实现客户的快速引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平台实现快捷支持,在线下收取商品及服务,评价后资金可以快捷进入卖家手中,如支付宝、微信、腾讯通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必然会推动共享经济更上一层楼。

3.4 推广对策分析

3.4.1 共享经济组织平台推广。西方国家O2O模式已经是主流的互动模式,国内也出现大量共享经济组织,通过商界精英、销售体系等,构建符合业界需求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拓展组织在业界的影响力,提升知名度,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组织除了承担实践功能,还要承担理论创新与推广,推动相关理论的发展,使企业及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方向性的指导,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参与共享经济发展,并从中获取收益。

3.4.2 社交网络和移动平台推广。共享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群体活动需求,O2O平台能够提供其必要的移动性与社交性,因此社交网络与移动终端能够很好地发挥推广作用。第一,社交件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使用,如Facebook、QQ、微博、微信等,能够让更多的人群方便地参与到分享与互动环境,有利于聚集客户群;第二,通过多元的影响途径,如微信关注、链接转发、分享点赞等,将共享经济主体的需求无限扩大,不仅让自己的需求得到释放,还能够根据需求获得足够的回馈。

3.4.3 市场激励及优惠推广。共享经济作为新生的事物,还没有成熟的信用体系,要想实现有效推广,必须要打破受众的心理防线。第一是利益诱惑,如免费体验,吸引更多人关注与参与,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品牌及经济模式的影响力;第二是优惠吸引,如在购买商品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并转发,可获得相应的折扣,利用朋友圈、亲戚圈的诚信度较高的优势,获得这部分潜在群体的认可,也是极为快捷的宣传推广方式。

参考文献

[1] 赵斯惠.基于O2O视角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研究 [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 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16,(3).

[3] 陈佑成,郭东强.基于多案例分析的中国O2O商业模 式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4).

篇9

[中图分类号]D6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28 — 02

自十顺利召开以后,加强我国法治建设成为了当前最为迫切的工作之一,而作为法治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狱警工作以及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新时期的法治建设无疑给狱警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也更加高标准的要求,这使整个监狱警察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发生着悄然改变。狱警的职业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狱警队伍发展以及狱警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而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越狱”事件也为社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人们将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狱警职业发展上来。为了迎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为了使我国法治建设能够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对狱警职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就工作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监狱警察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监狱警察的职业发展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狱警工作人员的成长与发展,也同时制约了狱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这些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目前我国监狱警察职业发展中的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下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从地理环境、工作压力、权益保障以及心理压力等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监狱环境闭塞,不利于狱警成长

从我国监狱建设的位置与环境来说,出于各种考虑监狱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都比较偏僻,距离城镇也比较远,存在着信息不顺畅,交通不便利的情况。据统计,我国将近75%的监狱设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地方,这些地方容易与现实社会形成“脱节”,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使其发展空间较小,对于狱警的成长极为不利。与其他组织相比而言,监狱系统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弱,较差的就业环境成为制约监狱人才引进的重要因素。

(二)较大的工作压力与工作强度对狱警提出了挑战

应该说,监狱的工作性质带有着强烈的自身特点,由于狱警的主要工作就是与罪犯打交道,这使狱警的工作充满了突然性与不确定性。虽然罪犯有固定作息时间,但是,对于罪犯的管理却是24小时不间断管理。一般来说,狱警都是轮流值班对罪犯进行严格管理,很多狱警无法正常休息,尤其节假日尤为明显。长时期的高强度工作使得狱警身心受到较大挑战,又无法得以及时调整与修复,对狱警的身心发展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较大的职业风险对狱警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监狱,尤其是基层监狱存在着很大的职业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狱警职业风险一方面是来自于监狱内的实际工作让狱警时刻面临着人身安全问题,如监狱巡逻、现场管理等工作,虽然对于常人来说是比较轻松简单的工作,但狱警所面对的是一些社会“特殊人群”,因此我们也经常将狱警工作所在地称之为“弹药库”,这看似夸张的比喻实际就是狱警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狱警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防死守,不能出现任何失误,而每一次失误的产生就可能意味着一次事故、一次处分,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这使很多狱警对自身职业产生了抵触、抗拒和倦怠心理。

