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的方法

环境保护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境保护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保护的方法

篇1

一、概述

 

石油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其发展的好与坏将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当然石油也是我国重要能源之一,油田企业能够良好的运行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在油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方面的内容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它是油田企业能够良好运行的基础或者说是前提,这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企业当中的安全生产问题,油田若要能够顺顺利利的发展,或者是说让整个油田企业的发展都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这就必须有安全生产作为其保障。除此之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考虑环境方面的内容,现在国家都在强调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在整个油田的运行当中,如果不能对其中的环境进行很好的控制和监管,这样在生产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当环境遭到破坏之后将从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

 

二、现在油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行业在前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发展背后还是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最近几年,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相应的控制。但是,在生产的过程其两个方面的管理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的注意。

 

第一,企业员工的安全已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的差。现在国内油田单位当中,从上到小的企业内部员工这些方面的意识都是比较低的,即他们没有能够认识到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对于一个企业以及相关人群的重要性,他们生产工作当中更多的是强调,得到了多大的利益,是否对自身以及国家的经济有积极的意义。这种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忽略长远的或者说是更重要的意义的表现是不可取的。企业的安全以及环境问题能够影响到其长远的发展[1]。

 

第二,企业内部一些制度的建设不足,或者说制度方面是不够完善的。从当前企业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多个油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安全方面的管理以及环境方面的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制度规范来说还是比较的落后的,或者说是在制定相关的制度的时候一些内容没有明确的说明而是模模糊糊,这样由于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那么要想它能够在实际中起到相应的作用也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企业当中对于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这两个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就会在这两个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也是不足的。对于单位当中的制度或者说是一些项目来说,其要想能够很好的运行必须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的一个项目要想启动需要足够的启动资金作为支撑,若是资金都不足那么这个项目要想开展相应的工作也是非常的困难的,可以说是缺乏了资金的支撑这个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举步维艰[2]。

 

三、油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讨论

 

随着发展,人们会逐渐的认识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环境的保护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要想在企业的内部建立高质量的企业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管理,就需要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完善管理,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两个方面的管理进行一下简单的讨论:

 

第一,让企业员工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意识,企业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方面的意识程度将对油田当中的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问题与一线员工的具体操作是息息相关的,他们操作的时候得到将直接影响着是否能够进行安全性的生产。只有企业的员工能够从思想上对于工作中的安全生产一环境保护有了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在油田的内部建立健全与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生产相关的监督机制从而来促进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油田的生产工作当中,如果仅仅依靠其员工子自我的约束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关的机制来讲从另一个方面进行相关的约束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工作的进行。通过企业内部监管部门的工作的开展,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关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第三,在油田实际工作当中要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这样才能够对安全生产以及环境的保护有所保障。改革开放至今,正是由于先进的生产的技术才保证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正好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相符,先进的生产力能够更好的带动企业的发展并且促进企业从不同方面进行发展。

 

四、结束语

 

篇2

雾霾是由大雾与灰霾相叠加形成的一种严重的污染天气,从2014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雾霾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北京、广东、天津等地,雾霾的持续时间逐渐增加,雾霾的频发为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长久的呆在雾霾环境中对人的健康危害也是很大的,其中含有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对人们的呼吸道、心血管造成影响,雾霾治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1 雾霾的产生原因分析

雾霾的发生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就是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比如燃烧煤炭、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污染和扬尘,这些污染源都是空气中PM2.5浓度过高的元凶[1]。第二个方面就是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如果受到中低压的包围,气温就会出现大幅度降低,在气温升高之后近地面就会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会像一把伞一样笼罩在区域的上方,对于低空的空气的正常的垂直运动受到了阻碍,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这种状态下对于空气中含有的悬浮颗粒的飘散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就会引起雾霾。第三个方面就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造成的,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更多的高楼大厦得到建设与应用,对城市季风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对悬浮颗粒的扩散与稀释也是非常不利的,进而造成了PM2.5在城区与其周边的沉积,使得城区的雾霾状况更加严重。最后是区域污染的叠加因素,比如江西省因为受到周边经济区域发展污染物的输送,与本省污染物相叠加,增加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使得江西省的污染更加严重。

2 雾霾的外部特性及治理的特殊性

2.1 雾霾具有的外部特性

雾霾可以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与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雾霾的外部特性来分析,首先其具有时间的积累性特点,雾霾的形成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2]。空气中PM2.5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指标就会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在积累与加重的演变中,会逐渐增加雾霾的治理难度与成本。另外,雾霾的发生还具有空间转移的特点,因为雾霾并不只局限于局部地区,而是区域性的天气情况,而且雾霾能够被运输到很远的地方然后发生二次反应,也就是外来污染与本地区污染的结合。尤其在我国大部分的南方地区,雾霾的发生通常是由外来污染造成的。此外,雾霾还具有污染主体分散的特点,在污染的实体辨别中比较困难,本身雾霾的形成就有其复杂性,它会受到工业排放、尾气污染以及生活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雾霾还会与酸雨、光化学污染共同构成复合性的大气污染,为区域环境的治理增加了难度,结合雾霾的这些特点可见,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更深,治理难度也更大。

2.2 雾霾治理的特殊性

雾霾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外部特征使得其具体的治理方式与一般的污染治理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根据雾霾的空间转移特性分析,以往那种治理固体污染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也就是不能单纯地依靠地区环保机构去开展局部治理清除雾霾,需要积极的实行地区间的合作模式。其次,雾霾主体所具有的分散特性,使得污染主体的准确识别具有较大的难度,也就是说要治理雾霾不是通过单个机构或者企业的管理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雾霾天气的影响之下,人们都有责任,雾霾治理可以说是需要不同行业、地区、群众共同参与的一场长久的斗争,在治理过程中需要人们的共同协作,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理效果。

3 环境保护中雾霾治理的方法

3.1 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宣传

在雾霾的治理中需要不断的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环保的意识才能做出环保的行为。首先可以从学校教育环节去开展相关的宣传,政府相关机构可以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内积极的开展相关的课程教育与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普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可以将环保的有关知识加入到教材或者课外书中,使环保知识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该面向全社会进行雾霾治理与环保知识的教育与宣传,通过政府机构的宣传可以加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逐渐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联控体系,一起参与到雾霾的治理工作之中,在责任感不断强化的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会随之增强,这样更多的社会群众就会去关注与选择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从而就会提升城市的环境保护质量水平。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不应该忽视一些细节问题,环保部门实行的一些细节处的管理手段往往会比举办的一些宣传更有效果,比如针对一些工程用车、长途客车等会在晚上进入市区带来大量的粉尘、煤灰等的情况,石家庄市政府就对洒水车的作业时间进行了调度,增加在凌晨洒水的次数,采取水从上到下喷洒的方法,这样就将空气中的灰尘都清除干净了。

