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篇1

2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

物联网传感层、通信传输层与应用层等是关键技术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传授是建设好物联网专业实践体系的基础.通过实践感受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和感知、处理、通讯、控制各个部分的工作过程;通过对支撑物联网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开发平台、研究平台和对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应用的使用、开发并进行应用型的实验、研究、探索,从而支撑该专业创新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案例教学法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入手,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2.1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全方面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学科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事业的专注力.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对科研仪器及设备的使用能力,必要的工程辅助能力,例如:辅、设计性软件及仪器仪表的使用,论文与申请书的撰写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2.2能力的培养是渐进式的培养过程遵循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设法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形成科学观点.作为新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结构具有多学科性特点:因其多学科的特点,以案例教学方式构建实践体系是最合适的一种体系结构.将多门课程、多个学科以项目案例式进行教学,课程、学科适当地交叉在一起,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对学生全方位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完成一个基于嵌入计算机控制甚高频的设计与实现,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掌握哪些理论与知识,要有哪些能力,要用到哪些仪器与设备,各种需求书如何撰写等,都可以做一案例教学好好设计,好好实施.首先,将各类实践,无论是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多知识与多课程综合实践、设计性实践,都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其二,要夯实基础,把课程内的认识实验、验证性实验,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实现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分析能力的提高、仪器的正确使用;要加强科研仪器的准确使用以及工程辅助能力的培养;其三,加强研究性基本功的训练,即素质教育训练,探讨科研现状描述的训练,为科研而需要的动手能力训练以及以科研教学的小科研项目训练.(本文来自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2.3在基础实践、软件工程开发和硬件开发上完善专业素质在基础实践案例方面,如完成一个低频放大器的实验,所涉及的知识有基尔霍定律、叠加原理、诺顿定理;要求掌握的专业测量方法有交流或直流电压、电流,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放大器频率特性、功率等;会使用的仪表及仪器有电压、电流表、示波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频率计等.以软件工程开发为例,基于物联网工程软件开发,通信协议、接口非常重要,软件需求、软件开发平台工具、软件架构、软件测试都有诸多的知识与实践能力需要掌握.由于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其所涉及的技术与管理机制也远非单个程序员可以独立完成,毕竟单个程序员很难同时拥有所有软件开发的知识、技术、素质和背景.因此,团队的分工协作成为了当今软件开发的主流.软件开发团队不是简单的人员叠加,而是以架构师为核心,个人有不同的角色分工(如分析、涉及、测试、管理和支持等角色),以木桶原理作为团队质量控制总量协作单元.在硬件开发方面也同样用案例的方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科研仪器仪表,比如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示波器,可以提出诸如如何利用示波器测量电感的电感量及内阻等命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仪表;然后还必须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Protel,AUTOCAD等基础应用软件和进行焊接技术的训练,这两项可同时进行;接下来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课题,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器件选择的方法,PCB板的制作方法,项目的成本核算等,使学生能对整个项目的进程和实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能力上的全面提升.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有改革的信念与决心;其二是要有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其三要构建并写好关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各类实践教材;最后就是认真贯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

篇2

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应不断地改革完善自己所教的课程,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想合格人才。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将教学目标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的目的,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一、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

教材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是本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课程,这几门课程与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气工程整体学科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形成课程链,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培育学科生长点、强化电力网络模型构建、运行状态分析、安全分析等意识、促进课程之间交叉渗透。

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版本很多,现有的很多中文教材从内容上看差别不大,教学内容仍然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观念,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数值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复杂计算,忘记了科学计算与工程运用的相互关系,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这些课程研究的是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的相关环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大量工程中的知识和概念,在教材选取和内容处理上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同名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课程组讨论了选用中文、外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时数比以往减少,教学内容多、繁、杂,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教材更新慢。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将大规模电网的运行状态与安全分析为切入点,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知识,使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充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丰富电气工程专业课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二、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研究者。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教师拥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创新型教学的关键。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挖掘科研思想,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将科研搞好,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意识与专业思维,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主要包括:(1)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英文相结合电子教案;(2)教学要求和电子教案在网上公布(3)利用教师邮箱等答疑和讨论;(4)利用电子邮件递交和批改作业,(5)仿真教学。授课主要利用中文讲解,加必要的英文术语,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领会教材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可视化平台(Power World Simulator)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将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等运行结果可视化显示在屏幕上,非常直观,使学生对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概念,让学生立刻看到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如何应用在实际工程,并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电力系统领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电力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Simulator)在北美地区等调度中心成功应用,并已在国内南方电网各大电力调度中心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用电力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自己动手构建电力网络,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验当中,在实验过程中,结合部分电力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系统稳态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使实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电网环境,真实再现实际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提出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电力网络安全的意识,缩短学校教育与电力行业要求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尽快地胜任工作。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电力系统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校企互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大型火力、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变电站等地参观实习,了解发电厂及变电站实际生产及运行情况,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需求,结合仿真软件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模块开发,借助传统学科积累,把教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接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制作或设计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软、硬件)为目的的任务,面对企业技术需求,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加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演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向教师和专家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具体方法,为项目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分组进行的项目,还要集体分工准备,互相交流,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评定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完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每年有2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进入试用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以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内涵,教学中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效果好,并且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数;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实施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得以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通过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喜双,姚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8):62-64.

[2]罗庆跃,刘湘涛,黄大足,王跃球,刘家芳.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2006.

[3]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0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5]浩歌.加快高教改革迎来未来发展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1.

[6]王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探索,2010,(8):66-67.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8]李夏,闻娜,刘成伟.项目教学法在《电气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05):189-189.

[9]乔和.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论坛,2006,(2):108.

[10]李芳,胡斌,李红艳,任红,陈新军.《电力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5):190-191.

[11]董武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天地,2001,(9):20-22.

[12]陈铁柱,黄志勇,马强.实施整体创新构建现代化教学新型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2010,(4):141-145.

[13]张秀芹.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辽宁教育,2004.

[14]张永健.电力系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13)2:60-63.

[15]李保刚,赵小侠,王玉琴.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J].安阳大学学报,2004,(3):34-37.