(四)对于狱警缺少充足的权益保障

工作强度与权益保证应呈现正比例关系,然而监狱工作却无法实现这样正比例关系的保障,狱警所面临的是监狱工作虽然强度大、压力大,但是在权益保障方面却显得不足的现状。面临重大的工作压力与社会责任,一旦出现问题狱警则会受到严重惩罚。除此之外,面对可能出现的暴力抗法、罪犯袭击以及人身威胁等问题,监狱工作让很多狱警没有归属感,这种情形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终将会使狱警工作陷入大量狱警人才流失,监狱工作出现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窘境。

(五)狱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狱警的心理问题也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狱警在任职期间,接触到的丑恶现象超出常人的几十倍,这对狱警的心理带来重大考验,也使得狱警成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特别是一线狱警,其工作直接面对罪犯,工作具有很大危险性,遭受着众多突发事件的影响,这增加了狱警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狱警的心理健康直接决定着狱警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关注狱警心理问题,适时、及时给予狱警心理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确保监狱工作有序展开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狱警职业发展现状与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监狱警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狱警要做好职业发展规划,首先要明确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全方位的了解狱警这个职业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构设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只有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才有利于狱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从内因方面来说,狱警要提高自身素养与潜能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于狱警工作来说也是如此。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出现了重大变革,狱警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主观环境与客观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要适应时展需求,保持强劲的工作热情与生命力,狱警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升自身能力。监狱部门要结合各自监狱狱警的发展情况以及狱警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育培训与工作创新,从而强化狱警队伍建设。狱警对于监狱部门组织的学习与培训,要积极配合,并应该意识到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机会。有不少监狱都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培训,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狱警的执法理念、岗位技能以及专业化素质,整体强化了狱警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的贯彻依法治国的发展理念。西外,由于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社会,作为监狱机构,也要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提升狱警的信息化素养,能够结合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监狱管理工作。

(二)从外因方面看,国家应该为狱警提供充足的权益保障

至于监狱对狱警招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待遇保障方面,与其他执法部门相比,狱警的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面临风险大,可是,待遇方面却没有得以体现,反而比其他执法人员差很多。为此,国家首先要提高狱警的待遇,充分保障狱警的权益,实施高薪养廉的政策,降低外部对狱警的压力。其次,由于狱警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面对的是充满危险性的罪犯,自身的权益难免受到侵害,国家可以为此出台相应的政策与规章制度,来保障狱警的合法权益。再次,监狱通常位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与外界隔离,这使得狱警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比较少,狱警渐渐沦为被忽略的群体,国家和群众对狱警的重视力度不够,也削弱了狱警的权利保障,国家可以加大对狱警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加社会的正确认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正确的对待狱警这份工作,狱警也能够受到更多的尊重。

(三)从心理方面来看,狱警需要正确的心理疏导

狱警的工作环境特殊,面临的工作对象特殊,尤其是一线狱警直接与罪犯打交道,遭遇到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众多,不少狱警都有过被袭击和人身伤害的经历,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狱警的心理问题。监狱作为罪犯的服刑与改造场所,在对罪犯的改造中能够意识到对罪犯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也有专门心理专家为罪犯服务,帮助他们摆脱众多心理问题,可是,对于狱警,却没有进行有效心理疏导,不少狱警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却没有得到治疗,这也不利于狱警这个职业的长远发展。为此,监狱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疏导对于狱警的重要作用,定期对狱警进行压力释放与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度过心理问题高发期。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狱警疗养休假制度,让狱警分期、分批外出享受疗养,以便放松身心、开拓视野,获得更多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交流的机会,增加他们与社会、与工作、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来监狱为狱警进行现场心理咨询和心理调适,通过心理测试和心理训练来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四)从体制来说,应强化动力机制,使狱警工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