3.2 增加环境保护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应用

我国大部分城市化进程仍在发展阶段,工业企业正在转型,城市交通高速发展,住宅楼以及配套设施不断兴建,这是采用环保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好机会[3]。在城市化尚未完成之前,相关的技术与能源应用系统也没有建设成熟,因此新型技术与能源的推广使用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比如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绿色照明等等,政府部门应该对环保技术与能源的使用与推广进行积极的鼓励,逐渐增加新型技术与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单位能耗的作用发挥,使得总能耗量得到减少。国家应该对新技术与新能源的使用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因为新型的技术与能源使用一般会成本较高,通过补贴的方式可以增强其推广的吸引力,在其普及之后生产技术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进而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3.3 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增加绿化面积

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加剧的原因之一,根据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应该逐步建设公交、高速公交、地铁、轻轨等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4]。另外,还需要尽量的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出租车的运营方式,避免在非打车高峰期存在大量空驶车辆的状况,降低尾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比如增加出租车固定等候区以及落客点等方法,还可以通过推行打车软件的使用,政府监督软件的服务状况,增加其可信性,向人们宣传打车软件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因此应该增加区域的绿化面积,达到治理雾霾的作用,在绿化土地稀少的城市地区还可以使用楼顶绿化或者墙面绿化的手段去开展绿化工作。

4 结束语

在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造成了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需要对当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分析,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在知道雾霾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以及其他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雾霾治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好转,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集钧.石家庄市雾霾治理政策分析及建议[D].河北师范大学,2015.

篇3

摘要:本文拟在分析现有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结合的指导思想、技术方法、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限和不足基础上,通过借鉴香港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两者结合新的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资源分配;环境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一、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EIA)概念最早在五十年代的美国产生,其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环境保护技术。我国在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成绩显著。从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至1990年国家环保局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度》,十几年的环境影响的环境影响评估实践,将整个社会的城乡建设,基本纳入了规划的控制之下,改变了无序发展的状况,但是高速发展的城市系统和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使EIA这一理论和手段,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1.1  对于环境问题,EIA只着眼于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而未能顾及环境的次生影响和积累影响。

1.2 EIA对项目的约束作用受行政管理体制影响。

1.3 实质上,城市环境保护包括公害防治和自然环境保育两大部分,后者的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城市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城市有限的资源和城市活动对其的过度消费的矛盾上。要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环境规划,都应该将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作为发展衡量尺度和限制性因素。那么,环境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的界定,是以什么为准则,界定的手段是什么,技术路线又是怎样 ?二、环境资源的分配——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结合的新部位2.1 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分配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正是源于人类对环境资源过度消耗的忧虑,它的含义是: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求的模式,它提倡任何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发展能力为代价,当代人的发展,也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便是资源的分配,既包含了不同代之间的时间上分配,又包括当代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分配,它涵盖了需要、限制、平等三个概念。延伸到城市这一特定区域时,城市各种发展计划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合理与否的界定的准则,便是这种发展的资源代价,不会影响到城市下阶段(同代)和更长远时期(代间)的发展能力。2.2 环境价值及价值评估——界定的手段 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具有价值这一属性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的价值观所排斥,直到环境危机的出现,人们才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而言,不再是俯拾皆是的无价物品,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等)有价值,不同的环境要素组合状态也是有价值的。环境的价值可划分直接和间接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能直接进入消费和生产活动的部分资源的价值,比如矿产和土地资源,后者是指支撑当今的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作的服务价值如生态功能、水环境质量,这部分可用各种污染所引起的损失或为了治理这种污染所付出的代价来衡量,如某市政详规中,为了应付今后20年出现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将用17个亿建设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 那么这17亿元人民币,便体现了环境价值。但至今为止,环境和资源的价值没有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也没有计入城市发展的成本里,正是由于城市无偿或低价地提供土地和环境容量资源,才使城市聚集超过了其应有的限度,出现环境恶化的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讲,城市也有边际环境成本,即由于城市环境容量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每增加一个人、一辆车、工业增长每一个百分点,都会令其它所有的人、交通工具和城市建设的成本增加。那么可以通过研究对城市发展的承载力,比较边际环境成本和社会效益产生,来确定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至今,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但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发展的边际环境成本两概念的提出,已经为此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和理论上的准备。2.3 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结合的技术路线以现时的技术手段,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结合更深入一步。第一,在城市总体规划或次区域规划层次上,确立环境限制是城市或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之一的观念,并通过对主要的环境限制因素及潜在的污染源的分析,合理界定城市的规模,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第二,在改造和城区重整规划中,尽一切可能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降低太高的容积率和人口、居住密度,增加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如工业与居住相邻引起的环境干扰。第三,在郊区发展中,通过对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区划,确定生态保护区和敏感区、景观敏感区,保护其不受城市化的不利影响。第四,在市政详规层次上,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与环境 响评估结合起来。在这一问题上,香港的城市规划思想与管理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三、香港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香港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1978年香港建立了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小组,1981年改名为环境保护局(即后来的环境保护署),全面负责环保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环境监测工作。但在以后几年环境保护工作中,香港政府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的脱离,使政府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而且城市资源的储备和可动用性对城市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关键,正是基于以上原因,1989年香港的环境保护署归到了规划署的环境地政司,以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的结合。这一认识过程的转变还反映在历次“香港发展策略”(相当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上。60年代香港发展策略首次制定,着重在各类用地和人口分布方面。1980年为了配合华南地区的发展,首次修改并制定了首份全港土地用途——运输规划大纲,但环境的限制仍未被意识。直到最近一次的香港发展策略的修编,环境才被列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1993年对全港发展策略检讨中,明确提到本次修改的主要目标是“制订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土地用途——运输——环境规划大纲”,以便政府能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大纲的建议,提供必需的土地和基础设施”,为香港谋求一个“较美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策略中评价一切发展的计划,都从环境的整体承受能力,就可动用的资源和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加以衡量,无论是运输系统的建立还是新市镇的发展规划,评定的依据是能否配合香港的环境,而不会加剧或构成重大损害,尤其留意现时的空气已受交通的高度污染。至今,环境问题的考虑已自始至终的贯穿在城市规划的各层面,表现在:3.1 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如新机场地址,选在远离市区的大屿山,其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减少噪音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启德机场关闭之后,约有50万人可以免于机场噪音的干扰。此外,把新工业区向西转移,以减少原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和工业过度集中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3.2 在旧城改造规划中(都市计划)首要目标是降低建成区的建筑密度,尽量提供绿地以改善环境素质,并将污染大、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业迁往中心区以外的适当地区;广泛设置舒缓景区,使居民免受来自交通干线的噪音和黑烟滋扰;对近郊受采石场影响的地区加以整治,改为康乐或适当的社区发展用途。3.3 为了保护郊区发展免受城市化的不利影响,通过立法和严密的规划,将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保护起来。在建设新市镇和拓展市区的过程中,为保留新拓展区风景优美的环境,香港政府曾专门责成规划部门制定了一个环境美化大纲,它包括环境美化策略和相应的设施规划和设计。3.4 建设郊野公园并通过《郊野公园法》确实保护。自1981年至今,香港已经陆续建成了21个郊野公园,占全港面积的40%,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同时也保护了郊区山地的自然生态环境。3.5 修改早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标准和准则》中有关内容,将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纳入其中。