篇3

作者简介:廉龙颖(1981-),女,辽宁庄河人,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教研课题(项目编号:HGJXH C110918)、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89-02

“网络安全”课程是黑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针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现代企业对所需网络安全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排序,第一为工程实践能力(87%),其次为工作责任心(9%)、团队协作能力(4%)。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安全”课程必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而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和重点来自于实验课程。实验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为开展后续实践教学任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课程组通过对网络安全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建设了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实验课程体系,不仅提高了“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网络安全管理以及网络安全产品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为出发点,搭建了网络安全实验教学软环境,阐述了网络安全教学内容设置情况,改革了实验教学方法,最终构建了适合我校特点的网络安全实验课程体系。

一、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安全”是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应用型课程,2010年课程组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如图1所示。根据抽样调查统计发现82.4%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当遇到实际网络安全问题时想用理论知识解决但又不知如何使用。之所以导致这一状况,主要原因是网络安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实验软硬件环境落后,实验教学内容单一,实验教学方法守旧等问题,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严重脱节,能力培养未能具体落实,导致学生对一些网络安全的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同时也为开展后续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构建网络安全实验课程体系

1.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网络安全实验具有综合性、应用性、攻防性、工程性等特点,对实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提高“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实践能力,学校建设专业的网络安全实验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网络安全实验环境建设采用插件化无缝建设模式,建成后的实验教学环境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个性化结构调整,为学生实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网络安全实验环境应具备以下特点:

(1)实战性。实验环境中选取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Internet中广泛应用的信息系统,模拟出复杂的企业网络结构作为网络攻防实战对象。

(2)真实性。在网络攻防实战对象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均来源于真实的网络应用,各服务器系统应用不同的安全级别,以交互式体现网络攻击和防御过程。

(3)合作性。每个实验小组由五名学生组成,小组内部形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实验项目由小组协作完成,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实验教学内容设置

实验教学内容包含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编程、隐藏IP技术、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后门与清除日志、病毒攻防、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信息加密等十大专题,为每一专题中的重点理论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配套的具有综合性、典型性、真实性、障碍性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设计采用由演示到应用再到设计的“进阶式”方式。学生完成各种攻防式实验项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项目的选取上应注重以下几点:

(1)综合性。将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基本实验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设置综合的项目式实验教学内容,每个实验项目相对独立和完整,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形成一种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实验项目,提高解决实际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2)典型性。实验项目能突出某个网络安全理论在实践中的典型应用,通过完成这些典型实验项目,当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借鉴这些典型实验项目的解决方法。

(3)真实性。每个实验项目都从某一个网络安全事件入手,通过新闻视频对本项目所依托的真实案例进行阐述,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引出实验目标。

(4)障碍性。在网络配置和服务器配置上使用多个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保护,这样,学生在进行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时,将遇到一些实际的障碍,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来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找出解决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设计障碍性的实验项目,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吸引力,充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所开设的实验内容见表1。

实验项目从“攻击准备”开始,到“网络攻击”,再到“网络防御”,其中包括黑客攻击步骤以及网络安全防御方法,完整再现了一个“网络安全”课程的攻防体系,从而让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一个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工作过程。

3.实验教学方法实施

在实验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采用开放性的方式进行,不强求实验进度、不要求实验结果,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1)实验指导改“细”为“粗”。在实验课堂中,将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和个别辅导的方式。教师仅提出实验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实验效果,不规定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软件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实施都由学生独立思考来完成,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探讨。

(2)实验项目改“实”为“虚”。不对实验项目固定化、模式化,鼓励学生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查阅资料、确定方案、选用软件、分析效果来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在设计实验步骤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评定改“一”为“多”。在实验成绩评定中,摒弃单一的由教师评定成绩的方式,采用教师评定、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对网络安全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建立以网络安全攻防体系为核心,以实验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实验项目为驱动,以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为依托的实验课程体系,力求让学生体验实际网络安全攻防场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锻炼出解决实际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经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网络安全”课程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开展攻防式的网络安全实验项目,不仅使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同步进行,实验项目和课程内容结合十分紧密,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和工程素质。

篇4

1.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相对单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经过30年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得到改进,但运行模式和活动类型基本固化为“主题式”和“模块式”实践为主。无论是“主题式”还是“模块式”,大多数高校主要采取的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组织方式,将大部分资源投在少数队伍中,这种“精英实践”的做法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实践内容局限。

2.社会实践的延续性和整体性较差

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寒暑假由团委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绝大部分院校都缺乏合理安排和组织实施,整体流于形式。寒暑假集中的团委社会实践,则往往局限于“全面动员———计划组织———具体开展———总结表彰”的固定流程,实践活动阶段性特征明显,社会实践缺少整体性和和延续性。历年的实践活动大同小异,各实践团队和具体项目都相对独立,缺少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

3.社会实践的教育资源和保障不足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较广的复杂教育工作,主要由各高校的团委负责具体落实,在指导师资、经费保障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内容设计、实践地点选择和实践行程安排上受到一定限制。实践活动的协调管理和资源整合局限,可持续性发展空间不足。因此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真正参与其中,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协调管理和整合资源。

二、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

1.课程化建设是实践活动到实践教学的过渡,体现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在实践活动到实践教学的转型道路上不断探索,并不断丰富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社会实践课程化发展,有益于实践教学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拓展和延伸,同时有益于以课程的形式整合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体现了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必然趋势。

2.课程化建设是实践教学到实践教育的提升,促进实践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十以来,多次提出要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实施载体,只有推进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建设,以课程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系统化,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真正的育人功能,达到实践教育科学、有序的最终效果。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1.建立全程化课程内容和目标体系,实现全员化育人

课程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实践活动主体的差异性,构建分层推进的课程目标体系。具体来说,一年级以思想教育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完成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适应和过渡;二年级以专业养成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指导大学生提高技能熟悉度和专业认可度,同时加深社会活动的参与度,以更深入地看待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三年级以社会服务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专业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四年级以就业服务为主,实践课程目标是通过专业实习见习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思想,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社会实践课程目标体现的全程化特点也要求在实施对象上做到全员化,即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均可以加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2.创新“三三三”课程组织,实现形式立体化、全覆盖

社会实践课程的全程化目标要求在课程组织上,既要做到综合训练和专业训练相结合,又要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提升,具体实现形式上可依托“三个课堂”、抓好“三个时段”、搭建“三级网络”。“三个课堂”主要是指课程形式上,通过第一课堂的集中授课,完成社会实践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理论、实践活动基本方法和原理、实践项目构成和管理、调研报告撰写等内容的理论教学。第二课堂主要是结合日常专业课程,完成课外实践、见习实习,强化专业知识掌握和技能操作。第三课堂主要指新媒体时期的网络课堂,即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拓展实践场地及宣传空间,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式实践,创新实践形式。“三个时段”主要是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上,要综合立体利用时间,具体抓好寒暑假、双休日以及特殊活动日这三个时段。寒暑假时间较长,适合开展大规模、大面积的研究型、考察型集中社会实践活动;双休日适合开展社会实践前期课堂教学,或者开展调研类、服务类的分散实践活动;特殊活动日指公众节假日或纪念日如志愿者服务日、学雷锋纪念日等,开展切合日期主题的校内外宣讲型、服务型实践活动,可在校内外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达到思想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效果。针对高校学生数多,指导教师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社会实践课程化在具体组织实施上要做好“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网络的搭建工作。学校层面由学校团委和教务处主要牵头,负责实践主题确定以及整体规划协调;学院层面由分团委负责,主要承担宣传发动、团队组建协调以及考核表彰等工作;而班团支部层面则由班主任和团支书主要负责,开展具体实践活动,同时承担材料收集、成绩核定等工作。校———院———班三级网络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能有效确保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对象全覆盖,同时实施过程有序规范,效果有保障。