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来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内容进行完善与规范,将绩效考核进行量化与细化,使狱警通过客观评定来获得应有的个人利益。考核中要避免轻质量重数量、轻定理重定性、轻表现重能力、轻里重表、轻面重点的主观的考核理念,要根据狱警的工作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狱警的政治待遇,对于一些评优评先机会、职务晋升机会应尽量向基层狱警发生倾斜,并可根据狱警的个人表现随时进行奖励机制的调整,对于那些日常工作表现较为突出的基层狱警可以适当给予优先权,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于组织的关怀,并随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使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三是建立培训机制,推进狱警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建设。可以根据狱警不同的岗位职能对他们展开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也可以通过岗位练兵的活动开展来对狱警的实用技能、专项业务等进行现场考评,提高狱警实战能力;还可以通过外出学习参观的方式,为狱警提供“走出去”的交流机会,通过座谈、观摩来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提高自已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五)增强大众对狱警工作的认知,为狱警工作创设良好环境

社会是狱警发展的外在大环境,对狱警有重要影响。人民群众对于狱警工作的认知可以促进狱警调整心态,找到工作动力,明确工作方向,从而做好更长远的职业规划。虽然近些年,对于狱警的关注度提升,但是与公安系统的执法人员相比,对狱警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不少公众错误的认为狱警是“二等警察”,这给狱警也造成心理负担。监狱也要做好外部宣传工作,宣传在改造罪犯工作中狱警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狱警的存在才保证了社会的安全稳定,是社会治安维护中重要的因素。党和政府要增强民众的认知,对狱警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不断加强狱警队伍建设。总之,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宣传,树立优秀的典型事迹,使人们群众能够正确的看待狱警工作,当狱警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狱警就会减轻精神压力与负担,狱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权益保障问题也有了基本保障,这有利于监狱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我国不断加强法制建设,监狱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为了延续司法公正性,狱警要恪尽职守,守护法律这块神圣净土。国家要为狱警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狱警提供权益保证,解决狱警后顾之忧,切实维护监狱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国法制国家建设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 陈育生. 防范和化解监狱警察职业风险初探〔J〕. 中国司法, 2007, (12): 31-34.

篇10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我洗选煤工业现有的发展情况及方向

当前,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对于经济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这对于洗选煤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煤炭洗选工作开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标准,因此必须在之前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完成洗选煤与环保工作的共同开展,体现真实的社会价值。

首先,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目前摆在眼前最为紧迫的现实性问题其实是要重新规划大量的选煤场地,并充分应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提高洗选煤工作的生产效益,避免洗选煤工业所造成的高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有效的推动洗选煤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在现代化的洗选煤厂建成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管理体系。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的,但是就现有的市场情况来看,不规范无序问题较为突出,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市场约束体系。所以,必须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充分的注重,明确洗选煤的价值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重视,确保煤炭资源的不间断输入,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开展,有效提升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确保经济的稳步、可持续前行。第三,制定相应的煤炭应用标准。现在工业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煤炭标准其实都没有充分的结合环保概念。很大一部分的企业在生产过程重视所应用的仍旧是那些污染性较强的原煤,处于成本利益考虑,并不会花费更多的资金去购买洗精煤,这一情况对于煤炭洗选行业而言是重要的发展障碍。所以,要想确保煤炭行业的稳定前行,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就要规划设置出严谨合理的煤炭标准,针对煤炭选择中的硫元素含量加以要求,实现生产的高效率、低污染,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应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煤炭洗选主要方式及主要生产设备的应用

要想更加高效的完成煤炭的洗选工作,在这里要根据煤炭本身的类别加以划分归类,然后选择应用相对最为合理的洗选方式。选煤工作的开展原理其实是借助煤与其间参杂物质在物理以及化学性质上存在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方法将其进行区分,然后进一步的处理成功能各异产品的一项技术。针对于想在的洗选煤工业而言,归纳起来,就是在原煤中将硫含量降低的煤筛选出来。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的是重力选煤法。这种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分成跳汰法与重介选煤法,相对而言当前重介质选煤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洗选煤方式了,其次是跳汰选,针对那些体积直径小于0.5毫米的选择浮选法进行洗选。下面我们将主要就这三种选煤方式及其中设备的应用做出分析。