篇4

2、及时关掉水龙头。

3、节约用纸。

4、出门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不乘坐私家车。

篇5

本次施工的工程是界首市沙颍河护岸治理工程。在工程施工中,要做好施工前的清场、临时设施的完善,施工机械的安装和运输,施工中物料的堆放和完工清场等。对存在的潜在影响要进行周密安排,采取措施,确保不会造成水,空气和噪声的污染。为确保环保施工,有序作业,针对潜在的问题制订了措施和方法,施工时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清场时的扬尘污染

措施与方法:施工区域有大面积的农作物、树木或5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作业时拆除应采取以下方法:

1.1 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对毁坏的树木和农作物要给以合理的补偿。

1.2 对被拆建筑物经充分洒水,确保湿润,减少扬尘。

1.3 对框架混凝土结构的,大部件尽量吊装移除;

1.4 拆除物装车清运前,应充分洒水,避免产生扬尘,造成污染。

分析:针对本工程各堤段施工中存在的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的区域特征,及施工方法和规模,确定本工程扬尘的影响范围在50m以内。作业时明确了影响范围,为顺利作业创造了条件。

2 剥离地表土时的地表土流失

措施与方法:用于本地恢复的,应选相对低洼处堆放、且四周相对平缓。数量较小的,为避免流失,需用草垫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处理。

对于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移至其它较低洼的地块,便于耕种,避免资源浪费。

分析:剥离地表土是施工中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操作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等。根据本工程环保条款的规定,地表土不用于本地恢复,应直接移至废弃的沟塘及较洼的地块,避免流失。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应进行洒水并覆盖,避免造成扬尘。

3 发电机的噪声污染

由于施工地偏远,电力多由发电机来提供

措施与方法:由于发电机组噪声大、且距施工点的距离小。安装发电机时,为了减少噪声、应将发电机置入减噪槽内。减噪槽应按顺堤方向建在堤脚线1.5m以外。槽深以不影响发电机操作为原则,发电机两端要有2M以上的空间,周围加高,在槽顶建有防雨棚,备有潜水泵。

分析:由于本工程在堤边施工的。结合该发电机的基本情况,设计了该减噪槽。施工点位于堤内侧,根据声的传播规律,因此尽量靠近堤身。减噪槽设在距安全线1m以外比较合适。

4 材料堆放时的流失

措施与方法:砂石堆放要设在混凝土搅拌场区或预制场内附近,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堵塞交通运输。

水泥应存放在排水便利的混凝预制场内。没有混凝土场地的,应将堆放点应选在堤外地势较高,排水顺畅,远离水边线,并备有防雨设施。

分析:本施工地无预制场地,堆放水泥应选择地势较高,周围排水好的地方,底层用塑料布或油毡铺垫,整个堆放点用塑料布全覆盖,做好防潮防水。

5 环境污染

措施与方法:可在35m范围内选择废弃沟或废弃干塘作为垃圾堆放点。注意堆放点不能与其他沟道河塘相通,更不能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水污染。

分析:由于本工程施工地多在居民较少的河滩地带的特点,临时堆放点可选择距施工点35M以外无水的废弃沟塘。

6 农作物损毁

措施与方法:对施工物料存放和废弃物处置地进行科学规划,提高现有场地的利用率。减少占压农田,对施工范围内所占压的农田,应和当地政府沟通,提前通知农户,做好宣传。

分析:该施工堤段外滩有大量的农作物,且即将成熟。为了减少损失,对外滩农作物采取保护措施,要求农民积极行动,在施工前抢收农作物。

7 码头内护坡,影响码头正常作业

措施与方法:施工前要对码头l0Om范围内的设施(包括地下埋件)进行定位,摸清现有设备具置,注明埋件的名称,型号和构造。标明开挖走向和尺寸。由于空间较小,宜采用人工作业。

分析:由于本工程施工地点是在沿河岸边,与码头作业区存在交叉,按排不当,会给双方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规定,港口岸边lOOm范围内为码头设施保护范围。由于范围较小,为确保码头的正常做作业,因此不宜使用机械施工。在码头范围内施工时要提前标明码头地下设施的位置,采用人工削坡。

8 作业迹地的土地污染

措施与方法:彻底清除潜在性改变土壤性状的化学成分、影响土壤功能的污染物。对未凝涸的水泥砂浆、散落的石油废弃物及其他有毒、有害会造成污染的物质要进行移出处理,防止随雨水渗入土壤或流入河道,造成污染。

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所用机械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清除物的具体种类,按照环保要求,对处置地点的选择及处置方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9 堤内草皮植被占压或损毁

措施与方法①:划定作业区。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穿行时,应固定通道,在红线标明的区域内通过,避免红线外草地占压和损毁。

②:大型构件安装和移动时,要避开植被,以免损毁植被。在设备前期安装时应选无草皮无植被的地方,决不能在人工草皮及苗圃地进行安装作业。

分析:堤坡防护草皮的损毁,多是人为造成,因此在本次工程施工中,制订了严格的人员穿行路线,并对穿行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制订了严格的要求。

10 为环保对象做好警示牌

措施与方法①:在饮用水源范围内、排水设施点、草皮密集地、水下施工活动的鱼类产卵场边界等保护对象处设置警示标志。

②:对施工人员进行工前培训,提高认识,按照警示要求,进行环保作业。

篇6

1.环保意识的定义 

从根本上讲,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培养中学校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 

环境教育是全民教育、终生教育和全程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人类关注的问题。教育影响着一代人思想,所以我们责无旁贷。近年来中国工业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遭受着污染的严重危害。有人说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这话虽有点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许多导致空气、水体被污染而对人体形成危害的污染物的形成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化学学科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已成国家的议事日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向中学生渗透和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 

二、环境及环境污染的定义和环境污染的分类和危害 

1.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体。 

2.环境污染的定义及分类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进而有害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环境污染一般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按污染源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源的形态则可以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物污染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1)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对人类的危害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并危害人体健康、生物生存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自然曾经山清水秀、美丽如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厂及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废气的任意排放,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空气变得污浊最近引起人们恐慌的事件是雾霾现象,冬雾有“冬季杀手”之称,加上工业废气、车尾气、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附着在水滴上,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雾霾天气不仅对人类引起各种疾病、还影响人的心情甚至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等。这些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水体污染的定义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水体污染是指由于某些物质进入水体而使水体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且超过其自净能力范围的现象,并对人类及生物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它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上的农药不合理使用而引起水体污染,水污染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污染。因为人在生活中摄入的水很多,人体中的污染物经过代谢富集起来,从而造成各种严重的危害并导致疾病。如1953年的水俣病事件,主要是含甲基汞的毒水排入水中,甲基汞被鱼吃后,人又吃了甲基汞的毒鱼,由于食物链的富集,而使人类摄入过量的甲基汞,从而使患者大脑受损,导致患者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目瞎,非常痛苦。造成180多人死亡,水体污染对对鱼类也造成很大的危害,造成大量的鱼类死亡。 