3.优化“三位一体”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

社会实践课程化要求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员化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广义上“三位一体”指“高校———社会———家庭”,高校是主体,开展具体和专业化指导;社会是依托,包含实践单位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的文化宣传导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助作用;家庭是支撑,主要在家庭实践的生活保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狭义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师,指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实践单位”三位一体的师资,取长补短,协同指导。学校思政教师,作为各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和直接负责人,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权威,在实践活动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及总结表彰等环节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专业教师因具备扎实的理论背景和知识技能,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绝对的专业威信,在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申报、调研报告撰写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单位和基地,则在场地保障、岗位提供以及服务对象联系等环节中发挥作用,共同纳入师资队伍,可以更好地协调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落实,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渡。

4.完善过程性和多样性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

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就必须以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首先要体现过程性原则,即在评定成绩时,既兼顾学生在社会实践课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实践强度和服务时间等现实表现,也考察学生实践结束后上交的宣传报道、活动总结、调查报告等相关材料和成果。还可配合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平台”或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记载本》等,由学生自行记载参与社会课程和相关活动情况,并在毕业前予以学分认定,真正将社会实践课程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其次,在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上体现多样性。综合采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校内专职教师和学生三方评价机制。采用自评、互评、兼职教师评定、实践活动对象评定等途径,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交叉结合,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兼顾,科学合理地体现多种评价的综合运用,并定期对课程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不断完善课程的具体组织和考核,加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篇5

1.传统的地理教学缺陷日益显现

很久以来,地理课堂基本是众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依次完成对地理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讲解,其间添加师生谈话或一问一答,最后做一个课堂小结。教师在本质上处于君临一切的状态,而学生充当老师的配角,总体上依旧是老师进行"满堂灌"教学,学生进行单一接受性学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但是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使学生形成"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以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这种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活生生的学生甚至成了被窒息的人。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2]。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开发和建设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资源库,增强地理教学活力,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依托校本教研和课堂实践,探索有效学与教的新途径和新策略。研究思路清晰,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2.新课程标准下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

个体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和指导,是个体的自主学习在外部条件的帮助下不断发展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自主学习则是个体作为学生在教师和教育机制的干预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即自主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其个体主体性,学习主动性一般表现在个体有目的、有选择和自我调节的行为上。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兴趣来体现的,其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呈正相关,并且学生还能根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并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实施方案》中对"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的界定和内涵体系结构分析科学,并初步预设架构了基于"学生经验"的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开发"系列专题",课题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鲜明的学科素养特色。

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在自身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可以一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一边再对自己原有知识积累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变成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所表现的独立性是与被动接受性学习的依赖性相对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之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地、有策略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依靠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最大限度上弱化学生对教师或其他人的依赖从而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学习的相对性:自主学习的相对性是与绝对性相对立的。根据齐默曼教授的定义和庞维国教授从横向角度所作的定义可知,现实中绝对自主或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面或学习阶段,他的自主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

3.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与评价

3.1 确定目标。经过研究有效反馈表明,如果学生不能确立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因为目标模糊而不能增强学习。有效的目标设置涉及到学生对学习期望值明确、合理的定位。在这个环节,经过预习的学生可以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教师也可以帮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性的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方面的目标),而学生则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

3.2 激发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会在心理层面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谈话、讲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生动有趣的地理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6

学校课程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开发、实施与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深入地探索与研究、改革与实践,从而取得经验,形成特色。

"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统一的国家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对这些活动提出"课程化"要求,就在于"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随着一个个"活动课"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课"自然会逐步"课程化"。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理想,育人目标,校训精神,教师职业标准,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因为学生生活在这个校园中,受这样的文化熏陶。

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2.1研究思路。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1)通过理论研讨深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内涵;(2)寻找学校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3)找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最佳结合点;(4)探寻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5)在探索与实践的同时,形成经验、理论,并使之物化为论文、报告等研究成果;(6)将研究成果初步转化成操作方案,用于实践,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2.2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借助考察、专题报告会、座谈会以及理论研讨班、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各种研究平台,借助教师QQ群、信息平台等最新的教育技术,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注重"问题-方案-行动-反思"四个环节。针对问题制定方案,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制定新方案,开展新行动,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2)个案研究法: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案例研究,仔细分析其优势与不足、特色与成效,追踪其适应和发展情况,分析总结相关经验。(3)实验法:通过对新课程开设实验,发现优势,寻找瓶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4)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文件及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5)要素分析法:对本课题所涉及的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和学生家长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研究机制。

2.3技术路线。(1)组建研究团队: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抽调各部门精干人员为组成成员,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强劲的研究力。(2)收集相关资料:成员分工合作,收集各项相关资料。(3)组织学习交流:进行校内校外、县内县外、省内省外交流,获取经验。(4)分类实施研究:利用专业特长分学科分模块进行研究梳理,找出关键,掌握规律。(5)编制管理文本:学术秘书定期收集汇总相关材料,予以分类编排,形成物化材料。(6)完成结题报告:在充分实验、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3.组织实施

3.1实施步骤。本项研究周期为三年(2015年9月-2018年8月),其具体安排为:

3.1.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主持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课题;

(2)撰写实施方案,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课题;

(3)成立课题组,开题论证。

3.1.2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按计划进行课题实施;

(2)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

(3)做好阶段总结。

3.1.3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对照实施方案,统计分析和思辨,提出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结论,并予以科学解释;

(2)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3)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题鉴定。

篇7

一、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就是对目标的确定,在进行汉语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确定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谓的培养目标就是指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层次等相关内容的明确规定,持此之外还涉及到社会评价标准以及未来服务面向等。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时应该本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在不断完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确定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只有准确地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才能正确地设计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正确把握了专业设置原则,才能更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正确定位,做到健康与和谐地发展。目前,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讲,就业难的原因并不是社会人才过剩,而是因为高校招生的计划性、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化、培养目标的“专业化”与就业的市场性严重脱节。所以说,在国家“招生的计划性”暂时不能打破的情况下,认真寻找学生就业的“出口”,并按照学生就业“出口”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将成为任何一所区域高校生存的必然选择。谁先迈出了这一步,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优先权。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确定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大学生在毕业后普遍存在就业难的状况。不过,通过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的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率都比较高,达到了83%,其中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多,大概占45%,除此之外大概有17%的学生选择了考研,9%的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工作,3%作用从事对外汉语,还有3%的学生在毕业后当上了村官或者是参与到了“三支一扶”中,剩下的5%作用则从事保险、企划等其他行业。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情况不佳的今天,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还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

