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有序性

生命有序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命有序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一、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涵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其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包括了社会协调及人与自然协调的所有实质,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建设、能源和资源的保障、污染控制、循环低碳等方面,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性发展指的就是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以不侵害后世人满足需要的本领。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的发展和安居乐业。而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的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其含意为: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世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建设。传统旅游业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旅游业,既满足了人们旅游的需要,又保护了环境。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蒂。

二、从政府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通常政府以为其是权力的占有者,条例的制定者。在旅游行业中的表现就是,政府创造条件发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支持发展旅游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我国一向倡导“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策略并在当中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调控进行解决。在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于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有很大的鞭策作用,而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芽几乎是由政府促成的。政府对生态旅游的治理表现在下述三个地方:

(一)拟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找准当地的形象定位,并围绕其主题加以推广。政府必须组织对目的地形象建立有益的推广活动。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等问题,杜绝盲目跟风。

(三)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各种条件。增加投入、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等投入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也可以让本地住户参与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兑现他们的利润分派并让他们参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这样有益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游客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旅行社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方面。作为旅游活动的执行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行为。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并不单单是政府、景区、旅行社等的责任,游客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有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游客环保意识的程度、游客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关系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亦或是破坏程度。为此,我想旅游活动的执行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以树立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一)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的各级各类从业人员首先自身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定期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生态旅游知识。

(二)旅行社在招揽游客的时候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宣传。比如可以在宣传资料、网页、门市等进行宣传,使游客耳濡目染的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知识。

(三)景区或是旅游目的地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以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作为旅游形象大使的导游,他们是和旅游者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人,能够更好的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精神。导游可以在讲解中向游客灌输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身体力行的进行示范带头作用,比如,旅游途中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刻等等方面。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本是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业,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一大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旅游有着深刻理解,并且旅游管理水平极高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应该说在学校教育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教育途径,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一)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根据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

(二)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具有生态观念的高素质旅游业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应开设诸如《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等课程,既和专业相关,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实践环节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到景区进行实地模拟导游实践。在实践环节中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进去。开展以生态文明、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培养教师的生态观念。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培训,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可以让教师到生态旅游示范点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我深信,只有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能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为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五、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正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就是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品味更高,更加突出自然本色,具有更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生态旅游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观念,营造生态文明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四者的关系,因此对旅游业的管理者、执行人、游客和其他人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行业从业者进行培训,建造一支生态意识强、环保意识强的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旅游环境。

(二)产业结构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生态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所形成的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要注重建立品牌、整合相应的旅游资源,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制度创新,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政府在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政府的作用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管理该区域的旅游产业,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轻松的氛围。[5]同时,不应只局限于某个区域,应该把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篇2

“反者,道之动”,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是道的运动规律。“道”的真理同样也适合生命的过程,“还者,生之动”,还原过程是焕发生命活动和保持生机的规律。综观古今中外的各种养生术,其目的都是为了减缓生命的氧化过程,增强生命的还原过程,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众所周知,生命体是一个系统。任何系统的内部组织都有一定的秩序,这就是系统的有序性。系统的有序性越高,表示这个系统功能越健全;反之,有序性越低,则表示这个系统功能越衰退。任何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提高自己的有序性。生命体是自然造化之物,其有序性的保持有赖于所使用的自然之物的有序性。

所以,越是接近自然越是原生的东西,就越能增强人体的还原过程,越能消除自由基对机体的破坏。比如茶中含有一种能大量消除自由基的成分,所以适度饮茶对健康大有益处;蔬菜、瓜果也有类似的成分,适度的素食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心情舒适。而日常所说的“垃圾食品”,主要都是些氧化食物,如油炸类、方便面、汉堡包等。这些食物能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损害脑血管壁的正常分子结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容易导致思维迟钝。

原者,欲之度

还原生活,需要我们张弛有度,进退自如。既要满足自己合理的欲求,也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抑制,对欲望之“度”进行合理地把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下面,以食欲为例,展示还原生命之张弛。

“欲要长生,腹中常清;欲要不死,肠中无滓”。细胞本身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代谢废物(即毒素),这些代谢废物通过具有排泄功能的肾、肠胃、皮肤、肺等排出体外。加之,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普遍大量进米白面、肉类以及饼干点心等加工食品,导致食物纤维缺乏以及体内酸碱失衡,使肠中废物积聚,从而产生腐败细菌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慢性中毒,加重了疾病的发生与衰老加速。

在进食尤其是终日饱食的情形下,要完全彻底地清除体内毒素和废物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世界各国都曾兴起过断食疗法,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断食,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从而将大量的宿便排出体外,因此能够比较彻底地恢复健康。当在断食的情形下,不仅肠胃得到休息,也带动了全身所有器官的休息。人体能够集中大量的能量来发挥自身的自净作用和排泄作用,最大限度地分解和排出体内积蓄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另外,断食本身就是对细胞的一种刺激,它可刺激细胞恢复正常代谢,从而提高细胞的活力。

众所周知,许多动物在生病时都会自动地停止进食,以减轻肌体的负担,然后发挥肌体的自愈力以恢复健康。对人而言,在身体不适时也会有食欲不振的现象,这其实如同发烧一样是人体的一种生物保护反应。人体就好像机器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彻底地停工大修一次。有些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不思饮食时勉强自己进食,实际上是反过来延缓了身体的恢复过程。所以,最近一些年来,在西方国家也曾一度流行每周周末断食一两日,或其间只进行极少量饮食如苹果、蜂蜜、牛奶等等,以让肌体获得彻底的休息。其实,自古以来,在各大宗教中都对断食有所提倡,比如最著名的就是伊斯兰教每年都有一次斋月的传统。还原,生命在于平衡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本意在于强调变革发展之于社会的重要性,后来却广泛用在体育、医疗、养生等方面。这符合一般人的常识,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给人以活力,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似乎比一般少运动的人要健康一些。尤其,当下肥胖者越来越多,这些人中很多是以车代步,缺乏运动锻炼,使得人们对“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更是坚信不疑。

但是,任何运动,虽然对增进肌体的活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又造成大量的能量消耗。所以,过量的运动反对肌体造成损害,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退役之后伤病缠身,身体状况并不好,不能成为长寿的群体的原因。于是乎,养生学方面又提出另一种观点——“生命在于静止”。

篇3

1、食物能量:它是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价值形态,因而被定义为“标准的有序化能量”,其它所有的价值形态都以它为参照系和基本尺度进行统一度量,食物的使用价值量等于它所等价的标准食物中所含有的生物化学能量。

2、温饱类价值(包含食物能量):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节约体能,减少体热散失,在数值上等于它所节约的标准的食物能量。

3、安全与健康类价值:在一般的自然环境和人的生理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生理化劳动潜能都能最终转化为个人的实际劳动潜能,这是由于人的寿命总是有限的,任何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因为内部的健康原因和外部的安全原因而丧失其劳动能力,即个人所积累的生理化劳动潜能总会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因此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主要通过提高机体的自然有效生命,降低机体的生命失效率,来提高温饱类价值的有效性,其价值量在数值上等于:自然生命失效率的改变量×能量代谢率×效用时间。

4、人尊与自尊类价值:在一般的社会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的个体化劳动潜能都能最终转化为社会认可的劳动能力,这是由于任何个人都会因为某种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其劳动岗位并不能完全与其劳动能力相匹配,或者找不到可以释放劳动能力的劳动岗位,从而造成部分个体化劳动潜能的失效和浪费,即个人所积累的个体化劳动潜能总会因劳动岗位的不匹配而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因此人尊与自尊类价值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社会有效生命,降低人的社会生命失效率,来提高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有效性,其价值量在数值上等于:社会生命失效率的改变量×温饱类与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消费率×效用时间。

5、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在一般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化劳动潜能都能最终转化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用的劳动能力,真正用于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这是由于任何一个社会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会存在各种社会性弊病,如、思想僵化、分配不公等,这些社会性弊病必然引导部分社会化劳动潜能投入不合理的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而造成流失与浪费,即社会总会因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其部分社会化劳动潜能不符合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真正需要或理想需要,而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这种失效率称为“理想失效率”。因此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理性有效生命,降低人的理性生命失效率,来提高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有效性,其价值量在数值上等于:理性生命失效率的改变量×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消费率×效用时间。

二、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高等的耗散结构(即人类)通过改造环境中的某些事物,使其功能特性发生变化,来替代、放大、加强、增补机体组织的生理功能。例如,衣服可以用来御寒,以替代和加强机体上皮毛的保温防护功能;劳动工具可以用来替代、放大、加强、增补机体某些运动组织或思维组织的劳动功能;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以便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取长补短,使原有的劳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这些外部事物与机体各细胞组织之间不存在任何生理性质上的联系,不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因而在本质上区别于机体的细胞组织,不属于耗散结构的范畴,但是它们可以依附于一定的耗散结构,并在耗散结构的作用下完成一定的功能服务,来替代、放大、加强、增补机体某些组织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精神功能,而且这些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与耗散结构的细胞组织一样,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必要的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在许多方面具有与一般耗散结构相似的特性,是人类本体的延伸,因而称之为“扩展耗散结构”,而人类自身就是“本体耗散结构”。显然,人类建立和发展“扩展耗散结构”的根本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生产资料就是人类用以构筑扩展耗散结构的基本材料,其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资料的功能价值或降低生活资料的耗散价值(使用价值=功能价值-耗散价值),即增长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量,因此它的使用价值大小通过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来体现。也就是说,所有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它本身不会产生增值,在正常情况下,只能以折旧的形式逐渐地、分批地将其使用价值等量转移到生产系统的产品之中。生产系统的产品可能是生产资料,也可能是生活资料,由于任何生产系统的最终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因此任何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最终都会转移到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中,从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三、劳动价值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在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耗费自己的劳动力,即不断地付出劳动价值。由于劳动力的形成和恢复只需要通过足够多、充分丰富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消费来完成,劳动力的直接耗费实际上就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间接耗费,因此人的劳动价值的付出量实际上可以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衡量。

政治经济学把“劳动价值”概念抽象化、神秘化了,把它与使用价值对立起来,提出具有“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劳动价值”的观点。事实上,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是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它是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而来,又服务于使用价值的增值。人类的机体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投入使用价值(以生活资料的形式),产出劳动价值(以劳动产品的形式),具体过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转化为人的劳动潜能;二是劳动潜能在“劳动过程”中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三是劳动价值又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在信息的驱动下产生相干作用和协调作用(注意,劳动过程通常与生产过程同时进行),并与之一起等量转移到产品之中,同时产生一定的价值增值,也凝聚于产品之中。理论证明,劳动价值可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来进行度量,且劳动价值与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劳动熟练度等变量之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详见拙著《统一价值论》)。

四、各类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价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人在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不断地生产出(产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会不断地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既包括生产资料自身使用价值的不断丧失,还包括劳动力的不断耗费(即劳动价值的不断付出)。在没有信息参与作用的情况下(既没有正信息的参与作用,也没有负信息的参与作用),生产系统所产出的使用价值总量与所投入的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总量是完成相等的,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总量等于投入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总量与劳动力所付出的劳动价值总量之和,从而不产生任何的价值增值,此时,生产系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而要想使生产系统的价值总量产生增值,就必须向该生产系统输入信息。