(一)重介质选煤

1.重介质选煤机理。这种选煤方式所遵循的原理其实就是借助密度处在煤及杂质范围内的重液以及悬浮液。相对而言,重液因为购买成本较高,回收工作开展起来较为繁琐,所以在当前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极少有运用,现在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磁铁矿粉和水混合而成的悬浮液。这种选煤方式生产效率较高,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征。在洗选的过程中,煤粒置于悬浮液中,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力不只是悬浮液所提供的浮力,同时还有液体所造成的阻力。所以颗粒在最后会停止在悬浮液中的运动。

2.重介质选煤设备。在洗选煤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应用的设备一般有重介质分选机、立轮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这几种。立轮重介质分选机类别相对较为繁多,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范围也较为广阔。一般较为常见的比如德国的太司卡型、波兰的DISA型等。重介质旋流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荷兰D.S.M重介质旋流器为代表的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另一类是以美国D.W.P为代表的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

就上述三种设备而言,重介质旋流器的应用范围相对最广泛,这种设备的框架组成简略、煤炭处理量较大、分选工作的开展效率较高。这种设备的有效分选最低能够为0.3毫米到0.5毫米范围内。存在的不足是入料上限较小,通常为13毫米到25毫米之间。

(二)跳汰选煤

1.跳汰选煤机理。跳汰是各种密度、粒度及形状的物料在不断变化的流体中作用下的运动过程,是最复杂的重选分选过程,迄今为止关于跳汰分层机理的观点都只能反映跳汰的某个侧面,不能全面地描述在跳汰过程中矿粒按密度分层的物理实质。跳汰分层机理假说可以概括为两种:静力学观点和动力学观点。

2.跳汰设备。按压缩空气室和跳汰机的相对位置可以将无活塞式跳汰机分为两类:筛侧空气室跳汰机和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其中我国常用的是筛侧空气室跳汰机,目前我国生产的筛侧跳汰机主要由LTG型、LTW型、BM型和CTW型。

(三)浮选选煤

1.浮选机理。煤的表面是非极性的,矿物质表面主要是极性的,因此煤表面显现出极强的疏水性,而矿物质表面有极强的亲水性。由于矿浆中煤粒和矿物质的不同湿润性,当煤粒和气泡发生碰撞时,气泡易于排开其表面薄且容易破裂的水化膜,使煤粒粘附到气泡的表面;而矿物质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很难破裂,气泡很难把其粘附到气泡上,所以就留在矿浆中。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添加某些药剂,来增强煤的可浮性能、让煤和矿物质湿润程度的差异性更加明确,从而获得更好的浮选选煤效果。

2.浮选设备。浮选选煤所应用设备根据充气方式的不同能够划分成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以及非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这两类。当前在我国洗选煤工业中,运用范围最广阔的为XJM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结合当前的煤炭洗选工作发展现状以及政策情况来看,我国许多的选煤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洗选煤技术的运用及设备的选择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因此煤炭企业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技术,选用先进的洗选设备。同时确保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需求,从而推动煤炭洗选工业更加高效稳定的前行。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G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基地发展现状

目前,基地已经形成良好的有色精深加工产业基础,已有晟通科技、金龙铜业、纳菲尔新材、美特新材、航天磁电等规模以上有色行业企业35家;已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长沙)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产业技术联盟等管理机构;拥有晟通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南大学—晟通科技研究院等13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已搭建望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望城经济开发区企业孵化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有色产业实现产值284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242亿元,占85%。