二、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架

在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在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的基础上来制定基本构架。主要包括两门“工具课”,两门“素质课”以及“职业生涯设计课”,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来提高汉语言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内容为:

(一)外语和网络两门“工具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其他国家的往来日益频繁,越来多的外国人涌入到了我国,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这就导致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果你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不能与外国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英语文件也看不懂,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网络都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交流与办公工具,如果不能熟练的对其进行操作,就很难在工作中运用的得心应手。

(二)基础综合与专业方向两门“素质课程”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品质。所以,在进行汉语言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除此之外,在专业方向的确定上应该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详细的了解,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直接与就业接轨的“职业生涯设计课程”

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多数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出现这种状况不仅是因为当今的社会情况、专业限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学校没有制定直接与就业接轨的“职业生涯设计课”。所以学校要积极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课程,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职业生涯有所规划,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迷茫。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对未来可从事岗位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就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胜任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建设的创新性

(一)坚持“培养专业人才与职业人才相结合”的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研究型人才,另一种则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对这一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的研究型人才就是专门负责学术研究工作的人员,要想从事这一职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继续深造,这样彩门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考取相应的学位。而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才,这部分学生一定要注重自身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在毕业之后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专业培养与职业培养相结合,努力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汉语言专业人才。

(二)坚持“一个专业,多发出口”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个专业,多种发展方向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不能过于注重培养某一单一素质。按照这个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开设了文秘和对外汉语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文秘方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扎实的公共关系与文秘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公关能力、写作能力、综合服务和辅助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性文职人才。对外汉语方向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立以对外汉语教学为核心、跨文化交流为辅翼的专业结构模式,培养具有汉语汉文化和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现代信息处理技能、具有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需要的广泛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借鉴和学习国外或境外大学先进的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汉语言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死板,课程也比较枯燥、乏味,缺少创新性,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建设的实用性

(一)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根据最近几年的招聘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在局限于高学历以及高层次了,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在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实践课所占比例,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积极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从一般的社会实践到课程设计,再到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体现了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实践性的课程主要有《写作技能训练》、《应用文范例研读与习作》、《秘书应用写作》、《诗选及习作》、《词选及习作》、《文学创作》、《阅读与评论》、《中小学教师技能》、《新闻写作》、《速记训练》、《文化活动策划与管理》等。

(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中加大“应试课程”的比例

篇8

[中图法分类号] G252

一、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

统计结果表明,科研人员在开展一项科学研究时,用于文献检索上的时间所占比例很大,各个阶段的时间分配比例如图1所示[1]:

8% 38% 45% 9%

图1 科学研究各阶段时间分配比例

可见,科研人员花费在文献检索上的时间所占比例高达38%,仅次于研究及实验工作时间。而由于信息不灵、忽视文献检索而不能及时获取最新文献资料,导致重复性科研,更会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据报道,全球重复性科研造成的浪费占科研经费的10%左右。如果科技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同行在做同类研究工作及其进展情况,就能扬长避短、开拓思路,避免重复性科研,在新起点上做出新的研究,取得更高的成果。

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应通过《科技文献检索》的学习,夯实科技信息检索能力,成为科技信息的驾驭者。目前各大高校均已认识到《科技文献检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普遍将其纳入必修课程,或作为选修课开设,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制约,文献检索课程偏重于检索工具书方法的介绍,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其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尽如人意。

作为授课教师,我们应强化《科技文献检索》教学效果,教会学生“捕鱼”本领,使学生能够捕捉信息,立足社会。本文结合课题组老师多年来《科技文献检索》课授课经验,提出建立《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技信息检索能力、避免重复性科研的目的。

二.《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的提出

《科技文献检索》课就其实质来说,是一门方法课,即讲授检索和利用科技文献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和检索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文献、文献检索基本知识;文献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工具;文献检索方法、途径;专题文献检索程序;计算机文献检索;网络信息检索。

传统的《科技文献检索》课授课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用计算机辅助授课,利用投影屏幕进行计算机检索示范,学生停留在眼看、耳听、手记的阶段,课程教学偏重于科技文献检索基础检索知识

和基本检索技能与方法的传授,虽然比“一本教材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授课形式有所改进[2],但仍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在能力、素质培养方面不够,达不到创新教育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最终提出了建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

经过实践与总结,确立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由文献检索课、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三部分组成,具体构成结构如下图2:

图2 文献检索课程体系结构图

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即信息获取利用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该模式摒弃了传统《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只在开课学期内集中授课的开课方式,将《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融会贯通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建立以计算机检索为主线,手检为辅线的授课体系,把现代科技中最先进的网络检索引入教学中,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特点,真正使学生具备可以用于实践中的信息检索能力,可以准确获取最新科研动态,为所要从事的科学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从而有效避免重复性科学研究工作。

1、 文献检索课

在我们所建立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不在是开课学期的任务,而是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始终的。课程教学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在新生入学大一阶段,进行入学文献教育。该任务由图书馆配合,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文献检索的重要作用,向学生普及一般性检索方法,让学生在总体上对文献检索有个认识。该阶段主要是依托图书馆馆藏资源,向新生讲授馆藏图书、杂志、工具书等纸质文献的手工检索和使用方法。帮助新生尽快熟悉相关资料检索的途径,为开展日常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使新生可以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完成本科教学任务。通过该阶段的入学文献教育,使学生掌握图书类资料的检索技能以辅助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必浪费时间自己去摸索, 能更好为后序的相关课程学习服务。

(2)、在大二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基本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文献检索基础方法的教育。该阶段的教育主要依托计算机基础知识授课内容进行,普及基本的计算机检索知识,重点介绍查询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中国教育科研网上信息检索, Yahoo、Excite、Infoseek等检索工具的使用[3],介绍常用的学术论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交流能力。

(3)、在大三阶段,通过开设专门的《科技文献检索》课,该部分内容为课程教学阶段的核心,为学生系统的讲授文献检索的内容,包括检索原理、检索过程的6个步骤、检索语言的语法结构、国内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美国《工程索引》EI检索方法等。为适应现代信息存储特点,教学中以机检为主,手检为辅,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因而将依托我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平台,重点讲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文献检索平台,讲授EI、IEEE数据库等外文文献检索平台的操作方法,介绍电子图书资源检索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的文献检索方法。

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检索”上,而忽略了“利用”的缺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除现场实习外,课堂教学一律进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中采用活泼的互动式教学形式,课程前期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4],教师讲授基本的检索方法,待学生掌握基本检索技巧后,转变为“学生讲,老师与学生共听”的方式,将学生分成5―10一组,每个检索方法讲授结束后,提供相应的课后检索习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的完成课后检索,待下次上课时,以抽查的形式让一组学生在教师多媒体平台上讲授并演示文献检索过程,即巩固了文献检索能力,又提升了学生表现力。