笔者在拙文“对耗散结构论进行重大改造”中指出,信息的基本特征是消除不确定性或提高有序性,然而,系统的有序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结构有序性,二是功能有序性。任何耗散结构的有序性应该是指其功能上的有序性,而不是指其结构上的有序性,人类获取和运用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抽象意义地消除其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其功能上的有序性,信息的本质应该从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和定义,而不能从它的结构特性去理解和定义。由于耗散结构的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价值性,因此信息的本质特性就是改变耗散结构的价值率,即“一切能够改变事物价值率的内外因素称为信息”。根据信息的定义,自然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信息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生物进化,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价值的原始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生物之所以不断进化,关键在于生物信息的不断积累;人类社会之所以高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和知识的高速积累。对于人类来说,其机体的进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带动的,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形成和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

由于人在劳动过程中通常总会或多或少地、自觉不自觉地携带一些新信息(注意:常识不是信息,不会产生价值增值)参与各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因此生产系统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价值增值,这些新信息可能来源于基础教育时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见闻,也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中自身的经验积累、技术熟练与思维悟性,还可能来源于他人的技术传授与前人的经验教训。人类劳动由于含有创造性成份,能够自发地、积极地积累、吸收和运用信息,因此是构成价值增值的根本性动力。当然,人在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由于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积累、吸收和运用有关新的消费信息,也会使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产生价值增值;人在接受基础教育或技术培训的过程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积累、吸收和运用有关新的知识信息,也会使原来的常识性知识体系的使用价值产生价值增值。因此,价值增值现象不仅只发生在生产领域,也会发生在消费领域;不仅只发生在制造性的生产领域,也会发生在流通性的生产领域;不仅只发生在经济领域,也会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

篇4

关键词:思维方式;系统论;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7-03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DING Bao-gang, MENG Qing-g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Systematic thinking is a thinking style tha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 theory. Although system theory is originated in modern west society, its ideology had existed in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theory's four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holism principle, relativity principle, dynamic principle and orderliness principle. Then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s applied systematic thinking to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accomplished lots achiev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style of the ancients in studying TCM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inking style in TCM study.省略。

思维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导引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1]。系统思维主要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系统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理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早已被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军事、政治、医学等。中医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地采用了具有系统论思想的思维方式。基于此,自古至今中医学的理论处处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明确提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1980年给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的一封信中提到:“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2]。纵观历代中医著作,系统思维犹如一树奇葩,早已贯穿于中医发展的始终。

1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论作为系统思维的理论模式,其基本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分而言之,其主要内涵可简单概括为:①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的整体属性不是各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而是大于各部分属性之和,并且具有各部分所不具备的某些属性,这是系统内各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联系性原理主要是指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性,它揭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内在原因;③动态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趋向并保持在特定的目标值上,揭示了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走向并保持一种稳定目标的特性规律;④有序性原理指出有序化是系统自组织和进化的内在本质[3],体现了开放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保持和恢复平衡状态的特性。系统论的这4条原理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2 系统思维在中医研究中的体现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利用中医为人们解除病痛折磨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著作。这些传世经典,不仅凝聚着他们一生行医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渗透着他们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推本溯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书中不仅汇聚着《内经》以前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亦是《内经》之后医者研究中医的理论源泉和思维方式之典范,故研究《内经》,可窥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

2.1 研究对象 古人研究生命规律,除了研究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的内在变化规律外,还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把人看成自然变化的产物,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故同时还研究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环境、时间等的变化,比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节气变更等等。因此纵观《内经》全文,可以看出古人把研究对象定格为一个内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相互作用,外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时间推移等相互影响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生命系统,而研究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思维方式来支撑,而系统思维就是其中之一。

2.2 研究内容 《内经》包含的内容涉及哲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这些复杂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庞大系统。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运用了系统思维,对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出各部分不具有的整体功能,比如在生理状态下,五脏系统中的心系统是由心脏、经脉、气血津液等的有机组合及其他脏腑的配合才发挥出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部分所不具有的;二是人体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人是形神的统一体,有形无神或有神无形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病理状态下,神的变化可影响形体的状态和功能,如《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以及《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分别讲了神志的异常变化可以消耗精气,损伤形体或使气机逆乱;同样形体的变化也可影响神的状态,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指出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说明气血的充足与否会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趋向。而人体的这种整体性离不开联系性的作用,同样联系性也离不开整体性的配合,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挥出各自相应的功能和系统的整体功能。

(2)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万物一起共同构成大自然这个整体。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包括时间和空间),必然会影响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的状态。在构成大自然的各个要素中,对人的生存具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其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因而人体自身状态的发展势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相应”。人体运行自身这个小系统同时,又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描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多发病和治疗方法,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故人又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紧密相连。社会的安定与动乱、富裕与贫穷等状况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素问・疏五过论》:“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就讲了作为社会因素之一的地位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中医大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诊治疾病时,应该本着整体和联系的观点“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3)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性:大自然的昼夜更替和四季轮回,产生了万物的寤寐与生长化收藏。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亦必受此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由盛转衰的变化趋势和随着昼夜四季的更替而呈现盛衰的交替变化两方面。首先,人体会随自身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由盛转衰的生理状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了男子从八岁到八八,女子从七岁到七七,精气的盛衰变化及其对人生殖功能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指出了人在四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衰老状况。其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大到一年四季,小到一日的每个时辰,人体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了四季变化的特点及人们养生方式的变化,旨在使人体顺应四时变化而调节身心,以达到健身防病的最佳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盛,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讲了一日之中阳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体的生理状态亦随之而变,反之则会产生疾病。《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则讲了在疾病状态下,随着一日之中阳气的不同盛衰变化,出现了正邪之间的胜负变化,故人体的状态亦随之而变。由上可见,人体每一时刻的状态都有变化,都在随着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及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体现了人体状态的动态变化性。

(4)人体状态的有序性:大自然的阴阳晦明和五运六气等的变化,使得整个大自然处于一种有序状态,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生理状态势必亦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体处于一种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有序状态。如《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讲了人随昼夜更替而处于睡眠与清醒的有序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人与自然相应,运气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状态,使人体与自然一样皆有生有克,这样方能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最佳状态。另外,人体状态的有序性还受自身系统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先天具有维持有序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通过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动态有序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并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同时在该篇中也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指出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志等皆与之相应,并依此维系人体脏腑、情志等的平衡性;二是通过各种后天的调节方法,或自身精神的调节,或外界药物等的干涉,调动人体的自愈机制,使人体保持健康有序状态或使之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即从无序到有序,从阴阳失调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转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都说明保持精神的安静与调和,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安宁,从而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有序状态;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指出在疾病状态下,可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人体恢复健康有序状态。因此,人体无论是随自然变化的自动调节,还是借助于后天各种方法的配合调节,都揭示了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趋于有序性的特性。

3 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由上分析可见,《内经》从把研究对象设定为人体这一复杂生命系统,到对具体的内在变化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生命规律的描述,都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反映了古人早已运用系统思维来研究中医,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说明系统思维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需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说:“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4]。指出了微观层次的规律不适合宏观现象的研究,而中医则偏重于对宏观现象的研究,故研究中医须用宏观层次的规律,而系统思维就属于思维方式上的宏观层次。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说过:“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5]。指出了在中西医的现代化进程中,研究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而系统思维就是在思维层面上研究中医的道路。因此,无论是古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中医所取得的成就,还是近现代著名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都证实了系统思维在研究中医中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东海,林少健,李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17-418.

[2] 吕炳奎.对当前中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

篇5

一、世界之在:本然世界与现实世界

在庄子那里,世界之在有两重内涵,其一为本然世界,其二为现实世界。由现实世界出发,向前追溯,直至世界的原初存在形态:“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齐物论》)“始”即开始,是宇宙在时间上的开端。由“始”这一开端向前追溯,达到的是未曾开始的开始,再向前追溯,则至于未曾开始那未曾开始的开始,即达到了“天地之始以前之再前”[1]72。换言之,由现实世界之时间上的开端向前追溯,最终达到的则是存在之无始或无开端,而这种无始其“本体论意义是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它意味着存在的终极形态或本然形态无时间上的先后之‘分’”[2],也就是说,存在的这种无始扬弃了时间上的先后特征,从而在实质上亦消解了时间之维。同样,现实世界纷杂、多样的现象呈现出“有”、“无”的分别,由之出发,向前追溯,达到的是“有”、“无”都不存在的形态,再向前追溯,最终所达到的是超越“有”、“无”之分的“无”。现实世界之“有”、“无”是具体的形态之存在或消失,因而具有空间特征;与之相对,源始意义上的“无”扬弃了具体对象的“有”、“无”之分,从而在实质上消解了空间性。在现实世界中,时间维度上的先后之分、空间维度上的具体对象的有无,都是分、别的体现;与之相对,向前追溯所达到的世界的原初之在超越分、别,消解时间、空间,呈现的是世界的本原或初始的形态。唯其无分、别,所以世界的原初之在作为本然的存在表现为玄同的世界。[3]

显然,庄子的以上分析立足于分化的现实世界,通过逻辑的推论,从现实世界直至浑而无分的原初之在。原初之在之原初性,说明其已然的性质,而对庄子而言,现实世界之既成性、现实性,赋予其实然的特征,构成庄子不能不面对、不能不生活于其间的存在形态。当原初之在分化而为具体的世界时,多样的形态便得以展现:“万物殊理”、“四时殊气……五官殊职。”(《庄子?则阳》)“万物”确认了物的多样性,“殊理”则彰显了物之为自身的特殊性;“四时”之“殊气”、“五官”之“殊职”则从自然到社会均确认了多样性、差异性。

然而,就分化的现实世界而言,在多样的形态背后,实质上仍然以“通”为其内在特征。

首先,这表现在庄子对“气”的理解上。“气”在庄子那里,对应的是分化的现实世界,并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杂乎芒芴之间”与“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泰初”一样,是对世界原初形态浑然一体的表述。“变而有气”表明“气”产生于原初之在。就形而上的层面来看,“气”具有质料的性质,从而赋予“气”以“有”的特征,即获得了某种具体的规定。在有“气”的基础上,由气作为质料,物之“形”才得以产生,由此衍生出天下万物。因而,就“气”之产生意味着“有”之产生而言,“气”展示了其与原初之在的疏离,并确证其与分化的世界之在的关联。尽管“气”是“有”的一种形态,但“气”与万物之“有”却不相同,作为万物形成的基础与质料,“气”具有“一”之特征:“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天下万物,不管是“神奇”所表征的具有正面意义的事物,还是“臭腐”所指涉的具有负面价值的事物,均由“气”构成。而“通天下一气”既确认了“气”在质料的层面构成万物,又确认了“气”之“一”,就此而言,可以说万物“一”:“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庄子?田子方》)与此相关,“气”之“一”既蕴含着自身之通,又赋予万物以通的特征:一方面使得万物在质料的层面通,另一方面又使得具体世界中不同的存在形态之间在彼此能够相互转换的意义上通。相对于世界的原初形态,分化的现实世界最先具有的“有”即是“气”,并进一步展现为具有多样存在形态的万物,但“气”之“一”、“通”使得多样的事物在呈现各自独特性的同时,彼此之间又并非隔绝和分离,而呈现出通之维。对于庄子的“气”,刘笑敢曾说:“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气”,“气是万物存在变化的基础,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但是气远不如道重要”,“庄子自身的逻辑应该是气由道生,道为气本。”[4]136同时,他分析了庄子在其哲学体系中引入“气”这一概念的原因:“首先,在无为无形的道产生具体有形的万物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过渡状态。其次,庄子是强调齐万物而为一的,在物质世界之内需要一个体现万物共同基础的东西。最后,庄子是强调事物的相互转化的,需要一个能够贯穿于一切运动变化过程之中的概念。适合这些需要的概念必须是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可以运动也可以凝聚、可以上达于道也可以下通于物的,这样的概念只有气。”[4]137