(3)土壤污染的定义及对人类的危害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如铅、镉等重金属引起严重的土染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农药残留、化肥滥施以及使用工业污染过的水体灌溉造成的。1992年全国有不少地区已经发展到生产“镉米”的程度,每年生产的“镉米”多达数亿公斤。仅沈阳被污染的灌溉区已达2500公顷土地受到严重的镉污染。粮食产量遭到严重的损失。一旦人们吃了含镉浓度达到0.4~1.0mg/kg就会引起疼痛病,而我们所说的水俣病和癌症都与土壤污染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土壤污染严重时会造成土地板结。 可见,环境污染给我们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需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大力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充分挖掘教材中环保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介绍,大气污染物的头号“杀手”二氧化硫,其产生途径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工厂排放的废气。二氧化硫进入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当酸雨进入河流会污染水源,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进入土壤会使土壤酸化,植物枯死,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能腐蚀建筑物酸雨更会危害人体健康。要防治大气污染应从源头入手,化学科学家正在研制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新型能源、化石燃料的脱硫方法、廉价回收二氧化硫的技术、尾气处理技术等,为减少以至消除大气污染而做出贡献。再如水资源,地球虽有“水球”之称,但可供给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而水体的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应用化学原理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如研究反应条件实现产品无污染生产、研制无污染的化肥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研制高效低耗污水处理技术等。通过这类实例的学习,都能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强化环境教育 

(1)收集有毒气体时,要进行尾气处理,强化环保教育 

中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来巩固和深化学科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要在有限的实验中融入更多环保方面的东西。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中,会使用或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如果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就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 

化学实验,特别是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会污染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通过三角形的导管,进入相应的吸收液,进入相应进行尾气处理。(如图6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2MnO2+8HCl(浓)3Cl2↑+2MnCl+4H2O 

尾气处理反应原理:(Cl2与NaOH 溶液的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2)对实验后的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来加强环保教育 

教师可以把环境污染物作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生成硫酸、硝酸的过程,化学老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进行环境教育。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又可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参观水泥厂、化工厂等课外活动时、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活动,并通过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从而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 

(2)通过办展览和出黑板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根据我国环境的现状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宣传意义的寄语。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请爱护我们的环境。还有如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寄语的渲染来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如2002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语:生命如歌,让绿色渲染这美丽的旋律。 

(3)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作讲座的形式、加强环保教育 

通过聘请环保专家讲座的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其的治理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让学生通过收集身边环境污染的事例,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还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并开发使用新能源(如图9所示风能),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做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通过课外活动,并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并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以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活动等。 

4.透视社会热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关注化学生活也是成功教学的一个标志,经常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话题,如雾霾、苏丹红事件、塑化剂、三聚氰胺、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等。以上都是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话题,不妨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在教给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和关注社会的公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指导学生做到不乱扔脏物,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捡塑料袋、督促父母不焚烧秸杆、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活动。同时,也可指导每个人都应从防止家庭污染,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切实感到环保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以减少污染,为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篇7

关键词 :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生态环境

当今,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背景下,人们往往过分的信赖科技和现代性,在广泛使用科技和法律等环保措施背后,本土资源在无形中收到了较大的冲击,有的甚至遗失。作为传统法律的一部分,作为“本土资源”的当然构成要素,梳理和发掘少数民族习惯法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的传统习俗和举措,势必会给人们在大力发展工业社会的同时带来新思考。

“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生态可以理解为是生活的样态。甚至可以认为,生态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是绝对的共存共荣。”①这一特性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几乎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我们要承认和尊重适合于各地不同“地情”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并在其中试图探索出一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

习惯法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法,它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套行为规范,它源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人类法治文明意义甚大。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甚至认为法主要体现为习惯法,其地位远远超过立法,是最富生命力的法律形式。习惯法,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与制定法相对应的社会规范,“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照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

朱苏力说过:“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了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作为中华法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习惯法是中国习惯法体系中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的一种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广大少数民族在千百年以来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袭、长期存在并为本民族成员所信守的一种习惯法,它为维护民族共同利益、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传递民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③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早已切身的感受和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关于生态环境的意识直接源于他们对于自然最真切的认识、体验和情感,因而也更为深刻的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我国目前环保法律并不完善,尤其在地方环保法律和环保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富有成效的环保经验,即可以弥补和矫正现行环保法条和环保措施的漏洞和不足,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中西法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

孟德斯鸠曾近说过:“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式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④以下将简单列举几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内容。

一、藏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藏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禁忌对藏区牧民来说是良心的命令,违反这种命令会引起一种可怕的有罪感。藏传佛教的“十善法”有自然生态与资源保护规约,如杜绝杀生,严禁猎取禽兽,保护草场水源,禁止乱挖药材,乱伐树木。藏族有谚语:“山林常青獐鹿多,江河长流鱼儿多”,藏区一般不准捕杀野生动物,对于以打猎为生的人予以鄙视和谴责。许多寺院专门设有“放生节”,在该节日放生的牛马,被视作神牛神马,不得驱赶、乘骑和捕杀,任其自然死亡。⑤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共生共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才使得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的蓬勃景象。

二、侗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湘西侗族人认为古树是神树,要保护,因此禁止砍伐房屋周围的古树,在侗族,有“嫁妆树”的习俗。即孩子出生之后,便为之栽种一百株杉苗,作为儿女嫁娶的费用,有的地方母亲还专门为女儿栽种“嫁妆林”名叫“十八杉”,也称为“姑娘林”,这在客观上使森林资源得以持续发展。在社会交往中,侗族有打草标的习俗,即用茅草、芒冬草或稻草等结成疙瘩、田螺或箭头等形状,起到一种警示作用,其中山标意为不让人随意去砍柴、割草和放牧或拿走砍好的柴草以及打算耕种的荒地等。另外他们崇拜山,由于对山存在敬畏之情,侗族人在获取动植物资源时,遵循“取物有度、不贪多”原则,要留适量的资源给山峰,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念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三、傣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傣族人民在开发自然获取生存资料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环境观念。傣族的习惯法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关系“: 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正是有这样的认识,人们才更应该保护森林、水源和动物。傣族历代流传的《布双郎》“祖训”规劝人们“不要改动田埂”“不要砍菩提树”“寨子上和其他地方的龙树不能砍”“不要砍树来挡路”“寨子边的水沟、水井不能随意改动,就是不要也不能填”等等。⑥

四、蒙古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蒙古族的观念中,大自然并非纯粹的物质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神灵的世界,万事万物皆有灵性,他们认为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与其和睦相处。(关于蒙古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作者在2014年四月发表在《前沿》杂志中的文章《蒙古族习惯法中的生态环保观——内蒙古雾霾引发的思考》已有详细的论述,所以在此不再赘述)。从某些角度看,蒙古族习惯法中的一些思想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却有其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选取几个少数民族习惯法做一简要的介绍。纵观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它不仅仅是个历史范畴,它也属于现在、属于未来。它是一种“活”的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扎根于各民族成员的头脑之中,在当今的民族地区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经济社会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我们在倡导弘扬各少数民族传统均衡和谐生态环境观念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生态环境观念中不可避免的带其浓厚的原始性,内容也较为粗糙,不可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全面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我们应承认并弘扬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关于生态环境观念的合理因素和积极方面,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生态价值观、合理利用资源、敬畏和尊重自然,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习惯法与现行环保工作和措施良性互动起来,让它有所为。

引文注释

①王佐龙.生态习惯法对西部社会法治的可能贡献[J].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2).