2、 第一课堂实践

第一课堂实践中,以学生实际动手检索应用为主。该阶段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查复习参考书,辅助日常教学: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每门专业课的教学环节中。考虑到每名专业课的授课教师均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中,我们将每名专业课授课教师均作为课程体系的建设者,在每门专业课的授课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掌握的文献检索技巧,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专业课相关的书籍、文献的检索,用于辅助日常专业课的学习的,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程设计:大学课程中很多课程,在课程后期会涉及课程设计内容,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为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基本理论难以实现,需要进一步查阅课程相关的科技文献及工程资料,此时可以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科技文献检索能力。课程设计开始之初,选用2个课时,进行文献检索技能培训,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从而为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3)、毕业设计:学生在大四毕业设计阶段,进入了文献检索能力应用的关键时期,该阶段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检索模式”进行[5]。基于“问题学习检索模式”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以解决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中信息需求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利用能力。该模式的流程如图3:

图3 问题学习检索模式

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同,提出的问题和任务可以不同,但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文献检索教学具有技能性、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将问题学习模式引入毕业设计阶段文献检索课教学,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文献检索教育的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第二课堂实践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中的第二课堂实践,主要是依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发明、实践中,把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向学生传授检索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一些较小的研究课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检索素质,还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信息应用能力。

三.《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建设的效果

在提出建设并实施《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以来,我系学生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促进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第二课堂实践阶段,我系学生通过参与到笔者的科研项目中,积极进行科技文献的检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极大程度的辅助了笔者科研项目的进行,与此同时,部分学生通过检索到的可研成功,及时捕捉到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全国大学生各类创新性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大三学生范刚等撰写的“低温余热资源梯级回收利用发电系统”课题,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竞赛”银奖;大四学生吴凯利等,获得了“第二届低碳能源集成解决方案竞赛三等奖”三等奖,大三学生王晓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可见,在创建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学生具备了阐明自己的信息需求,并鉴别各种形式和类型的信息源,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文献检索教育是教育界在信息化社会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也是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6],因而建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朱东正.关于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2007,(1):76~78

[2] 王代礼.文献检索课特色教学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57(3):58―60

[3] 夏旭,梁丽明,李康健.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与思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80-82

[4] 申彩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建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7(1):82-84

篇9

关键词: 实践;典型工作任务;体系建设

Key words: practice;typical work tasks;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71-02

0 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为严格的应用型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因此,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经验,逐渐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目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

1.1 实践教材不适用 教材内容是搞好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有:教材内容缺乏职业特色,知识点间各自为政。教材未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和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结构上采用以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模式,过多的通过文字表达经济业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之间各自为政,忽视彼此之间的联系,知识点衔接不紧密,学生对一个会计期间业务流程缺乏完整性认识。

1.2 实践岗位不清晰 校内模拟实习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老师发放的一整套实习资料,通

常情况下这些资料是一个企业一个月内的经济业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从凭证填制、审核至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程序。这种模拟实训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但是,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是会计、出纳、库管员等身份的综合体。多重身份的融合导致学生身份不明、岗位不清,使得学生不清楚企业整体的财务分工、岗位之间的连接、会计凭证的传递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这种教材,形成学生实践结果的一致性。由于学生对实训教材不感兴趣,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

1.3 实践方法不灵活 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通过给学生发放一整套资料进行校内模拟实训,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实验进行检验。这种实训只停留在一套资料和标准答案上,可以说是一种被动性的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使学生不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1.4 实践力量有待提高 从目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学生向老师过渡,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随着教学任务的加重,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更少;另一方面,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没有被学校纳入教学管理计划中,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被执行。因此,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2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明确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针对企业的现状、会计岗位的分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就业方向,进而确定实践课程的目标以及相关课程的内容。并且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为制定专业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并形成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创新教学理念 强化校企结合,加强与课改专家、教学专家之间的联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突出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相匹配、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的原则。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填鸭式”向“行动导向”转变、由“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实践一体化”转变,以及由“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革新教材内容 实践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以会计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会计职业岗位标准为主题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系统来进行,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系统进行教材编写、课程传授的方式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模拟情境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树立职业道德。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这正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首先,在整体化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核心教材进行整合和开发,并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应基于本职业岗位在工作过程中的需要,即学完后“能做什么”,而不是过去的“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其次,为了让学生完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教材内容要涵盖全面的工作情境,即在实际工作中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和“环境”,并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怎样熟练操作。教师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将工作情境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围绕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结合学习领域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构思和编写。教材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革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

2.4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职能,积极推广“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的教学理念。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媒体,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资源;开发学习情境,把对应的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入学习情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全仿真模拟操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岗位”上学习。

2.5 创新评价考核方法 学生评价考核方法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在评价标准上,引入企业真实标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行业标准相结合,邀请企业讲师进课堂,对接企业操作规范和员工考核标准;在考核方式上,实现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实操考核、过程考核多种形式并存;在考核内容上,重点考核知识应用、能力水平、实操技能,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

2.6 注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表现在:①外聘在职会计专业人员为客座教授,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②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学习进修,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到一线参与实践;③凭借人力资源优势,设立财务咨询机构、记账机构等实体,为会计专业教师提供实务操作的平台。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效果决定了会计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会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只有建立并完善适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性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性教学,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03-01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1]。核心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2]。教育资源是指在社会环境中蕴含一定教育价值、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一切要素,它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优质教育资源则更集中在课程、教材和师资三个方面。由于合作办学的层次不同,及合作办学的专业特点不同,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教材和师资引进方面侧重点各有不同。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4年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学项目,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论文以该项目研究为背景,分析了引进课程的选择方法,介绍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课程管理与教学实施的具体措施,为光电类本科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依据。

二、引进课程的选择

根据中外合作项目定位和模式不同,选择引进课程的原则也有所区别。我校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是在原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基础上实施的,目的是在原有数理基础扎实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培养模式为国内外两个校区分段培养,形式是“3+1”,即前三学年在长春理工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到特拉华州立大学学习。国内培养阶段注重素质教育课程和数理基础课程,在保留原有国家特色专业理论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共引进美方核心课程10门,均采用美方教材,由美方任课教师到中国授课,借鉴美方课程体系中的先进元素,在课程开发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本地化融合和改革,推进合作项目整体课程体系的建设。国外培养阶段主要包括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课程。从课程的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学习美方具有光电领域最新成果的应用课程,使课程体系溶入大量新技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更符合当今社会对光电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项目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的培养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及实践性方面与国际知名大学存在差距。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我们首先引入了数理基础核心课程,如“Calculus”、“Discrete Mathematics”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I/ II”“Atomic Physics”等,学习美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自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尽快适应英语教学环境。然后过渡到 “Quantum Mechanics”“Physical Optics”“Principles of Lasers”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最后延伸到“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Technical Elective”等综合性课程和设计类实验课程,实现学科知识学习和提高实践能力与外语应用能力的目标。