二、基地创建重大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产业发展在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转变有色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从有色产业特别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现状来看,还依然存在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含量不够高、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在“有色之乡”湖南创建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符合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不仅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全国有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也是当今高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材料。目前,我国有色产业科技发展仍处于跟踪研究、单项技术研究开发和关键技术引进为主的阶段。在未来十几年里,有色金属行业要推进技术、产品、装备的更新换代,实现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必须注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实现由有色金属大国向有色金属强国转变的目标。基地创建可更好地发挥湖南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国家支持有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以长沙望城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载体,有效地整合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有色科研资源,形成人才资源集约利用、产学研优势互补、科研协同效应强的有色金属科研创新链,切实提升有色金属行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二)有利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七大新兴产业,除“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外,其它五大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都和有色金属材料有关,因此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品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有色企业虽然数量多、实力却弱,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却少,新合金开发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关键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明显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基地创建可将湖南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和科研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有色金属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化等产品创新环节的无缝对接,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有色金属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发展广度和深度,在边缘领域和交叉领域培育出战略新兴产业。

(三)有利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有色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到: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8%,但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的1.99%;国内电解铝平均吨铝直流电耗1.3084万千瓦时,距国内先进水平1.21~1.25万千瓦时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基地创建可先行先试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体制、土地管理、投融资体系、行政管理体制”等十大重点改革领域政策,有利于实验和走出适合有色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两型”典范,进而带动全国有色产业走低能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基地创建发展思路

国家级基地创建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得到突破,自主创新精深加工产品得到开发,绿色高效工艺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应用。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以上,培育3个以上销售收入过100亿的大型集团,5家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的企业,实现有色产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90%以上。

(一)精心编制基地规划,优化功能布局

规划10平方公里为长沙望城国家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区,将其科学划分为铜铝材加工区、新型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区、重有色金属加工区、稀有金属加工区、物流中心等五个功能区。其中,铜铝材加工区以金龙铜业和晟通科技为依托,集中在金星大道两侧;新型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区以美特新材、海星高科、富能高科为依托,集中在金星大道、望城大道沿线;重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加工区以中航起落架、纳菲尔、航天磁电为依托,集中在望城大道以东及长沙航空园地域;研发中心主要以晟通研究中心、有色金属研究院、有色产业孵化中心为依托,分布在各企业中;物流中心主要以高星物流园为依托,建设在望城大道以东、赤岗路以北和石长铁路沿线。随着石长铁路复线的拉通、长沙西货站的扩建,基地向西再延伸。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延伸产业链条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传统工艺,着力帮助现有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自动化水平,打造著名品牌。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两化融合为重点,主动对接引进世界500强、全国100强企业,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以晟通科技为核心延伸铝加工领域,以金龙铜业为核心延伸铜加工领域和有色金属循环再利用领域,以航天磁电为核心延伸高档永磁铁氧体器件和高性能粘结钕铁硼、稀土磁等新型航空磁材产业领域,以美特新材为核心延伸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新型电池材料产业领域。

(三)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打造高精产品

全面落实望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精深加工的发展意见》和望城经开区《“515”工程企业扶持办法》,用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人才培养与引进。重点帮扶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五矿湖南有色等湖南省扶持有色产业发展“3438”战略的三大集团,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以晟通科技为核心开展航空用高抗损伤容限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品种开发,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合金开发;以金龙铜业为核心开展铜合金引线框架、高强高导新型环保铜合金接触导线、铜包铝开发;以五矿湖南有色开展大规格钨钼靶材开发,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高精产品需求。

(四)大力实施“两型”战略,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大力推广安全高效、能耗低、环保达标的生产工艺,推进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两型”产业。发挥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矿冶固体废弃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开展尾矿、废渣及废金属等再生资源分拣、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等再生技术研发和应用,以金龙铜业循环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紧邻湖南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的优势,大力推动废铜、废铝等金属回收及再生,率先发展再生铜、铝金属产品及其高附加值的下游制品,挖掘有色金属的最大潜力,切实把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优势产业。

由于基地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待扎实拼搏,奋力而为。我们相信:未来几年基地有色产业潜力将不断凸显,基地也必将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对有色金属产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12

国家统计局. 2006. 中国工业统计年报2005(地区册)[K].