其次,庄子对道的规定亦展示了现实世界之通。在庄子看来,道构成了世界之在的根据,并内在于不同的存在形态之中。就世界的原初之在而言,其表现为浑而未分的原始统一,这种存在形态可以看作是“道未始有封”(《庄子?齐物论》)的呈现。“封”即界限,“未始有封”表明道没有分际、界限,以统一性为自身的内在品格。刘笑敢指出:“‘道未始有封’即说明道是外无界限、内无差别的,因而道是绝对的同一。‘道无封’的特性是庄子预设的齐万物而为一的客观依据。”[4]113“未始有封”之道作为世界原初存在的形上根据,在此,道之通主要呈现的是其未分化性、无界限性、统一性。

在分化的现实世界之中,道“无所不在”:“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庄子?天道》)万物之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但道普遍地存在于一切物之中。庄子与东郭子关于道之在的对话清晰地展示出这一点:“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不管是蝼蚁、?稗、瓦甓这些价值形态较低之物,还是屎溺般具有负面意义的事物,道都内在于其中,“无所不在”体现的就是道的这种普遍性。而在“万物殊理,道不私”(《庄子?则阳》)中,“殊理”是使物在本质上成为其自身的形式规定,从而将物与他物区分开来,“万物殊理”表明不同之物具有不同的规定,而与之相对,道之“不私”意味着道超越具体事物之异而具有普遍性。因而,作为存在原理的道,在分化的现实之在中,其通主要呈现的是普遍性。但是,道对于万物之“无所不在”并不意味着道之分化,道之普遍性背后隐藏的是其统一性:分化的世界中,道仍以统一性为自身的内在品格,并呈现于一切对象之中,使得每一物均有自身的存在根据、本原。于连指出:“世界的多样性,从小草到大檩,从丑女到西施,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可’,但是,‘理虽万殊而性同得’,所以‘道通为一也’。因此,‘道通为一’远没有导致万物的趋同和贫乏……这种统一……是贯穿性的统一,同时也是过程性的统一。”[5]

因而,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作为存在本原、根据的道既具有无限唯一性,又具有无限包容性;既超越于万物之外,又内在于万物之中;既在原初之在中,又在现实之在中,它同时跨越世界之在的这两种图景而伫立于其间:道以其统一性、普遍性赋予世界原初之在与分化的现实世界以通的特征,又成为两种世界之在的形态具有连续性的形上依据。

二、人之在:人与万物为一

世界的原初之在分化为具体的世界,万物得以产生,在这一分化的过程中,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亦获得了存在性:“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就“气”作为万物形成的质料而言,人作为万物中之一物,无疑以“气”为构成人自身的基础,庄子用“气”之聚、散解释人之生、死,即突出了这一点。同时,“德”作为道在具体事物之中的体现,亦呈现于人,并表现为人之为自身而异于他物、他人的本质规定:“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之“物”即包含人在其中。就此而言,人与天地间之万物通而为一:“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作为世界的具体的呈现形态,是原初之在分化后的产物,而“我”作为类之人,其产生一如“天”“地”之生成,是世界原初之在之分化,由“气”构成。对应于世界之在之分化过程,可以说,“天地”与我“并生”,而推广开去,亦可说,具体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形态均与我并生。然而,与我并生之万物的呈现形态各异、大小有别,如秋毫通常意义上意味着“小”、泰山则代表着“大”;人之生命亦长短有别,如殇子之短命而“夭”、彭祖之长“寿”。但是,在庄子看来,大小、寿夭等具体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区分、差异,并不构成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间的绝对界限,在天下万物都“一”于气、内含“道”的意义上,可以说,万物通而为一,进而言之,人亦与万物“为一”。

人与万物为一,同时内蕴着人与人通而为一的维度:首先,就作为类的人来说,从人之获得生命为气之聚、生命结束为气之散来看,人之生死呈现为气的聚散。唯其统一于气,因而人之生、人之死这两种不同形态之间具有了能够相互转化的根据,从而表现出生死相通。

其次,就个体来说,不论是如殇子般短命,还是如彭祖般长寿,不同之人均需经历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的整个历程,不管该历程是长是短,从过程及最终的指向来看,人与人之间在由生走向死这一点上是相通的。这在如下论述中得到了体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庄子在其妻死后,对人之生命存在向前追溯,直至无形、无气、浑而未分的世界原初存在形态,展示人作为万物之一,其生与万物一样,产生于原初之在的分化:“杂乎芒芴之间”即是对世界原初之在浑然一体的表述,亦即“无气”的原始之通,而由无气至有气,原初之在分化而为具体世界,再至“有形”,“形”在此指人之形所表征的人之生命存在的获得,接下来,由生至死,即人之生命的终结,人之生伴随着世界之在的分化,并如同春秋冬夏四季的交替,这使得人之生、死成为世界之在演化过程中相继的两个环节。因而,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其生、死相通。由此,人之由生到死既表现出自然性,又具有必然性:人之死意味着人之生命存在的终结,而由生至死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就人与万物的关系来说,人之死虽意味着个人生命的不复存在,但他又是万物中之其他物形成自身的质料:“子来……将死……子犁往问之……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以汝为虫臂”十分形象地表明子来死后,可以作为“鼠”、“虫”等自然之物的构成。在这里,庄子将人的生命置于世界之在的链条之中,使得“生”“死”同时融于万物之中:“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庄子?田子方》)就天下万物来说,作为“气”的不同形态,生、死如同昼夜的更替,表现为一个循环的过程。毋宁说,作为个体的人之由生走向死的背景、前提是天下万物之生、死的相继、循环。

再者,就个体来说,存在形态不同、精神境界不同的人,均由气构成,从质料的层面来看,人与人通;从人人体现道、人人具有“德”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亦通。

事实上,人与万物的合一,在本体论上体现着世界之在的普遍相关:不管是人与万物通而为一,还是人与人之间相通,都肯定并确证着这一点。陈鼓应曾作了如下论述:“从哲学观点来看,庄子是从同质的概念去看待人与外物的关系的。……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的原质是相同的。因而从同质的概念出发,庄子认为人与外物、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对立的、隔离的,而是一体的、合一的。”[6]

人与万物之通还体现在价值论的层面。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如果没有人之在,价值之维亦不会存在。就价值论来看,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突出地体现在社会领域。庄子区分了社会领域的不同存在形态:至德之世、动乱之世。就至德之世来说,其特点是人与万物合而未分,因而,庄子把它作为理想的存在形态,以“至德之世”来表述即是对其理想性的肯定:“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马蹄》)李勉说:“‘填填’、‘颠颠’押韵,同一意义,当时口头语也,自在而得意之词。言民之真性。”[1]247在此,用“填填”、“颠颠”形容人之“行”、“视”表明人的存在方式同于自然。而“蹊隧”、“舟梁”是人化之物,“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则表现了外部世界完全停留在本然之在的状态。在这一本然之在中,人、禽兽、草木等万物都呈现出自在的形态。因而,在这种存在形态中,万物虽然已分化而出,作为类的人虽然亦生活于其间,但人与禽兽、草木等各自呈现出自在的存在形态。从整体来看,整个外部世界表现出的是未经人的任何变革的原初状态。显然,在这一原初状态中,人与万物虽然形式上表现为分化的存在,但在实质上,人与万物却以合而为一为其特征,这显然是“未始有封”的世界原初存在形态在社会领域中的显现。同时,在至德之世中,不仅人与自然之物合而未分,人与人之间也以无分为特征:“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无君子、小人之分即显示了人与人之间通而为一。以人与万物合一为特征的至德之世作为理想之世,内含着应然的规定:应当达到的理想形态。同时,它又是前概念的存在形态:“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羲)氏、神农氏……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箧》)“昔者”展示出以人的视角对历史的回溯,“至治”表明庄子对这种前概念形态的态度及评价。在此,对历史的回溯和评价赋予至德之世以理想性,又使得其与前概念形态合而为一,二者无疑都以未分化为特征。

然而,由人与万物合而未分的淳朴之世,走向“世与道交相丧”(《庄子?缮性》)的动乱之世,社会由“至治”而趋于“乱”。庄子认为这一历史演进的根源在于分、别,“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庄子?缮性》)。礼、乐即以分、别为特征。“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庄子?天运》)“治天下”亦以人与天下万物之分为前提,表现为人对天下万物的作用过程。因而,以分为前提的“治天下”,只能是以“治”为名,而实质上却是“乱莫甚焉”。同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亦具有负面的意义和否定的价值:其既以分为前提和内涵,又具有外在于人的特征。与庄子一致,马丁?布伯亦看到了这一点:“社会制度乃是‘外在的’,人于其间追逐种种目标……社会制度……是无灵魂的泥偶……不知人为何物……不能接近真实人生。”[7]37-38

可以看到,由至德之世的人与万物合而未分,走向动乱之世的分而别之,庄子立足于动乱之世而对上古以来历史演进过程的回顾,既是对动乱之世的现实性的表明,又把着重点落在对人与万物合而未分的理想存在形态上。就此而言,庄子在社会领域区分至德之世、动乱之世,其旨在突出人之在应与万物通而为一,这既在价值观上体现了人之在应当以通为其品格,又以形而上领域未始有封的本然之在为其根据。

三、存在之序

庄子以道为世界之在的本原、根据,既展示了存在之通,又内蕴着存在之序。“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庄子?天道》)即确认了道所蕴含的秩序之维。存在之通展示的是对统一性的关注,而存在之序则隐含着对条理性、有序性的要求。因而,庄子之道既展开为统一性原理,又表现为秩序原理。与存在之通一致,存在之序亦呈现于世界之在的两重形态当中。

就世界的原初存在而言,其由于未分化而展示出原始的统一性,同时,亦呈现出秩序之维:不论是与“未始有物”相联系的浑然一体,还是与“未始有封”相关的浑然无分,作为原始的混沌,其中所蕴含的统一性都使得它们与纷杂、无序无关,而内含着自身之序。但是,原初之在本身的秩序只呈现为有序,并具有隐含的性质,从而区别于分化的现实之在的秩序性。在具体世界中,其秩序性既呈现为有序性,又表现为条理性,并展开于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

就自然的层面而言,庄子以分化的现实世界为基础,对“道”所蕴含的秩序之维进行了分析。“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尤,尤而不救。”(《庄子?人间世》)原初之在分化而为具体世界,便呈现为具有区分、差异的多样的形态。然而,当物与物之间的分际被过度强化时,世界之在便呈现为“杂”的形态,由之而来的则是“多”,这一意义上的“多”所体现的不是多样性,而是与纷杂、杂乱相联系的无序。就分化的现实世界来看,道作为存在的根据,其统一性、普遍性统摄着具有区分、差异的多样存在形态,赋予多样化的万物以内在的秩序。因而,“道不欲杂”既是“道”以其统一性对“杂”所体现的杂乱的否定,从而表现为对无序性的扬弃,又彰显出“道”所肯定的条理性、有序性。后者首先体现在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中:“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肃肃”即寒冷,“赫赫”即炎热,“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表明阴、阳是两种彼此不同且彼此对立的力量。[8]从万物的生成、演化来看,阴阳二者交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和”,真实存在并使天地万物得以“生”。同时,这种“和”内在地蕴含着秩序之维,正是这种内在的秩序,使得万物之死生盛衰呈现出自身的法则,从而有规律可依、有理可循。因而,天地万物之生、之化,都非杂乱而无序,而是内含着秩序性。