四、引进课程的管理与教学实施

课程是教学的先导,课程内容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科学有效的课程管理是确保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必备条件。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成绩测评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为消化吸收引进课程,提高我们的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首先,为了让学生适应外籍教师的专业课程,我们大胆改革,积极与外语学院老师沟通,确定英语的授课方案,即第一学年,学生除了学习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外,我们增加了外籍教师的听、说课程,和专业词汇课程,建立了以实用为先导的英语课程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扫除障碍。

其次,成立了专业课程小组,由专业负责人及本专业资深教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编订、审核和评价等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确定课程目标,开展引进课程理论教学研究,及时跟踪课程实施情况,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等。

最后,明确每门引进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选定优秀的教材。在10门引进课程中,结合本校特点和专业学生的素质及学习情况,通过中美双方教师共同商讨确定了课程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和测评方式,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结论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科学有效的利用和消化吸收,是确保合作办学项目顺利实施的必经之路。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与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是本校首次实现的中外合作办学。本论文以此项目为背景,从课程选择、体系构建、教学实施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本项目的实施过程,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建议。该论文的结论为光电类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14-02

为应对“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预测与挑战,海洋文化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升温,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文学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海洋文学”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75年台湾的《大海洋》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了朱学恕撰写的创刊词《开拓海洋文学的新境界》。1987年台北角出版社出版了辅仁大学林耀德主编的《中国现代海洋文学作品选》。1998年底,台湾高雄市举行了“海洋与文艺”国际会议,所录论文集中有十篇左右以海洋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至此“海洋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文学种类正式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阈,越来越多的研究论文出现在海洋文化研究专辑中。2006年浙江海洋学院柳和勇主编的《中国海洋文化资料和研究丛书》(海洋出版社)包括了《中国古代海洋诗歌选》、《中国古代海洋小说选》、《中国古代海洋散文选》等,为以后的海洋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2008年在宁波举行了“海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以及国内20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的论文加以遴选汇编成册为《海洋文学研究文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海洋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集,对以后的海洋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从上可知我国海洋文学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深入,但是与之相应的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却尚未起步。语言文学携带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起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人格构造精神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收集并讲授海洋文学作品,使当今大学生尤其海洋类高校学生受到海洋文学作品的熏陶,成为海洋文化学校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调查,海洋高等教育的培养领域集中在水产、矿产、航运等传统技术方面,人文类的研究严重滞后,至今仍没有设立完善系统的培养海洋综合人才的海洋文学课程。由于缺少海洋文学、文化类学科及课程设置,文学这一民族文化综合载体与世界文化重要交流媒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呈现,这与培养创新型、综合型大学海洋人才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文学作品”。[1]按照体裁海洋文学包括神话、小说、戏曲、诗词、散文等,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海洋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面镜子。远古时代先民们面对浩瀚无际、变幻莫测的海洋想象出各种奇异神灵及仙境异域,创造出许多海洋神话传说,滋养了华夏文明,也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被奉为中国海洋文学历史源头的《山海经》不仅记载了海内外的神奇地域和事物,还保存有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素材流传至今。《诗经》、《楚辞》以及诸子百家中海洋神话随处可见。孔子曾把海洋作为自己神往的理想境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孟子也将大海作为自己汲取人生哲理的源泉;老子曾言:“澹兮其若海”,“大国者下流”,意喻修道之人当静如深海、包容万物。先哲们的思想深刻影响着后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海洋与人生关系的探讨成为中国古代海洋文学重要的精神要义之一。后世历代文学作品不乏对海洋的文学性描写:汉朝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班彪的《览海赋》,晋朝木华的《海赋》,韩愈的《南海神庙碑》,胡严的《望海》,清朝李汝珍的《镜花缘》、刘大的《海船》、沈之白的《浮生六记》等都涉及了海洋贸易、海洋航行、海洋想象等。[2]这些海洋文赋及小说或描绘海洋之景色,壮写其雄浑气势;或寄情于瀚海,感悟人生探究生命的真谛;或摹写涉海生活之艰辛,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方文学传统中有着丰富的以海洋为母题、为背景的作品,在其经典作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奥德赛》和《伊利亚特》记述了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是史诗与大海的完美结合。有着神话般幻想并充满传奇色彩的莎士比亚的杰出戏剧《暴风雨》用大海的自然风景和神奇变化来化解人世的种种纠葛。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以同名主人公航海冒险、开发荒岛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生活、道德和理想,鲁滨孙・克罗索这个带有鲜明时代的人物及其叙述以其勃勃的生气、天真的信心、坚韧奋斗的精神和对自身的严肃省察唤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和深思。19世纪法国著名海洋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和《神秘岛》将海洋探险故事融入科幻小说中,引发了人们对海洋世界的巨大兴趣。另外还有被公认为美国20世纪“天才小说家”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堪称海洋文学中的杰作。这些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成为西方文学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深,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构建民族的海洋文化观、繁荣海洋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大量的海洋文学不仅丰富了叙事美学,也为铸造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3],当今高等院校尤其涉海类高校应将提高学生的海洋文化知识与素养纳入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大力充实语言文学课程的内容,努力构建海洋文化视野下的文学课程体系。系统科学的海洋文学课程体系应探讨海洋与文学的文化联接关系,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掌握了解人与海洋的互动过程,进而强化对海洋文化的体会达到深化海洋文化价值内涵提升海洋人文教育成效的目的。围绕这一目的具体说来即是建设与实践“三级层面多维拓展”的课程体系――基础课、选修课、学术前沿讲座的三级分层教学。在这三类课程中,不同程度地贯彻海洋文学史的纵向关联、异质海洋文学的横向交流、人类相关海洋特性的概括总结等全面综合思考与研究的多维拓展的教学思想,丰富学生们的海洋文化知识,加强他们处理海洋事务综合能力的提高,构建具有民族精神与国家特色的海洋文化观。海洋文学基础课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根本所在。基础课重视当今大学生海洋知识体系的构建,接触海洋文学作品对于本身缺乏对海洋文化特质与精神体认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基本知识的全面准确的教授。海洋文学选修课即是有选择地就某些以海洋为主题的重大语言、文学问题开设的相关课程。选修课应体现学术上的专、精、深,可以针对某些重要海洋作家、海洋作品、社会思潮等进行设置有关课程,也可对某些跨越性的文学问题进行设置,以填补基础课的不足。海洋文学教学应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转变为多维度的教学,教师可将自己的海洋文学学术科研成果通过选修课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带动学生理解海洋主题在文学创作上的观察诠释与文化想象,开拓海洋文化议题的推广与思维,带动学生的思考向更深入、更前沿的学科领域迈进。海洋文学学术前沿讲座是前两个层面的辅助与补充。讲座强调学术视野上的新、远、博,内容也可扩展到包括海洋政策与文化、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海洋资源与海洋科学等若干体系。该层面的课程是文学与其他海洋专业交叉融合的结果,使人文精神在其他海洋专业中得到充分体现。该层面课程的设置与讲授内容就是将海洋文学、文化置于各国之间或本国之内、同一文化体系之下或不同文化体系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互释之中等几个视域加以考察。将语言文学还原为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的综合载体,将文学与其他知识门类相联系进行分析,如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等。多维度多方向的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对专业学科学习的热情以及综合思考海洋文学、文化问题的积极性,语言文学的丰富性和原生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掘。