②[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71.

③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④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8.

⑤华锐·东智.浅论藏族传统的禁忌文化对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J].西北民族研究,2003(1):183-189.

⑥耿明.傣族历史上的原始宗教及其与法律的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1999(3):73-78.

篇8

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可以“和谐相处”还是两者之间“针锋现对”。在一定的环境区域内影响着整个环境的状态,与此同时也影响着房地产领域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针对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对经济效益的过分看重,而忽视房地产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甚至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巨额的经济效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所以房地产市场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房地产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行为,找到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有关环境问题

1.1土地出让中的环境问题

房地产开发商可以使用并且在通过合法程序取得的国有土地上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就是土地出让。但是目前由于能够供应给房地产开发生的土地面积较小,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展开对土地的争夺,激烈的竞相投标,造成了地价的发幅度上升,在此过程中,容易导致用地违法行为出现。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使土地资源的供给和管理相对落后,在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以后,依旧存在被闲置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2房地产设计中的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的落后,不到位,管理松弛等原因,促使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依旧采用以往的粗放型的管理经营模式,这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和适应市场竞争都是消极的。同时使得房地产成为了我国能耗最大的行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而房地产业所使用的相关建材的生产过程能耗约占全社会总量的1/6。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由于技术的经济发展的限制,在房地产设计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1.3房地产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房地产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了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建筑垃圾污染、光污染等。从房地产开发项目角度分析,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项目自身规划不合理,管理工作不到位,项目选址对周边现有或者潜在的噪声污染考虑不周等,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以及有害家具等存在的有毒气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例如:甲醛、氡、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等。水污染主要包含了一些工业废水或者是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流,造成建筑项目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水质下降。随着建筑装饰材料的推陈出新,城市建筑物分磨光大理石、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等为建筑增添靓丽,但是它们在强烈的阳光下反射出岷县的白亮、光线等形成光污染,严重的光污染会导致视网膜的脱落,眼睛视力下降等。

二、房地产开发中环境法律保护问题

2.1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之相邻的法律关系

房地产的开发是一种涉及到经济、建筑、法律、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活动,与之相关联的这个领域,都或多或少的对房地产开发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相邻的关系。而对于一些交通运输企业、化学工业等向空气中排放的粉尘、有害气体以及有害颗粒物都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于这些无法做到对其绝对的禁止。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只能通过改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式等途径规划商业区、工业区以及住宅区。采用强制手段使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等厂家使用先进的清洁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以抑制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周围建设化学工厂等,必须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特批,并且业主应该根据公法的相关规定,在保证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经营管理自己的企业,更不能以拥有经营许可证作为推卸责任的依据。但是,只要是工厂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除了被侵害人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对工厂实施关闭以外,不能在普通的法院要求关闭工厂。

2.2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环境有关的法律问题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和环境有关的合同法律问题,主要是指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能隐瞒自己已知的环境问题,已经查明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与此同时,对于开发商在广告中对于房产周边环境所做出的种种虚假承诺,当事人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为了有效的禁止虚假广告的出现,可以通过建立房地产广告事先审查和备案制度;建立完善房地产虚假广告的惩罚机制等手段政治欺诈者,切实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环境人格权的保护问题

环境人格权就是权利主体按照法律的规定,以环境人格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了切实的维护权利主体的完整人格所具有的权利。

从法律关系方面初发,环境人格权法律关系是权利当事人之间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因为任何人对于舒适环境都有保护不予伤害的义务,如果违反,权利人可以依法行驶自己的权利。权利人主张实施的权利主要有环境安全权和环境适宜权。 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在房地产开发中,已经有很多关于环境权的案例,例如:水污染、噪声污染、光照污染等。就目前房地产的发展和各种纠纷案件的层出不穷,可以预见在未来这种环境纠纷案量将会逐渐增多。 --!>

三、房地产开发中环境那个保护的诉讼法问题

3.1代表人诉讼模式

在以前,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案件的诉讼主体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任何人不能和自己无关的财产要求权利。对于能够实施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是和环境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企业法人或者主治团体。但是在我国涉及到环境侵权纠纷案件的原告人数较多,使得民事诉讼主体变得复杂,受到侵害的人数较多,这样的案件难以审理。而目前在西方国家中,一般原告都采用一人或者是数个重要人物代表全体,组成“集体诉讼”,极大的方便了法院对环境民事侵权案件的受理。在我国是否使用“集团诉讼”,要根据时原告人数判定。

3.2公益诉讼模式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其中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对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法等程序中体现,无形中削弱了以法律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成效。

3.3团体诉讼模式

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有广泛性、特殊性、长期性、发杂兴等特点,生活质量和环境争议的问题属于团体纠纷。可以使用公民团体介入的形式,由公民团体代替受到侵害的个人或者是多数人提起的诉讼,以实现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社会保护。

四、总结

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房地产巨额的经济效益,其结果不言而喻。只有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房地产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寻求环境保护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平衡点,才能实现房地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稳定、快速发展。

篇9

1、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铁道部及地方政府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全员过程环保局面,同时对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保协议,并认真执行。严禁全体参建人员乱砍、乱伐、乱捕、乱猎,保护好动植物。

2、通过宣传,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搞好环保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环保是关系到企业信誉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努力做到我公司标书中的环保承诺,使每个职工做到人人明白,个个心中有数。

3、在职工生活区域,做好板报宣传;在工程生产区域,做好大型标语、横幅宣传工作,时时提醒和督促职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强化施工TRANBBS规划中环境保护意识

1、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工作,充分了解桥址的水文及地址情况,在工业场地布置中依据调查资料结合TRANBBS设计图纸、文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

2、对于临地便道人修设,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对其进行加宽整平,使其路面宽敞、顺通,并结合具体情况修设路边排水设施,做到雨天路面不积水,同时道路排水通畅,不致冲入农田。

3、对于钢筋加工场地、混凝土拌合站、水泥库房等生产场地的布置,要求远离居民区和职工生活营区,避免或减少视觉和噪音及粉尘对人们的污染,同时对工业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工业废物、工业污水的堆放、处理不致影响农田的耕作及污染河道。

