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工作,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不仅能够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还能够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以及市政道路的美观,对于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随着现代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的项目逐渐的增多,再加上现在私家车的不断增多,使得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城市中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的日常秩序,对于城市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我国市政绿化养护与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市政道路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能够保障国民日常运行的安全性,促使城市建设在未来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将从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着手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

市政道路绿化养护,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不仅能够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还能够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以及市政道路的美观,对于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下面将对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有效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⒈对市政道路绿化进行季节性的养护

对市政道路绿化进行季节性的养护,是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之一。市政道路绿化中季节性养护主要指的是冬季以及春季市政道路的绿化养护。在冬季,为了保护市政道路中的绿化植物,应当及时的做好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的防寒保暖措施,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不耐寒的植物,通过覆盖地膜或是涂白等措施进行相关的养护工作。而在春季,为了促使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则应当定期的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浇水,施肥等等,确保植物在经历过冬季之后,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在夏季台风和冬季大风降温时,也应注意乔灌木的养护工作。夏季台风和冬季刮大风时应准备好支撑。风前全面检查易倒伏和对市民人身、财产安全有影响的树木,进行加固或修剪。风后及时扶正倒伏、倾斜树木,清理断株或断枝。夏季高温时应做好防旱工作,早做准备,关注天气预报,早晚浇透水,且不可等旱情已出现,植物萎蔫时才匆匆浇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搭设遮荫棚,防止水分蒸腾。最近几年苏州也有雪灾发生,雪灾主要表现为大量折断树枝,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绿地景观。防雪灾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大雪纷飞时用竹竿轻轻敲打树枝,减少树枝叶上的积雪数量,保证树木完好。

⒉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

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也是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也是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对于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植物进行修剪时,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冬季与夏季。在冬季,较为寒冷和干燥,为了保证市政绿化建设中的植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应当对这些绿化植物进行修剪,从而减少市政道路绿化建设中植物水分的蒸发,促使绿化植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而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为了保证绿化植物的更好生长,也应当减少对植物的修剪,这样才能够保持植物的水分,促使市政道路建设中植物的更好生长。

⒊提高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相关的人员的管理水平

除了上述的三点外,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还包括,提高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相关的人员的管理水平。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相关人员应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空闲时间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绿化植物管理知识,只有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人员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中绿化植物的更好的生长,促进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促使市政绿化建设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现代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的项目逐渐的增多,再加上现在私家车的不断增多,使得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城市中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的日常秩序,对于城市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下面将对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⒈保障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保障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是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安全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保障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中的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市政道路建设的日常管理,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合法性以及安全性。同时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当保证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的落实,促使市政道路建设中使用技术的每一个项目的安全性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即使是市政道路建设中很小的失误也应当避免,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管理水平,还能够促使市政道路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⒉建立较为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

建立较为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也是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要想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还应当建立键位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那么应当如何建立较为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呢?

首先,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相关单位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相关人员能够依照规章制度,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确保自己所负责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进而促使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相关单位应当成立一个市政道路建设安全管理的质量监督小组。成立一个市政道路建设安全管理的质量监督小组,对于市政道路建设中出现或是即将出现失误的项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而对于导致这一失误的相关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罚。这样不仅能够督促市政道路建设中技术人员落实项目的安全性,还能够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⒊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

除了上述的三点外,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还包括,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也是市政道路建设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够促使市政建设中安全管理的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加强我国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以及安全管理的一些有效的措施。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与道路的安全管理,是市政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市政道路的绿化养护以及安全管理,才能够促使我国市政道路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能够保障国民日常运行的安全性,促使城市建设在未来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4)

[2]刘思习,孙淑欣,胡翠峰. 市政道路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体会[J].中国市政工程,2010,(03)

篇2

【引言】:公路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绿化。公路绿化也是保护环境、美化城市、改善行车条件的重要措施,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前人们没有重视道路绿化及养护,只是注重城市快速路的质量,忽略了城市快速路的绿化景观效果。如今在我国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城市快速路的绿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城市快速路绿化养护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大幅度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给城市快速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市快速路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进而,城市快速路绿化管理与养护也越来越受重视。城市快速路的绿化养护是提高道路美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有重要影响。通过绿化养护来提高城市快速路的服务水平,保证城市快速路的顺利、安全运行。此外,绿化养护利于提升道路的交通功能。例如在保护交通环境、美化道路装饰、分割城市快速路车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快速路的管理离不开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相关部门必须重视道路绿化管理及养护,才能更好的实现城市快速路的畅通、安全和舒适。