国家统计局. 2012.中国工业统计年报2011(地区册)[K].

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 2012.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2)[K].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576.

黄国华.2010.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7(4):2630.

金碚.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367420.

篇13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配套设施,直接向司乘人员提供生活服务和工作方便。由于全省各条高速公路的投融资体制、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经营理念各有不同,服务区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自己需要的管理模式是每个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因此,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现状,发现服务区管理上的不足,对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经营质量,加快服务区品牌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现状分析

1.1 经营管理的现状

(1)经营管理的概况。1997年12月15日,福建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厦高速公路正式通车,通车里程81.4公里,只有一个服务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到200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0多公里,建成服务(停车)区达50对,已建的50对服务(停车)区占地面积5000亩,面积最大的服务区为天福服务区为2000亩,最小的停车区为云淡停车区面积为20亩,平均面积为100亩,总投资额19.34亿,两对服务(停车)区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7公里。

(2)经营管理的模式。一种是根据“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由高速公路业主或者承建商全权负责建设运营,如沈海线福泉段、泉厦段、厦漳段等;一种是采取成立合营公司的合作投资经营模式,由高速公路业主单位分别委托所属开发公司或其它子公司联合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按一定股比出资联合成立合营公司,负责所属路段服务(停车)区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并按合同将前期道路“三通一平”费用以租赁费形式逐年返还给高速公路业主,主要有漳诏段、福宁段,京福福建段、莆南段、龙长段。在具体经营方式上则以对外承包经营为主,自营项目为辅。

1.2 经营管理的分析

(1)功能设施基本一致、潜在效益挖掘不深。一方面是省内大多数服务区对闲置空地不开发,各个服务区功能单一,项目简单,经营范围基本相同,除加油站、餐饮、超市外,很少开发其它的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是各服务区的设置功能和经营业务一致,但采购、销售以及人员、设施上又各自为政,加上部分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选址和间距不合理等,都造成人财物配置的极大浪费。

(2)管理人员仍需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每个服务区只配备1-2名管理人员,从事管理的人员太少,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经营项目的认知程度不够,经营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制度虽多,但约束性差,效率不高,特别是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时候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致使工作差错率偏高。造成服务区管理人员缺乏的其他原因还在于,服务区与征费所相比,职级和收入待遇等方面的差距;服务区的管理水平难以尽快提高,也就难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经营地位实际垄断,性价比例整体偏低。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通信、加油、汽车修理等经营项目大都采用承包经营方式,由于司乘人员上了高速公路以后,只能在服务区内加油、就餐和消费,服务区内的经营单位实际处于垄断地位,存有“卖啥买啥”、“供啥吃啥”的独家买卖观念上,思想上没有从“关注顾客需求”的焦点上,抓管理、搞经营、提质量、上水平。经营上的随意性,违背了市场规律,障碍了服务区的发展。服务区内商品的价格高于市场,而服务质量却低于普通经营场所的事实降低了司乘人员的满意度,使其主观上尽量减少在服务区的消费行为。

2 海西建设大视野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前瞻

就服务区发展论服务区发展,其前景和规模都是有限的,跳出服务区,从更大的视野审视服务区的发展问题,更有助于服务区的发展,要在竞争中获胜,不仅仅是与时俱进,更要有前瞻性。笔者认为,随着海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海西路网密度的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和经营模式也将发生相应调整。

(1)由休息功能向休闲功能转变,经营范围更加丰富。无可否认,人们选择高速公路出行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抵达目的地。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自驾游的发展,司乘人员在服务区内停留的时间也将会延长。服务区内的商品质量将会大大提高,经营品种将更具个性化和地方特色,当地特有的水果、药材、工艺品等将成为服务区销售重点。服务区内餐饮服务将会更加丰富,具有当地特色美食、小吃将成为经营重点,连锁经营的中高档餐馆将在服务区内涌现,满足一些自驾游和高端商务人士需求;服务区也将为地方经济和旅游提供宣传服务,起到旅游推广作用。