4、在职工生活区域,设立垃圾集中堆放点,并定期对垃圾进行清理。厕所的选址力求远离生活区,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

5、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方案与环保问题同时考虑,对易污染环境的施工项目如取土场、弃土场、施工垃圾、钻孔桩泥浆、扬尘、施工噪音等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

6、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方案与环保问题同时考虑,对易污染环境的施工项目如:弃地场、施工垃圾、钻孔桩泥浆、扬尘、施工噪音等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从施工安排上全力做到不多占用土地,少破坏植被,不污染河流,不随意堆放垃圾,减少施工扬尘。临时用地尽量少用或不占用耕地,用完后一定要求复耕或绿化处理,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地表用植被防护并保证其成活率。

三、加强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1、搞好环保调查,了解当地环保内容与要求,严格执行建设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建立环保检查制度,把环保措施层层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2、在布置施工现场时,对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构件预制等设施尽量远离居民区,以减少视觉和噪音污染。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学校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3、生活污水经收集并采用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按当地环保部门规定要求排放。生产及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经集中收集后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掩埋。及时清理并保持生产、生活区环境卫生,严格禁止随意倾倒垃圾,同时认真搞好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

4、钻孔桩泥浆、清洗骨料的水,采用集中收集,经过滤、沉淀或结合实际采用其它方法处理,经检验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严禁向河道及附近沟渠、农田直接排放。

5、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经常洒水、湿润,防止扬尘,并对施工便道进行植被绿化。超级秘书网

6、在设施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生产、生活锅炉及沥青加热均配备除尘设施,使烟尘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达标排放。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防止跑冒滴漏,提高尾气排放标准,降低运行噪音。

7、桥涵基础弃土按设计要求及时实施工程防护,设计无防护的对边坡及时平整,组织职工利用工余时间进行义务植草、植树,严禁向设计范围外弃土。

8、经求当地环保部门及群众对施工范围内环保工作意见及时整改,避免和减少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篇10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optimum inclusion process conditions for essential oil from 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 and aconistatatinow ii schott (a. gramineus soland) in fufang huoxiang pian. methods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volatile and the inclusion rate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process conditions, and the condition was optimized with orthogonal design by the liquid-phase method in aqueous solution. results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for inclusion were established as: oil: β -cd was 1:10, and ratio of amount of water to β -cd was 5. the inclus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at 50℃ and for 40 min. conclusionthe yield is high in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 and purpose of inclusion was achieved.

key words:fufang huoxiang pian; orthogonal test; inclusion; essential oil

复方藿香片为中药部颁标准收录的中药方剂(标准编号:ws3-b-3918-98),具有解表和中、燥湿化浊作用,用于感冒畏风寒,头痛胀重,体倦肢酸,脘腹不舒治疗。wWw.133229.cOm其味苦、辛,每日服药4~6片,每日2~3次。复方藿香片处方为广藿香、紫苏叶、石菖蒲、陈皮、佩兰、鸡儿肠,生姜等7味药材。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1]。紫苏叶为唇形科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2]。石菖蒲aconistatatinowii schott (a. gramineus soland)属天南星科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3]。原处方将广藿香、紫苏叶、石菖蒲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再喷加到浸膏中去。为提高疗效,增加制剂稳定性,本实验拟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4,5],并以正交设计优化复方藿香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d40-2f型电动搅拌器(杭州仪表电机有限公司);w201b 恒温水浴锅(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挥发油提取器(华东医药器化有限公司)。

1.2 试药

β-环糊精粉末(纯度99%以上,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藿香、紫苏叶、石菖蒲购自杭州中药饮片厂,经浙江大学博士后李凌军副教授鉴定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广藿香、紫苏叶、石菖蒲混合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挥发油测定法(甲法)[6]提取,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得到广藿香、紫苏叶、石菖蒲的混合挥发油。按处方比例(400 g∶250 g∶250 g)分别称取广藿香、紫苏叶、石菖蒲,加8倍量水浸泡 1h,提取挥发油6h,得混合挥发油。

2.2 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2.2.1 包合物制备方法[4]按每次实验条件,精密称取β-环糊精适量,置于适当容器内,加入蒸馏水适量,加热搅拌使溶解,制成澄明的溶液,恒温至包合温度。在200 r/min搅拌速度下滴加挥发油1 ml包合设定时间,2~8℃冰箱中放置48 h,抽滤,用10~20 ml乙醚少量多次洗涤(洗去未包合的挥发油),40℃干燥4 h,得白色粉末状干包合物。

2.2.2 指标确定按药典法测定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量。称取折合含1 ml挥发油的包合物,置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ml蒸馏水与沸石,用挥发油提取器进行测定,读取挥发油量,分别计算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

包合物得率(%)=干包合物重量β-环糊精重量+挥发油量×密度×100%

包合率(%)=包合物中实际油含量挥发油投入量×空白回收率×100%

2.2.3 包合工艺条件筛选与验证通过预实验研究确定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为影响包合的主要因素,见表1。根据实验条件对每个因素确定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见表2~3。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略)表2 正交实验与结果(略)表3 方差分析结果(略)

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包合温度、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对实验结果影响显著。最佳包合工艺为a3b2c1d1,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10∶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40 min,β-环糊精与水比例为1∶5。

取先前正交实验一致的3份挥发油,按优化组合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包合物收率为82.75%,油包合率为84.56%,高于正交表中实验条件下结果。因此,确定最终优化工艺组合条件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10∶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40 min,β-环糊精与水比例为1∶5。

2.3 包合物质量考察分别制备如下样品:①挥发油无水乙醇溶液;②包合物中回收挥发油无水乙醇溶液;③β-环糊精乙醇溶液;④包合物无水乙醇洗涤液。照薄层色谱法[6]试验:分别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 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比较四个样品的薄层色谱。结果表明,样品①与样品②在相应rf处显相同颜色斑点,即包合前后的挥发油化学组成基本无变化。样品③和样品④溶液均没有展开斑点,表明挥发油包合后确已形成包合物而非物理混合物。

3 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混合油的最佳包合工艺,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10∶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40 min,β-环糊精与水比例为1∶5。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工艺重复性较好,质量稳定,包合物收得率和油包合率均较高。

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后,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混合物,且包合物有效掩盖了挥发油性气味,保持挥发油生理活性,因而将提高制剂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英,张金超,陈瑶,等.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活性研究[j].中草药,2006,37(5):786.

[2]曾志坚,罗浩章,钟 颖. 紫苏叶及变种紫苏叶的鉴别[j]. 广东药学,2003,13(5):16.

[3]吕刚,李婷婷. 石菖蒲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91.