2城市快速路绿化养护原则

2.1以人为本

城市快速路绿化养护工作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快速路的养护离不开养护工人和相关部门,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城市快速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养护管理部门应当在工作中重视对专业公路绿化养护人才的培养,提高养护人员的养护理论、养护技术和养护知识,保证绿化养护工作的科学合理。还可以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科学选拔城市快速路绿化养护人员,努力优化养护队伍的结构,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

2.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造成威胁。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城市快速路绿化管理与养护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绿化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城市快速路的绿化养护与管理来提高城市快速路的使用寿命,保证使用的质量,促进城市快速路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进行城市快速路养护工作中还应当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新材料和设备、科学的工艺等手段来提高绿化养护工作的效率,严格贯彻落实当前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从而实现城市快速路养护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3坚持公路安全和绿化的有机结合

在对城市快速路进行后期的绿化养护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安全性的问题,必须将公路安全与绿化相互结合在一起。对城市快速路绿化进行管理c养护的时候,要确保选择合理的植物进行绿化,如在中央隔离带应选择高度适宜的灌木和小乔形成绿篱,即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眩作用,又对驾驶人员不产生压抑感。达到美观的效果,又保证了安全驾驶,同时形成优美了城市风景线。在日常养护管理中,道路中央隔离带绿化应定期修剪,防止树叶枝条超出波形护栏,影响司机驾驶,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城市快速路路侧行道树和立交、节点内的高大的树木,观察有无倒伏危险,枝下高是否满足行车要求,尤其要满足大货车同行。避免恶劣天气来临,树枝被刮倒,影响道路交通。综上所述,在道路绿化必须综合考虑绿化和交通安全,坚持安全和绿化有机结合。

3绿化管理与养护的具体措施

3.1加强相关部门重视

城市快速路绿化的管理与养护工作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从管理层到具体的养护工作人员都必须提高管理与养护意识。可以建立城市快速路绿化管理与养护基本体系,通过成立城市快速路绿化管理与养护专业小组来实现养护工作,提高管理与养护意识。

3.2因地制宜进行绿化

城市快速路绿化及养护要严格依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等有针对性的进行绿化管理及养护,避免因养护工作而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植物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乡土植物,结合城市快速路的植物生长环境,车流量大、尾气重,土壤条件较差等不利因素,宜栽植耐旱、耐瘠薄、抗性强、耐修剪的植物品种,尽量减少后期养护的成本,降低养护难度,也能更好的发挥道路绿化功能。

3.3引进专业养护技术

提升城市快速路绿化养护工作还应当做到对专业养护技术的优化和加强。首先,对绿化植被的水分进行科学的管理,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温度条件、季节条件、植物的生长环境等因素来实现对植物水分的有效控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其次,优化养护技术还必须做到对植物养分的科学控制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上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也要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绿化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4加强日常养护水平

在城市快速路的绿化养护过程中,受到范围和长度的影响,必须有计划的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护等工作。水肥管理是养护的重点。尤其在南方地区,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气温居高不下,快速路植物将经受严峻考验,在此期间的浇水工作尤为重要,管理不到位将造成全线大面积植物干枯死亡,严重影响道路景观和城市形象。病虫害防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掌握病虫害的相关信息,以防止出现扩大的趋势。经过观察和了解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后,有目的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为绿化养护工作降低难度,有针对性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让养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现如今人们日益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对道路沿途绿化的景观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城市快速路绿化管理及养护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路安全和绿化的有机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城市快速路的绿化养护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还要保证高速城市快速路的顺利通行,实现城市快速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景观、文化、印象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景观功能及生态建设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功能:

(一)实用功能

第一,道路绿化以道路为依托,绿化主要起组织交通的功能。第二,荫棚效应。利用树荫,有效遮挡烈日、降低道路温度、减弱热岛效应。第三,隐蔽作用。可对一些影响城市环境风貌的建筑、地形的物体进行遮挡,减少视觉污染,塑造城市形象。第四,防护作用。可有效降尘、降噪、防火,也可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二)景观功能

道路绿化呈现线形延伸,与道路两侧的建筑在色彩、质感方面形成一种对比与互补,丰富了景观效果,使街道立面统一、协调。其次,可有效地分割组织道路空间,通过隔车绿带、景观小品等多种形式对道路进行分割,使人车分流,有效组织交通。再次,道路绿化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及丰富的植物品种体现时间性、空间性。