在万物既生之后,天下万物与道的关系使得存在之序与存在的本原的关系得以揭示:“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庄子?知北游》)作为“本根”之道,不仅是万物存在的本原、根据,而且内在地规定着天下万物运行的方式。在万物变化、运行过程中,正是内在之道,使得阴阳四时的运行呈现出有序性,使万物的变化展示出秩序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四时之“明法”、万物之“成理”都体现了存在的秩序性,而天地之“大美”在“美”的背后隐含着的是天地之间的有序,因为纷杂形态的天地万物呈现的是“乱”,而非“美”。

但是,分化的世界所具有的存在之序完全自然而然,从而不同于目的性的安排。每一物均具有自身特定的时空位置、因果网络,并“各居其位,各循其途,各具其可测度性及特定本性”[7]26。这在庄子“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齐物论》)的论述中得以体现。宽泛而言,分化的世界中天地万物、阴阳四时所具有的秩序并没有“怒者”使之然,其有序性、条理性完全取决于自身,自然而然,不假外求。

就社会领域来说,庄子确认了不同的存在形态:至德之世与动乱之世。在至德之世中,世界虽已分化为多样形态的万物,但万物之间却“未始有封”。与对自然层面的本然世界所隐含的秩序性的确认相同,庄子也确认了至德之世体现的是最完善的社会之序(“至治”)。与之相对的,则是非至德之世中社会的失序。从远古时期人与万物相融、人与人和谐到充满冲突、争战的动乱之世,庄子认为在“至德之隆”的“神农之世”之后,则是所谓“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庄子?盗跖》)的非至德之世。在非至德之世中,人与万物逐渐分离、人与人之间充满争斗,社会则趋于“乱”,“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展示的就是社会的无序。

但是,在庄子那里,就社会领域而言,其秩序性既体现于至德之世,又需在非至德之世中实现。因为至德之世具有的已然的特征,指向的是时间的过去之维,尽管它代表着“至治”的最完善的社会秩序,并作为理想的存在形态而指向未来的向度,但它终究不具有现实性。而非至德之世作为现实的存在形态,作为人不得不生存于其间、不得不面对的社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有序性,这从“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庄子?让王》)中庄子将非至德之世区分为“治世”与“乱世”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非至德之世中的“治世”之“治”不同于至德之世的“至治”,前者只是呈现某种程度上的秩序性,而后者则是最完善的社会之序。但就二者均体现着社会的有序性来看,则又有着相关性。由于“治世”呈现出有序性,因而对人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而“乱世”之冲突、争斗所呈现出的无序、失序,则往往会危及人的生命存在,因而呈现出否定意义。

同时,非至德之世之“乱”亦直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庄子?齐物论》)当社会呈现无序、失序的状态时,相争、相斗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存在方式,反映在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当中,心灵的紧张、不安随之产生。与之相应,个体的精神世界呈现的亦是相互对峙、彼此排斥的失序状态。

人的精神世界的分化、失序,不仅是社会政治形态之乱的反映,而且也是观念领域失序的体现:“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庄子?天下》)在此,“天下大乱”主要指向的不是政治上的失序,而是观念领域的分化、无序,它集中体现在由执著于一偏之见而导致的观念、意见的纷乱即是非之争上。“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是、非的形成,及执著于是或非,是对具有统一性的道的分裂。与之相应,是非之争表现为不同立场、观点之间的相争、相斥,而“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庄子?齐物论》)则显示出是非之争所导致的精神世界的迷乱。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是非之争体现出具有不同观点的各方对不同价值取向的执著与追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情感层面的好恶,如对其所“是”的显然喜之好之,对其所“非”的则怒之恶之。这种喜怒、好恶之情的“失位”即偏失或无序,则将进一步引发精神世界的不健全,从而最终导致人之本然之性的失落。

因而,要扬弃精神世界的紧张、冲突,实现精神的平和、有序,既要求在政治领域实现其“治”,又要超越是非之争,并且合理安顿自身的情感,以维护和挺立自身本然之性。在观念领域,庄子以齐是非来扬弃乱而无序的状态:“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对庄子来说,精神世界的有序性即为“和”,所谓“心莫若和”(《庄子?人间世》)便确认了“和”作为“心”的存在形态,代表了平和之境。这种平和的心境既蕴含着有序性,又以“一”为指向:“守其一,以处其和。”(《庄子?在宥》)也就是说,个体只有保持、守护其精神世界的内在的统一性,才能使之达到心灵平和的有序状态。在此,精神世界的统一性所蕴含的“一”之维,与心灵的平和、宁静所体现的秩序性展开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庄子对存在之序的关注,与世界之在的两重形态相应,在自然层面上既赋予世界之原初存在以秩序性,又通过分而齐之赋予分化的现实世界以内在之序;在社会领域中,既肯定至德之世所蕴含的自发之序,又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非至德之世中呈现的有序形态,而“治世”之有序性则为人精神世界之平和、宁静提供了担保。因而,不管是自然层面的万物,还是社会领域中的人的存在,当它们以条理性、绵延性、有序性为其存在的方式时,多样的存在形态之间不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内在相通、相互关联的。就此而言,存在之序既使存在的分离性得以扬弃,又使自身与存在的统一性合而为一。

综上所述,作为世界之在的终极本原,“道”在庄子那里既展开为统一性原理,又表现为秩序原理,二者分别从统一性、普遍性与条理性、有序性的维度使存在之通得到了具体的呈现。因而,存在的图景及与之相关的存在之通,所展示的是存在本身,换言之,即存在是什么和怎样是。就世界之在而言,在世界的原初存在形态中,其浑而未分的性质使得通显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作为形上原理的道之未分化及统一性则是这种存在形态之通而为一的根据;分化的现实世界既在质料的层面以“气”作为万物通的根据,又在存在根据的层面以“道”之普遍性赋予存在以通的特征(2);世界的原初之在与分化的现实之在作为世界的两种存在形态具有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连续性亦可看作是通的体现。就人之在而言,作为分化的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态,人与万物的合一,则从人的角度展示着世界之在的通之维。同时,存在的秩序之维从有序性、条理性彰显出存在之通,并展示着其与存在的统一之维的相关性。

篇6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058-02

一般认为,智能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及有目的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Thursteme认为智能由语言理解、用词流畅、数、空间、联系性记忆、感知速度及一般思维7种因子组成。

1 智能七原理

1.1 智能的形成

1)智能本质原理。生命活动在于物质和能量的有序运动,而智能的本质在于这种高度的有序性。

其有序包括:系统结构、运作节律、存储记忆、基因等方面。

2)智能产生原理。智能产生于譬如人脑一样高度复杂的运算系统。

3)智能形成原理。在大量的无序对高度的有序冲击中,形成了智能。

即化无序为有序,有序在重组、升级中产生出智能。

4)智能传递原理。智能依存于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传递,并在传递中产生作用。

作用包括:对内作用和对外作用。

1.2 人脑的智能

1)智能运作原理。人脑运作:大量的存储知识(痕迹),加上外界刺激,以生物电(生化活动)运行于脑神经间,海量信息相互“搏弈”的过程。

搏弈,以达到脑电运行的通畅、舒畅、和谐;在通畅中显现出智能。

2)智能来源原理。智能重要来源:智慧(智能)、尤其是创造力重要来源为,人脑“各部”兴奋性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比如信号放大、信息编码而产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来源于,神经细胞工作的联合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及人脑内、外环境刺激的不确定性),然后所有信息(包括“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反复比对、整合(即“搏弈”),从而得到某一个结论。

大量的神经细胞工作的联合性和相对独立性,必然使决策结果含有极强的概率统计特性。

3)智能节律和峰值原理。人脑是生物有机体,工作强度和工作节律处于生物活性范围内;人脑峰值工作时,不确定性陡生,冲击增强,从而智能迅速产生、形成。

试探性的搜索,启发性的不精确的模糊的甚至允许出现错误的推理方法,更符合人类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取得成功但又不能保证必然成功,常能取得有关问题的满意的解答,但不是数字上的最优解。人脑是具有高度智能化的复杂巨系统,能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的,不精确和模糊的信息,而脑的中枢系统的高级整合功能,正是智能产生、形成的关键所在。

2 智能对外作用

2.1 能耗比除式含义

能耗比反映了智能高低,也反映了系统决策水平的高低,亦可称智能比,即:k能=E外 / E内

定义:单位能耗(內耗)下的对外作功(作用)。

人脑耗能与机体耗能大致处于黄金比例,这说明了人脑工作的高效性。人脑与外界除了信息的交换,当然还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只有活跃的大脑才能不断更新,不断展现出创造能力。

2.2 仿生决策机

仿生决策机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了平面方式处理问题,这是智能发展的一种瓶颈,以立体结构(如立体、分布存储记忆)的决策模式将推动智能处理的快速发展。

3 智能对内作用

3.1 智能冲击除式

冲击比反映了智能强度,亦可称为两序比,或冲击系数;

冲击除式:k冲=I无 / I有

定义:单位有序下的无序冲击。

机体无序量如:内、外刺激;机体有序量如:脑的有序。

注:冲击应为有效冲击,各量为有效量或可转化量。

根据该除式,智能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有序性。

k冲表现为智能的即时功率;多值时,可求均值,表现为智能的平均功率。

3.2 冲击曲线和通畅性

冲击曲线:

有序曲线:y有 =f(x有序)

无序曲线:y无 =f(x无序)

图1 智能冲击曲线

冲击通畅性:

通畅性:即线性或平滑性;

方法:求y有导数,讨论f ′(x有序)是否为线性。

线性通畅性有:求y有导数, f ′(x有序)= k (k为常数)

冲击结果

化无序为有序,有序重组升级。

一般伴随有序增加(或变化)和脑量微升;而有序变化本身耗能和脑耗能的比值,反映了智能冲击的效率。

3.3 智能冲击的综合性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有序变化的结果常以记忆的形式来体现,记忆是将获得的信息(将知识或技能编码)存储和读出的神经过程,而外界大量信息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估计仅有1%左右的信息可以被长时间贮存,记忆。可见,记忆是有选择的,是智能处理的结果,对智能冲击可起到缓冲和延时作用。且这些有序变化由记忆的生理机制可知,不仅是有序信息的变化,还伴有着有序结构的变化。因此,人脑的有序变化是信息、物质(包括结构)、能量的综合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当前和以后的智能冲击结果。

人脑智能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功能最强的信息系统,人脑智能的出现是人脑中非线性相干的结果。混沌和自组织是人脑智能系统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脑混沌为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基础,而脑中的自组织则使思维具有有序性和条理性,并产生特定的思维模式。智能冲击的机制是非线性的,但冲击结果则因为人脑的生物性、脑电运行的通畅性、记忆对智能冲击的缓冲和延时性等要求,有序曲线趋于线性或平滑性。

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人的活动是有目标的活动,智能是创建并利用联系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智能的对内作用与智慧密切相关,对外作用与能力密切相关。对内作用和对外作用联系在一起,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表现为人脑智能的综合作用。

4 应用前景

智能的七个原理,对内作用的冲击除式,对外作用的能耗比除式;这些原理和除式,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可以推进神经网络和智能决策机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生态美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这种生命关联是基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的生命活动正是在这种自然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中展开的,人对生态美的体验,就是在主体的参与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中取得的。

《庄子》一书中寓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思想,集中表现对自然生态之生命性、有序性、联系性这三大生态美学基本属性的深刻认知上。

一、生命之美

生态美的基点就是一种生命之美。庄子承继老子“道”的学说,认为万物都有灵性,在他笔下人类主体意识介入自然界、生物界以及原始社会,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感。“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庄子・马蹄》),自然万物依照生态系统的运化规则,安于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形态和生命世界。