篇11

1.1 “煤烟型”大气污染较重,对城市建成区的污染贡献较大

城乡结合部没有建成集中供热管网,加之城郊乡镇企业和居民区密集,能源以煤为主,加之缺少净化设施,致使空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严重超标[1]。道里区目前现有锅炉504台,其中城乡结合部有锅炉254台,占全区锅炉总台数50%,但与城区不同,城乡结合部的分散燃煤锅炉多为污染比较重的小吨位锅炉,耗能高,污染重,围城形成了烟尘污染圈。

1.2 供排水设施落后,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城区污染企业向城郊转移,工业比重加大,造成工业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近年来,道里区城乡结合部每年排放的废水其中70%为工业废水。由于部分企业工艺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备,目前这里设有污水处理设施10台,废水处理率不到10%,污水排放达标率仅为30%,致使40%的城镇地下水受到污染。

二是养殖业废水污染突出。近年来,城郊养殖业发展快,养殖点规模呈扩大趋势。人畜粪便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沟渠、河塘,造成水体污染恶臭,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如新发镇内有一自西南流向东北向自然形成的排水沟,全镇无污水排放管网,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无组织直接排放,据估计,日排放污水量在2千吨以上。

1.3 噪声、扬尘污染突出

一是建筑工地。目前道里区城乡结合部共有建筑工地31处,施工过程中的打桩、土石方等阶段以及使用的机械设备产生了大量噪声和扬尘污染。

二是工业企业以及金属加工个体户和个体餐饮等作业时制造的大量噪音。道里区城乡结合部共有工业企业280户、金属加工个体户40户、餐饮业60户,因其的分散性和隐蔽性,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影响面积较大。

三是垃圾污染严重,星罗棋布的垃圾堆与大量的残土运输以及大量的裸露地共同构成了城乡结合部的扬尘污染形态。

1.4 城乡结合部产生污染的原因

一是污染源由城市中心向城乡结合部转移,城市中心的功能定位逐渐由过去的以工业为中心向以商业、服务业、居住业为中心的转移。这样,大批老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不得不向城市周边地区迁移,本属城区的污染源也就转向了城乡结合部。

二是城乡结合部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使乡镇企业迅速成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的主要支柱[2]。由于城乡结合部企业布局相对分散,普遍存在着“乡办企业办在乡,村办企业办在村,户办企业办在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使得环境管理大为不便,污染治理十分困难。

三是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不高,长期形成的重经济,轻环保,重建设,轻规划,重投资,轻管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

四是目前道里区城乡结合部经常使用的农药有20余种,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使用,使土壤农药残留量大大增加,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废旧农塑膜在土壤中残留积累呈逐年增加,主要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地膜,这些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逐年积累,对土壤造成一定的危害。

2 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建立完善环保政策机制政府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和地方立法中要针对车间内各项结合部的特点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定,要根据本地实际和环保需要,制定相应的适应区域环境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环保政策规章,以完善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2.2 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机制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域位置的特殊性,现行管理体制还存在不适应问题。一是要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的环保职能,建立环境执法的协调机制[3]。二是要延伸环保部门的管理触角,结合城市环保监督员网络建设,建立乡镇环保所,就近加大区域环保执法力度,消灭和弥补城乡结合部环境监督管理的盲区和漏洞。

2.3 抓好城乡环境规划,单设城郊环保篇章,从根本上解决城郊结合部发展的无需状态按照市委市政府“北跃、南拓、中兴”的重大发展战略,本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举,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好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2.4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城市生态经济圈,形成城市生态屏障要变不利为有利,整合城乡结合部的经济优势、生态优势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设施农业、效益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加大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要从影响和制约城乡结合部环境的源头抓起,明确城乡结合部环境功能定位,结合城市功能分布和结构调整,在提升城乡结合部整体效益的同时建设环城生态经济带。

参考文献

[1]朱宏兰,高伟生.我国乡村城市化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8年.2:20-21.

[2]李奇伟,王超.试论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保护.新疆环境保护,2004年.1:9-11.

篇1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Divaricated Saposhnikovia Root volatile oil Benexate Hydrochloride. Method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facts including ultrasound time, the ratio of Benexate Hydrochloride to volatile oil, and the ratio of Benexate Hydrochloride to water on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athartic with orthogonal desig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yield rate of cathartic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volatile oil. Results The optimal technology condition is as follows: ultrasound time for 60 minutes, 8:1 for the ratio of Benexate Hydrochloride to volatile oil and 8:1 for the ratio of Benexate Hydrochloride to water. Conclusion This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preparation Divaricated Saposhnikovia Root volatile oil Benexate Hydrochloride.

Keywords Divaricated Saposhnikovia Root volatile oil β-cyclodextri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中药防风性味辛、甘、温,功能为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痛等症。其挥发油有镇痛活性。挥发油注射液曾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等症。由于挥发油中的成分极易挥发,所以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能更好地提高其稳定性。本文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防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工艺条件,得出最佳制备工艺。

1 材料

1.1 仪器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DHG-924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ZDHW型调温电热套,BS1200型电子天平,玻璃点样毛细管和AS5150A型超声波清洗器。

1.2 试剂

防风挥发油(自制)、β-环糊精、无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95%乙醇。

2 方法与结果

2.1 超声波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

2.1.1 正交实验的设计

选择超声时间,β-环糊精与防风挥发油的比例,水和β-环糊精的比例3项作观察指标,各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实验设计见表2。表1因素水平表表2正交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2.1.2 防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根据正交实验设计表,分别精确称取β-环糊精,并加入应配比关系的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应配比关系的防风挥发油(本实验加入的挥发油均为1.0ml),搅匀,盖上保鲜膜进行超声包合。30分钟后取出,在4℃的冰箱中放置24 h,抽滤,滤饼用5ml石油醚洗涤3次,40℃干燥4 h[3],得白色粉末状β-环糊精包合物,分别精密称重。

2.2 包合物评价指标的测定

2.2.1 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物含油率的测定

分别取干燥包合物适量,称重后,置装有沸石的250 ml圆底烧瓶中,加100 ml水,振摇混合后,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项下甲法,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约5h,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 5 mm 处为止,放置1 h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按下式分别计算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

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中挥发油量/投油量×100%

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物重量/(β-CD加入量+挥发油加入量)×100%

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包合物重量×100%

2.2.2包合工艺的综合评价指标

包合率为衡量包合效果的主要指标,包合率越高,挥发油包合效果越好,权重系数定为0.6;收得率和含油率在实际生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权重系数均分别定为0.2。根据上述三项指标的测得值及各自的权重系数,对每次实验进行综合评分(见表2)。

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可得出不同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主次顺序为:B>A>C,因素B与因素A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而因素C对实验结果影响极小。根据极差分析结果,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即1份防风挥发油,与8份β-CD和加8倍β-CD量的水配比,用超声波包合60 min;冷置24 h后行抽滤及石油醚洗涤沉淀,40℃干燥4 h,即得防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