二、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道路绿化建设发展迅速,但“重建轻养”的问题依然存在,道路绿化养护水平相对滞后,绿化成果难以巩固,大大影响了绿化效益。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行道树养护管理误区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除了可以美化城市,还具有防风和调节城市道路温湿度的作用。但目前行道树养护管理尚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少绿化管理单位以为行道树只需在建植当年浇水施肥,长势稳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不需要再浇水施肥;新种植的行道树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到树冠很大、下垂枝很多时才开始修剪;另外还存在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由于城市道路往往人多车多,喷药时容易喷到行人身上,不安全,如果选择在晚上喷药,又看不清楚,所以一般只要不危及植株的生命,就任其自生自灭。

(二)道路绿地养护难

道路绿地的养护工作是绿化养护的重点与难点,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1、是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设计时植物品种选择不当,乔灌木配置不合理,施工时没有考虑竣工后的绿化养护,没有铺设自来水管,没有按要求回填肥土等。

2、是绿化养护本身不规范,水肥管理不当,没有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植株生长不健壮,地面板结,杂草丛生;修剪不及时且形式单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没有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从而达不到防治目的。

3、是人为破坏比较严重,绿化带遭人为践踏,汽车倾轧比较多,有的地段走的人太多成了“人行通道”,即使及时补植上去也会遭遇再次践踏,成为绿化“死角”。

(三)园林队伍技术水平低

过去,园林工作者对除草、松土、浇水、施肥都很熟练,知道怎么做,但随着养护管理新技术、新要求的提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1、职工对新制定的园林管理要求和标准往往出现不适应、不接受的状况。

2、对出现的新型病虫害、新型农药知之甚少,出现问题时往往措手不及。

3、对有些新型园林工具、器械不了解,不能正确使用。

4、不了解苗木的生长习性。

5、季节性雇工素质低下,甚至只是务工的民工,根本不懂园林绿化技术。

三、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措施

1、绿化树木的养护

(1)冬季的养护

①缠树干

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塑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既保温又防寒,再用地膜于树根部保温防寒,可大大提高乔木成活率。

②搭风障

雪松等树种在甘肃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③搭保温棚

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

④根颈培土,盖地膜

在绿带内的乔木、常绿树,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 20~30cm 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⑤树干涂白

这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新植落叶乔木,涂白时间一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为:水∶生石灰∶硫磺粉∶盐比例为 40.0∶10.0∶1.0∶0.5,高度一般1.2m。

(2)春季的养护

春季,加强水肥管理,通过适时浇足春水来增加地温,追施有机肥增加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夏季养护首先要加大水肥管理,其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3)秋季的养护

秋季养护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修剪。合理浇冻水既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宜进行合理修剪,修剪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以扩大树冠、优美树形、调整枝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既能减少植物的蒸腾和风折,又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

2、草坪的养护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加强施肥,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钉耙梳理干净,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草新根萌发和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1次,修剪后及时喷施杀菌剂等,可控制病害发生。7月草坪进入休眠期,应及时清除枯草层,增加草坪的通透性。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枯萎病等。

3 提高绿化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专业化的理论培训与正规的技能训练作为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养护人员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和归属感,能极大的改善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胜任日常工作和未来工作的能力,确保完成工作既定的成果和目标。

综上所述,靓丽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护管理好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是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职责,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摸索,进一步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提高绿化管理水平,增强职能部门的责任心、事业心,为园林绿化上档次、出精品、提高、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目前,国内许多的城市道路都进行了绿化,在绿化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现在基本已形成步步见绿的城市道路新格局,笔者根据原有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现有的养护管理方法。

道路绿化现状和功能

1.道路绿化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绿化建设主要由点、线、面等多方面组合,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构成城市绿化主体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中的绿化骨干线,是代表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开发程度的主要标志。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必须提高道路绿化的质量。绍兴市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城市中的各主要干道的绿化规划作为城市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结合绍兴市各主要道路的特点,利用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多样,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以改善城市生态面貌为目标,采用乡土植物,运用绍兴市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与原生态环境相结合,建立多群落、生态化、季相丰富的道路绿地系统,再现特色鲜明的绍兴现代园林文化特色,建设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型生态园林城市。

2.道路绿化的功能

(1)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助车流、人流的集散,确保道路畅通。植物材料具有形态、色彩、季相和风韵的美,运用这些特性来进行植物配置,能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体现出动静结合的美感,有效地缓解司机的不良反应,减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

(2)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3)美化街道景观。将植物材料进行搭配种植后,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立体图形的建筑物产生静与动的统一。道路的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

三、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统一和规范的管理

目前的城市绿化管理格局限制了道路绿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养护管理。市区的道路绿化有市管道路和区管道路,分别归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管理,各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这就导致了各条道路的管理标准高低不一、管理水平参次不齐。虽然市园林局承担着行业管理的职能,对各区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督导作用,但由于各区自主控制管理资金,市园林局又无法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各区绿化所只能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进行整改和养护管理工作,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如只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局部整改,不能按照植物生长需要进行养护管理,导致问题重复出现,管理水平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高。目前,市管道路和区管道路的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2.养护施工作业难度很大