《庄子》一书中,描写了许多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无论是《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还是《秋水》中“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的北海,无不张扬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量和磅礴的生命气象。而曳尾泥涂的神龟,壕梁之上的鱼,广漠之野的大树,至德之世鼓腹而歌的人类,也以各自不同的生动形态,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之美。

在庄子看来,生命性不仅体现在生物界个体生命特立独行的各种具象和形态上,而且充盈整个宇宙,也就是说,整个宇宙连同其中的非生物如尘埃之类都具有生气勃勃的生命性,如《齐物论》中描写到大风奏响的那一曲“地籁”之歌,这大风在天地之间,发出不同的声响,力量壮美,气势雄伟,形成了一个激荡着生命运化本原力量的生态场所。

庄子对生命性的理解,不仅包括对生命力的认知,还包括对生命再生的理解,认为生命循环反复,生生不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齐物论》)。所以庄子妻死却鼓盆而歌,正在于他认识到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的规则和秩序。正确面对死亡,将其看作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和自然循环的必然结果,这是生态的死亡观,是超越死亡概念而将其置于宇宙大化之中的一种高深超迈的认知和见解。

二、有序之美

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和谐并生、生机长存的总根源,更认为万物有道,其生存运行各依其道自然而然,和谐而有序。

他指出:“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庄子・知北游》)自然界的有序性,是生态系统自组织的结果,这就使得物种之间保持着天然的平衡与和谐。庄子进而形成“万物一齐”的观念,要求人们“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庄子・德充符》),强调自然界生存运行的法则不可违背。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

世间万物在自然的秩序之下和谐共生。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鸟儿“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逶迤而处;人则鼓腹而游,熙熙而乐,无所忧虑。”无论山林还是原野,都是人间的天堂。难怪庄子说:“山林与! 皋壤与! 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庄子进一步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这正是庄子用超功利的审美眼光和意识对自然生态之真美大美的深刻认知,和对这一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之美的极力崇尚、高度赞美与热情歌颂。

三、浑融之美

生态美,在终极意义上又是指万物互相联系、和谐相处、物我平等、浑然一体的整体浑融之美。生态观念下对美的观照,从来不是就个体或物种的独立存在来看待生命之美和生态之美的,庄子显然认识到了生命之间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这种普遍联系。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庄子・齐物论》)

人与自然界万物本来就是浑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本原于自然和大道,统一于生命这一基本属性,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这种整体性是世界本来存在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毋庸置疑。所以庄子提出:“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德充符》),正是把握住了世间万物互相联系的整体性特征。而且在庄子看来,在大千世界里,“万物并存,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庄子・秋水》),认为人只是宇宙万物的一分子和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与万物在生命意义上是平等的,只有种类和名号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类在宇宙生态系统这一整体之中,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地位也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凌驾于他物之上,从而将主体的“此在”独立于世间万物之外,更不应该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从而企图去征服与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秩序和生态平衡。如果人类过分突出主体性,则会“以人灭天”(《庄子・秋水》),或“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其结果都是有害的。因此,庄子提出与自然界的相处之道是“与物为一”(《庄子・秋水》),希望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并且刻意强调“物无贵贱” (《庄子・秋水》),主张万物平等和物我平等。这样的观点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否定了人类对自然万物的专制权,要求人类秉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 (《庄子・大宗师》)的态度,崇尚“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和谐统一) 之美。

认为万物有灵,崇尚宇宙万物的生命勃发之美;认为万物有道,崇尚自然生态的平衡有序之美;认为万物互相联系、浑然一体,主张物我平等、和谐共存,崇尚“天人合一”、“与物为一”的整体浑融之美,这是庄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也是我国古代生态美学思想的重要资源。当代人要像庄子那样以平等之心待物,不以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之心看待自在之物,不以功利之心、是非之心要求宇宙万物,才能发现它的美和肯定它的美。

【参考文献】

[1]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在一个企业发生危机后,对于供应链依赖性强的企业,供应链的优先公关成为企业危机的成败关键所在。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这类企业应该排列出哪些环节与组织是自己的最有价值供应链,那些位于供应链上游的企业,就应该优先公关,优先列为对危机稳定的首要对象。

系统论与相关实践为这一策略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与支持。商家通常喜欢挂在嘴边的“顾客就是上帝”并不是唯一的真理,作为企业生命线的消费者固然重要,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并非一条平坦的通途,现今社会多对一的格局赋予了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太多的因素足以影响企业产品到达消费者身边了。

黄宏生被拘,创维不倒

事件背景:2004年11月30日,香港媒体曝出“创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及一干人等被香港廉政公署逮捕”一事。

11月30日,创维董事局副主席张学斌及公司多名高管在深圳创维大厦紧急约见媒体。说明大意包括:黄出事是其个人的事情,是资本市场的事情,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事情,不会影响到其在大陆的企业;黄宏生≠创维;创维集团≠创维数码。

12月1日,创维集团董事局7名董事在深圳创维大厦召开正式新闻会。同一天,第一供应链,创维的最大的渠道依赖者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家家电连锁巨头发出声明力挺创维。

12月2日,黄宏生以百万港元保释,北京松下、彩虹、三星等国内彩管企业发表声明,表示将优先保证创维的原材料供应。

12月3日,黄宏生通过电话与创维高层取得联系,安排工作,创维的另一供应链成员――资金链条的保障者银行被调动了起来,深圳7家银行分行行长聚集深圳创维大厦,表示将鼎力支持创维。

12月5日,创维在京召开新闻通报会。

12月23日,创维集团召开高层改组的媒体见面会,创维新任CEO王殿甫率赵克俊、梁子正两位新董事会成员,连同其他董事会成员丁凯、张学斌等悉数出场。

2005年1月3日,创维宣布12月份销电近百万台,销售额16.9亿元,创历史最好纪录。

2005年 2月3日,创维宣布1月份销售收入19.9亿元,再创最好业绩。

案例分析: 从策略上来说,危机出现后,创维清晰地“勾画”出利益供应链图形,并从最要紧的两条供应链做出实质性的公关,从而稳定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反馈。

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电视行业渠道早已扁平化,扁平化乃大势所趋,供应商要在行业和消费市场上立足不败,不可能绕开末端渠道资源。随着供应商的市场策略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大中小城市决战的过程中,熟悉当地市场特征、达到相当准入规模、拥有一定用户资源的商家必然成为“大众情人”,而国美、苏宁仍然扮演着强势的角色,如定价等。其中国美在全国拥有上千家专卖店,其垄断地位是前所未有的。稳住4大经销商,4大经销商都表示力挺创维,合作伙伴是其坚强后盾。

资金链决定者消费者的信心,银行支持也关键。电视机的产品利润已经很薄,一台电视只有区区几百元的毛利,而其占用资金非常庞大。因此,消费者非常关心厂商的资金供应情况,深圳民生银行等7大银行的及时表态进一步稳住了消费者。创维的一班人还用最快的速度、最快的声音将黄宏生“隔离出”创维管理层,并反复向外界强调这一观点,使得创维短期内在董事长被拘后未发生变故,达到稳定创维的目的。

不无遗憾的是,创维应该在后期可以召开一个类似主题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座谈会,既有现实意义,也可以提高品牌影响力,对中国的民营企业今后的道路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如果召开也为本次危机公关画上了锦上添花的一笔。

推论参考

这一原则适合于合作伙伴或供应链关系密切的企业。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合作伙伴有哪些?谁的“支持”和声明有利于“稳定”消费者的情绪。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在知道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应该率先画出供应链图形,以方便供应链系统的确认。画出供应链图形后,还要争取合作伙伴以及供应链中各方的支持。

系统论适合于企业的管理,危机管理也不例外。系统论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没有清楚定义危机的种种迹象,仍然不妨碍我们运用它。贝塔朗菲把一般系统概念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即系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组合,而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部结构也可以随时间变化。系统还具有适应性,一个系统和包围该系统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相应地引起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和功能的改变。

从企业的社会属性来看,企业显然属开放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消费者与厂家组成的二维封闭系统,还包括媒体、经销商、银行、市场影响人群、行业协会、行业主管机构等等,这些组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和复杂环境的系统。

有序能使系统趋于稳定,有目的才能使系统走向期望的稳定系统结构,对于一个有生命现象、生命周期的企业更不例外,有序性与结构稳定性相互结合才能获得预期的方向。

经销商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一个有品牌价值的企业能够使经销商不间断地从中获取利益,这是其一;银行的利益也与健康的企业密切相关,从这一角度说,银行也不愿意看到一个自己培植出来的大客户被瞬间颠倒,稳定的利润结构被破坏,这是其二;主管机构意在维护一些现有的有利于市场消费者的信心认同的结构。所以,在与企业有关的系统中,必然存在合作关系与合作环境的适应性、有序性与结构稳定性。而理解这种关系的主动权在企业公关,获得预期方向性成果的主动权在于企业公关。

如过分依赖行业监管、行业协会、经销商、银行等的企业,则会出现无法说服监管者、无法临时组建经销商队伍、无法依靠自身的造血功能来解决资金流通等问题。

如康奈克与PPA事件、创维事件、金正等危机属于此类,其中创维的成功验证了这一原则是适合于供应链密集度高的企业,而德隆的失败也验证了供应链原则。

商场上胜利的微笑,失败的沮丧,其实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般神秘莫测,听天由命。钥匙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供应链原则所强调的统筹兼顾及其中的有所侧重,秩序井然及其下的优先公关,不会仅仅是研究者们阅尽商场风波后的理论总结探讨,它的真正作用,在于实践,在于帮助企业安全过关。由此,不难理解供应链对企业的意义,不亚于空气之于万物,水源之于人类。商海中风波不断,惊涛骇浪尤不少见,能否在其间乘风破浪,还是那句话,the key in your hands(钥匙掌握在你手中)。

(作者系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室主任)

篇9

1液晶的发现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制备了一种胆固醇酯即胆甾醇苯酸酯,观察到它有两个熔点,将物质加热到145.5℃时,固体胆甾醇苯酸酯的结构遭到破坏,随后由固体变成浑浊并且不透明的液体,再继续持续加热到178.5℃时,此浑浊且不透明状态的“液体”又转变成透明的类似于一般液体的状态,且两种状态物理性质都不同。这些现象表明胆甾醇苯酸酯有三个明显的相变阶段:固态液晶态液态。德国物理学家Lehmann对多种有机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在这些有机化合物与胆甾醇苯酸酯相类似的相变行为,在机械特性方面行为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但是在光学特性方面行为又像晶体一样具有有序性,从而创用了“液晶”一词。Lehmann在1922年提出液晶所具有的有序性和流动性,这些性质可能与生命体所表现的性质有许多类似的地方,说明生命结构与液晶态有不可忽视的关系[1-2]。