(2)由配套设施向物流园区转型,节点作用更加突出。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改变部分服务区的经营方向。高速公路上不仅存在人流与物流的流动,还有商业流、信息流、金融流、文化流,因此,高速公路沿线适宜发展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标准的现代流通业。目前许多物流中转站多设在毗邻高速入口的城郊,进出该城市的货物都先经过该中心分配后再进入高速公路网络配送。这种在高速公路网络以外进行中转的物流方式无疑增加了进出高速公路的物流时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区独特的土地资源、物流区位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将使着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向高速公路服务区转移并迅速形成高速公路货运系统,使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进行物流中转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由垄断经营向连锁经营转变,服务品牌更加普及。一方面,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不断上涨,驶入服务区的车和人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单一功能、低性价比的现行服务区经营模式越来越不满。这种高需求水平与低服务质量的矛盾中存在着无限商机,势必引发高速公路经营模式转变;连锁经营将作为改变矛盾、实现转变的一种经营模式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预见,一些连锁经营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餐饮店和连锁经营休闲娱乐品牌,将陆续进驻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服务区品牌化建设步伐,提高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3 正确把握海西建设历史机遇的思考

国务院支持福建海西建设《若干意见》的出台,为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为高速公路公路带来持续稳定增长的交通能够流,这也必将为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1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营发展规划

战略规划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对资源型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在资源越用越少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的确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服务区的经营,如何充分利用服务区各种资源创造最大收益是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1)科学确定服务区的经营模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应该采用自营与加盟连锁经营(对外承包)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服务区所有项目整体外包,二是服务区主营业务由公司经营,一些较难控制的项目(如汽修等)外包经营。根据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全省将有112对服务区,这些服务区全部由公司投资经营是不现实的。因此,可取的方式是选取条件较好的服务区自营,其余的对外承包经营。而对于外包经营的服务区,可以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统一品牌和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外在形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维护公司整体形象,减少公司投资风险。

(2)迅速培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是有限的,政策是可变的,垄断是暂时的。作为一个资源型和依靠政策支持的公司,在市场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面临反垄断风险,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快培养公司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即根植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营中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结合体。在服务区经营管理中,知识不深奥,技能不复杂,经验靠积累,关键是要有意识的将三者有机结合,要靠内在组织性的精耕细作创造利润,并形成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就是适应未来的竞争力。规模大、成本低、资金优势、企业文化等要素,都不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们都是外在的力量,它们固然可以推动企业的增长和发展,但绝不是企业持续增长的根源。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真正可以支撑企业继续增长和繁荣的,是再生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

(3)充分利用服务区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区投入运营,要紧紧围绕服务区发展新业务。一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连锁经营餐饮店和便利店,实施分区统一配送、统一经营管理,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商品销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建立配货中心,为服务区做商品配送,降低服务区经营成本。二是通过连锁经营网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尤其是省际服务区内经营地区特色产品,如闽南鞋帽服装、武夷山的红茶、莆田的工艺品等等。在这些交通量很大的省际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我省特色产品,有利于加强同外省商贸流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与物流业务相结合,利用服务区点多面广、交通便利的特点及经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势,利用服务区用地建设小型物流仓库和配送中心,作为散件、小件货物集散地,建立高速公路网络快速货运系统,开展运输、仓储、配送、中转、包装等综合性物流服务,既可以充分利用现存资源,为社会提供多功能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又可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确保企业优质高效发展必须实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

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形象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的支撑和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说明规范化经营管理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1)延伸服务内容,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是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和服务区做强做大的需求,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到服务区建设领域;另一方面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其所具有的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其收益低的必然事实。因此要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垄断经营、网络和资信优势,按餐饮、超市和汽修加水三大类成立专业化公司,依托品牌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统一标准,规范管理,进行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实施有效成本管理,优化成本控制,保证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统一垂直管理、条块分类核算、合理配置人财物,实现集约化、集团化经营,促使企业生产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全面提高了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