随着城区人流量和机动车辆的逐年增多,给城区行道树和绿化带养护管理中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作业工作增添了诸多不便因素,致使城区行道树养护作业难度增大。一是主要道路的高峰限行给作业车辆带来了诸多不便,高大乔木的修剪、死树的伐除以及白色污染物的清理都无法正常进行;二是进行养护作业时绿化工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我处虽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这些措施却制约了养护管理的工作成效;三是在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打药防治时要考虑药物对行人和环境的危害,极易造成防治滞后,防治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养护管理科学技术含量低

随着城市道路不断扩张,绿化战线不断拉长,一线的绿化技术工人已远远不够,大部分路段已由临时工代替。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基础,经过简单培训的熟练工又因工资较低逐步流失,加之花坛日常保洁工作繁重.对植物的造型修剪、松土、施肥等工作无暇精细,从而导致道路绿化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缓慢。

4.道路绿化人为损坏相当严重

乱泼污水、乱倒垃圾是造成行道树及其绿地苗木死亡的一大杀手,并造成土质的恶化;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如都市村庄、公交车站、夜市摊点等地段的苗木损坏相当严重;市政、电力等部门随意开挖道路绿地、私自砍伐树木,造成人为破坏;近期出现了一系列的行道树被砍头、施毒液等恶意毁绿事件,终因证据不足无法惩治毁绿者,助长了毁绿者的嚣张气焰。

5.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基本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必须群防群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然而市、区两级部门在病虫害的防治时间上不一致,防治力度也各不相同,导致病虫害相互传染,反复发生,无法彻底治理。特别是一些传播和传染性强的病虫害,常常是刚防治完又被其他未防治区域的病虫害传染,重复防治,效果却大打折扣。

四、几点建议

1.改善立地条件,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针对植物生长不良或者补植多次都死亡的地段,要进行客土处理,及时清理土壤中的建筑垃圾等杂物,结合灌水施入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时间、深度、范围和施肥量等的确定,要以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为宜,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根据植物生长习性。

2.加大养护管理力度绿化养护管理应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

(1)树木养护管理

冬季,由于道路两边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了树木的防冻、防寒能力。因此,冬季应针对不同的植物品种,采取缠树干、搭风障、根颈培土、盖地膜、树干涂白等措施进行防冻保温处理,保证植物安全越冬。

春季,加强水肥管理,通过适时浇足春水来增加地温,追施有机肥增加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夏季养护首先要加大水肥管理,其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秋季养护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修剪。合理浇冻水既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宜进行合理修剪,修剪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以扩大树冠、优美树形、调整枝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既能减少植物的蒸腾和风折,又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

(2)草坪养护管理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加强施肥,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钉耙梳理干净,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草新根萌发和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1次,修剪后及时喷施杀菌剂等,可控制病害发生。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枯萎病等。

(3)色带养护管理

侧柏、水腊、红叶小檗、桧柏、金叶莸是中卫市常用的色带造型品种。近两年,紫叶矮樱、四季锦带、连翘、贴根海棠等一些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也开始应用。色带养护主要以修剪为主,应采取“少量多次”的修剪方式,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以1—1.2m高能挡住人的视线为宜。修剪后,及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以减少叶面蒸腾造成的叶尖干梢枯黄。同时,色带与草坪搭配时,应按植物的生态习性采取分区浇水,保证各种植物生长良好。

五、结语

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绿化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需要长期的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道路养护管理技术,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总结,进而提高本城市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峰,何敬峰 关于道路绿化养护的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5期-

篇5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施工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强调进度与质量,关注于最后的成果;而养护处于园林工程的后期,强调实效,力求实用与美观, 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园林理念得以延续。也就是说三者虽然各有特点,但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离不开施工和养护这些分项工程的有机结合,否则, 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因此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2 园林施工要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颁布,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标准。按照规范,严格按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对各项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

2.1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2.2 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入手;如不严格按图施工,将会歪曲整个设计意念,影响绿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基本前提。

2.3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有必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 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3 园林养护要点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

3.1灌 溉 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 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惺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的太深,以免伤根;②水量充足:③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3.2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①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 1~0 3% ,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③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是树木成活的主要条件,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终呈饱和状态,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预埋水管,定时浇水。

3.3施肥 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3.4病虫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2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佳效果。

4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4.1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 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 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 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 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对全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养护工作中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径来控制植物层次、高度,来体现和延续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需要在养护作业和考核时与设计者的介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