2生物与液晶不可分离的关系

在生物体内部存在许多的液晶现象,通过对液晶光学性能、温度敏感性等研究,发现液晶结构的变化与生物体所表现出的许多生命现象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把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液晶物质叫做生物液晶[3],生物液晶是液晶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具体应用[4]。生物分子存在于人体内的水环境中,这些生物分子自身通过各种排列组合构成了细胞、组织和器官。如果将构成生命系统重要部分的结构状态变化所引起的生命功能的改变与液晶的某些性质联系,则能更进一步认识生物系统各部分的功能。通过对肌肉的研究发现肌肉组织具有流动双折射特性,从而得到肌有液晶性质[2],后来逐步发现细胞膜、卵巢、髓质、神经髓鞘、动脉、视网膜、核酸、植物叶绿体等都是由生物分子在水溶液中经过有序排列形成液晶状态而存在于生命体中[5-7]。液晶态确是生活机体的细胞和超细胞物质的一个整体特性[8]。通过液晶的特征可对生物体的许多特性进行说明[9]:首先液晶具有流体的性质,这种状态能够同时表现生物体系的运动性和构成生物体系的形式多样性;其次液晶分子的有序排列结构能不断破坏以及在某些范围内是可再生,这与生物为了维持其短暂的生命,循环住复地进行某项生命活动相似,比如吞噬细胞进行内吞和胞吐等过程细胞的结构状态可以循环往复变化。最后通过研究生物体液晶态的变化来研究生命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是应用了液晶对外界的影响极为灵敏,非常微小的环境变化诸如热、磁、光、电、声、辐射、外力以及空气中化学分子等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性质作相应的改变,这一明显又独特的性质使人们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变化,进而对生命体所表现出的各种生命活动进行研究。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所表现出来的各项生命活动与液晶结构及性质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生物膜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脂类、蛋白质和胆固醇以及少量多糖整齐地排列起来并浸泡在水环境中,一个固相是不适合物质传递和信息传递的,而且各向同性的液体不能将细胞从周围的环境所隔离以及为膜蛋白提供支架以并且不能将各个细胞器隔离开[10]。生物膜在身体内主要以易溶的层状液体结晶状态存在,是生命体所需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完美结合。脂膜的相变和胆固醇对脂质的易溶相位序列的影响的研究是很热门的课题。液晶相的拓扑缺陷和相变理论用于研究生物膜融合的机制当中。生物与液晶的联系不仅仅只限于生物膜这一结构,其他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比如多肽、多核苷酸、蛋白质、多糖、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等,在生物体水环境中都以棒状的刚性分子存在,当水环境某种生物分子的浓度较低时,它们的分布状态是随机的,没有一定的规律,当浓度达到临界浓度之后,这些生物的分子聚集到一起形成微区,并按照一定的序列排列,浓度增加到某一阈值形成液晶状态[11]。实验表明在水溶液中当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浓度达到25%~30%时,分子就会排列成有序结构,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液晶结构[1]。DNA在水环境中形成液晶态,这个结果对于人类了解生命起源有重要影响,现在通过低温电子显微技术可以研究病毒衣壳,并得到病毒DNA在衣壳内形成了高度有序的液晶态所以比较紧密。蛋白质、多糖、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等生物分子形成液晶态的过程与溶致液晶的形成过程类似,但生物分子组成的液晶态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敏感,因而具有热致性液晶的某些性质,如人生病发烧了生物分子的液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生物液晶同时具有溶致性液晶和热致性液晶的性质。异常的生命活动让人想起液晶结构的变化,并且利用液体结晶序列建模来模拟生物体结构。良好的液晶态结构,为体内的生物化学等反应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均提供了比较理想的生存条件。当生物体的某部分的液晶态结构发生变化时,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受阻,生物体将不能再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出现了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比如利用电子自旋共振和核磁共振检测癌细胞产生的病因以及转移机制,发现发生癌变的细胞膜的物理状态与正常细胞膜的物理状态有所不同,它的有序性较正常细胞减弱,但是流动性却大大增强,这表明癌细胞膜发生了从液晶态到液态的相变,并且引起癌变的这种相变往往是不可逆的[2],所以利用癌变细胞的相变行为特征,可以用核磁共振方法对癌症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生物体内到处都有液晶结构,适当的液晶态是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条件。如果体内的液晶结构发生了变化,生物体将处于不正常的生理状态,各项生命活动就不能保证正常运作。因此液晶态在生物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液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生物结构与液晶的联系密不可分。人们根据液晶理论研究生命现象,通过生命活动过程中液晶结构变化来了解生命活动。液晶已被成功地应用到医学、生物学、食品学等领域,例如利用液晶分子与手性生物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胆甾型液晶作为示温工具用于医学,向列型液晶可作为生物探测器,溶致型液晶可作为药物或者营养物质的输送工具,液晶态生物材料可用于开发新型仿生材料和人工组织器官等,液晶显示技术原理用来解释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等。3.1胆甾型液晶在医学中的应用胆甾型液晶的分子排列取向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胆甾型液晶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便可观察到液晶的颜色改变。其显色示温的机理是因为它的层状螺旋结构的螺距大小会随温度而改变,所以液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肯定导致其光学性质改变,通过光散色发生的变化研究温度的变化。人们利用这一特性,成功地将新型手性液晶单体和胆甾弹性体应用在医学等领域[12-13]。利用胆甾型液晶的温度效应,成功制造出液晶温度计,只需要把温度计放在患者的额头根据温度计的颜色变化就可以得到患者的体温,水银温度计摔坏后水银流出就会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而液晶温度计则成功的避免了这些缺点。胆甾型液晶成功应用于诊断肿瘤,依据的是肿瘤组织的温度要比正常组织略高一点,在待查部位涂上一层胆甾型液晶膜,就可以根据它们颜色的不同从而准确诊断出肿瘤的确切部位。并且现在这种方法已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癌症的诊断,对患者进行及时切除治疗为病人解除病患。利用胆甾型液晶来诊断血液循环障碍等。另外手性液晶的旋光率可随温度规律性变化这一特性可用于生命科学中的热敏材料[14]。3.2液晶的生物检测应用液晶分子的排布序列对物理化学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从而影响其光学性能,利用该特性可以将其应用到生物检测方面[15,16]。利用向列型液晶光学性能的改变可以将微弱的生物结合作用进行放大肉眼观察其变化规律[17]。现在已经实现通过低温电子显微技术来研究病毒DNA,病毒DNA在衣壳内形成了高度有序的液晶态。通过制备均匀的二维结构或者是垂直排列具有特定取向的向列型液晶检测器,在其中加入DNA,根据偏振显微镜观察到的纹理特征变化得到其液晶光学性能的变化,使微弱的反应现象进行放大肉眼可以观察[18-19],从而较容易地观察检测病毒的DNA序列。其检测原理是在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制备分子主轴为垂直取向向列型液晶,当加入单链DNA(阴离子)时,由于单链DNA所带的电荷与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反,DNA和表面活性剂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打乱液晶分子的特定取向,在偏振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到纹理特征的改变。当加入互补的DNA单链时,与最初的单链DNA形成双链破坏由DNA与表面活性剂静电作用形成的结构,再一次改变液晶的分子取向改变其光学特性,实现确定单链DNA的序列的目的,并且通过信号信息的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定量测定出DNA的浓度[20]。近年液晶用于生物催化剂(酶)、葡萄糖、DNA序列、蛋白质、多肽链、脂肪酸、生物受体等生化物质的检测中[18,21-23],进一步拓展了液晶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与大多数生物传感器不同的是液晶检测技术不需要荧光标记等过程[24],所以应用液晶的生物探测技术又被称为无标记的生物探测技术,但是在界面有序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被所检测物质所打乱的分子作用机制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液晶态生物材料具有高分子生物材料和液晶双重特性,因此独特的性能使其能适于用作生物传感领域。3.3液晶的药物或营养物质输送应用溶致液晶是由双亲性分子构成的生物相容性结构,主要有立方相和六角相结构,在溶致液晶体系中通过加入纳米粒子、碳水化合物、嵌段聚合物或生物分子组装纳米结构有序的液晶材料[25]。使溶致液晶具有易降解、高生物亲和性、高靶向性、缓释药物且长循环等优点,在药物和营养物质运输方面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26]。例如通过超声作用使药物分子或营养物质包裹在液晶结构中,此时生物液晶分子表现表面活性剂特性,与传统的载药或营养物质的脂质体相比液晶在该物质输运方面的优点在于其包含等量的极性和非极性的物质,可以同时携带亲水性、亲脂性和两亲性药物,例如合成聚乙烯二元醇型液晶用来运输亲水性病毒唑与亲脂性布洛芬药物[27],而传统的脂质体通常被用来携带疏水性药物;液晶结构携带药物过程的其他重要的优势是可避免消化过程中化学物质或酶对药物的破坏;药物分子释放速度要比一般的脂质体药物慢一些;提高药物负载能力以及改善组织耐受性等,目前已有研究报道液晶胶体粒子携带药物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皮肤病、癌症等疾病[28-30]。虽然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控制溶致性液晶分子结构来进行药物或营养物质输送[31-32]。但是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如液晶胶体粒子的给药方式、在不同微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等问题。因为人体的生理环境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种液晶物质输送药物可以适应从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各种不同环境,在药物运输过程中液晶相可能会因为温度、pH值或离子浓度的变化引起的相态变化,从而引起性能改变,同时在产业化过程中昂贵的成本也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液晶态生物材料利用液晶的特性及其与生物体组织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联系,可用于改善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如蛋白质材料、糖类及其衍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呈现液晶态并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更好的模拟生物体内结构,所以液晶态生物材料可用于开发新型仿生材料和人工组织器官等[33]。以类脂为基础组装的仿生溶致液晶体系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在模拟生物体结构、解释生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以及直接现场生成纳米材料、分子识别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5]。

篇10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056-05

可以说,现代物理学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新视角,因为“耗散结构理论”中的“熵”,构成一种新的世界观。而“熵”概念的建立,是19世纪科学思想的巨大贡献,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物质转向物质间关系,改变了经典力学定律建立的一切在时间上都是可逆的、无进化、无历史可言的观念。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次把演化的观点引入物理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物理图像。人们对熵概念的广泛应用,则体现了人们试图用尽可能少的综合概念来解释自然界复杂性所作的不懈努力,也表明人们已从量的水平提高到质的层次,从整体方面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1]在此,笔者试图从耗散结构的视域来进一步解读《易经》六十四卦,为理解《易经》六十四卦提供一种科学的视域。

耗散结构是一门崭新的科学理论,它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是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讨论自组织的一般基本原理,通过系统内部的机制来研究系统的演化。耗散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系统是它形成的前提,同时它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生存的基础,因为耗散结构实质上就是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它是通过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来维持其自身的一种动态有序的结构。[2]458-459为了保持和维护这个结构,交换是一刻不能停顿的,一旦把系统孤立起来,使它失去与外界进行交换和协调的条件,它就停止与外界的交换运动,因而这种结构就会很快瓦解。如一个生命体,如果停止了它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新陈代谢就会立刻终止,它就会死亡,所以要使一个系统能够产生和保持耗散结构,必须先为系统创造充分开放的条件,使其成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因为按照熵的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所有的能量都是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转化的。当熵处于最小值,即能量集中程度最高、有效能量处于最大值时,那么整个系统也处于最有序状态。相反,熵为最大值、有效能量完全耗散的状态,也就是混乱度最大的状态。[3]如果说熵是一种混乱的度量,那么,人在与他的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时,就是不断减少熵值,增加负熵流,从而使自己处于非平衡的有序状态中。

《易经》六十四卦之所以与耗散结构理论相关联,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易经》六十四卦是一种精微奥秘的耗散结构,其原因表现为:首先,《易经》六十四卦是一个大系统。阴、阳元素构成了该系统的活的元素,由于它们的不同排列而构成了八卦,由八卦相重而生成六十四卦,这样,阴阳是形成八卦的原因,八卦又是阴阳排列组合的结果。由于八卦是六十四卦生成的原因,那么六十四卦则成为了八卦相重的结果,于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形成阴阳八卦六十四卦这个大系统。