按此工艺条件制备3批包合物,测定并计算各观察指标(结果见表3)。 表3验证实验结果批次油包合率

/%包合物收

得率/%含油率

/%191.083.112.09287.080.512.24389.081.912.17

由上表可知,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 讨论

在常规制剂工艺中, 挥发油直接喷入后, 由于挥发油的挥发性和化学性质的不稳定, 随着贮藏期的延长, 挥发油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影响疗效。β-CD与挥发油形成包合物后, 可增加药物稳定性, 提高生物利用率,降低药物刺激性和掩盖不良气味。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A2B2C2,即超声时间为60 min , β-CD与防风挥发油的比例为8:1,β-CD与水的比例为8:1。影响最大的因素为β-CD与防风挥发油的配比,而与水的配比影响不大,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水量。同时防风挥发油易挥发,在超声过程中要将其容器口封住,以免挥发油挥发逸出;并且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包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吉力,徐植灵,潘炯光.防风挥发油的GC-MS分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7(4):5

篇13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服务现状

1.1 电子图书阅读器逐渐普及

电子图书阅读器最早由美国开发,如:美国微软公司利用个人电脑平台优势占领了大半个电子图书阅读器的市场。受国外电子图书阅读趋势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电子图书阅读器逐渐普及,如:书生之家的“书生数字信息阅读器”,中国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图书浏览器”,北大方正的“超星图书阅览器”等。此外,因kindle、iPad的流行也带动了电子图书阅览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阅读方式由传统纸质图书转向电子图书。在这种情况下各类电子图书阅读器纷纷出现,让人无从选择。但某些阅读器只能读取特定格式的电子图书,读者必须安装相应的阅读软件才能阅读;一些阅读器涉及侵害消费者选择权的问题,如系统自动安装不可删除的软件,强制用户使用。

1.2 电子图书的内容日益广泛

网络环境下,我国电子图书市场迅速发展,其内容涵盖人文、科技、管理等方面,这些电子图书凭借其方便快捷、低价高质、极易传播的优势,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2014年的网络调查显示,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图书分别是计算机科学类、语言学习类及畅销小说类图书[2]。目前,图书馆所提供的电子图书内容越来越全面,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网络环境不安全,盗版情况时有发生

所谓数字版权,是指图书馆通过先进技术对各类数字内容产权进行保护的一种措施,它既包括软件开发技术,也包括硬件保护技术。图书馆通过数字版权保护,能够平衡数字信息商业链条中各个角色的利益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数字化市场的合理有序传播。数字信息的传播要经过供应商、网络平台、后台操控等环节,因此,其传播过程相对来说不够封闭和安全,同时,由于电子图书的即时性与传播的广泛性,致使盗版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公共网络、微信公众号为了增加访问量,擅自传播电子图书内容,任由读者下载和阅读,严重侵害了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图书馆的利益。

2.2 版权权利种类较多,版权保护非常复杂

网络环境下,电子图书涉及的版权内容较多,主要有署名权、复制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行权、改编权及网络传播权等。而这些权利都需要经过电子图书作者的授权,可见版权保护十分复杂,这就导致图书馆在购买电子图书版权与权利鉴别方面存在困扰,在后续的数字版权保护过程中也极易产生漏洞与死角,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3 版权授权有瑕疵,支付渠道不通畅

和国外相比,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起步较晚,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数字版权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概念模糊、责任不明的现象,一些非正规的电子图书出版商也存在没有获得作者授权便对其作品进行传播的现象,导致权利人和责任人不确定性问题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多数电子图书版权都掌握在作者手中,电子图书出版商在洽谈版权获取的过程中,面临着授权难的困境。此外,关于电子图书版权费用支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电子图书版权费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电子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电子图书版权费用支付渠道不够畅通[3]。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的方法

针对上述电子图书数字版权面临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的方法。

3.1 营造和谐竞争环境,构建网状战略联盟

3.1.1 开拓图书馆电子图书购买的资金渠道。要求图书馆应购买正规的电子图书资源,提高图书馆保护电子图书版权的能力。

3.1.2 建立网状战略联盟。网络电子图书产业是一种开放的产业链模式,政府应促使图书馆建立网状战略联盟,与电子图书厂商达成合作关系,拓展线上与线下两个领域的电子图书资源。这样既可在线上完善电子图书资源,又可在线下将电子图书汇编成册,双管齐下,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电子图书阅读体验。

3.1.3 加强对电子图书阅读器的监管。政府要加强对电子图书阅读器的监管,严禁电子图书阅读器以盗版资源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条件,切实打击不法电子图书阅读器厂家的违法行为,为电子图书产业营造一种和谐的竞争环境,真正做到保护作者、电子图书厂商、图书馆与读者的合法权益。

3.2 推动技术创新,完善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系统

推动技术创新是图书馆进行数字版权保护的核心内容。目前,现有的电子图书供应渠道存在漏洞,导致系统易被侵入、服务器易被攻击等问题。笔者依托DRM服务器,提出包含加密服务器、内容服务器、授权服务器、密匙服务器、认证服务器等技术手段的电子文档保护系统,通过多重技术保护,避免侵权盗版行为的再次发生(见图1)。

如图1所示,DRM服务器的电子图书保护系统由七个子系统组成,相比原始的电子图书保护系统,DRM服务器更具安全性,同时在加密服务方面也有所完善,能够有效帮助图书馆在技术方面对电子图书数字版权进行保?o。

3.3 加??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馆员版权保护的能力

无论是电子图书的购买还是数据库的构建,都需要相关人员的参与。为此,图书馆应对从事相关工作的馆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版权意识,杜绝内部从业人员的侵权行为。此外,通过提高馆员的版权保护能力,也可促进图书馆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笔者认为,馆员只有学习先进的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才能预防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的策略

4.1 法律层面:加强电子图书数字版权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就不断完善著作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但主要是针对纸质印刷品而言。网络环境下,有关电子出版物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法律已不适用于目前的网络环境。因此,适应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数字版权法律法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法律法规应明确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的基本概念,明确不同出版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其次,应规范电子出版商的数字版权归属,避免责任人的不明确性。最后,应规范电子出版物的版权支付标准及市场交易。

4.2 制度层面:完善著作者授权管理制度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想保护电子图书作者的权益与读者享受正版的权利,就必须完善电子图书著作者授权管理制度。笔者认为,首先,图书馆要对电子图书厂商进行资格审核,确保电子图书的授权许可是真实有效的。其次,图书馆应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权利人进行授权,调解电子图书出版商和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在版税方面,图书馆应及时向作者或电子图书厂商支付版税,保证版税的透明度。

4.3 技术层面:强化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图书厂商向图书馆提供资源时,有责任和义务对其作品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但电子图书厂商的技术手段有限,加密措施更新频率较低,无法切实保证电子图书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图书馆在购买电子图书资源后,进一步利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强化对电子图书的数字版权保护。目前,我国部分电子图书厂商的数字授权保护做得很好,如: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采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运用DRM技术实现数字内容二次传播的可控性与跟踪性,图书馆可以充分借鉴该保护模式对电子图书版权加以保护[5]。

4.4 宣传方面:提高数字版权保护意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