目前我国专业的海洋人才不足,社会上累积的海洋文化教学资源还属有限,因此高等院校的人文学科的教师还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资料的搜集与研读工作,分析形成教学所需的内容,择取有把握的部分进行授课。海洋积极与其他学科的海洋类专家合作,热情邀请他们在课堂上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海洋知识。二是将相关海洋知识编入教科书,尽快并高质量地产生海洋文学方面的教科书与参考书。编写教材过程中注意海洋素材的引用。三是在教学内容上加重海洋知识的分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海洋观念,为海洋人才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源泉和动力。在国家海洋战略下重新发掘与利用我国海洋文学作品的审美资源,分享西方海洋文学作品的丰厚传统,并将两者加以结合,为我国海洋文化观的建构提供强大的话语、审美资源,将是海洋文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在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中应结合当前高校传统的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状况,以及海洋系所的学生对各门文学课程的需求与喜爱情况,研究构建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使学生学有所长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为促进海洋事业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经济腾飞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汉武.暴风雨后的沉思:海洋文学概念探究[A]//段汉武,范谊.海洋文学研究文集[M].海洋出版社,2009.

篇12

从2006年开始,我校受朝阳区教委委托,把课程改革放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首位,全力以赴开展培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初步完成了朝阳区培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任务。本文集中论述朝阳区培智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学前教育及职业高中教育学段的相关内容从略。

二、相关概念

1.课程

教育家们对课程有各种论述,如“课程是指一定的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1]我们认为,课程即为达到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计划和活动。

我国课程体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改革文件要求,为满足教育需要开发的课程应属校本课程。它由学校自主决定,开发主体是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从而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本课程研究定位为培智校本课程。

2.培智校本课程及体系

我国培智课程基本是二级管理,即国家和学校两级的管理。国家出台培智课程指导性意见,学校进行课程运作开发。培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调查评估;(2)制订规划方案;(3)组织与实施;(4)实验评价。培智校本课程更强调学校地域特征与学生特点,开发要“以本校的基础和条件特色、师资情况、社区生活环境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为依据”。[2]

课程体系研究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办学体系,指课程要涵盖学前康复、九年义务及职业高中所有培智教育阶段;二是培智课程自身体系,指课程研究应包括课程规划文件,课程标准、目标、评量工具,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

三、研究的目标、任务与课程建设原则

1.研究目标与任务

我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和北京市没有材的情况下,按照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教基[2001]17号)要求,依据区域生态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从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到职业高中教育的培智课程体系,基本满足本区培智教育的需求。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研究旨在建立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的实施主题教学的模式,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流程,编写出一套区域化的校本教材、教参及评量手册。这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适合培智学校学生的课程。我们旨在通过这个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构建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健康为辅助课程,以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特长训练、实践活动为选择性课程的校本课程系统,充分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丰富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研究意义

本研究能够较好满足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旦建立了课程体系,有了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评量标准,就能够更好地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建设工作,也能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此外,课程建设对促进特教中心校“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的发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课程建设的原则

本着“实用、好用、有效”的课程建设方针,我们在遵循课程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以下原则:

(1)生活化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实施以生活化为导向。本着这一原则我校将国家一般性课程中的“劳动技能”课纳入“生活适应”课,将“生活适应”作为核心课来实施。

(2)功能性原则,即注重功能性能力的培养,选择对学生最有用,最能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以满足智力残疾学生个人、社会及职业的特殊需要。如生活适应课以活动为主,生活语文课和生活数学课的内容基本选择学生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3)生态性原则,即注重调查分析,充分使用学校、家庭及社区的环境资源。如生活语文课文中包含的“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社区”“我的祖国”等主题内容。

(4)个别化原则,即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每位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实施,都应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紧密结合,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制订课程评量标准手册,就是为了满足个别化教育的需求。

(5)支持性原则,即课程实施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具等方面体现支持性,注重利用现代科技及辅助手段,支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让他们适应学习、生活及工作的要求,实现提升生活品质的人生目标。

四、研究内容和评估方法

1. 研究内容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面向7~16岁的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学校课程以“目标-主题”模式实施(即以目标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目标-主题”课程模式构建的主要思路是:

第一步,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确定校本课程五大方面教育总目标。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爱家、爱校、爱社区、爱祖国的良好品质。二是公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和法律观念意识,懂得遵章守则,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三是文化知识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四是生活技能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生活的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社会与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独立生活或自食其力打下基础。五是休闲娱乐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的学习训练培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健康的体魄。课程目标按“沟通、认知、自我照顾、健康安全、社会适应、休闲娱乐”六大领域细化为34个次领域和321个分项目标。

第二步,根据校本课程总目标确定主题目标和学科目标。八个主题涵盖六大领域目标,按学年实际教学月份实施,具体是“我长大了(9月)”“美丽的大自然(10月)”“我爱我家(11月)”“快乐的节日(12月)”“健康平安伴我行(2―3月)”“我是理财小能手(4月)”“课余生活我做主(5月)”和“我进步了(6―7月)”。学科目标围绕主题和学科知识体系制定。

第三步,对主题目标和学科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目标-主题”目标网络。如“我长大了(9月)”主题分担了“建立、形成自我概念”“认识成长过程”等8个教学目标,并分别分解到九个年级中,每个主题按年级设计了“校园游”“交个好朋友”等若干个活动,由核心课程――生活适应课来实施。学科目标在支持核心课目标完成的同时,将学科体系目标分别落实到相应的月主题教学中去,最终形成“领域目标”与“主题、学科、年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目标网络体系。

第四步,依据目标网络将各科内容分解出“块”“条”式的单元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块”主要指生活适应课以主题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综合适应能力的训练,教材内容以“块式”模式呈现;“条”主要指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辅助学科以学科目标系统为主线,教材内容以“条式”模式呈现。

第五步,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如评量手册、教参编写),进行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每节课中。义务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及设置详见图1、表1。