其次,《易经》六十四卦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开放性主要来自于“三观”。《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4]298可见,通过“三观”,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来立象作八卦,因而可推知从“三观”来取得八卦的物象,表明了八卦这个系统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从而进一步推出八卦这个系统是不断地跟自然界与社会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正是由于自然界与社会是开放的,因而使它自身能够不断地发展变化。自然界与社会自成系统,双方为了生存,保持生态的平衡,两者之间不断地发生交换,双方各自吸取赖以维持和发展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在其过程中,系统内部的熵开始不断地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少,而负熵随时间增大而增大,使系统内部不断更新,不断地由有序走向新的有序,使系统体总保持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正因如此,薛定谔指出生命是靠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收负熵(即增加有序)而生存的。[5]

“三观”以取象作八卦,那么“象”意味着什么呢?《周易?系辞》上曰:“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4]293所以,此象之象就是像天下之物宜,所得之象,但是,它主要地是效仿天地之变而得到的“动象”,不仅以象反映出天地之动,而且以爻具体地反映这种机制,如果把一个卦象看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那么爻就既是这个系统的结构要素,又是这个系统的功能要素。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按照《易经》说法六爻又分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处于动态的有机联系中,卦象由“初爻”(或者初九阳爻;或初六,阳爻)到“上爻”(或上爻,阳爻;或上爻,阴爻)的运动是贯通的,不仅贯通象,而且会贯通其它象,这就使一个易象具有系统的开放性。爻在象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决定象的性质,而且直接就是象的生命,根源就在于爻不是别的,就是“鼓天下而动者”的气的符号化。因此,象与气有机统一。而象“貌似静止”,其实际上,没有相对静止也不可能有物象,象的成立以气的运行的相对静止为条件。但象不能封闭自己,凝固自己,因为作为绝对之运动的“爻”正在象中鼓动而行,并且也是象的生命所在。象中有爻,就会有相对静止中绝对的生命运动和变化会通,于是,象乃成为有着内在生命运动,然而,象从外部进行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以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部动态平衡(有机平衡即能量与信息的平衡而非机械的平衡)源于鼓荡而起中的对立二极(即阳与阴二元素)的对立互补,所谓“刚柔相推”、“阴阳相荡”、“虚实相生”和“有无相生”都是指象之系统内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也指认这个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最后,《易经》六十四卦以“观物”而取象,展现一个整体开放的系统。它以构成整体的部分要素形成的子系统的开放性,塑造和形构系统的整体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蕴涵着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及其之间的相互的交换。人通过“观象”确立思维法则,其思想发展受制自然和社会开放的程度,整个世界面对人而开放,因此,人在参赞自然,建构社会,产生思想的时侯,以事物整体向人显现的本来样子认识事物,在无限的开放视域中阐释事物,“观物”的卦象显现了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多样性,也证成人多样生活的可能性,这不仅使人一方面受社会和自然开放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突破原有系统僵化提供了动力。我们看到,社会本身自成系统,自然界亦相同,社会与自然界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而没有停滞,其根源在于社会与自然的自成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它能够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所以它的发展呈现为这样一种趋势即从简单的低级阶段发展到复杂的高级阶段;从过去一种混沌原始的无序状态发展到一个有序性的状态;从旧的有序不断地向新的有序发展,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由于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系统内的熵的增加随着系统跟外界交换而减少,而在与外界进行交换时所产生的负熵进入系统体内,注入了系统新鲜的血液,使系统产生一种力(负熵流),使得系统内总熵减小,系统走向有序。然而这种力将推动着系统按其规则运行,不断地使有序走向新的有序。由此可见,作为“观物取象”所形成的六十四卦系统,包含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这两种系统因为是开放系统而获得生存与发展,而将社会、自然囊括为一身的《易经》六十四卦,同样从整体上也构成一种开放性系统,同时将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易经》六十四卦既然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个系统就可以被解析为一种耗散结构,我们便可以从耗散结构的视角来诠释该系统得以维持与存在的状态。如果六十四卦是对自然和社会生命有机体的诠释,那么生物生命体是远离平衡状态的,要研究生命有机体就必须建立非平衡态热力学,也就是说,必须从非平衡系统的熵开始。因为只有系统保持“远离平衡”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即“非平衡是有序之源”。[2]458(非平衡态是指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状态)《周易?系辞》上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4]289从卦象内部来看,虽然外表表现出混沌的状态,但其内部是有序的。所以,它从整体上是一种非平衡态。《易经》六十四卦既然表现为一种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并且使系统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一旦外界对系统施加足够的影响,系统就有可能通过涨落或者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的动态中,从而形成新的有序性。实质上这种情况主要是由构成耗散结构理论的第三个条件,即要有涨落的触发,即将促成。比如在《易经》的乾卦卦系中,乾卦作为内卦,而它的外卦的变化是复杂多样的,卦象中的阴与阳相互斗争,一旦与外界进行交换,从卦象上显示,“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4]43这就是说,等到阴阳的调合,欲待天降雨,于是形成一卦,如《需》;或者在与外界交换次数增多时,在卦体内部阳的力量增加,相应阴的力量减弱,于是形成另一卦,如《》;或者在与外界交换中,阴阳势力相当,而形成一卦,如《泰》;但是,一旦八卦一确定,便会形成乾卦系,并会遵循一定的排列规则,自行排列成行,与此同时,除乾卦之外的其它卦系的变化情况也依次展开。

我们看到,八个卦系之间并不是分离的,独立成形的,反而是紧密相连的,每一卦系都内含着一个原始的卦象,八卦中的每卦既是固定的,同时又是流动的。如在乾卦卦系中,作为内卦的乾卦始终不变,而外卦则分别可以是包括自身在内的八卦中任何一卦,这样,作为卦系的主卦乾卦,与作为主卦的外卦的那八个卦,在形成卦系时,既是变化的,同时又是静止的。变化与静止,固定与流动,使系统始终保持着有序,并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换,而其它卦系的情况基本也是如此。

各卦系之间之所以紧密相连,主要是由于原始八卦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缘故,更主要的是乾,它是万物产生的根源。由于乾坤(阴阳)的存在,万物才得以产生,而万物的存在,通过现象具体地从卦中产生出来,于是便使各卦系之间形成一种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由混乱无序变为井然有序,所以我们可以把各卦系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作用看作成为有序的动力。

我们从《易经》的卦象研究显示,《易经》卦象通过阴阳的“交感”作用使系统处于开放的变化当中。如“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6]71“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6]75“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6]140“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6]216而卦象内部也是通过阴阳“交感”处于变化运动中,并且卦象之间也如此,如“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阳卦多阴,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6]288-289其实,整个卦象构成的《易经》六十四卦系统在卦象的运动变化的推动下同样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252“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6]255“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6]272这就是说,阴阳“交感”不仅使子系统而且使整个大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万物正是在这样的开放系统之中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着,而生命也是在这样的开放系统中获得了自身生存发展的动力。

如果我们透过耗散结构,可以发现在《易经》六十四卦象之中,自然生命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始终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表明“自然生命系统的势增所表达的是生命创造力和自主活力不断增加的过程,是生命系统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知识)不断聚集发展的过程,而生命结构的秩序是来自于生命基因的导演,但生命时间周期演化的过程控制(作为有机生命仍然存在基因的直接有道控制表达) 则是来自于自然生命演化之道的控制。而生命系统的熵增则是表现为生命创造力衰减或自主活力衰减,是生命系统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知识)转化机能下降及不断损耗散失的过程,而生命结构机能的弱化则也是来自于生命基因的导演,但生命时间周期演化的过程控制(作为有机生命仍然存在基因的直接有道控制表达)则是来自于自然生命演化之道的控制。”[7]当负熵流增加的时候,系统就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走向有序状,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发展。

《易经》六十四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主要在于易系统能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通过“观物取象”中的“象”的途径,将其外界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纳入自己系统,这就注入《易经》六十四卦一种活的生命力。但是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易系统在与外界进行交换时,我们可以把那种对内部构成和运行起阻塞和窒息卦的因素,称作为一种熵,而把促进其形成和运行的因素被称作负熵。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剥卦”五阴在下,一阳在上,柔变刚,转到“复卦”一阳在下,五阴在上,内为震卦外为坤卦,“刚反,动而以顺行”,从“复卦”一爻阳发展到“乾卦”六爻为阳,阳极至而生阴。“卦”五阳一阴,“决也,刚决柔也。”转到“卦”一阴五阳,“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8]从“娠卦”一爻阴逐渐发展到“坤卦”六爻阴。这样,我们可以把“复卦”到“乾卦”中的阳因素增长看作是负熵,而把阴因素的减少看作是熵,从复卦到乾卦这一系统中由于阳的增长,负熵就随之增长,并在增长的过程中抵消了阴的因素的增长,使其减弱。当熵随之减弱,使得这一系统在不断地更新中,走向了新的稳定和有序,而在“卦”到“坤卦”的变化中,阳却被看作是一种熵,在这一系统中,它们在与外界交换是由于本身的阳刚之气过盛,过刚而易脆,所以就需要阴气来调合,这样,阴的因素就成了一种负熵,它的增加使卦体内阳因素减弱,以致达到中和,从而使本系统保持有序和稳定。

由此看来,熵与负熵是相对的,它们两者相互依存,正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既对立又统一,所以,整个六十四卦遵循着各自运行的规律,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换,使自身始终保持有序,始终运行,正如《序卦传》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4]339比如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当阴气偏盛时,则阳气制约阴气,将系统拉回到最佳状态,当系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时,阴阳二气保持系统平衡。但是,如果物质的运动状态相对于系统最佳状态的偏离超过了维护系统稳定的阈值,则系统就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这就是说,阴阳二气即是物质运动状态或成份的多少对系统最佳自稳态的正负偏离。如果偏离在阈值范围内则构成正气,若偏离超过了阈值则构成邪气,邪气对系统有破坏作用;孤阴、孤阳则是统的彻底破坏。[9]其实,我们从熵与负熵、阴和阳的辩证关系来看,它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决定着世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化。

《易经》六十四卦的运行是有序的,因为六十四卦处于一种非平衡态中。“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所以,六十四卦依靠卦系各自相互协调。八个卦系在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在维持和发展自身的有序性时,同时也维持和发展了整个六十四卦的有序运动,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4]而“太极”指天地未分,浑沌的状态,这种状态只是呈现出一种表面现象,但是它的内部是:“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周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4]338-339这样,六十四卦是从原始浑沌走向井然有序,并从有序走向新的有序,六十四卦的卦与卦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胡乱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有序系统,它们是有自身的规律,并按照规律运行的。

耗散结构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产生协调和相干效应,从而使系统从混乱状态转向有序状态。而《易经》六十四卦正是以非线性的作用为其动力来运行,而这种非线性作用是指各卦系之间相互作用,其最终归宿是阴阳相互作用,使得它成为有序运动的动力因素,与此同时,它也使《易经》六十四卦不断地发展更新,不断地吐故纳新,保持一种活的有机体,并给有机体内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即负熵流)。这样,使得六十四卦能够保持一种稳固有序和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易经》六十四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处于开放状态之中的,构成这个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的交换给整个系统提供了活力,它们也同样获得了应该具有的功能和称谓,整体系统为子系统的有效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子系统的有效协调,使得整体系统的功能在开放状态中实现了应该具有的效能。这就是说,整体系统只有通过子系统的交换,进一步展现它自身的无限开放性,换言之,子系统的开放性是基于整体系统的无限开放性而言的,没有系统整体开放性,子系统的自组织形成是无法形成的,这便证成整体系统与子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是内在必然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 薛凤家. 熵概念的建立和发展[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102.

[2] 王雨田.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 霍华德,里夫金.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9.

[4] 李学勤.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0.

[6] 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篇11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地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学习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再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既节省了时间,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我们还要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在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生物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

篇12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进行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从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即节省了时间又增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时效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外围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优化。

篇13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164-05

家庭,人们公认的一种日常生活模式,所有人也都曾为之大唱颂歌,主流社会学理论也曾视之为一个国家和社会运转良好的关键。但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解放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兴起,家庭似乎成为反抗传统社会结构的主要斗争场域,一场“关于家庭的战争”即“家庭的未来是否会终结”由此爆发。在后现代社会中,“谁或什么构成家庭?哪些形式的关系算作家庭?家庭的运作如何是正常的?家庭系统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风险?”如此之类的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辩。

一、后家庭时代的家庭:对家庭未来发展预测的反思

在工业社会中,家庭是一个基于需求和团结的力量而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共同体,但在后现代社会中,个人设计生活的逻辑正成为构建家庭的核心原则,家庭越来越变成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合体,确切地说,是一种个体问的选择性亲密关系的结合,即个体把自己的兴趣、利益、经验和打算等纳入家庭。近些年来,由该原则组成的家庭新形式不断发展和增长,这些新形式包括“独自生活、非婚同居、婚后无子再婚、与配偶分开居住、同关系等有别于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各种形式”。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这些在生活中呈现的复杂家庭组合形式实质上就是“后家庭时代的家庭”,或者说,我们正处于“后现代的家庭”中。

后现代家庭生活的各种案例表明,由个人设计生活逻辑的原则组成的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强调义务和持久,家庭关系出现了松动和多元,而由此引发的家庭变迁及家庭问题不禁让我们深思:家庭何去何从?于是,出现了对未来家庭的各种预测,主要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四种:一是家庭消亡论。菲迪南德・伦德伯格说:“家庭已接近完全消亡的时候。”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写道:“社会的基本建筑构件正在从家庭转变为单独的个人。”这些学者从未来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实体不再是家庭而是个人出发,由此判断家庭正在走向毁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嬗变,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家庭传统功能的外化、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殖的挑战、全球化及社会流动频繁对家庭纽带作用的削弱都是该论点的证据。二是家庭振兴论。一些学者认为,与农业生产劳动相联系,人们生活在极其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大家庭中,家庭是组织社会劳动的基本单位,大家庭因其有效地承担生产、生育和抚养、消费、娱乐、赡养等功能而维护了社会的均衡运行。进入工业社会后,家庭不再是组织物质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简单,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工作岗位,传统分工模式发生改变,差异性增大。到了“后工业社会”,与“智能环境”中的“家庭工业”相联系,人们生活在“电子家庭”中,工作地点转移到家庭,夫妻儿女在一起工作,“重新突出家庭作为社会中心的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依据计算机控制、远距离监测等科学技术发展使家庭办公成为可能的事实,从避免交通压力和能源危机、人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做出了家庭的作用和功能会被强化的乐观预测。三是家庭趋同论。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1965年出版的《世界革命和家庭规模》一书中认为,虽然各个国家工业化的起点不同、发展速度和路径不同,但是受工业化的影响,家庭都会朝着“某种类型的婚姻制度”发展,表现在结婚年龄的提高、离婚率上升、家庭核心化和家庭功能弱化等方面。这种发展趋势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是符合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依据各个国家现代化的相同性做出家庭趋同论的判断。四是家庭多元论。由于传统家庭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而个体主义的表达需要被强化,于是家庭将不再是单一的模式,独身、无子女、同居、离婚、再婚、群居、同性恋等形形的家庭将同时存在,人们将不再生活在同一种家庭模式中。

家庭消亡论、家庭振兴论和家庭趋同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家庭未来发展做了单一方向的预测,或消亡,或振兴,或与工业发展趋同一致。虽然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是依据经典科学的简化范式做出的推论。上述观点都从社会的某一或某些因素对家庭的影响推论出家庭的普遍性发展趋势,无视其偶然性和特殊性。只看到了社会因素对家庭的作用,忽视了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及家庭的能动性,是机械决定论思维。家庭多元论观点是对家庭的系统分析,注重家庭系统作为部分受整体社会大系统影响而呈现多样性的分析,但没有注意到家庭的自组织性与能动性。实际上,家庭不仅受社会多元因素的影响,家庭自身也是活的主体,家庭中的人更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参与家庭的构建。所以,总体看来,四种观点由于受经典科学简单范式的影响,忽视了家庭系统内各种因素以及家庭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的因果性、相互反馈、干扰、协同作用、重新定义以及自身的内外因果性等,其研究都有斗定的缺陷。

二、家庭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从家庭自身的发展来看,如同人的生命发展一样,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但发展的轨迹各有不同。杜瓦尔(E.M.Duvall)将家庭生命周期归纳为相互联接的八个阶段,即:①新婚阶段(没有孩子);②育儿期(从1个孩子出生到该孩子2.5岁);③学龄前期(从第1个子女2.5岁到该子女6岁);④学龄期(从第1个子女6岁到该子女13岁);⑤青少年时期(从第1个子女13岁到该子女20岁);⑥空巢期(从第1个子女到最后1个子女陆续离家);⑦中年父母期(空巢到退休);⑧老年家庭成员(退休到双亲死亡)。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如果说杜瓦尔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对传统家庭普遍特征的概括,那么现代家庭的特殊性早已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单身家庭无法纳入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在美国,单身家庭现在占全部家庭的1/4。在法国,巴黎大区单身家庭占了近1/3,外省的单身家庭也在1/4左右。在英国,单身家庭在20世纪末达到了31%。中国单人户家庭在三次人口普查中也已占到7%左右。未婚单亲家庭和同性恋家庭更无法纳入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丁克家庭永远停留在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个子女长大离开家庭外出读书或工作,意味着父母身边无子女,家庭的空巢期提前。离婚率的上升使许多家庭中断了既有家庭的生命历程,或重新开始家庭的生命周期,或出现其他多样化的选择。上述现象说明,家庭按照确定生命轨迹发展的可能性在减小,家庭产生、发展、终结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家庭作为复杂系统在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复杂。

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来分析,家庭处于复杂社会系统中。农业社会是简单的社会,它在一切方面都表现得比较简单。与农业社会相比较,工业社会由于人口以及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而变得复杂起来,因而可以把工业社会称作为“低度复杂社会”,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秩序、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复杂社会中,人的利益实现并不仅仅依赖于交换和协作,即使社会表现出了空前的繁荣,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种繁荣中获益。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着个人的幸福和福利,社会越是复杂,这种情况表现的就越是突出,人们选择家庭的方式也就会多种多样。

虽然人类社会存在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序列,但是在同一地域,社会发展序列也并非确定与清晰,我们在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多种社会并存的局面:大城市的“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中呈现的是后工业社会的景象:计算机、网络、软件、基因、生物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白领、CEO;大城市里及许多中小城市同样能够看到工业革命的景象:灰色基调的环境、轰鸣的机器、废气废物的排放;出了城市到了广袤的农村,则可以看到农业社会的景象: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耕种很小的一块土地,自给自足。即便是在农村,也未必只有农业社会景象,同样会看到工厂企业,农村人的身份未必都是农民,有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参与工业文明的创造;在城市,也未必所有的人都有市民身份,其中不少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城市的边缘有“城中村”、郊区的农民因征地拆迁处于农民向市民的过渡状态。

如果说从农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有序性,那么不同社会的同时存在反映出发展的无序性,社会发展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结合,致使社会发展有多种可能性。社会对家庭的影响也呈现出复杂性:有些对家庭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因素已经起了很大变化,而家庭则刚刚开始变化或尚未相应地发生变化;有些对家庭有决定影响的社会因素刚刚开始变化,尚未引起家庭变化,但是随着这些因素的进一步变化最终会引起家庭的变化;还有一些决定家庭制度的社会因素尚未变化,但是将来会发生变化,等到它们发生变化时,必将影响到家庭制度的变化;还有一些社会的、自然的现象,今天人们并不认为它们会影响家庭的变化,但是它们正在或在将来可能转化为影响家庭发展的因素。

处于社会发展多重可能性及多种影响因素之中的家庭自身也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结合。虽然有学者预测,家庭的有序性发展是从大家庭到小家庭再到电子家庭。事实上,家庭发展的无序性并不比家庭的有序性表现得弱,当我们看到我国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出现家庭规模变小和家庭结构变简单(即家庭核心化)的同时,家庭结构较为复杂的直系家庭却同时增长。2000年人口普查时,我国三代直系家庭较1982年增加了8.39%,四代直系家庭增加了37.93%。三代隔代直系家庭和四代隔代直系家庭分别提高了241.51%和106.90%。可以说,这是家庭适应复杂环境系统所做出的反映。核心家庭因其结构、人际关系简单,便于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在与工业制度相切合而受到人们喜爱的同时,直系家庭同样因其具有整合资源或满足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的需求等特点在众多家庭中比例不断上升。流动使农民工的家庭呈现出分化的趋势,有些是单身子女外出和兄弟姐妹外出,有些是丈夫或夫妻外出,有些是父母外出,还有些是全家外出,分化是家庭适应社会变迁所做出的选择,分化必然带来家庭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与重构。电子计算机、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在家庭中办公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也使许多家庭成员在不同地域工作而靠网络实现情感沟通与连接。托夫勒认为电子家庭能“改善家庭的内部关系”,“能提供内部的体验,使夫妇彼此再次对话,使夫妻关系随着共同劳动由‘冷’变‘热’,它也给爱情赋以新的定义,由此而产生‘丰富爱情’(Love Plus)的新观念”。其实,托夫勒没有看到另外一种景象,生活在电子家庭中的成员虽然人在家庭,却在通过互联网与家庭之外的人员频繁沟通、互相倾诉,甚至在虚拟空间中谈情说爱、建立“婚姻”,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反而变得稀少。家庭内和家庭外的界限不再清晰,变得越来越模糊。家庭之外的因素无时不在地影响着家庭,包括必然的事件和偶然的事件,家庭自身也不是被动的客体,并无处不在地作用于社会。

正是基于家庭与环境之间主动的、反复的交互作用以及家庭中的能动主体――个人的选择,家庭才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多样的关系模式和互动方式:从规模上看,有大家庭、小家庭和单身家庭;从成员配偶的人数和对数来看,有母系家庭、父系家庭、平系家庭和双系家庭等;从家庭事务的权力决定来看,有父权家庭、母权家庭和平权家庭;从家庭居住地来看,有从妻居家庭、从夫居家庭、单居制家庭;从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看,有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复合家庭、单人家庭、残缺家庭、其他家庭。就单个家庭来分析,不仅因生命周期不同,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还表现为不同的成员关系,形成夫妻、亲子、兄弟姐妹等子系统,而且因家庭成员年龄、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变化在子系统中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就拿夫妻系统来讲,在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塔尔科特・帕森斯看来,丈夫一父亲和妻子一母亲这两种角色是男人和女人的天性决定的;男性角色的工具性和女性角色的表意性在家庭内部设定了一条固定不变的分界线。实际上,这条界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夫妇共同工作、共同养家的家庭来说这个界限就是模糊且变化的。假如过去丈夫是家庭资源的主要获取者,而现在已变成了妻子是家庭资源的主要资源获取者,则夫妻双方的角色地位肯定会发生变化,不管其成员在角色变化中是否充满挣扎与痛苦。反之亦是如此。再拿亲子关系来讲,不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轮回的特征,而且因文化环境不同、父母的职业地位不同、人们对亲子关系的认知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关系模式,父母对子女行为的监督方式、专横程度、感情支持程度、准许(子女独立)的程度、交流方式都不同。总之,家庭在适应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创造着复杂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