2.评估方法

校本课程体系需要通过评估体系来不断完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节课有课堂目标评估,内容有达标率和课后小结反思;每月有课程实施小结,内容包括完成目标评价、百分比达标率,以及根据问题提出教材修改意见;每半年进行中期评价,中期评价与IEP(个别化教育计划)相联系,根据评价结果修改调整教学及教材,考核课堂教学效果;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要全面总结教材教法的实施情况,修订培智校本课程,评价教师教学及科研成果。

五、研究结果

我校培智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五年多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目标-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运用更多的自身生活经验来参与到真实问题的学习中。在课堂上,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体验彼此的互动和相处。学生通过这些跨学科的活动,能亲身体验到教师创造的情境或真实的环境,从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就“我长大了”主题,通过“校园游”“我的成长册”“我有好习惯”“我懂事了”“我帮父母做件事”“参观自然博物馆”“成人仪式”“网上冲浪”等19个学生喜闻乐见、亲身体验式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较好地达成学校适应、家庭适应及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

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提升。起初教师对自主设计的课程感到困惑,认为培智课程体系建设工程浩大,仅凭本校教师经验和能力,很难选择或取舍教学目标与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总感觉到教学内容的贫乏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但是经过不断地研讨与实践,教师进步很大,已经能够领悟课程的内涵,专业化水平也逐步得到提升。教师们渐渐体会到只要用心,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愉快胜任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课程建设五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多次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给予具体的指导,提升教师特教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此外,通过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及时总结教研工作,交流教研经验,教研组长的教研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更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促进了全组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此外,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校外交流和展示活动,几年来,教师参加区“朝阳杯”教学创新大赛年年取得好成绩,两次为全区特教教师做示范课。干部、教师也多次在国际国内特教论坛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赢得了专家及同行的认可。

三是通过课程建设和改革,学校教科研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学校管理也更加顺畅。学校整合了人力资源,将科研―教研―教育整合起来,形成以科研为中心,以教研为实践,以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几年来,学校课程建设课题、市级课题立项4个,区级课题立项2个。近五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奖3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3篇,获市级特教论文奖39篇,区级特教论文奖近百篇。

四是课程建设成果初见成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编制课程文件8册,其中《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网络手册(试用)》《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试用)》已于2011年4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我们编写完成了学前、义教、职高三个学段及住宿生活全部教材,共计113册。

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课程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朝阳区培智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课程结构与设计,还是教材的编写与使用都存在问题。主要问题是在试验中发现校本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还存在不适应性。如学科课时比重不合适,有的学科教材内容选择不恰当,有的问题和练习设计不合理,“学科教学主题统领”存在辅助学科教材内容与主题不统一的问题等等。

检核课程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标准是看通过实践,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否得到切实的提高。首先,课程正处于试验阶段,要建设科学、实用及实效的教材,必须通过实验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其次,作为编写教材或者试验教材的教师,应该不断调整课程来适应学生,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还是教材内容,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为首要考虑因素。教师在教材试验中要坚持边试验、边研究、边修改的原则,使之日臻完善。再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尝试新理念和新方法时,我们更需要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唯有在不断地沟通、建立共识后,才能化阻力为助力,使家长成为教学的最佳伙伴和最有力的后援者,这样也才能使教师专心教学与研究。

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培智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仅仅是探索的开始,需要继续研究和实践。此外,我们也盼望国内培智教育资源库的建立与共享,以实现各地培智校本课程建设成果互通有无、相互借鉴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3

东北地区是我国冬季时间长、结冰期长的一个地区,而吉林省处于黑龙江省与辽宁省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开展冬季滑冰运动的优良传统,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无数滑冰人才,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可以说,在吉林省内高校开展冬季滑冰课程有着全国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吉林省滑冰课开展状况

在吉林省高校中开展滑冰课程由来已久,并且在实践中证明开设这一课程在有着冰雪运动传统的吉林省有着实践意义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冬天气温较高,难以出现较好的滑冰条件,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不同学生之间滑冰基础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再加上高校经费紧张、负责教授滑冰课程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课时较少等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广泛存在与吉林省各高校的滑冰课程数量和质量的不断降低。大部分高校都不再将滑冰列入冬季体育课程的必修课,同时还有些高校即使开展了滑冰课程也都积极性不高,总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吉林省滑冰课开展存在问题

在对多所吉林省驻地高校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目前吉林省高校在开展滑冰课程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时间安排不合理

多数的动机滑冰课程被学校安排到了下午七八节课的时间段内,这一比例在所调研学校中占了近40%的比例。这一时间段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都不高,由此也能看出学校对于滑冰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而学校重视度不足直接导致的就是学生对于课程重视程度的不足。另外在上课时长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在的大学体育课程包括滑冰在内都是90分钟每堂课,但是在调查中,大部分高校滑冰课程教师都反映冬季开展滑冰课时间应该控制在70分钟之内,这样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场地存在问题

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除了特殊项目诸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等需要在室内场馆进行训练的之外,大部分课程都是在室外进行。而室外运动由于场地广阔,空气流通情况较好,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吉林省高校在冬季开展滑冰课程时没有足够的经费建设专业场馆,学生在室外进行训练,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使是在室内上课,也由于场馆不达标而造成学生活动范围较小,空气质量差,对于学生学习滑冰产生消极作用。

(三)教学组织混乱

在调研中,包括分层次重新组班、教学班和自然班三种形式在内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存在。而超过80%的学校采取的是按照原选项课教学班进行教学,其他20%的组织形式则既有分层次教学又有“一勺烩”教学。而超过90%的滑冰教学教师采取的是“一勺烩”的形式不重视学生的特殊性和滑冰基础,这样对学生的滑冰兴趣造成极大伤害。此外,还有滑冰课现场没有专人统一管理而任由各教师发号施令。另外有超过60%的学校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滑冰课。

三、吉林省高校滑冰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性探索

前文已述,在吉林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滑冰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说,在极具冰雪运动传统和自然条件的吉林省,高校中开展滑冰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要为滑冰课堂引入更新一系列较好的硬件设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冬季的吉林省开设滑冰课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很大的财力支撑。而这些客观要求特别是财力要求对于学校的经费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吉林省内高校领导不愿意为学生开设冬季滑冰课程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才造成了滑冰课程无法在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而把开展滑冰课有一定的风险作为理由而拒绝开设冰上体育运动的学校领导也大有人在。改变学校领导的思维定势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让领导消除对于滑冰课程的负面印象。

(二)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

滑冰课程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修养和滑行技能对于提高高校滑冰课程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老带新、分组训练、互助互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体会当老师的感觉,这样能够避免“填鸭式”教学的单一和乏味。

(三)不断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能够通过既感兴趣又与课堂紧密联系的辅助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果。比如说,在课堂中进行陆地模仿练习或者是在上冰前通过CAI辅助教学让学生对滑冰课堂更多了解和认识,从而减少其恐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诸如互助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不断加强,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友情链接